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活中的遗传学十篇生活中的遗传学十篇

生活中的遗传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7:51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1

自2008年建校以来,我们秉承“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植根教育”的德育品牌,在传承和弘扬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环境建设,浸润“非遗”文化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学生养成优秀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学校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服务和管理,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非遗”文化环境的建设,共同营造“非遗”传承的教育氛围。学校筹建了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馆内以文字、图片、影像、录音、实物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春江风貌、人文春江、春江人家、儿时玩趣、人生礼俗、传统艺术、长江风情、春江故事等“非遗”项目主题,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春江、了解常州、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窗口。学校把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地方文化纳入到教育内容之中,使春江地方文化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使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学生们在“非遗”的环境中充分体验到“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自豪感,进而从小埋下了“仁、诚、勤、孝、善、礼”的“中国根”意识。春江“非遗馆”的建立,让“非遗”文化装饰了我们的德育环境,绿化了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师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课题研究,引领“非遗”文化

为了真正让“非遗”文化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春江非遗馆”这一资源,我们申请了新北区“十二五”课题《开发地方“非遗”文化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动研究》。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着力形成“春江‘非遗’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在课堂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构建并传承优秀的“春江‘非遗’文化”。例如,我们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们都掌握一项“非遗”特色项目,如剪纸、常州唱春、打莲响、蛋雕、黄梅戏、唱滩簧等。

为了将地方特色浓郁、学生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校园,我们举办了“非遗”课题研究成果的展览以及专题晚会,进一步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此外,我们还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让每一个春江小学的学子都“知遗、学遗、传遗”,从而让学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沃土。

活动建设,弘扬“非遗”文化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塑造心灵、培养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保证“非遗文化”课程化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各种专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体验中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

人人学“非遗”。为了让“非遗”文化深入人心,我们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程,为学生讲授“非遗”文化的历史,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习“非遗”文化。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调动学校师生通力合作的积极性,为学校“非遗馆”内的“非遗”物品设计了精美的标示牌,让每一个走进“非遗馆”的人都能一目了然地感知春江“非遗”文化的魅力。

人人说“非遗”。学校“非遗馆”的建立让学校的德育特色更加突出,也对春江镇建立“文化名镇”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为了扩大“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也为了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学校不断完善“非遗馆”解说活动,由教师解说逐步演变为学生解说。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为每一个展厅撰写了解说词,通过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招募选拔,一批“红领巾解说员”脱颖而出,他们以自信、出色的解说展示了新一代“好少年”的形象。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2

关键词: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手段。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现有正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目标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则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成为学校和学生新的负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落在教育之上的时候,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合理纳入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框架,是值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此,我们以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素质教育之间找到其结合点,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而“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思考。

一、“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从空间分布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区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地域性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实存在的最为突出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与各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相关,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而言,“人”指在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区域上生活的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群。

对传承人群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地域,就是自己的家乡,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人家乡日常生产与生活甚至集体意识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时候,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教育对象(传承人)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定义,在教育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其所指,即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而在传承上则具有活态性,不仅具有特定的空间,还有特定的人群。对于传承人群的甄别而言,只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区域为家乡的特定人群,才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群;反过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而言,只有分布在特定人群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才具有格外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传承价值。这两者的统一,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存在与传承人群的结合点,就是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成功实现对其的传承和发展,而这必须以人为核心和基点。但在保护过程中,选择什么人,选择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育传承,是保护行为能够实施的必要前提,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又决定了教育传承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其核心在于它是特定人群代代相传的活态的文化样式,它与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甚至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或生活方式。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等工作,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对其的活态传承和发展。显然,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非全社会都能参与,而应当由特定人群来完成。特定人群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群。综合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域性与延续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域世代居住,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域为家乡的人群,是进行教育传承的理想对象和恰当人选。

在教育传承过程中,那些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域的传承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的优势。因为传承者是以自己家乡的文化遗产样式作为传承内容,所以对于作为该文化样式产生背景的当地文化传统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诸多微妙内容,都能够迅速领会和理解;对于各种习俗的特殊功能、意义,也都能够有准确、深刻的把握。二,语言的便利。传承者可以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母语方言,与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随意交流。在他们之间,不会有任何生僻的土语生词妨碍相互意思的表达,对于言语中通过某些句式的特殊运用、语气的变化等所表达的微妙情绪,传承者也都能够有比较准确的领会。三,文化认知的便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独特的文化样式,不仅具有特殊的表现形态,更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传承者在家乡多年的耳濡目染,使其能够了解和领会家乡文化传统中那些外人所难以明了的文化意味,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时候,他们不仅可以传承技艺、习俗等外在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传承与外在形态共生的那些文化意味和内涵,从而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壳化”。

在实践过程中,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进,传承人的权利与利益逐步显现出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仅能够得到文化层面的尊重,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选择过程,在很多时候表现为各方利益的博弈与均衡。显然,在各种利益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效果至关重要,从文化权利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传承地域的人群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传承权只能是传承地域的传承人群所享有。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贯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属地性原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承地域、传承人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避免了因保护介入而导致的教育传承与原文化空间的脱节现象,保证了教育传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内容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地域文化差异非常明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刚刚启动、经费和人力都相对短缺的现实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践不可能全面铺开,而是在若干个具备了一定条件的学校特别是高校开展试点,在同一空间内的受教育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域,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地域文化背景而对其施以同样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则不免在保护一部分人群的文化权利的时候,却伤害了另一部分人群的传承权利,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在传承内容的选择过程中,是不是传承对象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有效而操作性极强的甄别标准。

转贴于

(三)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传承渠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过程中,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引入,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来源从以往的教育者提供拓展到了受教育者自身的文化传统及生活空间,教育者从单纯的施与者转变为引导者,而受教育者则从单纯的接受者转变为自主性极强的传承者。在学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来源根据学生的家乡可以作出相应的选择。从尊重个人文化选择权利的角度来看,依照家乡来选择教育传承的内容,显然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预期与文化事象演变规律的行为。

