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理信息定义十篇地理信息定义十篇

地理信息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5:09

地理信息定义篇1

信息的概念成了“鸡肋”,问题还是出在老师们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学生弄明白“信息是什么”。如果真的把“信息的概念”当作纯粹的概念课、理论课来上,效果恐怕不会好。先不说对高中学生来说,信息概念中那明显的哲学味儿能否被理解,就是学生能理解,我们还需反问自己,我们真的搞清楚“信息是什么”了吗?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我们越熟悉的,越密不可分的事物,反而越难以说清楚,越难下个定义,硬要给出个定义的话,没准越弄越糊涂。信息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无处不在,充斥在我们周围,却又看不见摸不着。“信息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如同“人是什么”、“真理是什么”、“知识是什么”这类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有人管这一类“是什么”的问题叫“苏格拉底式”问题,对这类问题,不要以为我们看了书上的定义就能真正弄懂了,堆砌名词对更多处在感性认识阶段的高中生而言毫无意义。

如果直接从信息的定义入手,好像课本中为我们罗列的名家定义都有些似是而非,细细品味这些定义,并没有让我们从中增加多少对信息的理解。据说信息科学家、哲学家们已经给信息下了200多个定义,就拿我们最熟悉的三大定义来说:香农把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一看便知,香农讨论的信息是通信系统中的信息。这个过程中信息甚至可以用信号、波形来测度,“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完全可以度量的。但香农定义也仅限于此,当“信息论”如日中天之时,香农本人就多次告诫世人:“信息论肯定不是万能药,它是一个严格的数学分支,不适用于那些统计原理不能成立的场合。”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信息问题就不能归结为数学问题,如同我们不能把粮食定义为“消除了的饥饿状态”,信息也不能简单地描述成“消除了的不确定性”。我国著名学者钟义信则把信息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这个抽象的定义并没有告诉我们信息到底是什么,因为事物运动的状态有很多,而几乎任何现象都是事物运动方式的反映。最后,我们不得不搬出维纳的定义:“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等于干脆放弃给信息下一个定义了。

既然直接从信息定义入手频频碰壁,不少老师就绕个圈子,从信息的特征入手,通过对信息特征的了解,试图间接搞明白“信息是什么”。这里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的依附性,也就是探讨信息与载体的关系。因为信息必须依附载体而存在,不存在与载体无关的“裸信息”,如果我们能研究清楚信息与载体的关系,就能把握信息的本质了。可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对“信息必须依附载体而存在”这一铁律都可以提出疑问。比如,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一种状况,家里有人在外地打工,他有时候会给家里打电话,更多的时候家人得不到他的消息。当他没有打电话给家人的时候,家人会理解为他在外地平安无事,这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的“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这个例子却给我们讨论的信息和载体的问题带来了麻烦,这等于说家人获得的平安无事的信息来自于一个“没有的信息”,由于没有信息,当然不需要任何载体,那么信息还必须依附载体而存在吗?

其实,试图定义“信息是什么”越来越被认为没有意义,早期那种追求大一统的信息定义的做法正逐渐被放弃。因为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期望某一个单一的信息概念能够被大多数人满意的认可,几乎是徒劳的。

地理信息定义篇2

关键词 数字信息群 知识组织 技术框架 信息机构

分类号 G250.73

1 引言

从信息技术和图书情报学两个方向来看当前的文献型数字信息群的知识组织,其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研究路线,前者注重于依靠人工智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和知识组织;后者则强调通过元数据对数字对象内容进行揭示和组织。由于研究背景的不同,这两个方向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单纯从计算机技术进行知识组织研究,势必使对知识的揭示和组织停留在表面,很难对深层次的知识进行揭示和组织;图书情报学方面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探讨,还缺少从知识的角度进行信息组织方法的实践与应用。特别是对于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类元数据信息,例如图书馆中的书目数据,一方面承认其编制过程中包含着广大知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另一方面由于对数字对象的内容中蕴含的知识挖掘不够,对知识之间的关系难得到充分表示,往往是换一种实现方式用传统书目数据来对文献本身进行组织。

本文研究多文献多类型数字信息群的知识组织框架,提出该知识组织框架的一种构建技术(multi-documentsKnowl-edgeorganizationFrameworktechnique,mdKoFt)。这个知识组织框架在整个知识工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上层的知识应用提供服务,具有对知识的发现、整序、组织等功能。整个知识组织框架分为知识表示层、知识发现层和知识存储层三个层面,每一层分工负责知识组织中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其目的是试图在上述两个方向之间进行平衡,为多领域信息系统协同发展和文献信息知识集成提供重要基础。

2 知识组织框架的功能需求

在信息机构实施多文献数字信息群知识工程中,知识组织的核心作用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数字资源中发现知识,提供知识的表示模式和知识库,为提供知识服务奠定基础。目前的信息技术还很难进行包罗万象的知识组织,更多的是对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组织。因此,应从整个知识工程划定涉及的领域范围,确定一个上下文语境,以便按统一的知识表示视图进行。知识组织的实现形式可以是虚拟的或者实体的组织,虚拟的组织侧重于提供统一的知识表示视图和对资源的定位,实体的组织则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形式重新进行组织。其中,元数据的地位非常重要。根据元数据的功能的不同,可以在知识工程的不同层次使用不同的元数据。如描述数字对象的书目型元数据maRC仍然有用并将长期存在,但对各类描述性元数据的功能的发掘不应该只停留在数字馆藏的保存上,还应该重视其揭示内容方面的功能的发掘。在知识组织的层面上,还需要定义知识表示相关的元数据。这类元数据对知识的表述应该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在大的框架下允许适当进行扩充或者变换,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

知识组织框架的功能需求是指实现对数字信息群的知识组织工具要求的功能。先给出文中一些概念的定义:

定义1:元-元数据(m-metadata)是关于元数据的数据,记作Super(m)。

元数据多用作对数字对象的描述,但对于元数据自身的描述却存在缺位的现象。各种元数据规范的定义缺乏对元数据自身包含元素的语义的计算机可理解的表示形式,导致计算机对于元数据的元素语义很难进行理解,更不能进行推理等高级应用,这大大影响了元数据互操作的可用性。元-元数据也采用结构化的数据组织模式,但其重点是对元数据本身进行描述,尤其是揭示元数据内部的组织关系和元素的语义含义。

定义2:对于领域知识Kd,如果可以采用某种形式对其内容进行表现,则称这种表现形式为领域知识Kd的一种知识表示,记作Kd。

知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使其能够被人和计算机理解,就需要采取必要的形式将其从抽象到具象。知识表示就是要完成这个过程。对知识的表示的方法很多,有一阶逻辑、Rough集、神经网络、语义网等,每一种知识的组织工具其实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对知识的内容进行定义。本文使用基于规则的表示方法。

知识组织框架的功能需求直接来源于知识组织框架的总体需求,在功能上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知识定义。知识定义是整个知识工程的基石,也是进行知识组织的核心。知识定义功能包括对知识表示框架定义、规则库管理等功能。知识表示框架定义是使用XmL、RDF等技术,根据特定领域对知识的定义,将其形式化的过程,主要是对知识包括的属性、方面以及如何呈现进行定义。对知识定义有多种方法,但都离不开一定的规则,通过对规则库的管理,可以对知识的表示、组织、利用等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并反映到整个系统上。

元数据管理。由于用于描述馆藏数字对象的元数据方案多种多样,对这些元数据方案的管理就特别重要。元数据管理包括元-元数据管理、元数据注册、元数据抽取和元数据映射等功能。元-元数据管理就是要为元数据标准的制定提供一个管理的接口;元数据注册是将元数据方案纳入到系统框架中的第一步,通过注册告知系统元数据方案的结构定义、资源的位置等信息,为元数据抽取提供信息;元数据抽取要根据元数据注册信息,自动地从信息源中抽取符合知识组织需要的元数据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在数据库中的字段名称、长度、依赖关系等,元数据映射是一个半自动化的过程,将抽取回来的元数据元素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后,按照一定的映射模板,与知识表示框架中的具体属性建立关系。

知识挖掘。知识挖掘是知识组织的关键步骤。根据系统对知识的定义和信息资源元数据抽取映射的结果,定时地按照系统和用户的需求,从信息机构的馆藏信息资源中挖掘知识。这样的挖掘是一种增量的挖掘,不但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知识需求,还能够及时反映信息资源变化导致的影响。知识挖掘的过程是可控的,如果不采用实体的知识组织方式,还要考虑知识挖掘过程中的效率要求。

知识存储。知识存储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对于抽取回来的元数据信息的存储,它不但能够存储元数据的当前信息,也能够保留元数据方案演化产生的历史信息,以保证知识挖掘的一致性,另外一个方面是对知识挖掘结果的存储。不管是采用虚拟还是实体的知识组织方式,对知识挖掘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都需要采用恰当的存储方式,从而方便

发现知识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产生新的知识提供条件,也便于提高整个知识组织的运行效率。

