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十篇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十篇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0:29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1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labsofartincollege,artlaboratorymanagementhasbeenprominent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imingattheproblemsinartlaboratorymanagement,thepapersummarizesthelaboratorymanagementmodethatsuitstheschoolcurrentlyaccordingtothelaboratorymanagementexperienceforreference.

关键词:艺术;实验室;管理;模式

Keywords:art;laboratory;management;model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16-02

0引言

实验室的管理是当今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和效率。根据自己这几年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实验室管理的体会:

1学院目前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学院的实验室在建设初期,都隶属各专业教研室,都是在教研室的领导下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种单学科、小而全的实验室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和科研的新需求,并且艺术类实验室在多数学校受重视不够。

1.1教研室间不能达到完全的资源共享实验室管理体制多层,缺少共享信息。学院的实验室既要在行政上受学校设备管理部门和院行政的领导,在教学上又要受教务部门和教研室的管理。其结果是没办法使实验室和实验室之间充分结合、资源共享、共同开出综合性实验。

1.2实验室使用较随意,不利于设备维护和利用率统计排课时有“顶牛”现象,原则上各教研室的排出的实验课表都要交院教务办审核,统一整理后上交学校教务处备案。但是实验室管理员多为各专职老师兼任,自己拿着钥匙自己上课很是方便,其结果是实验室设备维护不能按计划进行,设备利用率不能准确统计。

1.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不到位随着学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设备日益增多,诸多因素都极大地加重了实验员的管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管理难度,使人力资源严重紧张。

1.4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不够高校实验室开放应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指导原则。但是目前学院的实验室管理队伍薄落,缺乏资金和制度方面的激励措施,导致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大。

2艺术类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索

2.1对现有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首先理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结构、层次和隶属关系等,打破那种原来实验室归学校、学院、教研室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改为学院成立统一的实验室管理机构。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实验仪器、实验人员等资源要集中管理、统一调配。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日益兴起,那种以教研室为基础单位来管理实验室的弊端日渐显现。因此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目前学院实验室正处在教研室管理向统一管理的过度阶段。随着学院实验室的增多,院领导高瞻远瞩,在学院人员配额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占用学院招聘名额专门引进两名相关专业的硕士专职管理实验室,成立了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对全员的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完善,艺术设计学院的实验室管理水平一定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高度。

2.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验室技术队伍的素质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素质,有利于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这是实验室工作的当务之急。提高实验室技术队伍的素质,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高现有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

首先应聘任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担任实验室主任,他们有多年从事教学及实验室工作的经验,热爱本职工作,能胜任实验室主任的工作。其次要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来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把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进来,从而提高学院实验室的总体管理水平。再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现有技术队伍的素质,比如在实验室的实践活动中,让实验人员经受锻炼,提高业务素质;利用高校优势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鼓励参加学术活动,订阅有关刊物,提高业务水平等。目前艺术设计学院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已经建立,由于尚处在建立初期在人员、制度、规模等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校院两级领导的重视加之实验技术队伍和管理人员的努力,艺术设计学院的实验室管理机构会逐步完善,各方面人员素质会逐步提高,为学校的二次创业贡献力量。

2.3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高校实验室不仅承担传统实验教学任务,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场所,因此学生除了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学外,还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进行拓展实验、自主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各方面的实习实训,所以高校的实验室开放成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作为艺术学院主要切仅有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场所,作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实验与实践基地,开放时间的多少、开放对象的广度、开放的质量和效果无不体现实验室的效率,这个效率既是工作效率,也是场地、设备使用率的效率,如何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也就是工作效率)是需要不断研究,不断改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重要课题。

目前学院的实验室开放主要包括学生完成作业、完成参赛作品等,都是停留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简单实用上,有些实验室的开放人时数虽然非常可观,但真正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实验室管理机构成立后根据学校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办法来规范学院实验室的开放。具体制度和办法有:①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实验室开放分为预约开放和定时开放。就是说学生想去实验室进行实验,要么提前预约填写相关表格,要么在实验室没课并且是开放时间的时候才能够进入相关的实验室。②根据学校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制定了适合学院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③在目前实验技术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抽出相关的人员负责实验室开放,并联系教研室安排教师辅导。④制定了相关的实验室开放的考核办法,给学院建议给辅导教师一定的补助,给参加实验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

实验室开放看似简单,有些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时间和空间就能出效果,其实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还远远不够,实验室开放式要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管理模式,它涉及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和理由、实验技术队伍、实验经费,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激励的配套。

3结束语

艺术类实验室的管理不像传统理工类实验室管理那样有据可循,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碰壁,不断的改进才能找到适合艺术类实验室特点的管理办法和管理体制。以上几点只是笔者从事艺术类实验室得出的愚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任宗礼.浅析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8.

