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十篇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十篇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2:19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1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项目“协同创新的理论、机制与政策研究”(12JZD042)、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团队核心能力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11YJa630075)、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2009204)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针对协同创新视域下的评价问题,围绕着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展开探讨,着重对包括主体的差异性、评价唯一性、过度评价、创新环境等进行分析,提出协同创新的评价应有突出“柔性理念”的顶层设计,同时要建立协同创新的全面评价机制,建立分类评价的评价体系,突出以贡献为主导的利益分配机制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关键词:协同创新;评价;利益;知识产权

一、问题的提出

“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针对当前高校创新资源要素分散孤立、学科单一重复、政产学研脱节、科研效率低下等问题实施的协同创新计划。以往产学研联盟、联合攻关等合作研究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有效合作,存在以下问题:主体间存在着整体目标与合作目标的差异,整体与部门以及部门间存在诸多矛盾;主体间的长效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合作联盟缺乏有效的投入、研发合作和知识转移机制,未能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制与制度对创新资源的割裂、创新资源要素难以流动,创新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产业技术创新不足、创新科研组织规模小且力量分散、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缺乏有效集成等等。而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根本原因是评价问题所致。

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建立以原始创新质量、贡献度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和核心,把分散力量凝聚成集群能力解决重大问题。只有公平合理地分配各创新主体间的实际利益才能调动起各主体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实现富有成效的协同创新,而利益分配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有对不同主体在创新中的作用、地位和贡献进行合理评价,才能为协同创新实现利益合理分配提供机制保障。评价能起到评估作用、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推动实现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和成果收益的合理分配,引导不同主体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二、有关协同创新的评价研究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于协同创新的评价问题主要针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等领域,研究较多集中在使用模糊综合评价、Dea、aHp、Bp神经网络、动力学理论等分析方法构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学研的绩效、质量及风险等进行评价,如孟宪文、楼高翔、王玉梅等学者的研究,偏重于分析方法在协同创新中的情景接入,其本质上是通过项目、成果试图实现对主体的定量评价,而围绕合作研究中各主体间的评价较为少见。以往研究中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指标体系着重评价合作的成果和效果,不区分主体间的贡献大小,因而模糊了不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把创新主体局限于团队、高校与企业、知识创新联盟或产学研联盟等主体,而现时协同创新中主体类型已扩大到政产学研及国际社会等领域,提倡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三是侧重于事后评价,基于合作结果的事实内容及数据分类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忽略了整体中不同主体间的主观能动评价,而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主体间的利益问题,但由于利益问题复杂涉及面广,主观性强难于测量而被忽略。

三、当前制约协同创新的主要评价问题

当前制约协同创新的主要是评价问题,如创新主体评价体系不合理与过度评价并存;过度强调唯一性,以及对数量的追求,导致学术优先权竞争异化。过度评价加剧部门、组织及个人的学术竞争及利益冲突,导致竞争多于合作;创新氛围不足包括科研诚信与学风等学术环境基础薄弱。学术交流合作中新思想、新知识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术共同体自律性不足。

首先,评价“一刀切”的行政管理简单化现象,很难适应合作主体间的复杂性,这种没有尊重主体性的行为令合作多方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合作积极性不高。事实上,在实施协同创新中主体性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由于不同主体间存在着资源和要素优势差异、目标差异、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差异、文化地域差异等,涉及到不同主体间在基础优势、创新需求、评价、收益及知识产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或偏好,在主体间跨地区、跨文化、跨体制合作时更显突出。当前评价研究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系统性的解答,特别是如何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或企业与不同职能目标导向下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资源和要素的耦合,现有研究更是存在理论的盲点。

其次,评价过分强调唯一性,导致评价唯一性与合作中的多元性存在矛盾。过分强调唯一性使创新主体为争夺学术优先权而分化,创新主体间的地位产生巨大差异。评价唯一性在于科研评价体制机制中对项目完成成果的主导方给予了过分重视,而对于合作方评价则不足或未给予应有尊重。评价唯一性产生地位主次认同问题,合作方在研究起始便作为协作单位固化于从属地位,纵使其在研究过程中与主导方做出同等甚至超过主导方的贡献,但其地位并未因此而扭转。因合作主体地位不同而导致的收益差异巨大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占据主导地位而带来比实际付出更高的收益,或者说是一种“溢价”效应,相比之下使合作方被认可的程度实际是降低了,获得的收益往往比实际贡献、实际付出显得少了。

再次,过度评价不但表现在多部门进行多头评价、多类评价、反复评价,而且更突出表现在评价的数量化、指标化和功利化。评价过分注重数量化、指标化、功利化,人为地设置各类刚性指标体系,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围着评价体系转。学术研究因此被异化成迎合评价指标的行为,评价也被异化为对成果数量、期刊和出版社级别的评价,学术研究由本来对成果“质”的评价被异化成对“量”和“形”的评价,形式大于内涵意义。追逐量化指标的过度评价,使合作研究中各主体疲于应付“填表格”,主导方对被合作的合作需要在于各类指标的满足,而非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真正合作,使得科学研究合作流于表面,导致“合作”演变成一种“假象”,实际上是为满足申报项目或奖励等的指标需求。

另外,评价主要表现为事后评价、结果评价,而对合作过程中的情况评价是缺位或不到位的。具体体现在:一是评价制度设计根本未考虑或较少考虑合作过程中的情况,二是评价手段和方法及法律依据很难对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思想、观点进行界定和评价。在合作研究中思想性的、观点性知识产权难以清晰界定,难以得到恰当的评价,科研诚信又不足以提供信任保障的情形下,合作方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意保护其创新思想和知识产权,更愿意把较具创新性的内容自行发表或独占保密。在合作双方、多方得不到法律有效保护的情况下,造成各方没有实质的思想碰撞,最终难以产出重大创新成果。

四、改进评价机制实现协同创新的思考

1.以“柔性评价”的理念对评价制度进行顶层设计[1]

