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十篇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十篇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0:11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1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000)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cooperation"。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4]岳瑛在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时指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指教师与家长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原则,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一致互补。[5]杨俊认为"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已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6]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7]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家校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综合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他们对家校合作概念的理解中,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2.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苗建玲在其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9]

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互补。

许多教育人士从家庭、学校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以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在德育方面强调家庭的作用。

有的学者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类型角度,阐述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角色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对立与冲突。

3.家校合作中各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的不同,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地点,充任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1]

3.1家校合作中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学校管理人员在家校合作中具有四种角色.首先,他们是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和组织者。他要通过对家校合作的大力宣传、指导,使教职员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其次,他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策划人和支持者。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建设这样一个合作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人员的第三个角色就是他自身,“学校管理者”。他必须在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他除了影响学校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外,还要使学校保持"门户"开放政策,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等。

最后,学校管理人员是活动的协调人。缺乏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家校合作就无法实现连续性。

3.2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的朋友、交流的对象等。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以上角色外,还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长”。教师也会为人父母,也是一代儿童的抚育者。当他们从家长的角色再回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要。

4.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家校合作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学校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和在实践中的偏差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一问题。

4.1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

马忠虎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包括以下两点:[12]

1.从家长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学校负责,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的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提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下,如果不是学校“请”,他们是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

2.从学校方面看,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家长的教育。

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他们不能也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请他们来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学校单方面教学生,使家长不能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老师说教流于一般化,变成空洞的说教,泛泛而起不到相应作用。

(二)任学兵指出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在政策上支持的力度不够[14]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三)合作欠深度

关于这一问题任学兵在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常用的合作方式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自的事情,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更缺少对合作活动的检查,监督等措施。[15]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家校合作前人已经从概念,各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理论基础,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国在家校合作研究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本研究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和发现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0-105.

[3]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400-402.

[4]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34-36.

[5]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34-36.

[6]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9:29-31.

[7]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8]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科学院学报.2002,6(3):50-53.

[9]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7.

[10]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50,(3):158-159.

[11]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36-39.

[12]马忠虎.影响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25-32.

[13]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8-350.

[14]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95.

[15]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38.

[16]岳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班主任之友.2002,(2):14-15.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2

论文摘要:“德治”必须“德教”可是德教在学校方面存在着德育管理、德育低效率等一些重要矛盾和问题.因此,应以系统观点为指导,从社会德育、末庭德育和学校德育三个方面来解决德教中的矛盾和问题。

人们通常把“以德治国”称为“德治”,把“依法治国”称为“法治,把“道德教化”称为“德教”。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法治是德治的强化和升华。实施德治必须实行德教。关于德教,根据分类的不同,存在着多种视角,如根据目的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教育;根据途径或渠道的不同可分为学枝德育和社会德育两大途径。本文将以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为视角,着重探讨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德教的问题

(一)德教的环境建设问题

人的思想品德是环境、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其影响有时会超过教育影响。因而,古今中外的很多著名教育家对此多有精辟论述,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了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他还提出了“近君子,远小人的交友原则。孟子也说过:“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荀子电曾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客观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决定作用,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而近中正也。”。洛克也这样说过:“务必接受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无论给儿童什么样的教训,无论每日给他们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们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的监护人的行动的榜样”。正因为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所具有的突出影响,所以,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德育的环境建设,把德育环境建设提高到“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抓,作出不小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一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在社会德育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拜金主义抬头。其主要表现在经济生活领域里存在的“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现象。二是腐败之风屡禁不止。行贿受贿花样翻新,行贿工具由财物发展到,虽经严厉打击,却屡禁不止。三是社会风气不正。“黄、赌、毒”呈泛滥之势,封建迷信抬头,裙带关系严重。四是家庭环境不良。表现在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增加,教养方式不良,家庭精神污染,等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然而跟我们工作中的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有很大关系,如:“一手硬,一手软”尚来彻底改变,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舆论导向不力,对文化传媒管理不善,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社会德育环境建设。

在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方面,其物质环境建设总体较好,大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物质环境建设,因为这最容易体现领导业绩。相比之下,学校德育的精神环境建设普遍较差,问题最多。既有认识上的问题,电有措施上和方法上的问题。具体而言,第一、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很多学校领导对育人环境认识片面,以为学校环境建设不过是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而已,忽视校园精神环境建设。第二、全员育人措施不力很多学校都有全员育人意识,然而在对教学人员的教书育人、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和后勤人员的服务育人的具体要求上措施不力,表现为措施不够具体、系统和科学,管理措施单一,奖惩力度有限,检查指导不够,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等等。第三、重智轻德的校风学风突出。“应试教育”屡禁不止,素质教育困难重重。这方面的问题曾经引起同志的高度注意,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尖锐地批评道:“一些学校和地方,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校的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对学生在较外活动的情况,抓得比较松……”。

社会和学校不良的德育环境严重制约、抵消着学校德育对学生的积极而有限的影响,降低学校德育本来就不高的实效,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学校德育管理问题

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完成德育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们的学校德育管理的很多方面、很多环节都存在不步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反映在系统管理和协调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上。

系统管理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德育管理体系缺乏整体建构,管理系统的无序运转现象大量存在,如德育计划跟着形势跑,短期行为盛行.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脱节;德育实施上常见善始而不善终现象;“三育人”管理上的“厚此薄彼”、重一头又轻一头的现象屡见不鲜;德育管理机构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如此等等。而协调管理问题也涉及到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如来自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严重抵消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之间的协调管理亟待加强;学校内部各德育途径、各德育形式之间的沟通和配合不够,其协调管理亟待完善;等等。

