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生活的必要性十篇绿色生活的必要性十篇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09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策略;启示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

关于绿色消费的内涵,迄今为止学术界和业界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学者从各自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易必武(2003)认为,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效率、消费者权利的消费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消费与回收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与消费者的负面影响最小,实现资源利用与生存环境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消费的本质特征直接体现在5R上,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万物共存(Rescue)五个方面。井绍平(2004)认为,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为了满足生态和环境需要而消费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方式。罗永泰(2004)认为绿色消费必须符合“三e”和“三R”原则:究实惠(economics);讲求生态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原则(equitable);减少非必要的消费(Reduce);修理旧物(Reuse);提倡使用再生资源制造的产品(Recycle)。

消费者协会认为,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这包括有三层涵义:是倡导消费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方面转变。

国外学者将避免使用下面六大类商品的消费者视为绿色消费者。这六大类商品是:1)危害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有效期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5)含有对动物残害或剥夺而生产的商品;(6)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等。

综合上述界定,我们认为,绿色消费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行为上的体现,绿色消费承认资源的稀缺性,强调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次,绿色消费力求实现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协调与优化,绿色消费充分考虑消费者自身的权利,同时也考虑他人和“下一代”的生存权利的公平性;第三,实现绿色消费的途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绿色流通体系,从生产、采购、配送、销售、消费、回收等所有环节的绿色化。绿色消费要求提供绿色产品,选择绿色生产模式,建立绿色流通体系予以支撑。

二、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的互动发展

任何一个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的,反之营销观念又能引导和促进消费需求。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市场导向首先是顾客导向,即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顺应消费需求变化,识别顾客认知价值,最终满足消费需求;其次是竞争导向,即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要考虑竞争者态势;第三是协同,即企业需要协同其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提高企业营销活动应对环境变化的整体灵活性。可见,企业营销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是企业能动适应环境变化的一个有机过程。其中,消费需求始终是推动企业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活动调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从营销实践来看,绿色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与绿色消费的兴起休戚相关。从研究来看,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引导和促进了绿色消费。

(一)绿色消费是推动绿色营销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

全球绿色消费的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细分市场。绿色消费细分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为企业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顺应这一要求,绿色营销首先在企业营销实践中逐渐传播开来。绿色营销是伴随全球绿色消费兴起的一种市场营销新思维,要求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寓环保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消费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细分市场,绿色消费者是推动绿色营销的原动力,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行为是绿色细分市场存在的先决条件,并直接决定着绿色营销的发展。

(二)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重要的视角之一

关于绿色营销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以了解绿色消费者为基础的研究,重点研究绿色消费行为;二是以提高绿色营销绩效为基础的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研究目的主要是提高绿色营销的有效性。国外有关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出于两个目的,第一,绿色营销的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从营销实践来看,长期以来普遍感觉绿色营销不易操作,原因之一在于对绿色消费行为把握得不够,因而绿色营销策略就很难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因此推动了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第二,有效的细分市场应该同时具备可衡量性、规模性、可接近性、差异性和行动可能性,为此,必须努力识别刻画绿色消费市场的有效细分变量。因此绿色消费行为研究能帮助识别绿色消费市场的有效细分变量,成为绿色营销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绿色消费行为研究是深入开展绿色营销研究的基础,同时,深刻理解绿色消费行为是实施有效营销策略的先决条件。

(三)绿色营销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

意义上完整的营销过程包括对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的引导和培育。一方面,企业通过对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破坏的严重性、绿色消费的伦理价值与价值等方面诉求点的挖掘、展示和宣传,告诫人们使用绿色产品,支持绿色营销,使消费者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观念。同时,企业通过营造绿色消费,成立绿色消费组织,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绿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行为,培育人们的绿色消费倾向,引导和促进人们的绿色消费行为,形成有效的绿色需求。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企业绿色营销

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无国界化的崭新格局,使市场营销处在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中,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浪潮正席卷大地。绿色消费将成为引领时代消费的主流,绿色产品也将成为未来商品市场的主导。到那时,一切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设计、制造、产品和服务都将被取缔。面对这股来势凶猛的绿色浪潮,我们的企业如何调整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生存力,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一、企业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1.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在工业革命以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作用相对狭小,因此,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不甚明显。今天,我们普遍感觉到,正是那种过度掠夺式的消费方式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危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企业行为缺乏生态观念,那种对自然资源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追求一己的、一时的高效益、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一生态”双重目标转变,资源配置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企业行为将越来越理智、克制和具有合理性。

2.绿色营销是适应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要的转变,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在我国,绿色需求在小康家庭也日益表现出来。如在对北京和上海两城市的调查中发现,79%一84%的消费者希望购买绿色产品。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行为,实施绿色管理,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与绿色营销相伴随的是全社会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的转变。目前,绿色的浪潮席卷全球。

3.绿色营销是环境问题法律化的必然结果。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的全球性、区域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文件不断出台,涉及领域不断扩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荒漠化公约》等的履行增强了国际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强制性,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政府的环境管制下,企业必须顺应环境问题法律化的趋势,对已有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行改变,实施绿色管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

二、企业绿色营销面临的问题

1.绿色营销的观念性尚未确立。营销观念是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营销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仍一味追求短期利益、微观利益,对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利益考虑不够。很多企业对消费者绿色需求引起的消费需求变化缺乏认识,对绿色问题带来的竞争能力的差异很少考虑,对环境问题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有些企业尽管认识到绿色营销可能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但由于成本过高,使他们也望而却步,结果失去很多市场机会。

市场营销观念是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近百年来,市场营销观念随着经济增长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大致经历了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生态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等阶段。

2.绿色需求的社会性尚未形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也带来对环境的破坏,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相当严峻。另一方而由于国民素质不高,媒体宣传滞后,致使很多消费者不懂得绿色营销的真正意义,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的概念,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有形成内在的消费需求。许多企业对绿色消费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缺乏认识,对绿色营销带来的市场机会与挑战认识不足,导致绿色营销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无法形成绿色营销的大发展。

