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绿化带设计十篇城市绿化带设计十篇

城市绿化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9:04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1

关键词:高速公路环境绿化设计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被誉为“省门第一路”,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交通六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江苏省的标志性工程和禄口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该工程北起南京绕城公路花神庙,南迄禄口国际机场,全长28.75km,按六车道规划、四车道标准实施,路基顶宽26m,行车道宽2×7.5m,中央分隔带宽3m,硬路肩宽2×2.5m;设计车速120km/h,桥涵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全线设互通式立交四处、服务区一处、收费站一处。该工程于1995年6月28日正式开工,经建设者两年的艰苦奋斗,已于1997年6月28日胜利建成通车。在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在视察时多次指示,要把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绿化搞好,把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及“绿色和鲜花的海洋”。

1沿线概况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位于南京市以南、秦淮河以西,凤凰山、将军山以东,属宁镇低山丘陵区。该区东接长江三角洲平原,西连安徽丘陵岗地,呈东南低西北高之势。沿线附近有翠屏山、牛首山、方山等,地形起伏较明显。本线路沿秦淮河谷平原,地势低平,地面水系较多,地表水蚀严重,形成沟岗相间的的波状地形景观,地面标高在6~12m之间。

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随地形高低而变,一般为1.0~3.0m,部分路段地势低洼,土层含水量较高。土质多为冲积亚粘土,土层厚1~4m,pH值5.5~6.5,土壤肥力一般。

本路段属北温带区域内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度15℃,年平均最高气温32.3℃,全年以7~8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43℃(1943年),年平均最低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14℃(1955年),最大冻土深度9~10cm,无霜期230d。年平均降水量1124mm,降水日124d,雨季多在6~8月,雨量占全年50%以上,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

2设计指导思想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是江苏对外开放、迎接国内外和省内外宾客的重要窗口。在绿化设计中力求反映江苏特色、时代风貌、省会南京市现代化气息,并结合高速公路车速快、车流量大、车型以客车和轿车为主、运量以客运为主的特点,绿化应突出景观、生态效益,满足高速公路绿化功能的需要,贯彻“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大气势”的设计原则,达到稳定边坡、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环境的目的,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在设计过程中,除把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路基路堑边坡、预留绿化带、互通立交、服务区和收费站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外,并根据功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也随之而变,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达统一。主线绿化采用远乔木、中灌木、全花草的布置手法,大分段间隔逐步过渡,形成连续不断、动中有变的“绿色长廊”。四处立交和服务区、收费站以大片常绿、半常绿草坪为基调,以简洁图案和少量植物造景来点缀。路基路堑边坡以铺植固着性好的草坪为主,达到稳定边坡、防止冲刷、绿化美化的作用。

3绿化设计内容

3.1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是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和改善景观。由于中央分隔带土层薄、立地条件差,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的蜀桧,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蜀桧控制高度为1.6m为宜,单行株距2.0~3.0m,蓬径50cm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从美化路容和改善小气候出发,则应以铺草坪和植地被物为主,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选用常绿草坪矮生高羊茅(品种有碧西、圣

南多等)满铺;地被物选择月季、丝兰、茶花、栀子花、矮生大花美人蕉等花灌木,各品种布置按中央分隔带自然分段,蜀桧间对称栽植(见图2)。

从中央分隔带绿化整体效果来看,该配置方式满足行车安全要求,起到了防眩、诱导作用,且不影响高速公路的气势;通过地被物、草坪的合理立体布置,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常绿草坪为背景,减少蜀桧的单调感,增强美化效果。

3.2主线两侧预留带的绿化

预留带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的绿化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绿化设计要根据公路的线型特征以及高速公路的特点,表现出一种韵律感,植物配置应以行列式为主、大块面组合。

⑴路东侧预留带宽14~15m,以栽植水杉和雪松为主,配栽紫叶李、紫薇、碧桃以及地被植物,色彩较丰富,视觉效果较好,而雪松又是南京的市树,驰名中外,使行驶在机场高速公路上的中外旅客首先看到的是苍劲挺拔、浓郁翠绿的雪松,从直觉上感到南京到了。各种植物具体配置为落叶水杉栽植3行,株行距为2×1.5m;常绿雪松栽植2行,株行距为12×3m;落叶紫叶李单行三株一丛品字形栽植,丛距12m;距紫叶李

0.5m处栽一行紫薇或碧桃(紫薇16株一段和碧桃4株一段交替布置),株距为6m;在排水边沟的外侧设置1m宽的花带,以不同花期的木本花灌木和草本花卉进行分段重复布置,品种有杜鹃、栀子花、丝兰、品种月季、金钟、美人蕉、鸢尾等,每品种300~400m一段。

⑵路西侧预留带较窄,宽仅4~5m,考虑到与东侧绿化尽可能对称,除受绿化用地不足影响水杉栽植外,雪松、紫叶李(2株一丛)、紫薇或碧桃、花带均采用单行布置,株距为6m。花带同东侧对称。

⑶为做到公路用地黄土不露天,两侧预留绿化带中遍撒白花三叶草,一方面白花三叶草成坪覆盖快、四季常绿、花期长,易形成大块面的绿带;另一方面可防止水土流失,有保湿作用,改善了预留绿化带的小气候,抑制杂草的生长,有利于上层林木和地被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可减少绿化养护工作量。

⑷根据沿线水文、土质条件以及适地适树的原则,地势低洼易积水路段,两侧预留带以栽植耐水湿的垂柳、中山杉、蜀桧等,保持了沿线绿化带的连续性。

从预留带绿化设置效果来看,上层林木与中层地被植物及下层草坪得到协调统一,相得益彰,并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立体线型,韵律感强,车移景异的效果明显。采用全花草、中灌木、远乔木的布局,乔木大株距,使得路线空间开阔,线型流畅、清晰、通视性好,避免了高填土路堤的悬空不安全感。

3.3边坡及垂直绿化

从边坡的防护功能、美化效果和绿化管护难易程度考虑,以铺植或栽植多年生宿根草坪——矮生天堂草或地被植物为主。通过在机场路边坡多草种边坡铺植试验结果表明,矮生天堂草节节生根,根系发达,具有固坡能力强、抗逆性好、免修剪等特点;且易铺植,成坪较快,复盖度高,平整均匀,病虫害少。铺植方法:先在边坡上开挖宽25cm深5cm的水平沟,用15~20cm草块水平条铺,上覆细土1~2cm压实,覆土既

可保湿,秋季施工有利草坪越冬,又可使草块根系与土层紧密。据现场调查,该铺设方法能提高草坪初期的抗冲刷能力,减少边坡水土流失,达到快速稳定边坡的效果。同时,对秋季施工的草坪有利越冬,提高成活率。

垂直绿化部位有浆砌片石路堑、挡墙和跨线桥等,通过沿桥墩、桥头锥坡、挡墙下栽植攀援植物,如大、小叶爬山虎、凌宵等,在挡墙上部、路堑顶部栽植垂枝型藤本地被植物,如迎春、金钟、长春藤、藤木月季,并配置多花灌木紫薇、碧桃、夹竹桃、茶花等。形成多层次空间立体绿化,快速遮蔽构造物,以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并能增强桥梁的艺术美和路堑防护工程的置景效果。

3.4互通立交区的绿化

互通立交区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其绿化必须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南京机场高速公路共设有4座互通式立交,绿化以植草为主,辅以少量植物造景来点缀,创造一种自然、开阔的意境。花神庙互通是机场路的起点,全铺矮生天堂草,以大乔木法桐、广玉兰、白玉兰自然组团布局,并能较快的形成绿化美化气氛,以棕榈沿匝道边沟、垂柳或丝兰沿池塘栽植,起诱导置景作用。四号路互通全植常绿草坪矮生高羊茅,在沿匝道外侧布置植物景点,给人以简洁之感。禄口互通、机场互通全铺半常绿草坪马尼拉结缕草,水塘四周自然栽少量垂柳,塘内植荷花。由于四处互通绿化采用简洁明快的布置手法,使互通空间更具有开阔的意境,大块面的绿色与庞大的立交在气魄上相协调,更能表现互通的线型美,突出行车标志,提供更佳的行车视距,使人一进入机场高速公路就能感受其宏大的气势。同时,大块面绿化草坪能缓和阳光的辐射,减轻和消除驾乘人员视觉的疲劳。