(三)学校德育低效率问题

学校德育的低效率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在认识上很多人往往把它归结为某一方面的原因,如有人归结为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有人归结为方法不当、措施不力;也有人归结为目标过高、内容不实,等等,都是片面的。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效率不高电是各子系统的各种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前述德育环境建设和德育管理的问题之外,主要的问题还有德育的具体目标、内容切合实际;对有的德育规律尊重不够;德育队伍建设不力,及德育经费和设施的局限等因素。

1 关天德育目标和内容不切合实际的问题我们的德育目标总体而言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没有错。问题在于,一方面我们制定的德育目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考虑不够,“少数先进分子的目标不能成为所有人都要达到的目标”,“明天的事不能放在今天做”,简单地“将提倡变为规定”,只有远期目标而无近期目标,只重视高层次目标而不重视多层次目标;另一方蕊是我们的德育目标在实施中的不切合实际,其主要表现在具体的德育目标往往不符台德育对象的各种实际,如不同年龄、不同学段、不同培养目的的德育对象,其德育的具体目标往往差异不大,缺乏层次性。

受德育目标指导的德育内容同样存在着不切实际的问题,有人把这说成是“假、大、空”.有言过其实之嫌,而我们把它总结为“高、大、空”应不为过分。我们的德育内容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要求过高、要求过抽象、虚而不实、贴近现实不够的倾向,没有适当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严重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

2 对一些重要的德育规律尊重不够。德育规律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品德是“知”、“情”、“信”、“行”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使他们“知”规范,有体验“情”),诚“信”,成“行”。然而在我们的德育实践中,重知识灌输.不重信念培养;重知识传授,不重行为养成:“知…‘。隋”脱节、“知”“行”脱节、“信”“行”脱节的现象非常突出。“知”“情”脱节则无“信”,无“信”则难以致“行”。这是德育效果不佳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3 德育队伍建设不力如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的德育队伍依然存在着队伍不稳、素质不佳的问题。德育队伍人员不整、人心不稳;素质上表现为“身教”欠缺,师德素质不佳,德育能力不高,等等。

4.德育经费和设施的局限。学校德育效果不佳与德育经费和设施的局限有直接关系。对学生的德育需要施加全方位的影响,既需要“第一课堂”的影响,更需要“第二课堂”的影响;既需要学科课程的影响,更需要活动课程的影响;既需要校内大量的道德训练活动,也需要到校外开展广泛的道德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经费和设施的限制,不仅三分之二以上有必要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及校内外的道德训练活动和社会实施活动无法开展,而且连“第一课堂”也因块乏声像及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德教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德育的社会环境

1.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合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体系的确立,应特别注意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方向性要求与现实性要求相结合,既要以共产主义方向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要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第二、广泛性要求与层次性要求相结合,既有对广大公民的普遍性要求,又要反映对不同层次群体要求的层次性、差异性;第三、继承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相结合。

2.坚决扭转“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认真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导负责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方案,把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主要领导任用和晋升与否的重要依据。

3.调动各种宣传力量,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导向功能。协调统一各种宣传力量,形成宣传台力,酿造舆论攻势,通过舆论的强大力量监督党风、民风,倡导社会的主体价值观念。

4.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刨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倡导健康文明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改变不良社会风气和行业不正之风。

5.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必须做到缺法制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6.依法治德,实施“道德法制”。用法制手段治理道德现象,使以德治国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的精神环境建设,营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哪实实施素质教育。有素质教育观念才会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才有望得到加强。其次,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坚决扭转重智轻德的校风和学风。第三,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全员育人。措施要系统配套、具体、科学。同时要加强检查指导,提高奖惩力度。

2.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着重加强学校德育的协调管理。(1)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估体系。(2)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的内容体系。其一,从整体角度健全学校德育的领导体制。统一实行校长负责德育的领导体制;建立有实质意义的由各方代表参加的德育领导小组;各德育工作机构之间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其二,整体认识德育队伍的构成,加强德育队伍的整体管理。必须认识到,整体的德育队伍不仅包括学校德育的专兼职“三育人”队伍,还包括德育队伍的社会力量如学生家长和有关的社会人士等。整体管理上,关键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和强化激励机制,其三,整体制定德育规章制度,加强德育的制度管理。(3)整体枸建学校德育管理的过程微体系。从计划决策、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到评估总结,务必前后衔接,相互结合,有序运转。坚决克眼德育计划跟着形势跑和朝令夕改的短期行为。(4)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侧重学校德育的调管理。要采用目标协调、十划协调、制度协调等多种协调手段,重点协调德育目标、德育途径和德育力量,使之形成教育台力提高德育实施。

3.努力提高学校德育效率。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提高学校德育效率就必须使学校德育系统的各个方面、各个因素达到系统的整体的优化,除了优化德育环境和德育整体管理之外,还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提高队伍素质,增强队伍的效率意识。要着重提高德育队伍的师德素质和德育能力,同时要培养队伍的效率观念,强化他们的效率意识。(2)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实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第一,要与学生的年龄实际、学段实际相适应。第二,要与不同德育对象的不同培养目的相适应。第三,要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第四,要注意实施中的“小”、“近”、“实”、“序”、“趣”。目标、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积小而成大;目标、内容要贴近现实,强调一个“实”字。讲究一个“近”字,由近而及远,逐步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内容要讲究一个“序”字,使目标、内容系列化,达到不同年龄、不同学段、不同培养目的的有序衔接,循序渐进;目标、内容要有吸引力,生动活泼,讲究一个“趣”字,潜移默化。(3)尊重德育规律,重点解决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一要重视情感教育,“情”动人,以“情”立“信”;二要重视行为实践,结合德育课堂教学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训练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三)改进德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立足于管大事、管要害,为学校德育排忧解难

