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知识创新的作用十篇知识创新的作用十篇

知识创新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57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48-02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相对比较晚,在法制意识上已经出现与我国总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的状况,更是与国外成熟经济体有着巨大的差距。直到1980年我国才正式的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随后陆续出台了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整体知识产权保护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逐渐建立起来。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许多的发明、发现或者企业的技术传新,往往仅仅能够获得一个传统的科技鉴定,颁发证书或者奖励,难以排除他人或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最新成果[1]。甚至某种技术传新一旦公布出来,很快就会有大量的模仿甚至是完全复制的技术或者产品出现,几乎成为了社会的公共财产,大家都可以免费使用。另一方面,我国的科研机构、企业等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认识和力度也远远不够,常常导致自己的辛苦多年的技术成果被人无偿使用,或者价值遭到严重低估。尤其是企业方面,2001年企业申请的专利占我国申请专利总数的比例还不到一半,而同期国外在我国的企业这一比例高达95%以上[2]。这表明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意识尽管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但是相比国外仍显单薄,而作为技术创新主力的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严重。因此分析与研究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促进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进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1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

1.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德国,是德国在18世纪翻译英文而得来的,主要指那些对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工业等人类相关领域中,以知识的形态存在的各种成果,这种成果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其他人都不能随意的使用[3]。可以说知识产权一种法律概念,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各种技术创新、脑力成果的拥有者在特定的时间内拥有无可争议的专有权。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知识产权也是资产的一种,属于无形资产,而从市场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就意味可以独占部分市场,是最佳的竞争方式[4]。我们通常所说或者遇到的知识产权可以分为版权和工业产权两种类型。版权一般也被称为著作权,是专门用来指著作人对自己的著作所拥有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能在未经著作人允许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使用著作人的著作。而工业产权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商标权和专利权两种类型,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种保护智力成果的一种专有权利,根据《巴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与范围包括商标、专利、企业名称、原产地名称、商品外观设计、服务标志,同时该公约还含有制止不正当竞争的约束力。而本文在谈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作用中,知识产权一半是指工业产权。

1.2技术创新

实际上创新的概念十分广泛,在当今社会创竟成为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把创新理解为引入新的事物或者造成但前食物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任何领域都可以创新,其最早的概念是指将各种科学技术发明应用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这个过程必然会引起生产条件、生产环境、生产要素相互关系的变化,也就是产生了新的生产函数,也必然会对社会生产力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我国学者成思危就认为,从创新本身的概念来说,可以分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三种。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技术创新,许多学者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的定义,总的归纳起来,一般认为所谓的技术创新,就是将各种新的科学技术或者先进的思想理念进行商业化,也就是将某种智力成果转变为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商品或者服务,也可以简单的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新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当中。本文将技术创新理解为,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

2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1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2.1.1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本质上和出发点上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智力方面的发展,确保知识产权所有者能够拥有一定期限的独占性,这就保证了知识产权拥有者可以从创新中获得极大的利益,从而能够鼓励知识产权拥有者继续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要想获得最终的成功,就决不能限于当前的各种成型思想、技术,更不是强迫能得出的,只有依靠引导和激励来调动广大技术创新者的主动性。

2.1.2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护

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依靠知识产权保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技术成果,阻止其他人假冒、仿制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是关键,而人才和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就是知识产权,哪个企业能够在自己产品所属领域拥有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就能够有效地掌控真个市场。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是相对公平的,任何竞争者都必须遵守这样的法律,这也就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创造环境。

2.1.3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存进技术创新的实际应用

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只能确保技术创新者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技术创新者原本的相关权利则会自动丧失。因此这就促使技术创新者主动想方设法的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快实现技术创新的实际应用,尽快转化为商品并推向市场,以期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专利所有人还必须在有效期内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的专利年费,这也更加促使技术创新者积极谋求尽快实现技术创新的应用。

2.2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

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已经为许多人所认知,但是也必须看到,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技术创新同样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

2.2.1滥用知识产权保护必然影响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高度的垄断性特征,在激励企业和个人开展技术创新和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也会造成技术创新成果容易被个别企业或个人所掌握,造成长期难以在社会大范围推广使用。尤其是这种知识产权过于集中到某些大型垄断企业手中,知识产权所有者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会极大地减少技术创新扩散的风险,来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导致许多关键技术或者核心技术仅为个人垄断集团所掌控,阻碍了技术在全社会范围的发展和应用。

2.2.2盲目热衷于知识产权保护反而不利于技术创新

在国家大力宣传教育下,许多企业和科研院校近年来都逐步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我国申请的专利数量也呈逐年递增之势。但是也必须看到,部分院校和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还存在着重大认识误区。许多单位和个人是为了申请专利而申请专利,甚至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专利的名头,而根本不考虑专利的实质。甚至一些技术人员一门心思扑在如何进行必要的技术包装,形成专利,而不是刻苦钻研和开发各种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楮盈.论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中国经贸,2010(24):118.

[2]冯晓青.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兼论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8):19-26.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2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新创;制造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18-03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指引下,涌现出不少新创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对于新创企业尤其是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制造企业,是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少学者从网络联结的角度,提倡注重利用企业内生性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同时,倾向积极利用企业外部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参与企业的合作以推动新创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快速发展。通过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机构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同行企业合作研发、技术服务机构、科技咨询机构以及服务中介机构等对新创企业的专业指导,对防止新创企业过早消亡是有帮助的。但是,从提高新创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角度,结合相关资料,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的作用还需要认真思考。

一、新创制造企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之间的关系

理论上,新创企业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受企业创建时期特殊的技术、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尤其制造行业,企业创立时的初始条件,诸如所处的产业集群、地缘条件、行业规模以及基础等,都会对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主要是企业家精神以及企业资源。企业家精神、企业资源和外界网络的良性合作以及互动往往能够确保企业尽快建立、发展并保持其相当的竞争优势。

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一般把新创企业获得知识资源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从企业外部直接获取,二是企业内生自主创造。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创业导向和网络化能力是获取和创造知识资源并转化为企业自身竞争发展优势的两个重要因素。毋庸置疑,优秀的创业者往往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关系并能以更快的速度获取必需的创业资源,但这并不必然确保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在创立期的各种资源需求,并通过消化吸收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

在实践领域,创新的复杂性、竞争的残酷性使得单个企业(尤其是新创中小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在企业创新上个体能力的薄弱以及风险的不可控,必须借助与企业外部力量的合作,才可能尽快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本质上讲,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转移的过程,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成为创新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一般而言,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业内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同类企业尤其是同质化严重的企业间要实现相互合作的可能性不大。这种情况下,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与制造企业之间的非竞争性关系,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其与制造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势互补,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很容易成为制造企业合作创新的优先选择对象。

具体而言,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对新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品创新的发展的重要影响主要通过四类服务中介机构,即技术企业、会计与金融服务企业、法律服务企业、猎头公司来实现。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对于新创制造企业而言就是一种潜在的创新者,当然也可以被视为是企业创新的桥梁。这是由于他们拥有在制造业中交易知识、设备与物资投资的功能,能够为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提供知识,并在产业间实现产品知识的转移。以技术企业为例,这类中介机构有助于供应商与客户、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知识的有效吸收,尤其当双方在技术要求上存在差异时,这种中介服务对于新创制造企业是非常必需的。这种合作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正向的、积极的。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对新创制造企业不同阶段的作用

针对新创制造企业创建时期存在的特殊的技术、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差异,以及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对新创制造企业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也是需要认真区别对待的。

新创制造企业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创立期、发展期、成熟期。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式的划分,而是一个相对概念。新创制造企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提供机构之间会随时间发展不断加深相互之间的认识,逐渐强化双方关系,提升互动类型,业务合作重心也会不断上移。

1.创立期。这一时期的新创制造企业多数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单位生产成本高,企业声誉不够,社会联系不多等困难,有的可能还只具备公司雏形。此时双方能够合作的空间不大,往往只着眼于解决发展初期遇到的一些非常明确的问题,诸如行政审批、会计服务、业务咨询或者人员培训等,具体形式上也以短期的帮扶性的合作为主。

2.发展期。经过了创立期阶段,新创制造企业往往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联系,企业地位、业内声誉也开始逐步确立,企业生产的专业程度、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此时双方的合作以及互动关系有所加深。在实现企业目标这一共同前提下,往往更加注重绩效提升解决方案实施过程对企业目标所发挥的功效大小。这一时期的合作更多表现为资产分析、财务计划、业务合作等,具体形式也趋向于长期互利性质的合作,企业创新能力在产品创新以及过程创新这两个方面具备了深入开展的基础和条件。

3.成熟期。这一时期,企业已发展壮大,与位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企业、同类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建立了有效且正式的网络联结关系。具备了与其他经济组织间对等交易的基础,抗风险能力与创立期相比大大增强,业界声誉已经建立,能够独立开展技术合作、流程再造、产品研发等活动。这一时期,企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网络在不同战略层面的互动不再满足于结果有效或过程有效,而是重新定位两者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合作关系,而是进入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深度嵌入状态。

三、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对新创制造企业绩效提升作用的再认识

结合新创企业的发展阶段,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往往能够为新创制造企业创新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外部创新资源,并协助企业参与到更广泛的网络联结之中,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是有促进作用的。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站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产品创新力、过程创新力),提升新创制造企业绩效的角度,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的作用需要重新认识。

