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体育教学感悟十篇小学体育教学感悟十篇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7:38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1

中国历来是一个体育大国,看看奥运会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数数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我们为之自豪。欣喜之余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广大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情况是如何样的呢?

我从教将近二十年,一直在农村小学工作,对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状况有一定的感触。曾存几所小学上过体育课,几乎这几所小学的同学口中都说过}:体育课就是耍课或玩课,甚至在体育课上有的同学都不知道该怎样去玩耍,当然就更别去谈达到什么体育教学目标或是其他的了,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着偏远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呢?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现在广大农村最漂亮,最牢固的楼房当属学校的教学楼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也稳定攀升孩子们都能高高兴兴背着书包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但是,细心的你是否发现,除了漂亮的教学楼外,大部分小学里供同学们活动的场地还真应了小学的“小”,能有一个篮球场的就算比较富裕的了,一部分篮球场要么长度差点,要么宽度差点,或者旁边加上两张乒乓桌,不管玩篮球还是玩乒乓球都感到一些别扭。再看看学校体育保管室里的配备情况:胺质或皮质篮球都有,不能保证一节课下来还是鼓的;铅球也有,可惜空地全被水泥覆盖了,没地方投;跨栏架也在刘翔获得此项奥运金牌的带动下配备了,但是有几个小学教师具备这个专业知识?海绵垫也有很多,体育教师一节课保护不了几个学生完成动作。这几年争论最多的还是如果在体育课上出现事故后责任该如何划分,致使很多教师怕上体育课。

再来说说“师”的方面。学生在校内的活动场地和体育课中能使用的器材都比“普九”以前好了几倍,这也是党和政府重视义务教育的体现。在农村小学,体育课大都由语数老师来兼任,村小一个老师就要把所开课程的教学工作全部担任起来,涉及到专业知识较强的体育教学,老师进行的指导和教学的作用也不明显,体育课就有点像老师在“监督”学生玩耍一样,还得时时担心学生的安全,一日发生什么意外事故还会牵扯到与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方面的交涉……所以在小学上体育课非常辛苦但又没有好的效果。

其实,绝大部分农村孩子的身体是很健壮的,这些孩子要经常同家人下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做一些家务事,无形中耐力得到了锻炼。同龄孩子之间平时打闹嬉戏的方式也比较粗犷,关节比较灵活。即使出现小伤小痛时也表现得很顽强。这些健壮的身体就是没有得到系统化的训练,真是可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利用体育课对同学们进行较为系统化的体育训练,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会不断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国家选拔体育好苗于的范围……。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体验一领悟”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38-01

一、小学语文学科蕴涵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

小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不但是小学教育阶段最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同时还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领域,它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是情感教育相当合适的载体。

(一)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的。这类情感教育因素的课文有很多,譬如《柳树醒了》、《秋天的图画》、《日月潭》等,这些文章或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画卷,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领略大自然的伟大与崇高;或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从而培养人与自然之间美好的情感;或表现了尊重生命,保护自然资源,关心爱护自然,反对破坏自然的感情。

(二)表现人与社会之间情感的。如《我多想去看看》、《北京》、《一面五星红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字里行间都透着热爱祖国的情感;《我们成功了》充满了集体荣誉感;《难忘的泼水节》、《藏戏》等表达了增进与不同文化的理解、沟通之情;《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表现了关心和平,反对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正义之心和忧思之情。

以上这些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情感教育,使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内容被学生吸收、内化,并转化为意志行动,这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教育是互动的、双向的,情感教育尤其如此。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情感态度,教师自己的情感态度、教育行为方式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因为这是影响学生情感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做到:第一,保持乐观的态度。一个教师对学生抱乐观态度,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发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学业发展作出较高的期望,并为此积极努力。第二,有尊重学生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就是意味着对学生的价值、发展潜能和能力的肯定。若想促进学生有效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一切言行都必须以尊重为前提。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健康的情绪,一旦意识到自己情绪不良,便要努力调控,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第二,要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具体说,就是要养成关心学生、热爱工作、积极对待生活的心态,要有进取和创新精神,要尊重科学和真理,具有开朗的性格和较高的审美情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榜样。只有语文教师自己的情感素养提高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

三、“体验——领悟”: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深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教育内容,这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备条件。

(一)生活体验,领悟情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纷繁复杂的,有目的有计划地鼓励、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记录身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这对语文教学中唤起生活体验实施情感教育是有极大的好处的。譬如亲情教育,如今的孩子们大多生活在长辈的爱的包围之中,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尊敬他人、关爱他人之心,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二)朗读体验,领悟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或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感受表演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或通过对关键词句、重点段落的反复诵读,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内涵。譬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为了进一步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核心句子,教师可以抓住一些关键性的句段,比较揣摩,着重朗读。当然,朗读体验要与理解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情朗读。