3 知识组织框架mdKoFt的分层结构

知识组织框架mdKoFt,利用长期积累的信息学科的数字信息群相关元数据信息,通过构建基于规则的知识表示框架和以元-元数据为基础的元数据互操作协议,以对元数据的注册、抽取、映射、存储为核心,从而搭建信息资源与知识组织之间的桥梁,按照灵活、可扩展、可定制的思路,解决知识组织的问题。以知识工程的分层结构观点,多文献数字信息群的知识组织包括知识应用层、知识组织层和数字信息资源层,由系统管理层统一管理。数字信息群知识工程中知识组织起着粘合剂的作用,承上启下,向上为知识应用提供服务,向下整合信息资源,因此其架构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直接决定着知识工程的生命力。

知识组织框架的可扩展性:表现在对新的信息资源的接纳能力和对知识表示层的变化的应对能力。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是时常更新的,新的资源的加入,对原有知识组织肯定会产生影响,比如对知识之间关系的补充和扩展、知识层次结构的调整和补充以及可能出现和加入新的知识等。因为用户需求变化而带来的知识表示层的变化,会导致知识组织内容上的变化,而且必须认识到这些变化都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组织架构的可扩展性为知识工程应对这种变化,及时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了可能。

知识组织框架的灵活性:表现在其提供的应用接口对知识服务要求的满足能力上。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信息机构需要向用户提供的各种类型的知识服务和知识获取工具。不同的知识服务和工具对知识组织在知识内容、表现形式、响应速度、检索条件、检索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各种应用都要通过知识组织层提供的接口来访问和操作经过组织的知识。灵活的知识组织框架的含义就是要能够为上层应用提供足够灵活的功能接口,通过适当的配置和调整、组合来满足这些上层应用的不同要求。

现代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大多采用分层的结构组织形式。分层就是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将系统水平地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完成一项或多项功能,下面的层次为上面的层次提供数据和服务,上面的层次通过调用下面层次提供的功能和数据来完成本层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划分应该清楚,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调用,一般不允许跨层的功能调用。依据分层设计的思想,知识组织框架mdKoFt按照功能分为知识表示层、知识发现层和知识存储层三层,如图2所示:

知识表示层。提供对知识框架中知识表示的定义,实际上这一层不仅仅用于知识组织,还对知识应用层有所约束,只是知识的表示是对知识进行组织或其他操作的前提,因此也一并归于在知识组织框架中。在整个知识工程中,必须要对知识达成一个共同的理解,才有可能实现对知识的加工处理和应用。

知识发现层。根据知识表示层提供的知识定义,从信息机构的馆藏信息源中去发现知识。在知识发现层中,首先使用元-元数据定义知识发现的协议,再从各个注册信息源中抽取出元数据,通过元数据互操作定义,形成信息源的全局视图,然后再根据系统给定的规则,按照知识定义中对信息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从信息源中获取所需信息。

知识存储层。由数据仓库组成,负责将知识发现层从信息资源中抽取的知识按照主题进行组织。还要负责对系统中引入或用到的各类ontology、叙词表、分类词表等知识组织工具的存储。对上要提供进行知识应用的接口,上层的知识应用都是在知识存储层上进行的。

4 mdKoFt构建技术:组件结构

基于上述知识组织框架的分层结构,研究知识组织框架mdKoFt的组件结构。与整个架构采用的分层的组织思想相似,框架每一层内部也按照功能进行了划分,不同的功能由各自相对独立的模块完成,模块间通过接口调用来实现数据通信。每个模块之间尽量减少相互的依赖关系,做到功能单一,“高内聚、低耦合”,这样既可以为整个架构带来扩展的空间,合理的模块划分也使各个功能的实现和测试变得更加容易,大大增强了架构的鲁棒性和灵活性。层与层之间通过公开定义的接口进行调用。

4.1 知识表示层

知识表示层由规则库管理模块、知识定义模块和规则库等三部分组成。

规则库管理模块是对系统中用于知识组织工具和知识定义的规则进行管理的模块。所谓规则,在系统中表示为对知识属性的产生方法的定义,例如:“知识应至少由创建者、知识的类别、知识的描述三部分组成”就是-条规则,该规则规定了知识的结构。系统中的规则不但影响到知识的表示,也会影响到知识的采集策略。规则使用XmL/RDF表示,存储在规则库中。

规则库是一个关系数据库,根据规则的定义对规则进行存储,对规则库的访问只能通过存储过程进行。

知识定义模块提供用户和系统管理员通过一定的规则对知识进行定义的功能,系统中对知识的定义是通过规则来实现的,其规则来源于规则库。

4.2 知识发现层

知识发现层需要实现的功能比较多,但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对元数据的管理和对知识的抽取,核心是对元-元数据的定义和管理。系统就是通过元-元数据将知识的抽取和知识组织工具、数据信息资源联系起来。元数据的管理包括元数据注册、元数据抽取、元数据映射、元-元数据存储等几个模块。

元数据注册模块公布了要加入系统的数据信息资源的注册接口,通过该模块可以通过元一元数据的形式,向系统登记数字信息资源使用的元数据标准、资源位置、学科领域、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有关数据信息资源本身的信息。

元数据抽取模块可以在数据信息资源注册以后,根据其注册的元一元数据,自动地抽取其元数据信息,还提供侦听数据信息源元数据改变情况的功能,通过定期数据信息源的定期访问,比较其元数据变化情况,及时地反映数据信息源的变化,并提供历史变化情况的比较和回顾。

元数据映射模块根据定义的元一元数据和抽取来的数据信息源的元数据,采用自动映射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数据转换模板,实现从元-元数据中的元素与数据源元数据的元素的映射。映射结果使用XmL/RDF的形式进行表示并存储在元一元数据库中。

元-元数据库是存储元-元数据定义,元-元数据与数据源的元数据映射信息,以及其他与知识发现相关的信息的地方。

知识抽取模块提供根据元-元数据的定义和系统对知识的需求,以及知识组织工具的组织规则,从数据信息资源中抽取、清理、转换信息,以构建、补充知识组织工具内容的功能。

4.3 知识存储层

知识存储层实际是一个数据仓库,提供按照不同的主题对知识进行存储的功能。在具体的实现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知识组织工具(指叙词表、主题词表、ontology等)一般具有自己的结构,不同的知识组织工具应该按照其自身的要求进行存储,提供不同的学科领域的使用入口;

对于系统采纳使用的知识组织工具,也应该通过元数据注册、抽取的形式获取其信息,并统一加以管理,为实现知识工具与元一元数据之间的映射提供信息;

可以通过规则管理模块对知识组织工具的内容组织规则进行管理,为知识抽取提供依据;

地理信息定义篇3

关键词:领域本体,个性化信息检索,构建本体

 

1.个性化信息检索的内涵和相关技术

个性化信息检索是指根据用户的兴趣和特点进行检索,得到能够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信息,是一种能培养个性化趋势的检索方法,高效率地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返回与用户需求相关的检索结果。个性化信息检索的检索条目既可以是内容检索,也可以根据其它事件的关系检索。个性化信息检索以用户检索行为为中心,与用户查询经历有关。个性化信息检索的相关技术包括用户建模技术、智能agent技术、个性化推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2.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

2.1本体描述语言

目前,出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本体描述语言和基于web的本体描述语言等本体描述语言。其中owL是基于web的本体描述语言,是目前w3C开发的一种语言,它能够取得表达力和推理复杂度之间的平衡,不仅能够使表达web上信息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能够使得推理复杂度得到控制,对于应用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2.2构建本体的原则和步骤

建立本体时,应按以下的原则来进行指导。

2.2.1明确客观:即对于建立本体时定义的术语,本体用自然语言给出的语义定义,能够明确有效地表述独立于计算机环境的概念知识的内容,并且客观地和形式化地定义概念名称,是明确客观的,能够尽可能地使用标准术语来准确地表达概念项的内涵。

2.2.2完整性:即本体必须给出完整的定义,使得所描述术语的含义能够完全表达出来。

2.2.3一致性:也就是说,由建立本体时定义的术语得出的推论必须和术语本身的含义是一致的。建立本体时定义的公理以及用自然语言进行说明的文档都具有一致性,本体要支持与其定义相一致的推理。

2.2.4最大单调可扩展:即不需要修改本体已有的内容,就可以向本体中添加通用或专用的术语。在建立本体论时,要考虑到将来可能的扩展,以便进一步的补充和专门化说明本体论。必须使本体为了满足特殊的需求,支持在不需要修改现有的定义的前提下,便能够根据已有的概念定义新的术语。

2.2.5最小承诺:某个知识系统承诺了某个本体是指该知识系统使用知识的行为与本体中的定义相一致。最小承诺是在支持知识共享活动要求的基础上,在本体设计时尽量减少本体承诺。本体承诺只要能够满足特定的知识共享需求即可,要求本体承诺最小。对本体进行承诺的知识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信息不受限制地对本体进行专门化和实例化。构建本体的步骤包括:明确构建的目的、确定所构建本体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建立本体、检查和评估、提交本体和反馈。

2.3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领域本体把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应用领域抽象成一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在传统信息检索技术中融入本体,既能够发挥概念信息检索的优势,又可以克服概念信息检索的局限性,即它不能对概念关系进行处理。由于本体能够对概念关系进行处理,并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概念语义,所以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会得到提高。科技论文。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对需求集合和信息集合进行了匹配与选择,并在其中加入了本体的元素。可以用如下步骤进行阐释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2.3.1在领域专家的指导下,使用ontoedit等工具软件手工创建用于检索的领域本体实体。

