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课程的特性十篇体育课程的特性十篇

体育课程的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17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1

摘要在对合作学习有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体育课程中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互动多样性的特征,旨在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促进体育教学相长。

关键词体育课程合作学习教师学生互动

一、前言

体育课程,既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方面,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就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而言,对体育课程的教法研究颇多,而对体育课程的学法研究甚少,进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加强对体育课程中的学法研究,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其中,从而不断提高体育课程中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认识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到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和给予充分的肯定。然而,要想在体育课程中贯彻和实施合作学习的理念,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及精神实质,尤其是互动的特性。

三、合作学习的互动特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观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并由此形成相对鲜明的特性。综合分析,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互动的多样性特征,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

合作学习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看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合作学习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而,合作学习的互动多样性,是一种先进而又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互动观相比,合作学习的互动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定位教学活动是一种复合活动

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和技能互动的过程,其中的互动方式一般表现为四种状态:①单向互动,将教学看作为教师把信息和技能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和技能的传授者,学生是信息和技能的接受者;②双向互动,将教学看作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而获得信息和技能的过程,提倡双边互动,及时反馈;③多向互动,将教学看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倡多边互动,共同学习;④成员互动,将教学看作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提倡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它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

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和技能互动,其间必然涉及到上述四种信息和技能的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将教学这一复杂的现象仅仅看作成一种互动形式的过程,显然是片面的和简单化了,它是涉及诸多互动形式的过程,是诸多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复合活动。

(二)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

合作学习论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了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三)强调师师互动的前导作用

传统教学虽然也时有教师集体备课的活动或形式,但并没有将之纳入教学的流程之中加以统筹和整合,而合作学习则不同,它将师师互动作为教学的前导性因素纳入教学系统,扩大了教学系统的外延,并将其看成为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是一种创新。合作学习认知,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启发和相互借鉴,实现思维和智慧的合理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共同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是以研究与利用课程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是以目标设计为先导,是以师生、生生和师师合作和互动为基本动力,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是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是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续,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值得我们高度的关注,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Hodge,B.Communicationondteachers[J].1981:9.

[2]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42.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2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校本课程作用

在中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即针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的差异,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至此,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便应运而生,其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在此基础上,体育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也成为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和宽泛的概念,目前对其进行的界定有多种。这些界定的共同点是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尽量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开发出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2.体育校本课程与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的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若要开发出学生比较满意的课程,体育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掌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和技巧,对体育教学有全新的认识,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当前随着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原先的课程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要求我们冲破旧课程体系,使学生素质教育和全方位发展得到真正体现。

3.体育校本课程的作用

3.1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办学特色。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不同,给学校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校在国家课程改革总目标下,根据师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校教育资源和学校传统优势来确立本校独特的办学目标和策略,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由于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实施机构和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影响和学生体验的地方,体育课程目标必须落实到学校层面、与具体的学校体育特点和条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就会落空。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看,它正是针对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课程而采取的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着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研发

校本课程的研发主要立足于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采用不同层级的课程管理以满足我国不同地区学生的知识文化需求,对于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也成为教育界人士探讨的热门话题。主要立足课程管理体制的相关理论要求,分析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研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而言,主要由学校自主研发,它是立足于学校,依据当地以及本校老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所开设的课程类型。而校本课程研发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2.体育校本课程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是指体育老师以及学校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设具有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在相关法规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具有个性化体育课程的操作过程。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发展与提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学校在学科内容上的弱势地位,为学生和老师参与体育课程设计提供了合适的机会,所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办学特色要求。由于学校是体育课程开设的主要场所,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具体教学资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深度挖掘学校的独特性,促进建立具有特色的办学传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占据主导地位,体育课程的开发不仅仅对老师的专业性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具有个性化的选课空间,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体育课程的差异化设计奠定基础。

2.“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明确要求调整课程改革体系,建立新的基础教学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更是明确提出学校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并且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环节提出要求,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以明确的身体活动特征、运动项目为开展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老师组织教学工作,但是过分强调体育课程对于身体机能的正向影响,淡化该课程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比如对团队精神的凝结,对完善人格、磨炼意志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和老师陷入体育教学等于运动的狭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倘若固守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所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按照体育功能组织教学结构的操作理念,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对于激发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效果。所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弊端的必然操作