3.绿色产品的生产性尚未形成。绿色营销前提是生产绿色产品,而绿色产品的生产是通过改善生产环境来实现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就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实质是追求物耗与能耗的最小化,清洁生产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了普遍推广。在我国,企业由于技术落后、生产方式滞后,导致投人多、产出少,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甚至产生大量“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据统计,日前工业废水处理只有68%,符合废水排放标准的企业只有15%,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固体废气物只有30%得到处理,农田污染达13亿亩。这都充分说明,再沿用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4.绿色营销与营销组合缺乏匹配性。绿色营销对我国企业营销组合策略提出新的挑战。不管是在绿色产品的生产、绿色包装的使用,还是绿色渠道的选择、绿色促销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其一,缺乏用绿色产品取代非绿色产品意识,现有绿色产品的绿色含量不高;其一,产品包装要更多使用坚固、精美、豪华的材料,很少使用环保材料;其三,不够重视环保,环保费用没有科学计人成本,尚未形成绿色会计制度与绿色审计制度,制定出绿色产品价格;其四,在渠道选择上,没有从产品的绿色特征出发,从而造成分销渠道的二次污染;其五,促销方式落后,缺乏引导绿色消费。

三、绿色营销的营销策略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绿色营销实践的指南,要成功地实施绿色营销.首先必须树立牢固的绿色观念,寓环保意识于生产经营决策之中,努力谋求企业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绿色营销观念的树立,要求把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绿色企业文化主要是在企业文化中融人环保观念,以绿色意识贯穿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绿色教育与培训,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环保事业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以环保为己任,把环保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在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盈利。

2.确立绿色企业形象。绿色是21世纪企业的主色调,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的新选择。确立绿色形象,开展绿色营销,需要企业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它是发展和完善企业绿色营销活动的重要工作。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推进绿色营销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还能有效地获取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人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要充分认识增加环保投人,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

3.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理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很小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有利于资源再生利用的产品。这是企业绿色营销活动的基础和支撑。绿色产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纯天然食品;另一类是无公害产品。开发绿色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就要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设计,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采用低能耗、物耗的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在原料的使用上,尽可能采用可回收重复循环使用的资源。目前全球范围内.绿色产品发展迅速,这种变化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3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初中化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谈点体会.

一、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内涵

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顾名思义,就是把绿色化学理念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化学无处不在的世界,人们利用化学创造了很多方便人们生活的东西,但使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创造品中很多为有毒且有害的化学制造品.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城市发展也对环境问题有所考虑不周,人们的绿色化学环保意识淡薄.绿色化学理念是研究环境问题的化学家提出的.有些全球性的化学污染,如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冰川溶解,酸雨造成的世界各地的农作物无法生长或死亡等,都是人们不具有绿色化学理念所产生的问题,也是人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方法与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课本有着根本的灵魂,那么绿色化学理念可以称为初中化学的灵魂之源.整个化学教育之中要贯穿绿色化学理念.如果仅仅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学生根本学不到本质的学习理念.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在初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教给学生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觉得正在学习的化学并非枯燥无趣,而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化学.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化学,学生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学生只有主动去学习、去探索,直至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造就教育新高度,提高教学水平.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下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比较完整的绿色化学教育.绿色化学教育同以往的化学教育方式不同,学生要以一种新的心态、新的方式和方法去面对和学习.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也是对教师传播绿色化学理念的挑战.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授课,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三、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

1.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时间不是很久,有些教师对绿色化学教育仍旧不是很熟悉.在绿色化学理念教育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了解并逐步接受绿色化学,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绿色化学的思维构想.绿色化学教育是未来化学教育理念的必然趋势,正确树立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注重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消除身边人对化学的一些误解,更加坚信绿色化学的美好未来,增强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平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这是绿色化学人才发展的必要保证.

2.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整体化.在时代洪流中,唯有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整体化,才能将其传播出去.因此,仅仅是教师、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理念是不够的.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是基于学生认真学习化学知识之上的,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教育必然成为培养学生绿色环保和认真学习的重要方式.必须转换思想的是人类,以“绿色”为核心谈环保,才是重点.

3.绿色化学理念的构建.绿色化学理念的学习如同铸造高楼,其内部必须拥有绿色化学理念的构建.这样的高楼,才能耸立在蓝天白云之间.因此,绿色化学理念虽然只是一个虚拟的、看不见的框架,但只有拥有这样一个框架,才能勾勒出美好的未来.而绿色化学的目标和理念正是初中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的理论指导.以绿色化学的目标和理念为指导思想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把绿色化学理念知识同垃圾处理、废水处理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出绿色化学理念的框架.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正如给化学这样一门学科输入了灵魂,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引导作用,从而促进教育进步.

参考文献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绿色消费;可持续;生态文明;公正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极大增长,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然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为人类创造出多彩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人类在追求自身物质消费需求满足的同时,也开始反思消费活动背后所蕴含的伦理意蕴,绿色消费的理念应运而生。因此,提倡绿色消费不仅是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也是伦理学研究中的应有之义。

一、绿色消费的概念界定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类需求的不断扩张在激发生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过度包装、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这使得实现传统消费模式向绿色消费模式的转变成为必然。绿色消费作为一种超越自我的、渗透着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反映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崭新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1]。基于学者们的阐述,绿色消费的内涵大致可归为以下内容:

首先,绿色消费是必要性消费,而非享受性消费。绿色消费遵循以义务感、敬重意识和自我约束理念为内涵的“放弃之伦理”,即对超出必要消费界限的挥霍性的物质欲望与物质享受做出自愿的限制与放弃[2]。它倡导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消费,限制享受型、奢侈型消费。绿色消费倡导的必要性消费一方面讲求满足当代人的必要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又兼顾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廖晓义5R理论中的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以及唐锡阳3R理论中的Reduce(减少非必要的浪费)等都有所体现。

其次,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消费,而非一次性消费。绿色消费将消费主体由单个人延伸至社会成员,这一消费过程重组了消费主体的利益。在《论十二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绿色消费提倡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产品,提倡分类回收及循环再生,提倡在满足当今人类需求的同时兼顾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一次性消费品、有悖于自然和谐的产品等都是违背绿色消费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最后,绿色消费是积极性消费,而非消极性消费。所谓消极性消费即并非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外在诱导或强迫的消费行为,因为消费行为本身是非自主性的,因此就不存在责任意识,弗洛姆将其称为以享乐望满足为目的的消费。而绿色消费讲求经济实惠和生态效益,从根本上有别于受虚荣心迫使的消极性消费。作为一种积极的自主性消费,绿色消费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而非通过外在刺激达到被动的满足。因此说绿色消费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渗透着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高层次的积极性消费。