2.3.2根据已建立的本体,对信息源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并把收集得到的信息源中的数据参照特定的格式存储起来,存放在元数据库中。科技论文。根据已建立的领域本体实体,对各种信息资源如web网页等进行本体元数据标注。利用owL语言等本体描述语言,对信息资源进行语义层面的表示和描述,并将处理好的信息资源参照特定的格式存放在元数据库中。

2.3.3查询转换器根据用户的检索输入,对用户检索界面获取的查询请求,参照本体将查询请求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并且在本体的帮助下,在元数据库中选择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然后显示给用户检索的结果。

2.3.4进行定制处理检索的结果,并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用户。

2.4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的个性化管理功能模块分析

个性化管理功能模块、个性需求处理功能模块、查询功能模块、信息预处理功能模块是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的组成部分,这些功能模块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个性化信息检索。接下来,我们对个性化管理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其他功能模块不再赘述。进行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准确地获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个性化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收集和管理。科技论文。通过用户模型的建立,个性化管理模块管理用户的个人信息、兴趣及历史查询记录等。在用户提出检索请求之后,系统结合考虑用户的背景信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同用户对于相同提问信息的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进而使得获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变得更加有效。

主要有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构建用户模型,用来获取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

2.4.1用户主动填写其个人信息需求,即通过用户主动提供的方式获得;

2.4.2通过监视用户自身的信息检索与浏览过程来获得,即通过系统被动学习的方式获得;

2.4.3通过从服务器端挖掘获得,即从服务器中分析获取。

3.结束语

本文对个性化信息检索相关技术和基于领域本体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一个能够实现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快速准确检索的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研究,在理论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孔田野,李万龙,张海鸥.基于药品本体的信息检索系统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2]新新人类.令人爱不释手的个性化水杯[J].网络科技时代,2004,(01).

[3]尹红丽.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技术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4]张秀兰,蒋玲.基于本体的个性化检索智能agent模型探析[J].现代情报,2006,(09).

地理信息定义篇4

【关键词】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24―05

一争议的由来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1]。修订稿在没有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也没有经过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的前提下,就将目前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由于这一专业的名称不仅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持续、深入地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从而也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一名称的变动,立即引起教育技术学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有些学者为此感到担忧;不少年青学者已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在已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部分高等院校中,许多师生已开始对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更改、或应作何种更改,展开辩论与交流;从而在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形成一场全国范围有关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修改的热烈讨论并出现重大争议。本人作为多年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对这场争论当然不会置之度外,这篇短文就是要阐明我对这场争论的态度及管见。

要判断是否应该把高等院校本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关键是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有何不同?二是,采用新专业名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三是,更改专业名称将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讨论这几个问题。

二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及其比较

1“教育技术学”的内涵

(1)由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在学术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早有定论――在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进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吸纳国际上aeCt94定义与aeCt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但摈弃二者的缺陷与不足),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当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应如下面所示: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仍和aeCt94定义一样,是“过程与资源”(但不是aeCt94定义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只是范畴所属并非“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则仍是上述研究范畴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就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而言,aeCt05’定义是完全抛弃了94’定义的优势,从而成为其最大的败笔;而上述新定义则一方面继承和发扬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另一方面又彻底摈弃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又能很好地满足科学地建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由于运用这一定义可以严格界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因而对于整个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对教育技术专门人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见,这样的学科定义是至关重要的。

(2)由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但是,光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是不够的,因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还是一个很大的应用领域――我国应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级电教馆、站的电教人员)有上千万之众。对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应用队伍来说,由于他们主要是运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所以上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对他们并不适用――这类学科定义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并非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例如对广大教师来说,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去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好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需要为这一庞大且重要的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应用领域)制定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教育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应用领域的定义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广大教师的教学应用,所以必须通俗易懂,但是作为定义又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那么,教育技术的的本质特征(即它的质的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呢?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种质的规定性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三效”)。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在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中,之所以强调“三效”是因为: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效率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效益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对教育来说,“更大的产出”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由于上述关于教育技术质的规定性的表述,既简洁明白,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因而就可以用来作为面向应用领域的教育技术定义。其具体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2“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内涵,根据涉及对象和讨论场合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学科领域定义或是从应用领域定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又该作何解释呢?

(1)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在学术界,“教育信息技术”原本不是一个通用术语,更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所以本来并不存在所谓“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问题。但是,确实有部分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术语(甚至有的高校还以此命名该校的某个学院),现在教育部的重要文件中又提出要以此替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一术语做一番认真的考察。

按理说,“教育信息技术”是由“教育”和“信息技术”组成的复合名词,即“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而“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显然,只要把“信息技术”的内涵搞清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即可随之确定。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校已是一门很成熟的热门学科,而且涉及许多领域,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为“信息技术”给出的学科领域定义有以下两种:

定义1: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定义2: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

通常“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主要应用于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学结构;或是应用于各级教育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与管理。可见,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显然应当采用上述定义2,即“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这一定义表明,“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这里所说的现代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等。

把“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所确定的内涵搞清楚以后,“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的内涵也就随之可以确定。如上所述,“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所以,“教育信息技术”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这表明,“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2)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考虑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有上千万之众),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而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也需要为他们制定一种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目的)与归宿(最终效果)只有一个――就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这样的“应用领域定义”可具体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由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上所述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一般也可统称为“信息技术”。这样,上述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就可更简洁地表述为:“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3两种专业名称内涵的比较

对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以后,二者的比较就成为一目了然的事情。

(1)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学科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

研究范畴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研究领域是:研究范畴所涉及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而根据“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研究范畴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即涉及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信息的五个方面的处理);

研究领域则是:研究范畴所涉及的五个方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实践”。

由此可见,由两种专业名称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从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看,彼此都有较大的差异,难以用后者取代前者。

(2)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定义可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则可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将这两个应用领域定义逐字对比,不难看出,前者是“运用各种技术”,后者则是“运用信息技术”,而两者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完全相同――都是为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三效’”。可见,若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考虑,用后者的名称取代前者,对于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来看,没有变化;但广大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与最终效果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则有较大的不同:前者使用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而后者使用的“技术”,则仅仅是指现代的信息技术。

三对更改专业名称主要论据的分析

目前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的一贯思想都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事实上,从上面对“两种专业名称内涵”所作的比较不难看出,用“教育信息技术”代替“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实质恰恰在于:要用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其主要理由或论据有以下三条:即认为名称的更改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不妨就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1关于“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一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各国投入了成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若干个子系统和诸多的制约因素,决非只靠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或加大资金投入就能奏效。在这方面美国为我们提供了典型案例。在国际上,美国对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视、资金投入最多、设施最先进,但是迄今为止,在美国教育部官方文件中也承认,“教育信息化成效不显”[1]。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信息技术不先进或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不力,而是缺乏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是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全新教育理论,它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三部分组成[2]。由这三部分组成的全新教育理论,并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领域,而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可见,主张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一条理由(论据)――“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成立的,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无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相反,将会由于改名后更难得到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从而大大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甚至使成百亿、上千亿元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投入付诸东流(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关于“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类的基本文化素养已由“读、写、算”三者,扩展为“读、写、算与信息”四者。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已从2001年开始,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二条理由(论据)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如果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将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强调应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这种想法非常正确、也很及时。但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改变“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方式来加强呢?事实上,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信息技术专业”及相关的学院――尽管名称不统一,有的叫做“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也有的称之为“信息工程学院”,但它们的专业内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本科已经设置有“信息技术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再将另外一个内涵基本不同的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以此来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吗?

如果这种理由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为了加强“计算”方面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数学专业”(或“计算数学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计算”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数学专业”呢?!为了加强“读、写”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汉语言文字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读、写”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的汉语言文字专业”呢?事实上,再增建这类教育专业的建议,从来没有一位学者提出过――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3关于“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

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三条理由(论据)――“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由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在我国是2001年以后才正式开设。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教师,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有较大的缺口,因而要求教育类的相关专业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将“教育技术学”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之所以说这种考虑有一定的道理(即有合理性),是因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或训练相比,无疑是更有效一些。但是,如果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很好地承担起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任务),而且还应该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这方面,通常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能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起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那么,结论就刚好相反――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相比,将远不如后者有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生成,尽管要有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但要真正形成有效整合的能力、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全新教育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取决于“技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三条理由(论据)中:

第一条完全站不住――不是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而是会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即“有弊无利”;

第二条理由不充分――在高校已普遍建有“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是否还要增建一个“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对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并无明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即“可有可无”或“无弊无利”;

第三条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成立――如上所述,若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则会适得其反。这说明第三条是“有利也有弊”。

四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样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认为,这种后果至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如前所述,对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这两个专业来说,它们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这是造成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学者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但是前面也已明确指出,这两个专业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则有较大的差异(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完全不同),而学科内涵的差异对于该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若是用“教育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誓必会改变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从而改变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和该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将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甚至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逐渐式微,乃至消亡)。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危言耸听!因为美国高校的本科从来就没设置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该学科不还是照样存在吗?没错,美国确实是这种情况。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有自已的国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不仅已在各省、市、地区、县建立了电教馆或电教站(有些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电教中心或电教组(其中多数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或教育技术组);而且还在220多所高校的本科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原来叫电化教育学专业)。在高等院校拥有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各省、市、地区、县拥有如此众多且完整的教育技术专门机构(相应地还有一支庞大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而这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正是多年来由我们的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或电化教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中国国情难道能不加以考虑吗?对这样的国情,美国的情况能直接照搬吗?