长期以来,地方以及学校没有参与课程设置的权利与义务,这种课程设计具有诸多弊端。比如,课程设计周期长,难以灵活处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轨,难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狭窄的专家团队和决策渠道难以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面对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需要采用校本课程研发来弥补。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适应新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立足于学校教学的具体条件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弥补教学弊端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校本课程的研发提出明确要求,对该项目的开发具有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开发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够实现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4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

表1课程分类表

学科本位儿童本位二分法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四分法分科综合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六分法分科相关融合广域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

(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

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

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

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

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音、体、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的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在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应有如下一些转化。

课程价值观的转化

────

单一课程结构结合课程结构

学校时代终身教育

封闭式开放式

较少与社会联系紧密与社会相联

单一功能多元功能

生物观生物、心理、社会观

竞技项目为主竞技、文化与生活结合

单一分类综合分类

多种内容模式选择性内容模式

考虑技术学习提高学科能力

考虑竞争考虑竞争与合作

单纯考虑个体满足考虑个体满足与集体荣誉

服从规范鼓励不同意见

集中学习参与意识

计划性计划性与选择性结合

外部动力教学的“双部性”动力

现实满足冒险、探索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课程集中体现教育的要求,具体反映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作为教学的指南,是预期的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本身。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有助于弄清改革的侧重点,否则,混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很难使体育教师弄清改革的重点,甚至造成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如前所述,体育学科的性质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学科类课程为例,它既不同于其它学科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体育就是“活动课”,它本身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复杂的背景。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因此,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

具体说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以及两类课程在教学中的区别与联系详见表2。

表2

学科类活动类

服从于学校教育总服从于学校教育总体

目的体目标目标

传授人类积累的体获得体育的最新信息

目标育基本知识、基本和个体的体育经验,

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兴趣,获得才干,课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习得特长,提高能力程编排体育文化知识、技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

术的系统性、基础动的系统性,当前实

性际需要的、感兴趣的、

与生活活动相联系的

内容评价侧重考察学习结果侧重考察学习过程

教学教师教授活动和学

过程生学习活动相统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

的过程,教学练相主

统一

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教组织学为主班级教学、个别教学、学分项教学等

教学以教师传授和学生强调学生主动练习方

方法多种练习法为主,法为主,教师的指导

结合启发、发现、以启发式、发现式、问

问题教学和学习指题教学、学习指导法

导法等等为主

师生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关系生主体作用相结合自主学习、教师是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辅

导者和调控者

教学由教师制定并组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

计划实施,少数情况下同制定,在教师引导

由学生参与组织下由学生组织实施

教学着重学生掌握系统侧重学生当前解决的教评价的基础的体育知问题,兴趣有无增加、学识、技术的结果,培增广,发展能力,培养

养能力、发展技能意识,提高体能

学习以主题单元、运动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

单元技术单元为主,以发点,逐步扩大学习

掌握基本的知识技单元,以增加已有的

能为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为主

认清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是搞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关键,体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从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两者相辅相成。但是,体育活动课程有其相对独立的体系,它与学科课程是同一促进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

3.活动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技能、发展特长,使学生学会实践、获得才干、习得特长、提高体育能力,从而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处理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师生关系,是活动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情境设计者和调控者。由于体育活动课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也应有多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课程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在编订全国通用教材时,应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体育课程的依据,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中都是可行的。但是,为主不是唯一,体育学科本身的许多特点为我们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长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其它许多学科不具备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吸收、融合包括活动课程在内的各种课程理论,形成我国自己的体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体系。

当前,在进行两类课程的试验中,应该说对两类课程的划分,以及它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与作用都是赞成的。但是,在积极主动地进行两类课程试验中,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活动课的作用,不能把它的作用无限扩大,特别是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如何确定活动课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考核与评价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在试验中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其规律,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体育活动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5

大学教育是一个多专业和多学科的系统,而大学体育教育是这些专业和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的手段之一。体育教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大学体育教育面对的是每一个在校学生,使每一个在校学生的个性得到个性充分发展,即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明确要求,也是大学每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状况,对发展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此,在新形势和新课程教育理念及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无疑是大学体育教育研究者们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为了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推进体育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适应现代社会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个性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企图形成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策略,以真正地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1体育教育个性化诠释

1.1个性与个性化教育。所谓个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它表现共性并丰富着共性。在心理学上的个性,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前者主要是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而后者是个体在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主要包括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等。因此,人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在教育学中,个性主要是通过教育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独特整体,即个体素质的整合与提升。所谓个性化,主要是指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的发展变化,形成事物的特有状态。从教育学上,个性化教育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的发展,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教育一般包括确定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和发展个性才能。这要求教师应当使所教内容要尽可能符合学生个人的需要,强调素质教育和个性化的发展。