二、绿色消费坚持的伦理原则

作为当前消费发展的主流趋势,绿色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其中所包含的深刻伦理意蕴,可从环境伦理学、经济伦理学,亦可从生态经济伦理学等方面予以考察和剖析。绿色消费遵循以下基本伦理原则:

绿色消费遵循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绿色消费要求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断优化,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在这三者中,生态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应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理性消费,摒弃了以往单纯个人消费的观念,将人类的消费过程与保护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价值理性。

绿色消费遵循代内公正与代际公正相结合的原则。绿色消费的理念不仅看到了同代人在资源利用和物质消费上的平等,追求同代人在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上的平等与公正,而且它还关注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在需求与消费上的客观关联性,追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因此,绿色消费担负起在同代之间及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的伦理义务与责任。

绿色消费遵循可持续性与适度性相结合的原则。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和价值观念,它要求人类在消费活动中必须站在整个自然界的高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在适度性原则的指导下,绿色消费要求在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维护自然的权利,承认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存需要,从而将自然、人类、社会三者的可持续性与发展性结合起来。绿色消费观念指导下的商品生产追求商品的可回收性、生态性和能源节约性,从而实现在保证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又不增加环境的负担。

三、绿色消费的实践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追求消费的环保性、生活的舒适性、发展的持续性。顺应时展潮流的绿色消费理念的提出,不仅有其伦理价值,更具有现实价值,它在促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企业生产方式的革新、社会的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绿色消费有利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绿色消费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舒适度,而且可以满足心理需求,增进身心健康,还可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进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绿色消费使人们树立起对自然与环境的深重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同时又促使人们更广泛地接受并实践绿色消费的生活模式。绿色消费模式的深入实践在促进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个人的发展得到充分保障。

绿色消费有利于企业生产方式的革新。绿色消费理念作为一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上层建筑,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从而提供更环保、更绿色、更健康的消费品。在当前较发达的商品生产条件下,公众越来越多的希望企业生产与消费更能符合生态平衡的原则,他们的目标不局限于追求自身消费满足的极大化,而在于追求最佳的生活质量。公众的这种希望与绿色消费相契合,更加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注重生产方式的改进和革新。

绿色消费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基础上的、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为中心的新文明。工业文明下的消费方式打开了人的感望的闸门,同时作为具有理性本能的人又不断对自身的消费行为进行自我批判和反思,因此绿色消费成为必然。绿色消费所倡导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适应了文明形态演进的历史要求,为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有利于个人和经济主体的发展,因而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绿色消费是人类在新形势下总结传统消费方式的弊端,为解决生态危机而创立的新型消费模式。它是人类在消费过程中兼顾其他效益的必由之路,将绿色消费伦理观融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改变人类在生态危机面前的被动局面对于促进个人发展、企业进步、社会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云芬.绿色消费的生态经济伦理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5,(10).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1.绿色建筑概述

随着人类物质水平逐渐的提高,人们针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随着污染的日益严重,环保意识和绿色意识正在影响着人们的需求。所以绿色建筑的概念登上舞台。所谓的绿色建筑就是指建筑可以给人类带来健康、舒适、宜人的环境,并且建筑本身也不会针对自然环境产生危害。所以目前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2.环保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设计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绿色建筑中环保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尽管时代和理念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是环保、绿色的原则是一样的:

(1)建筑物的设计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根本原则,并且设计中必须做到有效的节省能源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建筑是供人使用的,所以其设计必须要针对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加以考虑;

(3)建筑节能设计为人类和自然沟通建立桥梁;

(4)必须要为未来的发展做好打算,要存有足够的弹性空间。

2.1正确认识建筑和自然的关系

身为一名设计师要深刻的意识到任何一个建筑物都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众多的建筑物和其他自然事物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所以建筑物不能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去不断的破坏其他环境事物。所以任何一名设计师除了要具备深厚的知识、超强的设计能力以及出人意料的思想之外,还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要看到自然和建筑、自然和生活、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只有做好自然和建筑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类在享受到高科技的时候,也能享受到绿色自然。

(1)首先针对场地进行细致的分析,将建筑物的方位、朝向、布局、周边气候、植物等因素考虑在内,最大化的做到将建筑物和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2)目前对大自然产生严重危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人类对能源的消耗,所以,如何进行有效节能是设计师的重要课题。只有在绿色建筑中充分的做到降低能源,才能在节省能源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环境。

(3)将再生能源有效的利用。能源是现代人类必不可少的,但很多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经危害到整个环境,所以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由此在满足人类日常需要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

(4)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可再生和无污染的材料,由此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

2.2绿色建筑中的环保节能设计应多考虑使用者

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供人类使用,而绿色建筑的理念也是为使用者创造更加健康、自然的环境,所以在绿色建筑中的环保节能设计中必须要针对使用者给予一定的考虑,只有将使用者、自然环境都考虑到,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1)设计师应采取自然的方法来设计出最适合人类日常生活、工作的温度、湿度,而不是仅仅依靠高科技产品来制造出适宜的环境。这里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设计师的设计必须以节能减耗为前提,否则绿色建筑就失去了意义。

(2)做好声音环境的设计。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来说,噪音会给人类的心情和实际活动带来干扰,所以设计者要在声音环境设计方面尽力做好隔声、降噪处理,让使用者可以在安静、宜人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3)做好光环境的设计。人类针对光的要求很高,所以建筑物的设计应多将自然光引入房间,给使用者建立良好的光环境。

(4)做好布局的设计。一个房间的布局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合理的布局不仅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空间,也可以给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良好影响。

(5)房间的设计要考虑到众多人群。对于任何家庭都可能都会存在老人或者残疾人,所说设计中必须要将不同人群都要考虑到。

(6)做好防灾设计。不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给使用者一个安心的环境。

2.3绿色建筑中的环保技能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充分接触。绿色建筑中的主要理念就是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然而什么样的环境是最佳的环境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一样,那就是最接近自然的环境。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在汽车、日光灯、空调等机械设备制造的环境中生活。然而这些机械设备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良好的环境,相反,却会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设计者在进行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设计时,要想办法将自然因素引入到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此才能为使用者创造最好的环境。来自树木的空气、来自太阳的日光、来自鸟儿的鸣叫,这些环境因素的引进可以为使用者的生活带来真正绿色的影响,对于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设计师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应多采用高质量的自然采光系统,由此大大增加建筑物自然光的采光系数。