管大事主要是管好德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德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既要避免主观随意,又要避免朝令夕改。德育方针政策的执行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管要害主要是管校长、书记的德育履职,严格执行校长负责德育的制度。对德育履职不力的校长,一票否决,坚决撤换。为学校德育排忧解难,一要提供经费保证;二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并帮助学校解决社会实践括动场所;三要协助学校作好学校力所不及的各种协调工作。

(四)实行家庭德育的社会干预

1.申证干预。申证主要是指申请结婚证和生育证(准生证)。严格实行申证培训制度,把家庭美德教育和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准备组建家庭者获得一次重要的家庭美德教育,使准备生育者获得一次对于女进行家庭德育的基本知识的培训。培训不合格者不予颁证。

2.评优干预。利用“五好家庭”、“十佳母亲”、“模范夫妻”等各种家庭评优活动进行家庭德育的干预,把良好的家庭德育作为各种家庭评优活动的重要评比标准。此促进对学生的家庭德育。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融智观念;高校;师资;技术

融智教育观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他的本质特征是通过社会资源的利用去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虽然我国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可是对于一些新生的地方性院校来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缺失很低,那么就需要一种理论和理念去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而融智教育观念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下面我将对融智教育观念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一、融智观念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中心和焦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中心是“育人”,有的学者认为中心是“育才”,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德才兼备。那么,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过世界的本质是矛盾,要想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就要掌握存在于事物之中的矛盾。那么,在高等教育发达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人才呢?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搞清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去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融智观念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吸收和融合社会中和学术界的有效资源和高水平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去发展学校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是真正的学术大家和学术名师的数量却与之不成比例,非常的稀少,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和科研人员往往都集中在了著名的国内大学之中,而对于广阔的省属高校和地方性高校的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现象和问题。第一是不公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这种人才的概念不一定指的是精英型的人才,而指的是受过高水平教师点拨和指导过的人,一个好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受用无穷,受益一生。但是,高水平的教师往往成群的集中在我国的知名院校,而地方院校的高水平教师人才是奇缺的,这样就造成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同,而导致了受教育水平和人生发展轨迹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一种不公平,同时应当解决这种不公平。第二个现象和问题是高水平教师的使用效率不高,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往往集中在高水平的国内院校之中,这部分教师的课程量往往不是很大,同时,具有大量的退休的高水平教师,这部分人才几乎处于闲置的状态。这样,就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教育不公平)提供了思路,这种思路就是融智观念。

融智观念是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主张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一个人要想成为人才就应该受到多方面教师的指导和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仅来自于学生的授课教师,同时,还要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都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包括退休教师、在读的研究生和一些工作不忙的高水平教授等人,根据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看法,社会最大的正义就是使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与融智观念存在许多契合支出,都主张应当将社会中的闲置的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用到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去,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去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融智观念充分体系了社会共同团结和帮助的理念,使得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隔阂基本的消失了,社会中的企业和各种教育资源都可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中来,共同培养社会人才。

二、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应该是成金字塔形状的,年轻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低端,人数较多,中年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中段,人数居中,而年纪较大的教师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人数较少。这种金字塔式的年龄结构是国际公认的合理结果,这样就可以在教育领域中,不断的培养新的高水平的教师。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教师年龄结果就与之完全不符。对于,一些高水平的高校来说,往往是高水平的教师比较多,而年轻教师较少,因为,高水平院校的招生人数变化的并不是很快。而对于相对发展较晚的地方性高校来说,教师的年龄结构就更加的不合理了,在地方性高校中往往是呈现出年轻教师较多,而中年和老年的教师较少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性院校发展畸形的现象的产生,即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人才,同时,教师也很难通过学习而提高自己的水平。除了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之外,教师的水平结果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必然会带来社会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我国高校亟待出台办法来解决这种发展不平衡和不公平。

第二,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大量资源的浪费。我国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的人才饱和,而地方性院校人才短缺,与这种发展不平衡并存的现象是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教师工作量相对于初级教育来讲很少,因此,许多退休的高校教师都可以并且能够通过返聘的形式回到高校中继续工作,而这种返聘不是要回到原来的大学,而是要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为地方性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初次之外,大学中还存在许多课程不是很紧张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都可以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来。而对于一些高水平的教授来讲,他们不应该只在一所高校担任教授职位,应当像美国的教育体制一样,采取教授的讲座制度,即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师可以在多所院校担任讲座教授,定期给学生进行重要专业知识的讲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社会中还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地方性高校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没有将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纳入到师资队伍中来。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和能力,其目的是通过学生未来的就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但是,对学生技术和能力进行教学的往往是在大学毕业,但是没有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工作过的研究人员,这样的教师结构就会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技术性的理工类的高等教育过于的倾向于理论教育,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建设,或者教学的内容我国的实际生产技术不相符,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对口的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缺乏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我们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国家的经济主体是企业,所以大部分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都集中在企业之中。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向我们广大的大学生进行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但是,我国目前高校与企业的这种师资和人事合作是很少的,并且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合作的水平还比较低,仅存在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没有出现教学和师资队伍方面的合作。

三、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师资建设中的可行方式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社会中的闲置教育资源有很多,这些资源都可以被用于高校的教育中去,下面我以教育资源的主体为分类方式,对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建设中的可行方式进行分析。

第一,兼职教师融智方式。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社会中具有大量的闲置的教学资源,因此,地方性高等院校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利用的方式可以采取兼职聘用的方式进行利用。兼职教师的融智方式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等院校中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地方性高校的一些基础性课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可以对外聘的教师进行严格的管理,择优录用,为学校未来的教师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退休教师融智方式。融智观念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去帮助学校的教学。高等教育的水平往往是与教师的年龄和资历是成正比的,因此就会有大量的资深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退休而在社会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深退休教师就是融智观念所要找寻的社会优质教学资源,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退休的教师返聘回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客座教授融智方式。我国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就是大学中的中年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往往聘用于我国的知名高校,本着融智的原则应该将这部分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因此,地方性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聘请这些资深的在职教师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时给学生们讲解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国内的融智之外,我们还要将眼界放在国际,定期应该聘请国外的知名学者到学校中进行讲学,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高水平发展,使我国高校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同时在质量上提高。