按照家乡选择教育传承的内容打破了“大一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学生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教师显然不能够为来自各地的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学内容,这就为学生走出教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教室提供了可能,从而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

作为教育传承的主体,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效果只有传承人能够评价,这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其实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评价方式又是不一样的,这为实现对学生的评价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素质拓展的意义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育传承过程,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一)知识拓展

与学生在书本中接触到的体系化的知识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跃在民间的自成体系的知识与思想的综合体。它涉及到学生家乡自然与人文的多个方面,可以说是一门“活态的”乡土教材。通过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学生在接受统一的知识教育之外,还能接触到家乡的地域文化,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不仅承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与之相关的地方文化、地方性知识也一并传承了下来,而后者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和语境。

(二)技能习得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丰富的蕴藏,而其在各自社区里的存续状态和传承机制,则是我们尤其需要给予尊重的。少数民族和各地民间社会所创造的文化传承方式,诸如师徒传承、家系传承等等,人们维系和保持自身生活方式及文化的办法,还有它们在各自社区里发挥功能或展演、展示的活动方式等,都是适应其各自族群或社区的社会文化生态而自然形成的。在教育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教学内容体现为一种技能:歌舞、戏曲、工艺等。作为技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还融合了地方性的知识、观念和价值选择,因此它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体。学生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通过学习,掌握这种极具地方性的技能。在学生的学习时期,这种技能只作为课堂知识学习的补充,而进入社会生活以后,特别是学生在家乡生活的过程中,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的习得,也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生活或生产技能,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职业选择的可能。

(三)素质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民族传统,维护文化多样性,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在同一时空内承传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多种文化样式共同呈现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涵盖着风俗民情和民族特征,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就是对地域文化的有效延续。同时,来自不同地域、民族的学生在同一空间内进行传承活动,对学生树立民族尊重和融合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对其他同学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解,由此而产生文化平等与融合的多样性观念,从长远来看,具备文化多样性观念的公民正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从知晓、了解、传承到热爱的过程,也是学生从精神层面回归家乡的历程,与空洞的说教不同的是,学生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的习得,同时增进了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从更大的时空范围来说,就是增进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是一种效果明显而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3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要素之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校园建设,是打造高校品牌文化、提升大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保护和传承。就近几年福建省非遗进高校的传承新模式,非遗不单要进校园,更要扎根高校,从文化校园建设的角度出发,阐述地方高校如何在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传播方式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区域非遗文化。

[

关键词]区域非遗;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5)04?0149?05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既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又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也是学术研究的前沿,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当前,地方高校在校园建设中注重的是物质层面建设,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建设,造成大学风骨和灵魂的缺失和错位。校园景观越来越美化,教育设施越来越完善,而精神文化的培育却愈发薄弱,使得校园文化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该以什么样的文化来引领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作者认为,应根据高校自身的区域特性、教育特点、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对文化校园进行创造性地建设与探索,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融入到高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中,一方面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文化校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探索本土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

一、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非遗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凝聚着广大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民族认同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寄托。高校开展文化校园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建设,以文化培养优秀人才。

区域非遗文化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将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中,以当地的人文底蕴发掘大学文化特色[1],势必催生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2]。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文化育人功能,而且为非遗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区域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精神文化层次

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还是民族精神弘扬、传递的过程。依托高校非遗保护协会,广大师生通过课程、学术讲座、参与非遗活动等方式,自发接受非遗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唤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激发师生的爱国精神和爱乡情怀,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非遗所蕴含的求知精神、理想追求引入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以此来提升师生的精气神。只有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非遗的真正内涵,才能使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传承过程中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从而极大地提升大学的精神文化。

(二)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

纵览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可以折映出各地文化的精要,尤其在福建非遗文化中能明显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妈祖的传奇,客家的故事,惠安女的服饰,畲族女的头缠,神奇的寿山石雕,精美的脱胎漆器,南音,锦歌,闽南语歌谣等等,无不传载着福建百姓借助于文化纽带,和谐于自然万物的意愿[3]。无论是莆田妈祖传说、泉州南音,还是漳浦剪纸、宁德木拱桥、福州寿山石雕、武夷岩茶等独特制作技艺或三明朱熹祭典、厦门中秋博饼、龙岩客家春耕习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都流露出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独特意趣和境界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

把非遗所蕴含的和谐理念、奋斗精神引入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以此来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增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人文文化、海洋文化、闽台文化、闽商文化等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形式与机会,也为学校高水平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指引了新方向、新目标。

(三)有利于保护地方非遗,创新文化传承的新途径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多、保护全面的工作,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对传承人的培育和新鲜血液的注入。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主体是青年师生,他们与文化校园的建设息息相关。由于非遗具有活态和变异的特性,造成了在判别其生存状态和濒危程度上的难度,必然导致实施具体保护工作更加困难。目前许多地方的非遗生存状况堪忧,尚未形成地方特色的保护体系。

在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中引入区域非遗,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扎根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下一代,做到非遗保护与传承、文化教育与精神培育的相统一。例如,做为培养地方工艺美术人才的地方高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了珠宝制作、传统家具设计与制作、木雕等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既是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非遗的有益实践,又是创新发展本土非遗文化的有益探索。

二、区域非遗与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非遗的基本情况

中国作为世界非遗大国,近年来,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14年,各地共有非遗资源近90万项,其中有45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位居世界第二;共公布了1372个部级非遗名录,认定了1986名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18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了2645个非遗保护机构,投入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近30亿元;已有云南、福建、江苏、新疆、陕西等16个省区市颁布出台了地方非遗保护条例。目前,福建的非遗保护成果丰硕,走在全国前列。现拥有6项世界级、124项部级、364项省级、325项市级非遗,部级代表性传承人10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5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49人,成立了全国首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二)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建设出现薄弱环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追求的是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而目前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来构建校园文化,忽视了文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淡化了以精神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的文化建设中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许多地方高校在大学建设过程中,往往是注重硬实力的提升,弱化了软实力文化的建设,存在重理工而轻文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和研究缺乏足够的投入。这就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教育过程中被逐渐淡化甚至边缘化,师生历史文化积淀愈来愈薄弱,造成艺术观、价值观甚至道德观方面的缺失。

