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十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十篇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2:17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1

[关键词]神经病与精神病学期刊h指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3)02-0071-03

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是编辑出版界的热点话题,影响因子(iF)是期刊评价公认的指标。近年来随着期刊评价研究工作的深入,iF逐渐暴露出不足:(1)iF不能全面及时反映期刊最新状况;(2)不同学科之间的iF值可能存在很大差别;(3)综述性期刊、交叉性学科期刊的论文较论著性期刊的论文更容易被引用,iF一般很高;(4)期刊中的某些高被引论文、不当的自引、否定引用等也干扰iF。因此探讨更为完善的期刊学术质量评价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蒂博尔・博朗(tiborBraun)等[1]首次将h指数应用于学术期刊评价,创立了期刊h指数,并且研究发现h指数与iF有较好的相关性,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指数是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甚至更符合本学科同行的判断,比iF更优越[2-3]。国内研究认为h指数可与期刊iF互补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在核心期刊评选以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对来源文献量少、iF偏高的综述性期刊的排序有修正作用。对大来源文献量和低影响因子的期刊可以做出更客观、更适宜的评价[4-7]。为评价神经医学期刊h指数在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神经病与精神病学期刊的h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神经病与精神病学36种期刊,评价指标包括每种期刊的h指数、即年指数(immediacyindex)、总被引频次(totalcites)、影响因子、他引率、来源文献量(areides)和基金论文比。

2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偏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h指数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结果和分析

3.1神经病与精神病学期刊h指数与其他指标的基本数据

36种神经病与精神病学期刊h指数的分布范围为3(《中华脑血管病》)到14(《中华神经外科》)之间,均数为7,说明神经病与精神病学期刊总体质量中等;h指数为3的期刊1种,h指数为4的期刊2种,h指数为5的期刊5种,h指数为6的期刊4种,h指数为7的期刊6种,h指数为8的期刊8种,h指数为9的期刊6种,h指数为11的期刊3种,h指数为14的期刊1种。h指数为8的期刊最多,说明单纯h指数用于期刊的质量评价区分度不够,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3.2h指数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6种神经病与精神病学期刊h指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期刊的h指数与其总被引频次、iF、即年指数、来源文献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越接近1,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程度最高的为总被引频次,其次为即年指数、影响因子和来源文献量。

3.3h指数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h指数作为因变量,可能与h指数相关的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数、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后只剩一个变量总被引频次可以纳入,得到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1X+5.946,具体见表3、表4。

4讨论

期刊影响因子、即年指数、被引用频次等数据是目前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评价时,应用比较普遍的、可计量的绩效指标,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期刊的显示度和被引用情况。

4.1h指数和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关系(R=0.726)

h指数和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是h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总被引频次是指该刊自创刊以来刊载的所有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它可以测度自创刊以来的学术影响力,从历史的角度测度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种期刊所登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影响力就越大,期刊的质量就越高。因此期刊可以通过提高被引频次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总被引频次包括自引频次和他引频次,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排除自引后h指数会降低,而恩奎斯特(engqvist)等[8]研究显示自引对科研人员的h指数影响较少,本研究并未区分出自引和他引对h指数的影响,是局限性之一,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综述型期刊因其所登论文的特殊性,总被引频次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其质量较高,因此相对于总被引频次来说,h指数可以对综述型期刊的评价起修正作用。

4.2h指数和即年指数呈正相关关系(K=0.418)

即年指数为期刊除iF、总被引频次外另一个重要的质效指标,是期刊当年在统计当年被引频次占当年总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文章发表当年平均被引用的频率,衡量期刊被引用的迅速程度,即被引速率是反映期刊当年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一个综合指标。可以衡量期刊对本学科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是否被学术界和读者及时关注。较高的即年指数表明期刊处于学术前沿,及时关注本学科热点问题,被学术界和读者的利用率较高。

4.3h指数和影响因子呈正相关关系(R=0.402)

本研究结果发现期刊的h指数和影响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影响因子越高,h指数越大。影响因子指的是期刊前两年所的被引用情况,即该期刊前两年刊载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刊载论文总数;而h指数描述的是一个时段内的论文在期刊发表后的被引用情况,针对的是某个确定的年限,确定方法为将某刊某年刊载的所有论文按总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当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其被引频次时,用这个序号减去1就是该刊该年的h指数。影响因子、h指数都是单一的文献计量指标,可以在不同条件下用于生物医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如果评估期刊质量与影响在近年的动态变化或其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则宜选用影响因子,若评估期刊某年的整体水平与真实影响时,则宜选用h指数。

4.4h指数和来源文献量呈正相关关系(R=0.332)

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h指数与来源文献量呈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低于上述指标,并不是来源文献量越大,h指数就越高,文献量反映的是期刊的出版规模,说明h指数反映的是期刊出版的数量和质量,只有文献量、被引频次均较高时期刊的h指数才会升高,因此h指数为期刊评价的质量双效指标。本组期刊的出版周期各不相同,有半月刊、月刊、双月刊或季刊,因此期刊的来源文献量相差较大,说明出版周期的长短也可以影响h指数对期刊质量的评价。

4.5h指数和他引率、基金论文比无相关关系

平均他引率是指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刊载的全部论文平均被他刊引用的几率,是他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的比值。本研究结果发现期刊的h指数和他引率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国外研究结果[9]不一致,这可能与本研究期刊仅局限于神经医学期刊,并未对所有期刊进行研究,未能反映学科之间的差异所致。另外本研究仅仅选取了2011年的他引率,未能分析出期刊较长时期内的平均他引率和h指数的相关性。

本组期刊中h指数排名前4名的杂志分别为《中华神经外科》、《中国心理卫生》、《中华神经科》、《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现更名为《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这些期刊的来源文献量、被引频次均较高,办刊时间较长,与影响因子排名前4的杂志《中国心理卫生》、《neuroscienceBulletin》、《中国神经精神疾病》、《中国临床神经外科》)相比,更符合业界对期刊质量的口碑排名。《neuroscienceBulletin》因其被medline/pubmed收录、全英文刊出并与国际知名的斯普林格出版社合作后被SCi收录,其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升高,因而获得了很高的影响因子,但因为其出版文献量较少,h指数仅为8。《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的影响因子也较高,但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和《中华神经科》杂志比较,他们的被引频次较低,因此h指数较低。

综上所述,h指数既与引文指标(总被引用频次、即年指数、影响因子)相关,又与载文指标(来源文献量)相关,是对载文的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指标,载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提高才能获得较高的h指数。单纯文献数量和引文的增长均不能使h指数变化过大,h指数可以降低对一些期刊或综述型期刊的过高评价,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客观。总被引用频次是h指数重要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增加期刊的显示度,提高期刊的引用率,缩短期刊的出版时滞,赢得更多、更快的引用,有助于提高神经医学期刊的质量。

注释

[1]tiborBraun,wolfgangGianzel,andrasSchubert.aHirseh-typeindexforjournals[J].theSeientist.2005,19(22):8-10

[2]RousseauR.acasestudy:evolutionofJaSiS’Hirsehindex[J].Seiencefocus(inChinese).2006,l(1):16-17

[3]oldenJD.Howdoecologicaljournalsstack-up?Rankingofscientificqualityaccordingtothehindex[J].ecoscienee,2007,14(3):370-376

[4]万锦堑,花平寰,宋媛媛,等.h指数及其用于学术期刊评价[J].评价与管理,2006,4(3):l-7

[5]姜春林.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78-80

[6]刘红.科技期刊的h指数与影响因子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6):1125-1127