1.新创制造企业所处的地缘条件对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的作用有先天的削弱影响。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010),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43.1万家,占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9.3%。从事制造行业的占全部中小型企业数量的61.2%;其中,我国东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中小企业数量的比重为65.3%。以浙江为例,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58877个,规模以下工业中小企业150500个。依托传统制造业的基础,浙江省目前分布有几百个生产专业工业品的中小企业块状经济区、工业区、产业集群。例如,桐乡的羊毛衫、海宁的皮革、南浔的童装、宁波的服装、绍兴的轻纺,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小五金、温州的皮鞋和打火机、台州的日用品、乐清的低压电器等。这些集群内部中小企业大量集聚,依托传统产业的基础,历史经商文化的影响,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相互分工协作,形成了一种社会化专业生产的网络组织。正是因为存在地缘归属的传统制造业的强势发展,反而导致与其相匹配的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不能形成有效支持,新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无论是在产品创新或者过程创新的提升,受到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的支持较弱。相应的,这类企业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的认识也比较薄弱。

2.制造技术水平制约了企业吸收、消化外部知识服务的能力。尽管是制造大国,但我国制造型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依旧十分低下,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人力资源储备十分不足。企业利用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吸收学习外部知识并转化为内部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的能力十分薄弱,故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所提供的信息、知识并未对制造型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创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发展有真正的帮助,反而增加了信息的复杂程度。

3.从信息搜寻的视角看,新创制造企业由于在资金、人员素质、外部网络联结等方面存在短缺问题,企业在搜寻外部网络联结资源的同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信息搜寻成本以及较高的时间成本。在企业能力相对薄弱的人员培训环节,双方的合作开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合作的机制还有待完善,现有的一些成功案例还不能很好地复制推广。这些对于处于创立期或者是发展期的企业而言,很容易抑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育,进而影响新产品的产出以及后续人才储备。

4.新创制造企业个体差异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的合作推进。由于制造企业本身的能力存在差异,那些先天自主制造能力较强的企业可能更多依赖自身的独立创新,依然以封闭式创新的角度看待创新实践,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的真正作用与信息及知识的真正价值未予重视。

总而言之,对于新创制造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目前而言,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提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辅助的,在效果显现的时间上也往往有延迟,尤其在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上,对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也存在诸多不足。对于新创制造企业应当注重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同时兼顾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网络联结的辅助作用。创新能力与绩效的提升依赖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注重知识等外部创新源的消化、吸收,并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积累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哲.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转移与协同创新关系研究[J].浙江学刊,2014,(4):171-176.

[2]胡海青,李智俊,张道宏.新创企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网络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8):49-55.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技术创新不能单独发挥作用,需要知识产权管理与之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知识密集型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和知识要素的主体,也需要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中发挥重大作用,对于我国加强科技成果创新、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融合都有重要作用。

1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内涵

“知识产权成就转化”和“知识产权”的内涵是一种渐进的关系。知识产权,也称为“知识所属权”,是指“权力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目前,由于司法制度不同,许多国家对知识产权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各种定义所表达的基本含义是“产权人享有的知识产权,是他们创造的知识产权”。从该文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是公民权利,被统称为源于创造性知识成果和工商业标志的权利。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及相关权、专利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商标权、科学发现等[1]。如今,随着科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真实和虚拟的知识产权成果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计算机程序、生物工程技术、基因技术、植物新品种等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是指将现有的“创造性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在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知识密集型业务管理系统通常被系统地概括在知识密集型公司、技术部门或密集型公司的知识产权体系或研发体系中,对知识进行特殊管理。知识密集型公司将加强与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促进与从研发到实用性和促进的一系列过程相关的知识产权转换的相关系统,促进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战略[2],具体如图1所示。

2管理具体技术方法方面的创新

在管理思想方面,要加强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转化等有关知识产权从研发到实用再到推广的一系列过程的重视程度[3]。管理具体技术方法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的关键动力、创新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创新驱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3个方面,具体情况见图2。

2.1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的关键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果要想大大提高整个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和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还必须把握关键,促进技术创新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良性互动。对研究经费的投入和对新技术的投入是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动力来源[4]。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应树立基本的主体意识就是企业主题意识。要通过自筹等方式,增加科研投入,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反馈生产部门,增强内部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2.2创新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创新和转化能力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和最后体现。除了关注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外,还应注重技术创新资源的生产转化率,即技术创新的“质量”。创新的生产转化率或成就转化率比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更重要。它与企业利用技术创新资源的实际效率有关,直接决定了企业科研投入的成果和有效性。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创新,才能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抢占主导地位。在产品开发和升级、创新想法和行动中使用知识产权[5]。不要让公司的创新保持在研究水平,必须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并将其转化为市场所需的元素或产品,并真正实现研究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在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创新赢得机遇。

2.3创新驱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由于现代技术对企业的巨大作用,企业应成为现代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通过技术和制度变革,可以促进企业技术水平和效率的提高。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只有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突破技术垄断和各种限制,提升竞争力。但是只有知识产权是不够的,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转市场所需的元素或产品是公司的最终目标,当前的企业创新不是企业竞争力和绩效的主要来源[6]。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只有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才能增强企业的自主权和内在活力。支持制造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推动知识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力。

3企业管理创新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关系

3.1企业管理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企业管理创新是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温床,为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提供了动力和机会,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取决于公司的创新主题,公司的自主创新活动是通过内部驱动程序和外部驱动程序共同进行的,公司的自主创新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经济行为。确定业务创新计划的必要内容,业务管理包括一系列活动,例如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生产、销售和售后过程中,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公司将这些需求作为目标,组织和协调各个部门,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开发将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并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服务于人类的工具。

3.2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反映企业管理水平

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变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水平。转化知识产权成果的能力是评估公司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公司管理则是转换知识产权成果的动力和手段。当前,我国转化知识产权成果的能力薄弱。知识产权很多,但是转化效率很低,这方面反映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专利与实际生产和公司客户需求的集成度较低,还反映了中国公司转化知识产权成果的能力薄弱。在创新策略中,只强调创新而忽略了实用性,因此,企业应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创新与制造相结合,在业务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创新理念,真正依靠创新来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在当今社会,新技术不断释放着新的生产能量,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密集创新时代。在创新的推动下,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正成为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引擎。同时,这也是当今社会对公司的要求,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公司必须创新业务管理并增强业务管理的能力,以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与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运营的科研机构相比,这些科研机构还应该将创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应用到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管理中,与大学和政府有关联的大多数知识密集型公司并非以谋取利润来领导科学研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政治定位、科学进步、社会发展以及其他相对宏观和学术目的。在这种目标导向下,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不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我国大学和政府附属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现状并不乐观。引入创新的业务管理概念,促进研究机构,管理系统的创新以及特定技术方法的管理对于与大学和政府有关联的知识密集型公司也非常重要,并且在促进转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4

关键词:知识型团队创新气氛研究述评

一、引言

在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中,创新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而具备学习能力、创新创造精神、且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与突破的知识型团队,正成为保持企业基业常青和永续创新的源动力。那么,哪些因素会有效地影响知识型团队的创新过程与创新绩效呢?Gryskiewicz(1999)认为,透过创造气氛、创新气氛和变革气氛可以形成一种所谓的“建设性的混乱”。国内外学者针对一般团队创新气氛的研究较多,而对于知识型团队的创新气氛尚未开展系统的梳理和探究。

二、相关概念

1.团队与知识型团队

对于“团队”的定义,中外学者们的界定不尽相同。Francis&Young(1979)给出了“团队”的定义,认为团队是由人组成的充满能量的群体,他们共同努力并完成目标,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彼此良好的协作获得高质量的成果。的确,随着企业知识获取成本显著上升与知识价值飞速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知识型团队”的通识性定义。张体勤(2002)提出的“知识型团队”定义认为,知识型团队由知识工作者构成并以推出某种新产品新服务为基本目的。总之,我们认为知识型团队首先具备一般团队的共性,并具备知识型、动态性、创新性等特性。

2.团队创新气氛

“创新气氛”的概念源自组织行为学中创造力研究和气氛研究两个研究领域的交融。一方面,创新气氛研究是对创造力研究的逻辑延续。在70年代,研究人员主要关注客观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但由于同样客观环境中的不同个体的心理环境存在差异,很多学者认为个体所感受到的心理环境是其行为产生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因此开始强调心理环境的重要性。进入80年代,研究的焦点发生转变,开始转向对创新气氛的探讨。另一方面,创新气氛的定义主要是基于对“气氛”概念的细化与延续。气氛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对个体层次的研究到70年代集体认知的研究热潮,再从80年代的组织文化研究到90年代组织气氛研究领域的细化。

三、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

上世纪80年初,一批组织环境感知测评工具的发展成为组织创新气氛测量的源泉。欧美国家陆续有了三个针对组织创新气氛的大型研究,并开发出了组织测评工具SSSi量表和oai量表。到了80年代末,创新气氛的测量开始逐渐从教育领域拓宽到商业领域,并出现了CCQ量表和wei量表。目前,针对知识型团队创新气氛的通用型测量工具尚待开发,但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尝试对某一类知识型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研究工作。例如,刘惠琴,张德(2007)在tCi量表的基础上修订了并开发了适合于中国高校的科研团队的创新气氛问卷,得到三因子模型和19个题目。

四、团队创新气氛的作用机制研究

许多学者对团队创新气氛展开了研究。笔者在借鉴、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型团队创新气氛与创新绩效、员工创新行为、工作投入以及知识管理过程等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

1.团队创新气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团队创新气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较为丰富。一方面,各学者们证实了团队创新气氛对创新绩效的显著影响。Bain等(2001)的研究更是指出,在研究型团队中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大于在开发型团队中的影响。研究型团队的创新支持和任务导向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显著;开发型团队创新气氛的各个因素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不显著。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团队,其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则更为紧密。

2.团队创新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Janssen(2000)将员工“创新行为”界定为,为提升角色绩效、群体或组织绩效,员工在工作角色、群体或者组织内有目的的新思想的创造、引入与实施。许多学者发现创新气氛对员工的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一些学者证实了团队创新气氛作为直接变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王欢,尤中山(2011)以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中的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发现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些学者,则将团队创新气氛视为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

五、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有关知识型团队和团队创新气氛,不少研究者都已展开了专门研究。但就其研究成果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来探索这一领域。

