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遗传知识汇总十篇生物遗传知识汇总十篇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04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1

关键词:生命科学概论;遗传学;专题讨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76-02

21世纪的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产生深刻的影响[1]。目前,在高等学校非生物类专业中开设生命科学概论课程,已经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各个学校在具体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2,3]。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生物化学、人类遗传、数量遗传、表观遗传、遗传病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生命科学概论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4]。“专题讨论”是以专题为内容,以讨论为形式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是传统讲授式教学的良好补充[5]。近年来,我们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围绕遗传学的基础知识、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社会热点等问题开展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专题讨论的组织和实施

(一)专题选题的筛选与确定

在生命科学概论的遗传学教学中,以前期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文理科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生命科学的感兴趣话题,收集社会和网络上与遗传学相关的热点问题,确定专题讨论的题目。专题题目需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首先,紧扣教材,不能脱离遗传学的范畴。其次,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另外,专题难度要适中,不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以免影响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向教师提出专题选题。

例如,学生可以在这一课程教学中筛选出多个能进行讨论的专题题目:衰老与遗传、医学与遗传、转基因与食品安全、不孕不育与优生优育、性别决定与同性恋、罕见遗传病探讨、转基因食品的理性思考、人类常见遗传病知识、遗传与优生、遗传与环境――谁决定性格、遗传病的认识与防治、红绿色盲的遗传、人类左右撇子性状及其遗传机制分析、人类性别决定和性别鉴定研究进展、先天性唇裂的原因与预防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关注自身、社会和网络热点问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选题的实际情况,挑选感兴趣的内容,拟定5~6个题目,进行准备和讨论。

(二)讨论形式与过程

讨论可分小组和班级讨论两种方式。一般8~10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学生可自行选择专题,推举一名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合作,如在收集资料、分类与整理资料、ppt制作等方面进行详细分工,并在组内通过邮件、QQ等方式进行内部讨论交流,推举一名同学进行全班讨论与交流,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为了体现探究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专题应按照文献综述“前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的格式撰写,强调参考文献特别是英文文献的阅读和使用。

全班专题讨论时间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前的2~3周,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中,用3个课时实施专题讨论。讨论开始前,拟定1名学生作为主持人,告知大家本次讨论的题目、顺序、汇报人。在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时,应首先介绍本组成员,以及每位成员在本次交流的贡献。汇报结束后,展开讨论答辩,依据讨论的热烈程度,可适当延长时间。讨论后,教师要对汇报人的汇报内容、讨论内容等做点评。

总之,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汇报演讲人要控制好时间,而讨论时间则可适当延长。教师应尽可能地不打断学生的热烈讨论,当时间较长时提醒课后再接着讨论。

(三)专题讨论总结

每位学生汇报与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汇报人的题目新颖性、ppt制作、文献查阅、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及学生讨论问题进行点评。由于每组学生在讨论题目、ppt制作、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汇报讨论后的反应大不一样,教师要指出其优缺点,增强较弱小组学生的自信心,不吝惜鼓励,也要委婉地指出问题。例如,在“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知识”的汇报中,演讲人对常见遗传病的分类、名称进行介绍,但没有对一些常见遗传病的定义进行详细解释,ppt的制作更像课件而非专题汇报形式。汇报结束后,教师应委婉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应就实际问题以及更能引起大家兴趣的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这既指出缺点,也会照顾学生的情绪。在每位学生的专题汇报讨论结束后,班上其他同学要依据合适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最后由专人进行统分、公示,将其作为平时成绩。讨论结束后,按照讨论的意见和建议,对专题电子文稿和ppt文稿进行修改,提供给每位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获得更多的知识,比单纯教师讲授的效果要好。

专题讨论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也不可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专题讨论式教学虽然把课堂交给学生,但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而是全程对学生负责,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很难达到初衷。不过,这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工作责任心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专题讨论的优势和特点

作为非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目的是拓展知识面,加强学科交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1,2]。有学者认为,自主讨论式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5]。张羽在遗传学的教学中,认为差异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6]。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自主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特点。学生在准备专题内容时,能够分工合作又相互合作,不仅大大拓展教材内容,增加知识面,还可培养独立思考、探究和创新能力。

有调查研究表明,现在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与大学所学专业的关系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生命科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非生物类大学生在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他同时,应学会独立思考,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紧跟科技发展步伐。而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判断能力、外文应用能力等,有很大的帮助。

在生命科学概论的遗传学教学中,采用专题讨论式教学方法,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其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锻炼。而且,很多学生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期望能够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教学活动。

三、专题讨论的不足和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不足

生命科学概论作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课程,根据学生对象,在该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不同专业和年级的教学班,在专题讨论组织方面比较困难。例如,有学生说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专题,而小组式分工协作容易使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偷懒,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最后专题形成与讨论仅仅依靠小组内几位学习认真、有兴趣的学生来完成。一些学生在引用文献时过多引用英文二次或三次文献,没有较好地阅读原文献,容易造成引用偏差。还有,其评价方式有待细化和科学化等。

(二)解决思路

了解学生的兴趣与态度,拟定的专题讨论应贴近需要、实用,增加讨论热情等。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学习压力,而会主动积极去获取相关专题知识。

针对学生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较弱现象,教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可根据授课内容,用较短的时间增加英文文献的阅读与讲解,并让学生试着翻译文献,布置英文文献阅读任务,以读书笔记的形式间接提高学生英文文献的阅读时间和能力。

针对评价方式与标准,征求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师范技能,设置更为合理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曹阳,张霞,高捷,等.通识教育中生命科学素养教育初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1):30-31.

[2]魏俊杰.生命科学类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1,(12):89-90.

[3]明凤,常芳,李捷.互动式的“教与学”――“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授课方法初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10-13.

