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十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十篇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3:42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1

关键词: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规划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而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更是缺乏系统性研究与实践,使得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有明显差距。据国家统计调查,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3:1,若把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高达6:1。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近几年,城乡统筹战略的提出,加快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当前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最直接的途径。

1城乡统筹的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其建设亦是保证规划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基础设施规划亦在规划体系中处于支撑地位。然而传统的基础设施规划只注重各行政界限内小范围的系统性,而忽视大区域的协调统筹;只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而忽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此造成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间的资源难以整合,不符合当前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即是以解决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为目标,力求突破传统规划的视角,实现基础设施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共享,这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础设施城乡统筹表现为城乡基础设施的无差别性和共享性;基础设施区域统筹则要求基础设施规划能够突破行政界限的束缚,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基础设施的协调和共建共享。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比较落后,公共服务的基本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不足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农民最关心、最基本、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建设滞后,保障不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子女上学难、费用高问题是农民最期望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农民在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需求度。

1.2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缺乏协调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大部分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同公共服务设施过度的分散建设造成空间上的支离破碎和用地的浪费;同类公共服务设施由于各行政主体和部门对建设的方式、时间和使用等问题意见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1.3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医疗、教育、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偏低,部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农村社会保障性项目建设亟待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差距主要表现为:

(1)医疗卫生资源水平较低

拥有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仅享用了约20%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每千人拥有的医院病床数约是城市的1/6,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城市的1/4。

(2)城乡教学设施差距较大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国34756个乡镇和637011个村的基础教育设施调查显示,至2006年底,全国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的比重为30.2%,有小学的村的比重为32.4%,有中学的村的比重仅为5.8%。

(3)基层文化体育设施缺差太大,布局不合理

2006年末,全国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仅为13.4%,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仅为10.7%,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为15.1%。

(4)社会保障方面,农村敬老院建设进展缓慢。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一是覆盖面窄,二是水平较低。

1.4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区域不平衡

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城镇较为密集,交通也较为发达,依托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能满足对乡村地区的服务。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较为稀疏,人均享有资源明显匮乏。

1.5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问题

多年来,国家公共服务设施仅对城市居住区和镇建设有相关的规范标准和管理要求,而关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方面缺项,没有具体提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及配置要求。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的原因

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城镇差距之大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2.1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缺乏城乡统筹、系统协调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2.2投资主体单一,投资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在消费上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它区别于一般的私人物品。如果由私人投资会导致供给的缺失或消费的闲置与不足,因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就被当成了“福利品”,政府几乎成了惟一的投资者。然而,政府拨款毕竟是有限的,没有能力来承担并供给全部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2.3相关规范和标准指导不足

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导方面的规范标准存在欠缺,对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指导不够具体。相关规范的不足使得农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缺乏依据,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要建什么、怎么建都不明确。

3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由于城乡的地区差异和面临问题的不同,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规划的方法也有所差异。根据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特点的公共设施规划模式。

3.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原则

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纳入村庄规划的一部分,统筹协调并充分利用城市设施资源,差别配置,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

(2)远近兼顾原则

既要考虑近期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趋势,适应农村地区未来人口分布变化。

(3)以人为本原则

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改善农村最基本、最基础、最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与城乡居民点布局、城乡交通体系规划相衔接,尽可能贴近农民,生活便捷,共享方便,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4)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类型的村庄,应结合自身周边的建设情况采用不同的设置标准。

(5)集中布置原则。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同

时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之间的互补性,应将各类设施尽量集中布置。如文化体育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可适当结合村的公共绿地和公共广场进行集中布置,从而形成村公共中心,也为村民的休闲、娱乐、体育锻炼、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便利。

3.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应结合村庄性质、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周边条件等实际情况配置(见表1)。

(1)对于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东部地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可结合镇(乡)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可适度降低。

(2)人口密度较低、较为分散的西部地区,村庄可能承担较多的服务职能,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可适度扩大。

(3)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主要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形式。通常村庄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较小,但需要配置的类型却不能少,因此,为集约用地,方便实用,各类公共设施应根据村庄总体布局,尽可能采用集中式布局,形成村庄公共活动中心;只有不适合与其它设施合建的或者服务半径太大的时候,才采用分散布局的方式,分散式布局应结合村庄主要道路形成街市。农村新的居民点布局应采用集中布置形式。结合居民点的具体布置情况及所辐射区域的服务人口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4结束语

公共服务设施是否符合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是衡量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有效性的重要原则。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最大化、最优化供给,避免供给效率损失、供给结构失衡,必须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与运作机制。要围绕建立需求主导、民主决策、多元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运作体系,建立健全村级公益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公议公示及自主申报、自愿创建制度,确保表达、决策、评判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增加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监管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2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93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58

共建共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既是改革成果的创造者,也是改革成果的享有者。以此为理论基础,中国各项改革工作与事业建设逐步增强了对公民社会的侧重,从公众现实需求出发,推动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共建共享列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期待达到“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的目标。现实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仍是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必须从农村发展现状出发,以营造共建共享氛围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资源调配机制,形成协同效应。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机制与策略,对促进中国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内涵

虽然国内学者很少从共建共享的角度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进行专门研究,但在有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论述中往往涉及共建共享的内容。李少惠等[1]认为,随着农村各种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政府却无法为农村提供高效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这样的双重困境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就是适应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周和平[2]专门论述了文化共享工程的意义,认为共享工程的实施不仅填补了基层文化需求的空白,丰富、活跃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建设的现状,对于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曹海林[3]也在有关文章中谈到,税费改革以来村级公益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村级组织功能弱化以及公益劳动力流失等问题构成推进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创新的社会动因。应创新议事机制,激发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激励拓宽融资渠道,开辟村级公益事业多元化投入新路径。由此可见公众需求导向、多元供给主体、区域协调统筹已然成为国内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论述上的共识,而这恰恰属于共建共享机制内在逻辑的外部表现。因此,可以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并不是单纯的制度设计,而是多种协调机制的集合。具体而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是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由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村级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村民筹资投劳,以利益协调和区域协同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构建与利用机制。

毋庸置疑,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需要厘清农民诉求的表达方式、建设共识的达成模式、文化资源的调配机制以及共享权益的界定规制。在大多数学者看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存在着严重的“非对称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建设与使用的脱节”、“形式与内容的脱节”[4],在乡镇政府与农民的供需信息对接上存在民众需求“多样性、动态性、世俗性”与政府供给“有限性、迟滞性、高姿态性”的矛盾[5]。因此应“建立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6],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共建过程之中,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模式。为进一步解决供需矛盾,在农村地区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几乎成为学界共识,主张通过税费减免、项目帮扶吸引乡镇企业、村级民间组织参与到设施共建体系,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建设合力。但仅部分学者注意到多元供给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民组织都存在无法自适的内在困境: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企业社会责任淡薄与完全逐利倾向,公民的散沙状结构与集体行动困境。这些多元主体自身或交互形成的困境使得主体搭配规则成为设施共建的关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主体拓展只能为基层财政压力寻求出路,而市场、公民社会的内在困境则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解决多元协作实践中的“主次地位”、“利益分配”、“行动方案整合”等问题,形成建设共识。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与共享二者紧密结合,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结果。共享效果的优劣往往决定着文化设施服务效能的高低,与农民文化权益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研究者将视角转向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层面,试图通过文化资源区域调配来确保设施共建效益的提升。与国家政策相关,较多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行探讨,主要涉及均等化的内涵、特征、意义、原则和具体路径等。均等化是推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享的理论基础,正如陈立旭[7]所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以人为本、公正平等理念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重视农民对城市文化设施的平等应用。韩立红[8]在她的博士论文中提到,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纽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充分发挥小城镇对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的带动作用,对于城乡资源共享具有促进作用。然而,相对于均等化的宏观策略,共享权益界定这一微观举措往往遭到学界忽视,共享本质上是指农民个体、群体或组织分享文化设施体系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机会均等,惟有权益得以明晰才能保障共享效果的实现。“权”是指权利,“益”是指利益,参与主体既有享用公共文化设施的权利,也要有参与设施运管的权限。具体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体系须囊括利益协调机制与设施运管机制,从而保障共享权益的持续增长。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困境与成因