[7]陈红光,雷二庆.中国SCi期刊的h指数与影响因子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3):402-404

[8]engqvistL,FronunenJG.theh-indexandself-eitations[J].trendsinecology&evolution,2008,23(5):250-252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2

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病?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宗教认为是神鬼附体,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包括医学研究的进展,终于得出精神病是脑部病变所致的结论。但人类各种复杂的精神活动难以用动物模型再现,使科学实验研究举步维艰。也正因如此,这一领域的科研进展显得异常珍贵。不久前,在泛亚太地区精神卫生学术会议上,孟凡强副教授就欧洲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精神病发病因素所做的报告,引起全体与会者极大关注。他也被视为这一领域科技信息的热心传播者和研究者。

会后,记者专程赴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访问了孟凡强。

精神刺激与精神疾病

“不如意事常伴人生,受了精神刺激会得精神病吗?”听了记者的提问,已有17年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孟凡强微微一笑说:“确实常有人产生这样的疑虑,有必要作些解释,以避免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于是,他介绍了如下知识。

各种精神异常、精神障碍都是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有些精神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知的精神疾病病因有多种:由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如颅内感染性疾患、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等;由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肺性脑病、心源性脑病等;由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如药源性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等。明显由精神刺激引发的是反应性精神障碍。此外,神经症发病也与精神刺激、精神负荷有一定关系。

天灾人祸、家破人亡等强烈精神刺激,长期家庭不和等慢性精神刺激,或多种精神刺激因素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对大多数人都会引起不良应激反应,但不同人的反应强度与反应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异,多数人靠机体的适应性与代偿能力逐步恢复健康,只有少数人才出现反应性精神障碍,发病常在受到创伤刺激后数周至6个月内。病症表现为联想松弛,喃喃自语,言语内容重复,有片断的妄想和幻觉,行为错乱,姿势怪异,病情与创伤事件有密切关系。患者脱离刺激源后,会自发缓解,多数不需长期药物治疗。

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应激和性格缺陷有关。患者神智清楚,自知力完整,有社会适应力,经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会逐步康复。目前,有些不科学的广告宣传说神经症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精神病,变成疯子、傻子,完全是耸人听闻,毫无科学根据!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精神病,大多数是指那种言行荒诞、幻觉妄想离奇、情感变化无法理解的精神病态。具有这类表现的首先是精神分裂症,其次是情感性精神障碍。这两类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精神刺激最多仅是个诱因,很多精神病的发病并无明显精神刺激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生在战争、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期间显著增加。而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在平时与世界大战期间,并无明显变化。可见后者的发生与精神刺激无内在联系。

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成千上万个神经细胞完成的。近几十年来,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精神药理学发展迅速,科学家已深入到神经细胞膜、氨基酸、酶、受体等分子结构研究脑功能和精神现象,揭示出脑内神经元是以特殊化学物质,即神经介质为媒介传导兴奋或抑制反应的。以上所说两类精神疾病都有神经介质的代谢异常,而抗精神病药物正是通过拮抗阻滞这些介质发挥药效。另外,这两类精神疾病发病与遗传有关。目前,分子遗传学家正在患者聚集的家系中捕捉致病的相关基因。

由此可见,精神病的发生大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绝非是遇到精神刺激,“小心眼儿”想不开造成的。精神病的防治也绝非仅避免精神刺激就能奏效的。

精神刺激与精神卫生

“精神刺激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精神病,但不良刺激引起的过度应激反应影响身心健康。”阐述这个观点,孟凡强驾轻就熟。他曾在著名精神卫生专家沈渔教授指导下进行过多年专题研究,宣讲起来更是乐此不疲。

他说,“精神刺激”在现代医学中有个专门称谓:“应激源”。机体对它的反应称为“应激”。应激反应并不都是有害的。人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应激源,不断进行分析综合,认知评估,出现正常的喜怒哀乐和忙碌的适应行为。这种适度的应激有利于提高效率,也有益于健康。但是过度应激或持续应激状态,对身心健康不利。

这类过度应激有如下表现:意识过于敏感,外界突如其来的一般声响就能引起惊恐;注意力不集中,失误较多,易发生工伤与交通事故;思维杂乱,茫无头绪;易激惹争吵,易哭泣,焦虑,神色慌张,坐立不安,小动作多,手抖口吃,不愿与人接触;口渴,尿频,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头昏无力,浑身慢性疼痛;减退,月经不调,产妇停止泌乳;对烟酒或镇静剂用量增加。

为了减轻应激反应,使人们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工作,就必须重视精神卫生。“精神卫生”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内容。前者是指整个人群的心理健康;后者是积极防治精神疾病。有趣的是,全球的精神卫生运动是由美国一位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彼尔斯康复后根据自己和家人患精神疾病的感受所写的《失而复得的心》唤起的。如今,精神卫生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精神卫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团结、友爱、互助的生活环境对减少应激的致病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来自家庭、朋友、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是鼓舞人的重要精神力量。研究显示,获得精神支持的人群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没有精神支持的人群低。国内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家庭支持与否呈密切相关。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3

[关键词]精神疾病;社区支持;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4―0087―02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节奏的加快,其精神负担日益加重。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心理应激因素等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家庭和患者本人都带来了严重经济和心理负担。〔1,2〕据预测,到2020年,精神疾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将排在所有疾病的第一位。〔3〕如何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促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的目标。目前,我市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精神病院中进行封闭式的院内康复管理。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适用于精神病患者急性发作期,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使精神病患者的远离社会等。〔4〕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疾病的管理模式也由集中封闭式管理,转向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精神疾病的防治。本文就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精神疾病防治社区支持体系,更好的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减轻社会、家庭负担,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我市精神疾病防治现状

我市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精神病院中进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集中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适用于精神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及严重丧失控制能力的患者。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便于医务人员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患者治疗及康复都在精神病院中进行,每天都在进行着固定的生活模式,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医护人员和病友,活动范围狭小。还有很多患者,由于多种原因,长期生活在精神病院中,甚至直到死亡。

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首先,使精神病患者远离社会,社会功能的衰退,甚至无法回归社会。长期的住院治疗使很多精神病患者出现“住院综合征”,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逐渐与社会隔离,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处理外界事物等能力逐渐丧失。情感变得淡漠、平淡,对一切事情不感兴趣,不关心外界事物,对家人和朋友也缺少相应的情感交流。意志丧失,不想做任何事物,对生活没有要求和目标,终日呆坐或躺在床上混日子。这样的患者,即时在精神症状好转后,也很难再回归到社会中,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给社会、家庭都带来了严重的物质和精神负担。还有一部分患者表现异常的活跃,在医院中主动与医护人员、病友交流,主动帮助医护人员照看生活难以自理的患者,打扫卫生等。他们一般情感较高涨,活动较多,对医院有明显的依赖,不愿离开医院。病情稳定后,家属来接出院,也不愿离开。这种情况同样不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其次,长期被封闭式管理隔离的精神病患者,易成为社会的犯罪源。对疾病的病耻感、自己被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加上他们常常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如妄想,幻觉等,可出现凶杀、纵火、伤人、毁物、性犯罪、家庭暴力等。〔4〕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自伤、自残和自杀等。媒体多次报道了精神病人在超市、商场、街道等场所,对无辜人员进行伤害。这些患者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扰乱社会治安和正常秩序。

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齐齐哈尔市的一些社区开展了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是一项多部门相互合作的工作,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同时精神障碍者的康复也非常需要将他们置身于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但我市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街道和社区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有关组织和领导配合力度不够。社区中缺少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和具有专业精神医学知识的医生;加之医疗设施缺乏、经费不足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二、构建我市精神疾病防治社区支持体系的对策