[2]刘莉平,陈志刚.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践教学,2009.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2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侧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而实训室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学习环境,是社会工作环境的一种模拟,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基地,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高职院校教学及科研的成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积极探索实训室建设、管理及运行的机制,提高实训室管理的有效性和运行的高效性,最大化发挥实训室的育人效益,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有效地进行学生实训组织和分类

专业课堂教学必然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开足上好实验课,是科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尽量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演示实验通常只是老师做,学生看。而有些演示实验可见度差或现象不明显,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为了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促进思考,发挥所有感官的功能,可积极创造条件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2.尽量变分组实验为单人实验。按一般规定,学生实验是多人一组,可努力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把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改成较少人员一组来做,大大扩展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知识和技能,能有效地克服多人一组实验时的时间浪费,争抢仪器等现象。这样做虽然会使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同时也给仪器设备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但学生会十分满意。

3、尽量变封闭型实验为开放型实验。凡是课上没有完成或效果不佳的实验,学生均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到实验室重做。实验室都应予以满足,并且允许学生挑选仪器,设计独特的实验项目。

三、建立制度,有效规范实训室的管理

高职校内实训室管理应适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要体现现代化职业教育理念,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改革创造条件,要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保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工作可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规律与原则指导下,提高管理水平,使实训室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发展。

要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科学的管理。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如颁布实施《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办法》、《实验设备管理制度》、《实训老师工作职责》、《实训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与办法。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实训室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训室建设的合理性,提高设备的投资效益,使学校实训室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四、不断学习,提升实训室管理的绩效

学校学期初可订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凡课程标准与教材规定做的演示与分组实验,应保质保量的给学生开出。每次演示与分组实验应预先写好实验通知单,课堂上的演示、分组实验有仪器配备、使用情况、过程等应有整体效果记录。实验完毕后的仪器能够履行仪器借还手续,进行全面的检查后整理收放原处,以便下次使用。同时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专业调整,重新布局专业群,以专业群为基础单位,设立专业群实训中心。在专业群的基础上,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训设备和实训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管理。

高水平的实训室管理直接体现于实训设备的高利用率,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可以将必需的常规仪器设备归各实训室专管,而实训中心对贵重仪器和通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让不同的实训室分时使用,或实现一室多用。从而实现各实训室之间通力合作,共享仪器设备和场地,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管理管理模式

一、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大部分是封闭式的,即学生只能在安排好的固定时间到实验室做规定的实验项目,这种“抱着走”的实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上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教育部在2001年以1号文件颁发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要在高校中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并在本科教育评估体系中也将开放性实验室作为一个评估指标。开放性实验室就是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开放性实验室是指学校正式建制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面对大学生、研究生开放使用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适应了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提高实验室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

我校在进行高等教育实践改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项目,经过几年的扩招,学校规模迅速增大,各实验室普遍承担了比较繁重的课内实验教学任务,如何解决课内教学与课余时间实验室开放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实验室吸引不同学科的学生进入实验室,特别是颇具特色的实验室,使学生普遍接受到更好的医学实践教育是我们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尽快建立起有特色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措施

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开放的现状,并结合我校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和发展规划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研究提出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模式,根据以上管理模式,在学校各实验室进行实践研究与探索,并依据实验室开放的成果,为新形势下实验室管理提供重要实践经验。

(一)建立健全开放性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我校制定了《九江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试行)》、《九江学院实验室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有关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一整套较完整的开放性实验室工作流程。各实验室在实验室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开始实施,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已基本成熟,学校也将这些管理制度纳入学校的制度汇编中。

(二)各院(系)建立开放性实验室

分管实验室的部门下发了关于申报开放性实验室及实验项目的通知,各院(系)实验室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开放模式,制定开放办法,并将申报材料报教学保障处组织审查。通过组织专家审核后的实验室和实验项目,通过网络、海报等信息途径,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室和实验项目。

(三)开发“开放性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系统”

经过调研和查询相关资料,结合我院实验室开放情况,在九江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的系统中添加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块,这样以来解决了开放实验室在管理方面的核心问题,如实验室预约和查询。要做好这些工作单靠手工操作很烦琐且易出问题,有了管理系统的支持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这一模块是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出现使我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更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学生在开放时间内通过登录校园网进入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网上预约实验时间。科学有效的利用实验室资源。

