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十篇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十篇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2:40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1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安全问题措施

体育课的本质任务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如果体育课教学忽视安全与安全教育,就很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将会给各个方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中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必须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切实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中的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各大媒体不断报道学校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它们酿成的悲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给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而不敢大胆开展体育活动;一些学生对体育活动存有畏惧心理;很多家长因此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持怀疑态度。这些都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学生运动量过大。

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灌输安全思想,让学生懂得健康与安全的关系。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地避免一般性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扭伤、拉伤等。准备活动还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部位的活动,如练习跳远,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如踝、膝等部位的活动。

体育教师要协同学校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建立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为学生建立卫生档案卡,对患有心脏疾患(如先天性的心脏病)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将其病情通知家长。体育老师建立个案,为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在运动中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督,避免在教学中因运动量过大而导致昏迷、猝死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充分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区别对待原则,控制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适中。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时,要观察气候环境的变化灵活机动,避免安全事故。

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检修设备、器材,责任到人,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和增添器材设备,杜绝因场地的不平整或器材设备的老化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教学中一旦出现问题,教师就要采取应急措施。只要体育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安全事故,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学上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在业务上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在教法上常教常新,大胆尝试;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注意保护帮助,避免受伤或减轻受伤的程度。

在技巧、单杠、双杠、支撑跳跃教学中,切实做好保护与帮助。在进行动作示范后,安排体育骨干做动作,教师做保护与帮助的示范,要求学生看清楚什么时候出手,着力于练习者的什么部位。既要有利于练习者顺利地完成动作,又要注意保护帮助者的安全。我们都是安排体育基础较好、身材比较高大的学生轮流作保护与帮助,注意保证保护与帮助的质量,杜绝不讲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此外,我们还教给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跌倒时尽量低头含胸,团身滚动,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摩擦力量。跌倒时若用手撑地缓冲,则一定要五指朝前,切忌手指朝后撑地,避免后脑碰地损伤。从单、双杠等器械上掉下来要努力抓紧一只手,降低下跌的速度,避免受伤或减轻受伤的程度。

四、提倡情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发动和调节作用。如果学生的情感是积极的、正面的,就可以提高活动能力,学习动作记得快,领会深,就是较难的动作,做起来也感到容易;如果情绪不好,便可能出现记忆困难,思维迟钝,连平时已掌握的动作也做不好,通常能克服的困难、能超越的障碍也克服不了、超越不了,因而有可能导致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体育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五、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伤害事故。

我们总是在尽最大努力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但实际工作中,伤害事故是难免要发生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急救方法,争取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开展救治,阻止伤害事故进一步恶化,也消除一些负面影响。专业体育教师都应该懂得中暑、脱臼、骨折、抽筋、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发生伤害事故时不要惊慌,首先开展急救,同时应尽快通知校医、学校等,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再者,对已发生的伤害事故,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学校联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如陪伴学生、垫付费用等,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尽量做到少发生或不发生伤害事故,为学生们减轻身体上的痛苦,从而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现代教学思想,真正实现“康乐体育”,为学校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使体育教学向着更好、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同怀.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2]张忠.浅谈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06).

[3]于浩.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J].成才之路,2008,(20).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2

一、体育教学安全方面的问题

1、安全理论谈的多,实际工作做的少。平时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轻重不同、大小不一的伤害事故,给学校、家庭、学生带来不同程度影响。这就引起了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室、各处室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学校利用一切机会向体育教师多次宣讲体育教学中确保学生安全的意义与作用,并反复强调安全、安全、再安全。一句话“体育课绝不要出现伤害事故”。总之,安全理论讲的多,实际工作做的少。

2、安全口号喊的响,具体要求提的少。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中、小学正常体育教学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在家长、校长对安全事故极度恐惧中;在体育教学难免发生事故的现实中;在校长提出“体育课上绝对不要发生事故”的严令下;在不断重声安全口号中。部分教师取消了体操中的支撑跳跃、双杠、单杠;田径中的障碍跑、长跑等带有一定竞争与危险性、但却对身体健康作用好的内容。总之,安全口号喊的高,安全措施与怎么做要求提的少。

3、安全规律不研究,出现问题无指导。防止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是有基

本规律性的,如不去深入研究体育教学防止安全规律性,不找出防止安全事故基本方法,体育教学中发生体育伤害事故比例必然增多,出现问题也就不会处理、无法指导,从而造成被动。防止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确保学生安全,一定要防止安全理论谈的多、安全口号喊的高;安全问题不研究这三种虚化现象。

二、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原因

根据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与伤害事故案例记录整理,通过精心研究分析,得出学生在体育课中,所造成伤害事故原因一般有以下七个方面。

1、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在设计体育课中,没有考虑到安全方面具体内容,在课前、课中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长期缺少宣讲安全知识教育环节,使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盲目、随意、自由的参加体育锻炼。

2、体育课堂管理不严,课堂常规极差,学生自由散漫运动。课上没有明确教学目标,没有严密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无效果,学生自由活动,甚至在哄闹中运动,教师又没有严加管理或教师对某些情况没有及时制止导致伤害事故发生。

3、课前准备不充分,场地安排不符合要求,造成很多班级学生拥挤在一块场地上课的混乱现象,尤其是投掷项目。还有多个队在一个场地上踢足球、打篮球,这些项目都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沙坑没有平整好、沙子过少、跑道或活动场地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也容易造成伤害事故;体操练习中保护帮助不正确,体操垫摆放不符合要求,也会造成伤害事故。

4、对学生身体情况了解不全面,有少数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病等疾病没有区别对待,导致伤害事故发生。

5、任意超出中、小学课标精神与要求,选择项目难度加大,运动技术要求过高。体操教学时,将双杠、单杠、跳箱高度任意增加或拉远跳板与跳箱距离,导致伤害事故。

6、体育设施、设备陈旧造成伤害事故。尤其是室外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等器材长期受日洒雨淋,会生锈、腐烂,学校又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教师上课时又没提前检查,学生运动时会造成器械断裂,致使学生摔伤。

