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天文学的浪漫知识十篇天文学的浪漫知识十篇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9:16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1

我喜欢在夏雨中漫步,天上飘着潺潺小雨,任它轻柔的落在我的脸上、手心,遐想万千。在一个浪漫的年龄,飘着浪漫的雨,听着浪漫的歌,走在浪漫的小路上,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片段,夹在我正在阅读的书页里。这是我的梦想,犹如诗人般的梦想,书写花季的遐想。

学习中的女生总是浪漫的,尤其是看到美的事物,心中的那份感动很容易被触动。风吹起感伤无数,看尘埃落定,无人评说。一心只想游历山水,看李清照思亲之愁;遨游历史,阅蔡文姬离乡之痛;赏析文学,听谢婉莹爱国之音。我在这样一个花样年华,生如夏花般灿烂,不知未来是否会有李清照的文采,蔡文姬的觉悟,谢婉莹的学识。只知道人就应该像夏天一样,狂热,豪放。既然来过,就要轰轰烈烈。像小燕子,潇潇洒洒走天涯;如文天祥,坦坦荡荡报祖国,似刘胡兰,磊磊落落终不屈。十六年,渐渐地,我长大了,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孩了。我同样也会为我活过努力去证明,去奋斗,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放弃盲目的追求,只有学习文化知识才是主要。让围绕着浪漫的快乐,美好,自由,洒脱,为我们的辉煌作证,从今天开始,找回遗失的美好,加油!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2

关键词:语文教育;兴趣;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和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产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强烈。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也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语文中所蕴涵的情感是最丰富的。有人用这样的语言形容语文: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尚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可见语文的本色就是情感,就是诗意。因此,语文课堂必须充满情感,激发学生美的情感,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

要打开学生的兴趣结,语文老师首先必须具备学问、识见、人格、浪漫、激情和幽默。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产生神奇的魅力。只有学问,没有识见,那是书呆子,是腐儒。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以文本为中心,但却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过滤。这样的课堂才能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语文老师也必须要有亲和力,他必须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教学案例,一位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上《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完全采用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法。从作家的简介,到课文朗读,到文章的情感把握。作家的简介孩子们采取的是名家访谈的形式,生动且情感丰富。课文的朗读是配乐朗读,当《烛光里的妈妈》音乐响起,孩子们马上就融入到其中。课文的分析他们也是各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还情景再现,也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看法。这堂课上,没有一个孩子开小车,个个都非常的认真。他们随着文本的变化,时而高兴,时而伤心。这位老师说,孩子们对上语文课非常感兴趣,因为他知道他的学生们需要是什么。课堂上他们需要表现的机会,更需要老师的信任,慢慢的放手学生。一位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善良,慈爱,和对学生的信任。也源于对事业的忠诚。

浪漫是女孩子最喜欢的东西,这种东西会使人心里总是甜甜的。恋爱中的人需要浪漫,才能保证爱情的新鲜期。才能让人对它向往。同样,语文教学也需要浪漫,浪漫是打开语文教学兴趣结的重要因素。大学时代就有人这样说过,中文系的才子美女们是最懂得浪漫的,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像徐志摩就有你是天空里的一片云的轻柔的浪漫,张爱玲就有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洒脱的浪漫,席慕容就有如何让你遇见我的浓烈的浪漫。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入浪漫,让语文教学也“保鲜”呢?唤醒学生善感的心灵,一位诗人这样写道。我想,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每天都该是心得,如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第一声雁鸣,第一张风筝,给人惊喜,让人感叹。可是语文课堂又如何“保鲜”呢?我想,最要紧的是读书,其次是思考。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让读书成为孩子们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自然而然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高涨,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语文教育生涯是语文教师永远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有以激情才能点燃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有人将老师比作蜡烛,这正是对燃烧的激情的诠释。有了激情的语文课堂,才能完成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幽默使语文教师走下高高的讲台,走进孩子的心里梦里,与他们同悲同乐。幽默使语文课堂灵动飞扬,使课堂温暖温馨,幽默会使语文教师举重若轻。幽默会使孩子们更贴近语文老师,贴近语文课堂。让语文成为他最挚爱的学科。

胡适先生的话说得好:多做点学问,少研究主义。少研究一点所谓的教学流派,少盲目地跟风。当然治学之路是漫长的、艰苦的,甚至是寂寞的,我们至少要读十年的书。更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读书。

孔子曰:“好知者不如分者。”当语文教师用生命爱着语文,有学问,有浪漫,有激情,有幽默。那么学生的兴趣结会轰然打开,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

使学生少一分冷漠,多一分温情;少一分粗糙,多一分细腻;少一分庸俗,多一分浪漫;少一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多一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这是语文老师的神圣职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日不能,心想往之。

语文教育之路,漫长且阻碍重重,这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进步。让我们以心灵沟通心灵,用爱心播撒文字。因为教学是属于老师的舞台,我们愿意为之绽放光彩。革命尚未成功,吾将上下而求所。

参考文献: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3

[关键词]梭罗瓦尔登湖生态观

美国生态文学的源头是浪漫主义运动,它鼓励一种史无前例的对自然的尊重和评价。在起主导作用的超验派作家艾默生等人那里,特别是梭罗,对浪漫主义的这一特点表达的尤其鲜明。在文学意义上,这应被视作生态文学的一个理论源头。文学从产生之时,便与自然难以分解,相互交融在一起。历代的文学家,或摹写自然,或借自然抒感。自然是他们获取灵感的源泉,使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崇尚自然的超验主义作家梭罗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亲身经历和对世界与人生的独立思考,写成了世界经典名著《瓦尔登湖》。其译者徐迟评价这部作品,“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脾,动我衷肠”。梭罗最有特色的是他的浪漫主义生态观,对许多人来说“梭罗”这个名词几乎是“自然”的同义词。在《瓦尔登湖》中,对自然精神价值的热情赞美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使梭罗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自然文学家。读他的这部作品,体会梭罗的生态观,对于于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的生存方式极具指导意义。

一、回归自然的浪漫

在众多生态思想著作中,梭罗的思想被称为“浪漫的生态主义”,这是因为他的思想深受当时的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且其思想也时时闪耀着浪漫主义的特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污染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线。面对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一些诗人和思想家运用强有力的文学作品来讨伐工业时代的科学技术,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由卢梭点燃的浪漫主义运动之火从法国开始蔓延,18、19世纪在英国、德国和美国达到高潮。在英国,柯勒律治借助自然呼吁自由;华兹华斯的诗篇则充满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血亲关系,对万物有灵论情有独钟。在德国,歌德等人认为自然是一个成长着的不完美的结构。浪漫主义迅速传播开来。“(浪漫派诗人)全都意识到想象,象征,神化和有机自然等等的含义,都把它视为克服主体和客体,自我与外界,意识与无意识的分裂的巨大努力和组成部分。这是英格兰、德国和法国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基本信念,是一系列密切关联的思想和情感构成的整体。”这股思想潮流反映了人们对日益嚣张的工业时代的不满和无奈,又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反思。它的影响遍及欧美,同时也影响了梭罗等一大批人。

梭罗总是试图鼓励人们简化生活,深入生命的最深处,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浪漫情怀。他在艺术化的生活实践中追求个体身心和大自然的和谐一致。梭罗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有机界里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和整体相联系的。浪漫主义的自然观的核心就是自然界是整体的和相互联系的。受其影响,梭罗把大自然和存在物理解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在他那里,各种树木的组成是极其有规律和协调的。陆上的牲畜,水里的游物,空中的飞禽以及各种植物均相应成趣,共同构成了自然中的各个部分。梭罗一直认为,每一朵鲜花,每一个乌龟,每一个有风的天气,都肯定对自然的经济系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无用的,每片腐烂的叶子,树枝或者根须,最终都会在某一适当的地方有更好的用处。而且最后都会聚集在大自然的混合体中。

梭罗认为,没有理由崇拜人。“人类只有从我持的角度看问题,前景才是无限广阔的。宇宙不是一个有很多镜子让人类只看到自我的小房间。人类只属于哲学的一种历史现象。宇宙之大远不至于仅为人类提供住所。”在缅因州旅行时,梭罗写到“森林并不是没有居住者,里面住了和我一样善良而又诚实的精灵。”梭罗站在浪漫主义的立场上强调了自然的整体性和活力,以及人与自然的共鸣。

他在瓦尔登湖畔自由眺望,精神无比激昂;他在宁静与寂寞中沉思,信念澄明如清新的微风;他与自然真实地相处,心中拥有着巨大的满足。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么多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梭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实践了这一回归自然的浪漫。于他,意味着追寻自然走进生命深处的宁静,于我们,意味着对我们生活、消费方式的一个警醒。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该适当调整自己与大自然的微妙关系了。