三、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果

(一)开放性实验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人文信息工程学院通过网络、海报等途径,进行广泛的宣传。学生利用双休日到实验室做实验,护理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中除了加强学生对现场急救技术的操作和重症监护系统的模拟使用外,还开设了“护士行为礼仪”实验项目,使参加的学生护理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医学检验系的开放实验项目中有一题名为“剧烈运动后尿液成分改变”的实验深受其它院(系)学生的欢迎,有部分学生也纷纷要求加入到这一项目的实验中来亲自感受。实施实验室开放以来学生们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取得专利2项,发表实验论文20多篇,基础九江学院还依据学生的实验成果组织汇编了《实验教学改革论文集》。

(二)建立了一套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

开放性实验室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起辅导作用。在管理工作上采取以院(系)为单位,学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提倡实验室自主管理模式。各院(系)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实施措施,从而使开放性实验室管理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三)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由于开放性实验室存在实验人员和开放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项目多变等复杂情况,这样不仅加大了实验室的工作量,也对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性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实验指导、预约、查询和管理等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时间,达到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目的。此系统的建立对学生来说,能方便在局域网上动态的了解各实验室及实验项目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对实验教师来说可以了解每个学生预约情况,安排好学生实验时间,减轻工作负担。对主管部门来说,可以详细了解各实验室开放情况,从宏观上指导各实验室开放。总之,此系统可大大提高实验室开放的效果及管理水平。

我校实验室开放经过了两年多的实践,已初显成效。目前已有13个实验室正式对学生开放,开放性管理运行正常。但是,实验室开放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经费不足、设备维护、实验指导教师等保障措施很难一步到位,实验室开放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更多深入的实践研究,不断摸索和改革以寻求发展。对此,学校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采取切实措施继续推动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原有的开放时间长、层次多、覆盖面广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数量与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小权,邹丽英.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4):107-109.

[2]陈昭炎,李惠玲,范明星,等.开放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1):107-109.

[3]卢学英,周树棠.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6(5):123-124,127.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传统管理模式;开放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12-02

一、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1.实验室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摇篮。实验室是沟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桥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实验室更被喻为科研领域的麦加,是科技工作者向往和追随的地方。其科技创新成果往往代表了世界前沿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诞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都诞生在实验室。

2.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进而努力进行创新实践、创新创造,锲而不舍,从失败中总结提高,最终完成实际的科学创造。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实验室是开展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实验室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是建立学校知识创新体系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既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又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设备使用率低,资源严重浪费。院系教研室根据本专业的需要选择采购实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建设的实验室往往专业针对性强,规模小,功能单一。单一功能实验室设置仅为一门专业课程服务,表现为有课使用,无课闲置,设备等资源使用率低,造成了实验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资源浪费是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中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2.实验室建设经费分散使用,经费使用效益低。有限的实验室建设经费被分散使用,造成使用经费额度小,必要的大型实验教学设备无法购置,经费只能用来购买基本的实验教学设备,建设经费不能统筹安排,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建设经费的最大效益。同时,这很容易造成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造成重复建设率高。

3.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散的实验室建制导致了实验室规模过小、功能单一,所设置专业和学科的实验教学能力封闭性较强,实验教学涉及知识面单一,缺少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造成了缺乏跨专业学习的机会与条件,无法适应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室相互独立,导致实验内容只是围绕所在院系教研室专业课程的开设来设置,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三、建立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建立开放实验室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实验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等较高层次的实验项目越来越多,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建立开放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开放实验室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验室管理水平,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和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

2.建立开放实验室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实验室的弊端。开放实验室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提高实验资源效益,使实验室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开放实验室能转变和更新传统的实验教学理论,带动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及实验内容的改革,建立新型的开放实验室运行模式,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能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固有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使实验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高最优化的实践环境和学习空间。除此之外,开放实验室能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扩大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对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如何建立高校开放实验室

1.开放实验室的建立应以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原则。开放实验室模式应以改变传统实验授课方式为起点,应以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为主线,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验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同时,开放实验室应坚持训练与提高相结合,低起点与高层次、高目标相结合,发挥个性与兼顾一般相结合。我们要以传授实验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为立足点,以创新思维、实验设计为核心,以有利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循序渐进地根据各专业特点采取各种模式建立开放实验室。