7、教师对体育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不正确、不规范或安全保护措施不力,致使学生受伤。投掷类教学中,教师对动作讲解不细致,对其他学生位置未做限制,部分学生处于危险区内,学生在投掷时致使他人严重受伤,这是体育教学中较为严重和常见的损伤。

三、防止体育课安全事故的措施

1、提前准备好场地运动场地要美观。

优秀体育教师,课前会提前10-15分钟到上课地点,(遇到特殊性教材需准备更多的器材时,还要更早到达),将上课的场地器材提前布置好,打扫干净,创造优美的上课育人环境,这是检查衡量体育教师工作态度、责任心、事业心很重要方面。

2、检查器材要仔细清除破旧坏器具。

教师要根据上课内容,提前仔细检查每一件器材,特别是遇到上体操课更要认真仔细检查双杠、单杠、跳马等器材,并把破旧坏器材处理清除掉。

3、做好准备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

教师要使学生明确,体育课前做好准备活动是防止损伤必不可少的环节,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体育课前认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好习惯,同时在做好一般准备活动基础上,突出强调能结合主教材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各关节肌肉充分活动开,并能为学练主教材做好身体准备。

4、规定动作要精练技术正确须规范。

教师体育课上对学生规定学习的技术动作,讲解要精练细化,要练的技术动作要正确、规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学生掌握了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本身也是防止运动损伤的好方法。

5、教学内容有多项自始至终变手段。

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在课标理念与目标要求下,教学内容选择要更加宽广多样,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规律与特点,无论是准备活动形式,还是教学练方法安排,都要不断变方法、变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6、技能素质有特点分层教学保质量。

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素质发展是有不同特点的,在运动技术学练中,强化在掌握正确技术基础上,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学练,达到目标。在发展身体素质教学中,一定要掌握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强化学生学练。

7、练讲方法有层次循序渐进能进展。

为了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进步与提高,在讲与练过程中突出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思想,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能稳步发展。

8、运动负荷要适量避免过量。

教师要预先设计好每一节课适宜的运动负荷,合理安排好运动强度与密度,运动时间与次数组数之间关系,观察学生课中的面色、呼吸、汗水、脉搏等方法,要根据实际调整运动负荷的大小,防止运动量过大,运用运动训练上课的模式,而造成的受伤情况。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3

论文摘要:依据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研究结果,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组成要素进行了阐释依托体育教学实践,对建构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进行了讨论,以辩证理论为指导,阐述并论证了体育教学模式固有的局限性和可变性,修正了“最佳教学模式”具有优效性的偏激思想,提出了体育教学回归于自然、本质、规律的思想。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一)模式概念和释义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就是有特色的某个事物运作过程的模子和样式。

我国学者查有梁认为:“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可以看出,模式是一种科学方法,模式是联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模式是可以效仿的标准或规范。模式方法表示为:原型——模式——新型。

(二)体育教学模式概念和组成要素

1.体育教学模式概念诸说

由于教学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在理解和运用体育教学模式上出现了多种界说。迄今为止,体育教学模式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方建新、俞小珍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它是人们可遵循的标准样式、标准结构。”孙长林、赵乃虹界定为:“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中,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各种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的框架。”陈建绩定义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的一种范型,它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或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与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程序、体育教学方法相联系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策略体系。”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是根据特定的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提出来的,其主体是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各个体育教学模式的不同主要反映在其教学过程结构的不同设计上。

2.体育教学模式概念和组成要素

我们可以参照先人的研究成果,把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上。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教学指导思想是内含在教学模式中起到协调和指挥作用的“神经”,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性;教学过程结构是支撑教学模式的“骨架”,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教法体系是填充教学过程的“肌肉”,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程序及其基本要求

(一)建构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程序一,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建模目标。根据体育教学所达到的目的,明确建模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设立的建模过程各个阶段的目标(预期成果)以及最后的目标(预期成果)。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是建立教学模式的依据,体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不同可以建立起不同的教学模式。

程序二,探寻典型经验,抓住基本特征。在完成程序一的基础上,运用调查等方法,探寻与能够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建模目标的较好的典型经验(模式原型)作为案例;运用模式方法对案例(模式原型)进行分析,概括出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

程序三,整体优化性。一个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也意味着一个教学系统的改变,也就是指在某个新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的选定统合起来,组成一个全新的教程。因此,一个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必然产生一个教学程序的整体优化,并由此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有某一局部的改变而没有整体的优化,也就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一个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

程序四,确定关键词语,简要定性表述。确定表述试构建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关键词(如,“技能掌握式”模式、“发现式”模式)。在确定关键词的前提下,对这一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定性表述(如,“发现式”模式: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掌握学习和思考方法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学过程)。

程序五,对照模式原型实施教学活动,总结评价反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记录与检验,并对实践检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评价,以便改进。

(二)建构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适合现实及未来需要

体育教学模式是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反映,但它不是等同,也不是简单的对应,而是有机的结合,是从较深远的理论背景上考虑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程序和方法等因素的性质和联系。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必须寻求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又适合现实及未来需要的思想为指导。

2.遵循体育教学规律,贯彻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并有规则地变化。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因此,无论是在建构还是应用体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体育教学规律,贯彻体育教学原则。

3.创新与借鉴,两者有机结合

创新是抛开iH的,创造新的;借鉴是就是利用他人的成果,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我们提倡创新与借鉴相结合,是总结国内、国外积累的体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在正确的体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素质教育赋予体育的任务,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使体育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要求,将我们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创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统合教学系统,克服单一化、程式化

一个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意味着在某个新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的选定统合起来,组成一个全新的教程。为此,必须全面分析各类体育教学课堂结构、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功能与作用,并根据目标和条件,从中选出最优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并形成体系,与此同时,还应辅以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以克服单一化、程式化的问题,从多样化模式的结合中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学模式固有的局限性和可变性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我们在充分肯定体育教学模式功能的同时,必须看到其固有的局限性。美国乔伊斯和韦尔合著的《教学模式》中认为“教学方式上的‘好’与‘坏’都是相对于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而言的,因此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教学任务和对象的‘最佳’的教学方式。所以必须反对教学方式问题上的‘专制主义’,提倡多样化。”某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只能主要反映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某些因素。例如,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学导式、发现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突出了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目标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模式、成功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模式等,它们所反映的主要是突出自身的体育价值观念,各具特点。尽管相互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可能全面兼容,因而,也就无法相互替代。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具体实际,合理选择与借鉴,灵活运用,方能获得好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可变性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问题;解决方案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基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重视发生了全新的转变,对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因为体育不仅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健康发展,而且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村中学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加以改进,从而保证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

