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画画理论知识十篇画画理论知识十篇

画画理论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2:37

画画理论知识篇1

【关键词】中国古代画论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53-02

中国古代画论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以及绘画经验,因此,开设中国古代画论课程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来看,中国古代画论的教学将实践类专业和理论类专业相分离,且各大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人文精神培养的不重视,导致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为此,各高校必须改变教学理念,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建设,让学生掌握画论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知识量大,内容涵盖面广,课时有限。中国古代画论伴随着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而产生,大致可以分为品鉴、理论和画法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又联系着中国艺术创作系统和中国思想史,进而赋予了中国画论课程具有课程内容多、历史跨度大、知识涵盖面广的特点。另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画论自先秦发展至今,所含内容之丰富不言而喻。但是,当前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课时有限,因此,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呈现中国古代画论的精彩观点,教师往往会对其内容进行选择,主要选取了六朝、五代、唐、宋、元、明、清的代表性画论作为课程重点。

(二)学生缺乏对绘画技巧的直接感知。当前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处于重中技术教育、轻道德素养培养的大环境中,因此,中国古代画论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一,对绘画技法实践类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并不重视人文修养和理论的学习,认为中国古代画论只是一门理论课程,并不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尽管有些学生对中国画论充满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广阔的文史背景,也无法得到系统的学习。第二,虽然中国古代画论是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仍然缺少对具体绘画技巧和经验的直接感知,再加上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不重视操作性强的论述,阻碍了中国古代画论的进步和发展。

(三)对中国古代画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对中国古代画论的研究方面,于安澜以及沈宗骞等老派学者对画论的基础性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是,中国古代画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古代美学相比,其研究领域并不广阔,可以说是十分薄弱。就算在文献整理、版本校勘等研究工作领域,中国古代画论的研究依然存在大量的工作值得去做,也有相应的问题需要解决和澄清。因此,中国古代画论教学缺乏相应的科研成果的支撑,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滞后,无法及时得到改进和更新。再加上,中国古代画论研究属于冷门研究领域,很少有人愿意选择中国古代画论作为研究领域。基于此,中国古代画论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师团队,导致中国古代画论研究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阻碍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建设。

二、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教学策略

在艺术学语境下,中国古代画论的薄弱性更加突出,但是,艺术学在自身的学科建设领域,必须拥有与文学和史学相同的理论依据,因此,中国古代画论研究者应该打破“艺术学从属于文学”的传统观念,构建具有中国古代画论自身特色和理论逻辑的学科基础。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画论的内涵。站在知识社会学的层面上看,中国古代画论是体现中国古代绘画形成的传统意境的途径,包含了具有史学品境的意味形式,由此看来,中国古代画论是一个拥有较高传统审美境界且涵盖知识面甚广的知识系统。而从画论的知识形态的层面出发,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画论主要研习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古代绘画,是一门独特且知识涵盖量广的学问。而中国古代画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不但给予了后人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对绘画历史以及理论进行了完美的概括。因此,中国古代画论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促进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专门挑选一个课时,以观看纪录片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画论的内涵。为此,教师要准备一系列与中国古代画论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中一边播放,一边为学生讲解,并将视频中所提到的有关中国古代画论的重点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因此,学生会在观看视频和与教师的讨论中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除此以外,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画论并不是单纯的只是学问,其还拥有较大的现实价值。从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来看,我国绘画能够成为独特的绘画系统的原因是:画论是在前人的不断实践和理论张立中所完成的,与西方本问题论派所倡导的形而上特征不同,中国古代画论对绘画创作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而这种指导作用到如今也都十分突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古代画论为现当代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建构具有中国独特审美绘画风格的理论启示,同时也促进了传统绘画技术的进步。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画论的内涵,感受中国古代画论的博大精深,感悟中国古代画论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和教师都重视对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建设。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赏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并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古代画论理论知识对绘画作品进行解读,学生在解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绘画作品的美好,也能深入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画论在艺术领域中的魅力,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国古代画论。

(二)完善中国古代画论的课程体系建设。鉴于中国古代画论的知识体系存在很多个侧面,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画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因此,中国古代画论的教学设置,必须开设相应的绘画理论史学专业、中国古代画论专题研究以及中国古代画论选读三个课程体系。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实践类和理论类专业的不相同,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其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对绘画经验进行总结,将技法进一步深入,教授绘画技法课程,教师则可以利用传统画谱、画册,为学生传授绘画经验和技巧,并将经验与理论论述相结合。

在绘画技法专业中,高等院校应该把中国古代画论设置为公修课程。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课程时,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画论,掌握具体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规律,要让学生可以通过对画谱和画决的研究,对绘画造型和绘画形式语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在中国古代画论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将绘画层面上的技巧与理论层面的审美规律进行统一。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承受力,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挑选相应的画谱和画决,让学生通过对画谱和画决的研究,提高自身绘画技巧。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使学生能在讨论和研究中对绘画造型和绘画形式语言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绘画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学生画论的重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具体技巧进行学习和实践,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画论元典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进行经典作品品鉴时,可以从品鉴中掌握古代画论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因此,提倡各大院校应该加强对画论元典的阅读教育。在对中国古代画论的课程进行设置时,应该安排选读和精读类的课程。鉴于中国古代画论的历史演进与社会文化史以及古代美术史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让学生能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中国古代画论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画论是一个随时在变化的开放性体系,无论是中国古代画论的思想演进,还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理论问题变迁,都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和研究。因此,各大院校在对中国古代画论的课程设置上,应该特别设立“中国古代画论史”课程。

除此以外,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不同知识体系拥有与其相对应的学科归属,但是,由于知识的连续性,不同的知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某个角度上说,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美术史和美学史中的一个部分,也是艺术概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在中国古代画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美术史、中国美学史、艺术概论与中国古代画论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将知识资料融会贯通后,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另外,古代汉语对学生学习古代画论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若学生拥有扎实的古文功底,就能对古代画论著作有更深层的理解,因此,教师也可以将古代汉语课程与中国古代画论课程进行融合。例如,教师可以与古代汉语教师进行沟通协商,为学生打造一堂中国古代画论与古代汉语相结合的新型课,利用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画论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利用古代汉语知识解决中国古代画论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利用中国古代画论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古代汉语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目的。

总之,当前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各大高校对中国古代画论课程建设的不重视,学生缺乏对绘画技巧的直接感知,研究人员对中国古代画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高等院校绘画专业应该重视中国古代画论的整体教学建设,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画论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完善中国古代画论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画论元典的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明.画外广视画内精准的古代画论研究[J].学术研究,2014(7)

[2]牛国栋.中国画论中笔墨理论的发展[J].读与写,2014(22)

[3]徐元元.石涛――“画论”美学思想探微[J].芒种,2015(3)

