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十篇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十篇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25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1

在一定范围内,土地整治项目的全寿命期费用中,设置费和经营管护费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项目效益的提高,其设置费增加,经营管护费降低;反之,项目的效益降低,其设置费降低,但经营管护费会增加。全寿命期成本呈马鞍形变化,全寿命期成本为最小值时,所对应的效益是从经济成本考虑的最适宜效益水平。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是投资者与生产经营者相分离,即设置期由政府投资建设,而在生产经营期,由项目区群众筹资或政府进行部分补助从事农业生产、对相应工程设施进行管护。土地整治项目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从维护项目区农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加强设置期的投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投资管理贯穿于土地整治项目的设置期,即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必须重点突出。根据国外描述的不同建设阶段影响建设工程投资的坐标图,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技术设计前的工作阶段。因而项目投资管理的重点在施工以前的策划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阶段是分析处理工程技术和经济的关键环节,也是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阶段。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工程全寿命期投资费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

2策划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工程项目策划可分为总体策划和局部策划两步。总体策划一般是指在项目立项决策过程中所进行的全面策划,而局部策划可以是对全面策划任务进行分解后的一个单项或专业性问题的策划。不论总体策划还是局部策划,都是在构思多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方案比选,为决策提供依据。方案比选包括技术方案比选和经济效益比选。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技术先进适用、经济合理与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最终选择能更好地满足土地整治目标的方案。由于不同方案的投资额、项目效益、投入的时间、工程设施的寿命期不同,因此比较各种方案时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规范的判断标准:首先,应进行各个方案的绝对(经济)效果检验,即方案的可行性检验,利用经济评价指标的判断标准剔除不可行的方案;其次,考察方案的相对最优性,称为相对(经济)效果检验,从而确保最终选择的方案不仅可行而且最优。针对备选方案所对应的寿命期、资金是否有限制、投资数额是否相差过大、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并结合项目效益分析情况,比选出最佳投资方案,为项目的立项审批奠定基础。对于政府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来说,投资决策前需要在项目选址和土地清查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投资估算。此阶段的投资估算经财政和国土部门批准后,即是项目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投资限额,对项目施工图设计和预算起控制作用,其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10%以内。

3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土地整治项目技术上比较简单,故简化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设计阶段控制项目投资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同时通过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有效控制工程投资。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优化是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力求达到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优化通常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即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按照项目经济效果,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分析其技术经济指标,从中选出经济效果最优的方案。由于设计方案不同,其投资、效益、工期和设备、材料、人工消耗等指标均有差异,因此技术经济分析法不仅要考察工程技术方案,更要关注工程投资。设计优化是使设计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在设计招标及设计方案竞赛过程中,可以将各方案的可取之处重新组合,吸收众多方案的优点,使设计更加完美。而对于具体方案,则应考虑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追求全寿命期成本最低。

4结语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2

结合中国交建项目案例,从项目全生命周期总体开发经营方案编制的必要性、编制原则、调整办法和项目考核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南京海峡两岸科工园项目的运用实例分析,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力争通过管理创新,制度上提供保障,加强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

关键词管理创新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一、投资业务管理的需求

中国交建投资业务历经多年发展,规模稳健扩大,效益逐年攀升,已成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宏观环境背景下,投资业务将在中国交建整体部署下强化投资业务管理,这既是积极响应十关于国企改革相关精神的主动作为,也是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肩负着探寻并落实中国交建打造“五商中交”总体战略构想的历史使命。中央政府积极倡导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政府将进一步转变职能,政企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企业将更深程度地参与新型城镇化等投资领域,2016年2月29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正式上线,首次披露全国ppp项目信息,截至当日,全国各地推出ppp项目总计7116个,项目金额83122.83亿元,涉及18个领域,在7116个ppp项目中,市政工程领域ppp项目最多,总计1877个,占总项目数的比重约2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总计989个,占比约14%。交通运输项目也高达819个,占比约12%,全国ppp项目还涉及片区开发、旅游、水利建设、交通运输、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农业、科技等领域,对中交建投资业务发展而言,存在较大的机遇。

投资机会的增加,同时也对投资业务建设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探究有效的途径改善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项目实施方案与原投资可行性评审方案变化较大;二是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概现象;三是项目未进行合理税务筹划;四是部分运营项目缺少初期亏损弥补方案,影响项目正常运营;五是新兴投资项目缺乏合作资源;六是专业化团队运作能力有待提升。

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所编制的《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能满足指导投资项目全过程开发建设的需要,需管理创新,制度更新,指导投资业务开发建设,投资公司做了探索性的研究,在项目投资决策后,项目中标后开工建设前,依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前提和基础,由项目公司编制《项目总体开发经营方案》,经上级公司审批后,指导项目开发建设产品定位、分期计划、年度计划、制定项目公司业务工作计划及管理工作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实现了统一管理思想,建立项目投资决策与实施内容的延续性和可追溯性的目的。

二、全生命周期目标的建立

投资项目在取得批复后,成立项目公司,在各项投资条件基本确认后,包含政府政策,规划设计条件等,在项目确认实质性投资前,分章节编制《项目总体开发经营方案》,对《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调整,对项目的投资及预期收益指标的变化进行明确的说明,经上级公司审批确认后的《项目总体开发经营方案》是确定项目公司总体经营目标、开发周期及各年度经营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对主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项目总体开发经营方案》包含内容如下:项目情况概述(包含项目建设内容、公司营目标、与可研对比指标差异及分析)、总体开发计划、采购(销售)回款计划、成本管理、财务税务管理、开发报建、设计管理、工程管理、运营维护管理、风险管理及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措施等内容。下面将具体说明如下:

(一)编制原则

1.合理可行原则;2.上下协同原则;3.严肃性原则;4.充分参与原则;5.分级编制原则;6.资源匹配原则;

(二)编制步骤

1.基于《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业务板块进行分解,以此为基准对照建立项目实施期业务计划及目标。

2.市场调研,明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及客户定位,完成项目策划报告。深入调研地方政府环境、融资环境、成本、设计、施工等各项业务板块具体情况,确定准备、策划、设计、施工各阶段的工作时间。

3.编制项目公司部门内部计划。依据职责工作分工,以项目业务目标为依据,编制各部门计划,明确紧前、紧后工作的相关制约,以及各项目工作的必需工作时间。

4.在《项目总体开发计划》基础上编制《项目总体开发经营方案》的其他部分,并进行对照分析,重点关注项目年度利润指标及项目整体收益的调整和变化。

5.风险评估。项目公司应充分讨论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识别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确保计划目标实现。

(三)实施与调整

计划目标列入项目公司、部门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内容,计划的执行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在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政策调整、融资环境的变化等,项目公司可以申请对年度工作计划目标进行调整。计划的调整一般在年中生产经营工作会后提出,并明确后期实现年度预期投资收益的计划调整措施和方案,同时调整《总体开发经营方案》中的相应部分。公司相关部门对项目公司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和监控。

(四)考核与评价

项目全周期工作的考核,项目的考核分两个维度,《项目总体开发经营方案》各的年度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和项目总体完成情况的分权得累加,即为项目周期的考核结果,

三、投资业务项目的管理应用案例

(一)项目概况

南京市浦口区海峡两岸科工园项目于2011年3月获得南京市浦口区政府核准立项的批复。项目规划编制范围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约19744亩,投资建设内容有:征收补偿和拆迁安置,具体包含道路工程、河道工程、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建设,拆迁安置房的建设、绿化景观及体育、文化、卫生、行政设施等。中国交建负责项目的总体投资建设,总投资额129.45亿元,开发周期7年,分6期滚动开发。