(1)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制不到位。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

(2)教育教学观念陈旧。现如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教育教学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老旧模式,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数量和质量。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比较偏远,观念更新的速度比较慢,还无法真正明确体育对初中生良好发育的重要意义,使得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据调查了解到,许多教师认为语、数、外等所谓的专业知识才是教学重点,体育教学没有必要。这样一来,就使得农村初中生的体育课时越来越少,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

(3)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往往存在着过分重视运动技术教学,而忽视健身知识以及体育精神培养的问题。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安排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竞技运动中的规则对学校的体育教学以及课外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但是规则过分严密以及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会使学生进行主动锻炼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竞技运动对于学生是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但是要能够进一步符合初中学生的现实情况,改善教学的效果。同时目前体育课程的教学手段也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忽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现象,存在着不能够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差异而进行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4)学生对体育课热情不够。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生的体育兴趣没培养出来,多数学生热情低,本来初中生好奇心强,在加上农村孩子见识面窄,是很容易激发起积极性的,但因体育教师多数上课热情不够高,加上放羊式教学负作用,学生多数认为体育课就是玩,部分热情高的学生因长期得不到鼓励和指导,因遇阻而丧失上进心。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活跃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一定要找到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从而解决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体育教师也应积极思考,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为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教师也应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更新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保证其他知识顺利学习的基础。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学校可以加大培训力度,让教师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宣传,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即积极引进城市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授课,与他们建立兄弟关系,并派遣有能力的教师到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学校进行沟通交流,转变教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我,利用业余时间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3)更新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关系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关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要能够部分符合地方特色以及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吸取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充分展示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以及新兴的体育项目。选择既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能够改善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内容,实现体育课程本身应该具备的功能。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体育教学的不良因素,教师和国家政府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力力.农村初中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师教育2013(05)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5

【关键词】三级蛙跳;基本素质;垂直速度

三级蛙跳是考查学生弹跳力与身体协调性的项目,对学生的弹跳素质与技术要领有很高的要求。三级蛙跳强调三步之间协调用力,在教学过程中常总结为“一快、二平、三高”。第一步主要考查学生的爆发力,要求在起跳时准备充分,手臂用力上摆,下肢蹬地快而有力,以便在起跳时获得足够的初速度;“二平”要求在起跳时高度不能过高,速度保持平缓,要求充分利用第一步的惯性,并能把第一步的速度有效过渡到第三步。在第二步落地时,重心不能低于膝关节,着地时间不能过长,第三步起跳要快;“三高”要求起跳一定要向上跳,落地前挺身收腹,重心向前,与挺身式跳远相似。对三步成绩的界定,一般要求(男生)第一步完成2.3米,第二步2.5米,第三步2.8米,在掌握技术的前提下,实现这个目标完全是可以,第三步还有上升的空间。三级蛙跳强调协调用力,两次着地时间不宜过长,前两步的距离不宜过远,重心不宜过低,训练时注意从以上几个方面去改进,会有明显效果。

以上的经验或许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理论基础,但其深度还不够,往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比较多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问题一:中考体育跳跃类,为什么男生选三级蛙跳的比较多,又相对容易拿分,但真正适合的是那些学生

我认为对于九年级男生来说,经过一定的锻炼,如果你的立定跳远成绩在2.25~2.35米之间的同学,那么你想要在2~3周内达到2.46米的立定跳远满分成绩我认为是很困难的,那么你就选择三级蛙跳吧。为什么我这么推荐呢,因为体育中考跳跃类分为立定跳远、三级蛙跳、助跑摸高和1分钟跳绳。我认为其中立定跳远满分2米46,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对自身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腿部的爆发力要求较高,很多同学通过锻炼,到达;助跑摸高则相对来说受学校条件的影响较大,没有这么多场地,也较危险,同时这两项相对来说技术含量较低;1分钟跳绳临场发挥比较重要,项目存在不确定因素;而三级蛙跳相对于以上几个项目来说,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也就是说是学生是能通过正确的练习方法有相当大的提高的,或者说是见效比较快的。所以很多学生也都选择了这个项目,但是若没有从理论上去认识三级蛙跳是怎么样的项目,就凭着蛮力,以为跳三次立定跳就是三级蛙跳的话,那只会很累,成绩也不会提高。通过我在每天的九年级课后锻炼辅导中发现很多学生跳得都很累、很苦。跳之前不想动作,跳完不分析动作,就一次次“苦练”,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二:如何在三级蛙跳中减少水平速度的损耗而又能获得合理的垂直速度(也就是跳得看起来轻松)

针对问题一中提到的学生练习很“苦”,但又没效果,首先我们要从理论上明确三级蛙跳的概念,它是在立定原地起跳后沿直线连续进行的三次蛙跳。它要求运动员有较强的爆发力、良好的弹跳力和谐调性,以及强有力的腿部力量。从它的概念上,我们要强调“连续”这两个字,三级蛙跳的成绩取决于第一跳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也和动作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及三跳比例有关。由于第一跳获得的水平速度在三跳过程中不断降低,因此我要解决得问题是如何减少水平速度的损耗而又能获得合理的垂直速度(也就是跳得看起来轻松)。

在学生们明确三级蛙跳相对技术含量高,容易拿满分,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必备的弹跳和爆发力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每天的专项身体素质联系是不可少的,我介绍以下几项辅助练习:

第一项:半蹲跳

(1)开始时,半蹲至与膝盖平行的位置,双手后摆。

(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当在空中,你的双手相上摆。着地时,完成一次。

(3)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每天30次。

第二项:抬脚后跟(提踵)

(1)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2)脚后跟抬到最高点。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每天30次。

第三项:台阶

(1)找张椅子来,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在空中换脚,再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第四项:纵跳

(1)双脚放直,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只用你的小腿跳,只能弯曲你的脚,膝盖尽量不弯曲...