2将会降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质量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修改是否会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质量的问题,在前面已经指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则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要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安排问题;这对于偏重“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说,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一般都不太受重视,甚至根本不开设――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由“教育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而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属于主干课程,因而非常受重视――这也是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这就表明,专业名称的修改将会严重削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整合”能力,如上所述,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专业名称修改以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的培养质量将难以达到要求。

3将会延缓和阻滞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关于这个问题,在上面、对于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第一条理由(论据)的分析中,已给出有针对性的论述,并已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五结束语

如上所述,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历来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这种观点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由于非本学科专家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的缺乏了解,而形成一些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这本来并不奇怪,也无关大局;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种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已不只是在学术界散布与传播,而是影响到教育部有决策力的高层领导,因而有可能改变整个学科发展的轨迹、乃至影响该学科的生存,从而给我国教育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想向有关高层领导诚恳地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倾听专家(尤其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任何专家都只是在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拥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乃至远见卓识),对其自身所属学科应如何发展的意见通常具有权威性;一旦超出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例如,由“信息技术”学科跨越至“教育技术”学科),由于两个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有较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这些专家(尽管是货真价实、甚至是国内最权威的专家)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道理很简单,他(她)们对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并不熟悉;人非圣贤,在新的陌生领域,难免会说一些错话。所以绝不能把某个权威专家(哪怕是最权威的专家)提出的所有意见都奉若神明。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具有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处于蓄势待发状态。这种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几代人、几代学者(包括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大批电教人、电教学者)艰辛努力的结果。衷心希望教育技术学界同仁,大家都能实事求是、继往开来、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共同促进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千万不要倒退,倒退将成为历史罪人――既对不起我们的先辈,更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oL].

[2]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oL].

[3]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CurrentourCountry“educationaltechnology”SectoraSignificantControversy

HeKe-kang

(BeijingnormalUniversity,instituteof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originandbackgroundofthiscontroversy,thenfrom“twokindofspecialtyname'sconnotationsandthecomparison”,“tochangingthespecialtyname’smainargumentanalysis”,“whatseriousresultsthechangespecialtynamewillbecaused”threeaspectselaboratestheauthortothiscontroversy'smannerandthemajorviewpoint.

地理信息定义篇5

一、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分析

意义互动就是不同主体在其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基于各自的理解而展开其意义解释进而促进相互问的意义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意义控制即在意义互动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加的信息意义制约,这一制约主要表现为对意义域的控制。意义域包括意义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具体到教学信息意义的广度就是师生对内容或问题的理解范围,它表现为知识或经验联想的丰富程度、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信息意义的深度则是指对课堂教学内容或问题理解的层次,反映教师、学生内心体验的强度,深层次的理解,伴随着的强烈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主要表现为作为知识代言人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意义的制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其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学生则通过接受方式对教师教学信息意义做出自己的理解,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教师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直接相关。由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意义传递的结果大都有其必然的标准答案与规则,这种教学信息意义沟通是学生以教师为中介间接地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教学信息意义,学生意义的建构是被教师加工与过滤的知识信息,于是他们不需要作太多思考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可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信息意义发生与控制的中心,而学生处于受控点上,教师作为教学信息意义中介的作用实质就是控制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自然而然地要按其所掌握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从而赋予学生社会标准的意义。同时也赋予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及结果以标准的意义,对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言行进行干预从而构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控制。

(2)课堂教学的计划与安排控制。教师事先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决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过程等,教师决定学生接受什么指示,如何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等,这说明教师拥有教学信息的选择分配的权力。

(5)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控制。教师按预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尽管教师口头上要求学生自我建构,但学生的思考对象仍然被限制在教师自己的教学信息意义范围内,教师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标准化的教学信息内涵形成对学生的意义控制。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及应用分析

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规则与纪律的约束,以规范其行为、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控制策略。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的规则控制。首先,教师根据社会性要求及品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言行进行或褒奖、或批评、或惩罚性的干预从而形成规则控制。其次,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既定课堂教学,也往往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规则控制。在一些教师看来,如果学生能遵守规则与纪律,则无疑能促进教学信息的接受。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规则、教学信息传递秩序及纪律的维护上,约束纪律、询问、提醒、指令、评价等行为主要是围绕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展开的。

(2)课堂教学的时间及教学环节的控制。首先,教师掌握、控制着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有一种规范与权力控制,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对信息传递媒体通道的控制及课堂教学信息效果的预测等。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利用出勤情况、教学活动组织过程、检查作业、小组活动成员的指定及分派任务等环节进行规范控制。

(5)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与教师所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空间。比如,课堂教学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基本形式,体现了教师的空间控制。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室的划分,还是在这些教室中的空间安排,都体现出比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一般呈现传统的秧田型,这种空间构成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及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成为一种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方式。

(4)教师互动对象的选择控制。教师对与其互动对象的选择存在着差异性,教师更多地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与成绩差的及人际地位低的学生进行信息互动较少。这种差异现象尽管有其客观原因,即受互动时间及互动对象人数的限制而使互动机会不可能太多,但教师究竟将这些有限的互动机会提供给哪些学生,并如何与其互动则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不同期望下的一种控制。

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规范控制,既可以防止学生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可以避免出现妨碍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为自己的教学信息传递减少一些变数或不稳定因素,教师从而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同样如此,在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下,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或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使学生对相关教学信息意义的理解、范围与层次使其与既定的教学信息意义相一致。可以说,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确定无疑的标准化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效率。

课堂教学控制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着教学信息从目标、内容到手段、途径的传递活动。因为教师拥有规范控制的批评、奖励、惩罚以及对评判的标准手段,所以,教师实际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这种师生问的教学信息意义交流也被严格要求按课堂教学逻辑来进行,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接受持单一的预期反应,即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结果学生对教学信息意义的建构实际也被决定了,这样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意义建构也仅限于教师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自身,于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下,教学信息接受的某种强迫性也就存在着,而这正是学生缺乏接受课堂教学信息的积极性的深刻原因。

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控制有效性的策略分析及应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教师要不要控制,而在于教师如何在依据社会要求,同时不至于以牺牲学生的信息意义建构或创造性为代价来实现其对学生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控制策略。

(1)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有意义建构的可能。教师应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出价值选择,选择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最大价值的,而远非最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内容,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及深刻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能力,保证学生以最积极的姿态充分接受教学信息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成为可能。教师必须还思考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信息接受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展开意义建构。

地理信息定义篇6

一、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分析

意义互动就是不同主体在其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基于各自的理解而展开其意义解释进而促进相互问的意义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意义控制即在意义互动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加的信息意义制约,这一制约主要表现为对意义域的控制。意义域包括意义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具体到教学信息意义的广度就是师生对内容或问题的理解范围,它表现为知识或经验联想的丰富程度、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信息意义的深度则是指对课堂教学内容或问题理解的层次,反映教师、学生内心体验的强度,深层次的理解,伴随着的强烈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主要表现为作为知识代言人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意义的制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其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学生则通过接受方式对教师教学信息意义做出自己的理解,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教师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直接相关。由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意义传递的结果大都有其必然的标准答案与规则,这种教学信息意义沟通是学生以教师为中介间接地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教学信息意义,学生意义的建构是被教师加工与过滤的知识信息,于是他们不需要作太多思考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可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信息意义发生与控制的中心,而学生处于受控点上,教师作为教学信息意义中介的作用实质就是控制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自然而然地要按其所掌握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从而赋予学生社会标准的意义。同时也赋予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及结果以标准的意义,对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言行进行干预从而构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控制。

(2)课堂教学的计划与安排控制。教师事先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决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过程等,教师决定学生接受什么指示,如何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等,这说明教师拥有教学信息的选择分配的权力。

(5)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控制。教师按预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尽管教师口头上要求学生自我建构,但学生的思考对象仍然被限制在教师自己的教学信息意义范围内,教师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标准化的教学信息内涵形成对学生的意义控制。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及应用分析

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规则与纪律的约束,以规范其行为、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控制策略。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的规则控制。首先,教师根据社会性要求及品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言行进行或褒奖、或批评、或惩罚性的干预从而形成规则控制。其次,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既定课堂教学,也往往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规则控制。在一些教师看来,如果学生能遵守规则与纪律,则无疑能促进教学信息的接受。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规则、教学信息传递秩序及纪律的维护上,约束纪律、询问、提醒、指令、评价等行为主要是围绕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展开的。

(2)课堂教学的时间及教学环节的控制。首先,教师掌握、控制着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有一种规范与权力控制,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对信息传递媒体通道的控制及课堂教学信息效果的预测等。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利用出勤情况、教学活动组织过程、检查作业、小组活动成员的指定及分派任务等环节进行规范控制。"