二、精神的圣徒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人类之外的存在,一个超越了任何人类成员的存在,揭示了那个存在的独立的价值以及它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的重大意义。“我隐居在山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听天由命,我想深入生命,以摄取生命之核,显其根本之面目。生命如无核之果,我也将此显露给世人,如能通过体验而获得正果,也可将其福音带给世人。”受浪漫主义运动影响,超验主义者梭罗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活道路。他离开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独自一人进入无人居住的森林,开始了其瓦尔登湖畔的生活。他的每一天都以朝圣者的激情,沉浸的力量,行动果敢的进入大自然体味那种亲和的完美,所以有人说,梭罗的生活是自然的宗教,艺术化的人生。这种过着有深度精神力量的生活,成为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一种生活象征和选择。正是为了寻找这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梭罗决定在瓦尔登湖畔生活,走进生命深处的宁静,做一个精神的圣徒。

三、结语

梭罗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只身一人远离文明社会,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而在于它的生态思想为启蒙人类和环境意识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他从自己的这一亲身经历实践着他回归自然的浪漫思想。他所倡导回归自然,和自然保持友善,以及节俭的生活观念,把我们从现代工业化文明社会中带回了一个被人们遗忘的基本的价值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梭罗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实现传统伦理向生态伦理的扩展的过程,就西方生态伦理的发展来看,他的生态观影响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而梭罗本人也成为了西方生态思想史上的精神先锋人物。

参考文献:

[1]程虹:寻归荒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11

[2]玛丽琳•巴特勒著:黄梅、卢建德译.浪漫派、反叛者――反动者:1761-1830年间的英国文学及其背景.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13

[3]亨利•戴维•梭罗著:纵华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65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4

摘要:启蒙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在现代性的风潮中遭到了全面的批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启蒙自身的痼疾,又掺杂着包括浪漫主义在内的现代批判者的盲目与过火。现代启蒙批判在挖掘出了一些真问题同时,以其自身的行动确证了启蒙的永恒价值。现代启蒙批判总体上就是一种启蒙。

关键词:启蒙;批判;浪漫主义;问题意识

areflectiononthemoderncritiqueofenlightenment

abstract:althoughenlightenmenthadgainedagreatachievement,italsohasbroughtlotsofproblems,henceitconfrontedadestructivecritiqueinthemoderntimes.themoderncritiqueofenlightenmentcanbeinquiredfrommanyaspects,duringwhicharetwomainpoints,firstfromtheenlightenmentitself,secondfromtheblindnessandoverreachednessinmoderncritique.themoderncritiqueofenlightenmentitselfisacertainkindofenlightenmentessentially。

keywords:enlightenment;critique;romanticism;problematicconsciousness

作为“理性的勇气和思想的激进主义”(卡西尔语)之象征,启蒙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毫无疑问,通过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人类的普遍事务和人类永恒幸福的追求,启蒙运动已经作了大量有益的事情:减轻了人类的苦难,避免或者阻止了不公正,揭示了无知;教条得到了反驳,偏见和迷信成功地受到了公众的嘲笑。启蒙时代的人们相信,求助于主义、无知和权威以证明专断行为的合理性是行不通的,那只不过是自私、懒惰、愚昧或我无聊的托辞。事实表明,如果拿这段倍受诘难的启蒙运动的历史来与19世纪更为混乱的理论表征和20世纪伤痕累累的历史记忆相比较的话,我们肯定会意识到启蒙运动的思想更少引人误入歧途。由此看来,“18世纪天才的思想家们的理智力量、诚实、明晰、勇敢和对真理的无私的热爱直到今天还是无人可与之媲美的。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妙、最富有希望的乐章。”[1](p25)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极具天才特性的启蒙运动的确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启蒙运动不仅提高了人类生活在物质方面的舒适水平,而且缓解了人类的饥饿、疾病和恐惧的痛苦。在启蒙的旗帜下,个人的天才力量和理智无畏的探险共同构筑了一个“英雄化”的时代,这使得我们今天视为进步的许多成果相形之下变得黯然失色。

但是一切合理的现实存在都不是最终的,都必将面对历史的烈焰和事实的考验。曾经是启蒙运动一面大旗和时代精神标志的那个巨大的疑问词quid(为什么)如今又悬在了后启蒙运动时代的上空,成为人们心灵中一个新的兴奋点(其实这种疑问和惊异乃是人类的基本本性)。后来的浪漫主义、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甚至几乎所有的现代哲学都以“启蒙”的quid来质疑启蒙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在所有的光荣梦想彻底幻灭后,康德的诚实之思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费马大定理。康德欣喜地看到:“人类走向改善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它现在是已经在望了。”[2](p163)历经沧桑巨变的我们却不禁要问,这位诚实可靠而又严肃认真的哲人是凭借什么来认为“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吗”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除去被人们抨击过的理性乐观主义之外,康德似乎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而对该答案的求证就成了后康德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或者说,证实或证伪这个思想史上的“费马大定理”就成了左派、以及中间派的共同目标。由此福柯才会认为,“现代哲学没能解答而又无法摆脱的这个问题(按指“何为启蒙”)随着此文(按指康德的《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而悄然进入思想史中。”[3](p528)也许启蒙是一个永恒的,即所谓“不能解答而又无法摆脱的”问题。虽然人们没能解决该问题,但该问题却不断地滋养着后世的思想。同样地,康德的启蒙之思终究成了现代问题意识的源泉。

现代学术思想由于缺乏统一的严密的研究纲领,因此在较为零碎的发散性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以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或者不落窠臼、不落俗套为美学境界。加之近现代历史的巨变导致人们心态失衡,怨心浓烈,在激荡的历史境遇中往往以“证伪”的方式来求得思想的发展。对启蒙而言,后世的思想家大多从否定的方面来看待先辈的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必须的,所谓相反者相成,同时也是持不同意见者的正当权利。但无论如何,单向度(one-dimensional)以及过火(overreached)的批判都有陷入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洪流中去的危险。而如果要超越时下对传统的“解构”或“酷评”(套用坊间的世说新语)的混乱和偏激,同时又能挖掘出一些真问题,我们必须小心在意。的确,我们是在泥沼上寻找着前进的道路。

从宏观上说,最近两百年来人们对启蒙运动的批判甚至反叛是以下几种诱因的结果。一是启蒙运动本身的缺陷,如平庸、肤浅等等;二是社会文化主旨的变迁,这是转型中常见的现象棗并非由于

启蒙自身的问题而使启蒙“过时”,而是由于时代精神兴趣的变化使然;三是在文化道路上的退化、下降的结果,这在孔子、赫西俄德(hesiod)等的“退化历史观”看来,文化是“一代不如一代”的一种沉淀,也就是说,后世在精神承受能力和思想品格上已不具备同前辈对话的资格而导致对古典的传统思想的陌生、不以为然甚至“怨恨”(

我们的思想需要一种“问题意识”。在启蒙批判问题上,我认为启蒙运动自身肯定存在许多“毛病”,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它的毛病,如急躁冒进与通俗肤浅等,才构成了它的伟大。同时我们不能对这些后世才能清理出来的“毛病”作目的论和情绪化的处理。当然,我们也不必为贤者讳,启蒙运动之中必定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从外在形式上说,各种各样的思潮大量涌入启蒙运动之中,致使这个新的理论世界太过繁杂,也就必然充满矛盾。其次在新的精神启蒙之中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会使玉石共泥沙而碎、神圣与陈腐同消。启蒙在反对经院哲学的过渡性斗争中激起或产生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幻想”。一方面,启蒙运动自以为是地割裂了历史联系的纽带,幻想自己已经发现了人类的永恒真理,还以自己取得的一些暂时性观念来代替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并以此勾画出未来的蓝图,对此卡西尔虽一再袒护启蒙运动,却也不得不承认:“启蒙时代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对历史距离和历史隔阂缺乏理解,出于天真的过分自信,它拿自己的标准,作为评价历史事件之绝对的、唯一有效的和可行的规范。”[4](p6)而妄自尊大的启蒙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确走得太远了,也就必然产生了对传统的极端态度。高昂的激情变成了野性的冲动,试图解构一切而从头开始?愠晌苏飧鍪贝詈旎鹨沧畈磺惺导实哪勘辍!霸诖耍裘稍硕娜醯愫芸焖孀抛陨淼挠诺愣恕:屯R谎裘稍硕尤嘶蛲蛭锲毡榈挠篮阈灾手形∷邢执嬷贫群吞岢龈母锵钟兄贫鹊淖荚颍灰虼怂床患废质档暮戏ㄐ院蜕Γ⑶宜嘈牛谙执嬷贫缺硐殖鑫シ蠢硇缘牡胤骄陀斜匾执嬷贫缺涑梢豢閠abularasa(白板),以便根据哲学原则建立完整的社会。”[5](p714)可以说,关于tabularasa的观念是启蒙运动的形而上学幻想中后果最为严重(甚或惨重)的方面,正是它铺平了法国大革命之后与历史实际破裂的道路,而神圣的启蒙演变成血腥的暴力和无边无际的痛苦,盖源出于此。更为深远的效应可能会延伸到19世纪末传统的幻灭和20世纪的灾难性空想,任何试图抛弃传统而另起炉灶的做法,就会遭到相同的厄运。那种以为“重建…”的现代性工程需要首先破旧,并且是在毁灭性的意义上先把传统变成一块tabularasa的先锋行为,在20世纪的尝试中只有血的教训和荒凉的虚无感、幻灭感。在20世纪人类所经受的考验中,我们愈发能明白一个以超出我们承受能力的灾难所换来的简单道理:从幻想到幻灭,原来只有一步之遥,其演变之自然就好比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今天的人们之所以尖锐地反对启?傻摹肮А保蟾攀粲凇巴炊ㄋ纪础钡挠嘈鳎慈魏问焙蚨家岱佬紊系幕孟搿2恍业氖牵庵帧巴炊ㄋ纪础钡乃既匀淮幸恢中味涎Щ孟氲某煞郑嗣嵌云裘傻姆此疾捎昧思负跬膖abularasa观念和妄自尊大的态度。大概形而上学的幻想乃是社会文化转型的根本特征。