(3)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这一项很难,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

第五项:脚尖跳

(1)将脚后跟抬到最高点。

(2)用脚尖快速起跳,跳时不得超过1.5或2.5cm(一分钟)

问题三:三级蛙跳指导练习后,要及时地总结,查找不足

通过这2~3周的练习下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三级蛙跳”项目进行训练,调动了练习的积极性,学生们成绩的提高很快,很多九年级学生都认为他们现在跳得很轻松了,注重了速度运用后,成绩提高很大,大家训练也有了动力,我也觉得很高兴。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6

关键词:教育法学;范式;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范式”又译范型、规范,这一概念为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首创。所谓的“范式”是指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模式的特定科学成就,或者说是多数或全部研究者所认同的一套成文或默许的制度,包括学科的术语、理论、方法、假设、论证方式、操作规则等。因此,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构成了学科范式的基本内容。

1.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

目前,关于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律问题为对象,对教育法律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法律学科。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是以教育领域中的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教育法学必须研究教育法律问题,但仅此却远远不够。教育法律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行为等密切相关。教育法学的目的在于揭示教育法律发展的规律,教育法律规律本身不能构成教育法学研究的对象。“教育领域中的法律问题”的外延过大,教育领域中的有些法律问题就不是教育法的调整范围,不是教育法学的研究范围,而是刑法、宪法或民法的调整范围。因此本文认为: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律思想、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行为和教育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教育法学,有必要先界定几个概念。

1.1教育法律思想、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行为和教育法律问题的概念

教育法律思想是关于教育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本质和作用等方面的理论、观点的总和。是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法律认识。教育法律思想分为理论型、政策型和实践型三类。(1)理论型的教育法律思想是一种以抽象的理论形式存在的教育法律思想。理论型教育法律思想的出现是现代教育和法律发展的结果。理论型教育法律思想是现代教育法律不断变革、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因。(2)政策型的教育法律思想,是指体现于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中的思想,这是国家及其政府在管理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以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表达的思想。政策型教育法律思想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价值。面对当前教育法律事业的发展和现实教育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强调思想概括性、逻辑严密性、客观规律性等等。(3)实践型教育法律思想,是指由教育法律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法律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以解决现实教育法律实践问题的思想。实践型教育法律思想以它对教育法律实践问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法律活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问题,而实现了教育法律思想指导和服务于教育法律实践的功能。实践型教育法律思想是教育法律思想的重要类型,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法律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教育法律实践的思考,教育法学必须研究教育法律思想,才能对教育法律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教育法律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的性质所确立的教育目的、方针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各种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及各类教育机构的法律体系和运行规则的总和。现实中很多的教育法律问题都源于教育制度问题,因此对教育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可以为改善现行教育法律制度提供依据。一般包括对教育法律制度史的研究,对各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的研究,对本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的研究等。教育法学必须研究教育法律制度,才能为根本解决教育制度的弊端问题提供思路。

教育法律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教育行为。它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等。行为是法律调整的核心对象,教育法所调整的对象就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教育法正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教育关系的调整。如果对行为这一教育法调整的直接对象没有科学的研究,就无从谈及教育的法律调整。从教育法学角度研究教育法律行为,旨在从宏观上综合研究教育法律行为的性质、特征;教育法律行为的一般模式;教育法律行为的过程与结构;影响人们行为的各种因素等,为有效地对教育法律活动中人们的行为实行法律调节,提供必要的理论。因此教育法学必须把教育法律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教育法律问题是指由法律规定、受法律调整、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产生法律效果的教育问题。并非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是教育法律问题,也并非所有的法律问题都是教育法律问题。作为一门学科,必须以研究问题为己任,教育法学也不例外。教育法学必须研究教育法律理论问题和教育法律实践问题,这样才能发现教育法律规律,形成教育法律理论,指导教育法律实践。

1.2教育法律问题与教育问题、法律问题

教育法学以教育学和法学为基础,但不是教育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教育法律问题和教育问题、法律问题不能划等号。教育法律问题必须是成为法律问题的教育问题。教育法律问题与教育问题有重合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区别。例如,师生的权利义务问题属于教育法律问题,而教师的教学手段的改进就属于教育问题;教育法律救济不是教育问题而属于法律问题了。教育法律问题属于法律问题,但并非所有的法律问题都是教育法律问题,甚至可以说,在法律问题中,教育法律问题只占很少部分,法律问题更多的是宪法问题、行政法问题、民法问题、刑法问题、诉讼法问题、经济法问题等。

1.3教育法和教育法学的概念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行为规则的总称。是调整国家行使教育行政权力和公民行使受教育权利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教育法律的反映和一个国家绝大多数公民共同意志和教育利益的体现,其目的是保证和维护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有序性和正义性。

教育法学是以法学和教育学为基础,以教育法律思想、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行为和教育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这一定义可从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教育法学的主要学科基础是教育学和法学。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法律问题,以法学方法来研究教育法律问题。因而必须以教育学和法学为基础,才能既顾及到教育规律,又不违背法学规律。第二,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律思想、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行为和教育法律问题,这在前面已经有所阐述,此处不赘述。第三,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法学分支学科。对于教育法学的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教育法学是边缘学科,有的认为教育法学是交叉学科,有的认为教育法学是应用学科。通说认为教育法学属于法学,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基于此,我们必须以法律视野来审视教育问题。 2.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