画画理论知识篇2

关键词:速写素描肖像造型能力教学改革

速写与素描肖像教学,是美术院校专业教学的一部分。一般认为,速写和素描的区别就在于:速写的绘画时间短些,素描的绘画时间长些。这种观点只从表象上把速写和素描完全地区分开来,而没有弄清问题的实质。在表现方法上也认为,速写是用线条的,素描是上调子的。由于绘画观念的陈旧,导致了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造型能力的问题。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久而久之,学生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对于理论的理解,也是表象的。可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是速写与素描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学的现状

(一)理论知识匮乏

由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了速写与素描肖像的课程。觉得自己在考前就经常画,还有什么画不好的呢。所以学生不重视理论的学习,不重视人物肖像的学习,不重视人物结构知R的学习,还是采用老办法,用自己习惯了的方法进行绘画。这样的结果,就是看什么画什么,即使是看到人物的脸上有一颗黑痣,也要非常认真地,毫不吝啬地画下来。结果喧宾夺主,弄巧成拙,画面上全是铅笔的痕迹,人物的五官刻画都是死的。生硬、呆板、没有结构,人物肖像的理论知识严重匮乏。

(二)绘画方法不得当

有些人认为,素描是单色画,是枯燥无味的,不像色彩那样,能激起绘画的欲望。由于没有采用科学的绘画表现方法,没有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在画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在画纸上涂调子,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涂调子,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现实。如果不接受科学的表现方法,就很难诠释作品的内涵,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

(三)造型能力欠缺

绘画的根本,是要表现出人物的本质,表现出人物的灵魂。所谓的传神写照,就体现在人物的这种状态中。由于缺乏造型能力,不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本质,不能用具有表现力的线条和具有变化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人物,从而进行速写与素描人物的塑造。虽然造型能力欠缺的问题不是以偏概全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确引导学生的绘画观念是完全必要的。虽然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也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提高他们造型能力的练习。

二、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丰富学生的绘画理论知识

一幅好的作品的产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是绘画必备的前提。有了理论知识的指导,在绘画的过程中,就会如鱼得水,就能游刃有余地,非常快速地进行绘画。有了理论知识的指导,绘画就不是空谈,人物就会有血有肉。纵观绘画历史,那些艺术大师们除了具有高超的表现能力外,还具有娴熟的理论知识,这能使自己的速写素描体系健全完善,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感人的力量。

(二)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科学的、正确的表现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是极具表现力的,是画速写与素描肖像的最好的手段,线条的运用即如此。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线条具有丰富的个性语言,具有强烈的个人的情感表达。线条使绘画具有了无限的感染力。线条可以是虚、实、远、近,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是粗、细、浓、淡,瞬息万变的。这样不同的线条交织在一起,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大师们,如杜米埃、伦勃朗、荷尔拜因、康勃夫、珂勒惠支等,他们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了艺术美感,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

(三)提高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速写与素描肖像教学中,造型能力始终是需要提高的,是需要强化的。有的人觉得,速写与素描肖像是一个很简单的课题,无需每时每刻都提起,没有造型能力,也一样能画出作品,这是自欺欺人。如果熟练地掌握了人物造型的理论知识,具有正确的表现速写与素描肖像的方法,就会快速地提高造型能力,提高表现能力。绘画艺术是需要个性语言的,要敢于表达正确的绘画观点。和那些面面俱到的速写与素描肖像作品相比,内涵丰富、具有表现力的线条的运用,会使作品更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和审美价值,更具有丰富的语言内涵。

可见,在速写与素描肖像的教学改革中,造型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好的造型能力,就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体积、结构,就不能表现出人物的本质和精神世界。苍白无力,只能使作品黯然失色;苍劲有力,会给作品带来无尽的感染力!绘画艺术需要探索,需要提高,需要发现。教学改革,需要造型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全显光.素描求索[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

[2]刘天呈.德国素描精品[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

画画理论知识篇3

关键词:石涛;“一画论”;美学思想;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74-02

一、生平简介

石涛(1640-约1718),自称苦瓜和尚,俗姓朱,字若极,小字阿长,法号原济,又号大涤子,又号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晚号瞎尊者。广西桂林人。石涛是明代皇族,刚满4岁时即遭国破家亡之痛,削发为僧,改名石涛。虽然石涛大约4岁时出家当了和尚,但真正倾向于禅佛是20岁以后,晚年的石涛又出佛入道。石涛一生云游四方,曾拜当时著名禅师旅庵本月为师,石涛深受他的影响。在《生平行》中,石涛说旅庵本月指示他“谓系八极游方宽,局促一卷隘还陋。”旅庵要求石涛能打破原来狭隘浅陋的陈见,深入大自然的奥秘。所以石涛在安徽宣城的15年,除参禅习佛外,还遍游黄山,创作了大量作品,并把自己对禅的理解与体验也渗透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黄山的奇丽壮观,使石涛深切地体察了大自然的美,从而提高了他的绘画表现技艺与美学思想。

至康熙朝,画名已传扬四海。但他又不甘寂寞,从远离尘器的安徽敬亭山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南京,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晚年与上层人物交往比较密切。石涛晚年,以卖画为生,并自还俗后,又有家口之累,故其晚年作品相当丰富。但是我们研究石涛的美学思想,不能回避的是他的故国黍离的遗民思想。这种遗民思想在石涛身上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时起时落,忽明忽暗,波动很大。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使石涛对人生的感悟体验更加的深刻,艺术表现更加的老辣,美学思想更加练达。两次接驾,平添了石涛内心的矛盾、失望与痛苦。飞黄腾达的梦幻破灭,使石涛的思想感情更集中于艺术创作与美学思想的研究阐述。

从总体上看,石涛思想中的人生观、宗教观和艺术观是错综复杂的。他是南明政权内部争斗的受害者,有过亡国的民族情感,有过顺利行程时的希望和壮志,也赞颂过新政权。最终他的人生寄托破灭了。所以我们可以说石涛在政治仕途上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但却成全了他在艺术创作与绘画美学理论上的丰硕成果。而《苦瓜和尚画语录》,则是其一生实践与求索的理论结晶。

二、美学思想

(一)“一画论”

在石涛之前,画坛正统派皆以临摹古人画为归,为法所障,皆知古而不知有我。石涛受禅宗的启示,从绘画艺术本质出发,力主突出创作主体的自我,艺术创作不能受古人之法的束缚,强调必须尊重艺术家对表现对象的深刻的直接感受。所以反对“古法”和突出“自我”则是《画语录》美学思想的两大基石。在这两块基石之上,石涛撑起了以“一画”论为核心理念的美学理论大厦。

首先石涛把“一画”看作是世界万物形象和绘画形象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和最根本的法则。也就是法的最根本的根源所在,石涛首先开篇就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的无法状态。另外它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庄子的“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的观点是一致的。万事万物表面上虽千变万化,根本上都是一个“道”理。所以观察万事万物,必须超然物上,以“一”贯之,“夫一画含万物之中”。所以说,这一见解的哲学背景,自然是老庄哲学中道生于无的思想。也正因此,石涛说:“无法生有法”,有法即法,所以才有了石涛的“以有法贯众法”。周积寅的《中国画论》中就有“道在绘画中体现的就是画道,画道通于宇宙自然之道,反映绘画的根本规律、根本原理,是绘画活动一切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杨成寅《石涛画学义》中也有“一画是指绘画的对象、绘画的手段、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规律、绘画的笔墨技巧以及所有这方面的统一性。”