从维护者一方的利益来说,法国大革命使启蒙运动的进程走向了终结,仿佛是法国的政治动荡革了启蒙运动的命。但是不可忘了,法国大革命正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我以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许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更不是同一历史进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实际上,它们都是“欧洲精神危机的表达”[6](p178),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法国革命是以现实层面中更为让人触目惊心的铁与血的方式展露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所积累的种种力量,而稍前的启蒙运动是在思想领域内以赤诚和坦荡的气度横扫精神世界的一切“牛鬼蛇神”。达朗贝尔在《哲学原理》中总结到:“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发现和运用,伴随着这些发现而来的那种激情,以及宇宙的景象使我们的观念发生的某种升华,所有这些原因使人们头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亢奋。这种亢奋有如一条河流冲决堤坝,在大自然中朝着四面八方急流勇进,汹涌地扫荡挡住它去路的一切。……人们头脑中的这种普遍亢奋,其产物和余波使人们对某些问题有新的认识,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却投下新的阴影,正像涨潮落潮会在岸边留下一些东西,同时也要冲走一些东西一样。”[4](p2)在这场暴烈的思想洗礼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的成就、宏伟的蓝图、永恒福祗的信念,以及闪烁不定的“黑子”或“暗斑”。现代启蒙批判便是启蒙思想历程中的一个波澜壮阔的“潮起潮落”。

如果把启蒙扩展为一个宽泛的历史命题,那么法国革命亦

从属其间。甚至远到21世纪更为冷静客观的反思,以及了结历史恩怨、收拾历史残局、开创转型新局面的整个“现代性工程”都可以“启蒙”名之。而文艺复兴那种诸因素错综交织并使人百感交集的场景再三再四地出现于现代启蒙批判中,实在不足为奇。这种场景在社会文化转型的高潮时期最为清晰:富于创造性,但却步履不稳;情绪激昂,却往往耽于乌托邦式的幻想。正如布克哈特所说:“和极端的堕落一起出现了最崇高的谐和的人类个性和一种艺术的光辉,这种光辉给人类生活罩上了一层光彩,而这种光彩是古代文化或中世纪精神所不能或不愿赐予的。”[7](p446)这种艺术光辉不仅是文艺复兴顶上的光环,同时也是启蒙运动体内所孕育的浪漫主义胚胎棗虽然浪漫主义最后成了启蒙运动的敌人。正是浪漫主义开了现代启蒙批判的先河,而我们在后来的所谓“现代性”启蒙批判中,常常看得到浪漫主义的影子。他们的相同点便是在思想上都领有一种唯美的浪漫气质,虽然没有人这样称呼,但把他们看作浪漫主义者绝不是毫无道理的棗其实只有把他们共同具有的感伤气质视作浪漫主义的核心才是理解他们思想精髓的关键。其实,现代启蒙批判根本上就是一首浪漫的歌谣,丝丝入扣地秉承?死侠寺饕宓姆绻恰?/p>

在浪漫主义者看来,启蒙运动只是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精神家园变成了虽然现实存在着的、但却是不能种植粮食的酸碱土。启蒙运动所提倡的人类的幸福只不过是一种实利主义的小商小贩的观点。浪漫主义着重于诗和历史的创生性功用,追求天才和直觉的权利,因此在浪漫主义者看来,启蒙运动所贯彻的精巧细致的思辨、讲究实际的健康常识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没有诗意的理智文明,缺少艺术的熏陶和足以美化精神家园的那种轻灵的生机。从此,在自然科学巨大成就的诱惑下,包括哲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学科被硝制成了科学的标本。在随后的20世纪末全面的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后现代思想家看来,文化走向科学主义及其终结等历史性“大灾变”(catastrophe),最终都要算在启蒙的帐上。

浪漫主义在内容上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即便在启蒙者的内心生活里或许同样地关注那种不受人干扰的艺术享受。因此后来的“狂飙突进运动的年轻人谴责(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冷冰冰的古典主义理性化规则和不自然的趣味。”[8](pp111-112)人们于是在自然世界和理性主义之外设立了另外一个维度的世界,通常把它叫做“文化世界”,也就是思想的、价值观的、信仰的、艺术的、语言的、象征的、神话的、制度的、历史的世界。启蒙运动因为过分的矜骄而不注重历史的传承,历史主义在后来的浪漫主义那里被发掘了出来,作为启蒙运动特征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被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克服了。

在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颠覆过程中,最耐人寻味的便是浪漫主义重新给自文艺复兴以来被启蒙思想打入地狱的“神话”观念以文学性的崇高地位。在浪漫主义者那里,神话不仅成了最高的理智所感兴趣的对象,而且成了敬畏和崇拜的对象。神话被认作是人类文化的主要源泉,因为在他们看来,艺术、历史都起源于神话。所以海涅在谈到德国的浪漫主义时也认为:“它(按指浪漫主义)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9](p5)在海涅对浪漫主义的杰出评论之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浪漫主义这种没有被命名的新“文艺复兴”的历史轮回或回归的趣味。这莫非就是历史的宿命?此间我们是不是更能明了批判者与被批判者、颠覆者与被颠覆者之间的有趣关系呢?

正是在启蒙运动这种“一切都显得简单、协调、一致、合理,一切都合乎理性”的社会观念中,“逐渐地,民众的想象抛弃了现实社会,沉湎于虚构社会。人们对现实状况毫无兴趣,他们想的是将来可能如何,他终于在精神上生活在作家建造起来的那个理想国里了。”[10](p181)所以这种脱离现实的理性主义空想很快就在法国大革命及紧接着的血腥历史中破灭了,从此引发了直至今日的混乱与“黑暗”。因为在浪漫主义中贯穿的正是启蒙的理智信念和道德信念,因此浪漫主义并没有启蒙运动,他们只不过是移动了一下启蒙运动的重心而已。这次移动最终在康德哲学显示出了作用。虽然浪漫主义者的批评没有摧毁启蒙运动,但他们对启蒙运动的诊断却比较准确。浪漫主义对启蒙的这种攻击的情形有如苏格拉底在高贵而庸懒、自以为是却不知黄金时代已然过去、危机就要来临的雅典所发出的沉沉呐喊一样,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激烈攻讦恰好是一种典型的“启蒙”行为。福柯在思想“回归”后的晚年指出,批判就是启蒙,那么,现代启蒙批判亦必就是一种启蒙。

启蒙运动的浅薄是在形式上被受后世垢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有关启蒙运动的各种针锋相对的评论中间,几乎每个流派(哪怕是互相对立的)在这一点上却取得了一致,都认可启蒙运动的肤浅。海涅风趣地论述到启蒙运动的平庸,他说:“最可怜见的平庸作品当时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更盛行,空洞愚蠢之物象寓言中的青蛙似的,吹得天花乱坠。”[9](p22)当然我们要看到,个中原由大抵在于这种肤浅是必需的,因为要唤起广大人民的觉悟,开启民智、祛除蒙昧,就需要思想为效用的宽广而牺牲深刻,在此之前必须把理性的思想作一些通俗化的处理,结果启蒙运动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庸俗的实利主义和小市民的世故圆滑中去了,因此有人刻薄地认为理性不过是小市民的世故圆滑。黑格尔从一个扬弃了启蒙运动的更高的理性主义角度总结到,启蒙运动沉没到一种没有生气的通俗状态中去了,而“通俗的东西是深刻不了的”。在启蒙思想这种呆板的严格性和学究气之中,人们已经陷入一种踏实却单调与空洞的状态中,而失掉了那种聪明的生动性、活跃性和独创性了。[11](p235)