[4]邢万金,莫日根,苏慧敏.遗传学教学内容中与其他课程重叠部分的处理[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2):10-13.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2

论文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好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但同时也是“瓶颈”,要快速有效的记忆单词,必须从认知角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策略,了解记忆和遗忘规律,以达到词汇记忆的最佳效果。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可见学好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词汇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改变机械地背单词的传统观念,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记忆和遗忘,它们有无规律可循?以及如何更好地认知和记忆词汇,如何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快地提高词汇记忆能力,提高英语语言水平。

一、记忆和遗忘规律分析

记忆和遗忘这对矛盾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对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要反复记忆,对不需记的东西要善于忘记,否则无用信息会影响有用信息的存取,使得记忆模糊。但是,不管怎样,进入记忆的东西被遗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遗忘呢?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记忆遗忘规律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艾宾浩斯还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他证明了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容易,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既然遗忘的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减慢,因此复习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间隔,间隔时间最初要短,以后逐渐加长。一个生词首次记忆时,在头脑中的信息痕迹可能保持几秒钟,这是一种瞬时记忆,如果在未遗忘之前复习一次就可保持记忆几分钟。这样,依此类推,保持记忆的时间则不断延长,从几妙到几分、几小时、1-2天、4-5天、8-9天、半个月、一个月…….最后达到牢记,首次记忆后的第四天,通常是遗忘率最高的时间,在此之前要特别注意复习,因为,只有多次适时的复习巩固,才能形成长时记忆。现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常采用的循环记忆就是这个原理。

二、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o’malley和Chamot把学习策略分为两个层次: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由于英语词汇学习是个系统工程,具有持续性,所以需要积极采用元认知策略,合理安排词汇学习计划,不断监控词汇学习过程,及时调整词汇学习方法。认知策略是关于学习、记忆和思维过程的技能的,主要由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三个部分构成。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认知策略进行,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外语认知策略应用意识,从而促使他们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1.元认知策略的应用

短时记忆对信息的贮存时间很短,只有30秒左右,而且容量极为有限,只有7±2个信息单位,如果学习者不及时复习、巩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就不能进入长时记忆,自然就被遗忘了。nation认为,词汇的复现率与记忆相关,学习者一般要经过5—16次甚至更多的重复学习才能记住一个词。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说明:学习者对所学习知识的遗忘规律是先多后少,先快后慢。根据以上理论,学习者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元认知策略应用意识。首先,实事求是地确定词汇学习目标,然后制定词汇学习计划。目标和计划可以激励学习者学习,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其次,要严格监控学习过程。学习者每周或每月要自我检查一下,有没有圆满完成任务;也可以与同学互相合作,互相监督,循环复习,以免遗忘。通过监控,学习者还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展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一学期结束,学习者应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肯定取得的成绩,以增强自信心。另外,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适当调整学习策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2.认知策略的应用

词汇学习中,使用最多的是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等,旨在为知识的检索提供新的途径,为知识的构建提供额外的信息。精加工策略的关键是将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要学习的词汇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要学习的词进行深水平的加工,使其合理化、富有意义,进而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最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是联想记忆。我们知道客观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复杂的关系和联系之中。人们回忆某个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按照它们彼此的关系和联系去记忆、保持和重现。如果某些事物被直接连续地或同时感知、思考着,在它们之间就会形成联想。此后,如果其中的某一个知觉、思想出现了,就必然在意识中引起其它的知觉或思想。如果把这个联想规律运用到词汇学习中,在词汇之间建立这种联想关系,必然会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3

一、传统记忆单词无效性的原因

以艾宾浩斯为首的心理学家曾对遗忘进行多年研究,发现遗忘主要受记忆材料的性质这一因素制约。学习者对于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的、不需要的材料遗忘速度最快,而对于重要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材料遗忘较慢。在所有材料中,对于无意义音节的遗忘速度是最快的。当年艾宾浩斯就是用随机字母拼出无意义音节来做实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很多人不爱背单词。因为一个陌生单词里的字母组合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传统的方法要求我们通过机械背诵来记住它们,无休止的机械重复再加上较高的遗忘率,会让大多数的人对记忆单词彻底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记忆的基本法则

美国当代最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罗莱因认为:“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结于已知事物。”如果将新资讯和你已经知道或记住的事物联想在一起,你就能记住它。实践证明,旧知识的积累越多,新知识联系越广,联结就越容易产生,也就越容易理解和记住新知识。无论什么事物,如果不与过去的事物联结而记在心中,迟早要忘记。透过领会的事物决不会彻底丧失记忆。即使认为已经忘记了,但经过一段时间,某种势头引导又会出现,因此联结越多越强烈,记忆就越容易。

三、联结在记忆法中的运用

把记忆的内容与记住的事物联系是解决所有记忆问题的关键,当然也是记忆英语单词的妙法,以下将就遵循联结原则记忆单词的方法进行探讨。

1谐音记忆法

声音的联结模式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记忆。几乎每个学生都曾用谐音的方法记忆一些事物,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规律的联系,提高谐音方面的技能。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谐音记忆法的技巧,就架起了通往高效记忆的桥梁。

例如:

2密码记忆法

一种信息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义,甚至对同一个人,不同的角度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记忆专家说,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除非你给它下定义。为了找到或创造一种有效的联结,需要灵活地重新定义信息,这种新定义就成为密码,利用这些密码进行定义的方法称为密码记忆法。密码可以通过自己随机创作或常用后固定使用。

(1)拼音密码

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的拼写基本相同(拼音中没有字母V),这给灵活处理英语单词信息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举例如下:

(2)序列密码

通过对总体顺序或局部顺序的调整,可以与已知或有趣的信息进行联结,从而加深记忆。

(3)形象密码

从英语字母本身的形象入手,定义一系列密码,这种叫做形象密码。借助形象密码记忆英语单词时,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下面以字母“s”为例,想象“S”很像美女的身材,所以我们把字母“S”定义为美女。

(4)数字密码

从某个角度来说,数字密码也算是形象密码中的一种。但只有一部分字母的形象和数字的形状相似,另一部分却不相像。对于一部分英语单词,利用数字可以巧妙地创造一种牢记不忘的联结模式。

三、结束语

我们在积累和拓展词汇量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两种速度,一种是记忆速度,一种是遗忘速度。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必须要使记忆速度绝对地超过遗忘速度,希望和信心才能与日俱增,提高和进步才能成为可能。提高听、说、读、写、译的关键是词汇,而拓展词汇量的关键是数量。就学习与积累英语词汇而言,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联结将是帮助我们以高效的方式来积累词汇的方式。只要多专研,肯思考,我们一定能在单词积累的高速路上驰骋万里。

参考文献

[1]李姗景著.《24小时改变你的一生》,海天出版社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通过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我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能,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等)和文化空间。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具体可分为18大类: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与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普查要涵盖乡所在村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类别,不应有任何遗漏。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对本地区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载体,均需注意调查。

(二)代表性。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在一个地方范围内的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注重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工作步骤

(一)普查准备阶段(20*年2月25日至20*年3月25日)

1、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乐政发[2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建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落实普查经费,组织宣传活动。

2、召开普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普查工作,举办普查业务培训班。

(二)实施普查阶段(20*年3月26日至20*年7月15日)

1、按照普查工作计划,分别召开座谈会,广泛发动当地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对本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理清本地现存项目的名称、分布区域、主要传承人等情况,填写《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表》(以下简称《线索表》,并在筛选的基础上填写《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每行政村上报线索100条以上,每村上报线索50条以上。

2、根据项目价值的大小、濒危状况、活动规律等,区分轻重缓急,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分门别类进行深入调查、记录以及录音、录像工作,并填写《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

3、乡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一览表》和《调查表》进行汇总,编篡成册,并依此编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图。

(三)总结上报(20*年7月16日至20*年7月31日)

认真撰写并提交本地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工作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分布状况、价值、传承人名录、对保护的设想等,做到条理清晰、图文结合、内容详细,对本地的普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汇编普查成果,按照要求上报普查相关资料。

五、工作要求

(一)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意义和相关知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文化站要切实承担起普查工作的牵头、组织作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

(二)要以实地调查为主,调查记录要如实反映原貌,注意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视、动态、立体、原生态地保存。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和整理。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5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要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认真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流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和谐文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民间文学、传统医药、民间手工技艺、民俗、各地方言等门类在上次民族民间艺术普查中未作具体要求,应作为此次普查的重点。在以前民族民间艺术普查中已经普查的项目,必须按下发的新表格重新填写登记,并补齐所缺的录音、摄影或录像资料。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在《*县民间文学集成》基础上查漏补缺)。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在20*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基础上查漏补缺)。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在20*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基础上查漏补缺)。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与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

调查地区要兼顾城镇和乡村,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调查地区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化载体,均需注意调查。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

(二)代表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以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注重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普查方法

(一)制订普查计划和普查提纲

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各镇乡(街道)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目标、具体任务、普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阶段成果等。在普查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普查任务制定普查提纲,供普查者具体调查时参考。

(二)选择人员和开展培训

各镇乡(街道)要以镇乡(街道)文化站人员和民间老艺人为基础,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在相关部门和社会上挑选一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的人员,组成普查工作班子,主要从事全面调查、摸线索阶段及协助县文化馆普查人员开展重点普查工作。

要对普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贯彻落实普查文件和有关要求,并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参加普查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

(三)进行田野实地调查

在普点项目确定后,必须进行实地调查,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容,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四)采取不同调查方式

各镇乡(街道)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要重点走访,抽样调查,召开小型调查会,充分重视和发挥当地热心人的作用。要注重调查资源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注重选择那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歌手、民间艺人等;要抓住当地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采访。

(五)用多种手段采录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像、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五、工作步骤

(一)普查准备阶段(20*年3月初至3月20日)

1、印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操作手册》,召开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举办全县普查业务培训班。

2、成立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落实普查经费。各镇乡(街道)建立相应的机构,制订方案。

(二)实施普查阶段(20*年3月21日至5月31日)

各镇乡(街道)根据县普查办规定的普查项目进行田野调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查任务。

1、摸底线索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后,各镇乡(街道)应深入各村调查普查线索,填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表》,经镇乡(街道)普查工作机构梳理后,确定重点的、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调查项目及线索不少于20个。

2、梳理线索

县普查办对镇乡(街道)提供的线索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具有代表性、有地域特征,并具有一定独特性的项目供重点普查用。

(三)整理汇总阶段(20*年6月1日至6月30日)

1、县普查办根据各镇乡(街道)上报资料进行验收、整理、汇总,建立普查电子档案,向县普查办上交普查成果。

2、县普查办汇集普查工作成果,整理汇编并上报普查目录清单和登记表、录音录像相关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迎接市级验收。

(四)后续保护阶段(20*年7月至2010年)

县普查办在抓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查漏补缺”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成果编纂和后续保护、利用工作。

1、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我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进一步挖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亮点,对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濒临失传的、具有较好开发利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重点做好整理、申报工作,争取列入更高一级保护名录。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编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

4、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向全县人民宣传,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

六、几点要求

(一)各镇乡(街道)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普查工作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普查工作,要重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意义和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参与普查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指导原则。注重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要求如实反映原貌,不走样,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整理。