(三)情境体验,领悟情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以景寄情、情景交融的精美篇章,这些篇章都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情感教育。根据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投影、图片、录像、录音以及形象化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或通过教学媒体直观展示,或以实物演示情境,或以音乐渲染情境,或以表演体会情境,或以语言描绘情境等,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领悟其中之情。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3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感悟式的求知学习需要健康的人格、强大的心理动力、充沛的感情和灵敏的思维,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一种以完善心智和人格为目的的积极进取的行为。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它们在逻辑上是先后有序的两个层面,微观的积累必然导致宏观的生成;它们又是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同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的关联及其转化最为关键。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通过语文学习感受人生,悟出语文与人生的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道理。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语文首先是语文,感悟首先是感悟语文;但是,语文又不仅仅是狭义的语文,感悟也不能仅仅是狭义的感悟。这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各自包含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关键是把握二者的平衡,坚持“两手抓”,防止畸轻畸重,用形象的话来说,始而凭借感悟之舟楫驶出语文之港湾,继而出没于生活的风波里。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思路,刷新了语文教学的话语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初中大纲。高中大纲与此大同小异,从略)

课程标准中有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健康感情、健全人格等的说明很多,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内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义教课标)“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课标)

新大纲、课程标准吸收当代语文教改的新成果,将语文目标由过去的“语文能力”更换为现在的“语文素养”,又在“语文素养”中注入生活体验、人格培养等新鲜内容,成为最新异的亮点。义教课标比新大纲更前进、更深化了一大步,不仅指明了目标,而且指明了手段、途径,即“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种崇高目标的实施变为“日课”,变为具体细致的教学任务。高中课标又与义教课标有所不同,更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划,突显高中课程的新特点。

实施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这一感悟教学策略,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纯以语文工具性内容或狭义的语文能力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微观建构,其极端表现就是“应试教育”;一是纯以与工具性内容相脱节的“崇高内容”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宏观建构或“高空作业”,其极端表现就是过去的思想政治统帅一切的“语文—政治课”。目前后一种现象几乎已绝迹,而前一种现象还很盛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体制、教材体制、评价体制等正处于转型期,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旧的习惯习俗的阻碍制约作用仍然很大,上面雷厉风行,下面龟步蜗行,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天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再瞻望未来的发展,希望与艰巨并存,任重而道远。

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近几年相继颁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们揣摩制订者的初衷,提出积累、感悟等概念,或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保持、发扬光大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根据我国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指导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文学和文化。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源于19世纪60年代,提出强调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体悟生命的理念。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来看,应该绽放生命光彩的语文课堂往往却忽视了生命的完整性。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探讨生命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给学生独特体验,让其感受生命的意义

情感和感悟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并不是说要老师去传授。语文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借助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而学生的发展也是因为个体的不同而独具个性。教育就是需要在尊重这些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上进行。小学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可以通过给小学生提供一些正能量的阅读,通过这些阅读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或者,通过学生写作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比如,教师让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申请成功的视频后让学生自由写作。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赞美祖国的伟大,有的学生对祖国充满了信心等等。这种形式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得以提高,而且还发挥了自己的见解、感受。体验使得语文学习进入了学生的生命领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生命的意义。

二、尊重学生观点,让学生生命自由发展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在于教师缺乏尊重学生感受的意识,最终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和生命力被扼杀。在教学《司马光砸缸》后,教师不仅问学生有什么感受,还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有学生提到:小孩子不应该在水缸旁边玩耍,而且有人掉进去以后不能直接跳下去救,而是想办法砸缸,还有其他学生说要尽快告知大人,我们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跑掉,应该向司马光那样学会处理问题。对于这样的见解,教师应该予以鼓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辨别能力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借助课堂学习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语文课堂是丰富的,通过生命教育理念来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生命、感悟生命是可行的。而且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完整生命,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到生命的可贵。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5

“悟学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共同获取大量感受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同呈现感受材料并充分感受下,教师引导学生确立感受点,通过感受点不断提升和扩大,逐渐接近感悟桥(最近发展区),然后给予学生自我感悟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和发展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接受教学模式,通过体验、探究、参与、讨论、调查、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体性,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经验的活动过程。

对教师而言,“悟学式”教学增加了教学的不确定性,这种教学的多样化和变动性要求教师应该成为教学上的决策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对“悟学式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讳莫如深,或不敢运用,或错误实施。我认为,这主要是有些教师对“悟学式教学法”缺乏理解所造成的。因此,对“悟学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作一番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一、“悟学式教学法”就是一种起始于生命原点以达精神丰裕的教育方法

“悟学式教学法”创立的基点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它将教学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使获得的知识与人的生活、生命紧密连在一起,二者“同呼吸共命运”。它让人学会感动、学会思考、学会关怀、学会奉献,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它把教学与人的生命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成了生命体的一部分,二者无法割裂开来,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这势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同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体现出生命的本真与多姿多彩,共升智慧、人格,实现人性教育的回归。

有些老师很敬业,课堂讲解得也很到位,但收到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大,原因就是忽略了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没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其实,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和信任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表现空间,我们会发现,与其费时费力地满堂“灌”,倒不如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总结来得更有效果,而我们只需要适时地点拨、引导一下就可以了!

