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十篇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十篇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7:03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1

关键词:优质护理眼科老年病人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64-01

优质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的水平。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盲人量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盲人,占全球盲人的18%,我国老年人在眼科患者中占大多数[1]。因此,充分认识到眼科老年病人护理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改善老年病人眼部健康,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势在必行。

1眼科老年病人优质护理在推广上存在的问题

1.1对眼科疾病的认识。眼是人体最重要的视觉器官,其健康被每一个人重视着。眼科疾病,不仅局限于年长者,其中不乏青春少年,他们渴望光明、多彩的世界,对其康复更充满了期待。眼科在综合医院里常被灌以“清闲科室”之称,加之眼科疾病的病程短、周转快,在基本的治疗护理后,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时间不足。这样,期待与现实往往有碰壁,不利于优质护理的展开。

1.2专科护理人员方面。

在我国眼科专科护士人才缺乏、培养模式和制度缺乏。部分护理工作人员观念陈旧,对护士角色认识不足,仅停留在查视力、验收等机械操作方面,不能有效胜任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在眼科护士受教者和培养模式方面,护士缺乏系统学习眼科理论知识,临床工作后,常由同样没有接受过专科教育的高年资护士带教,最后只能成为“经验式成长的护士”。护士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集中体现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2]。故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也关乎着优质护理的推广。

1.3老年患者自身因素。眼科疾病中老年人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他们不仅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分辨能力差,同时缺乏眼科医学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并执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这一需要特殊护理的人群却因社会、家庭价值感的下降,加之不愿给家里增添额外的经济负担思想,最终易形成脆弱、敏感、易怒、悲观的心理特征,这类特殊人群给优质护理的推广带来了挑战。

2对策和要点

2.1建立建全眼科专科护士制度,形成专科特色。护理人员灵活运用护理程序,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融入护患有效沟通技巧、礼仪知识,树立专科职业形象,以消除偏见,提高病人对眼科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对眼科护士实行分层管理体制,给予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低年资护士主要承担基础护理工作,高年资护士以治疗性工作并负担授课、讲解眼科知识的任务。每月对眼科护士进行理论、技能双考核,以提高护理服务,形成专科护理特色。

2.2提升并落实临床护理服务。在准确分析眼科老年病人优质护理难以推广的原因后,最主要的是落实临床护理服务。眼科护士在做好老年人的基础护理的同时,也应将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来。本着“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到“三个主动”:主动与患者沟通、主动换位思考、主动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留给老年人一个微笑,一句问候。把关怀融入到细节之处:为老年人喂药时的一杯开水,电梯、窗口、门诊处护士的主动引导等。

2.3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眼科病人对手术有极大的恐惧和对术后效果有较高的期望值,眼科老年人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悲观,由于视力、年龄等因素对外界语言格外敏感,温和体贴的语言,恰到好处的心理疏导,针对性强的个人护理等都会使患者感到欣慰[4],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不愿给家庭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而担心手术,所以要耐心细致地使患者了解手术完全性和康复注意事项,使其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积极配合,与患者的亲属进行积极的沟通,讲解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充分调和患者的社会支持,解除老年人患者的心理顾虑。

3小结

优质护理工作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生物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它在眼科老年病人的的广泛推广会转变瞻客护士思维,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性,促进病人疾病的恢复,赢取病人最大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罗伟.社区防盲治盲工作浅谈[J],社区医学杂志,2009,7(4):70

[2]王红霞,杜微,李德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劳教体会[J],山东医药,2009,49[7];100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2

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工作简报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使医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强劲提升,医院门诊量80万人次、出院病人2万人次、自制制剂年销售1500万元。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形成特色优势明显的专科体系。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我院确立了以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建设为龙头,以名牌带动中医药发展的战略;以二级分科建设为拓展,树立做精做优中医专科的理念;以专病建设为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途径。在现有肛肠、针灸、心内、皮肤四个省级重点专科的基础上,加大妇科、骨科、内分泌、微创外科等科室的建设,近年来,我们加强“神农堂”建设,做实中医继承工作,把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融入于医院建筑与环境建设中,将神农堂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医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造就了一批名老中医,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组织力量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通过名医带徒、跟师学习,继承了名老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制定了一批协定处方,开发了专科制剂,不断丰富中医药学术理论,提高科研水平,近四年,医院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承担部级课题4项,省、市级课题18项。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协作,推广适宜技术,不断引进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中医药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每年举办针灸、推拿、敷贴、手法正骨等简、便、验、廉适宜技术培训班十期以上,不仅提高了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更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和文化特色。

二、中医临床科室能注重中医特色优势的建设与发挥。目前我院有一批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门诊。每个病区都建立了单病种中医的诊疗常规。辨证论治优良率、中医治疗率逐年上升。中医的康复中心、亚健康治疗中心为功能障碍性病人的恢复期、康复期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随着医院整体实力的提高,医院把重心放在多发病、疑难病、急危重病等病种上,在临床治疗中倡导“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提高中医药在治疗中的参与率,医院制订了中医干预政策,明确规定了外科在收治病人过程中要有中医治疗方法和手段,对病人的会诊、术前讨论都要请中医人员参加等。同时医院重点加强制剂中心建设,使制剂中心成为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的显著特征,目前已生产二十种剂型,94个品种使医院真正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新格局,不仅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促进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可持续发扬。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3

大家好!

