首页范文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十篇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十篇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31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广播电视事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鉴于此,本文就广播电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广播电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慢。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社会属性、职能作用以及服务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广播电视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在我国,广播电视作为国家和政府宣传工作的重要部门,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环境、经济基础等,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落后,导致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影响。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加快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广播电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广播电视事业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广播电视社会属性发生变化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受到禁锢,导致对广播电视社会属性的理解出现偏差,仅把广播电视当作一种社会舆论工具[1],而不具备其他的社会属性。在这一理念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同时也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影响。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广播电视事业的社会属性发生明显的变化,逐渐呈现出“第三产业”形态。新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不仅是参与社会舆论的一种重要工具,还带有第三产业的特征。这两种社会属性同时存在,相互依存,共同影响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由于这两项社会属性的制约,使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营管理模式进入到半市场化阶段。在该经营管理模式下,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既不能按照传统的由国家和政府直接进行统筹干预控制,也不能脱离国家和政府的管理,完全实现商品化发展。一旦出现以上两种极端趋势,都会导致广播电视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要想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就必须根据以上两项社会属性进行管理,不可走极端,在政府适度干预下树立第三产业的新理念,从而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

2.2广播电视职能作用发生变化

广播电视事业的职能作用受其社会属性的影响,相对比于传统的计划型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虽然使人们在思想和意识发生变化,但是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下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即广播电视是国家和政府进行宣传的职能部门,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播电视的该项职能作用仍可延续。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播电视带动了第三产业,这就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活动联系紧密,一方面市场经济活动形式影响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事业又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多种渠道和服务形式,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广播电视事业的职能作用随社会属性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大体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重要宣传工具,在国家和政府的管理工作中起到桥梁作用;第二,广播电视事业发挥着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作用,影响着市场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3广播电视服务方式发生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广播电视事业的社会属性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导致其社会职能作用发生变化,而职能作用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方式。总体而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播电视服务方式具体有以下两种:第一,无偿服务性节目。该类节目是由国家和政府进行宣传这一社会属性决定的,它是面向全社会的“无偿”服务型节目,其中的“无偿”是对广大受众来说的,而对于国家和政府而言,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财务拨款;第二,有偿服务性节目。该类节目是第三产业所形成的市场化服务性节目,它通过为市场中的个人或某个单位提供一些服务性的节目,从而获得有偿的报酬,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定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社会效应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4):53-55.

[2]陈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转型——以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为例[J].中国市场,2013(25):163-164.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2

在我国,当对传统媒体的改革还在探索中的时候,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将社会生活带入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因此,学术界有时将整个传播领域,即平面媒体传播、电子领域的广播电视传播和电信传播、互联网传播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是一种对于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但是,本文依然选择广播电视法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其一,从发达国家与媒体的关系和政府对传播管制的视角来看,广播电视是介于平面媒体与电信之间的特殊领域,即从保障平面媒体新闻自由的宪法原则,到电信应该履行普遍服务职责所包含法律与政策因素都体现在对于广播电视的立法和管制中,并以“公共利益”这一概念表示出来。但广播电视领域的特殊性又在于,广播电视法上的“公共利益”不仅包含了平面媒体立法和电信立法都要考虑和平衡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同时其对于内容方面的管控始终是一个备受争论的问题,因此,始终处于一种复杂而艰难的利益平衡之中。其二,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传统媒体领域与新兴媒体领域在技术引领下,相互交叉,但从规范和管制的角度及产业构成来看,广播电视仍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突出的作用,仍是公共政策与法律调控的重点①。在西方国家,在媒介融合时代,如何确立新的传播新政策与立法,成为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仍然主要是源于广播电视管制的复杂性。因此,只有对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为认识和解决当今面临的新问题提供基础与借鉴。因此,本文拟仍以广播电视法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构成、演变以及其核心问题公共利益。

一、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法律语境下的广播电视的意义

法律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是一个具有多重范围和多重意义的概念。首先,广播电视是一个具有多重范围的概念。狭义的广播电视是指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的声音或/和图像传输的情形。它可以是进行这种传输活动的设施,也可指这种传输活动,还可以指进行这种传输活动的主体。广义的广播电视除了狭义的广播电视内容外,还包括利用电缆传输的有线电视、利用卫星传输的卫星电视等。在研究广播电视立法和广播电视发展的时候,还会更广泛地涵盖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等。本文研究的广播电一般是狭义上的广播电视。其次,广播电视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广播电视是指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一对多、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活动。从政治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广播电视被视为与政治密切相关,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范畴,是实现政治传播、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工具。从文化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广播电视是传播知识和信息、宣传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经济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广播电视是一种可以创造财产价值的产业领域。从法律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广播电视活动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活动,要符合一定的法律规范,广播电视组织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从各发达国家立法关于广播电视的定义所表达的内涵②可以看出,作为广播电视法立法的对象———广播电视组织、规范的活动———广播电视活动,都是立足于其作为大众传播活动受众的公共性,都是从广播电视和公众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界定的,即为公众提供广播电视服务。正因为广播电视是作为与公众关系密切的大众传播,所以,所有发达国家,都将广播电视与作为人际传播方式的电信(虽然狭义的广播电视和电信都是利用无线电频率进行信号传输)区别对待,依据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分别进行法律调整。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是各国基于一定的目的,对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确立许可制度、对广播电视做出特别管制而建立的法律制度。各国基于自身的特定国情,在确立广播电视的具体制度和立法模式上不尽相同。因此,广播电视法律规范在具体的立法名称上、每一立法文件调整的范围方面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美国,相关的立法文件名称有“无线电法”(Radioact),“通信法”(Communicationsact),“电信法”(telecommunicationsact),“公共广播法”(publicBroadcastingact)等,英国相关的立法文件名“广播电视法”(televisionact),“通信法”(Communicationact),“皇家”(RoyalCharter),法国有“视听传播法”,德国有“州际协议”,“媒介法”,“广播电视法”等。广义的广播电视法是指调整与广播电视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除狭义的内容以外,还包括其他公法和私法规范。从最早立法来看,广播电视法是政府对社会领域干预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的产物,是政府从其他领域的管制,拓展到对利用无线电信号频率资源进行管制的结果。因此,广播电视法直接涉及政府与公民、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问题,广播电视法属于行政法性质,归于公法范畴。从本质上讲,行政机关与公民关系问题是一个宪法性问题。因此,发达国家都将宪法中关于保护公民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条款作为广播电视法的核心和基础。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立法和管制,始终围绕着规范政府权力与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问题,发生在广播电视领域的诸多诉讼都是宪法诉讼,尤其以美国和德国最为典型。简而言之,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包含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属于公法性质的法律规范。公法的核心功能是控制权力、保障权利。因此,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是各国基于制度,确立经济自由、保障表达自由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在需要对广播电视领域进行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时,恰当地行使国家权力,解决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中存在的私人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产生的。从表面上看,是对政府机构的“授权”法,实质上则是对政府机构的“限权”法。这种“授权”或“限权”,都是以“公共利益”的保障和实现为目标的。因此,广播电视法上的公共利益问题,始终聚焦于由这一概念所体现的“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即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这一核心关系。

(二)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内容

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从规范意义上来说,主要包括基本原则、具体规范。基本原则主要有:(1)普遍服务原则。这一原则是欧美各国制定通信政策的指导性原则,基本内涵是:一、通信网络的传输覆盖达到所有国民都能方便接收的水平;二、要根据绝大多数国民的承受能力来确定通信服务的价格,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通信服务。发达国家将普遍服务作为广播电视政策的指导原则,其政策指向是:一、强调广播电视覆盖范围应超越地理上的阻隔,让所有的人都能接收到信号;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应涵盖大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所有信息,因此,节目内容应是多样化的,为此,应通过多种信息来源获得各种信息;(2)媒体的独立性原则。这是指广播电视媒体要与党派、利益集团、政府机构保持一定距离,独立自主地进行新闻报道和节目编播;(3)利益的平衡原则。它是指广播电视媒体在传播活动中要保持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全国性需求与地方性需求、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主流观点与少数派意见之间的平衡;(4)竞争性原则。它是指在各类媒体之间、各类传输渠道之间、各类服务之间、各类市场之间,尽可能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效率的提高;(5)多样性原则。它是指广播电视媒体在传播活动中,要照顾到文化上的多元性和思想观点的多样性③。具体规范方面,广播电视法的具体规范,就是规定国家和政府对于广播电视的规制机制和手段。从历史发生学的视角来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近代史上都经过了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确立了依据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理念和制度,但是,由于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特殊的功能和传输方式所利用的资源的稀缺性,各国在广播电视产生之初,都没有像保障平面媒体的新闻自由那样,对广播电视采取放任的态度和措施,而是针对广播电视建立了相应的规制措施,并依据变化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状况,对这些规制措施进行不断的改革。这些规制机制和措施,构成了广播电视法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这些规制机制和措施大体上可划分如下几个方面:确立规制机构;确立规制立法权限;确立电波频率管理;确立视听接收费制度;确立许可证制度;规定产权及竞争规范;规定节目政策与内容规范;文化保护的制度和措施规定;投诉与惩罚机制和方法等等。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有其特殊的构成体系。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法律传统、广播电视业的特点、广播电视管制体制的特点,并基于不同的政治、文化、社会因素考量,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广播电视法律体系。1.广播电视法的效力渊源:广播电视法都有宪法和一般法律渊源。各发达国家都将宪法中有关表达自由与新闻自由、人格尊严的保护条款作为广播电视法的基础规范。英国虽然是一个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但是其关于权利保护的宪法性条款和惯例,也是广播电视法的重要渊源。2.广播电视法的内容渊源:构成广播电视法体系各项内容的法律规范,除了立法机关和规制机关依据法律程序制定的专门法律文件之外,相关领域的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也构成广播电视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行政程序法律;选举法律;规范竞争秩序的法律,特别是反垄断的法律、产业方面的法律;信息公开与信息自由方面的法律;少年儿童保护方面的法律;贸易和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民事侵权方面的法律、刑事方面的法律,乃至相关的程序法律都构成了广播电视法的内容渊源。3.广播电视法的形式渊源:各国广播电视法律,除了典型形式的法律以外,如立法机关和独立机构制定颁布的法律文件,各国还有自身特殊形式的法律渊源。如美国、英国、德国的相关判例;英国议会和政府各时期成立的专门委员会的报告,BBC皇家特许状的特别形式,构成了其广播电视法的重要部分。根据联邦和各州的不同范围,德国广播电视法的构成主体部分是各州之间签署的“州际协议”,确定德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框架的部分则是其联邦的多个与广播电视有关的判例。此外,各州自身的广播电视法或媒体法也是其广播电视法的重要构成内容。相对于欧美其他国家,法国广播电视法的构成则以国会的立法为主,同时,其广播公司与政府所签关于广播公司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属于广播电视法的范畴。欧美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立法权限及由此决定的广播电视法的结构也各不相同。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州权力和联邦权力有明确划分,广播电视法的立法权主要属于联邦政府,只有在有线电视方面,州有一定的立法权。作为独立管制机构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制定和的各项行政法规和规则(rule),构成了广播电视法的主体性内容。联邦法院,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对确定美国广播电视法基本的、重要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内容结构方面,基于对不同通讯媒介功能的不同认识,美国对有线电视和无线广播电视采取不同的宪法态度,实行分别立法。有线电视法律构成广播电视法律体系中较为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法国则以国会立法为主。德国认为广播电视是属于“州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联邦立法层面,除了宪法性规范和针对德国国家广播电台“德国之声”的专门立法,广播电视的立法权限主要在各州。此外,德国联邦的8个判例,也构成了德国广播电视法的重要内容。