第四,社会精英融智方式。融智观念不仅要利用社会中的教师和专业人才,还要利用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由于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大多都工作在企业之中,所以,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合作办学方面的合作,而是师资队伍建设和人士方面的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沟通可以让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走进大学的课堂为学生们讲解社会中和企业中真正缺少的技术是什么和常用的技术是什么,并且要求学生们到企业的车间中进行参观和进行实习,从而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以后工作的就业机会,这样就可以使得大学的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真正地使学生的知识来自于社会并应用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黎利云.民办普通高校师资建设战略规划[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校外教育管理模式联席会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此背景下,社会公众不仅满足于由学校教育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而是对学校之外的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学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由此可见,要实现《纲要》中提出的“建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及打造“文化强国”的目标,创新校外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校外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广州校外教育传统供给模式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少年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共校外教育服务稀缺及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日益突出。

(一)数量有限,资源配置结构失衡。

广州的公共校外教育机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校外教育需求。据统计,广州公共校外教育机构能容纳的人数为20~25万人,而广州在读的中小学生为130万人左右(刘培英,2010:3),因此,无论从绝对值还是从比例上讲都是不足的。这些公共校外教育结构在分布上也不甚均衡,更多地集中在越秀、天河和荔湾这三个老城区,其他城市区域相比较而言数量很少。校外教育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和家长对于优质校外教育资源的需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在校外教育机构招生时往往会出现凌晨排队、电脑排号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迫切需要政府和校外教育机构积极探索新的社会服务供给方式,以克服资源稀缺的问题,使公共服务惠及更多家长和学生。

(二)利益驱动,服务内容出现偏差。

校外教育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丰富的兴趣爱好培训教育服务,二是组织策划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因部分校外教育机构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自身存在生存压力。为能让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有些机构以大力办培训来积累运行经费,因此在对社会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上出现了“培训一边倒”的问题,即“重培训、轻活动”的现象,与原有服务内容相比出现一定偏差。

(三)动力缺乏,教育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校外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开办这类机构进入门槛低,社会上陆续出现了大量民办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收费高、门类不全、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不规范难以监控、学生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加之与学校教育相比,校外教育缺乏相关机构出台统一的评估标准和绩效考核标准加以规范,社会也很难对其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绩效进行监督。因此,有些校外教育机构往往缺乏公共服务效率的动力和积极性,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也良莠不齐。目前的广州市校外教育培训市场还处于“春秋战国”的纷乱时期,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并存,共同瓜分现有的市场,也都能分到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一杯不错的“羹”。

(四)主管部门各异,行业合力难以形成。

由于历史原因和行政管理的差别,广州的校外教育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有教育局、妇联、共青团、科协和人民团体等。不同的主管部门导致对校外教育的发展目标、管理要求、考核标准不同,对于文件贯彻落实也不同步;校外教育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平台,往往与系统内部的单位联系较多,和归属于其他部门的同行交流甚少,很难实现资源共享。这使得很多校外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相互之间多竞争而少合作,难以形成行业形象和整体合力。

二、校外教育管理模式存在问题所带来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外教育的特殊育人功效,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其公共服务的受众面,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因此,校外教育立足社会,走合作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依据有三:

首先,校外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它的运作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在当下,社会、家长和广大青少年对优质校外教育的需求日益高涨。校外教育在自身资源有限、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应面向社会,从满足日益增强的社会需求和愿望出发,与丰富的社会资源强强联合,充分了解社会对校外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担当起社会责任和教育义务,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校外教育公共服务。

其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都强调了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意义,并指出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这个目标,既依靠教育系统本身的工作,又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校外教育机构要主动从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质资源,积极建设校外教育工作社会网络,通过合作方式,做大做强校外教育,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再次,校外教育要凝聚行业力量,减少隶属界限和管理体制限定所带来的问题和弊端,走社会化发展道路。从自身发展到社会发展,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有了观念的转变,才能跳出框框,才能从更高、更广的国家层面审视自身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从而通过合作方式,不断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汇聚有利于事业快速发展的社会合作伙伴,依托更多的社会资源为自身发展服务。

三、当前我国部分省市的做法――联席会议或行业协会。

为推进校外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更大的工作和活动平台,2000年10月在教育部牵头下组建了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与各群众团体组成的“全国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教育部,成员单位由30个中央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和指导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及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之后全国部分省市陆续成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并开通了相关的网络平台,联席会议办公室除浙江、重庆两地设在团委外,其余省市均设在教育厅(教委)。

有的省市则是采取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如河北省在教育学分会下设校外教育学二级机构。自此,通过政府和校外教育协会等行业专门机构的进一步协调与组织,有效地整合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以北京市为例,原来隶属教育部门的单一纵向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现在多元结构的校外教育体系。当前北京市的校外教育体系由教育部门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机构、社区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单位及街道社区的校外教育机构)和各种民办营利性校外教育机构组成。由于后二者都不属于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范围,所以校外教育的管理目前实际上存在空白和管理不力的情况。针对这种多元结构的当代校外教育体系,校外教育的管理组织在结构上必须改进,突破封闭的、纵向的行政组织机构,增加其横向的社会组织成分,以提高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90年代,北京出现的社会单位校外教育协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可以说体现了校外教育管理组织结构的这种变化,但目前这种新型的纵横复合结构的管理体制还不够清晰。在“十五”期间,北京市校外教育加强管理,注重吸收除教育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性组织参与管理。北京市政府在2001年提出的建立市、区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设专门办公室,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各区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这是在校外教育管理体制上的一个突破。2006年5月10日成立北京校外教育协会,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实施细则》、《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办学条件标准》、《北京市对区县校外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北京市校外教育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建设文件,自2011年1月1日陆续施行。