3.5服务区、收费站的绿化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占地70亩,收费站占地20亩。服务区集加油、修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以及广告业为一体,并兼有机场路管理的综合区。其绿化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划分和植物配置,以建筑物为主体,在传统的园林艺术基础上,结合现代园林表现手法,并以亭或石的小品、灯光及植物造景点缀而成,达到观赏休闲、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绿化布置除沿主线一侧不植乔木外,其余三面采用乔灌结合、常绿落叶结合的配置,森林式栽植,服务区四周以常绿树种香樟、桂花,落叶树种银杏为主,收费站四周以广玉兰、桂花、紫薇为主,从整体上营造一种绿色大环境,形成浓郁的绿化气氛。在服务区、收费站内全植高档常绿高羊茅草坪,其上少量自然点缀树型优美、观赏价值高的乔灌花,并通过园林小品和灯光的有机结合,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现代气息,且具有缓和分隔作用,更能衬托出建设物的建筑美和艺术效果。新晨

4结束语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绿化是结合公路线型特征、公路特点和功能要求,绿化美化服从于公路功能景观需要,在保持和发展南京园林绿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多品种的选择、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从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出发,从植物品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入手,点、线、面结合,使公路主体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

纵观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现代建筑和周围环境,田原风光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由于有了沿线绿化,补充和改善高速公路沿线景观,使公路景观在保持全线统一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同路段上的景观也具有各自特色,山水田林路有机地融为一体。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2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下沉式绿化带:渗蓄能力

城市内涝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在过去的3年中,中国有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但与此同时有1100个城市严重缺水。2014年1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过去城市对雨水追求“一排了之”,城市排水标准偏低和雨水利用系统缺乏是造成资源成为灾害的主要原因。《指南》要求建立“渗、蓄、滞、用、排”五位一体的新型城市雨水处理系统,留住80%左右的雨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效益,避免“城中看海”现象的发生。而在“海绵城市”构建的框架中,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三大空间之一,是内涝出现的高发地带。城市道路绿化带进行下沉式设计,使之变成存水的海绵体,对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绿地水循环系统,以及治理城市内涝顽疾具有重大意义。

莫琳等提倡构建城市的“绿色海绵”系统:仇保兴认为城市本身需要转型,“海绵城市”便是重要手段。各大新闻媒体也相继宣传“海绵城市”、“生态排水”建设理念。当“海绵城市”构建已经上升为城市构建理念时,各个城市下沉式绿化便成为绿地设计的新时尚。然而这种城市绿地构建理念是否适合中国各地城市的建设值得进一步思考。虽然下沉式绿地能补充地下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灾害,但是下沉式绿地设计会受到绿地下沉深度、土壤渗透系数、绿地服务汇水面面积、设计暴雨重现期、周边设施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雨水渗蓄效应以及适用地区,以期为适合建设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城市提供参考。

1.下沉式城市道路绿化带的概念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概念,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的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mm,这样能最有效地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可以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吸收、渗透、净化和调蓄小流量的地面径流。下沉式道路绿化带内还应设置排放多余径流雨水的溢流口,为确保较大流量的地表径流顺利排放,溢流口的顶部标高一般应低于路面30~100mm。

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功能特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消减路面径流,缓解道路因暴雨引发的滞洪灾害;二是减轻道路扬尘,风和雨水可以有效地将路面灰尘带人下沉式道路绿化带,净化有机污染物,减轻路面污染;三是节约绿地灌溉用水,储蓄降水和路面径流,补充土壤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有助于节约城市用水。

下沉式城市道路绿化带主要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设计有排水系统的下沉式绿化带,另一种是设计有兼顾雨水收集和再利用功能的下沉式绿化带。第一种在绿化带中设计有溢流口、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当路面径流较大,绿化带储蓄能力不足时,雨水可通过高出绿化带高程低于路面高程的溢流口进入地下排水系统。这种设计比较适用于常年降水量较大、大雨暴雨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区域。第二种设计有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在绿化带设计渗水沟、雨水收集管、蓄水池、泵站及回灌等设施,路面和周边雨水排入绿化带,然后通过绿地过滤和净化,最后进入蓄水池,多余的雨水进入地下排水系统,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绿化带的养护和道路的清理等,这种设计比较适用于降水较充沛及需要控制径流量的区域。

2.下沉式城市道路绿化带雨水蓄渗能力分析

由于中国各地气候不同,降雨量、土壤渗透系数差异较大,国家或地方对下沉式绿地设计的标准也不完全相同,绿地雨水渗蓄能力计算方式和相关系数也不同。所以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沙市作为雨水渗蓄能力计算点,采用《长沙雨水计算技术导则》中的数据和公式作为依据,计算分析长沙市区域内下沉式道路绿化带对道路及周边径流的消减效果,并总结出长沙市道路下沉式绿化带的面积比例设计、竖向设计以及植物选择。

可见,当道路绿化带下沉深度在200-300mm时就能满足雨水渗蓄需求,设计少于200mm的也能吸收一定量的雨水,剩余的雨水可以通过溢流口进入存蓄装置,也可以排入雨水管道。

长沙城区的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设计坡度也较小,比较适合设计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最好将道路设计在较高地势处,有利于雨水流向地势较低的下沉式绿化带和周边绿地。为了减少地表径流,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处采取生态路面处理。而且需要合理设计下沉式绿化带与路面及雨水口的衔接方式。首先,路缘石设计高度最好不高于路面,尽量与路面平齐,如需高出路面也要设计缺口以保证雨水流入下沉绿地;其次,在绿化带近路面侧要铺20-30cm宽的卵石,防止绿化带土壤被冲刷,土层层次从下到上采用砾石、沙、土壤、覆盖物进行铺设能更有利于雨水下渗;最后,雨水溢流口的高程应低于路面,可设计在绿化带中间或两侧,而且要做防堵塞处理。

4.2下沉式道路绿化率设计

下沉式绿化带占全部面积的百分比对雨水的排水率影响特别明显,根据公式(9),设其土壤稳定入渗系数K为1×10-6m/s,路面径流系数ψ为0.9,水利坡度J设为垂直下渗为1,时间t取60min,变量绿化带比率厂分别取值10%、20%、30%、40%、50%,得出不同的暴雨重现期下道路绿化带的下沉深度h如图3。

由图3可见,随着绿化率的增加,所需要的下沉深度减小,且在前面降幅大于后面,当f达到30%以上时下沉深度减少较少。当道路绿化率低于20%时所需要的下沉深度超过下沉绿化带设计的临界值,可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而最符合长沙道路绿化率标准也能满足下沉式绿化带功能需求的绿化率是30%左右。当厂为30%时,满足暴雨重现期1、3、5、10a的下沉深度分别为147、186、204、229mm,符合下沉深度规范设计,渗蓄效果明显。而在长沙城区,道路绿化率普遍高于20%,很多地区都达到30%,但是基本属于高程绿地,无法渗蓄路面雨水,设计只需要将现有的绿地改造成下沉式绿化带就能留住大部分道路80%的雨水。

4.3植物优化设计

植物的选择与设计是影响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渗蓄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要满足道路景观的美感效果,还要考虑下沉式绿化带植物的特殊生长条件。在长沙可考虑的植物如表2所示。在下沉式绿化带下沉深度和绿化面积比例设计后要确定最不利情况下植物的耐水淹时间。造成植物水淹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土壤的入渗率决定的,使用建筑垃圾做绿化带的填埋土方或施工过程中对土壤过分夯实可能导致入渗速率过低,植物水淹时间过长;另一方面是雨水口设计高度不合理或者是雨水口易被堵塞,导致蓄水深度过高,延长植物耐水淹时间。

