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医搭脉入门教学十篇中医搭脉入门教学十篇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15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1

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我的故事》栏目,欢迎广大读者投稿,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医疗故事,并进行医学解读。内容要通俗易懂,给人以启迪。更欢迎医疗专业人士踊跃投稿,讲述自己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加深读者对医疗行为的理解,增强医患之间的互信。

目前全球每年已有超过50万例的患者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很多冠心病患者听说做这项手术要“开胸”,总觉得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但随着名人们成功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明星施瓦辛格等,现在人们对它已不太陌生了。

那么,该项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术后能不能正常生活?让我们来看看本文的主人公王晓琴,无意间被查出冠心病,在有惊无险地经历心脏“搭桥”手术之后,精彩地生活下去的故事吧。

口述者:王晓琴(退休医师)年龄:72岁

亲历事件:心脏“搭桥”

按时吃药,血压却居高不下

当时,67岁的我,还在自己和几位好友合伙开的诊所里当内科医生。除了高血压、血脂有点高之外,我身体状态一向不错,每天精神抖擞地给患者看病。

一天上午,我刚上班不久,只看过几个病人,就感觉自己很乏力,有一种说不出的不适。我没有患感冒,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测了一下血压,结果吓人一跳——上压180毫米汞柱,下压100毫米汞柱。

“奇怪,我上午出门前,吃过降压药,血压怎么还这么高?”女儿知道后就陪我去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看门诊。

“你得马上住院。血压这么高,随时会发生危险,需要尽快查明原因。”医生的话,让我们顿时紧张起来。

心电图、心脏Ct、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我做了很多检查,最后查明是心脏血管出了大问题,就是冠状动脉主干狭窄,还有多支血管病变,所以血流受阻,引起血压不稳。

心内科的专家对我说,要做个介入手术,在血管里放个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让血流正常。没过几天,专家又对我说,这个手术不好做,因为我那心脏血管狭窄的地方相当于“交叉路口”,即便放上支架,也容易掉,所以手术就不做了,专家让我今后做保守治疗。接着,我带着治心脏的药物,出院了。

转院治疗,犹豫要不要“开胸”

后来,女儿和女婿打听到市区另一家大医院的心胸外科专家,就陪我找这位专家看门诊。医生仔细查看我的心脏血管造影检查说,你需要心脏“搭桥”来治疗,否则随时会发生心肌梗死。

作为医生的我,很快明白心脏“搭桥”是一项创伤性的大手术,需要开胸,还得启用体外循环(一种特殊的装置,暂时替代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也就是手术操作要暂停心跳。面对这么大的手术风险,我和家人都犹豫了。

反正,我现在没有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我装作无事地继续上班,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我上楼梯开始觉得吃力。女儿家在七楼,我得走两层歇一歇。

恰巧,几天后,我和上海的哥哥通电话,聊起自己的病情。没想到,他在三年前,也就是73岁时,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因怕我担心,没告诉我。他说手术很成功,把原先的胸闷、气短等问题都解决了,术后身体一直很好。

哥哥还提醒我,母亲65岁时是因心肌梗死而去世的;我们心脏血管不好,是家族遗传的。他建议我到上海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顺利,住院半个月就出院了

哥哥的一番话,打消了我对手术的恐惧感。那么,到底去上海做,还是在本地做?我和老公商量了半天,一时定不下来,我们又去找原先那个胸外科专家咨询。专家向我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以及风险率,还说,“你现在没患糖尿病,身体状态不错,适合做‘搭桥’手术,术后能改善心血管循环,预防心肌梗死。”

听说这家医院当时已为100位患者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其中只有1例死亡,原因是患者术后护理不佳,感冒咳嗽、肺部感染并发心脏衰竭造成的。

经一番了解之后,我就决定在本地接受手术。“哥哥岁数大,去上海给他添麻烦;万一手术失败,我死也要死在自己家。”抱着最坏的打算,我坦然地面对手术。

当天手术,医生从我的小腿上取下一段静脉,然后移植到心脏那几条病变的血管上,共搭了四条“桥”,手术很成功。我在监护室待了4天,普通病房待了13天,就出院了。很幸运的是,我术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每天做健身操一小时,每周爬山一次

性格开朗的我,在手术后不久便继续上班了,直至去年在家人的劝说下,我才真正过起退休的生活。

现在,我胸口留下的刀疤就像长长的“拉链”,偶尔会有紧绷感。除了它在提醒自己经历过大手术外,我几乎和正常人无异。

每天清晨,我都会上附近的公园做健身操一个小时,每周爬山一次。爬山,走楼梯,能一口气走到底。饮食上,我会以清淡为主,肉类尽量少吃。我从不吃滋补品,而是坚持服用降血压药、阿司匹林、保心药物。每年体检,我的健康状态都不错,连血脂也变正常了。

我庆幸自己,在经历大手术之后,可以精彩地生活。

【专家视点】

“搭桥”更需“护桥”

问:冠心病出现哪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答: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脏缺血的一类疾病。

通常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这三种方式。当冠状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服药效果不大,必须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或者支架植入,重建心脏血运。

介入治疗就是支架植入术,属于微创手术,现在心内科开展。但由于部分患者不适合,如像主人公血管狭窄在交叉口,那么就需要心脏“搭桥”术。该手术医学名为“冠状动脉搭桥术”,“搭的桥”可绕过病变冠脉,从而给血液流动开辟一条新的通道。

问:心脏搭桥手术是否意味着治愈冠心病?