1.研究对象和研究取样过于宽泛与随意

一概而论地研究创新气氛是值得商榷的。如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创新模式与创新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将其混在一起进行研究而得到的创新气氛,就其概念、内涵而言都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定性案例研究或者是基于固定项目团队的长期纵向追踪研究。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5

〔关键词〕企业;知识协同;开放式创新;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保障措施;知识创新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05

〔中图分类号〕G250.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1-0025-06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researchofknowledgecollaborationinopeninnovationprovidedreferenceforenterprisestoimprovetheinnovationperformanceintheaspectofknowledgecollaboration.[method/process]inthispaper,themechanismandinfluencingfactorsofknowledgecollaborationinenterpriseopeninginnovationwereanalyzed,andtheoperationinsurancemeasureswereproposedbasedontheresearchofexistingliterature.[Result/conclusion]intheopeninnovation,knowledgecollaborationanalyswasnotonlyinternalandexternalknowledgeresourcesbutalsothegoalofinnovationtobuildknowledgecollaborationgroupswhichmadeknowledgeresourcesintimeandspacetoachievethebestinteraction,relevance,collision,sharing,andintegrationsoastostimulatethesynergisticeffectandenhancetheabilityofinnovationforindividualsandorganizations.therefore,itwasinfluencedbytheinnovationopennessdegree,theknowledgedemanddiscovery,theknowledgesupplytime,theknowledgematchingdegreeandtheknowledgesharingdegreeandsoon.inordertoguaranteethesmoothdevelopmentoftheknowledgecollaborationwork,itrequiredadvanced,scientificandrationalcollaborationsystemsandpersonnel.

〔Keywords〕enterprise;knowledgecollaboration;openinnovation;mechanismofaction;influencefactor;safeguardmeasure;knowledgeinnovation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之基,是民族的进步之魂,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速度是我国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2015)报告显示,在报告涉及的141个国家中,我国内地以47.47分位列榜单第29名,虽然在中高收入国家中名列榜首,但是与瑞士、英国、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能力还急需提高。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十报告提出的“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两会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万从创新”口号的提出以及我国R&D占GDp比例的逐年攀升(根据对科技统计资料整理发现,我国全社会研究投入(R&D)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9%一路飙升到2014年2.1%)都说明创新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政府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然而在现今时代,顾客、市场以及竞争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及服务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型竞争者的不断涌现以及客户需求的多变性等都使得以往过度依赖内部研发的封闭式创新不再利于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于是,一些勇于尝试的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创新模式,他们打开企业大门与外部的优势创新资源进行合作,开展“开放式创新”,借助“外脑”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获得竞争优势。“开放式创新(openinnovation,oi)”最初是由HenryChesbrough于2003年提出,他在《开放式创新:从技术获取和创造价值的新规律》一书中,将其定义为“企业对流入或流出的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利用,以便加快在市场上的新速度,并且应将企业的内部知识流入新市场”[1]。开放式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多的收益以及更强的竞争力[2]。通过开放式创新,企业可以根据创新阶段需求与用户、供应商、大学、研究机构和网络创新社群等进行合作,以获取更经济可行的新产品构思或产品技术[3]。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有密切的关系[4],无论是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部知识流入)或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内部知识流出)均可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5]。

自2005年以来,开放式创新很快受到了各界的重视与认可,各个企业也都开始探寻适合自己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如华为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9个研究中心,以便获取来自全世界的智慧,又如美的、海尔等公司也都分别构建了自己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以便通过互联网快速地获取外部创意,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但就目前来讲,我国开放式创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企业也还都处于尝试阶段,开放式创新绩效急需提高[6]。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绩效,知识协同作为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通过实现不同组织或个体间知识的相互配合与协作,从而激发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绩效。因此研究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为企业在开放式模式下从知识协同的角度去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借鉴。

1开放式创新与知识协同

协同(Syner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教授于1961年从希腊文中引入,认为协同是一个复杂系统中各个系统间在运行过程中的协同与合作,并在1979发表《协同学导论》对协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认为社会环境中的各个子系统间存着相互合作与影响的关系,标志着“协同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知识协同源于协同商务,学者们公认的最初提出知识协同概念的是《Knowledgemanagement》的杂志主编Kadenzing,他认为知识协同是一种组织战略方法,为了商业绩效最大化,企业应突破公司围墙,与社区、客户、供应商等建立动态的知识联系。anklam则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认为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发展的必然,并认为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发展的第三阶段[7]。Leijen认为知识协同是多主体间的知识需求能被及时的满足,并且通过整合主体间的知识途径,使单个主体的知识缺口得到满足,实现解决知识问题的目的[8]。我国较最对知识协同进行详细论述的是陈昆玉,他在2002年发表的《论企业知识协同》中将知识协同定义为企业通过对其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使其知识学习、知识利用和知识新整体能力大于部分组合的能力[9]。倪颖杰等(2003)认为知识协同就是利用有利于知识协同的组织模式,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团队知识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知识创新的目的[10]。佟泽华作为国内研究知识协同概念的代表人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认为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知识协同通过整合组织内外部的知识资源,使知识管理中的主体、客体、环境等达到一种在时间、空间上有效协同的状态,通过知识主体间或并行或串行地开展协同工作,实现在恰当的时间和场所(即空间,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将恰当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恰当的对象并实现知识创新的“双向”或“多向”(也包含“单向”)的多维的动态过程[11]。

在知识协同流程方面,李丹(2009)从知识生命周期认为知识协同一般经过协同酝酿、协同形成、协同运行、协同终止4个阶段[12]。曾德明等(2010)认为知识协同的过程是由知识获取、知识传播与共享、知识创新3个部分组成[13]。冯博等(2012)则认为知识协同可分为知识分析、发掘、重构、整合与创新5个过程[14]。王馨(2014)认为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跨学科团队通过知识表述、知识解释、知识涌现和知识建构4个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协同创造[15]。李全喜等(2015)从企业供应链的角度,认为企业知识协同包括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6个阶段[16]。在知识协同的方式方面,R.Swarnkar等(2012)认为在社会化网络时代的今天,各主体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便利地对知识进行交互、共享与应用等,实现知识协同[17]。张钊(2011)则认为提高企业的知识协同绩效,企业应构建知识协同管理系统,并且通过知识协同系统来提高组织沟通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碰撞激发能力、消除冲突能力、知识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知识协同效力[18]。董媛媛等(2014)通过研究R&D联盟知识协同,认为知识协同系统应由知识协同主体系统、知识协同特征系统和知识协同环境系统3个部分组成[19]。

综合以上各学者的观点发现:①知识协同的目标是通过知识协同效力来提高知识创新能力。②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发展的必然。③知识协同具有一定的流程。④知识协同需要借助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因此,笔者以开放式创新为背景,认为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是指企业为了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去提升创新绩效,根据一定的流程,借助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建设合适的知识协同系统对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协同,以便激发协同效力,实现通过知识协同效力来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目标。

2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作用

知识协同的目标是通过协同效力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在开放式创新中,知识协同根据创新流程进展的不同需求,不断地吸收外部知识资源与内部知识进行碰撞、共享、关联、整合与交互等流程,实现内外部知识流的高效运转,激发协同效力,使,知识在隐性与显性之间不断的转换与螺旋上升,并且不断促进企业的知识吸收、应用与创新能力,从而加速知识创新的速度,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如图1所示:

2.1获取外部知识资源

企业所拥有知识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绩效[20]。知识协同是建立在知识资源的基础上,获取知识资源是知识协同的前提,知识资源的匹配程度影响着协同效力的发挥。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更强调外部创意的重要性,企业通过不断的获得外部创意来填补内部创意的不足[21]。创新具有一定的流程,不同创新阶段对知识资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创新流程不断与外部知识资源进行协同,在开放式环境下,企业一般更趋向于与用户、供应商、大学、研究机构和网络创新社群等进行知识协同[3]。用户作为产品的使用者,与其进行协同将使产品开发更贴合实际,更符合市场需求,与供应商进行协同可以为企业带来一些内部专有创新资源,而与大学、研究机构等进行知识协同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前沿技术[22]。

发现知识需求是获取知识资源与实现知识协同的前提。知识需求可分为隐性知识需求与显性知识需求。显性知识需求主要指需求主体可以较明确表达自己所需知识的所属学科、获取途径与方式等;隐性知识需求是指需求主体虽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知识需求,但其知识点已达到突破临界值,若给予相关知识,其知识创新速度会立马提升,或虽然意识到自身的知识需要突破,但对于从何方向突破以及所需知识的所属学科、获取途径等无法清楚表达。外部知识资源获取的方式一般有购买专利、参与或投资研究项目、建设研究联盟、成立合资公司等[23]。

2.2实现内外知识协同

当外部知识流入并与内部知识需求相互吻合时,即开始了知识协同,在知识协同的过程中,知识通过交互、关联、转移、整合、共享、碰撞等活动,使知识流在企业内外部高效运转,知识在隐性与显性之间不断的转换与螺旋上升,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实现整体效应是知识协同的目标,开放模式下的知识协同是一个根据创新阶段而不断变化动态协同,在协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创新目标、创新流程及创新进展等将知识创新需求分解成为一个个阶段需求,并且需求根据企业内外部各主体或团体所拥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特长等进行知识创新能力评估,然后根据阶段需求及创新能力评估结果将知识互补的各主体组合成一个知识协同群,以便协同群内各主体间的知识进行转移、共享、更新等活动,通过协同群内各主体的知识创新能力来激发整体效应,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完成知识协同目标。