四、对策

(一)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

近年来,校外教育机构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从总体上讲,校外教育还没有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足够重视,人们对校外教育的认识还很片面和肤浅,没有将校外教育放在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校外教育”仍存在没有“身份证”的尴尬局面,在广州市图书馆、购书中心等很多公开场合都没有校外教育的一席之地。很多人对校外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准确,仍停留在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这一层次。对校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校外教育的发展。其实早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教育并举”的方针,充分肯定了校外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校外教育在社会大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显现。校外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社会教育的支撑,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肩负着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领导工作,在校外教育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应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2006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再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布局,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督促指导。”

(二)建立常态化的专门指导机构,以联席会议的形式指导校外教育工作。

校外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而联席会议或者校外教育协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协调和指导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据此,2000年6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建议各省市有关部门成立“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和指导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及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

我市现有的校外教育存在定位不清、功能重叠、投入失衡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校外教育机构均隶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条块分割的职能分工,以至于在机构的目标设定、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存在难以协调的现象,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虽然广州市在2005年11月成立了由13个单位组成的“综合治理办公室”,但在职能上还不是面向儿童校外教育管理设立的,仅仅是负责协调、管理和监督与学校相关的治安问题,因此,如果成立市一级校外教育管理的专门的指导机构,则将有利于各机构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解决资源上的失衡现象,科学提出各级校外教育机构的考核、评估标准,也有利于落实校外教育教师的相关政策,规范校外教育师资的培训、评价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培英,肖秀平,熊少严.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0(3).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段小斌(1982-),男,山西襄汾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5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对高职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部分学生面对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加之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化,在道德上陷入了困惑、迷茫的境地,出现了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工作内容、方法和途径已刻不容缓。

一、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人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全世界唯一持续发展而未中断的文化,悠久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在继承和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中要尤其注意弘扬其中的传统美德。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这对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工作贯通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脱离德育工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缺乏正确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主动传授和受教育者的自我内化相统一的过程。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学生,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能力教育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相对而言,在德育工作方面则显得薄弱,存在“高、大、空”等形式主义的现象。讲“爱国主义”,则讲大道,学生不以为然;讲“传统美德”,则空洞说教,学生无动于衷;讲“行为规范”,则采用“灌输”的方式,成效甚微。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内容与现实存在脱节

多年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现实作用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德育工作的内容没能与现实相结合,缺乏现实性,不能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时,主要是通过书刊、影视作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描述、讲解来开展的。学生因此缺乏切身体会,看的时候感慨颇多,然而一回到社会现实中,其所看所感便没有了实际的指导效力,不能使其将美德付诸实践。再加上当前对主流、正面的文化宣传不到位,非主流文化盛行;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文化氛围,学生找不到可效仿的榜样去激励自己,因而在道德上存在知行脱节。这些都表明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德育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养成学生良好品行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缺乏有效的队伍建设和机制保障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思想不新、人员不足、后继无人的问题。“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一些教师的道德水准达不到为人师表的高度,其不能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还可能从他们身上受到一些负面的不良影响。同时,德育工作本身不能用硬性指标来衡量,德育工作开展得如何也缺乏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不能正确把握德育工作的标准与尺度,因此,德育工作水平往往因老师的不同而参差不齐。另外,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缺乏有力的机制保障。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如何发挥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德育工作机制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加强德育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四)社会舆论的误导

社会舆论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着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舆论宣传、社会风气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反之,社会舆论的误导,不负责的宣传,往往使他们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甚至走向违法犯罪。如新闻报道中喜多忧少,误导学生产生一种“天下太平”的意识,导致其抗挫折能力不足,学生工作之后才发现很多事情与自己最初的认识迥异;当前的形式主义蔓延,在各种检查、评比中弄虚作假,只重表象、不重实效,这会使学生产生华而不实的不良品质;当前选拔机制中,也存在走过场现象,只重关系、重金钱,而不重能力,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宣传,致使影响面扩大,使学生受其误导;此外,一些影视作品、书籍常常充斥着色情、暴力,这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研究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优化德育工作。

(一)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合乎规律

高职教育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也应落在学生身上。同时,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德育工作应该把学生看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开展德育工作。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加以正确引导,发展其正面兴趣,摒弃其负面爱好;当其出现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指导,不抛弃、不放弃,直至他们走入正轨;对于抗打击力弱、意志不坚定的学生,要“一对一”地对他们进行帮助,仔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进。最终使大学生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他们在基本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强化教师育人功能和榜样作用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等思想道德品质,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教师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因而教师更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心于为国家建设培养栋梁之才。其次要有优良的政治品格,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随波逐流,不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洁身自好,不追名逐利,踏踏实实工作、本本分分做人。最后还要热爱和尊重学生,并为了学生的发展能严格要求学生,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以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三)学校和家庭德育工作并重

德育工作不能只靠学校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家庭应同学校一道共同担负起学生德育工作的重任,这样才能形成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整体的现实教育环境。学校和家庭德育工作并重要求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使得学校能及时知晓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学校和家庭德育工作并重、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学生、家长、老师多交流、理解、信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认真组织课程内容,将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善与恶、美与丑、人生百态、历史故事、情景角色等内容,经过仔细讨论、认真分析,对学生做正面引导。要重视教学效果,使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鼓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所学到的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强调责任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感

对学生加强责任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许多社会矛盾的出现,是因为人们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所致。责任教育的内容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四大部分。首先,强调生命责任教育,只有珍视自己的生命,才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才会对他人的生命负责,进而才能履行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其次,应有回馈意识,要多为别人考虑,多为父母、集体、社会考虑,只有将自身置于大的社会背景、环境下,才能真切感受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使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他人,做好自己,尽职尽责,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还应加强高职学生行为责任意识。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只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有成才、报效祖国之心。