当然,虽然“浅薄的启蒙运动”这一口号依旧时兴,但却不能不说那是一种偏见。如果深入到启蒙运动的创造性维度中,我们完全能够编织出启蒙运动的另一幅图景,启蒙运动毕竟成就斐然。若以后发的情况和后来的思想来要求前代,则总能在此前的奋斗历程中找到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如果我们对历史的总结老是耽误在这种无聊的游戏中,那么除了证明后继思想的更完善并由此满足论者的虚荣心以外,恐怕了无趣味、一无用处,反而同样会陷入启蒙运动那种曾经倍遭谴责的狂傲之中。如果再由此以为后继者的思想是对“浅薄”的前代思想的一种胜利,并以这种精神胜利法和几近暴发户心态去衡量重大的历史事件,那么它显然就会变成一种新的蒙昧。与其说,启蒙的“浅薄”是一种“善意的愚昧”,[5](pp696-697)倒不如说这种对启蒙的浅薄的理解才是一种真正的善意的愚昧。现代启蒙批判就摆脱不了这种嫌疑。

现代启蒙批判由于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那么它对启蒙的评定就需要我们给它衬上它的时代特征来加以理解,而发现了启蒙批判的浪漫主义特征。早在1820年法国作家诺迪埃(charlesnodier)认识到:“浪漫主义诗歌萌生于我们的苦恼和绝望,这不是我们的艺术缺陷,而是我们日益进步的社会的种种发展所必然带来的后果。”[12](p5)言辞中透着意味深长的讽刺和无可如何的悲凉,这便由于他把浪漫主义看成了生活在社会危机时代的个人应对危机的一种负面的自卫性反应。浪漫主义自身的双重特性在此决定了它对启蒙运动的态度的两分局面,当然结果都一样,都是总体上都是对启蒙的瓦解。那么现代启蒙批判就更值得仔细审查,而整个现当代思想亦当作如是观。

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现代启蒙批判对启蒙理解的推进性价值。其中,尼采对启蒙的批判就具有特别深刻的学理意义。尼采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掀翻了西方尤其是启蒙运动以来的经典教导,他把苏格拉底以至启蒙运动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哲学视为干瘪的谱系和概念的木乃伊。因此尼采在现代社会文化转型方面就成了一个过渡性的关健人物,他对启蒙运动的颠覆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更是大大地超越了具有小家子气和病态美的浪漫主义棗虽然尼采本人身上的“权力意志”在凡俗的常规模式看来仍不免是一种病态,是一种富有激性和创造力同时也愈加可怕的病态,但尼采对启蒙运动的批判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深度,在此人们已不能靠喋喋不休纠缠于启蒙运动的浅薄来掩饰思想对自我卑微的深刻解剖。随着认识的深入,20世纪的思想家越过了尼采这道世纪之交的门槛。从另这个方面来说,处在尼采所生活的下一个世纪之交的人们面对展现在自己面前的这幅历史长卷,自觉不自觉地把启蒙运动放进了现代思想史的总体性去考察,也就必然更有史学的韵味和后发的优势。

另一方面,现代启蒙批判却无疑大有可垢病之处。德国文学家伯尔(henrichb?ll)在20世纪60年代这个动荡的岁月里深情地眷顾马克思的丰功伟绩时所抒发的感慨恰好可以用来评价整个现时代人们对传统(包括启蒙)的态度,他说:“一部进步史乃是一部忘恩负义史。后生者只是一味地捞取和享用好处,至于曾为好处所付出的代价连想也没去想。掺和在这种忘恩负义之中的还有愚蠢、无知以及理论家、知识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视。”[13](p60)伯尔以“忘恩负义”来指称那个正好是“后现代主义”崛起的时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我们这个时代亦与之相去不远,伯尔的评论仍然适用。在反启蒙、反传统中究竟有多少属于愚蠢和无知,我在此不敢妄言,但“知识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视”却实在泛滥成灾,可以肯定地说这乃是现代病的病源之所在,也是现代启蒙批判的主要症结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柏林.启蒙的时代[c].孙尚扬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2]康德.重提这个问题: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吗?[a].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福柯.何为启蒙[a].杜小真编选.福柯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4]卡西尔.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5]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79.

[8]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9]海涅.论浪漫派[m].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0]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四)[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5

【论文摘要】艺术歌曲在浪漫主义时期发展到颠峰,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背景分析、词曲关系、钢琴伴奏、二度创造等方面,论述了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演绎过程。

研究音乐作品的人文演绎,首先要对“人文”的观念有明晰的界定。“人文”这个词有三种指称:第一,指对最高价值、终极关怀的一种诉求;第二,指把人作为最高价值的所谓“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第三,指文史哲艺这些人文学科的学习和培养。而在音乐作品中,这三个指称是三合一的。音乐作品以对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为诉求,以人道人本主义为核心,通过音乐作品的表现和演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一、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产生背景

十九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即“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产生,虽可追溯到十八世纪,但是它形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拿破仑专政时期。而对它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后来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封建势力的复辟。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中,反映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生活的态度。

十九世纪欧洲各国反对拿破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具有两重性的。人民的力量推翻了拿破仑的统治,但战争的结束给人民带来的不是自由民主,而是更深的痛苦和黑暗。当时的知识分子看到的社会现实是堕落和理想的破灭。由于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地位、思想情绪以及对待革命、生活的态度不同,因此,形成了进步的和反动的两种浪漫主义倾向。1830年及1848年两次革命的高潮时期,也正是此类浪漫主义最兴盛的时期。在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此类浪漫主义几乎影响了整个19世纪的下半叶的欧洲,其特征是充满着消极的、悲观的、神秘的色彩,它几乎影响了整个19世纪的下半叶的欧洲。

二、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人文特征

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其对音乐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为诉求,以人道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特征,从它与文学诗歌,歌曲的词曲,钢琴伴奏和再创作等方面表现出来。

(一)感性诗话的音乐

歌曲与诗歌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存在形式即时间。这一基本的属性是两者结合的前提。音乐是非再现性艺术,而诗歌具有明确的再现性功能,这又是它们在形式方面所不同的一面。仅从音乐角度看,如果声乐艺术在没有语义因素导引的前提下,它仍然是单一的乐音运动形态,一支旋律只有配上歌词才能进行演唱。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作家们追求对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个人感情的抒发,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民间文化的兴趣。浪漫主义艺术歌曲最鲜明的美学原则是感性的诗化的美。歌曲之王舒伯特说:“歌德的音乐与诗的天才,帮助了我成功。”[1]毫无疑问,舒伯特对诗歌的尊重在他深情的歌曲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舒伯特一生共写过六百多首艺术歌曲。舒曼也热衷文学,一生共写过两百多首艺术歌曲。他追求:“把诗作为独立音乐的基础,找到适合诗的音乐形象,并且使它们相互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的确,浪漫主义艺术歌曲更注重文学诗词的精良,追求音乐与诗的通感。

(二)诗乐平衡的音乐

歌曲是诗与乐的结合,但是从来都将其作为音乐来看待。也就是说歌曲的音乐性是第一位的。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许多歌曲的旋律我们有清晰的记忆,但是歌词已经不记得了。由于语言的关系,有些歌词的翻译很不尽人意,我们仍然喜欢呤唱,这些说明一般歌曲音乐性的主导地位。艺术歌曲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歌词既是音乐形象的立意基础,又对旋律创作有着某种制约。词曲关系是平衡的,但是又不是简单的平衡。所以作曲家的文学诗歌的修养和对音乐语言的娴熟掌握,以及确立新颖的诗意的能力和其它素质应该是最高的。

艺术歌曲的产生初期,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的联姻是浪漫主义者的理想,而音乐家的多才多艺为此提供了可能。在舒伯特的创作思维中,坚持诗与乐始终摆在一个平衡的角度。他以自己艺术敏锐力“认识到了事物的新秩序”,认识到音乐家与诗人之间的新型的关系,他具有处理一切诗歌的能力。

(三)钢琴特性的音乐

表情丰富而意境生动的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音乐形象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综合性,即形象的塑造,除旋律与节奏这两个起着决定性与主导性的因素外,钢琴伴奏的音型、织体、和声、复调、音色、速度、力度等各种表现要素的发展性与对比性运用,通过作曲家创造性的立体思维,概括性地与前两个因素有机组合,才能形成个性、生动鲜明、折服人心的完美形象。

古典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在表现意义和作用上显然超出了“伴随曲调歌唱的弹奏”的范畴,它不是曲调的“附加部”,而是艺术歌曲音乐形象构成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的写作,决非是作曲家完成了曲调写作后,为演唱起音定调,带动情绪,烘托气氛的一种辅助性手法,而是作曲家为塑造完美音乐形象,表达深刻思想内容而进行整体构思的一种展示想象力、丰富表现力的创作方法。