首先衷心的感谢院领导给我们创造了这次竟争上岗的机会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我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一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我们医院健康、和谐发展增添一份靓丽的色彩。

我叫,今年32岁,护理专业大专毕业,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3年,先后在普外、脑外、骨科、内科等科室和社区门诊工作,刻苦钻研了各专业的护理理论,熟练掌握了各专业的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护理工作管理理念。忠诚正直、以身作则、顾全大局、敢于创新、服务至上,这既是我做人一贯尊崇的信念,更是我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指南和真实写照。正因为如此,我才有足够的勇气和百倍的信心走上今天的演讲台,参加慢性老年病房护士长的岗位竞聘,为把我院慢性老年病房建设成我市乃至整个湘赣交界地区的区域性老年病中心病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当然,无论竞聘成功与否,我都将终生酷爱我们的护理事业,永远铭记南丁格尔誓言。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一方面,加强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显得相当重要;另一方面,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急需通过深化医疗改革,完善法治管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医疗护理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医疗护理环境和氛围,切实加强慢性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

首先,我们必须掌握老年病的特点,如老年病人病因不明者甚多,且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意识障碍;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关节位置觉、痛觉及冷热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和变数,才能真正做好因人施护、因病施护。

其次,我们有必要对老年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避免医患纠纷。如规章制度是否落到实处,护理质量监控措施是否得力,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否正常发挥,护理用品的质量、护理操作的解释、有无违反护理操作规程等等,此外还有老年病人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而引起医患纠纷。

因此,我们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学习掌握是基础、工作落实是关键、不断完善是保证的工作理念,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认真履行护士长职责,与护士们一道,团结友爱、共同学习、努力工作,办出慢性老年病房的特色,干出卓有成效的事情。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4

1.1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经济实用、创伤小、无痛苦、见效快、易接受等特点。其操作如拔罐法、刮痧法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在民间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常见有家庭自备火罐、刮痧板等。但随着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2006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规定护士执行中医护理技术时必须遵医嘱。在医院,护士必须在有医嘱的前提下方能对患者进行操作。但是一方面由于中医治疗起效慢的特点,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存在偏见,对其认可程度低,认为这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法;另一方面,很多医生更倾向于对症治疗且立竿见影的西医技术,这些因素都极大程度地动摇了人们学习发展中医护理技术的积极性,制约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发展。

1.2整体护理缺乏中医特色中医护理的理论来源于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环境、社会密切相关。中医学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界及社会的关系,进行辨证施护。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中医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患者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指出,提高中医护理技术,以发展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但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因症候难辨,导致护理措施单一而流于形式。

1.3中医护理科研开展滞后中医护理虽有几千年历史沉淀,但由于在传统中医临床实践中一直医护不分家,直到建国后中医护理学才获得独立发展的机会,故其真正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有些技术一直沿袭原有的传承,缺乏创新。护理科研人员的一个薄弱环节,表现在科研项目少、缺乏深层次的前瞻性的大样本的随机的对照研究。有学者研究了2005年1月~2008年12月发表的有关护理研究的论文,共有62133篇,其中,关于中医护理研究方面的论文只有390篇,占所有护理论文总数的0.63%。开展中医护理科研的课题少,科学性欠严密,缺乏创新性,真正有价值、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课题较少,相关论文也大多是对一些已经开展的中医护理操作进行总结性的研究,缺乏创新项目及专科项目,因此需要进一步挖掘中医护理的潜力,提高中医护理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2解决中医护理临床实践问题的对策

2.1重视中医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使全院护理人员每年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培训时以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基础理论为重点,因人施教,分层次训练,力求人人掌握、人人能操作。学习过程中采取中帮西、西学中的学习方法,互相取长补短。以中医护校的护理为主,从理论到临床指导西医护校毕业的护士,正确运用中医护理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为目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且通过自学和请教老中医的方法,提高业务水平。鼓励护士通过自考、函授等继续教育方式,取得中医护理专科、本科学历。对护士实行按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分层次上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充分调动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酌情开展治疗项目的奖惩机制。如本院以科室为单位,根据各专科不同特色,开展相应的专科中医护理,设置一定的指标,每季度总结对比各科室中医操作的数量及疗效,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未达标者则予适当的处罚。

2.2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让更多的人走进中医,理解中医,接受中医的治疗与护理,宣教是关键。在老百姓中宣传和提倡“未病先防”“药膳同源”“内外兼养”的养生、保健知识和观念,让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医药文化,真切地感受到中医药的方便与实惠,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如本院在电梯内以及电梯口放置中医养生知识宣传专栏,病区走廊以及各住院部相通的天桥两侧墙上建立中医文化墙,各病区护士站内放置中医养生宣传册,院内中医师定期赴老年大学进行养生讲座等,消除患者对中医操作的不信任感,以取得其支持和配合。对于临床中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适应证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医生沟通、协调,与医生达成一致意见,取得医嘱后,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如本科室针对便秘的患者采取大黄粉敷神阙穴,针对眩晕的患者采取王不留行籽按压耳穴,针对失眠患者采取中药艾叶泡脚,效果显著。而在其他科室,也都开展了相应的中医护理操作,如肛肠科的中药灌肠法,消化内科的艾灸法等,对症施护,效果显著。