(三)在普查工作中,要有“抢救优先”的意识,对于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要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以免“人亡艺绝”。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6

一、分子遗传学课程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陈旧

传统教学方式较为突出:教师先将分子遗传学涉及到的实验内容、详细的实验步骤及预期的实验结果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并在讲解过程中进行解惑,之后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是在传统教学的框架下形成的,导致许多学生被动参与实验,无法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对实验操作的兴趣。而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成绩仅由教师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来确定,这种考核方式非常主观,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过程,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学生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削弱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缺乏适宜的实验室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适宜的实验室,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在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楼进行。由于实验室实验设备及材料有限,比如pCR仪、电泳仪仅有2~3台,移液枪10把,SSR引物只有20对左右,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直接完成实验操作任务。此外,有限的实验室空间更使许多学生无法参与到正常的实验中,实验效果较差。

(三)缺乏实验课专职教师或高水平的实验课

教师

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主要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而且一名教师一次指导20名以上的学生做实验。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还要准备实验耗材、熟悉操作步骤,造成理论课教师时间与精力的紧张,直接影响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此外,分子遗传学理论课教师的实验设计思路有限,很难提出建设性的实验思路,使得实验步骤单一、难有创新性。

(四)缺乏完备的实验教学指导书

由于缺少正式出版的分子遗传学实验教学指导教材,学生只能根据相关的教材和教师的指导整理实验手册,并据此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由于实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当实验材料发生改变的时候,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根据相关教材整理出来的实验指导手册对林木分子遗传学实验没有针对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实验指导手册也没有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不利于学生学习了解分子遗传学课程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

(五)缺乏有效的实验技术交流平台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实验能力提高过程被阻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一个实时的交流平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的解答,导致学生的实验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提高,教师实验技能也难以得到拓展。

二、分子遗传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组建合适的实验教学平台和优秀的实验

课教师队伍

分子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须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使实验教学从辅助地位转变为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符合以国家需求学科需要为目的的林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分子遗传学作为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优势课程,完全可以依托现有的部级平台,结合教学基地建设,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建有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平台。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下设树木分子遗传与功能基因组、林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林木细胞遗传与细胞工程育种、林木良种繁育等专门实验室,以及与之配套的人工气候室、温室、组培室和大型仪器设备室等,并配有优秀的实验教师。这些为分子遗传学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提供了较丰富的选择,为组建优秀的实验教师队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根据教学目的及教学条件,分子遗传学实验项目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设计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北京林业大学在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充分考虑重点实验室的平台条件及遗传学学科的特点,开展了综合性设计实验。其实验内容如下:毛白杨SSR分子标记引物设计、毛白杨SSR分子标记的筛选、毛白杨分子标记扩增、种间分子标记稳定性评估、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关联做图、连锁不平衡衰退计算等。通过以上实验内容设置,可以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分子标记的设计、分析能力。

另外,北京林业大学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指导教师结合杨树的基因组特点,设计了合理的SSR分子标记位点,并对重要的与性状有显著关联的位点进行了筛选。同时,利用关联分析结果对连锁不平衡进行了分析,提取了合理的代表性标记位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依据杨树的物种特点设计的分子标记位点筛选与分子遗传学中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内容有效契合,提高了学生对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实践理解科学问题的能力。此外,分子遗传学实验课指导教师还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选取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实验进行开放性实验设计,并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实验,有效地推动了实验进度,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三)编写完整的实验指导手册

为增强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的可操作性、可控性,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平台实际情况编写了分子遗传学实验指导手册。分子遗传学实验指导手册内容包括实验进度安排、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报告模板等。通过实验指导教师课前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实验设计思路、时间总体安排、注意事项、实验目的、成绩考核原则,以及实验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分子遗传学实验指导手册中还包含了实验中必要的软件下载地址及计算原理,一方面可以保证数据能够准确计算,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借鉴。实验报告格式模板的目的在于保证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便于存档。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课考核标准

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成绩除由所有实验课程参与次数、实验报告质量组成外,还增加了实验小组多媒体汇报环节,用以引导学生组成科研小团队,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的成绩为百分制,实验参与次数占40分,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实验调查的认真态度以及是否遵守实验纪律;实验报告的质量占40分,主要考核实验数据整理是否科学准确、报告撰写是否认真规范、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是否深入;多媒体汇报环节占20分,由小组代表负责汇报,主要考核幻灯片的制作质量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建立师生沟通交流平台

当代教学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师生关系的疏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知识交流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致使学生在实验课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北京林业大学分子遗传学实验课程尝试使用腾讯QQ、微信等社交平台建立师生实验技术交流群,目的是及时解答课程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享课程和实验作业以及分子遗传学课程最前沿的实验技术。同时,教师还可以实时将科技前沿的资讯、实验教学视频等信息上传到交流平台,供所有的选课学生学习、分享。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7

关键词:病例;医学遗传学;pBL

医学遗传学为21世纪的前沿学科之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虽属基础理论课程,但最终目的为服务实践,而目前的教学中实际存在着理论与临床脱节的现象,所以其教学内容、实现形式都需要不断地探讨、改进。因此,我们在医学遗传学的部分教学中引入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即以相关疾病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小组讨论模式,效果较好[1]。

1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实施方案

1.1本次教学我们随机选择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8班的120名学生。7班共61人,为对照班,8班共59人为实验班。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同一本统编教材,实行同一授课计划。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两个班的讲课教师和指导教师为同一名教师。