作为推进区域文化资源合理调配的发展策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受到发展理念、共建规制以及共享机制的制约,而其实现梗阻也相应地表现在这3个方面。

2.1自利趋向,公共性遭消解

社会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利益取向是共建共享主体行为特质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形成了政府“政治锦标赛”式的运作逻辑[9]。压力型体制下,对数字化绩效的崇拜使得乡镇政府的自利倾向凸显,利益丰厚领域出现“越位”,利益纠结领域产生“错位”,利益寡淡领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缺位”,此种情形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往往被忽视,共建共享仅存在于政府文件之中;虽然经济利益激励有利于扩大乡镇企业参与设施共建的广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但由于现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不明、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缺失,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淡薄,逐利倾向造成企业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共建的深度与效度不足。此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往往被定义为一种“文化福利”,农民视这种福利为理所当然,参与供给决策与设施规划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遭泯灭。吴理财[10]认为,无论是“权利”还是“权益”,其实质都是一种个体化的东西,这种个体化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规约、育导,往往会滑向自利的一端,成为一种公共性的消解力量。在中国农村,受建国后政治动员及经济改革阶层分割的影响,农民乡土宗族理念逐渐被打破,而新型公民意识尚未建立,价值导向的空白使得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只有依靠财政刺激(如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才能勉强演进,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迟缓。

2.2责权不明,职能转承遇阻

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已得到学界的重点推崇。在多数学者看来,多元化市场供给可有效缓解政府和村民间的供需矛盾,有利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设施供给效率。但从实践运行上看,多元主体供给的“表现”却不容乐观,甚至遭受重重困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乡镇文化企业、村级民间组织的公共文化服务承接能力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责任独立承担能力差、服务持续供给能力弱、风险应对能力不强等。“发育不良”的承接主体无法高效参与设施体系共建,政府文化职能转移遭遇梗阻。这与不良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较“压抑”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缺乏明晰的组织管理规制,村级民间组织内部管理不科学、组织涣散,加之行政权力对农村社会的长期控制,公民组织面临严重的信任和道德危机。此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的资源投入机制、分工协作机制、设施运维机制并未明晰,多元协作过程中时常出现资金短缺、责权不明、运管缺位的情况。“制度设计不科学,主体间协调性弱”成为设施共建中“搭便车”行为的生长土壤,承接主体间责任推诿、争夺利好的现象频生,多元共建的规范性不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政策不均、监管短缺加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困境,多元共建步履维艰。作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薄弱环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急需落实政策倾斜,弥补机制漏洞,提高多元共建的组织性与协调性。

2.3协调低效,农民权益受损

设施资源共享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策略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基础。总体来看,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虽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文化资源的区域调配与共享水平仍比较低。主要表现为:①城乡文化资源不均衡。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协调性差,城镇投入大、发展快,农村投入少、发展慢,城镇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各自为政”的局面,村民与市民文化交流偏少,农民被排除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②村际设施资源共享性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多是以村为单位进行布局,缺乏对农民实际需求的考察,产生大量重复建设。又因设施资源的整合力度不足,村际文化共享缺少平台支撑,村民文化遭割裂。其实,即使城镇与乡村设施数量、覆盖面积得到协调,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上的均等,但在规划编制与落实中对设施使用效果、服务提供效果的忽视,同样会给设施共享带来梗阻[11]。时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较低,实用性与持续性不强,给农民充分享用文化资源造成障碍。深层次上看,这些都与农民共享权益尚未界定有关,何种文化设施农民急迫需要,何种文化设施农民可无偿享用,何种文化资源须区域统筹,只有进一步明晰农民共享权益的内容,了解农民真实需要才能真正实现设施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3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协同路径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公民环境、协作机制、共享举措的“集体失灵”造成了设施共建共享的实现困境,必须系统地加以改善。换言之,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必须从问题源头出发,更新共建共享理念、引入协作规范体系、健全共享保障机制。

3.1共建共享理念的更新

意志理念是人行为模式选择的逻辑线索。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制度完善与机制再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完美的共建共享设计、高效的共建运作以及恰当的共享保障都源自于深层次的理念创新与塑造。只有对农村社会共建共享理念全面革新,才能实现共建共享机制与农村社会环境的精确匹配,实现共建共享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具体而言,应从政府、企业、农民3个层面进行理念革新:①将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仅是政府向农民提供的一项福利,亦是承担民主教育的机构,是社会规训和文化治理运作的政治场域[12]。乡镇政府应革新文化治理的思路,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作为重构农村社会价值体系的推进举措,以建构文化认同为目标,提升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政府合法性的根本意义也在于此。②增强乡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外包过程中,设置企业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共建的荣誉冠名,激励文化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文化企业应主动改变发展理念,将参与文化设施共建列为社会责任承担的构成要件,以促进自身持续成长。③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加强共建共享宣传,让农民了解共建共享的真正意涵与实现策略,扩大设施共建共享的认同范围。乡镇政府应健全村级文化设施共建的村民参与机制,拓展村民参与渠道,打破政府与农民的信息壁垒,在设施共建共享之中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

3.2协作规范体系的引入

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优化、社会协同、农民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机制,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及农民4个主体的积极性,可增强对农村公共需求的回应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13]。乡镇政府在借助公民社会力量的同时,应建构其力量发挥的保障机制。改善乡镇文化企业、村级民间组织的成长环境,对参与设施共建共享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组织可实施免税政策,减少政府对民间组织的行政控制,宽进严出,增强其独立性。鼓励文化企业、民间组织进行内部治理结构与文化服务技术革新,提升职能承接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乡镇政府文化职能的转承有赖于文化企业、村民自治组织自身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文化设施共建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则更强调各主体的优势发挥与资源互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多元共建,必须进一步明晰乡镇政府与承接主体的职责关系,引入多元协作规范:①明确政府职责。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在设施共建上具备独有的地域优势与信息优势。因此,应确立乡镇政府“掌舵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政策制定、组织动员、利益协调的功能,整合各方面力量,培养设施建设共识。②理清政府与其他主体的权责关系。伴随农民需求多样化与公共文化产品的分化,设施共建应根据文化产品性质规约恰当的供给组合[14],保障政府投入的基础性与市场、社会投入的回报性。同时,制定合理的共建协作规范,明确各方职能,析清责权关系,理顺共建秩序。③加强共建监督。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供给的流程监督,保障设施质量,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提高行政效率,杜绝权力寻租的产生。