(二)总体开发经营方案的编制

2013年上半年,随着外部银行融资的落实,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制开发建设计划指导项目后期建设,中国交建组织编写了项目的《总体开发经营方案》,得到了政府方及投资建设方的认可。总体开发经营方案分为编制说明、项目概述、开发整体开发方案与计划、分期实施方案、资金回笼及担保、土地出让及出让底价、财务和税务管理、开发成本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保障措施等十个章节,有力的指导了项目的投融资及建设管理。

四、管理创新对项目的效果

(一)切实可行,滚动开发

海峡两岸科工园总体开发经营方案的调整,开发计划由原来的6期调整为9期进行滚动开发,降低了各期投资资金峰值,确保每期可出让土地覆盖当期投资及收益,及时收回资金并继续下一期投入,有效控制资金峰值进行滚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均衡每期的投入及产出,降低投资风险,及时收回成本并实现项目收益。

(二)建立城市综合开发商品牌

南京市浦口区海峡两岸科工园项目,从2011年6月开始实施,经过4年多的开发建设,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均达到合同要求,开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开发效果逐步显现,项目首期投资顺利闭合,投资风险始终可控;通过一级开发能有效控制土地资源的优势,成功促成上级公司低价获取科工园园区内二级优质土地,实现一二级联动,达到预期效果。

本项目进行工程全寿命周期总控管理,从科工园工程建设的全局出发,以园区建设的全寿命周期为对象,实施科学、系统、高效的集成化管理,以有效完成项目的总体目标,实现项目经济利益的整体最优。

五、结语

在投资业务编制的《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公司编制的《项目总体开发经营方案》为依据,以董事会或投资公司下达的《项目全周期经营目标责任书》为执行基准,动态调整的成本规划和核算管理体系。是确保项目科学分期、分阶段实施,实现项目预期效益目标的保障和基础,是有序、协调开展项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并或总结固化开发经验,同时也可建立公司标准化,规范化成本归集原则,统一预测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归集计算口径,指导项目实施。

参考文献:

[1]中交集团暨中交股份房地产业务管理工作规程(暂行).

[2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办法.

[3]中交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管理办法.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策划;投资控制

建筑工程投资控制因项目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性等原因,向来是工程管理的一大难点。在我国建设工程投资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着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工程变更导致超总投资等的投资控制难题,很多项目业主直到最后施工结算时才发现已超总投资。投资控制不应是制定投资计划就一成不变的执行下去,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且需从项目总投资控制盘子的角度出发,进行各单项工程、分部工程、专业工程之间的动态调整。为达到事先筹划、事中调整、事后追朔的投资控制目的,笔者建议实行基建工程项目投资策划的投资控制机制。

基建工程项目投资策划的目的在于从项目总体出发,综合考虑基建项目分期、分专业实施等因素,对项目总投资构成及各分项投资进行分析,对全部投资以合同包的形式进行细分,制定有利于项目实施和逐步投入使用的整体建设进度计划,形成项目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1、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策划的编制、修订时间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策划的编制时间应在项目可研报告通过审核并确定总投资计划后启动。首先可研估算重点是对项目的总体概算,很少对各单项工程、分部工程、专业工程的投资使用计划再进行细分。而每个项目由于其特殊性,各功能需求的重要性、甚至每个单项工程中各部分的重要性等都不同,资金使用偏向性更应区别对待,此时在项目投资策划中对资金使用进行筹划,会对后续限额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项目投资策划中对合同包的划分对后续招标方式,招标方式的不同对进度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影响,如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的时间要求,设备集中采购的时间点等等。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策划的修订是动态的,贯穿在工程项目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标底编制、工程变更等引起投资变化的都需更新项目投资策划,以便实现工程投资的实时控制。

2、建工程项目投资策划的内容

项目投资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投资策划信息表》以及《历次编制修改情况汇总》。《项目投资策划信息表》是业主单位对基建工程项目目标进行控制的重要管理工具,内容包括:项目投资策划信息表、工程投资分项构成表、合同包划分表及进度计划表四个部分组成。策划信息表中建设方案直接影响投资控制表,合同包又是根据投资控制表进行划分,而合同包的划分及发包方式又影响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这四张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控制建设方案、投资、进度的完整项目投资策划。

2.1项目投资策划信息表

项目投资策划信息表反应的是工程项目的主要功能需求及建设方案等信息,初次编制时,信息来源于已批复的可研报告,后续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合同签订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工程变更时,项目投资策划进行更新。如某iDC数据中心可研报告中原电源方案是两路从10公里外10KV变电站引入市电,加一路柴油发电机共三路电源;后续实际向项目所在地供电局申请外电时,外电引入距离变为30公里,经对比方案分析,项目采用一路市电加两路柴油发电机供电。这种建设方案的变更,对投资控制、合同包划分、进度计划均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应立即对项目投资策划进行修订。

2.2项目投资策划工程投资分项构成表

项目投资策划工程投资分项构成表初次编制时根据可研报告中投资进行细化,后续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进行更新。主要根据项目需求的重要性,在总投资盘子中细化出投资重点,如项目对装修要求较高,就需根据重要性对装修区域进行分类,分别给定投资控制指标,以便后续设计院开展限额设计工作的依据。这个表记录了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变更情况,可直接追朔并查找任何一个阶段发生重大投资变化的原因及调整情况。

x

2.3项目投资策划合同包划分表

项目投资策划合同包划分表是根据项目投资策划工程投资分项构成表进行合同包的划分并确定招标方式,在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时可方便确定各合同包开展招标的启动时间点。同时从项目总体控制角度出发,做到查缺补漏,合同包内容的界面划分一目了然,避免招标时缺漏项。

项目投资策划合同包划分表案例:

上表中的工程变更金额只反应对应该合同的变更金额,具体的工程变更台帐应另行建立,本文就不再讨论。

2.4项目投资策划进度计划表

项目投资策划进度计划表重点控制的是各合同包具体的启动时间,可使用横道图进行管理。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4

关键词集团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

一集团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控制目标、控制措施

(一)提出投资方案。

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同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从实际出发提出一个可行的投资方案。这个投资方案应应切忌好高骛远。对这个方案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的论证是保证控制目标实现的前提。具体的控制措施是首先集团对方案进行战略性评估,包括方案是否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的发展战略。第二评估该方案的投资规模,方向、时机是否恰当。这时不仅仅要考虑到集团自身的情况,还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甚至国际的经济环境。第三对投资方案进行技术、市场、财务可行性研究,深入分析项目在技术先进性与成熟性、市场的容量与前景,项目资金流量,风险与报酬等。

(二)投资方案的审批。

企业集团控制目标就是对几个投资方案进行选择最优的方案。首先集团应明确审批人对投资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和责任,不得越权。这是对投资内部控制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投资审批应实行各部门集体决策审议或联签制度,因为一项投资往往涉及不同专业,每一个专业都会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投资项目,所以只有经过不同专业部门的充分讨论,投资项目收益和各种风险才能充分体现。

(三)制定投资计划。

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投资计划,作为项目控制的依据。集团应根据企业目前资金流及生产经营预算,积极筹划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特别是根据项目启动投资进程,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在制定详尽的投资计划后根据授权审批制度报有关部门批准。

(四)实施投资方案。

这时集团控制目标是保证投资项目按计划合法、有序、有效的进行。具体控制措施是根据投资计划的进度,严格分明、按进度陆续投入资金,严格控制资金流量和时间。以投资计划为依据,按照职务分离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各环节各责任人正确履行监督责任。对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和控制。有专门的会计负责投资的记录核算发挥会计控制目的作用。最后还要做好跟踪分析工作。及时评价投资进展,将分析评价结果反馈给领导。