1.2pBL教学过程

对照班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实验班随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组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2个遗传学联系密切的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问题并提供包括病史、体征、检查结果以及家系资料等,于课前1周交给组长,组长分工,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查阅资料,自学相关知识,准备材料。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期间组内同学的资料可以共享,共同研究解决方案,遇到问题及时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最后,根据所收集的材料,结合讨论的结果,以组长作为代表采用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汇报。汇报过程中另一个组的同学可以提问、讨论,形成有效的交流。在汇报讨论中教师需随时补充和纠正相关的知识,最后指导教师根据主讲代表的表现进行点评,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最后对病例进行简要总结,指出病例涉及到的本学科知识点。

1.2评价办法课程结束后,针对教学内容出一套考核试卷(试卷共100分,客观题占60%,主观题占40%),对照班和实验班用同一套试卷进行考核,然后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举行师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

2.评价结果

2.1考核成绩见表1,从考核成绩来看,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说明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利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1对照班和实验班考核平均成绩

班级人数平均成绩

对照班6168.91±7.69

实验班5979.15±8.20

p

2.2通过举行座谈会,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都能够接受,均表示此种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体是教师,目前主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配合语言、表情以及肢体动作,使教学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但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很有兴致,但下面学生的反映却比较平淡。而且现在书编的越来越厚,学生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教学双方负担都在加重,致使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医学遗传学的部分内容中引入了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此种方法将遗传物质基础和临床症状联系起来,通过设计病例、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讨论并获得解释,最后教师针对重点讲授、学生得出结论并进行归纳总结,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把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把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优势。

虽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在本课程中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很难把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要认真备课,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纲要、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其次,pBL教学法要求每一位学生要积极参与,需借助网络和图书馆资源大量查阅相关知识文献,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且特别是网络上的资源有些没有那么准确,繁荣复杂,很难使学生获得相对较为准确的对问题的解释。这还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进行改革,才能使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以及其他基础性学科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2]。

总之,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的部分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利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可以逐渐的将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在更多的基础性学科中实施。

参考文献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单词识记;词汇教学策略

第一章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英语单词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学习必须达到二级标准,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可见单词作为英语语言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分析反思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方面的存在问题。

第二章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单词识记存在问题与成因

2.1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家庭教育水平有限

农村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留守儿童较多。家长终日奔波出外赚钱,对孩子的管教不到位。经调查54%的家庭偶尔会了解询问学生学习的情况,36%的家庭从不过问学生在校情况或检查学生的作业,绝大多数家庭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学习的监督与管理是学校的事情,家长直接把自身置身于外。农村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相当一部分家长只是一个初中水平,即使部分家长重视教育,但他们的家庭教育是有限的,特别英语教育水平是更加有限。

2.2农村小学生欠缺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被动学习

农村小学缺少英语学习和运用的环境,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基本上没有需要使用英语的情况。因此,学校和英语课堂成了唯一使用和练习语言的场所,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强,习惯于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对老师和教材的依性很强。但班额大,课时少,这就增加了英语教学的难度。有限的课时安排,使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不多,部分学生存在记忆遗忙率较高现象,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

2.3教师不重视单词发音规则的渗透教学,忽略记忆方法传授

许多教师不重视单词发音规则的渗透教学,不重视音、形、义三位一体教学单词,学生单词学习音、形、义脱节,学生未能掌握拼读规则、发音要领及用法,学生不善于学习和总结单词的拼读和拼写规律。容易出现混淆读音、混淆语义、混淆拼读的情况,许多时候会出现见词不会读的现象。这种做法忽视了英语本身是一种拼音文字这一规律。英语单词的拼写与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是紧密相连的。仅仅靠记忆组成单词的字母顺序的方法,只会让学生记住简单的单词,并且是暂短的记忆。因此,学生对于长的单词就很难记得住。随着词汇量的增多,学生记得吃力,记不住,就学得厌烦,学习效率低,缺乏自信,学习兴趣也随之减退。

2.4课业负担加重,学生感到识记单词难

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学生来说,这门学科还是非常有趣的,但随着难度的增加,学生渐渐失去了刚开始的那股热情,尤其到了高年级,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来识记、背诵单词,机械的、枯燥的的操练反而适得其反,使学生对英语单词教学感到单调、乏味。我从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多年发现:五年级学生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掌握了英语学习方法的学生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更积极,并且考试高分给他们带来明显的成就感;没有掌握英语学习方法的学生,主要是由于单词学习没有方法,靠死记硬背。六年级部分学生听写单词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掌握四会词汇,造成句子读不通,在阅读中更无从下手,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体会不到英语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并没有我们以往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和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去付诸实践,最大限度地提高单词教学效率。

第三章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单词识记有效的教学策略

3.1兴趣先行,游戏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好胜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如做游戏、讲故事、绕口令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游戏,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都喜欢课堂教学游戏。美国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能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智力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游戏的魅力在于让学生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游戏使枯燥、机械的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3.1.1听单词,做动作

例如,在教学单词nose,ear,eye,leg,hand,arm,finger这些表示人体部位的词时,教师快速说出这些单词,学生听到指令便用手触摸自己的这个部位,做得最快最准的获胜。当学生做得非常熟练后,还可要求学生听到哪个单词不许摸哪个部位,利用反口令,让他们摸相反的部位,这个游戏也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到讲台前面作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

3.1.2摸实物,猜单词

在教学单词时,教师可以采用猜的方式去教授单词。事先准备一个箱子,把实物放进箱子里,然后在箱子表面上盖上一块布,学生通过伸手进箱子里触摸实物,根据实物的特点,来猜出这个实物的单词。这个游戏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代表,通过淘汰制来分出胜负,这种方法在词汇教学中也是常被采用的一种方法。如在教学what’sthisinenglish?it’sa...isthisa...?Yes,itis.no,itisn’t.这些基本句型时,我设计了“Guess”的游戏。课前我预先准备一只装着实物的盒子,让一学生主持并判断对错。主持的学生问what’sthis?全班学生立即争先恐后地举手,S1:isthisapencil?S2:isthisasharpener?...在竞猜的过程中,学生不断重复使用所学的实物单词,枯燥乏味的句型也因为有了这个游戏而变得生动活泼,其乐无穷。

