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十篇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十篇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27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1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小学;学校;教育

一、家校合作及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

1.家校合作是什么

(1)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教育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学校教育又牵扯到千家万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也成了教育的重点。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教育的责任在学校,把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推给学校,其实,家庭同样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校合作在今天的学校教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互相协调的一种教育方面的互动合作。

2.农村小学的家校合作现状

教育界的问题很多,很复杂,农村小学的问题也很多,然而农村小学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对于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方面已经有了合作的意愿和倾向,根据一些研究调查表明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提出的建议可以被老师和学校接受,一些家长也经常打电话向学校的教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一些其他的在校表现,学校及教师也时常和家长进行沟通。

(2)家校合作追求形式,缺少实质性的交流。学校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可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了完成这些活动教师的心思可能都在怎么举行活动、怎么能让活动更丰富多彩上,对真正有效的交流上可能就会不到位。其实,有些复杂的活动只会让家校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而违背了从活动中进行家校合作的本意。

(3)家庭教育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孩子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学校教育有问题,把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而不作自我反省。

二、家校合作的影响因素

(1)家庭方面。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个人素质也不尽相同,对孩子的家教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家校合作沟通交流的时候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2)家长的教育观念农村的家长素质水平相对不是很高,教育观念也很传统,传统的认为,家长总是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孩子什么事都要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可以。孩子做错事经常会受到父母的严厉斥责或打骂,甚至有些家长的做法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孩子的想法总是被压抑,也不敢和父母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又进一步拉大,在学校里就算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不愿向父母提。

(3)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严重的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果。教师如果有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去进行家校合作,家长方面但凡有些想要了解孩子情况的意愿,这家校合作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当然,合作是双方的,需要双方都积极主动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学校方面,一些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就这样教师不说,家长不问,家校合作也不进行,双方合作意识不强。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家长和教师的做法,毕竟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的还是一致,都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然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并不知道该如何和教师进行交流。

三、关于家校合作的对策

(1)对于家长进行全新的定位,规范家长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家长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校的情况由教师向家长进行传达,使家长随时随地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生理心理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但目前笔者经调查发现家长往往流于形式,成为学校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成绩和老师向家长告状的代名词,把学生至于被动地位,使学生对家长会产生恐惧和排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并且阻碍了家校之间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对家长进行全新的定位,改变引导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平等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与学校教师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不以成绩论能力,多方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教师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2)学生家长需进行自身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修养。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教育知识,了解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避免与教育规律发生相冲突的事件而阻碍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师按照教育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家长对此应支持教师工作,帮助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推动力,同时让家庭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利因素。

(3)学校教师进行及时家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学生在校有任何问题,教师无论花多大时间精力都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了解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在与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应秉承真诚尊重的态度,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家长不可过分溺爱学生同时教师不可单纯从某方面否定学生。

(4)实行家校共读的方法实现学校学生家庭三者的全面联系共同促进教育的提升与发展。推行家校共读即推荐家长统一订阅某本教育杂志,每月与教师共读,这样使缺少科学教育知识的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引导家长们科学地处理家教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从中担当阅读引领的作用,以学生为沟通的桥梁,如让学生带传口信推荐家长特别关注杂志中的某几个篇目等。这样的做法使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均受益,同时使家校合作亲子化生活化便捷化,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效率,使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教师教育过程,加大了其对教师的信任感和配合度,使家校合作有效性提高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农村家校合作的问题和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4

[2]丁月、陈静.《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3,10

[3]蔡伟峰.《增强农村家校合作有效性的实践探索》.教育导刊,2013,02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家庭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48-02

1引言

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它代表了校园精神,是校园整体环境以及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也是根植于校园中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的结合,对校园内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1]。自“九五计划”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成为我国顶层战略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城乡差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我国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在各个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农村的小学教育是必须要关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逐步加大,使得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尚未能做到同步发展,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多年在一线农村小学执教的经验,就如何加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2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性不强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建设关乎是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些年,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始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使很多农村小学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是,很多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都过于纸面化、形式化,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农村小学虽然也开展一些与校园文化相关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还无法与校园、学生、教师很好地融合,使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活动成为与农村小学校园格格不入的舶来品,不仅没有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以及成长环境,还浪费了公共资源,所以,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联系农村小学校园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持续性不强。

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单一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比较单一,只看重物质文化层面,忽略了人文精神层面,一味地追求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忽略内涵[2]。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通常会采取文化墙、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文化墙的设置大都是悬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但这些内容中有很多并不符合小学生成长的实际;主题班会会选在重大节日时开展,而主题班会的开展过于形式化。这些形式单一的活动无法让学生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更为丰富有内涵的有关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形式单一是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参与度不高在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多为教师骨干,或者是学生班干部等,而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多处于旁观者位置。这样就使得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无法真正融入、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显然,这样的校园文化无法让全体师生认同,也难以促进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意义的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参与度不高是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又一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获得应有的效果。

3改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思考

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分别为政府方面、社会方面、校园方面以及家庭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需加强规划和指导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政策或者制度来规范和推进。相关部门应通过实际调研对校园文化建设制订出适应当地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形成具体方案和指导意见,将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程;要建立监管体系,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

学校方面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是主体。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学校的主体责任没有完全兑现。农村小学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首先应从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好本校规划和实施方案,这一过程应最大限度引导、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将这一过程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过程要注重引导师生广泛深入参与,同时对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发现,联系实际及时修正,要突出校本特色;鼓动、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提升农村小学师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度,才能使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真正的作用和效果[3];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形成自我评价机制,有较完整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动员社会方面参与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与政府和学校相关,社会广泛参与对推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同样具有积极意义。首先,要加强社会沟通,争取重视和支持,包括社会公益组织或社团组织,在很多情况下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缺乏资金的,这就需要动用社会公益的力量,给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帮助;其次,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也可以加入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可以和农村小学的学生、教师一起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拧成一股绳,会给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力量;最后,社会方面应当在各个方面都配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并通过我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调动家庭积极性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家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全方位健康发展,部分家长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认识,不支持、不鼓励,学校要积极通过组织家校共建活动方式,打消家长顾虑,引导积极参与,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会丰富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如此,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然.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1995(6):35-37.