(五)建立投资应急机制及预案。

一旦内外投资环境变化或确认投资失误立刻进行资产处置。

资产处置的控制目标是符合企业利益。企业处置投资资产应用专业中介机构,选择科学的评估方法,客观评估资产价值。确定处置方案。企业处置投资必须经过董事会的授权或审批。

二、集团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投资还存在许多盲目性,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往往一窝蜂的上项目,没有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预测。导致投资项目效益不佳,资源浪费,更有甚者将企业拖入破产的边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决策单位没有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或者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走形式化。

三、加强集团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的方法

企业集团应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控制度的建立可以是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促进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提高经营效率、促进实现发展战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企业决策层应该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定。只有企业决策层真正懂得内控制度的作用含义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内控制度不是针对领导的一种制约而是实现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

2、企业要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根据内控制度五大控制原则来制定本企业的内控体系。即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远则。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内控目标才能实现,内控制度才有可操作性。

3、企业的内控制度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一种内控制度都是为企业服务的。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后,内控制度也应该相应变化。最终目的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发展。

4、内控制度是企业全员参与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乃至每一个员工都应该重视并参与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

四、结语

企业内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门艺术。投资内控只是企业内控的一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可行的内控体系是企业科学民主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同时更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5

关键词:企业会计;纳税;筹划

我国的企业在当前来说税费负担还比较重,企业的财会人员通过纳税筹划,使企业税负有所减轻是一种理性选择。纳税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经济环境要素和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变量,对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可以充分考虑到纳税因素对自身财务活动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纳税环境,实现企业经营理财目标。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1 会计计量方法选择,如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可从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两方面人手。两个因素的变化会通过影响每期分摊额而影响各期成本费用和利润水平以及纳税额。对于折旧年限:在所得税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或有下降趋势时,缩短折旧年限可使后期折旧费用前移,前期利润后移,会推迟纳税时间,获得货币时间价值,相当于享受了一笔无息贷款。对于折旧方法:应根据经济形势,适当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如果所得税税率不变或有下降趋势的,选择加速折旧法可把前期利润递延至后期延缓纳税;如果所得税税率有上升趋势应采用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延缓纳税的利润与税率高低成正比,若未来税率升高则以后年度税负会加大。除此之外,新准则还允许当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有差异时进行调整,固定资产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可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这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一定空间。

2 公允价值的利用空间。公允价值的具体衡量标准的界定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但这一计量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尤其是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一投资性房地产》中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而不再单独计提。两种模式的选择将对企业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税负。

3 部分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可筹划性加大。①债务重组的处理。新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这样一来,一些无力偿还债务的公司,—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增加当期收益。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纳税筹划。②新业务的增加。新会计准则中增添的新业务,诸如企业年金、职工薪酬、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内容,在现行纳税中,并未明确其相关的税务处理。对于这些空白领域,必然存在着诸多纳税筹划的新空间。新增业务的利用空间。新会计准则还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诸如企业年金、职工薪酬、生物资产等内容,在现行纳税中,并未明确其相关的税务处理。总之,新准则的出台和实施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面企业财务人员要熟悉税法要求,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筹划,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研究新的会计准则,寻找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切合点,从而为企业作出最优的会计决策。

二、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

1 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因此它有着“纳税挡板”的作用,因为每个纳税期的折旧额的大小,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应纳税额,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税法赋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选择权。对于折旧年限.除因特殊原因需要缩短折旧年限的,一般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税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纳税人希望通过缩短折旧年限的方式,来加快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使企业成本费用前移、前期的利润后移,从而获得延期纳税之好处。但是企业利用折旧方法选择进行纳税筹划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2006)》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样,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则企业按历史成本所收回的资金的实际购买力无疑已大大贬值.无法按现行的市价进行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重置。

2 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筹资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尽管企业可以从自身积累、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等渠道筹资,但其主要的资本来源除权益资本外就是负债(包括长

[1] [2] 

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其中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的构成关系称之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税负和税后的收益水平。由于负债利息具有抵税作用,因此在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不低于负债成本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作用越明显,这就是负债融资的杠杆效应。但负债融资杠杆并非总是体现为正效应,因此,企业在筹资决策中应对可能采用的各种筹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既能确保企业获得最大投资收益又能达到最大限度节减税目的的方案付诸实施。

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投资结构的纳税筹划。目前,我国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投资项目给予了不同的纳税待遇。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投资项目对企业整体收益和综合税负水平的影响,优化投资结构,从而降低所得税应纳税益,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投资方式的纳税筹划。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一般而言,进行直接投资应考虑的纳税因素比间接投资要多,这是因为直接投资者通常对企业的生产营活动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所涉及的税种广而间接投资一般仅涉及所收取股息或利息的所得税及股票、债券资本增益而产生的资本利得税等。

三、进行纳税筹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全面了解与筹资、投资、经营活动相关的纳税政策、法规、规章条例。只有对纳税政策的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优化选择,进而做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纳税决策。

要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树立合法的纳税筹划观念。以合法的方式合理安排经营活动,以避免不当避税之嫌。

要用长远的目光选择纳税方案,有的纳税方案可能会使纳税人在某一时期税负最低,但却不利于长远发展。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节税只是增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一个途径、一个方法。企业在筹划时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如合理利用资源、获得规模效益、提高管理。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6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可知,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手段,在企业的资产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电网经营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型、高投入的特点,固定资产在电网企业总资产中可占到8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对于电网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创造企业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经营、筹资、投资等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项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投资决定了购置的资产类别,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景,以至于提出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的工作需要整个企业的经理人员共同努力。投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

投资按其对象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两种。生产性资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产,也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等,这些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条件,企业利用这些资产可以增加价值,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所面临的形势

2002年后半年以来,由于国内GDp的高速增长,电力需求增长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整

整4年的时间里,全国的平均电力增长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长速度。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2005年全国发电量24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导致电网负荷和网架结构凸现薄弱,无法满足电力增长的需要。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十一五”期间电源和电网结构调整十分重视。在电网建设方面,国家计划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在北通道,继续加大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向京津冀电网送电规模,促进西北黄河上游水电与宁夏火电联合以及陕北火电向华北和山东电网的送电。在中通道,要重点建设三峡水电站,同时开工建设金沙江和四川水电流域大型水电站向华东和华中送电工程。而在南通道,要在国家已经批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开工一批电力项目,保证西电东送目标按期完成。此外,“十一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主干电网架和各省网架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电网企业纷纷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省级电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普遍达到四十亿元以上,投入的重点在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上,目的是保证电网坚强,提高电网输配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其实早在1998年,电力企业就开始斥巨资进行城市电网改造,1999年,又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在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有国家资本金的介入,政府部门和媒体高度关注,暴露了很多网改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社会对电力企业的建设管理水平提出质疑,并上升到仇视垄断企业的高度。

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建设投资存在的问题

从1998年至今,基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大规模资金投入,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有的甚至增长四到五倍,在建设投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企业,投资的出发点是获利,在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首先应当是衡量此项目是否盈利,是否能为企业产生经营效益,而电网企业在近几年的投资中,往往过分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如1999年以来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某些低压改造项目投入几十万元,而用户的年用电量不过几十度,折合人民币不足30元,投入和产出差距如此巨大,而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只注入20%的资本金,其余为银行贷款,电力企业在电网改造后还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而电价同时又受到国家管制,导致电力企业在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以付出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效益作为代价。

(二)在建设投资前期管理中,注重电网规划,忽视投资回收分析

前几年,由于电力需求紧张,电力企业备受关注。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加之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电网规划工作非常重视,经常与政府部门共同举办城市和农村电网规划研讨会,电网规划的重点立足于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是根据政府对经济的统一规划进行安排,少有考虑投资回收的内容。