3.3共享保障机制的完善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享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施布局的科学性与设施服务效能的发挥程度。而农民共享权益的界定则是文化设施优化布局的关键。曹凌等[15]从人的发展视角探讨了文化共享工程的效果问题,认为文化共享不仅是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选择、获取、利用问题,其实质是人的发展问题,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活方式对人的培育问题。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享用主体,共享权益的保障必须将农民的需求和发展作为设施共享广度与深度的拓展标准,设施布局中增加对时间可达性与人群可达性的考量[16],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增进社会公平。此外,要重视文化服务设施效能的发挥,革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将设施质量、设施应用率、农民满意度纳入供给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设施供给的流程监督,引导农民参与设施体系效用评估,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整体质量,保障设施共享的可持续性。最后,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技术水平,在扩充原有数据库容量的同时加强信息网络构建,增大文化信息资源传输速度,实现城乡、村际文化资源的存储、交换与整合。重视对国内先进地区共享技术的引进,增加文化服务内容的保存期与可获得性,提高文化资源供给的速度与便利性。在此基础上,加强设施应用技术培训,通过设施应用宣讲会、文化服务体验等途径转变农民共建共享的技术观念,扩大农村文化服务设施的受益范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应在发展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切实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然而,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并不仅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演进模式,也应是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选择。在今后的共建共享进程中,应重视城乡文化资源互补,充分发挥城镇对乡村文化服务的带动作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政府、市场、社会携手并肩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48.

[2]周和平.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J].人民论坛,2008(11):10-18.

[3]曹海林.村级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创新的社会动因及实践策略[J].农村经济,2011(12):20-23.

[4]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5]陈路芳.少数民族文化需求回应机制与文化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10(4):121-124.

[6]游祥斌,杨薇,郭昱青.需求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H省B市的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3(7):68-73.

[7]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1(12):4-6.

[8]韩立红.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9]张凤阳.政府职能转变的三重梗阻及其疏通[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3):4-10.

[10]吴理财.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J].探索与争鸣,2012(6):51-54.

[11]王见敏.基于农村居民秉赋视角的农村文化建设分析――来自湖北省a市L镇的实地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7-87.

[12]夏国锋.从权利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话语转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30-33.

[13]艾医卫,屈双湖.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69-71.

[14]周晓丽,毛寿龙.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90-95.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3

关键词:全民健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社区体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5-0057-03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communitysportsbuildingnationalfitnessisanimportantpublicservicesystemcomponent.theuseofliteratureresearch,expertinterviewsandcomprehensiveanalysisandothermethods,tobuildnationalfitnessforpublicservicesysteminthecontextofcommunitysportsdevelopmentissuesinconductingresearchtobuildnationalfitnessservicesysteminthecontextofpublic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ofcommunitysportsdevelopmentideas,community-buildingtheoryandpracticeofsportsreference.

Keywords:nationalfitness;nationalfitnesspublicservicesystem;constructionofcommunitysports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是我国全民健身的基本领域,因此,本文以此为论题给予分析。通过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视,改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环境、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1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的特征

城乡结合部社区是城市市区和郊区、乡村社区的结合部位,是城市与郊区、农村社区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城市社区化过程中最为剧烈的特殊地带。城乡结合部社区是乡村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中心,更接近于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作为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向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延伸中的一种特殊的社区体育建设类型,其形成和发展已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作为城市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结合交汇的过度区域,是现代化城市社区体育建设进程中城市社区体育空间建设扩张所引发的一种客观现象,是随着现代化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水平提高和城市社区体育建设规模的扩大而自然形成的,兼具城市社区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两方面特征的独特地域的建设形式,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城乡社区体育建设的必然要求。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服务是体现公平、公正、公益,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的体系,是保障市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保障体系,是政府领导、部门组织、行业合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全民健身体系,是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本质要求。

对于城市社区体育而言,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接近于农村社区体育,比大中城市更能直接地组织开展农村社区体育;对于农村社区体育而言,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更容易接受来自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接受来自于城市社区体育的各种体育信息,并通过其中介作用向周围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进行渗透和扩散,使农村社区体育不断接受来自于城市社区体育的经验,在借助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创新与发展、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的区位优势和先进的社区体育的基础设施,具有吸纳农村劳动力及对周围农村社区体育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决定了它在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中的作用[1]。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作为城市和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相互影响的一个中间环节,与周围的农村社区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理应成为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突破口。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是城市社区体育要素自内向外扩散,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要素自外向内集聚的结果。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明显的文化特征是实现城乡社区体育建设一体化、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的关键。

城乡结合社区体育文化和生活方式,体现着城乡两种体育文化的结合与交融,既有乡村社区特有的“乡土体育文化”特征,也有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因素形成的城乡结合部别具一格的社区体育文化。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是以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是社会体育文化的细胞,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行为方式,是为满足城乡社区居民身心健康需求而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它是城市和农村社区居民在长期的体育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社区体育文化意识,它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关系着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农村社区居民文化体育消费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我国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大多是从农村转移而来的,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自然带有农村特色,但在小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将小城镇和城市社区文化体育加以改造后采用。这种经过加工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文化体育更容易被农民所理解和接受,对促进城市文明向乡村的辐射和渗透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样对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发挥重大作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是一个区域环境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全民健身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的兴起和强化,对乡镇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也是社区体育建设发展的必然过程,乡镇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需要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的引导下进行建设,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中好的经验也可以作为乡镇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的经验。随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加快、目标的提高,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对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出来。

2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与乡镇社区体育的关系

2.1经济发展为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8.2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2位,国家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2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8.3万亿元。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增长率逐年提升(见图1)。

图12005-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年增长率比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已连续23年GDp增速保持在6%以上,居世界首位。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推动了农村社区体育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不断向外延伸,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社区体育健身环境、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随着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2005年我国《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刚》提出:“发展农村文化,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以及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来,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将近1/6的行政村已经完成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文件条例规划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任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共建设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1306个,超额完成国家规划任务131306个,超过原规划任务的131.3%。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2556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服务全国行政村人口约3.3亿,其中,东部地区服务行政村人口达1.3亿,中部地区服务行政村人口达1.4亿,西部地区服务行政村人口达0.6亿。但目前全国63.4万个行政村仍有40.2万个没有体育健身场地,受益人口只有3.3亿,仅占农村人口的40%,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整体覆盖不广,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2]。因此,必须认真组织力量研究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问题,完善农村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范围,促进社会体育的公平正义。

2.2乡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现有乡镇39054个[3]。乡镇社区体育是一个新社区体育服务领域,它面向乡镇全体居民,遍及千家万户。

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是一个战略性问题,是新时期全民健身的延伸与拓展,是农村体育开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乡镇社区体育建设作为社会一项公共事业,它不仅涉及到乡镇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医疗、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与农民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息息相关[4]。乡镇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对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乡镇社区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有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内的社区体育综合服务设施的作用[5],建立以乡镇社区体育服务为依托,配套的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在农村社区开展特色民族传统健身体育服务项目,构建乡镇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辐射村庄社区体育建设,进而形成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整合乡镇社区体育资源,发掘分散、潜在的特色社区体育资源,通过组织、培训形成一支新的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志愿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开拓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新领域,使更多的农民共享乡镇社区体育建设资源,形成乡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新模式流程,见图2。