(三)区域非遗进地方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研究区域非遗的保护和文化传承模式,探索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新路径,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福建非遗进地方高校的工作也是刚刚开始,正在积累经验和理论探索,在校园中的推广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1.非遗保护与文化校园建设关系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非遗在高校的文化传播难于全面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非遗申报、保护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关注非遗,并领悟到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了解、参与、学习和实践非遗的文化氛围,高校总体上对非遗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在非遗保护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方面尚未形成共识。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决策者们对非遗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价值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大学建设与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育与民族精神传递、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非遗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由于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差异和矛盾,直接影响了非遗进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受益面窄,持续时间短,工作机制不完善

从2006年起,国务院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规定为“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加强区域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各地陆续启动了非遗进高校的合作共建活动。可政策制定的时间却与高校期末备考时间相冲突,学生无暇顾及,教师更是忙于期末的收尾工作。非遗活动持续时间短,文化传播流于形式,在校园中难于对师生进行有效的非遗教育,从而唤醒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目前,在地方高校教育中,较系统、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并不多见。因此,在地方高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中,如何构建长期有效的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是当前非遗进高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3.传播方式单一,文化内涵的传播缺失

现阶段,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校园中的传播方式,更多的是依托于宣传栏、报刊、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介来开展的。校园主流媒体通过向广大师生普及各类非遗文化知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师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非遗艺术团体和传承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非遗在地方高校中的保护和传承。但由于新闻报道字数有限,海报版面有限,广播时间有限,都不能详尽地介绍非遗的相关内容,直接影响了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效果。并且,非遗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简单、流于形式的宣传报道根本无法有效地阐释和传播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求知精神、理想追求、奋斗精神、和谐理念,造成在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中非遗的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举措和对策

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记忆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蕴,是文化建设的滋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面对传统的发掘和修复,更是面对未来的文化构建。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基地,有责任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人才优势和手段优势,充分挖掘区域非遗的文化蕴含,实现区域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实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地方文化建设和精神引领的重任。

(一)加强顶层设计,努力践行创新文化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多次的提到了“创新”,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样,非遗进高校的传承新模式,也是近几年地方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热点。那么,如何正确认识非遗保护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非遗的教育作用有效推动文化校园的建设?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观念,转换思路,形成共识。

在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中引入区域非遗,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并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遗,关键在于顶层设计,这就需要结合非遗保护和文化校园建设进行全方位、多邻域、深层次的战略设计。地方高校要认真制定非遗进校园的长期规划,明确范围、措施和目标,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还要构建高校、政府、企业、艺术团体与传承人交流合作的文化传播新模式。通过建立包括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各自所长,努力探索新时期非遗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工作长效机制,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校企合作、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发展成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流大学[4]。

(二)完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构建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

非遗在地方高校的保护和传承,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是根本。而在现在地方高校教育中,鲜有较系统、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非遗的教育多数是由那些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来完成,基础理论的缺失、教学内容的冗杂,根本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人才。那么,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就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1.制定培养方案,成立研究机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地方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制定非遗师资队伍培养方案,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可通过聘用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来充实教师队伍,也可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科任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非遗研究机构,组织科任教师深入民间调研,开展非遗科学研究,参与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还有,要树立开放型的文化理念,拓展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厦门大学朱子学会,组成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国际化研究团队,举办了6届海峡国学论坛、12次国际国内朱子学学术研讨会、7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积极参与福建省“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并与福建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展朱子文化和福建书院非遗项目申报。

2.立足广大师生,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性,将非遗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一直以来,大学的教育注重的是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的熏陶和培育,而忽视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和利用。非遗文化正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以独特的风格展示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与良好的校园文化相融合,既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又充实了师生的精神培育。

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文化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依托高校非遗保护协会,组织师生走访、探寻民间非遗,例如福建高校非遗保护协会组织的“青春非遗薪火相传—大学生的光影视角”摄影采风,既促进广大师生对本土非遗的进一步了解,又激发对其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依托曲艺协会、琴社等社团,有计划、分阶段的邀请非遗艺术团体进校表演,让师生近距离了解非遗。此外,通过定期举办以地方非遗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比赛、展览和演出,例如闽南师范大学举办的“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遗展演,彰显了两岸同根同源的传统艺术魅力,推动了两岸高校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既提高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积极的、自觉的行为模式,也发挥了大学在非遗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3.选择合适的非遗,营造文化保护的浓厚氛围,将非遗与校园学术文化相结合

非遗的产生和流传,必然是与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相连着。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引入校园,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那些普及面广、推广性强、在当地有广泛社会群众基础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是非遗得以保护和传承的根本,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像南音、妈祖、朱子文化等,它们的产生由来已久,流传至今,并且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因此,有选择地引进些具有优秀品质的非遗进入校园尤其重要。

利用非遗传播教育基地,开展与非遗相关的学术活动,可以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注入年轻的活力。通过主办或承办与非遗有关的各类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到校交流研讨,开设专题讲座,活跃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例如福州大学非遗传播教育基地邀请朱熹第二十七代裔孙朱人求教授为高校师生做的《朱子书院教化与当代社会》专题讲座,激发了师生对朱子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还有,在推进地方高校大学精神、人文精神、学科特色等文化馆群的建设中融入非遗元素,例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漆艺楼结合了学科特点和传统特色工艺,通过漆艺术作品展示、制作汇演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福建漆艺,真实感受其历史韵味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是一种非遗生态保护的新形式。

4.依靠课程建设,扎根教育一线,将非遗与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通过传承人口传心授,边实践边讲解的方式得以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与非遗的传承方式一致。非遗具有活态流变性的特点,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特性,非遗的保护、传承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好其存在特色与存在方式,传承好传承人所需要的生活形态。因此,开发和推进非遗课程建设不可或缺。为此,高校要从“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内外、服务地方”的理念出发,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为龙头,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克服各自局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起保护、传承非遗的使命。