对于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20世纪90时代以来,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育法学是教育学和法学的共同分支学科,属于边缘学科。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目前,学术界占主流的观点是第二种观点,即教育法学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这个问题上又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隶属于行政法学,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法学与行政法学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法学的独立分支学科。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占主流地位的是第二种观点,即教育法学是法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学科,不隶属于行政法学。教育法学以其专门的研究对象区别于教育学而归属于法律科学;以其特定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宗旨而定位于法学之下的二级学科;以其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分离于行政法而成为独立学科。教育法学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2.1教育法学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从研究对象来看,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律思想、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行为和教育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这些研究对象都属于法学范畴。从调整的方法来看,主要通过立法机关的教育立法活动,司法机关的教育司法活动,以及行政机关的教育执法活动。从研究的思维来看,无论是教育学者研究教育法学,还是法学者研究教育法学,都是从法学的方法论出发,对教育法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因此可以说,教育法学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正如行政法属于法学而不属于行政学、经济法属于法学而不属于经济学一样,教育法学也不属于教育学而属于法学。

2.2教育法学不能完全隶属于行政法学,而是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将教育法学看作是行政法学的分支学科。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狭窄,未能突破行政法学的范围。现在的教育法学已经不能被行政法学所完全包容。行政法学主要研究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而教育法学除了研究教育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外,还要研究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平等的民事关系,这种民事关系是行政法学所不能调整的。教育法律行为除了行政行为之外,还有民事行为。例如学生权利的法律保护,属于教育民事关系。而且目前的教育法学已自成体系,包括立法体系和学术体系。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学位条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等。在学术体系上,教育法学包括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具体而言,包括教育法学学科建设问题、教育法的本体论、教育法的历史发展、教育权与受教育权问题、教育法的运行问题、教育法的作用和价值问题、部门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等八个方面。以部门教育法律制度为例,包括学前教育法律制度、义务教育法律制度、基础教育法律制度、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职业教育法律制度、成人教育法律制度等。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黄崴.教育法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7

关键词:体育教育;安全问题;规避;应对

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他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生,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这既违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初衷,一定程度上也给学校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也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有的学校或某些体育教师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减少风险,取消了应有的体育活动,禁止一些器械性的运动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极为消极的,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就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生时期是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安全问题多发的时期。而大量的现实案例显示,学校体育的安全问题来源于多个方面,既包含一些不定的外因(学生过于活泼,缺乏危险意识),又包含一些可以避免的内因(即教师、学生安全意识缺乏,安全监督管理不足,安全防护设施缺失等等)。通过本文,就学校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学校体育安全问题分类

1.教师的安全意识缺失

对于学校来说,体育仅仅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很多教师也觉得学校体育就是学生户外活动的过程,但是却忽视了其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他们自身安全意识的缺失,很容易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很多教师未能向学生普及对于意外的自我保护方法,也使一些问题变得严重化。比如:学生在激烈运动的过程中因为碰撞发生骨折、脱臼等意外,则应当避免移动,同时保持骨折部位平放,由其他学生及时通知教师,等等。

2.设施缺乏防护或失修

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往往缺乏可靠的防护,进而导致安全事故产生。诸如跑道设施,采用简易的水泥路面,学生很容易因为剧烈奔跑跌倒而造成肢体受伤。

3.热身锻炼缺乏造成损伤

因为学生比较好动,而体育课的自由度也比较高,教师会给他们大量剧烈运动的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按照科学流程让学生进行热身锻炼,进而导致肢体无法完全伸展,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则很容易导致韧带或者肌肉拉伤问题。

二、学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解决策略

1.防患未然,加强各类安全预防工作

目前很多安全事故出现严重恶化,往往是由于体育教育缺乏预见性,即未能在事故发生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危害性。所以教师需要有防患未然的理念和意识。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课程中加入自我保护内容,教师需要将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方法教授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深化意识和思想;(2)强化安全检查,特别是对于学生的穿着进行仔细检查;(3)将课前热身锻炼落到实处,要求学生务必进行充分的锻炼,活动僵硬的关节和肌肉,提升肌体的柔韧性,即可以减少一些小意外事故发生。

2.加强管理,保证安全设施防护效果

对于安全设施管理而言,也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体现。首先,学校需要做好安全设施的定期维护,特别是对于一些安全防护位置的维护,即在保证设施正常功能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教师需要对安全设施进行观察,对于一些防护不足的措施提供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单双杠设施的位置处于水泥地,教师则可以在底下加垫海绵护垫,以防止学生因为意外摔落造成损伤。

3.完善监督,便于及时处理意外事故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在一瞬间,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体育课还需要多多监督学生的行为和举动,特别是对学生即将开始的一些危险行为要进行及时的制止,同时普及体育安全知识教育。对于一些安全问题要进行有效而科学的救护,比如一些学生出现脱臼问题,若教师接受过一些专业急救方面的培训和知识,则可以帮助学生接回脱臼关节;若教师没有这种能力,则需要保护好受伤学生,同时及时通知校医或者相关懂得急救知识的人员。

体育安全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而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教学和监督任务,也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配合有效的教育以保证对安全问题的规避和处理。

参考文献: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8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31-02问题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关注问题、思考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在问题意识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会变得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理论问题高度契合。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起点,也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新的生长点。

一、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研究现状与发展前瞻

“问题意识”是中外思想家、教育家认同和推崇的教育方法。雅斯贝尔斯、怀特海等教育家对于问题式教学进行过学理上的论证;柏拉图、孔子等则是提问式教学的杰出践行者。“法无定法,道有常道”,设计切中要害的教学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深刻揭示出了探讨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查阅“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文献综述发现,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甚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苏联和美国两大流派:苏联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赫穆托夫、鲁宾斯坦等人;美国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布鲁纳和帕内斯等人。与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研究相关度最高的是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法。这一教学策略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尽可能提供资源,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pBL教学法最早由美国教授Barrows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之中。近年来,多学科开始加以借鉴,pBL教学法成为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而如何将问题意识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从国内研究成果看,目前学界关于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策略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只是浅尝辄止。我们在CnKi中输入“问题导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主题和关键词,仅仅找到5篇文献。上海大学忻平等学者在《从问题出发:六个“为什么”教学实践与解决大学生问题的思考》(忻平、谢宝婷等,2010)一文中指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提升问题意识,问题应体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积极实施“问题解析式”教学。中南大学谭希培教授在《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一条途径》(谭希培,2012)一文中指出,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陈殿林博士在《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研究》(陈殿林,2013)一文中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采取“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的路径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何益忠教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彰显问题意识》(何益忠,2010)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中心,最终引导学生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王天恩教授在《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王天恩,2015)一文中认为:强化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经达成的共识。

