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十篇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十篇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18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1

关键词:高等院校;实验室;消防安全

高等院校普遍设置了从事科学实验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内往往存放着价值贵重的仪器仪表和重要技术资料。尤为突出的是,化学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种类繁多,多数为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还有一些化学性质未明的未知物料。有些物品能够自燃,有些物品化学性质相抵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实验是在高温高压、高电压、高转速条件下进行,蒸馏、回流、萃取、电解等操作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受高校扩招和实验室对外界开放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室较以往使用率更高、人员流动性更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贵重仪器设备、重要技术资料损毁和人员伤亡。剧毒化学品的泄漏,还有可能对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鉴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必要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一、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1.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高校现行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一般是由分管学校后勤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校领导分管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职能部门是学校保卫处。而人事、财务、质检、科研等相关部门又分别另有学校领导负责。由于学校领导分工过细,而火灾隐患整改往往涉及若干部门,导致火灾隐患整改责任长期纠缠不清。存在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没有依法建立法人是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的管理体制,其他校领导以无能力解决为由致使隐患迟迟不能解决。

2.归口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不足

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消防安全的思想。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消防归口部门人力配备不足。一是消防管理岗位编制少;二是管理人员缺乏消防专业知识,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简单等同于一般性的校园治安巡逻。日常的消防工作就是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在位,自动消防设施常年得不到正常的维护保养。

3.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在平时经常发现部分高校在实验室疏散走道上放置办公设备,甚至设置实验台。有的学校为了治安管理方便,甚至将双向通道走廊封闭一头,改为单向通道走廊。对于一楼多用的实验楼,为防止精密仪器被盗,部门院系之间各自为政,疏散通道上层层设置铁栅栏。一旦夜间发生火灾,科研人员很难逃生。实验室内违章使用明火烧水、煮饭,部分场所吸烟等现象广为存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没有接受消防安全培训,不会报警、不会逃生。

4.消防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呈快速发展状态,高等学校大量扩招,学校校舍日新月异,但消防安全投入始终未得到足够重视。学校年度确定消防预算时仅考虑了正常的人力成本和基本的消防器材维护费用。一旦火灾隐患整改费用超出年度经费预算,学校通常是拖延隐患改造期限。

5.实验室缺乏专职安全员

随着学校的开放办学,实验室对外开展业务数量逐步增多,外来人员到高校实验室工作的情况很多。再者,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工作人员明显不够,聘用临时工到实验室工作和让学生到实验室值班的情况已很普遍。仅由当班老师负责门窗水电安全管理,难以保障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造成危险化学品管理不严。

6.消防控制室无人值守

高校内的实验楼多为分批建设,分属不同院系。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筹考虑,基建部门对每座楼均按规定设置了自动消防设施和火灾集中报警系统。但各个实验楼之间的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没有实行统一控制,导致每座实验楼均需安排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部分院系为控制用人指标,仅工作时间安排值班,夜间消防控制室则处于无人值守状态。即使工作时间发生火情,由于值班人员未经过消防专门培训,也无法正确控制消防设施。

7.老式建筑先天隐患多

我国有相当部分院校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建筑物为砖木结构。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建筑物普遍存在耐火等级低、布局不合理、周边无消防通道、未设置消火栓系统、电气线路老化等先天性火灾隐患。不少高校的一些旧建筑的走廓和室内吊顶采用易燃的泡沫塑料板,此种材料遇火即燃,且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8.化学危险品管理有待规范

各高校普遍对危险化学品实行集中储存,能够做到出库登记。但危险化学品领到实验室后,管理处于失控状态,日积月累,实验室储量越来越多。有的高校药品采购实行多元化管理,部分化学危险品由使用单位自行采购、自行存放。这种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危险化学品超量储存、违规储存。

二、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明确逐级消防安全责任

首先应以文件形式明确学校的法人为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级领导的消防安全责任,具体应落实到每一个实验室。实验室的日常消防管理可由所属院系负责,具体施工改造由基建部门负责,学校保卫部门(或实验室管理部门)定期抽查。对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隐患或涉及若干部门的隐患,学校主要领导或经学校主要领导授权的分管领导应及时召开消防安全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

2.营造校园安全文化

实践证明,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增强全员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学校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管理要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想,注重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全员安全观念。学校的教职工要定期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新员工、新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新实验室投入运行前和新实验项目开始前均应开展例行消防安全教育。应做到操作人员人人懂得各类初起火灾扑救等基本消防常识。对火灾危险性大的实验室,应编制灭火疏散预案,安排坐班教职工参加灭火应急疏散小组,并定期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消防演练。

3.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员

高校应根据实验室火灾危险性特点,设立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员,规模大的高校可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科,专职负责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和检查督促工作。实验员职责应包括消防设施设备巡检、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实验室日常用火用电检查、危险化学品回收管理、组织灭火疏散演练等必要内容。

4.强化安全基础性工作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的关键在于做好实验室的相关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加大消防安全投入。高校应高度重视实验室火灾的危害性,对实验室消防安全状况认真调查摸底。对设置在木结构建筑物内的重点实验室优先搬迁,对暂时无力搬迁的实验室,应采取电力扩容、更换老化电线等措施确保用电安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重要实验室内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二是制订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对关键性设备要责任到人。要教育实验人员严格遵守,防止因违章操作或忘记关电源等原因引发火灾。三是健全消防设施设备和基础实验条件。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通过消防审核验收。保证实验室房屋及水、电、汽等管线设施敷设规范,实验室安全设备完好,实验室布局合理、疏散通道畅通、安全指示标志齐全、醒目,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与报警装置齐全。

三、高校实验室主要防火要求

1.一般实验室防火要求

(1)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层数、面积、防火间距应符合具体规定,其中与甲、乙类物品仓库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防火间距不应少于25米。

(2)一般实验楼的疏散楼梯数量、位置和走道的宽度应按具体的指标计算确定。一般每层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实验楼超过5层时,宜设置封闭楼梯间。建筑物内各实验室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封闭式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位于两个封闭楼梯间的实验室,建筑物为一、二级建筑时为35米,三级为30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实验室,建筑物为一、二级建筑时为22米,三级为20米。

(3)实验室的配电线路应符合电气安装规程的要求,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保护,暗敷时非燃烧体的厚度不少于3厘米,明敷时金属管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实验室的用电量应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并保证额定负荷要求。

(4)实验室内使用的易燃物品、可燃气体以及氧化剂、腐蚀品等化学危险品,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专人负责保管,应按性质分类、分柜存放。

2.化学实验室防火要求

(1)化学实验室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化学实验室内有易燃可燃液体蒸气和可燃气体散逸时,其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包括照明灯具、通风设备应选用防爆隔爆安全型产品,配电电路和电器接线应符合防爆要求。

(2)实验过程中,利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都应符合防爆安全的有关规定,对可燃气体储罐、减压装置、分流装置要定期检查。室内应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3)实验室安全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4)严格控制试验规模。在化学实验进程中,对实验性质未明或未知的物料,应先做小试验,从最小量开始,同时采取安全措施,做好灭火准备,人员应采取防爆保护,建筑物应具有泄压措施。对危险大的试验,应在确保试验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在实验台范围内,不应放置任何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化学物品。