答: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减少心绞痛发作,可以预防猝死。但是它只除病症不除病因,如不加控制,冠状动脉的其余血管甚至新搭的“桥”仍会病变、狭窄。因此,搭“桥”病人一定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术后患者必须定期检查,坚持服药。还要加强锻炼,锻炼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提倡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天1小时,分次进行)、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宜清淡,低脂、低胆固醇,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不吃油炸、烧烤食品。术后患者要特别注意不能熬夜,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

问:如何早期发现冠心病?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2

【关键词】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连续护理;健康行为遵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18-0096-02

doi:10.14033/ki.cfmr.2015.18.053

冠心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的疾病,其危害性较大,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则为实施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手术,效果较好,同时其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极为重要,传统上较常采用常规护理,临床效果并不明显[2]。近些年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的方法逐渐被采用,其明确的临床效果尚无相关的报道。笔者所在医院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给予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现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实施冠脉搭桥手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施过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的96例患者,按其接受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5~80岁,平均(68±12)岁。治疗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55~79岁,平均(67±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实施常规护理,患者的住院期间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照料,在出院前给患者宣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并叮嘱患者按时来医院进行复查等。给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照料,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和健康恢复的宣传,在患者出院后对其宣传教育相关的健康行为,定期对患者进行上门或电话访问,若发现患者出现任何与并发症有关的征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患者的生活质量(完全自理、需要协助和依赖他人)和健康行为遵照(完全遵照、部分遵照和不遵照)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术后并发症(皮下淤血、心包填塞、低血压、短阵室速和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护理后,治疗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健康行为遵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9.17%)明显低于对照组(58.34%),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3讨论

对于实施过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给予其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明显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3]。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护理后的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即:治疗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健康行为遵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中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9.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8.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连续护理干预明显提高实施过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恢复能力,有效控制了皮下淤血、心包填塞、低血压、短阵室速和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小连,曾湘云.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4):139-141.

[2]单立梅,张国华,孟倩霞.高龄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6):88-89.

[3]姜大庆,谷天祥,房勤,等.影响70岁以上老年人冠脉搭桥远期预后独立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2):123-127.

[4]秦彦荣,胡晓鸿,杜桂芳,等.3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重返iCU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16-18.

[5]李春红,刘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20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86-87.

[6]庄兰.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临床对比研究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0,31(9):1393-1395.

[7]钟卫权,张阳春,谢兴,等.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术34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44-45.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3

关键词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对策

儿科容易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儿科护士工作量大,床位周转快,每日入院出院的患儿较多。专科性强,技术性强,变化快,时间也比较集中,静脉输液穿刺难度较大。儿科患儿独生子女多,入院后至少有4~5个陪护,家属也心情紧张要求过急,不论个体差异,对静脉穿刺如果不能“一针见血”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辱骂护士,极容易产生纠纷。

静脉输液小液体多,换液体频率高,同时遇到几个病人都需要换液体时,护士要及时准确地加取液体,稍慢一点,家长就会产生不满而发生矛盾。

执行医嘱错误:错给、漏给,给药剂量过大或不足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是护士粗心大意,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在执行前认真核对床号、姓名而给错病人。也有因护士未及时查看医嘱导致新开的药物未按时用上,给药过量或不足常是由药物剂量换算错误而造成的。

不认真及时观察病情:因患儿不会叙述病情,一般由家长代述,年龄较大儿童也描述地不是很完整,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病情观察能力。尤其单独值班时,不勤巡视病房,对病情重又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如果没有做到预见性观察病情,等发现病情加重才引起重视,这样势必会延误抢救时机。

护士态度生硬,服务差: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低,服务不周到,加之患儿入院等候安置时间过长或有时候某个患儿液体已经输完,不核对就拔针,在整理治疗台时发现该患儿还有液体,又重新静脉穿刺把液体输完,这样使家属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极易引起医疗纠纷。

对策

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学习教育。培养高尚医德医风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儿科护理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病人来医院就诊,就是把一切乃至生命交给了医院。作为一名儿科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绝对负责,丝毫不能有半点差错,工作中应以病人为中心,时刻牢记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碰到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但只要一上岗,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患者身上,如在静脉穿刺调节输液滴速时,护士的身体要站直,看着表,凝神抿嘴,目光专注进行观察,使家属感到我们对他的关心,体贴和对工作认真负责。