(四)重视二度创造的音乐

艺术歌曲作为小型的室内演唱的声乐独唱曲,又被称为“音乐会歌曲”。它是诗情、曲情、声情的统一体,具有重视二度创造的特性。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变化丰富,其中含有比一般歌曲、歌剧等体裁要求更纤细、更复杂的技巧,演唱起来难度较大。其次,艺术歌曲比较侧重于阴柔的声音处理,更能体现浪漫的情调,声音与气息的调和要恰当而巧妙,讲究一种分寸感。这种含蓄的富有余地的演绎,会产生诱人的美感和深刻的影响。因为艺术歌曲的诗歌语言问题,在歌唱上还必须有清晰的咬字,句法的明确,音乐语言陈述的连贯流畅等。为了追求纯粹美,艺术歌曲的演唱也非常讲究风格的表现(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

在一个时期内,艺术歌曲的演唱会甚至只能演唱德国的作品。所以,艺术歌曲的演唱被誉为声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演唱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声乐技术水平,理解和把握诗歌和音乐的能力,诗人的气质和情感的敏锐,谦和的态度和艺术协作能力。尤其是在文化素养和艺术经验方面,要求很高。

艺术歌曲从源起到繁荣,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至今仍然在声乐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正是由于它的这些固有的特点和高度的艺术性使得艺术歌曲这种演唱风格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音乐会上不可缺少的演唱曲目。艺术歌曲不仅使声乐演唱者获得演唱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演唱者的音乐修养。艺术歌曲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使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艺术的光彩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剑梅编著.《舒伯特》.第223页.东方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2]加拉茨卡娅.《西欧音乐名作》第一册.第125页.音乐出版社,1961年版.

[3][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杨燕迪校.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6

关键词: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中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84-02

一、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源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物质文明与经济水平在几十年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资产阶级应时而生。然而经济过快提升滋生了拜金主义[1],人性与道德逐渐沦丧,个性的诉求被淹没在社会对金钱利润的追求之中,一些浪漫主义的先驱便通过文艺创作来抵抗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思想。

17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虽然使人们从天主教的思想统治下解放了出来,不再愚昧无知,但其后期转变为对于理性的过分推崇,同样也压制了人类的情感与欲求。直至18世纪末,人们不堪忍受理性的刻板,强烈要求自感的流露,并希望从严酷的理性逻辑中解放出来。在这样的理性社会背景下,作家诗人们有的在非理性的世界里寻求安慰,有的追求美的享受,有的t追逐精神上的满足。[2]其中尤以济慈、彭斯、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诗歌,和沃博尔(1764《奥特兰托堡》)、玛丽・雪莱(1818《弗兰肯斯坦》)等的哥特式小说等最为典型。同期还爆发了对同样崇尚理性和节制的新古典主义的反抗运动。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这场革命备受英国民众欢迎,在英国社会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当时,英国诗坛中活跃的罗伯特・彭斯、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人,撰写了大量歌颂法国革命、宣传进步思想的诗作,文坛中亦有拜伦、雪莱等代表性人物的登场,他们的作品例如《唐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都表达出对封建思想的挑战和对人权的向往。[1]

上述的三个大背景孕育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从18世纪末一直持续到19世纪30年代,以诗歌为主战场,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抽象的、内在的思想感情。

二、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表现特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两种特质的杂糅,一方面它是较为反叛的,试图与传统决裂的。这不仅是针对文学传统,还包括思想观念、和陈旧习俗。其中雪莱、拜伦等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这一反抗精神。[2]但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性的原因,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并不像德国和法国浪漫主义的同僚一般紧密联结、积极进取,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真正的决裂,也没有出现强烈的革命愿望。拜伦和克莱尔的诗歌中仍存留许多早期诗歌的成分,简・奥斯汀的小说、司格特的小说也证明了19世纪早期强大的现实主义潮流。因此英国浪漫主义正如H・n费尔察德所评论的那样“是一场温和的、直观的混乱”[3]。

虽然没有自成体系,没有纲领性的宣言和理论,但却不难总结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共性:

(1)不拘泥于体裁、格局与韵律,体现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探索更旷达开放的情感表达,讴歌生命的自由与动态之美。

(2)在塑造艺术形象时通常运用情感充沛的语句、瑰丽奇妙的想象和奔放不羁的艺术手法。

(3)钟情自然山水,采用民间题材,喜爱异国情调,赞美中世纪等。

(4)热爱自由,释放天性,着重表现个体真情实感或诗人的精神动态,有强烈的自我独白倾向。

(5)赞美理想的伟大,常立足于崇高的理想来批判现实,或将现实生活理想化

(6)否定个体在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观点,肯定其对社会的抗争作用。

(7)在所有的特质中,对想象的重视是英国浪漫派和所有浪漫派的特征,也是把英国浪漫派与18世纪诗人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4]

三、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代表人物

王佐良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中写道:“……一个大的文流,有前潮(彭斯、布莱克),有主潮,主潮又分两阵,前阵为华兹华斯与科尔律治,后阵……三位年轻的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字里行间明确了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人物,以下对这七位做简要介绍:

(1)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他的诗歌朴实自然、生机勃勃,充满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亲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诗风成为浪漫主义诗风的一个重要开端。

(2)“疯子诗人”威廉・布莱克,在他的诗中,想象力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也表达了对现世的深切关注。他的诗融合了浪漫主义和早期现代主义的特质。

(3)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因隐居在英国北部湖区而得名。1789年二人合著《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之作。

(4)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中最具有独特反叛气质的诗人。他在诗歌中创造了一批孤独高傲的叛逆者,追求自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些人物形象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5)珀西・比希・雪莱的诗歌思想性更强,战斗力更大,表述也更为清晰有力。

(6)约翰・济慈是与自然关系最为密切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被勃兰兑斯称为“英国自然主义最芬芳的花朵”[4]。

四、对五四前后诞生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清末民初,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空前激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被中国文化认识、吸收、融入,同时也有排斥、误读和摈弃,经过翻译与接受,使其成为中国新文学、新文化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催生出中国现代的浪漫主义学――不是中国传统的浪漫主义的赓续,而是世界性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中国迟到了的回音。[5]

文学救世的思想引导着翻译价值取向,包括英国浪漫主义在内的西方各种文学思潮的译介和影响起到的是加速演化的作用[6],在中国被译介和传播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作在内容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和旨趣。它们都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充满对自然的敏锐和讴歌,尤其对个人情感的宣扬更与五四民主自由的风潮相契合。[4]

五四新文学所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以诗歌最为广泛突出,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诗歌理论和艺术观念的更新,与英国诗人的观念更多吻合;二是新诗体的输入与实验;总之,从内容到形式,中国诗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

众所周知,五四的主题是启蒙与救亡,其中深层的内核是人的觉醒。无疑在这一点上与浪漫主义是契合的。爱国学者从西方浪漫主义吸收有利于所谓“文学革命”的宇宙观、生命观、社会观和文艺观,启发了新派诗人追求切近时代的个人艺术风格。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的形式的解放入手,这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而做出的抉择,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下做出的抉择。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正是这无数力量中的一支,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深刻转变。

但转型时期的中国,启蒙才是社会的主题,鲁迅之所以推崇浪漫主义,只不过是因为浪漫主义的思想大解放和其对人性对人生的看法有益于中国的思想启蒙。“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两大主角郭沫若和郁达夫,也都能从他们的浪漫书写中找到启蒙的论据。文学史家观察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作为浪漫主义的这个事实本身,“而是浪漫主义者们使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和折射现实包括物质的现实性与精神的现实性”[8]。我们从另一个事实也可以证明这个论点,那就是当“五四”退潮后,救亡压倒启蒙,伴随启蒙的退潮,救亡运动取代了思想启蒙而成为社会主潮,浪漫主义便失去了最后一个阵地,走向衰落。[9]

五、结语

百年已逝,前辈们的理想已经在起伏动荡中变为现实,在如今我们的新时代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会继续下去,我们仍应在开阔的文化视野下继承翻译,在浪漫主义的“永不知足”的意义中,弘扬中西文化的智慧c精髓。

参考文献:

[1]彭家海.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美浪漫主义文学探源[J].北京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98-103.

[2]mednickF.anintroductiontoamericanliterature[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79-109.

[3]刘宁.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225.

[4]吴S.翻译・构建・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5]刘增杰,关爱和.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上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378.

[6]范丽娟.走向现代的五四浪漫主义诗学[J].北方论丛,2009(4):54-56.