(5)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与教师所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空间。比如,课堂教学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基本形式,体现了教师的空间控制。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室的划分,还是在这些教室中的空间安排,都体现出比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一般呈现传统的秧田型,这种空间构成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及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成为一种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方式。

(4)教师互动对象的选择控制。教师对与其互动对象的选择存在着差异性,教师更多地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与成绩差的及人际地位低的学生进行信息互动较少。这种差异现象尽管有其客观原因,即受互动时间及互动对象人数的限制而使互动机会不可能太多,但教师究竟将这些有限的互动机会提供给哪些学生,并如何与其互动则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不同期望下的一种控制。

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规范控制,既可以防止学生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可以避免出现妨碍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为自己的教学信息传递减少一些变数或不稳定因素,教师从而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同样如此,在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下,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或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使学生对相关教学信息意义的理解、范围与层次使其与既定的教学信息意义相一致。可以说,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确定无疑的标准化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效率。

课堂教学控制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着教学信息从目标、内容到手段、途径的传递活动。因为教师拥有规范控制的批评、奖励、惩罚以及对评判的标准手段,所以,教师实际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这种师生问的教学信息意义交流也被严格要求按课堂教学逻辑来进行,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接受持单一的预期反应,即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结果学生对教学信息意义的建构实际也被决定了,这样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意义建构也仅限于教师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自身,于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下,教学信息接受的某种强迫性也就存在着,而这正是学生缺乏接受课堂教学信息的积极性的深刻原因。

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控制有效性的策略分析及应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教师要不要控制,而在于教师如何在依据社会要求,同时不至于以牺牲学生的信息意义建构或创造性为代价来实现其对学生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控制策略。

(1)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有意义建构的可能。教师应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出价值选择,选择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最大价值的,而远非最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内容,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及深刻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能力,保证学生以最积极的姿态充分接受教学信息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成为可能。教师必须还思考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信息接受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展开意义建构。

地理信息定义篇7

关键词: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述评

促进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建设既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着力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过程中存在资源质量较差和使用效率低、配置不均衡等诸多困境,其成因之一在于学界对于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实现路径的内在逻辑、运行机理缺乏系统的深入认识。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学界有关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概念内涵的解读为切入点,探讨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范围与实现路径,并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解决方案做了归纳,初步形成了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内涵特征――方法路径――问题对策的专题研究体系。

一、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内涵和特性

诸多研究者主要基于公共服务、经济财政、社会和谐视角对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概念做出了界定。代表观点有:王剑(2012)从经济财政视角认为义务教育财政保障的均等化是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支出规模、中央和地方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职责分工、城乡义务教育财政经费、区域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支出是否大体平衡。范坤、王学东(2012)指出,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为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目标,将有限的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用户之间进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用。熊才平(2013)认为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配置的核心是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机会均等,实现的关键是协调用户将获取的信息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结果。

据此,义务教育均等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从公共服务的目标、过程和结果来理解“均等化”的内涵。作为一种目标或理念的均等化,义务教育追求公平正义要求受教育权利的均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均等;从均等化实现过程而言,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由非均等状态逐步走向均等化状态的一个动态过程;作为结果的均等化,是全体用户最终享有水平大体相等的教育公共服务。

二、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具体环节和发展过程

根据教育信息资源从开发到使用过程的不同阶段和相应条件,现有关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运行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环节:

(一)环境平台建设环节。该部分主要包括法律政策平台和技术基础平台两大部分。其中,法律政策平台建设主要集中在国家对于该项的宏观配置,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法律为义务教育信息资源的创建、组合和运用提供政治空间和法律保障。另外,我国义务教育技术基础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资源的平台搭建、安全保障、标准转换和版权保护四个方面。其建设逻辑主要是围绕如何将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嵌入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整个过程。

(二)管理服务环节。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尹睿(2009)认为必须打破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教育资源建设与分配模式。姚雪红(2015)认为应该成立具有决策、组织、监督等职能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采取包括优质信息资源推荐服务制、原创信息资源认证管理制、学科骨干教师栏目负责制等主要措施,最终构建均等化推进机制。

(三)资源创建环节。祝智庭(2012)认为国内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新动向在于资源建设的动力机制以及实现机制的与时俱进方面;在资源挥创建方面,焦建利(2010)提出了构建中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的设想。程建钢(2008)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网络教育资源库的整体解决方案;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主要以国家精品课程为重点进行研究。

(四)定期评价环节。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培育和共享的评价是指运用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培育质量进行审核、认证和评价,有效保证教育信息资源的优质水平。如姚雪红(2015)提出由区域教育专家、教育督导、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等组成信息资源培育评估机构,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本区域的信息资源培育情况制定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评估标准,定期对新培育的教育信息资源内容、水平、技术标准等方面审核、评估、认证,选出优质教育信息资源。

三、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资源利用率低,开发程度不足。一是重技术、轻整合。杨文正(2014)指出,过于强调技术的引入而忽视对教学信息资源内容本身的建设,而资源的使用者对于如何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或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指导也极为薄弱。二是重开发、轻应用。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为了“开发”而“开发”,较少关注资源的实用性与应用效率,校园网或计算机设备亦缺乏良好的管理与维护。

(二)建设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缺乏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配置成本的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张虹(2008)指出主要是不发达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对信息化工作的支持力度与认识程度不相匹配,只有70.2%的主管单位负责人认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属于当地教育局主抓的重点工作。而且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教育局不重视发展信息化的比例越高。

(三)制度设计存在偏差,供给主体权责不明。夏茂林(2014)认为籍制度障碍下城乡二元体制是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统一、教育事权的“以县为主”与分税制导致地方政府承担的教育事权过大、财政支出比例过大。由于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成本具有投入额度大、周期长的特点,在财力有限、事权过大现状下,县级政府只能降低义务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的质量来维持义务教育的广泛性,使得义务教育信息资源的粗糙缺乏适用性。司晓宏(2013)认为,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供给主体地方政府作为不力,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内在发展动力不足。

四、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现有研究评述

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近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深化研究。

首先,从研究视角来看,当前学界对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研究多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等工具论的视角切入,尤其缺乏对均等化、社会公平等内在逻辑的深度研究,并未实现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应然研究多,实然研究少。学界对有关概念、范围、供给主体、实现机制等应然内容研究成果颇多,这些研究对于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缺乏有效回应。最后,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据此,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研究的当务之急,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继续加强对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理论基础的研究。如何在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建设过程中运用人文思想的指引来超越工程学的层次,是今后研究的着力点。

第二,拓展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研究内容。实践证明,传统电子政务范式下由技术驱动功能整合与再造的分析框架已不能适应这一命题的需要,学界迫切需要探索出具有技术、管理、制度三端联动的动态分析框架。

第三,创新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研究方法。当前的重点在于加强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建设义务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的主客观有效结合的测评指标体系。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定义篇8

第二条本意见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镇乡(街道)以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得或掌握的依照本意见应当公开的文件、数据、图表等档案、资料。

第三条区人民政府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发展计划局(区信息办)、区监察局、区法制办、区财政局、区保密局、区档案局等有关部门组成,负责研究、协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重要事项。

区发展计划局(区信息办)负责组织、指导、推动本意见的实施。

区法制办、区监察局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监督实施本意见。

第四条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镇乡(街道)以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是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人(以下简称公开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

公开义务人应当指定本部门处理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并对外公布其联系方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人(以下简称公开权利人),依法享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

第五条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合法、及时、真实、公正和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得非法阻挠或限制公开义务人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以及公开权利人依法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

第七条公开义务人根据本意见提供政府信息,不得收费,法律、法规或本意见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条区人民政府、镇乡(街道)应当将政府信息公开的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政府信息公开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公开的内容

第九条除本意见第十三条所列情形之外,凡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信息,都应当予以公开。

第十条公开义务人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方面

1、本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

3、本行政区域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

(二)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

1、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处理情况;

2、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

3、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情况;

4、土地供应情况、房地产交易情况;

5、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分配、廉租房的建设和申请情况。

(三)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

1、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展情况;

2、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监督情况;

3、重要专项基金、资金的使用情况;

4、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决算及其执行情况。

(四)政府机构和人事方面

1、本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镇乡(街道)以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的机构设置、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

2、本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镇乡(街道)以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的职能、设定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期限、监督救济途径等情况;

3、本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镇乡(街道)以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组织工作人员的姓名、职责分工、联系方式;

4、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法律、法规对前款事项的公开权限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一条公开权利人有权向公开义务人申请公开本意见第十条以外的其他政府信息。除法律、法规或本意见禁止公开的内容以外,公开义务人应当按照申请向公开权利人公开。

公开权利人有权要求公开义务人向其公开所掌握的有关自己的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人发现该信息的内容有错误或不准确的,有权向公开义务人指出。确有错误或不准确的,有权机关应当予以更正。

第十二条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项,在正式决定前,实行预公开制度。起草机关或者决定机关应当将草案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后再作出决定。

第十三条下列政府信息,免予公开;