[2]杨爱华.校园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09(11):24-26.

[3]郭婵英.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33):16-17.

[4]李乃仁.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7(3):59-61.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3

关键词:义务教育贵州农村小学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十二五”期间,义务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人口超过9亿,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主体。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问题成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准确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策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实,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贵州作为一个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农村小学教育质量问题尤为值得关注。

一、当前贵州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依然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强力支持,贵州农村学校教育形势一片大好。但在这种看似蓬勃发展的势头下面,仍然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了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

1.教育监管不力,农村教育发展不快。

当前贵州农村小学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监管力度不够。对贵州农村小学来说,每年也不乏监管部门组织的检查、校际之间的统考及评比。但据大部分一线教师反映,多数检查与被检查都实行应付,统考与评比都流为形式。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有什么样的检查方式,下面就有相应的应付检查的手段。统考与评比原本是加强校际交流与竞争、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措施,可惜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滋生不正之风的“温床”。监管部门没有尽到监督与管理的责任,这是导致贵州农村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2.部分校长素质不高,管理工作本末倒置。

贵州农村很多学校至今仍然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长被赋予太多的权力。校长的素质与水平决定了学校教育质量,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陶行知先生曾说:“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完全可以这么说,学校质量如何,学校水平如何,学校境界如何,取决于校长。”经走访考察,贵州大部分农村小学的校长普遍学历不高,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师范生、老专科生,缺乏足够的文化素质、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及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正因如此,有些校长在管理工作中本末倒置,重视校园建设,忽略教学质量,,好大喜功,不求实效。这就导致学校越来越富裕,校园环境越来越优美,教学条件越来越优越,教学质量却不见起色甚至不如从前。

3.师资力量薄弱,无法保障教育质量。

尽管自2006年开始,国家启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特设岗位计划,用五年时间为农村补充了十多万师资,但相对于广大农村对师资的渴求,也只是杯水车薪。师资力量薄弱仍然是阻碍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小学师资年龄偏大,学科结构残缺,知识老化,思想陈旧。另一方面,农村观念落后,信息闭塞,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学校去任教,这严重制约新教师的补充和师资结构的调整。此外,少数农村老师“身在学校,心在经济”,他们种烤烟、开铺子、承包工程、投资股票,整天操心的不是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搞好学校教育,而是如何搞好第二职业,如何过上安逸的生活。这些因素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越发薄弱,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4.生源分布不均,多数村小成为摆设。

经走访发现,贵州大多数农村小学在生源的质量和数量上都令人担忧。不少农村小学学生人数不足二十人,班级、年级的规模都比较小,生源质量更是不尽如人意。生源主要集中在各乡镇中心小学,而优秀生源又从乡镇中心小学流入县级、市级小学,大部分农村小学书声寥寥、冷冷清清。这就使得农村小学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生源数量减少教师失去动力教育质量降低生源数量减少。于是,不少农村小学成了摆设。这种生源分布极为不均的情况,严重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5.留守儿童增多,学校教育举步维艰。

贵州农村因欠开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家庭的经济收入只能靠外出务工。加之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有所上调,东部及沿海一带成了贵州农民工淘金的地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涌入东部省市,有相当部分孩子的家长甚至长年在外,这就留下了一大批的留守儿童。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逾5800万,近30%家长外出务工5年以上。由于缺少家长的监护,留守儿童问题成了农村教育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孩子接受教育越来越容易,可是留守儿童的数量却是越来越多,留守儿童问题越演越烈,这使得学校教育的开展变得更加艰难。

二、关于提升贵州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提高全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全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贵州农村在观念、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均落后于其他省份的农村,要想改变这个残酷的现实,必先从教育抓起。从这一点来看,贵州农村义务教育任重而道远。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升贵州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推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1.加大监管力度,根治农村学校之诟病。

一方面,从教育监管部门到学校上下都需要树立一股正气,对“消极应付、弄虚作假”等行为要严加监管,还神圣的教育一个清新的环境。另一方面,校长对学校的发展事关重大,对校长的监管更要从严。首先,校长的任命一定要慎重,严把人才关,挑选德才兼备之人;其次,校长的任期,应该取消目前严重的“校长终身负责制”,贯彻“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有效机制;最后,要严格考核德、才、勤、绩,尤其要用学校的教育质量来评价校长的成败、决定校长的选任。此外,对教师也要进行严格监管,对从事第二职业、停薪留职、吃空饷及工作作风不正等行为,应该有明确的处理措施,并坚决执行。

2.调整师资结构,组建强大的教育力量。

第一,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以留住近五年来国家通过“特设岗位”所补充的师资。这批师资多数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将成为未来贵州农村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第二,师资的补充要避免近亲繁殖。应该打破当前很多学校招考教师限制户口(即只招本地户口考生)的政策,由各县教育局统一调配,在县际、州际甚至省与省之间交换一定数量的老师,力保有一定数量的老师能全心从事教育事业,继而能带动其他老师,形成一股良好的教育风气。第三,加强校际交流,促进资源共享。比如制定校长、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城乡教师跨校兼课、兼职。如此则可以有效地调整师资结构,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第四,多给教师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的机会。只有走出去,到东部或发达地区去深入了解其他省市的教育情况,才能大开眼界、增长见识,从而提升素质,增强教育力量。第五,唤醒教师的教研意识,以研促教。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投身到教学研究中来,那将会促进每个教师不断进步,进而增强学校教学的活力。

3.降格部分村小,合班并校以合理规划。

针对贵州农村小学生源分布不均,多数村小成为摆设的现状,可以采取合班并校的方法,降格小规模学校,使其成为较大学校分校,进行合理规划。如此一来,规模较小的学校作为分校,可以接受较大学校的业务管理,可以共享较大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等资源,从而可以保证每个小学都有足够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保证边远小学的学生都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并可以减少分校的办公费用和日常开支,减轻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吸引当地生源,改变目前极不均衡的生源分布状况,促进小规模农村小学的良性发展。