图2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公共服务新模式流程

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创新,与乡镇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连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农民体育意识的增强和体育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我国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确定了它在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示范作用。随着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乡镇社区体育开始在我国各社区悄悄露头。据一份对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的36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社区文体站的调查表明,在36个乡镇社区体育服务的建设中,成立单项体育协会442个,参加协会人数49865人,单项体育协会设项主要为篮球、象棋、乒乓球、武术、田径、龙舟、舞龙舞师,另外还有太极拳、拔河、风筝、长跑等20余项。

近年来,上海市农业部门和体育部门一起,在大力发展乡镇社区体育服务的同时,促进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辐射到村庄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的发展战略模式,使村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全面覆盖。全市共有1695个行政村,社区体育场地建设总面积137.5万m2;建有篮球场1095个、门球场73个、乒乓球台1354个,健身器材22347件(组)。

乡镇社区体育建设,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带来新的生机,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平台,提高了农民劳动力质量水平,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和谐乡村的构建,保证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和《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的实施,对新农村体育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枚金牌(女子十m气步枪)和2008北京奥运会(50m步枪3X20)冠军获得者杜丽为例,杜丽的体育生涯就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镇活跃的乡镇社区体育服务建设氛围密不可分。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正在悄然改变着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为农民注入了健康生活的新理念,每天参加社区体育健身的农民群众越来越多。乡镇社区体育正成为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身正成为新农民衣、食、住、行之后的第五生活要素。

3结论与建议

3.1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是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社区体育建设服务功能和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提供了新的战略契机。随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决定了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战略性作用。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独特功能,推动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将明显提升,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2随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居民建设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要积极探索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背景下社区体育建设的不同类型,从各省、市、县、乡、村分别建立社区体育组织,指导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开展,使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居民平等参与社区体育健身的机会得以实现,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的体育健身思想,切实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落实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居民健身的实处,全面推进城乡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为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作用。

3.3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着眼点是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体育。家庭体育是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社区体育建设的“细胞”,是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家庭体育是指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身体练习和家庭文体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锻炼身体和体育娱乐。家庭体育具有沟通功能、心理凝聚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和教育功能。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4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村卫生所建设,加大投入,开展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对偏远山区卫生所进行改造,为行政村的卫生所配备基本急救设备,对承担农村公共卫生任务的乡村医生给予补助,对在岗乡村医生进行规范培训。村卫生所的条件和乡村医生的待遇有了一定改善,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但总的来看,我县多数村卫生所业务用房面积小、布局不合理;乡村医生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缺乏相应保障;村卫生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完善,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我县共有25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共建有227个村卫生所、4个历史遗留居委会卫生所和24个村级卫生服务巡诊点。全县有乡村医生369人。到目前,全县已完成达标建设的村卫生所有8个。

二、发展目标与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整合卫生资源,加快构建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发展目标

通过加大投入,改革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12年,全县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家达标的卫生所或巡诊点。到2015年,全县构建起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一支能够满足乡村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基层卫生服务队伍;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能够为乡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综合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三)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县制定全县总体规划,明确指导原则、支持的范围和重点,依据相应的管理规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乡镇根据本规划要求,制定具体项目建设计划,落实建设资金和政策措施,确保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

2、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整合现有卫生资源,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及区域分布、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村卫生所;对照村卫生所建设标准,以改、扩建为主,按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建设,不搞重复建设,不搞“形象”工程。

3、深化改革,配套推进。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加快村卫生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财政保障机制的改革,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三、机构设置与服务功能

(一)机构设置

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标准化卫生所,人口超过2000人的行政村可增设一所村卫生所。人口稀少且没有固定乡村医生的行政村,建设一个巡诊点,由临近村卫生所乡村医生联办、乡镇卫生院巡诊等形式,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所。逐步推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乡村医疗机构。为完成我县村卫生所建设工作任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31号)要求,年底前确保村卫生所实现全覆盖,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村卫生所设置规划(具体设置见附件2)如下:

1、清凉村、兰口村、大樟村等3个行政村不设村卫生所,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其村民的一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落实。其他非卫生院所在地的210个行政村每个村至少建一个村卫生所,常驻人口大于2000人且村居较为分散的可增设一个。

2、南门居委会、登高居委会、沙浮居委会、北门居委会、吉祥居委会、东门居委会等6个居委会不设卫生所,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负责其居民的一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落实。待条件成熟后可按标准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

3、居委会、城南居委会、镇街道居委会和街道居委会以及其他17个已经设立村卫生所的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保持现状,不再新增乡村医生,待现有乡村医生达到有关规定条件不予注册后予以取消,取消后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其村民的一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落实。

4、目前没有村卫生所或没有乡村医生的24个行政村采取两种形式解决其村民一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的落实。

(1)10个常驻人口在300人以下的行政村不再新设卫生所,给予建设巡诊点,由村委会聘请邻近村卫生所乡村医生负责其村民一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的落实,并按规定予以考核补助。

(2)14个常驻人口在300以上的行政村力争聘请有资质的乡村医生开设村卫生所,在设立村卫生所前先设立巡诊点,由村委会聘请邻近村卫生所乡村医生负责其村民一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的落实,并按规定予以考核补助。

(二)服务功能

村卫生所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最基层单位,以保护农村居民健康为目标。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负责村民新农合普通门诊就诊补偿结算,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三)人员配备标准

每个村卫生所人员一般1-3人,其中至少应有1名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行政村人口较多的村卫生所可适当增加人员。

四、建设任务与建设标准

(一)建设任务

纳入规划,合理布局。乡镇政府要将村卫生所设置规划与建设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各地要根据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民医疗服务需求、人口变化、交通变化、服务半径、经济发展等要素,在年5月底前,完成全县村卫生所建设发展规划制订工作,村卫生所建设发展规划经县级政府批准后报市卫生局备案。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标准化卫生所,人口超过2000人的行政村可增设一所村卫生所。人口稀少且没有固定乡村医生的行政村,建设一个巡诊点,由临近村卫生所乡村医生联办、乡镇卫生院巡诊等形式,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年安排138个村卫生所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安排80个村卫生所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建设项目见附件3)。每个村卫生所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到2015年,建立起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新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所全部按规定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使我县村卫生所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综合、便捷、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二)机构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

依据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村卫生所建设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所建设意见》,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全县村卫生所建设标准(详见附件1),合理确定村卫生所的建设和投资规模,规范项目建设。

五、资金筹集与分配

《规划》建设集体举办村卫生所所需投资主要由省市补助解决,不足部分由县给予适当补助。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无偿划拨项目建设用地,减免各种建设配套费用,支持项目建设,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建设项目按期顺利完成。

根据我县实际对村卫生所建设分3个档次进行安排,第一档是卫生所用房属村集体所有的且所在村常驻人口在500人以上,用房面积未达标的进行改扩建,安排建设补助资金43000元;第二档是卫生所用房属村集体所有的且所在村常驻人口在500人以下的以及常驻人口在500人以上且面积已经达标的,对现有用房进行装修,安排建设补助资金20000元;第三档是村卫生所用房属私人所有的安排建设补助资金1000元只进行标牌标识制作。

六、相关政策措施

(一)改革完善政府投入和机构运行机制

村卫生所按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保障其正常运行。对社会力量举办的村卫生所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助。积极探索建立村卫生所药品零差价销售多渠道补偿机制和多种形式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

县卫生局要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机制。转变村卫生所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将村卫生所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服务行为、药品器械供应使用、绩效考核进行管理,提高乡村医生及村卫生所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逐步将村卫生所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