另外,石涛还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所以“一画”可以说是一种“心法”,所以不论是山川、鸟兽草木、楼台等这些外部世界的物象,都需要通过心,才能摄入画家的画作。一画作为心法,与画家之心对造化、以及对造化之理的把握是分不开,心把握了理,把握了一画,在绘画创作中就能“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不入而态无不尽也”,就能够达到“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的境界,这一切都是因为“画不违其心之用”,来自于心法的统摄。所以在石涛这里,一画之法来自于心对理的把握,来自于“画不违心”。所以石涛的“一画即心法”的美学思想,也就是要求在绘画创作当中,要更加注重创作主体“心”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把握其画理,这样创作主体才能处于最佳的绘画状态,绘画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二)“了法”与“化法”

在石涛看来,绘画是人体现宇宙生息的一个大道,因此它就不应该是被动的、拘束的,而应该是自如的、自然而然的。就象规律是在天地运行中体现出来的一样,法也在绘画中产生出来。

在石涛的第二章《了法》当,有说“若之人役法于蒙,虽攘先天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所以石涛认为“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以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在这里石涛把反对受成法束缚、反对法障与自己的“一画”之说结合了起来。一画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它是心与道、理的统一,它是合于道,合于理的,又是合于心的。他还说:“法无障,障无法,法自话生,障自画退。”即是说画法不会束缚人,束缚人就不是法,因为“法自画生”。

除了“了法”之外,画法还应在对法的了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寻求变化,这就是要求在了解“古”的同时,要知“变化”。又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古人成法是帮助今人认识世界、认识艺术规律的工具。“化”是对古人成法的真正掌握与灵活运用。所谓至人无法,不是说真正的艺术大师不遵行艺术法则,而是说他们的艺术能够不受机械刻板的程式束缚进入到自由领域,而这种自由同时又是合乎法则的――不是合于刻板与繁琐的规矩,而是合于艺术的大的规律性法则。因为艺术是个性创造的精神产品,必须有我在:“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了法的实质,就是要对绘画中各种技法、构思的熟悉与精通,以及对其背后的原理的深刻理解、把握,即化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中间的桥梁---创作主体,即要求创作主体发挥其创作的能动性。

(三)尊与受

石涛强调心,也强调感受,而在强调感受的同时,石涛也并不反对知识,但在知识与接受之间,石涛认为感受更重要,也更具有本原的意义。“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尊受是强调个人感受,强调个人感受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只有尊重每个人独特的感受,才有艺术创造的灵感。“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画最终来自于心,来自于自我的心灵的感受。“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得其画而不化,自缚也。”学习古人的具体创作经验是需要的,但必须“化”,食古不化,则等于作茧自缚。所以石涛不像以往古人那样都局限在技法上,他着重在感受上,这一点他是针对当时师古派而言,将全部精力放在摹古“先识后受”,不是对生活的感受而后进行理性的认识,石涛对此流弊进行了批判,为此写出了“尊受”章。“尊受”,为尊重感受之意,石涛认为,了解各种事物,必须先由外界客观的感觉和印象开始,然后依据感受,加以判断和推理,这就是“识”。先受后识,而识反过来使受之更深,受与识是相互作用的,这就是受与识的辩证法,是以“藉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

石涛的“受而识”说,是视觉艺术的“直觉说”的纽带,他用这种方法不仅反对因袭保守的时弊,也是他创作的重要方法。他的实践证明,九上黄山,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受而识”是他从实践中来的体验,而且反映在他卓越的丰硕的艺术之中。故宫博物院所藏《石涛山水画册》,以王维等人诗篇为题材的山水,如“静夜思”的月色朦胧人倚楼的情景,以及“绿树垂荫”稀疏密茂的山庄。这些诗情画意,并不完全是诗中来,而是生活的感受与诗的吻合。那些景色都是得之洞庭、湘水、黄山、江南的亲身感受。

除了“尊受”外,石涛同样提倡画家必须要高扬艺术家的主体精神。“无闲于外,无息于内”,不知疲倦地从事艺术创作,这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

三、小结

以上是对石涛重要美学思想的阐述,当然还有更多重要的思想,例如“笔墨当随时代”、“不似似之”论等。不论使他的那个观点或看法,都是强调了创作主体在绘画创作当中的重要性。所以说石涛使中国美学迈出了从审美客体论到审美主体论的决定性的一步,使其不再从审美对象的形式出发,而是从观照主体的行为出发。所以当代大师吴冠中推崇石涛说:“中国现代美术始于石涛,并且比西方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早了二百年”。在当时的时代,石涛是突破了由四王占居画坛的传统模式,创作出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齐白石在题《大涤子画像》中说:“下笔谁叫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此僧。焚香愿下师生拜,昨晚挥毫梦见君”。潘天寿在《听天阁诗存》中云:“古阿罗汉使前身,五百年来无此人,岂仅江南推第一,笔参造化墨通神”。

石涛以大胆的革新精神、开辟了艺术领域中的新天地。他画论的精辟见解,如一股清新的空气,给沉闷的画坛带来生机。由于石涛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这些理论无不渗透着道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成份。石涛画论,在中国画

论的宝库中,象一块奇异的瑰宝,影响着以后的画坛,如金农,郑板桥、齐白石等都深受其影响。石涛画论内容广泛,其美学思想及其丰富,是我们研究、学习、创新发展中国画的基石,其画论思想,对开创近现代山水画的新风起着巨大的作用,至今仍为中国画发展具有革新精神而具有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5]施荣华.石涛“一画”论美学思想新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6]尹成君.石涛画论及其美学思想研究[J].艺术百家,2008(4).