4.加强沟通家长,家校合作以促进教育。

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庭的作用也举足轻重,家校密切配合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校可通过如下途径,把家长调动起来。一是把“家长会”落到实处,应给农民家长安排相应的家庭辅导任务;二是创办家长培训学校,聘请专家授课或举办讲座,对农民家长及孩子的监护人进行再教育,传授他们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三是加强与村社的联系与沟通,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网络,提高农民家长的素质,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此外,对外出打工的家长,要定期联系,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亲情、关爱、鼓励、督促,不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5.促使政府作为,以缓解留守儿童问题。

义务教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管理与引导功能,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首先,地方政府有责任大力开发和扶持地方产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为贵州农村保持一大批劳动力,还一部分留守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其次,政府有义务牵手社会和学校,成立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之家”或其他相关的留守儿童机构,将留守儿童集中起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促进留守儿童教育。最后,呼吁媒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农村学校教育。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西部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贵州农村学校深受其益,教育经费不足、硬件设施落后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国家还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总理在2011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并承诺国家将还清“十一五”期间所欠教育经费,力争到2020年实现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届时贵州农村学校教育将从经济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贵州农村义务教育的重点也应该转移到教育质量上来。教育质量偏低是贵州农村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引起重视,长期得不到解决,非但国家的投入不会收到实效,还会激化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提高贵州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对于整个贵州教育界来说,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向阳,山.西部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J].学术论坛,2010.5.

[2]周丽歌,杨杰,单玲玲.浅析吉林农村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4

[摘要]从国家和地方政府方面的解决策略;学校管理方面的解决对策;教师素质方面的解决对策;号召社会大力支助农村学校建设四个方面,对农村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教师流失解决策略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中之重,高质量的师资又是基础教育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农村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致使教育发展不平衡,将是我国长时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必将带来诸多不利的社会影响。针对我校骨干教师的流失现象,解决教师流失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方面的解决策略

1.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

中国人口的78%在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心当然在农村,70%左右的中小学生也在农村。但农村教育费用只占全国的30%左右,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政府在教育投入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差异和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的差异,平衡地区间差距,增加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才可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开展,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确保城乡首先在教育上缩小差距。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农村义务教育需要由农村教师来承担、完成。因此,要真正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就必须首先保护农村教师的从教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保护农村教师,就是保卫农村教育,保卫中国的义务教育大业,保卫民族的奠基工程。

2.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

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在当今你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愚昧无知的人民不是贫穷的。发展经济有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的劳动者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现况,国家要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建立边远贫困农村教师补助金制度,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从而使教师能安心工作,这样才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不再流失。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条件灵活核定教师的工资,对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将工资上浮,待调离后,该教师工资的上浮部分自然取消;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在农村学校工作且作出成绩的优秀教师,这样优秀教师的流失率就会大大降低。

3.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倾斜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

由于农村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都相当艰苦,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在农村教师的晋职晋升等方面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适当增大农村教师职务评聘名额,适当放宽农村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等。在职称评定上,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比例,适当降低某些方面(如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的评职要求,为农村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只有优惠的政策才能吸引住优秀的教师,否则,没有人愿意在农村学校奉献自己,农村教师流失的问题也很难解决。

二、学校管理方面的解决对策

1.学校管理者要“以人为本”管理学校

“学校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从教氛围,让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满足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正确运用“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教师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直接挂钩。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学校内部分配改革的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酬制度,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得到相应合理满意的报酬,要让那些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名利双收;学校要在各方面多关心教职工,给予更多精神鼓励。农村教师的焦虑、窘迫现状,对农村教育而言是潜在的危机,要解决部分农村教师对高压力、低回报导致的职业倦怠问题,首要的是要消除他们的心理失衡现象,包括关心他们的家庭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尽量及时帮助有困难的教师解决问题;另外,学校领导应该凸现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既可以体现教师的“主人翁”作用,又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学校领导与教师要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师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稳定教师队伍。

2.学校管理者要合理降低老师工作压力

农村的教学工作是一个极其平凡又艰辛,收益又不高的工作。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消耗的体力与脑力相当大,“超负荷”运转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要保证教师有一定自由支配的时间,给教师更多的个人空间,这样才能认真工作;同时,学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不折腾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教师的流失。

3.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

新入职的教师和部分青年教师在教育政策、教育方法和实践工作中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学校要加强对其培养,实行“老带新”等方式,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工作更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三、教师素质方面的解决对策

1.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格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写照,彻底地奉献了一生。教育是良心的事业,职业的特殊性注定了教师必须淡泊名利,放弃一些世俗的追求,必须坚守高尚情操,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乐于奉献。

2.教师要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教师工作是平凡的,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农村教师则是更平凡、更伟大。我国70%的学生在农村受教育,意味着有70%的教师在农村献身教育。从全局看,不是每位教师都可以进入城镇的,只要我们勇于吃苦、勇于奉献,通过辛勤劳动在农村同样会取得成就。所以,不管是在农村学校,还是在城镇学校,只要每位教师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精神,在实践中追求成就,定会“发光的”。

四、号召社会大力支助农村学校建设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5

关键词: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困境出路

校本课程开发概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我国提出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而且在发达地区、城市学校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样化的课程给学生自由学习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平台。但从整体实施来看形势却不容乐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在西部农村学校通过笔者的走访发现给学生开发的校本课程几乎为零。所以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这一问题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同时,更值得学习研究教育的人深思和探究。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乎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发展问题,校本课程是目前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农村学校开发不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那么有什么课程替代?