正象一份电网企业的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讲的,报告第一部分为所在地经济概况,第二部分为电网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为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为建设规模及方案,第五部分为投资估算,第六部分是效益分析。在整个报告中,效益分析所占的篇幅和比重不到二十分之一,而且只有售电量增加、电费收入增加等有限数据,没有任何对投资回收的分析。即使完工后的工程分析,也仅限于工程造价的分析,鲜有投资回收期的内容。

可以看出,电网企业在进行建设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企业的角度去考虑效益的问题,而是更多注重社会职能。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网企业的性质已经不容质疑,而且除少量技术改造工程外,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都来自于金融机构贷款。一方面无视效益分析,盲目投资,一方面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无形中增加了电网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暴露出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不到位。

(三)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建设主体和使用主体脱节

电力企业一直采用自上而下垂直的管理模式,对于电压等级较高的工程项目,由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核算,如22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就由省一级电力公司核算,110KV工程由分公司负责核算,10KV等低压工程一般由支公司负责核算,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所产生的征地费、青苗赔偿费、前期费等支出必须由当地电力公司进行操作,导致一个工程项目由多个会计主体在核算,造成的后果是工程核算不完整,资料和信息不对称,竣工决算编制滞后。

由于中间环节过多,设计批复、可研批复过程中难免出现沟通问题,导致设计变更增加。几乎有80%的工程项目都有设计变更,变更引起概算不准确,投资计划不足,造成工程超预算列支。对于在企业内部实施预算管理的电网企业来说,资金无法核销,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四)工程物资管理不规范,浪费严重

省级电力公司出于集约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节约采购成本的需要,对于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和大宗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但是由于采购委托有独立法人的物资公司,而合同签订却需各分支机构与供货商直接签订,而且由于物资的使用者不掌握主动权,导致售后服务跟不上,加之中间申报采购环节过多,周期过长,浪费严重。

(五)重立项,轻管理,投资建设后续问题多

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立项,重施工,轻管理的现象,对由于用电负荷增加的需求非常重视,对工程施工进度也抓得很紧,但是在工程管理上却存在很多问题。自上而下普遍认为工程现场完工就是工程项目的结束,不注重收集资料,不注重工程物资的出入库管理和施工结算,后果是工程完工多年,决算仍没有编制,资产没有结转,折旧无法足额计提,导致账面资产不真实,影响企业管理的质量。

转贴于三、对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一)将电网建设规划与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紧密结合,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投资效益分析和电网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长期投资规划。即在进行电网前期规划时,除了考虑市场、负荷增加、未来经济发展等因素外,更要考虑市场是否优良,未来用户的电价结构如何,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引导的方向,并根据上述因素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测算,结合未来用户的生产经营周期、产品性质、市场情况对投资资金的回收期进行详尽测算,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够收回,规避投资风险。

(二)重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投资回收内容。项目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减少。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回收期、会计收益等指标,同时也要考虑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要增加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进行评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价程序:一是提出投资方案,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案通常来自生产部门。二是估计和测算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三是计算投资方案的价值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四是价值指标与可接受标准比较。五是对已接受的方案进行再评估,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找出预测的偏差,通过发现问题修正财务控制,为决策提供支持。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也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和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以及现值指数,即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作为评价方案的指标,并计算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依据。另一种评价方法是不考虑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首先计算回收期,即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之后计算会计收益率,即年平均收益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确定方案的优先次序。

(三)规范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管理,科学梳理管理流程。针对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设计变更过多,建设主体与使用主体脱节的现象,应科学梳理工作流程,建立设计变更、概预算变更的考核制度,优化设计方案,细化设计批复,分清责任。对于上级单位核算的工程,要规范与下级的资金拨付,资料的传递,信息的沟通。加强对物资采购和回收环节的监督,优化采购流程,减少资金风险,最大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结果的追踪分析,考核是否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得了预期的收益,并定期对投资项目的实施、效益做出评价,并作为考核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的依据。重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结转资产资料和实物的移交工作,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做到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7

关键词:股权转让;税收成本;税收筹划

一、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相关政策

目前,涉及居民企业之间股权转让的政策规定有以下3项: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其中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财税〔2009〕60号文件第五条第二款与上述规定一致。

(2)《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第二款及第三款规定,企业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投资资产成本为购买价款或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规定,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对股权转让涉及企业重组情形时的处理作了规定。对于股权转让时是否要确认转让收益,该文件规定,一般重组要将股权处置进行相应股权转让或清算的所得税处理;而特殊重组中,新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要以其原持有股权的计税基础来确定。对交易中的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根据上述规定,企业重组需进行股权转让或清算处理时,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原则仍应遵从上述清算股权或正常转让处置股权的原则。

二、股权转让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下面拟以甲公司股权转让为案例,通过对四个税收筹划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在当前政策环境下,股权转让的最优税收策略。案例资料:甲公司于2007年8月以450万元货币资金与乙公司投资成立了联营公司丙,甲占有30%的股权。后因甲公司经营策略调整,拟于2014年5月终止对丙公司的投资。经对有关情况的深入调查,终止投资时丙公司资产负债表如下(单位:万元人民币):

资产期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期末数

流动资产5000流动负债1000

其中:货币资金5000其中:短期借款1000

长期股权投资0长期负债0

固定资产0所有者权益4000

其他资产0其中:实收资本1500

盈余公积1000

未分配利润1500

资产总计5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5000

第一种方案:股权转让方案,以1200万元价格转让丙公司的股权。根据税收文件规定,甲公司此时股权转让所得为1200-450=750,应纳企业所得税=(1200-450)*25%=187.5,税后净利润=1200-450-187.5=562.5万元。此种方案下,股权转让未享受任何税收优惠,750万元的股权转让所得全部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第二种方案:先分配后转让股权,先将未分配利润分配,收回450万,然后以750万元价格转让丙公司股权。此种方案下对于被投资方丙公司有1500万元的未分配利润,把这部分利润分配给股东,其中甲公司占有30%的股权,可分得450万的收益,对于这部分利润根据税收政策是享受免企业所得税待遇的,因为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免企业所得税。分配完1500万未分配利润后,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实收资本1500万,盈余公积1000万,未分配利润为0,所有者权益总计为2500万,此时甲公司股权转让所得=2500*30%-450=75万,税后净利润=450+750-450-75=675万。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少交112.5万的企业所得税,税后净利润增加112.5万,此种方案被投资企业对其未分配利润进行了利润分配,而这部分分得的股息红利享受了免税待遇。既然第二种方案享受了免税,就需要考虑能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使得股权转让享受更多的免税待遇,此种方案中是未分配利润享受了免税待遇,就可以考虑盈余公积是否也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由此考虑到了第三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先转增资本再转让股权,先用625万元盈余公积和1500元未分配利润增加注册资本,之后甲公司以1200万元的价格转让股权。此种方案首先注意盈余公积可以转增资本但是需要注意不能全部用于转增,需要留下转增前实收资本的25%,即本例中需保留1500*25%=375万的盈余公积,剩余625万的盈余公积可以用来转增资本,1500万的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转增资本,因此本例中可以用625+1500=2125万元转增资本,转增资本后对于甲公司而言相当于是二合一的动作:转增资本相当于是第一个步骤――分配股息红利,金额为2125*30%=637.5万,但是此时甲公司实际是没有得到该股息红利的,但在税收中享受免税待遇的;第二步是甲公司将实际并未取得的该股息红利再投资于丙公司,投资的好处是增加了投资成本637.5万,此两步即为二合一,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投资方享受了免企业所得税待遇和增加了投资成本。

转增资本后对于丙公司而言,所有者权益总计不变为4000万,但实收资本为3625万,盈余公积为375万,未分配利润为0,此时甲公司转让其对丙公司持有的股权转让所得=(1200-450-637.5)*25%=28.125万,税收净利润=1200-450-28.125=721.875万。此方案与第二个方案相比,不仅仅未分配利润享受了免税待遇,而且1000万的盈余公积中有625*30%=187.5万也享受了免税待遇,所以此种方案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再次下降,究其原因即是部分盈余公积和全部的未分配利润享受了免税待遇。