根据高校不同的专业特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地进行非遗课程的建设,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并进、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结合、专业教学与公共教学交叉的教育手段,实现非遗课程建设的特色化。例如,泉州师范学院2003年首次将中国民间乐种引入教学,设立了全国首个南音本科专业;莆田学院在现代舞蹈、健身操等体育课程的建设中融入妈祖信俗、莆仙戏、车鼓等民间优秀的非遗元素,编排了妈祖舞、妈祖操、妈祖功等现代健身项目;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把学校办到工艺美术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三)善用多媒介,构建新旧媒体的融合传播,实现文化传承和精神培育的双赢。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信息是通过网络、手机、车载电视等新媒介来传播的。新媒体传播有着传统传媒所不及的优势,它具有即时性强、互动性强和富有人性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媒体的宣传不足,传播非遗文化的效果更佳。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在新媒体传播中非遗信息被师生接受的程度低,大家更多接受的是那些点击率和关注度高的信息。由此可见,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的有效传播,不同媒介的合理运用是关键。

1.增加非遗信息的重复率,加深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

当前地方高校对非遗的宣传逐年增加,但多数的宣传报道是一次性的、概括性的,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数量偏少,后续报道更少,所以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佳。因此,非遗信息重复率对非遗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影响巨大,信息的重复出现使师生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变化,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为此,地方高校可利用宣传栏、校报、电台、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媒介多层次多角度广泛地报道非遗活动、传播非遗知识,不断提高师生对非遗的认知度,吸引更多师生自觉参与到非遗的研究保护中。还可以推出特色非遗专题、专栏,使广大师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报网互动,校内报刊服务于校园网站,校园网站丰富校内报刊,相互推动创新和传承非遗文化。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4

【关键词】适宜;传承人;专业性;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43-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经陆续进入了高校课堂当中,如何做好高校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成为了我们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首要问题。下面笔者谈一谈,在高校中开展非遗课程的几点感触。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课程选择要适宜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要选用较为适宜的课程,应用到高校教育当中。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富有正义感等。我们在选择非物质文化课程的时候,势必要使得课程的安排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地方非物质文化课程在进入课堂时知识要系统化、学科化、专业化

(一)非遗课程系统化。让非遗的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学生们在学习起来,比较符合学生惯有的学习思路。比如,河间大鼓的演绎,设计到哪几方面的技巧、知识,需要在表演中做到哪些具体的步骤,河间大鼓的演奏,和其他的大鼓演奏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等等。这都是要将非遗文化系统化的必要设计。

(二)非遗课程要学科化。非遗课程不能只是停留在欣p、品味的层次,应该尽快地将地方非遗文化进行学科化、课程化,让非遗文化真正的变为一种学科。同时借助大学的平台,非遗学科能够放到全国的平台上去发展、去讨论。例如,在民族音乐学当中,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将一些非遗文化引进课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科分类、专业设置。通过这样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在普适教育中,做到独特,做到专业。

三、非物质文化课程的设置同时也要和学生专业方向尽量符合

非遗文化课程的设置,同样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专业,让课程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这样能让非遗之路走得更为长久。如任丘辛安庄音乐会,就需要有学习笛子、笙、民族打击乐的学生,他们对于本专业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演奏知识,这样在演奏起来,接受能力快,且能快速地演奏出作品,将非遗文化变成演奏艺术。

四、非遗课程应具有舞台化的特点

在高校的非遗课程开设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以舞台为中心的课程安排,这样学生就有心情、有兴趣学习非遗课程。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平常在大街小巷进行演出的非遗文化作品,是否能完整、顺利地搬上舞台,是否需要进行精简或者符号化处理,也要考虑怎么样才能更完整地保留非遗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的地方。

五、非遗课程应完整化

我们在针对高校非遗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把非遗文化的实践化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听传承人讲授非遗文化的精髓、学习其中的奥妙、将非遗文化的内容学精学扎实,之后应用于演出、应用于舞台,将非遗文化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并且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能简单地进行创作,再将学到的非遗文化原原本本、符合科学规律地讲授给学生。这是非遗课程开设的完整过程,不能只重视其中的一个某个环节,而忽略整体性完整性。

六、高校非遗文化开设具有双赢的特点

高校的非遗文化开设,不仅仅将非遗文化传播给了更广大的大学生,同时,借由高校广阔的开放的传播平台,将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面进行了扩大,从而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于非遗文化进行了传播、传承和保护。此为非遗文化开设的双赢性特点。

七、广大人民群众、传承关系之人的非遗审美标准是检验非遗文化学习成果的标准

关于非遗课程的学习成果的考核、评审标准,应该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传承人进行检验的,原因有二:(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一些非遗文化耳濡目染,非遗文化走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来源,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掌握程度和审美标准是带有实践性的,带有历史性的。(二)传承人对于非遗文化的学习进行检验审核,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因为传承人代表了该艺术的权威标准。

总之,非遗文化走入课堂对于高校音乐文化教育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通过非遗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学习到了民间最正宗的文化,将非遗文化系统、有科学规律地进行了传习、传播,这样一来,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能更好地将非遗文化进行宣传、保护,让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5

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是一个转型农民社区。2007年,因为城中村改造,社区居民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进了江欣苑这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成为了城市居民。从农村、渔村到城市,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变,需要改变的还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素质。如何让丢下锄头、放下渔网的农民快速适应城市生活、尽快融入城市,是全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摆在社区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还面临着城镇化过程中非遗传承保护的问题。

在汉阳区旧时的农村和渔村,活跃着一个传承了1400多年的民间舞蹈祭祀活动――龙舞,也被称之为高龙。高龙寄托着人们祈求幸福安康、和谐美满的美好愿望,向往美好未来的重要表达形式,已深深熔铸于当地村民、渔民的情感血脉之中。随着入住崭新而陌生的村改居社区,原有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高龙)也失去了原来生存的场所、传承的空间和环境,出现了培养传承人难、组织表演难、活动经费难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让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绝活、绝技,随着农民的转型“上岸”跟着“上岸”,走进新的城市社区,社区居委会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依托社区现有的1万多平方米的门面房,组建了“武汉高龙制作传承培训部”、“武汉高龙生产制作部”、“武汉高龙表演培训部”,以及“武汉高龙博物馆”,使武汉高龙随着“村改居”和农民进城变居民而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通过这一有力的抢救和保护,现已组建了十多支高龙舞龙队,传承人多达300余人。