[7]夏新宇.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对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报,2003,17(1):88-90.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7

关键词:穆旦;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主体意识;自我形象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在经历了浪漫主义、前期象征主义的洗礼后,开始逐渐向现代主义转型,一方面是对欧美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吸收与扬弃,另一方面是对新月派、创造社、象征派的反思与超越。其代表流派是“九叶派”(或称“中国新诗派”),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30—40年代先后到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英美现代诗歌的两名新批评家理查兹(i·a·Richards,1893-1979)和燕卜荪(williamempson,1906—1984),{1}以及期间任教的诸多中国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如叶公超、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梁宗岱、李广田、赵萝蕤、吴宓等。正是得益于一批精通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外学者以及西南联大这个远离尘嚣的学术环境,一些视文学为生命的莘莘学子一方面亲身体验着战争年代的焦虑感和人类现代文明的异化感,另一方面执著于艺术的探索与崇高的历史使命,使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奇迹般地茁壮发展,走向了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并驾齐驱的道路。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是穆旦,通过分析其前期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主体意识、身份特征等,可以看出中国新诗如何从早期个性化、统一的浪漫自我转向了后期非个性化、分裂的现代自我。不过,与多数现代诗人较为固守某种思潮不同的是,穆旦力图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个性与非个性、抒情性与知性这两种不同的文学思潮和写作范式中寻求某种结合点和平衡,把源自西方的各种文学资源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语境与自身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创造性地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质的新诗传统。

一、思潮的转型: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1935年9月,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最初,和许多爱好诗歌的青年学子一样,他“首先接触的是英国浪漫派诗人”。{2}穆旦的同班同学王佐良回忆道:“从南方去的我,注意到这位瘦瘦的北方青年——其实他的祖籍是浙江海宁——在写诗,雪莱似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1}如写于1938年的诗作《我看》:“去吧,去吧,o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许多浪漫诗人都喜欢使用“o”、“哦”、“啊”、“呵”、“噢”、“唉”之类的感叹词,初出茅庐的穆旦也不例外,模仿的是雪莱、拜伦式柔美、纤细的抒情风格,喜欢运用风、云、天空、鸟、树、花朵、青草等美丽、纯净的自然意象,抒发着对生命、流光、青春的无限慨叹。从这个“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者“我”的声音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敏感多愁、孤独忧郁而充满幻想的纯情形象。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8

雷军被米粉们称为“雷布斯”,他是乔布斯在中国的好学生,只差一点就形神兼备了,而这一点或许就表现在供货上。苹果也会出现供不应求助现象,但在美国本土市场,一般很快就会把新品铺遍全美,但小米做不到,在中国它的手机仿佛永远缺货。小米不但预售抢购,还提前发放一种叫F码的东西,它类似于秋天流行的大闸蟹券,等到新的一批小米手机上市的时候,用户可以凭借这个F码直接选择购买小米m3手机,而不必参与抢购。

新浪・信海光:感性、破坏性

郭敬明代表上海想象的新部分

今年暑期《小时代》和《小时代2》连续上映,这变成了一个“事件”。一面是粉丝的热捧,一面却是激烈的抨击。一面是电影院中汹涌的观影人流;一面是媒体的口诛笔伐;一面是飙高的票房,一面却是文艺爱好者和评论者的尖刻的嘲讽。郭敬明导致了某种舆论的分裂,这种分裂贯穿于从纸媒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整个舆论,年轻人和老一代在郭敬明的面前态度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不能不说,在张爱玲早已远去、程乃珊已经故去,而王安忆也已经越来越和上海的年轻一代疏离而影响力淡化的时刻,郭敬明这个来自四川的青年变成了上海想象的新的部分。

新浪・张颐武的BLoG

国人阅读的两极化现象

现在电子媒体发达,很多人看手机,可能也就是在阅读。现在文学创作和阅读生态都有巨大的变化。好作品所占比重不大,但绝对数量很大,不过得不到“承认”。诸如调侃、梨花体等等,都是新的文学形式,有很多读者。阅读不再限于纸质,其他媒介的读物也可以阅读,而且阅读量更广更大。

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文学生活”方式,明显区别于传统的以印刷为载体的“文学生活”方式,现在的读者不再是被动的受众,他们有更多机会也更主动地参与到创作活动当中,直接影响文学的生产传播。在网络文学的“生活”中,以往传统文学那种强调创作主体个性化的特征在消退,创作主体与受众客体越来愈融合。网络文学的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虽良莠不齐,但确实也有好作品。

新浪・温儒敏博客

高端艺术是最受人操控的市场之一

几乎所有主要的艺术品交易(指从画家手里直接买而不是另一个收藏家手里)是在画廊完成的。画廊定下品味和价格―其实说定下价格都只是个保守的说法。画廊在一定程度上操作售价在大多数地方都是非法的。

即使市场更加开放,高端的现代艺术经营市场总会存在。这类的作品将永远更加贵而且让我们这些热爱thomaskinkada主妇们只能远远地观望一下。价格透明也许在那个市场里起不到什么作用。除此之外,就算收藏者出过高的价钱,终归来说还是那些非常有钱人玩的东东。对于高端艺术品价格操纵的事情义愤填膺,就像对高端游艇市场不爽一样,对于大多数人没什么意义。

新浪・71区

智能手机创新死在解锁上

一个解锁技术,改变的也只是第一关,在手机硬件以及性能上的突破并不多。甚至近期不少报道显示,包括苹果、三星、小米等在内的几款手机均出现爆照事故,直接给用户造成人身伤害,相当于用户随身携带着一个定时炸弹。

我认为手机解锁技术就像是该公司的打卡方式一样。公司设立以打卡的方式记录员工是否有上班迟到早退现象,从根本上并未对改变用户的工作行为、工作质量,它改变的只是领导监视员工的形态。用户的隐私并不会因为手机添加了解锁技术就变得很安全,国内频频曝光的手机软件问题,一直都存在,这就是一个“穿一件几千块钱的龙袍,就觉得自己是皇帝”的活儿,不值得科技公司为它趋之若鹜。

新浪・郭静的博客

凡客不需要XX基因

最近的一条似乎受到凡客官方认同的观点是:凡客要走小米路子,要加强互联网基因。甚至有传言说,陈年找到雷军,说要把凡客交给雷军来干。想也想得到,这事不太靠谱,风险颇大。

其实凡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用互联网思路做服装。以为品牌和认知就是销售。如果继续这么下去,也许真的会在某一天消失。凡客要摒弃互联网的一套。至今为止有哪个看起来你要爱他一辈子的互联网品牌是用户不可以随手丢弃的?凡客不光不需要互联网基因,凡客还不需要XX基因。此处XX可以是:革命、摇滚、叛逆、青春。踏实的凡客,不需要任何所谓的基因。只需要踏实做好产品,给用户超值体验就够。

新浪・康国平-冷静是病态

硬件革命会在哪里发生?

前两次革命好像都是乔布斯乔帮主领导的,如今乔帮主已经不在,未来的硬件革命会由谁来领导我们尚未可知。

那么,这场革命会首先发生在哪些领域?

第一个是可穿戴设备,做到人们的衣服里面,佩戴在身上。

第二个是发生在客厅里,改造了传统电视,让它变成了家庭娱乐和控制中心。

第三个将进入汽车里,让自动化驾驶和智能处理成为可能,最终取代传统汽车。

实际上,只要是你能够想到的,未来都有可能做到,这场革命已经爆发,它只会一路向前。

新浪・华为的世界:冀永庆

新媒体首先要学会忘记

对于新媒体的未来,我们确实一无所知,但确实可以猜一猜:我们发现新媒体将同时具备工具、媒体与社区三个属性,更有趣的是,这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媒体的核心就是基于兴趣的“分众”,同时再基于社区形态将它“聚合”在一起,通过工具的“有用性”提高其粘性。那么媒体人此时在做什么,它会不会更像一个主持人,以其专业的能力去掀起话题,引导话题,用规则让更多用户参与其中?而在不同的阅读目的下,内容的呈现方式将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特征,根据内容固有的需求“所想即所得”?更重要的是,新媒体将改变今天以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技术只会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流行,而今天的流行最终会被下一个流行所颠覆!

新浪・阿嚏猫的幸福新世界

国产动漫的繁荣凸现在危机之上

动漫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场广阔且正在迎来爆发的时间。宽带正在进入更多的家庭,智能电视也迎来了扩速的普及,而电视上最容易实现用户付费的显然与动漫有关,寓教于乐的教育性动漫产品更加会成为下一个金矿。

不过,动漫产业的发展绝对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这与技术有关,也与文化有关,更与产业保护的制度建设有关。如果仅仅是依靠现在的生态环境,动漫产业显然走到了十字路口。当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空间不足,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那最终会让一部分创业者走向末路,也会让另外一部分作品走向哗众取宠唯利是图。

新浪・马继华

国产动漫,可否借互联网逆袭?