评价问题中不管是量化评价、过度评价或者是评价唯一性、“一刀切”、优先权异化等问题无不体现了评价体制机制的“刚性”,而刚性评价人为割裂了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扭曲了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内在联系,已难以适应当前协同创新的时代需求。评价更需要有突出“柔性评价”理念的“顶层设计”。柔性“顶层设计”更注重系统性和导向性,需要充分考虑合作主体的主体性、复杂性和多元性,使评价体制机制与合作研究的客观情况更贴近,采取多元多方评价机制,努力实现成果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和成果收益的合理分配。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匹配的评价体制机制,克服产学研或者知识创新联盟等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推动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实现协同创新。要实现协同创新,首先需要识别并尊重这种主体性,倾听利益诉求,存异求同,协调并引导为共同的创新目标而努力;形成有效体制机制,引导各方在职责与分工中突出各自的基础和优势,解决合作研究中的评价问题,对以往主观评价过低的合作方给予应有的肯定,优化成果知识产权分配方式以及成果转化、处置的权利设计,从而实现合作组织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只有确立适应合作研究的柔性“顶层设计”,才能使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的上游、中游、下游联合、贯通方面转变,从而实现各主体的有效协同。

2.建立协同创新的全面评价机制

当前评价更多强调结果评价、事后评价,评价对象明确、操作方便,但对于合作研究中各主体间的合作广度、深度、过程则被忽略或轻视。事后评价难以掌控合作的进度,难以协调、处理各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不利于合作中的有效协同。同时,结果评价,只评价结果或目标的达成,但对于合作过程中的合作内容、思想碰撞、阶段成果、各主体利益关系等没有纳入考评,难以保证评价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合理性。引入过程评价可解决以上两方面问题,过程评价区别于事后评价、结果评价,突出合作研究过程的协同以及协同中各类研究活动的评价,评价更全面,甚至是“试错”经历也可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中给予客观评价。采取兼顾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体系可对合作研究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对合作成效进行监控,把合作研究中各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按照规划目标分解落实,全力参与到合作中去。过程评价考察不同主体间的利益相关关系,区别合作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包括核心利益相关者、紧密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区分知识创新联盟、成果转化联盟,进行分类有重点管理,及时分析利益诉求和协调利益冲突(详见图1)。知识创新联盟进行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国际合作,建立起知识分享、资源共享等机制;成果转移联盟进行校企、校地合作,联手推动产业升级、共建“智库”平台等合作。

3.建立针对不同类型协同创新的分类评价体系

当前评价主要由行政部门主导,有其公平性和管理便捷性,但却难以有效反映不同类型合作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建立不同评价主体主导的分类评价体系显得特别重要,由不同主体主导评价的理念有利于引导知识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发展。例如,区别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及文化传承创新四种类型进行分类评价。科学前沿类协同创新中心侧重于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尖端研究,以著作、论文等为主要表达形式,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突出知识原创性,适合于由学术共同体主导的评价。由国内、国际顶尖同行评议专家评价,避免外行评内行或以行政主导评审等现象,保证评价的公信力。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侧重于核心共性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以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等为主要形式,突出技术服务、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等产业化,突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类研究适合于由企业、行业等创新主体进行主导评价。一项技术成果和咨询成果是否产生了经济效益,产生了多少效益,需要由受益主体说了算。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侧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以引领区域的宏观决策和技术革新的整体绩效,突出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适合于区域所在地的政府和企业组成评价主导方进行评价。文化传承创新类协同创新中心,侧重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具有学术性和公益性的特征,由学术共同体和第三方评价较为妥当(详见表1)。

4.完善以贡献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清晰界定并合理评估合作各方在成果产出中的贡献,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是协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通过从源头上界定各方贡献,既保障了评价科学合理,也保障了成果中知识产权的结构、比例。评价不但是对成果这一协同创新中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评价,更是对完成成果各方的评价,透过成果对各创新主体进行更中肯、更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须在成果重要位置规范标注完成各方及其完成内容,尽可能界定清楚各方在成果中的贡献。利益是合作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旦厘清了成果中知识产权问题就破解了评价中的复杂关系,也就为成果收益分配奠定基础,而评价主体也就有了评价依据。通过清晰界定各方在研究中贡献的比例结构,改革现行评价体制的理念和导向,对各创新主体做出更公允的评价,特别肯定合作方在研究中贡献的结构比例,对合作方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重视。完善“多劳多得”利益分配机制,有了双方或多方共赢的基础,就能把各方组织协调起来,真正实现协同,而创新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成功合作的结果。当前协同创新主体涉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地方政府及国外社会等,在利益分配中更需要结合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探索形式多样又科学合理的以贡献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只有完善按劳分配的利益机制,为评价树立科学合理的导向,才能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走向协同、开放,从分割状态走向融合、贯通。

5.加强诚信学风建设,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

建设科研诚信体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信任是协同创新的基础,高校只有不断提高科研诚信度,形成良好学风,才能让研究各方愿意把创新思想拿出来分享,通过思想碰撞产出更具深度的研究成果。学术共同体通过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体系,营造出健康积极的创新氛围,才能为协同创新保驾护航。协同创新涉及到不同主体,而不同主体间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又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袁贵仁部长在《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协同创新中心运作时,强调要把知识产权的管理作为一项崭新的课题来抓好。[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建设科研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但需要对成果本身或者专利拥有人的保护,还需要适应当前协同创新的新形势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建设,使成果完成各方均能分享到成果收益,落实各方按劳分配,在收益与付出相协调的基础上推动各方后续进一步合作。同时,知识产权的管理需区别不同主体偏好,如企业往往期望保密以独占研发成果,以获取更长时间的垄断利润,而高校研究人员则需要去发表最新成果。在认识评价复杂性和导向性的情况下,通过落实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和培育健康清正的良好学风,方能不断扩大多主体合作的地域和领域,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思维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95-01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艺术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在社会的发展中,艺术设计逐渐成为了社会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纽带,同时艺术设计又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了科学、审美、文化、材料等众多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艺术设计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生活品味提高以及文化素养与文化情趣的提升方面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艺术设计的发展中,创新能够使艺术设计作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同时创新思维又是创新的核心内容,所以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素质之一,认识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对提升艺术设计者设计能力以及提升艺术设计作品文化内涵将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1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思维概述

创新思维是通过采用独特新颖的办法来实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与一般思维活动不同的是,创新思维要求艺术设计者能够通过对自身知识或者经验的重建和改组来打破常规,并产生新的成果。创新性思维往往需要想象的参与,并伴随着灵感状态产生。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与综合运用,主要体现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结合,这些相结合的思维即有排斥的特点又有互补的特点,而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这些思维能力的对立统一。创新思维贯穿于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它是艺术设计作品实现创新的核心,同时创新思维反映着艺术设计的本质属性与外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具有独特性、流畅新、多向性、新颖性、求异性、预见性、目的性与主动性等思维特征,艺术设计工作者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艺术设计知识以及艺术设计与人类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艺术设计工作者可以通过创新思维的发挥对艺术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对思维定式所产生的心理障碍进行突破和克服,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艺术设计作品。