高龙的成功传承保护,给社区管理者很多启发:顺应民众需求的文化保护,不仅可以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获得居民对文化以外的社区工作的支持;非遗传承极大地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社区环境;居民通过学习增加了非遗的知识,促进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也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增加了新鲜血液,使非遗后继有人。最重要的收获,是在这些文化不高、知识欠缺的群体对文化的渴望和需求上,看到了探索他们改变包括文化生活在内的城市生活的方式和途径――这就是借助非遗的力量,让更多非遗项目在社区保护和传承。

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的社区之路

在现实中,非遗保护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城镇化进程加快而非遗保护传承乏力,传承人老年化加快但新人培养过慢,非遗项目失传加快但保护传承办法创新太慢;大量非遗项目面临着无场地、无资金、无学徒、无市场、无信心“五无”的局面等。

江欣苑社区有效弥补了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客观不足:一是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从高龙的保护和传承中可以看出;二是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江欣苑临近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依长江傍墨水湖,交通便利,便于非遗项目的交流展示;三是有良好的政策环境,江欣苑是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小区”、“五星幸福小区”,中组部“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年试点社区”“全国党员三带试点社区创建点”,各级政府给予了他们很好的政策支持。

于是,从2012年开始,江欣苑社区以高龙保护为基础,开始继续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的社区之路。几年来,在省市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下,邀请了湖北省内54个国家和省市级非遗项目来到江欣苑。通过“四免”(免装修、免房租、免一切日常生活必需品、免费带徒弟)为汉绣、木雕船模、雕花剪纸、黄梅挑花、楚式漆器、铅锡刻镂技艺等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1.1万平方米的非遗精品展示厅、近1.4万平方米的传承工作室,以及帮助他们寻找产品销路、建立传习所、与武汉高校建立产学研中心、在社区居民和大学生中培养学徒。这些部级非遗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传承人的收入相比入驻前大幅度提高,社会地位也进一步提升。截止目前,他们共接待来自11个部委、30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38个国家的40万人次参观考察;接收了2万多大中专院校学生在此交流实习,带动居民学徒1100多人。

2012年,黄梅挑花传承人石九梅、江汉皮影传承人汤先成、汉绣传承人任本荣、武汉花灯传承人刘泥巴、汉阳高龙传承人刘卫祥获得了区级英才奖。任本荣、石九梅、刘泥巴等传承人还被江汉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成为省妇联、市妇联培训基地的讲师。2013年,园区8个项目随湖北代表团访问台湾;2014年,5个项目出访俄罗斯,进一步提升了湖北传统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短短几年,他们初步摸索出一条以项目保护为带动、以社会资金为主体、让大师作品变成商品的规模化非遗保护和发展新路。

同时,几年的实践中,江欣苑社区非遗传承工作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惑:离乡离土、离开农耕文明环境来到城市的非遗能否适应水土?这样脱离本土的传承是否符合生产性保护的要求和本意?社区居民的传承究竟对非遗保护能产生哪些积极意义?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探索新时期的非遗传承保护?正是这些疑问和困惑,时刻警醒着他们的传承保护工作。比如在保护模式上,他们探索建立了传承项目双边联络保护机制,即联合原来保护单位对传承项目进行联动传承保护,做到传承项目“离土不离乡”,同时在社区聚集的每个项目原保护单位,每个月每个项目都有传承推广普及活动,双方共同研究、开发和拓展。再比如,在传艺带徒方面,他们设立“核心学员助学基金”,鼓励社区居民学习非遗技艺,目前他们已建立“入驻代表性传承人―核心学员―爱好者”三级免费传承体系,主要项目在园区均有2至5名技能掌握较好的核心学员,部分项目如汉绣的社区学习者已超过100人。此外,他们还分别与武汉多所高校合作,让他们把课堂搬到社区,鼓励大学生学习非遗。

社区保护和非遗传承的困难

尽管如此,江欣苑还是感受到了在社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艰辛。江欣苑毕竟是一个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转型社区,仅靠这一素质相对不高的群体来保护传承祖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难度较大,进度较慢,传承比较吃力。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不少非遗项目异地和跨区域传承的问题。

下一步,江欣苑将加大对带徒学艺的鼓励,计划把过去松散分布在各项目传承展示区的传承工作,集中到社区的专门传习馆中,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授课方式,培养一批新的传承人;利用已经与江汉大学、湖北美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合作关系,集中推出非遗比较研究系统化工程,并在江欣苑社区非遗保护传承区设立教学点和传习点;利用网络技术,完善和构建非遗工艺流程数字化保护系统,构建一个闭合式非遗数字化资料平台,建立一个集传承保护和工艺研究的模块系统,并将资料数据分别展现在对外开放的数字博物馆中,供网民免费浏览,同时探索拿出更多的地方和区域构建适合非遗活态传承、适用于百姓参与的体验式互动场所。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6

论证式教学;论证;科学史

科学的本质是基于证据的思想、解释与辩解,是证实和证伪的过程。论证式教学是指将科学研究方式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论证是指围绕某一论题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证据,运用一定的论证方式解释、评价自己及他人证据与观点之间的相关性,促进思维的共享与交锋,最终达成限定条件下可成立的结论的活动。科学教育中实施论证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论证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提供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丰富的科学史,展示了科学家如何逐步通过实证的方法获得相应科学结论的过程,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认识的影响过程。复习教学时,可以通过论证式教学,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小鼠对两种类型肺炎双球菌的免疫过程是什么样的?”“转化因子为什么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实验既然已经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赫尔希和蔡斯还要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做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等四个疑问。

