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十篇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十篇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6:48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1

关键词:传统;现代;武术学习;程序;规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4-0086-03

abstract:Byanalyzingdocumentsandinterviewingwithexperts,thisarticlewilldiscussbasicprogramandregularpatternofthemartialarts.theresearchconsideredthat,modernpracticeofmartialartsis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practiceprogram.nevertheless,modernteachingofmartialartscouldnotgraspitsrealvalue,ortheprocessoftheteachingpracticeissystemless.onlystandingonthislayer,thepaperhasmadeathoroughstudy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reasonableandscientificmartialartsteaching.

Keywords:tradition;modern;martialartsstudy;program;regularpattern;teaching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组织或自发的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其中选择武术作为锻炼内容的人数有增无减。据统计:目前习武人口多达6500万,占我国体育人口的一半,武术馆超过12000所,常年坚持习武的学员近千万,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运动。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习武群体,除了加强系统的管理、严格的教学和训练外,更重要的是遵循一条合理的、正确的、适合习武对象实际的学习程序和规律,为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1传统习武的基本程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尚武之风,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固定的习武程序。在武术流派尚未形成的各个朝代,基本采用拳勇与力量并重,器械操练在后的程序。如秦时强调“习手足,便器械”。“习手足”本意有两个:一是活动手脚,即为基本功,二是演练徒手套子。同时提倡“勇力过人”。《三国志・蜀志・刘封传》中有:“(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说法。实际这与后来拳谚中所说的“练拳先站桩,大鼎添力量”、“练武不练腰,到老艺不高”、“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是一脉相承的,同前面相比更加条理化,这些也表明基本功的重要性及与练武的相互关系。明代以后,随着门派的分立,习武程序更加明确,何良臣在《阵记・技用》中率先提出:“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分明,则刀枪诸技特易易耳”。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捷要篇》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大抵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勾嫌、挨牌之类,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强调练拳的基础作用。也正是按照这样的程序和要求,训练出了强大的戚家军,在历次的战斗中无往而不胜。

清初著名的理学家颜元在游学河南时,特意拜访了名震南北的大侠李子青,在晚宴上李向颜说明了习武程序,即“先生如果想学刀法,那就要先学会拳法,拳乃十八般武艺的根基。”少林武僧们同样推崇“拳为诸艺之源”的道理,少林寺历代宗师认为拳术是一切武艺之源,如果拳术练得好,手足身眼步法协调,套路结构严谨,练久则手足灵敏,真气充盈,呼吸自如,暴发力强,劲力实足。在此基础上向技击过渡,少林寺为提高弟子们的实战功夫,往往从十套拳、百套拳中集中选出数百或上千精华招势,编成打擂套路,授给弟子,专门训练和提高其实战技术,所以,少林打擂术的真正功夫大都来源于拳术。若想成为高手,必须练好基本功――拳术。概括地讲就是“功源于拳,势出于招”。通常练习实战技术是由两人攻防转换,或师傅亲自喂招来逐渐达到“真可搏打”的水平,拳谱云:“要想散打会,还得二人喂。从拜师入门到师满出徒,整个过程大约需五、六年时间;倘若学得功夫上乘,恐怕至少得十年时间”;因此,有人称“功夫者,工夫也”。提到“功夫,太极拳名家陈鑫将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软手、散打、好手、妙手”。

从诸家之说可以看出,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严格而有序的学习系统。现概括为以下几点:

1.1遵循渐进规律

拳谱云:“舍本逐末瞎胡闹,循序渐进最为高”。吴殳在《手臂录》强调:“……且传一法,练未熟,不教第二,第二法未熟不教第三,半载的学不多”。可见前人对循序渐进的重视。

1.2强调基本功法

习武通常有“下死功夫于根本者二年”,将基本功学习贯穿习武的全过程,而且要持之以恒,做到“要想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讲的就是基本功的重要性。

1.3注重套路练习

“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传统上把练套路称为“盘功架”,讲的是“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通过套路练习,使习武者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同时也求得内外双修,形神兼备的有效途径。

4一切为了实战

传统的习武目标十分明确:练为了战,使“打练”有机地加以结合,这是战争与实用的需要。《吴越春秋》提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古代与近代的武术家都有“打练”并用的风格和特点。

但是传统的习武程序并非尽善尽美,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诸如入门先站桩三年;太极十年不出门;练功必须面南背北;午夜练功最有效等,这种作法和说法都缺乏科学性。

2现代习武的基本规律

武术发展到今天,各门派仍保留着优秀的、传统的、实用的练功方法和程序,说明从古延续下来的习武程序是有其传承的价值和特点,但毕竟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的,现代的东西必将渗透到传统的习武全过程,使传统的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并富于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武术》的介绍,传授的内容和程序为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和对练套路――攻防技术和博斗项目。这是现代共识的习武规律,与传统习武程序相比更加明确具体,但仍未脱离“传统”的框架,前者是后者的母胎。

在打练分途的80年代,武术界分别总结出了套路与散打学习阶段的划分。

2.1学习套路的阶段与任务

第一阶段:基础学习阶段,进行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动作组合和基础套路的学习。此时一般以长拳为基础,要求学会动作,明确动作规格,掌握学习方法,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第二阶段:在巩固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刀枪剑棍等器械套路,掌握其动作方法,技法,特点等规律。

第三阶段:学习不同风格的传统拳术和器械套路,同时还要学会有代表性的对练套路以及散打技术。理论传授同步跟进,以扩大知识面和指导技术的提高。

第四阶段: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技术特点,发挥所长,选择项目进行训练提高。

2.2学习散打的阶段与任务

第一阶段:打好基础阶段。学习散打的基本动作(步法、拳法、身法、腿法、摔法、跌法等),掌握动作的要领,提高单个动作的实效性,借助辅助器械提高击打和承受能力,了解一般的战术原则,明确要害部位的基本防护,为组合技术学习准备条件,培养意志品质。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要全面地学习组合技术,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掌握单招组合的规律。了解训练、距离、着力点的特点。提高组合进攻、防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完善动作的规格,初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战术意识。练习方法采用集体与个别、单人与有条件的交叉进行。

第三阶段:在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要根据练习者的实际情况确立每人的发展方向,形成不同的特长,具备1~2种独特的招法。独特招法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它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实战对象要多种,研究意外现象的补救措施,鼓励练习者大胆实施预定的策略,使每次实践都紧紧地为独特招法的形成服务。

两种阶段的划分,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①分阶段学习,能使习武者有顺序地、渐进地、连贯地、系统掌握基本技术和知识;

②阶段划分明确,任务规定具体,各阶段联系密切;

③重视技术与理论的同步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④在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人特点进行学习和训练。

整体看,现代习武规律更加明确细致,层次分明,任务具体,利于操作,科学性明显增强。

3现代武术教学中与习武规律相悖的现象

3.1关于武术中的学法问题

实践证明,许多周期性变化的体育项目,一旦掌握了就可以终身受益,而武术学习则不然,这是由“三多”(动作多、方向变化多、每一个动作包括的因素多)所决定的,因此拳谚有“一日不练十日空”,“学拳三年,丢拳三天”。的说法。通过我们的观察,体育院系武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较好的,毕业后并不一定能胜任武术教学工作。原因就是忽视学法的教学,一旦忘却了套路就难以恢复,所以在教学中除了教授其基础套路外,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识图和画图的方法,及套路间的变化规律。这些为离校后的自学奠定了基础,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教学的薄弱环节。

3.2关于套路和散打的加试问题

各体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武术系以来,至今为止已培养学生近万人。据统计,就套路和散打两项而言,学生从小就习武的和半路出家的以及应试的各占1/3。前者有半数是先学套路,后学散打的,基本符合现代习武规律,其技术间出现了正诱导现象;中者完全是套路与散打的分离学习,基本违背了现代习武规律,其技术较为单一,两项兼顾较差,后者就是为了应试,严重违背了现代习武规律,学习的“后劲”明显不足。

3.3关于套路间的相互联系问题

武术素有:先拳后棍再刀枪的说法。习武也多沿用这种传统的程序,但是这种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实证研究较少,最近有人研究发现:刀术与棍术(0.8206),剑术与棍术(0.7993)、刀术与枪术(0.7862)之间相关非常显著,也就是说刀、枪、剑、棍四项先学任何一项技术都符合现代习武规律,。目前高级中学已将男子刀术和女子剑术列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教材,棍术却被放弃了。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认识是不够的,以致影响到教学和训练工作。

3.4关于同一技术的教学问题

对于武术专业学生来讲,在全面提高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个人特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实的教学和训练完全是“一刀切”,“齐步走”,无论是武英级,还是无等级的学生在套路方面一律以学习竞赛项目为主;散打方面一律是踢打摔技术,使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受到压制,效果不甚理想。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对于关节灵活、柔韧性好的学生侧重于通背拳和象形拳及腿法的学习,而对于暴发力好的学生可选择南拳,八极拳,戳脚,翻子及打法的学习,对于速度快的学生最好演练刀棍及摔法等。在这方面我们缺乏对“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解和贯彻。

3.5关于术科评定问题

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是通过考核加以确认的,目前我们在技评时存在较大问题。一是在武术专修学生的评定中一直采用绝对的评分方法,很少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训练水平、个体差异、等级差异等,常常将一名武英级或一级运动员与无级别的学生用同一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这显然是违背教学原则的,以致出现一些隐形的消极现象。如起点高的学生不用多练就可以顺利达到标准,自然形成一个高枕无忧型的小群体,而起点低的学生无论怎样努力也很难达到高标准,自然形成一个努力无望型的小群体。久而久之,两种群体都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转化,即放松学业与随波逐流。由于采取的是一种绝对技评方法,学生间缺乏可比性、竞争性和激励性,使一部分学生的技术水平下滑,甚至毕业成绩不如入学成绩,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是在普修学生的评定中一直采用“竞技武术”的规则和方法,这显然也是脱离实际的。学生普遍反映:评定标准和方法不明确、自我演练效果与标准不易对号、自学进程难以把握、考试气氛过于压抑。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在普修评定中适当降低标准,采用在音乐伴奏下的3~4人小组合演练与师生共同评定的方法。专修评定应采用学分制和相对的评分方法,按入学后的等级分为基础组、巩固组和提高组,并分别制定相应的评定标准,实施浮动管理。

3.6关于武术教学大纲的修订问题

从武术内容看,建国以后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武术内容做了多次的修订,这里列举四个主要时期的变化情况(表1)。

从表中看,小学阶段以基本功、武术操、动作组合、简短套路为主;初中阶段以拳术为主;高中阶段增加对抗内容和器械套路,而且男女内容有别。从整体看,不同年级教材或多或少都有其弹性和选择性。另外,1990年和2000年修订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在1978年以前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其内容为:武术基础知识、基本功、基本动青年拳攻防对练或初级长拳(男);初级剑术或简化太极剑(女);简化太极拳或太极剑六段选(医学院使用)。90年代以后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使高校的武术内容增加了选择性和自主性。

从上述情况看武术教学内容已经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从表1来看作为武术中较为实用的搏击(散打、短兵等)内容几乎没有体现。近年来,学校武术的教学始终受着国外武技的冲击(如跆拳道、空手道等)。直接造成学生选择武术学习的兴趣下降,根据笔者对北京市10所普通高校中的500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武术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学生认为通常的武术课通指套路,套路动作复杂,实用性不强是主要原因;②散打虽较为实用但普及不广泛,其影响力不如跆拳道等武技;③武术段位制所实行多年但在学校中并没有较好的实施;④武术(散打、套路)缺乏统一的服装来包装。

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教武者对武术教学大纲的理解和对现代习武规律的把握是分不开的,鉴于上述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的修订,摒弃教武过程中与习武规律相悖的现象将是今后武术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4结束语

现代习武规律是对传统习武程序的继承与发展,二者都具有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外向内,由刚而柔,依次渐进的特点,以拳术为基础,展开其他器械及对抗项目的学习。传统的与现代的相比,前者是一种框架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属于递近结构,任务具体,层次分明,我们应当遵循现代习武规律,并以此来判断习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德虔.少林打擂秘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9.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2

【关键词】发展;形成;原始截拳道;概念截拳道

on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JunFanJeetKuneDo

LiHui-shuaiRenJin-ju

(physicaleducationCollegeofHenan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1)

【abstract】tohaveaclearerandprofounderunderstandingoftherealmeaningofJunFanJeetKuneDo.ituseddocumentarymethodsandinductionmethods.thispaperdiscussestheprocessof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JunFanJeetKuneDo,whicharesproutstage,cultivationstage,developmentstage,formationstageandarguesoforiginalJKDandJKDConcepts.itisanorganicprocessfor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JunFanJeetKuneDo,whichcannotbedividedintopartssubjectively.