动漫作为文艺大类逐渐被认可和接受。在过去传统的认知当中,动漫更多被认为是儿童文艺,但是随着近些年人们对动漫艺术更深一步的认识,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日本宫崎骏等动画大师的涌入,让国人真正见识到了动画艺术的魅力,所以当下不管是观众还是动漫从业者对动漫行业的认知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而这不得不说有互联网的一份功劳。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9

关键词:浪漫型艺术;转型;美与丑;现代艺术

一、浪漫型艺术的转型

黑格尔宣布艺术在发展到浪漫型以后将走向终结。艺术有没有终结,以及如何终结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但这只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终结,终结只是转型的一种话语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复制艺术的迅速增值,艺术已深入人类生活并成为人生的一部分。艺术并没有终结,却有艺术史家惊呼“艺术史终结了”。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系列的观点虽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美学见解,但它是否符合艺术史的实际却值得怀疑。后现代艺术精神的发展,打破了历史决定论的迷梦。艺术所具有的个体创造性,使艺术充满直觉、灵感、偶然与断裂。艺术的转型不是历史的必然,恰恰是历史断裂的呈现。艺术的最高价值并没有高低之分,在艺术的类型之间也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存在人的判断力的差异和个人主观兴趣的爱好。艺术史的面貌是由不同的风格组成的,风格来源于时代的精神状况和天才艺术家的独创性。这一独创性以打破旧的束缚,形成新的风格为标志。

继浪漫型艺术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先锋艺术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时代的大潮。20世纪的艺术家们再也不囿于古典艺术概念的束缚,而是采取一种反传统和反常规的艺术观念,同传统的艺术背道而驰。“艺术并没有死亡。结束的只是其作为不断求新的进步过程的历史。”艺术已不纯是诗意的,艺术成了散文形式;艺术不再追求纯美而是呈现丑恶;艺术不仅表现崇高,也表现媚俗;艺术不仅表现现实,更多是表现幻想;艺术的种种悖论在现代艺术中并存。

仔细研究黑格尔以后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是现代主义的,第二次是后现代主义的。

先谈第一次转型。浪漫主义精神根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在德国哲人的沉思中则纯化为一种美学原则。有人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尽管法国的卢梭是浪漫主义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哲学却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德国人的哲性思维、宗教神秘感的情绪,天生便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叔本华、尼采、狄尔泰、西美尔,在哲学和社会学中使浪漫主义得到新的表达。浪漫主义美学传统张扬这样的价值:人生应是诗意的而不是散文化的,精神生活应该以本真的情感为出发点,人应以自己的灵性作为判断事物的根据,人的直觉和信仰比起知性来,更接近人的真实。科学技术使人和自然分离,人应该与大自然相统一。浪漫主义企图拯救被工业化和数字化所淹没的人的内在灵性智慧。浪漫主义的这一特点和先锋派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先锋派几乎是浪漫主义美学原则发展的一个必然。英国社会学家伯尼斯·马丁教授对二战以来当代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流变的过程做了研究,将“战后数十年的文化变革视为浪漫主义原则持续发展的产物”。他着重探讨了1960年代末期的“反文化”风潮,认为它是某种至关重要的浪漫主义价值观的突出表现,并在1970年代融入我们的文化机制中。

浪漫主义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主义。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也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朱光潜先生在翻译了黑格尔《美学》中的《浪漫型艺术的解体》后评论说:“黑格尔指出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出发点是主体性原则,这就导致实体性内容的放弃,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和各自独立,内容与形象的分裂,艺术的创作能力和技巧成为艺术的主要因素,为什么运用某一种内容和某一种形式,都听命于偶然和主体的任意幻想。这就是浪漫艺术解体的根本原因”。从诗学的意义上看,现代艺术推崇主体性的绝对自由的观念是浪漫型艺术精神发展的结果。

西里尔·康诺利在1965年出版的《现代运动:英国、法国和美国一百部重要作品,1880—1950》中说:“法国人是现代运动之父,这个运动慢慢移到海峡对岸,然后穿过爱尔兰海,直到美国人最后继承下来,并把他们自己的魔力、极端主义和对异常事物的趣味带人这个运动之中。”赫伯特·里德说:“我们已经看出,当代的变革有着不同的性质:它并不是暗示倒转,甚至倒退的变革,而是解体,是退化,有些人会说是崩溃。它的特点是灾难性的。”这是一个与一切传统猝然决裂的运动,欧洲人五个世纪努力的目标被公然放弃了。在这个时代产生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的作品,如,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立体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艺术家独特的感觉和情感宣泄方式,以十分怪异而又令人着迷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个时代和个体的全新的感觉。罗兰·巴特说:“传统的写作崩溃了,从福楼拜到今天的整个文学都成了语言的难题”。一种新的时代的异端风格,成了“想象的博物馆”,构成了文化的地震学。它记录了文学艺术和思想史上的感情变化和转移的过程。时代的更迭稍纵即逝,思想情感的变化层出不穷,历史与现实悠然脱节,传统价值瞬间崩溃,启蒙以来的理性大厦颓然倒塌,过去时代的广大领域化为一片废墟。现代主义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社会风格。这个词语,曾被用来包括各种破坏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激情的运动,它与实验艺术或先锋艺术一起引起了人们的注目,成为20世纪艺术的一个中心。

天文学的浪漫知识篇10

关键词:郭沫若华兹华斯浪漫主义

郭沫若(1892―1978)和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中英两国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一百多年,但面对的社会矛盾和诉求有其相似的一面,都要求冲决长期以来的专制社会对于人性和文化的束缚,都要激活一切在陈规陋习下僵死了的鲜活的生命力,都注重自我,注重精神和神性,都热烈地讴歌和抒发一切属于个人的感觉、情怀,都敏感于所描写的生活事件。

可以这样说,是泰戈尔、歌德、海涅等人的作品,煽起了郭沫若热爱文艺的心火,是“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使郭沫若“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1](143)

“五四”运动发生的时候,郭沫若虽然远居国外,但是他最深切地感应到了时代的心音。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昂奋。他不仅立即组织了以“排日”为宗旨的留日学生团体“夏社”以响应国内运动,而且立即以本名和“夏社”的名义连续写出文章发表在1919年10月上海出版的《黑潮》杂志第1卷第2期上,一面用大量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疯狂侵略中国的行径,一面呼吁同胞迅速奋起,担负起救国的责任。

他这一宝贵的爱国热情,紧接着在《匪徒颂》、《凤凰涅》、《晨安》、《炉中煤》等诗篇中燃烧起来,含着血和泪一起燃烧。他控诉帝国主义的,诅咒祖国的黑暗,还把祖国比作他心爱的姑娘,他的“眷恋”之情像炉中煤一样烧得通红。

郭沫若显然是一个极富激情和理想的革命派和浪漫派,正如他说蒋光赤在“浪漫”受到攻击时,公开宣称:“我自己便是浪漫派,凡是革命家也都是浪漫派,不浪漫谁个来革命呢?……有理想、有热情,不满足现状而企图创造出更好的什么的,这种情况便是浪漫主义。”[2](244)

华兹华斯在青少年时受到的思想资源和对革命的向往与郭沫若有大致相似之处。但他没有郭沫若那样深受母亲和哥哥的教诲和爱护,八岁丧母,十三岁丧父,靠了舅父的接济,才于1787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逐渐接受法国启蒙思想。此前他能成段背诵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作品,毕业前一年即1790年的暑假,他沉迷于卢梭的思想之中,故与同学一道去法国等地旅行。在法国,他亲眼目睹了法国人民欢庆攻陷巴士底狱一周年的情景,一年前的1789年7月14日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在诗人心中唤起了激情。这种激情虽然因为法国革命最终没有实现“平等自由”的理想,因而――

你们涌上去观看的,不正是

一根在风中颤抖着的芦苇?

王公贵族、政客、律师、缙绅之辈,

病的、跛的、瞎的,不分显要寒微,

好像全一个德性,匆匆赶去法兰西,

带着新的贡品,叩见刚登基的皇帝。

……

――《一根风中颤抖的芦苇》[3](188―200)

但诗人仍然憧憬着让“自由和伟力”来改变当时的英国。他在《密尔顿,你应该……》一诗中呼吁:“密尔顿,你应该生活在这个时代/今日英国,多需要你那样的伟才。/她已变成了一湾泥淖,一泓死水/祭坛、刀剑、文明风俗和豪门巨富/已保不住英国人往昔的/得天独厚的内向的幸福。/啊,请回来使我们从自私中奋起/给我们以道德风范,自由和伟力。/……”[4](188―200)

当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雅各宾时期的恐怖政策面前,在英国的腐朽现实面前,华兹华斯的世界观经历了最激烈最复杂的斗争,也是诗人游荡不定的时期,对启蒙主义的信念也不无怀疑和动摇。于是他回到湖区,并与柯勒律治、司各特等往还,过上了理想的“田园生活”。他也怀着同情的心理和静观的哲学观察贫苦农民的生活。他满怀乡愁,写下了《采干果》、《露丝》和《露西》等组诗,同时开始写长诗《序曲》和《孤独的收割者》、《不朽颂》等名篇。1807年,他出版两卷本诗集。1815年后逐渐稀薄,1835年后则几乎不再发表作品。他似乎显得低调和退化,即使最激情的歌唱也充满节制,在这一点上与郭沫若简直有天渊之别。但他却是公认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之一,英国文学史家一般倾向给予很高的评价,有的人像安诺德一样,把他置于拜伦、雪莱、济慈之上。著名评论家德・昆西则说:“1820年之前,华兹华斯的名字给人踩在脚下;1820年到1830年,这个名字是个战斗的名字;1830年到1835年,这已是个胜利的名字了。”[5](161)