二、论证式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的四个疑问,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主题,展开基于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复习教学。通过问题设置、补充资料、还原科学史实,使得论证主题情境化,沿着“转化因子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框架,逐步深化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并通过设置“质疑和辩驳”课堂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和兴趣。再把相关生物变异、免疫调节、Dna分子结构、Dna分子杂交等重要概念穿插于复习教学中,使得学生体验和领悟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论证是从学生活动“质疑举证: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导入,再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实验”和“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为主体展开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最后归纳总结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论证过程力图使学生领悟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从而认同科学结论获得的最基方法是实证方法,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补充“两种肺炎双球菌的遗传关系”“肺炎双球菌引发人患肺炎和鼠患败血症的生理机制”等资料,对格里菲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方案与思路的还原,穿插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变异、Dna分子杂交技术等概念解决“转化的分子机制”问题、运用免疫调节的知识分析“R型活菌与加热处理的S型死菌混合条件下在小鼠体内的数量变化”等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归纳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通过上述论证教学,还引导学生认识“从微生物培养技术到物质分离提纯技术,从同位素标记技术到病毒重组技术,从X射线衍射技术到化学物质含量测定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二、论证式教学与反思

1.“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论证式教学

学生通过回顾蛋白质相关知识,围绕主张“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质疑和支持的证据。

证据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有20种,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具有贮存大量信息的潜能。

证据②: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其作为酶能够控制代谢,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这与遗传物质能控制生物新陈代谢和生物性状相同。

证据③:蛋白质具有种属的特异性,遗传物质也具有种属的特性。

质疑①:蛋白质不能进行自我复制。这与遗传物质能够传递给子代不符。

质疑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含量不稳定。这与遗传物质具有结构和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

质疑③: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改变。

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围绕“死亡小鼠体内的S型活菌从何而来?”和“R型活菌如何转化S型活菌?转化机制属于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证式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前将补充资料和还原后的格里菲斯实验过程、结果整合成主题案例资料,以便学生课堂阅读,并布置学生根据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主张和搜集证据。其次,展示学生依据资料提出个人的主张。再次,通过质疑与辩驳,学生基于证据,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解释和补充证据,对他人的主张进行质疑。最后,对主张进行修正和限定,达成共识。

资料1:S型细菌有荚膜,其荚膜多糖称为内毒素,是一种抗原物质,对动物体有危害作用。当S型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由于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在细胞内迅速增殖、扩散,引起人患肺炎或鼠患败血症。而R型细菌无荚膜,则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所以不能使机体患病。

资料2:R型和S型是同一物种不同品系。R型是S型自身合成荚膜的基因突变形成,即R型是由于S型发生突变而丧失了合成荚膜能力而形成。R型和S两型可以相互转化。S型分为许多种亚型,分别被称为SⅠ、SⅡ、SⅢ等,其物质基础是构成荚膜的多糖存在差异。不同亚型的S型肺炎双球菌都能突变形成相应的R型,它们又都能发生回复突变形成相应的SⅠ、SⅡ、SⅢ,但只能发生同型突变(SiRi、SⅡRⅡ、SⅢRⅢ)。

资料3:还原后的格里菲斯实验

①问题1:死亡小鼠体内的S型活菌从何而来?

初步主张:观点①加热处理不完全,残余的S型活菌伤后复原繁殖产生;观点②S型死菌死而复生;观点③R型活菌自发突变形成,与加热杀死的S型死菌无关;观点④R型活菌在加热处理的S型死菌的作用下转化产生;

基于证据的辩驳:针对观点①②,学生提出质疑的间接和直接两种证据。如证据①:蛋白质高温变性失活,是不可逆过程(间接证据);证据②:第三组实验结果小鼠健康存活表明,加热处理已致S型活菌完全死亡。针对复活观点,学生补充提供了其通过网络搜集的证据,格里菲斯在1933年,在体外用S型细菌的无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实验,仍然发现S型活菌的出现。证据③:第一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R型活菌没有自发突变形成S型活菌(直接证据)。

归纳解释:R型活菌发生性状的转化,且这种转化可传递给子代。这表明R型活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稳定性的变化,这种可遗传变异与S型死菌有关。

完善主张: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促成这种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菌。

②问题2:“R型活菌如何转化S型活菌?转化机制属于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

预设主张:观点①R型细菌自身的基因发生突变转化形成;观点②R型细菌获得S型死菌的有关特异性荚膜合成部分遗传物质,通过基因重组实现转化。

支持辩护: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观点,使其明白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是对转化因子作用的界定上,观点①认为转化因子的作用是诱变剂,而观点②认为转化因子的作用则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即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再启发学生进行反向推理,最后利用提供材料进行判断。如若是基因突变,则Rii型细菌只能发生同型突变形成Sii型细菌,而实验分离得到是Siii型细菌,从而否定观点①,而支持观点②。

完善主张:R型活菌发生性状的转化的本质由于其接收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部分遗传物质,并实现重组整合形成的。

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提出有关“为什么加热没有使遗传物质失活?”问题,此时教师可直接补充“加热所使用的温度”与“遗传物质的热稳定性”等资料加以说明,也可“留白”,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材料思考。

本环节教学中,教师还设计两个问题来观察学生对这一主题是否真正理解,以及学生能否运用实证的方法获取相关经验。问题①:请用现代生物学相关方法区分Rii活菌是转化为Sii型,还是Siii型?问题②:请分析格里菲斯第四组实验小鼠体内两种类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值得欣慰的是,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提出三种解决方案:①微生物形态结构显微观察;②Dna分子杂交技术;③免疫反应抗体分析。关于第二问题学生也能做出正确判断:R型先降后升,S型从无到有。