2.3推动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的融合中医护理的开展,使整体护理内涵更丰富,有助于整体护理模式的建设,也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对中医界的护理人员来说是新的课题和挑战。借鉴现行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实施“四诊-辨证-施护-评价”的有中医特色的护理程序,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患者的生理、心理、饮食、环境、社会因素等,视作一个整体,通过细心地观察患者的情志、气色、舌苔、脉象等外在的变化,认真听取其主诉,结合具体情况,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方案。

2.4增强中医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首先要把中医护理科研纳入护理管理的议事日程,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改变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其次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护理人员通过网络查询及检索,收集最新的中医护理学数据和护理学信息资料,高水平、高起点地确定中医护理科研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3展望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5

(一)完善新老院区科室交接工作,确保护理安全

1、创建新院区科室文化,贴合科室专科特色,合理规划新院区科室环境建设,形成物品摆放方案,规范新科室病区内物品放置和标识;

2、完成新院区胃肠外科护士全面培训,快速进入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并加强专业素质和心理素养,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形象,通过网络多种形式做好新院区胃肠外科的宣传;

3、做好老院区财产交接,确认搬迁前各种物品的到位,制定护理衔接方案,并组织实施;

4、全面保障文案资料的完好转移,根据新院区及科室特色重新整理、修订各种护理工作流程、专科护理工作指引;

5、研究制定搬迁护理安全应急预案;

6、准确评估住院病人病情,按轻重危病人合理转运,确保搬迁时住院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

(二)巩落实《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提升护理质量

1、全面落实《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按照《细则》中涉及的护理方面的条款,逐一细化分解,重点做好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继续修订和完善与护理质量相配套的指导、质量标准、考核方法等,对方案执行、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反馈,使护理体系和护理管理更加系统、规范;

2、建立符合胃肠外科的护理路径,完善各项流程,确保所有护理行为都有流程和标准。在原有常规操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专科操作的流程,同时完善疾病的护理流程。严查游击习气和不良习惯,不放过工作中的任何细节缺陷。持续从护士长日常工作每个环节入手,细化指导每项工作,务实求真的督查日常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

3、保障护理安全,实现无差错护理。加强对护士的环节监控,对新上岗护士必须加强管理,做到重点带教、重点监督,严格按照准入制定进行工作安排;加强对患者的环节监控,对于重点病人进行重点监控和评估,严格交接高风险病人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成立专科特色护理团队,开展伤口造口门诊

为了体现科室专科护理特色,预计明年在专科护士黄咏霞、罗蓉、董文娟的带领下,开展以下护理活动,促进患者健康与舒适,打造合适护理品牌效应。

1、开展“胃肠好动力”,实行期间,我们对患者胃肠道疾病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目的是为了促进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减轻术后腹部胀气,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2、造口护理三部曲,采用“护士为主,家属观摩家属为主,护士辅导家属独立操作”,规范造口护理,减少并发症,患者出院后采用造口门诊、微信平台等方式持续关注;

3、关爱伤口人群,关注术后切口难愈合患者,采用新型换药技术为患者解除了痛苦,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住院日,为医患解除心理压力;

4、以科室伤口造口治疗师董文娟牵头,造口师黄咏霞、罗蓉协助,成立伤口-造口门诊,为伤口-造口患者提供就诊便利和高专业的护理服务。

(五)积极开展护理创新,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1、鼓励科室护理人员积极撰写护理论文,并列入护士考评项目,全年科室发表护理论文2篇以上。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6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在市、县行政领导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院紧抓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机遇,加强医院管理,改善诊疗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强化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1、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及《2017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精神,医院一是制定了《中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自主招聘医技药护专业人员的管理规定》、《中医院行管考核管理规定》。二是成立了由院长 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改革领导小组。三是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实行短期、长期聘用合同制,逐步完善晋级、晋升、降职、降级、解聘、辞退制度。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考核工资制。扩大了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将技术、管理、效益等生产要素纳入分配方案之中,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任副组长,药剂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医院基本药物的实施方案。  (1)、对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医院现有西药品种203个,中成药品种114个,共计710个,其中基药251个,占全部药品品规数79%。中药饮片408种,中药配方颗粒288个,对以上药品(包括非目录药品),医院药剂科通过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在网上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其药物生产企业资质合法,均为达标企业。    

(2)实施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医院建立了以医疗质量、用药规范、工作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了绩效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了服务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3)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督    

医院严格基本药物管理制度,强化了对基药进货、验收、储存、调配环节的监督,加强了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了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保证了基本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    

3、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中医政策的落实: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院根据国家有关精神,制定了一系列中医药优惠政策:一是向群众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理念,引导民众崇尚中医、相信中医、选择中医,促进医务人员热爱中医、使用中医、发展中医;二是搞好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组织中医药人员认真学习四部(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经典著作,并认真组织考试,近年中医人员考试合格率为100%;三是鼓励中医人员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手段治疗疾病,规定中医门诊处方量不得低于40%,中药销售额不低于药品销售额的35%,住院部中医处方量不低于50%,中药治疗不低于60%,销售额不低于药品销售额的25%;四是中草药处方量及收入较上年增长迅速。2020年医院中草药处方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2%。中草药收入:至2020年10月比去年同比增长32.7%。五是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门诊比例由之前的18.2%增加到23.5%,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到36.58%,中药饮片处方比例达31.52%。六是门诊、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及住院天数稳步下降,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社会群众对医院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4、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情况    