2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艺术设计活动中,使用他人已有的设计作品是抄袭,借鉴他人已有的设计是模仿,富有创意的作品才代表着艺术设计作品以及艺术设计工作者的价值,所以创新思维对于艺术设计者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能力,对艺术设计者自身以及艺术设计作品甚至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创新性思维能够提升概念设计效果

在艺术设计活动中,概念设计往往对设计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概念设计也是整个艺术设计活动过程中最能够体现创新思维的组成部分。艺术设计活动中创新思维的发挥能够引导艺术设计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设计对象作出审视与考察,所以运用创新思维的艺术设计能够打破固有认知所带来的思维定式,在激发灵感的同时使设计者对问题的考虑更加的全面,在此基础上,概念设计的过程会更加的流畅而不会产生设计后期对概念设计进行修改的情况,所以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提高概念设计的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概念设计的效率。

2.2创新思维能够提高设计团队效率

当艺术设计活动需要面对一个较大的项目来实施时需要运用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在设计团队中重视对创新思维的挖掘与整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设计团队设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团队中,有着理工科教育背景的艺术设计者一般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而有着艺术教育方面背景的艺术设计者则一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二者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可以实现良好的互补,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艺术设计者可以从艺术设计过程的可行性或艺术设计作品的实用性等方面对艺术设计工作进行考虑,而具有较强形象思维能力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可以通过创新思维的发挥与运用来从艺术设计作品的颜色、造型、材料等方面进行考虑。

2.3创新思维有助于艺术设计方案的优化

艺术设计作品是一个从无到有并需要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一件艺术设计作品的完成过程中需要在很多方面使用很多不同的创新思维,而不同的创新思维的使用也往往影响着艺术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所以通过对这些创新思维进行选择能够对艺术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3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发挥

每个人都具有产生创新思维的潜力,但是产生创新思维并不代表着能够将创新思维应用于艺术设计当中,这就导致了一些艺术设计工作者无法将每一个创新想法都物化为创新成果,使自身好的创意无法通过艺术设计作品体现出来,对于这种情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提高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的有效性。

3.1艺术设计者要重视自身知识层次的深化

广博的艺术设计知识是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将创新思维物化为创新成果的重要前提。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极强综合性的学科,而其综合性也决定了艺术设计活动需要设计相当丰富并且具有一定跨度的知识量,艺术设计工作者只有扎实的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够对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规律具有充分的认识与深刻的了解,才能够多层次、多方面的对艺术设计活动进行考虑,从而更好的实现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运用。

3.2艺术设计者要重视生产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艺术设计活动的重要特征,而艺术设计作品是通过生产实践产生的劳动成果,所以在艺术设计启发和运用创新思维过程中强调生产实践的作用与影响具有必然性。首先,艺术设计者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可以积累更多的艺术设计经验,这些艺术设计经验的价值在于能够使艺术设计者在艺术设计活动中产生更多的灵感,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激发;其次艺术设计者通过生产实践活动能够巩固自身的艺术设计动手能力,从而一旦自身产生独特新颖的想法后可以实施到自己的艺术设计工作中,有利于创新思维的物化。

3.3认识到艺术设计运用创新思维的目标

实用、经济和美观是艺术设计所具有的重要的三个特点,而这三个特点都是以满足人们需要为目的,艺术设计活动是以人为核心开展的活动,其服务对象也是人,所以艺术设计中运用创新思维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为了设计作品而进行艺术设计活动,所以满足人的需求是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进行物化过程中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3

一、构建创新学分制度是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

1.设置创新学分,实施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强烈呼唤。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产业的中心,它不仅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中介,而且它本身就是生产力的一部分,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高等教育面临全新的、无先例可循的处境,大学在知识的创新和转换过程中成为核心力量,这就决定了大学必须成为一个创新的群体。21世纪教育呈现国际化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必须符合时代要求,适时地推行创新学分制。

2.构建创新学分,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教育从重知识传授到重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再到重素质培养和创新创造力开发,客观上体现了教育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创造力培养要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创造教育要求将科学创新引入教学,形成创造性的教学机制,并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核心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因此,创新教育是大学走出困境,并充分履行教学、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必经之路。

3.构建创新学分,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必然要求。作为创造性极强的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通过创新学分的激励机制,从多专业、多层次、多层面、多环节的来培养其创新的意识、精神、技术、能力,达到在毕业后能与建筑业、室内装饰、环境艺术、园林等单位工作实现零距离的就业。高校艺术类本科生实施创新学分,不仅有利于学习、消化和综合运用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室外环境写生、毕业设计与展示、环境艺术工作室、毕业考察、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作水平。通过创新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注重高新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渗透,融会贯通中外艺术设计的创意,为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建立基础。

二、高校艺术设计学院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教育的思想意识和合理机制。传统的思想、体制、模式和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独崇一家”的思维定势,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一言堂”、“唯书论”、“唯理论”,阻遏了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其次,传统的教育体制,导致教育资源短缺,配置效率不高,使得大学生创新培养在硬件和软件上都缺乏保障,从而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育规范的共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第四,教学环境封闭,缺乏创新激励机制,学生发现自己潜能、表现自己优势的机会很少,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建立创新学分制度,设立创新教育合理机制,是高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根本保证。

2.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投入不充足特色不明确收效不理想。艺术设计人才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的规律,学生不尽需要艺术的天赋、后天的勤奋和专业教师的培养,更需要有创作的动力、兴趣和欲望。艺术设计专业除了受到传统思想、体制、模式和方法的影响外,在创新教育中还带有特殊性。首先,实践活动与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衔接。艺术类专业与一般文理科专业存在较大差异,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多、实习课时多、作品展览多,有的只是刻意追求学生的实践环节,而忽视了与理论教学的同步,甚至是与艺术人才培养教学规律相悖的。其次,投入不足,实效不大。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作保证,在实践中由于实训内容针对性不强、要求不明确,管理不善等,出现了实践主体收效甚微的状况。第三,缺乏专业教师的精心辅导,有的学生虽经历了多次调查而写不好调查报告;有的学生虽参加过课题研究,却不知道怎样收集整理资料进行研究;各专业实习虽有一些艺术设计作品,却缺乏新意和创意。第四,对艺术设计创新成果的考核和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查,缺乏依据,缺乏客观和公正。同时,学院没有形成让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良好环境。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虽有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需要领导重视,建立适合艺术专业的创新学分制度,推动创新教育。