2.开放实验室建设应坚持“实验环境开放、实验内容开放”的原则。首先,实验环境开放是开放实验室的基础,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建设基于网络化的开放、以人为本的新型实验环境,实现实验室设备、资源、管理信息化。新型实验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进行管理。其次,实验内容开放主要通过“必修实验”、“选修实验”、“科技创新实验”、“综合实验”、“科研实验”等多种实验形式建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被动、灌输式实验向主动寻知求学的主动实验转变。再次,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实验预约系统,赋予学生充分的自自填实验课表、自选实验项目、自定实验内容、自拟实验方案、自带实验课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放。

3.开放实验室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学校在实验中心建立虚拟实验服务器,将部分实验项目的资料统一放到服务器上,并利用一些仿真软件,模拟实验环境,在校园网上建立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从校园网内任何工作站登陆虚拟实验服务器,通过用户验证后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这突破了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丰富的实验内容。学校师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浏览实验室管理系统主页,查询各个实验室设备情况和开放时间,并可和实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验需求。因此,开放实验室的建立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新型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借助这一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开放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开放模式。

4.开放实验室应逐步实现对外开放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需要实验室自身的硬件设施不断升级与改善。传统实验室服务范围的封闭性是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个弊端,它一方面导致实验资源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还存在实验室资源不足的现象。因此,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内容还应包括对社会的开放,包括对其他高校、企业和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的开放,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是缓解实验室资源短缺和实验室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对社会开放,除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发挥社会效益之外,还有助于提高实验室自身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收费实现设备的正常维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使用,有助于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改造。

五、加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1.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开放实验室正常工作的基本保证。首先,实验室主管部门务必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分析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仪器设备安全。其次,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严密的操作规程,落实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确保师生安全与实验设备安全。第三,抓好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生与开放实验室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开放实验室学生负责制,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2.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开放实验室与传统式实验室相比,存在着实验时间不确定性、实验项目多样性、实验内容多变性、实验对象多层次和多专业等问题,开放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增大。强化科学管理,完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开放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我们要加强建立申报制度、建立预约登记制度和建立自选课题可行性论证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负责制度》、《开放实验室管理规则》、《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开放实验室仪器损坏赔偿办法》、《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管理条例。

六、结语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育;管理

一、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可促进高职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侧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而实训室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学习环境,是社会工作环境的一种模拟,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基地,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高职院校教学及科研的成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积极探索实训室建设、管理及运行的机制,提高实训室管理的有效性和运行的高效性,最大化发挥实训室的育人效益,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有效地进行学生实训组织和分类

专业课堂教学必然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开足上好实验课,是科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尽量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演示实验通常只是老师做,学生看。而有些演示实验可见度差或现象不明显,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为了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促进思考,发挥所有感官的功能,可积极创造条件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2.尽量变分组实验为单人实验。按一般规定,学生实验是多人一组,可努力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把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改成较少人员一组来做,大大扩展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知识和技能,能有效地克服多人一组实验时的时间浪费,争抢仪器等现象。这样做虽然会使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同时也给仪器设备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但学生会十分满意。

3、尽量变封闭型实验为开放型实验。凡是课上没有完成或效果不佳的实验,学生均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到实验室重做。实验室都应予以满足,并且允许学生挑选仪器,设计独特的实验项目。

三、建立制度,有效规范实训室的管理

高职校内实训室管理应适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要体现现代化职业教育理念,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改革创造条件,要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保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工作可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规律与原则指导下,提高管理水平,使实训室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发展。

要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科学的管理。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如颁布实施《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办法》、《实验设备管理制度》、《实训老师工作职责》、《实训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与办法。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实训室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训室建设的合理性,提高设备的投资效益,使学校实训室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四、不断学习,提升实训室管理的绩效

学校学期初可订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凡课程标准与教材规定做的演示与分组实验,应保质保量的给学生开出。每次演示与分组实验应预先写好实验通知单,课堂上的演示、分组实验有仪器配备、使用情况、过程等应有整体效果记录。实验完毕后的仪器能够履行仪器借还手续,进行全面的检查后整理收放原处,以便下次使用。同时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专业调整,重新布局专业群,以专业群为基础单位,设立专业群实训中心。在专业群的基础上,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训设备和实训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管理。

高水平的实训室管理直接体现于实训设备的高利用率,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可以将必需的常规仪器设备归各实训室专管,而实训中心对贵重仪器和通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让不同的实训室分时使用,或实现一室多用。从而实现各实训室之间通力合作,共享仪器设备和场地,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