二、“悟学式教学法”也是一种以建构学习理论为依托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悟学式”教学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共享思维成果,达成“意义建构”,最终形成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发挥各自的主体性,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小组的社会性,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承担责任和任务,同时,各自分配一定的认知工作,彼此在知识建构上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学习不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可以说,“悟学式”教学以合作方式取得了集体的成功,以集体的力量促成了个体的发展。

在体育课堂上,要传授一个技术动作,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而是做动作示范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的部位与时间,然后令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边练习边思考,在练习中总结动作要领。在建立一定的动作概念以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请学生表述动作要领以后,予以积极评价,并鼓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当学生们都基本建立动作概念以后,我才适时地概括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要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然后请“悟学标兵”进行演示。这样一来,在建立技术动作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技术动作的直观影像,实现了从抽象认知到直观理解的“图式”。

三、“悟学式教学法”还是一种以创造性理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目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新的教育热点。它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最佳抉择,必将带来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托兰斯认为,创造性是一个健康的人所具有的一种普通的心理能力。“悟学式教学法”中的“悟”,就是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通过学生的内省达到最终对知识的领悟,甚至于创新。它提供令人好奇的材料,通过学生的探究与尝试,逐渐发展乃至于创造新知识。

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踩高跷”的新授课上,有一个班的学生在讨论技术要领时以力学原理为依据各抒己见,主张强调力臂(步幅)的和主张强调速率(步频)的成为两大主流。当我引入“稳中求快”的战术时,有人提出了横向滑步走的设想,理论基础是横向走步幅够大,不受两腋夹住步频也得到保障。于是这个班采用了独特的横向“蟹形跑”姿势,没想到在前俯后仰的狂笑声中,这个班取得了我校第十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踩高跷接力的第一名。

四、“悟学式教学法”也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新课标特别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悟学式”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展开,强调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的三多三少(即“考察学生的趋同思维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少,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多,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少,考察学生显性的知识掌握程度多,促进学生体验和感悟少”),使教学成为学生生成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以及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对象,应该作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这个舞台上,老师扮演的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引导者角色。

2012年4月,我授命担任广西第七届农运会贵港田径队主教练。在此之前,我和我的队员们都没有参加过农运会,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整个备战过程中,对于最佳方法的摸索,队员们都是先通过力学分析,再搜索比赛视频,然后在实践中按表计时,总结出最有效的比赛方法。学生在“悟学”的过程中完全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扮演的只是引导和点拨的角色。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备战,我的学生在广西第七届农运会上夺得了3金3铜的骄人战绩。

“悟学式教学法”改变了课堂的学习机制,学生学会了在使用中学,在生活中学,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并在其中追寻无穷的乐趣。学习者变“要我学,我厌学,我懒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我勤学”,从而上升到“我活学,我巧学,我乐学”的境界。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6

断过程评价。并从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分析“学懂悟会”的内涵,提出“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懂悟会;化育;教学模式;本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21-06

[摘要]“学懂悟会”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视角,将“学懂知识”放在课前,“悟会内化”放在课堂,基于先学后教、化育的理论基础,基于三维课程目标,推行“学懂悟会”操作程序,践行多元支持和诊

断过程评价。并从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分析“学懂悟会”的内涵,提出“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懂悟会;化育;教学模式;本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21-06

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教育翻转,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把竞争教育变成共生教育,把量的教育变成质的教育,把有目的的教育变成有意义的教育[1]。“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正是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背景,分析“学懂悟会”五要素。以课前主动学懂知识,课内协同悟会的教学模式,追寻其共享资源、自主学习和化育的本真意义。本教学模式意欲从思维、思想方法、文化等方面入手,剖析“懂而不会”的内在原因,揭示“学懂悟会”的五问教学程序,揭示“学懂悟会”的感悟策略,结合具体案例陆续展开研讨,以期进行深化研究和推广验证。

1“学懂悟会”的学理分析

“学懂悟会”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视角,将“学懂知识”主要放在课前,“悟会内化”放在课堂,基于先学后教和化育的理论基础,基于三维课程目标,推行“学懂悟会”操作程序,践行多元支持和诊断过程评价。

1.1“学懂悟会”的课改视角——翻转课堂

虽然强调课堂教学要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但一直以来都不自觉地遵循着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其一,课堂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能够理解教学设计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其二,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堂外内化吸收,将知识转化为题型,并通过一定的解题思路、方法,从而完成知识点的应用以及将课本知识

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这种传统的教学惯性,曾无数次地产生了“辉煌”业绩,但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却十分差,如何撬动一下课堂教学的内外惯性行为已刻不容缓。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云端和手机端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环境,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程教学,适合教师借助技术实施个性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终端进行“一对一”学习,这必然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变化、课堂变化、课程变化、教学评价变化以及