三、构建创新学分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构建创新学分,走出认识误区,是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艺术类本科生中设置创新学分,在思想上不统一,认识上有分歧。有的认为: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限间就是要学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实践性教学,至于创新和创作主要是工作以后的事。也有的人认为:艺术类专业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都可以理解为是创新教育,无论是室外写生、毕业设计,平时作业,都反映出学生个体的设想、构思、表现技巧和手法,这本身就是创新教育,根本不必再设置什么创新学分制度。我们认为这二种观点都存在认识中的误区,艺术类专业知识的传承与作品创新,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教学既是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体现创新理念、设想、构思等成份的过程,在校期间学生当然要创新和创作;在工作岗位中的创造性劳动,既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也可能对专业知识进行修正和补充。因而,在艺术类专业的本科生中设立创新学分,进行创新教育,应该比其它专业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2.提升设计水平,实施创新教育,有赖于创新学分功能的充分发挥。首先是“激励与导向”功能,在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安排等环节中,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其中,只有充分利用激励机制与导向功能,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发挥创造的激情,提高作品水准。其次,发挥“综合与整合”功能,创新教育艺术创作,在人力资源方面需要组建科研队伍,形成合力,组织攻关;在相关设施设备方面需要资源的整合,统筹安排;在创新实践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开拓精神。第三,发挥“调节与评价”功能,开设创新学分,调整课时安排和学分分配等,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鉴别和认定,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专长与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着重研究平面设计还是影视设计;动画专业侧重于艺术动画还是数字动画等等。

3.体现专业特色,注重个性发展,是培养设计人才的重要措施。艺术类专业构建创新学分,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个性发展”原则和“操作简便”原则。所胃“以人为本”原则,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实践实训、设计创作等教学环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各方面都要从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着手,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所谓“个性发展”原则,主要是尊重学生个人在兴趣、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心理优势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发展个性的信心和动力。所谓“操作简便”原则,主要是将各专业培养目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各模块通过设计、实践、观察、测试等手段,使之能够进行量化考核,即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法、步骤,使之可操作性。如:动画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具备动画专业所需求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能独立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等方面的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院要根据艺术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完成艺术考察、专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应着重考虑创新教育问题,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作品创新相结合、教师科研任务的完成与学生创新学分的获得相结合。

4.教师学生相长,传承创新并举,通过科研和教学的结合提高效果。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变化快、更新快的特点。教师通过自己的各种课题研究,将研究创作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如:环艺专业,教师将承担的横向规划课题与学生一起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提高了设计项目的能力。教师要把科研中涉及的内容运用到课堂上,弥补课堂虚拟课题存在的缺陷,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教师的研究能力与专业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通过科研积累的经验,编写的教材,给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信息。此外,学校要通过评选“学生创新研究优秀教师奖”等方式,向优秀的指导教师颁发奖励。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大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启发式教学的心得,设立专门的基金,资助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类课程优先立项。

5.注重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成效,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质量。首先,艺术设计学院与其它各学科在其实施创新学分中有其共性的规律,需要我们都遵循和努力。大学的创新学分制度,是指导艺术学院的指导性文件,要遵循其原则意见,但又要必须依据自身专业特征来细化和深化,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其次,学院要加大投入力度,无论是艺术实训的硬件设备设施,还是为之服务的软件费用,都比管理类专业要大,需增加创新投入。第三,创新学分的实施形式,要从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加强课程内容综合化角度去考虑。要根据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如视觉传达设计可分平面设计、影视设计二方面来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可从建筑与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二方面来考虑。第四,可以将实现创新学分的各种实践变为各学科的实践环节来开发。如:对毕业设计与展示、毕业考察与调查报告、毕业论文与作品设计等,重新设计实践方案,结合创新教育和创新学分的实施,把作业作品与创新课题相结合,提升作业作品的内涵和品位、档次。第五,拓展学生创新空间,打破“偏才生”的两难局面: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本身求的是专才,这种偏才拔尖者可以成为创新型人才,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奖”等荣誉,来选拔优秀人才。

6.丰富创新内容,科学评定学分,注重专业特色力求客观公正公开合理。学校设立创新学分,要求本科生在学年内必须完成体现创新实践活动或科研活动,如发明创造、取得专利、学科竞赛、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或文学作品等。对那些有一定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要安排在各类竞赛中提前培养,并在政策上引导和支持,鼓励和要求这部分学生提前进入、参加各级、各类高层次的学科竞赛。在实验条件建设上建立创新实验平台和提供可选择的多种创新型实验项目,作为高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增加拓宽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实验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些不仅促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也促进学科交叉整合的能力,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超群:《创新学分的设立及对教师的激励作用》,《理工高教研究》,2007.6。

[2]华正伟:《创新学分制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趋势》,《辽宁教育研究》,2006.5。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4

1.提高煤矿企业的执行力

通过煤矿党建工作,可以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煤矿企业的执行力。党组织在煤矿企业的领导中发挥着模范作用,遵纪守法,并且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煤矿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能够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党建工作可以使党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贯彻国家的政策,在煤矿企业中进行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思想,并且激励员工的行动。煤矿党建工作的创新,能够有效地发挥党组织的优势,使其转化成企业的优势,提高煤矿企业的执行力,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促进煤矿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党建工作的创新,更加符合时展的需要,同时使煤矿企业积极吸收党的工作方式,以及民主决策的方式,促进煤矿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民主决策能够充分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综合全体工作人员的智慧,并且能够促进煤矿企业内部人员关系的和谐。煤矿企业从整体上把握局势,吸收各界的智慧,决策更加科学,有利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3.优化煤炭企业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先进的思想和价值追求。党建组织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有严明的纪律,健全的组织以及优良的作风,能够促进煤炭企业文化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增强煤炭企业的凝聚力。党组织将先进的思想带入企业中,使其与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煤炭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二、煤矿基层党建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前瞻性