(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鼓励优秀人才到村卫生所工作,村卫生所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要给予适当倾斜。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到村卫生所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三)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力度

规范村卫生所的设置条件和标准,严格机构、人员、技术、设备准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及时调整、退出不符合要求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强执业监管,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有效、便捷、经济。

七、规划实施与评价

(一)本《规划》从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县成立“县村卫生所建设与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县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参加,全面负责规划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日常工作。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5

[关键词]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先次序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11―0101―04

[收稿日期]2014―10―2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编号:12GL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廖金萍(1984―),女,江西九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

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型,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方面,更反映在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令人关注。从理论上而言,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度能客观掌握农村供给的现实情况,它是评价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一种形式,可以为政府改进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为使农村能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忽视了农民的真实需求意愿,造成了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平衡和农民需求意愿的歪曲。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共部门应当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满足农民需求,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发展和提升农民的福利水平。按照“需求为主,满意为辅”的原则来确定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先序,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实际需求的相互吻合。

一、调研概述

(一)调研对象及基本情况

2014年7―8月,笔者所在课题组选取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农村作为调研样本地。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包括萍乡市、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等18个县(市、区)。本次调研采取对样本地的农户随机问卷和访谈方式进行,此次调研共对40个乡(镇)87个自然村发放56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548份,有效问卷526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3.92%。全部调查问卷数据资料,从调查的性别分布来看,男性比例大于女性所占的比例,其中男性占60.51%,女性占39.49%,男女性别比例正常合理基本均衡。样本的年龄分布情况是,在被调查者中人数最多的年龄主要集中31―60岁这个年龄段,占了样本总数的74.53%,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从文化程度分布来看,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大多数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学历,初中学历占38.22%,说明调查对象能够读懂和理解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家庭月收入和收入来源的情况分别是,月收入为1000―1500元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比较大,占36.25%,1000元以下占的比例为17.17%;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最多,占33.76%,其次是30.57%从事种植业,这符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底子薄收入低、收入来源单一的事实。被调查者中本村户口人数占绝大多数,表明调研所收集的数据可信有效。

(二)调研问卷设计与实施方法

调研问卷共有两种,调研问卷Ⅰ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评价”,调研问卷Ⅱ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度评价”。调研选取14项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并分成4大类,分别为基础类公共服务、基本民生类公共服务、经济类公共服务、社会类公共服务,其中,基础类公共服务包括乡村道路建设、供电照明、通信网络、农田水利设施、饮用水设施建设;基本民生类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养老;经济类公共服务包括农业科技下乡推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民贷款优惠;社会类公共服务包括垃圾收集处理、社会治安状况、文化娱乐体育设施。

调研问卷Ⅰ满意度评价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评分量表(Likertscale)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进行测评,将各项公共服务满意度设置5个选项“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调查内容就是请农民根据本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际情况对上述14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打分。然后再采用赋值法对各项满意度分别赋值,“非常满意”为5分、“比较满意”为4分、“基本满意”为3分、“不太满意”为2分和“非常不满意”为1分。满意度是一个加权平均数,按量表计算值计算。分数越高,说明该项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越高。

调研问卷Ⅱ需求度评价表,将上述14项公共服务列出迫切需求、需求、不需求、非常不迫切需求四个需求等级,由农民根据自我感受对各项公共服务进行唯一选择,不能多选。同样给四个需求等级赋予一定的权重值,依次为4分、3分、2分、1分,最后的需求分值也采用加权平均法,参照上述计算公式得出。分值越高,表明农民对该项公共服务供给需求度越高。

二、实证分析

在实地调研结束后,笔者整理并汇总统计了有效问卷,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得出了各项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程度和需求程度,先计算得出各项满意度和需求度分值,满意度分值满分为5分,需求度分值满分为4分。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评价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江西省罗霄山区农民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偏低,分值为3.05分,满意度得分最高的前四个项目是供电照明、通信网络、乡村道路建设、义务教育;满意度得分最低的后四个项目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科技下乡推广、就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从总体情况来看,基础类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相对较高,经济类和社会类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都很低,基本民生类公共服务处于一般水平,表明农民对政府提供的“硬”公共服务满意程度高于“软”公共服务。自从新农村建设以来,江西省罗霄山区农村供电照明、通信网络、乡村道路状况有了较大地改善,但农业科技下乡推广、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仍然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软肋。

(二)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评价分析

从表2各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分值来看,农民对各类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优先顺序依次是: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乡村道路建设属于需求程度第一等级的公共服务;饮用水建设与安全、义务教育、养老、农民贷款优惠属于需求程度第二等级的公共服务;供电照明、农田水利设施、社会治安、通信网络、垃圾收集处理属于需求程度第三等级的公共服务;农业科技下乡推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属于需求程度第四等级的公共服务。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的需求最强烈,属于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的乡村道路建设和饮用水建设需求也很强烈。农民对农业科技下乡推广、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的需求程度低。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和需求度矩阵分析

图1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和需求度矩阵

把上述农户的满意度和需求度得分数据作为观测值,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和需求偏好进行综合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出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的特征(见图1)。

第Ⅰ象限特征:高需求度、低满意度,公共服务为养老服务。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老年人口增长快,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目剧增,而农村的青壮年多数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农村养老问题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因此养老保障服务成为农民需求度较高的公共服务。

第Ⅱ象限特征:高需求度、中等满意度,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乡村道路建设、饮用水建设与安全、义务教育。乡村道路建设和饮用水建设与安全属于基础类公共服务,中等满意度表明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改善了农村道路和饮水的状况,基本解决了通路、通水问题,所以大部分村民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饮用水设施建设与安全的满意度在基础公共服务中是最低的,水压低,水质差一直是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和义务教育属于民生类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医疗卫生服务和义务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最需要的公共服务之一。国家实行了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两免一补”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证了村民的看病问题,政府补贴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负担,参合率在90%以上。满意度中等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在设施、师资、资金保障方面还并不完善,乡村卫生院设备匮乏、医术水平有限、医务人员不足、大病救助少。

第Ⅲ象限特征:高需求度、高满意度,在所调查农村无此特征公共服务。

第Ⅳ象限特征:中等需求度、低满意度,公共服务包括农民贷款优惠、社会治安、垃圾收集处理。农民贷款优惠满意度低,原因在于申请支农信贷资金条件适当但程序繁琐,访谈中不少村民表示没听说过此项政策。关于社会治安,大部分村民认为当地农村社会治安总体良好,但盗窃案件频发。在所调研的农村中有一大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卫生整顿、环境治理以及村容村貌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改善,然而远离村镇的山村大多数生活垃圾都是随意排放、任其风化。村民对这些公共服务表示出不满情绪,但加强改进的意愿也并不很强烈。

第Ⅴ象限特征:中等需求度、中等满意度,公共服务包括农田水利设施、供电照明、通信网络。供电照明状况满意度最高,其次是通信网络,被调查的村民认为这两项服务能满足基本需求,村民对电压不稳、信号不强这些问题基本能容忍,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设施陈旧、年久失修、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但他们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所以改善的需求并不是很强烈。