【Keywords】Development;Formation;originalJKD;JKDConcepts

任何事物从萌芽到成熟,都是一个过程,都会经历不同的几个阶段,然而不管事物发展过程经历的几个阶段是不是有明显的分界点,各个不同阶段绝对不是孤立的,都是这个发展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或原因,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结果,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延续的条件。振藩截拳道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这里人为地把截拳道形成与发展的有机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是为了更明晰的展现振藩截拳道的形成脉络,以便更深刻地明了振藩截拳道的真谛。

一、香港萌芽阶段(1954年底-1959年)

1955年,十四岁的李小龙正式拜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其授业师兄为黄淳〔1〕p185。虽然李小龙一生中曾涉猎多派武学,有不少良师益友,然而叶问却是李小龙一生中唯一一位正式的授业恩师,咏春拳则是李小龙生前所学、所教的主要拳术,由于叶问当时年事已高,其师兄黄淳代师授艺,所以在李小龙的武学生涯中黄淳的教诲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李小龙在美国开始时以教咏春拳为主,但其1959年离开香港时,并没有系统的领会咏春拳,遇到疑难问题经常与师兄通信请教。之后若干年中,李小龙多次返港随叶问深造咏春,得叶问指点和师兄黄淳梁真传,成为咏春拳门传人,后成为叶问宗师十大弟子之一。李小龙弟子中木村武之、严镜海再后来也成为咏春门人。

截拳道与咏春拳颇有渊源,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咏春拳的“中线理念”、“连消带打”在李小龙截拳道中有明显的体现,截拳道“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的武学理论核心同咏春拳理“以无招胜有招”亦极其吻合〔2〕p198-201。众目所见,李小龙的打斗动作具有鲜明的咏春拳技击风格也就不足为怪了,咏春拳是截拳道创立的基础,但截拳道和咏春拳又不能混为一谈,李小龙在咏春拳基础上通过吸收其它门派的功夫,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咏春拳的格斗体系,加上自己对武学的深刻认识而创立截拳道。虽然截拳道的母拳是咏春拳,但经过李小龙加上一些先进的武学理念,已经将原来咏春拳的某些元素变得更科学化,更直接,更简单,但是并非将咏春拳的某个技术部分拼凑在截拳道中。

综上所述,1955―1958年间,咏春拳是截拳道形成的基础,但不是根本,李小龙在叶问门下所学的咏春拳并没有构成截拳道形成的充分条件,咏春拳在李小龙的武学生涯中仅仅算是启蒙开端,截拳道的创立,还凝结了其个人天赋及后天才思。

二、西雅图孕育阶段(1959年―1964年)

1959―1964年这一时期,李小龙的大多时间在美国西雅图度过,开始接受异域文化的熏陶,同时他坚持练习咏春

拳,并开办四间“振藩国术馆”。由木村武之提供的振藩国术课程中可以看到,李小龙在振藩国术馆所传授的课程,主要是以咏春拳为主体的基本拳理、小念头等套拳、手训练和木人桩等作为它的绝对核心内容,再辅以其他中国传统南、北拳派功夫的腿法和手法〔3〕p397-406,因此又称之为“李小龙改良咏春”。

然而,这对于李小龙而言已经不同于在香港叶问门下的咏春拳练习,从客观上他有了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首先,他已不再仅仅是咏春学徒,而是边教边练,由学徒到师傅的角色转变给他带来一定的机动空间。其次,咏春拳被李小龙从香港带到美国,自然不自然地改变了土壤,环境的改变,无形中为李小龙的武学增添了许多新鲜元素。有文字记载:“1960年李小龙在西雅图青年会迎接一名日裔空手道选手挑战,仅用11秒时间就打败这名挑战者”〔4〕p187,这说明李小龙所处新环境与香港不同,这里有更多的武技存在,也为李小龙提供了一个相互比较的空间。1961年3月27日李小龙到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哲学科(一说艺术系体育健康专业,哲学实际上是李小龙的选修学科)就读〔5〕p187,从而扩展了自己的知识层面,对后来截拳道的创立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1963年,李小龙出版了生平唯一一部专著《基本中国拳法》,李小龙在这本书中提到功夫中的基本阴阳理论;功夫的哲学是建立在完整的道家、禅学和易经思想之上;功夫讲究适度,而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的原则;使对手的技术成为了自己的技术,简单地去完成搏击事件整体性中的另外一半,动作无固定形式可言,只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超前的程序设计等武术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并不成体系,但却是他对中国传统武术深刻领会基础上的真知灼见,并且已经可以看到这些观点开始闪现截拳道武学理论的光芒。更重要的是李小龙在序言中写道:“在不久之后,也就是我从东方完成我的旅行回来之后,我将会出版一本名叫《截拳道之道》的书,这更加说明李小龙已经有了创立截拳道的想法,截拳道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孕育〔6〕p3-5。

三、奥克兰发展阶段(1964年―1967年)

1964年7月19日李小龙于加州奥克兰开设第二所“振藩国术馆”。这个时期,李小龙对于传统武术的实战效用和训

练结构,特别是对咏春拳的整体实战威力还是深信不疑,他当时所有的武术研究或创新行为,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即如何知己知彼、如何取长补短,以更好地运用咏春拳克制其它武技,当时,李小龙的思想理念尚受到既定的门派武术观念的束缚。同年8月2日李小龙出席加州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作嘉宾表演,表演内容主要包括咏春拳的寸劲、闭目手、无影拳等。11月,因李小龙坚持教授外国人中国功夫,引起了唐人街传统国术界对他的不满,而接受了自称三藩市传统国术界代表的白鹤拳高手黄泽民的挑战,最后李小龙以击倒黄平息了一场纷争。应战过程中,因挑战者满场游走,李小龙无法采取他当时所擅长的咏春拳近身打法速战速决,整场格斗耗时三分钟方才结束,而李小龙体力亦因此极度透支。这个结果,让李小龙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对曾经给自己带来诸多荣耀并极度信赖的咏春拳以及传统武术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反思〔7〕p189,由此,李小龙开始有意识地加强体能、移动、反应等各种特质的训练,并跳出门派武术的圈子,扩大中外武术的研究范围,对振藩功夫的结构体系逐步进行整体的改造和革新,偶然而又必然的踏上了由“振藩功夫”到“截拳道”的革命性发展道路。因此,“奥克兰比武事件”在截拳道历史上,被相关研究者和李小龙弟子们,普遍视为李小龙武学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转折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并由此次挑战引发了他对传统武术的彻底反思,自此下定决心要完全突破咏春框架而开创整体的自我武术。1965年7月31日李小龙曾经写信给严镜海,告诉他,自己正在创造新的武术,其主要内容是咏春拳、拳击及西洋击剑,他在这一时期写给他的亲密弟子木村武之的信函中,也多次表明此种心迹,并经常告诉他们新体系的研究进展情况〔8〕p365。很多研究者认为截拳道的基本模式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1967年2月,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创办了他武术生涯中最后一间“振藩国术馆”后,经常与当时柔道、柔术、空手道、跆拳道、拳击流派交流互动,也有意识地招收带艺投师者,以收教学相长之效,同时,还积极招揽各门各派名家高手前来登门交流、切磋,几乎研究了当时他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武技体系。伴随着李小龙对武术革新的进一步推向深入,对世界各派武技更加广泛和科学的专门研究,李小龙的武术理念和武术体系已经发生革命性锐变而焕然一新,其武学理念也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了飞跃。最终,李小龙在早期振藩功夫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了一种以改良的咏春拳、西洋拳击及西洋剑术原理、原则和经典技艺为中心,以交叉训练和全接触实战训练为基本特征,踢、打、摔、拿技艺全面,立战、地战整体融合的全新格斗体系――振藩拳道。

咏春拳的精华原理和技艺只是洛杉矶时期振藩拳道体系成分之一,但此时的振藩拳道无论在格斗战略原则,还是在技战术体系整体构成和训练模式上,已经完全跳出咏春而独具一格。李小龙已经将自我的武学体系,由单纯的武技升华为武道,成为融自我解放的灵性哲学、人生成功学和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法为一体的完整的武道系统。

四、形成阶段(1967年―1973年)

随着自创体系的不断充实和逐步完善,到1967年7月,李小龙将自己创立的整体性的武学体系正式命名为“截拳道”(JeetKUneDo),并在1967年11月号《黑带》杂志对外公布,体系科学完备的振藩拳道很自然地成为初创的截拳道体系的实体基础,振藩拳道的基本技术结构则包含四个范围的内容:1.拳法与上肢攻击技法;2.踢法与膝部技法;3.关节擒锁、窒息与绞杀技法;4.摔法与地战技法。“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着要增加更多的东西,而是砍掉非本质的东西”,“截拳道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精简的过程”,李小龙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的。对于李小龙而言,追求截拳道之道的过程,就是一个“为道日损”的过程,如此才有可能达到武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即截拳道最高哲学总纲所揭示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境界。

从60年代末再到70年代初的香港发展时期,李小龙在截拳道发展的后期,主要致力于截拳道体系的精简和科学融合,进一步突出截拳道以本能截击为主体、流动性动态作战为特征,有感皆应、本能截击、如水渗隙、全面适应的无限制武道理想的实现。

至此,由李小龙独创的截拳道体系,不再像初期那样具有复杂的技战术结构,而是经过不断地去粗存精,高度精简而浑然一体,正如李小龙所指出的武道奥义:“真正精妙的东西是简单的”〔9〕p156-157。

五、原始截拳道与概念截拳道之争(1973年至今)

由于李小龙于1973年英年早逝,并未来得及对他所创立的截拳道进行很详尽的成型整理,多年以来,人们对截拳道的认识始终处于混沌的模糊状态,较有影响的是李小龙助教级亲传弟子黄锦铭与伊鲁山度关于截拳道的争论,其实质是“概念截拳道”与“原始截拳道’之争。

伊鲁山度自称教的是“截拳道概念”(JKDConCeptS),他在《黑带》(BLaCKBeLt)杂志1997年第1期上认为:“原始截拳道”就是“振藩国术”,截拳道不能标准化,截拳道只有“截拳道概念”。而黄锦铭教的被称为“原始截拳道”(oRiGinaLJKD),他认为:伊鲁山度已将截拳道修改并且掺入了其他技术;“振藩国术”不是“原始截拳道”,“截拳道”可以标准化。黄锦铭认为:为了保护并继承这种独特的武道,截拳道有成为某种标准化和系统化招式的意义,否则原本形式将不会继续存在〔10〕p368。

为了纯洁和统一李小龙的武术思想,1996年1月10日,由李小龙家人及弟子、门人共同组成的“振藩截拳道核心”在西雅图成立。后来作为核心成员的伊鲁山度退出该组织,其实质原因是由于观点不同。伊鲁山度的徒弟保罗胡奈克写了一信给振藩截拳道核心,除了支持师傅的“概念说”外,还认为截拳道是李小龙和伊鲁山度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武艺,并且指责“核心”追随60年代的形式而不懂得李小龙说过的“截拳道只是一个名称罢了”,断然把“核心”成员视为对立面。在他所附的照片上有伊鲁山度与弟子们互相敬礼的场面,但其中四人(包括伊鲁山度的大弟子)被胡奈克画上圆圈,因为他们加入了“振藩截拳道”,由此可见分歧已相当严重,远不止是“概念说”与“原始说”之争了〔11〕p371-372!

琳达也为目前所读到和听到的关于“截拳道”这个名称涵义的众多片面解释与论点感到遗憾。关于“原始截拳道“与”概念截拳道“之争,琳达指出就像振藩截拳道的阴阳标志:阴中带阳,阳中带阴,互为对方中包含要素,李小龙当年传授的原始内容,是包含了上述两派中所共有的独立探究事物本源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她看来,”原始截拳道“与”概念截拳道“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原始派”和“概念派”两种截拳道学说所教授的知识并无真正不同,“原始派”和“概念派”的称谓是无意义的,应早日消除,两派应团结一致。截拳道是由李小龙亲自创立并传授的“未经混合”的武技与哲学体系;截拳道的要素并非一件单一事物,而是一个最大限度发展自我的独特进程。

六、结语

振藩截拳道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有机过程,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事实上并不能人为地分开而论。但是鉴于振藩截拳道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解或片面认识的情况屡有发生,笔者从它形成的脉络中探寻振藩截拳道所蕴含的武学真意,以期读者朋友能更明晰、深入认知振藩截拳道。

参考文献

〔1〕〔4〕〔5〕〔7〕〔9〕李小龙著.约翰・里特编、温戈译.醒思录.李小龙的生活智慧〔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3

【关键词】传统太极拳;继承和发展;传承队伍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是明末清初陈氏第九世陈王廷(1600——1680年)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博采诸家拳术之精华,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并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而创编的一套拳术■。太极拳运动自明末清初陈王廷创拳以来,三百年间演化发展出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几大流派,1956后,国家体育部门又组织专家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8式、16式、24式、32式、42式、48式、88式太极拳及32式、42式太极剑等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为了与1956年之后新出现的太极拳练习形式进行区别,我们通常把在此之前在民间普遍流传的陈、杨、吴、武、孙等几大流派的太极拳称之为传统太极拳。

太极拳中的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为了向大众普及以及为了在比赛中便于规范评比而创编的,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和竞技武术的长足发展,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发展迅速,与之相比,传统太极拳的发展却明显缓慢。传统太极拳比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具有更深刻文化内涵和高深的技击技术,重视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才是太极拳发展的根本。本文通过对传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传承者,并提出塑造高素质传承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1传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传统太极拳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永远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它不仅有精湛的技艺,而且还蕴涵着中国古典哲学、养生学、中医学及兵法学的精华,可以说,太极拳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肢体的运动,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些人称之为“太极文化”。