目前为止,我国的煤矿行业基层党建在创新方面往往缺乏前瞻性,仅仅是通过计划性的工作进行安排和实施,使得党建工作缺乏积累也缺乏创新和灵感。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质受到影响,基本上形成生搬硬套的方案,没有创新点。所以,党建工作若照实际情况继续一成不变则会形成严重不良影响,减少创新。

(二)人文性

在我国的煤矿基层党建工作中,许多不同的力量相结合,形成了工作创新的关键因素,其中力量驱动是最能聚人心的方式,可以促进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实现相对和谐。目前为止,我国煤矿基层工作中,在党建创新方面,缺乏驱动性,没有理论作为支撑,在工作和党建的协调性上不够充分。另外进行员工培训和能力考核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两极分化,不利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长远性。

(三)推广性

在我国的一些小型煤矿企业中,党建工作缺乏推广性,在创新工作中过于刻意,使得大部分的员工没有明确创新目标,只是为了做创新项目而创新,对企业发展不利,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另一方面,监督力度不够,在创新工作人员提供工作思路后,领导管理层置之不理,这对推广创新力度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三、煤矿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策略

1.重视煤矿党建工作

煤矿企业要转变思想,重视党建工作,要意识到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正确看待党建工作。党组织参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对企业的指导,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合理执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煤矿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积极落实政策,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将企业的发展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使企业的管理范围更加民主,决策更加合理。

2.重视煤矿企业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党员的智慧,需要高素质的党员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煤矿企业要重视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创新党建工作,促进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煤矿企业要积极开展培训活动,针对党建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党建人员的思想意识,以及党建知识。要积极开展党建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学习,并开展学习讨论,使党建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人员的选拔上,煤矿企业可以选择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招聘,然后择优录取,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煤矿企业要不断督促党建人员进行学习,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考核,使党建人员能够积极提高工作能力。

3.加强党建创新工作的宣传

煤矿企业要重视对党建工作的宣传,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党建创新工作的宣传,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展开,提高煤矿企业政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3]。在煤矿企业内部,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使企业员工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向企业员工普及党建工作的内容,以及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专门的网站、论坛等,使企业员工了解党建工作,任何和支持党建工作。

4.提高创新意识

煤矿企业要重视提高党建创新意识,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传统的观念。要强化创新意识,对于一些旧的不合理的制度、思想等,要敢于破除。要对新的现实环境,新的政策方针进行客观分析。煤矿企业要认识到当前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以新的思想观念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5.突出创新工作的特色

首先,开展共产党员工程活动,充分发挥我国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各煤矿党员、党委按照党支部划分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班、分组,将优秀党员进行合理分配,结合以上形式,保证生产和工作紧密结合,按部就班。其次,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党员和群众的身份区别开来,可以通过有共产党员标志的安全帽或服装来实现,让煤矿工作人员互相学习,干好本职工作,尤其是党员,要在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煤矿工程口号,例如煤矿幸福矿工工程。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民主,对于群众的意见要广泛听取并积极落实,为员工做实事,做好事,在党员的带领下,积极工作与生活,提高员工归属感及幸福感。

6.创新活动和其他政治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我国政府在一些特定的时期,会制定相应的活动。在煤矿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结合四强四优活动,统一活动目标,将建设内容进行整体分析。根据以上特点,两者结合后,会有统一的政治思想,根据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共同安排编导,最终四强四优活动或者今后的其他活动都会与党建创新工作产生共同点,互相监督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n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及教育部教高[2007]1、2号均指出,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各高校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提出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1,2]。健全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指导教师,作者结合切身体会,拟从培养体系定位、培养体系构建途径及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实践的能力,进行创新改革研究,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体系。www.133229.Com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体系定位

基于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特点,确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围绕学生动手能力、实验综合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使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使学生学会利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

2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1重视组织,有序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工作

成立了由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实验室主任、双师型教师组成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导委员会,并且聘请相关行业技术专家作顾问。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专业相关行业创新技术需求,交流多学科交叉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育方法,宏观规划及引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题大方向,形成书面材料,下发到学院每一名教师手中,充分做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前期的教师宏观指导工作。该委员会协同学生团委成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组来宣传、发动、组织申报和评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狠抓选题、立项环节,向学校推荐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候选项目,组织专家定期检查院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对项目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和项目指导教师的交流,向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及指导教师,提出有关政策和建议。

2.2构建模块化、系列化、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2.2.1分解职业能力,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是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对专业人才市场进行了充分调研和论证,分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根据岗位技能需求,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分解到各个模块和项目中,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专业对口岗位职业相关技能实践,扩大了实践教学内涵,改变以课程需要为导向,学校为中心的传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辅以生产实际需要为导向,以行业为中心来分布实践教学时间,可使学生能充分接触专业实践,更好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确保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2.2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我院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结合。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突出“加强基础实践,整合专业实践,拓展综合生产实践”的改革思路,对实践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和整合,删除局限性、孤立性和单一性,并且与其他专业课程实践项目有重复的实践内容,这样实践项目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无疑是无益的,并且可能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系统综合分析思维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需要,将一些孤立性的实践项目整合,通过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2.3以学生为本,构建能力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课程实践教学中从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步骤地实施、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及按研究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等方面,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创造科学研究的情境与途径,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学设计采用环环相扣式,突出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顺着教师问题的启发,讨论解决办法,开展一系列的实验项目,每一实验项目的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下一个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实验项目解决了教师在实践教学前设置的问题,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完整、系统,教给学生一种连续的科学思维方法,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综合素质。

2.3围绕创新,搭建科技竞赛平台

定期举办实践教学公开课,倡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够有机会直接接触学科前沿,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破除对科学前沿研究工作的神秘感,熟悉科学研究的氛围,增强自信心,获得创新的勇气和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定期召开校企联谊会,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实践教育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更多机会了解和接触专业相关行业发展近况和需求,提供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选育的温床。组织项目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参加教师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还要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师生研讨会,提供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营造创新氛围。

3构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的保障体系

3.1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体系

教师自身有创造性,是使学生有创造性的第一原理[3]。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确保大学生创新性试验培养体系的针对性、操作性、有效性,必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体系。这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培养体系建立的根本要素之一。应从师资培养、轮岗制、与生产单位联合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生产动手和创新能力。为此,一方面鼓励专职教师进修学习及参与各种类型的生产实践课题项目的研究,努力使其成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引进“双师型”教师,或外聘具有实践经验的业界行家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充实师资队伍力量,这些教师不但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过硬的实践技能,授课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创新型思维和创新性思想的培育创造条件。