(2)设计师应为建筑物设计良好的自然风通风环境,由此保证就算不使用空调,房间也可以拥有很好的通风系统。

(3)设计师应在建筑中设计合理的水循环系统,尽可能的将水因素引入到一些容易让人疲劳的环境中。

(4)设计师应在建筑中创建一些具有净化功能的小环境,由此就可以对建筑物的内部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

(5)在房间的设计上应采用敞开式的空间,这种设计可以让使用者更好的接近自然。

2.4绿色建筑中的环保节能设计应考虑到空间弹性问题

身为绿色建筑也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以对设计师的要求就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能做好灵活性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设计师应充分考虑楼体的可生长性,在实际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基的预留、楼层的承重、周边环境等因素。

(2)管道的预留考虑。如果楼体要进行生长,那么管道就必须随之生长,所以设计者必须要做好管道的预留设计。管道的预留设计应包括:给排水、采暖、通风、供电等。

(3)笔者认为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弹性空间的时候,建筑物的弹性空间也必须要满足绿色建筑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考虑到弹性空间和环境的协调度、针对使用者的影响、是否做到有效节能、材料的选择是否环保等等因素。只有达到高度的统一,建筑设计才能保证既可以有弹性空间,还可以创建良好的环境,并且不会对自然造成一定的危害。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绿色经济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当前,在能源、粮食、气候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危机形势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和潮流。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赋予了绿色经济新的内涵与使命。中国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转型期,同时在多重危机下也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契机。十年前,我曾结合云南的工作实践,就绿色经济问题撰文发表过一些意见。今天,在新形势下重新回顾当年的一些思考,重新认识和理解绿色经济,特别对于实现中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尽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绿色经济的演变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中提出来的。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绿色经济将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与环境友好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传统意义的绿色经济,通常狭义地指环保产业,主要包括在污染控制、污染治理与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经济、金融、贸易、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贡献,并将这种意识体现到经济危机重建的相关经济政策中;通过绿色投资等推动世界产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的“绿色化”,创造新的绿色工作机会,从而复苏和升级世界经济。该倡议所秉承的宗旨和理念是: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在此目标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或环境基础设施、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商业(如有机农业)、废物及化学品管理、绿色城市、建筑与交通等六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所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实际上,世界上一些国家也在借助经济刺激计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并且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目标。美国、韩国、日本、德国、丹麦、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将环境方面的投资作为经济刺激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看,绿色经济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目前全球能源、粮食和金融等多重危机的背景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具有倡议的政治性,时机的恰当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并已经开始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新的趋势和潮流。

(二)绿色经济的内涵

从绿色经济的演变过程及当前绿色经济的使命看,绿色经济是发展模式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学概念,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经济发展形态。它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形态,不仅是一些特定产业的集合、经济活动与结构的评价标准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是对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绿色化”,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因此,我们可以把绿色经济的内涵理解为:绿色经济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对绿色经济内涵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三)绿色经济的基本特征

从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或模式,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绿色经济以促进经济活动的全面“绿色化”、生态化为重点内容

过去,我们强调绿色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活动中涉及环境保护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内容,而在新的阶段和新的形势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振兴经济、实现转型的战略选择。因此,新时期倡导的绿色经济,不仅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还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改造。这一点对于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加大力度对传统“两高一资”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环境保护的准入门槛,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2、绿色经济以绿色投资为核心、以绿色产业为新的增长点

新阶段下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准确把握绿色经济的核心和增长点。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倡导一致,我们必须加大绿色投资的力度,这里所指的绿色投资,既包括传统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也包括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特别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几大绿色投资优先领域,要着力扶持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绿色复苏和振兴,最终促进人类社会迈向绿色繁荣。

3、绿色经济强调可持续性,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它是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发展绿色经济,环境资源不仅是其内生变量,而且也是其前提条件,生态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其刚性约束。因此,绿色经济重点强调可持续性,必须把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再生和环境可承受的界限之内,既要考虑当代的可开发利用,又要考虑后代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经济要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原生资源投入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最终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发展以绿色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绿色经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我认为,目前倡导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可以归属于绿色经济的大范畴,这些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从经济活动的不同角度与层面来认识问题。其中,低碳经济强调的是以

较低的碳排放实现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总之,只有正确把握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对各种经济模式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清楚,才能准确把握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

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确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绿色经济的基本内涵和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形势及战略目标是一致的,符合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所制定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策略,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绿色经济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质上就是建立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进行环境友好的开发建设活动和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并培育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等。“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促进经济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

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调整经济结构,减少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制造业份额,提高以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份额,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淘汰落后产能,在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中实现清洁生产,对传统工业进行“绿色化”改造,还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提高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要大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为实现经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清洁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因此,从发展途径以及实现的目标看,发展绿色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不断增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关键在于加快推动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核心内容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必须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坚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不断创新生产理念,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从绿色经济的内容和作用方式看,它不仅要对传统产业部门实施“绿色化”改造,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同时还要加快建立更为清洁的、新的产业部门和经济增长点,以及更为清洁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要把发展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贯穿到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在客观和源头上有助于促进解决环境问题。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并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绿色产业

在当前形势下,政府需要切实加强对发展绿色经济的引导。通过实施各种环境经济激励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产业部门的“绿色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技术的更新进步。除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投资外,还要着眼于绿色产业的发展与调整,以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等为切入点,培育新兴绿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中促进经济及早转型,努力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将绿色经济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

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经济刺激方案以及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执行过程中,要融入绿色经济的理念、措施和行动,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要利用我国正在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的有利时机,多部门紧密协作,加快制订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并将绿色经济理念融入到各部门、各领域的发展规划,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全面“绿色化”。

(三)加快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技术是支撑。许多发达国家都认为,绿色经济可能会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并积极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新型汽车等领域的绿色技术,从而确保国家技术竞争力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我国应当对绿色技术发展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促进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示范,进一步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四)形成完善的绿色经济政策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必须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起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促进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研究开征环境税。二是积极研究绿色投资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化”生产,加强对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和对境外投资的引导。三是建立绿色经济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科学预测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绿色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效支持。

(五)积极倡导公众绿色消费

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建立可持续生产体系与可持续消费体系,二者不可偏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正处于升级转型阶段,为此倡导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的意义尤为重要。要以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重要平台和抓手,以政府绿色采购为重要的切入点和推动力量,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