(一)属于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商业秘密的;

(三)涉及个人隐私的;

(四)正在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但法律、法规和本意见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二)、(三)项所列的政府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受免予公开的限制:

(一)权利人或者相关当事人同意公开的;

(二)公开的公共利益超过可能造成的损害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公开的。

前款第(四)、(五)项所列的政府信息,如果公开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并且公开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公开义务人可以决定予以公开。

第十四条公开义务人应保证其所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所的政府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第三章公开的形式和程序

第十五条依据本意见第十条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区政府门户网站及其子网站;

(二)报刊、广播、电视、计算机信息网络等媒体;

(三)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政府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等场所或者设施;

(四)新闻会;

(五)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热线;

(六)区档案馆及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中心;

(七)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政府信息的形式。

第十六条公开义务人未履行本意见第十条规定的主动公开义务的,公开权利人可以以口头、书面、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要求公开义务人履行主动公开义务。公开义务人应当在接到公开要求之日起10日内向社会公开。

公开权利人要求公开的内容已经公开的,公开义务人应当给予指引。属于其他部门主动公开义务范围的,受理部门应当告知公开权利人。

第十七条公开权利人根据本意见第十一条的规定,要求获得主动公开范围以外的其他政府信息的,可以采用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公开义务人提出申请。申请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二)所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第十八条公开义务人应当在接到申请书时向申请人即时送达受理回执,除可以当场予以答复的外,应当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10日内决定是否公开,同时制作公开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因信息资料处理等客观原因及其他正当的理由,公开义务人可将作出是否公开的决定期限延长至20日,并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将延长的期限和理由通知申请人。

公开义务人决定公开的,应当在公开决定书中载明公开信息的具体时间、场所和方式;决定部分公开或不公开的,应当在公开决定书中说明理由以及救济途径。

公开信息的具体时间自公开义务人作出公开决定之日起,不得超过10日。

第十九条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属于受理机关掌握范围的,受理机关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能够确定该信息掌握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联系方式。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受理机关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

申请公开的内容不明确的,受理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

第二十条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法定事由,公开义务人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公开的决定或将申请公开的信息向申请人公开的,期间中止,公开义务人应及时用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中止理由。

自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期间继续计算。

第二十一条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含有禁止或限制公开内容但能够区分处理的,公开义务人应当将可公开部分向申请人公开。

当公开义务人向申请人表明某政府信息是否存在,即会导致公开不应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后果时,公开义务人有权对该信息的存在与否不予确认。

第二十二条对于尚未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暂缓公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对其性质予以认定后,再决定予以保密或公开。

第二十三条公开权利人查阅公开的政府信息时,有权获得相关资料、档案的复印件。

公开义务人根据本意见提供政府信息,只能依法向公开权利人收取实际发生的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第二十四条公开义务人答复公开权利人不予公开、不予提供的政府信息,不得再以有偿服务或者变相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不得通过与公开义务人有隶属关系或者业务指导等关系的企业、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以有偿或者变相有偿的形式向公开权利人提供。

第二十五条公开义务人应当编制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明确本部门专门的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和咨询电话,以及申请信息公开的具体程序、方法等。

公开义务人应当编制并公开属于本部门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目录。政府信息目录应当记录政府信息的名称、索引、主题、基本内容的简单描述及其产生日期、查寻途径等内容。

有条件的公开义务人,可以逐步编制属于本部门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

公开义务人应当适时更新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目录,并予以公开,以供查阅。

公开义务人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将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目录报区发展计划局(区信息办)备案。

第二十六条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代表本级政府向社会政府信息。

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镇乡(街道)以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本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第二十七条对阅读有困难的残疾人、文盲申请人,公开义务人应当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四章监督和救济

第二十八条区发展计划局(区信息办)应当于每年3月底之前,公布本行政区域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开义务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二)公开权利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统计;

(三)公开义务人依申请同意公开、部分公开和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分类情况统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重要事项。

公开义务人应于每年年底前对上年度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区发展计划局(区信息办)提供书面总结报告。

第二十九条区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定期对本级政府职能部门、镇乡(街道)、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情况进行评议考核。

第三十条公开义务人违反本意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区发展计划局(区信息办)责令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同级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主动公开内容的;

(二)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不完整、不真实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隐瞒或者不提供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四)不依法更正有关申请人本人信息的;

(五)不提供或者不及时更新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目录的;

(六)对已经决定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以有偿或变相有偿的形式向公开权利人提供的;

(七)违反规定收费的。

第三十一条公开义务人违反本意见,隐匿或提供虚假的政府信息,或者泄露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人员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地理信息定义篇9

【关键词】帝国主义;信息垄断;传播渠道;信息;信息霸权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28―03

一信息帝国主义表征

2010年1月12日,谷歌公司宣布退出中国。此事引起了美国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致函中国国务院要求对此进行彻底调查。一个跨国公司值得上升到国家层面给予关注,这不能不说是意味深长。当我们对谷歌公司的经营性质、业务范围进行审视,对其中的原因不难得出结论。谷歌是全球公认的it界一流的搜索技术公司。谷歌及其它美国互联网公司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在网络上收集、传播信息及互相沟通的方式。这些网络公司在为顾客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全世界网民对他们提供的服务形成了严重依赖。由此形成了美国通过网络对全世界信息传播权与权的垄断与统治。美国依靠人们日常使用的谷歌、雅虎、亚马逊、推特等网络服务公司在信息传播、等领域里建立起全球主导地位,使得全世界网络用户几乎完全受制于美国跨国公司提供的信息服务。由此美国确立其信息垄断地位,对全球的信息进行严密控制,从而自然实现对全世界信息的统治,在全世界建立和推行全球信息霸权,构建信息帝国主义体系。

二信息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分析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在垄断资本为主的时代中几近必然的一种解决其危机的策略。[1]当今世界初步实现由“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飞跃。信息革命从根本上变革了通讯工具和交流手段,导致各个民族处在不断交融和碰撞之中。全球信息化过程中,美国政府推行信息帝国主义以维持其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绝对优势地位。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使地球通过互联网紧缩为一个地球村,良好的电信、互联网基础设施是信息帝国主义的物质基础。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的整体战略构成了信息帝国主义兴起的外部需求。美国通过信息垄断的绝对优势掌控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信息机密,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设施、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微型计算机赚取高额利润。坚决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是信息帝国主义形成的内在动力。

帝国主义本质特征是垄断。信息帝国主义的特征是对信息平台和传播渠道、方式的全面垄断。毫无疑问,在信息帝国主义的推进过程中,垄断方式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等诸多阶段。鉴于信息只有在传递和呈现阶段中才能发挥信息的最大价值。信息的方式与传播渠道决定了信息的最终流向。如同发电厂生产的电力作为商品,要真正发挥作用并取得效益,电线管道、电路设施是电力部门体现电力价值的关键,电灯、电视等家用电器实现了电力的最终消费。通过信息平台与信息传播渠道信息才能发挥其巨大内在价值。只要实现对信息和传播的绝对垄断,“百川归海”,信息的主动权自然归于己手。美国政府正是通过对信息方式、信息传播渠道的垄断,实现了对信息的最终界定和掌控。商品再好,也需要通过市场才能被消费者承认。美国政府的行为如同垄断信息市场,自然就垄断了信息的定价与销售权。

美国倚仗谷歌等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凭借国家实力,以法律为保障,实现对信息和传播渠道的垄断,谋取国家最大利益。凭借其先天的信息技术垄断地位,发展壮大互联网跨国公司已成为美国推行信息霸权战略、维护信息制高点地位的重要战略行动。目前在信息输出领域内,信息垄断程度大大发展,美国信息产业公司已成为占领国外信息市场和推动信息输出的工具,在世界范围内比重迅速上升。通过互联网跨国公司的扩张以及国家对其权益的保证,跨国网络公司事实上已经同国家信息垄断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谷歌属于美信息帝国主义的开路急先锋。这一点从美国政府在谷歌公司和中国政府的较量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已经初见端倪。

三信息帝国主义带来的潜在危害讨论

1对国家安全构成的挑战。中途岛之战,日本海军失败关键在于海军密码的被破译。美军制定中途岛作战计划时,对日本海军的海军装备、兵力构成、火力配备、进攻时间摸得一清二楚,最后日军惨败。密码泄露的严重性不言而喻。信息帝国主义对国家安全的挑战体现在经济威胁、政治威胁、军事威胁三个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控制了经济发展的方向,掌控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我国虽然对信息安全问题一直十分重视,但形成的条块管理体制造成国家信息安全多头管理的局面,缺乏国家层面上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假如国家的政治、军事信息与传递假手于美国研发的信息系统,大量机密信息存储在设立在美国本土的服务器里。国家有何安全可言?信息社会里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和国家综合竞争的筹码。谁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谁就可以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最后胜利。另外现代社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安全一旦出现漏洞,事关国计民生的许多重要系统都将陷入瘫痪状态,国家将受到严重威胁。