第四种方案:撤资,从丙公司撤资,收回货币资金1200万。此时假设该方案可行,对于甲公司而言收回的1200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450万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第二部分相当于被投资方累计盈余公积和累计未分配利润按持股比例享有的部分即(1000+1500)*30%=750万作为股息所得,而股息所得享受免企业所得税待遇,投资资产转让所得=1200-450-750=0。因此,对于甲公司而言,应纳企业所得税为0,税收净利润=1200-450=750万。因此,此方案是税负最轻,税后净利润最高的方案。此方案是最彻底的方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因为撤资方案对甲公司而言税负最轻,但对被投资方丙公司而言,撤资可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因为甲公司撤资后,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目会同比例缩减30%,即丙公司实收资本为1050万,盈余公积为700万,未分配利润为1050万,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800万。一旦丙公司生产经营遇到资金紧张等方面的问题,就可能会对丙公司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所以此种方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双方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总结此四种方案,对比如下:

方案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差异产生的原因

方案一187.5562.5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对应部分均未享受免税待遇

方案二75675未分配利润对应部分享受免税待遇,盈余公积对应部分未能享受免税待遇

方案三28.125721.875未分配利润和部分盈余公积对应部分享受了免税待遇

方案四0750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对应部分均享受免税待遇

其实此四种方案均围绕着这句话所做的考虑: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哪个方案能把免税待遇享受得最充分、最彻底,税负就最少。这就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所需达到的目的。由于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股权结构不同,每个方案的可行性也会受到现实各种因素的限制,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需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企业的方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股权转让税收筹划应关注的问题

收益往往伴随着风险,税收筹划在给企业带来税收利益、提升企业价值的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税收筹划的前提是合理避税,同时税收筹划本身也有一定的成本。因此,最佳税收筹划方案的决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依法纳税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前提。只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保证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纳税方案为税务机关认可,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会触犯刑法承担法律责任,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由于股权转让业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其自然而然成为税务部门重点检查的对象,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需要认真学习领会相关税务文件,并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有效沟通,这样才能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2)需坚持税收筹划的成本效益。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合法合理节税、使企业收益最大化。因此,必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如果税收筹划所产生的收益还小于税收筹划成本,税收筹划就没必要进行。

(3)税收筹划要着眼于企业整体收益最大化。税收筹划是连续、动态的过程,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应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企业整体税负,选择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方案。

(4)税收筹划应注意风险的防范。在股权转让的纳税筹划方案中,为降低税收成本进行相应税收活动的同时,要考虑对本企业或关联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以及双方风险承受能力。如案例分析的方案四,撤资方案的操作需谨慎考虑对企业、集团总体战略的影响,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综合衡量税收筹划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取得税收利益,增加企业价值。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并购、重组会逐渐活跃和复杂,同时税收法律进程的加快,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提供给股权转让税收筹划这个重要课题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因此,寻求合理的筹划空间、为企业量身定制税收筹划方案也对企业财税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S].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8

关键词:电网公司综合计划全口径统计项目全过程闭环管控

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

国家电网公司业务规模大、覆盖范围广、管理层级多,电网业务具有高度互补性、同质性和规模经济性、技术密集性等特征,要求科学统筹资源、压缩管理层级、提高专业融合、加强业务协同。2000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综合计划管理理念,以适应战略控制型集团管控模式的需要。经过15年实践,有效解决了管理上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配置、计划安排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实现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提升了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

综合计划是统领国网公司全局的年度经营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公司战略和规划的系统性实施方案。国网公司应用集团管控理论、现代企业理论,进一步总结完善综合计划管理理论体系。从保障项目计划源头质量出发,建立并完善项目论证储备制度;优化完善综合计划管理“三上三下”流程,坚持“先可研、后计划”,提高立项标准,确保纳入计划的项目,建设必要、方案优化、估算合理、实施可行,实现计划科学编制;加强计划项目执行管控,通过信息化手段,按照“全口径接入、全链条贯通、全过程管控”的管理思路,实现计划项目eRp自动建项及全口径全过程统计,全面掌握各类项目关键节点的状态及执行情况,加强对全口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包括时间、资金、物流、工程管理的控制,实现计划闭环管控;建立“效率―能力―平衡优化”工具模型,加强了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兼顾发展需求和投资能力,统筹配置资源,努力做到安全、质量、速度、规模、效益协调统一,为计划编制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支撑。通过综合计划全过程闭环管控,有效落实了公司战略、公司规划与电网规划,推进了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提出背景与原因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两个一流”(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愿景、“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发展目标要求,为推动公司发展方式转变,解决传统粗放式经营与公司效率效益提升需求不适应的矛盾,首先要求转变综合计划管理方式,科学配置资源,进一步提升效率、效益。

一方面,随着公司电网投资与建设进入密集期,电网建设任务艰巨,对工程有序建设、均衡投产、质量整体提升提出了挑战,管理好、统筹好各级、各类发展投入日益困难。每年4000多亿元的投资管理需要在规划、前期、核准和计划管理等环节更加高效,要求提高综合计划的统筹安排,强化项目全过程管控。另一方面,综合计划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基础。通过综合计划统筹安排,坚持“先可研、后计划”理念,做实项目储备,综合平衡发展需求与投入能力,统筹基建、技改、大修、营销等项目安排,明确投资方向,把握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是提高公司发展质量,最大化公司效益的重要抓手。

(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给个体并达到投入产出的最大效益,是企业追求探索的永恒难题。国网年度专项项目总量大、涉及16个专项、66家下属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前往往存在优化平衡凭经验、主观干预多的现象,没能很好地解决资源在专项间和各单位间的优化配置,加重了业务或单位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情况。

为优化投资结构,优化平衡各单位投资能力与投入需求,必须在有限的投资总控目标下,根据公司规划、电网规划、投资战略,统筹考虑公司内外部发展环境、项目储备、负荷增长等因素,通过综合计划管理,依靠分类安排策略、投入优化平衡、东西帮扶等手段,满足计划落实规划的需求、确保实现公司资源的大范围合理配置,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精益化管理的要求

长期以来,公司计划下达项目的全过程管控力度不强,项目管理各环节业务独立,信息不连通;项目执行层面的统计管理颗粒度不统一,粗细不均;项目过程数据分析等统计工作多头管理、内容交叉,数据不一致。粗放的管理过程难以有效管控项目进度、资金使用、工程工期等,对综合计划适应集团化、集约化的公司管理方式转变带来困难。

为改变粗放式的项目过程管理方式,提高项目精益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整体效益。国网综合计划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作用,建成动态、全口径统计的综合计划管控体系,用来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第一手项目过程信息,对综合计划资金与项目过程进行有效监测,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计划管控,使项目在合理的工期内以较低的造价高质量地协调有序地达到预期目标,使公司生产经营整体效益最大化。

(四)改变体制机制弊端的要求

国网年度各专项项目总数在10万项左右,具有总量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涉及相关部门、省公司(直属单位)、地市公司及下属各单位。以往,公司不同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各职能专业范围的项目计划制定、执行、管理与考核,从而形成了按职能划分的条块分割式计划管理模式。由于各专项计划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协调与平衡,导致内部集中决策分析较弱,计划管理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统筹协调作用没有完全发挥,难以有效实现计划目标与企业战略及规划的衔接,并难以有效地将企业战略转化为计划,容易造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不协调和低效率。