(5)加强剩余和常用少量易燃化学危险品的管理。高等院校无论化学品采购途径如何,均应实行统一保管,按需领取。对剩余或常用少量易燃化学危险品,总量不超过5公斤时,应由专人保管,存放在金属柜中;超过5公斤时,不得在实验室存放。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源或气体钢瓶要远离火源,放置在室外阴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用管道通入室内。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2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保护校园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保障学校安全稳步发展,我们必须要时刻拧紧消防安全这根弦,时刻注意这根高压线。随着近年来学校的高速发展,校园内的建筑越来越多,面积是越来越大,所以校园内的消防安全工作也日趋严重,这些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总结:

1新时期高校消防防范工作的难点

1.1学校规模增大,但消防设备与管理不到位

近些年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教育事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而高校作为教育的核心区域,也在迅速的发展壮大中。学校的校园在增大,各种新建筑在诞生,新教学楼、新实验楼、新食堂、新宿舍等,而且都是人员密集度高的大面积或者高楼层的大型建筑,人们沉浸在新楼建成的喜悦中,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消防安全隐患,有没有经过消防局的检测与验收,有没有相配套的消防安全系统和设备,装备的消防设备是不是完好,能不能起到作用,有没有漏洞,有没有定期检测、维修,出了火灾时大家会不会使用这些应急消防设备、工具等。

1.2老旧建筑和文物建筑多,没有相应的消防设备

以武汉大学为列,学校有多栋民国时期建立的文物建筑群,还有许多已经老旧的教学楼、宿舍楼等,这些地方往往因为历史原因没有现在新建建筑的消防安全系统如(消防烟雾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室内消防栓等),而且楼体多为木质或砖木结构,防火等级低,加上年久失修,有很大的火灾隐患。

1.3实验室和化学药品多,缺少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高校作为教育基地,拥有大量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药品等,而这些设备都是需要长期通电的、而药品许多都是需要加热的,这些往往是造成火灾起因。因为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不断增长,而实验室等实验机构却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导致大量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其实是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科研标准的,存在着实验用地不够、没有专门存储药品和废弃液的仓库、没有易燃易爆和危险品的存放仓库、实验室缺少专门的消防安全设施等,而个别实验室和老师只注重科研与教学,忽视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范操作和责任制度,这些也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2高校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

上至各级单位领导、下至新入学的新生,都有缺少消防安全知识和意识的人存在,他们总觉得消防安全与己无关或者是离自己很远,就是因为长期存在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才会发生火灾。因为在这样的思想下很难严格的遵守消防安全法,不竖立消防安全防范意识,会从身边的各种小事如随意丢烟头、宿舍点蚊香等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2学生宿舍、值班室、办公室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高校的学生宿舍还普遍存在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我校每年都会不定时检查学生宿舍,从中发现许多私拉乱接电线的情况,收缴了大量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电热毯、电磁炉等)。这些都是学校明令禁止使用的东西,但是学生或者个别老师和工作人员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不会出问题,这往往就是问题的开始。

2.3值班室、楼梯间、平常容易遗漏的死角等使用明火做饭

在日常检查中我们往往集中在学生区,可是很多时候在教学与办公区域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最大的安全隐患莫过于违规使用明火,很多地方都会有值班人员、保洁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他们属于日常管理人员,但是个别人却没有管好自己,为了一时方便偷偷使用明火或者大功率电器做饭、取暖等,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大隐患。

3高校消防安全预防的对策

为了解决这些日常存在于校园中的消防安全隐患和漏洞,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和突发状况应急预案等。

3.1抓好预防安全教育,将消防安全纳入课堂,建立消防

安全学分制

消防安全的基础在于预防,只有长期不懈的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才能让大家时时刻刻都牢记消防安全。结合我校化学院的成功经验,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的课堂,建立完善学科:把基础知识教育、消防器材使用、火灾现场逃生,实地演练等各个科目融入到日常课堂,甚至是将其建立成一个有学分的必修课,让大家去学习和掌握,而不仅仅是走形式,喊口号。

3.2加强实验室管理机制和规范操作制度,特别是危险

药品的管理、存储和使用

危险药品有剧毒、易燃易爆、重污染、辐射等,无一例外的都是具有重大的危险性,所以日常的工作、学校、科研中更要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因为有很多事故都是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是存储管理失当造成的,所以必须健全制度,加强责任人的追责制度,确保大家时刻蹦紧安全防范这根弦。

3.3全面落实各级安全防火责任制

我校每年都会签订安全防火责任书,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由上至下,对各级领导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在责任书中明确各级领导所负责的具体范围和责任,层层负责,层层落实,确保没有死角,每个人都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出了问题就找谁,并且在年终会对各级单位进行检查和考核,评比出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足够重视和做的好的单位,让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做到事无遗漏,确保安全无事故。

3.4开展安全检查,从源头杜绝隐患

消防安全工作除了预防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隐患和消除隐患,只有靠各级安全责任人在日常中去仔细检查,发现问题。而怎么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难题,有时消防安全工作是个很矛盾的工作,也许按照规定这个隐患是肯定要消除的,但是涉及到其它方面可能又会有新的问题,比如说一个大楼有多个单位,按照消防安全规定必须要保证通道畅通,可是因为涉及到两个或多各单位之间的其它方面安全问题又不得不关闭部分通道,这就是个矛盾,所以如何协调之间的问题,如何取舍得失,就成了消除隐患的一个大难题,但是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消防安全为大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园的消防安全和师生的生命安全。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3

关键词:安全消防教育管理策略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因师生生活与教学集中而成为消防安全的重点保护单位。学校的安全消防涉及到诸多区域,诸如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这些区域都是师生密集的场所,一旦火灾发生且得不到到有效控制,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宿舍火灾所占比例居多,而不合理用电则是主要危险源。

一、加强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一)从火灾的危险性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从以下火灾事故的事例可说明其对校园安全的危害性。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上千女生被迫疏散;2007年1月11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500余名学生被困寝室;2003年2月20日武汉大学一男生宿舍三楼突发大火,整个三楼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可见火灾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破坏校园的安全稳定、影响教学秩序、给事故学校带去负面影响等。据不完全统计,1998-20l0年间,全国高校发生的70起学生公寓火灾中,因用电引起的火灾有42起,占60%。由此可见,学生寝室是火灾多发区,加强对学生寝室的安全消防教育,对于高校的安全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从当前安全观念现状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学校的师生,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比较麻痹大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一面。学生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往往在安全意识方面不上心;教师则把工作重点放在各自课程的教学上,加上安全知识教育一般由相关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再受到人员、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就忽视了必要的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而管理者则由于各自分工不同、注意力有所侧重,导致在安全学习、教育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认识程度也明显不够。火灾的预防,需要平时加强消防意识,注意身边可能导致火灾的隐患,往往一些细小的疏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对安全的不重视造成的。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对于学校安全消防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三)消防安全教育是确保校园稳定的客观要求