我国《残疾人事业“九五”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发展社区精神康复工作。21世纪的目标是在社区中施行开放式管理和综合性的康复措施,要在全国建立精神病防治工作体系。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一些城市已经在社区中开展了精神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部分成效。201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精神卫生法》中明确规定:除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并且已经发生伤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应对其实施住院治疗外,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对于不愿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社区对其进行防治的任务日益加重。

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综合性,是一项多学科、多部门的工作。不能只依靠精神科专业工作者和医疗机构,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和开放式的管理体系。〔5〕吕华等提出要形成“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工作模式,即形成社会化的工作体系,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和开放式的管理。这种工作模式就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社会各个部门包括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相互协作,动员社会力量,建立以医疗机构为技术骨干、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的工作体系,共同提高社会人群的精神卫生保健意识和精神健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如下:

1.加大宣传,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通过各种宣传,普及精神保健知识,提高精神健康的意识,消除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岐视和偏见,为精神病患者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各界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关注,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精神疾病对社会所造成的负担和危害;同时,加大对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典型事迹的宣传,使政府、社区和家庭积极合作,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政府部门应把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计划中,设立分管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对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给予指导和部署。对每一名精神病患者落实一名监护员,随时掌握病人动态,发现问题后,采用电话、网络等通讯设施联系,及时解决问题。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等各部门积极参与,依法保障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

2.加强专业人员、家庭成员的培训

市卫生系统应重视精神医学专业人员的培养,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目前,在我市,主要由全科医生兼职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建议政府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的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来,同时,加大基层人员进修学习的力度。利用我市的优势资源,引进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的学生到社区。与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合作,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多参与精神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讲座。对从事精神保健的社会工作者和精神病患者的亲属进行精神医学知识的培训,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传授社区与家庭护理方法。社区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协助监护员,关注患者的动态。对家属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家属常遇到的问题,如什么原因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精神科药物有哪些副反应?是否应该吃药?怎么使患者更好的接触社会?给予咨询和解答。

3.建立精神病防治系统

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以精神病院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保健工作系统,共同承担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工作。精神病院收治重度患者,对康复期和病情较轻的患者,精神病院负责提供治疗方案,深入社区指导,开展院外服务。社区负责建立初级医疗保健网和社区服务网,开展社区精神保健服务,促进和帮助精神病患者参与社会生活。家庭应协助社区,督促患者服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反应情况。成立精神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负责本地区精神病患者防治的技术指导,对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予技术指导。同时也负责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诊断、制定与实施治疗康复方案,以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对社区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等。在精神疾病防治系统中建立一支包括精神科医生、临床医生、临床心理科医生、社会工作者、精神科护士组成的队伍。社区牵头,组织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每季度对病人进行随访一次,关心精神病人的身心健康。

4.加大投入,完善医疗设施,为患者提供无偿服务

《精神卫生法》中规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依法免费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贫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政府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可以得到优先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可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按照法律规定,加大资助精神病患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使精神病患者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维持社会稳定。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合理调整卫生经费使用方向,使卫生经费得到合理的使用。各级财政要按照国务院“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实际,把必要的经费列入年初预算。社区精神病防治经费是各级政府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专项经费,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挪用,要动员社会力量给予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各部门应在场所、设备、人才培训等项目上,逐步加大补贴力度。逐步完善社区的医疗实施,使精神病患者在社区中能得到较好的治疗,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无偿服务:开展精神病人免费门诊工作;对精神病人免费发放部分常用精神类药物;免费体检;对生活困难的精神病患者提供减免或限制医疗费用的医疗服务等。

〔参考文献〕

〔1〕谢焱,杨丽.205例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9,(05):45―461.

〔2〕朱国奎,缪金生,孙大治,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负担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06,(01):18-201.

〔3〕Zeree,walkero,KirigiaJ,etal.Healthfinancinginmalawi:evidencefromnationalHealthaccouts〔J〕.BmCintHealthHumRights,2010,10(10):27.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4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患病率;影响因素

1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历史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目前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精神疾病,是目前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的精神障碍之一。从全球范围看,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居于总疾病负担的前列位置,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精神卫生和社会问题。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原因复杂,目前尚无确切的学说可以完整的概括。其常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综合征及言行紊乱。严重者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可能对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或身体造成损害[1]。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历史中,精神病学的理论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筛查工具和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针对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也逐渐建立起相应的研究系统。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均针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但随着资料及数据的增加,依然存在较多的疑问,无法有效解答。

需要明确诊断精神分裂症,在临床工作中一般由精神科专业人员,如门诊医生或住院医师,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精神检查及相关的诊断标准,以明确诊断,而其中根据精神科专业医师的临床经验及病史资料的收集,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就尤为重要。而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最理想化的模式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精神专业临床医师,参考既定程序,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群进行样本量的逐一筛查,然后依据国际上较为广泛应用的分类诊断标准进行判别。已有相关文献报道,虽然该方法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目前针对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较少采用,因为此方法需要较大的样本量[2],为此,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也经历了下述的发展。

最早期的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信度及代表性不高。在同一个社区中其他关键信息人、医师等提供的信息资料代表性不强,方法并不适合推广,国内外暂时无类似形式展开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有效展开。研究者不能根据量表的结果来判断调查对象是否有临床意义上的精神疾病,是这种方法面临的最大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种改良的方法。首先在第一阶段,可以由非精神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社区人群中采用量表筛查。在完成此阶段后,由精神科临床专业医生对筛查阳性者和部分筛查阴性者进行访谈和诊断。此方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多次重复访谈,第二阶段的应答率不高,同时也增加了其他的后续费用。此方法只能在配合度高的人群中开展,在一般群体中进行时,容易出现不愿意继续访谈的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由非精神专业的访谈者使用专业的诊断访谈方法,如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设计的诊断工具表[3]最先用于美国流行病学责任区(eCa)研究项目中。后陆续发展出其它诊断访谈工具。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CiDi)[4]以及DSm-Ⅳ[5-6]、SCiD[7-8]。

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万纯等人[9]于通过对宜春市1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研究,17779人研究对象中,终生患病率为6.5‰,时点患病率为5.3‰。王世纪等人[10]于通过对安徽阜阳地区的280037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8‰,时点患病率为4.1‰。

2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工具

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调查方法,与国外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国外相比,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精神障碍患病率相对偏低。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与调查方法、筛查工具、分类与诊断标准等有关,也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及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不一致相关。

SCiD是根据DSm-Ⅳ开发而成的诊断工具,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用于对DSm-Ⅳ大多数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的半定式检查[11],也可以用作筛选研究对象。临床医生或受过训练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在熟悉DSm-Ⅳ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使用,对SCiD-i中的问题均可以做出有效回答。但是,SCiD-i不适合用于激越、严重认知缺陷或严重精神症状的个体。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诊断量表或其他方式代替SCiD-i以获得想要的信息。总体而言,SCiD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CiDi是一种完全定式的交谈检查问卷,精神科医生和非专业人员均容易掌握,在经过简单培训后,能熟练操作。但需要受检者高度的配合[12-13]。CiDi是研究精神疾病的较为理想的社区调查工具。CiDi-3.0的诊断依赖对象的正确回答,通过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以访谈方式获取相应信息。其效度不如半定式访谈,但比临床半定式的访谈具有更高的重测信度。