1.2体育教育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育教育个性化是以个性化教育为指导思想,主要是指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化、体育教学个性化以及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三方面。体育教育个性化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传统观念的转变,有力地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化教育。因此,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是要尊重学生和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优势,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素质发展,充分体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化,使得体育教育本身具有针对性。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个性化最终体现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人格完善方面。个性的充分发

展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做到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创新精神为核心,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个性化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

2目前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状况

2.1体育教育个性化认识状况。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个性化,首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只有对体育教育个性化进行认识和了解,才能继续深化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例如,在对其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方面,有的师生认为要以健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有的师生要以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而有的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除此之外,有的师生认为大学体育教育要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等等。这些多样化的指导思想,即是思想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当前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出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实践证明,无论是健身教育,还是全面教育,无论是终身体育还是快乐体育,都应该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主体思想来实施和开展大学体育教育的多样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在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认识状态方面,也是呈多样化的观点。例如,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化、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在体育教育中强调个别化的要求、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体育教育的人文化、体育教育个性化是指发展学生个性等。可见,当前大学对体育教育个性化的认识有一定的视角,但这种视角恰好说明了认识体育教育个性化的本质和深刻性方面还不足。因此,未来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个性化改革方向和要求。

2.2体育课程个性化的实践状况。体育实践课程主要表现为体育显性课程体系和内容,主要是指学校向学生传递有形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术。对此,有必要对大学体育显性课程个性化的实践现状进行认识和概括。有研究表明,目前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安排合理、有一定学校特色,也基本上符合学校的实际,但也有不少的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的随意较大。同时,有的大学加大了大纲规定的弹性,重视教学大纲的弹性化指导作用,有利于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但也有不少的学校没有进行教学大纲的修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还不够。除此之外,在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上,绝大多数教师转化传统的运动技术教学形式,不断改变技能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但也有不少的教师在实践中,忽视体育教学方法对育人的作用,缺乏因材施教,其教学组织形式也缺乏多样化。由此可见,目前大学体育教育的实践课程改革虽然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力度,但是也有不少的大学在此方面比较忽视,未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地去挖掘和实施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同时,也说明了个别大学还没有真正适应个性教育发展的需求。

2.3学校体育隐性课程个性化的现状。学校体育课程除了显性的实践课程外,还包括隐性的课程和要素,如体育学习环境、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这些课程内容具有隐蔽性特点,但其作用绝不能忽视。它们直接具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行为、观念和态度等。可见,加强对这些课程内容的认识,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现有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无不说明了大学体育教育还存在各种问题,有的来源于教师自身,有的来源于学校环境,有的来源于学生自己,等等,但不管何种来源于何种因素,都说明了现在的大学体育教育在这些方面发展和重视还不够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通过访谈,有不少的学生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的热情细致不够,师生互动关系和课堂气氛还要不够和谐和民主。也有的学生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隐性的内容和要素,在不同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认识和参与,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的主要策略

3.1构建特色化的国家、地方和校本体育课程体系。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同组成。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与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实际和特色实际,是教育个性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和主要表现形式。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是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它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实现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教育。因此,各个大学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在遵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身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特色化和个性化。

3.2加强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的个性化。首先,体育教学目标个性化。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也是评价教学的依据。构建体育教学个性化目标体系,有利于大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等。同时,实施体育教学目标个别化、特色化和具体化,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实践的操作性,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充分发展。其次,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身心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发展必须体现在内容编制与选择上,体现在实践计划与安排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不同课堂的特点,不同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也只有这样,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体现其特色和个性。再次,加强教学组织与方法个性化。组织与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实施办法。学生的身心特点差异、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条件不同、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不同等,决定着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不同。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个性化特征。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能力的提升和积累。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6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护理专业德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主张以“大德育”的内容、“模块化”的形式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凸显“多元整合”的课程观,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全程化,建立整体性、动态性、可操作的德育课程教学实施系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德育模块化课程(以下简称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建构,是指为了增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大德育的课程宏观内容着手,以模块化的课程表现形式,从高职的特殊层次着眼,以护理专业的特色为切入点,构建整体性、动态性、可操作的德育课程教学实施系统。