因此,合理设计下沉深度和施工中避免土壤原有的入渗率至关重要。在植物的选择方面遵循以下4点:一是优先选择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二是尽量选择自我修复能力强、根系发达、滞尘净化能力强的植物;三是选用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薄和短时间耐涝的植物;四是选择可相互搭配种植的植物。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3

关键词:环城绿带;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152-03

环城绿带是大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绿色植被带将城市包围,是国际上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无序扩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规划的一类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国内一二线城市正经历着快速的成长过程,面积在不断扩大,人口在迅速增加,而这些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国际大城市曾经出现的问题,比如热岛效应的加剧,空气质量的下降,绿地面积被房地产蚕食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城市的要求和呼声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国内部分城市也对环城绿带进行不断的实践总结,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几十年国内将会迎来一个环城绿带的建设高潮。

1环城绿带的概念及景观设计原则

1.1环城绿带的概念

环城绿带(GreenBeltaroundCity)是指在城市周围建设的绿色植被带,是城市带状绿地、绿色生态廊道的一种类型,即在一定规模的城镇或城镇密集区,安排较多的绿地或绿化比例较高的相关用地,形成环绕城市建成区的永久性开敞空间。是城市带状绿地的一种具体形态。

1.2环城绿带景观设计原则

1.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人类各项活动的永恒主题,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永恒主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环境、希望拥有碧水蓝天和谐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城市绿化带设计中要求绿地景观具有亲和性、富有人情味、舒适性和文化教育性,能够激起人们亲近的欲望,并要兼顾居民的健身娱乐、社会交际活动场所等。同时还要在设计中强调公众的参与性,让绿地的服务对象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使绿地景观更好的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通过“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城绿带建设,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空问,才能使城市森林的综合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1.2.2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建设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来考虑,不仅当代人受益,而且要利于今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就城市绿化来说,这一原则的重要内涵是在城市生态资源上使保护与发展同步。以绿为主,倡导生态建设;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交融的生态空间,提倡乔木、花草、灌木及地被合理搭配;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1.2.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城市绿地各子系统之间、城市绿地与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及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城市环城绿带作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组成部分,规划时就必须从城市市民整体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并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优化系统结构。合理布局绿地,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城市规划发展目标相协调一致,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屏障,以实现城市绿化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提高。

1.2.4生态化原则

生态观念的引入为认识和解决日益尖锐化的复杂城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城市环城绿带的景观规划中,一定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遵循生态学中共生互利和相克相生的原则,不过分追求多种资源的经济效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景观。遵从生态恢复原则,城市环城绿带建设的重点就是遵循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在充分研究地带性植被类型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结构、种群特征等基础上,针对城市绿地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绿地植被类型,分别选择相适应的地带性植物种类进行改造,人为加速其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以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2.5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和城市其发展历史、绿化基础、自然条件都不相同,在各城市对环城绿带的绿地面积、数量、空间格局等绿地指标和空间形态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从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合理配置环城绿带的各类型绿地,做到重点突出、均匀分布,使绿地类型结构、格局和比例要与当地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达到绿地景观的整体优化利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确定适宜的绿地结构,选择应用具有主导功能的树种,重视使用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突出地方特色,不盲目模仿移植,不片面追求时尚。

1.2.6生态经济原则

环城绿带应是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基地,通过发展林业、花果业、旅游业、观光农业、立体水面养殖等,以绿引资,兴绿致富。在绿带中大力推广诸如木本油料、木本药材、木本粮食、木本蔬菜、木本饲料、果树和用材树等市场稀缺、经济前景可观的经济植物,且规划形成适度规模和特色规模;提倡木本化农业和都市型农业,使其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成为绿带旅游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与生态旅游结合,在环城绿带中安排适当的旅游项目,顺应城郊旅游发展的趋势;在绿带水、陆、空全面进行生物多样规划,引入经济价值高的生物,使绿带土地和水资源获得最佳叠加效益。

2南京市环城绿带景观设计特点和策略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地处我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历史悠久,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美称,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以上,林木覆盖率2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m2,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2006年南京颁布了新一轮城市规划大纲,对南京生态绿地系统进行专项规划。将全市绿地系统归纳为形成“一带、两廊、三环、六楔、十四射”,其中“三环”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绕城公路环城绿带。尤其是成功申办2014年第二届世界青年奥运会,给南京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最终在2014年初建成了全长37.2km的环城绿带,如图1所示。

2.1体现南京城市特色

南京环城绿带紧紧围绕城市,宛如南京的一道绿色城墙,沿途穿越了许多景区。景观设计之初,设计人员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南京的论著,深入南京街头巷尾与市民交流南京的特色,广泛征求寻访市民对南京环城景观的意见,力争从人文底蕴中寻求最佳的“立意”。最终提出了寓意深刻的“龙”和“虎”的设计理念,如图2所示,化用了当年的诗句“虎距龙盘今胜昔”,不但有形胜更有意长。“龙蟠虎踞”不仅通过绿带本身及其贯穿的一系列山系得以整体体现,而且充分体现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

2.2突出青奥盛会元素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YoutholympicGames,YoG),简称“青年奥运会”或“青奥会”,是一项专为青年人举办的国际赛事,是青年人全球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综合体育赛事。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举办,为办好这一盛会,在世界面前展示南京的风采,南京环城绿带在景观设计上突出了很多的青奥元素,比如吉祥物、青奥会徽、奥运五环等等,如图3所示,体现了绿带景观设计的时代主题性。

2.3营造城市森林理念

南京环城绿带紧紧结合南京现有的高绿化覆盖率、高林木覆盖率,着力营造“城市森林”的理念目标。整条景观之路以“龙腾出水”开头,中间段利用现有林带打造“虎啸山林”和“二龙戏珠”等景观设计。巧妙地将互通、中分带、路基等公路部件构成一个整体,与景观浑然天成,完美地体现了“龙蟠虎踞”的设计理念。整体景观响应了“绿色金陵”的环境建设目标,突出了“城市森林”设计概念。

2.4彰显现代人文关怀

南京环城绿带设计规划中注重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一是在景观设计上既尊重自然地貌又着眼于舒适宜人,做到因地制宜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固有格局和美感。刘村互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初设计为水体景观,后经过反复讨论和实地勘探,考虑到其东侧地势较高,又采用了挖方路基,最终将方案变更为山地景观,在保证审美格局的同时又便于施工。二是大力打造特色城市公园,吸引人群与绿带景观的互动。沿线布局设立三个城市公园,“博爱青奥”突出南京博爱之都和青奥元素、“科技创新”紧扣时代创新主题、“历史记忆”令人不忘过去,既有时代特色又有历史厚度,很好地彰显了人文关怀,使绿带景观摆脱单纯“为景而景”的尴尬。

3南京市环城绿带面临的挑战

南京环城绿带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达到了设计目的。但是应该注意到环城绿带是个新的事物,除北京外国内其他城市发展时间较短,普遍在20年左右,这样短的时间不足以积累足够的建设经验。所以对于环城绿带的建设经验不是很足,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经济发展对环城绿带建设的影响

应当说,环城绿带的出现是城市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才会出现的事物,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决定了政府对于环城绿带建设的态度,地方政府出于加快经济发展考虑,有意无意地一直在纵容城市的快速扩张,在实践层面很难克制对环城绿带的改变和侵占。

3.2绿带建设在法律法规上的缺失

环城绿带的建设不但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更需要一套比较成熟的法律体系从基本的法理层面保护环城绿带的建设和保护。目前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南京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关于环城绿带的法规层次较低、效力较弱,迫切需要加强城市立法,通过立法手段保证环城绿带规划和建设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3.3环城绿带内的开发模式与后期维护还有待探索

环城绿带建成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加以养护,同时绿带内居民的生活也需要统筹考虑,因此筹集维护资金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绿带养护的不足一来容易导致局部植被不够完善二来使景观出现瑕疵失去设计本意。

目前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后期养护不力在南京环城绿带中已经有所展现,局部区域植物的生长状态没有达到设计预期,甚至有些地段出现树木枯死,显得景观杂乱无章,破坏美感。从环城绿带的可持续性考虑,应当在绿带内适度进行产业开发,比如经济作物种植和旅游项目等,保证与绿带生态功能主旨不冲突同时有利于绿带具备自身造血功能。

3.4公众对环城绿带建设的理解和参与水平较低

环城绿带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来自社会的支持不可或缺。但是目前南京环城绿带并没有得到南京市民的足够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般市民的需求仍集中于衣食住行这些基本层次上,那些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往往才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对于环城绿带这种和自身利益并没有直接相关的项目参与度比较低。

上述的几个问题不是南京环城绿带建设中独有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国内规划建设环城绿带城市普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的当下,环城绿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更好地建设环城绿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卓林,王葆华,申亮.快速发展城市中的环城绿带建设思考―以西安环城绿带建设为例[a].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

[2]李绍仁.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2010(15).