2.3提升知识创新绩效

提升知识创新绩效是知识协同的最终目标,开放式创新中知识协同通过将内外部的知识主体进行组合,以使具有互补性的各个知识主体可以便利的进行知识的交流、互动、关联、碰撞、整合、共享等,当知识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时,知识在显性与隐性之间不断的螺旋上升,各主体间知识吸收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断提供,从而激发整体间的协同效应,实现知识创新绩效。其中知识吸收能力是指企业或个体对于输入知识的阐释和理解能力,企业或个体对于外部输入知识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能加速度其知识流的运转,从而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进程。在知识协同时,由于协同群内具有相同的创新目标而致使主体间的知识活跃度增加,当知识活跃度上升时,更有利于主体间知识的吸收能力。

而知识应用能力,一是指将新吸收的知识与自身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二是指企业或个体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将理论用于实际的能力。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使企业或个体拥有较强的联想能力,使得在创新中更容易发现潜在的知识需求,激发更多的创意发现。并且在企业新产品开发中,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使企业或个体获得更多的经验知识,从而增加企业知识资本。在知识协同的过程中,异质性知识的循环互动使得各知识主体的知识层面由易至难逐渐扩展,在知识扩展的过程中,主体本身所拥有的知识也在逐渐地融入,避免了知识断层的出现。由于知识协同根据知识需求主体的不同而传递知识,使得知识主体的专业知识更深,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占优势。

3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协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知识协同过程中,异质性知识经过共享、关联、碰撞、转移、整合等环节,实现知识创新目标。知识管理是知识协同的基础,知识协同通过知识管理,将具有互补性的各个知识主体进行组合,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将知识在协同群内进行有序的转移、共享与传递等,以便最大限度的激发知识创新量。知识协同强调协同效应,开放式环境下的知识协同主要受企业开放度、知识主体组合、知识需求发现、知识供给时间、知识匹配度、知识传播程度等因素影响。

3.1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影响

企业创新开放度是指为了提高创新绩效,企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就是企业融入与依赖外部资源的程度[24]。企业的开放程度与外部资源的流入及内部资源的流出呈正相关,即开放程度越高,外部资源的流入量与内部资源的流出量越高。虽然外部的异质资源对于开阔内部创新思维具有强促进作用,但是过度的开放也会致使内部创新人员的思维或漂浮不定,或偏离目标,从而导致创新绩效低下,并且过度开放会使内部资源大量外流,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技术泄露的隐患。如陈钰芬等[2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开放程度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的曲线相关关系,即企业的开放程度上升,创新绩效上升,但当开放程度超过某一点持续上升时,创新绩效却开始下降。

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外部知识资源受到重视,当内部知识无法满足创新需求时,企业需要打开知识大门,与外部知识资源进行协同,在协同的过程中,外部知识资源的流入量决定了知R协同的速度,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当外部知识流入量过低时,由于异质性知识过少,致使创新人员思维受限,无法激发协同效应。但是当外部知识流入量过高时,由于异质性知识过多,会使创新人员犹豫不决,也会导致创新质量与速度下降。因此,企业创新开放度决定知识协同的质量与速度,从而决定知识创新的质量与速度。

3.2知识需求发现的影响

知识需求发现是知识协同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知识需求发现的深度、宽度及速度决定知识协同的质量与速度,从而决定着知识创新的绩效。通过发现知识需求,才能明确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向,通过知识需求发现,才能及时地将合适的知识传递给合适的人,最大限度地激发知识创新速度,提高创新绩效。与显性知识需求发现相比,隐性知识需求发现更为困难,企业应对内部创新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掌握,并找出创新人员与创新目标的知识距离,根据知识距离,借助知识协同系统,渐进式的对创新人员提供知识需求。

3.3知识匹配度的影响

实现1+1>2的整体效应是企业开展知识协同的目的,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协同需要根据知识创新目标对内外部知识主体进行组合,各主体间知识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知识协同的质量。协同群内各主体间知识的相互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知识在各主体间流动,从而激发创新人员的知识创新热情与绩效。为了提高各主体间知识的匹配度,知识协同群的建立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与企业创新目标相匹配。实现创新目标是企业开展知识协同的目的,创新目标引领着创新人员前进的方向,偏离总目标的创新即使再出色,对于企业来讲也是无用功。②与知识创新者的知识结构相匹配。知识结构是指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存量、知识体系、知识创新能力等。只有对知识主体的知识结构进行系统的了解,才能对知识主体进行组合,才使各主体的知识相互补充,才能激发协同效应。③与创新人员的创新进度相匹配。知识创新是渐进积累式的创新,不同阶段对于知识的需求不同,根据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进行知识传递,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知识吸收力。

3.4知识共享程度的影响

在开放式创新中,知识协同通过将内外部知识进行交互、关联、碰撞、共享等实现知识创新,知识共享是知识协同的保证,通过相互的知识共享,异质性知识才能流动起来,才能使创新者的知识在显性与隐性间螺旋上升,实现创新突破。知识共享程度高时,知识才能被创新人员相互吸收与更新,才能带动整个知识流运转,产生协同效力。当知识共享程度低时,创新者由于视野受限而无法对知识进行快速更新,致使知识流运转越来越缓慢,协同效力低下。因此知识共享程度的高低决定者知识协同效力的大小,从而决定着创新绩效的质量与速度。

4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运行保障措施

知识协同的最大意义在于“协同”。协同不是各种知识的拼凑,而是众多异质性知识围绕同一目标的深度融合。在开放创新中,知识协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它根据各阶段各环节等的不同需求,动态地选择的与内外部不同的组织、部门与个体进行知识协同。由于创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对于外部知识需求越来越大,知识协同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开放式创新中知识协同的“协同效力”,知识协同需要先进的协同系统作为桥梁、需要科学合理的协同制度与人员作用运行保障,如图2所示。

4.1知识协同系统的构建

在开放式创新中,参与协同的知识来源于不同的组织与个体,这些组织与个体一般归属于不同的地域与国家,知识协同系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参与协同的知识收纳于知识协同系统中,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及时地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等,当有知识创新需求出现时,系统可以根据协同目标自动建设协同群,并及时地将知识传递或共享于所需的群体与个体,因此知识协同系统是知识协同工作开展的桥梁。为了实现协同效力,知识协同系统应:①知识协同系统应集多种协同方式于一体,如视频工作室、语音工作室、数字聊天工作室等,以便满足各类知识协同工作的开展。②知识协同系统应引入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知识协同过程中的各种痕迹及知识存储将被挖掘、关联、分析与推送等,以便及时地发现并满足各种显性或隐性知识需求,如在语音工作室进行知识协同时,当参与者提出带有疑问或询问的问题或概念等时(如:什么是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系统应可以及时的给予捕捉,并通过搜索系统存储或网络,实时的对知识进行推送,以便保证知识协同参与者的每个知识需求都被及时的满足。③知识协同系统应具有语音或视频转换功能。通过语音或视频转换功能及时将协同工作中以语音或视频出现的知识转换为文字存储,以便知识的积累、关联、分析与预测等。④知识协同系统应具有多语言支持与转换功能、与其它系统相兼容等功能。

4.2知识协同制度的制定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寸步难行。制度作为一个企业有序运转的保障,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协同,一般由两个或以上的组织或个体组成,不同组织或个体所具有的组织文化、工作方式、工作流程等不同,因此制定一个统一的知识协同制度是保障知识协同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知识协同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参与知识协同的途径、方式、流程等。制定知识协同制度,首先应对参与知识协同的组织或个体的工作习惯、方式等进行调查。其次,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制定认同程度较高且有助于推进协同效力的政策制度。然后,根据知识协同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对制度进行调整合,以便制度更加完善。

4.3知识协同管理人员的设立

管理人员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引领者、监督者与维护者,其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防止或降低偏差的产生。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工作中,外部知识的选择与联系、协同工作开展计划的制定、协同过程的监督、协同系统的维护、协同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协同管理人员。因此设立知识协同管理人员是保障知识协同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知识协同管理人员的设立应依据知识协同的规模而定,协同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与灵活的问题处理能力等。为了保证协同效力,应对协同管理人员的管理结果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价。

5结语

作为知识管理高级阶段的知识协同,要求知识资源在运转的^程中实现时间与空间上的有效协同,通过激发协同效力来提升知识创新的质量与速度。在开放式环境中,知识协同通过构建协同群将来源于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源进行组合,使知识在协同群内通过碰撞、整合、关联、共享等环节,将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合适的人,以便激发知识协同效力,当协同效力提升时,知识协同参与者的知识吸收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提升,从而提高知识创新绩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外部知识资源的流动特性,使得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协同受到企业的开放度、知识需求发现程度、知识供给时间、知识匹配度、知识共享程度等因素影响。为了确保知识协同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应构建相宜的知识协同系统、制定合理的知识协同制度与设立恰当的知识协同管理人员。然而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协同是一个复杂过程,探索创新各阶段知识协同的作用力度、研究知识协同方式对知识协同效力的影响等问题是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hesbroughH.openinnovation:thenewimperativeforCreatingandprofitingfromtechnology[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3.

[2]明星.中国开放式创新的路径突围[J].中关村,2011,(11):60-63.

[3]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71-82.

[4]陈衍泰,何流,司春林.开放式创新文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来自江浙沪闽四地的数据实证[J].科学学研究,2007,(3):567-572.

[5]张振刚,陈志明,李云健.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2015,(3):49-56.

[6]高良谋,马文甲.开放式创新:内涵、框架与中国情境[J].管理世界,2014,(6):157-169.

[7]anKLamp.Knowledgemanagement:thecollaborationthreads[J].Bulletin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2,(6):8-11.

[8]LeijenHV,BaetswRJ.acognitiveframeworkforreengineeringknowledge-intensiveprocesses[C].proceedingsofthe36th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HiCSS03),Hawaii,USa,2002.

[9]昆玉,陈昆琼.论企业知识协同[J].情报科学,2002,(9):986-989.

[10]倪颖杰,许建新,桓永兴,等.敏捷制造企业工艺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协同[J].航空制造技术,2003,(1):56-58.

[11]佟泽华.知识协同的内涵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11-15.