第Ⅵ象限特征:中等需求度、高满意度,在所调查农村无公共服务呈现此特征。

第Ⅶ象限特征:低需求度、低满意度,公共服务包括农业科技下乡推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娱乐体育设施。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村民对农业科技下乡推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缺乏了解,甚至有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大多数农民表示没有参加过农业科技推广和技能培训活动,农技推广员也是偶尔下到农村,少数村民甚至怀疑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服务的效果。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用工单位常常会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因而他们对当地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兴趣不大,留在农村的老弱农民对农技推广关注度不高。农民对农村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的满意度和需求度都是最低的,这主要是因为农民认为文化娱乐体育的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而缺乏这些方面偏好。

第Ⅷ象限特征:低需求度、中等满意度,在所调查农村无此特征公共服务。

第Ⅸ象限特征:低需求度、高满意度,在所调查农村无此特征公共服务。

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先次序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和需求度的综合矩阵分析,可以看出满意度较高的公共服务,需求度会降低一些,例如供电照明、通信网络。但也有例外,乡村道路建设的满意度排在第三位,但是它的需求度仍然很高,处在第二位;农业科技下乡推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的满意度很低,然而农民对它们的需求度也是最低的。这表明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度不存在完全相关性,这一结论与张立荣、李名峰(2012)的结论一致。需求度不完全受满意度的影响,还受农民农民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和观念等因素影响。

结合上述模型分析,按照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来确定江西省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先次序,从先至后排列依次为:第Ⅰ象限、第Ⅱ象限、第Ⅳ象限、第Ⅴ象限、第Ⅵ象限、第Ⅶ象限、第Ⅶ象限。

1.养老服务,排在供给优先序首位,它属于农民生存和安全需求,当地各级政府应扩大“新农保”的覆盖面,提高农民参保补贴水平和养老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保证村民都能公平地享受国家的普惠政策。

2.对于供给优先序第二位的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义务教育这民生类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弱势群体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得性,逐步实行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对农民需求意愿强烈的乡村道路建设、饮用水建设与安全这类基础设施项目,发放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

3.对于供给优先序第三位的农民贷款优惠,放宽当地农户申请支农信贷资金的条件并简化申请程序,建立三农风险保障机制,降低农业发展的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保障农业的收益和农民的收入,最大程度的保证农民无后顾之忧。加大对农村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建设农村安全防控体系。

4.农田水利设施、供电照明、通信网络公共服务处于供给优先序第四位。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的维护保障水平。

5.农业科技下乡推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供给优先序排在第四位,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此类高层次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通过顺畅的需求表达渠道增强农民的参与决策意识。提高农村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实现政府主导下吸引个人、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中心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谦.于农民视角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和需求程度分析――以山东省三县市的调研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08,(03).

〔2〕陈东.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1-72.

〔3〕李倩,张开云.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现状与对

策――基于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调查的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0,(06).

〔4〕张立荣,李名峰.满意度和需求度二维祸合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2,(02).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6

为扎实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正常运行,巩固环境整治成果,现对我乡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提出如下考核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乡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改革与发展并行、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考核内容

⒈维护机制建设。各村要根据本村实际,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护机制、考核机制,研究制定考核细则,实行长效化管理。公开选聘管护人员,严格明确管护责任,全面落实管护报酬。

⒉基础设施管护。组织实施对本村农村道路、桥、涵和田间小型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堵塞、渗漏、开裂、破损进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及时维护更新垃圾房箱、路灯、绿化补栽等,确保基础设施管护良好,无一处损坏。

⒊村庄环境管护。按根文件《乡2014年村庄环境“四位一体”综合管护工作考核意见》的要求进行考核。

⒋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维护。村综合服务中心环境整洁,做到室内物品摆放有序,无乱丢乱放、无灰尘、无烟头瓜皮纸屑等;室外进出服务中心道路保持畅通无堆积物和杂草,周边环境保持清洁无乱贴乱画,办公设施维护管理完好无破损。

⒌文体活动设施管护。农家书屋有专人负责,且正常对外开放,图书借阅手续规范,书籍无丢失或破损;文体活动设施正常使用无破损,能正常开展健身运动;广电设施正常使用无破损。

⒍村卫生室管护。村卫生室功能科室布置合理、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齐全,制度健全、治疗规范、服务全面、公开收费标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高农村居民卫生保健水平。

三、考核方法及资金拨付

奖补资金由乡考核发放。考核采取随机抽样,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按双月和“四位一体”考核同步进行,双月督查考核的平均得分作为年终考核综合得分。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村居全额拨付奖补资金;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下的村居按比例拨付奖补资金,余款预留在乡财政所,待存在问题整改到位,经市、乡新农办复核合格后再行发放。乡财政所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奖补资金专户管理,年终实行报账制,严禁将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挪作他用。常年管护人员报酬根据乡、村考核结果由村测算,通过“一折通”打卡优先发放,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支出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并形成会议记录,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盖章后票据到乡财政所报账。

四、组织领导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7

关键词:社区服务;均等化;背景;意义

社区建设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与服务,如何引导城乡社区的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要求“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3月1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6年9月22日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探索和试点工作。2007年3月29日,民政部印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民政部决定从全国有条件的县(市、区)中确定一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用1-2年时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作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一重要部署。同时《决定》还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报告也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2008年10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党和政府不仅颁发了相关政策,还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的实施,民政部也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将城乡社区建设作为各项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政部确定了251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如武汉市全面推进以“致富门路清晰、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长沙市在开福区、浏阳市、临澧县等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实践。这些地区的社区建设实践和取得的积极成果论证了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合理性,并为建设城乡一体化社区提供了经验。

一、社区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很长一段时间,社区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视及投入严重不足。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内部趋力和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村社区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出来,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与社区服务均等化也越发重要,因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社区服务均等化成为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8

统筹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人民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为宗旨,以“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基层民主”建设为抓手,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科学整合有利资源,探索群众积极参与的有效途径和“社区服务效益更佳、居民收益更多、群众满意度更高”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乡社区交流与合作,构建城乡社区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城乡社区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系统管理,综合服务;群众参与,和谐共享的原则。

四、主要内容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群众参与为突破点,着力打造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统筹城乡、统筹政治经济社会、统筹各种公共资源共同着力于社区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基层民主三项基本工作,实现城乡社区建设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一)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社区设施

切实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社区设施,完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实行“一中心多点”,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并通过抓进度、抓整合、抓规范,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统一悬挂社区标识,力争2年内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立足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电信便民服务电话网和社区服务互联网,开发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构建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形成各级政府主管、社区公共服务平台链接、社区服务组织和服务商配合、群众积极参与信息交流的社区信息化体系,实现社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切实提升社区服务的整体水平。

(二)基本服务——提供高质量社区服务

全面推行社区“一门式、一站式”服务,包括居家养老、关爱救助、拥军优抚、信息化、劳动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十大服务内容。

1.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努力构建社会服务与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的载体;

2.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着眼于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引导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

3.强化群众参与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

4.推动社区文明进步。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和强化服务措施为突破口,建立需求评估、质量控制、队伍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整体水平;

5.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农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平台,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实现“生产发展、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共同富裕”。

(三)基层民主——打造高参与率基层民主

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平台,以村(居)综合(民政)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支持和指导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扩大村(居)民有序政治参与基层民主实践工程,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和各类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和发动社区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本着依法、有序、直接的原则,畅通社区村(居)民的利益诉求渠道,推进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化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各类组织和村(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建设机制,实现提高社区自治水平、优化和谐社区治理模式、促进和谐新建设的目标。