为了深入协调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稳定电网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各专业部门各单位计划目标及资源配置,公司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协调不足的计划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基于资源优化配置及全口径统计的综合计划归口管理与全过程管控,充分发挥综合计划的统领作用,推动公司步入一条科学发展的快速轨道。

(二)建立项目论证储备制度

1.研究制定项目命名规范,明确项目分类标准

制定公司各类项目命名原则,进行统一规范。每年按计划启动储备项目编制流程。项目编制主要包括确定项目界面,规范各专项计划管理范围,明确限上、限下、零星项目的划分标准,防止项目交叉上报,重复上报等问题。为提高项目储备的科学性,解决需求深度不够等问题,在储备项目编制前,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调研组,坚持深入基层调研,通过现场会、分片区座谈等形式,切实了解各单位的发展需求,主要工作难点和重点,为储备项目科学制定奠定坚实基础。为切实提升储备项目编制的可操作性,国网发展部牵头组织各部门编制指导意见,在储备项目编制启动文件的框架下,明确专项储备重点,细化工作要求,下达到各单位。

2.强化储备项目的可研(方案)论证

开展项目论证是储备项目库建设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国网各下属单位需认真梳理项目,有序开展项目论证工作。一是充分利用电网发展诊断分析成果,找出薄弱环节,为项目论证做支撑;二是充分利用公司经营诊断成果,积极查找和解决公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强化投资风险管控,科学把握保障电网安全,满足用户供电需求与提高投资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电网建设投资规模与时序。

3.严格可研(方案)评审

可研(方案)评审是项目储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此项工作,并出具审查意见。一是充分发挥经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作用。各级单位经研所需对本单位储备项目完成初审,出具初审意见后,报国网经研院。由国网经研院对各部门、各单位上报储备项目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为了提高评审质量,要求评审单位从专业和技术经济角度,充分论证项目实施必要性,严格按照国家和公司相关标准要求,优化实施方案和设备选型,明确项目投入估算,保证项目的技术经济合理性。二是采取互相支援等方式,妥善解决部分单位经研院(所)个别专业评审力量不足的问题。为保证项目评审质量,各下属单位采取“内援和外援”相结合的方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人员调拨。这样既保证了评审工作的顺利完成,又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履行可研(方案)批复

项目经过论证和评审后,专业部门结合项目可研方案及审查意见,下达批复文件。为进一步提升储备项目质量,一方面,公司组织联合会审。下达批复文件前,发展部组织各专业部门对拟批复的项目进行综合会审,避免项目资料不全、深度不够,项目重复、界面不清,错报漏报等问题发生,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规范性审查,项目资料是否齐全完成,限上限下项目划分是否准确,项目可研(方案)报告、评审意见、批复文件等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无重复或遗漏,项目深度审查,审查是否满足储备项目管理的深度要求,包括项目必要性是否充分、项目方案是否合理、投资估算是否科学,资本成本性划分是否准确等。另一方面,开展多方案比较。对于跨专业项目或大额资金项目,按照基建与技改项结合,技改与大修项结合的原则,统筹优化方案,科学确定项目类别,做到远近结合,效果最优,力避短期行为,杜绝投资浪费。

(三)编制综合计划

1.项目储备论证阶段(一上一下)

实现“整体启动、专项论证、专业审查、项目储备”的目标,主要特点是强化项目方案论证和审批,实现计划管理向前端延伸。“一上”指项目储备论证需求上报。每年9月中旬前,各单位提出项目需求建议,开展可研编制,完成可研评审及批复后,报国网总部审定,纳入项目储备库。“一下”指项目储备库固化下达。每年9月底,国网对项目储备库进行联合会审,并固化,下达各级单位。

2.总控目标确定阶段(二上二下)

实现“初步建议、综合平衡、明确目标、内控规模”的目标,主要特点是结合需求和投入能力,进行优化平衡,实现对各单位计划目标的预控。“二上”指主要计划指标建议上报。每年10月上中旬,各单位提下一年度计划建议,报国网总部。“二下”指国网形成总控规模,下发各单位。每年10月下旬,国网提出下一年度总控目标,审定后,编写综合计划编制指导意见,下发各单位。

3.草案编制与审批阶段(三上三下)

实现“综合编报、统筹协调、履行程序、统一下达”的目标,主要特点是统筹协调、优化配置资源,确定下一年经营目标和行动方案。“三上”指各单位计划建议编制上报。每年11月上旬,各单位根据指导意见及总控目标,从项目储备库中选择项目纳入计划,形成计划建议,报送国网总部。总部提出审核意见,形成综合计划草案。“三下”指综合计划审批、统一下达。每年12月,综合计划草案提交党组会审定,下年1月提交职代会审定。下年2月,将审议通过的综合计划进行分解,下达各部门、单位执行。

(四)实现计划闭环管理

1.分解落实,分层执行

综合计划执行以“分解落实、分层执行”为计划执行指导原则。综合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各单位负责进一步细化分解计划安排,下达各地(县)公司实施,并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和过程控制,做好项目设计、招标、建设和资金使用等全过程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安全、优质、规范,及竣工后的及时决算。

2.协同分析,综合管控

综合计划控制以“协同分析、综合管控”为计划控制贯彻思想。基于项目全周期统计监督,对公司综合计划专项项目实行全口径统计,分析计划执行各环节进度,按月向公司月度例会汇报,按季下发执行情况通报。通过“正向跟踪”掌握项目执行的关键节点,通过“逆向溯源”排查计划外项目,确保计划执行可控、能控、在控。

3.协同监督,专项检查

坚持“协同监督、专项检查”开展综合计划监督工作。一季度重点检查、总结预下达计划的执行情况;二季度重点检查计划分解落实、执行及项目编码应用情况;三季度重点检查计划执行进度及项目储备工作情况。根据需要,适时开展有关专题检查。此外,各单位每季度初开展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的自查工作,国网发展部适时组织各级单位对自查报告审核分析。

4.年度考评,业绩考核

坚持“年度考评、业绩考核”开展综合计划考核工作。将项目储备、计划执行、项目调整、计划完成等纳入公司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和管理同业对标,实现指标管理责任到人,项目执行责任到岗。考核结果与薪酬绩效挂钩,实现计划闭环管理。

5.统一项目编码,推进eRp管控

综合计划所有项目通过公司企业级编码器统一生成编码。该编码作为规划计划信息系统与eRp、物资管控、财务管控和基建管控等专业信息系统衔接的唯一标识,为计划全过程管控创造了条件。未纳入计划、没有编码的项目不能在eRp系统创建实施,保证了项目源头的唯一性,限制了计划外项目的擅自安排。积极推进规划计划管理系统与eRp及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加强全口径全过程项目统计,开展分单位、分专项项目创建、物资提报、合同签订、入账成本、资金支出等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

(五)建立优化资源配置模型

1.计算产出效率,分类安排投入建立省公司发展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分析指标体系,研究省公司投入产出效率,结合各单位电网发展质量,从投入产出效益和电网发展质量两个维度对省公司进行聚类分级;综合考虑各单位投入需求和发展能力,提出公司综合计划在不同类型省公司之间的差异化安排策略(见图4)。

2.测算投资能力,协助总控规模确定

从现金流角度,以未来几年省公司发展规划为依据,根据历史财务数据,考虑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对投资能力的影响为基本约束条件,在不同约束条件下,通过预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融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时考虑最低安全备付额度,得出省公司年度最大投资限额,即资本性支出部分,再与成本性支出加总得到某省公司的综合投资能力。结合投入产出效率分级,以此协助总部确定总控投入规模。

3.平衡优化投入,确定投资规模

针对综合计划平衡优化过程中面临的指标繁多、数据量大、数据处理复杂等问题,基于双目标规划法,给定公司来年投资规模,综合考虑下属各单位需求计划、投资能力以及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目标等条件,构建模型平衡优化投入类指标,使资金在电网基建、小型基建、技改、大修、研究开发费用、教育培训投入、信息化投入、管理咨询投入等专项,以及在各单位之间实现合理分配,进而实现电网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图5)。