教学方式变化。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自制讲课视频来教学,而是能真正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课堂互动时间。第一阶段,教师作为知识领域的先行专家,可以将属于单向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部分知识录制成ppt数字化视频,学生借助于教材(可以引导开发学材)、网络视频、单知识结构习题自行学习,这一

阶段,称之为“学懂”阶段。这样就留出了更多面对面的课堂时间,有利于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协同解决个别问题,且更进一步地,用以发展学生的高层次认知能力、科学思维方法,这一阶段称之为“悟会”阶段。“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课前学懂知识,课内悟会提升能力,教学过程是以知识为线索、能力为核心、情感为导向的过程。良好的自主态度是一切学习的根本,这正是翻转课堂带来的最大好处,也是“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的最佳阐述。

“翻转课堂”就是要颠覆传统教学流程,将“学懂知识”放在课前,将“内化”以及“作业”放在课堂,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悟会”的课堂,是知识动态的生成场,思维创新的展示场,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场,学生生命成长的发展场。

1.2“学懂悟会”的要素视角——五要素

教学模式一般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理论基础、目标取向、操作程序、支持系统和评价体系[2]。尝试提出和诠释“学懂悟会”的基本要素。

1)理论基础——先学后教、化育。“学懂悟会”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先学后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先学后教”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哲学层面看,“先学后教”中的“先学”是引导学生自己先去实践,从而形成初步认识;“后教”则让学生在已有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的广度和加深认识的深度,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先学”彰显了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些显然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倡导的;最后,从教育教学理论来看,“先学后教”则内蕴着“主体性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是为了不教”等思想理念。

“学懂悟会”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化育”[3]。化育的基础是人的内在固有力量,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文化教育实践引发学生感悟,唤醒学生潜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

2)目标取向——三维课程目标。“目标取向”这一结构要素旨在反映教学模式的价值旨趣,主要以知识、能力、情感等为目标。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从学生被“教懂”,逐步引到学生“学懂”,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起点上去主动探索新知。“学懂悟会”更关心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学生的知识缺陷、学

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策略与控制力。正因为要自己“学懂”,所以学生必须先“动”起来,先思考,去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而“悟会”主要是所有学生一起相互讨论学习,展示交流,进行悟会内化。教师则更多扮演的是组织、点拨、引导、促进等角色。学科德育的主要途径是浸润、感染、熏陶,可称之为化育;文化就像一个磁场,人处在怎样的文化场中就被磁(化)成怎样的磁性。既内化为学生思想、素养,又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科的德育与文化的化育,以情感陶冶、思想感化和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化育的意义。由上述可见,“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学懂”是知识目标,“悟会”是能力目标,“化育”是情感目标。

3)操作程序——学懂悟会。操作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学活动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线性逻辑步骤及其主要做法。“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推行的操作程序是:学(带问题学教材、学视频)懂(积累知识、练单知识结构习题)悟(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倾听与对话)会(交流与展示、当堂多知识结构试题、重难点微课程巩固)。

(1)学生“学懂”阶段,在课前。教师需就待学内容在网络学习平台中提出相应问题,提供系统化的学习辅助材料,特别是教材(也包括校本开发知识拓展类课程)、网络视频课程。规定学生当天晚8点前在平台上完成单知识结构习题检测,教师及时批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准备备课工作。学懂(积累知识)阶段经

历的五问教学,见表1;(2)学生“悟会”阶段,在课堂。教师应该再次展示五问问题情景的例题,这个阶段教师抛出的问题不再局限于是什么的感性知识,而是为什么的理性知识,即知识系统化、运用与创新。把教师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问题”,针对五问教学程序,确定5人组成“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探究,形成组内倾听与对话。五问可由一个小组一位代表发言,组内补充,接着可由其他组完善,如果大家觉得已相对完美,可以不必重复回答;第四问学生个体反省,由一组内单知识结构习题错误最多的学生讲讲自己错的原因并提炼小组学习的结果,但第五问每个小组都得进行交流与展示,各位发言成员间要不断释问、抛问,并说说自己的感想、体会、观点、结构、经验。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发言与评价之后,最后由老师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评价分析,师生共同归纳课堂收获并可以提炼一句话。课堂余下的时间,老师提供试题(区别于习题的功能,是多个知识关联题、思维能力提升题)并当堂互动校对分析。课外,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选择提供重难疑问的专题视频,并按层次及掌握水平自由选择试题再次巩固内化。教师则是调查学生单知识习题、提供的例题反馈、多知识关联试题等典型错例,并将师生共同提炼的经验共享至集体网络平台。有了自主学懂的经历,有了课堂自主交流的反应,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领悟,这也正是学生思维结构水平层次发展的规律。

设问章节设问程序知识水平

一问我看到了些什么?需要用到哪些旧知识?我了解新知识有哪些自己已知的信息?感性认识(前结构水平)

二问我想到了些什么?新知识的现象、概念、规律的表象描述分别是什么?理性认识(单一结构水平)

三问我还能想到些什么?知识的内涵是什么?我所理解的新旧知识如何联系、如何结合,因果关系、重难点知识是什么?联系概括(多元结构水平)