画画理论知识篇4

一、确定复习形式与目标

1.确定复习形式

为了立足于研究课标、教材、教参、教法、学法,探索有效的复习形式和方法,我们成立了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组员共同探讨有效复习的方法和策略。根据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中心教研组的讨论结果,我们确定了复习的新形式:利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期末复习。

2.制定方案和计划

教师先把握全册书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建构知识框架,随后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要点,搜集画知识树的方法,确定画知识树的方案,计划和内容,然后根据整理出的知识要点和内容实施。

二、教师画知识树,整体把握教材和知识点

1.自学探究

活动前每位教师查阅相关资料,画出各个年级的地理知识树。如:涉及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依据这些问题,画一个树型图,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自己把握本册书的重难点。

2.讨论解疑

确定“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的主持人与中心发言人,活动中每位教师首先谈出自己的思路与画法,大家依据所画的知识树进行讨论分析,对知识树作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使树形知识结构图更加完满。通过讨论,明确本册书要求掌握的知识,总结出本册教材知识树的画法和具体详细的内容,理出本册教材的主要线索和关键,疑难问题讨论解决。通过这一“制图”过程,使教师对于本册教材的整体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教学中能够轻松驾驭课堂,有效进行复习。

3.反思总结

写出画知识树的反思和总结,谈谈本次活动的收获,写出本次活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教师指导学生画知识树,进行有效复习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初中学段指导学生利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具有科学依据。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出示画知识树的目标

出示目标,使学生明确画知识树的目的和意义。在出示目标的同时为学生讲解知识树的科学依据,让学生对画知识树产生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认为这项工作很有趣,乐于去做新的尝试,操作起来事半功倍。

2.讲解知识树的画法

首先让学生准备一张大纸,在这张纸上画出一棵树,用树的形式来表示地理的知识结构。地理知识树包括树的主干、支干和叶子三个层次。

知识树主干内容是地理全册的章节,让学生了然于心;知识树支干内容是每课重点;叶子是其他的地理知识点。另外准备纸张画出枝干和叶子,教师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分层次进行教学。学优生可把叶子再一次细化,而学困生可以只掌握树的主干、支干、叶子即可。

3.分工合作画出知识树的主干

学生分组合作,四名学生为一组,选出组长,报教师存档。学生画出知识树的主干,贴到教室里墙上。在合作小组画知识树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辅导。

4.知识树的支干和叶子学生自己进行整理,教师指导

5.分层次教学,实现面对全体学生

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学困生,中间生,学优生,根据掌握知识范围的不同,三类学生可以画出不同的知识树,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知识树的主干、支干和叶子,而学优生和中间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适当画出更加详细的知识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各不相同,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树的整理过程中每个学生应明确各自知识树的范围,方便互出试题时运用。

6.互出试题,课堂反馈,激发学生复习兴趣

复习的过程比较枯燥,所以学生根据不同知识树的内容出题,学困生给学优生出题,学优生给中间生出题,中间生给学困生出题,需要注意在出题时按照答卷人所画的知识树出题,把握范围,不能超出知识树中的内容。出题后学生作答,出题人改试卷,评出最佳出题人10名和最快进步奖10个,以此激励学生的兴趣。

7.反馈总结,强化效果

学生对当天所整理的知识进行反馈总结,明确自己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有计划进行复习与检查,强化复习效果。

画画理论知识篇5

中国画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创新的问题,然而,当今的中国画家面对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认识。

绘画的创新决定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多数画家都倾向于在“术”的环节中煞费心思,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的制作,要么是嫁接西方的油画技法。尽管如此,其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面对如此结局,有时连作者本人也为之感到惭愧。更有甚者,为了强夺人意,硬要为其冠以“现代”或“前卫”的名头,实际上恰恰暴露了一些人的浮躁与急于求成的心态。从这个现象中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失去理论指导或根本就没有理论作为创新的基础,抑或只刻意在“术”中求“术”的框框中寻求创新,最终只能使中国画的发展走向衰落。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出现了这么多不尽人意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画家虽然深知只有解决了技法这一最基本的要求,才能够达到创新的目的,但是却不知解决技法创新的问题并不是单凭着画家的主观臆造可以获得,中国画技法的创新与变革来自于“理”,没有“理”作为研究技法创新的基础,很难实现创新的目的。创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形式是件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因此面对中国画的技法创新问题必须认识到一个事实:要以中国画发展之“理”认识中国画的技法创新问题。这样可以从理论上看到中国画技法创新之根本,产生有理论根据的中国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表现技法。

现在有许多中国画家面对创新问题,很少有人以中国画发展的根源研究中国画的创新,更谈不上以哲学与史学的理念认识中国画的创新问题,这就造成了看不到中国画创新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导致一些人忘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而以人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心态去面对一个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这种既没有理论根据,又没有正确的艺术思维主导的所谓创新,又怎么会达到创新成功的目的?尤其那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无知的鄙视、无原则的失落,这不仅反映出了一些画家由于自身知识的肤浅而造成的偏见,更多的是对自家文化的不负责任,故此也就不难理解当今中国画界出现的那些所谓的“前卫”艺术,为什么会有变相抄袭西方之嫌的问题了。

所谓创新应体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创新方法,其二是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

解决创新方法的问题最重要是要建立起新的艺术体系,使其更加完善,这是中国画建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的技法表现的最基本条件,离开了这个条件,以其主观臆想而产生的某种技法与风格都难以成立。只有在符合中国画发展的艺术体系与艺术思维的指导下,才能够产生出全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与表现技法。然而,这一切直接触及到的就是如何对待“笔墨”的问题,有人认为过分强调“笔墨”,会窒碍中国画的发展;也有人认为强调“笔墨”,中国画就无法“转型”等等,以至近百年来多数人对此一筹莫展,莫衷一是。事实上这种提法非常主观臆断,缺少足够的理论依据,中国画的“笔墨”一直是随着“理”的原则在改变,以中国画之“理”来认识中国画的“笔墨”问题:“意象”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意象”笔墨之方法;“象意”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象意”笔墨之方法;“悟象”之理必然会产生表现“悟象”笔墨之方法。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就无法表现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艺术风格。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只有沿着中国画艺术规律而行才能顺利向前发展。中国画家如果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没有深入彻底的认识,那将永远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当今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当然也不可能在中国画界以及中国画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此理而论,中国画发展并不存在怎么“转型”的问题,实际这种所谓“转型”的提法,完全是由于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匮乏,对西方文化的一知半解而产生的主观臆断。除此,还有人在中国画发展出现问题的今天,提出了中国画应与西方艺术“接轨”的论调,然而他们并未搞清楚,中西方存在着不同的哲学理念。中西绘画无论是哲学体系,还是艺术体系,它们不仅是独立的,而且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性、文化底蕴与思维形式。一些中国画家及理论家面对中国画的前途问题,提出“接轨”的论调是不切合实际的,表现出他们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悲观心态。中西绘画是在两种不同的艺术思维与艺术体系引导下产生的艺术形式,那种不问其“理”,只谈“接轨”的论调,只会将中国画的发展引向歧途。

如何以正确的艺术见解表现出新的艺术思想,即表现出艺术作品之灵魂,这是画家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一个没有成熟艺术见解的画家,不可能创作出具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作品,更不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当前一些青年画家对中国画创新问题,多倾向于所谓的“实验”,甚至一些评论家对此也大加欣赏、极力鼓吹,然而这种实验的结果又当如何呢?事实并不乐观,反而却给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更大的困惑。