一、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关于校本课程的概念最早是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由菲吕马克(Furmark,a・m)和麦克米伦(mcmullen)两位学者提出的,“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且很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家长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活动。它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很多方面,如学校组织结构的优化、教师的在岗培训、教育资源的选用等多种相关措施”。按照目前课程分类考察,校本课程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它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基于此校本课程可理解为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办学目标,充分考虑当地社会要求和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的,旨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西部农村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需求、教师意向、地方资源的调查,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对教学方式的考虑、对评价方式的思考等都必然把自己带入课程行动研究当中。而且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农村教师具有一定有关课程理论方面的知识,这将激发农村教师的学习愿望,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及终生学习,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

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特别在农村学校里,在硬件设施没有城市设施好的情况下更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日益明显,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留出精力对农村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走农村特色学校道路是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因此,西部农村学校要把握好这个机遇,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和社会需要,开发出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

3.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传承地域文化

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二是以学校文化传统、特色等学校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在追求“升学率”所致学校文化严重缺失的农村学校,更适宜以地方资源开发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从地方自然环境和生态发展角度出发,关注人、社会和自然的整体和谐发展,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态势改变人的生存环境。

4.开发农村校本课程有利于落实为农服务的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并与农业科技推广等结合”。要实现“农科教相结合”,使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开设适应本区域的校本课程,对即将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的新型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教育,是落实为农服务的重要措施。

二、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

校本课程自实施以来,在我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广大西部农村地区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基本都没有开设校本课程,个别学校就算有也只是走走形式,根本无法结合当地资源,形成一定的学校特色。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缺乏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理论性问题,而且是操作性问题。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论知识和意识,还要拥有一定的课程研发能力。西部农村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方面明显表现不足: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教育理论修养欠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发能力相对较弱、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对教材的认识不够、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对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普遍缺少合作意识。

2.西部农村学校内部缺少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支持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的学校文化类型是进取型、创新型的文化,这种文化要求尊重实践、尊重差异、尊重民主,重视合作、重视参与,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给学生一个想要的发展空间。西部农村学校并不太重视学校新文化的构建氛围。很多学校为了排名,一味追求升学率,考试才是重中之重,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认为课程就是用来为升学和考试服务的。其原因在于国家长期的本位课程模式,使学校和教师的依赖思想严重,校长的家长制作风没有消失,老师及学生没有相关的专业自和课程选择权,处在很被动的位置。

3.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种具有支持性特征的文化环境。缺乏相应的环境支持、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无疑使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句空话。资源”是基础,农村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潜在课程资源,要把这些开发成课程需要一个过程。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是落实学校办学自的过程,它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在农村地区,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自受到很大限制,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的性质缺乏准确定位,往往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不愿真正放权给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投入,需要学校有专门的经费作支撑,但西部农村学校除了固定的义务教育专项经费之外,根本没有别的经费来源。

4.西部农村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对校本课程缺乏认识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但是,目前大多数西部农村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明显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处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兴趣单一,甚至没有兴趣爱好,他们根本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向老师和学校提出课程开发方面的建议。家长作为教育伙伴,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家长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审定,参与学校课程的决策等。但是西部农村学生家长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或外出打工把孩子的学习完全让责于学校,完全没有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思想认识严重阻碍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针对西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1.通过政策和经费的倾斜,建立西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运行保障机制

加快西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必须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政策倾斜到专项经费的投入,从教师培训到课程教学专家的指导,从资源提供到信息咨询等都需要切实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对于东西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差距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校本课程开发给广大西部农村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西部农村学校要看到自身的优缺点,在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选题、内容等方面突出特色。单从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而言,西部农村学校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素材性资源方面,如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生物生态、农作物、河流山川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古朴的建筑、淳朴的民风、悠久的民俗、古老的民间传说、传统的手工艺等社会资源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2.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品质。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西部农村学校应该多渠道促进教师素质提升。使农村学校老师按需所获,通过个别辅导、专题研讨培训等方式进行多样化培训。农村学校教师在思想上要树立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理念,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机制,形成校本课程的集体决策程序。

3.加强多种形式合作,共同开发农村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要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激发教师课程开发潜能,保证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序开展。具体合作体现在四个方面:要创建校长与教师之间民主、平等、开放、有效的合作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如教师之间经常开展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会,教师个人之间教学资源共享、互助,教师之间互相观摩等;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学校要积极为教师与课程专家创设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教师个人与课程专家一起讨论和策划课程与教学方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通过沟通与交流在课程方案上达成共识并共同参与课程评价等,使之更好地促进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4.农村学校校长加强课程的领导意识与能力,统筹学校课程开发活动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与开发方面,校长要承担课程领导和规划学校课程政策,组织和协调相关课程事物关系等多方面的责任。西部农村学校校长要通过专业培训和校长自身的主动持续学习,增强自身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因为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是校长领导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因此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应体现在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开发组织、领导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规划、构建学校课程发展团队及其运行机制、塑造学校课程文化、建立学校课程制度等方面。

5.西部农村学校要充分使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权,凸现农村学校特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农村学校课程意识和能力的增强,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应逐渐加大。尤其西部农村学校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有利于自身发展。随着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家长对学校评价观念的改变,学校越有特色在社会上将越有竞争力,而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载体。农村学校应基于对校内外环境的分析,明确自己的追求,确定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这样才有可能开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李金春.浅谈农村初中的校本课程开发[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6):91.

[2]和学新.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问题反思与改进[J].全球教育展望,2011(9):16.

[3]王莹.农村地方校本课程开发: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论坛,2010(4).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6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策略