3.2高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平台的正确搭建直接关乎学生能否更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关键。应对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的规模、功能及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依托现有学院、学科及专业在学术上、人力资源和设备条件上的优势基础,参照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按功能分区建设和管理,减少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资源,挖掘更多的实验功能。同时利用各种渠道筹备资金,逐年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放力度,这样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确保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真正能够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根据专业特点,探索不同的“产学合作”形式。加大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力度,实现实验设备和课程资源的高效利用。定期统计各实验中心对外开放数据,对开放力度较高的实验室予以经费调配倾斜。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提升实验教学管理水平,使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3.3教材建设

改变过去单纯由授课教师编写实践教材的做法,由专业相关行业高级技术专家、相关产业技术人员及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参照职业技能模块,对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实践能力进行归类和分解,按职业技能模块提出要求和目标,来编写各专业的实践教材。

3.4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

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始终把教学放在学院工作的第一位。在教职员工定岗定编工作中,把教学业绩作为考核教工业绩的首要条件,严格执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在综合业绩考核指标中教学业绩打分权重至少为45%。调整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适当提高实验、实习课程工作量核算标准,将指导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及质量作为职称评聘、评选先进等方面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核算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津贴工作量,并将其作为岗位评聘的一个打分指标,这些举措调动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和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积极性,激发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积极性。

严格执行实验教师参加网上教学质量测评制,改变了一些不能单独设课的实验课考核完全依附理论课的评价机制,该测评成绩作为实验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了实践课教师对实践课的重视。见于实践课授课的特殊性,学院也相应制定了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学生在获取实践教学学分前必须参照该体系对任课教师进行测评。上述举措使全体教师都能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

学生在完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在学生承担项目研究工作期间,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每年举办优秀项目评选活动,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项目,并由学院颁发“荣誉证书”。对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学院将在评定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推荐免试研究生时给予优先考虑,对和获奖的学生,根据论文的档次,给予物质奖励等。上述举措激发学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参与热情,促使更多优质项目的立项。

参考文献

[1]任良玉,张吉维.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j].清华人学教育研究,2009,30(3):108-113.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6

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同时也为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中教育作为结束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个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的教育贯穿了我们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学科,而其中的作文教育,也是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新性

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学生时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考试,高考的成绩将成为影响我们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在语文科目中,作文成绩更是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很大比重。在历届的高考结束后,满分作文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作文成绩的重要性。本文将主要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进行分析。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现象。

1.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

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在如今的教育模式中,只有通过对教师的综合水平进行提高,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水平。对于写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性,而许多高中学校内的语文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1]。

2.对作文实用性的忽视

在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用词造句,要求学生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大量的修饰语,从而忽视了作文本身的实用性,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使学生无法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3.缺乏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学生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以及限制,使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内在的写作才能也无法充分展示,打消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实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途径

1.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

应该加强我国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培养,充分打造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积极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中,可以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通过教师对于创新意识重要性的理解,改变其传统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实现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2]。

2.培养学生写作的实用性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实用性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比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于自身周围的事情进行记录,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创作更具实用性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于作文进行分析和重写,或者是对作文的开篇和结尾进行反复的练习,使作文在一开始就独具匠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性的主要方式。

3.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性

创新精神无论是对于写作能力,还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在语文课程上逐渐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个没有结尾的作文,让每个学生自主发挥,写出自认为最合理的结尾,然后再选出其中比较优秀的几篇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于发挥不好的学生也要充分地鼓励,并在日后重点培养。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作文大赛,并为取得成绩的学生颁发奖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3]。综上所述,在培养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用性的培养,也要注重创新性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写作实用性的培养,可以使作文更吸引读者的目光,并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写作的创新性,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的想象和编造,而是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实现实用性和创新性两者的结合。双管齐下,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成绩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实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途径,这对于我国的高中语文学习水平起到了有效的提高作用,是我国教育事业中语文科目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我国的人才输送提供了保障。

作者:熊娟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陶海燕.浅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部分[J].学理论,2013,9(30):312—313.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7

一、正确理解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内涵和特点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产学研中的“产”指生产单位,“学”指高等院校,“研”指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之下,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而开展的创新实践活动。它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整合各类资源。产学研结合创新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源头和人才基地优势,有机整合人才、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缩短科研时间。产学研结合把知识资源作为科技创新第一要素,大大缩短了由“研究-技术-中试-产品”的知识商品化周期。三是降低研发成本。由于产学研结合创新先天就具有市场导向性,它可以使研发活动在与市场的对接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市场信息,直接研究前沿理论及学术成果转化的可行性,淘汰落后理论和技术,少走弯路,从而研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四是加速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创新能使科研人员的智慧直接进入生产领域,通过企业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创造出新的生产工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而接受市场检验,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直接结合。

二、充分认识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自年在全国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以来,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有力地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在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产学研结合创新的认识还不高。具体表现为:在企业层面,一是有的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能否实现市场化、产业化持怀疑态度,缺乏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二是有的企业在选择合作项目时,缺乏长远眼光,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或技术成熟的项目,对处于前期开发的项目害怕承担风险;三是有的中小企业远见不足,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没有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品开发欲望。在高校层面,大学的宗旨是教书育人,学术文化的特点是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所以部分高校还没有将产学研结合创新和科技成果市场化提到应有的高度。在政府层面,有的市县一级政府和部门还未意识到产学研结合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未将产学研结合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

产学研结合创新的运行机制还不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对接机制不全。有相当一部分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是政府及部门争资争项的结果,市场仍未在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对接中起基础性的配置作用。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全。产学研合作协议往往对责、权、利界定不清,对风险共担没有强制性约束,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对协议的履行也缺乏有效监管。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与企业合作时,企业科研经费往往到位不及时,并经常“缩水”,由于监管乏力,高校和科研机构亦无能为力。三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全。中试阶段是产学研结合创新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经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产品市场前景不明朗,所以投资风险很大。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在赢利前景不清晰的情况下,不愿对中试进行投资,而且风险基金也只愿意投向业已成熟的项目。

政府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尽管中央、省、市都分别出台了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各种优惠政策,但在具体操作中往往难以落实,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对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投入不足。按照《科技进步法》的规定,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量不大,并未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政府投入带动作用不够。二是政府对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统筹协调不够。各部门、各地方各自为战,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对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支持的合力,造成科技资源新的分散、重复和浪费。三是政府对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激励不够。主要是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引进与留住等支持还不到位。