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先抛出“艾弗里的实验结论不被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接受”的史实引发学生疑问,接着展示还原后的真实的艾弗里实验方案,再让学生对比教材编者处理过的实验方案,使得学生认识到虽然物质分离方法不同,一个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提纯技术,一个采用酶解逐个成分去除技术,但实验设计思路是一致的。从中提示学生注意艾弗里采取上述方法是受限于提取分离技术,使其初步认识到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肯定艾弗里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并简要补充介绍当时社会背景和一些导致艾弗里成为诺贝尔奖遗漏之珠的科学事件,让学生领悟科学发展的曲折以及科学精神。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复习,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材料选择的依据,并从材料选择引出实验设计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该实验如何实现Dna与蛋白质分离的观测,得出同位素标记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有机联系起来。再运用反证法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方案则作为补充资料,用来修正“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这一主张。并通过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比较表,进一步完善、达成共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面临严峻的形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引起各学术领域关注和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下称《非遗法》)中,强调在政府主导下,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因此,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角不应该只有政府。主导不是全面代替,社会参与作用的发挥不能只靠政府,更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当地居民、专家学者、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的作用。

一、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含义

关于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阐述,有学者认为社会参与的范围包括经济参与、政治参与、文化参与和社会建设参与等全方位的参与;而有些学者则认为社会参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参与包括全方位的参与,而狭义的社会参与仅指对各项社会事务和日常社会生活的参与。

笔者认为,社会参与是指社会成员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它主要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应突出主体性与主动性,公民自主、自觉,以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不断进行社会活动的观察、了解和参与过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主体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则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文字,各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各种民俗礼仪、节庆和民间传统工艺等”。

可以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世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这样两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息息相关的主体:它们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二者都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素。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那些掌握具有重大价值的民间文化技艺、技术,并且具有最高水准的个人和群体,即那些直接参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传统工艺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和民间团体。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论是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的传承,还是民间技艺、传统仪式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他们来进行的。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是指那些处于传承圈之外,虽与传承无关,但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外部力量,也就是负有保护责任,从事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团体和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包括政府、社会、学界、企业、媒体等方方面面。其工作就是利用其资源优势,推动、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应力图打破体制性垄断,主动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尤其是要发挥社会团体作用,鼓励、推动民间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开创性工作,需要政府部门、文化单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保护工作中,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通过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多方联动,建立起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在这个方面,广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通过社会宣传教育等手段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社会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社区和民众主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特别是青少年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省各地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和引导各社区、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宣传活动,在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和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展演、传习、讲座、论坛、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关注、支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目前,我省部分大专院校已经开设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如: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等院校也开设了相应课程。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各地共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活动520场次、“进校园”活动367项,编印乡土教材82册,形成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活动。

(二)积极培育并推动社会各类民间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

《非遗法》的第九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第三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这就说明,社会参与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对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有效补充。

2012年12月,我省成立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这是全国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是以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为非遗保护工作服务的典型。促进会成立以来,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联络、协调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专家学者、保护工作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之间的关系,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服务。2014年,促进会先后承办了省文化厅组织的2014年“文化遗产日”广东省分会场系列活动、2014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望岭南专场惠民巡回演出、“开心广场・百姓舞台”――2014“两岸四地”客家山歌邀请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此外,还先后组织举办民俗文化发展研讨会,协办“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同模式”研讨会,并参与“2014年客家服饰文化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为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2013年,由广东省文化厅、南方电视台共同策划,广东省文化艺术信息中心、广州品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制作的《探寻・传承》百集系列专题片,是广东首部全面、系统记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电视纪录片,该纪录片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又如2014年“文化遗产日”广东省分会场系列活动中,由广州国佑致远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地道中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及巡展活动,也为企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注重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和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积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2005至2006年,在广东省文化厅的安排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羊城晚报联合,深入全省各市、县,组织开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调查,并连续6期以头版头条专题报告的形式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进行报道;2009年,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与南方日报合作,推出“岭南记忆――走进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系列报道,以每周一期、每期一个版面的形式连续推出近50个版面。2012年,广东省文化厅启动《探寻・传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百集大型系列专题片的拍摄工作,目前已拍摄完成87集,每周六、日早上在南方电视台播出,这是我省乃至全国首部系统完整整理记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手笔、大制作。2013年,由广东省文化厅指导,南方日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首届“活力非遗高峰论坛”,评选出红线女、杨虾、杨焯忠等10位“2013活力非遗年度致敬人物”,并在《南方日报》推出4个专版的特别报道,将这些传承人的故事和他们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社会广泛宣传。

结语

十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从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具体到哪些社会主体能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发挥其作用,仍然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只有在保护工作中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和承担保护职责的文化自觉,才是实现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目标,持久做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王文馨.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青年文学家,2013(32):p176;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众参与----以主客位视角为中心的探讨.文化艺术研究,2009(2):p7-13;

[3]华婷.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构建多元主体模式为视角.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理论依据实践例证障碍困难思路健议

早在2003年,我国便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展开,一批又一批“非遗”项目得到抢救保护与传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成效。笔者认为,让“非遗”走进校园,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条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主要依靠口传身授而得以生存与传承,通过人的传承活动得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坚持以传承人为核心的理念,不断发现和保护传承者,尤其注重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从而使“非遗”传承链得到良好的恢复与持续性发展。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与珍贵的民族文化创造。新形势下,应当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对存续于“非遗”中的民族精神传承与文化符号传达赋予新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历史教育、信仰培养、道德渗入、文化认知、技艺传递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民族基因、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效力,从而增强使命感与主动性、积极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让“非遗”在广大校园中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实践验证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笔者调查发现,山东省临朐县文教共同探讨,大胆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功例证。

临朐县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境内沂山风光旖旎,灵气所钟。自黄帝始先后有16位帝王登封过沂山,留有历代帝王重臣、贤达名士诗词碑碣300余幢。流传下沂山祭仪、沂山庙会、沂山传说等诸多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化与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和观摩沂山祭仪文化活动,游览沂山历史遗迹,倾听沂山民间传说,增进了青少年地域历史文化知识,引发了其爱家乡、爱祖国、爱历史文化的热情,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临朐历代文化名人辈出,著作颇丰,不少优秀文化创作在民间代代口头流传。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挖掘整理了《昌国》《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等民间传说专集,以作为课外读物提供给当地中小学校,被中小学生广泛传阅。很多学校还将其引入课堂讲说,引发了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对民风民俗民生与民间历史文化的认知。