二、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历史源流及其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无线电信号的发现和频率资源的利用,广播电视进入了人类社会的舞台。此时,资本主义世界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经济社会矛盾凸显,需要国家以新的管理与干预方式应对。同时,在发达国家中,社会思想观念也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这样,政府不再是一个消极的“守夜人”的角色,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开始深入干预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各发达国家在如何利用无线电信号,如何规范频率资源的使用,从一开始,就通过政策、法律制度予以控制和规范。

(一)主要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历史源流

1.英国英国是世界范围内首先开创了独立于政府和商业力量的公共广播电视制度的国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推行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协调发展的制度。英国受制于自身独特的法律传统和制度,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独具特色,公共广播电视以皇家许可的特殊法律形式进行规范,而商业广播电视则以议会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1922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家私营商业性广播电台,这就是当时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mpany)。1925年,英国的克劳福德委员会(CrawfordCommittee)认为,广播公司不能置于私人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通过代表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的公共部门(publicbody)来组织广播活动④。1927年,英国国王颁布《皇家》,将原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mpany)改组为现在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即BBC)。自此,开启了英国广播电视法律历史的序幕。针对公共广播电视,英国女王签署的《皇家》(RoyalCharter)和英国政府根据《皇家》与BBC签订的《许可协议》(Licenseandagreement),构成了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的法律依据和规范。《皇家》每10年更新一次,英国政府也因此相应地要和BBC重新签订协议。至今已经过了7轮。最新一轮的《皇家》的有效期为从2006年到2016年。《皇家》是英国国王赋予BBC法人地位及其权利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BCC的性质、宗旨、任务、节目制作标准和运营范围与方式等。在BBC成立之后到现在,虽然英国政府对于BBC在不同时期态度有所不同⑤,但是,BCC始终坚持在独立性的基础上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20世纪50年代起,英国开始发展商业广播电视。1954年通过的《电视法案》(televisionact1954),确立了商业电视在英国的合法地位。《1972年商业广播法》(SoundBroadcastingact1972)进一步使商业广播合法化。在此前后英国议会制定和颁布了《1963年电视法》(tele-visionact1963)、《1984年电讯法》(1984telecommunica-tionact)、《1990年广播电视法》(1990Broadcastingact)、《1996年广播法》(1996Broadcastingact)、《2003年通信法》(Communicationact2003)。综观英国商业广播电视的立法或相关广播电视政策,基本上贯穿着两大原则:强调商业广播电视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强调“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强化。⑥对英国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来说,除了上述的、协议、立法之外,英国广播电视法还包括:欧盟相关立法、本国的一些宪法性规范、议会颁布的一些成文法,如《1998年人权法》、各个时期政府和专门委员会的相关白皮书、绿皮书、报告、相关判例等。2.德国德国的广播电视立法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自广播电视产生以来,德国历经了人类历史上所存在的各种体制,最终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确立了以公共广播电视为主,并以商业为补充的广播电视体制。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使用了“广播”(rund-funken)一词⑦,1923年,柏林“广播时段股份公司”(Radio-StundeaG)播出的第一个广播节目被认为是德国“广播”历史的开端⑧。根据德国广播史家的观点,德国广播电视及其法律史,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中央集权的时代;第二阶段:公共广播电视时代;第三阶段: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的时代。第一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一时代的“中央集权”又历经三种情形:威廉二世时期的君主制度中央体制,也称初创期,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民主制的中央行政体制,纳粹主义时期(第三帝国)的中央集权体制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德国广播电视法现在的模式和特点。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至1949年,德国处于盟军军管时期,盟军军政府对德国广播电视体制进行了改造,最终形成了德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这一时期成立了“德国之声”广播电台。1949年至1983年是德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垄断时期,在这一时期,依据《联邦基本法》、德国所做出的8个重大判决,以及各州之间所签订的关于广播电视的《州际协议》、各州制定的广播电视法和媒介法,形成了德国的广播电视法框架。1984年1月1日,伴随着德国第一个私营电视综合频道卫星一台的开播,各州在此前立法实践的基础上,纷纷制定自身的媒介法或广播电视法,1986年德国联邦判决《下萨克森州广播电视法》并不违宪,于是,德国的广播电视法律体系中出现了规范商业广播电视的制度。《德国之声法》是针对代表德国国家利益的对外播出机构———德国之声的专门立法。由于广播电视的立法事项属于各州的“文化”范围,因此,有关德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电视的法律规范体现在州际协议和各州的广播电视法中。自1959年到现在,各州先后签署过8个州际协议。其中1959年签署的第一份州际协议———即《广播电视州际协议》对于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都进行了规定。此后的州际协议主要针对各州的公共广播电视做出规定,商业广播电视则由各州的广播电视法专门规范。德国联邦的8个关于广播电视的判决⑩,在德国广播电视制度发展上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瑏瑡,对广播电视法律要规范的重要问题给予了制度性的确定。现行的德国广播电视法律体系,依据德国的联邦制结构,联邦和州的权限划分,结合其广播电视体制,构成如下:一是联邦基本法以及欧盟的相关法律规范;二是属于联邦法律的《德国之声法》;三是联邦各州之间的州际协议、各州制定的广播电视法。其他一些相关法律也构成了广播电视法的组成部分,如《反垄断法》、《信息与服务传播法》。德国广播电视法正是通过科学、精细的规范设计,使公共广播制度能够较好地保持其独立于政治和商业力量的秉性,保持其高水准的节目质量,因此,使其在当今广播电视的世界版图中,“占据着重要一席”瑏瑢。3.法国法国很早就有广播电视立法,并且保持了长期的广播电视国有体制。虽然法国也一直强调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性质,但长期的国有体制决定了其广播电视深受政治的影响。后来又因广播电视私营化力度过大,于是,法国的广播电视又进入一个力图寻求公共与私营体制平衡的探索时期。1903年,法国在埃菲尔铁塔进行了广播发射的首次实验瑏瑣,开启了法国广播电视的历史进程。1923年法国政府制定颁布了第一部广播电视法律《1923年广播法》。这部法律规定,广播归国家专有,但这时的国家垄断还较为宽松,实际上还有一些私营电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私营电台的许可证被没收,法国的广播以及以后出现的电视由国家全面垄断。1982社会党执政后议会通过新的广播法,允许开办私营电台,一年间有1000多家私营电台获得执照。1985年开放了商业电视,1987年最大的国营电视一台被出售。1989年通过新的广播电视法,设立最高视听委员会,负责对私营电台和电视台的批准权,对公共广播机构负责人的任命权和对节目制作编播规则的制定权,由此确立了公私并存的广播电视体制。法国颁布的重要广播电视法律规范有:1959年的《视听传播法》、《1974年传播法案》、《1982年传播法案》、《1986年传播法案》、《1994年修正案》、《2000年修正案》、2004年的《数字经济信任法》、《关于电子传播和视听传播服务法》、《2009年视听传播和新公共电视法》等。近年来,法国开始探索公营与私营之间的平衡,《2000年修正案》重新使用“公共服务部门”这一概念,视听传播格局中的公营部分得到加强。现在,广播电视表面上实行双轨制,但实际上占主导地位的是私营媒体瑏瑤。基于法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法国广播电视法最显著的特点是随政治力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法”努力,正如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所说,要“剪断”政治权力与视听媒体之间的“脐带”瑏瑥(虽然两者之间的“危险关系”在法国还存在),以实现法国的“视听传播自由”,即“言论自由”、“经营自由”和“自由与多元”。4.美国美国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相对于欧洲国家,自身特色极为突出。美国建立的是以商业广播电视为主、公共广播电视为补充的商业广播电视体制。其立法主要是一部如何规范商业广播电视的立法史。美国最早的广播电视立法可追溯到1910年国会通过的《无线航行法》(wirelessShipactof1910)。《1912年无线电法》(Radioactof1912)和《1927年无线电法》(Radioactof1927)确立了美国的商业广播体制。《1934年通信法》(Communi-cationsact1934)是美国历史上对于美国商业广播电视规范的最重要的法律,1996年国会通过的《电信法》(tele-communicationsactof1996)是对《1934年通信法》的修订。1967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公共广播电视法》,由此确立了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至今,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在整个广播电视的份额上所占比例很小。美国广播电视法虽然确立了以商业广播电视为主的体制,但是,对广播电视管制的公共利益目标的追求、对商业广播电视的“公共利益”的义务要求,始终坚定不移。国会制定法、联邦独立管制机构制定和做出的各项规则和决定、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共同构成了美国广播电视法律体系。