既然传统太极拳植根于传统文化,那么在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中,我们就不能脱离开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技术的表层现象上,而是应该在抓好传统太极拳动作技术推广的同时,深入挖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扎扎实实做好理论探讨和科学研究工作,要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诸如有关传统太极拳的哲学基础、美学思想、生理机制、人体生物力学等做出科学的阐释,使太极拳形成一整套的科学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达到科学的巅顶,必须有理论思维”,太极拳也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要想让我们这块民族文化的瑰宝发出璀璨的光芒,就需要我们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不能只囿于技术的小圈子,而应该放眼全人类的文化成果,用现代科学原理和知识去探究、补充和完善太极拳理论。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哲学、美学、中医学等理论同现代科学中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以及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等与之相关的深层文化形态相结合,构建科学完善的太极拳理论研究体系,用以指导太极拳的发展。正如前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徐才所倡导的,应该把武术“从武术活动向武术意识上升”,从“小武术”向“大武术”发展。

2当今太极拳传承现状

传统太极拳基本上还在延续师傅带徒弟的老传统,体育院校的太极拳基本上只注重竞赛套路及普及套路的教学,而对传统太极拳的拳理及技术深入研究不够。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是为了规范太极拳的演练,为了在太极拳的比赛中规范评比而创编的,但它们还是要以传统太极拳为根基的,传统太极拳才是普及套路及竞赛套路的根。在专门的体育院校,只注重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实际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传统太极拳的传承与体育院校的太极拳教学分离的现象,对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非常不利。

3太极拳的发展需要传承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中,作为传承者的人的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承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传统太极拳的继承状况和发展趋势。然而,当今,传统太极拳传承者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正如形意拳名家布秉全先生在《传统与现代》一文中所写的那样:“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当今在武坛上最活跃的中青年力量,所缺乏的东西,或是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没有过硬的传统实践功夫。”脱离开传统文化的沃土,再丢弃了实战技击这个宝贵的灵魂,照此发展下去,太极拳这块中华民族的瑰宝终将被异化,甚至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重视和提高传承者的综合素质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太极拳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承者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当前传统太极拳挖掘整理过程中的一些缺憾,有利于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和推广太极拳。

翻开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名家高手,莫不是技艺高超且学识广博者。《太极拳论》的作者王宗岳不仅精于拳法、剑法、枪法,而且是一位熟读经书的儒生,他所著的《太极拳论》说理透彻且文采飞扬,因而广为流传,被后世奉为太极拳理论的经典之作■。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陈氏家谱》中记载他是“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使得他能够“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出寓健身与技击于一体的太极拳。陈氏十六世陈鑫,自幼随父习武,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从文,获岁贡生,文武兼备有成,晚年,他感到陈氏拳术历代均以口传为主,文字著作较少,为阐发祖传太极拳学说,遂发奋著书立说,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古典哲学及中医经络学理论,以易理解释拳理,历经十二载著成太极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陈氏太极图说》四卷,被奉为陈氏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人,对陈氏太极拳的发展传承起到深远的影响。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也是既精拳法,又能精研拳理,著有《太极拳解》、《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要解》、《四字秘诀》等经典文章。历代名家文武兼备、理法俱精、勇于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

清代初期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颜元曾说过“文武缺一岂道乎”,这句话很有道理,文化知识水平低的人习武,只能从师傅的口传身授下学得一些功夫,而难以有能力领会拳理中高深的内涵,最多只能将前辈的武功依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很难超越前人而有所发展。只有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广博的习武者,才能在习武的过程中精研拳理,用拳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且他们能够将太极拳与自己所掌握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进行融会贯通,并将它们运用到太极拳中,或以其指导太极拳的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使太极拳在我们这些后辈传承者手中超越前人,有所创新和发展。因此,塑造一支高素质太极拳传承队伍是当务之急。

4塑造一支传统太极拳高素质传承队伍的途径

4.1提高现有传统太极拳传承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大部分在民间,这部分人技术相当全面,并且在实战方面具备相当高的水平,在太极拳的技击作用渐渐被遗忘,甚至被认为不过是“长拳慢练”,被日益“操”化的今天,这部分人应该成为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挖掘整理的重点保护对象,太极拳之所以是“拳”,而不是“操”或是其它的健身术,就在于它不仅能健身,而且它还具有强大的技击功能,如果“太极拳”要继续以一个“拳”种的名分流传下去,而不至于流于一般的健身术,就应该健身与技击并重,健身为本,技击为魂,不应该一味强调健身而丢掉它的技击功能。因此,对太极拳民间高手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但传统太极拳传承者不能只满足于仅仅能够掌握传统太极拳的技术技法,应该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既要掌握拳理,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要对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当前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太极拳的技战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但在向学生讲解时却词不达意,无法从理论上解释清楚。太极拳是取法于道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所创编的拳术,在历代的口传身授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以古拳论中的字句来阐发的,但在向大众尤其在向国外的太极拳爱好者传播的时候,就需要教练者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现代生理学及医学的原理来解释太极拳的理论,这就需要太极拳的传承者不能仅仅会背诵几句古拳论,更重要的是要把练拳过程中涉及到的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传统医学的相关知识同现代科学理论结合起来,要学会用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的观点来解释古典拳论。传统太极拳的教练者一部分是业余进行教拳,还有一部分是以教拳为生,建议有关部门要对太极拳教练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促使他们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4.2定期对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传统太极拳培训

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师在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据调查,有大学学历的体育人口中50%以上的人群体育生活方式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取决于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体育健身方法,而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对技术的掌握水平和教学水平则直接影响着授课对象对本项目的兴趣,所以,提高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对传统太极拳的掌握水平,可以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可以间接影响和提高更多武术爱好者的练习兴趣和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在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传统太极拳培训,并利用多渠道为高校武术教师提供互相交流,切磋技艺的机会,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4.3在武术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应重视传统太极拳的位置

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是未来武术科学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在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方面占有双重的优势。他们一般都是从小习武,在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性等素质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由于长期从事武术运动,在对动作的记忆及理解上都比一般的练习者要到位,并且通过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系统地掌握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他们能自觉地用相关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在练习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还掌握了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寻求答案,并且,通过在体育学院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够把太极拳与其它的知识或技能联系起来,进行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对其它学科或技术的掌握也可以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借鉴。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所要从事的就是武术的教(下转第25页)(上接第7页)学和科研活动,他们对太极拳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应重视传统太极拳在武术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位置。

4.4加大传统太极拳在高级知识分子中的宣传力度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比较深刻地理解素有“哲拳”之称的太极拳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且,这部分人自身已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不仅在对传统太极拳的理解领会和接受能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还能够把他们所掌握的其它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传统太极拳中来,不断地为传统太极拳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加快太极拳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努力在高校里推广和普及传统太极拳,太极拳运动经过先辈们的不断创新、提炼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哲理、医理、拳理于一体的传统武术拳种,太极拳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体育文化领域中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成就,只有在当代大学生中得到推广,才能使太极拳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正如徐才同志指出的:“发展、推广武术仅仅有一个单纯的习练拳法,健身防身的小武术观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大武术观,从武术内层和深层认识武术的哲理、伦理、拳理和医理。”推广太极拳同样必须有“大武术观”思想。因此,应该努力吸收一大批有学识的人来习练传统太极拳。

参考文献

〔1〕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9.

〔2〕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3〕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

1986,1.

〔4〕(清)王宗岳等.太极拳谱〔m〕.第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7.

〔5〕李绍成.太极拳运动发展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4

一、武当拳功的起源

(一)、道教与道教武术

1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产生于东汉顺帝、桓帝之际,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为基本标志。

道教奉老子为始祖,《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经典,它的学说归结为“道”与“德”。“道”是指宇宙的本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

道教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重生”,认为“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离,得“道”者即得“长生”。与“道”并提的是“德”,认为“道”之在我就是“德”。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相信“修道”可以使人长生久视,生活安乐,认为人的生命并不完全由“天”决定。魏晋时的经典《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相信人经过修炼可以延寿,如果修炼有恒,日久年深,还可以澄清虚之境。道教根据这种信仰,创发了一系列“道功”、“道术”。“道功”指的是修性养神方面的内养功夫,如清静、寡欲、息虑、坐忘、守一、抱朴、养性、接命、存思等;“道术”指的是修命固形的具体方术,如吐纳、导引、服气、行、胎息、辟谷、药饵服食等。道士在祭坛上挥舞法器,如令旗、令牌、令剑,指挥“天兵天将”、“闪电雷霆”与“斩妖降魔”等。这种静功与动功的结合是道教武术创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 道教武术创发的三个要素:第一,道教以“修性炼命”为宗旨,成为创发道教武术的精神动力;第二,有相当宽容量的宫、洞、观、府等修炼场所及修炼时间,“修性炼命”完全可以作为专修课;第三,在长期的“修性炼命”实践过程中,逐步丰富积累创发“修真导引图”与“术势行功图”,天长日久自然形成了完整的道教武术体系,在道教内部传承、发展。他们信守着“道不乱讲,技不乱传”、“宁可失传,不可误传”的原则。

辽金之际,道教内部宗派分衍,王重阳创全真派,与正一派(天师道)分道扬镳,加之当时的社会原因,出现了道徒们各自分散,还俗转道的局面,还俗弟子将道教武术带到民间,并在民间传承和发展,形成了“道派武术”。

道教典籍与历史文献资料中蕴藏着“道派武术”包括“气功”的发展踪迹。如《易经》、《道德经》、《南华真经》,东汉云牙子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晋魏夫人《黄庭经》,晋葛洪《抱朴子》,南北朝的韩拱月创“小九天十五势”传程灵洗,后传至宋代的程,著有《沼水集》,华阳真人陶弘景《养生延命录》、《古今刀剑录》,唐道士许宣平《三十七势》,李道子《先天拳》,五代宋初道士扶摇子陈抟在内丹学说基础上首先创造了著名的《无极图》、《先天图》、《华山十二月卧功图》、《陈希夷十二月坐功》,宋代混一子萧道存《修真太极混元图》,蒲处贯《小劳术》,胡镜子《后天法十五势》……上述资料是创发、传承“道派武术”的历史见证。

(二)内家拳与武当山

1 张三丰创内家拳

明代最有名的道士是张三丰,道教称他为三丰真人,邋遢道人,曾在武当山(一名太和山)修道,后离武当山云游。明太祖、成祖均曾遣使寻觅,不遇,乃营修武当宫观,赐名大岳太和山。道教从此而有南派之武当山派,又称邋遢派。史料记载张三丰创内家拳: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其子黄百家《内家拳法》,曹秉仁修撰《宁波府志》,王渔洋说:“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张三丰才华横溢,善剑好道,医术高明,能写善画,精通三教经书,创发内家拳是毋庸置疑问题。

2 内家拳的源流

内家拳法的名称,最早见于《宁波府志・张松溪传》:“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记载:“三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受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皆各有授受……而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黄百家从学于王征南。

3 武当山与武当拳功

武当山位于湖北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发源于秦岭山脉。古称“绵亘八百里”,是我国历史悠久、声誉显赫的道教名山。“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融雄、奇、险、幽、秀为一体。不仅风景绮丽,又是道教圣地,也是著名的武当拳功的发源地。

武当山孕育着武当道教,著名道士张三丰道、功、拳兼修,以道教哲理发微于武当拳理。将丹道功法融会于拳功之中,是武当拳派集大成者。武当山是自然征象,代表着道教圣地,道教与内家拳有着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在概念的范畴中成为自然融合,提起武当山即想起道教,联想到武当内家拳,所以流传在全国各地的“道派武术”或“内家拳法”分支流派应该由“武当”来代替,统称为武当派武功。

民国初,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内部设有“武当门”和“少林门”,分设门长。1928年冬,江苏扬州人金一明先生著《武当拳术秘诀》,其内容有《拳术总论》、《练拳秘诀》、《拳家八反》、《练步之法》、《六路与十段锦之诠解》、《点穴之法》。由于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拳种理法与内家拳法相通,武术家们把这几个拳种视为“武当派的代表”。

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座谈会后,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全面展开,仅湖北省内挖掘出隐没民间的武当派拳法就有:“武当太极拳”、“武当纯阳拳”、“武当活盘八卦转九宫”、“武当九宫十八腿”、“九宫太极拳”、“武当太乙五行拳”、“太和拳”、“玄门五行拳”等。器械有“纯阳剑”、“天柱剑”、“九宫八卦太极刀”、“天门棍”、“九宫枪”、“日月乾坤圈”、“拐杖剑”、“太极十三杆”等。功法有“九宫旋转十二法”、“玄武功”、“天罡气”、“九宫桩”等。

二、武当拳功的拳理及特点

(一)拳理

武当拳功的理论基础是以《易经》、《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

1 “道”与“气”说:老庄哲学的本体论集中表现为“道论”与“气论”。“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也是武当拳功的本质特征。武

当拳技的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的“道”。与“道”论一脉相承的“气”论是《庄子》的重要思想。“道教武术”就是在“道教气功”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气”是武当拳功的源动力,是武“当”内功的根本。追求的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

2 天人合一说: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关系,是人天相通。传统武当拳功练习十分重视自然界四季变化和天、地、人及人体机能的变化相适应,而且用不同练习方法来达到练拳、练功的目的。武当拳功是人体的运动,人生存在自然环境里,必须主观顺应客观方能提高练习效果。

3 太极、五行、阴阳学说:“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太极为天地万物之根本。宇宙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源于太极。太极拳的命名即来自“太极”二字。从《无极图》、《太极图》看,体现了太极拳的基本特征――圆圈运动。太极拳动作绵绵不断地划大圆小圆的变化,均是“无极”的形象体现。“太极”本体哲理指导着太极拳的发展。