2文化的沦丧。信息技术既是新经济增长的动力,也能成为文化殖民主义的工具。美国在网络上和软件上的“话语霸权”,不可避免地会将其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传输到发展中国家,对其形成强大的文化冲击。[2]信息帝国主义利用互联网的全球性、合法性向别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剥夺发展中国家文化,垄断文化的定义权,然后把西方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适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最终迫使发展中国家全盘接受西方的制度内核,完全接受西方的一切制度构建,成为西方的经济傀儡和政治附庸。

3国家话语权的丧失。信息帝国主义肩负着维护西方整体利益,遏制非西方对手,打击非西方竞争者,弱化对方道德权威和消解对方软实力的重大任务。美国首先通过掌控对信息的垄断以及信息的定义权和阐释权最终实现对世界的权力支配,从而构建国家话语霸权,虚构自身国际道义形象,[3]然后利用信息垄断形成的信息优势建立起虚构的“美国真实”,在全球范围内对公众进行疲劳轰炸式报道和深度心理暗示,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移动心理催眠来调动国内民意结构的支持,降低本国公众理性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最后通过霸权的信息优势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反抗和申辩能力,将发展中国家固化为政治和文化上的野蛮者形象,为西方军事或文化入侵弱势国家奠定基础。

四应对信息帝国主义策略研究

1设立部级信息技术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关键信息数据必须存储在中国。数据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存储,实现数据与外部的安全传递与共享。数据安全防护主要通过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和抗抵赖等技术措施实现不同安全域的信息安全交换,保证数据服务中心信息内容在存取、处理和传输中,保持其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信息技术中心负责研发先进的信息技术,工作重点在于解决信息和传播渠道技术国产化的问题。我们必须自行设计和掌握可靠的信息渠道,构建自己的信息平台。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百度一直以开发最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搜索引擎为己任,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致力于向人们提供最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4]百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谷歌公司在搜索技术领域里的“独霸天下”,是中国信息技术自主化的先声。

2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我国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很高,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存在隐患。微软操作系统等重要信息化装备留有后门等间谍软件已不是秘密,黑屏事件、微软关闭mSn五国服务事件足以证明美国可以随时对我国发动信息攻击。实现信息核心技术自主,加大对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投入非常重要。鉴于美国信息与传播技术已席卷全球,我们必须对美国的战略意图有高度警觉,掌握信息核心技术,彻底改革信息传播技术。同时信息平台技术必须全面国产化,使用方便可靠,鼓励个人、公司、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使用中国自己的信息搜索引擎与信息平台。

3控制信息系统的安全域。对于目前不能够实现技术自主的信息系统,应当加强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做到信息系统安全可控。设计风险评估方案需要关注信息系统内对信息霸权的纵深防御策略和持续改进的能力,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信息系统设计可根据业务部门和信息密级的不同需要划分安全域。首先通过使用VLan、防火墙等技术划分不同的安全域,对不同部门的业务进行分割;然后在同一部门内可再根据信息密级,将处理、存储不同密级信息的服务器和用户终端划分到不同的安全域。

4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加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安全的共同治理,共同应对跨国信息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参与下一代互联网游戏规则的制定,利用国内广大的市场和产业,提高信息领域主控权。互联网协议支撑着整个网络体系。掌握互联网游戏规则的主导权也成了美国企业打击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国产互联网协议――ipV9的出现与普及,我国有望从互联网的“游戏参与者”变成“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游戏规则的改变可以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节省每年对外支付的巨额互联网使用费用,防范信息系帝国主义带来的文化渗透与话语霸权,构筑自身的话语权体系。[5]

5抵制信息霸权。对美国凭借文化与技术优势实现文化渗透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我们需要加深对话语权和信息平等的深刻理解,要求平等的话语权份额和信息平等权。[6]另一方面我们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建立集中统一、独立运作、有权威、高效率的信息管制机构,建立起一个客观、公正的信息平台,提高互联网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愈容灾和抗打击能力,并加快开发反击信息霸权的信息安全技术。通过持久努力,我们将构筑自身的话语权体系,综合维护国家利益以及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份额和软实力。

6加快立法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步伐。国内对于信息和传播行为需要尽快立法和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对跨国公司的商业行为进行限制,以整顿国内信息市场环境。美国联邦政府立法规定为联邦政府提供数据存储服务的公司必须将服务器设置于美国本土大陆。这些做法我们可以借鉴。比如由中国作协或相关单位就谷歌之前未经授权扫描相关著作进行,打击谷歌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为此我们必须迅速制定网络空间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美国互联网公司的非法商业竞争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开展防守反击的相关操作,做到有理有据,构筑防范西方信息霸权的法律与技术壁垒。

五结论

信息化进程中,信息垄断成为新殖民主义向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进行扩张和渗透的主要方式。信息帝国主义不仅同帝国主义的垄断实质有关,并且反映了资本关系社会化的历史性发展。

考虑到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受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文化素质等限制,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指数几乎为零,形成了贫瘠的信息荒漠。当今时代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都是与信息化同步的农业,因此要加快农业发展,可以考虑积极利用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继而缩小城乡差距,科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物质的力量只有靠物质去战胜。”面对严峻形势,中国应尽快建立信息技术的研发中心,让中国的网络技术同通信技术一样让世界认同和采用,将信息安全与防范信息帝国主义提升到国家战略安全的地位,打破美国的信息技术垄断。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中国完全可以挑战美国控制的全球信息霸权与话语权,更好地捍卫国家利益以及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份额和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段忠桥.资本帝国主义视野下的美国霸权――戴维•哈维的《新帝国主义》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9,(2):115-116.

[2]LuoZhitian,XiaoYun.imperialisminChina:theevolutionoftreatyregimefromtheculturalperspective[J].SocialSciencesinChina,2005,(1):193-194.

[3]陆伟华,张社强,陈洪涛.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2):49-50.

[4]林雯,胡华进,杨满福.从创新扩散的角度看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应用――论广西高校教育技术推广的“四主”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9,(9):11-12.

[5]吴克明,梁增华.论网络文化的政治功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5-66.

[6]陈顺武.论世界的多样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1):155-156.

ResearchonCharacteristics,HazardsandCountermeasuresofinformationimperialism

LinDun1,2LiJian-sheng1

(1.Schoolofeducational,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China;2.ResearchCenterofRuraleducationReformandDevelopment,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China)

地理信息定义篇10

[关键词]信息空间理论 信息服务业 界定 划分 信息流

[分类号]F203

1 引言

信息服务业一直以来是一个相对抽象和模糊的概念性产业,对于其行业界定和子行业划分也一直未能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学界和业界虽都尝试性地给出过定义与划分,但大多参仿其他领域的定义与划分,且缺少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基础,故而大都不能很好地实现概念上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本文基于此,援引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以一种针对信息本身的完整理论视角,尝试对信息服务业做一个更简明的界定和划分。

信息空间理论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布瓦索所提出的一个用于考察社会系统内知识和信息生产与交换的概念性工具。这一理论工具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它对社会系统中的各种信息现象至今都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它仅仅从信息的3个维度出发:编码、抽象和扩散,构建了由编码、抽象维度构成的e(epistemology)空间,由编码、扩散维度构建的C(Culture)空间,由抽象、扩散维度构成的U(Utility)空间以及由e、C、U空间统一构成的i(information)空间,并通过这样一个三维度的框架模型来分析解释信息的生产、交换等社会经济活动。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为信息的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基本范式。

2 文献回顾

本文并不就“信息服务”和“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定义做遍历性的比较分析,而是通过摘取部分笔者认为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与本文将要给出的定义相比较,以反映本文对信息服务和信息服务业定义和界定的特殊角度和策略,而非做出具体评判。另外,对已有的各种国内外相关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划分方案,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只列其出处,读者可自行查阅比较。

在“信息服务”概念定义方面,tague-Sutcliffe(1997)从资源提供的角度提出“信息服务是以独立的机构或机构的某一规定功能的形式所表现的一种资源,它的目的是为用户群提供信息”。国内学者中,岳剑波(1999)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信息服务给出了定义:“广义的信息服务概念泛指以产品或劳务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劳动……狭义的信息服务概念是指专职信息服务机构针对用户的信息需要,及时地将开发加工好的信息产品以用户方便的形式准确传递给特定用户的活动,亦称信息提供服务”;胡昌平、乔欢(2001)从信息服务的属性着眼,认为“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其服务对象是对服务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包括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陈建龙(2002)的定义“信息服务是指服务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信息用户解决问题的社会行为”中所述及信息服务的属性则相对更全面。

在对“信息服务业”的定义上,匡佩远(2009)认为“信息服务业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交流,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产品或服务的行业”;李南南和孙秋碧认为“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集群的一个子集,它通过各种方式,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手工服务方式,为信息用户进行生产、消费、流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产品或劳务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孙大岩(2006)从产业链的角度将信息服务业视为两大环节:“①专门提供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技术的产业环节;②基于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技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的产业集合”。

在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划分上,可参照的分类标准有:①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②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SiC);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信息与通讯技术(iCt)产业的定义和分类;④联合国对信息通信业的分类;⑤原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我国信息服务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中的划分;⑥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对信息服务业的划分;⑦国内如匡佩远、邬华明与熊俊顺等人关于信息服务业划分的观点。