(二)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演变

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表现为产权层面和技术层面从单一到复合的双重过程。法律作为一定社会关系在上层建筑中的反映,广播电视法的内容的演变也呈现出这样规律性。从产权层面上来讲,早期各国确立的或是单纯的公营或国营体制,如英国,德国、法国;或是单纯的商业体制,如美国。后来实行公营体制的国家允许商业性广播电视的存在,单纯商业体制的国家则开办公共广播。如今各发达国家都实行这种依法确立的二元体制。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根据技术的发展,开始是单纯的无线广播,后来出现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以及iptV电视等。在广播电视法发展的不同时期,根据传输频道的不同,法律区别不同领域分别予以规制和调整,到当代则出现统一调整的趋势和状态。这种统一不仅限于广播电视领域,还针对媒介融合的趋势,将广播电视和电信、互联网等纳入统一的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如美国的《1996年电信法》、英国的《2003年通信法》、法国的《关于电子传播和视听传播服务法》和《2009年视听传播和新公共电视法》等。广播电视法的发展演变还可从社会政策和制度的角度进行归纳。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son)认为,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瑏瑦。2002年出版的德国《广播电视法规大全》(Rundfunkkrecht)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广播电视法,就是转化成为条款的政策”。在德国,广播电视制度和政策最全面和最真实的体现者就是它的法律制度瑏瑧。东京大学社会信息研究所的花田达朗也指出:“传媒规制系统属于传媒规范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传媒规范系统对于传媒制度系统而言,实际上就是传媒的法制系统。”瑏瑨因此,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也就是发达国家传播政策演变的具体法律体现。根据简•冯•库伦伯格和丹尼斯•麦奎尔的研究瑏瑩,发达国家传播政策的演变或法律制度价值取向和具体规范的演变呈以下轨迹:传媒领域的政策制定通常是以“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为指导原则,根据“公共利益“这一原则在不同时期所包含的不同内容和价值目标的指向和偏移,将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或传播政策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世纪中叶至二战,这一阶段的“公共利益”是“代表大工业的利益机关和国家利益之间追求自我利益的结果”瑐瑠;第二阶段为1945年至1980/90年代。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规范和政治上的考虑要多于对技术的思考,也有对民族一致性和稳定的研究。“公共利益”更多体现在“民主精神和渴望对国际社会团结一致的愿望”瑐瑡;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公共利益原则的内涵虽然不变,但是一些价值次序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只要发生在社会责任要求、公共服务和利他主义方面,其别突出的一点是基于对儿童的保护,对于色情内容的管制的强化。因此,观察研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观察其“公共利益”原则的问题,对于我们研究发达国家的传媒政策、法律制度,认识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以及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条必经之路。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广播电视艺术学,顾名思义,是专门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一门新学科。广播电视学的理论建构与理论体系及其理论框架,到底应当涵盖哪些内涵呢?这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也是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本文就此发表几点拙见,以其引起关注与讨论。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艺术学学科下属的二级科学,是艺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广播媒介与电视媒介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20世纪后期已经成为可以影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视听媒介,同时广播电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历史悠久的文学艺术以多种形式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姿的广播电视艺术。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第一个问题,是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

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解为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

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的主体对象,包括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一度创作主体(编剧、作曲、编舞、策划等)、二度创作主体(导演、演员、舞美设计与制作人员等)、三度创作主体(听众、观众)。

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的客体对象,主要指广播电视的作品与剧(节)目。具体来说,广播艺术的剧(节)目主要包括广播剧、广播戏剧、广播戏曲、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诗歌、广播散文、广播音乐、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广播娱乐节目等等;电视文艺的剧(节)目主要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乃至新近出现的真人秀节目)等等。同时,电视文艺还应当包括直播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戏曲、电视戏剧、电视电影,乃至于诸多亚电视节目如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1]

由此可见,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广泛的。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内容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第二个问题,是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所有学科建设的核心与支撑,也是学科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具体来讲,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内涵与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艺术学实际上是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合称。广播艺术学是研究广播艺术的学科;电视艺术学则是研究电视艺术的学科。因为广播与电视关系十分密切,合称“广电”,故将这两门学科合在一起,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学科建设高度来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可以以理论研究上起到系统化、综合化、概括化的作用,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可以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重要作用。

(二)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各自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二者既有个性,同时又具有共性。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广播艺术是声音(听觉)艺术综合的艺术,即音画一体、视听结合的艺术。而二者的共同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技性与现代性。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现代化高科技和电子技术的产物。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仅传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声音、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2]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对“广播”给出了上述广义的定义。而狭义的“广播”,则是“通常专指声音广播。把表达一定内容的声音(由语言、音响、音乐等编制的节目)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发射装置发送出去,供听众通过收音机装置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收听,”[3]本文所使用的“广播”一词,是狭义的概念内涵。而电视则是“同时传送声音与活动图像的电子技术。是广播或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常用作新闻传播媒介。”[4]现在,卫星电视、高清电视等新族的出现,更成为现代化高科技的重要标志。可见无论是广播艺术还是电视艺术,均以科技性与现代性为共同的审美特征之一。

2、艺术性与传统性。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同时又都是艺术形式,又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华,只不过插上现代化高科技的翅膀而已。例如广播音乐与电视音乐,都继承了音乐艺术的传统精华;又如广播戏曲与电视戏曲,也都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曲的艺术精华,彰显出民族文化之光。

3、大众性与接受性。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大众艺术而不是小众艺术。二者都借助大众传媒,表现大众的生活、情神、文化,体现出大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取向。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艺术学还要把大众性与接受性有机统一在一起,进行同步研究。所谓“接受性”,即以西方现代接受美学的理论为视角,对广播电视艺术的观众学进行新研究。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括许多‘意义不确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以‘期待视野’云发挥想像力进行再创造。因此美学研究不仅以作家的创作意识为对象,而且应以读者的接受意识为对象。”[5]

(三)广播电视艺术的心理特征

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内容,还要涉及到艺术心理学内容,主要是研究广播电视艺术从创作——表演——欣赏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其中重中之重是感知、注意、联想、想像、理解、情感等等。

由此可见,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

三、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第三个问题,是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方法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具体来说,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实践第一的研究方法。要面向广播电视艺术的实践,立足于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密切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转过来又指导实践。

(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系统论是研究问题的的有力工具,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方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方法,主张把各种因素、条件、状况、结果和可能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和运用。所以要运用西方现代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对广播电视艺术学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系统研究。

(三)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在艺术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只借鉴、参考本国内的艺术审美水平,对于其他国家的成果我们要运用“拿来主义”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所以要运用西方现代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强化对观众学的新研究。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艺术学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风貌,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今,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新技术手段的发展与普及为广播电视文艺提供了发展空间,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播电视文艺的发展将会更加的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211.

[2]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1020.

[3]同上.

[4]同上.p1657.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2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430-01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广播电视迅速普及于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占据了重要的社会地位,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作用,任何媒体的特点和优势都是由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社会环境影响而生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自然属性,特别是社会环境,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都会发生某些变化,这种新的变化也就会生成新的特点和优势.同样,广播电视也具有其自然属性与起社会属性.这二者相互作用,而后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广播电视通过有线、无线、卫星传播方式把各类信息及时传送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立即接收到各类信息内容。虽然近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也有这特点,但就目前而言,其覆盖范围远远低于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加之我们通渭县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农业人口众多的特点,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是远远比不上广播电视大。因此,要实现农村的中国梦,广播电视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目前现状

1.网络发展缓慢由于农村广电体制不顺,县乡广播电视光纤大联网后,广播电视发展一直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规划和实施,乡镇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运作状态,网络发展与用户发展较为缓慢。

2.观念滞后是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缓慢的思想根源观念决定思路,思想决定出路。在电信、移动等信息产业突飞猛进时,广播电视产业却原地踏步,主要原因是作为管理主体之一的乡镇,没有充分认识到电视的产业性质和长远的社会效益,因而缺乏集中力量抓发展的意识。一是对广播电视的产业性质认识不够。以前,人们认为广播电视纯粹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公益性社会事业。

二、正确定位广播电视作用

1.宣传作用发展好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作用。让群众了解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宣传重要性,因在新农村建设宣传过程中,务必将"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到各个地方去。在宣传的同时,不但要将党和政府的心声予以认真传达,还要将农民的心声予以及时的反映,听取民声,让各级政府根据民情做出及时的调整策略,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引导作用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播电视就是正确掌握宣传原则引导社会舆论。由于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不是短时期内完成,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所以,广播电视媒体在大众群体面前,务必遵守正确宣传的原则,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3.监督作用在建设新农村中,对广播电视进行定位就是将自身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积极进行舆论监督工作。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复杂,同时还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

三、正确看待其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宏伟工程,广播电视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广播电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从以下方面建设好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宣传舆论阵地,又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抓住省委提出的“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和县委提出的“加快县域经济推进产业化建设”的发展机遇,将广播电视产业做大做强?笔者作如下建议。

1.转变观念,全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各乡镇、行业主管部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把广播电视事业当作一项社会效益深远、经济效益明显的大产业来发展,以抓产业的理念、决心和措施来抓广播电视事业的扩张,把广播电视事业办成惠泽群众、服务党政的朝阳产业。

2.深化改革,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痛下决心,彻底改变“县乡共管、以乡为主”的管理模式,组建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由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统一管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彻底解决束缚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体制。

3.提高认识,大力推进“户户通工程”认识的高度,决定发展的速度。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起跑阶段,各乡镇要提高认识,围绕发展这第一要务,积极转换角色,尽快从“主管者”进入“服务者”角色,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4.争取项目,破解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发展资金不足是农村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制约因素。当前,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广播电视发展项目,将无偿为边远、落后的自然村提供一定价值的广播电视配套设备。各乡镇、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项目,按政策要求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早争取、多争取项目,弥补我县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5

中国的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广播电视事业既是意识形态,又是经济形态,有产业功能。融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服务多种元素于一身,集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于一体。

第一个阶段:1949年到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广播事业的发展及法制建设。1949年成立广播事业局加强对人民广播事业的领导;1950年4月《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这对于改进广播工作,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个阶段:1956年到1966年广播事业受“左”的影响,走过一些弯路。1963年8月,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优秀广播节目欣赏会,并起草了《优秀广播节目标准(草案)》。1964年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着重讨论了中央广播事业局制定的《宣传业务整改提纲(草案)》,提出了改进节目的意见,在动员社会力量办广播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第三个阶段: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新闻宣传中受“左”的错误倾向影响,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第四个阶段:1976年10月到1986年1976年10月粉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恢复和加强批评报道,开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986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成立部法规领导小组并在部政策研究室成立法规处。