五行,本来是指木、火、金、水、土五种物质。五行论中“相生相克”的哲理是构成形意拳结构模式和拳理基础。五行“相生”相互促进,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拳之间的“相生”关系是:劈变钻、钻变崩、崩变炮、炮变横、横变劈;五行“相胜”相互排斥,即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五行拳之间的“相胜”关系是:劈破崩、崩破横、横破钻、炮破劈。形意拳用金木水火土作代表符号,创出劈、崩、钻、炮、横五拳。动作简单朴实,左右互练,拳法多样,富有哲理。

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辩证法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阴阳对立统一观,渗透于武当拳功理论之中,包括拳理阐释,技法原理,练功理论,技击原则等都深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历代武术家在撰写著作中无不提到过阴阳。由于阴阳对应思想衍生了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虚实、刚柔、攻防、开合、进退、内外、出入、上下、左右、显藏、屈伸等。传统武当八卦掌运动时沿圆走转,按八个方位即四正方、四隅方进行,走转时一静一动,虚实分明,刚柔相间,左旋右转,圆转折变,阴阳相易,循环无端,在沿圆走转中改变招式,是八卦掌运动独特风格。

4 中医学说:武当拳功与传统中医自古以来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唐代著名道士孙思邈是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他长期修道炼丹,写了许多养生炼丹的著作,积累了丰富的理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这种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和综合观理论完整吸收到武当拳功理论中,所谓“拳起于易,理成于医”即为此理。中医通经活络,点穴治疗与内家拳法之点穴术,闭其穴道,使之气血不通,麻木晕倒是同功异曲。

5 兵家之说:“兵家”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与变革,同样充实和丰富了武当拳功。武当拳功“以变应变,奇变胜敌”,“后发先至,神速无踪”都是军事上的战略战术的运用。而武当拳功与军事武术的技击性有同一性,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二)特点

中国传统武术有千支百派,从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来看,不外乎内、外两家(武当、少林)。既区分两家,必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就武当派而言,“炼命修真”的目的决定了“武当派”拳功的根本特点是“内外兼修”,“虚实清灵”、“行圆取象”、“动静结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软硬并重”等刚得脆,柔得弧,近贴身,远走偏,五行生克乾坤变,阴阳旋转后占先,灵敏好似山上猴,擒拿似如鹰抓鸡,防化好像水中鱼,进攻犹如龙吞虎。

1 从形态特点看: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提肛吊肚,圆裆松胯,十趾抓地等,这是对身型的基本要求。

2 从运动特点看:运动如纺纱,迈步如临渊,主要行圆取象,以圆运动作为攻防运行轨迹,这是对“道”运行规律的哲学思想的扩展和延伸。

3 从内功心法特点看:是内功与动功的统一,静动功的结合,意、气的修炼,以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增智开慧。修炼的内功劲力,以意气力的“整劲”。

4 从养生的特点看:动静平衡的有氧运动机能调节,改善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有氧代谢运动,是指运动所需的能量供应,主要产生有氧能量系统,即耐氧的新陈代谢。

5 从技击性特点看:格斗技能以“反者道之动”为原则,吸取诸家兵法的合理内核,形成“守柔处雌”的战略理论。古今中外技击,无不讲力量、速度、强度、大胜小、快胜慢、强胜弱;而唯独武当拳功反之。以其辩证的观点看待对抗中的大小,快慢、强弱、主张“四两拨千斤”的巧斗劲。以柔胜刚、以弱胜强、以慢制快、以力小胜力大、以变应变、奇变胜变、后发先至,神速无踪的击打手段。武当拳功的这种“攻其所必救,攻其所不守,攻其所不攻”的战略特点及其所展示的社会效能,是直接与养生健身的社会宗旨相吻合的。这是武当拳功高出其他武术流派的根本所在,这是养生健身功能扩展的根本动因。“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技击末也”。

三、传统武当武术的推陈出新,继承发展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5

“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对一门一派武功的系统掌握,并要在此基础上能对该派武功举一反三,练精悟通,如此方能转益多家,广采博收,吸纳百家而为己所用。此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一通百通”、“一门通则门门通”。因传统武功虽然拳种繁杂,门派众多,风格迥异,练法不一,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与共性,这是前辈武术家早就实践探索过的一个问题。如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先生,自从跟随李奎垣与郭云深二位先生多年苦学苦练后,其形意拳功夫已是精湛绝伦,出神入化,这便具备了“一门通”的充足条件。所以后来赴京随程廷华先生习八卦掌时,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便已尽得八卦壶奥,并大有长江后浪催前浪之势。直到以后在民国初年与太极拳名手郝为真先生相遇,郝先生一语出,孙先生当即通悟,郝先生惊叹道:“异哉!吾一言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孙先生解释道:“盖因形意、八卦、太极形式虽异,究其理实乃一家耳。”遂从郝先生习太极拳,数月即得精髓,并在以后融合形意、八卦而独创出孙式太极拳及“三拳合一”之理论。稍后,孙先生又生太极、形意、八卦、通臂四门合一之设想,但因与通臂名家张策(张秀林)先生发生不快而未能实现。若无上述之因,我想孙先生一定会以惊人的天赋将太极、形意、八卦、通臂四拳天衣无缝地合于一起,并将创立“四拳合一”的理论成果流传后世。

这正是“一门通则门门通”的生动写照,此理通于天下万物之理,也就是孙禄堂先生所说的“拳术体万物而不遗”、“得其一则万事毕”。对此,孙禄堂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日命,在人日性,在物日理,在拳术日内劲。”又云:“三派拳术之道,始于一理,中分为三派,末复合一理。其一理者,三派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诚一也,八卦拳之万法归一也,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古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得其一而万事毕也。…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孙禄堂先生在拜李奎垣先生为师学练形意拳之前,便已打下了数年的少林武功基础,这一点常被人所忽略。其实史称孙先生从八九岁起,即从当地一吴姓拳师(一说为镖师)习内功。轻功、散手、暗器等少林武功,十二岁方拜保定名镖师、著名形意拳家李奎垣先生为师学练形意拳。由此可见,孙先生在武学上的精湛造诣与融贯多家的高深成就,与幼年时期从吴姓拳师处打下的坚实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可以说这是孙先生在后来的武学生涯中得以博采众长的起点与根基。因少林武功属传统“长拳”类拳术,十分重视对人体筋骨关节的抻拔锻炼,筋长骨活,以后练什么拳都会容易得多。

言归正题,“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除了以“一门通”作为前提条件外,还要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一般来讲有两点,一是兼练的拳种要在技法特点上形成互补性,二是兼练的拳种要在技法特点上相似相近。比如在一百多年前,形意拳名家李存义、张占魁与程派八卦掌创始人程廷华之间义结金兰,互传技艺的原因与动机,便是使形意拳与八卦掌在技法上形成互补性,使形意的劲与八卦的步、形意的直与八卦的变、形意的径与八卦的圈尽可能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互相补充、互相提高。实践证明,上述两拳的兼收并蓄与共同研练,是十分科学而合理的。迄今一百多年来,形意八卦仍亲如一家,习形意者大多兼练八卦,练八卦者大多兼习形意。与此同理,劈挂多与八极兼练,戳脚多与翻子参练。如李派太极创始人“鼻子李”李瑞东先生,他不但太极、形意(心意)、八卦三拳兼练,而且兼练劈挂与八极、戳脚与弹腿、少林与摔跤。还有“奉天三老”之一的郝鸣九先生,也是戳脚与翻子兼练、形意和太极兼练、劈挂和八极兼练的一代武学大家。另外,李书文、马凤图、马英图等驰誉一时的这些武林前辈,都是八极与劈挂兼练的典型。马风图老先生不但是劈挂与八极兼融的一代武术大家,而且还在民国初年与沈阳的郝鸣九、胡奉三、程东阁(即“奉天三老”)义结金兰,促成戳脚、翻子、劈挂、八极大融合的局面。这是我国武术史上继程廷华、李存义、张占魁等先辈开形意八卦相互融合之先河后,戳脚翻子与劈挂八极的又一次大融合。这是中华传统武术史上的大事,最能体现老一辈武术家不拘门派、海纳百川的襟怀和气度。这与那些抱残守缺、敝帚自珍、终生自守门户、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自以为是的“把式匠”与“井底之蛙”有着霄壤之别,实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上述“兼收并蓄”的拳种之间要有各种互补性外,再就是兼练的拳种在风格特点上的相似相近性。诸如通背与劈挂、螳螂与翻子、心意与形意、燕青与六合、戳脚与弹腿、查拳与华拳、少林与迷踪等,相互参练可以使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近似点水融,合为整体,进一步完善提高各拳种自身的技法特点。如原中央国术馆一级教授、一代武术宗师“郭燕子”郭长生先生,幼从赵世奎先生习劈挂,后在直系军阀曹锟的苗刀连又从刘玉春、任向荣二位大师习通背(即秘传的“合一通背拳”),他把劈挂和通背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通背的先进步法与雄浑劲道糅入到早年所学的劈挂拳中,使劈挂拳更为灵活雄健,科学合理。这便是技法特点互相接近的拳种互融为用、共同提高的一个典型例证。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就是“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必须应该有个限度,不可太过庞杂,否则会因吸收太多、所练太杂而无一精擅,成为名副其实的“把式篓子”。我国武术,拳种繁多,门派林立,练法各异,即使穷其一生精力,也难以将其遍览。正如孙禄堂先生所言:“然吾国拳术,门派颇多,形式不一,运用亦异,毕生不能穷其数,历世不能尽其法。”所以,“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的面不能太广,要在符合前文所述的规律性之内,在精通一门的基础上选练自己喜欢的一至数门拳种即可,万不可贪多。并且,兼练的拳种,并不是非要按该拳种的内容体系与训练程序一成不变地去照搬,只需选学其中最能表现该拳种特征的精华部分即可。一个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在一门通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舍弃所兼练拳种中过于冗长繁杂的有些基本功法(当然,该门派重点的基本功必须要练,例如形意的三体桩、八卦的走圈、劈挂的单劈手、翻子的一步三拳等)。

另外,在“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必须要有自己的主攻和专擅,这便是从广到专、由博返约的一个过程。犹如学生上学从小学到中学功课繁多,门门皆学,考入大学后,便会分科,从事专科攻读,从而在某一个领域取得最终的成就。习武亦同此理,诚望广大武林同仁深思之。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6

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传邢喜怀,邢喜怀传山西人在赵堡开鲜菜铺的张楚臣,张楚臣传由其祖父陈文举时从陈卜庄移居赵堡的陈敬柏、王柏青,陈敬柏传张宗禹,张宗禹传原复孔及其孙张彦,张彦传迁居赵堡镇开粮行的陈清平,至此,武当太极拳在赵堡镇衍行发展。

(一)武式太极拳的发扬光大

李亦畲在其小序中说:“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陈师所授拳技与武禹襄从太和堂学得的拳架大不相同,武禹襄边学边练,并将所学拳理、拳诀作出札记,昼夜研习,理法尽知。复将陈师所赠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势概要图》、《拳论》一并抄绘携归。与其甥李亦畲、李启轩一同研习,两年后技艺进,理法明,窍要尽施于身。而后创出武式太极拳。李亦畲传子李石泉、李逊之及门徒郝为真。李石泉及李逊之传族孙李锦藩,李传徒乔松茂,郝为真则传于郝月如及门徒孙禄堂、李宝玉等多人。郝月如传子郝少如,孙禄创堂创孙式太极拳。

(二)李景彦创忽雷架

李景彦先生是温县辛堂村人。他家境贫寒,能吃苦耐劳,学艺勤学不辍,天资聪颖,故得到赵堡第七代宗师陈清平的喜爱。他在学拳期间,经常以牲口料充饥练拳,被陈清平发现后,留在自己家中吃、住学拳。李景彦在陈清平师傅的关怀下,更精心苦练,终于拳法精绝,功达灵劲。一生以保镖为业,走镖山东等地。

晚年,他根据几十年练拳之经验,结合张三丰、王宗岳所传的有关理论,改编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拳架、推手、练习方法的“忽雷架”。该拳在河南焦作、武陟县、温县一带很有名气。其弟子杨虎传人较多。

武当赵堡太极拳的广泛传播

(一)任长春传艺沁阳地

任长春(1839年~1910年),河南沁阳县东南西新庄人。随陈清平学艺多年,艺理双获,儒雅异常,温和可亲,在沁阳县收徒众多,被誉为太极拳家。任长春授徒时,身示口授,皆以太极拳理与拳架结合,悉心传艺,使学者受益匪浅。其徒杜元化获得所传太极拳真谛,后又将陈师所授赵堡太极拳的经论、诀要传之。

杜元化,字育万,沁阳西向镇义庄人。原在幼时拜本村牛玉蕃为师,学练七十二路战捶、炮捶、五合、六合、七贯练法,已谓技出人上,获国粹者。后经任长春师悉心传授,使杜元化获得赵堡太极拳精髓。1931年,河南省国术馆考取武士,杜元化任评判,后在训练班担任教授。杜元化出席了旧中国第六届运动会在河南举行的预备会议,并担任该预选赛的器械评判。