一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了门诊预约服务和特殊病人的绿色通道,优化了急诊和门诊流程,使病人随到随查,随到随治。二是改善就医环境,开展便民服务。医院实行单休日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医药特色护理”及“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三是努力建设中医特色专科,医院针灸康复科、肛肠科现为渭南市重点中医专科。医院从资金、人员、设备购置等方面加大其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中医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四是落实市、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将中医服务项目的报销费用在原比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鼓励参合群众选择中医药“简、便、廉、验”治疗手段。    

二、中医药治未病工程的建设与推进      

医院成立了中医药“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治未病”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制度及职责。二是开展了“治未病”诊疗项目20余项,主要为:药物帖敷疗法、针挑疗法、断食疗法、推拿疗法、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热敷疗法、冷敷疗法、梳头疗法、雾化吸入疗法、药物熏洗疗法、药酒疗法、药茶疗法、艾灸疗法、蜡疗法、耳穴疗法等。三是加强对“治未病”工作情况的评估,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保障“治未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1、中医科室建设及人员配置    

医院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合理设置了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中医药临床科室;同时设置了药剂科、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医院不断引进医、药、护等方面的中医药人员,优化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医院现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医院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6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3人,临床科室负责人70%具备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相关专业六年以上或经过西学中等培训。医院目前开设的6个病区中,4个病区设有中医综合治疗室,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设在针灸康复科。    

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我院被白水县卫健局设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医院成立了适宜技术推广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多媒体技术推广教室(100余平方米),负责全县中医药培训与考核工作。医院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职管理人员2名,专兼职师资人员3名。配置了三维多功能牵引床、中药熏蒸治疗仪、多功能电动牵引椅等数十种适宜技术推广设备,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项目8项,如电针治疗偏头痛、非药物治疗颈椎病、刮痧防止感冒技术、温补法治疗慢性胃炎等。2020年全年,医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3次,培训人员总数182余人。    

3、对农村或社区的中医药服务    

2020年,医院基层指导科开展了对各乡镇卫生院医生

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共计150余人参加。医院与尧禾、收水、西固、雷村四个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帮扶,采用接受进行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全年对口支援下派医务人员共8人,接收基层医务人员进修5余人。

四、继续医学教育和支农工作 

医院派出1位年青医师到省中医医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

全面培训,以提高年青医师的执业水平。我院与陕西省中医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与市中医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单位,医务科负责此项工作。另外,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讲座。 

五、“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创建评审工作。

今年3-8月份,医院多次组织职工开展创建“二甲”

中医医院培训会,累计参加培训人员300余人次,让广大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结合“全国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多次去蒲城县中医医院参观学习,并邀请市中医医院、蒲城县中医医院专家来我院进行指导,9月12-14日,经省级专家组的检查评审与验收,于10月24日我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渭南市卫健局【渭卫发2020】39号)。

六、师承教育情况    

积极开展师承教育,培养了专科学术继承人。2020年元月我院石智勇主任中医师被陕西省任命为名老中医,医院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成立了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并配备了示教室,制定了师承教育计划与激励措施,同时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制定了《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专科学术继承人培养,配备了针灸铜人、火罐、艾灸、毫针等基础诊疗设备,同时配备了书柜、培训演讲牌,购买了中医经典书籍20余种,为名老中医配备了助手,8名中青年中医医生为继承人跟随其学习;

七、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针对医院“针灸康复、肛肠”特色中医科室及中西医结合的肝、肺、心脑血管、肝胆、乳腺、泌尿等优势明显的临床科室,医院一是加大人力、财力及设备的支持力度,今年在重点专科建设上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做好了针灸康复肛肠市级重点中医专科的评审验收工作。二是制定向中药饮片、院内制剂、中医适宜技术倾斜的激励方案,积极鼓励重点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三是聘请了全国中医知名专家吴茂荣主任医师到院坐诊指导。

八、中医文化宣传

今年以来,医院投资15万元对院内进行了中医文化氛围建设,院内设立中医文化墙,整修路面与绿化带;综合住院楼内设置中医文化展室,中医文化壁柱,楼道内悬挂中医文化知识、中医养生知识、健康教育等宣传牌,设置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示教室,中医药氛围浓厚。

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下基层、进村镇进行宣传中医药文化大型义诊活动5次,在县城广场积极参加中医药法颁布一周年大型义诊活动、世界肝炎日、爱耳日、结核病、艾滋病防治、预防接种等宣传义诊活动13次。

九、控感工作

1、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医院建离了医疗废物贮存点,配置了专职人员、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及监控设施,1到10月份医院感染监测出院病例467人次,无医院感染病例,无漏报病例,医院感染率0%。院内感染、医疗废物知识培训4次,考试2次,培训合格率90%。科室做到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院内及运送途中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买卖等情况,无意外事故发生。1-10月份共收集转运医疗废物2621.56公斤。

2、1-10月份共上报传染病15例(乙肝15例)、肺结核疑似病人0例、无手足口病0例。查现行病例无漏报。传染病知识培训4次,传染病知识考试2次,合格率95%。3-4月份分别进行结核病、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各1次。