[12]李丹.企业群知识协同要素及过程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4:76-79.

[13]曾德明,文小科,陈强.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2):77-81.

[14]冯博,樊治平.基于协同效应的知识创新团队伙伴选择方法[J].管理学报,2012,(2):258-261.

[15]王馨.跨学科团队协同知识创造中的知识类型和互动过程研究――来自重大科技工程创新团队的案例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3):20-26.

[16]李全喜,张鹏,王楠.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情报科学,2015,(7):150-154.

[17]R.Swarnkar,aK.Choudhary,Ja.Harding:aframeworkforcollaborationmoderatorservicestosupportknowledgebasedcollaboration[J].Journal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2012,(23):2003-2023.

[18]张钊.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19]董媛媛,刘那,王丽丽.基于协同观构建R&;D联盟知识协同系统及系统动态效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4):52-58.

[20]彭伟,符正平,李铭.网络位置、知识获取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财经论丛,2012,(2):98-103.

[21]albertoDiminin,FedericoFrattini,andreapiccaluga.Fiat:openinnovationinaDownturn(1993-2003)[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2010,52(3):132-159.

[22]李随成,姜银浩.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及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53-58.

[23]杨武,申长江.开放式创新理论及企业实践[J].管理现代化,2005,(5):4-6.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6

[关键词]石油企业知识管理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要成为自主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因此,要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着手。石油企业肩负着我国维系国家石油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担,其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石油的供需,因此石油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取代物质资源成为石油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石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知识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以及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实施知识管理是提升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知识管理能使创新人员能方便、迅速而广泛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快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有效地缩减间接创新性时间,减少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避免项目失败的风险。因此,本文从知识管理和自主创新的相互关系着手分析自主创新中知识管理的过程,并提出利用知识管理提升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贯穿于石油企业自主创新的全过程,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知识的获取、共享、整合、应用和创新等过程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提供给创新员工并进行知识创新。石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管理的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石油企业首先根据自主创新的需要从内外部知识库中获取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取。内部知识库主要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创新知识的积累,包括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显性知识和半隐性知识;外部知识库主要是指与石油企业自主创新有关的外部知识,包括专利库、国外石油知识库、国内石油石化知识库和同行企业的知识库,如图2所示。

石油企业应根据需要恰当的选择知识来源从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主创新需要的知识。石油企业从内外部知识库获取知识后在创新团队和创新员工间进行共享,同时也将员工的个体知识进行共享来丰富创新员工的知识存量;然后将团队中的知识、个体间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知识的最大功效;将整合后的知识与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工作相结合,利用知识管理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进一步创新;最后在获取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实现了知识创新。新的知识不断融入到石油企业内部的知识库中最为继续创新的重要知识源。

二、知识管理提升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根据石油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管理的作用机理,提出提升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1.提升石油企业创新知识的获取能力。(1)提升自主创新显性知识的获取能力。显性知识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和相关技术的显性知识。石油企业首先要搜集与企业自主创新相关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然后选择恰当的知识源来获取创新需要的显性知识。(2)提升自主创新相关隐性知识的获取能力。首先,要获得市场信息相关的隐性知识,需要从与服务客户出发通过观察力、判断力、经验、直觉和灵感以及联想等创造性思维发掘市场上的潜在技术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隐性知识贡献给企业。

2.提升石油企业创新知识的共享能力。石油企业应根据自出创新的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和企业文化,将大庆油田的“大庆经省”、“铁人精神”更好的应用到油田企业中,增强员工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建立良好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将部分奖金与于知识共享贡献的大小联系起来。搭建高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将视频会议、知识地图、知识问答、现场作业等模块整合起来,给知识共享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和条件。

3.提升石油企业创新知识的整合能力。完善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整合机制和整合模式。充分整合外部知识来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石油企业普遍实行的课题制研发模式和与外界科研机构的合作。内部知识整合既要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实现个体知识整合、研发团队知识整合、企业知识整合及创新联盟知识整合。

4.提升石油企业创新知识的应用能力。石油企业应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将新知识应用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转化能力,将新知识的价值通过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化体现出来。

5.提升石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在整合自主创新过程中,除了有效利用现有的知识来完成创新外,还应注重在创新过程中新知识的不断创造,即自主创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在产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同时,往往都将产生一些新知识,这将成为后续创新的重要知识源,因此石油企业应在创新过程中培养创新员工的知识再创新的能力,并及时收集和存储新知识。

知识管理对于提升石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具有很好的作用效果。本文构建的石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管理的作用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出知识管理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策略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7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知识产权战略;难点;对策

一、前言

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国家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作为顶层设计,其实施有赖于中央,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及配合。截止2011年4月,我国已经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3个地级市正式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还有部分省市正在经陆续开展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工作。这些地方城市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都旨在与本市的实际情况和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促进城市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但是创新型城市在贯彻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难点,本文对这些问题和难点加以梳理并试图给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二、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

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当前多数经济较发、科教实力较为雄厚的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且已经有深圳、广州、长沙、杭州、苏州、大连等17个城市已经取得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资格,还有一大批城市正在进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申请工作。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国家经济产出最重要的基地,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城市经济越发达、创新活力越强劲、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作用就越突出,这既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一个前提,又是城市创新水平的一项指标。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史和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加强城市知识产权工作,大力开发和运用知识资源,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促进发展模式的创新。

党中央、国务院早在几年前就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而创新是需要完善的知识保护制度来保护的。总书记曾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促进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知识产权战略包括对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创新型城市要在发展模式上有大的创新,就必须加强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知识产权拥有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创新型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就拥有自主品牌就谈不上真正的自主创新,就谈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知识产权管理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创新型城市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行政管理能力制约着知识产权战略能否在这个城市被强有力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一个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城市,想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只能是一句空话,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城市发展软环境的好坏,建设创新型城市切需要实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构筑社会信用体系。

三、创新型城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难点

当前各地创新型城市都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主要有: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经费不足

当前各地城市还有很多没有设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经费,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只能挤占原有知识产权事业经费。全国各地城市知识产权系统知识产权事业经费来源、数额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城市由于知识产权局机构不独立,财务不独立,现有知识产权经费维持日常工作运转尚不充裕,更妄提战略实施所需的经费。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尚不发达或欠发达省份尤为严重。建设创新型城市,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经费来支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难以激励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难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那么建设创新型城市就难以真正取得实效。

(二)管理知识产权战略的体制不健全

当前全国各城市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行政级别、机构性质、隶属关系各不相同。初步统计行政级别有:行政正厅、行政副厅、事业正厅、事业副厅、行政正处、事业正处、以及科级单位。隶属关系有三种:直属市政府、归口科技局(委)、科技局(委)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系统内机构建制类型之多、关系复杂程度在全国地方政府管理机构中实属罕见。如北京市、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为直属市政府的正厅级行政单位,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为归口科技委的事业副厅级单位,长沙市知识产权局为正处级单位,成都市知识产权局为科技局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的正处级行政单位,福建的莆田、龙岩、南平等市知识产权局为副处级事业单位,江西宜春市知识产权局只是正科级行政单位。这种混乱局面对于有些城市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必将阻碍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措施不完善

有些创新型城市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制定的措施不完善,主要表现有:

(1)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比较盲目

比如有些创新型城市在制定专利费用资助政策时,只注重政策的激励作用,而忽略政策的导向功能;只注重政策的短期效应,而忽略政策的前瞻性效应;往往单纯追求专利数量的攀升,忽视专利结构的调整。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对资助对象的范围规定于过宽,政策引导作用较为模糊。有的城市采用定额资助,即不论受资助对象的实际专利费用发生额,按统一的定额予以资助,定额标准过分低于受资助对象的个体专利费用成本时,会出现政策激励不足,不能起到政策应有的激励和调控作用;定额标准高于受资助对象的个体专利费用成本时,会产生政策激励失灵,诱发受资助对象通过申请资助获利的投机心理,从而加大政策实施的风险和监控成本。

(2)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比如有些创新型城市在宣传知识产权意识、普及知识产权观念方面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没有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或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不能充分协调涉及知识产权工作的各个政府部门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城市在知识产权评估、融资抵押、维权等方面不能给予很好地协调。很多城市没有规划与主管知识产权工作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合作会商机制,争取中央对地方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3)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长期存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双轨制保护模式,涉及行政执法的单位众多,如知识产权系统、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商标局系统、版权局系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系统、农林业行政管理系统、海关系统等。各个城市的知识产权保护都存在机制的协作问题,如各类行政执法单位之间的执法协作问题,司法机关的内部协作问题,行政执法单位与检察、审判机关之间的协作问题、各类执法主体之间的区域协作问题,多数城市并没有就如何避免在协作中出现冲突给出比较合理的措施。并且多数城市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通常是采取由执行部门牵头的专项检查行动,没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举报中心、维权中心的作用,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报、维权奖励制度,没有建立知识产权诚信档案,缺少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

(4)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有待增强

还有很多城市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普遍较低,主要是在战略中没有在知识产权转化、转让、许可、贸易、融资、抵押、评估等方面建立强有力的综合运用平台,没有形成“产、研、学”一体化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

四、创新型城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

创新型城市不仅要在发展模式上创新,也要在涉及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方面的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关于创新型城市目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给出以下几点对策。

创新型城市在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中开加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经费预算,同时也要积极争取中央关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经费的拨款,合理分配经费的使用,建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创新型城市要在本级政府行政编制中提高知识产权部门的行政级别和地位,增加知识产权部门的人员编制,提高知识产权部门的权限,要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或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中确立知识产权局作为领导单位,统领全市的知识产权工作,提高行政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和冲突。

创新型城市要在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方面制定更趋合理和公平的激励机制,比如适当调整专利资助制度,调整资助结构和标准,将激励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含金量,建立知识产权质量评价体系,给知识产权质量分等级和评分,作为知识产权成果在运用方面的参考。

创新型城市要在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知识产权局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或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中领导重要,加强区、县级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加强对企业、高校、个人的知识产权管理,积极与其他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要提升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评估机构等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宣传、协调作用。

创新型城市要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方面建立统一的执法标准,协调好各个执法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积极响应和参加中央统一部署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宣传和展示专项行动的成功,要争取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建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举报中心、维权中心的作用,制定举报、维权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合理合法维权。建立知识产权诚信档案,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其他城市之间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

创新型城市要在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方面建立综合知识产权转化、转让、许可、贸易、融资、抵押、评估等方面的运用平台,形成“产、研、学”一体化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在产业中的通畅流转。

参考文献:

[1]吴汉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J].安徽科技,2008(6).