杜元化在任教授时,第二期学员集资,要求将所传武当赵堡太极拳编辑成册,以备深研摹仿。哪知第一册编成被阻,杜愤而离馆。后在馆长陈泮岑的支持下,在1935年出版了《太极拳正宗》一书,作为河南省国术馆训练班教科书。杜育万继续编辑其它七册,以太极拳总歌八层,谓“一层深一层,层深无底;一层密一层,层深无缝”。著成《太极拳正宗》八册,将太极拳的真谛供献当世。遗憾的是在书稿还未完成之际,日寇侵华,终未成册。但他热爱和执著于中国武术事业,弘扬武当太极拳的精神,以及他不畏权势、宁折不弯的高贵品质却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

(二)赵堡和式太极拳

和兆元(1811年~1891年),是陈清平的大弟子,系赵堡太极拳第八代宗师。清道光年间,和兆元为清朝三朝元老李文清(名棠官阶礼部尚书、入军机)侍卫,授衔武信郎。为适应军旅需要,他对练拳速度、身法、步法、手法都做过必要的修润充实,增强了技击强度,明显区别于原架式。和兆元离京归乡后,去看望老师陈清平,陈师让他走一套架,看后惊讶不已,赞叹道:“你在京数载,功夫已有过于我而无不及,从此可别树一帜,称和式太极拳吧!”后来,陈清平之师张彦从山东云游还乡,和兆元又去看望师爷,张彦见和兆元英俊有为,谈吐大方,心中高兴,看了和兆元练的拳架,连声道:“你的功夫已达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吾镇太极苑中又开了一株奇葩。”从此,张彦又对和兆元多方指导,使和兆元树起了“赵堡和式太极拳”。

和兆元传子和敬芝及长孙和庆喜,和敬芝文武兼备,曾辅两湖总督李建、张之洞多年,授文林郎,著有《高手武技论》。

和庆喜(1862年~1936年)字福堂,八岁随父和伯父学拳,并得到祖父的指点。32岁弃武经商,72岁时(1928年)值太极拳作为国术风靡海内,遂奋发整理祖传拳法,广以授人。1931年他带领弟子郑伯英、王思恭等去河南开封打擂,王思恭得亚军,郑伯英一举夺魁,威震武坛。其弟子和学信、郑悟清、郑伯英最著。和庆喜堪称赵堡太极拳发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和庆喜的后人和士英、和学俭、和有禄、和少平、和保龙等,继续承传赵堡和式太极拳,同时成立“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将和式太极拳在赵堡等地发扬光大。

(三)走出赵堡基地的二郑宗师

武当赵堡太极拳发祥于河南温县赵堡,西安是赵堡太极拳发展的基地。“西安二郑”指郑悟清、郑伯英两位宗师。赵堡太极拳当代得以发展,多赖二人之力。

郑悟清、郑伯英二位宗师,均在抗日战争时移居西安,广泛传播武当赵堡太极拳,使赵堡太极拳名扬西北,传向大江南北二十几个省市,以及港澳欧美多国或地区,西安成了赵堡太极拳的发展基地。

大架宗师郑伯英

郑锡爵(1906年~1961年),字伯英,赵堡镇人。受艺于和庆喜,于1931年参加开封擂台赛,一举夺魁,威震武坛。1937年移居西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曾任赵寿山部队武术教官。1951年任西安市体委武术教练,门徒众多,为发扬武当太极拳做出了重大贡献。郑伯英在长期教拳过程中,拳术不断修正充实,拳式名称也有更改。所演拳式舒展大方,速度较快;推手则“挨到何处何处击”,尤擅靠法。因而,誉满西京,在西北五省颇负盛名。

郑伯英在西安传徒很多,其著者有其子郑宏烈、徒任少先、任志义、范士书、张鸿道、柴学文、郭士魁、赵增福等。其子宏烈在西安成立了“郑锡爵武馆”,广泛传艺。徒赵增福对大架太极拳深研细究,曾著《武当赵堡大架太极拳》、《中国赵堡太极》等书,任武当拳法研究会研究员、赵堡太极拳总会副会长等职,在西安传授赵堡大架太极拳,又被聘到湖南、广西等地传艺,后又赴美国纽约传拳。

张宏道的弟子王海洲先生,系赵堡镇人。是现居赵堡镇的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他22岁随张宏道学习赵堡大架太极拳,得到太极真髓,更加勤学苦练,并广泛收集拳论秘技,探讨功理功法,遍访赵堡太极名师,请教拳艺,技艺大进。

小架宗师郑悟清

郑悟清(1895年~1984年),字凤臣,赵堡镇人。8岁入学,习孔孟之道,16岁时寄食于清化(今博爱县)当典学徒。赋性朴实,受庠序之教,勤于职守,期年委以会计职务。由于先天体弱,工作任重,日以继夜,积劳成疾。医药久治不效,几不起,全家人为之担忧。邻人太极拳世家,赵堡第九代和庆喜先师,见而悯之,授之太极拳健身之术。三月见效,不顾而立之年,毅然投师,正式拜在和庆喜先师名下学艺,术精技纯,造就超人。

1938年郑悟清到西安后,经友人介绍,在陕西省政府、军政部、西安办事处、西安警备司令部等处教拳,后又聘到黄埔军校第七分校为国术教官,同时兼任西安国术馆委员。在西安各界武术爱好者中,影响很大,从学者亦多。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武术之研究与传播,他被选为市体委委员,于兴庆公园设太极拳辅导站,传授赵堡太极拳,三十余年如一日,从学者遍及各行各业,脱颖而出者多人。其拳式小巧细腻,轻灵柔和,推手则圈小多变,罕与匹敌的“内外兼修”拳艺传授给弟子。

刘瑞――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郑悟清老师的弟子,亦也是郑悟清老师的最后关门弟子。刘瑞开始了他在武术道路上终生不渝的跋涉。郑悟清老师悉心将武当赵堡太极拳技击之道和养生之法传给了刘瑞。刘瑞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细心揣摩,精推细敲,探幽抉微,以求拳功之真谛。

1983年11月,刘瑞代表陕西省武术队参加了在北京首都工人体育场举行的首届全国武术规则示范赛,以及陕西省太极拳推手表演拳,一招“高探马”奠定了他在西北的武术地位,赢得了“闪电手”的称号。刘瑞在1993年10月武当山举行的国际性武当武术擂台邀请赛及武当武术出国表演团选拔赛上,均显示了武当武功的威力。

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李随成先生,是郑悟清老师的弟子。曾在1984年陕西省太极拳推手对抗赛中,获得75公斤级冠军,是西安武当赵堡太极拳的主要传人之一。

年过七旬的原宝山先生,是郑悟清老师的早年弟子,系温县赵堡人。其祖上原复孔是赵堡太极拳第五代宗师张宗禹的弟子,神手张彦的师兄。他文兼武备,拳艺表纯,尊师重道,享誉赵堡,张宗禹故后为其师操办丧事,并守孝百日,颇得后人称道。原复孔与张彦同为赵堡太极拳第六代宗师。原宝山幼随其叔父学传赵堡太极拳,后在西安拜在郑悟清先生门下,随师习艺多年,在郑悟清老师的教诲下,获得太极真谛。现为西安武当赵堡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西安郑悟清拳法研究会副会长。还担任赵堡和式太极拳法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原宝山先生为把武当赵堡太极拳绝技秘法贡献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又著《武当赵堡太极拳大全》一书,同时将赵堡太极拳的拳艺、技法分别著文发表在有关武术杂志上,与广大拳友交流技艺,继续办班传授赵堡太极拳,促使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宋蕴华创建国际太极易拳道

杰出的赵堡太极拳理论家、技击家宋蕴华先生,是郑悟清老师的弟子,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他获得郑老师的真传,三十余年艺耕不辍,通达太极推手、擒拿格斗等技击技术,尤其在赵堡太极拳理论和分筋挫骨采手技术方面,承郑师言传身教,深悟其中三味。

宋蕴华先生突破了学习太极拳中三难(教难、学难、理解难)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他以中、正、平、圆为基础,拳式大小适中,行拳速度快慢随人,按不同身体素质和不同要求的学生分别传授,使学员均有收获。其弟子孙金斗和赵军,分别连续获得1984年和1985年陕西省武术对抗赛所在级别的冠军。1984年在山东潍坊举行的全国武术对抗赛中,孙金斗和赵军分别获得了良好的名次。

1984年,在宋蕴华先生倡导下,成立了武当赵堡太极拳研究会,汇集赵堡太极拳各流派,为发扬光大和普及赵堡太极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在广传拳艺的同时,著成《赵堡太极拳图谱》。此书独具一格,它既是举宝不藏的太极拳谱,也是一部书画图册,且又印刷十分精致,是融拳、书、画为一体的艺术珍品,难得的武术名著。该书出版后,抢购一空,已被世界著名的五家图书馆收藏,同时还进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库。

宋蕴华在西安武术界影响较大,结交传授了一些华侨朋友,在国际友人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长安国际太极拳研究会,公推他为会长。继而被聘为英国剑桥公司编辑的《世界华侨、华人名录》主编,走出了国门。1994年在香港举行“赵堡太极拳讲座”,把赵堡太极拳传向了港、澳地区和日本、泰国、新加坡、欧美等国。

宋蕴华在东南亚、香港传艺时,深研中国太极拳没有进入国际武坛与奥运会的根源,在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开发创办富有东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九段位搏击体系“太极易拳道”。按现时世界体坛通用的段位制规则,为太极易拳道制定了统一规范和标准,特别突出了太极拳搏击特点,不同门派的太极拳均能适应和借鉴段位制的规定,把对抗性比武由相对的定性强弱,提高到定量权衡,使中华武术之搏击比赛有了统一的比赛法则。

1994年,太极易拳道以段位制形式问世并跻身国际之搏击领域,为中华武术在世界搏击领域创立了平等竞争的统一规范。它的诞生及普及对广泛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提高华人国际地位,亦具有深远意义。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国际太极易拳道总会,其弟子遍及世界37个国家。1998年宋蕴华又被深圳市蒙地环球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乌兰・巴日斯先生邀请,在深圳又组建太极易拳道俱乐部,广泛传播太极拳。

宋蕴华先生为了满足世界各地华人及国际朋友的需要,也为了广泛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内涵的太极拳最本质的搏击风采,而录制了《宋蕴华太极拳搏击大会》像带,在香港向世界各地大量发行。他创建的太极易拳道,是中国太极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华武术的辉煌。

(四)蓬勃发展的太极拳乡

武当赵堡太极拳的发祥地河南温县赵堡镇,是一个具有四百年历史的拳乡。从蒋发把武当太极拳传到赵堡镇,而今发展到十二三代,由一支而变多支,由一地发展到国内外,而根据地赵堡更是蓬勃发展,一日千里,成为中国太极拳的一支奇葩,焕发出更辉煌更耀目的青春光彩,照耀全球。

赵堡镇的赵堡村(赵堡镇是行政机构,镇政府在赵堡村),是上万人的大村,练太极拳的人占40%以上,家家户户都练太极拳。赵堡学校是千人以上的中、小学全日制学校,在70年代就把太极拳列为体育课内容,可随时组织几百名学生集体表演太极拳,其气势恢宏,参与者之众说明了赵堡太极拳在拳乡的拳棍、太极棍、十三把、太极剑、太极单刀、太极双刀、春秋枪、九节鞭等各种器械,均在广泛传播。各门派拳师都把各自的绝学技艺,广泛传人。仅举下边几例:

赵堡的布袋街,练拳者兵分两路,东边是和兆元的后人和学俭、和保龙、和有禄、和少平、和定乾练、传的赵堡和式太极拳七十二势,还成立了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西边是郑悟清次子郑钧先生带子郑新会等练、传的郑悟清老师所授的赵堡太极拳小架七十五式拳架,成立了温县赵堡太极拳郑悟清拳法研究会。布袋街拳械之声,人来人往,有本街的,也有外村的;有本地的,也有外地和外国的,均来拜师学艺。小小的街道,显示出拳乡的盛况。

王庆升老先生,在南街演授张应昌、张敬芝一支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也很广泛,其教授太极拳现场拳照曾被《中华武术》杂志在1994年第一期刊出。目前,年已七旬的王庆升,又被聘去深圳传播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第四代宗师陈敬柏的七世孙陈学忠,祖孙三代在家演练祖传赵堡太极拳,也传授门徒。《中华武术》杂志也刊出其一家人练拳照片。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7

杨云中先生,中华太极智慧学院院长、太极文教基金会发起人兼名誉顾问、岭南精武体育联合会名誉顾问、太极武学理论提倡者和如是太极拳编创者、人的科学践行者。著有《太极心传》、《太极心要》、《太极心说》、《太极心悟》如是太极系列专著。整理王壮弘老师授课讲记《上善若水》上下册和习武笔记《太极拳的智慧》。

极拳与中医,是中华养生文化宝库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交相辉映,保障了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强身健体;亦在当今世界上绽放着绚丽光彩,为全世界智慧的人们所敬仰、歌。

杨云中先生兼修K精通二者,专注太极三十多载,他融中华文化、智慧、养生、武学为一体,始创“如是太极”,武拳文练,传播太极智慧,帮助修学者学会以大自然、自性、经典为明师,认识自我,完善自身,完美自心。