(六)加强对绿色经济的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广播、影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绿色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的绿色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中小学教材中应增加绿色经济的内容,大学也应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等,全面系统地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7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政府绿色管理涵义“4e”模式的提出,指出绿色管理对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在指明政府绿色管理体系如何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政府绿色管理模式;并具体分析了实施政府绿色管理的主要应对策略,以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政府绿色管理。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声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竹为推进科学发展观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政府实加绿色管理,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是政府在值对日趋复杂的环境问题,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政府在构建新型政府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创新。

1政府绿色管理的涵义

“绿色管理’,一词译自英文的“Greenmanage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西方绿色运动的浪潮由企业物“绿色”一词引人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领域而产生的。德国敏waldemarHopfenbeck(1990)在90年代初较早正式使用了。绿色管理”[’〕。之后不同的学者对绿色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大都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对绿色管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从环境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人到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当中,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人、财和物进行统一的组织和安排,协调各个部门的职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资源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意味着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就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实现效益的基础上,要做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z}。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在企业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做到企业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和有机统一。

随着绿色管理理念的影响不断扩大,一些学者逐渐将其运用到政府的行政和管理当中,在使绿色管理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有机的结合的同时,又将和谐社会的发展和绿色管理有机的统一了起来。其中,杨作精认为:绿色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对环境友好的行政,是对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利的活动[[3]。苑琳、崔树民认为:政府绿色管理是以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为根本取向,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化进程的公共管理川。借鉴国内外学者鱿观点,结合绿色管理的内涵,笔者认为政府绿色管理可以一般的概括为“4e”模式:引导(educe)—由政府做出宣传,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理念;消减(eliminate)—政府i}过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控制和激励,逐步消减污染、浪费现象,实现节能降耗;评估(evaluate)—为真正落实绿色管理,通过制定各种标准评定行为主体是否达到绿色管理的要求;再发展(evolution)—改善由工业经济带来的环境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绿色管理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

要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则是一个不竭的动力。绿色管理对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创新来说非常重要。具体来说,绿色管理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实施绿色管理最重要的是能够促使我国政府中行政人员的理念创新。更新行政理念,重塑行政文化对政府管理创新非常重要,它为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绿色管理把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了起来,重视环境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行政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绿色管理的管理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绿色管理计划,以社会利益为重,积极参与绿色管理,不断学习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管理的理论。绿色管理理念的树立,一方面注重人是“社会人”和“生态人”的结合,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也使行政人员树立了服务的理念,转变了“官本位”的行政文化,树立了民众本位、公民导向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2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创新。绿色管理的引进,催生一系列相关制度的产生,同时也会使原有的制度不断得到更新。张兵生在构建政府绿色管理的基本路径时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四个转变:由“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单一资本结构向生态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组合的转变、成本结构由外部性向内部性的转变和单一的经济效益向综合的经济效益的转变}s}。所以,政府绿色管理的实施必然要求政府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使新的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3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组织创新

政府的职能是设置机构和配置人员的前提和基础,新职能的产生要求新的组织机构来承担和实施。传统的官僚组织由于缺乏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无法应付层出不穷的新社会环境和发展问题。在政府部门实施绿色管理能促进政府的组织的创新。政府绿色管理为了能够应对各种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就必然会要求组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原有的组织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行政的过程更加科学化,更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4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传统的政府管理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持一定平衡的关系。而且对许多企业来说,追逐利润是他们的根本动机,由于企业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政府来说,如何维持人类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无疑是一个新间题。因此,政府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在实行绿色管理时,政府过去熟悉的许多管理原则,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修改,原来的管理方式也有必要加以创新和改进,要根据社会与环境的实际关系,把绿色管理纳人到新的管理原则中去,以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

2.5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管理行为创新

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增长方式的主导力量,政府必须承担起环境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责任,并构建和实施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绿色管理。因此,政府的绿色管理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社会主体树立绿色意识。例如,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杠杆,开征环境税,提高环境污染企业的相关税率等手段来加强企业的绿色意识,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创新。同时,在政府部门开展和实施绿色管理,必须做到通过搭建绿色管理知识平台,使政府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的管理行为应遵循科学化、客观化和系统化的原则。所以,绿色管理有利于弥补了原来政府管理行为的不足,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为。

3政府绿色管理的内容体系

3.1构建政府绿色管理模式

绿色管理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政府绿色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制定绿色管理发展战略,形成绿色管理发展机制,强化政府绿色管理的技术创新;同时要建立一套绿色管理机构,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执行政府绿色管理的职能,例如建立绿色认证部门,负责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的认证工作,有专门的环境管理体系管理部门,负责整个社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1)确立“三位一体”的政府绿色管理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于枯竭;资源的匾乏将会严重限制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政府绿色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作为资源消费的大客户,政府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建设节约型政府;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企业在内部树立绿色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兼顾社会效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个体都要树立绿色理念,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政府要实现绿色管理,就需要构建“政府一企业一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2)建立实现绿色管理的监督体系。政府在执行绿色管理的同时首先要加强自我监督,可以通过纵向—上下级和横向—不同部门之间两种方式来实现自我监督;同时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企业和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其是否达到绿色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如果从权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国家权力向社会分散以及由此而来的权力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社会监督无疑是绿色监督的又一途径,通过社会监督体系,可以对政府的消费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以及社会个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完善绿色监督体系;打破传统政府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的单一的监督模式,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相互交叉的、系统地、科学的绿色管理监督体系。

3.2加强政府的绿色管理引导

绿色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知识管理之后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已成为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但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是“经济人”,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理念下,企业往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而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从而造成生态危机,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政策和手段来对企业进行引导,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环境保护不再是企业的负担,而成为企业节能降耗、开拓市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前瞻性投资。为此,政府要推出相关的政策,增强绿色管理政策的系统性,来引导社会,使绿色理念固化到社会主体的行为中,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3.3实施政府绿色管理

当前,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低水平、弱功能的绿色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加快发展模式转变和科学发展的强烈需求,政府必须作为绿色管理的主导力量,在全社会推动绿色管理。政府不但要在理念上倡导绿色化生存,还应该在实践中遵循生态规律优先、生态资本优先和生态效益优先三大基本原则。同时,政府按照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的基本理念,对政策体系要不断进行调整,建立绿色政策体系、法律制度体系和高效执行体系,全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变和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首先应把绿色管理置于战略层面,在推出绿色管理相关政策的同时加快建立绿色管理体制,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要迅速跟进,在此基础上要加大绿色监管的力度,加速对绿色监管体系的建设,综合运用各种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来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4建立政府绿色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绿色管理的绩效评价是政府的绿色管理活动在整个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现实状态。在按照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下,要对政府的绿色管理的目标有一定的衡量,是否真正实现传统的公共管理向绿色管理的转变。由于绿色管理对我国政府来说还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因此有必要对政府实施绿色管理进行绩效考核,以便及时掌握政府实施绿色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以及是否元到预期目标,并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来调整政府绿色管理白具体细节和方法。由于政府的绿色管理的绩效评价是一个七期性、持续性、内容多样性和结构多层次性的体系,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要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趁行有机的结合,使政府的绿色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既具有灌观性、科学性,又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