第五个阶段:1986年至今广播电视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1986年至1990年明确了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组建了立法机构,1988成立政策法规司,制定立法工作计划。

(2)1991年至1995年针对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接收等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强了广播电视系统依法管理制度。1995年成立部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

(3)1995年至2002年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工作处于调整、清理、完善、加强状态,逐渐适应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

(4)2003到2005年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草案)》起草工作,2005年上报国务院。

(5)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版权局、广电总局开展《广播电台、电视台法定许可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办法》的立法调研,促进《付酬办法》尽快制订出台。

(6)2009年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办法》,在信息时代,与时俱进,将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我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调整范围和体系

(一)我国广播电视法的调整范围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广播电视法,这里所提到的广播电视法是泛指由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广播电视活动的法律规范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是总局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调整广播电视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政法规和管理性规章。概括起来,广播电视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法限制广播电视运营机构的所有权过度集中、禁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合理分配广播电视频率资源。二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可以依法监督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国家机构可以依法监管广播电视运营秩序。广播电视法规定了广播电视的许可、监管、处罚、救济等制度。三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应当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方便公众接收,允许公众最大限度地通过广播电视媒介发表意见主张。广播电视法规定了广播电视的普遍服务、协商服务、更正报道等制度。四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应当为其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其工作人员应当约定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这主要由劳工法、劳动合同法予以调整,广播电视法对广播电视运营者的领导人在公民身份、道德品质、政治面貌等方面有特别的要求。五是因广播电视报道而引起的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法要求广播电视媒介客观准确平衡报道各方面的意见,被报道的公民有反驳抗辩的权利。[1]

(二)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体系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规定构成的广播电视法规体系,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五个层次。

1、宪法层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第22条);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等政治自由(第35条);公民有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第47条)。

2、法律层次包括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等。比如民商法中有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著作权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经济法中有广告法、证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行政法中有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社会法中有环境保护法、气象法、语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刑法中规定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等相关罪名。

3、行政法规层次目前主要有五件行政法规:(1)1997年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2)2000年的《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对广播电视设施安全维护进行了规定。(3)1993年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对卫星接收设施的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环节进行了规定。(4)1990年的《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对有线电视系统的设立、节目转播等进行了规定。(5)1990年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受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对卫国卫星电视节目落地范围、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使用等进行了规定。

4、地方性法规层次主要是各省(区、市)、省会市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广播电视法规,共有20多件。1989年吉林省制定的《吉林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广播电视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层次目前广播电视部门规章有30多件,地方政府规章有10多件。

我国广播电视的法规数量很多,但法律效力等级较低;有的法规过于宽泛粗糙,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法规之间有重叠、不一致的规定;有的法规文件缺乏必要的法律授权。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清理,这些问题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

二、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涉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和布局;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制度、广播电视涉外制度等。

(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和布局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了我国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2)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3)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4)有必要的场所。审批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还应当符合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擅自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教育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站的予以取缔,没收设备,并处以罚款。

(二)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进程

多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到1983年广播电视事业由国家垄断向行政性垄断发展阶段。我国的广播电视是国家垄断事业,完全由国家财政拨款办电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决定着广播电视的生死存亡。这个时期的电视指导方针是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1983年在广播电视机构的性质和职能问题上,提出了“双重职能”的思想,即中央和地方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既是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机关,中心工作是宣传,形成了新闻宣传、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第二阶段:1985年到1999年广播电视事业行政性垄断下的相对自由竞争阶段。1985年上海市广电局开始在上海电台、电视台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广播体制改革的序幕。1997年上海市政府授权市广电局作为上海广电系统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对国有资产进行运营管理。1999年,我国第一家广电集团——无锡广电集团挂牌成立,采用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广播电视事业从相对自由竞争向经济性垄断过渡阶段。2001年中办、国办《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规定: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发行集团、电影集团属于企业性质。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的广电集团都采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在广播电视领域企业单位主要有国有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等企业形式,主要从事影视剧、音乐、科技、体育、娱乐等节目制作以及广播电视传输介入活动。

广播电视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明确产权关系、优化资源配置、重组管理体制,在整体上以经济性垄断代替行政性垄断,从而应对入世后,国外传媒的渗透和冲击。

(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涉及禁播、审查规定、限制播放规定、直播和群众参与直播节目规定等。

1、禁播规定《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播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2、审查规定我国对广播电视节目审查制度包括两种:(1)播出机构审查,即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节目内容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付费频道开办机构对付费频道的节目内容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播出机构一般设有编辑委员会;(2)政府部门审查,对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境外电影、电视剧,由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进行审查批准;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境外其他节目,由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审查批准。

3、限制播放规定,涉及涉案剧、广告节目的限制播放:(1)涉案剧限制播放2004年4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包括上星频道和非上星频道)正在播出和准备播出的涉案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片、电视电影,以及用真实再现手法表现案件的纪实电视专题节目,均安排在每晚23:00以后播放,特殊需要的需向总局专项报批;(2)广告节目限制播放依据《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广告的数量不得少于广告总播出量的3%。每套节目每天播放广播电视广告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套节目每天播出总量的20%。其中,广播电台在11:00—13:00之间、电视台在19:00—21:00之间,其每套节目中每小时的广告播出总量不得超过节目播出总量的15%,即9分钟;播放广播电视广告应当尊重大众生活习惯,不得在6:00—7:00、11:30—12:30以及18:30—20:00之间人们用餐时播放容易引起受众反感的广告,如治疗痔疮、脚气等类药品及卫生巾等卫生用品的广告。

4、直播节目规定,涉及重要政务新闻、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的规定;(1)重要政务新闻的直播规定包括重大政治会议报道直播:中国共产党每届每一次党代会;全国人大和政协每届每一次代表大会报告直播等;各类政务会议报道;领导同志出访、接见外宾活动的报道;推行政务公开活动的报道。如农村村务公开、乡镇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等。(2)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规定依据1999年广电总局《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开设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必须经过审批、备案;必须具备“延时装置”、“储存电话”等技术保障措施;对导演、导播、电话编辑、节目监制等编播人员都有一点要求;有比较完善的节目操作程序和管理规定;有处理不测情况的应对预案等。未经批准擅自开设直播节目的要责令立即停止,通报批评。发生政治性事故的,应当暂停节目,予以行政处罚,对负责人和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

(四)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

1、广播电视设施管理,依据《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广播电视设施的义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广播电视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危害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均有权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刑法》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设定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第124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规定了过失犯罪的处罚。

2、有线广播电视管理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站管理播放的电视节目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电视节目和录像制品的规定。严禁播映反动、以及妨碍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自制电视节目或者录像片。必须完整地直接接收、传送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和其他重要节目。用于国防、公安、国家安全业务的有线电视系统由中国人民有关部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分别管理。

3、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管理依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受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实行审批制。境外加扰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范围限于:(1)三星级或国家标准二级以上的涉外宾馆;(2)专供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士办公或居住的公寓,可申请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外加扰娱乐节目;(3)级别较高,规模较大的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等确因业务工作需要的单位,可申请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境外加扰专业节目,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严禁将所接收的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在国内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录像放映点播放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传播。

(五)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制度

根据2004年广电总局颁发《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我国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等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其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五项:(1)以所在的制作、播出机构的名义从事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编辑或播音主持工作,制作、播出机构应当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依法不受侵犯;(3)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4)指导实习人员从事采访编辑、播音主持工作;(5)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同时应当承担八项义务有八项:(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2)尊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5)严守工作纪律,服从所在机构的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6)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7)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8)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根据《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中的共产党违反宣传纪律党纪处分暂行规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工作人员和共产党员违反宣传纪律的行为包括十个方面:违反政治纪律、宣扬、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违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播出、等内容、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或其他合法权利、工作中失职或者严重不负责、以及违反有偿新闻等宣传管理规定。处理方式主要是行政处分和党纪处分。

(六)广播电视涉外制度

1、境外资本和投资者准入规范我国法律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2005年《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规定:禁止外商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播放公司、利用信息网络开展视听节目服务等。

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对外实行有限开放政策:一是允许通过贷款等方式,利用境外资金投入广播电视建设,如宁夏、青海等地利用日元贷款建设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二是允许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广播电视办事机构。2004年广电总局的《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办事机构管理规定》对此进行了全面规范。广电总局已批准韩国广播公司、新加坡新传媒集团等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三是允许境内电台、电视台引进播出境外节目,允许中外合作制作(联合制作、谢志制作、委托制作)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等广播电视节目等。[2]

2、境外节目播放比例进行规定2004年广电总局颁发的《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规定: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15%;未经广电总局批准,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境外影视剧。2003年《广播电视有限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付费频道播出境外的电影、电视剧及动画片的时间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30%,不得以任何形式转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频道或栏目。我国台湾地区要求无线广播电视播出本地自制节目不得少于70%,有线广播电视播出本地自制节目不得少于20%。

3、境外记者到境内采访管理依据1990年国务院《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外国常驻记者、外国短期采访记者、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必须:(1)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2)应当在注册的业务范围或者商定的采访计划内进行业务活动。(3)应当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不得歪曲事实、制造谣言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采访报道。(4)不得进行与其身份和性质不符或者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统一、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5、外国人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活动管理依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外国人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管理规定》,在有特殊需要或国内缺少相关人员的情况下,可聘请外国人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包括除新闻类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含专题、综艺、外语教学类等)、电视剧、电影片的制作以及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为目的的各类文艺演出。但是要注意:(1)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聘请外国人主持新闻类节目,包括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2)广播电台、电视台经批准聘请外国人以专家身份参加外语教学节目并付给报酬的,纳入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系列管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3)原则上外国留学生不得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因节目制作需要邀请外国留学生参加临时性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制作单位应事先征得学生所在学校同意。

总之,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至今日,广播电视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地面广播电视、有线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复杂而庞大的门类,与之相适应,中国建立了广播电视许可制度、所有权制度、节目标准制度、网络制度、用户制度、从业人员制度,基本适应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但面临三网合一、三屏合一的发展趋势,中国仍要加快广播电视的立法速度,强化依法行政,全面实施普法教育计划,增强版权意识以适应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需求,可以说,中国在广播电视法制建设上依然任重道远。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正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贯彻实施。广播电视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重要责任。