4.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东西帮扶

在国网总部对下一年各省公司各专项综合计划投入平衡优化的基础上,公司统筹建设特高压、统一推广信息化、集中管理研究开发、智能电表推广等项目,落实公司战略目标。为促进东西部电网协调发展,缓解经营困难单位投入不足的问题,实行东西帮扶政策,安排由东部沿海省份经营效益较好、负债率相对较低、具有较强投资能力的单位对部分特高压工程或经营较为困难、自身无投入能力、发展投入较为迫切的中西部单位通过资金帮扶、电网工程援建、智能电表帮扶等方式进行扶持,缓解其资金不足问题。

(六)发挥综合计划优势性

1.项目预安排机制

为衔接计划下达与招标到货时间窗口,解决“上半年等设备、下半年干不完”的问题,每年提前预安排一批下年度初实施的项目,提高计划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预安排项目必须完成可研(方案)论证、评审及批复,并已纳入项目储备库,需要核准的项目,已取得核准文件。

2.打包项目分批分解机制

对于35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项目,采用逐项论证储备、打包上报审批与下达,分批分解实施方式进行管理。各单位可根据项目实施条件、实施时序及实施方案的变化,在打包规模内进行相关项目调整,原则上2月底前分解规模不低于打包总规模的60%,5月底不低于80%,8月底前全部完成分解。打包项目分批分解解决部分临时新增项目的应急需要,下一步拟将此机制推广应用到其他专项项目。

3.应急项目增补机制

为解决计划下达后,因自然灾害、外部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新增项目需求,明确了应急项目增补类别及实施流程。一是对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应急项目、分布式电源接入工程等,按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规范可先组织实施,并报总部备案,统一纳入计划调整。二是对由于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需要新增或调整(项目内容变化或投资、规模增加)的项目以及公司统一实施的项目,需先开展可研论证批复,由专业部门呈报公司领导审核,“三重一大”项目需履行相应决策程序后,可先行备案实施,统一纳入计划调整。

4.计划调整机制

公司每年定期统一组织年度综合计划调整,以适应外部经济形势及相关政策变化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调整售电量、利润等经营指标,集中安排一批解决电网发展诊断分析、电网安全隐患排查、迎峰度夏期间暴露电网薄弱问题的项目。根据需要,年中可以提前对部分急迫项目进行预调整。

三、成果应用效果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9

一、年工作总结

(一)编制下达了《市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

今年,全局紧扣“两个加快”、“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抓住机遇,加快城乡经济社会重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振兴。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灾后重建项目实施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着力产业恢复和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农房重建和城镇居民住房重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着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局认真编制和下达了《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下达了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并就指标安排的有关问题作了说明。全年gdp计划13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130亿元,完成计划100%,一般预算收入计划1.96亿元,预计完成2.7亿元,完成计划137.75%,固定资产年初计划166亿元,预计完成166亿元,完成计划10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计划22.52亿元,预计全年完成29亿元,完成计划128.77%。

(二)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切实做好项目管理跟踪服务工作

1、灾后重建项目和重建资金总体完成情况。四川省共下达我市灾后重建项目1239个,计划总投资402亿元,按照中央提出“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重建项目任务”及省市提出的在年10月前完成重建任务85%的要求,-年我市需完成247亿元。截止10月31日,我市本年度开工项目661个,完工项目597个,完成投资111.53亿元;自年灾后重建以来已开工项目851个,完工项目641个,累计完成投资221.15亿元。城乡住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61.55亿元。城镇体系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农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0.51亿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累计开工项目150个,累计完工项目78个,累计完成投资16.33亿元。其中:教育累计完成投资12.44亿元;医疗卫生累计完成投资3.1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49亿元。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累计开工项目427个,累计完工项目305个,累计完成投资23.02亿元,其中工业累计开工159个,累计完工71个,完成投资22.5亿元;商贸服务累计开工217个,累计完工203个,累计完成投资4.81亿元。

2、全力落实中央灾后重建基金。通过我市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和我们积极申请、全力落实,我市纳入中央重建基金数为52.4亿元,其中:城镇体系建设7.07亿元;农村建设5.16亿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0.2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8.85亿元;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15.94亿元;防灾减灾1.73亿元;生态恢复3.38亿元;精神家园0.09亿元。到目前,四川省第2批重建项目基金预算共11.6204亿元已下达到我市。

3、加强对拟拼盘使用中央资金项目的管理,为援建工作服好务。为了尽快完善拟拼盘使用中央资金项目的概算调整手续,4月份市由发改局、监察局、财政局等部门共同组成工作组,对16个镇乡前期已援建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前期手续完善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调查85个项目。并与江苏援建方协调、沟通,全方位加强对中央资金项目的管理,特别是拼盘资金的使用,确保中央资金用好,并多次到镇乡了解援建项目情况,做好对援建项目认真服务工作,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4、抓好项目审批、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核心,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对重点重建项目,会同国土、环保、规划、建设等审批部门实行并联审批,并按照省、市“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的要求,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开工。截止10月底,我市已立项批复项目总数400个,计划总投资65.9866亿元。其中城乡住房25个,城乡体系建设63个,农村建设21个,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41个,基础设施建设75个,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27个,防灾减灾21个、生态恢复26个、精神家园1个。截止10月底,企业投资备案项目420个,计划总投资58.2548亿元;核准项目8个,计划投资1.6863亿元。

5、积极争取中央拉动内需项目和资金。年我市共争取新增中央投资拉动内需项目12个,争取资金6,217.5万元。一是市天河东区、金陵苑廉租房建设项目,总投资14,419万元(其中:年计划投资8,65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4,06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582万元);二是市解决0.1万人缺水问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5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4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三是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总投资2,585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82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760万元;四是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项目,投资153万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资金;五是解决1万人缺水等饮水问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5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98万元;六是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续建项目,投资3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3万元;七是市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30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64万元;八是市动物防疫设施设备灾后重建项目,投资51万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资金;九是市乡镇兽医动物防疫设施设备灾后重建项目,投资149万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资金。十是第三批拉内项目市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投资8.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5万元,地方投资1万元;十一是人工造林0.2万亩的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资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2万元;十二是建设规模为15公顷的市粉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2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00万元。

另外市早实高效核桃基地1000亩,投资72万元,其中争取省预算内资金40万元。

6、加强对省市重点项目跟踪管理。为了及时向市委、政府反映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局对列入四川省重点项目进行了跟踪管理与项目进度、情况收集工作。年我市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的共20个项目,中期调整为19个,总投资77.6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43亿元,年完成投资23.91亿元。其中:竣工项目3个,总投资4.7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58亿元,年1-10月完成投资1.25亿元;加快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49.9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67亿元,年1-10月完成投资20.43亿元;争取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28.07亿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18亿元,年1-10月完成投资2.23亿元;加快前期工作项目1个,总投资9.05亿元。

7、加快农村聚居点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前期工作。为加快农村农房建设和农村聚居点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局按照中央要求,对农村聚居点基础设施实施以工代赈建设,全市以工代赈项目涉及到的20个镇乡的规划已经专家评审并全部通过,项目总体规划总投资约为14.17亿元,其中劳动报酬为2.96亿元,占总投资的20.89%,按照规划总投资进行测算,惠及农业人口398412人。现已初步落实近期建设投资6.69亿元,占近期规划投资14.17亿元的47.21%,其中包括江苏援建农村集中居住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资金3.88亿元和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农村建设项目资金2.81亿元,已分配到20个镇乡的项目投资计划之中。