对浪漫主义的理解,因人而异,正如歌德所言:“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现已传遍世界……这个概念起源于席勒和我两人。我主张诗应采用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6](221)同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骄子,华兹华斯强调自然美,柯勒律治以植物的自然成长来比喻诗情的自然而至,雪莱强调善的美,济慈则把真与美统一起来,强调真的美。济慈是与华兹华斯比肩而立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理论散见于一些诗作和《书信集》中,他在《希腊古瓷颂》中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济慈认为,由于诗人处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一定要强调想象所攫取的美必须是真实的。

对于浪漫主义本质的理解,华兹华斯与他同期的英国同行取相近的步伐。通观华氏的所有诗歌,没有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和环境,而是选择普通生活中的事件和微贱的田园生活,以及下层人民如个体农民、破产农户、小艺人作为诗歌主人公,即使是歌颂黑人革命领袖的《致杜桑・卢维杜尔》一诗,那诗情也仅是自然流出,没有特别的夸饰,最壮丽的诗句也不过是“还有天空,大气和土壤/是高举你的旗帜的力量。”(《诗选》,第194页)

华兹华斯意识到浪漫主义诗学在过度强调个人情感方面可能引起的歧义,于是他力图把诗人主观的“目的”和读者主观感受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他特别强调诗人的个人情感与人类共同情感的息息相通,要做到“诗人唱的歌全人类跟他合唱”。[7](161)诗歌本来具有超越个人感情的属性,但华氏仍然在强调着共性,这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个人感情的放纵可能扼杀了诗真和诗美。

郭沫若与华兹华斯迥然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表现在诗歌中炽热的个人情感和个性主义。“五四”前后,个性主义在一切传统的重压中有过相当的革命意义。就在这股要求个性解放、呼唤个人自由的社会大潮中,郭沫若带着他的芦笛登场了。他的声音雄浑高亢,迥非寻常。他诉说了人的个性被束缚,被压抑的痛苦,对摧残和扼杀人类自由精神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诅咒。他高唱“自我”之歌,他热烈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扩张”,凡是读过《女神》的人,谁能忘记那个“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歌者?谁能忘记那只不停地在飞奔、狂叫、燃烧着的“天狗”?谁能忘记凤凰的自焚?谁能忘记诗人在梅花树下的醉歌?那便是郭沫若的“个性解放”。我们看到,他的追求是那么大胆,那么狂放,真是快要狂了。《匪徒颂》共六节36行,感情强烈的惊叹号就有42个。再看《天狗》:“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背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经上飞跑,/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8](191―192)可谓灵感爆发,炽热的情感完全进入了迷狂状态。这是一个自我极端膨胀的无所不在的主体。

郭沫若和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个人情感与个性主义色彩的迥异,除了他们对浪漫主义本质的理解不同以外,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郭氏反抗黑暗现实的革命性,而华氏“后期的政治思想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9](132)

二是郭氏以“唯能论”观点解释生命。

这是过去郭沫若研究中很少言及的郭氏早期的《生命底文学》:

人类生命中至高级的成分便是精神作用。精神作用只是大脑作用底总和。大脑作用底本质只是energy底交流。

一切物质皆有生命。无机物也有生命。一切生命都是energy底交流。宇宙全体只是个energy底交流。

接着,郭氏说明了文学与生命的关系:

energy底发展便是创造,便是广义的文学。……

energy底发散在物质如声、光、电热,在人如感情、冲动、思想、意识。感情、冲动、思想、意识底纯真的表现便是狭义的生命底文学。[10](62)

这就是“唯能论”。郭沫若以“唯能论”的观点解释生命,把“精神作用”说成“能底发散”,就混淆了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生命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唯能”,而在于物质运动。文学是精神现象仅是第二性的,社会生活即物质是第一性的,郭氏把文学说成“能”的发散,如天狗凭借“能”穿越一切,这就把“能”看得高于一切,把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混同起来了。

对于主观性的重视,对于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突出特点。但是,不能向内心开掘趋于极端而显得畸形、变态。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曾感叹:“德国的浪漫主义病院里收容了一些多么古怪的人物啊!”甚至说它“从其源头来说就中了毒”。[11](8,12)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越来越不满这种泛滥的情感宣泄。浪漫主义诗歌备受新批评的责难,艾略特是始作俑者。他主张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他认为诗人的思想(thepoet’smind)在创作中的作用如同催化剂,并未参与到各类文学、哲学,经验的材料在“非个人化的实验室”被加工,发生“化学反应”而成为诗歌的过程中。[12](26)这表示,浪漫主义的情感宣泄和挥洒是为艾略特所厌弃的。

我们所以持相似的看法,乃是觉得放纵的情感内容超出了客观的物质形式本身的意义,是精神溢出了物质,理念压倒了形象,即便感到了美,却又远离了真。郭沫若的《女神》即是理念的心灵内容大大超出了客观物质形式本身的意义,是主体性的无限扩张,精神无限地溢出了物质。《女神》中的“我”几乎征服、占有了“一切的一”和“一的一切”。他“创造日月星辰”“驰骋风云雷雨”。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我”像北冰洋的晴景一样壮丽,像提起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到太平洋那样蕴藏着无限神力。郭沫若诗歌中那种罕见其匹和超越一切的力量是故意通过一种粗糙的形式来表达的,直到徐志摩从英国归来并且在1926年创办《诗刊》的时候,那场严肃的革新――特别用诗歌韵律美抗拒粗糙形式方面――才算是开始上路。

上世纪前期的中国新诗对浪漫主义的理解确有其片面性,正如李欧梵所言:“浪漫主义美学的那些神秘和超验的层面,在赞成一种人道性,社会――政治性的解释时,大都被忽视了。重点被放在自我表现、个性解放和对既定成规的叛逆上。”[13]那时,把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看成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必须,因而出现了形式的粗糙和内容的空泛。对此,茅盾也说:“因为是一般地要求着自由,就造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破弃一切传统的束缚。”[14](89)

反传统、革命、幻想、夸张、个性主义、英雄主义是郭沫若诗歌的特质;而华兹华斯却重视传统,重视小人物、和平、宁静、真实,最大的特点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尤其是在目睹了法国的“革命”以后,他说过“革命不像自然那样给人带来纯净和和谐”。[15](61)华兹华斯全身心地把目光转向了远离暴力血腥的牧歌式田园风光,山川、田野、野鸟、野葡萄、野蔷薇、高天的云雀、幽思的夜莺、娇小的蝴蝶,无不引起诗人极大的兴趣。且看他的《致蝴蝶》:

我整整半个钟头看着你,

你在那朵黄花上歇息,

小小的蝶儿,我真不知你

是在安睡还是把花蜜吮吸?

纹丝不动,即便冰封的海洋

亦不过如此凝然静止!

……

――《诗选》,第35页

大自然和小生灵的平和、安宁给了诗人极大的满足,也给予了他敏锐的诗心。正是这种诗心,他把窥探麻雀窝当做拜访麻雀的闺房,把野鸽的“咕咕”叫声,既看成是我们对它的呼叫,又是它原来的啼音,也是它孵卵时最喜欢倾听的声音――因为它标志平静安闲的满足。

华兹华斯也要求所有诗人应“是一个天生具有更强烈感受力,更多热情”的人,“由热情给心灵灌注灵气,真实就是它自己的证明”,这需要“对于人性有着更多的知识”,“比任何人还要喜爱自己的内心的精神生活”,因为“诗的目的是为了真理”。[16](5―19)

真理并且真实,这才是最高的美。这至少消除了浪漫主义在艾略特等人眼中的缺陷:“夸夸其谈的辞藻,玄奥抽象的思想,生硬粗糙的感觉。”[17](45)

参考文献:

[1]我的作诗的经过.沫若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1):143.

[2]郭沫若.我的学生时代[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44.

[3][4]谢耀文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1:188-200.

[5]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1.

[6]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21.

[7]刘象愚主编.外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1.

[8]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191-192.

[9]aidanDay.Romanticism[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6:132.

[10]凌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

[11]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册)德国的浪漫派[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2]John,H.Selectedprose[m].London.penguinBooks,1963:26.

[13]李欧梵.文流(一)追求现代性(1895-1927)[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4]茅盾.两洋文学通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89.

[15]Stopford,a.Brook.naturalisminenglishpoetry[m].DottonCompanyRepublished,19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