“周姑子戏”是临朐县独有的传统剧种,曾在当地民间产生过广泛影响。“临朐周姑戏”被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当地文化部门积极挖掘整理与推介,组织老艺人进校讲教,示范演唱,组织学生开展“周姑戏演唱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戏曲音乐知识,传承了特色地方传统剧种。又如“太乙拳”“抵功拳”是流传数百年的中华传统武术,经文化部门推介,一些学校将其引入校园体育项目,再如“手绘年画”是临朐民间传统美术的特有产物。县二小等学校将其纳入美术教育课目,采用请老艺人授课、举办年画作品展览等方法,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手绘年画青少年传承人。

临朐县文化与教育部门还不断联手开展民间游戏、民间谚语、民间技艺、民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受到学校、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赞赏。社会普遍反映:“非遗”走进校园丰富了学生知识,推进了历史认同,传播了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于培养历史文化传承新人及丰富校园文化均具有很好的教益与作用。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堪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障碍与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仍面临一些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教育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在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机制作用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纳入应试课题,更未编入教育计划,因而无章可循,无的放矢。不少校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元素、内容及保护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责任感、主动性普遍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处于缺少计划、缺少组织、缺少机制、缺少管理的松散萎靡状态,号召力保障力明显不足。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内容资料的选择确认整理滞后,“非遗”教材及读物普遍缺失。第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存在重挖掘、轻保护重申报、轻传承;重文化部门单方面保护、轻与社会组织联合保护的弊端,与教育机构及校园尚未形成共识与合力。第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限于兴趣、形式、课余,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掌握不准、元素失真,未达到真正意义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各机构尤其教育系统应当广泛宣传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文化教育工程,是政府及教育文化部门的共同使命。增强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自觉性,为“非遗”走进校园搭建平台,铺平道路,结出硕果。

(二)各级教育机构与校园应主动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部门,选择项目,认定内容,编辑教材读物,出台计划措施,创新科学方法,让“非遗”进校园开展的灵活多样,扎实有效。

(三)各级文化部门应积极与校园合作,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及文化服务,努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深入开展,努力发挥其保护传承作用,积极培养“非遗”保护传承新人。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世代承袭的产物,是民族记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相应的冲击,面临着艰难的处境,所以相关部门要予以重视,加强保护工作。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承与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高校在教学中要充分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通过课堂教w与课外文化保护活动的结合,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意义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政府的力量,还需要社会大众共同努力。高校教育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作用。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能够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文化竞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保护的作用。将当代教育与民族文化进行融合,有利于形成全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在增强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方式

1.设立专业,在课堂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概念。课堂教学是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高校教育,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要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主要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设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专业,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来看,还需要加强教育专业的设置。在文化底蕴较为浓厚的地区,要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融入高校教育中,在高校中培养更多与此相关的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范畴,高校要在相关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结构的革新,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使其融入教学过程中。要对其他专业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选修课融入教学实践中。高校在编写教材时可以融入曲艺杂谈、音乐舞蹈、剪纸刺绣等传统文化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往的教学大多是单方面的口头讲述,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融入了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样教学地点可以设置在相关的文化场所,如文化展演厅、村落社区等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

2.开展教学保护活动,保障文化遗产的传承。教师在教学活动前,要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教学体系。要认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探索相关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高校要充分利用人才培养的优势,发挥文化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如高校可以成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社团组织,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文艺演出、学术研讨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中。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为了让大学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继承者,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课外还要进行研究活动,安排学生到技艺传承人所在地、文化展馆等场所进行探究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相关课题,然后学生通过自身走访与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学习,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价值。

三、结语

总之,在高校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在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春英,叶勇明.高校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路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2(1):107-110.

[2]丹,刘慧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01.

生活中的遗传学篇10

历时五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培训即将结束,虽然学习时间很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接收到了许多新知识,对以后加快我县非遗保护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将几天来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坚定文化自信,阔步迈进非遗传承发展的新时代

      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繁荣中国文艺的目标。不仅标志着我国各项各业走进了新时代,更标志着我国文化领域迈进了全新的文化大繁荣的新时代。同时也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正如王晨阳司长讲的一样“机遇与挑战共存”,作为文化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只有不断提高传承水平,才能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和一个街道社区的生活方式。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非遗的生命在生活。要促进非遗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把非遗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避免非遗失去传承基因、环境和土壤。

二、聚力挖掘保护,踏上非遗传承发展的新征程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以生活为基础的传承理念就是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三、突出重点抓核心,开创我县非遗传承发展新局面

党的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说明我们发展非遗的的重点要与乡村振兴计划紧密结合。我县属于山区县,古称“房陵”,位于鄂西北十堰市东南部,介于神农架、大巴山和武当山之间,素有“千里房县”之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以“诗经文化”、“神农文化”、“忠孝文化”、“宫廷文化”等为主的特色地域文化。自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非常丰厚。从2006年开始,我县先后挖掘整理了1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名录,输入并上传省非遗数据库资源条目共365条。1项部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保护项目;14项市级保护项目。1个部级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5个乡镇建立了“非遗”传习基地。尽管如此,我县在非遗传承发展方面与兄弟县市还相差一段距离,离国家、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相差更远。通过这次学习,回去以后,结合我县实际,突出重点,抓住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我县非遗工作。

一是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针对我县一批频临消亡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资源进行抢救、保护为主。

二是聚力挖掘一批手工艺项目。虽然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告一段落,2018年,我们将开展征集传统手工艺作品和技艺,建立我县非遗资源库。

三是精心策展非遗馆,将已经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遗名录的非遗项目以及作品分类布展,专门开设一个互动区域,同时展出一批精选的非遗资源。

四是加大非遗工作者及传承人的培训力度。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非遗培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五是合理利用文化生态实验区,传承发展非遗项目。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利用,扩大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启文化扶贫的新路子。

非遗工作走进了新时代,任重而道远,学习开启了非遗知识的大门,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探索,才能创造性开展非遗传承发展。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下,非遗知识的学习和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永远在路上。

 

                          201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