[3]汪永华.环城绿带理论及基于城市生态恢复的环城绿带规划[J].风景园林.2005(53).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4

关键词:背景;问题;形式;绿化设计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在发生了本质变化。然而城市道路绿化已成为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标志。城市道路绿化主要是指为城市创造优美街道景观的设计,其中包括植被的选择、道路交叉口节点及分车带端头的处理和边坡支护生态设计等。城市的道路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构成因素,城市道路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现就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进行探讨。

1.道路绿化项目的相关背景

1)城市概况一般是指城市建设建设的基本情况、独特的历史文化、水文地理状况,特别是与城市绿化相关的绿化景观构成,比如说:城市主要绿地分布、绿地网络、公园状况、寺庙景点等所形成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以及一个城市对绿化重视程度、绿化理念、绿化生态建设的举措,城市建设定位。

2)自然环境一般是城市建设建设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毗邻地区的交接状况,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如是否平原地带或高山丘陵地带,常年气温,四季气候情况,雨水、风向等等这对我们方案设计会有较大的影响。

3)项目概况,道路项目概况是指某项目景观绿化在城市绿地中所处具置,方向,在城市路网中的地位、作用,道路的长度、宽度,路形结构、断面形式以及周边环境等等。并进行现状分析,如:道路沿线两侧用地性质分布,道路两侧是农田还是自然景观,是繁华的城市商业区还是集中聚居的小区,道路两侧地势状况,沿线是否有涵管与桥梁,道路的平交道口分布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我们道路绿化设计,必须理清。

2.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1)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一些城市当中,人们为了过分地强调绿化,在人行道上栽种不紧凑的灌木,不但影响了骑自行车,还影响步行。由此可见,如果人们只强调绿化,却不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来实施绿化,就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交通功能,无法起到绿化应有的效果。

2)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城市道路绿化时,有些把大型的灌木种植在地下管网上面,久而久之使灌木无法吸收到地面的养分,造成灌木死亡;有些在架空的线路下面种植大型的乔木,如不及时疏枝,会造成线路中断,严重的话还会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危害。

3)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在设计城市道路绿化带时,如果分车带的两侧栏杆过高,就会给人感觉道路比较拥堵,但是如果只是照搬以前的分车带设计的话,又会给人感觉没有创新,过于单调,无法凸显城市的精神面貌。

4)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一些城市在选用道路绿化植物时,只想到眼前的效果,盲目选用没有经过驯化的外来植物,造成植物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生长不良甚至最终死亡,不但给城市道路建设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极大程度地影响城市的绿化效果。

3.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

1)一板二带式

一板二带式是城市道路绿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绿化形势,也就是在人行道的两边使用一条分隔线,并在分隔线上种植绿化树木,这种方法较为简单,管理也较为方便。但遇到车行道过宽时,那使得树木的遮阳效果不够明显,影响机动车辆的行驶。

2)二板三带式

二板三带式主要是运用在分隔单项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所进行的绿化,这种道路绿化形式可以适用于宽阔的道路,如高速公路绿化,绿化的范围和数量较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相对提高。

3)三板四带式

三板四带式主要是指使用2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个部分,中间的1个部分是机动车道,而旁边的两侧则是非机动车道,这样行车道上就需要设计4条绿化带,以达到夏季遮阳的作。由于此种方法使用的绿化面积较大,对于一些较为混合的车辆,可以起到控制互相干扰的作用。

4)四板五带式

其主要是使用3条分隔带将道路分成4个部分,实现5条绿化带,使车辆能够实现上行和下行,达到互不干扰的目的。但当道路面积不适合设计五带时,可采取栏杆来进行设计,不但可以节约用地,还可以起到分隔的作用。

4.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

1)道路绿化种植设计

①乔木的选择。在城市道路绿化中,乔木主要起夏季遮荫、美化街道的作用,因此,在选择乔木时,应选用一些观赏价值高和株形整齐的乔木,最好选用那些叶片会在秋季变色,冬季可以观赏枝干和树形的乔木。此外,在选用乔木时,要注意观察乔木的花、果和枝是否有不良的气味,尽量不要选用有不良气味树种,并且乔木的树叶会在短时间脱落,这样比较便于清扫。

②灌木的选择。灌木主要是运用在分车带或是人行道的绿化当中,可以起到降低机动车噪音和遮挡阳光直射的作用。因此,在选用灌木时,首先要观察枝叶是否丰满,株形是否完美,避免由于枝叶过长而阻碍交通;其次要选择易于修剪的灌木,这样便于人工修剪保持树形的美观和树体的高度。

③地被植物的选择。在选择城市道路地被植物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同样,选择适宜的草坪也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地被植物的生长。

2)边坡支护生态设计

边坡支护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在城市道路绿化中,边坡支护的生态设计要根据城市道路地质条件和周边的环境,为保证周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下进行的绿化设计。在过去传统的土工合成材料的基础上,生态型的边坡支护设计主要是将岩土工程学、生物学和肥料学等有效地运用到一起,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创造安全和环保的技术支持。

3)节点及端头的处理

在城市道路绿化当中,要特别注意道路交叉口节点和分车带端头的处理。在节点和端头的处理上,要充分考虑对整个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保证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例如在分车带端头的地方设计植被较矮的花卉,就可以保证行车的视线,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达到美化景观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行车道的两侧设计绿化带,还应该考虑当遇到人行过街通道的问题,不应设计高大的或者过密的灌木,这样会遮挡行人的视线,使其无法查看过往车辆的行驶情况,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4)林荫道绿地设计

林荫道主要是指和道路平行,并且具备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当城市绿化不足的情况下,林荫道就可以起到一定的绿化作用,不但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还可以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变大,极大程度地改善城市的绿化环境,使城市的街景变得更加丰富动人。如果林荫道设置在街道的中间,那么中间就会有一个具备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这种设计的林荫道主要是方便周边的居民和行人作短暂的休息,此类林荫道的设置较为常见。此外,还有一种是林荫道设置在道路的一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行人和机动车通行的问题,这种设置方法主要是运用在人流和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上。

5.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应注意的问题在城市绿化设计中,不能够仅为景观而设计,一定要考虑机动车驾驶员的视线问题,要多以绿色为主,一些色彩鲜艳的景观要少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可以用作点缀,以使整个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不过于单调,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在城市中设计大面积的道路绿化时,要拟定设计图,确定方案后才开始实施,要满足机动车驾驶人员的观赏感受,减少在驾驶过程中出现的疲劳感和厌倦感。除此之外,还要从长远来看,要既不影响植物的迁移和更换,也不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以使老树在自然成熟期内对其进行采伐和更新,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城市道路绿化的观赏性。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5

关键词:园林绿化;问题;对策

园林绿化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美容师”。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暗示、感化、启示人们的行为,使市民心情愉悦。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绿化在城朕建设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提出了高的要求,比如对城市物种多样性的需求,对人与自然环境和平相处的需求。