[2]金明浩.论武汉城市圈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作机制的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2010(4).

[3]创新型城市建设课题组.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状和对策[J].杭州科技,2010(3).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8

关键词: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知识创新机理

0、引言

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导手段。由于任何创新活动都属于项目的范畴,因此具有较强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群管理能力以及项目组合管理能力的项目导向型企业是开展和实施创新项目的最佳载体。项目导向型企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主导企业模式。

Drucker认为知识是当今社会唯一有意义的资源,知识创造及运用能力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Zaek指出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中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同样,知识也是项目导向型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关键和重要要素之一。项目导向型企业所开展的主导活动――项目活动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等特性,这就需要企业中的员工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存量以及进行知识创新才能保障项目目标和组织战略目标的得以实现。而项目导向型企业中具有高知识存量的员工、“按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战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及开放的组织文化等组织特征都预示着这类企业有利于知识的创新。但是,目前人们还缺乏对这类企业知识创新形成机理的了解和研究,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机理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类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了解它的知识创新形成过程。

1、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特征

项目导向型企业(poC)的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学者Gareis于1991年提出的。目前,比较权威的有关项目导向型企业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奥地利学者Gareis和中国学者戚安邦进行的较为深入的研究。

2000年奥地利维也纳经济与管理大学在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的委托下组成了以Gareis为领导的课题研究团队,开始对poC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把poC的特征归纳如下:一是把“按项目进行管理”作为组织的战略;二是使用临时性组织来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三是用项目组合来管理不同类型的项目;四是拥有特殊的永久性组织单元,例如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组合团体;五是运用新的管理范式;六是认识到自己是项目导向的;七是具有明确的项目管理文化。上述poC的特征又可以进一步归纳为3个方面,即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

随后,国内学者戚安邦、于波在Gareis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将poC的要素归纳为组织体制、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和创新管理能力等4个方面,并把poC的主要特征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一是poC的组织活动以项目为导向;二是poC的组织体制以项目为核心;三是poC的管理机制以自主为主线;四是poC的文化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五是poC要求具有很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有关poC特征的研究存在交叉和重叠之处,例如项目导向型的企业活动代表的是按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战略,项目导向型企业文化与项目管理文化内涵相同,新的管理范式与项目导向型管理机制内涵一致等等。本文认为poC的特征应该兼容上述研究归纳的所有要素,即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体制、管理机制、管理能力等6个方面。poC强调合作、沟通、平等和授权的特点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平台,再加上知识型人才的知识创新实施主体表明poC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2、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体系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包含4个必要的要素:知识创新主体、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和SeCi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知识资产和开展4种知识之间的交互和转换来实现知识的创新。

2.1 知识创新主体

项目导向型企业中知识创新的主体可划分为3个层面:个体层面、项目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项目团队是poC知识创新的主要载体。项目团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团队内部的成员以及由项目管理办公室(pmo)从组织内部及外部获得的知识。其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知识的外部获取以及推广工作,项目团队主要负责知识的整合、创新以及应用。项目团队中的个体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积累知识。根据nonaka的知识创新螺旋运动模型可以得知,知识创新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经过4种知识转化模式(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而产生的过程。poC中各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知识的不断互动增加了创新主体知识存量和扩展了知识的类别。poC中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2.2 知识创新平台

知识创新需要特定的场所和平台。目前有关知识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涉及“巴”(ba)和知识场。这2种知识平台的本质区别在于知识场是知识载体发散出来的知识所构成的一种氛围,而“巴”既可以是物质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空间或精神空间。而且,“巴”侧重于一种知识创新的整体氛围或场所,而知识场强调的是2个知识载体之间的互动氛围,既可以指2个个体之间的知识场,也可以指2个团体之间或2个组织之间的知识场。

2.2.1 “巴”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nonaka和Konno提出了用来解释知识创新的平台――“巴”(ba)”。“ba'’翻译为中文就是场所的意思,是知识载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创造知识的平台。“巴”强调的是个体、团队或组织知识创新的整体氛围或场所。nonaka把“巴”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发起性“巴”,它是个体分享情感、审美、想象和经验等精神和心智模式的交流场所,是隐性知识转化的空间和平台;二是对话性“巴”,它是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的场所;三是系统性“巴”,它是显性知识得以传播和转换为更加系统的新的显性知识的空间和场所;四是演练性“巴”,它是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场所。知识创新的各主体在4种不同的“巴”中进行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进而推动创新知识的产生。

2.2.2 知识场

知识场的概念源自物理学,类似于电荷之间作用所产生的电场。芮明杰、陈娟把知识场定义为:知识载体周围的客观存在的一种由知识载体发散出来的特殊物质。知识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知识场来进行的(见图2)。知识场强调的是2个知识载体(个人、团队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识载体之间知识场作用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知识创新的能动性和可实现性。当知识场的作用力较强时,知识创新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反之,知识创新发生的可能性则较小。借鉴“巴”的分类标准,芮明杰、陈娟

把知识场也分为4类:一是共享的知识场,它是隐性知识之间转化的氛围;二是对话的知识场,它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氛围;三是系统的知识场,它是显性知识之间相互整合的氛围;四是演练的知识场,它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氛围。

2.2.3 知识资产

知识资产是知识创新所必需的输入与输出因素,是知识创新实现的企业资源和动力源泉。知识资产可分为经验性知识资产、概念性知识资产、系统性知识资产以及惯例性知识资产。其中,经验性知识资产是由经验构成的隐性知识,这种资产具有隐含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传递的特性;概念性知识资产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进发而出的,通过人的想象、语言和符号等表达出的显性知识;系统性知识资产是一种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显性知识,这种知识资产最容易被模仿和使用;惯例性知识资产是人们通过行动和实践而掌握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通常是通过“干中学”的方式获得的。

2.2.4 SeCi知识创新过程

国内外比较权威的有关知识创新模型的研究为nonaka提出的知识创新SeCi转化模型。知识创新过程是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4种方式的转化而完成的。S表示社会化过程,是指隐性知识经过交流和共享经验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e表示外部化过程,是指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C表示组合化过程,是指将显性知识进行整合和交叉,从而形成更加复杂或更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i表示内部化过程,是指将显性知识经过吸收和提炼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新知识正是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和作用下而不断创造出来的。

3、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机理分析

项目导向型企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企业,大量的项目活动需要运用多种知识来消除由于项目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而带来的知识缺口。poC中的高素质、高能力和高知识存量员工以及poC独特的特征表明这类企业有利于知识的创新。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需要满足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创新主体和SeCi知识创新过程等4个要素。

知识创新需要poC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和平台,也即知识创新的“巴”以及知识场。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机制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和配合,项目团队成员之间比较默契和融洽,团队成员之间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能够顺利地进行情感、经验和想象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精神和心智模式的交流场所,即poC具有发起性“巴”;同时,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管理机制预示着团队成员之间拥有良好的沟通关系,因此,poC具有对话性“巴”;团队成员从事大量的项目活动,充分体验了“干中学”的实践工作,能够使自身的显性知识转换为个人的隐性知识,而且讲究配合和协作的组织文化表明显性知识能够顺利地在团队中传播,所以poC还具有系统性“巴”以及演练性“巴”。项目导向型企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使得各知识载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知识场作用力。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组织知识资产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组织内部知识资产;二是组织外部知识资产。组织内部知识资产是通过组织成员从所实施过的大量项目中积累、整合和创新以及从外部组织中引进和学习而形成的;组织外部的知识资产需要pmo能够及时发现、识别和挑选有价值和实用性的知识。

在知识资产以及知识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知识创新主体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交互和转换,经过知识创新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以及内部化的创新模式来实现知识的创新。这一知识创新过程是一种抽象化的过程,在实际的知识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主体可能并不能意识到其知识的创新是按照SeCi知识转换和螺旋创造出来的,但知识创新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与这一过程相符。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主体包括项目团队中的成员、项目团队和pmo(即组织层面的知识创新主体)。项目成员知识创新的实现既可以通过自我学习从组织外部获得知识来完成知识的转换,又可以通过在项目团队内部的互动实现知识的创新;项目团队的知识创新仅仅指的是团队内部全体成员之间交流和互动实现的创新,团队内部知识的获取来自于成员以及poC知识库;组织层面的知识创新主要是通过汲取外部组织的知识来完成的。项目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和转换是知识创新的主要来源,项目成员以及组织是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重要要素,其中项目成员是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内部主体,组织是项目团队内部知识的有效补充者和提供者。

综上所述,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是项目成员、团队和组织等知识创新主体在适宜的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知识资产,经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和互动来实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机理如图3所示。

4、结论及建议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主体、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以及SeCi知识创新过程4个要素。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机理是知识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知识资产,经过SeCi知识螺旋来实现知识创新的。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9

关键词:不确定性规避;知识转移;创新绩效;中介作用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10.25

中图分类号:C936;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6)10-0113-05

abstract:takingscienceandtechnologyemployeesastheobject,basedon370validquestionnaires,usinghierarchicalregressionanalysismethod,thispaperanalyzestheeffectofuncertaintyavoidance(Ua)onemployeesinnovationperformance(ip),anddiscussesthemechanismofknowledgetransfer(Kt)betweenthem.themainconclusionsareasfollows,UahasanegativeimpactonKtandip,Kthasapositiveinfluenceonip.KtplaysapartintermediaryrolebetweenUaandip.ithasreferenceandguidancesignificancefor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enterprisesthroughthemanagementandinterventionofKt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employeestoimproveip.