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争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护士职业道德规范》、《护士素质要求》、《护士礼貌用语十三条》等。经常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假如我是病人家属活动。反复训练专科护理技术,特别是加强头皮静脉穿刺及静脉穿刺的训练,技术比武。护士长要关爱尊重护士,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爱每一位护士,用真挚的情感去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她们生活在一个和谐、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发挥自身潜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由于小儿病情发展快,如抢救、治疗不及时耽误抢救时间,患儿会有生命危险。因此护士必须对患者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举止端庄,言行大方,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解释。还要具有迅速、敏捷、熟练操作技术,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比如有的护士不了解药物的性质、用途,出了差错还不知错在哪里,还有的个别护士平时不注重学习,对某些操作不会时不懂也不问,因此要勤观察,勤学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也合理安排护组,在分配班组时要考虑到护士的层次,做到新老搭配。逢双休日,节假日,冬季病人多时合理搭配人员,对新同志要帮思想,带工作,教技术,勤问,勤讲,勤查。操作时放手不放眼,发现差错及时纠正。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4

时隔仅仅半个多月,刘红旭教授为什么就同一个话题在两次重要的学术会议上与同行交流?本刊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对刘红旭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中医药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

具有独特优势

采访一开始,刘红旭教授首先阐述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留给人类的一大瑰宝,是中华民族科学与文化的结晶。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诸多杰出的医学家。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并逐渐占据主流医学地位。在此背景下,医学界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前途、中医药学与近代医学的关系也产生了诸多不同的主张与见解。一些中医界的有识之士主张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比如当时的北京四大名医均主张要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同时要中西医交流,团结合作,为人民解除病痛。”

他回顾说:“新中国成立后,主席作出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等的重要指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学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应该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学科,为全人类共享。因此,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发展中医、造福患者的必然选择。”

介绍到这里,刘红旭教授话锋一转接着说:“介入心脏病学无疑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当前,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引入中国内地以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得到了迅速发展。2015年,中国内地冠心病介入治疗超过60万例;但是,尚有一些与pCi手术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无复流与慢血流、缺血再灌注损伤、支架内再狭窄、晚期血栓形成、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Ci术后生活质量等。”

刘红旭教授进一步介绍说:“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在国内大型中医医院的普及,中医药对介入手术患者干预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吴以岭院士和杨跃进教授共同领衔开展了‘通心络胶囊防治ami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其结果显示:通心络明显促进pCi术后24内St段回落,改善ami急性期和恢复期心肌有效再灌注,减轻无复流。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领导的‘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具有较强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陈可冀院士2006年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报告了第一个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中药干预pCi术后再狭窄多中心临床试验――‘芎芍胶囊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R床研究’。张伯礼院士领衔组织的‘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芪参益气滴丸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效果相当,安全性更好。邓铁涛教授以自己的临床经验拟方而成的通冠胶囊,可以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他接着说:“我们在临床上观察了丹参粉针、丹参酮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丹参类制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择期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之后认为,中医药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实验对于中西医结合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搭建脑心同治平台,

推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

2016年4月16日,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北京中医药科学与文化大会”在北京如期召开,刘红旭教授出任大会执行主席。

谈及这次会议,刘红旭教授首先阐释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死率、致残率居于首位。因此,其治疗和预防便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2015年1月22日,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北京中医药科学与文化大会,包括了国医论坛、科普论坛、公益论坛和脑心同治论坛,并在大会上成立了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霍勇教授担任首届主任委员。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在搭建脑心同治理论的基础研究平台、临床合作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方面正在逐步推进,目前已经在我们医院建立了脑心同治实验室,希望能够不断推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学术发展。”

他接着介绍说:“第二届北京中医药科学与文化大会设有科学与文化论坛、脑心同治论坛和公益论坛,高润霖院士专门录制了祝贺大会召开的视频。脑心同治论坛仍然是本次大会的核心论坛,并与全国脑心同治学术大会进行了视频互动,将北京的会议盛况传送到全国。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北京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专家、学者进行科学与文化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希望把这个大会打造成北京地区中医、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合作、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平台,推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学术发展;把它办成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医药学术盛会,办成北京中医药学术活动的精品,办成北京中医药学术活动的经典。”目前,第三届中医药科学与文化大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京津冀一体化将成为此次大会的新亮点。