构建德育模块化课程就是要对德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子系统进行整体优化[1],使其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以“大德育”的内容、“模块化”的形式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形成一套较完整的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系统教学文件,为全国护理高等职业德育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一、德育模块化课程瓶颈

近十年来,职教同仁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具体表现为:

1、理念陈旧,内容滞后

德育课程设置的理念没有全面突破,没有形成大德育的机制和氛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按学期/学年序列讲授一门课程。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缺乏生活气息,抽象枯燥;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现象尤为严重,难以彰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

2、缺乏针对性教材和科学的评价机制

高职德育教材基本沿用中职的教材,四门必修,一门选修,另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德育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的行为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德育成绩高,道德素质低”,严重地弱化了德育课的功能。对学生德育全面表现的客观科学的评价环节尚须完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3、缺乏改革的政策依据

长期以来,德育课的超强的政治,让德育课程附着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德育课程改革的依赖性和受限性尤为明显。中职德育课程及其内容具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明确的规定性,而高职德育课程只有参照性;没有权威的行政部门文件的明令指示,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

所有这些严重背离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宗旨。因此,努力建立科学、全面、综合、开放的并能适应21世纪的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程的全面改革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二、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要素

1、“大德育”的界定,“大德育”是一个时空范畴

从时间上,“大德育”贯穿学生高职学习的始终,可谓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大德育”涵盖了校内外的所有场合,可谓无处不在;从教育主体讲,“大德育”涉及所有教职员工,可谓全员有责;从德育环节来看,“大德育”渗透到一切活动之中,可谓事事相关。

2、对课程的解读,“课程”一词有众多表述

本课题研究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对课程的表述:“课程是按照教育内容确定的,是完成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含义比一门课或一组课的含义更广。基于这样的课程理解,大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既包括编入课程的各门课,而且也包括各门课以外的科目及课外活动;既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理论体系,也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规范性定义。

3、“大德育”课程的构成

“大德育”课程是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确立德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打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

4、对模块的理解

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内容组织在一起的结构。其中,主题就是依据德育总的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归纳出学生在特定时期对德育课程起码应该掌握的问题。模块划分的最大特点是非学科性。模块可大可小。我们这里说的模块,是介于德育具体课程内容之间的模块,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校本教材(德育教程1~7)。

三、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建构

模块化就是依据德育主题为经线,以国家规定的德育必修课程内容为纬线,搭建中职与高职的德育课程通道。

1、横不断点,纵不断线模块化课程的建构,要求对国家规定的德育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做到横不断点(基本知识)、纵不断线(基本原理)

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中职德育国家所规定的必修课和高职的必修课)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主题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精心设计模块化的德育课程,使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更具开放性、适应性、先导性,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符合职业岗位需要,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超前意识和创造精神[1]。

2、删繁就简,与时俱进,形式多样

模块化课程的建构,就是对现有德育教材的内容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补充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心理特点,结合本校实际,组织编写校本德育教程;在不同年级开设相应的德育选修课程: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努力构建创新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校内外德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科技文体活动、勤工俭学、志愿者行动等德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制作优良的德育课件,构建“绿色网站”。

四、德育模块化课程的理论基础

1、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原理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德育论原理融合了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社会化理论,是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2、系统论原理作为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

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构建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1]等几个方面。

(1)系统论的思想原则。建构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必须科学处理高等职业与护理专业的辩证关系,既强调高等职业的层次性,又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高等护理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作为配置德育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德育素养和能力真正满足高等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此,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就是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更新教学内容,促进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

(2)系统论的方法。德育课程的整体性,指的是将构成德育课程体系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要素作为整体,科学系统优化整合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探索创新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整合德育队伍体系、建立德育动态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德育课程的动态性,主要是指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所构建的课程内容与所处的时代特征、地区特色、层次特色、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辩证统一,以及对学生德育成绩的多元化动态评价体系的实施。德育课程的可操作,是指把理论形态的德育课程体系转化为实践形态的、适合本校实践运用的德育体系。

3、凸显“多元整合”的课程观

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创设以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立新的教学目标:作为模块化教学结构的目标,不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是以学与做的结合为中心[2]。

五、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运行

1、科学建构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

把高职德育内容的基本要素和知识层次结构划分出来,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把各要素和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各学段(学期/学年)课程目标,与之相应地构建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加强各学段德育的具体化、精细化、操作化、生活化、趣味化研究,分别构建各学段的德育系统内容。