一、舆论引导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广播电视忠诚捍卫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凸显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赋予了宣传思想战线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当前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在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存的复杂态势下,广播电视传媒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练就一双慧眼,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要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增强媒体公信力,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闻报道要注重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用科学的手段引导舆论。有人认为舆论纷繁多变,不可捉摸,只能听其自然。实际上,舆论的动态可以把握,趋势可以预测,是需要也是能够进行引导、调控的。舆论宏观调控是社会舆论本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正确引导舆论必不可缺的机制。要在对客观实际作出科学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舆论的宏观调控,取得舆论引导的主动。要改变舆论引导方式,变训导式的宣传方式为诱导式的宣传方式,变灌输式的宣传方式为启发式的宣传方式。对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要着眼于疏导,采取平等相待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教于乐,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掌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摸清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是否满意、是否赞成,以便把握社会的脉搏,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统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有效引导。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党和政府会根据相应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与百姓的实际利益相关,往往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议论。在公众对政策的细节不清楚甚至出现误解的情况下,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及时介入、跟踪、报道显得尤为重要,引导的及时、准确,舆论就会平稳、和谐。从民众的角度上对方针政策予以解释和沟通,保证政令畅通,增强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能力的信心。针对热点问题,广播电视要旗帜鲜明地发出强势的正确声音,展示主张和见解,用正确的舆论纠正由热点问题引起的社会舆论的偏差。热点问题报道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党和政府工作,帮助人们积极解决实际困难或思想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二、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基本作用之一。它包括对党务、政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施政活动的监督,以及对坏人坏事,特别是腐败行为的揭露,展示公众对于国家机关人员的批评和建议,帮助党和政府克服不足,完善制度,强化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促使社会沿着科学、法制和正义的轨道前进。广播电视传媒的新闻舆论监督由于负载着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和社会压力,因此,它干预社会生活的能力,其威力是巨大的。干预的本身,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软协调”。比如孙志刚案的舆论监督,促使国家废除了实行长达21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各级电视台要加强道德舆论监督,开辟专题、开设栏目,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进行报道。像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牢牢把握住社会的脉搏,真实地反映真实的真相,成为敏锐的社会观察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正义力量。广播电视工作者也要把镜头、话筒对准现实生活中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如官僚作风、铺张浪费、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见死不救等,对其进行揭露和批评,促使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广播电视传媒的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影响面大、时效性强等特点,但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舆论监督要有利于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舆论监督要做到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广播电视媒体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做国家和人民的传声器,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保持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点。

(二)舆论监督要讲究科学方法。

要善于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寻找典型,抓住那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监督。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监督。既要监督到位,同时又要坚待看主流、看大局、看趋势,不信马由缰,图一时之快,随意炒作,产生误导。要以恰当的方式方法开展监督,做到“解难不发难,补缺不拆台,帮忙不添乱”。既反映人民群众议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又帮助党委政府做好疏导工作;既揭露问题和矛盾,让群众看到解决问题的前景和希望,同时又要及时报道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果和方案。

(三)舆论监督要慎重把关。

一是从真实方面把关。任何夸大、缩小、失实或隐性失实的舆论监督的报道,在新闻规律和有关法规法律面前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对事实是否确凿必须一一核实,确认准确无误。二是从法律法规方面进行把关。为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对于即将报道的内容,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进行把关是完全必要的,必要时,还可以咨询法律工作者。三是让监督对象及有关部门把关。倾听被批评、被监督者的意见,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性。

三、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一)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元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丰富而又独特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

一、天人一体,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志同道合,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和而不同,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这些道德规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精神之中,千百年来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思想道德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些传统美德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价值尺度,仍然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美德,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浓厚氛围,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因素,必须站在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扎根现实生活,紧扣群众思想脉搏,使传统美德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实现民族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型。

要加强对各种传统节日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反映团结和睦、爱国爱乡、孝敬父母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民族传统节日,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更加丰富的新的道德内涵,使人们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学习和实践传统美德。要多创作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影视文艺作品,以现代形式巧妙地展现传统美德的独特魅力,使传统美德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实践。

广播电视要加强可以促进传统价值和文化回归的节目的创办和开发。像中央电视台的《央视论坛》、《百家讲坛》栏目就很好的促进了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观念的衔接,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教化的作用。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全社会获得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另外,公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也应“铁肩担道义”,发挥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广播电视媒体不单单是传播信息和输送娱乐的媒体,它还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责。社会的意识形态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能否安定,也关系到能否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根本性问题。广播电视具有渗透性强、说服力大的特点,并且由于社会人群的广泛的和长时间的接触,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改造具有无比强大的威力。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重塑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是广播电视媒体应该而且必须要起到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外,还包括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而做到这些,就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在制作和播出节目的时候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情况,考虑到国家建设社会和谐的需要,帮助培养积极的社会意识形态。要大力颂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弘扬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要培养健康理性、友善宽容、自信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文化,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精神。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深刻,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与现代革命精神结合的法宝,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道德准则。我们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传播功能,加强宣传“八荣八耻”,把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入大众的头脑里、行为中和举止上。

(三)积极促进先进文化的宣扬。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三个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对人本思想的重视,是和谐社会理念得以提出的最根本的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地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理念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履行党的职责的需要,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任务的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广播电视肩负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使命。我们的广播电视要切实承担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光荣使命,促进先进文化的宣扬,提倡人文思想、人本理念,早日促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和谐文化,有灵魂,也有载体。文化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繁荣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要求创造更多的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要通过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反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反映人类向着和谐世界不断前进的强烈要求和发展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理念教育和激励人民,给人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心创作,生产出更多真正称得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积极报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典型,积极播出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让受众在享受多彩文化生活当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和谐共生。

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急迫工作。广播电视工作者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完成和谐文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留下坚实有力、自豪而光荣的足迹。

四、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应用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民众的收听收视。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广电理念的基础。没有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正常运转,谈广电民生理念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广播电视的投资力度,强化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广播电视宣传保障能力,扩大广播电视信号覆盖,解决广大偏远地区群众收听收视难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进程作为树立民生广电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放在心里、落实在工作中。按照无线、有线、卫星信号混合覆盖原则,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收听收视难问题。解决弱势群体和边远地区收听收视难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逐步实现广播电视公共覆盖城乡一体化,让城镇和农村都能收听收看到同等数量和同等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让城市居民和农村用户都能享受平等的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

要不断推进技术改革创新,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通过数字化,把广播电视建设成为政务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平台、生活信息服务平台、电视商务平台。要把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放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环境中来运作,既要符合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又要考虑低收入群众的承受能力,充分尊重不同收视人群的选择权,不搞强制转换。把整体转换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放心、和谐转换、平稳过渡。同时,要在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带动传统媒体的升级,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积极开拓数字电视、高清电视到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数字新媒体阵地,以丰富广电精神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高广电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

五、建设新时期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要致力于培养和造就身心健康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获得事业的全面进步。要尊重人才,广纳群贤,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才、充满活力的有效机制,营造“事业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和谐人文环境,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人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干事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新晨

(一)不拘一格广罗人才。

要以高标准衡量广播电视水平,制定广播电视人才标准,面向全国选拔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主持人,吸引有真才实学的记者、编辑和新媒体技术人才。不但要挑选名牌大学培养的高才生,还要看重经过实践锻炼和考验的资深人才,对于深受观众和听众喜爱的播音、主持人以及有特别专长的优秀人才,要不拘一格,破格录用,委以重任。

(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要站在战略高度,全面调查分析广播电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人才状况,加强业务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采用送院校进行高层次深造、上专业培训班更新专业知识、请专家带学徒提高专业水平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市和区县两级广播电视部门除了有针对性地开办专业培训班外,还要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广播电视业务和管理人员到中央和市级广播电视机构进修学习。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7

广播电视节目通常由若干素材制作而成,这些素材中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杂技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等等。对于这些作品的著作权人而言,他们享有“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如果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那么,广播电视台不仅要得到前述著作权人有关“广播权”的授权,而且要得到其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如果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定性为“广播”行为,那么,广播电视台取得前述著作权人有关“广播权”的授权即可。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如何定性,不仅关系到节目素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而且关系到广播电视对作品的传播。

1.能否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的本质就是将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利用信息网络进行传播,毫无疑问是一种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播的行为,那么,我们能否据此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定性为《著作权法》所规制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了定义,“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从该定义中不难发现,版权法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必须具备“交互性”的特征,公众对于获得作品的时间与地点必须具有可选择性。而在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过程中,公众不能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而是与收听收看传统广播电视一样,播什么就听什么、看什么,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具有典型的“非交互性”,因此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不能定性为版权法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2.能否定性为“广播”行为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对“广播权”进行了定义,“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由此可见,“广播”行为的具体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狭义的“广播”(即通过传统无线方式传播);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同步传播前述狭义的“广播”(不包括直接以有线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通过扩音器等工具传播前述狭义的“广播”。我们能否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归入上述第二种情况,从而将其定性为“广播”行为呢?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权”的界定来源于《伯尔尼公约》第十一条之二第1款,《伯尔尼公约》相关条款制订时,有线传播与无线传播特指通过有线广播电视、无线广播电视的传播,其对“有线传播”“转播”的界定显然不涵盖互联网、电信网上的传播行为。如果仅从这种“历史解释”出发来理解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显然不能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归入上述第二种“广播”行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著作权法》在定义“信息网络传播权”时也使用了“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的表述,但却没有将“有线或者无线方式”限定于互联网或电信网,这里的“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甚至可以涵盖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只要具备“交互式”特点,就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由此看来,我国《著作权法》中“有线方式”“无线方式”的表述已经不仅涵盖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无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而且涵盖计算机互联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中“有线传播”“转播”(无线同步传播)宜理解为可以涵盖各种网络上的有线、无线传播。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同步传播广播电视(即前述狭义的“广播”)的行为,符合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行为的界定,因此可以将其界定为“广播”行为。除此之外,“网络同步播放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两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最为明显的体现在它们是由同一信息源在同一时间向公众中的成员传送同一节目的行为。实际上,网络同步播放只不过是改变了广播信号的承载和传播形式,它所播送的内容仍然是广播组织以无线信号方式所播送的广播节目。”①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定性为“广播”行为,也更符合客观实际。从其他国家的立法来看,英国于2003年颁布的《版权及相关权法令》第4(1a)条款明确规定,广播不包括任何互联网传输情形,除非:(1)互联网传输和其他方式的传播行为同步进行;(2)对现场事件的实时传输;(3)传输已录制的图像或者声音构成了传输者所提供的某一节目的组成部分,而该节目是被该传输者在其确定的时间内进行传输。根据这一规定,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在英国应被视为“广播”,与无线广播享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对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做出这样的界定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值得我国在修订法律或解释法律时吸取借鉴。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一种“广播”行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在通过这种广播行为传播各种作品时,无需从作品的著作权人那里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只要享有“广播权”就可以合法地实施这种“广播”行为。