校园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既有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区域,又要设及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不同情况。高校校园与中小学校园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校园,而不是封闭的校园。这就给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难度和压力。对于高校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高校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多校区、多层次办学使治安管理难度加大;二是校园内盗比外盗多;三是突发性、群体性伤害案件增多;四是智能化犯罪增多;五是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安全事故增多。这种复杂的特征,给校园的管理者增添了管理难度,但校园稳定又是必须要得到保障的。因此,加强校园的安全消防教育和管理是客观现实的需求,也是维护校园广大师生安全的要求,对此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大意,不允许有不安定因素的存在。

二、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有待加强

(一)消防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薄弱

不管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师生,在消防安全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侥幸与心理,总觉得火灾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学校和自己身上,所以安全意识薄弱,平时也不太注意安全问题。就拿事故发生较多的寝室来说,学生宿舍一般是6-8人住在一间寝室,人员住宿密集,大量使用电脑等电器,宿舍内摆放的物品杂乱无章。《楚天金报》记者采访武汉市消防部门得知,武汉市当年发生校园火灾43起,其中电气引发火灾22起,占火灾起数一半以上。但是在校园的学生寝室,不时出现部分学生违规私拉电线、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甚至还有使用伪劣电器的现象。这些伪劣产品尽管从外在看不出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达到安全标准,极容易成为火灾事故的隐患。这些现象的存在都给校园安全埋下了不同程度的隐患,因为它们很容易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学生遇到火情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惊恐不安,这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消防安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缺失

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关于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极少,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足,让他们误认为这一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这也说明学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导致学生缺乏现场自救与逃生常识。大部分高校进行火灾安全教育是在大学新生刚入校的时候,往往以广播、墙报、班会或者以学院讲座的形式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因为这些形式比较传统和单一,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也没有提高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导致学习效果明显不足,最终没有达到学生安全消防教育的初衷。同时,高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宣讲者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很少有专职消防人员进行讲解。少数高校是请专职消防人员进行讲解,而大多数学校是让本校负责安全保卫的老师来讲解,还有的就是让学生自己组织安全教育班会来完成学习。即使有的学校以公共安全教育课的形式进行讲解,也是让对安全消防缺乏实际经验的教学人员来上课。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只能照本宣科,泛泛而谈,缺乏真正的实际操作经验与应战能力,因而不能让学习者对消防安全学习产生兴趣,安全教育若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当学生们遇到突发火灾事件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火灾逃生技巧,往往表现出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三)管理体系松散,缺乏效率

对于安全消防的管理,一般学校都认为是安全保卫部门的事情,而安全保卫部门又以校园的安全稳定为工作重点。这样就缺乏有效的全面的安全消防管理体系,没有形成校领导———安全部门———班级———师生多级化的安全消防体系,缺乏安全消防全面联动的机制,没有很好地实现各级领导、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没有让“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路线落到实处。部分学校寝室的安全消防任务是由寝室管理员负责,由于宿舍管理员都是年纪较大的人,学生寝室的管理又是多方面的管理,需耗费很多精力,致使管理员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细致的消防安全的检查工作中去。管理员对消防安全的应急能力也相对比较迟缓,这样的现象并不利于学校火灾易发区的安全保障工作。不少学校的安全保卫人员配备数量少,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这就导致安全检查和安全问题落实起来缺乏力度。这样就不能实现安全消防工作落到每一个角落,不能实现安全消防工作的全面覆盖。让安全事故预防留有死角,就是给消防安全工作留下隐患。消防安全工作还存在侧重于学生寝室、教室,而忽视实验室、图书馆的现象,这就让实验室与图书馆成为了安全消防的隐患。实际上,有的实验室中存放着一定量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物品,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所产生的后果也不容小视。图书馆的消防安全管理也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的现象。由于图书馆的书籍器材都是易燃物品,加之高校图书馆各种电子电器设备运用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安全事故的发生,轻则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师生的安危受到威胁,重则引起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对学校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实验室和图书馆同样应该成为消防工作的重点对象,不应成为被安全消防忽视的角落。

(四)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消防设备更新

安全经费投入少和消防器材的更新不及时,成为安全消防工作的又一制约因素。不少高校由于缺乏正确的安全消防意识,以致其为减少经费开支而在安全消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这种现象在民办高校尤为突出。消防安全没有建立起消防户籍化管理制度,各单位之间的有关消防安全相关信息处于彼此分离的现象。没有将各单位安全消防的相关信息,诸如:消防人员信息、消防器材情况、单位建筑情况、消防记录等建立起完善的消防信息网络体系。区域之间的消防体系缺乏有效的联系,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制约了相互间消防力量的支援与沟通,制约了安全消防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改进的策略

(一)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

为杜绝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领导、部门和广大师生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高校的消防安全必须走“预防为主、群防群治”路线,通过建立有效的多级防御体系,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安全投入,密切区域消防安全的联动机制,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消防安全教育体系的多元化

设置合理的消防安全机构及消防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建立起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由一名学校领导总负责,建立起院系、班级、师生的多级消防安全联动机制,发挥好领导沟通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再由学校安全保卫机构具体操作安全事务,同时利用好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经常沟通这个桥梁,发挥宿舍管理员、班级安全员的积极作用。要运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运用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消防安全能力的提升和增强火灾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让消防安全教育管理起到实际效果。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和装备,是预防校园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要认识到消防安全对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性,积极加大必要的消防安全投入,对于老化的消防设施进行及时更换,对于老教室、寝室加大改造投入的力度,确保消防安全事故从源头上消除。增强科技防范的作用,构建严密的防范体系。改变过去单纯运用人来管理消防安全的局面,通过加大财力、物力支持,增加科技在消防安全中的作用。运用校内外安全探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超电流自动断电等设施,来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安全消防机构管理

1.建立健全全面的规章制度。每个高校应该在组织广大师生全面学习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与自身特点,在有关法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图书馆安全条例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制度来建立健全安全防护网。对于管理人员、宿舍管理员、校园保安等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有效管理,确保校园安全问题万无一失。

2.利用好消防安全资源。建立起区域的消防安全相关信息,利用好网络提供的信息,实现消防安全资源的共享,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3.高校应该科学地制定消防安全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料性等特点,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进行有效处理。因此,只有做好平时的安全教育与预防工作,加强对安全设施的检查工作,做好应对校园消防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才可能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旭东,郝向民.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在高校学生公寓防火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

[2]廖善光.新形势下高校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3]周寿江,田景超.电器起火成校园火灾“祸首”[n].楚天金报,2011-11-26,(03).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4

指出了高校实验室是高校人才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的必备场所,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以探究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改革为目标,结合天津农学院实验室安全改革的经验,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改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高校应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建议,以期为学校营造一个和谐、安全校园环境。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1引言

高校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场所,而高校实验室更是高校人才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的必备场所[1]。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社会和经济稳定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安全管理的组成[2~6]。高校实验室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落实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章程,坚持“我为人人,服务高校”方针,使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室操作得到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致使高校办学层次的多元化、学校管理制度不断深入以及高校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使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使用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做好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预防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对现今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意义重大。