1园林绿化种植的重要意义

1.1园林绿化能美化区域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种植能够非常有效的美化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种植时,绿化者要努力追求、研究多层次的绿化空间。为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网络空间,提高城市的绿化量,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绿化者可以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在道路护栏、窗台、墙面、路灯上添加各类花球、吊篮和花塔装饰等等。这种适宜环境的颜色和优美的布局,能够营造出一种安全舒适、绚丽多姿、树影成荫的城市环境,给市民带来一种亲切感,使人们消除那种在城市中生活的紧张压抑感,使人们长期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缓解人们的压力。

1.2园林绿化能有效降低城市污染

现在的城市中,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例如,人口膨胀、生活垃圾、有害气体及噪音等等。这些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时时刻刻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无节制排放使人们的饮用水品质直线下降,另外噪声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城市的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引进这个被称为“市肺”设计,不仅能够净化城市空气、减弱噪声,还能够改善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让你感觉微风拂面,尽情享受那种城市清凉舒适的环境,使人心情愉悦。

1.3园林绿化能够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用大量劳动建成的载体―城市,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之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而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否很重要地决定于其环境的质量,园林绿化种植既是环境质量的资本,又可以使得一个城市永葆青春,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城市的园林绿化。当地政府和城市开发商更应该重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用绿色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旅游者,从而促进城市楼盘的畅销,稳定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2园林绿化种植存在的问题

2.1未考虑实际的绿地使用者的真实需求

城镇园林绿化效果的体现主要是通过设计师的水平展现出来,一些设计师未考虑实际的绿地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不能客观真实地分析绿地的结构,盲目强势,往往把自己对于绿植景观的感觉强加给实际绿地使用者,结果必然使得园林绿化种植设计不能让绿地使用者满意。所以,园林绿化设计师在进行绿化种植设计时应当潜心研究使用者的心理学、社会学和美学、等等,只有尊重绿地主体服务对象的设计才算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2.2盲目地引进潮流绿化物种

几年前,城市绿化兴起了一种灌木+乔木+被地的种植模式,这和更早之前的大面积草坪绿化种植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这两种绿化种植模式都有各自的缺点。前者过分强调了生态效益,而后者只单单追求了视觉上的效果。这两种园林绿化种植设计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应当因园制宜,同时结合各种绿地的使用性质、绿植的生活特点和生活条件等,来综合地考量各种绿植的引入量,不能盲足地引进潮流物种而忽视其本身的习性,使得园林绿化的景观和绿量兼得。

2.3过分增大绿植的规格

在现实中,有些绿化设计师为了迎合当局者的心态,盲目的扩大树木的使用规格,这种做法使得社会中流行着种大树的风气,这样不仅严重地降低了引入绿树的存活率,而且大量地浪费了资金和资源。另外,这种做法也使得一些被移植的大树地区面目全非,大大地破坏了被移走的大树地区的环境。

3对策

对于园林绿化种植的物种,我们可以根据两种方法进行选择:根据植物物种的外部形态和根据植物物种的生理特性进行选择。

3.1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

园林绿化设计者在进行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时,必须了解绿地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和真阔叶树、乔灌木的大致比例分布图,充分体会总体的规划思想,从而确定出最终的绿化物种品种和绿化植物的规格、密度、种植基调、地点等。例如,在城市居民区的绿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管理粗放且生长迅速的庭院物种或者换灌木物种;在公园绿化绿化设计时,要实地结合公园的功能和性质选择合适的绿化物种;在幼儿园的绿化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选用树荫浓密且色彩丰富的绿化物种,从而使得幼儿园荫蔽在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中。另外,园林绿化设计师应该要学利用植物的美学功能,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和大小进行园林绿化的美观设计。

3.2根据植物的生理特性

在不同地区进行园林绿化种植时,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植物引进后的效果,如果该植物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那么其引进后必然会面临枯萎的危险,这样的引进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我国幅员辽阔,包括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所以我国的物种种类非常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各类物种在不同地区的生长优势,尽量避免外来物种的引入。另外,当进行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时,设计者也应当考虑所在园址的自然条件,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培技术,从而选择适宜在此地区生长的植物。

总而言之,对于园林绿化种植设计,设计师要秉着总体设计规划的空间及景观要求,另外辅以植物的生长特性分析,选择更加适合且优美的绿化植物,从而使得城市绿化更加美丽、优雅,使城市居民更加舒适、淡雅的生活。

4结语

可以说,园林绿化种植是对社会资源环境的投入,其对人们的回报必定是丰厚的。我们应当将园林绿化种植和当地的经济管理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形成这样一种园林绿化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态势,紧密结合当今城市的发展要求,打造出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人类居住环境。总之,园林绿化设计师在进行绿化种植设计时,应当运用各类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这三个自然形态特征,精心规划,不断创造,建设出一个和谐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1任凯.浅论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的园林绿化建设[J].内江科技.2004(04).

2王能斌.当前园林绿化存在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4(5)

3王健.小城镇绿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当代建设,2002(5)

4李金娜.小城镇绿化构想[J].小城镇建设,2002(1)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是指为城市创造优美街道景观的设计,其中包括植被的选择、道路交叉口节点及分车带端头的处理和边坡支护生态设计等。城市的道路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构成因素,城市的绿化直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本文就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城市道路绿化作用

1.1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生态功能

1.1.1净化空气。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由于具备茂盛的枝叶,所以可以有效的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悬浮的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1.1.2降噪减振。由于现在城市机动车辆的数目越来越多,噪音也随着增加,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极大程度的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在城市道路两旁设计绿化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机动车的噪音,使噪音的污染相对减少。

1.1.3调节气候。城市道路绿化在炎热的夏天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由于一些树木具备较大的枝叶,可以有效的阻挡太阳光的直射,对于一些驾驶员来说,长久在道路上行走,有了道路绿化的作用,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驾驶员的疲惫感。

1.2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交通功能

城市道路的绿化,由于可以给行人或者驾驶员带来方向感和距离感,当一些驾驶员在夜间行走的时候,绿化带可以有效的遮挡对面机动车的灯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减少事故的发生。

1.3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景观功能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楼大厦也在逐步的建设起来,但是高楼大厦会给人一种压迫感。而城市道路绿化就在这上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协调城市中的色彩,使植物的自然景观和高楼大厦的冷硬感有效的结果在一起,从而使城市的空间更加具备层次感,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2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

2.1一板二带式

一板二带式是城市道路绿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绿化形势,也就是在人行道的两边使用一条分隔线,并在分隔线上种植树木,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在管理的时候也较为方便。但是,如果遇到车行道过宽的情况,就会使得树木的遮阳效果不够明显,影响机动车辆的行驶。

2.2二板三带式

二板三带式主要是运用在分隔单项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所进行的绿化,这种城市道路绿化可以适用于宽阔的道路,例如在高速公路上面就可以使用此种方法,如果绿化的范围和数量较多,所残生的生态效益也会相对提高。

2.3三板四带式

三板四带式主要是指使用两条分隔带,来把车行道分成三个部分,中间的一个部分是机动车道,而旁边的两侧则是非机动车道,在这样的行车道上就需要设计四条绿化带,以此达到夏季遮阳的作用,并且由于此种方法使用的绿化面积较大,对于一些较为混合的车辆,可以起到控制互相干扰的作用。

2.4四板五带式

四板五带式主要是使用三条分隔带来将道路分成四个部分,实现五条绿化带,使车辆能够实现上行和下行,达到互不干扰的目的。但是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当道路面积不适合设计五带的时候,就采取栏杆来进行设计,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节约用地,还可以起到分隔的作用。

3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3.1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在一些城市当中,人们为了过分的强调绿化,反而在人行道上栽种不紧凑的灌木,这不但影响了一些骑自行的人,还影响了人们的步行。由此可见,如果人们只强调绿化,却不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来实施绿化,就会严重的影响道路的交通功能,无法起到绿化应有的效果。