四问我能做些什么?我如何确定自己知道?知识的外延是什么?单知识结构习题掌握检测结果如何,请用自己的观点描述我已知的证据。知识的运用(关联结构水平)

五问我有没有可以替代的知识、方法?能否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到一些结论和对有关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找到一些解题规律?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没有这节会如何?它为什么重要?说说自己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创新(拓展抽象结构水平)

4)支持系统——多元支持。教学模式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一定的实施条件。多方面多元的实施条件构成了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能促使教学模式最大化地发挥其运作效力。不同的教学模式,所需的条件支持系统往往也不尽相同。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也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主要表现在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时空的设置等方面。譬如,在班额上面,因为要能体现更多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发言,行政班也好,选课走班制也好,每班学生数量要控制在40人以内(分成8小组,每组5人,要注意基础、性别的合理搭配)。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学懂”的有效运作,往往要对教学内容事先进行校本“学化”处理,要给不同层级学生(比如物理a、B、C班)提供各种“学材”,如不同层级的网络视频、单知识结构习题等。而且网络资源的重组和校本化开发也是需要大力支持的系统。再如,在教学时间方面,“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要求大幅度削减教师讲授的时间。而在空间方面,为了“悟会”中的互助合作,“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常常会打破传统“秧田式”座位设置,学生可以用“马蹄式”的课桌排放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课桌改成六边形大课桌,供5人学习小组设位。在教室里腾出更多的展示空间和组间距离,学生可以自由走动交流,比如黑板、投影、多媒体电子白板交互使用,并能即时演示师生的状况,即时反馈学生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影音即时传输。要将课程“学懂知识”学习放在课前,看起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实就是早就提倡的“自学成才”,况且这里的“自学”是老师将事先制作好的课堂“微视频”以及“单知识结构习题”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共享,然后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现代技术支持先“自学”。这里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也就是必须学会制作“微视频”以及必须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更需要极强的课堂艺术,随时生成课堂教学智慧,帮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体验。

5)评价体系——诊断评价与过程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因为每个教学模式在理论基础、目标取向、操作程序和支持系统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评价体系自然有异。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其评价方法主要倾向诊断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存在,所以在评价原则与标准上,它更多体现评价的主体性与多元化,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它更倾向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些将有助于

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

2“学懂悟会”内涵分析

2.1学习水平分析

常见学生学习过程常常是“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这六个程序性知识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分“懂、会、熟、巧”四个层次。在此模式中将熟、巧融入会中,简化为“懂、会”,并提出“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在“学懂悟会”中达到化育的境界。“学懂悟会”,是从学懂、悟会到化育的过程。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与智慧只能靠感悟。从知识、能力、情感角度出发,这是知识本位的双基观,强调学懂;这是可持续学习的生态观,强调悟会;这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强调化育,见图1。 2.2学习过程分析

“懂”是知识层面,“会”是能力层面。“懂”在于意义建构,知识有懂不懂,有听懂、看懂、学懂,有不同层次的懂。学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情,关注主动建构,关注自主学懂。这一阶段学生自行学懂的知识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隐性知识却在海水中深藏,就得靠课内去解决。悟是解题回顾,找错因,找根源,能透过知识现象看本质,拥有智慧,悟在其中,悟在规律,悟出方法,悟出变化。会在于能力生成,关键是学会思维。获得自觉运用物理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学习过程是知识传递(积累)和知识内化(开悟)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是知识积累(量的积累)——学懂过程;从“有知”到“认知”是能力提升(质的飞跃)——悟会过程。学懂过程是知识吸收的过程,悟会过程是知识内化过程。

“悟会”更强调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考、理论滋养与实践生成等学习方式在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意义。只要是学生亲自经历体验、整合所得、消化所有、感悟思想,即使他获取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有这样和那样的破绽,但它远比教师的完美呈现更有教育价值和成长意义。“学懂悟会”,就是从关注怎么讲好知识,到关注怎么“教”能让学生学好知识。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懂科学的事实、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悟性”。

在越来越重视教师专业培训的今天,教师都有听专家做报告的经历。如果专家传达的知识是全新的,找不到头脑中已知的认知触点,至多用欣赏的态度“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是不会有所悟、是不会有所改进的。如果头脑中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了解并心存疑惑时,专家的信息传达才能引起一定程度的认可与共鸣,才会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外化为一定的行动。如果自己去做一个报告,那么一定会针对听众基础,主动理清知识脉络,主动积累专题知识经验,并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经验,并以听众最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组织呈现出来。因此,当学生对问题有所了解并心存疑惑时,课堂内化才起作用,如果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那么课堂才真正起作用。

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强的能力可以促使知识的进一步获取。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化育于人的身心,通过质的提升以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的位置,见图2。