CCmD分类诊断系统是一种通用的调查工具。其中CCmD-3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而编写,适合中国人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但通过CCmD-3而明确诊断的精神障碍,与国外的统计情况仍有差异。一些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有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我国经济水平的及患者就诊意识提高有关[14]。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临床描述与诊断精神障碍的诊断要点,便于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iCD-10作为适用于国际上各国精神障碍的诊断,却不能含括我国全部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仍考虑与我国的国情有关。

3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点

3.1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影响因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有社会心理及生物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的结论。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的起病有密切联系,越来越受到重视[15-16]。

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密切相关[17-19]。总体来说,不稳定婚姻状况(分居、离婚、再婚、丧偶)、家庭经济收入偏低、受教育程度低等特征的人群患病率较高。家庭经济收入低,导致绝大部份患者不能及时就诊或者支付治疗费用。另外,文化程度低可能使患者在疾病初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问题,延误就诊时机有关。

有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因素,已经有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中脑-边缘通路的多巴胺系统活动亢进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这主要通过激动突触后膜D2受体亢进引起[20]。中脑-皮质通路的多巴胺能不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生活懒散等),这主要因为激动突触后膜上的D1受体不足引起[21]。

3.2精神分裂症的人群分布国内外报道较多显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往往低于女性[22-23],说明女性是精神分裂症的高风险人群。性别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人为因素[24]、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涉及内分泌[25-26]、性激素[27]、遗传因素[28]等。目前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差,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据得出定论。在国内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有女性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如受教育程度低、角色压力大、家庭地位低下、缺乏社会权力等等。工作对于男性或者女性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女性承担的社会角色过多,女性需要同时完成职员、母亲、家庭主妇的转变,其对人际关系紧张的影响更敏感,而离婚、分离、工作问题对男性的伤害更大[29-30]。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婚姻状况、邻里关系有关。国内外报道中均有提及,在众多生活应激事件中,丧偶或者离婚,是对个体产生应激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增加了精神分裂症的患病可能性。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已经不能正常地维系婚姻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导致离婚增加,社会生活功能下降。在缺乏工作对个体的保护性作用,以及缺少家庭成员,包括配偶或者关键亲属的支持,提示与配偶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加强患者对应激事件的承受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文化程度也有密切联系。受教育程度越低,患病率越高,表明教育程度低的患者,面对生活中出现问题时,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不能进行及时的预警,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不清楚是否有及时就诊需要等有密切关系。可见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是目前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3.3精神分裂症的地区分布精神分裂症在不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道,以连续性的资料观察显示,我国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大其城乡间的差异正减小[31]。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5

【关键词】

老年精神疾病;诊断;精神药物

为了解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住院的疾病诊断和临床用药特点,以便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我院60岁以上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过的精神疾病患者2883例为调查对象,筛选出60岁以上住院精神疾病患者215例,占调查总数的746%。本组215例中,男性79例(3674%),女性136例(6326%),男女之比1∶172,年龄60~86岁,平均(6338±417)岁,首次住院101例(4698%),多次住院114例(5302%)。

2结果

21疾病诊断与分类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诊断标准,诊断精神分裂症54例(2512%),情感性精神障碍50例(2326%),神经症52例(2419%),急性应激障碍11例(512%),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2例(558%),器质性精神障碍36例(1674%)。功能性精神病占8326%,器质性精神障碍1674%,疾病诊断、分类见表1。

22药物使用频度及平均剂量

合并用药178例(8279%),单一用药37例(1721%)。药物使用频度及平均剂量见表2。

3讨论

本调查显示大多数患者都采取联合用药(合并用药178例,占8279%,单一用药37例,占1721%),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的同时应用了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和劳拉西泮。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年龄大,身体各脏器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会发生影响,因而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精神药物时,以单一用药,低剂量为宜[1]。本调查结果有如下特点:①60岁以上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746%,其中功能性精神障碍占8326%,器质性精神障碍1674%,说明在60岁以上老年精神疾病当中,功能性精神障碍仍占主导地位。在功能性精神障碍当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之间无明显差别,器质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之间无明显差别。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应引起进一步关注;②抗精神病药物以利培酮应用最频,奋乃静次之这点与国内文献报到不同[2],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文拉法辛、帕罗西汀、西酞普兰使用频度相同。苯二氮卓类氯硝西泮、阿普唑仑使用较频繁;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所应用的药物,都是刚接近有效剂量,与其他年龄组患者常规用药剂量相比较,相对较低说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不管使用何种精神药物,应以低剂量为宜,这与国内文献报道相同[2]。对控制激动与思维障碍时,通常剂量即可奏效,超常剂量有害无益[3]。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首先考虑的是副反应问题,其次才是疗效问题[4];④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性别上的差异,神经症患者,女性较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15例,女性39例,差别的原因,可能与调查样本数相对较小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男女两性无明显差异。据资料报道,老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5‰。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而且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所以应提倡全社会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卫生,尊敬照顾老年人,使他们家庭和谐,保持愉快的情绪,同享天伦之乐。

参考文献

[1]于欣.老年精神病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295.

[2]许之驹,等.185例住院老年精神病人使用精神病人药物的调查分析.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1):55.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6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抗病毒;抗精神病;预后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侵犯脑组织,从而导致脑部病变组织水肿、软化、坏死的病症,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极易被误诊为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功能性精神疾病,从而延误治疗时机,甚至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而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病毒性脑炎约占33%-66%。mRi、头颅Ct、病毒免疫学检查、脑脊髓液检查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确诊的4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以完善业内人士对病毒性脑炎的认识,做好早期诊断与治疗,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患者4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3天内进行了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检查;临床诊断依据为:急性、亚急性发病;具备实脑损害症状、体征,部分患者表现为局灶性脑损害;部分患者存在腹泻史和上呼吸道感染史;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或白细胞数增高(多);mRi与头颅Ct证实存在脑实质损坏;排除其他脑部疾病。本组患者中有7例曾经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7例被误诊为躁狂抑郁症入住我院精神科。

1.2临床表现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患者36例,呕吐、发热14例,①精神症状:42例患者中有18例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沉默寡言、态度冷漠;13例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烦躁冲动、兴奋话多;3例呈木僵状态;5例存在较为严重的嫉妒妄想、被害妄想和夸大妄想;3例存在喜怒无常、突发哭喊、情绪不稳;5例存在幻视、幻听、幻嗅;17例存在理解障碍、注意力无法集中、简单逻辑错误、方向感不清、记忆力衰退等治理障碍;14例存在行为怪异、摸索动作,部分不同甚至迥异症状同时在一例患者身上出现。②神经系统表现:大部分患者神经系统被损害的表现晚于精神症状表现,意识障碍27例,四肢不自主颤动21例,癫痫29例,脑膜刺激征9例,肢体瘫痪13例,颅神经损害20例,病理征阳性18例。

1.3脑电图检查1周内检查时发现39例异常,阳性率为92.9%,大多变现为慢波背景上出现局灶性棘波、尖波和棘慢综合波,弥漫性中高波幅慢波,单侧、双侧颞叶和额叶异常。2周时进行复查,发现41例异常,阳性率为97.6%。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有36例患者脑电图恢复正常。但仍有3例患者在第8周复查时存在异常。

1.4脑脊液检查42例患者中,有18例表现异常,其中压力增高7例,白细胞增多16例,蛋白升高14例,脑脊液细胞学异常15例,糖与氯化物均正常。

1.5影像学检查入院检查有12例在额叶和颞叶存在低密度病灶,1周后mRi显示有22例显示脑实质内存在弥散性斑装病灶,边界不清,有8例存在明显水肿,病灶多位于海马、额叶、颞叶,小部分位于枕叶、顶叶。8周时复查显示所有患者病灶均消失、减小。