何谓“实验”?“实验”即是一种尝试,或成功,或失败。积极地看,当前出现的所谓“实验”美术,客观上反映出了一些关心中国画发展前途的画家为之做出的努力。然而由于这种“实验”是在一种缺乏理论依据的前提下出现的产物,不可能形成一种体系,更无法表现出更深刻的艺术内涵,因此,这种“实验”无法成功,不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成了一种失去理性的盲动,其唯一可以依靠的理论,即画家的所谓“感觉”或主观臆测,这种缺少理论根基的谬误之“理”,又如何能够成其为“实验”美术的理论支柱呢?因此也就很难达到其“实验”的目的,以及具有理论性的说服力。面对这种所谓的“实验”作品,不难看出一些作者无非是受了当代西方抽象思潮的影响,将西方所谓的抽象转嫁到中国画的宣纸上而已。因此可以断定,这些画家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与现状,并未从理性上去认识,只是在表面得到某种偏激的启示,岂不知自己已经跟随西方绘画走向无奈。浮浅的认识带来了错误的理解,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不伦不类的作品,其表现出来的东西要么奇丑无比,要么糊涂乱抹,甚至连作者本人也说不清自己在表现什么,对此还能有什么艺术内涵而言,更谈不上以创新而论。虽然有人将这个现状看作是与西方艺术的“接轨”,但是以吾之见,这种所谓的“接轨”实则是在“搭车”,是在步西方早已失去理论支柱的所谓“前卫”的后尘。当前在中国画发展中出现的这种毫无理念与理性,盲从“接轨”、盲目实验的结果,最终导致的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变相否定与放弃,得到的则是非中非西的“夹生饭”,很难产生独立的艺术体系与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艺术。

另有一种以标“新”的文字游戏而出“新”的所谓“新文人画”,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细观其作品,无论从“字”到“史”,从“意”到“雅”,都难以与“文”搭上关系,更不可能与以坡为代表的古代文人画相提并论。甚至有些“文人画”作者标榜为绝句的诗,竟连平仄都分不清楚,还如何谈得上“文”,更不要品其艺术内涵了。真不知如今的“新文人画”究竟“新”在哪里,也不知其中的“文”是超越了古人,还是落后于古人,对此其作者是否真的搞清楚了?

无论是“实验”出的作品,还是“新文人画”,为什么很少博得专家的赏识,以及人们的喜爱呢?其原因并不是欣赏者的水平差,重要的是人们需要的是美的艺术,需要的是能与人心灵相沟通的艺术,需要的是有深邃艺术内涵的作品以及货真价实的艺术作品。并不喜欢那种丑陋、脏乱、说文不文、说雅不雅、不伦不类的作品。事实说明,无论丑与美,重要的是与人的心相通皆可谓之美,那些并不知道丑中之美为何物,缺乏理性的以丑为美的所谓作品,只能使人感到一种狂燥与变态的心理在宣纸上的自我发泄,以及江郎才尽的表现。

画画理论知识篇6

《绘画》课程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交叉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它是一门重要的造型基础课程。通过对绘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绘画语言的表现特点,熟练地运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和研究绘画语言,从而使他们形成对造型艺术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手绘的基本素质及技能,发展和提高艺术素养,完善造型艺术的审美意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供必要基础。通过一系列本专业的科学训练之后,在帮助设施农业科学专业的学生提高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可以很大限度的提高本专业学生的造型及设计能力,辅助他们在将来的设计中更好的推敲设计和表达设计理念。

设施专业为农学专业范畴。在国内,《绘画》一直属于设施专业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而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的农林类或工科类院校大都开设了《绘画》课程,但是园林专业的有《园林绘画》、水建类专业有相应的建筑类绘画、机电专业有家具设计及室内设计方向的绘画训练,而设施农业专业的《绘画》课程一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定位其学生对于绘画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而这些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所应受到的绘画教育也往往因绘画的“副科”定义而被忽视。而恰恰因为大学前这些年“副科”的定义,使得设施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后的《绘画》课上仍然觉得本门课程是个可有可无的课程。

随着设施农业专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提高,面对新的人才需求形势,传统的《绘画》课程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带动其积极性,再加上课时相对较少,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又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何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关注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和培养其表达思维的手绘能力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关键问题。探索和研究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使得《绘画》课程与设施农业专业学生所学专业更加契合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现行的《绘画》这门课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其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素描、速写、水粉画技法、水彩画技法及钢笔淡彩画技法。这些的确是一套完整的绘画教学体系,但是设施专业的学生需要提高的仅仅是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此宽泛的教学内容会使完全零基础的设施专业学生遇难而退,丧失其对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且,宽泛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迷失学习目标,觉得所学内容和自己专业无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同时,绘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动手实验的重要性。拥有再完善的绘画理论知识而不动手练习,也无法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只有通过大量的动手练习去实践理论知识,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往往理论课到实验课中间隔的时间太长,这样会使本来就对绘画技法一知半解的学生在几乎将理论遗忘时进行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在实验课重复理论的内容。绘画是一种基本能力,必须通过大量而集中的练习才能获得。

再次,是课堂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设施专业的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绘画,所以习惯与传统教学中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坐的整整齐齐的听的教学模式。而绘画不同,学生仅仅看着自己的画面是很难找出错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生必须学会在实验课相互比较、相互讨论才能共同进步。

我们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农林院校的设施农业科学专业及同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设施农业绘画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培养出更适合现代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现状的、更有创造力和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学生。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精神,对绘画课进行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验课时比例的调整和教材的修订。

①对设施专业绘画课程教学大纲的修改。应该根据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知识背景的特殊性制定,让设施专业绘画课程有着更加明确的教学目的、更加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更加合理的学时安排。

②继续寻找或者编写针对本专业的绘画教材,删减不必要的绘画理论知识(如素描静物、水粉画静物等),设置精选教学内容(如素描石膏几何体训练、结构素描和钢笔淡彩的训练),改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明确教材中哪些内容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解决,哪些内容可以和本专业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授课内容,增加教学容量,更加具有针对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①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中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办法的同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②实验课教学中,打乱学生座位,使之三五人一组,课堂上鼓励学生相互点评、相互比较。在每节课结束时将所有学生的作业集中讲评并根据问题进行分类讲解。

③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使得边讲解理论绘图知识和绘图技巧的同时,可以随时停下让学生进行练习,加强学生对于枯燥的绘画技法的理解。

(3)增加学生外出综合风景写生及进行专业绘画的训练课时比例。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切身体会到学好绘画对于自己将来专业的帮助。

画画理论知识篇7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模式;实施

探索漫画辅助教学的操作模式,是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政治漫画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批准号:XHZ125―098)的一项研究内容。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对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课堂教学新模式,即漫画导学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把漫画作为主要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漫画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漫画主导教学的深入展开,结合漫画提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与对话,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

一、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提出

(一)成功实施课程改革,其基础在于改变教育理念及其影响下的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促使我们每一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漫画教学为思想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漫画情境,仅《经济生活》一册中就有20多幅,这些漫画集启发性、趣味性、警示性、知识性于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漫画的设置为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搭起了一座桥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应充分运用这种形式,有意识、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漫画教学的方案和步骤,通过漫画这一知识载体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此背景下,实施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基本流程