Keywords:uncertaintyavoidance;knowledgetransfer(Kt);innovationperformance;intermediaryrole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依赖于员工创新绩效,如何有效提升个体创新绩效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不确定性及创新项目的内在不确定性是创新活动的两个典型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企业难以准确预期创新的投资回报率,在实施创新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创新目标,企业将这些压力传递到员工层面,使员工的工作不确定性增加、安全性降低,这就造成不确定性容忍度较低的管理者和员工往往倾向消极地预测或估计,表现出更少的协作性和工作热情投入,严重阻碍创新绩效的提升。已有学者从国家层面和组织层面研究不确定性规避对创新的影响,发现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从个体层面系统证实这一观点的研究成果很少。

知识转移作为一个过程变量,常被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他变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见研究知识转移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员工创新绩效间关系中作用的文献[1]。知识转移可以增加知识储备量、提高知识质量、优化知识结构,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奠定基础[2]。个体是知识转移的起点和载体,不同层面的知识转移通过个体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研究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不确定性规避作为个体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维度,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知识传播方和知识接收方的文化价值观差异对知识转移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双方都是低不确定性规避时,知识转移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探讨不确定性规避是否会降低员工创新绩效,以及知识转移在两者关系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企业提升员工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支持。

1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11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个体在未确定或未知的情境中感受到威胁的程度,从而产生对变化的回避[3]。不确定性为创新提供可能,员工常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创新决策。创新绩效是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的结合体。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员工在面对一些模糊的、不可预测的情境时会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对新的、不同的想法、方法和概念容忍度较低[4];在决策时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较大,表现为对未来不良预期的发生概率和成本做出较高估计,导致识别、接收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受损,决策出现偏差,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并选择消极应对的策略[5]。不确定性规避可以理解为成员依赖企业制度、规则和程序来缓解未来不确定性事件对自身造成压力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在探索性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创新依赖于企业的制度环境,创新对企业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6]。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个体在识别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想法、执行创新行为、支持他人创新等方面表现出较低的积极性,甚至拒绝接受这方面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影响创新绩效的提升[7]。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H1a: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行为呈负相关关系

H1b: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结果呈负相关关系

12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不同个体之间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知识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一方将知识传播出去,另一方接收到知识并消化吸收、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提升个人能力或完成工作任务[8]。不确定性规避差异对知识转移渠道丰富性与知识转移效果间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表明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9]。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个体对新颖的想法和观点的容忍度较低,认为吸收新知识存在风险,进行知识转移的主动性和意识较弱;不确定性规避较低的个体通常相信事情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期望通过知识转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知识转移双方的文化差异会影响知识转移,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体现在转移主体的文化与所转移知识特征的匹配,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的文化不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10]。知识传播方和知识吸收方在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上的相似性或知识传播方的文化情景都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当双方都倾向于低不确定性规避时,知识转移容易进行,否则,二者之间的知识转移过程中会有阻力,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会增加知识转移的成本[11]。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转移呈负相关关系

H2a: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传播呈负相关关系

H2b: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吸收呈负相关关系

13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知识转移有助于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增加个体的知识存量,为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交流和共享知识为个体提供相互学习与合作的机会,有助于组织内部进行知识的交换和转移,会激发个体创造知识的动机并增强个体的创新能力[12]。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推动转移知识的集成和整合,从而提升个体创新绩效。研究证实,知识转移为激发员工的核心能力提供推动力量,为员工创新活动提供知识储备,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13]。隐性知识对个体创新绩效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隐性知识转移越多,个体创新能力越强,创新绩效也越高[14]。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H3a:知识传播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H3b:知识吸收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H3c:知识传播与创新结果呈正相关关系

H3d:知识吸收与创新结果呈正相关关系

14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

知识转移过程中具有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甚至存在一定的风险。具有较高不确定性规避的传播方,其知识转移意愿、转移能力较低,对知识接收方的信任度不高,知识保护的意识强,但这会阻碍知识转移,增加知识转移成本;具有较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知识接收方对知识的接收动机、吸收能力、挖掘能力比较低,知识转移要在这些个体中发生,必须有重大介入,否则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转移促进知识共享,有利于开拓思维、产生新思想、新创意。知识转移的效果越好,知识被吸收和挖掘的程度就越高,知识存储量就越多,越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创新行为就越多,创新绩效会逐步提升。可见,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产生阻碍作用,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由此推断,知识转移是不确定性规避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知识转移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H4a:知识传播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H4b: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H4c:知识传播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结果间起中介作用

H4d: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结果间起中介作用

综合以上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本研究构建了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取

科技型企业重视员工的创新绩效,研发活动较多,员工创新活动也较多,所以本研究选取科技型企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2015年8月,对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克拉玛依等城市的29家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纸质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31份,最终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858%。此次调查中,学历为高中、中专的占81%,大专的占281%,本科的占505%,硕士及以上的占111%,其他占22%;普通员工占503%,基层管理者占195%,中层管理者占181%,高层管理者占59%,其他占62%;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占156%,3~6万元的占519%,6~10万元的占222%,10~15万元的占54%,15万元以上的占49%。

22测量工具

所有变量均采用国内外成熟且信效度良好的量表进行测量,问卷设计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由调查对象对题项表述的符合程度从“1表示完全不符合”到“5表示完全符合”中选择。

(1)不确定性规避。采用Jung和Kellaris编制的单维度量表,包括7个题项,如“比起灵活多变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我更喜欢固定、事先确定好的工作内容和流程”[15]。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3。

(2)知识转移。采用唐辉开发的二维度量表,分别是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其中,知识传播包括5个题项,知识吸收包括5个题项,如“我经常与同事、客户和专家有效沟通来解决问题”[16]。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7。

(3)创新绩效。采用姚艳虹和衡元元开发的二维度量表,分别是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其中,创新行为包括6个题项,创新结果包括11个题项,如“工作中,我能提供改进技术、流程、服务或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新想法”[17]。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5。

(4)控制变量。学历、工龄、职位和收入等变量不同程度地影响不确定性规避、知识转移和员工创新绩效,本研究选取学历、职位和年收入作为控制变量。

3数据分析和结果

31变量的结构效度检验

通过amoS210软件,使用模型拟合指标评价变量的结构效度,X2/df

3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与区分效度检验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从相关矩阵看出:(1)不确定性规避与知识传播、知识吸收、创新行为、创新结果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

33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

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利用膨胀因子(ViF)和容忍度检验多重共线性问题。各回归模型的ViF均小于10,容忍度均大于01,再次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检验的结果如下:

(1)不确定性规避对创新绩效及其维度的影响。模型m1、m2、m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确定性规避对创新绩效、创新行为、创新结果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β=-0460,p

(2)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及其维度的影响。模型m4、m5、m6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知识传播、知识吸收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β=-0561,p

(3)知识转移及其维度对创新绩效及其维度的影响。模型m7、m9、m1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β=0652,p

(4)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分别对比模型m1和m8,模型m2和m10,模型m3和m12的分析结果,中介变量的效应显著而自变量的效应减弱明显。这说明知识转移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结果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见表4。假设H4、H4a、H4b、H4c和H4d得到验证。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本研究以科技型企业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确定性规避、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假设,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不确定性规避对知识转移及其维度(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个体,无论是知识传播方,还是知识接收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都会表现出较低的知识转移意愿和较弱的接收动机,这种不愿配合的内在心理动机严重阻碍知识转移的进度,增加知识转移难度或成本,导致知识转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在知识传播方和知识吸收方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都比较低的情况下,知识转移的效率才最高。

(2)知识转移及其维度(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对创新绩效及其维度(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知识转移激发创新动机,推动创新成果的产生。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存在正向影响,这与现有关于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结论一致。

(3)知识转移及其维度(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在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及其维度(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不确定性规避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间接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产生影响。实证检验结果与前文的理论分析一致,这一研究结论扩展了个体层面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也揭示了个体文化价值观对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

42管理启示

(1)塑造“创新型”文化价值观,全面提升员工创新绩效。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价值观与创新型文化价值观的内涵和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企业要塑造员工的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价值观,使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员工看到创新成功带来的变革,弱化未知情况带来的恐惧和压力感,为提高员工创新绩效提供内在引擎。针对不同水平的不确定性规避的员工提供不同的制度规范和工作要求,尽量安排不确定性规避较低的员工从事与创新活动相关性强的工作,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员工从事一些对创新需求相对较小的工作。

(2)选择文化价值观与知识特性相匹配的员工,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目前很多企业认为知识转移仅是技术问题,建立知识交流平台就可以实施知识转移,这种观念是片面的。知识所有者常考虑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所有权、所处的优势地位等,或者担心得不到共享知识后的适当回报,最终不愿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实践表明,仅通过建立知识交流平台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作用很有限,为知识主体提供适当或比当前更高的利益是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

(3)优化知识转移环境,建立员工之间信任。个体层面的知识转移对员工创新有更直接的影响。个体间的知识转移通常在双方自愿、彼此信任的情况下进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建立一个气氛活跃、沟通畅通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间的信任,使员工能够自由、轻松分享知识与经验,可以将知识转移绩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维护知识转移双方利益的政策,避免知识转移导致使员工间的组织关系发生改变或产生利益冲突。

43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本研究仅限于科技型企业,未能在其他行业展开调查,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调查范围,提高研究的代表性;二是本研究仅限于个体层面,未来可以开展跨层次研究,探索不确定性规避与创新绩效在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使理论模型更加完善、解释力更强,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宋方煜.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2(5):412-417.