2结果

入院后基于进行降颅内压、抗病毒、甘露醇脱水治疗,以15mg(kg·d)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每次8hl次,持续1.5h,连续滴注2-3周。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以糖皮质素进行治疗,并使用氟哌啶醇、冬眠合剂、奋乃静控制患者精神症状。42例患儿经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

3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因病毒侵犯脑组织而引起的脑组织软化、水肿、坏死等病变,常见的病毒性脑炎多为单纯孢疹病毒脑炎,病毒通过三叉神经或嗅神经选择犯颞叶中部、额叶底部、扣带回或岛叶,部分枕叶、顶叶等脑皮质,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精神障碍是病毒性脑炎常见的临床症状,极易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在本组案例中,有17例患者曾被误诊为精神类疾病而入住我院精神科,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方面:①病史不够详细,部分医务人员因患者存在精神症状而未进行详细检查即草率确诊为精神疾病;②患者早期记忆力下降和智力障碍程度较轻,常备无鉴别意义症状掩盖,而呕吐、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出现率较低,癫痫症状通常在精神症状出现以后才出现;③患者早期神经体征多为阴性,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病体征的判断;④早期检查阳性率较低,虽然本次研究中脑电图异常率为92.9%,但大多表现为轻度异常,而当前特异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尚未普及,使得临床诊断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通过对本次4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现此类患者多为急性、亚急性发作,患者脑电图虽无明显特异性,但其阳性率较高,且会随病情而变化,这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完善相关检查也能够有效减少误诊。在治疗时,使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并给予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和奥氮平控制精神症状,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总而言之,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属于一种介于精神科与神经科的跨学科疾病,精神行为异常能够为病毒性脑炎的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较为错综复杂,因此,应全面分析其临床表现,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早期准确诊断并对症治疗,以尽可能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汪芳,邵良,王慧俐,黄怀宇,丁莉,董政协.脑电图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4):50-51.

[2]陈燕,樊孝春,金泽凤,左小玲.病毒性脑炎致精神障碍兴奋状态的安全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01):183+197.

[3]韦玉华,潘润德.以精神症状为主要首发表现的病毒性脑炎95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01):45-47.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7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2-0081-03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2.001

1精神医学:应用医学本质上的特点

精神医学跟其他各科医学,如内科、外科等,总体上都是属于应用医学;从业者不仅需要基本的医学知识,还得有临床上的应用技术与经验,包括如何建立适当的医患者间的关系,如何应对和帮助有困难的病人及其家属。可是精神科,因其医学上的特点,更需要有特殊的要求。精神科医师跟其他临床专业的医师比较,要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包括一般心理学及与精神境界有关的抽象性的知识,多变的人生经验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动态的心理反应与防御方式,也更要求能熟悉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应对有心理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病人,并知道如何帮助病人善用支持系统,经由家属来辅助心理有困难的患者。因此,临床上的技术与经验特别需要重视,并且要善于运用。

2医学生的精神医学基本训练

大凡有水准的医学院,要对医学生提供有关医学心理学及基本的精神科医学知识,包括各种精神病理、治疗模式与途径,以及护理的要领。当然也要提供积累临床经验的各种培训,能熟悉各种疾病的基本情况,能掌握如何跟病人会谈,了解如何进行精神医学的诊断程序。这样可以帮助医学生不管将来从事何种专科,都能够对精神医学有基本的知识与初步的经验,以更有助于从事他们将来选择的专业。换句话说,不管他们将来做内科、小儿科、妇产科还是外科医师,都要能了解在面对有精神上困难的患者时,如何去接触、会谈并完成初步的诊断,给予基本而适当的治疗,以及在必要时,如何转诊或请精神科医师来会诊。对于有志于以精神医学为专业的学生,也能够获得初步的知识与经验,以便进一步接受专业的训练。

3精神科住院医师的训练

3.1基本的观念与不同的模式

跟内科系统的医学比较起来,外科系统的医学,住院医师在其专科训练时,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去学习临床上的技术与要领。因为,外科系统的医疗,特别是开刀,除了知识以外,还需要有熟练的临床技巧。因此,外科系统医学需要有较长时间的临床训练,让学习的住院医师有机会观察、学习、模仿、尝试临床上的各种运用技术。在其过程中,还得时时接受资深医师与教授的督导。精神科的专业训练也是如此。并且在其训练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模式。

最简单的模式,就是在病房一直接受资深的主治医师或教授的指导,练习与负责看病人,年复一年,经由长期的学习,而得到所需的知识与经验。这可以说是向师傅学习的模式,并没有一定的事先规定的训练课程。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住院医师经历“徒弟”制度而学习,而从现实的角度说来,也是帮助医院完成对病人的医疗工作,经由教学被训练倒是次要的。

另外一种模式,是事先有计划与规定的学习课程与必须经历的临床经验,按年逐步进行。这是比较先进而注重训练的教学机构常采用的方式。虽然住院医师无形中也在帮助医院执行医疗工作,但是被训练是主要的目标。

换句话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与训练课程要每年有进展而又有所不同,即随年资而逐渐提升水准。在整个住院医师的训练期间,不管是3年或4年,都要有事先规划的训练课程,按课程执行。有的国家还规定住院医师的训练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训练规章,包括是否有系统的程序、足够的临床资源,才能向提供训练的机构颁发认定资格,以能继续接受住院医师到其训练机构,执行训练课程[1]。经由这样课程训练的住院医师也才有资格接受国家专业的资历考试与检验。

3.2供参考的模式

每个国家或地区因不同的历史与背景、所遵循的医疗系统与教育制度(包括师资问题),以及现实上的种种因素,而实行不同模式的住院医师训练。本文介绍一种4年制度的训练模式,以供参考。

3.2.1基本规约

(1)受训的住院医师在各种临床工作外,也要定时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包括:专题讲课、个案讨论会、个案督导等,充分接受有计划性的教学课程。原则上,在每星期的时间里,临床工作时间大致占一半,另一半时间要参加教学活动。(2)住院医师需要从事各种临床工作,包括:住院病房、门诊、急症处的医疗,参与精神科会诊包括儿童精神医学、老人精神医学、公共(社区)精神医学等。另外也要接受内科与神经科的临床工作,充实躯体性疾病的诊断与医疗经验。

3.2.2各种临床工作

在4年训练期间,根据情况而安排各种临床工作的时间与分量。具体的例子如下:住院病房的临床工作最少6个月,但总共不超过12个月;门诊医疗至少12个月。精神科急症处3个月,精神科会诊2个月,儿童精神医学3个月,老人精神医学2个月,社区精神医学(包括司法精神医学)3个月。另外要包括内科或者小儿科等的临床工作6个月,神经科2个月。

这些各种临床工作,要考虑住院医师受训的年代与经验而依次分配,从基本的医疗逐渐升为比较需要经验的临床工作。如:在第1年接受内科病房6个月的临床工作;2个月的神经科临床经验,把握躯体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并开始参加精神科病房工作;第2年除了继续病房工作以外,可以开始急症处的医疗、精神科会诊等性质的临床工作;第3年主要从事门诊,并附带参与儿童精神医学或老人精神医学的临床工作;第4年参与社区精神医学(包括司法精神医学),并从事自己负责的临床研究工作。

3.2.3各种教学活动

3.2.3.1专题讲课讨论

――各“专题讲课讨论”(seminar)指派专门教授负责举办,每星期就每个专题举办1次,每次1.5小时。每年可有两种专题讲课并行进行,即每星期要参加两个专题讲课讨论。每个专题讲课,原则上住院医师要查阅若干篇指定论文作为参考,以备讲课时讨论。