五、实施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全面推进四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市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在市市民服务中心内单独开辟市级社区服务中心,配备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器,设立民政服务窗口,开展民政事务公共服务与社区为民服务,引领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2)县(市)、区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各县(市)、区要根据市社区建设规划及上级要求,按照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标准,加大推进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区级要在县(市)级要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各级财政要大力支持,提供建设资金保障。

(3)乡镇(街道)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全市各乡镇(街道)建成不少于15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并按自身实际,对照标准进行规划、调整和改造,同时发挥文体活动中心功能作用。市区要求年内按规定配置功能挂牌运营,实现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各县(市)、区力争用2~3年的实现乡镇(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

(4)村(居)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从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入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依托现有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各城乡社区要全部建成使用面积不少于每百户2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各地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①研究制定本地区社区建设规划,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解决好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区域重叠,管理与服务对象交叉的问题;②要依法将社区自有资产管理权、收益权归还村(居)委会,指导和帮助村(居)委会加强对自有资产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还房于民,还房于社区服务”,把最大的空间提供给村(居)民活动、办事,把最小的空间留作办公;③不断加强和改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内部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公共服务中心的水准。

2.全力建设社区信息化网络

以推进民政部扶持的社区与福利机构数字化项目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大社区信息化投入的力度,加快网络建设的步伐。整合有关部门在社区的各类信息资源,实行“一网进社区”,建立“全市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网”,实现数据一次收集、事务一次受理、资源多方共享。实现全市城乡社区信息网络全覆盖。市建立领导机构,组织各地区聚合力量、整体联动、共同投入、统一实施。在建设信息网络的同时,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要配备专人担任网络管理员,负责信息化工作中上下级联络、网络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各社区要配备1网的电脑和1部独立的话机,并派专人担任社区级网络管理员,负责接听并处理居民求助电话、与上级联络、社区信息采集整理和上传、网上答疑解难、解决群众服务需求等。

3.加大社区文体设施的建设力度

多渠道多手段加大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力度,做到室内室外有文体活动场地、有文体活动器材。

(1)继续开展“三送工程”,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立足社区、服务居民;

(2)深化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与驻社区单位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社区解决文化体育设施短缺问题;

(3)整合资源,呼吁动员社会各界献计献策、慷慨捐资,成为社区共建的主要力量,真正实现全民动员,共建共享文明和谐新社区。县(市)、区要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乡镇(街道)要积极做好动员发动工作,社区要善于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主动争取辖区单位支持与配合。

4.重点建设社区为老服务设施

(1)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年市区社区全面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年底前各县(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面达60%以上,力争实现全覆盖。年各县(市)区、市区各街道也要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县(市)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达60%以上;

(2)加快推进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每个社区都要具备1个老年活动场所,并按规定配备老年活动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年实现市区城乡社区老年活动场地的全覆盖;

(3)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拓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重点推进市区社区老年日托站、就餐点和康复点建设,开展老年日托、助餐、心灵慰藉等服务。年市区范围内要建成日托站30个、就餐点30个、康复点10个,今后根据实际情况逐年新增。

(二)基本服务供给

1.着力推进便民服务

拓宽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便利服务渠道,每个社区都要建成面积40~50平方米的服务超市(可共用一个场所)。以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活动为依托,由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联合相关传媒集团和文化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在户外建设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统一运作的社区连锁便民服务网络,~年在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建设100~120家社区便民服务亭,向其他6个区、县(市)延伸,逐步拓展到全市的所有城乡社区。社区便民服务亭向社区村(居)民提供三大服务。各县(市)、区及市民政、建设、规划、城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给及支持、帮助,并在政策和业务上给予指导,合力推进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

(1)公共服务。接受当地政府、民政部门、社区自治组织及相关机构的委托,办理政府延伸到社区的行政,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行政事务的下设服务点,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通过为社区村(居)民提供相关政策咨询,代办或转办公安、民政、劳动保障、人口计生、建设等相关行政事务,推进社区“一站式服务”。

(2)公益服务。建立社区阅报栏,宣传党委、政府相关政策信息,公益广告,接受慈善捐赠,销售福利,及时登记社区特困户、残疾人、空巢或独居老人的需求,开展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的基层慈善救助服务。

(3)便利服务。社区公告和为民服务的相关信息;代售、代订或租赁图书、报刊;代售各类通讯、交通、电力、自来水等行业的充值卡;代收代缴水费、电费、煤气费等家庭日常生活服务费用;为村(居)民提供家政、餐饮、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社区商业网点、个体服务经营和社区民间组织等各类资源,建立“十分钟”服务窗口,广泛开展为村(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生产用品销售和网上购物等方面的便利服务。

2.大力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

重点培育公益性、福利性、服务性、管理性社区民间组织,政府按照低标启动、逐步提高、逐步规范的原则购买服务,支持和鼓励其切实有序地担当起社区基本服务工作。每社区新增2~3个管理型、服务性社区社会组织,市及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建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各乡镇(街道)要立足自身,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上大力度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3.加强社区文体团队建设

争创“文化型、体育型”特色社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文化类、体育类社会组织,定期组织、深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并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村(居)委会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每个乡镇(街道)要求自有5~10个文体团队,每个社区要发展1~2个文体团队,团队每月至少开展1次乡镇(街道)文体活动、2次社区文体活动。各级政府要把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逐步纳入财政预算,共同扶持社区文体团队,每个社区重点与3~4个团队签订协议,实行购买服务补贴,社区村(居)自筹部分文体活动经费。

(三)基层民主发展

1.完善“四个民主”制度

(1)抓好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建设,完善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规范议事程序,健全议事办法,真正做到凡是涉及村(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必须由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2)依法制定和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真正做到依法建制、依制管理,并引导村(居)民积极参与管理,切实把建章立制过程变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管理的过程。

(3)以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群众深入开展以“两会两公开两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基层群众民主实践制度化进程,逐步实现参与有秩序、决策有程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进一步打造“民意畅通表达、民情快速传递、民生需求及时解决”的良好局面。

六、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城乡发展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把此项工作当成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落实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纳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认真研究,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各县(市)、区要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切实落实配套资金,按照分项任务排定计划表,按时按期逐个落实,严格督促检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各乡镇(街道)、各城乡社区要广泛发动,认真落实,共同推进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

成立市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协调小组,各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参与,通力合作,全力推进,并落实专人负责有关事项的具体实施。民政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协调和监督落实的职能作用;发改、财政、工商、文化、规划、城建、税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制定完善促进该工程实施的政策措施;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依托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城管、环保、劳动保障、计生以及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要切实加强业务指导,提高服务水平。

(三)落实保障资金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期间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1.进一步调整财政收支结构,争取更多财政资金投向社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拓展、老年活动场所的配备以及购买服务所需经费等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购买服务所需经费,要由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2.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支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各级各部门要特别重视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实施中的经费保障,要按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合理统筹,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3.借助全社会关注社区建设的力量,通过政府倡导推动,政策扶持引导,运用市场化方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企业投入建设资金、做好后续运营。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9

一、重要意义

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实行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好、发展好,不仅关系到顺利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劳动保障工作战略目标,更是构建和谐磐安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

二、总体目标

年底,按照组织机构规范化、队伍建设规范化、业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建设规范化、基础设施规范化的"五化"要求,完善规范全县19个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建设;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建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公共服务站),建成率达100%;其中30%行政村(社区)创建比较规范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公共服务站)。到2012年底,在逐步完善乡镇、村(社区)两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基础上,加快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络,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覆盖到全县所有城乡居民。