2.3学习方法分析

华罗庚教授把学习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由薄到厚”,是注释、积累、解题的过程,学生会在教材上注释,补充参考资料积累,通过视频、教材自行学习,通过单知识结构习题,在某个知识领域不断累积和深化,这就是“学懂”的过程,即为入模。“从厚到薄”,就是把已学懂的知识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汇贯通,感悟出关键性的问题来,悟出问题的来龙去脉,抓住要点,再和以往学过的比较,究竟添了些什么新内容、新方法。应该从习题、素材的积累,到教育教学规律、方法的积累,到教育思想的深化。一是抓本质,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消化,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二是抓要点,排除次要或干扰因素,突显关键信息。三是讲迁移,抓要点后再比较究竟什么是新内容、新方法。这就是“悟会”的过程,即为出模过程。

知识积累过程容易学且受学生关注,但知识的本质、思维能力的提升往往是最困难的,需要在知识累积到一定熟练程度才能有所感悟。而传统教学恰恰却是课内教懂,课外习会,把知识内化成认知这一最困难阶段交给了课外,交给了大量的习题,用大量习题课、试题讲评课层层翻练。这就是传统课堂填压式的教学模式“教懂习会”。

上海、浙江实行高考新政,6选3和7选3,必修走班将是大趋势,网络支持下的课前学懂,分层走班课内悟会,将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模式。

3“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将传统的课堂主要教知识的环节放在了课前,那么原先学生做作业等内化环节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放在课堂内进行。这种“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基于翻转课堂背景,具有共享资源意义。学生、教师、家长、网络等多方面教育资源互相依存、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就能制作出教学所需的精品视频课堂软件供广大师生共享。真正能够促进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其次,基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具有共同学习意义。学习是学生的高级本能,是无法教会的,教师过度包办滋养了学生过多的依赖。教师只有通过组织有效的、集体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学的本质),帮助学生先经历“独上高楼”、“衣带渐宽”之后,才能实现人的自觉自悟[4]。“学懂悟会”旨在通过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转变为学习者、指导者和辅助者。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懂”和“悟会”更具针对性。

学生学习知识或学习技术过程往往先入门仿效,再自行感悟,因此“先学后悟”更符合学习规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生就像骑自行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教育是一个“回头”(顿悟)的艺术,从自我的内部“引出”智慧的内核。因此,师生在知识积累和知识内化中,实现学懂悟会,具有自主学习发展的意义。

再者,基于三维课程目标,学懂悟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提升,更具有化育意义。知识与能力后天能够习得,但个性动机素养却要靠经历、反应、等待、领悟、升华,如同生命的姿态。“学习的动因”比“学习的方式内容”更重要,“学习的发生问题”比“学习的路径选择”更重要。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有被教

师感应到,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将离教育本真越来越远。让“学懂悟会”回归到化育的本真意义,见图3。

至此,意欲以“学懂悟会”为基本环节的教育模式替代以“讲背练考”为基本环节的应试教育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7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宜宾县以支部为单位,采取基层推、党员推、群众推和组织荐、领导荐、个人荐的“三推三荐”方式,在全县各行各业征集党员干部在岗位实践、支部生活、榜样力量、成长收获、党员心声等方面的所思所想、所获所得、所感所悟。广大党员以诗歌、顺口溜、对联等形式阐述自己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感悟,并在感悟中追寻入党初心、继续前行。

真学真悟在党规和系列讲话中追寻初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学习教育中,宜宾县高场镇小学教师杨明珍同志把感言总结成了一首诗:“两学一做扎心底,植根教育我做起。忧党兴党记心间,不忘初心继前行。教书育人做贡献,百年大计自此行。塑造栋梁天地间,伟大复兴梦成真。”杨明珍的诗只是该县众多普通党员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感悟的缩影,他们在学习教育中,通过原原本本读党规、系列讲话和党的理论著作,做到了学有所悟、以悟促学,通过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再次回忆了入党初衷,拧紧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筑牢了心中的信念“丰碑”。

实做实悟在守住底线与看齐先进中砥砺前行

“扶贫攻坚路漫漫,党员示范谋发展。学习教育是关键,争做合格只为强。基础设施划远景,产业奔康人更忙。专合带动全村富,脱贫摘帽民向往。‘五正要求’记心上,‘两学一做’岂能忘。”这是宜宾县商州镇两河村党支部刘扬厚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说到“做合格党员・向优秀看齐”,全县广大党员不甘落后,他们坚持把实践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对党规、系列讲话的所学所悟运用到脱贫攻坚、基础项目建设等日常工作中,将学习成效体现在服务群众上,做到了心里时刻装着工作、脑子里时刻想着群众,着重提高服务意识,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守住了合格的底线,并不断向优秀标杆看齐。

彻改彻悟在红脸出汗与开方治病中纠偏走正

“‘两学一做’似华佗,未生病、打预防,染小病、开药方,患大病、手术除,神医再世救病人。”泥南镇坪桥村农民党员王建恒这样写道。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宜宾县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主动向人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并对照党规对理想信念进行“体检”,做到了“红红脸、出出汗”,并认真制定整改清单、整改台账和整改方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开了方、除了病”,在“红脸出汗”“开方治病”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入党为了什么”“入党后做了什么”“今后该怎么做”等问题,做到了对不足进行整改,在整改中深刻感悟,在感悟中思忖不足。