医武兼修,传承中华文化

在七十年代的内地,习武之热蔚然成风,学校Y很多学生都痴迷武术。杨云中先生当然也不例外,他从小就喜好武术,出生於山西的他曾专门去河南学习少林武术,还曾跟随老师练习通臂拳。1984年,在通臂拳老师的影响下,他开始接触太极拳:“因为老师告诉他通臂拳只是拳术,而太极拳乃拳中之王,文武兼修,若有机缘,练练太极,将对你的医术也有帮助。”从此他与太极结下不解之缘。为了学习到正统太极拳,他特意到河南郑州寻访太极师傅K拜师,学习了陈式太极拳,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早年间,他曾[历各地寻访名师,深蒙多位当代武学宗师的亲传。特别是得到人的智能科学创始人庞明,王氏水性太极创始人王壮弘,八卦走转创始人铁恩方和杨氏内功太极魏树人四位恩师器重,悉心栽培,倾囊相授。

武术与中医同为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两笔,古往今来联m密切。喜爱武术的杨云中先生,其实他的本业是一名医生。他在部队医院做了八年军医,後又学习、研究中医和气功。转业到地方医院後,他於郑州开设一家中医诊所,将太极、中医、气功三者相结合治疗,为患者带来健康,声名不断远扬。“很多疾病大致来自两方面原因:一为饮食,二为心理。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在於,西医是根据病理找出病因来治疗,而中医是根据症候来治,气功师则针对心和意来治。”

“气功、太极、中医,三者的理念其实是一样的。意识乃生命的主宰,气乃生命的能源,形乃生命的载体,含三为一,缺一不可。”正所谓,医者意也,治病不单是靠药物,气功医学也是行医的一种;中医裼玫家按摩、针灸、药物等一切手段,皆为使人达到中和之目的,中医立论中和、正常、健康、平衡,故曰“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即现代医学提倡的“预防为主”;而太极强调的平衡、中和理念,与中医医理如出一辙。

以往,杨云中先生经常在深圳、珠海等地教拳,同时也给人治病。後通过“优才引进”政策来到香港,同时也将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香江之滨播撒。

如是太极,合三为一的太o武学

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医看来,太极是养生、治病的科学,只有元气充足,阴阳调和,方能身体康健;在思想家看来,太极告诉人们做事的规律与方法,正所谓“道法自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太极也是一种指导思想,比如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中正安舒、动中求静……杨云中先生勤学不辍,参研儒、释、道、医、武等诸家经典论述,将文化、智慧、养生、武学融於太极。

“太极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练功的次第严谨清楚,是一种针对形、气、意、神的锻炼。”杨云中先生认为练习太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形的太极”,神气统一於形,以练形为主,称之为太极拳;第二是“气的太极”,神形统一於气,以练气为主,称之为太极功;第三是“神的太极”,形气统一於神,以练神为主,称之为太极道。

为了更有系统地推广有关中华太极的各种学问,杨云中先生将太极拳、太极功、太极道结合为“太极武学”。合三为一的“太极武学”是太极爱好者的共同追求目标。

为了实践理念,他更创编了“如是太极拳”为专门修练太极武学的载体。以太极整体生命观为理论基础,以太极十三总势为功法基础,以开放、多元、包容、混元、和谐为修学基础。对传统太极拳理论拳法进行了认真学习,深入地实践,汲取了混元功、内丹功、柔术功、八卦掌、杨氏内功太极拳、王氏水性太极拳、陈氏混元太极拳、和武当古传太极拳的练拳心法和诀窍,总结出了太极拳的总规律、总原则,编创了简明易学,有完整理论、系统的太极拳法。武学包括武术、武功、武道,武术是练形体、武功练内气,而武道是修心。如是太极拳就是武术、武功、武道合一的太极武学。

关於“如是太极”的得名,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杨云中先生博裰诔ぃ总结了太极拳的总原则、总规律。他曾去向王壮弘老师请教:“我们的太极拳该如何命名?”“太极拳是智慧拳,它既通达有为之事相,又通达无为之空理,练拳者可由世间智入出世间智,达出世间上上智。太极拳是聪明拳、艺术拳、哲学拳,是道学拳、佛家拳、儒家拳,是中华礼仪拳、中华心学拳、中华气学拳……如是如是,就叫如是拳吧。”

办院授学,传播太极智慧

2008年,中华太极智慧学院在杨云中先生等人的积极筹备下正式成立,是专门从事太极文化、智慧、养生、武学和人的科学教育培训机构,学院为追求身体健康长寿,生活幸福美满,生命自主自控,意识自由自觉的社会人士开设相关学习课程,例如:太极养生、太极武学,太极医道、太极武道等。

太极智慧学院分武道和医道两个教学重点,太极武道是我中华民族修身文化的法宝,它集中华文化、智慧、养生、武艺於一体,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心要,是打开中华文化宝藏的钥匙,开启人类新文明的法门。深受中国乃至全世界智慧人们的喜爱。太极武道以太极整体生命观为理论,以八门五步为功法,以武拳文练为修行,通过灵觉、心知、气运、形动的整体锻炼,锻炼人的精气神形的整体性,达到身心、性情、内外的和谐平衡,从而认识、改造、提升、完美人的生命活动、意识活动,太极武道的修行内容有:太极母拳、太极推手、太极棒、太极尺、太极球、太极剑、太极拳养生架、内功架等。太极医道是建立在太极整体生命观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太极医道功法的修练,提高自身自疗自K能力,太极医道有:太极意气功、外气调病法,太极形神功、导引调病法,太极五元功、音声调病法,太极龙虎宴、辟谷调病法,灵觉调息功、意念调病法。武道主要是传授太极拳,而医道则是为康复调理为主。例如龙虎宴辟谷,则是太极智慧学院的一门特色课程,通过运用心能量启动和开发,让辟谷者进入不进食物,只喝水,在身心放作用下,清除体内垃圾,培充人体正气,以开发人体能的一种方法。

杨先生为人谦和仁慈,严谨务实,他将自己数十年所得倾囊相授,每有新的体会与感悟便会和学生们分享。与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举办讲座及培训课程,受到好评。与众多文化、教育、养生机构合办多次活动(如法住机构、绿色教育基金会、香港教联会、国民教育中心、香港中医整脊学会等)均反响热烈,使学员得太极真谛,明太极之理,心开大解。更远赴意大利、德国及瑞士传授太极,使得学员U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令其每每留恋於练拳享受之中。

此外,杨云中先生还发起成立了太极文教慈善基金会,提供免费教学及上课给予有需要的政府机构及私人团体,推广太极文化,健康生活,创造和谐社区。

武,止戈为武。“至高的武术不是Y狠Y勇,而是战胜自己。”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8

据《太谷县志》文献资料统计,仅明清时期,就有文进士47人。武进士20人(其中武状元1人),文举194人。武举195人。可谓人杰地灵,文武称盛。早在元代,“太谷武村人高福,就精武技、有战功,官至龙虎卫上将军”。明代,有武状元安国。清雍正年间。少林拳就已传人太谷,习武之民风,油然兴起,对后来形成和盛传于全国的形意拳影响极大。乾隆间,北郭村人张凌霞、上安村人牛天畀均为武进士,官至总兵、提督职。富甲一方的太谷县,在这样一个具有悠久习武传统的基础上,于咸丰年间,又诞生了一个新的拳种。它就是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咸丰六年(1856年),由河北深州人李洛能(世称老农)始传于太谷县的形意拳崛起。不数年,形意拳名振武林。作为一个拳艺流派,很快便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大派拳种,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对于这样一个影响远广的优秀拳种,由来之说也纷纷纭纭。

由于历代文献史料记载极少,创始之说更是难见一字。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流传的拳谱、碑文及形意拳前辈的口传等资料,来进行源流梳理。近年来,笔者查阅了解放前出版的形意拳书及其民间手抄本约二十余本,结合形意拳前辈的口传及有关形意拳资料,又进一步分析了一些形意拳研究者对历史源流的实考之作,以自己粗浅的水平,慎重求证,对形意拳早期沿革之历史,溯本而求源,大体上归纳为“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四个发展阶段。在岳飞意拳维型拳法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历代大师的综合提炼,逐渐形成了各自具有独特风格的三个自成体系的拳种流派。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形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三大拳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考其拳源,此三大拳种均始于民族英雄岳飞。形(心)意拳门尊岳飞为鼻祖,是有其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和以其代代相传为依据的。

形意拳为岳飞创始之说,民国年间,即有学者因质疑《岳武穆九要论》非岳飞之作,进而提出“形意拳是否岳飞之传,亦可疑也”的观点。及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研究者又顺着这一“疑古”之风,进一步发挥,基本上对岳飞创拳之说持否定态度,并在形(心)意拳界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之后。不再提起岳飞。但是我认为否定之论据,显然有失偏颇。形(心)意拳门历代尊岳飞为鼻祖,或者说岳飞所练的拳法及思想理论是形(心)意拳的雏形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一,形(1心)意拳的雏形――岳氏双推手。

水有源,树有根。谈形意拳的原始雏形,自然也应从拳谈起。《少林拳术秘诀》一书载:“武穆,少年时。喜技击,倡双推手法,后世多宗之”,“手法虽有各家之别,其渊源不出岳氏之双推”。《岳氏连拳古谱》中也云:“岳飞研究易筋经获神力,而创拳术,初名双推掌,又名母子拳。”上述拳书记载,对岳飞之双推掌,或日双推手法,均予以了肯定与认可。据有关资料记载和前辈口传,宋朝时,爱国名将岳飞,倡双推手法,又以雄鹰竞志,取法为拳,教练将士名日意拳,相传为形意之源。

从长江流域一带流传的岳家拳看,其渊源之拳理拳法与形意拳也极为相似。不仅有五行六合之理,也有“五禽六兽一条龙”(即十二形)之说。如清末民初,我国北方武术大师李瑞东(1851―1917年)曾向岳家拳著名拳师岳青山学习岳氏真传“心意十二形”。《中华武术》杂志1987年第4期载:“此拳乃岳家祖传,历来秘如至宝,十二形分为熊踞、狮跳、马奔、虎剪、猫形、鸡蹬、燕巧、鹰拿、鹤步、猴形、鹑撞、龙变。俗语云:五禽六兽一条龙,手法极其精妙。”此十二种动物形象,虽与现今形意拳中之十二形名称叫法不同,但象形取意之理法则同出一源。

2001年《台湾武林》杂志第8期,刊登了“客家岳飞拳”的专访文章,开篇谈到:“在台湾新竹、苗粟一带的客家族群中,流传着一种稀罕而又古朴的拳术,叫岳飞拳。”这支以岳飞命名的拳系,是否与岳飞有关,虽也无法查证,但从岳飞拳传人罗锦福师傅演练“岳飞拳拳母――双头管”的动作名称与招式上分析,其完全以手法变化为套路训练的主要内容。其动作名称有,“推手式,猿猴勾手,暗劲推手,后下托手,十字突手,串手平揣、转身切手、右推手、左推手、前推手、勾手、十字串手、揣盘手等”。岳飞拳这些手法的变化与形意拳讲究手法变化及其虎形的运用有着大同小异,异曲同工之妙。

先父布学宽先生(1876―1971年)一生从事武术教学六十多年,在他亲写的笔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本人学习形意拳体会。原籍岳穆王发起,采取动物本性技能,独有虎形群众说是双推手,李政老师傅传戴龙邦师说,虎形是双把,到太谷,戴龙邦二子文雄和李洛能又传太谷车毅斋和宋世荣大师,都按动物技能而练之,改为虎形。”这就明确地道出了从双推手到双把再到虎形的演进过程。依此分析,不难看出,形意拳中有着岳氏双推手的基因。可以说,形意拳的基本手法和岳氏双推手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太谷形意拳中的虎形(俗称虎扑子)是极具代表性的形意拳精粹。它明显地体现着老虎扑食之勇的一种兽性凶猛的技击意识和集中全力、劲意一点的整劲功夫。没有这个心意,拳不会如此凶残;有了这个意识,招式虽然简单也有很强的攻击力。这一代表形意拳技击风格的拳理拳法的典型动作招式,明显地带有原创拳法的特点。

笔者认为,岳氏双推手是形意拳的基因。形意拳是把岳氏双推手这一基因,作为种子,经过姬龙峰、戴龙邦、李洛能等历代大师,培育出来的新成果。

其二、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思想,奠定了形意拳拳法理论基础。

形(心)意拳谱所讲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在形意拳中的作用,正好和岳飞重视心意的作用相吻合。据《宋史・岳飞传》载:“飞日,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一“心”字,体现出岳飞在运用兵法中的思想与作用,不能说和岳氏意拳中的心意没有关系。岳飞重视心意的作用,不仅作为创拳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一直影响着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和形意拳的拳理拳法,被尊为内功心法的指导思想,并且由此确立了心与意的虚空与灵动在实践中的核心意义,甚至连提出“形意拳非岳飞之传也可疑也”的徐哲东先生也认为,形意、八卦、太极均与岳飞有思想联系。如徐先生言:“八卦以巧取胜如岳家之

善用奇也;形意壁垒森严,如岳家之善用正也。”