(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不仅在智力发展上存在着差异,其在心理其他方面的发展上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有些学生心理发展滞后,和同学沟通少,情感交流不多,显得不合群,在班级中表现不突出,常常默默无闻。这部分学生应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时重点关注的对象,要找他们多谈话,多沟通交流,排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从心理上真正融入集体当中。要实现这些目标,仅仅靠课堂上的几节课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和手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内化优良道德品质,实现德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高职院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认清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力争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美)杜威.杜威五大讲演[m].胡适,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Z].2004-10-14.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6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兴旺发达。

1.贫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农村教育得到了发展,但贫困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非常有限的土地难以留住这么多的农村劳动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大多数父母外出,其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多的弊端。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二是在教育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落后,表现出严重重男轻女、重智轻德、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三是教育方法上更是单调落后,普遍存在多要求少表率、多物质奖励少精神投入、多包办代替少实践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文化素质方面的因素。

1.1贫困农村经济落后。(1)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因农村经济落后,大部分家庭条件差受经济状况影响,大部分农村家长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抛下子女离开农村到城里去经商打工,这就导致了许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学校和教师。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农村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农民为子女大多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而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

1.2农村家长素质偏低。多数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在农村家庭教育中分数往往代表一切。据调查显示,62%的农村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2.解决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现就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立学校、家庭互相沟通的制度,做到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育人。家庭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掌握孩子参与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进行教育引导。

2.2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家长学校是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更新、改革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证家长学校正常活动;有集中讲授、组织座谈、经验交流等的活动形式;这些都是一所合格的家长学校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2.3落实家访工作。家访作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和个性特点,能够与家长进一步在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也能够改变教师陈腐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因此,学校工作中把家访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于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4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思想。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家长的垂范意识和责任感。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与引导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214-01

目前,民办高校规模和办学水平都在不断的发展提高,其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当中,而非正式群体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类型,其规模和影响都不容小视。本文从民办高校在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与引导中存在问题着手,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在民办高校的管理中有实践意义。

1存在问题

1.1非正式群体领袖的作用没被充分发挥

领袖人物的素质可以决定非正式群体的性质、类型、规模甚至存亡时间,没有领袖人物的群体是不能称其为群体的,他们对非正式群体凝聚力的大小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调动领袖人物的积极性,并通过他们带动非正式群体发挥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消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民办高校非正式群体,很少会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更谈不上对其领袖给予培养、引导。他们领袖的产生,没有群体之外的人给予监督和把关,或推荐或自主产生,标准也跟正式群体的要求有所不同。他们的作用和影响也没有足够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因而,从教育引导非正式群体的角度上讲,民办高校的非正式群体领袖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

1.2正确的价值观和友谊观教育不够深入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友谊观形成强大冲击和严重危害。而教育自身的缺陷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某些局限,加之受到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影响,高校存在重理轻文、重工轻理,专业教育过窄、功利导向严重的倾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比较薄弱,正确的价值观和友谊观教育不够深入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1.3对消极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缺乏智慧

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民办高校内,在普通高校中也存在这种情况。对于学校中的消极群体,学校就如视洪水猛兽一般,一概强堵和打压,采用粗暴、生硬、简单化的办法,而这种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治标不治本,表面平静了一段时间,这类群体仍然会出现,而且会引起群体成员的逆反,可能会做出与学校规章制度更违背的事情。也就是说,对消极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目前高校仍未重视,而且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运用较好的管理策略,也就是管理中缺乏智慧。所谓管理策略,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管理方式方法。按照原有的粗暴管理方式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应该对其成员主动接近,了解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感情,然后从中施加影响力,加以诱导,使其转化为积极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1.4学校在管理上与家庭、社会联系不够紧密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限制以及错误思想影响,使我国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一定问题,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够,配合不好,产生脱节情况。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家长的教育缺乏科学性,有很强的随意性,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就出现了过分的娇惯、溺爱,有的因为教育观念问题,使用简单粗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而社会教育则出现无能为力的状况,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体现的问题,直接会影响到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学校长期的正面积极教育,有时会被偶尔的浏览一次黄色网站、被家长不负责任的一句话一个举动而彻底否定。

2应对措施

2.1加强对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教育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所以,只要引导核心人物积极向上就可以影响其他人,收到“教好一个人,影响一批人”的效果。学生工作者应当对非正式组织的领袖人物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其采取平等、信任、理解、热情的态度,关怀与帮助相结合,鼓励与教育相结合。重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尊重、关心、爱护他们,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他们提高素质,进而提高其成员的整体素质,形成进步健康的群体精神和良好的群体心态,促使其追求目标与民办高校教育目标、社会价值目标一致。而对于那些不容易转化的并且可能产生破坏性的“核心人物”,不能不闻不问,更不可以姑息迁就,必须坚决按校纪校规进行严肃处理。

2.2在政治理论教育中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友谊观教育

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开展价值观和友谊观教育。一是重视课堂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和理论研讨等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要利用高校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例如理论学习小组、团校、党校、学术报告会,对开展的针对大学生的人生专题报告会,并利用学生欢迎的知识竞赛、研讨会、辩论赛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丰富人生的理论知识。二是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充分利用大学生寒暑假里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时间。通过学习参观、社会调查、劳动生产,与农民和工人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使得青年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密切与工农的感情,增长他们的实践知识,从而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知行统一。