三、主要内容

(一)工作职责

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主要职责:

1.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指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2.组织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企业用工信息、专场招聘、农村劳动力培训等劳动力供求双方就业服务工作,做好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

3.做好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等保险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4.负责各类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人员的审查核实和待遇发放人员的动态管理及配合做好工伤事故调查等工作;

5.督促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办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受理劳动者的举报投诉,依法调解和处理劳动纠纷,协助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

6.配合做好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建好各类台帐;

7.召开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月度例会,做好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的培训、管理、考核等工作;

8.做好县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主要职责:

1.协助开展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和就业服务,负责录入和及时更新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做好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

2.协助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指导和农村低保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

3.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辖区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费用征收、待遇支付和领取资格认定等工作;

4.协助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及其他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

5.协助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咨询工作,同时协助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6.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公共服务工作。

(二)人员配备

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人员配备。每个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根据工作需要原则上配备1至3名专兼职劳动保障员,其中1名必须为专职。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人员配备。原则上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其中1500及以上人口行政村(社区)可配备2名劳动保障协管员。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一般应由年龄在4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热心为群众服务,常年在家的村(社区)三委干部、会计(报帐员)、大学生村官担任,会使用电脑的优先考虑。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的选用由各行政村(社区)推荐,报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审核,经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培训合格后,由镇乡人民政府确定。

(三)工作补贴

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工作补贴根据辖区人口、工作任务、完成工作质量,采取基础补贴(每人每年600元)加全村(社区)人口数补贴(每年每人口1元)的方式,通过考核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发放。

(四)设备配备

为满足日常工作及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需要,要进一步完善加强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工作设备的配备。每个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公共服务站)需有服务室、档案柜、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同时,各村(社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五)工作经费

根据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公共服务站)建设年度考核情况,每年给予工作经费补助,具体标准:500以下人口的行政村(社区)每年600元,500(含)至1500以下人口的行政村(社区)每年960元,1500(含)以上人口的行政村(社区)每年1200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作平台建设,事关城乡统筹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镇乡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大局意识,把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的一项基础工程,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要牵头全面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调推进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县财政局要加大资支持力度,落实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日常运行经费;县农办要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二)分类实施,注重规范。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由县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镇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镇乡人民政府要明确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分管领导,尽快研究落实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场地、建设资和运行经费等事项,促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三农

一、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现状

1.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逐年提高

通过推动城乡、区域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逐年提升。首先是通过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启动“十万农民创业工程”、创业公共服务优化工程等措施,促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其次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南京市率先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全面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城乡一体化,将城乡各类居民、各类单位全面纳入保障范围。最后是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统筹推进江南与江北、城市与农村、主城与新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新区、农村和薄弱地区集聚。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制度基础初步确立

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城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和《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为核心的“2+8”系列政策,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公共服务”等“五个一体化”进程,明确要求“南京到2015年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覆盖延伸加速城乡一体化。在出台指导性政策文件的同时,又颁布了系列针对性评估政策。比如,2013年《南京市政府部门绩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凡是涉及公共服务、民生民需部分,应以《公共服务白皮书》的形式。

3.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逐年增大

自“十五”时期以来,南京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也逐年增加。2005年到2008年,教育投入由24.40万元增长到58.07万元,增速为137.99%;医疗卫生由9.98万元增长到20.44万元,增速为104.77%;社会保障和就业由8.32万元增长到31.09万元,增速为273.73%,均高于同期一般预算支出增速的74.91%。2008年到2011年,以教育支出为例,南京市由53.64亿元增至85.47亿。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上,重点加大了对农村投入的力度,教育经费进一步向农村倾斜。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补助的方式,安排农村教育经费,建立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体制。在卫生事业上,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和环境。

4.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不断完善

“十五”以来,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一批标志性重点大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社区服务建设加快,2010年至2012年4月,南京市民政部门投入67亿,新建1200多个公共服务设施。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协同,着力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不仅增加政府投入,同时引入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机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制定《南京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意见》以及购买流程、监督办法、评估办法等一整套政策意见,通过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加快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实现公共服务质量与社会效益有效提高,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多层次、多元化需要。

二、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整体协调性不足

从整体上看,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依然突出,郊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某些指标依然落后于主城区。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比相对较大。2012年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46倍,在长三角六个主要城市中排名末位。二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布局仍不尽合理。优质公共资源大部分仍然集中在老城区,部分新城、新区尤其是农村的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依然相对缺乏。

2.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严重

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短板”仍然在农村。一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相当部分农村的公共交通、供水、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二是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制度建构的启动和形塑阶段,运行机制不完善,保障水平偏低;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相对不足,服务质量与城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不足

进城务工人员实际获得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城镇居民还存在差距,进城务工人员参保率相对较低。南京约有170万进城务工人员,截至2011年,只在建筑业群体中办理了零门槛参加大病医疗保险。该群体居住环境相对较差,由于收入水平低,职业流动性大,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无力购买商品房,城市的保障房政策没有把他们纳入惠及范围。目前,南京已经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但如何让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如何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4.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相对滞后

与省内其他城市比较,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居于中后位。“2012年全省及省辖市民生幸福‘六大体系’建设检测统计报告”显示,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南京市的“综合情况”得分在全省排第四位。其中就业服务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排在第十位和第十一位;在苏南五市中,南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排名第三位,社会保障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住房保障服务体系均排名末位。

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议与对策

1.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当前户籍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城乡差别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应以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剔除附加在户籍上的就业、住房、保障、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不合理分配,彻底消除城乡壁垒,实现户口自由迁移,保障城乡全体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资格上的一体化。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破除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投入,使更多农民能够拥有职业培训的机会,让农民和城镇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竞争。

2.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政府目前急需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要将提供高公平度、高质量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型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要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硬约束机制,加强对政府公共财政开支的监控;二是要规范政府自身的行为,通过改革,减少政府的行政开支,降低行政费用,把节约出来的资金用于增加公共服务的基金投入;三是要用信息网络技术,改变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手段,降低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城乡居民的满意度。

3.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模式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下,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机制,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政府主导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基础上,将经营性项目推向市场,降低基本公共服务投资的准入门槛。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等形式,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投资体制,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全面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可以通过税费减免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基本公共服务。通过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专项发展规划、服务标准,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以分解政府的投资经营负担。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公共服务市场。将原来由直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完成,根据中标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服务费用。

4.完善工作机制,顺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⑴从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入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分类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服务的目标、内容、对象、基本程序、资金来源、质量控制、公众参与以及绩效评估等内容。

⑵在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手段上,以服务信息共享为突破口,通过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信息综合平台,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一体化。加强各部门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的统一规划、建设和使用。特别对城乡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保障、社会救助、卫生医疗、人口计生、养老服务、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成信息交换、数据共享、计算机终端和服务平网的服务信息共享格局。

⑶坚持以城乡居民满意为根本标准,探索科学的考评方式。逐步建立多元协调互补的考评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全过程进行监测评估。在政府政绩考评中突出对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过程及结果的综合绩效管理,将基本服务一体化评价结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约束兼容的引导、调节和保障机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有效推进和健康发展。

⑷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多主体参与的监管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公民和社会组织在提供和消费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作为服务供给者、出资者和监管者的不同职能。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监管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于建嵘,李人庆.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和路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5(4).

[2]任远.中国户籍制度改革路线图[J].中国社会科学,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