目前,各镇乡通过现场测量,请专业的设计单位或人员制作实施方案并附工程平面布置图、断面图等,已上报了1039份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市以工代赈办全部进行了审批,已审批的项目计划投资33614.14万元。

8、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共核准招投标项目72个,完成招投标项目31个,完成的招标项目财政评审金额32864.82万元,中标金额29951.39万元;核准比选项目44个,完成比选项目44个,完成的比选项目财政评审金额5990.12万元,中选金额5256.31万元。在招投标过程中我们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二是规范了招标行为;三是加强备案管理、过程管理、加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力度。

9、积极做好灾后重建规划项目的中期调整和评估工作。按照国家灾后重建有关要求,对项目进行中期调整和中期评估。在开展中期调整中,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在尊重项目实施主体单位的意见下,根据灾后重建的实际实施情况对项目进行了中期调整。调整前规划项目1239个,总投资402亿元,调整后项目1021个,总投资422亿元。通过中期调整、合并和评估,我市灾后重建项目更加合理和完整。

(三)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推进灾后重建

1、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作用。今年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向市委、政府提出了《灾后重建项目时序安排》、《关于推进灾后重建项目的措施建议》、《关于农村建设推进以工代赈的思考》、《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深化项目前期工作是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保障》等多项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2、健全各项制度、规范项目管理。一是为加强灾后重项目的管理和规范招投标活动,我局先后编印了《市灾后恢复重建招标投标工作适用文件汇编》、完善和制定了《市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市农村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意见》、《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二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库,并在遵道镇场镇基础设施改造等四个灾后重建项目试点代建。配套制定了《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单位库管理暂行办法》。三是建立咨询评估库。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概算等的评审工作,加快灾后重建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速度,为市政府决策和项目审批提供依据,按相关程序的要求,评比出5家工程咨询机构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作为我市第一个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咨询评审机构库。

3、加强对项目进度跟踪及项目督导工作。一是对所有项目立项以后,对项目的投资、项目进展、存在问题等半月准时实施进度进行跟踪报送。二是对以工代赈项目分区域对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的落实情况、项目实施进度、劳务报酬发放等内容进行了指导、督促、检查;三是对灾后重建项目、拉动内需项目的投资和进展进行督查。

4、提高行政效能。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灾后重建项目前期工作培训、重建项目招投标法规培训等专项活动。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向行政服务中心各单位服务人员培训并联审批流程、工作步骤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四)顺利推进了各项体制改革工作.一是地铁办改制工作已全面完成,地铁办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经市政府政务会讨论通过后,立即着手实施,目前已基本结束,退休人员的了断工作正在做耐心细致地疏导工作。二是认真接待了西亭公司职工、地铁办职工、退休职工的上访工作。

(五)做好综合协调服务工作

1、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要求,组织综合口13个单位800余人次参加的二环路北西段、仿古社区、玉妃路、大南路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督促综合口内各单位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城镇危房排除、加固工作。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发改局作为牵头和协调部门,协助三星社区排除危房工作,我局积极与交通、科技、药监、邮政、招商局等协调、并按照各部门职能、房屋排除的难易程度,把任务责任落实到部门,要求按时完成排危任务,通过多次协调部门、社区及住户,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了排危任务,加固和重建工作目前正在加紧进行。

3、顺利完成了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按照国家安排,由发改局牵头、财政、粮食等有关部门配合,对全市粮食仓库、补贴发放等进行了全面普查,并于7月清查完毕,发改局、财政局、粮食局被评为先进单位。

4、抓好节能减排及协调工作。认真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落实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工作问责制,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进行。

5、认真执行了市委、政府安排的维护稳定工作。一是对涉及不稳定的因素进行了排查;二是走村入户配合汉旺镇积极推进农房重建工作;三是切实做好了干部稳定工作;四是做好了“3.14”、“5.12”、“6.4”“8.1”“10.1”等时间节点的各项稳定工作;五是完善了市发改局综合应急预案工作,并制定了部分专项预案。

6、认真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推进我市灾后重建。今年三月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市开展以来,发改局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到了工作与学习两促进两不误,通过学习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推进科学发展的决心更加明确。并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

7、认真做好了档案管理工作。“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对我市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管理好、整理好特殊时期的档案资料,为历史留下重要宝贵的档案资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努力,按时按质完成了年的各种档案的归档工作,经档案局组织市有关部门检查后,被评为年度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8、积极做好了综合口内各项协调服务工作,一是组织了综合口50人积极参加梨花节的登山活动;二是组织了综合口100余人参加的“五一劳动节”第七届全市职工运动会,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和乒乓团体第四名成绩;三是组织了综合口参加的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灾区慰问演出活动;四是组织综合口100人参加的庆国庆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五是积极和镇乡协调配合做好了联系镇乡的各项工作;六是认真制定和修订对综合口各单位全年目标考核任务工作以及镇乡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工作。

二、年工作计划

1、做好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汇报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工作;

2、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资料收集工作,为做好高质量、高标准的“十二五”打下坚实基础;

3、督促项目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灾后重建项目,继续对灾后重建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等进行规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审批进度,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4、继续做好向上争取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积极开展向上争取工作,争取更多资金由于我市建设和发展;

5、加大对灾后重建项目和拉动内需项目的管理、稽查、督导工作,及时收集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信息资料,让领导和上级部门及时了解情况,以利决策;

6、继续搞好宏观决策的调研工作,要具有世界眼光、前瞻性、高起点,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尤其对灾后重建后的发展定位要超前思考和谋划。

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篇10

计划书分为:行业通用版、专业定制版。行业通用版是中商智业根据行业一般水平测算好了行业指标数据,作为行业通用的模板计划书,企业可以自行补充单位信息,稍做调整就可以作为项目计划书使用。我们也可以根据企业具体项目要求专项编写专业定制版,并根据详细要求合理报价,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本计划书主要有以下几大用途:

审批国家资金——国家规范格式、关注产业发展、侧重社会影响;

吸引外商投资——国际规范格式、遵从外资政策、确保外商利益;

吸引风险投资——投资规范格式、规避项目风险、保障收益回报;

友好企业合作——行业规范格式、互利的实施方案、谨慎的市场评估;

项目评比——专家完全版格式、严密的实施计划、精确的收益评估。

商业计划书(Businessplan)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之目的,在经过前期对项目科学地调研、分析、搜集与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

,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的具体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投资商及其他相关人员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商业计划书是包括项目筹融资、战略规划等经营活动的蓝图与指南,也是企业的行动纲领和执行方案。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描述企业发展的文件,是企业经营者素质的体现,是企业拥有良好融资能力、实现跨式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是获得贷款和投资的关键。

如何吸引投资者、特别是风险投资家参与创业者的投资项目,这时一份高品质且内容丰富的商业计划书,将会使投资者更快、更好地了解投资项目,将会使投资者对项目有信心,有热情,动员促成投资者参与该项目,最终达到为项目筹集资金的作用。

商业计划书是争取风险投资的敲门砖。投资者每天会接收到很多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和专业性就成为了企业需求投资的关键点。企业家在争取获得风险投资之初,首先应该将商业计划书的制作列为头等大事。

一份完备的商业计划书,不仅是企业能否成功融资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管理工具。作为中国最早的投融资策划专业公司之一,中商智业具有:一流专家团队、丰富编制经验、数百个可查询案例、国际规范、质量超值。

《2014-2018年版高铁广告项目商业计划书》由中商智业咨询公司领衔撰写,依托中商智业庞大的细分市场数据库,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中商情报网的基础信息

对我国高铁广告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市场格局与分布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紧密结合项目情况对高铁广告项目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研判。本报告深入挖掘项目的优势,将项目潜力、商业模式、运营规划、财务预计等方面的内容完美地展现给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