2、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全程化

为适应规范化的课程模式转向以活动为主要途径的新课程模式,对现行的高职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和课时安排做系统地筹划,打破“学科型”的一门课在一学期/一学年教授完毕的一贯制度,使某一学科的课程伴随学生高职学习的全过程。

3、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实施框架

学制5年=3.5年(在校学习:中职德育规定的必修课教材+校本德育教程)+1年(岗位实习:护理人文修养)+0.5(返校学习:邓小平理论概论)。每门课程学时总数=各学期之和。课程模块表现为订单式、拼盘式的模块。课程内容=(理论+实践)+(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学习和日常学校生活渗透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和活动体验相结合、外部规范和自我省察相结合。(动态)学分=课内表现+课外行为。

2007年9月在学校8个班级开展模块化课程的校本德育教程(1~3)试点,德育教程的授课效果得到试点班级学生的普遍认同,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德育成效初见端倪。发表的相关系列论文产生积极的影响,开展的课题也获得了省市级有关部门的科研立项。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7

摘要本文运用逻辑思维等方法,分析高校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过程要注重特色课程为发展高校特色兴校目标服务、并分析高校在挖掘体育课程资源方面要注重的基本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特色体育课程资源

学校特色是高校发展方向定位,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主要方向的体现。它是以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尤其是特色的人为载体,学校特色中最具有价值,学校特色的本质在于创造优质的教育,即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基于学校的特点和特长创设具有个性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出学校教书育人的主功能。特色学校的“特色”是其学生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道德素养、个性发展等方面显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学校、更有利于学生整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素质教育成果的全面展示[1]。

一、特色课程与特色体育课程

特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本校学生开发的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它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鲜明的能力特征。特色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自的充分体现。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是为特色学校分发展服务的,是学校特色课程的一部分。高校特色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充分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时念,突出健身与休闲娱乐功能,大胆引进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大力开发休闲娱乐课程,积极改造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高校教育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员工为主导,在学校有形体育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学校体育环境共同形成的,具有大学特色健康的生活氛围。校园体育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良好的校园形象是无形的资产和成功办学的标志,它不仅在校园内产生带动作用,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都可产生知名影响,显示出校园体育文化的巨大辐射力。体育课程的设置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石和催化剂[2]。

二、特色体育课程资源要满足高校广大多数学生锻炼需求,具有广泛参与性和项目的多元性

现代的高校特色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与体育课程的个性化设置相辅相成,形成了健身与竞技、传统与新兴、民族与国际、休闲与娱乐等内容为主的多层次课程新体系。课程设置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使这些具有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及休闲娱乐价值的运动项目,构建成具有当代特色的高校体育课程新体系。同时,校中形成和推动了具有和谐人文精神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目前,我国高校中的特色体育课程大体有以下几类:1)引进时尚运动项目课程:拉丁舞、街舞、体育舞蹈、瑜伽、形体健美等。(2)新兴休闲娱乐课程: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户外拓展、轮滑、攀岩、垂钓、飞镖、极限运动、击剑、门球、高尔夫等;(3)民间游戏、民族传统体育改造项目课程:角斗士运动、武术、中国式摔跤、舞龙、舞狮、腰鼓、踢毽子、秧歌等;(4)国外武技课程:拳、跆拳道、柔道、空手道、自由搏击等;5)文化益智课程: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等;(6)人文关怀下的弱势群体(病、残、胖、弱等学生群体)保健课课程:健身气功、太极拳、有氧运动等,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正逐步进驻高校体育课堂,充满浓厚人文关怀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丰富和发展了高校体育文化生活[3]。

三、特色体育课程资源的确立要遵循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体育特色课程资源的挖掘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体育能力在终身体育锻炼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与项目的选择要倾向于趣味性强、简单易学、方便实用、锻炼效果好的体育运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同选项课程的开设应力求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健康发展的目的;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及评价体系上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并不是看学生上体育课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多少,而是看学生接受体育后是否强化了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是否养成了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

四、开发特色体育课程资源应依据本地区的经济和学校的经济条件相符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特色体育课程,如以职业特点来选择体育课程特色,以区域地理位置,人文特色为体育特色资源的特色课程,北京体育大学开设中国传统养生的健身气功等武术课程,如西安工业大学学校的传统为主的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还有以季节资源特色的体育特色课程,如夏天游泳,冬季阳光体育课程特色课程资源等。在选择特色体育资源时一定要依据本地区高校的经济实力和学校的经济条件相符合。在专项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场地、器材,以及师资队伍状况,充分挖掘学校体育资源,尽可能多开设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文化底蕴厚实的体育运动项目,以便更多的学生能够选到自己真正喜爱的项目。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因此,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自然资源,注重开发拓展类项目,丰富体育课程内容[4]