对相关研究成果做一些简单梳理发现,这几篇文章对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但我们认为,这些研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相关研究成果大都比较零散和浅白,主要侧重于强调问题意识对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或问题意识在特定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经验片段性的总结,就事论事的色彩浓厚,缺乏系统的实践设计方案和完整的教学策略,系统探讨和理论架构支撑更是空白。问题导向教育教学模式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二、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的价值分析

问题意识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把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明确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深入探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中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以“问题意识”视角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教学,让教育教学变得有的放矢,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有利于解决思政课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提升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推进理论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纵深发展,形成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理论,最终会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丰富和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三、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创新策略

(一)兼顾理论和实践,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问题和问题链

深入研究学生和教材,是抓住真问题、形成问题链的关键。全面分析思政课教学内容,提炼出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为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切准脉络,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准备工作。结合课程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问题体系。问题设计包括教师提出和学生提出两种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负责筛选。问题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是理论问题的纵向延伸。既强调对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关注;又强调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参考,给予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在教学问题和问题链生成过程中,重视对思政课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学情的调查与分析。在方法上学期初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获取问题导向下思政课教学实施现状、学生困惑、p注的问题等真实情况,为之后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现实依据。问卷调查对象是本校目前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访谈对象主要是思政课一线任课教师,编制访谈提纲,采取面对面访谈、教学研讨与书面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借助电子邮件和微信的沟通交流功能,获取一线教师对问题意识导向下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感受和体悟,凝练教学问题和问题链。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出本校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策略。

(二)用问题意识引导教学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确立“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组织运行体系。课堂上,在问题引导下鲜活思政课内容;课堂外,学生们用实践和行动来解答“问题链”里的问题。兼顾理论与实践,让问题更鲜活,使“问题链”动起来。问题引导教学策略微观上可分解为课前布置安排、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后巩固交流等环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包括课前查阅资料、教师和学生分组信息、课堂讨论、理论研讨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多渠道采集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解答学生问题的情况,教师指导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包括:微信(群)、e-mail、博客、QQ、飞信、微博等。

(三)配合问题意识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施,强化过程性考核

配合问题导向的进程,可根据小组展示情况和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程度,进行针对性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实践教学成绩部分,最终按照科学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成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考核过程中要摒弃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即使理论教学考核也应积极回平时课堂中涉猎过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乐于学习过程。

(四)重视实施与检测环节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策略的前期研究成果,会在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学期的课题组成员教学实践中得以实施,最终形成教学实施方案。结题前,通过问卷调查、典型访谈、成绩分析等方式检测改革成效,并在不断检测和教学实践中得以完善。

(五)设计实施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思政课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对接的重要方式。切脉民生――思政课京郊农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的具体方式是拟就一系列京郊农村社会调查题目,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真正走入京郊农村社区、走进民生,了解社情民意、关注百姓诉求,发现现实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积极思考、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京郊农村社会调查已经被设计、部署成经年持续的、宏观规划的、成体系和规模的体现农民生存状态变迁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体现“变迁理念”,又从问题意识出发,调查者采取开放的学术态度,对调研中出现的如农村环境、农村教育和医疗、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加以关注并做出翔实的记录,拓展调研的维度。

四、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创新策略的难点处理

第一,如何设计出既体现课程重点难点又关怀学生实际的真问题,形成问题链。解决难点的关键在于全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直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找到“新”问题、“真”问题、“大”问题,积极回应问题。反复推敲“问题链”的提炼、设计和解答等重要环节,以“问题链”引导教学,避免面面俱到的铺陈与罗列,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吸引和征服学生。

第二,如何实现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引领性。通过问题设计和教学组织,整合出问题引领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方案,合理设计“问题探究式”教学组织和运行体系,形成以问题为切入点、以问题链为导线的系统教学特征,牵一发而动全身,打破传统教育路径的禁锢,突破改革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大椿.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2]王天恩.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2011(7)上.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9

构建“五个一”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既必要也可行.综合考量“五个一”教学思想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五个一”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基本价值取向:一是以“反映的实践者”为基本培育目标;二是以“教学共同体”的构建为主体条件;三是以“本真”“原创”等课堂价值为过程特征;四是以每个“一”的适切性为评价参照.

关键词:

教育学;“五个一”;反映的实践者;教学共同体

“五个一”教学方法较早被李庆霞、姜立红提出并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1]“五个一”教学方法以讲解一个深刻命题、介绍一著名学者、联系一现实性问题、推荐一具有启思性著作以及留一个有待思索的问题为基本思想内容.结合“教育学”课程性质,考虑到高师院校培养目标和高师生的学习特点,我们以为,“五个一”教学思想具有应用于“教育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鉴于此,我们提出要构建“教育学”教学中“五个一”教学方法,即在“教育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论维度构建并完成教学目标:讲解、探究一个深刻的教育命题或教育理论;介绍并理解一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育家;引进并联系教学所涉及到的现实问题;推荐并分享一部相关教育著作;提出并设计一个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思考题.我们以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公共课程“教育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迫切的改革需求,而“五个一”的方法体系建构将对教育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的放矢的方法论指导.基于此,建构较为完整的“五个一”教学方法体系既具有广泛的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1“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基础

1.1“教育学”课堂教学亟待完成方法论的改革

“教育学”作为培养高师生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并未发挥其应有功能,导致于此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学”课程是以教师能够教什么而组织教学内容,即教师教育学而非学生教育学所致.有别于教师教育学,学生教育学思想侧重生命体验的哲学观,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观.[2]基于此,脱离学生所用、所感的“教育学”教学将不能帮助学生确立真实的学习反思,久而久之,也将导致教学本身失去魅力.如果教学不能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差异性需要,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那么教学就可能流于形式,不能达成实际效果.所以,教学应适合全体学生,考虑到不同的学习者需求,教师应杜绝课堂中部分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3]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引入“五个一”教学方法,将教学着眼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对经典著作的诠释和解读的过程取向,对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追求学以致用的学习成效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五个一”教学引入的著作共赏、问题分析与思考等教学方式既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个别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无差别”“无对错”的知识建构和观点对话.