三、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创新的途径和方式

从宏观层面上讲,产学研结合创新就是要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以科技项目为核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使高校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合作,成为产学研结合创新的主力。从微观层面来说,就是要拓宽途径、完善机制、加大投入、落实保障。

首先,要拓宽途径。一是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创新。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研发机构,自主开展技术创新;鼓励由重点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牵头,围绕重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产学研结合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共同承接重大研发课题;鼓励共建创新平台,由企业出资到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研发平台,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到重点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出资或技术入股联合建设创新基地;鼓励科研机构融入企业、直接转化为企业,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依托技术优势与企业联合创办公司;鼓励以项目为纽带,以委托研发、技术转让、产学研联合攻关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等。二是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满足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公共服务需求,重点建设创新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吸引国内外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来园区设立研发机构,吸纳国内外顶尖人才来园区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活动;重点建设公共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使项目要求、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有效对接;重点建设技术交流平台,积极扶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和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交流合作;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系列的政策咨询、项目立项、动态跟踪和督查管理等服务。三是引导企业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直接引进专家、教授、学者,鼓励他们带技术、项目、产品、专利参与合作或直接创业;由政府给予资助,在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吸引优秀硕士、博士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支持企业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采取兼职、“假日博士”、“星期日工程师”或博士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借用智慧和技术推进技术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本地人才送往高校、科研机构继续教育,并在科技项目立项上给予支持,培养本地“植根性”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其次,要完善机制。机制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根本保障。要完善协调机制。政府要制定既具指导性、前瞻性,又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产学研结合创新规划,积极调动产学研三方结合创新的积极性,并把各级各部门的职责统一到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大局上来。要完善风险机制,明确产学研结合各方责任和义务,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要完善利益机制,着力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做到风险与利益对称,风险与责任协调,完善产学研结合资金退出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要完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承担企业委托项目与承担政府计划项目享受同等待遇,把科技研发与创新成果产业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等看待。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通过成果转化、专利转让、技术参股等形式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推动研发与创业的紧密结合;政府和创新主体要对产学研结合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或团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其持续研发给予项目和资金倾斜;对高新技术研发活动,要适用优先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缩短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期和成长期;加大政府采购力度,优先采购产学研结合创新产品,形成市场对科技创新成果需求的有效引导。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8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一)高校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够

虽然高职院校部分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学校也设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与帮助等举措,但是创新创业课程设定单一、学分比重低、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有的高职院校作为选修课程,并非所有二级学院必须开课,有的作为公共必修课的部分院校则是赋予该课程的学分较低,学生学习兴趣弱化,教师教学重视度和积极性有待强化。以上问题归结起来,实为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在整个国家创新战略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高校学生这一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颇为重要,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亟待强化。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专业性较弱

现有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不具备企业的经历,不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2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课性质致使高职院校对于其师资队伍建设的关注与投入弱化。另外,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师外聘机制和培养机制,很难将有能力的企业家聘任作为学校兼职教师,而现有从事创业教学的大多是半路出家从事创业教学工作的校内教师,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短缺己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3创业实践经历、企业战略管理经验都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所需具备的经历,实战经验更有助于其对学生的指导。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弱化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单一的创新创业课程,而专业教育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则比较弱化,第一,专业课程教师任创新创业指导课程的比例不高;第二,学生的创业方向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不高。事实上,不仅高职院校,我国一些地方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4

二、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意识

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唯有从根本上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校、学生、社会各方面的重要性,才能从课程开设、学分设定、资金支持等等方面去强化,以此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强化了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后,具体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举措首要的就是要加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首先,丰富教师队伍,广纳贤才,投入资金聘请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课教师。其次,强化已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校内培训,例如聘请知名创新创业领域专家指导教师入校开讲座,现场授课等。再者,强化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校外培训与实践锻炼。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高低与创新创业实践关联性极大,保障已有教师的定期外出实践锻炼或培训有利于强化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

(三)强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金融创新后续跟踪考评机制

近年来,为了提高金融工作水平,我国金融机构加快了创新步伐。然而,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迎合上级考核工作的需要,在金融创新上存在“重形式、轻内涵;重速度、轻质量;重试点、轻推广”等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难以从金融创新中获得持续的发展力和推动力。为此,必须尽快构建金融业务创新的后续跟踪与考核评价机制。

一、实施金融创新后续跟踪与考核评价的必要性

1.确保金融创新的真实性,避免“虚假”金融创新。一些地方金融创新常常只是停留在发个文件、开个会议、试办业务等初始阶段工作,有的甚至尚未办理创新业务或并未取得实质性创新效果,但在总结、宣传或向上申报创新项目的时候,常常夸大创新实施范围及实施效果,从而产生“夸大”创新、“虚假”创新的现象。

2.提高金融创新的连续性,避免“短命”金融创新。由于近年来上级金融机构考核下级金融业务创新多侧重于工作的新颖性、创新性,所以一些金融机构往往挖空心思想出一些新点子,开展新的创新项目。而对于过去已经开展的创新项目,虽然已经取得了上级的肯定和认可,但在新年度中不能作为创新项目申报,往往也不愿意继续努力拓展推广范围。这样,一些地方的金融创新就像“猴子掰包谷”,今年办一个,来年丢一个,产生一些“速成式”、“短命式”的金融创新。

3.提升金融创新的实用性,避免“无用”金融创新。当前,无论是地方政府领导,还是广大社会群众,最为关心金融创新的实用性,也就是能否真正给社会公众带来更为便捷、安全、实惠的金融服务。一些地方金融机构没有将创新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及社会公众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一些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高的金融创新,难以受到社会的欢迎。

二、金融创新后续跟踪与考核评价的主要思路

1.依托政府领导,实施创新激励。一是加强地方政府对金融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对于一些重大金融创新项目,可以由地方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加强横向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升金融创新的档次。二是建立地方重大金融创新奖励制度。一些重大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支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应设立重大金融创新奖励基金,纳入地方财政年度预算,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金融创新项目,经考核验收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2.改进考核方式,提升创新效果。上级金融机构要完善对下级金融创新工作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注重考核创新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不要片面强调金融创新的新颖性,对尚处于初始阶段的创新项目,不要急于给予肯定和认可。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金融创新考核评价和认定体系,包括金融创新可行性调研分析、方案制定、创新立项、创新审批、组织实施、效果确认、检查验收等,将金融创新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3.扩大公示范围,接受社会监督。为了严肃金融创新工作纪律,避免金融创新的弄虚作假,应当建立金融创新工作的公示制度。上级金融机构对于下级开展的涉及社会方面的金融创新项目,应以合适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公示,比如在互联网、广播电视、公开发行的报刊等上面公告,积极接受社会公众及舆论媒体的监督。当然,对于仅限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创新项目,可以缩小公示的范围和空间。