中西医并重、内外兼修、

医教研一体的学科发展理念

据记者了解,刘红旭教授供职的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对此他介绍说:“我们医院建院之初,便荟萃了北京地区众多著名的中医专家,许公岩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耄耋之年的许公岩教授仍虚心学习西医的诊断技术与检验知识,志在‘西为中用’,使中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刘红旭教授还介绍说,“从1990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用了传统的‘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举措成为中医学术传承的关键措施。除许公岩先生之外,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还拥有许心如、魏执真、黄丽娟、柯微君、夏军等多个部级、北京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站,在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公岩先生过世前,曾立嘱捐献自己的个人财产,建立了‘许公岩、夏寿人中青年奖励基金’。我在做住院医师时,曾有幸跟随许老查房,也是首个‘许夏基金’的获得者。如今,作为北京市薪火传承许公岩名医研究室的负责人,我衷心希望许老的学术思想能够更好、更广泛地得以传承和发扬;而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培养青年中医才俊,造福广大患者,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谈及自己领衔的心血管科,刘红旭教授如数家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目前由心内科诊室、名老中医继承诊室、心血管病房、CCU病房、心功能室、心导管室、心血管病研究室、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重点学科实验室、脑心同治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室、GCp办公室及实验药品库等12个功能结构单位组成。心血管科努力探索发展“科研-教育-临床三位一体”方法学的创新,包括流派传承的创新、循证医学方法学的创新、中医外治技术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他进一步介绍说:我们在对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中,凝练了心血管科学术领域的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凉血清热法治疗心律失常和益气逐瘀法治疗冠心病的“治心三法”,特别是“益气逐瘀法”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领域不断创新;拥有三参通脉口服液、参元益气活血胶囊、调脉饮口服液、益气生津袋泡茶、醒脑延寿片、清脑平肝片、清血消脂片、益气生脉合剂等多个医院内制剂,临床应用疗效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心血管科病房同时建立了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绞痛、高脂血症等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心血管病诊疗规范,拥有中药离子导入、穴位贴敷、中药泡洗、中药灌肠等中医特色诊疗方案。

在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的基础上,该科室近年来还引进并开展了多项心血管病诊疗新技术,包括iVUS、FFR、oCt、冠状动脉旋磨技术、三维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术、iCD及CRtD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pDa封堵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非体外循环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mix手术、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等,每年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近千例,心血管科在危重症急救水平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我们心血管科还成为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三个学会的挂靠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逐年提升,并先后与日本草津心脏中心、中国台中荣民总医院、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普林斯顿医学中心等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刘红旭教授说。

对于科室未来的发展,他坦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一个医教研防一体、内外兼修、中西医并重的心血管病中心。未来,我们的心血管科将在本学科多个部级名老中医工作室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的基础上,以本学科重点优势病种为核心,总结、凝练、形成具有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特色的常见心血管病中医诊疗规范体系,并通过北京地区中医心血管病协作平台,推广、辐射、形成北京地区中医心血管病诊疗的特色优势。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培养机制,构建‘梯队式’骨干人才队伍,多层次、多途径、多方向地全方位培B人才,建立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人才梯队。在此基础上,发挥中医特色,构建心血管疾病管理的新模式,在现有的北京地区中医心血管病协作平台基础上,拓展北京地区中医心血管病特色诊疗中心功能;依托大数据等手段,初步建立北京地区心血管疾病慢病管理体系及心血管急危重症监控平台,提升北京地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整体水平。”

多年来,刘红旭教授本人也取得了诸多学术成就。他先后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基金以及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教委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100余篇,仅最近3年间,就被SCi收录10篇;同时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2011年,他凭着“中医药治疗ami多中心十年质量管理及其动态信息监控”项目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与此同时,刘红旭教授还担任着卫生部国家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血管病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北京市中医心血管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的学术带头人,是北京市中医125人才1类、北京市卫生系统215高层次人才,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十层次杰出人才。目前他还担任着国家自然基金中医药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审评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等职务。

在繁重的本职工作之余,刘红旭教授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除了其主导的“北京中医药科学与文化大会”之外,他还担任着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iSC)、中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中国心脏影像及心脏干预大会(CiCi)、中国心脏大会(CHC)、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等国内大型学术会议的主席团成员。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5

螯合剂可解重金属中毒

所谓“螯合”,是比喻某些有机化合物能像螃蟹等节肢动物的大钳子一样,把可溶性的金属离子抓住。这些有机化合物被称为螯合剂,常被用来清除人体内过多的金属,然后被肾脏排出体外,例如有的螯合剂可治疗多次输血后体内铁过多的情况。

在螯合剂中,名头最大的要数乙二胺四乙酸(eDta),它在人体血液的酸碱度环境中能抓住铁、汞、铜、铝、镍、铅、钴、锌、镉、锰、钙。其中的汞、铅和镉不能被人体代谢,积聚起来可造成重金属中毒,而eDta就是很好的解药。