民国年间,形意拳界把秘传的《岳武穆王九要论》在一些形意拳家的著作中陆续附录公布于世。如1919年李剑秋著《形意拳术》中附录“岳武穆形意拳术要论”。1929年凌善清著《形意五行拳图说》辑录“武穆形意拳要论”。1934年,李存义述、董秀升编的《岳氏意拳五行拳精义》中也录有“岳武穆九要论”。此三种版本,叫法虽有差异,但内容基本一致,出入并不很大,且都明确尊为岳飞之作。形意拳门一般简称《九要论》。虽然有人对此《九要论》也提出非岳飞之作的质疑,但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我们仍尊重传统,视为岳飞所传。此《九要论》,在形意拳传人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传抄演练,对提高形意拳技,确有学习与研究的价值。后来,有的人干脆就习惯地称之为《形意要诀》。据形意前辈传言,岳飞原有完整拳谱,但已散失不全,现流落于世的仅此《九要论》而已。此要论不仅有气论、动静、三节、四梢、内五脏之详说,而且有身法、拳法、变化在心、内外三合之论,岳飞上述拳理拳法和重视心意的思想作用,对后来姬际可创“心意六合拳”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综观《岳武穆王九要论》中一系列拳法理论,精辟见解,虽历经数十代,但至今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在形意拳的传承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地指导着研习形意拳的人们。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以为,即使《九要论》不是岳飞之作,也是形意拳先师实践总结出来、内部流传的拳谱,也是在岳飞思想的基础上,或者就是岳飞的传人,根据岳飞所传,编纂整理而成的。既然能贯以岳飞之名,恐怕与岳飞也不无关系。不论《九要论》是否是岳飞之作,岳飞是形意门的鼻祖,都是大多数《拳谱》与形意前辈代代相传留下来的。

其三,大多数《形意拳谱》著迷,都尊岳飞为始祖。

较早始见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心意六合拳谱》序言中这样记述:“王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也……当童子时,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此说仔细分析一下,也是符合事实的。从历史记载看,岳飞是精通枪法的,《宋史・岳飞传》云:“岳飞曾左夹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宋史・纪事本本未》云:“飞单骑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金人退走。”岳飞既然精通枪法,化枪为拳的说法是可能的。

清代晚期之后,至民国年间,形意拳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一些形意拳家纷纷著书立说。民间不仅流传有《岳武穆王心意拳谱》、《武穆遗书》、《岳家拳谱》、《戴氏心意拳谱》等多种手抄本,而且,出版印刷了多种形意拳著述流传于世,如孙禄堂的《形意拳学》和《拳意述真》、(李存义原述)董秀升编辑的《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精义》、刘殿琛的《形意拳抉微》、姜云樵著述的《写真形意母拳》、《形意杂式捶、八式合刊》、宝显廷著《形意拳谱》、高降衡著《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凌善清编辑靳云亭指导的《形意五行拳图说》、薛颠的《形意拳术讲义》、李剑秋著的《形意拳术》、靳云亭撰写的《形意拳五纲七言论》、许笑羽的《形意拳图解》、黄柏年著的《形意拳、械教范》等等,这些传世之作的普遍流传,不仅对普及传播形意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使“形意拳相传创始于岳飞”以及“岳武穆九要论”等历代相传的说法与拳论思想,也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形意拳传人之中。

特别是颇具影响的名拳师的一些典型说法,更是在他们的后辈晚生及学生中代代传抄,津津乐道。如曾在北京清华学校的国术教师刘殿琛日:“宋岳武穆王精通枪法,及为元帅时,乃脱枪为拳,用以教将士,遂自成一道,为后日形意拳术之始。”曾任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姜云樵先生也认为:“形意拳相传始于宋之岳武穆。”在李存义原述的《岳氏意拳十二形精义》附录的“曹继武先生意拳十法摘要”中也有:“惟此六合意拳则出自宋朝岳武穆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武术大师著述形意拳历史源流时,虽然也有“相传”存疑之词,但都基本认可“岳飞始创”之说。因此,尊岳飞为形意拳始祖,决非毫无根据地胡编乱写。起码是见过形意拳前辈收藏的《拳谱》抄本或听老师口传相授的。这些存世量极大的民间文献,它不仅是我们重要的研究材料,而且是我们形意拳传承的历史依据。

其四。形意拳门历代流传“岳飞为鼻祖”。

不论传承谱系流传,还是形意前辈口传,“形(心)意拳首创于岳飞,取名意拳”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虽然没有正史文献的依据,但乾隆年以后,历代拳谱与口传都尊此说,也充分说明这一说法或曰研究成果,历代拳家是认可的,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和创拳过程的。形意拳门也绝非盲目攀附,依托名人,借以增重。笔者认为,宁可信其有。

明末清初,永济人姬际可(龙峰)首创六合心意拳,相传也是“得岳武穆五拳谱”,“悉心研习其精义,以六合为法,以心之发动日意、意之所向为拳,名日六合心意拳”的。你能说姬祖师创拳与岳武穆王重视心意的作用无关吗?你能举出姬祖师不是尊岳飞拳谱的例证来吗?如果说,姬祖师不是受岳飞重视心意作用的思想启发与双推手拳理拳法的影响,那么姬祖师又是根据什么创拳。受谁的传承而自立六合心意拳一派的呢?

我们从河南心意六合拳派系,祁县心意拳派系,河北深州、山西太谷形意拳等各大派系流传的说法上看,基本上都是尊岳飞为鼻祖的。河南心意六合拳马学礼一系是姬祖师所授。所见资料如卢嵩高老师的门徒张兆元先生在《心意六合拳源流考》一文中述:“心意六合拳首创自岳飞,集成于明,末姬龙峰。”祁县戴氏心意拳门,所传古拳谱及先师口传,都强调“戴承岳氏遗术”“心意拳之鼻祖为岳夫子。古名岳家拳。或日心意拳首创于岳飞,取名意拳。”更是把岳飞推崇备至。河北深州人“神拳”李洛能(老农)在太谷县始创的形意拳,无论河北派,还是山西派,都始终以岳飞为始祖传谱。从河北深州市发现的民国廿一年(1932年)10月为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先生所刻的碑文看,不仅有“嗣得岳武穆王合义拳谱精练揣摩、深得义拳秘奥”和“于体操旧套中添设武穆义拳一科”等字句,而且,碑的右上角绘刻有“岳飞形象”。虽然碑文把“意”字写为“义”字,但这也不难看出,河北李洛能先生的形意拳主要传人也是尊岳飞为形意拳鼻祖的。这是值得我们非常重视、认真研究的有价值的史料。我们形意拳之乡太谷县,形意拳门的老前辈,一直到解放初期仍简称形意拳为意拳。而且,传统的拜师仪式,一直都挂岳飞的像,都向岳飞的牌位叩头跪拜,上香祭祖,并以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故事训育后人。

形意门立祖岳飞。我认为,一是因为我们所练的形意拳皆宗法于岳武穆王拳谱和岳氏双推手。二是因为岳飞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仁爱忠义,品德高

尚。三是因为岳飞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所以形意拳门老前辈历代传习把岳飞作为本门派的祖师来当做楷模去学习、去效仿,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对形意拳的传承发展是大有好处的。我就想不通,怎么民国年间一个不是形意拳门的教授,仅仅提出一个“可疑”的观点。我们就去找理由否定呢?难道我们的形(心)意拳先辈一代一代地都在欺骗我们吗?考其沿革发展之历史,综上所述,“岳飞创始”之说,应是事出有因,并非无稽之谈。

其五,以正史没有记栽为由,否定“岳飞创始”之说的一些猜测和假设都是站不住脚的。

经查,最早提出否定“岳飞创始”之说的,是国术史研究家徐哲东先生。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出版了徐哲东先生著述的《国技论略》一书。书中辨伪第三、第一节中提出:“形意拳家言,形意拳传自岳飞,其事殆出于依托。盖形意拳家借岳飞以增重也。”接着,徐先生对李剑秋《形意拳术》一书中附录的“岳武穆形意拳术要论”提出了非武穆之作的质疑。故得出结论曰:“夫要论既非武穆之作,形意拳是否岳飞之传,也可疑也。”徐先生的此论一出,即为武界掀起了一股“疑古”之风。因为徐哲东先生非一般之人。他在武术界是有一定影响的大教授。然而,当时虽也有影响,但未形成“气候”。再未见有什么实证文章公布于世。可以说,只是提出一个疑点。及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永济尊村挖掘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姬氏族谱》抄本之后,一些形意拳研究者才又顺着这条“疑古”之路前行,并纷纷到永济尊村实地考察。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却以“姬氏族谱”的出现来否定“岳飞创始”之说。其实,《姬氏族谱》也只能说明,永济尊村确有际可,并有“人号神枪”之称。并无创形意拳或心意六合拳之记载。因此,否定岳飞之论,虽然猛一听也有一点道理,但还不能服人,所以暂不敢苟同。

一是关于岳飞的生平史料,无岳飞创拳的记载。我认为,史籍没有记载的人和事,并不等于历史上就没有。况且,撰稿人也不一定就什么都知道。如果史籍有明确记载,不早就有定论了吗?中华武术有129个拳种,有哪一个拳种的渊源,在正史文献上有明确的记载呢?姬际可创心意六合拳史籍上不是也没有记载吗?不也是和岳飞创始之说一样,都是拳谱流传下来的吗?

二是岳飞年仅39岁,大多时间在戎马生涯中度过,不可能有时间创拳。笔者认为,创拳的年龄应该不是什么理由,李小龙32岁去世,不也创立了截拳道吗?况且,说岳飞始创形意拳,也仅仅是一个雏形,或者说是个“基因”。我们推理分析一下,在实践中,岳飞训练士兵研究制敌技击之法而产生灵感,给士兵以启迪。这些后辈晚生,根据岳飞思想,拳法实践,加以总结。即便不是岳飞亲自所撰写,是别人加以总结整理传播也不是不可以的,孔子的《论语》,不就是其弟子的弟子总结撰写的吗?

三是“金元数代,鲜有其技”,更有的说,“未见岳飞有传人”等等,以此来说明形意拳门假托岳飞以示增重。开始我也认为“四百多年未见有传人”很有说服力。但静下心来,仔细思索考究,“近乎失传”或“鲜有其技”也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条件的。金元时期,统治者为巩固政权,曾禁止民间习武,尤其严禁汉族习武,并制定有禁律,而且有“民习角抵,枪棒罪”之规定及制罪办法。因此,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岳飞所传拳术,不能公开传播或不能有比较大的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即使岳飞后,有一段“解冻”时期,但到清雍正时期,又颁布了严格的禁武令。这些禁武令,都使练武由公开转入秘密。尽管如此,具有文化生命力的武术,不仅没有禁绝,反而在民间仍暗地里私下传播着。

中国如此之大,我们作为一个民间习武人,怎么就敢断定岳飞所练的拳没有流传呢?在民间以“岳”字贯名的拳还少吗?什么岳飞拳、岳家拳、岳氏连拳、岳氏八翻手、岳氏散手,以及器械岳家枪、岳家锤等等,如此大面积流传的拳术套路,尊崇岳飞为始祖,能说与岳飞无关吗?上述岳氏拳派,不仅有《拳谱》记载,而且,在民间不少地区也有习练人群。据有关武术杂志报道,“1983年8月,湖北省体委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在岳飞后裔中,挖掘整理出系统的鲜为人知的岳家拳。经考查,岳家拳流布地区以黄梅、广济为中心。遍及鄂东各县,仅黄梅县二十三个乡。乡乡都有习岳家拳者。”而且,“民族英雄岳飞第二十七代孙岳进。是湖北黄冈地区武协委员,为继承发展岳家拳,他在1986年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会荣获金牌后,曾为村民表演,并在黄梅镇一小辅导学生们习练岳家拳械。”《武穆遗书》载:“岳家拳术有十个原型套路和一些发展套路。器械有岳家枪、钩镰枪、岳家锤、岳家锏以及刀剑棍钯鞭飞叉等套路。”巧合的是,台湾罗锦福老师演练的岳飞拳器械。如勾镰枪、飞钗、双锏、藤牌单刀以及《精武》杂志登载的岳家拳十套拳术之“三门桩”、“三双门”等套路,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岳飞所传拳械在民间是有流传的。据一些研究者考证,形意拳与上述岳氏拳派在演练的风格特点、拳理拳法、技击用法上都有一定相似关系。如手法变化多,腿法运用少;重技击实战,而非花拳绣腿;强调桩功为基,“鸡步”为主;在技击上以蓄发并重,贴身近打为特色。虽然动作架势有异,但理法相同。特别是形意拳中的“三体式”,与岳家拳的“丁不丁、八不八”的步法,虽历经数代仍无意中巧合,也为形意拳尊岳飞拳法,提供了“基因”信息。就连距岳飞四百多年后的姬龙峰,也以得岳武穆王拳谱。或遇异人授以岳武穆王拳谱,创心意六合拳,而被民间拳书或手抄本记载,老前辈口授流传下来。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9

《中国武术实用大全》,系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由康戈武教授编著,出版于1990年。书中包括中国武术概论、武术技法原理、武术教学与训练、拳种流派、古今兵械、武术实用功法、武术攻防基本技术技法和习武常识九个部分,共一千四百余个篇目。有的篇章深入探讨了武术学科体系中的基本课题;大多数篇章浅显易懂地介绍了习练武术的方法、诀窍和常识。

此书笔法新颖、精炼,着墨不多而知识覆盖面大。作者从武术运动的共性中归纳出规律性的原理、原则和要决等,具有以简驭繁,指导实践的作用。书中将基本技术技法按运动部位和运动特征进行分类介绍,以一条明一类,能启发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易于混淆的方法和用语进行对比介绍,在比较中突出异同,有助于读者精确技术规格,弄清用语概念。这种笔法,梳理了武术繁杂的内容,浓缩了武术广博的知识和实用方法,为读者铺垫了一条系统了解武术、快速自学入门、深入提高武学修养的新途径。