五、体育特色课程资源开发要立足提升高校本地区以及全国高校中的品牌效应

提升高校的软实力。学校体育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行为,都是在不断的竞争和比较中体现自身价值的。一方面通过不断发展自身来体验对自身过去不断否定意义上的提高,这是自身比较的结果;另一方面,在与他人的比较与竞技中,体会到自我力量的强弱,从激发斗志或彰显实力。在开设体育特色课程资源时要充分的利用体育场馆设施的有有利条件,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理念、张扬自我的要求,使他们接受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成为可能。并且在此基础上大力挖掘体育竞技性,由此来主导学校用来作为外树形象、内增活力手段的措施,培育一支与学校宣传目标相匹配的体育竞技队伍。太原理工大学通过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特色模式,将学校的传统优势,篮球和武术两个体育项目为特色优势,创立了一只高水平的运动队伍,提升自己在全国高校的知名度,并且将大力发展校内的体育文化活动,举办了名校篮球邀请赛,并由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彰显了太原理工大学的办学实力,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5]。

六、特色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区域性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民族间在经济水平、文化背景、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国家课程很难全面顾及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即使是在同一区域,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也各不相同。由于地域、气候、经济、文化、城乡等差异都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致使部分教材内容成为“摆设”,无法进行实际教学或不适应当地的教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平台,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分析文化形成的背景及内涵,选择或挖掘整理地区体育内容,要因地、因时、因季节气候变化,筛选或改造出适合本地实际的体育资源,突出地域性特色,来补充教材内容。从地域的教育性出发,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体现地域文化,每个地方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均保留着诸如节日、风俗、方言等的传统文化,有的底蕴十分深厚,开发这些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文化,让学生发现在自己的周围有如此的文化底蕴,发现在家乡的建设中人与人的良好关系及劳动者的智慧,并由此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地域的教育性出发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使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特色,生命力更强[6]。

基金项目:黄石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1yjr62B)。

参考文献:

[1]王立强.培育学校特色打造特色学校[J].上海教育.2010(6).48.

[2][3]王能干,李吉远.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与特色体育课程构建[J].搏击•武术科学2007.8.

[4]郭孝平,黄国龙.高校特色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5:48-49.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8

[论文关键词]大学 素质教育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相对与显性课程而言的,属于课程体系,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提出,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研究视野。大学生素质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在大学里践行。素质教育的落实关键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建构的独特部分,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隐性课程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精神契合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大学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隐性课程,因为它的作用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持久的。研究者对于隐性课程及其作用持有不同的看法。隐性课程是区别于列人教学计划、有一定教学材料、采用一定教学方法的显性课程而言的。杰克逊就是从班级生活的考察中借助解释学的方法,对于学校日常生活体验的潜在教育功能成功地作出了结构性的描述。

纵观传统、现代、后现代的课程观,当人们把课程解释为学生从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时,就包含了隐性课程概念所代表的内容。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文化当然具有一种隐性功能,隐性课程首当发挥隐性文化的功能。隐性虽是隐含的,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一种非认知心理,靠情感、直觉来体验、体悟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意习得。当然这种无意习得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隐性课程并非是无意的,也需要建构。

隐性课程体现为学校的隐性文化,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校园文化、校园建筑、学校图书馆等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中。隐性课程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无意注意,通过情感体验和深切的体悟产生作用。所以隐性课程作用于学生是一种体悟、内化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包含反思,通过反思获得智慧。

教育从重知识与技能掌握到重智能发展,再到重素质的养成与完善,是对教育本质的逼近。从根本上说,素质不仅仅是指特长,更重要的是指内在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点也不在于发展兴趣特长,而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种近于教育本质的教育,注重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而个性的核心是个人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探索,是追求负责任的、理智的自主。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这就需要一定的氛围。“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人是一种丰富的存在,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诉求,素质教育是一种切合人性的具有理想意义的教育观念,并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方法。素质教育要培养一个整全的人,而不是一个畸形的人。杜威的教育观点对素质教育很有启示,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把教育当成一个发展的过程。素质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外烁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只是增加知识的教育,也是素质养成及内化的过程。