4构建政府绿色管理.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在阐述了政府绿色管理的基本涵义,分析了绿色管理女}何影响政府管理创新及其基本的内容体系后,下面将探讨众样来实施政府的绿色管理。

4.1政府绿色管理实施的条件

一是要提供制度保障。在政府部门推行绿色管理的理念首先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政府实施绿色管理的认识,明砂绿色管理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政府的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政爪实施绿色管理项目的资金投人,确保政府对绿色管理的措茄到位,推进政府对绿色管理的实施。二是要搞好人才保障政府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管理,本质上是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契合的过程,行政人员在实施绿色僧理的过程中,应具备比较系统的和全面的绿色管理技能,压此,必须不断加强对绿色管理人才的培养。三是要搞好基b}建设。政府要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管理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有关机构和部门在对政府发展经济作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基础上,加强政府对绿色管理平台的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的、科学的绿色管理系统。

4.2实施政府绿色管理的具体措施

政府绿色管理是从企业管理中引人公共部门的一种新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绿色管理的运作体系尚未形成统一的枢架,其具体的实施过程根据不同组织特点以及自身资源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结合国内外绿色管理的成功实践,在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的绿色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积极树立政府绿色管理的理念。政府推行绿色管理是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为此,政府首先要树立绿色理念、绿色价值观,鼓励政府部门率先实现绿色管理,节约资源,树立环保意识,同时加大对绿色管理的投人,使行政人员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并实施绿色管理。从而在政府部门形成绿色文化,政府的绿色管理不仅要体现在战略层面上,更要在体现在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政府要引导不同的社会主体自觉形成绿色价值观,特别是企业要根据绿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走绿色之路。只有使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通过树立绿色经济和绿色管理的理念,政府绿色管理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绿色经济效益才能获得强大持久的根本动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

(2)构建绿色管理的服务型政府组织。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尽管在创造财富的全部资源中,知识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可以替代其它多种资源,但在人类未来发展得很长时间内自然资源的特殊性依然无可替代,而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必然受制于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存在,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这种天生的公共性必然要求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机构来实施绿色管理,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要调整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与绿色管理的特点相适应。为此政府需要设定特定的组织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同时要引导和监督行为主体,保证绿色管理的正常运行。

(3)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构建政府绿色管理体制。政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指为实现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对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的总体性谋划。为实现生活居住生态化、工业生产循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可持续化,在遵循绿色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必须叙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标准,推进政府的绿色管理,同时还要坚决改革一切不适应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旧体制,尽快建立政府绿色管理体制。

第一,制定绿色标准,把政府的绿色管理落到实处。编色标准应该按照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的理念来制定,它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又是全社会必须执行的具体规范。全面推进政府的绿色管理,必须重视绿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把绿色标准涵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消费领域,通过在全社会推行绿色标准和绿色考核标准,实现政府的绿色管理。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高校化学教育;绿色化学;理念渗透

1高校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必要性

如今环境污染问题严峻,但是各国的治理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找到环境污染的根源,只有灭杀其根源,才能真正地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而现在环境污染的根源,就是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量过大。那么,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量成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化工企业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对其进行关闭不仅会使国家的财政严重亏损,还将极大的不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方法,只能是化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革,发展绿色化学。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化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化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学习阶段就对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将会使学生在未来投身化学事业时铭记绿色化学的理念。学生心中以绿色化学作为准则,将会极大的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发展,又将推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立。因此,在高校化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将带动绿色化学的发展,还对治理环境污染大有好处。

2高校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方法

2.1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口头说教式教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高校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时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时,应该多运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多媒体辅助式教学。对于一些药品消耗大或易爆、操作不易控制或必须使用有毒有害试剂,但教学内容中必须要求掌握的实验,采用多媒体进行模拟仿真代替常规实验或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明显改善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实验创新氛围,杜绝或减少实验室污染的产生。如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实验,原电池的实验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也避免了药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2启发式教学模式

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即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由学生自己感悟。启发式教学可以向学生直观的表现绿色化学的必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总结能力。例如在学习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途径、成分及其危害,启发学生想象并设计出减少酸雨形成的方案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二者呼应之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的观念。除了视频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讨论化学污染的论坛推荐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和思考。教师在给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最好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扰。因为只有学生从心里认同,其才会实践于生活中。

2.3带领学生前往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向学生播放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虽然是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观念的好方法,但还是缺乏一定的直观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力带领学生前往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相较于视频,现实生活中的化学污染无疑更具直观性和震撼性。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明确发展绿色化学的必要性。当然,教师在带领学生出校考察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3总结

人类文明的每次进步,化学的作用都功不可没,现代社会也是如此。没有化学,就没有化肥、农药,农业就达不到今天的高度。没有化学,就没有各类新药,医学就达不到今天的高度。没有化学,就没有食盐、味精,食物也将索然无味。因此,化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宇宙航空,小到生活琐事,都离不开化学的身影。但是,有害的化学物质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例如臭氧层空洞,水资源污染等。绝对不能放弃化学,也不能任由有害的化学物质危害我们的家园。所以,只能大力发展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在保证正常的化学用途之外,还强调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在高校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不仅是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观念,更是帮助学生提前明了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可谓一举两得。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绿色住宅;现状与问题;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条件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从需要有一个适当面积的居住空间,逐步发展到对居住功能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的追求。人们对居住的观念也由一种单纯的“量”的要求转向“质”的追求。因此,发展绿色住宅是必然的趋势。

绿色住宅要从规划设计、选材、公共设施和居室配置到社区管理,都遵循着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原则,降低对环境的负荷。如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同时提高绿化率,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风貌;小区有自己的全封闭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现高效率、低能耗、无污染;周围兴建确保环境宁静的自然声障,提高建筑物外墙、屋面的隔热性和严密性,使用低甲醛醛、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建材,采用集中式吸尘清扫系统,设置进风过滤器,采用足够的换气系统,以净化室内空气等等。