美国生物化学博士索尔・格林提醒,有的骗子拿着血液、尿液和头发中的重金属元素测量结果忽悠患者,滥用螯合疗法来治疗并不存在的铅中毒和汞中毒。

螯合剂降胆固醇不常用

螯合疗法近年来大举传入中国。很多心血管病患者把螯合疗法当作康复的“福音”。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介绍,将动脉中的粥样斑块去掉是医学界一个美好的想法,但至今未能实现。强行清除斑块容易形成血栓。因此,目前的治疗策略是延缓斑块变大,维护既有斑块的稳定性,尽量减少斑块内的脂质。目前用得最多的降血脂药物是他汀类。此外,胆酸是制造胆固醇的原料,也有口服的胆酸螯合剂降胆固醇的办法,但这种螯合剂可引起胃肠道不适,在临床上用得不多。

螯合不能取代介入和搭桥

时间很长的斑块内往往含有钙质,这是钙从血液中进入斑块后沉积形成的。少数斑块的含钙量高,说明已有年头了,多见于老年患者。eDta无法进入斑块内部螯合钙质,也无法软化血管,或者令斑块解体。有大量病例研究表明,接受了螯合疗法的患者没有改善动脉硬化的情况――既没有缩小动脉粥样斑块,也没有让狭窄的动脉变宽。目前,国内外权威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都没有承认螯合疗法。北京307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孝忠教授在一个医学网站上表示:“这种疗法在国内外正规医院心内科无人采用,属旁门左道。”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6

演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从历史一路走来

1956年4月16日,为遏制我国20世纪50年代肆虐的肺结核病,总后卫生部在122疗养院的基础上,从全军医疗机构及北京协和医院抽调专家及技术骨干,组建了以肺结核为重点的胸科医院,即“阜外”的前身。

1958年,胸科医院移交地方,迁至阜成门外,归属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正式定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成门外医院”。9月14日举行开院典礼。

1962年,经国家科委、卫生部批准,阜外医院兼称心脏血管疾病研究所,为以心血管为重点的胸部专科医院。

1994年,阜外医院更名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996年,“阜外”成为首批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成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京首批11家定点医保医院之一。

2003年,“阜外”开始实施七年制住院医师培养方案,并贯彻“在阜外做科研型医生”的理念,从住院医生、研究生抓起,不断巩固全国心血管病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地位。

2004年9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阜外”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部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发展:技术领先

创多个“一流”

“阜外”创建之际,老一辈“阜外人”白手起家,开拓进取,创立了我国心血管病诊疗史上无数的第一;当代“阜外人”更鼓励技术创新。作为集医疗、科研、预防和教学于一体的部级心血管病诊疗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专业技术在国内外创下了多个“一流”。

国际一流的心内科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心内科主要包括冠心病诊治中心、高血压诊治中心、心律失常诊治中心、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心力衰竭诊治中心、临床药理中心、急症抢救中心和介入导管室等。

阜外医院目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累计逾万例,其中,年完成冠脉造影8000余例,冠心病介入3000余例,进入国际特大中心行列。冠心病介入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阜外医院的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年完成外周血管介入126例,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外周血管病介入中心,是全国临床试验最大协调中心之一。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及起搏器植入手术等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年完成1400余例,为国内最大、国际大型中心之一。开展项目的种类、数量、死亡率和并发症等均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国内率先开展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的研究和治疗工作,并开展了肺动脉血栓消融术以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2002年9月阜外医院在国内首先成立了心力衰竭监护病房,2005年3月成立心力衰竭诊治中心,为心力衰竭的规范诊治和晚期心脏病患者的救治提供新的医疗模式,为开展心脏移植等治疗提供了基础平台。

阜外医院的临床药理中心承担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的项目,几乎涵盖了我国心血管药品临床研究的各个种类,所有完成的试验均被中国、国外药政管理部门一次审批通过。另外,该院的急症抢救成功率达98%,设有急症心律失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冠脉介入和主动脉夹层等外科急诊手术的绿色通道。

心外科主要医疗疗效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74年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国内首次自制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并成功应用于临床;90年代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的冠状动脉搭桥和小切口瓣膜置换和先心病矫治手术的成功开展,开启了我国微创心脏外科之门。

目前,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心内科主要包括成人外科中心、小儿外科中心、血管外科中心、手术中心。另外,一站式交叉手术是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又一大特色。

“一站式”手术让心脏不再等待

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学的两项突出表现是胸部切口的缩短和隐蔽、体外循环技术的避免,比如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等。最近几年,随着腔内介入治疗学和影像医学的发展,另外一种新的微创技术应运而生,那就是一站式符合手术。

2007年6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简称阜外医院)正式宣布,成立由心脏外科、心脏内科、超声科、影像科等科室联合组成的一站式交叉手术中心,为患者提供心血管疾病相关所有手术方面的技术支持体系。该中心的成立在国内医学界尚属首次。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院长介绍说,“一站式”手术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产物,它的基石是日益成熟的心脏外科学,其中就包括隐蔽的切口选择和非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由外科医师使用介入器械,在一个较特殊的手术室内,在实时影像学的指引下,结合其他常规心脏外科手术完成心脏病的治疗。