各实训室也可根据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进行开放,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时间来进行技能训练,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建立预约开放制度,规定若干开放时间,或局部开放,或全部开放,从而调动学生训练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验管理单位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办法对实验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全力提高实训教学效益。

以上,是我对高职教育实训室管理的学习与总结。通过以前报关员工作经历、工作方法的积极探索,让我以后能在实训培训管理方面有进一步提升,更好地为教学质量提高服务。

【参考文献】

[1]陆恩.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0,9(4):46-47.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6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实验室开放是提高实验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从实验室开放的内容、管理、评价等相互联系的方面,论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室开放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的保障体系,独立学院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实验室是基础,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是关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是保证。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

独立学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努力推进符合自身实际、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实验教学作为独立学院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是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方面。本文试从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教学和保障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对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1 实验室开放是提高实验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独立学院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较为重视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对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而在实验教学中,大都沿袭传统的“教学实验”模式,实验教学局限在对理论教学内容的验证和巩固,存在教师组织设计、学生被动接受的多,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少;学生按照教师和实验指导书设定的方法和步骤程式化操作实验的多,自主设计、自主完成实验操作的少;学生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的多,主动积极思考的少;基础性、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少等问题,导致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不高,缺乏实验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学生所学知识停留在口头或文本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实验教学是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较为普遍存在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如何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是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

独立学院深化实验教学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验室开放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独立学院办学实力的综合体现。实验室开放是指各类实验室、实训室、计算机房、创新实践基地等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特色,利用现有的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对全院学生实行全面开放。实验室开放“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时间固定、实验内容固定、实验对象固定的教学模式”[1],主要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二是实验内容、手段、方法的开放。

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实验提供时间、空间和设备条件,既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独立、自主思维和研究创新的实验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使用设备、独立完成实验和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实现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实验室开放符合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既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力支撑,又是提高实验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增强了实验教学的生命力。

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实验教学坚持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更大程度上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效能;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通互融,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实力。

2 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教学体系的构建

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相互联系的方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室开放教学体系。

从实验室开放的内容上,各类实验室要根据自身实验方向和条件,结合实验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各有侧重的实验开放内容,在实验项目和活动设计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需求。对于低年级学生,以基础实验室为载体,侧重于训练其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以专业实验室为载体,侧重于培养其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开放的内容可以是实验教学计划要求的课内实验,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必修环节,也可以是课外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第二课堂活动、创业、创新活动等。开放实验的类型:(1)验证性实验,包括选修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训练实验等,着重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2)参与性实验,包括学生自主选择的实验项目、参与教师主导的科学研究实验等,着重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素质;(3)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包括学生自拟题目、自行设计、自己完成的探索研究实验,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行实验教学的“学分制”,分类制订开放实验教学标准,规定相应的实验学分数。实验室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要以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大实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延伸实验开放平台,丰富实验开放内容,不断开发、优化、丰富实验项目,加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开放模式,为学生构建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环境,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需求,不断提高实验室开放的内涵和水平。

从实验室开放的管理上,要建立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系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快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开放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实验室开放教学过程依次主要有学生准备实验方案、预约实验时间、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检查实验结果、学生完成实验成果等阶段。在网上公布实验室开放的安排,包括实验室名称(地点)、开放时间、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面向专业、接纳人数、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在网上向学生提供各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配置、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建立实验网上选修、预约系统,实现网上预约、网上预习、网上虚拟实验等辅助实验教学的智能化管理。教师通过网络选择和确认选修实验项目的学生人数,审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现与学生实时互动,并对学生实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分,将成绩录入到学生的实验数据库,并定期在网上公布学生的实验成绩。此外,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系统可对实验室每台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管理,以便合理配置仪器,提高仪器的利用率。独立学院要制定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制度。制定《关于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教师职责》、《开放实验室学生守则》等,规范实验室开放的各个环节,保证实验室开放的有序进行,不断加强实验室开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从实验室开放的评价上,要根据开放实验的类型、学时以及实验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成绩评定,认定相应的学分。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要改变以实验报告作为唯一实验成果形式的传统做法,不仅重视实验结果,而且应重视实验过程。对验证性为主的实验,以学生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为评分依据。对综合性、探究性为主的实验,以实验成果(包括实物、论文或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设计制作作品、科技发明作品、创业计划书、专项能力证书等多种形式组成)和指导教师评价或通过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作为学生成绩和学分的评定依据。独立学院要将实验室开放程度和水平作为考核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指标。

3 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的保障体系

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实验室开放顺利高效地进行,提高实验室开放教学的实效性,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的保障体系。独立学院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实验室是保障、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是关键、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是保证。