2.3加强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监控

民办高校应强化管理功能,平时应该深入调查了解,及时准确地把握在学校中存在哪些非正式群体,了解他们的数量和类型,参与这些群体的成员数量、群体状况和发展状况、哪些群体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对于那些同正式群体目标相悖的非正式群体,则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和行动目标,一旦发现有不良苗头,就要积极采取管理手段,限制乃至阻止它的发展,以防发生不良的结果。更要能够抓住群体的核心人物,并尽量能够在其当中找到“眼线”,如有背离学校规章制度或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要第一时间汇报,并能及时处理,防范于未然。

2.4学校要与家庭、社会加强沟通

根据目前在高校教育中出现家庭、学校、社会缺乏沟通与合作这一问题,我们提出要促进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形成合力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学校加强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晓玲,罗宝成.民办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自然性影响力[J].南通大学学报,2008,6.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贫困农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17-02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兴旺发达。

1.贫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农村教育得到了发展,但贫困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非常有限的土地难以留住这么多的农村劳动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大多数父母外出,其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多的弊端。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二是在教育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落后,表现出严重重男轻女、重智轻德、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三是教育方法上更是单调落后,普遍存在多要求少表率、多物质奖励少精神投入、多包办代替少实践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文化素质方面的因素。

1.1贫困农村经济落后。(1)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因农村经济落后,大部分家庭条件差受经济状况影响,大部分农村家长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抛下子女离开农村到城里去经商打工,这就导致了许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学校和教师。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农村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农民为子女大多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而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

1.2农村家长素质偏低。多数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在农村家庭教育中分数往往代表一切。据调查显示,62%的农村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2.解决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现就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立学校、家庭互相沟通的制度,做到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育人。家庭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掌握孩子参与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进行教育引导。

2.2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家长学校是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更新、改革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证家长学校正常活动;有集中讲授、组织座谈、经验交流等的活动形式;这些都是一所合格的家长学校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2.3落实家访工作。家访作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和个性特点,能够与家长进一步在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也能够改变教师陈腐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因此,学校工作中把家访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于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4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思想。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家长的垂范意识和责任感。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5转变教育方式方法。要学会与孩子沟通,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美的熏陶有机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

总之,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及高校学费制度改革,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在高校中产生了一部分贫困生群体,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根据现行政策,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使得他们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顺利完成了学业。国家的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欢迎,但现行的资助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偏重于对贫困生物质的资助,而忽视了对贫困生德育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认识教育等问题,造成了一部分贫困生虽然解决了经济方面的困难,但精神上、心理上的困难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部分贫困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过分自卑、敏感、抗挫能力较差等情况,也有部分贫困生缺乏诚信和感恩心理,觉得自己获得国家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恶意欠贷,不履行还贷义务。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成效,在贫困生群体中产生不好的影响,阻碍了助学工作的发展,因此,对贫困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就显得尤其紧迫。

(二)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徐桂峰所著的《浅析高校贫困生问题》和河海大学人文学院的陈芳所著《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等;这部分研究成果阐述了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还有专门针对助学工作政策性的研究及运行机制方面的创新这方面的研究,如四川大学陈灿平的博士毕业论文《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和湖南师范大学贺东的硕士毕业论文《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研究》等。但专门针对在新资助政策下对资助育人功能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新资助政策下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建设和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往的资助政策已经不适用,国家在2007年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简称新资助政策)。政策的出台是一个手段和办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高校贫困生不要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而影响受教育的机会,令贫困生也能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除了在经济方面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以外,还要对贫困生进行品德教育、诚信教育,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三、阻碍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一)新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尚不到,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新资助政策,新政实施以来,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政策的覆盖面广,资助力度大,内容丰富,既有勤工助学、国家奖助学金,也有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免除了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但对于新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尚不到位,从高校资助工作部门到贫困生和社会都对政策的育人根本目的认识不足。

(二)资助工作透明度尚需加强,现行高校资助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化,通过几年的运行,各高校也掌握了切合自身实际的一套工作办法,能够保证资助工作顺利的开展,但在资助工作的透明度方面重视不足,受资助的学生没有从多方面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其本身的关怀,对学校老师、工作人员的付出、同学们的关心、贫困生之间的谦让也没有很好的理解,成为阻碍感恩教育的影响因素。

(三)部分社会资助心态不端正,在新资助政策出台后,允许社会资源进入高校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社会的资助是相对于国家资助的一个重要补充作用,表现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也是企业回馈社会、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一个良好局面,但有部分社会的资助存在心态不正的情况,如企业以资助的形式达到吸收人才的目的,或者打着资助的旗号对公司企业进行宣传,这些不以帮助贫困生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为目的的社会资助令到受资助着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是在自食其力,是在获取报酬,是在等价交换。这样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会使得贫困生在接受其他资助的时候缺乏责任感,过于功利,成为阻碍实现品德教育的一个影响因素。

(四)“心理扶贫”力度不够,贫困生在高校里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家庭没有能力缴纳学费、甚至无法支付他们日常生活的费用,在物质横溢的时代,难免会承受一定的压力,贫困生普遍具有敏感、自卑、抑郁、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理困难的能力不足,遇到困难后容易自艾自怜。在高校,鲜有专门针对贫困生进行心理预防性疏导的工作预案,一般是等到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干预,成为阻碍贫困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影响因素。

四、强化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工作机制构建

(一)显性资助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对贫困生需要进行物质经济的资助以外,还要利用征文活动、座谈会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让受资助的同学了解资助的目的,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物质资助与人格培养相结合,除了物质资助以外,对贫困生人格的培养同样重要,贫困生较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容易被发现,但却影响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高校的心理咨询部门应该重视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他们进行预防性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

(三)整体教育与个体指导相结合,高校贫困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普通大学生的一员,和普通学生一同接受整体的教育,但他们又具有一些个性上、心理上的特征,这就要求高校除了为他们提供整体的教育之外,还要针对个性对他们进行个体指导,如对个性要强的贫困生,可鼓励他们从学业方面发展,对于个性敏感胆小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和工作,对于容易自卑的学生,可对其多加鼓励,肯定其优点;对贫困生进行个性指导和整体教育能够有效地保证资助育人的成效。

五、结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资助工作必须体现出育人的功能,既要在经济上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又要将资助工作当做一个育人的手段,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梁红军.德育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D].赣州师范学院,2010(06).