3.2直观呈现,加强学生的记忆

直观教学启发学生用英语去思维,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在上每一堂英语课时,我尽量使用有关的实物、挂图、简笔画、卡片以及学生周围、眼前的人和物作为直观教具。

对于实物难以展现的词汇,如家庭成员、日期、天气、动物等,可利用挂图、简笔画或电教媒体来呈现。通过这些教具,教师能轻易地将词汇的音、形、义呈现给学生。如教季节这一课时,四季的变化较难表现,而有多媒体课件,单词就生动起来了:spring/warm万物生长、和风习习,孩子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放风筝;summer/rain烈日炎炎,孩子们在海边嬉戏、游戏、狂风暴雨;autumn/cool硕果累累、稻谷飘香;winter/snow白雪飘飘的场面,再配上闪电,生动形象,学生身临其境,很快被画面吸引,既可以排除母语的干扰,也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明白单词的意思,进而记住了单词。

3.3传授巧记单词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不复习,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遗忘率较高造成小学生认读单词困难。要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记忆规律,适当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减少记忆困难,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提高记忆效果,让认读单词不再成为学生的大难事。在实践中,我尝试传授以下巧记单词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1单词拼读规则记忆法

在教新单词时,我先分析单词是否符合发音规律,有字母组合的,先教字母组合发音,把字母组合作为一个整合来教,例如:我在教学march时,我列出car,are,arm,art等单词进行音、形、义的比较,引导学生把march拆成m-ar-ch进行记忆;我在教月份January,February单词时,我引导学生把January拆成Jan-uary进行记忆,把February拆成Febr-uary进行记忆。符合规律的,我根据字母的读音规则进行教学,例如:我在教came时,我列出cake,make,bake,game,face等单词进行字母a开音节发音规律总结。单词比较长的,我引导学生对单词进行分音节记忆,降低了记忆的难度。

3.3.2归类记忆法

英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所称的“归类记忆”是指分类、选择和建立信息之g的相互联系,是大脑记忆活动的主要特征。记忆必须是系统的,有条理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归纳记忆的单词,分门别类地储存知识,让其形成清晰的词汇记忆网络,使之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把交通工具bus,car,ship等归成一类;把文具学习用品bag,pen,pencil,ruler等归成一类;把水果apple,pear,peach等归成一类帮助记忆,以减轻学生对词汇记忆的负担。

3.3.3对比、联系记忆法

英语和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许多同义词,反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异形异义词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让学生对比着记忆,即省力又记得牢。我们还可以根据单词的拼写特点,在学习新单词时,适时补充或归纳具有相同拼写特点的一组词,一起记忆,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传授一些英语构词知识,举一反三,还可以利用词根,词形记忆。这样即扩大了词汇量,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4遵循遗忘规律反复记忆,加强检测与激励

目前小学课本的编排都是以模块为单位的,一个模块是一个主题,因此模块和模块之间的联系不大,使得学生在前一模块学到的单词很难在下一个模块中再进行复习巩固,另外由于学生复习单词主动性欠缺,课堂复现率不高,结果,随着所学词的不断增多,“被遗忘的角落”也逐渐扩大。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减少英语单词记忆这块“遗忘角落”,注重课堂的检测与激励,要求学生每天记忆10个单词;引导学生用好每天零碎时间多记单词;组织学生每人建立一个记忆“纠错卡”将错误的单词用卡片记录下来;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读本,英语小故事,扩大学生词汇量。

第四章结论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研究中结合学生实际总结出多种认读和记忆单词的教学策略,并付诸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让学生掌握了多种记忆单词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单词识记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实际有选择性地去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单词教学服务,以提高单词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笃勤.小学英语教学法――导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王电建,赖红玲.小学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9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教学目标,问题,策略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英语教育是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要想搞好英语教育,词汇是不可忽视的一份子。学者Harmer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如果结构是语言的骨架,那么词汇就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基础,词汇就像我们建房子的地基,房子没有地基是建不成房子的,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因此没有词汇就没有句子,更没有我们的语言。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他们是不懂得语法的,需要什么嘴里就蹦出东西的关键词,比如:饭。由此可见,没有语法我们一样可以传递关键信息,但是如果小孩子不知道“饭”这个词汇,就去根本没办法传达关于饭的任何信息。

二、词汇教学的原则

1.交际原则

学习语言是为了能更好的交流,交流也是为了提高语言能力。目前提倡的交际教学法,在运用中学习语言,广泛使用,对语言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有足够的语境,词汇的意义才能很好地体现,由此可见语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授词汇时要积极地创设合适的语境,在交际的环境中学习,提高英语水平。

2.系统原则

词汇是具有系统性和联系性的,单词的音形义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词汇教学策略应当顺应词汇这种系统原则,而采取相应的系统词汇教学原则,例如思维导图策略,拼读法。

3.文化原则

教师要善于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传递文化信息,避免交流误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传统词汇教学与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学存在的问题

词汇教学比起语法和口语教学简单并且随意,教师往往直接带读新单词,稍微讲解新单词的意思,不管学生理解与否,只是规定学生背下来;现在学校是填鸭式教学,学校只看学生的成绩,不管学生是否会真正运用所学单词,不管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是真正的提高。教师的词汇教学呈现也不够全面,有些授课教师往往只注重词义的呈现,却忽视词形的呈现。

2.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中小学生此时都还没有任何成熟的记忆单词的技巧,简单的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这样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磨灭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激情与动力。