2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意义

为了适应国家应用型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办学规模在逐渐扩大,办学层次也趋于多元化。各高校的实验室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实验室设备更新和淘汰速率不断上升,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也在提高,各课程的实验项目不断翻新,实验室对外开放的时间和次数不断增加。而各种新型的实验设备操作规程,各种化学试剂的正确使用、实验室的水、电、气安全管理以及由于实验室在各种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如何排放等,直接关系到学校人员和校园环境的安全,这使得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更为重要。

2.1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利于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为了迎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天津农学院提出多元化的办学理念,做到培养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特色专业的人才,开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该校现有4个天津市级重点学科,其中部级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工程实验室一个,天津市级重点实验室一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一个,这些实验室功能齐全,可以承担学校各种教学与科研任务。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可以使教师、学生提高安全意识,从而降低实验室的各种安全隐患,使高校教师和学生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2.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高校整体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高校实验室使用效率高,对外开放性强,人员密集,各种实验设备使用要求不尽不同,而且在实验结束后,各种实验设备消耗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如何排放,都要有相应的规定。因此,有必要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有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2.3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不是天生具有,而是通过学校的安全教育才能获得。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就必须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使学生养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对大学生实施实验室安全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应对各种实验室的突发事件,如何进行自救和对他人施救,做到在实验室发生突发事件时,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因此,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助于高校学生修养和素质的上升。

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不深

目前,各高校只重视发展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对高校的实验室安全观念意识淡薄,不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不够,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上至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下至学生均缺乏实验室的安全观念,这给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3.2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监管机制

目前,高校管理部门繁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由教务处、保卫处、设备管理处和校办共同管理,进而出现了各部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遇到问题互相推诿,办事效率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健全,进而遇到问题出现“盲区”,无人敢承担责任。再有,学校缺少专门的监管部门,监督各部门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施情况。

3.3安全制度不严,安全检查不力

目前,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力度不够。实验室安全检查过后,安全意识马上松懈。例如,各高校没有明确如何处理废气、废渣、废水规章制度。有些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气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直接由排风扇排放到室外,对校园环境产生直接威胁。再有,大学物理实验产生的各种废渣直接丢弃校园垃圾场,没有进行回收,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有些实验后遗留的动物尸体和微生物培养物,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掩埋,日积月累,产生的毒物、废气、废渣对周边环境的危害不可忽视。

3.4设备实施老化,安全隐患大

有些学校的实验教学楼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实验室土木结构老化,墙皮脱落,造成安全隐患。学校实验设备更新较快,各种大功率电气设备屡屡出现,导致实验教学楼用电负荷过大,私搭电线现象不断增加,实验室私建防护栏、防盗窗,造成实验室安全通道堵塞。再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不足,资金落实不到位,各种消防器材老化,一旦发生火宅事故,将损失掺重。

4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

4.1落实责任,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真正落实教学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理顺管理部门,做到各部分分工明确,健全岗位责任制。成立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有校长牵头负责管理,做到对全校实验室安全的全面管理。其次,建立各院级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分管本院实验室的安全任务,做到各个实验室安全工作,落实到个人,互相监督。再有,加强对高校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管理。学生进出实验室要有记录,包括实验学生负责人的签字、实验人数、实验次数、试验日期、分组数目、实验所使用的设备、耗材以及实验的废液、废渣的处理情况要有记录备查。

4.2加强教育,强化人员安全意识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要依赖于实验管理人员和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的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增强实验室的安全意识。例如,学校的宣传栏定期张贴实验室安全教育常识,在学校网页上成立实验室安全栏目,不定期组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进行培训,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给学生进行安全调查问卷、安全知识有奖竞赛,邀请消防技术人员给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座谈,普及消防知识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知识。把安全教育落实到学校的每个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

4.3完善制度,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健全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督导小组,校领导负责,由教务处牵头组建,安全督导小组成员由各学院实验室主任担任。每周例行对高校实验室的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实验室的卫生、水路电路、门窗、学生做完实验后废水、废渣、废气的如何排放等均记录在案,并进行书面总结。检查中遇到实验室安全隐患,要限期整改,并要进行问责。情况严重者,学校要通报批评。安全隐患整改完毕后,实验室安全督导小组要进行回访检查。此外,检查中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好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实验室安全保障机制,要做到奖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出现。

4.4强化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各高校应当将实验室安全教育和消防知识纳入学校培训计划中,邀请消防技术人员对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任课教师进行消防知识的讲解。各高校应在每年进行消防演练。只有经过这样的培训,才能提高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为学校营造一个和谐、安全校园环境。

5结语

实验室安全是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生实验教学的基础。因此,各高校要把实验室安全放在首位。近些年来,天津农学院一直重视学校的实验室安全。首先,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督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教务处监督,各学院院长和实验室主任担任成员,定期对各学院的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遇到问题,限期整改;其次,学校领导作为学校安全首要的责任人,学院领导和各学院实验室主任作为本学院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作为学生实验教学的责任人,都要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做到层层把关,出现问题立刻追究责任人。最后,学校还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的奖罚体制,把各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作为年终的绩效考核。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好的单位和个人,学校给予奖励;对实验室管理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批评和罚款。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复杂,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昱.高校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方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212~214.

[2]刘林涛,田慧珍.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12~214.

[3]朱莎娜.大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2):185~187.

[4]史天贵,彭绍春,兰山,等.高校实验室综合改革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1~3.

[5]邓留,张翼,罗一鸣,等.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和管理教育改革的尝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9):195~199.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5

高校安全工程实验室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减弱、控制”的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原则,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和常见事故类型,提出若干安全管理对策。

1.1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

思想麻痹、松懈、安全认识不够是发生实验安全事故最危险的因素。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离开实验室时没有关闭电源,导致实验设备起火的事故并不少见。实验室安全管理要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想,注重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师生安全观念,提高安全认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安全意识树立了,安全体系才能健全,安全制度才能落实。

1.2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要定期接受安全教育,特别是消防安全教育。新员工、新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新实验室投入运行前和新实验项目开始前均应开展例行安全教育。学生进实验室的第一节课应该是安全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灭火器、未经允许不能接触实验仪器、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等。应做到每位师生懂得各类初起火灾扑救等基本消防常识。对火灾危险性大的实验室,应编制消防和人员疏散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消防和疏散演习。例如,每年的消防日(11月9日),很多高等院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和疏散演习。

1.3规范实验操作,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

针对每个实验室的不同实验,制定操作程序、规范实验操作,实现标准化操作。除此之外,安全标准化建设还包括实验室条件和运行组织管理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实验室条件主要指实验室房屋、水、电、气等管线设施,实验设备及各种附件。实验室规划、布置、建设要符合安全标准;实验室的机构管理、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均要实行标准化。

1.4及时更新和配备合适的消防设备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主要设置有静电检测室、防火防爆室、职业卫生实验室等,根据实验室的性质和容易引起的火灾种类,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例如:对于一般电气设备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材。实验室配备了专用消防器材,还应防止乱堆乱放。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消防器材,保证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状态。