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一般为:以画入境以画设疑以画说理以理释画。

(二)操作程序和要求

1.课前准备阶段

漫画导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还要研究漫画。

步骤1:教师搜集、选择好漫画,认真查阅与漫画有关的资料,了解漫画的背景和特点,对漫画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深刻领会漫画的寓意,找准教学思路,提前进入课堂教学情境。

要求: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漫画的认知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那些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联、贴近生活、新颖、典型,既蕴含知识又富有德育功能的漫画。

步骤2:教师设计好有层次、有价值、能引发议论的问题。在以学案为载体实施漫画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可将考点或者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漫画思考题,作为预习或复习的切入点,来体现高考的考核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求:预设的问题宜小不宜大。问题一定要来源于漫画,又与书中的原理紧密相联。

2.课堂导学阶段

创设漫画情境是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启动教学活动必需的前提环节。

步骤3:教师选择适当的切入漫画情境的时机,既可以在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时切入,也可以在整个章节学习完,总结复习时

切入。

步骤4:教师借助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习设置到漫画情境中,运用漫画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形成情理美交融的形象意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步骤5:教师引导学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漫画,主要看漫画的标题、主体(即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构成的画面整体和画注(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

要求:教师要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指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漫画所反映的现实问题。

3.课堂讨论交流阶段

步骤6: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如,“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漫画反映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围绕漫画和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尝试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小品展示以及情景模拟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漫画的认识和了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步骤7: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和表扬其合理之处,对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不正确的言论给予及时的纠正,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

要求:在讨论交流中,教师不宜轻易表态,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自由释放。当出现离题或失控现象时,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以保证讨论的针

对性。

步骤8:教师对漫画进行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脱离漫画具体内容的限制,从对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中认识漫画的寓意或普遍意义,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得出理性的结论。学生认真思考、归纳概括出融入漫画中的理论观点。

要求:漫画不可完全由教师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从漫画中归纳出论点和原理。

步骤9: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评述漫画,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总结分析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答疑性辅导、提高性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构建起知识的网络。

4.课堂总结提升阶段

步骤10: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明确结论,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提高。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理论观点分析、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

三、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频率安排要合适

为了充分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漫画的倾向性,课题组对

“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可用漫画进行辅助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分别有31.7%、23.5%、33.3%、40.3%的知识点适宜采用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漫画教学的频率,每学期使用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时间占到总学时的近三分之一即可。

(二)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时间把握要得当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漫画导学教学模式还处于尝试阶段,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需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对漫画的使用与安排,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合理分配展示时间,过长和过短都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切莫不分主次,顾此失彼,学生只乐不学,课后在知识上没有一点收获,只是沉浸在漫画的表面含义以及漫画所带来的单纯的趣味,那就失去了漫画辅助教学的意义。

(三)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要科学严谨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可以让教学模式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不可以生搬硬套每一个环节。要灵活运用该教学模式,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注意因材施教和教学的实效性。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已基本构建成型,该模式在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其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相信该模式必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王复生,傅石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6(13):55-57.

[2]陈爱金.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08):33-35.

[3]任其宏.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模式[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11):19-20.

[4]隋桂荣.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2(01):77-78.

[5]邓丕来.漫画艺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画画理论知识篇8

动画专业的教学现状

目前,社会对于动画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从传统手绘动画师到三维立体动画建模与渲染、动作调帧师,从影视动画特效和片头制作人员到后期编辑合成工作人员。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却是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动画教育必须遵循以适应市场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教师良莠不齐导致从业人员先天不足

绝大多数学校的动画教师来源于设计或纯绘画理论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具有高学历和扎实的绘画功底,但是缺少动画行业实践经验。教师缺乏实践的机会与市场的磨炼,从而导致从业人员的先天不足。教学上没有专业系统的指导将导致动画基础教学方向的迷失。而从动画公司聘请的教师虽然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却又缺乏教学经验。早期中国动画行业的队伍学历偏低,使得许多高技术人员因达不到高校教师的学历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许多年富力强的原画师、导演则不愿意在创作的黄金阶段放弃高额薪水去教书育人,而中国动画的老一辈艺术家又屈指可数,无法满足众多院校的师资需求。

2.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界限模糊导致与市场脱节

从发挥个人才能的短篇动画到商业化时代流水线式的操作,动画这种艺术形式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然而动画的商业模式与艺术创作理念有鲜明的方向差异,尽管个性动画片在国内外比赛中可以崭露头角,但如果作为教学中的方向去引导将会导致动画与市场脱节。

3.实用主义教学与理论课程脱节

实用主义教学重实践、轻学术,在市场发达地区,进入学校就是进入车间。这种实战型的动画教学用“干中学”的外延替代了“教中学”的内涵,这将导致学生后劲不足,发展潜力有限,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地提高创作水平,更无法迅速完成从底层熟练工人转化为高层创作人员。那么,较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导致中国原创动画的“空心”状态,必然制约中国动画的发展。

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动画专业要培养的是适应市场的高素质动画设计和创作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任务驱动教学,是加强学生实践机会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要重视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设置跨学期或跨年度的创作和实训课程,使学生从低年级起循序渐进进入创作状态,在实践中完成每阶段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动画产业开发、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教育、动画创作信息研究等合作研讨和交流,鼓励学生去校外的公司兼职,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2.技术与艺术并重

动画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艺术,动画领域象征着艺术和技术的联姻,从事这项充满挑战的创新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同时对创意和技术流程要有深刻理解。“无论学生最终从事什么工作,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同时承担艺术和技术的任务。”因此,在动画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努力创造一个足以影响学生视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自我形成和自我完善的良好的艺术氛围。其次要利用学科优势,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技术基础以及自觉进行学科交叉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强调合理设置课程、配备师资,通过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来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技术水平;还要高度重视和业界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动画创作最新潮流的领悟。

3.课堂与课题相长

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与制作,是产学研结合的最好体现。学生在企业兼职,直接承担企业的一些项目设计与制作,或者把企业的项目拿到课堂来,感受实际工作环境,让他们尽早融入社会,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应探寻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探求实践和接触行业的机会,提高专业认识、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在坚持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的同时,强调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将教学与创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师生共同锻炼、共同提高的效果。

4.团队合作与创新思维培养

动画行业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行业,不仅能一个人独立做一部短片,更重要的是团队如何将每个人的优势集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部作品。在学校里,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表现得十分强烈,每个人都想做导演,而缺乏一种实际的团队合作训练。因此在高校动画教学中,应该通过合作的课程内容设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多给他们合作完成作业的机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创作完整的动画。中国动画专业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创新的、与时俱进的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动画艺术教育应体现动画创作设计制作的新价值,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时尚的新概念、前沿性,使学生了解动画创作设计制作的实质性意义,学会思考,建立创造性的、人性化的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思路。