《中华武术世纪精华》一书,为原子能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三卷,《胜战天机――传统武术技击精华》、《内功举要――传统武术内功精华》、《登堂入室――太极拳疑难解》。既是习武研武的权威教程,又是可供珍藏的武学典要。

《登堂入室――太极拳疑难解》荟萃太极拳答疑解惑专题,分类汇编,涉及太极拳理法的各个方面,包括了基本要领、基础知识、养生、技击、内功等,参与本书答疑的名拳师、专家有六十多位,许多都是国内外著名的太极大家。本书凝聚高手们数十年的切身心得体会,所有问题均来源于实践和名家身体力行的体会,是太极拳登堂入室的宝典。

如何选购太极鞋

心 澜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了,不仅仅是中老年朋友,年轻的朋友也开始热衷于太极拳运动。在练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般的运动鞋似乎不太适合打太极拳时穿,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做蹬脚动作的时候,支撑腿站立不稳,脚下抓地不牢;

2.觉得鞋帮有点碍事,摆脚或者勾脚的时候有些顶脚腕;

3.鞋底弹性不好,穿久了会出现鞋底断裂的情况;

4.鞋面压脚面,脚活动不够灵活。

当您在练太极拳的时候出现了上述不舒服症状的时候,您就需要考虑换一双更加专业、更加标准的太极鞋了。

什么样的鞋子才最适合于练太极时穿呢?据调查考证,太极鞋最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鞋底比较大。是那种流线型很随脚的造型,这样的鞋底造型会更加适合练太极拳,尤其是在做蹬脚动作的时候,您会感觉到相对下盘稳很多,就算您的功夫不是特别好,也不会东摇西晃了。

2.最好是牛筋鞋底。牛筋的鞋底一来弹性比较好,二来比较耐磨。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有许多跟脚的动作,有的是前脚掌着地跟动,有的是脚跟着地碾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您的鞋子没有既结实耐磨又不失良好弹性的鞋底的话,怎么行呢?

另外牛筋鞋底还有一大好处,就是不容易引起足部异味,如果是汗脚或者怕捂脚的朋友,就更需要在选择一双全棉袜子的基础上,选购一双牛筋底的太极鞋了。

3.选择质地柔软的皮鞋。太极鞋一般有帆布鞋和皮鞋两种。如果是选择皮鞋,就要选择面料柔软的。市面上的皮质太极鞋一般以牛皮的居多,由于工艺与技术的差异,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太极皮鞋在面料上的处理也会有些不同。我们选择鞋子的时候自然是在选择质量好的皮子的基础上,还要选择面料相对柔软的皮鞋。这样我们在平时穿着与练功的时候才不会觉得鞋子压脚面或者磨脚。

4.选择鞋帮比较柔软舒适的太极鞋。鞋帮如果比较硬的话,穿着久了就会觉得脚腕活动不够灵活,而且磨脚。所以一定要选择一双具有柔软鞋帮的太极鞋,以防脚吃苦头。

武术拳法入门基础教学篇10

关键词:温州南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34―03

1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直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彰显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措施,是传承中华5000年文明,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拥有这些文化的人也随之消失。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具有游戏、教育和竞技特点的运动技艺与技能,以及在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械、相关实物和空间场所。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既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竞赛程序、器械制作等身体运动内容,又有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在过去几年中,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曾经陆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挖掘、搜集和整理了一大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保护与推广,对于弘扬、传播中华体育文明,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为当代体育发展服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温州南拳的历史追溯

温州自古武风颇盛,在温州平阳,有“男壮皆练武,村村有拳坛”、温州苍南则流传着“李家洋的女儿会划船,李家洋的老鼠会打拳”,在南拳的发祥地之一的永嘉瓯渠,也曾流行过这样的谚语:“瓯渠雄鸡也有三路柴(柴大概指的是棍棒,意思是瓯渠的公鸡也会武功)”,那么老鼠打拳,公鸡舞棍,打的拳就是温州的南拳。温州南拳发源于民间,扎根发展在民间,是浙南地区广大民众历来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千百年来盛传不衰,它是产生、发展和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主要武术流派。温州南拳的架势和风格顺应历史变化而不断变化,注重生理与实用性,在全国武术拳种中有其独特之处,被列为全国129种优秀拳种之一。

据1985年原国家体委对全国武术工作的普查要求,温州南拳具有“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特点,温州南拳通常指流传于温州地区的南拳拳种统称,主要有三大流派,刚柔拳法、五龟拳法、虎鹤拳法。每个流派中都许多南拳套路、器械、功力、推马等练习技法。据温州市温州南拳协会主席潘挺宇介绍,温州南拳现存拳种400个,如双峰拳、四门拳、三战拳、七步拳、板凳花、丈二棒等,据1985年出版的《浙江省武术拳械录》记载,“南拳刚柔拳法”中记录拳术名称:由徒手套路70个、器械套路34多个、对练套路11个。

4温州南拳发展现状

温州南拳作为浙南地区特有地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是劳动人民在古代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并广为流传的运动健身娱乐项目。它既有着民族性、地域性和娱乐性特点,又具有技艺性、教育性和健身性作用。建国以来,由于受到西方的“外来文化”和民族自身的“言传身教”等传统观念思想影响,温州南拳这种古老的、优秀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被现代人所忽略,甚至于走向断层和失传的境地,令人痛心。特别是随着农耕文明的逐步解体,现代竞技武术所倡导的“高、难、美、新”等武术发展改革的因素影响,严重影响了地方传统武术的发展,温州南拳的传承与推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

据温州市武术协会与温州市南拳研究会资料记载,2001年温州市武术锦标赛南拳组比赛参加运动员总共8名。2003年温州市武术协会南拳分会成立,首届会员来自我市各县(市、区),共156人,其中女性5人。会员均为各地南拳尖子,多年习武,许多人在重大比赛中获过奖。2006年举办温州市首届南拳精英赛,参赛运动员80余人,大部分都是温州各地区的50周岁以上的南拳老拳师,年轻人数量较少。而温州南拳发展史上有众多的南拳名家,如陈一虎、陈郎青、陈寿喜等相继过世,下一辈没有很好的传承南拳的发展,目前温州南拳主要代表人由潘挺宇、金文平、胡松青等人,其年龄大多也在60岁以上。可喜的是2006年温州市政府把“温州南拳”列入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温州南拳”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公布了温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南拳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随着温州南拳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温州南拳的发展提供绝佳的发展机遇。

5传承温州南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1以人为本,活态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性是它的“非物质性”,在温州南拳这种技艺被表达出来以前,人们看不到、摸不着、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只能通过南拳练习者演练、讲述来表达。因此,与物质类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度更大,所以保护的重点不应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这些文化遗产的持有人(南拳技艺高超的掌握者)。2012年10月,温州市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许多温州南拳拳师名列其中,同时会议还决定文化部门将组织社会力量全力寻找非遗传承人,对掌握独特技艺技能的艺人进行调查、登记,明确落实保护对象,并对其进行适当经济补足政策。

5.2客观真实,物质化传承

温州南拳属于技能与技艺、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实物收藏的方式进行保护,其最大优势是保存方式的直观性与客观性、真实性与不可替代性。如组织全市挖掘整理温州南拳古书籍与拳决、编写温州南拳史书,收藏统计温州南拳的武术器械与练功器具等方式进行传承;另外还可组织南拳代表性传承人表演拍摄、录制南拳图片与多媒体影像,通过现代科技技术水平再现温州南拳技术风格、武术套路、练功方式,体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传承目标。如《中华武藏》就是物质化保护方式的一个代表,全面记载中国武术的百家拳种,传递中国武术文化,表现武德风范,展现武术精髓。温州南拳可以借鉴《中华武藏》成功运作方式与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将一改传统武术言传身教,难于向世界传递的不利局面。

5.3全面系统,整体性传承

温州南拳传承的整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能技艺体系,二是生存环境体系。任何一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多种技艺和技能共同构成的,如果置其他技艺于不顾,只保护其中的某项技艺,即使保护得再好,这种技术也不可能完整的传承下来。温州南拳是建立在温州地域文化基础之上,融会了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集中体现了温州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世界观和人生观,温州南拳不仅包括习练方法、套路种类、技法运用、理论体系等,还包括门派典故、武术轶事、礼节仪式、练习口诀、传承制度等多种形式,它们一起构成了温州南拳文化体系。

5.4法律保护,制度化传承

2011年颁布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政策。省市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按照《遗产法》开展保护管理工作。由各省市文化与体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温州南拳项目保护与传承制度,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相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开展温州南拳的保护工作;各级政府要制定温州南拳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措施和目标;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温州南拳项目进行资助;建立传承机制,规范代表性传承人的标准与命名办法,对有代表性并作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传承单位)授予相应称号,通过扶持、鼓励、命名和资助传承人。

6温州南拳传承的具体措施

6.1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提高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温州南拳文化资源的价值,加强落实法律制度或者指定规则条列,从政策上与经费上赋予温州南拳文化保护地位,特别是地方文化部门与体育部门要加大温州南拳支持发展力度,每年通过举办的“非遗活动日”、“全民健身日”开展南拳活动,如温州永嘉举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拳表演大会,温州瑞安举办的“南拳全民健身日”等活动,社会影响巨大,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温州南拳文化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地去保护和传承温州南拳文化。同时地方宣传部门、社会媒体、南拳民间组织等要加大对温州南拳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媒方式传播活动,如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公益广告、节庆民俗活动等来广泛宣传,使每一个温州人在思想意识和观念上认识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转变为行动上的积极保护和传承。

6.2实施“南拳进校园计划”

学校是文化知识传播的摇篮,在国家的现代教育政策下,每个人都会经过学校学习这一阶段。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广温州南拳的教育健身普及活动,鼓励举办各类南拳比赛活动,实行在省市南拳比赛中获奖的中小学生进行运动成绩加分制度。地方大中小学校应该要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南拳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各县市区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地域优势、师资优势开展温州南拳教育传承工作,结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机遇,促进自身发展,这不仅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更能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实施“南拳进校园”,“南拳进课堂”活动,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青少年练习南拳兴趣,也是温州南拳传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6.3加强南拳理论文化研究

为防止温州南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造成温州这一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以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立项南拳研究课题,开展温州南拳文化整理工作,鼓励南拳爱好者组建南拳体育与文化社团,成立温州南拳协会与文化研究会,并积极争取在温州地方高校中建立南拳文化研究机构。组织民间社团与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走访温州南拳的民间拳师,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理清温州南拳拳种,使之文字化、图片化、图像化,形成方便收藏和传承的资料,便于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开展对温州南拳文化的研究,使之形成一定理论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及时上报给政府部门,积极向政府阐明保护南拳文化的重要性,使政府在保护中加大投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机构在保护和传承南拳文化时更具科学化、规范化。

6.4加强南拳文化交流

市级及县(市、区)各级温州南拳协会、分会、俱乐部、基地、中心等各类民间社团组织应在当地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南拳爱好者参加各类南拳推广活动,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举办各类南拳体育赛事,如举办青少年南拳比赛、全市全民运动会南拳比赛、女子南拳比赛、南拳推马比赛等赛事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国际级、部级、省级各类武术比赛,如参加世界传统武术节、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香港国际武术节、台湾国际武术比赛等活动争获荣誉,增加温州南拳组织与其他武术南拳组织、温州南拳爱好者与其他武术拳种爱好者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提高温州南拳的演练与对抗的技术水平,加强开发温州南拳传统推马技术,制定传统推马竞赛规则,增强温州南拳观赏性、娱乐性、健身性,促进温州南拳活动的开展。

6.5加强对南拳传承人的保护

温州南拳传承人是一个活宝库,负载着温州南拳的套路演练、招法运用、仪式禁忌等诸多信息,传承人是温州南拳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通过刻苦的学习、练习,潜心揣摩,广览博采,以超人的才智和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温州南拳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保护好传承人就是倡导温州南拳文化延续性的重要措施。温州南拳是由传承而得以延续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选定好、保护好温州南拳代表性传承人是温州南拳传承与保护的关键环节,乱选、错选传承人会带来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7结论与建议

(1)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温州南拳的社会文化价值,加强落实制度管理,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实现温州南拳的保护和传承。(2)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地方高校要整合社会各类科研人员,加强温州南拳文化的挖掘工作,提高学术理论研究水平。(3)发挥地方学校教育优势,走“体教结合”之路,鼓励“南拳进校园”,“南拳进课堂”,加强青少年人群的培养,实现南拳从娃娃抓起的目标。(4)加强与全国其他武术流派、南拳拳种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温州南拳的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适当时机实现南拳的商业化运作。(5)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温州南拳事业的发展,立项专项经费,给予南拳传承人一定的经济补助。积极努力把温州的南拳项目申报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温州创建温州南拳博物馆,申报建立“中国南拳之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J].法律文件,2011(2).

[2]浙江省体委武术发掘整理办公室.浙江省武术拳械录[J].武术书籍,1986(10).

[3]金文平.温州柔功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袁镇澜.古越武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虞定海,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6]辛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保护与利用[J].河北学刊,2008.

[7]王岗.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武术的危机与出路[J].搏击・武术科学,2009.

[8]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