2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6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高校重要的教学场所,安全、洁净的实验环境是正常教学的保障。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用电安全、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索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管理办法。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消防安全环境管理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并广泛的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生产过程控制、金融和商业的信息化、军事、科研、教育、医疗、信息服务产业等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是支持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最主要技术之一,国内外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都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各个高校都纷纷致力于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由于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专业性,在管理和维护上,都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1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安全主要包含用电安全、贵重设备安全、消防安全、人员安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内布满电线,一旦出现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1.1用电安全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实验室内部的布线结构,熟悉室内供电设施的操作规程,具备常规的用电安全知识。严禁任何人员在实验室内乱拉乱接电线,严禁任何人员在实验室使用高温、炽热的大功率用电设备,如寒冷的冬天经常使用的电烤炉等大功率设备。定期聘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对实验室的供电、用电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即将在实验室上课的教师进行用电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实验室设施的操作规程,重点宣讲实验室的供电和用电注意事项,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培训。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外部供电系统停电时,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应进行停电应急处理,即时正常关闭实验设备,将危害降低到最小。

1.2设备安全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设备价格较高,3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等设备都属于贵重物品。而高校实验室内的硬件设备丢失时有发生。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设备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网络实验室的安全防盗工作刻不容缓。在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时,购买机柜,将重要设备放置于机柜中,平时机柜加锁管理。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中加装电子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钥匙由专人管理,做好实验室的使用登记,完善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日志。并定期检查和核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设备,发现丢失,即时登记上报。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主要存放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不能浸水,所以实验室管理员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防水工作。禁止学生将水杯和饮料带入实验室,避免学生将水散在电子设备上,引起设备损坏。进入雨季时,做好实验室通风工作的同时,注意防止雨水从窗户飘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室的防水工作。

1.3消防安全

为了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保护学校的公共财产。应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实验室的火灾事故。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防火制度。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不允许任何人员在实验室吸烟,严格遵守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一旦发现火灾,立即报警。即时疏散学生,切断电源,使用灭火设备进行扑救。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存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铺设电线和网线。学校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即时排除安全隐患,做好实验室的防火、防盗工作。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产,保障正在进行实验的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2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电子设备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高温环境,会对设备造成损害。所以保持良好的环境对计算机、教师和学生非常重要。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要尽量避免灰尘,防止静电。保证实验室的湿度和温度的合理,保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每天对实验室进行清扫,清理操作台。定期对键盘和鼠标进行消毒,避免病毒在实验室内通过设备进行传播。保持实验室的空气流通,室内温度尽量不要超过30℃,通过空调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虽然定期对实验室的环境卫生进行处理,尽量减少灰尘。但是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仍然无法避免灰尘的存在。计算机工作时,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一般在主机箱内部的CpU、电源、显卡、主板等部位安装了风扇,灰尘的堆积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散热。如果不及时将计算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那么计算机就会出现死机,或者CpU、电源、显卡、主板等部件烧毁的情况,严重缩短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所以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计算机的主机箱进行除尘处理,重点清理风扇,包括CpU的风扇、电源风扇、显卡风扇。在拆装主机箱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计算机的部件。机箱内的部件如果不是非拆不可,尽量不要进行拆卸。不要拆卸机箱内的板卡、插口、接线,因为如果安装不当,容易造成接触不良,引起许多不必要的故障。

3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例如制定《实验员岗位职责》、《指导教师上机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完整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的管理有章可循。学校对实验室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将制度的执行纳入对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范围内,督促制度的执行。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学校重要的教学场所。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干净的实验环境,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尚晓航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8).

[2]姚亚辉.大型网络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04).

[3].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的建设[J].信息科技,2014(09).

作者简介

张俞玲(1982-),女,白族,云南省大理市人。硕士学位。现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教学。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7

【关键词】学校火灾危险性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近年来国内外学校火灾频发,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安部联合下发的通知表明,2000年以来,全国学校(含幼儿园)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共造成44人死亡,7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00余万元,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切实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在2003年底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性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指出:全面树立和培养教育战线广大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彻底消除校园内各种安全隐患,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在学校安全工作之中防火安全工作乃重中之重。

1学校的火灾危险性

由于近年来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规模快速膨胀,师生人数迅速增多,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处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外,还有图书馆、档案室、语音室、电子计算机中心、以及仓库、商店等等。毫无疑问,这些设施的增加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也带来了消防安全方面的问题,增大了学校的火灾危险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员密集,火灾伤亡大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在校人数均千人以上,大中专院校多半人数过万,并且学生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学校扩大规模的速度,因此,许多学校的教室、宿舍人员的容量严重超标,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1.2老式建筑多,火灾损失大

据统计,院校图书馆、档案室、实验室等重要的防火部位,往往都是一些建校初期建成的老式建筑。这些建筑存在着先天不足,比如建筑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级低、电线老化严重。一旦发生火灾,补救难度比较大,极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如2002年6月9日23时30份,云南省寻甸县羊街镇三元庄小学发生大火,由于起火房屋为土木结构,燃速较快,扑救工作难度大,虽然消防员奋力扑救,至次日凌晨2时30份才将大火扑灭,从火场救出9名学生。大火将住宿在该校同一宿舍内的8名男学生烧死,烧毁面积约330平方米的教室4间、学生宿舍7间。

1.3为方便使用、管理,擅自改变建筑结构

由于学校用房短缺,为了方便日常的使用和管理,一些学校将教室楼和宿舍楼内原有的疏散通道截断,有的为了方便管理,在学生宿舍窗户和安全出口上安装铁栅栏,晚上将出口锁闭,但是学生宿舍火灾一般发生在夜间看,一旦深夜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混乱,极易造成找不到逃生出口而酿成灾难的后果。

1.4诱发火灾因素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学生配备了电脑、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设备,而一些老的学生宿舍楼配电设计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情况,学生们又不按照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随意按接插座,拖拉电线,增加用电设备,超负荷用电现象严重。有的还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电炉子等危险性大的电器。这些都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2预防火灾的措施

要改变学校消防工作落后的局面,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应做好以下几点:

2.1对于新、改、扩建工程建设严格把关,逐步改变学校原有不合理布局,完善各类消防设施

学校在扩建过程中要注意与消防部门协调,及时将工程设计上报审核、验收,防止新隐患形成,并争取在扩建工程中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布局。同时,要加快学校内各类消防器材设施的建设,提高防火能力。对老式建筑应采取增设施的方式来达到防火,即在不破坏老式建筑的原因后结构,不影响其使用功能,满足古建筑装饰效果的前提下,增设以自动喷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的防火装置和排烟系统,分期分批逐步整改,力求降低火灾隐患的危险程度。室外消火栓不足的,要对原有室外消火栓进行改造,加强消防水池的维护管理,对堵塞的消防通道违章建筑等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问题,要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同时要加强建筑物内的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对超过使用年限的要及时更换,楼道应设置应急灯和醒目的安全疏散线路指示标志,安全疏散出口指示灯。