3.2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

如果在城市绿化的时候,把大型的灌木种植在地下管网上面,就会使灌木无法吸收到地面的养分,如果长久下去就会使灌木死亡。此外,如果在架空的线路下面种植大型的乔木的话,当树枝生长过长,一旦不及时的疏枝,就会造成线路中断,严重者还会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危害。而且经常给乔木疏枝也会影响城市绿化的美观,因此,不应在架空的线路下面种植乔木。

3.3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

在设计城市绿化带的时候,如果分车带的两侧栏杆过高,就会给人感觉道路比较拥堵,但是如果只是照搬以前的分车带设计的话,又会给人感觉没有创新,过于单调,无法凸显城市的精神面貌。

3.4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

一些城市在选用绿化植物的时候,只是想到眼前的效果,却没有做长远的打算,如果盲目的选用没有经过驯化的外来植物,只会造成此种植物无法适应点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最终死亡,这不但会给城市道路建设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城市的绿化效果。

4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

4.1绿化种植设计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7

关键词: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城市环境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好城市环境,改善城市人们工作生活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市发展问题。城市生活型道路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生活交通为主要服务功能的道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以及生活休闲的需求。本文将以湛江市为例,探讨如何做好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1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类型

1.1城市街道型

城市街道型主要是指城市主干道的分支道路,道路较窄、车辆通行较少,城市街道型道路是城市居民行走最多的道路类型。一般来讲,城市街道型绿化景观包括道路两侧的绿地、绿化带、街道花台的绿化等。在城市街道中,城市道路系统通过街道和绿化景观的设置,给城市居民提供行走欣赏以及愉悦心情的景观。

1.2休闲道路型

休闲道路型道路在城市中主要是指一些城市商业街、沿江路和城市公园道路等,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休闲的去处。休闲道路型绿化景观的设计主要是指为城市居民在休闲活动中的道路绿化,更多体现在道路的绿化以及供居民休憩的功能作用中,像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和一些喷泉、雕塑。

1.3生活工作型

生活工作型道路主要是指在各类城市居民的居住区和企业、单位的内部道路。生活工作型道路的绿化景观主要是指居民区的道路绿化和工作区的道路绿化。生活工作型道路绿化景观一般来说都以低矮的草地或树枝为设计内容,这样1~2m的狭窄道路更能够贴近绿化带。

2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2.1健康和谐有序原则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环境建设,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就是城市环境的健康和谐有序。而城市生活型道路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生活空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绿化景观建设设计也是城市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内容。城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要能够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和愉悦心情作为基础,因此,在绿色景观设计上,要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生活的感受。道路两旁的绿化景观设计不能太过于压抑,如果使绿化景观高度和道路宽度不成比例,就会给人带来束缚感。在绿色景观设计上要遵循整体的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创造健康和谐有序的城市生活型道路环境。

2.2功能多样性原则

在城市工作生活,相对来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会更大,而且这种压力会随着时间的积累给人身心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像会使得城市生活的人们思维变缓慢、心理压抑烦躁、智力下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城市生活型道路由于城市人们随时都能与之接触,因而城市生活型道路在绿色景观设计上要遵循功能多样化的原则。首先,必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正常交通观感、运动或者日常的使用,还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以及发挥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功能多元化的城市生活道路绿色景观设计,给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提供了多样化的条件,也丰富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更显现了城市发展的活力。

2.3人文化设计原则

当前我国社会都注重“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在城市生活型道路和绿色景观设计上同样也是如此。城市生活型道路绿色景观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城市公园的休闲环境要营造出休闲的绿色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区的绿色景观要更加适应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给在城市生活中的人们以良好的存在感和归宿感,特别是对于外来人口。同时,城市生活型道路设计还要体现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在绿色景观设计中融入本地文化,既体现了城市特色,也彰显了城市美感。

3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建议

由于湛江市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前来务工经商。而这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加剧了湛江市城市生活型道路环境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建设湛江市道路环境,做好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势在必行。

3.1安全性

在湛江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安全性无疑对景观设计人员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设计要求。在布置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时,要确定每株树木的高度和距离之间的比例,进行单排种植,一般来说5~7m最为合适,树木距道路不能少于0.5m。不能选择过大的榕树、梧桐树等,这样行人和小车辆通过时比较安全。20世纪90年代,湛江市曾经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消减了很多绿化带,采用隔离栏杆等方式。但随着湛江市政府对于城市生活型道路安全的重视,绿化带等绿化景观被重新建设,分离绿化景观的距离和宽度也在增加,提升了安全性。

3.2美观性

在城市生活型道路建设中,绿化景观必须要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绿化景观必须要做到美观漂亮。湛江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南海,因而在绿化景观设计中要突出海滨植物风光,如低矮的棕榈科和蕨类植物。在色彩搭配上,可以每隔10m换一种主体绿化颜色,使得分隔的色彩图案更加丰富多样,而且绿化景观的图案可以多变,像方形、圆形、正多边形等方式,搭配不同的色彩,在以主体绿色为背景下,尽量多使用冬青、黄金叶、龙舌兰等绿化植物,使得城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能够给人以视觉享受。

3.3养护性

湛江市的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为22℃,在夏季和初秋季节适合傍晚浇水,冬季适合中午浇水养护。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5~9月份的雨季,要通过排水沟或排水管道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积水对绿化植物根部造成损害。

3.4文化和休闲

绿化景观在设计中要注意合理搭配其它文化景观。城市居民休闲活动是配以喷泉、雕塑、池塘等景观小品,满足人们步行、生活空间的需求,同时丰富绿化景观的设计。湛江地区由于海路运输发达,可以在绿化景观中通过古船只等造型设计,丰富湛江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的人文内涵。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型道路在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绿化景观作为生活型道路设施建设的重要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绿化景观的设计标准,完善绿化景观设计规划,更好地发挥绿化景观对城市生活型道路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智博,马力,杨岚,胡金萍.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

2袁瑛,秦华.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3杨青松.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4(18)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8

关键词:道路绿化;城市环境;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使绿色空间延续,还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将道路绿地使用功能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为市民服务,是我们道路绿化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的。我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了解道路绿化项目的相关背景。项目背景一般包含城市概况、自然环境、项目概况:

1)城市概况。一般是指城市建设建设的基本情况、独特的历史文化、水文地理状况,特别是与城市绿化相关的绿化景观构成,比如说:城市主要绿地分布、绿地网络、公园状况、寺庙景点等所形成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以及一个城市对绿化重视程度、绿化理念、绿化生态建设的举措,城市建设定位。

2)自然环境。一般是城市建设建设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毗邻地区的交接状况,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如是否平原地带或高山丘陵地带,常年气温,四季气候情况,雨水、风向等等这对我们方案设计会有较大的影响。

3)项目概况,道路项目概况是指某项目景观绿化在城市绿地中所处具置,方向,在城市路网中的地位、作用,道路的长度、宽度,路形结构、断面形式以及周边环境等等。并进行现状分析,如:道路沿线两侧用地性质分布,道路两侧是农田还是自然景观,是繁华的城市商业区还是集中聚居的小区,道路两侧地势状况,沿线是否有涵管与桥梁,道路的平交道口分布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我们道路绿化设计,必须理清。

二、把握好设计方案总体思路。在充分了解项目的相关背景后我们应该把握好设计方案总体思路,如何把握设计思路可从以下着手:

(一)找准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一般包含《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公路绿化建设标准》,《交通部关于公路绿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215号以及某道路景观带绿地业主对方案设计的要求,道路用地红线,道路总体设计,城市的总体规划,现场考察情况等等,这些是决定我们设计方案最基本必不可少的依据。

(二)深思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应根据掌握的道路基本情况认真思考其景观设计掌握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有章可循。