党的十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教育正面临的新的形势,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难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今后教育改革和教育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大量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全而落实素质教育,鼓励和支持人的全而发展。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和一系列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村教学资源缺乏、人才队伍老化、教学观念落后等直接影响了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与现阶段党和国家提出通过教育来立德树人是不相契合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的基石,青年学子是国家的希望,亿万农村青年学子的思想道德和素质的培养更应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一、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首先,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据统计,在农村80%以上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养家,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成为农村家庭组成的主要人员,农村学生大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或者寄住亲戚家中,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行为的约束,很容易染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习性,把这些不良的习性带入校园,这也成为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题。其次,农村中学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当然,不重视是多方面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很多学校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学生的主科成绩上,语文、英语和数学是“主科”,思想政治教育依旧是“副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农村中学有些思想政治课是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开设了这门课,有的也没有专门的思政类专业教师授课,流于教材形式,学生死记硬背而已。最后,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内容、手段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在农村中学,由于缺乏专业的思政教师队伍,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大都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注重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轻视教学方法的探讨。既没有小组讨论也没有案例教学,单调的理论灌输这种教育方式让他们觉得思想政治课很无聊,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不能有真正的内心情感体验,不利身心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学生“三观”的形成,导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二、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投入。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与城市投入相比,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软件的投入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在短期内无法相提并论。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学校在硬件上缺乏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支撑,另一方面也没有较好的资源和优越条件吸引优秀教师前往任教,因而很多教学目标很难达到。其次,农村学校对思想政治教学重视不够。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特别是农村中学把学校的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还是强调语文、数学、英语在升学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在师资比配上,还是资源上多往这些主科集聚。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定三观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沿着这样的认识逻辑推进。最后,家庭教育缺位。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情感性、潜移默化性、差异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然而,随着城市化不断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的涌入城市,而农村留守学生也随之增加,父母遗忘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造成农村孩子心里和情感教育的缺失,这些原因直接导致思想教育课程学习上的一些问题。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学提升对策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各方面的,因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促进。第一,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与保障。就目前来看,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了包括思想政治课在内的所有课程教育质量的瓶颈。为了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更加重视农村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政策的偏向农村等。第二,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综合素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学生三观教育的核心教育者,农村中学应当加大对思想政治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配备适当该专业的教师人数,合理分配教师的教学任务。加大对思政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培训力度。第三,要坚持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家庭情况,注意应材施教。学生思想方面出现问题,我们就要注重思想方面的引导。重点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从实际出发,小事着手,引导学生处世为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第四,加强引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上课时多想、多说,课后多实践,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中,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通过案例教学,把学校活生生发生的事情,通过学生演讲,讨论和辩论等形式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以“主人公”的地位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获得内心的情感体验。第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很多学生的家长只在乎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学生进入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将会导致学校教育很难有效开展,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老师要与学生家长互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秉承“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关系到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学校老师、社会成员、家庭成员、各级领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向军.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好家长,2015(4)

[2]杨春林.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学教育,2013(2)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7

随着我国推进职业教育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势头。对于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而言,国家政策的支持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但在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困境,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更不可回避。加强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也显得非常重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与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简述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通过定向培养,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招生与招工、教学与生产、实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经济稳增长、产业调结构的稳步实施和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共赢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在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少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技术岗位工人短缺,影响了企业的转型发展步伐。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办学水平偏低,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强技能弱的现象,[1]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较为欠缺。另一方面,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力度不够深入,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跟不上企业的发展,[2]学生"就业难"问题又突出。可见,虽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对于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而言,在"校企合作"方面既有发展的经验与优势,也存在随着时展而出现的困境与不足。这些困境与不足是制约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进一步开展的阻路石,必须多方合作、共同应对,克服挑战,以推动"校企合作"的稳步、持续深入发展。

2.2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困境

2.2.1政府行为缺失,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

虽然我国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制定了免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设立贫困生助学金等优惠政策,但在实践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发展乏力,"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仍然不足、招生、就业难问题还较突出。就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而言,仅靠学校与企业双向联动、开展合作还远远不够,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引导,更需要健全的配套政策、制度作为保障与支撑。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等都应是"校企合作"的参加者,共同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2.2.2"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灵活

无论高等还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都需要充分发展"校企合作"的作用与功能,可以说,"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就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而言,当前确实存在需要解决的困境,那就是"校企合作"现行的体制、机制过于僵化,亟待进行改革与发展。从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看,校企之间一定要开展深度的沟通与合作,学校要深度了解企业的文化、发展方向、所需的人才类型,并开展相应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企业要深度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实践条件等方面的状况,校企之间要在产、学、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才能建立适合二者共生、共赢的合作机制。因此,所有过时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不利于"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僵化的体制、机制都需要抛弃和改革。

2.2.3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合作关系难持久

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效果的优劣不只取决于学校开展合作的态度与积极性,还依赖于企业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从目前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动力不足已成为影响"校企合作"深入、持久开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服装企业所需的人才是兼具实用性、创新性、综合性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所培养出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及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很难达到企业的需求,造成"校企合作"多属于浅层次合作,企业不能从合作中得到实惠就会影响其继续合作的意愿,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往往使得双方的合作关系不能持久。

2.2.4"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形式化严重

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使得"校企合作"的模式普遍较为单一,且合作的深度不够,合作面狭窄。近年来,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所招收学生的人数和质量不断下降,加上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师资水平偏低,实训条件较差,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专业能力无法达到服装企业的要求,企业不愿意开展深度的合作。另外,从农村职业学校层面看,专业和课程设置不一定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方向相一致,也影响"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由于校企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合拍、对接不畅,从而使得"校企合作"往往走向简单化、形式化。

2.2.5缺乏经常性、准确性、建设性的评价考核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校企合作"的开展不但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法规、制度的保障,还需要对合作开展经常性的、准确性、建设性的评价考核。目前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中就存在评价考核环节缺失的问题,从而使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在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企双方缺乏专门的评价机构,缺乏从学校、企业、专业、师资、课程等维度开展阶段性、建设性地客观评价与考核。评价与考核环节的缺失造成校企双方不能及时发现合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而使问题越积越多,影响越来越大,甚至使得合作无法开展下去,对合作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2.3推进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3]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发展也要坚决贯彻这一发展策略。虽然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遇到一些困境和发展中的难题,但只要采用针对性的、科学的应对之策,"校企合作"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这些对策主要包括:国家应不断健全和完善促进农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开展的相关法规、政策,消除双方的后顾之忧;农村职业学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要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4]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市场的要求;企业要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引领下提高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农村职业学校应积极开展课程改革,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改变新型培养方案,[5]以提高学生的服装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校企双方经常性、阶段性地开展关于"校企合作"的研讨与评估,不断推进"校企合作"迈向新台阶;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媒体、学生家长等相关各方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的机制,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8

从问卷结果来看农村中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及其启示:

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低。问卷显示,问卷涉及的我校学生的父亲、母亲的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学历者分别为18.6%和14.3%。其他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这一文化程度决定了农村家校合作尤要以学校为主导的模式。叶圣陶曾说,农村学校是农村的文化的灵魂。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了农村家校合作要以学校为主导。所以,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不能坐等家长主动来校联系,而要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出击”,由“校方主动”带动双向互动。

二是家庭经济较差。问卷中“家庭月收入1500元”以上者仅占15.7%。低收入的家庭经济必然影响家长与学校联系的心态。力保自给自足,个性比较保守。且不像城区有较丰富的网络资源。家校合作的“网络渠道”受到大大限制。再者,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大,时间长,家庭教育有极大的随意性,甚至对孩子放任自流,家校合作困难大。这一现状再次说明了农村家校合作要以学校为主导这一观点。如果学校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采取积极的行动,家校合作就只能停留在自发涣散的状态。

三是对孩子的期望值两极分化。问卷显示,希望孩子读到大学以上学历的占82.8%,但对孩子“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的也要占12.1%。期望值高,学业较好的农村学生,千方百计进城,千方百计读当地重点校、示范校或“一中”,留在农村就学的,相对来说学业较差,家长期望值较低。在一个地区,当占12.1%的家长认为“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的学生都集中在农村学校,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而这些学生的成长却需要更多的家校合作,需要更多的教育引导。在中国,人口基数大,在任何一个农村地区,“12.1%”的学生都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有教无类,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基点和归宿。

分析问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农村,开展家校合作是相当艰巨的,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效果却又是毋庸置疑的。在问卷中,85%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希望家长与教师沟通”,而家长和教师沟通以后,学生在“学习、道德、同学关系、身体、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对与此相关问题学生选择“没有变化”的仅占5%。就“你的教育责任由谁承担”这一问题,学生选择“完全由学校承担”的仅占9.3%,而选择“均等承担”者占41.4%。这说明即使认知水平还很有限的中学生,对其成长的思考也是合情合理的家校合作,而不是由学校或家庭单方面承担责任。

那么,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究竟有哪些呢?家长会、打电话、家长通知书、家访、家委会、让学生带便条、家长接待日,等等,的确都是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但是,这些方式和途径在农村与在城市又有哪些不同?在农村,家校合作又有那些特殊性?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以下三点尤其值得重视。

一是时机的选择。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进行家校联系呢?显然,时间或时机是家校合作的要素之一。农村比城市更具季节性,二十四节气在农村更加显著,也更加重要。农村有相对的农忙农闲时间,也有相对集中的外出务工和务工返乡季节。制定家校合作的方案,包括家校合作的预案,都不得不考虑农村的特殊性。比如,家长和教师更多是在“学生成绩下降”、“学生思想行为异常”情况下联系对方,但这种看似正常的设想在农村有时很难落实。相反,为什么不是更多地在“学生成绩进步”、“学生思想行为表现优秀”时相互联系呢?所以,在农村,不论家校哪一方,更应该注重选择有效的时机和时间,使取得联系得以坐实,使相互联系常态化;而不必拘泥于家长会等时间相对比较固定的联系沟通方式。

二是主导性的落实。在家校合作这一工作中,学校具有主导责任。制度、方案的拟定,当然要学校主动完成。即使具体的联系方式,也应学校主动。以双向联系为例,在农忙时期,教师能否到田间地头去,在与农民聊天气、聊家常、聊种植养殖的过程中进行“家校合作”呢?地方政府推动的“联村联户”方式,完全可以借鉴来做家校合作的一种模式。领导包片、教师联村联户,让教师选择时机到田间地头去,甚至带着学生到田间地头去,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家校合作模式吗?反过来,在农闲时间,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接待日,把家校合作的主阵地又从田间地头转移到学校,家长自然会更加支持学校工作。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9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

目前,农村中小学布局逐步调整,有些较发达地区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凸现出许多新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不能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执行调整政策,盲目地撤并和减缩当地农村中小学校;不切实际地要求各村的初中、小学完全集中到乡镇中心学校,而缺乏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密度、地理交通、农民经济负担等实际情况,也忽略了许多中心学校在财政、教育、师资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集中办学的需求的事实。各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出现的大量撤减、盲目集中、加速调整等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一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使不少原本能就近入学的农村儿童及其家庭陷入求学困境,产生许多农村教育的新问题。

2、不合理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引发的问题

近年来,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失当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其消极影响已日益凸现:上学的困难与教育费用的上扬使得一些农村学生,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学生遭遇求学危机,其家长也陷入欲罢不忍、欲上不能的困境。最近的一些相关研究表明,不合理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其引发的问题是导致当前部分贫困农村、山区儿童辍学流失量增加,农村辍学率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据2004年黔江区教委教育研究所对全区14所农村初中历时两年的调查表明,初中学生的平均辍学率超过40%,研究者认为,随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的推进,农民对教育付出的成本加大,如住宿费和交通费的增加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辍学率的上升。当前部分地区不合理的布局调整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给农村学生带来了新的求学困难,而且还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威胁。 

3、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失当的原因分析

当前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1)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模糊、片面、简单化。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深入地领会调整精神,不能全面地分析和理解调整工作,对布局调整政策的认识模糊甚至片面,将“调整”简单化地理解为就是“撤并”和“减缩”农村中小学,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标错误地等同于在一定年限内(甚至在短期内)撤减一大批农村中小学,因而导致布局调整工作的简单化、形式化与“一刀切”。 

(2)一些地方政府将农村中小学调整视为“政绩工程”,一味追求撤并的数量与速度。为了追求“政绩”,一方面急速地大规模撤减农村中小学,以“提前”、“超额”、“提速”完成布局调整为口号和目标;另一方面又盲目地追求合并后中心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办“大校”、“花园式学校”等为办学方向,脱离农村实际。   

(3)一些地方政府在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时,对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缺乏调研与了解。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这样一项复杂而长期的重要工作时,却缺乏对当地农村社会、地理、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深入调研,调整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对渝东南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几点建议