1发展“绿色住宅”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业主和建筑师对设计绿色住宅建筑缺乏动力。由于业主在经济和其他利益的驱动下,排斥绿色生态设计,认为建筑物在建造、运行等环节如果采用绿色环保措施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即使存在以绿色生态为目标的项目,多数也有商业炒作之嫌。由于绿色设计需付出更多工作量和更复杂的专业配合,大部分建筑师对此也没有多少兴趣。其实,虽然采用绿色环保措施会导致基建投资费用的部分提高,但能明显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也能带来环境效益的持续提高。

其次,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撑。绿色住宅建筑的某些设计是现有的普通建筑技术无法实现的,必须采用高新的生态技术或对现有的常规技术改良来实现。但是,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尚无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即使业主和建筑师有这方面的想法,也常常因为苦于缺少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资料而难以实现。客观地说,这些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离大规模生产、制造还很远。在建筑中应用这些高技术,如大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利用等,必然使建筑的造价聚升,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因此,一般房产开发商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承担这种可预见及那些不可预见的风险。

2发展“绿色住宅”的必然趋势

2.1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绿色住宅”产生的基础

进入21世纪,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五”计划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需求以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对住房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栖身之用,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一个健康、环保、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绿色住宅”的产生,正好为快步进入小康生活环境的人们一个全新的、健康的审美情趣,选择符合人他们个性发展的生活空间。绿色生态社区成为了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城市人的最佳居住选择。可以预见,在将来并不太长的时间内,“绿色住宅”将成为倡导“以人为本”居住环境哲学,推进个性化居住品质实现的主流产品。

2.2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绿色住宅”产生的必然要求

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在人类刚刚诞生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实现了。比如原始人依洞穴而居,依树而居。但是随着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在“人定胜天”的傲慢中加剧了对自然界的索取,与人类和谐共存的自然成为了人类残酷掠夺的对象,饱受了摧残与抛弃的痛苦。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原始森林大片消失,草原严重退化,沙漠化日益加剧,洪水、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自然界过度的索取使人类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类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丛林的包围中吞咽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也在不断地反思。现在许多城市,绿地早已成为只供观赏的艺术品,是从来不可以踏进的。当沙尘暴给城市蒙上一层迷雾时,人类呼唤绿色、理性崇尚回归自然。进入21世纪,人类越来越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创造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成为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在加速制订2010年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准备2010年使我国人居环境水平达到智能化、村落化、诗意化。营造一个把田园山水风光和人造城市融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住区。使人们每天能真正地享受到蔚蓝的天、洁白的云、绿绿的草、纯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绿色住宅”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种潮流。

2.3节约资源、能源是“绿色住宅”产生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排名很低。节约土地资源,积极保护耕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由于以往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实心粘土砖,致使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每年大批的可耕种土地因为制砖而被抛荒,而“绿色住宅”建筑中使用的是高科技环保型建材,不但可以节约大量土地资源,而且防水、隔热、隔音和抗震效果明显增强,也降低了费用。

“绿色住宅”在建设中,采用“雨污”分流,将生活污水、雨水分别收集、处理后重复使用,就地处理污水、变污水为中水,用中水来浇花、种草、洗车,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减少了污水的排放。另外,“绿色住宅”还采用了各种节水、节能设施,通过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如利用自然光以节约电能等,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化设计,降低建筑能耗等等措施,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缺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4房地产市场的激烈竞争,是“绿色住宅”产生的催化剂

我国政府把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住房定为消费热点。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意识到,应该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融合和贯穿“绿色住宅”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生活水平和品位不断提高的需求。开发“绿色住宅”,可以树立品牌,抢占市场先机,扩大市场份额。既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又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一些实力强、信誉好、管理水平高的房地产商在开发“绿色住宅”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他们为“绿色住宅”摇旗呐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建设“绿色住宅”,他们的努力,终将使“绿色住宅”这一星星之火在我国形成燎原之势。

3结束语

发展绿色住宅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宏观层面研究解决建筑产业的系统问题;微观层面研究解决特定时期中建筑的实施问题。“绿色住宅”的研究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建筑,也可以是一套规划的方案;一般而言,绿色住宅也可称作生态可持续性住宅,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期满足人类健康地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在这方面的建筑正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注意。

参考文献

绿色生活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绿色营销;烟草商业企业

关于绿色营销的概念是早已有之了,然而在烟草领域虽有涉及但并非深入明确。笔者认为,要在中国烟草商业企业实施和普及绿色营销模式,首先应对绿色营销的内在涵义、基本特征、必要性有一明确的认识和界定。

一、关于绿色营销的内在涵义

从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绿色营销涵义的探讨是极为深入和丰富的,在一定程度上,尤其是一些重大问题上,可以说达成了某种共识,如就“绿色营销”的基础问题和核心问题而言,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国内外极为普遍的将“绿色营销”置于可持续发展观念之下展开论述和研究。

但是,也应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提升,人们对“绿色营销”内涵的探讨不仅局限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一言以概之,保护自然这一个层面上。而是从不同视角、不同角度对“绿色营销”的涵义作了有所不同、有所侧重的探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将“绿色营销”视为一种理念;二是将“绿色营销”视为一种方式;三是将“绿色营销”视为一种过程;四是将“绿色营销”视为商业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一种指导思想,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整体系统理论来看待。

而当前比较认可的一种界定是魏明侠、司林胜等提出的,认为绿色营销即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平衡。旨在实现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追求企业短期营销行为和长期营销战略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有机协调以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良性影响。

应当讲,这一探讨对重新审视和界定“绿色营销”概念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论点亦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即是将各种责任集于企业商业一身,本身具有理想化、混淆化以及非可行化的质疑。

为此,笔者认为,既然“绿色营销”,从字面来看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绿色”、“营”、“销”,而“绿色”本身是要经过“营”和“销”来培育、体现和实现的,而“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商业的“绿色”发展,因此,“绿色营销”的内在涵义应是指在实现企业永续生存、发展和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兼顾和满足公益需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消费者等),最小限度地产生乃至避免非公益问题(诸如环境破坏、制假贩假、以次充好、利润最大化、金钱至上、行贿受贿)发生的一种理念、经营方式和过程的统一。