四、策略

1、结合图片讲解单词,运用思维导图巩固记忆单词

初中、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欠缺,单词和图片的结合使得词汇的学习更加形象直观,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容易调动或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词汇的感性认识,形成。利用图片引出单词,使得学生一开始就把图片与英语词汇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比如要学习apple这个单词,先呈现一张苹果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试着猜一猜,这样可以唤起其他同学的求知欲,告知答案后,学生可以把apple和苹果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在巩固单词的时候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并且结合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单词。在思维导图上,文字,色彩,图形相结合,产生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fruit这一词,它是一个上义词,包括了许多下义词,由中心词fruit作为主体向四周发散,衍生出一系列与水果有关的英语词汇,如:apple,pear,等等。学生首先要看清楚图形,再把匹配的英文单词填入。Furniture包括bed,chair,desk,drawer等等,抠出新词汇,让学生填写。

还可以扩展颜色的词汇,补充学生词汇量。用形象直观的图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新单词,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大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记忆,便于学习掌握英语词汇。

2、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有助于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各种语言除一部分核心词汇,许多词汇都常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传播。语言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意识。教学中讲到动物的词汇,适当渗透一些文化知识给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词汇。

下面是关于几个方面的例子,动物、颜色,饮食文化和数字。关于动物的可以这样讲,比如:fish和sheep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可以适当做一些文化内涵的补充,丰富学生的知识。Fish(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方大不相同。在中国,鱼因味道美味,同时和“余”同音,意味着年年有余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人的春节年夜饭鱼是必须有的,象征着对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在西方,fish确实贬义词。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物,例如:acoolfish(之徒)。Sheep(绵羊)在汉语通常比喻温顺的人,而英语文化中sheep也有贬义的意思。通常用来比喻一些胆小鬼。被驯服的人。

颜色具有及其丰富的情感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在颜色上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red这个单词,中西方文化中都是表示色彩中的红色。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之意,使人感到充满活力与力量。在中国红色还可以辟邪,过年过节要贴红对联,红福字,挂大红灯笼,都是为了驱逐一种叫“年”的怪兽。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红色所表示的意思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红色总是和暴力、危险联系在一起。在《圣经》中,第一头出现的龙是红色的,他正是恶魔之首―撒旦。所以,在英文中,红色是有贬义意思的颜色词。

关于饮食差异,比如讲到dinner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渗透一些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知识给学生,从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以后的跨文化交流。可以讲饮食方式、环境、餐具等等的不同。在中国聚餐,人们都是围坐,共享一席,大家相互敬酒、劝菜,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和睦、团圆的气氛。在西方宴会上,虽然也是围坐,但是每个人都是单盘独碟,强调了个人的独立自主。

给学生讲到数字的时候,也应特别注意渗透文化,比如中西方的吉利数字和西方的禁忌数字都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化中通常把六、八、九、十作为吉利数字,六表示万事如意;八的谐音发,财源滚滚;九是长长久久;十是十全十美。

西方的吉利数字是四和七,四是公平、正义和力量的象征,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然而,与西方相反,中国的禁忌数字是四和七,中国人对四尤其忌讳,带四的电话号码和车牌号码都不受欢迎。在西方人们在忌讳的数字是十三,被认为是凶险不祥的象征,尤其在欧美是头号大忌。

可见各方面都存在着文化差异,教师应注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及时传递跨文化知识,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文化误会,让学生意识到要避免这种文化差异误会,掌握英语词汇的真正含义,从而提高英语水平,为以后流畅的英语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3、创设情境提高造句能力

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忆,记住了也不一定会灵活应用。因此,应该把词汇和句子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掌握词汇,理解并灵活应用词汇。根据单词相应的意义的需要,创设一些简单,日常的情境来进行词汇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新单词进行造句,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的单词。

学生确实存在着背出了单词也不会运用的现象,因此词汇教学和句型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句子中运用词汇,并且理解词汇,从而提高英语水平。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本材料,熟悉重点词汇,对每个单词造句举例子,让学生充分理解,努力创设相关情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新词汇造句。人的思想只有通过词汇连成句子或者话语才能有效完整的表达出来,实现了语言的交流功能。

4、近义词和反义词组合记忆

一、近义词组合。

汉语语言中有很多词汇意思一样或者是意思相近的词汇,英语词汇也一样。当然,英语单词中意义和用法绝对相同的是几乎没有的,绝大多数还是近义词,例如:sit和seat,都是表示坐,sit是就不及物动词,seat是及物动词,在用法上不一样。Smile和laugh,意思都是表示笑,但是笑的程度是不一样的,smile表示微笑,laugh表示大笑。

二、反义词组合。

意思相反的或者相对的叫反义词。利用反义词类比有助于学生联想对比,加深记忆。例子:bad和good;old和new;fast和slow.

5、多写多练,鼓励学生预习单词

语言的学习基本途径还是需要多读多写多练,多写多练才能牢牢掌握词汇,并且很好的运用词汇。在对新课文新单词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好预习下一课内容的工作,要求学生们多听、多读,并且在进行预习的同时,用笔圈出或者划出相关的单词、词组,在学习词汇时可以加深其印象及对单词的认识和理解。低年级的学生可在不断的听读练习中学习和掌握生词,然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还应该加强单词拼写及使用音标的良好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课堂上所要学习的课文有关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在学习之前能够做到心里有数。

6、听写

听写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化压力为动力,经常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习的新单词,一般是听写单词和短语,为掌握英语词汇的音、形、义打下坚实的基础。词汇记忆最大的困难就是防止忘得快。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及时复习,多重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知识在刚学完二十分钟就开始遗忘,过了一天不复习可以遗忘百分之六十以上,随后遗忘的速度随后递减。因此,学习完的词汇要及时复习、巩固。听写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及时复习,增强记忆,避免快速遗忘。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6,130-138.