1)整体和谐统一原则道路绿化景观要融入周围环境,要与周围建筑、道路、桥梁、水体相互衬托,并便于城市其他景观(如亮化工程、广告灯箱等)的实施,达到统一和谐。

2)因地制宜原则道路根据现状,因地制宜,在满足景观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地形、地貌、环境形成景观。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

3)“以人为本”原则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不但要充分考虑该景观绿地的美化、绿化功能,合理考虑提供娱乐活动、生态休闲的功能。

4)突出重点原则在靠近道路节点、桥等人流活动量较大以及绿地地块宽度较大处应形成绿化景观的亮点、重点。

5)节约型原则注重“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体现节约型园林的研究、技术措施,绿化符合节地、节土、节水、节材等几个方面。

6)协调性原则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

(三)理清植物配置原则

1)植物配置结合现状,适地适树。力求树种的多样性,多采用乡土树种,体现城市文化的特色。采用树型优美,叶色各异的各种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花灌木等力求达到质朴、自然、亲切。

2)植物造景要合理搭配,疏密相间,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

3)植物搭配多样化。乔木、灌木、花灌木有机结合配置,并注重各种形式的搭配以突出层次感。采用各种乔木、灌木及花色,叶色不同的地被植物组景,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配合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提高植物的观赏性。

4)道路绿化与环境融为一体,以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为主,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形成多层结构植物群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屏障功能。融绿化、美化、香化、防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5)充分考虑植物长势因素,合理选择苗木规格,控制景观造价,既能满足前期景观效果,又能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

6)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坚持生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坚持以树为主,乔灌花草结合,实现优化配置。

7)分车带的绿化采用注重景观与视线引导及指示兼顾的合理化设计。在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低矮灌木或地被。

(四)确定设计目标及风格

1)主题定位。突出“人、自然、城市”和谐发展的主题,通过对道路的交通及景观环境分析,运用生态的观念,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构成自然与人文相交流的城市生态型景观风光带。

2)设计指导思想

a.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尊重道路绿化的功能性要求,满足安全、通行等最基本的功能。

b.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c.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d.追求清新、自然、简洁的景观效果。

e.以生态、自然、人文为主,串起道路全线,针对绿化现状,克服植物品种单一的状况,增加常绿树种,多运用乡土树种,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f.人性化设计,从车行与人行感受出发,注重景观尺度感与空间感。立足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在充分满通功能的基础上,体现人文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以体现景观的和谐性。

3)设计目标。充分挖掘地方人文特色,结合城市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巧妙的将自然景观、绿化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达到构思精妙,强化了城市道路的景观形象,体现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绿化景观效果,并体现构建节约型园林的景观;通过景观要素的合理搭配与组合,塑造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生态道路景观带。

三、巧妙地进行方案设计。巧妙的进行方案设计,应合理划分景观段落布局。根据道路形式,长度可将整条道路的绿化分为若干个道路绿化标准段,比如:可以根据公交站台节点、道路平交口绿化节点,道路绿化隔离带,道路块状绿地等等进行景观段落分割,在各个主要节点运用小品,植物造景,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道路标准段绿化常采用乔灌木合理搭配,展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特色。

(一)中分带一般形式。中分带一般形式为自然式的花灌木组团结合规则统一的乔木树阵。两端以自然式的花灌木组团,主要设计一些开花的灌木如垂丝海棠、樱花等,同时搭配色叶树种紫叶李、红枫以及常绿金桂,做到四季有景,下层搭配色彩模纹以及宿根花卉与中间乔木阵列的下层模纹相呼应,且景观更为精致细腻;中间以乔木树阵形式规则排列,常绿和落叶树种相替换,赋予季相和色相的变化。下层配植色彩模纹,如红叶石楠、金森女贞、海桐等,呈现一条美丽的色带。乔木树阵,突出中分带的气势,同时体现了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岛头处常考虑到不影响行车视线,主要以低矮宿根草花为主,点以景石配以红枫和五针松,以保证美观而又通透的效果。中分带植物选择,落叶乔木如银杏、榆树、枫香、乌桕、无患子等;常绿乔木如香樟、女贞等;中层花灌常用樱花、紫薇、海棠、红叶桃、金桂、独杆红叶石楠、花石榴等;下层地被如红叶石楠、龙柏、海桐、金森女贞、宿根花卉、草坪等。

(二)两侧绿化带一般形式。两侧绿化带一般形式,沿路一侧以自由曲线方式种植地被、花灌木,间隔建造微地形,点缀大乔木,更好的烘托出自然种植方式,运用丰富的植物造景手法,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以一定距离(一般150~300米)为一个单位形成线性景观序列;着重体现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的层次变化,体现景观多样性,运用各具特色的花灌木与地被组合成为一条绚丽斑斓的花带,其上方栽植行道树,营造出人行树荫下、花草随行间的城市新景观。

(三)公交停靠处绿化处理形式。行车道外两侧绿化带遇到公交港湾位置绿化带宽度往往比较狭小,宜采用低矮模纹组合的种植方式,点缀花灌木,简单质朴,与周边景观风格迥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可适当消除候车时的焦急心情。采用自然式种植的方式打造精致细腻的景观,给乘客候车带来舒适美观的空间。主要常绿树种为金桂,配植红枫、垂丝海棠以及大叶黄杨球、海桐球和一些草花。植物栽植自然生态。

(四)与其他道路相交节点的处理形式

1)中分带节点:景观节点处于不同走向道路的交接处,运用造型树与景石搭配,颇具城市个性,可点缀大树,配以自然地被组合,使道路起点景观具有冲击力。充分展现城市韵律之美,历史底蕴的积淀,延续历史文化的风采,体现一定的城市主题。

2)两侧绿化块状节点:宜采用自然式的设计手法,体现开阔,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通过营造微地形,可以金桂作为背景,运用曲线形灌木色块的组合,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感,点植高大乔木,形成一种瞩目的自然景观,点缀球类,保证视线畅通。最终达到植物的季相变化组合,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景观空间开闭有度形成因地制宜开辟形式多样的开放空间,做到“点、线、面”结合,体现适宜的道路绿化带空间,拉近人们与绿地的距离,达到生态道路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坤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设计分析[J]人舞台,2010.(04)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9

关键词:城市建设;道路景观;设计;施工

abstract:asanimportantpartofurbanroads,roadlandscapeconstructionofcomfortandsafetyresidentshasanimportantsafeguardfunction,mustgetfullattentionandspecifications,thedevelopmentofscience.thispaper,fromtheurbanroadlandscapeonthemainfunction,combiningwiththeworkingexperience,ofurbanroadgreeningoflandscapedesignandconstructionpointsareanalyzedinordertoenhancetheeffectivecontroloflandscapeconstructionprojects,andpromotetheprogressofurbanization,environmentalbenefitsandecologicalvaluerealization.

Keywords:thecityconstruction;Roadlandscape;Desig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概述

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是指利用植物及辅助材料进行合理设计和科学规划,在城市道路两侧、立交桥周边等位置创建的各种生态景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口增加导致的环境恶化、交通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人们开始认识到道路绿化建设对居民生活舒适度和安全性的保障作用。在这一背景下,道路绿化工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道路绿化景观在改善城市面貌的同时,也提高了道路建设的环境效益和生态价值。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作用主要包括:(1)净化空气、隔音降温。在交通污染严重的城市道路环境下,植物可以发挥其吸收So2、noX等有毒气体的功能,使附近环境得到有效净化。而阔叶乔木、灌木绿带等也都是极优质的防尘材料,能通过降低风速,将道路上的铅尘、粉尘等截留在叶面上以减少污染的扩散,对于城市的卫生防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城市交通运输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干扰强烈,设置合理宽度的绿带则可大大降低噪音的影响,保证了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在降低夏季阳光直射与路面温度,保持道路空间湿度等方面,植物也都真正体现出了绿色、节能的气候调节功能。(2)保护路面,疏导交通。夏季阳光的直射常会使城市道路路面温度高于气温10℃以上,高温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绿地内的遮阴效果使光照度降低,气温下降,有利于道路的养护管理。而绿化分隔带、安全岛绿化景观的设置,也有利于减少车流间的相互干扰,并能达到引导驾驶员视线、缓解驾驶疲劳等作用,具有一定的交通组织功能。(3)反映城市风貌。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城市的个性和品位,景观可通过植物的色彩搭配与季相变化调节周边环境氛围,丰富城市艺术形象,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