[2]张光磊,周和荣,廖建桥.知识转移视角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8):78-84.

[3]Joiner,ta.theinfluenceofnationalCultureandorganizationalCulturealignmentonJobStressperformance:evidencefromGreece[J].Journalofmanagerialpsychology,2001(3):229-242.

[4]刘追,郑倩.不确定性规避与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149-155.

[5]张国华,戴必兵.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4-130.

[6]mueller,V,Rosenbusch,n,Bauscha.Successpatternsofexploratoryandexploitativeinnovation:ameta-analysisoftheinfluenceofinstitutionalFactors[J].Journalofmanagement,2013(6):1606-1636.

[7]张敏.时间压力下个体无法忍受不确定特征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J].管理评论,2014(11):67-75.

[8]Shu-HsienLiao,ta-ChenH.KnowledgetransferandCompetitiveadvantageonenvironmentalUncertainty:anempiricalStudyofthetaiwanSemiconductorindustry[J].techonvation,2007(6-7):402-411.

[9]徐笑君.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对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的调节效应研究[J].经济管理,2010(1):61-68.

[10]Bhagat,R,Kedia,B,Hareston,pandtriandis,H.CulturalVariationsinCrossBordertransferoforganizationalKnowledge:anintegrativeFramework[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2(2):204-221.

[11]Leyland.m.Lueas.theRoleofCultureonKnowledgetransfer:theCaseof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J].Learningorganization,2006(3):257-275.

[12]tsaiw.Knowledgetransferinintraorganizationalnetworks:effectsofnetworkpositionandabsorptiveCapacityonBusinessUnitinnovationandperformance[J].the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1(5):996-1004.

[13]任伶.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与企业核心能力发展关系探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11):60-61.

[14]CavusgilSt,CalantoneRJ,ZhaoYS.tacitKnowledgetransferandFirminnovationCapability[J].JournalofBusinessandindustrialmarketing,2003(1):6-19.

[15]JungJm,KellarisJJ.Cross-nationalDifferencesinpronenesstoScarcityeffects:themoderatingRolesofFamiliarity,Uncertaintyavoidance,andneedforCognitiveClosure[J].psychologyandmarketing,2004(9):739-753.

知识创新的作用篇10

(一)知识管理的知识类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主要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种知识分类最早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能告诉的。”[4]显性知识是可以明确表达的知识,通常表现为公式、文本等,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公共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不能够明确表达的个性化的知识,是创造力之源泉,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模式、方法策略等。[4]隐性知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5],显性知识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原材料,隐性知识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源动力。因此,高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传统的传授教材显性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的教学,为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知识基础。

(二)知识管理的流程

所谓知识管理的流程即对知识开展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目前有关知识管理流程应包括哪些环节莫衷一是,但核心的活动环节应该包括: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运用和创新等。根据不同的知识活动目的,知识管理流程的重心也不尽相同,比如,以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的知识活动将侧重知识共享环节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流程指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对知识加工处理的具体步骤与环节,使得知识管理的实施具有了可操作性,即通过对知识开展获取、存储、加工、创造、共享和应用等活动过程即可实现对知识的管理,可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查高职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师生围绕高职教学内容(即相关的专业职业知识)开展的以实现教学内容知识转移和创新的一系列知识管理活动。

(三)知识的创新

追求知识的创新是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知识创新就是在知识的获取、储存、分享与转移等知识流程管理过程中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动、转化并最终实现创新”[3],也就是说在知识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涉及到知识的创新。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提出了SeCi模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社会化、外化、组合、内化等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创新。[6]可见,知识创新的教学需要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尽可能发生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化。

二、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内涵

“创新是指对现有事物的改造、改革,形成新的观念或理论、传授新的方法等”。[7]教学创新是指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依据相关创新理论,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活动及相关教学要素进行改革创新,以产生一种新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系统活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察高职教学过程,它是一个典型的围绕教学知识展开的知识管理活动,其中包括很多的知识活动,如高职教学知识内容的收集、整理、传授、共享和创新。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即将高职教学视为围绕教学知识内容展开的知识管理过程,按照知识管理流程的步骤与要求来改革高职教学过程,并对涉及到的诸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教学元素做出改革创新,在相应的知识管理流程中实现教学知识内容向学生的转移与创新,以构建出能为企业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员工的创新教学活动系统。

三、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知识内容的获取

传统的教学内容以教师选择的教材中包含的专业知识为主体并做出适当修改,依据知识管理理论,笔者认为在知识社会应选择最有价值的、与工作实践紧密联系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应由专业显性知识和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组成。教学知识内容获取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整理有价值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涉及专业显性知识的组合和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的外化。各类专业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可以作为显性教学知识内容的基础。隐性知识是指是根植于个体头脑中的、与个体行为表现有关的难以明确表达的非结构化知识。[8]因而,隐性教学知识内容隐含在优秀个体的行为之中,从学习工作的行为角度来分析隐性知识,它应包括:有关专业知识学习的认知类隐性知识、有关专业技能操作的技能类隐性知识、有关工作任务完成的职业应变类隐性知识等。这些隐性知识分别存在于学科专家教师、企业高级技工、企业优秀员工等优秀个体身上,挖掘这些人身上的优秀隐性知识,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将学习、工作中的优秀人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对相关人员行为的分析将其中优秀隐性知识外化,并与专业显性知识一起有机组合,形成教学知识内容。笔者认为,以案例知识的形式呈现教学知识内容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因为案例知识既包括专业显性知识又包括专业知识运用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内容又掌握知识使用的方法策略。

(二)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

所谓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是采用一定的存储策略将教学知识内容保存起来,教学知识内容是知识创造的成果,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教学知识的存储不仅是学校知识总量的增加,更是学校知识财富的积累,同时已存储的教学知识内容可以作为学校知识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基础。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形式可以有三种:(1)编写教学讲义保存;(2)编写个性化的校本教材保存,这样学校可以产生更多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成果;(3)编制学校知识库保存,利用数据库技术将教学内容知识数字化后保存,同时与网络学习平台整合,方便学生的查询与使用。在知识存储的过程中要树立动态的知识存储观,及时更新知识库,淘汰没有价值的知识,始终保持学校知识库的先进性。总之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是学校优秀知识的积累,是学校知识创新的基础。

(三)教学知识内容的共享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即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知识共享的过程,是通过教师安排一定的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将自己编制的教学知识内容与学生分享的过程,学习即学生与教师、同学分享知识的过程。在知识分享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转移,实现了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知识共享行为创造各类合适的平台,如组建学习共同体,设计汇报学习成果的教学环节等。

(四)教学知识内容的使用

知识的运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强调知识的运用,一来可以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二来学生可以在知识的使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更重要的是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挥价值、创造价值,知识的积累与识记都不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将习得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的工作任务才是知识学习的终极目标,同时知识在解决工作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实现知识的创新。所以,创新教学改革就要巧妙安排工作任务,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使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实现知识在运用中的再次创新创造条件。

(五)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

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主要指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依据知识管理理论,笔者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转移知识、与学生共享知识,而且要尽可能促使教学知识内容在学生身上发生创新,使学生的知识收获远远超过教师原始准备的教学知识内容,并且要以形成学生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依据SeCi知识创新模型,为实现知识的创新关键要对教学知识内容发生“授、用、交、思”的教学环节:(1)授,指传授创新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内容的编写实现了个体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外化和专业显性知识的组合化过程,创新教学的第一步是将创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些内容是学生实现知识创新的知识基础;(2)用,指运用习得的知识内容。这里的“用”与传统教学中的练习不同,是指在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指导下开展的学习、操作、职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即将别人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3)交,指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将自己在学习、操作、职业等实践过程中的疑惑、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同学交流共享,在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解决疑惑,另一方面自己也能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获得启示,这个过程实现的是个体间隐性知识的社会化;(4)思,指对自己学习、操作、专业实践等过程的反思。“反思不单是对经验进行总结,而是伴随整个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9],反思是学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反思教学知识内容学习过程的提纲,个体要在教师提供的反思提纲的帮助下开展学习的反思过程,如在反思提纲指导下书写反思日记。反思日记的书写过程实现了个体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外化,这就使得个体的知识创新成为可能。

(六)其他教学要素的改革创新

任何一项创新教学改革都是系统工程,离不开其他教学因素的配套支持。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不仅是对高职教学过程的改造,其他教学元素的改革创新也要跟上,主要包括:(1)师生关系的创新。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交流,教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俯下身子与学生轻松对话,学生要努力虚心向老师讨教,因为“非正式交流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10],师生间无意的交流对话有助于知识创新的发生;(2)教学评价策略的创新。改革传统教学中将考试作为主要教学评价手段的做法,采取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参与知识共享的过程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采取多主体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同学之间可以开展互评。采用将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评价依据的总结性评价;(3)教学软环境的创新。所谓教学软环境,也就是校园的文化氛围,即学风、校风等,知识创新的教学需要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4)教学技术的创新。充分发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基于weB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知识库,提供各类交流、沟通及认知表达工具,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交流与创新提供便利。

四、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促进学生学习理念和技能的发展

在长期的高职创新教学实践中,师生间展开的创新教学活动安排、追求知识创新的交流讨论等行为,久而久之自然会营造出一种追求知识创新的教学文化氛围,根据内隐学习理论中有关认知无意识性的观点[11],学生长期受此创新的教学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技能都将发生变化,知识创新的理念将深入学生内心———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教学知识内容,还要努力实现自身知识的创新,构建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学习技能将得到提高———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记忆知识等学习行为,还应包括知识的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等知识管理活动。所有这些知识管理活动的完成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相关技能,这又将促进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素养的提高,所有这些都将对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生活学习理念以及掌握终生学习的技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更实现了学生知识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了追求知识创新的学习理念、掌握了实现知识创新的个人知识管理技能。

(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