3 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马克斯・布瓦索在其著作《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中创建并运用的信息空间理论,从信息的“编码”、“抽象”和“扩散”三个维度考察信息服务的本质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服务业作出一个简单界定。

通过该信息空间理论构建的三维度框架分析模型,本文从社会动力学的角度考察社会信息在这三个维度上所有可能发生的由产业化推动的信息流动,根据实际的国民经济行业情况,抽选出涉及这些信息流动的行业,并将具体的行业与其相应推动的信息流相关联,剔除涉及其中的传统非产业化领域(如政府、教育、科研等),然后根据行业对应信息流的相似性来对行业进行尝试性归类,由此得到一个包含具体子行业及一个行业分类的信息服务业领域框架。

本文通过对分类后的信息服务业子行业简略的Vip(Value&info-flows&products/services)分析,结合信息空间理论三维度模型图例中的信息流(有别于Vip模型中的传统的信息流)标示,以期给出一个信息服务业各行业宏观社会效用的简要图谱。

4 信息空间理论视角下的信息服务及信息服务业定义

依据马克斯・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所有的信息活动都不超出“编码”、“抽象”和“扩散”的范畴。信息服务活动也必然在此范围之内,因此本文给出的“信息服务”的定义为:信息服务是所有在信息的编码、抽象或扩散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的服务活动的总称。相应地,本文对“信息服务业”的定义是:信息服务业是从事信息的编码、抽象和扩散等方面产业服务性活动机构的总和。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本文认为信息服务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知识)的有效扩散,通过信息(知识)的扩散形成其社会价值――社会效能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扩散,信息扩散之前需进行一定的编码和抽象(不编码信息只能借助能量低效扩散,不抽象则扩散将会受阻于过于纷繁芜杂的世相)。只有使信息扩散,信息服务业才能从中获取收益,整个信息服务业就是以信息扩散中获取的收益补偿其编码和抽象的投入的。信息服务业在通过信息“生产”与“出售”而带来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来截取收益,再分别分配到参与整个服务链的编码、抽象和扩散分工单元。

5 基于信息空间理论模型的信息流分析

本文所引用的信息空间理论中的“编码-抽象-扩散框架模型”与原模型有一定区别:

・本文中所构建的“扩散”维度是“扩散度”的表征,而非原模型中的“扩散能力”。原模型“扩散能力”认为编码和抽象程度越高,信息的扩散能力越强。然

而这是一个理论上的结论。实际的扩散效果除了与信息的编码抽象程度有关(而且在一定区间内是负相关),还与信息接收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对信息可信度的评判)有关。因此采用标度实际扩散效果的“扩散度”在这里的解释力会更好。对影响扩散度的“信息接收者理解力”和“信息信度”两个变量的考量将不在本文中述及,因其只是对信息服务的效度有影响,而对本模型所要作的信息服务的领域分析不会造成重要影响。

・与原模型中3个子空间e、C、U所划分的知识类别称谓不同,本文所建立的C空间中将知识一词全部换成数据(因在这一平面上不涉及抽象,但本文并非对数据、信息和知识做明确区分,只是根据编码及抽象程度不同略作术语上的选择),e空间更是采用了完全自拟的划分,与原模型中e空间的划定差异很大,这也是出于本文分析的需要。再者,原模型中均匀四分的四个领域在本文中并非均匀划分,而是根据实际对应的情况作出的划分。改进的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一模型构建的目的在于通过明确信息空间中各类信息的分布,并从知识的社会动力学角度分析信息空间中所有可能的信息流动(信息在编码、抽象、扩散三相维度中的变化)。这一分析既可揭示有关信息现象的社会内在动力机制,同时也为本文对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划分提供了绝好的观察角度:寻找信息空间中由产业化力量所推动的信息流(信息服务业的各子行业具体的服务正是为了促进信息空间中某向或多向的信息流),并将这些信息流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中的具体行业相联系,然后根据共同推动的信息流来为各相关行业提供分类依据,从而构建一个包含具体子行业及一个行业分类、具有完整理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领域框架。

将图1中三个子空间进行整合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1空间。该图中略去了信息流动的社会动力描述和与非产业化力量推动的信息流(详见下述说明)。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更清晰简明的信息服务业宏观社会效用框架。

针对以上构建的基本模型,有以下几点说明:

・现实中并没有C空间和U空间所展示的纯粹的编码和纯粹的抽象。信息总是基于一定的编码和一定的抽象,因此本文模型所绘的信息流实际上应是在编码一抽象一扩散三维度空间中流动,而非只是在面上流动。本文中模型基于各平面上单独的分析只是为了分析之便。

・从模型图来看,之所以信息流大都表现为不与三条主轴平行或垂直,是因为信息在其中流动的过程中通常都伴有至少两个维度上的同时变化,因而是双相、甚至是三相作用下的流向。

・回归象限原点方向的信息流(有超过两个维度同时向低处流动或一个维度不变、一个维度降低的情况)本文未作考虑(图中也未作标注),因为这样的信息流属于人的学习内化过程(例如,对社会知识的吸收),而非社会化过程,因而不属于信息服务业的范畴。

・U空间中“局部知识”到“秘密知识”,e空间中“感知”到“知识”、“感知”到“信息”可以认为是个人的体悟升华过程,因而这几条信息流也不纳入到信息服务业的范畴。

・e空间的“信息”到“数据”、“信息”到“知识”,“数据”到“知识”用点线连接的信息流可认为主要是科研范畴的工作(目的主要是向高阶编码和高阶抽象移动),因而也不纳入到信息服务业的范畴。

最后,本文再对图2进行简化,只保留信息流在其各面上的表征,并对其进行编号,最终得到只反映各类产业化的社会信息流动的图3。

6 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信息服务业界定与划分

本文认为信息服务业应是包含所有参与上述产业化社会信息流动的行业与机构,结合图3中所描述的各信息流,本文出以下七大类别的信息服务业划分框架:

信息处理业――①

・G612数据处理

・G62软件业

信息传输服务业――①,④

・G601电信

・G604卫星传输服务

信息提供业――①,②,④,⑤

・H638贸易经纪与

・J692证券经纪与

・K723房地产中介服务

・L7432市场调查业

・L746职业中介服务

咨询与专业服务业――②,③,⑧

・J694证券分析与咨询

・L742法律服务

・L7431会计、审计和税务服务

・L7433社会经济咨询

・L7439其他专业咨询

・L745知识产权服务

・m761气象服务

・m762地震服务

・m763海洋服务

・m77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业

大众传播业――⑤,⑦,⑧,⑨,⑩

・G603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R88新闻出版业

・R89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L744广告业

公共信息服务业――②,③,⑦,⑨

・R903图书馆与档案馆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G602互联网信息服务

本文的分类框架方案以国家统计局依据2002年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所作的信息服务业划分框架为基础,通过行业在不同产业化社会信息流推动上的相似性对各相关行业进行重新归类。

相对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服务为划分方案,本文认为可将“大众传播业”作为一个信息服务业子类纳入进来,因为这一行业恰恰在社会知识的扩散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另外国民经济分类行业中的专业技术服务行业分类下的部分行业由于其性质主要是对数据和知识的应用以及信息的出让、,因而本文也将这部分行业划归了进来,与原咨询业类目合并为“咨询与专业服务业”类。另外作出的调整还有:广告业和出版业由信息提供业转移到大众传播业类目下;电信业与增加的卫星通信服务业归人新设的“信息传输服务业”;经纪业(其本质是收集并提供信息)被转移到信息提供业类目下,去除了原归类中的“会议与展览服务”及“文化艺术经纪”(本文认为其“信息”服务性较弱);类似地,原框架中的“社会团体”也在本框架中被去除;与原国家统计局方案相似,政府部门、教育培训、科学研究虽然也参与上述有关信息流,但由于其服务性或产业性较弱,因而也未纳入到本方案中来。

7 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信息服务业Vip分析

本文最后根据Vip产业分析模型对信息服务业的主要行业分类进行基于宏观社会效用的简略分析,这里的V和p未作深入地划分与描述。如表1所示:

由表1及前述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服务业已涉及所有有关信息的产业服务化活动(参与图中所有列举的知识的社会流动),正在融合信息服务业的各大分支,并从信息服务业的一个分支成长为最具有代表性和代表未来方向的信息服务产业方式。图3中信息流⑥也是互联网服务业发展起来之后才得以广泛实现的信息流动模式。

8 结语

本文借助马克斯・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对信息服务及信息服务业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与界定;通过一个三维度的信息框架模型和知识的社会动力学(信息流)分析,并依据目前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对在此界定下的信息服务业子行业进行抽选与分类,从而得到一个具有较好独特性与完整性的界定与划分依据的信息服务业概念框架,并对信息服务业的宏观社会效用作出了清晰扼要的图像化表述。

参考文献:

[1]tague-SuteliffeJ.measuringinformation:aninforelationservicesperspective,SanDiego:academlepress,1995,

[2]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41

[3]胡昌平,乔欢,信息服务与用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

[4]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信息界,2003(13):3-5

[5]匡佩远信息服务业:定义和统计框架统计教育,2009(5):20-26

[6]李南南,孙秋碧,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及范围初探,现代情报,2007(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