中国的素质教育,就基础教育领域而言,针对的是应试教育;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针对的是一种狭智教育。之所以称其为狭智教育,是因为它一方面仅将教育偏于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在知识教育中疏略人文知识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教育观的变革、是时代的呼唤,加强大学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不仅指向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及智能发展,也指向精神生活及品性的养成。在这个层面上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有着精神上的内在契合,都注重教育的内化。

二、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

隐性课程作用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因为是内隐的,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有一定的计划、教材及评价模式,故隐性课程以潜在性和非预计性为主要特征。隐性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人认为隐性课程只是一种隐性的说法,旨在说明在学校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也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有意安排的课程活动。但对是否要开发或利用潜在课程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既然是隐性的、非人为的因素也人为化的话,可能是事与愿违,弊大于利;也有人主张既然实际上产生着影响,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以便更好实现教育目的。所以,隐性课程建设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定位。

(一)隐性课程建设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都需要内化,在精神上存在高度的契合。隐性课程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必要条件。隐性课程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感染学生,通过对美的享受来吸引学生。康德认为美是最高意义的善,蔡元培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隐性课程主要给学生以一种审美的享受,营造一种追求美的氛围。比如当学生走进古朴幽雅的校园,其中的鸟语花香、富有个性的建筑,学子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便会使宁静、庄重之感油然而生,也易激发人的灵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审美离不开一定的形象,美感具有形象性。色彩、线条、节奏、音韵、旋律、端庄、清秀、高雅、和谐等等都是基本的美学要素,大都通过直观、直感作用于人,通过情感和体悟作用于人。审美还有一个审美感受的问题,与审美的前视角有一定影响。隐性课程不但是非学术的,也是学术的。比如当学生走进挂满了字画的图书馆走廊时,当学生经过富有特色的雕像校园时,对于字画和雕像本身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是否会产生美感,对于字画和雕像人物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是否会产生审美共鸣。如果这个学生没有与此相关的知识,也就无需提到美感乃至审美共鸣。

隐性课程建设需要与显性课程建设对接起来,隐性课程显著的德育、智育功能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品德,陶冶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0。为此,隐性课程建设也要注重大学生素质的养成和内化,营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良好氛围。

(二)隐性课程建设以大学特色文化为内涵

大学文化体现出大学的理念与特色,一所大学的隐性文化彰显一所大学的个性。大学隐性文化首先在物质层面上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比如优美的校园、幽雅的环境、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气息浓厚的图书馆、庄严古朴的博物馆等,总之隐性文化要与教学环境密切相关。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教学观念环境、班级教学环境、教学社会环境。

隐性课程建设应注重文化性,塑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大学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价值系统。大学这个价值系统之所以特殊,在于它承载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物的价值,而是要创造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而且是这些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通过某些特殊的途径内化到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追求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国家的价值和民族的价值。大学的价值是面向大学生、面向社会的,也是面向未来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价值系统需要构建自己独特的隐性文化,因为隐性文化的个性往往体现大学的个性与特色。

隐性课程建设要结合本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既要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也要凝练自己的特色。其主导思想应是: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凝练出独特的大学精神,培育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另外,在加强校园硬件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人文氛围的塑造,既要体现人为性的品格,又要体现自然性的品格。总之,隐性课程建设既要体现科学内涵,又要体现人文氛围,具有足够的超越性和神圣性,有利于培育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人文精神。

大学应是彰显文化的场所,学校文化既要独立于社会文化,又要融入社会文化。学校要以自己独特的先进文化去培养学生,越是特色鲜明的文化,对学生的有效作用越明显,也使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隐性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大学领导的视野和水平

隐性课程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文化的体现者,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反映出大学领导者的视野和水平。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要求大学领导者具有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理念是全局性的、前瞻性的,应渗透到大学建设的各个环节。大学领导者提出教书育人,也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其中都包含隐性课程的功能。

大学领导者对于隐性课程建设的视野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其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体现大学文化的特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梅贻琦、吴玉章等都注重学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从隐性课程建设的内容来看,包括学术方面的和非学术方面的。大学的学术信念、学术理想、学术民主是大学领导者必须考虑的。当今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很少被自觉予以扼制。对待学术民主的态度很可能取决于其学术信念,学术信念本身就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民主的氛围、自由的空气才容易孕育创造的种子,创新是个性的内涵,也是素质教育的真谛。非学术方面来看,领导者要着力增厚学校人文底蕴、提升伦理地位、创建有特色的校风、校貌,在管理中注重文化建设。