二、网络同步播放中广播组织作为邻接权人的权利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对“广播组织权”做出了如下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未经广播组织的许可,其他组织在信息网络上同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是否可以定性为上述规定中的“转播”行为,是否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根据《罗马公约》第三条的解释,转播是指一个广播组织的节目被另一个广播组织同时广播。根据这个定义,转播只能发生在不同的广播组织之间,不包含非广播组织转播广播组织播放的广播、电视的情况;转播只能通过无线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输,不包含信息网络传输的情况。《罗马公约》对“转播”(rebroadcast)做出的这个定义被国际版权界广泛接受。如果据此来解释我国《著作权法》中“转播”的概念,那么,其他组织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就通过信息网络同步播放广播电视的行为不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广播电台电视台就此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随着三网融合的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电信网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情况逐渐增多,在网络上盗播广播、电视信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对广播组织的危害非常大,因为信息网络的传播能力远胜于“转播”和“录制复制音视频载体”,如果不赋予广播组织许可或禁止网络传播其播放的广播、电视的邻接权,广播组织所拥有的权利便会成为一纸空文。如果说当初各国著作权立法纷纷创设“广播组织权”是为了保护广播组织以制止第三方对其节目信号的非法盗用,就有必要与时俱进,把对广播组织权的保护延伸到通过信息网络盗用广播电视信号的行为。近些年来,国际上一直在积极考虑将广播组织邻接权的保护延伸到信息网络,目前已形成《关于保护广播组织的草案》。该草案规定广播组织享有的权利包括:“授权以任何方式转播其广播节目的专有权;禁止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利用擅自制作的录制品向公众提供其广播节目,使公众中的成员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该广播节目的行为。”②本文认为,我国《著作权法》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将“转播”做扩张解释,广播组织权的内涵应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做必要的延伸扩展。综上所述,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许可,其他组织在信息网络上同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制止这种侵权行为。

三、“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版权问题

1“.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界定

本文所称“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指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相类似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行为,具体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广播回听、电视回看(时移电视)功能的行为。例如央视网提供的对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的回看功能、央广网提供的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的回听功能。这种行为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首先,二者都是广播组织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行为;其次,二者都是为了使公众能够更加便利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第三,二者都不直接以盈利为目的;第四,二者都是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直接上传网络,未改变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对各种素材作品的使用方式。这种行为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仅有一点差异:前者可以使公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而后者仅仅是增加了公众“非交互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渠道。鉴于二者的紧密关联,本文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探讨。

2.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与一般音视频点播行为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来,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与一般音视频点播行为都符合《著作权法》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界定:“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然而,二者却有本质上的差异:首先,前者在网络上传播的是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后者通常传播的并不是广播电视节目;其次,前者是为了使公众更加便利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后者是为了使公众更加便利地获取各种音视频素材;第三,前者未改变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各种素材作品的使用方式,后者直接通过网络交互的方式传播各种音视频素材。由此观之,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不宜与一般的音视频点播行为相混淆,直接简单地将其界定为版权法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并不符合客观实际。

3“.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法律适用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8

【关键词】广电;广电产业;法律视角

广播电视(简称“广电”)作为现代传媒的主要载体,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其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从产业角度讨论广电媒体问题曾被认为“不合适宜”[1],而站在法律的层面讨论广电产业化问题更是“自不量力”。但在依法治国的策略和法治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尝试从法律的视角讨论广播电视产业化问题显得十分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广播电视的法律属性入手,在分析广电产业特性的基础上对广电产业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一、广播电视的法律释义

什么是广播电视?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结果。传播学者认为“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体。”[2]从字义上讲“广播电视”应属于传播学或广播电视学上的概念,想从法律角度来说明“什么是广播电视”,确实有点困难。一个传播学概念如何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呢?这本身在法理上就值得探讨。如同“垄断”一词有不少人认为是经济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一样,同样有个疑问:“广播电视”能不能从法律角度进行界定呢?

笔者认为是可以的。所谓的法律概念无非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3]。一个概念只要具备了“法律上的规定”以及“权威性的范畴”两个要素就应当具有法律概念的形式特征。因为法律概念本身并不能将一定的事实状态和法律后果联系起来,只是适用法律规则和原则的前提,其功能是“将杂乱无章的具体事项进行重新整理归类的基础”[4],把某主客体、某事、某行为归入某一概念所指称的范围,界定法律的适用而已。而法律概念的实质特征就是“概念”本身,这个特征本来就需要从法律外进行抽象概括。因而,对广播电视法律概念的理解,应先看看“在法律上”有没有“假定”,是不是“权威性范畴”?再从概括的内容角度审视其法律概念的实质特征。现在就从“法律”的“权威性范畴”中来考察广播电视法律概念。

1.法律中的广播电视概念

对于很多问题我们喜欢借鉴,现不妨先从国外调整广播电视关系的法律规范中寻找广播电视的法律概念,探讨一下各国立法是如何对广播电视进行“假定”的(下定义)。《加拿大1991年广播法》对广播的定义为“利用无线或者其他通信手段为公众提供通过广播接收设备接收的加密或者不加密的节目,但不包括专门为演示而传输的节目。”《统一德国的广播电视国家条约》总则第2条就是对“广播和电视”的释义:“指为社会组织的、用电频而不用导线、或用导线,以文字、声音、图像的形式播出的各类节目。它还包括以密码播出,付费后可接收的节目以及图文电视。”[5]《美国联邦通信法》第3条第6款把广播理解为“为了公众接收,直接或通过转播,进行广播电视传播”。可见,很多国家在法律中都明确地规定了什么是“广播电视”,给“广播电视”披上法律的外衣。但遗憾的是在我国不仅没有《广播电视法》,连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中也难以找到对“广播电视”的假定。因而,对我们而言“广播电视”在某种程度上还仅仅是停留在法律之外的一个概念,也正为如此,导致了广播电视与其他概念在法律范畴上的模棱两可、权限不清(如与电信的关系),这也是从法律角度理解广播电视的意义所在。

2.广播电视的法律属性

之所以一直想把广播电视当作一个法律概念来探讨,原因就在于广播电视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或传播学俗语,它的内涵本身就具有诸多法律属性,或者说有法律概念的实质特征。首先,在“媒体即权力”的视野中,作为最主要的媒体,广播电视一直是权力的象征,是“第四种权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三权分立与制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功能就属于法律的范畴;其次,广播电视已由单纯的“工具客体”向“责任主体”转变,人们曾经一直从一种“工具论”或“功能论”的角度来认识广播电视的本质,广播电视也同一双筷子、一台机床一样,“尽其所能、听我之命、为我所用”,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广播电视已从“工具客体”的本质中挣脱出来了,变成了一个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是享有权利并能独立承担义务的“法律主体”;第三,广播电视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和“公益性”的要求,人们总是要用法律的理念和原则来规范广播电视的行为,如公共信条、公正原则、合法传播等等。可见,广播电视这个概念就是法律内涵的体现,也离不开法律的视线。

3.法律角度探讨的意义

为何要在法律范畴中讨论广播电视的概念呢?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想把广播电视当作法律的调整对象,不再让它一直游离于法律之外,甚至居于法律之上。这也是从法律层面认识广播电视的前提,只有有了法律上的界定和界限,广电产业化才合法以及合法地产业化。

二、广电产业及其特性问题分析

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法律问题,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广电产业及其特性是前提条件,只有认清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掌握其有别于他物的本质所在,才能懂得如何用法律手段对广电产业进行规范。

1.产业与广电产业

什么是产业?人们的认识水平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对于产业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产业”一词最早由重农学派提出,特指农业。在人类迈入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后,产业主要是指工业,在英文中,产业与工业的表示方式都是industry。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产品生产的行业,并被人们长期普遍接受为惟一的定义,也正是因为“物质性生产行业”的定位,广电媒体始终没有被赋予产业的属性,而一直尊居“事业的宝座”。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6]人们也开始对广电媒体进行重新定位,把它当作一个产业进行经营,经营的内容包括“广告经营、节目经营、信息经营、技术经营、劳务经营、混合经营”。[7]因而,可以从产业的角度给广电产业下个定义:即生产、制作、经营、播放以广播电视节目(信息)或提供广电文化服务为主的企业组织及其在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同时,“‘产业’是一个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和宏观经济的整体(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它既是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也是根据某一标准对国民经济进行划分的一部分。”[8]根据现行产业的划分标准,广电业属于第三产业。

2.产业化与广电产业化

“产业化是指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现代化过程。”[9]“对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一切有投入有产出、按照企业运行规则进行经营活动的事业都可称之为‘产业’,都可以推入市场。所以产业化问题,是就资源的配置手段而言的。从微观的角度看,同时也是‘企业化’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看,也即是‘市场化’的问题。”[10]从人们对产业化的认识,可知所谓广电产业化,指的是“意识形态的广电媒体”向“产业经营的广电媒体”过渡的过程,也就是广电媒体的资源配置及生产方式的分工化、市场化、企业化、集团化,“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事业的媒介单位沿着经营合理性的轨迹向企业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过程。”[11]