十、护理工作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完善各项护理指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7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不断增加的老年人的个体和群体特点决定了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疾病护理者,而是健康照顾与促进者、教育与咨询者、协调与合作者、组织与管理者、研究与应用者等多种角色的综合体。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解决老年人的失禁、进食、跌倒、睡眠、皮肤、意识、智能障碍等专科常见护理问题。同时作为健康促进者,帮助老年人改变其生活方式以实现最佳健康状况,帮助老年人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教会老年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病情,如何照顾使老年患者更舒适,对老年人常见病进行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在医疗团队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在个案管理模式中,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全面负责患者在疾病转归过程中所有与治疗相关的事务。一方面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与医生进行协调沟通,协助医生做出判断和决策。有研究表明,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对新出院的老年人进行随访,明显降低了老年患者的再入院率。但是,护士并不是万能的,为了老年患者能够获得更专业的整体性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还应与营养师、康复师、心理治疗师等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同时,每位护理人员都是管理者,既要管理和监督护理助手的工作,还要负责老年患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统计,老年患者健康档案的整理与统计,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另外,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研究者的角色对于老年护理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成果用于指导老年护理实践,可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做好老年护理工作时开展研究并不是主要目的,而应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指导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的整体水平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步。因此,老年护理专业人员身兼多种角色,只有经过系统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每个角色。

二、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

1.国内外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标准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核心能力最早始于美国,继而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美国高等教育老年护理协会、美国护理联盟等部门制定了《美国护理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及课程指南》,其中包括了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高质量护理的核心能力的11项模块: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健康评估;专门技能;健康促进、危险减低及疾病预防;疾病管理;信息和健康照顾技术;伦理道德;人类多元化及跨文化护理;健康照护的全球化;健康照护系统和卫生政策。这些能力能够指导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和临床实践,确保学生在所有环境中都能胜任老年护理工作。美国老年学会建议老年护理专业学士课程培育其成员应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增进健康促进及安全的能力;评估照顾需求的能力;拟定照顾计划及协调相关服务的能力;专业间团队合作的能力;支持照顾者的能力;运用资源的能力。我国老年护理工作逐渐从医院过渡到养老机构、社区、家庭,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艰巨,对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度的责任感、爱心、耐心及奉献精神是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需具备的最重要的的素质;博专兼备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研究表明,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应具备法制观念、熟练的操作技能、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和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护理专科技能在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中排在首位。另外,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的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见潜在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也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迫切需要的。颜君等综合从事老年护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和有关临床专家分别来自养老院、综合医院老年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意见,确定护理本科生在完成老年护理的学习后,能够具备:评价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教学能力;知识综合能力。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实地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由7个一级指标组成: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素质个人专业发展;教育指导能力。通过对4个地区10个单位的份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确定了老年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核心能力要求,主要包括独立判断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预见潜在问题的能力、应对老年突发事件的能力、心理干预及心理咨询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等。我国关于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处于分散状态,研究中尚无将能力和核心能力做出明显区分,缺乏系统的核心能力标准。因此,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在借鉴他人研究结果的同时还要考虑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标准,并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完善其核心能力标准。

2.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的培养能力本位教育是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的老年护理发展之路。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教育基本可分为4个层次,中专、高职、大学本科以及硕士,每一个教育层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各司其职,并以中等专科职业教育为最主要的工作人员。中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培训的是老年助手,他们主要从事生活护理工作,高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培养登记护士,登记护士的工作内容为除侵入性操作以外的所有护理工作,并接受注册护士的监督与管理。大学本科阶段主要培养注册护士,从事较为高级的护理工作,如静脉给药、伤口评估及护理、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等,同时还要对登记护士和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授予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大部分在养老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医学高校从事老年护理教育工作或政府职能部门从事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在职护理人员可以接受老年护理培训,接受过老年护理培训的护士更容易注意到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对于早已迈向高龄化国家的日本很早就已开始重视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日本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按照学历水平由低至高分别是护理员、助理护士、护士、老年专业护士、老年专科护士。我国老年护理学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老年护理院、老年病院、老年公寓。现阶段,老年护理领域的专门人才非常匮乏,专科护士培养正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有少数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构建了“德技并重,工学结合,课证相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设置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培养老年护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类型养老机构及其他相关领域,也能胜任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护理工作,服务对象主要为健康、亚健康或患病老年人群。该校在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培养老年护理学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各个层次的培养都已经开始,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但是各层次的老年护理教育都处于探索阶段。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8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心态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干部保健管理部门不断更新观念,抓好制度落实和医护人员的培养教育,医院也加强了干部病房的建设和投入,改善就医条件,完善医疗设施,在职称晋升和进修培训方面对干部病房医护人员实现政策倾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了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医疗科研教学工作齐头并进,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保健队伍并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壮大,逐步使干部保健工作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干部病房成立20多年来,通过广大保健医护技管人员的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在日常医疗护理、危重抢救、疾病预防和老年病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出色地完成了干部保健对象的健康体检、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保健等各项保健工作。

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在干部保健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1 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1.1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是由保健对象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他们的保健工作,使他们安度晚年、老有所医是干部保健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对我党历史的充分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好弘扬。总书记曾多次对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做过重要指示“医疗保健工作既是医疗服务,又是政治服务,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国家和发展的大局,无论有多难,任务有多艰巨,都要把这项工作做好”。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保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1.2加强干部保健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要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仅要求他们思想素质好、科学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而且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承受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干部保健工作,搞好预防保健和医疗护理来提高干部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党的事业做贡献。