所谓“一站式”手术,胡盛寿院长介绍说,就是一条龙服务。也就是在同一手术室即可完成全部操作,可以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常规心脏外科手术,无需在影像学科室和手术室之间多次转移患者,从而避免患者的多次麻醉和转运可能带来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一站式”手术室可以及时对手术的治疗进行评价,从而指导手术实施。

一个高分辨率的心脏超声系统是一个“一站式”手术室必不可少的影像学设备。阜外医院最近开展的“一站式”手术,病种从新生儿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到成人的冠心病合并房间隔缺损,均在心脏超声的指引下完成操作。

实时的影像学技术可谓是“一站式”手术中医生的“眼睛”。手术中,在开胸切口下端的心脏收置心表超声,这样一般可直接获得清晰的心脏图像,从而引导穿刺和直接实时评估治疗。

由于是开胸后使用介入器械,外科医师特有的直视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甚至可以对一系列非常规介入治疗适应症的畸形治疗使用介入技术完成治疗。在开胸后医师可以对合并的心脏病同期实施常规外科治疗如动脉导管末闭的结扎、体肺分流术的实施等。

心脏外科医师面临新的挑战,在许多方面,由外科医师开胸后实施治疗可能更为安全。譬如在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经皮球囊扩张术后大约一半的新生儿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而需即刻接受体肺分流手术或右室流出道疏通术。外科医师的优势在于可以即刻对明确的并发症进行处理,包括附加手术的添加、体外循环的建立等。但是,胡盛寿院长认为,“一站式”技术也对心脏外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学习更多的影像学知识,去与工程师沟通,设计更好的术中专用的介入设备。心脏外科医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就需要他们敞开胸怀去拥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一切先进成果,去重新设计更好的手术方法,使创伤更少,疗效更佳。

规模一流的影像医学

放射科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放射科装备了mRi、电子束Ct、64排螺旋Ct等大型先进影像设备,以心血管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为中心。

在国内率先于1956年开展心血管造影,于1982年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于1995年开展电子束Ct心血管诊断,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心血管病X线影像诊断正确率达92%;至今已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20余项,共计5000余例,包括各种先心病的介入封堵、瓣膜病的球囊扩张成形术及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隔离术等,总成功率达98%以上,并发症发生率1.7%,死亡率0.06%,治疗项目、数量、效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水平。

核医学科

该院的核医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核心脏病学临床及科研机构。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肌灌注显像、肺灌注显像、心肌代谢显像等心血管核医学检查,近年装备了SpeCt仪、Bayer-Centaur化学发光仪等先进设备。

应用单电子断层显像仪进行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无创性方法,检查患者数量在国内遥遥领先,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在国际上首次开展运动试验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诊断冠心病;肺灌注显像亦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之一。肾显像为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提供重要保障。心肌代谢显像成为评价心肌存活的“金标准”,是冠心病患者手术前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

超声科

“阜外”的超声科现配备了包括实时三维超声仪在内的18台高档彩色超声仪器,分布于门诊、病房、手术室和急诊室等,可满足常规检查、经食管超声、负荷超声、声学造影、三维超声和其他特殊需要。

自建科以来,保持着全国最大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心脏肿瘤的记录,并承担着北京市及全国各地超声心动图疑难病症的会诊任务,超声检查的规模和技术实力均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目前,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方法的建立和提高与发达国家同步,超声诊断心血管病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超声诊断超过9万例。利用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和例数居全国领先,与心外科手术比较诊断完全符合率达97.6%;超声心动图引导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创全国领先;术中超声数量亦达到全国首位,并为心外科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阜外”展望: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7

危险因素,不得不常谈的话题

提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钱教授却并不认为多余,“再老生常谈也要谈,要时刻强调,让百姓熟记于心,真正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把冠心病防患于未然,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总的来说分为两类——不可改变和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性别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也就是说,男性的发病年龄比女性提早约10年。女性绝经期之前,心血管受到雌激素的保护,绝经以后,冠心病发病风险会显著提高。70岁以后,发病风险女性几乎跟男性一样。

家族史亲属有早发冠心病病史的,更易罹患冠心病。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血脂血液脂质含量异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家庭,胆固醇明显升高的小孩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压血压水平越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也越大。

糖尿病糖尿病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且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女性大于男性。

吸烟也跟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还会损害血管内皮的功能,导致血栓形成。

缺少体力活动日常生活中常有体力活动可以保护患者不发生或不因强体力活动而致心肌梗死。

超重和肥胖目前认为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血压和血清胆固醇水平损害心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国特色”

钱教授细细地讲完冠心病的诸多危险因素,又补充道:“其实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也有自己的特色。”