3.我国广电产业化问题的争论

在我国广电媒体一直强调其政治属性,对于其经济属性的“产业化问题”好像成了个“观念”,十分敏感,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这种提法。在传播学界,甚至有人否认广电媒体产业化观点,也有人提出“广电媒体是产业但不应产业化”,而最新的观点是“既是事业,又是产业”[12]双重角色。而实际上,广播电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个“稀缺资源”,本身就具有产业的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原其本来面目,按经济规律办媒体也应是“政治家办报”的内涵所在,现在最大的政治就是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应把经济规律与政治理念完全对立起来,更不能人为地扼杀广电媒体的产业属性而否认广电媒体产业化。但承认广电媒体是产业而反对产业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这种观点看起来是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却有不合逻辑不顾实际的嫌疑。从逻辑上讲,如果广电媒体是产业了,当然不存在产业化的问题,提出“产业化”是因为我国广电媒体还不是定位在产业角色的现实困惑,要还其“产业”的面目,就得讲“产业化”。“双重角色”的定位是对转轨过程中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更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理想的期盼,同样是徘徊于政治话语的迷魂阵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听使行政的使唤,背着产业规律而行,最终会使广电媒体步国有企业的后尘,陷入老化、冗员、低效的泥潭。对以上几个观点的分析实际上回答了广电媒体要不要产业化的问题。

4.广电产业的特性

不同的产业都有自身不同的产业属性。与一般的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工农业和其他服务性的第三产业相比,广电产业是特殊的产业,其产业特性应是广电媒体属性与产业属性相结合所决定的。因而,对其属性的认识,想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产业角度分析广电媒体的产业属性,二是从广电媒体属性角度分析广电产业的特性。

(1)广电媒体的产业属性。主要体现为信息组织属性、利益组织属性以及控制对象属性。信息组织属性是广电媒体所具有的收集、加工并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决定的,它是最本质的属性,使广电媒体相区别于其他社会系统,决定了广电媒体具备成为“产业”的必要条件;利益组织属性是广电媒体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生存,在此基础上,广电媒体产生了获取经济利益的动机、行为以及追求经济过程中形成的运营机制。利益组织属性使广电媒体必须按照其他产业基本的生存方式生存,是广电媒体具备成为“产业”的充分条件;控制对象属性是指广电媒体必然生存于一定社会环境中并且以信息传播为功能,成为国家、政府、意识形态的控制对象而被制约和监控,决定了广电产业的特性。用“‘利益—控制’平衡”模式分析广电媒体的产业属性问题会发现:在这一模式中,利益和控制二者力量的对抗和平衡,造成了广电媒体的三种形态:利益力量强则形成广电产业;控制力量强则形成意识形态广电媒体;二者在某种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则形成信息、利益、控制三种属性上都有鲜明体现的产业化的广电媒体,我国广电媒体正朝力量平衡的产业化趋势发展。

(2)广电产业的特性。a.文化性与商品性。广电产业首要的属性是其文化性,生产特定的“文化产品”。“广播电视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必然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既然如此,广播电视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与文化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广电业的发展也折射出文化母体遗传因子所赋予的种种规定性。”[13]这种规定性正是广电业在发展中所应遵循的规律。当文化与技术和市场融为一体的时候,文化作为一种产业也在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又将广电媒体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凝聚着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文化性与商品性两者并不是广电业的“矛盾所在”,正是有“文化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才使广电媒体有商品性的属性。b.公益性与盈利性。作为“准公共产品”,广电媒体应信奉“公共信条”,创造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惟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14]这个论述说明了广播电视业有别于其他行业。但这也只是广电产业的一个方面,广电产业更为突出的应是其盈利性,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广电产业被人称为“最后一个的暴利行业”。[15]在认识公益性与盈利性中,人们习惯把两者对立起来,总以为经济效益的利润最大化必然违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运行准则,而实际上,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只是广电业不同社会定位中的两个不同层次,两者在不同层次中要求不同,在同一层面两者的要求是一致的,没有社会效益自然就没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为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作用。c.意识形态性与相对产业性。从上文的控制对象组织属性可知,广播电视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是“权力的人”[16],总体现意识形态要求。因此,广播电视虽然具有产业属性,应按市场规律办事,但同样也有政治属性的内在要求和意识形态的运行准则,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中的规律运行,因而其产业化有很浓厚的意识形态的“烙印”,不可能完全产业化,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相对的产业化。但市场具有神奇的力量,意识形态性并不能阻止广电媒体向产业的方向迈进。

[page_break]

三、广电产业的法律视角

对广播电视的法律释义和广电产业特性的分析之后,现在再从法律的视野来看广电产业的特性,实际上也是从广电产业的特性角度来讨论法律问题。一方面要讨论广电产业与法律规范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广电产业的法律适用问题。前者实际是探讨产业化的规范问题,后者讲的是如何在规范中进行产业化。

1.广电产业与法治

以法治业是广电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法对广电产业的产权关系、市场关系、利益关系、经营规则进行规范,保证了广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健全的法制还为广电产业发展创造健康、公正的外部环境,法制越健全越有利于广电产业的发展。没有有效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不可能保障广电产业的正常发展的。以美国为例,当代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就是继承了美国法治的传统,以法治业“从一定意义上,又保证了美国的电子传播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能居世界的领先地位。”[17]另一方面,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法治”一词又经常被理解为依法办事。广播电视产业的运行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媒体权利与广电产业权利

“权利为由法律上之力保证实现的自由。”[18]媒体为争取自由,“历经被告到原告的历程”[19]。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1881年的《出版自由法》、美国1775年的《独立宣言》、1789的《宪法》都对媒体权利进行了规定。现在国际公约和各国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媒体权利,确认信息自由原则。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表述:“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通过任何媒体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20]是有关传媒的国际法进行分析、解释的基础和标准。在美国,媒体权利的法律渊源是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21]这条法律被媒体广泛运用而成为一把有效的保护伞,是媒体权利最集中的体现。但权利总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正如英国法哲学家J·边沁(JeremyBentham)和德国法学家R·耶林(RudolfJhering)所主张的“权利的本质就是法律保护的利益”。“权利的本质可定位于正当利益,或追求正当利益行为的合理依据。”[22]媒体既是“社会公共器”也是“创利大户”,随着以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并广泛应用于广电媒体,信息成为受法律保护的财产,媒体权利在产业化过程自然表现为一种产业权利,要求法律保护其产业利益,赋予法律权利,当然也承担了相应的义务。

3.广电产业与产权

广电产业的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谁拥有广播电视”,即产权问题。什么是产权?我国法学界对产权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如认为产权是所有权;产权是物权;产权是经营权;产权是有关财产的一切权利,包括所有权各项权能、现代经营权以及知识产权等。[23]“产权是具有明确归属的财产在运用中形成的一系列权利,它可以按效益最优原则进行不同安排,而这种安排将影响处于其中的不同主体的行为方式,因此产权是现代社会资源运用的规则。”[24]因而,产权问题是广电产业法律制度的基础,不同的产权制度产生不同的广电产业管理体制,也决定了各国广电产业发展的差异。在广电产业化过程,各国都以产权改革来促进产业化,也是用产权制度来保障产业化的成果。

4.广电产业特性与适用法律问题

由于广电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其产业特性决定了法律调整的方式方法与其他产业应有所不同。法虽然是“抽象的、普通的”,但不同的法律调整对象自然应适合不同的法律规范。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广电产业如何适用法律?这个问题实际包括了三个子问题,一是现行调整产业的法律规范广电产业能不能适用呢?正如上所分析的,广电产业有其特性,当然需要特别法或专项法律进行调整。但也不能排除一些法律对广电产业某一领域的适用,或者说对其个别业务的调整;二是要考虑如何适用法律问题。法的适用具有普遍性,虽然广电产业的特性对法律有特别的要求,但现行的法律却没有特别的规定,“既定法律原则”会使广电媒体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法律障碍;第三,实际上还得考虑法律局限性问题。在讨论产业法治时,人们常常认为法律是万能的,以法律手段代替了经济、行政及其他手段,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也违背了法治的原则。

5.广电产业法律构建问题

这是讨论广电产业法律问题的归属点和最终目的,产业特性的法律适用问题及其他法律问题最终是要通过构建广电产业法律体系来解决的。问题的对策就是立法,构建法律或重造法律。而广电产业法律体系除了上面所讨论的产权制度外,至少应包含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播电视媒体属性的法律界定;二是广电媒体的管理体制;三是广电产业的政府管制问题;四是广电产业的市场运行规则;五是广电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法律协调问题;六是广电产业发展外部法律问题。

注释:

[1]黄升民、丁俊杰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媒体集团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刘爱清、王锋主编:《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5页。

[3]孙国华、朱景文等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

[4]参见《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533页。

[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法规司编:《广播电影电视法规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668页。

[6]国家体改委等编:《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7]刘爱清、王锋主编:《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330-334页。

[8]王先庆著:《产业扩张》,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2页。

[9]李晓枫、柯柏龄主编:《电视传播管理实务》,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10]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3页。

[11]黄升民、丁俊杰主编:《媒体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12]刘宏著:《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1页。

[13]黄匡宇主编:《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出版社,2000年,第122-123页。

[14]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5页。

[15]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财经媒体的市场空间》,载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16][美]JosephStrausbhaar,RobertLaRose著,涂瑞华译:《传播媒体与资讯社会》,亚太图书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17]胡正荣著:《媒体管理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279页。

[18]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19]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体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20][法]洛特非·马赫兹著,师淑云等译:《世界传播概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第306页。

[21][美]t·巴顿、卡特等著,黄列译:《大众传播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页。

[22]张俊浩主编:《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9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名词解释  6分/题

1.象征

2.陌生化

3.悲剧

4.文艺批评

5.作家电影

6.1.类型电影

二,简述15分/每题  (

任选4题)

1.文学作品文本层次的构成

2.文学与影视艺术的主要区别

3.审美意向及其分类

4.中国早期电影形态”影戏”的特点

5.