1.3医院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视。干部保健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医院和科室领导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干部保健工作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领导,依靠领导。我们负责管理的部门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向分管干部病房的院领导定期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是保健对象的健康情况、保健医护人员的培养教育情况、病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领导的指示及时解决问题,使干部保健工作顺利发展。

2 加强培养教育,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医疗保健队伍。

“干部病房没有专业,干部病房的医护人员没有技术,干部病房的医疗水平不高”这是多年来人们对于从事干部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评价。这一偏见使得干部病房的医护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在当前这样的竞争年代更加不安心在干部病房工作,严重影响了干部保健队伍的稳定,制约了干部保健事业的发展。

2.1加强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和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干部保健医生不仅需要良好的服务态度,更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所以,干部病房的医护人员必须有好学奋进的精神,要树立“要被别人看得起,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的意识,不断钻研业务,学习新技术新疗法,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学科建设,确立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特长,逐步建立干部病房的优势,以更好地为干部保健对象和老年患者服务。

2.2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在干部保健工作中老专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深得领导同志的信任。发挥他们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充分发挥老专家的医疗技术专长,为干部保健对象服务,其次要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向中青年医务工作者传授医疗技术,传授优良的医德医风。

2.3完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近年来,我院为了提高干部保健医疗水平,制订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干部保健工作条例》,确定了干部病房的目标、任务、工作制度和各级人员职责,并严抓落实,奖惩分明,实行缺陷管理,调动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干部病房的硬件建设、医德医风、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等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3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医疗保健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水平。

3.1设立并保障就医关爱绿色通道为了给干部保健对象提供优先、优质、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我院开通了就医关爱绿色通道。干部保健对象在门诊体检、就医和住院时可以提前预约,医院安排副高以上的专家接诊,并由专职护士全程陪同检查、交费、取药,确保了他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3.2重视体检工作、建立健全医疗档案健康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身体所存在的健康问题,所以我们在干部保健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健康体检。我们结合近几年疾病谱的变化,并根据每个干部不同的年龄、即往身体状况、上年度体检结果,制定体检项目和内容,在指定必查项目的基础上,再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可选项目,避免查体流于形式,力求个体化,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每个干部建立《健康手册》,保存好体检结果,针对查体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健康指导和诊治措施,并定期回访,使得体检和保健、医疗之间保持连续性。对于体检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科学统计,体检结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疾病谱的新变化,要及时向省保健委员会和省保健局等上级管理部门做汇报,以便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9

关键词:老年社会化;医院服务;发展模式

1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于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已进入老龄社会,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且地区发展不均衡,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

2老龄人群对健康需求的特点

2.1多元化健康教育、急症救治、慢病防控、疾病康复、临终关怀、心理干预等,形成了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的多样化。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中,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指导最受欢迎,分别占总人次的37.6%和30.3%。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客观需求方面有慢性病系统管理、康复指导、照顾者培训、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主观需求方面有上门服务、慢性病管理、保健指导、健康档案、饮食指导、照顾者培训、专科护理、康复指导、技术性护理操作及家庭病床等。

2.2保健知识缺失医疗保健知识的欠缺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块短板,而老年人获得医疗保健知识的途径则更为有限。需求的首位是多发病的有关知识,其次是心理卫生保健知识、饮食与运动指导[2]。老年患者最喜欢阅读和听讲座两种形式获取知识,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能使老年人更加乐意接受各种增强身心健康的方法,并且与相关健康工作者多交流,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的传授。

2.3治疗周期长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表明,老年人群中60%~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种疾病,疾病的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如加上治疗好转后的康复时间,平均住院日远高于普通患者。

2.4盲从性看病难、看病贵,以及保健知识的欠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盲从性,医院内出现的"医托"、街边的各种"治疗体验馆"的存在,客观地表明老年人求医问药盲目性及从众心理。而老年人的盲从使本已不规范的医疗保健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2.5医疗费用高,支付能力有限与总人口相比,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而目前缺乏为老年人制定的专门政策措施。目前,疾病谱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根本性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我国居民疾病中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是一种长期累积性疾病,主要侵袭对象就是老人。据统计,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医药费用将占用其一生医药费的80%以上,老年人住院费是平均费用的1.44倍[3]。与高支出相对应的是老年人较低的支付能力,绝大多数老年人已经退出劳动领域,收入大幅减少,经济状况较差。

3老年人群健康保障体系现状

3.1政府各部门协作问题国家对老龄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等专门管理协调机构,另外,民政、劳动保障、卫生计生委等部门都在智力于做好老年人健康保障工作,且在养老、医疗保障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阶段的健康保障机制仍存在弊端。政府各部门虽然各有分工,但缺少必要的协作与沟通,例如:民政部门主抓养老机构的体系建设中,养老院很难为老人们提供快捷便利的医疗需求,也未建立与医疗机构相关的联运机制;国家卫生计生委近年推出的居民健康卡是一项重大的惠民举措,具有前瞻性,为实现资源共享、异地就医打下了基础,但与劳动保障部门实施的"医保卡"是何种关系,能否合二为一,真正方便患者使用?