吸烟严重我国是烟草大国,吸烟对心血管的影响更加突出。

高血压者更易中风同样条件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在欧美人和中国人中不太一样。在欧美人群中,高血压对脑血管和对心血管的影响差不多;在中国,高血压对脑血管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心血管的影响。就是说,中国人群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卒中。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

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中国还有个特点,就是糖尿病患者比例很高,因此对心血管的影响更突出。

发展趋势不理想欧美等西方国家健康教育做得比较好,现在冠心病的发病率已经处于平稳期,而中国的冠心病发病情况还是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信任医生,才能挽救自己

谈到“信任”,钱教授一脸凝重,“医生不可能看完所有患者,我们最希望看到百姓能提高健康意识,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到医院来看病,能充分信任医生,配合医生更好地完成治疗。”钱教授拿心肌梗死举了个例子,临床上常常碰到这样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不会正确判断自己的病情,不知道及时到医院急救;知道去医院的,又常常没有找到能进行介入或溶栓治疗的正确的医院;到了医院,医生拟定了治疗方案,却不信任医生,不肯签字配合,结果白白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急性心肌梗死每耽误一分钟,就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亡,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钱教授不无惋惜地说。

医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包括: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都会进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植入支架。

溶栓治疗如无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要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仍应转到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也就是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做介入治疗的,一定要做;没条件做的,先溶栓,再转院,评估是否还要做介入治疗。总之还是一句话,充分信任医生,医生会用专业的医疗知识为患者做出最优的选择。”钱教授简单明了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也表达了一名医生对于患者信任的渴望。

“神奇”的可降解支架

谈及挽救无数生命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介入治疗支架的研究进展,钱主任回忆了整个支架的“发展史”。

裸支架最早的支架是裸支架,当时的挑战是,如何将它做得有韧性又够硬。支架韧,则可以通过方向不定、分支角度较大的冠状动脉;支架硬,则可以撑住已被扩开的狭窄的动脉内腔,使其不会回缩。

药物涂层支架当金属裸支架进入医疗领域后,人们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它会不断受到机体“攻击”。原来,机体把支架当成异物,把支架和动脉内膜接触的部位当成创伤区,导致再狭窄的发生。于是,药物涂层支架应运而生。这种支架植入体内后,药物便会缓慢释放出来,抑制新生组织在支架周围生长,保持冠状动脉通畅。

完全可降解支架镀膜支架上的药物终会耗尽,到那时,医生和患者又将面对裸支架的问题。21世纪初,比利时科学家报道了一种新型动脉支架。这种支架和传统的支架不同,它可以在体内自行溶解,被机体吸收。这种新型支架在动脉狭窄时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当急性期过去、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后,它可以溶解、消失,从而避免了局部炎症反应的不良后果。

“完全可降解支架的神奇之处在于,支架将血管扩张、重塑,作用完成以后就自行降解了,还人体一段完好如初的血管,如果以后再狭窄或发生病变,也不影响再次介入或搭桥。希望这种支架在我们国家也能上市,应用于临床。”谈起这个“新事物”,钱教授话语中含着期待。

做医生,就是选择了辛苦,“但是我很享受治病救人带来的成就感,不是所有职业都有这种感觉的。”谈及自己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初衷,钱教授的回答非常朴实,却掷地有声。

(钱菊英教授每周一、四上午有特需门诊)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8

促血管新生

治疗性血管新生被形象地称之为“药物促进的心脏自身搭桥”,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新选择之一。血管新生及其治疗性应用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国外已开始早期的临床研究。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am)简单、方便、观察指标明确,是目前较常用的促血管生成药物的体内模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冯玲教授等人在《速效救心丸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中采用了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am),研究了速效救心丸对Cam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速效救心丸大、小剂量组对Cam一级、二级与总血管数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生理盐水和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冯玲教授等人在《速效救心丸对大鼠心梗模型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中指出:“速效救心丸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梗死边缘区CD34细胞的数量,能显著增加梗死边缘区的血管面密度(mVD),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抗动脉粥样硬化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郭传勇等所撰写的《速效救心丸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系列研究》中运用生物化学、组织化学、电镜、放免、细胞生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较为系统地观察并证实了速效救心丸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①速效救心丸(JXw)对中毒性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增加pGi2水平,改善pGi2/tXa2比值,以及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是其具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②JXw具有明显的抑制大鼠主动脉aS斑块的形成作用,与其降低血清tC、tG,升高HDL及其亚型HDL2C,从而显著降低aSi,升高抗aSi有关。③JXw具有抑制VSmC的增殖作用,并且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中S期和分裂活性期,从而阻断了aS时的血管壁重建现象,为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aS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08年在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曲竹秋教授指导的《速效救心丸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一文中指出,不同剂量速效救心丸预防性给药后,对大鼠主动脉形态学、血清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①速效救心丸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呈剂量依赖性,当给药剂量为1800mg/(kg・日)时作用强度最大。可以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程度,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②速效救心丸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C、tG和LDL水平,升高HDL,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③速效救心丸可以上调主动脉壁aBCa1的表达。④速效救心丸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升高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中mDaox-LDL水平。上调主动脉壁Ho-1的表达。实验结果见图2。