30年代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6.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艺术主张与美学特征

7.法国”新浪潮”在创作中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

30分/个

(任选2)

1.陈述至少四种文学批评方法及其特点

2.结合作品,分析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特点与历史地位

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6分/题)

1.电视文艺节目

2.mtV

3.广播电视标题音乐

4.杂志型节目

5.有线电视

6.节目定位

7.窄播化

二、简述

15分/题  (

任选4题)

1.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演变的几个阶段

2.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3.电视艺术片的特征

4.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几个阶段

5.主持人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三、

论述30分/个

(任选2)

1.分析”焦点现象”与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崛起的原因,表现与本质特色

2.分析因特网的兴起对传统广播电视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3.电视体育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2008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6分/题)

1.意向

2.影戏

3.三突出

4.精神分析学

5.第五代导演

二.简述

15分/题

(任选4)

1

简述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艺术方法

2

简述17年国产电影的主要局限性

3

简要回顾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4

简要陈述现实主义及其历史演变

5

简要陈述对样板戏的看法

三.论述

30分/个

(任选2)

1

试评价一部你所熟悉的第五代导演的影片

2

试评一部今年来播出的战争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3

你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哪一部改编的最成功?为什么?

4

谈谈你对红色经典改编的看法。

2008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6分/题)

电视画面  电视剧

广播电视主持人

议程设置

音响语言

二.简述

15分/题(6选4)

1

简述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特征

2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3

简述声音的多种特性

4

分析说明电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5

简述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6

从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的格言“任何时候说什么比怎么说更重要”谈口头报道的基本要求

三.

论述

30分/个(3选2)

1.从巴赞和克拉考尔的西方电影纪实理论,论述纪实主义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回归,分析其原因和面临的问题

2.分析论述中国人类学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3.从科技进步的角度论述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及运用新科技的发展前景

2009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

1典型

2社会历史批评

3人文关怀4

板块式节目5作者电影

简述题(任选4)

1

简述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

2

请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主张和美学特征

3

请简要陈述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4

请简要陈述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5

请简述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

6

请简述说明世界广播电视的几种体制

论述题(任选1)

1.请谈谈你对主旋律电影的看法

2你认为制约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突破?

答题要求:1有明确观点

2结合作品分析

3字数在800字左右

评论与写作(任选1)

1

试评一部你所熟悉的欧洲导演的艺术影片

2

试评一部给你印象最深的纪录片。

答题要求:1.考生可对所评影视剧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

2.应适当应用影视剧理论,并结合作品。

3.字数宜在1000-1200字左右

2009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名词解释

1.卫星电视

2.电视剧

3.(电视的)节奏

4.制片人

5.窄播化

简述(任选4)

1.电视晚会及综艺节目的特点

2.电视画面的特性

3.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功能

4.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报道如何取胜?

5.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点

6.怎么防止信息误导和信息污染?

论述题(任选2)

1.从纪录片适度运用“情景再现”“现场模拟”,论述“虚构与原生态”之关系

2请谈谈互联网对电视的影响

3从“汶川地震直播”和“奥运会直播”谈我国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

2010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名词解释

1.意境

2.象征

3.红色经典

4.心理批评

5.西部电影

二.简述(5选4)

1简述法国左岸派的艺术特征

2简述文革期间样板戏的摄制经验

3简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看法?

4简述你对“大片”的看法?

5简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三.论述(3选2)

1论述你对影视剧商业化趋势的看法。

2论述区域文化与流派文化的关系。

3论述美国好莱坞电影队中国电影的启示。

2010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名词解释

1.滚动记录

2.声音的心理性

3.主持人中心制

4.沉默的螺旋

5.人类学纪录片

二.简述(任选4)

1.世界广播机构管理体制

2.请简述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特点

3.请简述纪录片的文化特性

4.请分析说明广播电视语境的构成

5.播音中的“情,声,气”的关系

6.网上舆论的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

1.纪实纪录片主客体的关系

2.民生新闻发展

3.论述动画开发过程的问题

4.动画片创意与解决问题及动画创意的思维特征

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

1.期待视野

2.艺术鉴赏

3.艺术发现

4.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5.节目定位

二.

简述(每题15分

任选4)

1

艺术作品含义极其层次构成

2简述文学作品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关系

3简述样板戏电影摄制经验

4简述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特点

5广播电视在社会中与其他社会结构的关系

6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传播优势

三.

论述(每题30分,三题选二题)

1论述影视剧中主旋律诉求与商业化倾向的关系

2论述媒介融合含义及其表现与特点

3试评论一部你所熟悉的中国电影导演的艺术电影

答题要求:

1考生可根据作品某一方面进行评论

2考生必须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影视与传播理论

3字数宜在1000-1200字

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受众调查

2.网络电视

3.制播分离

4.电视散文

5.音画关系

二.简述(任选4)

1简述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2简述广播电视经营的表现

3简析电视主持人与播音员语言使用的异同

5简析广播电视主持人语言语用的转型

6简析谈话类节目的现状与出路

三论述(任选2)

1论述中国广播电视为经济服务的表现

2从浙江煤矿工人被困底下70小时后被救出,分析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的优点与缺点

3根据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论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

4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论述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趋势

陕西师范大学复试2011

笔试真题

一、  论述题(四选二)

1.我国影视剧的商业化趋势;

2.纪录片中的模拟手段与原生态之间的关系;

3.设计一个电视节目;

4.根据一首诗设计动画分镜头剧本;

二、印象深刻的影视剧

三、english

composition

“私家车”

专业面试

对专业的认识

如何理解“娱乐低俗化”

本科论文题目

是否实习

2012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文学批评

3、市民电影

4、布莱顿学派

二、问答

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及表现

2、文学中意象及其基本特征

3、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及其主要样式

4、《公民凯恩》的独特之处,与类型电影的区别

三、论述

1、以《失恋33天》等中小成本电影的突起为例,分析国产电影的现状

2、以乐视网等视频网站为例,分析视频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3、以3D技术为例,分析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

2012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意见领袖

2、议程设置

3、电视的节奏

4.忘了这个

二、简答

1、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2、相对报纸,广播电视如何取胜

3、纪录片的文化功能

4、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误读”现象原因

三、论述

1、地方卫视的发展策略

2、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3、

回忆版,可能有记错,论述题的材料都很长,可以任选一个角度去分析,最后的大题都很灵活很开放,虽然前面的小题都比较基础,但是自己的知识积累还是非常重要的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生复试题目

从下列三个题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作答,50分

1

从艺术,传播,技术,文化,政治各方面,分析谍战剧的叙事结构,文化定位,和传播策略。

2

地方戏曲已经渐渐在青少年中远离甚至消失,使用你学过专业知识,简单谈谈新媒体符合传播地方文化,在传播上有什么特点

3

今年是延安文艺大会70周年,所贯穿的文艺路线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请举例说明

广播电视的作用和意义篇10

一、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

1.以优势的破旧立新为“突破口”近年来,广播电视媒体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媒体经济和新闻学研究领域十分重要的议题之一。不容置疑,为了更好地取得竞争优势的条件和基础,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充分考虑到相关方面的实际情况,以优势的破旧立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明确定位,深入了解受众对象,不断开拓市场空间。这些相关方面包括: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否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否具备一定的经济特点等等。值得肯定的是,更好地确定发展方向和频道定位,全面落实差异化竞争策略具有一定必要性和实践性。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广告经营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广播电视媒体具有较小的市场份额,不具备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另外,广告创收能否取得较好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综合反映广播电视媒体的实力。从基本上说,通过采用科学、合理地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经济实力,加强团结合作伙伴,对绝大多数广播电视媒体资源进行十分有效地控制和整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广播电视媒体整体的资金实力。

2.以传媒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整体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较好地培育传媒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付出足够的努力,勇于创新,辛勤劳动。值得肯定的是,只有传媒核心竞争力获得高度一致地认可和肯定,并且在广播电视媒体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中较为清晰的罗列出传媒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维持组织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才能真正保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较好地培育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结合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并非纯粹由巨额资金构成,涉及到的现实因素和制约因素很多。广播电视媒体对资源控制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大幅度增强传媒核心竞争力。正因为如此,为了促使广播电视媒体品牌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努力加强品牌化建设。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大幅度提升节目整合能力,加强团队学习,不断加强广播电视媒体的策划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交融能力,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努力强化核心竞争力战略思维模式

在对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进行较为全面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还要努力强化核心竞争力战略思维模式,希望能够实现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预期效果,希望能够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进程,希望能够对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作用。

1.明确战略结构和战略意图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传统的静态发展战略来说,只有努力强化以动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思维模式,广播电视媒体才能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动态化竞争的特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肯定的是,相当一部分电视台、电台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对于明确市场领导地位,加强竞争实力来说,核心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台和电台应该对自己的经营业务、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充分了解,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广播电视传媒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充分把握媒介技术变化发展的规律,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更好地明确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前进方向,与此同时,对构成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媒介产品进行较好的界定。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并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服务能力或者建立相应的名牌栏目,而是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某一种类型价值的实际需求。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知名的国际广播电视集团采用恰当的方式,将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战略运用到实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

2.外部获取和内部开发并重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内容是经过具备一定资质的媒介组织内部较好地开发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了更好地进行内部开发,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广播电视媒体的研发力量,努力做好广播电视专业制作人员的培养工作,加大投入相应的研发资金。实践证明,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媒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势在必行。一般来说,基于广播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战略地位的考虑,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际状况,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进一步确保广播电视媒体实现优化配置,相关项目资源达到优先配置的目标,我们应该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最大程度地促使广播电视媒体内部资源共享。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电视台和电台的核心竞争力资源,能够通过充分运用战略联盟和收购兼并的方式,较好地从广播电视媒体的外部获取而来。通过科学合理地兼并或者收购,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具备一定传播专长的媒介组织为我所用的目标。与内部开发相比而言,外部获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实际效果的最大化。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广播电子媒介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这些广播电子媒介与外部获取形成了较好的战略联盟。

3.整合核心竞争力要素,开发核心产品实践表明,大幅度提升广播电视媒体资源的控制力,坚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整合核心竞争力要素,开发核心产品势在必行。值得肯定的是,品牌这种无形资产具有一定的“交易价值”和“内在价值”。从本质上说,广播电视媒体核心产品意味着在受众与媒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之中,受众接受源于广播电视媒体的郑重承诺,受众对广播电视媒体价值的肯定和承认,并且传递出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具备一定资源吸引力的广播电视媒体,才能取得较大的成功。为了对相关方面的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与控制,我们应该结合具体实际,最大程度地提升核心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核心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一般来说,在节目资源调配、社会资源运用方面能否较好地体现出广播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播电视媒体的资源控制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