2.2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对于学校领导管理者的宣传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白抓消防工作就是保学校稳定,抓消防工作就是促教学科研,从而更好地落实责任,履行职责,千方百计搞好消防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危害,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对于学生的消防宣传形式不能过于单调陈旧,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具有创新精神。学校领导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科学地研究学校消防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3加强重点部位管理

根据以往火灾经验,学校火灾大多发生在学生宿舍、食堂、以及微机室和实验室等部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部位的安全管理。

(1)学生宿舍

1)严禁在安全出口上加装铁栅栏,学生在宿舍期间不能将安全出口上锁,通廊式宿舍楼内不能设置隔断影响原有疏散功能,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学生能够顺利逃生疏散。

2)增强宿舍管理员责任心,加强对学生宿舍用火、用电管理。学校应制定制度,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宿舍内违规用火、用电行为。

3)学生宿舍应合理配备规定数量、品种的灭火器具。另外,要对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定时维修,做到有备无患。

(2)学生食堂、厨房

食堂和厨房应做好以下防火工作:

1)食堂内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

2)食堂应根据设计用餐人数摆放餐桌,留出足够的通道;通道及出口必须畅通。

3)厨房内易燃气体通道,法兰接头,仪表阀门必须定期检查,防止泄露;发现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及时通风,并严禁明火和启动电源开关;修复后方可使用。易燃液体还应专库存放。

4)厨房内使用的绞肉机、切莱机等电器机械设备不得过载运行,并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受潮。

(3)计算机房和电教室

计算机房和电教室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已建成的如果不符合规范要求应及时进行改造。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进行配电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电源的管理以及用电设备的定期检查。

2.4实验室

由于实验室工作所用材料,实验条件的复杂,常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实验室防火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保障工作之一。因此学校的实验室必须做好以下防火措施:

(1)化学实验室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化学实验室内有易燃易爆液体蒸汽和可燃气体散逸时,其使用的各种电器设备包括照明灯具、通风设备等应选用防爆隔爆安全型产品,配电线路和各种接线应符合防爆要求。

(2)化学实验室的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时,应设有2个安全出口,安全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3)化学实验室进程中,实验性质不明或未知的物料,应先做小实验,从最小量开始,同时采取安全措施,做好灭火防爆准备;在实验台的范围内,不应放置任何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化学物品,尤其是不应放置盛有浓酸或易燃易爆物品容器。

(4)实验室内要建立健全蒸馏、回流、萃取、电解等各种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化学物品保管使用规则,引起燃烧或爆炸。实验室内有关人员要懂得和掌握基本灭火方法,实验室内应配备适用的轻便灭火器材,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68

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特大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总共遇难人数达到165人,其中消防官兵就有24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一起最大的化学药品爆炸事故,引起了各级政府、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也给所有单位、公司敲响了安全警钟。高职院校的特点是结构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实验室功能多样、经验有所欠缺,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更多。所以高职院校需对学生教师等出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把预防高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首要地位。怎样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本人建议有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确保实验室合理化的建设

在进行实验室资格认证时需要对实验室的安全考察,高职院校应建立?C诺氖笛槭野踩?管理部门,负责整个学院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并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保证完成教学的同时保障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安全。

2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1)实验室要针对实验员,维护人员,学生等所有人员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还需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员须不定期的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起到时刻提醒时刻监督的作用。

(2)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感知、安全态度需要经过长期定期干预才会有影响。在高职院校,对所有出入实验的包括任课教师,实验员,学生等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特别是学生人数众多、并且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所以学生在学校的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都应该进行相对应的安全知识学习。只有这样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才能让学生自觉保持良好的安全意识。

3加强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建设

(1)首先实验室的布局必须要合理,这也是预防安全隐患的第一步。实验室建设时要尽量应设置成坐北朝南向,开窗方面也有很大讲究,尽量都在南北向,尽量不在东西向尤其是西向最好不要开窗,因为很多见光易分解易燃易爆的试剂如果在照射下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实验楼还必须建设有在紧急情况下能使所有人员疏散的安全应急通道。另外实验室还应配备各类试剂柜,以便实验员按性质将试剂进行分类整理并存放,保证每瓶试剂每类试剂都有明显的标签。实验室的危险品、剧毒试剂必须要遵守“双人双锁”制度,确切落实好试剂管理制度。

(2)根据每个实验室需要,首先必须要有手套、口罩、眼镜,消防沙、小药箱等安全应急物品,有些特殊实验室还应配备有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洗眼器等设备。根据各实验室所开实验的情况,对本实验可能产生的危险应配备相对应的安全应急物品。比如经常使用氢氧化钠等强碱的实验室里,应配备百分之一的硼酸溶液以备应急时用。再经常使用硫酸等强酸的实验室,应配备百分之五的碳酸氢钠溶液以备急用。在经常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万一有安全事故发生,有紧急处理药品及设备才能保证第一时间处理及让事故的损失最少。

(3)加强实验室人员建设,提高实验员安全职责意识,各实验室也可按需要配备专门的安全员。必须对实验员进行定期的专业与安全教育等培训。实验员的职责除了把所有试剂按类安全管理并对所管理的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外,还必须维持实验室卫生,并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设备和消防设备,负责检查实验室的一切安全情况,及时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4与时俱进努力实现智能化管理

(1)对危险试剂库房进行与时俱进的智能化管理,建立温度湿度以及烟雾等报警系统,并将实验员的手机与该报警系统连接在一起,让实验员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危险试剂库房发生的状况,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进行处理,这样大大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

(2)建立所有实验室物资库房共享系统,让每个实验员都能清楚的看到所有人的库存,以便大家共享减少库房库存。高职院校实验员工作强度大,在学院受到的重视度很小,所以实验员流动性较大,都想着换岗位。所以负责每个实验室的每一个实验员在每个学期末,必须将本实验室库存的仪器、试剂清点清楚,并通过上传共享系统进行共享,在下学期开学时,让所有实验员都清楚的指导实验室的库存,于是大家先用完库存再报购新的试剂,尽量使实验室的库存为零,库存少也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重要举措。

5定期对实验室库房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1)每个学期对实验室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检查电器电路,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器。各实验室的仪器必须保证人走断电、水龙头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在人员离开实验室后发生线路短路等突发事件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职院校是一个出入人员相对很复杂并且流动性很大的地方,有些出入校园的人并不知道实验室是严格禁止吸烟的地方,所以必须要在实验楼外面和实验室内外显眼的地方贴上明确的警示标志,比如张贴好“严禁吸烟”、“严禁烟火”等标志。实验室最常见的事故应该是火灾了,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日常须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细致的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比如定期检查酒精灯、电炉、马弗炉、FiD气相色谱仪等设备;比如易燃易爆气体的高压气瓶在50米内如果有明火那是非常危险的。

(3)实验室的通风必须保持良好,有些实验室和库房必须有通风设备。存放化学试剂的库房,有些试剂很容易挥发,如果不及时通风,可能使库房内的气体浓度高,一是实验人员进入库房会吸入浓度较高气体对身体有害,二是有可能某些性质相抵触的试剂,当遇到太阳光挥发后浓度超过某一极限时,很可能会发生爆炸或其他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故。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氢气的实验室发生氢气泄露,却通风情况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氢气在房间顶部聚集,一旦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可能。