地方政府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的根本利益与受教育权利放在第一位,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地切实做好布局调整工作。以下是几点建议。

(1)应正确认识、科学理解中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不等同于“撤并”或“收缩”,而是应该以促进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子女尽可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合理地或“撤”、“并”,或“调”、“增”农村中小学。

(2)应深入调研当地社会、经济、教育等实际情况,科学统筹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合理地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科学的调整方案是成功推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前提,在统筹规划当地布局调整的过程中,要坚决遵循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3)因地、因时制宜,逐步过渡、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区域内部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差异较大的特点,各地方政府在具体落实调整方案、实施调整工作的过程中,应采取逐步过渡、循序渐进、谨慎推广的做法,充分考虑本地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农民群众的可接受程度,分地区、分阶段逐步调整,避免过快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要积极推进中心寄宿学校各种后勤配套设施与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落实。各地政府应充分重视撤点并校后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与管理,对一些已经合并或计划合并的寄宿制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落实学生吃、住等生活方面的配套设施,从最基本的改水、建厕、建食堂和澡堂等工作做起,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学生和教师的最基本生活。同时,当地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核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专职生管教师编制,以保证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学习与心理的正常、有效的管理与引导。

(5)加大力度切实解决布局调整后凸现的交通安全问题。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集中办学后农村学生的交通问题。首先,应在制定布局调整规划前,充分考虑和深入调研当地的地理情况、受教育人口的分布状况和学校的服务半径,在一些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偏僻又无法解决校车接送问题的农村地区,应暂缓集中办学,适当保留一些村办中小学和分散办学点;其次,在有条件的地区,宜考虑由地方政府出资,在集中办学后为乡、镇中心学校配置校车,免费接送学生往返家校;在其次,各地政府应充分组织、协调当地财政,交通、运输等部门,以加开客运班次、贫困家庭学生免费乘车等多种办法和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农村学生的交通困难问题,并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

总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是一项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如能科学实施,必将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振武.学校管理[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39—53

农村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篇10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面临的困境

1.质量困境

近几年,随着农村人口的下降,以村为单位的学校或教学点的规模越来越小,办学条件差,学校布局分散。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政府才推行“撤点并校”,让农村分散的学生转移到城镇或者条件较好的县城里就读。不但要让所有的学生“有学上”,还要“上好学”。这是我们的理论假设和政策诉求。可是从实践反馈的效果看,教育质量并没有随着“撤点并校”得到明显的提升,相反,在很多地方还引发了其他一些问题。有学者经过实证分析之后发现,“来自教学点的转校生的学业成绩要显著低于非转校生的学业成绩。其中转校生的数学成绩比非转校生的数学成绩平均低9.67分,语文成绩平均低6.43分。”[1]另外,撤并之后,农村的学校是减少了,可是学生都往城镇集中,随之出现了巨型学校和巨型班级,特别是小学,基本上都是人满为患,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七八十人,甚至人数上百,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小学45人的警戒线。在这样拥挤的教学场所当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很难得到彰显,所谓的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也无从谈起。

2.效率困境

实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目的除了要提高教育质量,还要合理地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轻财政压力,提高办学效益。在学校撤并之后,看似提高了办学效率,却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为代价的。首先,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在小学进镇,初中进城之后,相应的配套设施却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农村学生的上学问题凸显。很多孩子要么步行,要么搭乘农用三轮车、拖拉机上下学,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征求意见稿》中就此提出,一般应使学生上学单程步行或者乘车时间不超过40分钟。不过这40分钟是个什么概念,以谁为标准,以什么地方为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其次,加重了农民负担。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政府客观上是把节约的教育成本转嫁给了家长。因为他们还要额外支付增加的交通费、伙食费和住宿费等。“一个寄宿生,中部地区的农民家庭平均增加657.3元,西部地区的农民家庭平均增加787.8元”[2]。再次,撤并后大量校产的处置问题突出。很多农村学校撤并之后要么长期闲置,要么承包给养殖场,要么被变卖私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均衡困境

通过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可以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可是,“撤点并校”却直接引发了学校离村,学生离家,农村学校数量、规模和人数的大量减少。这样一种城乡一体化的举措在无形当中加速了农村的解体和乡土文化的凋零,导致了农村教育城市化和虚无化。据统计,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农村小学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天减少56所[3]。“作为村落中的国家”,作为乡土文化最后的守夜人,乡村学校面临的只是一个乡土人情和伦理价值日益枯竭的文化图景。

4.认同困境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的过程。其中,政府、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围绕着“撤点并校”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关系,使得这种布局调整并不仅仅是对效率的单一追求,也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简单规划,而是凝聚着权利争斗的博弈过程。很可惜,在这场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政府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主角,以行政权威的方式,从上到下强力推动。而作为利益主体的农民、教师和学生却集体失语,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华中师范大学对全国11个省进行的大规模调研发现,超过75%的教师、农民和家长未参与学校撤并决策;有近1/3的居民对学校撤并结果不满意;44.8%的县市认为学校布局调整阻力较多地来源于家长、村民和村干部,分别占68.4%、59.9%和48.3%。”[4]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场涉及广大利益相关者、由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缺乏民意基础,没有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也无法获得他们的集体认同,其合理性和公正性让人质疑。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出现的公共性危机

所谓教育的公共性是指把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给予全部公民,也要求全部公民基于公益性,通过协商的方式参与教育过程,以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为核心,追求公共利益。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存在着公共性危机。

1.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危机

义务教育作为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的特征,作为其管理者“应该体现行为的公务性、宗旨的公益性和权力的法定性”[5]。在当前“撤点并校”过程中,教育管理主体却出现了公共性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管理主体的官僚化和市场化两个极端。管理主体官僚化指的是政府搞一言堂,对公权力的使用不加约束和监督,社会公益组织比如教育学会等由于手中没有权力资源,对政府的教育决策和运行过程缺乏问责。管理主体市场化则表现为政府角色的缺位。政府把很多应该自己承担的职责推给了市场、社会和个体。比如当前农村很多地方的校车管理就明显缺少规范,问题层出不穷,家长、学校和市场实际上代替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处于自我管理的状态当中。