3.2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国家并未有一套针对老年病医疗机构的评价体系,许多综合医院认识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性,纷纷成立了老年病房,也出现了各种体制的老年病医院,但多是从供需角度、自身利益出发,很少体现公益性,更缺乏适合老人的就医和转诊流程。

3.3医院服务内涵建设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是"以患者中心"医疗服务宗旨的延伸,医院虽采取了很多举措来提高服务质量,延长门诊时间、建设绿色通道、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等等,但候诊时间长、诊查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在现行体制下无法改变或不愿改变的事实。

4老年医院服务模式建立的意义

医院服务模式的发展变化,是适应老年社会化的需求,也是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问题已经是现今健康服务业需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4],老年专科医院的建立是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补充,是体系的核心,只有完善的老年医疗体系才会使老年人真正享有质优、价廉、安全、适宜、方便、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健康服务需求,才能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与生活质量。

5转变医疗服务模式,适应老年化社会发展

5.1倡导建立老年专科医院建立老年病专科医院的评价体系,作为完善医疗机构评价体系的必要补充,是适应我国医疗保障现状的必然,老年专科医院应有其特定的专科地位、鲜明的老年专科医院办院宗旨,注重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将老年病整体治疗康复能力作为评价重心,突出老年病服务特色。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功能定位、管理经营评价考核指标都应区别于综合性医院。更应侧重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同时强调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服务效率的考核因素。

5.2以老年专科医疗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应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明确功能定位,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老年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应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5.3建立老年医疗的服务模式老年医疗服务模式应从单一的疾病治疗转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心理干预、康复为一体的整体服务模式[5],目前的综合性医院很难实现这一模式转变,老年病专科医院的建设应围绕这一模式,强化医护人员职责,强调社会心理干预、功能康复、舒缓治疗和生命关怀,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全面分析,维持老年患者的功能完整性和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老年病房可依托现有医疗平台,探索开设无陪护老年病房,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医疗护理,将老年无陪护病房发展成集医疗、护理、养老和康复为一体的病房模式。无陪护病区采取健康教育、医疗、护理、心理干预、康复、托老、临终关怀等多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无陪护老年病房的运营理念重点是将护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让患者及其家属真正得实惠、享便利,所提供的人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服务让人印象深刻。老年病房可结合不同患者的自理情况,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全护理型、临终关怀等类型,并根据收治对象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服务内容;根据患者和家属的要求,设置"无陪护全程托护病房",接受医护人员全天候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为老年患者提供保健和活动场所,为老年患者提供丰富多样的无陪护服务,满足老人们的各种需要。

5.4制订行业标准,规范医疗行为行业标准的缺失,使老年医疗服务整体质量不高,规范性差,医护团队的配备、查房的标准、护理的范畴、环境建设、服务流程均应建立统一评价标准,严格落实老人们的安全目标,形成标准的老年慢性病治疗病房、长期护理病房、康复病房及临终关怀病房。老年专科医院应充分重视老年医疗照料的连续性,诊疗及护理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并逐步向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其他机构推广,使老年医疗服务进入一种规范化管理状态。

5.5重视老年人心理干预了解老年的心身特征,针对老年期常见的心身疾病和防治方法,解决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加强老年人的心身保健。每位老年人的具体心理状况不同,针对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对不同个体实施具体化的干预方法。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使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重建健康的方法和态度,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采取综合干预方法,耐心和患者进行交流,讲解相关心理知识,解答老年人的心理疑问。目前,精神疾病的早期防治和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R].2011.

[2]张冉,高玉霞.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及干预现状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杂志,2011,31(14):2797-2799.

[3]刘晓强,朱吉鸽.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研究与构建[J].国外医学,2009,26(4):177-181.

老年病科护理专科特色篇10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老年护理学;护生;真实体验

我校于2010年开设护理学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并于同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在其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老年临床护理综合训练》课程,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进行授课。pBL是以学生为主体,小组讨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的病例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学习的过程,在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自学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1]。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以及妇产科护理等[24]多个护理领域广泛应用,在老年护理方面涉及较少[5]。pBL案例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是护生讨论的基础,在pBL学习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67]。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研究对象为我校护理学院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护生。纳入标准:①学制为4年的全国统招老年护理专业方向三年级护生;②已修完《老年临床护理综合训练》课程的护生;③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缺席课时者。访谈人数以资料“饱和”为原则[8]。

2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

案例来源于我校《老年临床护理综合训练》课程要求,课程共18学时,每次3学时,共6次课。2013级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本科护生,两班共96人,每班分5组,每组1个案例。10个案例均采用四幕形式,案例涉及老年痴呆、老年骨折、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老年性疾病。案例的编写由本校教师在借鉴他人案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再经小组反复讨论后完成。

2.2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前与访谈对象约定访谈时间、地点,并向访谈对象说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方法并取得录音的知情同意,承诺保护访谈对象的隐私,取得访谈对象的理解和配合。资料收集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由2名研究者对应1名访谈对象进行访谈,1名研究者提问,另1名研究者进行笔录,访谈时间持续20min~30min;访谈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访谈对象的表情、语调等非语言性信息。

2.3资料分析

访谈结束后及时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转录为文字,进行整理并提炼出关键语句。依照S1~S17的顺序对访谈对象进行编码。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归类,经过分析、对比和类属归纳,最后提炼主题。

3结果

3.1主题1:案例的老年护理特色突出访谈对象表示案例的老年护理特色突出。S3:“这个病例提出他70岁了,多病共存,本来用的药就比较多,要进行手术,有些药可能要停,我觉得这个是一个老年特色。”S9:“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如何跟老年人沟通,老年人记忆力不太好,一会想起这个,一会又想起那个,觉得诊断还挺困难的,得有耐心才行。”也有访谈对象认为护理偏向常规护理。S1:“…我就会觉得做老年病这方面,其实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常规护理上,没有体现出老年(护理)的特色。”