1.2高师生作为“准教师”,其素质结构有不断完善和健全的现实诉求

“高师生”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地方在于其“准教师”身份,而使得这一身份得到充分认可并加以训练,以达成“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教育准备,在于高师生所在的学校环境和相关课程的抉择,让“师范性”得到充分凸显.换句话说,高师生在由“准教师”身份过渡到教师身份这一过程中,其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依托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教育学”为例:教育学如果无视大学生的求知欲,低估他们的判断力,是很难在大学立足的.所以说,“教育学”教学应当以师生间的直接教育过程为重点,并以现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广义“德育”基本问题为核心加以展开.[4]148-149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要诉诸于充满启发性思维和对话式交流的课堂改革,这样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力更有可能达到未来作为“教师”的素质要求,高师生毕业以后也更能适应基础教育所提出的教师素质要求.为了促使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发生,改进现有教师教育方式,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学习能力的提高、读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是必要的.[5]

1.3教学主体的“专业”与“准专业”身份有助于“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实现

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构成了“教育学”的教学主体,而学习“教育学”的学生既是今天的“准教师”又是未来的“教师”,因此他们并非“普通人”,而是潜在的“教育者”.他们需要通过系列的专业训练形成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专业化的素质.基于此,高师生应该也能够为了储备“教育者”的专业素养而具备必要的专业学习与发展的愿望.而舍恩的研究表明,一个专业人员在专业的工作中,是以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方式解决问题,即在面临问题时能够及时形成假设,并决定新的行动.[6]从这点来说,“教育学”教学以“五个一”教学方法作为实施的过程性特点具备教学主体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强化和促进这一主体条件.

1.4富于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符合“五个一”教学思想的环境条件需求

“教育学”作为全体高师生的必修课程,呈现出了一门课程多方专业学生、多样教学环境的特征.是否存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适应变化的学生学习特点、教师教学特点以及课堂环境特点,在传统的“讲授法”作用下,这种模式几乎难以确定.然而,以教育理论、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相关问题等为导向的“五个一”教学思想的顺利实施需要“变化”的实施环境作为条件支撑,如果没有变化的课堂环境难以形成“百家争鸣”的知识建构和思想对话,事实上,也只有基于变化多样的课堂环境的影响,“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对教学主体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激发和促进.

1.5丰富的教育理论、经典的教育文本以及现实的教育问题能为“五个一”教学供应可持续的思想资源

“教育学”教学的展开需要依托人物、事件、问题,“人物”既包括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对所学内容提供理论参考的教育学者们.“事件”特指教育学理论视域中的现实事件.“问题”是指教育理论引发的学理问题,教育理论致力于分析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我认知建构的新的问题.在“教育学”教学中,既需要着眼于“人物”的基本情况,结合具体“事件”的性质,也需要选择适度的“问题”以供研讨和思考.什么样的人面对什么样的事,要思考和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系列教学事宜离不开对教育理论、教育文本以及教育现实问题的广泛关照和针对性选择.教育学研究历史表明,古今中外业已形成的教育理论或是尚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被奉之为“经典”的教育著作或尚待进一步认定的教育文本,以及各种各样的教育现实问题,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甚至是多元的资源储备,这种储备为“五个一”教学方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源支持.

2“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2.1以“反映的实践者”[7]为培育目标

比较传统的“教育学”教学方法,“五个一”教学致力于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将“准教师”们培育为“反映的实践者”.“反映的实践者”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实践者,而是能够将所“信奉的理论及事情在真实生活是如何发生的这两者之间差异性”的理念付诸教育教学行动之中的实践者.或者说,“反映的实践者”即是在行动中思考的专业工作者.随着教育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棘手的教育问题的出现,我们越发认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专业性的重要性.教师的专业性证明,不仅仅呈现在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储备、专业能力结构方面,更应该呈现在其所具有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行动力方面.长期以来,“教育学”教学并没有为广大师范生解决“如何将教育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忽视导致一些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偏见,即“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久而久之,“教育学”也就成了为了应付考试必须学习的“枯燥”“抽象”的理论.传统的“教育学”教学方法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形成的“偏见”问题和现实困惑,更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自己形成更迅捷的专业意识和更强大的专业行动力.“五个一”教学方法,既关注理论内容的澄清,也关注教育思想家们对相关问题的“定论”或“争论”,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广泛的教育思维视野,同时借鉴经典的文本理解和更为现实的教育问题,将教育理论从“学科”牵引到“现实”中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体验和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应对问题情境的过程.我们以为,以此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和培育高师生们的专业意识,形成系统的专业行为,成为未来的“反映的实践者”.

2.2以“教学共同体”的构建为主体条件

传统的教学形成了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单向”模式.而事实上,教学的过程更应该是“双向”互助、互动、互促的过程.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也是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过程转变要求.[8]26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应该更好地将这种教学互动要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培育“准教师”的教学过程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教学适应性要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地方,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认为,“教育学”教学需要建立师生双向交流互助的“教学共同体”.无论是引进教育理论、介绍教育家思想还是解读教育著作、分析教育现实问题或是思考教育问题,都需要依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如果没有这种互助合作,而使得课堂变成一种类似“压迫”“灌输”的课堂架构,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或许会衍生为一种“敌对”“排斥”的关系,互相排斥的主体不利于完成更好的教学内容,无论内容如何丰富多彩.因此,“教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形成教学共同体,即不同于课堂之外的师生互助模式.课堂上既是一种教学体验,更是一种课堂文化的生成与建构,当教师和学生进入到互助与互相监管、激励的关系模式中时,教学共同体的价值也就凸显出来了,这种价值的有效确立对于有效实施“五个一”教学思想实属必要.