4.注重创新深化,实施跟踪问责。对于已经给予肯定和认可的金融创新,上级金融机构在下一年度要进行跟踪调查,督促下级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创新成果,确保创新效果的最大化。还可以组织开展金融创新工作的检查监督,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的金融创新,可以采取延迟新年度创新项目的审批或创新工作的认定,或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

三、金融创新后续跟踪与考核评价的配套要求

1.统一思想,端正认识。无论是限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创新项目,还是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都必须有一个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研究问题(制定创新方案)、解决问题(实施创新项目)、检验问题(评价创新效果)等系列过程。为此,金融创新不能急于求成,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其上级主管单位都要有一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

2.充分发动,广泛参与。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所以金融机构必须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项目,始终放在地方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民生事业建设等环境下进行全面思考和统筹安排,不断增强金融创新的生命力。

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校教学;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计算机技能是衡量当代高校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行业知识,同时也应当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计划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人才教学工作和就业需求相吻合,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必要性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展的需求,当前社会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毕业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高校教学的不断拓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都开设了完善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但是很多计算机课程都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重视程度超过了实践操作,不利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创新也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高校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来获取知识,同时学生也应当具有足够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复杂的知识库中得到更加深层次的知识框架。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习的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侧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并对计算机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处理,同时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个人发展机遇,扩展自我的思维空间,从而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创新意识不足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教学模式创新入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当前制约学生创新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落后,计算机教学依然参照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师以自己的电脑操作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缺乏宽松的创新空间。再者很多教师喜欢在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扩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思维,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社会中,缺乏怀疑精神就意味着错过很多创新的机遇,因此,传统教学意识的局限性已经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计算机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强计算机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同时其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密不可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计算机课程设置上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各类教材内容如出一辙,教材模式和教材内容基本一致,缺乏教学特色。再者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把计算机课程和社会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培养方向也比较模糊,这种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不能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计算机教学的应用性较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遵照大纲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扩展,提高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保证教学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教学和实践结合不密切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应用方面入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工程实践中,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操作来提高自我技能,并逐步形成自我学习思维。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着教学和实践结合不紧密的现象,理论知识教学依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再加上学校计算机硬件配备不完善,很难把学生集中在一起来开展项目工程实践,学生因此也就失去了很多真正接触计算机应用的机会,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构建和创新能力的延伸提升。4.计算机毕业设计的执行力度不足计算机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综合考察,同时也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程化实践,这一阶段的工作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为以后的创新埋下思维启动点。但是很多高校计算机毕业设计的执行力度不足,其考核内容也多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作业,毕业设计作业并没有起到夯实学生基础、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再者计算机教学中专业实践和工程设计脱节严重,学生缺乏必要的工程、写作、交流沟通能力,没有把毕业设计作业作为工程实践的切入点,同时毕业设计课题的设置也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学生草草应付毕业设计的现象较为普遍。5.缺乏相互合作的意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学命题内容范围较小,并且知识点也大多数是课本上的内容,学生要想成绩合格,只需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记忆即可,这就弱化了合作学习的理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行业的更新在不断加快,新技术与新操作手段日益更新,以课本作为计算机教学主要内容显然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因此要更加强调学生合作拓展知识的重要性。传统教学对学生知识合作探讨的限制,并没有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讨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学生不能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设计、实施并完成任务,也就无法实现计算机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1.积极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学习是一个主动接收知识的过程,对计算机学习而言,学生要真正对计算机学习感兴趣,才能主动去探索深层次的知识,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实现理论认知的升华。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束缚,不能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在当前的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技能是未来的基本素质,学生要学会从网络资源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应当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教师要真正吃透教材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思维活跃性。再者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精心设计问题意境,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尊重学生团队智慧的成果,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思维个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合理规划计算机创新性教学方法为了保证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出相应的规划,根据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实际目标灵活制定创新型教学方法。首先,要确保高校计算机教学由浅入深,由知识吸收到实际运用,实现教学顺序的合理性与高效性;其次,要保证现有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思维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与探讨;最后,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不能一味追求复杂而忽略现实,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比如,在进行“C++”编程内容教学中,教师给出实现编程的具体步骤,由学生自己参照案例进行编程;教师在学生熟练掌握编程方式后,对一些案例进行少许修改,再让学生自行进行编程;等学生掌握变换方法后,再设置难度增加的问题,层层递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3.以学习兴趣带动创新意识发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计算机课程保持高昂的兴趣,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面对存在的困难,并主动突破学习瓶颈,达到思维创新的要求。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通常而言,采用课堂互动问答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并把整个学生群体纳入到学习中,避免出现学习分层的现象,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到达最高点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延展深度,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计算机编程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对编程设计产生很强的兴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编程作业进行调试,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程序成功运行时带来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学生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到编程学习中,引发学生极大的创造力。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扩展其思维视野,发现隐藏着的知识关联框架。4.强化高校计算机实践场地的建设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很强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加强硬件设备的保障制度。再者要加强对实践场地的建设,重视实践场地人才队伍建设,吸纳复合型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同时合理搭建人才队伍的学历和年龄梯度,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支撑。学校要加强对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建设和维护,推动整个实验室的健康发展。当前校园网建设已经扩展到高校校园中,学校要建设高校虚拟实验室,并借助平台资源来开展各类计算机创新活动,调动校园内的创新氛围,加强对计算机实验室的资源利用效率。5.计算机教学教材设计在计算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高校计算机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高校计算机教师应充分挖掘、培养和训练与学生创新能力有关的内容,提出适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不仅要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方面富有前瞻性和探索性,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并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良好的计算机技能是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创新意识发展,同时要强化高校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场地的建设,丰富计算机教材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莹洁.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子测试,2015(08).

[2]宋珏.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5).

[3]汪京.浅析学生创新能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7).

[4]沙岫.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