笔者感悟:

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不高,大规模组织他们参加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不现实,而征集“微感悟”很接地气,不受体裁限制,可三言两语,也可缀句成文。农村党员可以用三句半、顺口溜、快板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抒发心得体会,从而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针对性。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8

【关键词】审美感悟人文积淀创新回归教材

美国教育家席勒曾经说过:"要想使孩子的人性趋于完美,那么就教会他审美吧!"我认为,审美不但包括认识美、鉴赏美,而且还必须做到能够捕捉美、塑造美。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课程之一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充分发辉其兼具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的优势,不断创新。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理想、道德、情感、智力、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他们今后完美人格的塑造和形成,提供充分的人文积淀。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创新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并通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塑造起学生的完美人格呢?以下为个人在就这个问题的几点探讨,列举于此,以求证与方家。

一、立足教材,引导学生感悟美、发现美

教师要在立足于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图片、乐曲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激起学生美的体验。另一方面则利用文字形象化、语文课文情节生动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中可以利用的因素,采用情境陶冶或表演展示的方式,提高学生发现美、发现美的能力。我认为,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拓展学生思维的手段。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文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亲情美、人性美等各种美的因素。做到以美怡情、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他们的审美体验。

比如,我在执教苏教版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便用加强朗读训练的方式,让他们在朗读中自己去发现美、感悟美。我首先让学生紧紧抓住作者对待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性美和亲情美。当学生领悟到这种情感后,我却没有把教学内容继续停留在教材上,而是设身处地"入境动情",把这种情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与教师情感互动的方式,共同来思考和感悟母爱。最后,我又通过对"这些年,母亲为我付出了多少?我回报了母亲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在情感的催化下,有新的开拓。让学生在思维与情感的碰撞中,感悟人性的美,并进一步体会到母爱的深刻内涵。

二、超越教材,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田

每一个教育者都期待,能够通过我们的引导和教育,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思想基础。

然而,当今社会,受拜金主义和"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很多孩子对于美的观点和体验也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但我认为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而言,这种不良的社会习气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又可以让教师以此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的心中注入一股可以提高他们审美体验的"强心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只要文质兼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作品,都可以拿过来让学生学习。"因此,语文教学可以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每周都能安排一定的课时量,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课本以外的内容。让他们在对这些新问题的思考和感悟中,逐步培养起发现美和塑造美的能力。

比如,在低年级语文的教学中,我用讲述神话和寓言故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通过对《十二只乌鸦》、《海的女儿》、《灰姑娘》、《丑小鸭》等作品中,那些坚强、勇敢、善良、纯真等主人公形象的分析,给他们以美的感爱、真的启示、善的启迪。每讲完一则故事,我都要让学生们讨论并说出自己内心深处,诸如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方面的感受。让孩子们的思维在内容的回味中得到驰骋,心灵在情节的感悟中受到滋润。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还注意观察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如表情、动作等方面的细微变化,目的是获得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提供资料。而在引导孩子们评故事、谈感受的过程中,我还引导他们正确地分辨作品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人物形象,进一步培养起他们向往美,追求美的思想意识。

三、回归教材,让学生在探索美的过程中,完成情与情的交流

教材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编写的,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依据。虽然教学不能从根本上偏离教材的内容,但是教师却可以以教材为依据,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美的过程中,进行心与心的碰撞,完成情与情的交流。

我想起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第一句话:"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学生正处在喜欢想象、敢于想象的年龄阶段。因此,语文老师就该利用自身良好的素质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语文、感悟人文的平台。引领孩子们将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形成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美的体验。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9

【关键词】阅读感悟语文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而语文义务教育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门思维性、想象力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具有严格感悟性、规范性、科学性的一面,而且具有灵活性、变通性、阅读性的一面。注意语文教学中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恰当地处理教材中的“一般”和“特殊”、“通常”和“例外”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融合贯通,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认识观,提高语言思维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将阅读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为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含有智力因素的内容,启发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渠道,用简捷巧妙的方法去思考和解答问题,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阅读与感悟呢?

1.教育阅读观念的开放性

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形成“开放式”的教育阅读观念,首先是教师角色的再定位。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友好的合作伙伴,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育人者、参谋者、服务者、欣赏者。

其次,教师不要先想怎么教,而要先想怎么学。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出发去考虑,才有可能真正为学生服务;教师也只有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有强大的学习潜能,有无穷的阅读感悟能力。例如,我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金色的草地》一文时,我放弃了平常的情境引入,而是采用谈话引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事,请同学们畅所欲言。于是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阅读后的问题:问题一,这些并不引人注意的蒲公英,为什么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欢乐?问题二:草地为什么会变色?为什么说蒲公英是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用这样的方法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地对学生学习的潜能进行挖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对学生的感悟能力的培养。

2.课堂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教育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语言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原则。”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能学会的内容不要讲,学生通过与同学合作能解决的问题不要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情况决定讲授内容,组织开放的课堂。