2.3以“本真”“原创”等课堂价值为过程特征

无论是围绕教育理论的认识还是对教育家思想的解释,或者对于现实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在“五个一”的课堂教学实施中,尊重本真的教学实践和创造性的观点生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何谓“本真”,何谓“原创”?本真可以被理解为教学主体遵循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教学主体在解读教育理论、教育文本,评价教育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以“本真”为基本课堂呈现.“原创”是指教学主体践行“五个一”教学方法过程中语言表达、思维表现不刻意追求“范式”“定型化”模板,而是基于个体的认知经验而实现的生命主体观念的互动和分享.“本真”与“原创”课堂价值的追求意在将“五个一”教学方法践行在主体真实交流的基础之上,没有刻意的“打造”,也没有不能违抗的“权威”,更多是自然的、和谐的、动态的、真实的课堂文化.鉴于此,我们认为,在“五个一”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积极承认课堂中每个参与者个性化的表达,让课堂中每个人的认识和表达在“原创性”中正统化.每一个学生作为意义的主体建构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课堂成为师生展现自我的空间.[9]121

2.4以每个“一”的适切性为评价参照

“五个一”教学方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如何,最终是要作出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而我们以为每个“一”的适切性应当成为方法评估的重要参照.因为,如果没有适切的“一”就很难达成和谐的“五个一”,也就是说,每个“一”的选择和实施对于“五个一”方法应用的整体效果起到直接影响.那么,什么样的“一”才是适切的一?首先,无论是一个教育理论还是一个教育思想家,或是一部教育著作、一个教育问题等,都不能脱离开“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架构而进行.也就是不能“为了理论而理论”“为了著作而著作”等.其次,每个“一”的选择和确定不能脱离高师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也要考虑到其成长经历、现实文化背景的既有认识水平等.再次,教师有能力驾驭每个“一”,如果教师没有对相关教育理论的理解能力,其就可能难以做到对理论“深入浅出”的解读,如果教师没有精心地阅读相关的“教育文本”,其就可能做不到对文本精神的本真解释.当然,如果教师没有对相关的现实教育问题作出更好的理论牵引或是专业解读,其面对学生的现实困惑也难以做到“驾轻就熟”的协助,进而可能会失去学生们的专业信任.最后,应该尊重每个“一”自身的性质,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选择和教学设计.例如,现实的教育问题与教育学问题是要区分开来的,前者是拟在对现实问题情境的分析、思考甚至是解决.后者则是就学科认知、专业理论素养提升方面,致力于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的培育.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及时考察和关注每个“一”的适切性问题,适时作出调整,以达到“五个一”教学方法的整体实施效果.

作者:汤颖杨丽娜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辉南县楼街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庆霞,姜立红.“五个一”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134-135.

[2]陶志琼.公共教育学的革命:由教师教育学向学生教育学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12-15.

[3]吴支奎,高原,段兆兵.教学适合学生:理想与现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学术委员会“适合学生的教学”学术论坛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2(6):125-127.

[4]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5]马爱兵,李忠康.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45-46.

[7]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篇10

关键词:新课改;综合素质;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8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拓展思维的重要渠道,课堂文化的构建对小学教育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文化是在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和谐互动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重视课堂文化的构建不仅对于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还能够在教学中完成新课改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与素质的全面发展。目前的新课改已经推行的十分深入,当前情况下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构建活力课堂,下出了一些探讨。

一、开展构建活力课堂相关探讨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历经十年的体育教学改革推行的主体一向是基层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当前学生对于体育课,可以说是又爱又恨,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我本身是一名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我授课时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同学来上体育课都是兴高采烈的,当时当我说的不是自由活动而是我们今天要教授的内容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失望的表情。这就是喜欢体育课但是不喜欢体育。因为小学生都还只是一些小朋友,爱玩不想受限制是他们的天性,我们就要合理利用其爱玩的天性,在"玩乐"中完成教学内容。

(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要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完成对于学生品德的教育,而活力课堂的构建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以锻炼身体为基础手段,完成身体素质的提高、情操的陶冶等等多项目的。学生的健康不仅仅只需要身体方面的健康,心理也应该健康。

(三)为体育老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许多基层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想要给学生上一节体育课是很简单的,但是如何将这一届节体育课上好却是让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许多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就是上课集合然后解散,但是体育课也是有教学内容的,如何将这些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交个他们。这是每一个基层体育教育工作着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中结合新课改相关规定,提出了对于体育课堂改革的相关建议,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设计了一些可行的方案。

(四)为相关部门实施改革提供方向

加强对于体育课堂的管理对于学校的综合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实施改革的具体方针政策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基层的长期工作经历使得他们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最详细的概念。若相关部门想要推行更高效、更全面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那么我在下文中能够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

二、如何构建体育教学中的活力课堂

(一)民主教学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影响课堂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从某些方面来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影响着课堂文化的发展。想要构建活力课堂,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之下,每个学生才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严但是遥远的印象才能有所改变。在改变过学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之后,学生才能够从从教师那里被动的获取知识转变为平等的与教师探讨问题,老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共同进步。这种情况之下,学生能够实现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对活力课堂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现优点

课堂是实现对于学生赏识教育的重要地点,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以及优秀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善于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欣赏也是实现高质量课堂的关键因素。通过鼓励来使学生产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各种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今后的学习当中。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提倡自主

新课改中,对于自主式、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很重视。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及科学领域内,发现问题,并能够自主的发起调查、投入实践,并最终就该问题得出自己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只有知识,更了解到了学习的方法及掌握了自主学习的经验。智慧的教学课堂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不需要再课堂上给予解答,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才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问题的自主式探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体育课堂上大都是关于身体锻炼的内容,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去自发完成探索呢。我们可以在解析运动过程的时候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主要就是看教师能否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四)尊重个性

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开放性思想、提升学生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智慧的一个动态过程。新课改后的体育课为学生的天性解放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学生个性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在个性得到了充分解放的情况下,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各类问题或者产生许多让老师无法预测的想法,若老师被这些问题问住了,那么这个课堂就是不成功的。教师应该做到合理利用这些问题,促进活力课堂的构建,例如将这些问题抛给其他学生,以同龄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因势利导、突破常规,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还存在那些不足,并在下次教学过程中完善,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做到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迸发出智慧,促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结语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良师,也能成为教师的益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构建活力课堂,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很大的锻炼作用,并在学习过程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促成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