2.管理过程的公共性危机

管理过程的公共性主要体现为决策的科学性和程序的民主性。其中,公共参与是保障公共政策正当性的内在要求,是决策科学和程序民主的先决条件。“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与米歇尔·哈蒙从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出发,认为公共性是在民主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不断互动形成的利益格局。”[6]为了保证管理过程的公共性,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推行过程中,必须要求政府和民众共同参与和交互活动。很显然,当前的许多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的方案在制定、论证、公示和报批等程序方面缺乏民众参与。“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全国8个县77个乡镇下辖的村级被撤并的学校调查发现,有45.5%的县级教育决策部门在村小撤并过程中没有认真调研,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领导开一个会就宣布撤并了。”[7]这样的决策和管理过程有违教育的公共性,容易诱发不科学和不公正的问题。

3.管理对象的公共性危机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任何一个社会,民众都有多数人和少数人之分,也有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别。管理对象的公共性就意味着政府要面向全体民众提供基本的教育公共服务,它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既是强势群体的公共性,又是弱势群体的公共性。满足多数,保护弱势,是公共性的核心内涵。由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事关不同的利益群体,收入高低不同,家庭背景不一样,对该项政策的满意度也不尽相同。相比较而言,普通民众、低收入者和偏远山区的家长是弱势群体,他们很难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服务。他们是这场“撤点并校”的最大受害者。

4.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危机

管理主体价值观的公共性强调的是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在谋求社会公益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个体发展,它体现为政府的规范体系和行政系统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公益性,是包含在行政行为机制之中的。我国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并没有完全摆脱政府有限理性的局限,在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方面也没有超越利益集团的捆绑,将公共善当作唯一的价值追求。结果是在价值取向和理性取向之间更多地偏向了理性而舍弃了价值,在面对公平正义和资源有限的两难困境时,更多地考虑了效率而忽视了公平。

三、公共性视野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随着我们对公共管理认识的不断加深,公共性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目标追求,它正慢慢地上升为认识论的范畴,成为一种分析认识的工具。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它具有均等性原则、正义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的特征。坚持这些原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均等性原则

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原则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教育服务,其核心思想是平等地对待每个公民,这是公共性的首要表现。要强化政府作为公共物品提供者的基本职责,保障全体民众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不但要保障农村弱势阶层孩子的上学权利,还要保障其上学质量,满足所有群体各个层次的教育需求。为此,应该加大公共财政和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力度,优先向农村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弥补由于“撤点并校”增加的农民负担。同时,建立城乡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协调机制,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搞“一刀切”,用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学校撤并,赶农民进城,甚至消灭农村教育。城乡教育均等化并不是城乡教育平均化、一样化。政府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在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协调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合理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规划,保障农村学校布局合理,保障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和学校之间的均衡化。

2.程序正义原则

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农村学校撤并程序要正义、公正和民主。2010年10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作为重大决策的必要性程序。所以,根据程序正义原则,首先要建立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对家长和社会公众公开教育信息,就意味着他们对农村“撤点并校”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次,健全教育决策的多元参与机制。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通过种种途径,听取学生家长、村民、学校师生和基层政府的意见,确保撤并过程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再次,加强对教育决策的监督评价力度。培育并逐步壮大以教育学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大众团体和社会公众对“撤点并校”的监督作用。这不仅可以保证教育程序的正当性,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偏,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教育公共性的深层次内涵,是保障教育合理性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指标。落实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科学性原则根本就在于制定科学的学校撤并的标准。比如哪些学校该撤,哪些学校应该保留,小学多远才算“就近入学”,初中多大规模才算“相对集中”等这些问题,需要经过科学的理性判断和实证分析,摆脱盲目、武断的思维方式,才能制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撤并标准。这里的教育规律具体来讲就是指,学校布局调整要跟当地人口、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个体等因素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将这些影响因素和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当然,确定一个能满足全国各地实际需要的农村学校撤并标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充分考虑到复杂的农村实际和主客观的约束性条件,以最终能否达到“使学生上学距离最近,学校服务人口最多,教育资金投入最省,教育教学质量最高,学校布局调整次数最少”[8]作为检验标准。

4.差异性原则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儿童与学校的距离发生改变,这种距离包括物理距离、时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物理距离和时间距离的改变对儿童的影响倒是有限,但是文化距离改变的影响却是深层次的,也是深远的。它能诱发乡村学校教育的城市化和乡土文化的没落。“乡村实际上在今天已不再是一个文化概念,而更多地是一个地域(相对于城市)、经济(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概念,乡村逐步沦为文化的荒漠。”[9]这不符合公共性的精神。教育的公共性在追求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同时,并不是以牺牲乡土文化和风俗人情为代价的。尊重文化多元性和文化差异性是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一个伦理底线。为此,首先必须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不但是义务教育法的制度规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诉求。特别是村小,能保留的一定要保留,不能保留的也要设置教学点,低年级学生原则上是不离村、不离家、不寄宿。其次,要加强校车制度管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公益职能,认真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学生在离村不离家的前提下的乘车需求和乘车安全。再次,要培养乡村学校的文化自觉意识。立足于“回归乡土”,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重新树立乡村少年的文化自尊心和乡土自觉意识,使他们自觉摒弃文化进化论,不再将城市文化当作现代化的唯一标杆。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标识,一个乡村有一个乡村的符号,每一所学校周围的乡土文化都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只要我们悉心整合开发、挖掘利用,一定能让孩子们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龙龙.西部五省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学生发展.教育学报,2010(6).

[2]李强.中国村落学校离土境遇与新路向.中国教育学刊,2010(4).

[3]雷辉.民进中央:应明确农村学校撤并底线.南方日报,2012-03-13.

[4]雷万鹏,张婧梅.构建公正的学校撤并程序.全球教育展望,2011(7).

[5]王乐夫,陈干全.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社会科学,2003(4).

[6]李学余.论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必要性.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6).

[7]邬志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