生物遗传知识汇总篇10

一、遗传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双语教学的定位首先是专业教育,其次是语言教育。既要向学生传授遗传学专业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遗传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够根据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切换,具备用两种语言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与交流能力。双语教学必须把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并达到如下要求:首先使学生获得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作为载体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并能利用两种语言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相关信息的获取,掌握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最后是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水平,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二、双语教学的开展

(一)教学对象的选择与教学班级的组织。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他们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双语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遗传学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较高的英语综合素质,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这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涉农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强,是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障碍。另外,不同的学生学习遗传学的目的、要求和动机也各不相同:如部分学生只想应付考试,而另外一些学生力求深入系统地学习,为将来继续深造或在本领域有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以自然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势必会给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困难,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曾以自然班级为单位开展双语教学,几次课后发现部分学生不愿意听讲,其原因是英语基础差,听不懂,跟不上,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这门课程上进行双语学习。因此,在组织双语教学班级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讲清双语教学的意义、目的和要求,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选择部分英语水平较好、专业思想牢固、对遗传学双语教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单独编班,每个班级人数以30左右比较合适,为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双语教学中授课语言的使用问题。实际上是英语和汉语使用的比重问题(纯英语授课、以英语为主或以汉语为主)。以哪一种语言进行授课取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者的语言环境及课程的性质。在我国汉语是具有绝对地位的使用语种,缺乏象新加坡、菲律宾、印度等国那样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部分学生英语阅读的水平相对比较高,而用于日常交流的听、说水平比较差。遗传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一直被初学者认为是较难学的课程之一,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遗传学采用双语教学无疑难度会更大。所以在遗传学双语教学实践中,一般同时承担着专业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双重任务。笔者在遗传学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根据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英汉比例效果比较好,如对主要的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用英汉双语给出,但多用汉语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掌握英文的表达方法。对中文比较难以理解的章节多用汉语讲解,而对容易理解的章节多用英语讲解,即使用英语教学也应让学生了解汉语的表达,这样既有利于初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英语学习和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在汉语语言环境下进行专业知识的获取,为后续专业课教学过渡到用更多英语或纯英语授课打下良好基础。当然面对英语综合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增加英语使用的比重直至采用纯英语授课。

(三)教材的选用及课堂的准备。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开展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外文教材。用作双语教学的外文教材要具备难度适中,条理清楚,逻辑性较强,内容安排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先进性,语言规范、简明易懂。综合考虑国内市场上可见的遗传学英文教材,结合前人的教学实践,我们选用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的《essentialsofGenetics(6thedition)》。对比常用的中文教材,发现其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全书共24个章节,其中有11章是关于分子遗传学的内容,信息量大,该教材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案例陈述,对知识点的分析比较简单,对学科的发展及重要背景介绍的很多,强调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且每章都提供了相应的原始文献,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比较而言,中文教材的特点是重视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在知识点的分析上细致深入,学生的学习效率高,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点信息,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但是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不足。考虑到国内外不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推荐朱军主编的《遗传学》(第三版)作为主要的中文参考教材。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essentialsofGenetics(6thedition)》教材理解的主要障碍在于专业词汇过多,有些英文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对一些英文表达习惯不熟悉。对此我们组织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中英对照词汇表,用英文编写了每个章节的讲授提纲;同时将涉及的基本原理、重要习题等编写成中英文对照资料,在上课前发放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样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四)采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遗传学国外原版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图片众多,多数内容都需要图表来描述和展示,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如果不借助多媒体课件,几乎是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熟练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是学习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的重要基础,但是细胞分裂过程复杂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记忆和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动态过程,制作成动画视频,并配合一定的讲解,把抽象、难解的细胞分裂全过程变得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双语教学由于使用两种语言教学,对教学进度会有一定影响,受到学生英语接受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教师英文讲授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如果把讲授的英语内容完全板书下来是不现实的,借助多媒体教学就显得灵活方便。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加快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信息量,并且形象生动,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常国外原版教材配有相应的教学软件、光盘和网上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拓展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我们还开通了遗传学课程网,网上有中英文课件、英汉对照词汇表、习题集、模拟试卷等学习资料,建立了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线相互提问,相互回答,也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在线回答。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调动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双语教学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很容易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已成为地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要保证双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遗传学开设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遗传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领域之一,国际上近年科技上获得的重大突破,很大一部分都与遗传学直接或间接相关,而遗传学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都出现在英文文献中,通过双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应用英文的水平,为将来跟踪学科前沿动态,获取相关信息,并在该领域有所建树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领会并理解遗传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保证双语教学顺利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营造一个良好学习氛围,又要营造一个轻松学习环境,减少学生由于双语教学带来的学习压力。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随堂提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接受情况,并适时调整授课进度和授课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语教学,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科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遗传学现象等提出一些相关话题,课后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阅英文资料,寻找答案,或用自己的观点,准备发言稿,上课时先分组讨论,然后上讲台用英文讲解,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遗传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为保障双语教学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者应密切配合。学校要加强规范管理,从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遴选、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加强领导。对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应该将其纳入整个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综合考虑,根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遗传学是当今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在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其他多门课程有密切联系,农科及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选择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是合适的,但是要做好与后续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的衔接,如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了进行双语教学,教师要花费比非双语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学习和准备,一般认为双语教学的备课时间是非双语教学课程备课时间的3-5倍,而且还要调整和适应课堂的教学环境,明显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要制定相应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如增加进修培训机会,补助额外工作量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刻苦学习也是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组织双语教学班级时,尤其对农科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要打破自然班级的界限,选择英语基础较好,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组成教学班级,并且以小班开课为宜,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