在4年受训期间,要有计划性的安排“专题讲课讨论”的题目与时间。即:配合住院医师临床经验的需要而编排其题目与大致的时间。如,第1年住院医师:精神医学病理与诊断2个月,精神科急症医疗2个月,精神医学会谈技术2个月,药物治疗2个月;第2年住院医师:各种精神疾病6个月,精神科会诊2个月,物质滥用问题2个月,心理治疗的原则与方法6个月;第3年住院医师:心理治疗有关理论与各种模式6个月,婚姻与家庭治疗2个月,群体心理治疗2个月,儿童精神医学3个月,老人精神医学2个月,文化精神医学2个月,临床研究2个月;第4年住院医师:高级心理治疗6个月,社区精神医学4个月,司法精神医学2个月,临床就业的知识与经验1个月。

3.2.3.2个案讨论会

――每星期举行1次,每次1.5小时。原则上各年级的住院医师都参加,以便相互学习。除了负责主持的教授以外,通常还有几位教授参加,至少有1位是被请来担任讨论者。由所有住院医师轮流报告自己医疗的个案。原则上所报告的个案要包括:门诊、病房、会诊、急症、儿童、老人、神经科等各种不同病人,也鼓励报告心理治疗长期治疗的个案。在形式方面,负责报告的住院医师报告病情30分钟,教授跟病人会谈30分钟(或者播放住院医师跟病人会谈录像),由参加的教授们与住院医师一起相互讨论30分钟。

3.2.3.3个案督导

――每位住院医师被指定同时有两三位督导教授,每周接受各督导教授的督导;每次督导1个小时,共接受2~3小时的督导。每半年至一年更换督导教授,因此住院医师有机会跟不同督导教授接触并受其督导。

3.2.3.4访问学者教学

――由科里邀请外地来的知名“访问学者”(visitingprofessor)来做短期讲学,为期1周。每年邀请3位左右。被邀请的是国内或国际有名望的专家,就他们各自的专长而讲课,1周内就其专题而作连续性的讲学5次。

3.2.3.5精神科学术报告会

――精神科每星期举办1次学术报告会,由教授、临床教授报告他们的专题。资深住院医师也被请报告他们的临床研究结果。除了住院医师、教授们以外,当地的精神科医师也参加,当作是他们的在业再修课程。

3.2.3.6临床研究

――在4年训练期间,每位住院医师自己要从事并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课题。课题由自己选择。从第3年开始从事研究,第4年完成,并在精神科学术报告会上报告。其主要目的,不但是学习科研的知识与经验,还学习如何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已发表的论文。

3.2.4心理治疗在临床经验上的要求

(1)被分配到门诊的住院医师,负责初诊病人的会谈与诊断,并由上面资深的教授复查,包括药物的处方等。所有被某住院医师所看的初诊病人,原则上由该住院医师负责日后的复诊,继续诊治该病人,保持其追踪连续性。在复诊时,每次会谈后,仍由教授复查。住院医师负责初诊与复诊的病历记录,由教授复查后签名,表示负责。

(2)在整个一年到一年半期间的门诊临床经验里,除了普通的门诊医疗,包括药物治疗以外,规定要有若干数目的心理治疗个案经验。即从初诊病人当中,选择若干病人,施与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医疗工作。

(3)心理治疗的个案要广泛,包括:精神病患者,神经官能症患者,边缘性格障碍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物质滥用者,普通日常心理困难者,婚姻问题者,家庭人际关系问题者以及其他各种病情患者的治疗。

(4)除了一两个月的短期或中期的心理治疗以外,至少要有半年至一年的长期治疗者3案例左右,获得长期治疗过程上的体验。

以上所举,只不过是个例子,仅供参考之用。这样的训练模式,主要是强调现代的精神科医师要有广泛的临床知识与经验。包括“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综合性取向,不仅是要能治疗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还要能注重如何治疗各种各样的精神疾患者,包括轻度的精神病患者及广众的一般人的心理困难;知道如何使用药物治疗,也懂如何提供心理辅导,这样才能从事于广泛定义的心理卫生的工作,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4讨论与展望

不可否认,中国在近代的历史里,在整个医学的范围里,精神科在早期并没有被重视,也没有好的训练制度。近年来,虽然已经开始重视精神医学的重要性,包括心理卫生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精神科医师的训练里,还是多半采取师徒训练的老方式,而且是以在病房医疗严重精神病患者为其主要临床工作,少有门诊的经验,而教学活动并没有系统化、按时间进展化,教学的分量也不够,还需要逐渐改善。当前的困难,除了现实上的因素(包括提供医院的医疗工作的负担)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观念上的问题,即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住院医师的训练主要是在“训练”而提供学习,并非提供医院医疗上的需要。当然,如何培养各种有足够经验的精神科里各种专科的资深教员,也是另外一个因素,但只要有其观念与目标,是可以逐渐改善的。中国近数十年来,经济方面突飞猛进,相信医学的教学也可以改善。

虽然心理卫生的工作要依靠各种职业背景的人员一起协作进行其任务,但还需要依靠有广泛临床知识与经验的精神医师为其主干[2]。所以就要用心培养具有各种临床知识、经验,并且有心理卫生观念与理念的精神科医师。而如何培养这种全天候的心理卫生工作的主干者,其头一步就是要改进其训练制度。我们都知道:“下医治病,中医预防病,而上医治国”,希望能透过比较完善的、有系统与计划的训练制度,培养更多的精神科的上医,才对社会、国家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美国医学协会.住院医师训练基本要求与规格-精神科住院医师的训练[m].washingtonDC: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2009.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8

关键词:精神病人;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立法

中图分类号:C9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040-04

精神病人定义有医学含义和法律含义之分。本文所指的精神病人是从狭义的刑法角度去理解,将精神病人界定为精神活动异常,并达到一定程度的重性精神病人、严重的智能障碍者和精神病等严重的精神障碍者,不包括神经官能症、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变态人格及性心理障碍等轻度精神异常者。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加大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的影响,精神障碍对人们的健康危害越来越突出,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3‰增长到现在的14‰多。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精神病,占全球疾病总和的近11%。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2002年4月10日联合下发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重性精神障碍(精神病)人数为16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1.23%,患病率已达13.47‰。发病率已达14.05‰。同时,流浪精神病人也不断攀升,而随之出现的社会问题也大幅度增加。

目前,我国对精神病人的监管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家庭主体的模式,即除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救治外,其他都由精神病人的家庭监护。精神病人家庭条件好的,则有机会可以接受医院治疗,而农村和家庭条件差的精神病人则往往因病返贫而经常被采用非人的“关”、“锁”、“铁链加身”等方法监管。更为糟糕的是,有70%~80%的精神病人是在一个无人监管的状态,成为流浪精神病人。

一、精神病人社会保障权利的法理依据

建立针对精神病人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已经刻不容缓,它关系到千万人及家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认为,要从保障精神病人“社会保障权利”的源头做起,只有真正实现精神病人的社会保障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病人肇事惹祸的“本”。

(一)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每位公民都有陷入贫困、发生生存危机的可能,也相应地都有困难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保障的权利。社会保障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两项基本内容。主要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部分组成。社会救助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失业救助、孤寡残救助和贫困户救助等项目;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保险、生育和疾病保险、失业保险;社会福利则囊括了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之外的所有社会保障内容。政府的社会责任就是采取各种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对弱势群体的保障要突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充分实现。