(4)定期培训,拒绝不当操作引发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的主要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即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l生也可以触发安全事故发生,据有关数据统计很多实验室的事故都是人的不当操作引起的。实验室最大的安全隐患应该是不当操作,很多电、火、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当操作所导致的。高职院校实验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素质也有高有低,所以为了实验室的安全,须定期进行各项培训,最主要的是进行安全培训。

(5)所有实验室都应该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试剂,如无法替代需要用到有毒试剂,需要遵守“双人双锁”制度,防止有毒试剂外漏作为他用。还有就是实验室的废液,废气,废渣的处理也急需解决。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的三废都是随便排、随便扔的。政府、学院都必须加大重视的力度,对实验室的三废进行严格控制,对不同的废弃物进行严格的分类标识并交由有资质公司分开处理。

6制定实验室突发事件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开展消防演练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成绩比较差,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该预案的内容里必须保证相关的所有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能根据预案要求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并按预案方法处理事件,首先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将财产损失尽力降到最低。对老师和学生定期消防知识培训,刚有安全理论知识还不行,还可以进行消防演习,进行现场消防演习能使师生的自救和他救能力和技能得以大大的加强,这样人身安全和国家则产安全的损失会大大降低。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9

关键词:护理实验室;安全隐患;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场所[1]。实验室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高校频繁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给国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国家财产蒙受损失,对整个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是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

1加强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护理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护理实验室在软硬件方面得到质的提升。同时,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改工作的深入,护理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工作力度加大,实验项目越来越多,实验形式越来越丰富,开设了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多样化实验。护理实验室除正常实践教学外,全天候对师生开放,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激增且流动性大,实验设备使用频繁,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认真剖析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规范、合理、高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创建一个安全的教学和科研实验环境,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2.1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操作不规范

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可知,60%以上的实验室事故是管理者或操作者缺乏安全意识引起的[3,4]。例如: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而操作不规范,甚至违反规程操作;实验结束后没有及时关闭仪器设备、水、电等。在实验室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有的是因为学生和教师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有的则是虽然明知存在安全隐患,却因为存在侥幸心理,甚至根本不在乎造成的。高校中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师生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另外,学生不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使其难以真正落实。

2.2压力容器的安全隐患

护理实验室涉及的压力设备以压力容器为主,包括氧气钢瓶、空气压缩机、储气罐、高压灭菌锅等。为实验方便,管理人员将氧气钢瓶随意放置在实验室内,没有妥善固定,没有醒目的标志,搬运和使用不规范。护理实验室压力容器缺少安全设施和专人监管,防爆系统不健全,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或制度建立后落实不到位,给使用与管理留下安全隐患[3]。压力容器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2.3火灾的安全隐患

在护理实验项目中,特别是在中医护理操作中,使用明火是常规操作之一,如拔火罐、艾炙、温针灸等操作项目,同时,护理实验室病床多,被服类易燃物品多,如床单、被套、床帘隔、手术衣、隔离衣、各类包布和治疗巾等,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火灾。

2.4医疗锐器物的安全隐患

护理实验室大量使用注射器,输液器,手术刀、剪,安瓿,玻璃棒以及温度计等,使用不当易造成扎伤、割伤、刺伤等外伤。学生在练习操作时容易发生医疗锐器外伤事故,损伤后引发感染的风险较高。

2.5实验废弃物的安全隐患

由于实验室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产生的实验废弃物越来越多,如一次性输液器、针筒,医用纱布,消毒棉签、棉球,各类引流袋等。这些医疗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随意倾倒排放,将给校区及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3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及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也使管理者和执行者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5]。实验室在学院的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防范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制定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学生操作守则,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使用和存放制度,实验室安全用电用水管理办法,实验室使用明火管理办法,特种大型精密、贵重仪器使用、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办法,“三废”处理规定等。有了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即奠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3.2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督检查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按照“日常检查和节假日重点排查相结合,安全教育和重点防范相结合”的方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册,及时处理,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完成。每个实验室都配备安全责任人,每天下班前检查各个楼层的安全和卫生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每个实验室都安装门禁管理系统,教师和学生凭校园卡出入,杜绝了实验物品的丢失,保证了实验室日常工作中各种安全设施的完好。

3.3加强师生安全意识教育

实验室的安全意识,是实验人员必须具备的心理意识。学校按照“全员、全程、全面”教育的思想,组织师生参加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各种预案演练、急救知识培训与操作等活动。实验室安全员定期对实验教师、学生开展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自然事故的“四防”教育和道德教育。做到所有实验教师熟悉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掌握意外事故的现场处理方法。实验中心主任每学期主讲两次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结合安全教育片观看实际案例,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将安全知识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在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是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考试合格的学生才能进入学校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参加科研活动。学校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交流与探讨,不断学习国内外高校及同行业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管理经验[6]。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技能,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3.4严格规范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是实验成功及安全的重要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将避免人身伤害的理念渗透到实验的每个环节。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拔火罐操作中,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95%的酒精燃烧和灭火的方法,操作时应避开床帘隔和被服类易燃物品。(2)使用注射器时指尖不能触及针头,操作完毕不要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在配置药液时,为防止掰安瓿划破手指,可包裹纱布或使用创可贴。(3)传递各种锐器时应使用容器传递,针头、刀片、缝合针用后立即放入坚固、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并立即盖好盖子,贴上标签。(4)接触各种与血液、体液有关的操作时应戴手套。在实验教学中,规范各项操作程序,纠正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5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压力容器使用的维护保养坚持“预防为主”和“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其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学校在每学期初和学期末请专业人员检修、维护压力容器,确保其安全正常后才可使用。在运行期间经常巡回检查,发现操作中或设备上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容器的安全运行。每个实验室分别直立放置1个氧气钢瓶,统一采取固定架稳妥固定,远离热源,避免阳光暴晒和防止强烈振动,瓶体有明显的“易燃”“易爆”“满”“空”和“四防”标识,防止引起火灾、爆炸或倾倒等事故发生,并建立常规记录档案。

3.6加强废弃物的处置管理

实验结束后,将废弃物按类别放入相应的收集容器。每个容器上有明显标识,如废弃物名称、主要成分与性质,并保持清晰可见。确保容器完好无损,杜绝盖子破损等一切可能导致废弃物泄漏的隐患。将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存放在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的室内特定区域,且做好相应的记录。定期集中回收实验室废弃物,交由学校指定的职能部门统一处理,切实做好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工作,从根本上消除医疗垃圾带来的安全隐患。

3.7制订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降低损失,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作用。学校应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制定一系列应急预案,将应急工作规范化,定期演练,提高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

4结束语

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常抓不懈,强化责任目标,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安全教育,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财产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7]。

参考文献

[1]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85-187.

[2]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3]程世红,马旭炅,白德成.高校实验室气体钢瓶的安全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16-218.

[4]王文芳,肖建东.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91-93.