(二)大学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

大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对人才培养质量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在课堂。课堂不仅是常规课程的也是隐性课程的阵地,教师应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使之具有更鲜明的个性,产生更大的隐性教育作用。事实上,学生在校园里接触最多、最久、最直接的是课堂,是其所在班级的基地。应当说,小小的班级与课堂,从形式上看可做的文章与整个校园比要少得多,但从内容上看则大有文章可做。教师的“教风”、班级的“班风”,可做的建设性工作确实不少,教师肩负着最重的任务0。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9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自身须要及民族区域特色的体现

现代社会对高校人才的产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但要具有全面的知识储备,还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行,而高校的体育课是培养这一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现在有的体育课程模式已无法全面满足社会需要,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区域化、人性化、个性化、是现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大特色趋势,虽然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总的统一指导纲要,但如何开展各地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却没有具体的指导明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的需求程度也不同。

少数民族地区从经济的发展水平上来说与其它发达的城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硬件设施比如器材和场地方面都有所欠缺。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地区也具有大城市所不具备的独特资源优势,那就是浓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础。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切实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独树一帜。这一改革特色必将极大丰富并充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的授课内容,同时也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切实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从而积极地推动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发展。

高校体育课程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大众化,社会化的重要平台

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定要走社会化、大众化的发展路线,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社会支持度与认可度,让更多的大众群体喜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从而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基础,让更多的无论年龄、性别、社会层次的大众人群投身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中。

高校是社会未来建设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群体是具有先进思想与意识的社会先锋群体,如果大学生能够真正接受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他们将成为这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优秀传播者,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传播平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有利于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建设,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程当中,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拓宽了道路,特别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指出了新的具有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并使高校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大力扶持与推进的重点区域,不仅对其物质文化建设大力投入,同时也对其精神文化的建设进行积极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刻的群众基础,是各族人民多年来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田间地头的文化符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特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区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划分类别也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本地区的地理人文特色,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至今都是经久不衰,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如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姑娘追”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它们的形式多样,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很多项目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与娱乐性,它们的群众基础广泛,易于开展与推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单一性的,是多元化发展的,是不同少数民族精彩文化的集中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一个载体。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之中,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文化的传播与积极导向的作用。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就必须全方位提高社会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之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丰富创造力的社会建设者,并且能够积极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各种考验与挑战,以此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具有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陶冶情操,升华情感,使学生迸发出朝气蓬勃的活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身体能力、智力能力和体力能力的过程。通过学习,学生的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观察力、应变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更为全面的完善和发展。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来,是一所高校根据本校所在地区的特色、学校所具有的软件及硬件设备、学生的爱好和学习方向、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创设的课程。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培养大学生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展完善个性特征,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于此同时,让学生在与本地区的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创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内容,从而建立起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学习模式,这有助于学生全面个性的协调发展,并能进一步的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有利于教材的拓展和创新,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自2002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其中重点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教学目标和依据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律,以及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地域特色来选定。

体育课程的特性篇10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完善,体育隐蔽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是通过学校的体育物质环境、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体育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在体育教育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文化因素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教师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尤其是对那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更需要具备较高素质的教师,加以积极地引导。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体育隐蔽课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隐蔽课程的涵义

隐蔽课程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师生关系、教学风格、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蔽的或者是还未得到认可的教师经验,但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是文化的反映,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正规课程同时起作用。

隐蔽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内心境界。隐蔽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发展什么文化传统,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是隐蔽课程教育所要涉及的方面。作为体育教师更应对此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认识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正面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蔽课程教育之中,进而把学生发展成全面的人。

二、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一)文化性

高校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因此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就有可能被继承、发展,尤其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也是人的社会化的手段。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体育活动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规格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素的复杂整体,而隐蔽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素构成的。所以体育课隐蔽课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积累起来的文化价值(含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在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也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陶冶与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是将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塑造中“唤醒”的过程,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它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行为性

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中的行为性,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包涵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位性、智慧能力性等,是以其外延的行为来评价的。体育课不同于别的课,它是以操作行为、身心互动和课堂指标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在课堂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素颇多,但教师外延行为乃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造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给学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如行为的动作、表情、举止等。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正是决定学生行为表现积极性高低的直接而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