1.社会救助权

社会救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社会救助是政府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公民提供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收入。

2.社会保险权

社会保险权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就其本质而言,社会保险就是社会成员间的互助互济。《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劳动法》第70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由此可见,社会保险权是社会保障的核心,是公民的一种社会政策,又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和互济互助制度。

3.社会福利权

社会福利权是指政府或社会根据法律的规定为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向其提供的资金、社会服务和社会公共设施,是一项与经济发展水平最密切相关的权利,是让生活过得更好的权利。社会福利权在改善穷人生活状况,为穷人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保障穷人的人格尊严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宪法》中并无“福利权”的表述,但在其第45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些国内学者用“社会保险、福利权”来指代《宪法》第45条及劳动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所规定的类似权利。

(二)弱势群体需要特殊的权利保护

欧美学者对弱势群体的界定主要通常是从生理特征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进行的,根据他们的界定,弱势群体主要由具有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身患疾病者、老年人和无劳动能力的依赖人群(主要是儿童)组成的。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与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对应,欧美学者还提出了劣势群体的概念,他们认为,劣势群体是社会变迁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互动的产物,是社会精英(优势群体)、普通民众和低下阶层相互比较的结果。可见,欧美学者所称的弱势群体是指生理上的弱势群体,即我们所说的“老弱病残幼”,而我国学者没有区分弱势群体和劣势群体,而通常将上述欧美学者所称的弱势群体称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孤儿、长期患病者等,而将欧美学者所称的劣势群体称为社会性弱势群体。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显然,无论是根据欧美学者还是我国学者的界定,精神病人都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可以分为一般保护和特殊保护。对弱势群体的一般保护是指保护他们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仅仅体现了形式上的平等。前述的社会保障权利即是对精神病人的一般保护。对弱势群体进行特殊保护则是指应该赋予他们超越常势群体的权利,以真正矫正他们的弱势地位,这体现了对实质平等的追求,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实质公正。当然,一般保护与特殊保护会涉及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度的问题。世界范围内,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存在“保护不足”,也存在“保护过度”的问题。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水平及认识水平的原因,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往往不足,而有些发达国家则存在保护过度的问题。我国目前弱势群体权利保护中存在问题是“不足”的问题,而不是“过度”。孙学华.论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立法中的一般保护原则与特殊保护原则——以艾滋病患者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6).

总之,从法理上而言,精神病人的社会保障权利是具有法律和政策的依据,具有法理的理论基础。在精神病人的权利保护上,我们不仅应该努力实现对精神病人提供一般保护,为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权利,消除歧视,实现其形式上的平等,还应该在立法上为其提供特殊保护,实现实质上的平等,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的精神,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保障精神病人是政府的社会责任

1.政府是公民权利的保护者和保障者

德沃金认为,权利构成了法律的道德基础,如果政府不能认真对待权利,也就不会认真对待法律。这种对政府行为的道德要求的要义是平等,亦即政府必须平等地关怀和尊重所有人。德沃金,何怀宏.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这些规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律意义,同时也表明: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的重要的基本职能。

2.处理不同个人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是政府的重要功能

法律的精神就是平等,只有法律才能真正保障个体人权的实现,国家在立法和法律实施中首当考虑的是如何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得到实现。平衡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是法律制度安排上的主要任务,处理不同个人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本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二、保护精神病人社会

保障权利的基本原则

(一)权利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社会保障权利已成为人权概念的重要构成内容。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基本需要的合理性,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内容,也是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起点和归宿。社会保障权利是一项经济权利,生活有困难的社会成员,有权利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具有经济物质内容的具体帮助;它又是一项社会权利,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成员,需要获得除经济物质内容以外的关心和帮助;另外,它还具有与公民的名誉权、荣誉权密切相关的人身权利的内容。但是,经济发展水平是实施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并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如果没有经济发展创造的可供再分配的巨大财富和资金积累,社会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普遍性与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公民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是各国社会保障立法共同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普遍性是指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使之在困难时享有社会保障的共同权利。我国宪法第45条所规定的物质帮助权利的享受就是对全体公民而言。差别性,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成员制定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和标准。我们在制定精神病人社会保障制度时,既要考虑普遍性,又要考虑差别性,应当把二者结合起来。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地区差别大,目前还很难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权。

(三)预防与保护相统一原则

对于精神病人,关爱是国家和社会应有的态度:即保护和救助,而不是歧视的态度:隔离和强制。歧视的态度会使精神病人不愿接受治疗,更容易发病,更容易产生社会的仇恨心态和报复心理,暴力和损害倾向在滋长,从而成为潜在的社会危害。只有在立法这一源头上加强对精神病人权利的保护,才有可能消除他们的受歧视感,从而消除可能发生的故意暴力报复社会等行为。因此,对精神病人的保护是对其损害社会的暴力事件最好的预防。

三、精神病人的社会

保障权利体系的构想

(一)加快立法,建立精神病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明显滞后,全面、专业的精神卫生法迟迟不能出台。其实早在15年前,精神卫生法草案就拟就了第一稿,随后经过吸收不同意见,不断修改,日益完善,目前已是第十稿,内容十分详尽。精神卫生立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保障精神障碍者的合法权益。这包括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制定准则,并为精神病人在就业、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权利制定准则。中国法院网.我国精神卫生立法现状[eB/oL].

前述伤害精神病人案件已经表明,缺乏专门立法,对于一些精神病人的鉴定、收治、管控和治疗都是极为不利的。这里再以近期的一例因精神病鉴定和收治而引发的诉讼为例加以说明。2010年上半年,广州市脑科医院曾因一份精神鉴定被告上法庭,其起因是一名富商被其妻子送到市脑科医院治疗,经该院评估后被鉴定为精神疾患。该富商出院后,立即以不服医院的鉴定为由将医院告上了法庭,且最终取得了对其有利的精神鉴定结果。陈实,周煦钊.缺乏立法,对重性精神病人管控不利[eB/oL].http:///epaper/nfds/content/20100611/articela215002Fm.htm.2010-12-22.这一案例再次说明了缺乏立法而带来的精神病人鉴定及收治方面的混乱。

(二)由政府主导增扩建“安康医院”,强制收治肇事惹祸的重性精神病人

在缺乏专门立法的情况下,要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只能通过加强和完善现有的一些做法。目前,“安康医院”是依法收治危害社会治安的精神病人的专门机构,具有治安管理和医疗的双重职能,是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其性质是强制性的行政执法单位和精神病专科医院。在尚无专门立法和专门制度的情况下,依托现有制度下的“安康医院”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然而,虽然目前大城市几乎都建有“安康医院”,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精神病人的不断增加,目前的“安康医院”已明显容纳不下肇事惹祸的重性精神病人。容纳不下,必然又流浪在社会上,不仅不利于对他们权益的保护,还增加了社会公共安全的隐患,重性精神病反复制造恶性案件,增加社会安全隐患和社会危害。所以,增建“安康医院”是保障精神病人社会保障权的关键,也是社会治安控制的最有力措施。

(三)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元化的保障和防控体系

“安康医院”只是收治精神病人的机构,其功能有限。要真正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还需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元化的保障和防控体系。

1.精神病人服务内容和形式应该多样化

精神病人服务应广泛涉及医疗康复、法律援助、社会救助、职业训练、临终关怀等方面,调动社会资源,引入市场机制,把福利机构分为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的,让各种收入阶层的精神病人都能按需要接受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