[2]徐桂峰.浅析高校贫困生问题[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7).

[3]杨晓慧.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4]闫晓.高校贫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7(6).

家校社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篇10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留守学生的父母

教育认识上的错误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父母却没有这样的认识,他们许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清楚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也不懂得家庭教育的真正涵义,把教育问题只理解为学校教育,也只寄希望于学校、推托与学校,大部分人对孩子的关爱只停留在物质层次,忽略了孩子必不可少的情感心理关怀、品行和道德培养。

2.留守学生监护人

重养不重教,难当教育管理的责任监护人通常是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称为隔代监护。他们大都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吃饭穿衣,但求物质、生活上对孩子的满足,而其它方面,农村老人自己文化水平就不高,想管也管不了;单亲监护人的劳动负担都很重,过重的劳动负担让他们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也会缺乏耐心;其他的亲戚之类的监护人,也对孩子深不得,浅不得,唯恐其因父母不在而感觉“寄人篱下”,各方面不敢苛责,从而降低了对孩子的要求。

(二)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留守学生是伴随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而产生的,这要求传统的农村学校教育适应时代变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有应对之策。然而,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和领导并不认为这是很要紧的问题也就不那么重视,显然他们还未意识到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只是认为留守学生难教难管,也对此类问题抱着习以为常、抱怨、推托的态度。教师对此问题受精力、能力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限制,而农村学校则是因为经费严重短缺,而且教育编制紧张而无力顾及。

(三)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时间上,农村留守学生比流动学生出现的稍微早一些或几乎同时出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单指流动儿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成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对地处偏远农村的留守学生却极少关注。流动儿童身处城市,因为媒体关注而获得舆论的支持,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农村留守学生困难进入媒体的视野,还缺乏社会表达途径,得不到舆论的支持,因而很难成为政府的议题。但即使在这个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政府也没有就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采取实质性的的措施,缺乏相关的指导政策和经费保障。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支持动力不足

1.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方面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但还是主要停留在对他们生活条件等物质基础上的关心,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安全守护等精神层面关注的少,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尚未引起广泛重视。调查发现,长期以来,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存在着狭隘认识误区,表现在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重点是生存权利、生命安全的保障,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教和全面发展需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来共同互动应对。社会组织发展度不高,没有发挥出政府“减压阀”和“调节器”应有的作用。

2.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社会是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阶段,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正常家庭而言,父母充当了阻挡不良社会风气的第一道防线,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当生活在复杂混乱的社会环境中,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害,教育上面临着严峻挑战:地区网吧、台球厅等游戏摊点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娱乐的主要场所,加之农村地理位置偏远监管力量薄弱,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制度规定执行不好,使农村留守儿童沉溺其中,并增多了沾染打架、、抽烟等不良习气的社会风险。

(二)学校方面没有力行教育管理全部职能

1.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滞后

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素质能力拓展,但是以考论英雄的方式没有改变。农村学校办学思想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偏差,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干预,使学校缺少提升素质、培育德行的良好环境,使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味的学习书本知识,素质教育形成了历史欠账,在成长中很难弥补。对非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或多或少为提高孩子的素质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如培养业余兴趣、开发智力等,但是这受到家长的自身认识和受教育程度的制约,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本身就缺少家庭教育的第一道关口,当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不良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在所难免。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不紧密

学校与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能否有效衔接,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农村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缺失引起的各类问题,如性格上的、心理上的、社交上的等等,需要学校和家庭间的有效衔接,以求学校教育中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调查看,学校和家长、监护人之间沟通联系不密切,尤其是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不具备实现两者沟通客观条件,学生家长不能参与到学校教育中,错过了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这无疑加剧了学校和家庭间脱节现象的发生。学校与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当两者间沟通不畅,学校教育中缺少对留守儿童真实情况的了解,失去了知识教育外培养的针对性,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并放大。

三、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策略

(一)家庭层面

1.父母要提高认识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教育,生活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若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缺席,都会在孩子的人格上形成某种障碍,影响他们今后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成员。因此,随着流动儿童在城市受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出务工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小学至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说来更需要父母的关爱,不要仅仅以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来弥补亲情的缺失。

2.提高家庭教育责任感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作父母的外出之前务必做好孩子的安排,要考虑孩子的教育环境,慎重选择孩子的监护人,而且尽可能选择有精力和能力乃至素质高一点的监护人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要协调好监护人、孩子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嘱托监护人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尽量经常的与孩子交流各方面的情况,积极营造完整、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学校层面

1.学校需要介入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功能,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给家长及孩子监护人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技能和方法。可以通过印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剪贴各种有关家教的资料等,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唤醒对子女全方位教育的责任,或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或常用电话与在家的孩子及其老师多沟通,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引导家长处理好家庭各项职能之间的关系,对外出务工和教育孩子应作全面考虑,慎重对待。

2.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

第一,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对班级里的“留守学生”要关注、鼓励和帮助。第二,学校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尽量改善学生寄宿条件或开办专门的留守儿童宿舍,给这些孩子提供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三,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加强寄宿制学校的日常管理。同时,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建立起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渠道。第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留守学生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定期开展思想、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第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吸引学生。

(三)政府层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关注

政府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而且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较好的生活、住宿条件;针对学校周围的游戏厅、网吧、出租小说的书屋、小餐馆以及游戏娱乐场所,出台强制性的措施,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重新制定合理的教师编制标准,要增添专职生活辅导教师的配置;整合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

2.要加快推进相关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