改善脑血流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9

治疗白血病获世界性突破

3月25日,该院对外消息,该院攻克了三氧化二砷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时对患者心脏存在较大毒副作用这一世界性难关。研究人员揭示了三氧化二砷对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机制,并在不改变三氧化二砷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给药速度,可减少毒性而不减弱疗效。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利用机器人一次性清除3病灶

3月5日,该院普外科、肝外科和胸外科联合,完成了世界首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技术,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完成直肠癌根治术、肝转移灶切除术和肺转移灶切除术。此术式避免了患者3次手术,还减少了因仅切除原发灶后,肝肺转移灶迅速增大的风险。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

3月13日,该院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治愈一名43岁的晚期肝包虫病患者。医生首先将患者的肝脏取出,在体外进行肝脏分离,切除病变部分,利用剩余的两个肝段及重要管道结构进行修补、成型,最后将修补后的肝脏植入患者体内。

4中国人民总医院

利用机器人技术完成贲门食管肌切开术

近日,该院普通外科医生运用机器人技术,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贲门食管肌切开和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手术。该手术仅用1小时30分,术中出血量仅20毫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很快下地活动行走,现已康复出院。

5天津市胸科医院

一站式完成首例心肾杂交手术

近日,该院完成天津市首例一站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此次手术将传统的两次手术合并为一次,以实现心脏血管及肾动脉血运重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风险,也可使患者远期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management管理

6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国内首创“唯一病人号”制度

由该院工程师和临床医护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在国内首创了“唯一病人号”制度。患者在门诊进行挂号、检查,在住院部进行入院登记、手术麻醉,直到最后出院结算,都将使用唯一号码。医护人员只需用扫描枪一扫患者手上的腕带,就可读取患者的全部信息。

7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携手联想成立智慧医疗研究院

3月28日,该院与联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温州医科大学联想智慧医疗研究院。研究院旨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开创医企联合新模式,共同打造智慧医疗架构及解决方案,实现医院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

8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牵头成立老年医学研究中心

近日,由该院发起、上海市多家三甲医院参与的复旦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在该院挂牌成立。目前,该中心下设老年神经精神病研究、老年感染与免疫学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研究、抗衰老的基础和新药研究、老年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研究共5个课题组。

9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成立国内首个肾脏病管理中心

近日,国内首个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治疗、饮食搭配规范化指导等一体化的管理中心在该院肾内科成立。中心由肾内科高年资的专家教授、护师、药师、营养师共同组成,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做出细致评估,根据上述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医搭脉入门教学篇10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深入,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成药,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也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接受。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品种繁多,冠心病患者怎样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以充分发挥中西药联合优势,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生的关注。

中医解读冠心病

冠心病在中医学上属于“胸痹”“胸痛”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痰瘀阻塞,致使血脉不通而发病,需标本兼治,益气通阳,祛痰化瘀。其中化瘀环节常从“血”和“脉”两条途径入手。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也被分为以丹参类为代表、针对“血”的活血化瘀药和以麝香保心丸为代表、针对“脉”的芳香温通药两种主要类型。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看,活血化瘀中成药具有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甚至溶栓的作用;芳香温通药的代表药物麝香保心丸,具有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血管斑块以及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通俗称为“药物搭桥”)。

“芳香温通”有优势

芳香温通法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治法,来源于《黄帝内经》。实验证明,其代表药麝香保心丸不仅能快速缓解胸闷、胸痛心绞痛症状,而且长期使用能有效地保护血管内皮,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维护心肌血供正常。麝香保心丸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胸闷憋气症状明显的患者较为适合,尤其适合预防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阿司匹林合用,可以从“血”和“脉”两个途径对冠心病起到治疗作用,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小,没有丹参类活血化瘀药常见的胃部不适、出血等不良反应。除孕妇禁用以外,各种类型的冠心病患者都可使用。

“活血化瘀”应注意

活血化瘀药类中成药一般含有丹参、川芎、三七等中药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活血化瘀药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血液呈高凝状态的患者,适合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以起到类似阿司匹林的作用。如果患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要特别慎重,防止抗凝作用叠加,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患者要随时注意监测血小板、出凝血指标、微循环指标等,防止出现凝血异常。另外,阿司匹林和很多活血化瘀的中成药都有胃肠道刺激作用,合用也可能带来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叠加。

当然,活血化瘀药和芳香温通药特点各异,到底用何种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如果患者疾病的主要矛盾在“血”,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短期调节血黏度;如主要矛盾在“脉”,则使用芳香温通药物,可以长期保护血管及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从而建立新的侧支循环,从根本上改善心脏血液供应。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