2.精神病人社会管理资金来源应该多元化

政府要发挥责任主体作用,建立精神病人管理事业专项基金,非政府组织及慈善团体发挥协助作用,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捐赠作为补充,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事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和物价政策,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精神卫生工作。

3.精神病人的服务人员应该专业化

与普通的疾病不同,精神病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发病因素较为多样和复杂,预防和治疗的难度也比一般疾病要大得多,因此,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都需要具有较高医疗水平和道德水准的专业人员。

4.对精神病人的社区服务应该网络化

为了更好地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目前应该将精神病人管理纳入社区残疾人工作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建立社会互助网络,建立以城乡精神病人为对象、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导、以社区服务网络为依托、家庭照顾社会化为方向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橄榄形”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将强制性住院治疗扩展到社区治疗和康复中心治疗,使大多数精神病人可以在医院的适当监督和指导下,在社区中成功和安全地治疗和康复。

总之,当前精神病人的社会问题非常突出,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做好防范,建立精神病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综合治理的协调机制,变被动的“事后买单”为主动的“事前买单”,在保护和关爱精神病人的基础上,建立针对性强的防范控制体系,减少公共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和谐社会、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葛忠明,臧渝梨.中国残疾人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舒良.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3]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Z].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文件.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9

特色科室――针灸科

该科突出传统针灸特色,开展对内、外、妇、儿、五官、神经等科100多种疾病的治疗,擅长治疗各种瘫痪、痛证。特别是对中风病的治疗。对于中风,该科除了保留传统特色的针灸疗法外,还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及治疗技术,对中风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系统、科学的功能训练,尽最大程度降低病人的残损,恢复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被誉为“瘫痪康复之家”。

知名专家

黄鼎坚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及学术继承人导师。主治:面瘫、面痛、头痛、眩晕、中风偏瘫、失眠、肌肉关节痹痛及临床常见之胃、肠、胆、肾绞痛等急痛症,疑难杂症如视神经萎缩等眼底病症、顽固性呃逆、慢性泄泻等胃肠病症、运动障碍等。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电话:0771-5848799。

庞勇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西名中医,针灸科主任,学术带头人。主治:中风、眩晕、各种瘫症、痛症及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病症。门诊时间:每周二、四上午。电话:0771-5848507、584857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设有部级重点学科1个(传染病学),省(市)级重点学科12个,重庆市重点学科4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3个。该院对心肌梗塞、脑血管疾病、癫痫、糖尿病和各种肿瘤的诊治,对脑外科、血管外科、手外科、高危妊娠的诊治及创伤救治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特色科室――内分泌科

该科是重庆市卫生局批准建立的重庆市糖尿病中心以及肥胖防治中心。其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尿崩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他如肾上腺疾病、垂体性疾病,在西部地区也处于先进水平。该科在国内率先报道禁饮加压试验诊断尿崩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特发性阿狄森病等,填补了国内空白。

知名专家

邱鸿鑫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甲亢、尿崩症。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舒昌达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际人工器官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治糖尿病、甲亢、尿崩症。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张素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市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主攻糖尿病。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邓华聪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内分泌学会委员、重庆市内分泌专委会主任委员。主治糖尿病、甲亢、尿崩症。门诊时间:每周一、五上午。

李启富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糖尿病学会委员。主治糖尿病、肥胖。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该院拥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科、心胸外科、代谢病与内分泌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居全国医院第五位。精神病学科是国内精神病学的主要创始单位之一。心胸外科在新生儿、婴幼儿各种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根治手术,瓣膜外科冠状动脉外科、大血管外科、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普胸外科等各种胸心外科手术效果好,手术总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特色科室――精神卫生研究所

该学科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目前开设有神经症、情感性疾病、儿童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成瘾行为、头痛失眠等各种专科门诊及精神科综合门诊。该科在精神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精神药物中毒的药物分析与诊断,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测评精神疾病的认知功能,以及在精神应激的心理应付、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等方面,居国内领先行列。

知名专家

李凌江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精神应激相关疾病、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模式等研究,尤其擅长心理治疗。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张亚林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合作研究中心成员。主治神经症、精神病。擅长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篇10

一、指导原则

精神卫生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为精神病人提供较好的精神卫生服务和治疗康复。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制定有关促进和防范精神卫生问题的工作计划,实施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努力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落实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

二、工作目标

按照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01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我省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年达到30%,201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2%;精神分裂症治疗率2005年达到50%,2010年达到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200*年达到1200万人,2010年达到2300万人。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政府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县级以上政府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和协调组织,制定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目标,明确有关部门职责,统筹落实和安排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和落实各项措施。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专项防治经费,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要研究制订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研究制定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二)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卫生部门要承担精神疾病的预防、干预和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服务方向和重点,采取措施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及相关费用,扩大治疗服务面,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并及时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公安机关要会同乡镇街道、社区了解掌握本地区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公安部门所属安康医院要承担本地区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治疗工作。没有安康医院的设区市,卫生或民政部门所属的精神卫生机构必须承担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治疗工作;残联部门要会同卫生等部门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

四、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要建立以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心理卫生科、心理咨询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一)逐步加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建设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重视精神卫生防治学科的建设,根据本地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需要,配备足够人员和工作经费,开展大众心理健康咨询、干预和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制作。

省级精神卫生中心要充分发挥对全省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技术指导的作用,逐步成为全省精神疾病防治、科研、人才培训的基地。

各设区市至少要有一所市卫生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所属的精神卫生机构,尚无精神卫生机构的要尽快建立。要重点加强本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增加经费投入,改善精神病人的就医和康复条件,提高精神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为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并成为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培训、科研、治疗和康复的基地。

完善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功能。全省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精神科或心理卫生(咨询)科,并列入今后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内容。200*年,每个设区市至少要有一所综合性医院能够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到200*年,各县(市、区)至少要有一所综合性医院能够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各设区市、县(市、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精神卫生机构或指定综合性医院承担本地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做好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服务保障工作。各地区要开展精神卫生服务保障进社区活动,把精神卫生服务保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基层、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基层、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

(二)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现有精神专科、非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提高预防和控制能力,通过举办精神科医生培训班、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精神科学术年会、精神科康复医学年会等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的技术水平。

完善精神(心理)卫生机构、人员准入。卫生部门要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和建立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执业资格制度,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教育,上岗后要保证必要的专业进修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加强精神疾病预防与干预工作

(一)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编辑、制作面向大众的心理健康读物和重点人群的干预材料,供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使用。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开展经常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利用每年“精神卫生日”等组织大型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动员全社会,积极倡导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有条件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可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缓解求询者心理压力。开展危机干预试点工作,各设区市要确定一所精神卫生机构或指定综合性医院成立本地区精神卫生危机干预中心(科、站),设立并公布电话号码,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求助人员提供危机干预服务。

(二)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干预

1.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

2.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

3.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4.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加快制订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患病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

5.开展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根据被监管人员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

(一)加强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工作。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精神康复科室,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完善医疗转诊制度,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

(二)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要采取措施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与康复服务。加强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和供给工作,积极开展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不断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查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和定期随访。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实行城乡医疗救助试点的县(市、区),应将符合条件的精神疾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七、重视精神卫生的科研工作

(一)重视和支持精神卫生科学研究。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精神卫生机构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科学研究,鼓励把科研成果应用于防治工作实践。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内外学术、人员交流与技术合作,学习国内外精神卫生服务保障工作的经验,以发展我省的精神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过对框架人口的筛查和对可疑病例的诊断,以了解我省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常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医疗资源利用率,为政府进一步制定精神卫生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地要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和报病工作,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病趋势以及治疗康复的覆盖面。

八、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