[5]张明,穆建平,范卓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5-7.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篇10

【关键词】消防安全高校现状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196-02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依赖于良好而又安全的校园环境。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产业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的规模和人数不断扩大。

但是,高校现在的消防安全环境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却与日益扩大的高校校园不相适应,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高校,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仅只是搅乱学校的教学秩序,同时也会对广大师生甚至是国家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高校消防安全的现状,指出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条预防对策。

一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消防安全作为高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消防安全是建设和谐稳定、平安健康的校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尽管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引起了不小的重视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发展,但是发展背后也存在着较多不足,仍存在薄弱环节,现状堪忧。

1.高校老式建筑多,设施老化现象严重

许多高等院校建校久远、历史悠久,老式建筑较多且年代久远,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隐患。这样的老式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设计布局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不仅没有完善的防火技术,也没有畅通的消防安全通道而且房屋建筑内多为明线铺设的电源线,设备老化严重,这样的环境下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会快速蔓延和传播。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在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众多高校也在通过不断修建新校舍来容纳日益增多的师生。高校在修建学生公寓、教学楼或实验室时有很多建筑并没有达到消防安全的标准,竣工后使用前也没有经过相关消防部门的审核、验收,因此使得新建筑留下了众多安全隐患:防火间距不足、易燃材料大量使用在内部装修上等。与此同时,很多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在修建时,为了节省成本,只有一个楼梯和安全通道,走廊里和楼梯间也没有设立安全通道的指示牌和应急照明灯。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校还采取了众多不利于安全疏散的措施,如安装防盗门窗,这将严重影响着火灾事故后的安全疏散和救援;人为的在走廊里增设隔墙或在楼梯口处增设铁门,直接导致疏散通道减少。上述的这些行为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将很大程度上阻碍受困人员的疏散和救援。

2.高校超负荷用电现象严重,学生用电管理混乱

新时期,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质量,学校在学生公寓内增添了许多电器设施,如电视机、洗衣机等,学生现在也是几乎每人一台电脑。学生公寓内,学生为了使用电脑、电熨斗、电吹风、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私接电线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将多个插头同时插到一个电源座上,在插头上再套插座等。这些现象在造成用电量猛增的情况下,也使得电力设备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加之老化的电器线路,极容易造成火灾。

除了学生公寓,学校还有众多微机室、实验室,室内基本采用的都是几十台电脑共用一个插座,这使得电路、插座等都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同时,学校食堂用火、实验用火等,如果不能妥善管理这些火源,就会酿成火灾。

3.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不普及

根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高校频发火灾事故,而这些火灾的发生许多都是由于广大师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违章使用电器等造成的。多数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关于火灾扑救的常识和逃生自救的技能,在火灾发生时,惊慌失措,不懂逃生技巧,盲目逃生,甚至于忘记报警,从而丧失了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

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学校对消防安全教育及工作的忽视。一些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教学上而忽视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很多消防工作也都是流于形式。还有很多高校没有消防灭火器材,也缺乏专职的消防人员,义务的消防组织之间联系不紧密,消防活动和消防安全教育也很少开展。高校的消防检查也并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对于发现的隐患也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许多高校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也缺乏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深入认识。大多数管理人员仅仅将消防安全工作和掌握灭火器的使用联系在一起,认为熟练使用灭火器就是落实了安全消防工作,并且对防火安全检查、用电管理、安全通道的使用等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也缺乏警惕性和察觉性。

4.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消防安全通道不畅通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师生人数递增,随之而来的就是火灾隐患的增加。但是,高校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的配备却滞后于高校规模扩大的速度。许多建筑,尤其是老式建筑内缺乏必要的消防警示标志,灭火器和消防栓的配备数量也不足,有的建筑内甚至没有消防水源,一旦发生火灾,即使室内配备消火栓,也往往会因水源不足的原因,从而耽误了最佳灭火时间。

学校的一些重要建筑场所,如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实验室等,往往用电量大、人员密集。这些场所本应按照相关的消防安全要求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却没有安装设置。有的是因为安装的年代较为久远,已老化,无法正常使用,基本上都处于瘫痪状态。学校为了节省开支,不愿意在消防设施上投入太多资金,导致这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始终威胁着消防安全。

有的高校为了便于对学生的管理,关闭了消防安全出口,同时为了防止夜间偷盗情况的出现,晚上往往会将安全门上锁并加设安全防盗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少数的安全疏散通道会严重影响人员的疏散,同时也使得灭火救援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二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几点对策

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消防环境,即使保证学校正常有序地教学、工作秩序,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高校校园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学校甚至是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将其纳入自身的工作计划和管理中,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

1.扩大经费投入,加强消防设施配备

想要杜绝火灾的发生,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首先要保证消防安全设施配备的完善。高校应将消防安全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学校总开支计划中,设立消防专用基金。在用电量大、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楼等地应设置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并做好这些消防设施的日常保养工作:定期检测消防设备、做好自动灭火器等设备的维修,保证应急照明灯、安全通道等指示设施的完好无损。在新建宿舍楼或办公大楼时,在顶层设计建立消防水池,从而有效地解决灭火救援时水源不足的问题。只有保证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才能真正做到人力、物力、财力有所保障,才能最大限度上保证高校的消防安全。

2.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在抓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应加强对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宣传工作作为防火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高校在做好消防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将学生的消防知识教育和学生的能力教育联系起来,同时还要与学生的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使得消防知识能真正深入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消防意识,增强师生的防火、灭火以及现场逃生能力。

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众多学生社团的力量,成立专门的消防安全协会,定期开展讲座、摄影展等活动,让学生真正置身于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中去,落实到实际当中,在行动和实践中提高自己。通过开展一系列消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或播放消防宣传片、参观消防中队、逃生演练等活动,将宣传工作进一步深入下去,从而提高广大师生的科学知识、消防技能,不断提高其消防安全素质。

3.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实施安全责任制度

大火无情,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学校甚至是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高校一定要加强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并有效地逐级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最近几年来,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消防安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我们的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准则和依据。高校要积极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安全责任制,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责任。通过逐层建立的责任制,真正达到在其位、履其责的效果。

4.加强高校用电制度管理

高校大学生为了使用电脑、电熨斗、电吹风、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私接电线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些现象除了造成用电量猛增外,也使得电力设备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加之老化的电器线路,极容易造成火灾。因此,加强高校的用电制度管理尤为重要。

高校应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用电用火制度,同时还要定期对校内的线路进行检查,防患于未然。禁止师生私自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电器设备,教育学生要自觉地遵守相关的用电管理制度,不私自接拉电线,不超负荷用电,不破坏消防设施,真正做到人走断电。学校要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公寓、图书馆、实验室、餐厅等用电量大、人员密集的地方。与此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维修老化、存在故障、有安全隐患的线路,从而解决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

火,是一把双刃剑。火的诞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温暖与光明。如果一旦利用不好,就会酿成火灾,不仅会给国家和公民的财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储备库的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学校管理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消防设施配备,同时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做到消防安全责任制。相信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校园的消防安全工作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力、于霞.浅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5)

[2]东方文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