3.2主题2:案例的题目具有吸引力访谈对象认为案例的题目非常有趣,有看下去的冲动。S5:“刚看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觉得有趣味性(笑),是什么让一个数学老师不知道100-7=?然后大家就开始想到底是为什么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S16:“我们看到案例的题目,奥,孙奶奶的最后9个月就剩9个月了,就给了我们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就是一个临终的病人,就想看看到底是为什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想赶紧看故事。”

3.3主题3:案例的来源真实访谈对象认为案例一些预料范围外的病情发展是有利的。S5:“预想的是这个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挺漫长的过程,但是案例到第二幕的时候突然就严重了,这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也让我们意识到病情不是按照课本上讲的步骤发展的。”S7:“因为他就喝了一个皮蛋瘦肉粥就发生呛咳意外,临床上可能也会发生,感觉还是有点勉强,但是也有种自己在临床上看到的感觉,很真实

3.4主题4:案例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性访谈对象表示通过pBL案例的学习,对实际生活有很大帮助。如S2:“就是对亲人、家人啊,有时候我就去我姑奶奶那,年龄比较大了,80多岁,出现挺多老年病,我就利用我自己能想到的给她答疑出来。”S5:“我觉得会引起我的重视,对这方面可能会关注的更多一点。还有以后自己工作以后对老年人应该多一些这方面的关注。”

3.5主题5:案例的层次不分明访谈对象认为案例第一幕相关知识点暴露过多,提出的问题较多,覆盖了后面幕次的问题。如S4:“从我们看到第一幕我们就提出了很多问题,到后面的三幕,就发现前面好像都已经解决了,感觉渐进性不强了。”S11:“我们组讨论第一幕的时候,讨论出来的结果就包括那些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包括那些预防并发症的(问题),所以我们到后期案例再涉及的时候,就相当于重复了。”

3.6主题6:案例内容的字数过多访谈对象认为案例内容过长,不够简练。如S1:“幕次内容尽量简略一点,感觉疲惫了,太长了。”S3:“第一个感受就是我们的这个案例真的是好长啊(声音拉长),就像幕次一它就有一页多,后面还好一点,应该再精简一点。”也有访谈对象表示案例较长可以给出更多的信息,方便讨论,如S14:“我觉得给的越多才能更好地分析。”

4讨论

4.1pBL案例要突出老年护理专业特色

在周明等[9]研究的pBL案例评审规范中,4个评估维度之一就是对案例专业特色的评估。访谈对象表示其所使用的案例具有老年护理特色,如案例C1、C7的老年痴呆,属于典型的老年疾病,老年护理特色比较突出。也有访谈对象表示常规护理较多,老年特色体现的较少,这在王岚等[10]的研究中也有体现。这与一些老年疾病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老年护理特色有关。如C6的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就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特色护理。

4.2pBL案例的题目要具有吸引力

案例发展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让护生参与到案例中,这样做的第一个机会就在案例的题目[11]。如访谈对象S5就表示案例C7的题目“是什么让一个数学老师不知道100-7=?”非常具有吸引力,特别想继续读下去。案例的题目是护生首先映入眼帘的,直接影响护生被这个案例吸引的程度。一个好的pBL案例题目可以将护生迅速地带入到案例情景中去,使护生更快速融入案例中。

4.3pBL案例的内容要具有真实性

基于Knowles的成人学习理论,当人们面对真实的学习资料时,学习会更有效。访谈对象表示他们所使用的pBL案例符合临床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病情的发展转归,增加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护生学到的知识要运用到临床实践中,pBL案例要基于真实的病人。由于老年疾病的复杂性,在编写案例时要防止将老年疾病作为一种简单的直线式病程展现给护生。护生对临床老年疾病多维度时空交错发生发展的真实体验较少,对突发情况会抱有怀疑态度,这样的案例会引起护生的反思,对自己学到的知识重新评估,既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又说明病情的复杂性。

4.4pBL案例要具有清晰的层次性

pBL案例以四幕次、逐步推进的方式展开,护生要用“剥洋葱”的方法层层发现问题并阐明问题的讨论结果。有访谈对象表示案例的第一幕问题暴露过多,与二幕次、三幕次、四幕次的层次性不分明。“逐步披露”模式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幕就有太多症状和体征的暴露,问题也是逐渐呈现,可避免在前面幕次问题涌现过多的现象。这要求随着幕次的展开有新的线索出现,如随着病情进展,老年病人或家属回忆起新的信息。护生可以将新的信息纳入其假设中[12],每个新的假设都是基于新的证据,使pBL教学过程平稳发展。

4.5pBL案例的内容长度要合适

访谈对象表示案例的内容过长,重点不突出。案例内容过长会导致无用信息过多或暴露知识点过多的现象。在案例编写时要把握案例的长度,每一幕不超过200字为宜。有访谈对象表示希望案例长一点,可得到更多的知识点,这与该护生对pBL教学法的接受能力有关。pBL教学法中的医疗护理问题需要“结构不良”[11],并不是全部展现出来,可以在许多潜在的方向对护生进行引导。将不完整的病例纳入案例,为护生提供了一个复杂的现实场景,有利于培养护生接收、分析和处理误导或无关数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