2.1开放的课堂,要给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权利。加强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核心是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要充分保证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能量得到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克服教材中一些带有指令性与唯一性的弊端,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学习方法。例如我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自由地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然后请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在自由、自觉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桌互相说一说、找一找,草地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请大家用笔在书上做上记号,这样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他们可以轻松的有目的进行阅读学习,另外在交流的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感悟思路,培养了学生阅读的灵活性。

2.2开放教学,诱发阅读意识。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全方位地分析和探讨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通过交流、讨论、想象等形式诱发阅读后的感悟意识。例如我在教学“摇”“蹲”“嘻”这3个字时,提问:“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老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几个字?”小组讨论后,有的说:把头左右摆一摆就是“摇”;有的做了一个摇船的动作说这就是“摇”等等。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记住字的办法。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的感悟思维也在这热烈气氛中诱发出来。

2.3开放的阅读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能力的核心是语言感悟思维,语言感悟思维的基础是阅读实践,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意识,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这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新教材加入了“体验性课题”使语文阅读教学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这无疑可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在应用中领会,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把学与用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秋天的雨》等都是学生平常喜闻乐见,学生或是做过、或是见过、玩过的,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因此学生们学起来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容易接受。

2.4开放的阅读教学,要设计开放题。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对题目进行猜想、理解而推陈出新,通过对课题的阅读解析,从而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例如上《秋天的雨》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抢着回答,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这么多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小动物们都在忙着干什么?”接着老师告诉他们:你们问的真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吧。像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感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为学而阅读感悟。

3.阅读运用的开放性

小学体育教学感悟篇10

关键词:阅读教学感悟能力自悟导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07-01

生本教育认为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感悟。感悟是什么?就语文学习而言,感悟是个性阅读的灵魂,是从文学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和创新。感悟有“自悟”、“导悟”两种形式: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力求读中自悟;另一方面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驱其意的同时悟其法,促进他们学会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1自悟

阅读中,无论是情感体验,个性感悟,还是语言文字训练,都应该以读为本。读是“感悟”的前提条件。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深思”就是“悟”。这“悟”不是靠抽象的空谈道理的方法去猎取,而是通过大量的“读”来获得。因此,教师应该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位,读中有所悟。不光悟其情,还要悟其法。首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只有给予全体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真真正正地读课文,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凸现。教师不能在学生尚未充分自主阅读的情况下就深入学习,更不应该把学习的结果、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初读阶段以学生自悟为主,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边读边感知字形,在读中理解词义,在读中了解课文大意。只要读得充分,读得流利,语言的整体感知就在其中了,句容易进入课文含着的情感中,此阶段真正做到多读少讲,学生不熟读教师不开讲。

2导悟

感悟有不同层次,感悟能力将随知识积累的丰富、思维方式的优化而逐步提高,学生自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导悟,才能事半功倍。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课堂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育的倒退。因为这都会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采用情境教学,以实物、图画、音乐、表演、语言唤起学生的兴趣很有必要,但导悟的内容远不止于此,教师应以读为本,把感悟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2.1读中有疑

清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人们的感悟能力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词提问,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只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在师本教育中,学生的思路循着教师的思路走,学习是被动的。而生本教育,教师重视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不明白不清楚,而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源于学生,在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更有吸引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军神》一课,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让他们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学生的质疑非常踊跃,教师对问题归类整理后简单的板书;让学生从中找一个自己认为值得研读的问题继续读课文,学生还提炼了研读专题“是个军人,为什么说他是军神?”围绕这个问题,学生自主研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读,阅读思路不断打开,对课文的认识也加深了一层,对的深深敬意也倾泻在重点语段的朗读之中。

正由于这种“知”与“不知”的不断交替,良性循环,才有利于感悟能力的提高。

2.2读中有感

让学生谈感受,其实是检查学生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时,注重让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前提下,用眼、耳、鼻、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言为心声,阅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学生不把心中的所感所悟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又如何得知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呢?不同的学生面对相同的语言材料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或感悟得广度和深度有差异,这与学生的人生经验、思维方式、语言储备课外阅读紧密相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学生各不相同的感受,只要思想正确,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不要强行统一,最好成绩是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探究,产生更具体、更深切的感受。随着阅读实践的增多和理解水平的提高,感悟必定更深刻。

2.3读中有想

“想”之想象。真正感受语言文字描述的意境才算对文字有感悟,它离不开想象。意境又可意会、可言传的内容,又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些都不是通过分析就能让学生领会的。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意境,要重视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特定场景或生活画面。如《凡卡》一文,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了在鞋匠家多过的非人生活,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使学生对描写的语言有较深刻的感知后,教师就引导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象凡卡的痛苦,自己仿佛身临其境;并和凡卡比童年,从而深切地感受到凡卡的“痛”;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检查学生的感悟,如果学生“悟”出凡卡“悲”与“苦”的意境,语气中则充满同情。

2.4读中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