独立学院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前提。独立学院和各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开放工作,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开放的力度。独立学院应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实验室开放工作。在母体高校分管教学校长的配合下,由教务处组织协调,独立学院教学院长领导实验室开放工作,各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实施实验室开放的各项工作。

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科学、完备的实验室是基础。独立学院要建立专项实验室开放基金,确保实验室开放所需的经费。在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经费投入的同时,由于独立学院正处于成长期,目前普遍还没有建立自己完备的实验平台。因此,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一方面要利用有限的经费,科学地进行自建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依托母体高校办学的优势,独立学院应坚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与依托的母体高校建立实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使用率和设备利用率,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和开放内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效益。

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是关键。要将实践经验作为独立学院应用学科专业教师准入条件;建立学校与社会交流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改革实验室人员聘用管理模式,合理设置实验室教学和管理的工作岗位,在岗位津贴、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保证实验室开放的教学需要。独立学院应优先安排实验教学人员进修、培训,组织交流、学习,提高实验室教学队伍业务水平。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是保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的体制优势,根据实验室内容开放的类别、合理核算开放实验教学工作量并予以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补贴,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学院可设立实验室开放研究专项基金,支持实验室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鼓励在实验室开放中取得显著成果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申报各级教学成果奖和科研成果奖等。独立学院应将实验室开放纳入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和教学评估的范畴,把实验室开放工作水平作为二级学院考核的重要指标,推进实验室开放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7

1.1促使实验室实现管理自动化

高校实验室运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促进了管理的自动化,也为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因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以少数人即可完成多项工作。第二,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有效避免了重复劳动,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三,实验室实现管理自动化后,其信息资源管理相对集中,能为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便利。

1.2促使实验室实现信息系统管理

由于实验室的信息量大,而导致数据维护人员在繁多的数据信息上消耗大量时间,工作效率低,无法进行科学、快速的管理与分析。此外,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混乱、无头绪等现象。而引入实验室管理系统,便解决了此问题。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实验室的软、硬件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将实验数据以实验室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达到管理信息化、运行自动化以及办公无纸化的目的。这样有利于规范实验室的工作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2实验室管理系统及机房管理系统对高校实验室的影响

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高校实验室、实验耗材与实验仪器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各项水平。主要体现为对实验室评估、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智能生成每学年教育部数据报表,协助高校完成数据上报工作。而机房管理系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将教学实验、课程安排、课时量化、考勤统计于一体)、网络监控(集上网监控和程序管理,禁止上网,玩游戏,聊天等控制于一体)、智能计费(智能计费管是对人、财、物等资源的远程监控管理)等等,实现了对高校实验室实时、方便、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3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发展方向

3.1开设实验远程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开设远程教学,以方便学生通过网络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理解所学知识,并根据自己的时间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来完成课程实验。不论学生在任时任地,都可以自主学习,保持了师生之间良好的教学沟通,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2运用虚拟实验仪器

运用虚拟实验仪器的好处有: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给予他们更大的学习空间;可以节省购买实验设备以及配套软件的教学成本,从而给实验教学本身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让学生在做实际操作之前对实验设备以及操作方法有所了解,以免因不熟悉操作方法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虚拟实验仪器具有导航、自测、自评等功能。

3.3促使实验室实现开放式管理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8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教学

引言

实验室是中职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搞好实验室管理,使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验教学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加强中职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中职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总结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素质,树立服务意识

要管理好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没有一支具备良好素质的实验人员队伍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已成为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切切实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的教学理念的逐步形成,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服务的质量、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实验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另外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做好一切辅助工作,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一切为教学着想,一切从教学出发,才能真正完成好实验教学任务。

二、完善管理,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服务实验教学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而且也为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就是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实验人员管理好实验室的财产,又对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服务于实验教学,确保实验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三、加强仪器设备等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学校的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也很重大。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提高仪器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使教学仪器设备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益。对实验器材分类摆放并经常进行清点,以便于管理和防止重复购买。实验仪器设备是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目前教学技术和教育科研在不断发展,学校的规模在扩大,教学内容在更新,教学方法在变化发展,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仪器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中,能尽量为教学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

四、加强实验室环境建设和安全管理,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实验室环境建设和安全管理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安全等重要问题,在很多国家行业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室环境建设包括实验室面积、房间安排、照明、用电、温度、湿度、洁净度、通风、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处理等诸多方面问题,要使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需要不断改善实验条件,使之与教学改革相适应;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相适应。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涉及许多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盗等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挤时间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通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育人环境,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顺利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督导和评估