5.优化师资队伍

努力提高动画教师队伍的知识构成,与企业进行人才流动与引进,进行再教育、创作实践与生产实践。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质高的人员,优化组合师资队伍。为年轻教师创造条件和扩展空间,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师创作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培训及学习交流,要走出去,多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扩充和更新知识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创作设计理念和教学水平。培养技术与艺术兼优,教学经验丰富的“三师”动画专业教师。

6.培养市场意识与抗风险能力

画画理论知识篇9

关键词:卓越教师版画教学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2014年,为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根据该计划,我国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

如今,卓越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培养卓越教师是一项相当系统的工程,也是高师院校正面临的新的转型发展的课题。因此,版画作为独特的一种绘画形式,以及版画自身蕴含的多元学科价值成为高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校版画教学改革更在高师美术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大胆探索,使得转型中的平顶山学院师范专业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高师版画教学现状

目前,版画教学还是继承传统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脱离“师徒制”的教学方式。在高师版画课堂上,学生仅仅是在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这和版画的特点及实践得少有关。灵活地运用教师技能,把自己的新颖构思通过版画表现出来,是版画教育的一大特点。

另外,版画的材料特点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交流沟通,不至于让非直接的制作消磨掉的学生的创作激情。现在,在版画教学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因掌握版画的表现语言又需长时间反复练习而失去主动探索精神,只是被动作画。

版画的创造性高于其他画种练习,这一特点是版画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一旦接触版画,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也就是说一开始的版画教学就要掌握技法与创作方法。这种教学早于其他画种的创作,涵盖了观念、文化、技法等融合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问题,反映出还有版画教学的多重任务,那就是既要教技法,教学生造型,又要负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就我国高师版画教学现状来,除却中央美术学院是技艺分开教学外,其他教学都没有特色可讲。且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缺乏相应文化课程的相互支撑,表现为以技术传授为主,这与“卓越教师”的培养是不相符的。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难度高,教学大纲简了又减,使版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技术传授,这是一种作坊的传授,不是艺术教育。长此以往,版画教学初衷不复存在,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课堂变成了被动地完成任务,厌学情绪随之而来,必将成为一种恶性循环,甚至影响到课程的设置,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展现。因此,版画教学必须改革。

三、影响转型期高师版画教学的因素

(一)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众化教育来临,版画教育逐渐由专业院校的培养画家转而到普通高校的师范教育,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师、高职的版画教学仅仅是照搬专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不符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定位。高师教师制定教学大纲时按照培养专业版画家的要求自己的教学和学生,使得高师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好定位学习目标。从现有资料和实践经验看,高师教师的专业素质较高,但对学科发展缺乏宏观考虑,高师学生把自己定位在画家的角色而无法在实践中给自己的授课对象教学。这种现象不仅是专业的脱节,更与当前社会文化脱节。成为当前高师版画教学的一大问题。高师培养的是未来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者或专家,不是画家。就版画而言,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教师,我们要给学生解决的不仅是专业技术问题,还要在学生学习中培养他们对艺术独特的审美精神,对艺术的敏感反应及对教学的熟练把握。通对版画的体验,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把艺术素养和自觉审美转化成主观表现、形成自我、超越自我的优秀人才。

(二)版画的教育空间拓展不足。

有关教师发展的途径不外乎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卓越教师的成L一方面要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积累和反思。那么在“卓越教师”成长动态中,文化与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版画教学受版画自身的影响较大,同时高师是集技能传授和研究开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文化,学科理论、学科知识及课程的研发机制,版画教学只能僵化在技法的延续上而无法实现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卓越教师的成长需要有文化的超越和能动性的创作,通过更新创作思维才能拓展版画的教育空间。因此,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文化基础,不仅拓宽了学生个人的视野,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版画教育发展指出了新的出口。

(三)组织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多样,教学反思不够。

作为教师的培养基地,无论是教还是学,互教互学、相互促进才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目的。教学不能仅靠教师的兴趣,追求自我内心的需要教授学生。教师需要自我管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过程,教学相长,掌握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当初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真正体现教与学的依存关系,才能构建和谐的教学秩序。版画也一样,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反思学生真正的知识需要和能力锻炼,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颜色的把握上是否有自我颜色的惯性等,这都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反思一定意义下是对目前教育或教学现状的不安,或对教学效果的不满,想寻找一种新的状态。不仅说明教师的内心状况,还反映出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这是教学的需要,否则教育就成了一种倒退的教育,没有激情,没有创新,更谈不上创造,“卓越”更是找不到影子。因此,教师与学生都要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避免“匠气”,追求“卓越”。

四、转型中的高师版画教学改革实践

近年来,中国版画虽然也在迅速发展,但持批评态度的还不少。针对这种现状,尤其是从版画发展情况来看,版画的影响力似乎有点逐渐减弱的趋势,让高师的版画教学处在令人担忧的境地。为此,我们都会想版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拓展、变通是否得到了锻炼,这是版画教育的关键问题,也是如今促成高师版画在基础教育中课程比例降低的实质问题。因此,版画教学在追求卓越的今天必须改革。

(一)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理论,明确教学目标。

高师版画教学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作画者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版画教学在改革实践中不仅要学生学会基本的版画作画技能,还要通过版画技能训练,掌握创新意识及驾驭版画教学的基本能力。因此,高师的版画教学要与其他学科之间交流沟通,尤其是在教育见习期间给予学生明确的见习指导。

(二)理论联系实践,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职业意识。

“卓越教师”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发展的先进理念。而版画教学内容很多很广,但不是所有内容都符合基础教育教师所需。因此,高师版画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合理性原则

针对高师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版画课程教学内容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选材易操作的木版画带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创新利用,快速激发学生对质感的兴趣,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排除学生对运用陌生刀子的恐惧感,通过短时间的训练,体验版和纸不同材质的画面感,从而提高自身对版画的审美素养。从长期教学实践看,这样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达到了大家满意的教学效果。

2.科学性原则

高师版画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高师面对的都是未来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综合素质提高至关重要。所以,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任何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都离不开客观的教学设备、主观的教师队伍。相对于木版画简单操作,石版、铜版及丝网版的专业显得过于复杂而不太合适高师的版画课程。而多媒体的利用,美术赏析式的专题讲座更符合高师美术课程,同时培养学生对版画的赏析能力。

(三)技能、理论并重的教学方式。

虽然版画课程受客观条件的约束较高,一些学校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但版画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无形中会造成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法的演示,而忽略版画的艺术性的文化理论。从而使学生只获得技能的训练而没有开拓思维的练习,也远离“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因此,只有技能与理论并重,让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熟练的技能,由内至外地提升人文素养,真正获得创造力锻炼才是迈向优秀教师行列的必经途径。

1.技能教学改革

技能教学是一种常规教学,让学生尽快、直观地了解到版画的特性及制作原理。

针对高师师范生的特点,教师教学版画时,还要运用高效课堂和对分课堂,多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学生的主动发掘,让学生分组讲解各种版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让学生更直接地分析版画制作中的规律性和艺术特性。在具体创作练习时,教师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让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材料,对自己的画面进行艺术处理;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在创作练习时结合材料的特质,对各种技法进行融会变通,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对版画语言的掌握又有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对版画的审美意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观摩还发挥了小组协作协调能力,为今后教育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分散课堂的运用把理论知识让位于学生主动理解

版画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有一套自己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是赏析式的,也可以是专题讲座形式的,避免学生对枯燥理知识的厌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参与创作的同时感受版画艺术中的趣味美,共同探究那些经典的作品。或以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某件作品的分析,不仅要学生动手查阅资料,还要动手制作之后再来讲讲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的理论知识,这不是简单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要学生从创作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完善技术。一方面增强版画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理论素养。而对于目前进入转型时期的高师版画教学来说,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光明日报,2014-09-10(02).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师〔2014〕05号,2014.