二、关于绿色营销的基本特征

如果将“绿色营销”的内在涵义界定为在实现企业商业永续生存、发展和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兼顾和满足公益需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消费者等),最小限度地产生乃至避免非公益问题(诸如环境破坏、制假贩假、以次充好、利润最大化、金钱至上、行贿受贿)发生的一种理念、经营方式和过程的统一。笔者认为,绿色营销的基本特征应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永续性或者可持续性。由于绿色营销概念的提出本身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可以说,绿色营销理念是伴随可持续发展观而提出,并在商业企业领域不断延伸和运用的具体体现。既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那么,绿色营销也应有这方面的体现,所不同的是其直接目的是为了企业商业的永续发展。而这应是商业企业在绿色营销领域中的第一要义和基本特征之一。也就是说,绿色营销不仅是为了人类的发展,更为突出和强调的应是商业企业自身的永续存在和发展,因为,一个浅显的道理在于,如果一家企业或者商业不能实现永续,也就谈不上为人类谋福利。

二是环保性。从当前的环境状况来看,不能不说企业商业活动与环境问题不无关系。那么,人类要保护环境,就应取缔或者最低限度地允许破坏环境的各种活动、行为和主体的存在,为此,企业商业尤其是与环境问题有着紧密联系的商业企业,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保护或者允许其存在和永续发展,就必须特别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而这与绿色营销中的“绿色”本身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由此,可以说,这环保性应视为绿色营销的又一基本特征。

三是共赢性。就是指绿色营销既要实现企业商业的永续发展,又要兼顾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要兼顾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如果将“绿色营销”的涵义界定为在实现企业商业永续生存、发展和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兼顾和满足公益需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消费者等),最小限度地产生乃至避免非公益问题(诸如环境破坏、制假贩假、以次充好、利润最大化、金钱至上、行贿受贿)发生的一种理念、经营方式和过程的统一的话,绿色营销更是为了达到或者实现各个方面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共同利益,一句话就是实现共赢性。

四是协调性。就是要求达到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平衡,追求企业短期营销行为和长期营销战略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有机协调,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另外,还应注重企业商业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中每一环节乃至整体性、系统性的协调,注重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企业发展的协调。通过这种协调或者统筹兼顾实现企业、消费者、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五是科学性。所谓科学性,笔者认为,不仅是指企业商业在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中,其理念应是先进的科学的,其行为活动,诸如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广告宣传、商品定价、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也应是科学的或者是符合市场规则的。在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各方面利益方面其决策和实施过程亦是先进的科学的。不仅如此,企业商业还应严格遵守国内外统一的标准,诸如在产品的规格、质量、尺度方面,应采用国内外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在实施“绿色”营销方面,要突出国际通用的绿色衡量标准,诸如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因为,笔者认为,企业商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经营本身也是科学性的一种体现和应用。

总之,在绿色营销战略中,其基本特征不应局限于环境保护、“绿色”标识和可持续性上,而应从绿色营销的科学内涵和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对绿色营销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商业的发展。

三、关于我国烟草商业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关于绿色营销产生的必要性,应当讲,其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背景下人类在商业企业活动中作出的一项必然选择。而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亦非偶然,其中既有一般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要求。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发展观念不断升华的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绿色营销概念的提出及实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于人类对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态失衡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反思。而我国在应对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危机过程中,其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亦得到不断探索、深化乃至升华,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可以说是在发展观念方面的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因为它强调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强调全面性,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而协调性、可持续性实际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目标、原则和方法。问题是我国的商业企业在理念选择、价值取向、经营方略、行为活动等方面,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呢?笔者认为,绿色营销无论是从价值、理念来看,还是作为经营方式、策略、过程来认识和理解,它与我国当前的发展要求是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契合性和一致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国商业企业(包括烟草行业)选择绿色营销是我国发展观念不断跃升的大势所趋。

2.实现烟草商业企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中国的烟草专卖实行的是专卖专营体制,对此,有人认为我国烟草行业不存在发展方面的问题,只要维持垄断权的存在,我国烟草行业就能够得到永续生存和发展,关于这种认识,实际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甚至是错误。因为,我国的烟草行业无论是从需求来看,还是从供给方面而言,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就组织结构而言,就存在小企业过多且生产布点分散,大小企业、优劣品牌相互夹杂、互相排挤,优势企业不能做强而劣势企业不能自然淘汰,生产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烟草业的永续发展,那么,如何选择和应对呢?转变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着力推进烟草业在产品生产、产品研发以及销售活动的先进化、科学化,正确处理烟草行业与消费者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应是带有根本性的重大举措。而绿色营销无论是从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到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承担,以及处理企业内外部各种环节和关系方面都有具体所指。从这一视角来看,将绿色营销植入烟草行业同样是带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内在要求的。

3.消费者“绿色需求”和安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

当前,就消费方式的转变而言,一个鲜明的取向即是趋向“绿色消费”。关于此,王金献、王宇航等在《论绿色营销的特征脉络及其必然选择》一文中就讲到:“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开始关心消费中的环境代价,更加倾向于节约资源、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生态消费。绿色消费意识在世界范围内被逐渐唤起,人类从白色文明时代的畏惧自然到灰色文明时代的征服自然,开始向今天的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文明时代进发,绿色需求日渐高涨。”而在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提法和论述,实际也在倡导一种“绿色消费”、“绿色需求”、“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事实是,这“绿色”的蕴义在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得到了极大拓展的,它不仅体现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节约意识的提升,而且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如当前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追求和青睐,就充分反映了人们在消费需求、消费意识方面的转变是多么深刻!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企业不断增加营销活动中的“绿色”机理因素,选择和促进“绿色营销”的发展也就不难理解。加之烟草商业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这就使得烟草商业行业应更加关注、提炼和展现其“绿色”的方面和成分,从而推进和实现烟草商业企业的永续发展。

另外,由于我国烟草商业企业是一项特殊的重要的行业,它不仅涉及商业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涉及消费者利益、国家利益,而要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国家利益,也需要引进和植入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模式,而绿色营销不失为一种更好地选择模式。这是因为,绿色营销的概念不是单纯地强调“绿色”,还有社会责任的担当,其永续性、共赢性、协调性、科学性的基本特征,也应是烟草行业所极力维系和充分体现的。

参考文献:

[1]褚爱红.绿色营销: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6,3:10—12.

[2]张宏山.绿色营销:企业竞争制胜的必然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6,9:46—49.

[3]陈磊.解读“绿色营销”[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5:78—80.

[4]魏明侠,司林胜,孙淑生.绿色营销的基本范畴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