实验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管理好学校实验室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好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年度的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内容之一,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六、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做好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中职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切方便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方便、实效的服务。同时制订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建立实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开放实验室实行登记制,各开放实验室实行轮班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实验室开放工作,解答学生实验过程的疑难问题,仪器设备的准备、调整与维护,并认真做好开放情况记录。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而中职学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基地,因此中职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工作任务重,问题多,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引进先进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国内知名中职学校及发达国家中职学校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使中职学校实验室成为创造性教学的场所,充分发挥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泽明.卫生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2006.05.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9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物理实验教学;规范化建设

l引言

为确保扩大招生和大面积开放教学情况下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秩序的稳定,学校在开放实验教学运行中加强了各项规范化建设与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适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全开放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规范。

2建设内容

(1)教学体系规范化

自1998年来大学物理实验课全面实行了“三个层次、八个模块”模式,教学模式实行全面开放式教学。根据体系的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选择和规范,实验项目由18个增加到32个,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专业的需要,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和自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开放式教学的优点打破传统教学体系的陈旧框架,让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在“能力”和“素质”教育中得到发挥,摆脱了学生厌学的被动局面,还学生“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权。

(2)实验教材建设

根据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及时编写出教学大纲,按开放式教学要求2000年出版了修订版。为了方便学生的课外预习和学习物理实验知识,于2003年初编写了网络辅导教材和部分多媒体仿真实验,利用物理学习网站方便学生随时阅读和预习。

(3)教学内容规范化

为保证全体教师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致,我们制定了实验基础理论和各实验项目的“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规范化建设,即各个实验项目的具体教学内容、实验的基本知识以及重点强调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同一实验项目不同教师上课的一致性,合理分配知识点,确保教学内容系统完整性以及实验项目要求的规范化。

(4)教学过程管理

建设过程中制定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基本要求》、《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技术人员基本要求》、《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生管理办法》、《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生上课须知》等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在实验教学全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使教师真正起到示范和启发的教学主导作用,让实验技术人员严格规范地管理实验室,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范要求,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验室工作习惯。

(5)考核标准规范化

开放式实验教学,每个学生选做实验的项目、内容、个数不同,难以进行统一的试卷考核,因此考核方法必须改革。我们在反复试点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大学物理实验学生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大学物理实验项目评分标准》。采用强调考核学生素质的三段式考核法。各个实验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保证每个项目前后评分合理一致。学生学期总成绩由必做实验基础分与多做实验的加选分依加权方法合成。这样既反映学生的平时表现,又能达到鼓励学生多做实验、训练能力的目的。部分实验项目根据其特点,加强课堂操作的考核,严格要求。

(6)实验基本信息和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基本信息及档案管理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依据。基本信息和档案主要包括:文件和规章制度;教学信息;设备管理信息;实验中心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教学反馈信息。对上述文件课程组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负责制度,定期进行更新整理,根据教学文件定期对照检查落实。这些档案的建立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7)实验教学质量检查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一方面建立了实验教学督导制度,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巡视督导员,对所有实验教学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对加速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设计了一套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进行调查摸底。在实验室显眼的位置设立意见箱,鼓励学生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大学物理实验”课题组通过评估体系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提高。

(8)实验队伍建设

实验队伍的稳定与提高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关键,实验队伍包括实验教师队伍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我们采取“积极引进、抓紧培养、大胆任用、严格要求、提供机会、促进提高”的方针,努力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引进具有实验特色的教师或专门人才来实验中心工作;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多层次培养在岗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经过努力,目前物理实验教学队伍中具有博士2名,硕士8名,老中青比例达到1:4:3,队伍总体结构趋于合理,为今后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人员的保证。

(9)考核管理规范化

考核是调动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实验中心进行科学设岗,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同时规范了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奖惩制度。每学年对具有特殊贡献的教职工进行奖励,鼓励每一个职工多做工作,为课程的建设想办法出主意。使实验技术人员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关心集体为课程的发展献计献策的精神。促进了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积极性。

3结语

经过近5年的边建设边实践,大学物理实验课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高质量高标准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我们认为规范化制度实施后总体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了实验室使用效率,在实验室规模没有扩大、教学质量要求没有降低的前提下,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将实验室容量扩大了3倍以上,为扩大招生后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2)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项目,满足了学生广泛的求知欲望。我们通过挖掘实验室潜力以及开发新型实验项目,面向学生开放的实验项目由原来的18项增加到32项实验项目,比大纲要求扩大了78%,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物理实验的机会。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体系和内容的规范化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主权,使学生在观念上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五年来的实践统计,平均每个学生比教学计划多做3.5个实验,增加了19.4%。学生做实验最多的达到32个,全部做完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项目,超过计划学时78%。

(4)极大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规范化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置得到优化、维修及时、合理调配,保证每一台仪器设备工作正常,为大规模开放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柳宾,等.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改革及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4):98-100.