[3]本报记者.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人民满意好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4-09-19(03).

[4]马丽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4-9-19(06).

[5]杨靖.打造卓越教师支撑教育综合改革[n].科技日报,2014-09-30(07).

画画理论知识篇10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平台开展“影视摄像”教学

影视摄像是一门以技能应用为主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并行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授影视画面的艺术理论和表现形式,也要亲身示范摄录设备的操作技法,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二者的融合和互补。

(一)运用ppt演示文稿展示知识架构和图形解析

在ppt演示文稿中,通过画面文字大小以及色彩变化,将课程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强化性的传播。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要避免大版面的“堆积式”文字呈现,学生对于ppt演示文稿信息的接收量是有限的。文字信息的呈现量和展示方式需要通过“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编排,而不是简单的文字资料的堆积。同时,可借助图形图像演示工具,将专业知识信息的抽象概念转换为具象的视觉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运用视频播放器展播摄像机的画面效果

在摄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业务经验丰富的教师能“轻车熟路”地进行摄像设备的操作,并拍摄出富有美感的画面构图。但由于摄像机设备本身取景器偏小,只够操作者本人观看,使得一旁听课的学生往往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似懂非懂。即使教师在操作设备的同时,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也无法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点背后的画面形象符号,多数学生只能猜想设备操作和画面效果的关联性。而通过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平台,将各类拍摄手法和镜头运用的画面效果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点存有形象化的记忆片段,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并进行实际操作应用。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信号传输系统,“直播式”呈现拍摄画面效果

讲授式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教学氛围比较单调。因此,在“摄像机操作”这类技能性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平台辅助教学,演示操作过程。先将摄像机通过视频线连接至投影仪,然后运用多媒体视频信号传输系统,将摄像机的画面信号传送至投影屏幕上,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摄像机操作方法的现场演示,并引导学生有效操作摄像机,提炼画面构图。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四)运用多台电视机呈现多人拍摄画面的效果对比

在摄像实训过程中,通过视频信号线将摄像机设备与电视机相连接,实现摄像机和电视机画面信号的同步输出,并在同一实训环境中组建多个视频信号同步传输系统,便于开展画面“对比式”教学。在视频信号同步传输平台上,多个学生同时进行“推拉摇移”等拍摄手法的操作,每个学生每一个操作步骤均会呈现于电视机屏幕上。这种直观化的学习环境,促使“结果导向型”学习方式的形成,对学生实际操作过程的缺陷进行及时校正,教学效果良好。同时,组织其他学生参与多台摄像机拍摄效果的讨论。对比不同摄像机的画面效果,从中反思拍摄过程中操作方式的准确性及失误之处,并在现场主动探索问题的原因所在,在竞争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二、基于多媒体的“影视摄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画面的形象化特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但过多形象化画面的呈现,也会助长师生抽象思维的懒惰性,从而引发一些问题的出现。

(一)文字演绎与形象符号呈现比例失衡

通过ppt演示文本呈现知识点的设计,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所占比例是否合适,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有的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点照搬到ppt课件上,将课本文字转化成电子书,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也有的教师喜欢在ppt课件上链接大量图片和视频,却不对视频进行有效剪辑压缩,以致在一个较长的视频片段里,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却很少。有的ppt教学课件呈现的图形图像符号与教学目标并不吻合,教学中往往会失去重点难点,产生偏离主题的现象。

(二)过渡依赖教学资源而引发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对传统课堂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进行对比,可发现一个有趣的视觉现象:传统课堂上学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教师和课本;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则更多地关注ppt演示文稿,甚至是专注于多媒体投影画面,不关注教师的教学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若过多地展播视频和图片,学生就会只顾着看视频和图片效果,而如果演示文稿中没有有效融入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思维不是跟着教学内容走,而是围绕着图片视频等视觉符号进行他们自己的跳跃发散思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教学思维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被动转变

多媒体设备集成的教学平台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教师的知识传授和经验示范,但也限制了授课者教学思维和技艺空间的拓展。从准备课件开始,教师的教学思路已经被束缚在ppt演示文稿上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和教学思路似乎也有意无意地随着ppt课件进行翻页式的游走。这种教学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设计与拓展,不自觉地围绕着多媒体投影屏幕上的信息符号展开教学。

三、基于多媒体的“影视摄像”教学策略与执行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有优势也有劣势。而“影视摄像”这类应用型极强的技能型课程,必须更多地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通过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巧妙地解决多媒体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

(一)借助多媒体演示工具,有效地把握抽象知识与形象符号的呈现比例

在应用性课程教学中,部分抽象概念的知识点单纯靠教师的讲解与传授,理解起来较为生涩。而借助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形象演绎,加上教师适时地恰当引导,实现抽象知识“画面直播”式的视觉符号形象转变,可以填补抽象知识与具象理解之间的感知鸿沟。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视频图片等形象符号元素的选取与提炼应以充分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为标准。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平台,实现学习知识点的有效迁移

通过多媒体设备信号传输平台,将摄像机的画面效果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根据展播的画面效果,总结自身操作学习过程中的对错,并现场思考影视艺术理论的实际技能应用。对于摄像技术技能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和再创造。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的辅助学习,学生能够对相关理论知识点进行画面感知和技术应用。通过现场互动交流学习,激发学生思维上的再创造,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形成有意义的技能学习。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个性化运用

学生面对具象的视觉符号,往往容易单方面无条件地吸收接纳,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画面“眼见即为实”。任何具象的视觉符号背后都有抽象的工作原理,以多媒体辅助设备的直观画面呈现,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不只单纯地观看画面效果,更要思考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结合,进而促使他们对同一理论知识点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与运用。如何将泛化、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每个学生的技能,并进行个性化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网络媒体构建学习共同体

摄像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感知与理解许多直观镜头画面。单纯依靠教师讲授,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网络技术、移动媒体不断发展的社会媒介环境下,可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组建QQ群、微信群等网络社交互动平台。教师通过这些平台有效地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合作学习和经验交流,探讨拍摄画面的优劣,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对镜头画面的感知和创造能力。以网络社交平台为载体,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五)运用手机app应用平台,拓展学习成果即时分享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