[2]刘燕,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89-91.

[3]张彪,等.基于网络预约系统的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4-8.

[4]黄柳宾,等,大学物理实验开放教学模式的实践[J].石油教育,2000,92(1):67-68.

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第三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要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任务

第五条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第六条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应当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保障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第八条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九条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第十条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三章建设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设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项任务;

(二)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

(三)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

(四)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实验室建设、调整与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依托在高等学校中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与撤销,要经过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入学校及事业总体发展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归口,全面规划。

第十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其中,房舍、设施及大型设备要依据规划的方案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一般仪器设备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财务计划;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结构调整要纳入学校人事计划。

第十五条实验室建设经费、要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要从教育事业费、基建费、科研费、计划外收入、各种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建设。凡利用实验室进行有偿服务的,都要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实验室建设。

第十六条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申请筹建开放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室,以适应高科技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十七条高等学校应通过校际间联合,共同筹建专业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也可以同厂企业、科研单位联合,或引进外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对外开放的实验室。

第十八条凡具备法人条件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可取得法人资格。

第四章体制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归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或本系统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应有一名(院)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并建立或确定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处、科)。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拟定本规程的实施办法;

(二)检查督促各实验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组织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归口拟定并审查仪器设备配备方案,负责分配实验室建设的仪器设备运行经费,并进行投资效益评估;

(四)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情况的审核评估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任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在用物资的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

(五)主管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等物资,提高其使用效益;

(六)主管实验室队伍建设。与人事部门一起做好实验室人员定编、岗位培训、考核、奖惩、晋级职务评聘工作。

规模较大的高校,系一级也可设立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岗位或机构。

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逐步实行以校、系管理为主的二级管理。规模较大、师资与技术力量较强的高校、也可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

第二十二条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高等学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

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由主管校长、有关部门行政负责人和学术、技术、管理等主面的专家组成。对实验室建设、高档仪器设备布局科学管理、人员培训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提出建议。

第五章管理

第二十四条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毒性、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技术安全的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条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的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二十六条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不得污染环境。

第二十七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物资的管理,按照《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高等学校物资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执行。

第二十八条实验室所需要的实验动物,要按照国家科委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及各地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规定,进行饲育、管理、检疫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重点高等学校综合性开放的分析测试中心等检测实验室,凡对外出具公证数据的,都要按照国家教委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进行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工作先按高校隶属关系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实验室验收合格后部委所属院校的实验室,由国家教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进行计量认证;地方院校的实验室,由各地省政府高校主管部门与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认证。

第三十条实验室要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要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水平考核。

第三十一条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物资、经费、环境状态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及时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实验室情况的准确数据。

第三十二条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制度。高等学校的各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实验室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效益、实验室特色等方面的要求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细则,对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人员

第三十三条实验室主任要由具有较高的思想政党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修养,有实验教学或科研工作经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相应专业的讲师(或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学校系一级以及基础课的实验室,要由相应专业的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

第三十四条高等学校的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均由学校聘任或任命;国家、部门或地区的实验室、实验中心的主任,副主任,由上级主管部门聘任或任命。

第三十五条实验室主任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编制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二)领导并组织完成本地规程第二章规定的实验室工作任务;

(三)搞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

(四)领导本室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对本室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五)负责本室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工作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六)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开展评比活动等。

第三十六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作。各类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要各司其职,同时要做到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第三十七条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编制,要参照在校学生数,不同类型学校实验教学、科研工作量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状况,合理折算后确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流动编制。

第三十八条对于在实验室中从事有害健康工种的工作人员,可参照国家教委(***)教备局字00*号文件《高等学校从事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等级和标准的暂行规定》,在严格考勤记录制度的基础上享受保健待遇.

第三十九条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由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对不同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作职责的有关条例定及实施细则具体确定.

第四十条实验室各类人员的职务聘任、级别晋升工作,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和本人的工作实绩,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高等学校要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的检查、评比活动。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鼓励,对违章失职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提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直至追求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