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分析

2.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原则

首先,道路绿化必须与交通系统相适应,规划时应根据道路的级别、性质、用地情况、以及市政工程设施的不同要求等因素确定绿化的布局形式。其次,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合理配置植物,选择以本地树种为主的植物群落,并确保气温、水分、日照等条件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配置中还应综合考虑绿化与地下管道等其他市政设施的关系。再次,景观应与道路空间尺度及城市历史文化背景相协调,在色彩、布局、节奏等创意上提升城市的审美品位。此外,还应立足于环境的和谐,保护好建设范围内的古树名木。

2.2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规划前应对绿化区域内的地形特点、气候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和科学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周边绿化现状,土壤的理化性质,空中、地下管线的位置及走向等,为道路绿化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植物的优选与配置是设计阶段的关键环节,设计中用针对不同的干道类型进行规划。如干道两侧密集分布着高层建筑的道路多面临着噪音及有害气体的污染问题,应选择雪松、桂花、夹竹桃等滞尘降噪功能显著的植物,并由乔木向灌木草坪过渡;对高速道路的绿化,则应重视中央隔离带的建设,中央隔离带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避免干扰司机视线。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内树种选择不宜过多,色彩搭配不宜过艳;对立交桥周边的景观应运用平面、坡面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复层混交的形式增加绿量;而针对主要用于游憩的道路,则应以林荫带的形式进行规划,突出植物群落的自然性,运用高大的女贞、香樟等乔木配以各色花草灌木,体现步道的观赏功能。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要点分析

3.1施工准备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前,应充分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资料;认真设置消火栓,确保水电、道路、通信的通畅;并做好场地清理工作,清理中不但要将杂物清除干净,还应进行场地的平整和杂草的去除,现场土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还必须针对设计图中的植物类型进行土壤理化性能的改良。

3.2苗木的运输与栽植管理

对于常绿树种,移栽时必须带土球。土球直径为树径的8~10倍左右,土球完好、平整,用蒲包或麻绳捆绑紧。运苗时,高大苗木应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放置。为防止下部枝干折伤,应在运输车上做好支架。栽植时,栽植深度应略高于原地坪,以防止积水烂根。带土球苗木剪断草绳,取出蒲包或麻袋片,边埋土边夯实。裸根树木栽植时,要求根系舒展,不得窝根,当填土至坑的1/2时,将苗木轻轻提几下,再填土、夯实。树木栽好后,做好三角支架或铅丝吊桩,支柱与树干相接部分要垫上蒲包片,以防磨伤树皮。

3.3绿地的透气铺装

城市道路两侧由于埋设有多种市政管线,因此给道路绿化留下的营养面积较小。因此,地面铺装应采用透气、渗水材质的铺装材料、嵌草铺装材料或增大树池的面积。如树池略低于路面,可建设略高于路面的池墙,以避免行人践踏对绿化造成的损害。

3.4苗木的定向培育和新品种的引进

道路绿化施工中往往需求苗木数量、苗木规格偏大、品种较多。若使用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植物,又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景观效果。因此,应鼓励科研人员有计划地开发新品种,培养多品种大规格的苗木;并使用新方法搞好苗木储存,保证反季节施工,作到四季植树。同时做好新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使新品种尽快适应城市道路绿化的新环境。

4结语

城市道路绿化不但反映出现代城市的品位和风貌,其工程设计施工中赋予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也体现着城市整体的综合建设水平。为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遵循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合理配置植物群落,并安排好各阶段的施工工作,使绿化工程与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养护管理等工作相互配合,为市民营造和谐、健康、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华小明.浅谈道路绿化设计与施工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资讯,2008,(15).

[2]陈波,汪莉莉.新时期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6,(02).

[3]曹群,滕凯敏,朱勇.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选择原则及配置形式[J].现代园艺,2012,(09).

城市绿化带设计篇10

关键词:道路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道路规划设计是对公路修建绘制的基本蓝图,在设计内容上,包括道路的走向、道路车道划分、道路使用的材料和道路绿化几个基本方面,其中道路的绿化不但对道路本身作用的发挥起到帮助,对城市或道路周边的环境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的基本形态

(一)道路绿化隔离带

道路绿化隔离带是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的基本形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道路上,绿化带都是道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城市中的道路隔离绿化带以一条道路两列或三列长条形的大花坛修建作为基础,在道路铺设完毕后,在花坛中培土并栽种绿色植物,作为车行道与两侧人行道的分隔或者来去车行道的分隔。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主要以中低高度的茂叶灌木或多花灌木为主,基底部分铺草皮,由园艺师傅进行定期修剪和养护。

乡村和山区公路的道路隔离绿化带是在道路的一侧或双侧的土地上栽种绿植,作为分隔道路和民居、道路和山体的隔离带。这些绿化带中种植的绿植多以乔木和根系深、不需要经常养护在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很好生长的植物为主,也不需要特别进行人工护理。

(二)城市交通广场公园

城市交通广场公园是导率规划设计中绿化的另一种主要形态。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常在车流量大、道路交汇口多的地方建设大型广场,广场周围至少有四到五个车流进出口,将广场作为分流中心,来维持交通的畅通。

广场公园常以小型园林景观的形式出现在城市广场建筑中,一般是在足够大的广场面积里铺设精美的道路,或者摆放景观雕塑,并在四周种植绿植,也有将广场作为纯粹的城市绿地,不加进任何人工建筑的。广场公园中的绿植多是以低矮多花灌木为主,中心以高大乔木为主,需要城市绿化养护人员的定期养护;而不讲究广场景观造型的广场公园则以高大乔木为主,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只需对广场外缘的树木进行修剪即可。也有的广场公园规模较小,只由中低高度的花卉组成,花卉多是盆栽,可以按季节更换,但是养护比较麻烦。

(三)标志绿化造型

高速公路进出口或者城市不同城区的分界处,经常能看到作为城市或者区域标志的绿化造型,这些绿化造型多以钢筋结构为骨架,在骨架中间填放泥土,然后按照设计方案在放置花盆或草皮,使多种绿植形成整体形象;也有的绿化造型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如在道路两旁坡度较大的地方大面积铺草皮,然后用不同颜色的低矮灌木镶嵌在大片草皮中间,形成文字或图案。

钢筋结构为骨架的标志性绿化造型是立体的,以花卉、草皮为主,需要定期修剪和养护,而在道路两侧坡度较大的空间上进行的绿化造型设计,多是平面的,对技术要求较低,养护也比较容易。

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的作用

(一)美化环境

绿化在道路规划设计中首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城市里,建筑多是钢筋和水泥构造,即使建筑立面颜色再丰富多彩,也逃不过灰白的主色调,加上城市马路和护栏等,也多以深色为主,在没有绿化的情况下,城市的主色调是灰暗的,一眼望去十分缺乏生气。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中,一条路上有三条绿化带,绿化带中植株的高矮错落有致、颜色随着四季更替显得多姿多彩,一条路上没有绿化带,只有零星几棵树木,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评价一座城市是否“美丽”,将很多的评价指标都放在市容市貌上,道路绿化为市容市貌增添的光彩,显然是有目共睹的。

(二)协助维护交通安全

道路规划设计中的绿化还起到协助维护交通安全的作用,以长途高速公路和盘山、跨河公路为例,如果没有绿化带,驾驶员要进行两小时以上的驾驶,难免会引起视觉疲劳,对继续行车十分不利,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绿化带能够使司机的视觉得以放松;另外,很多盘山公路和跨河公路的周边环境都显得比较危险,道路绿化起着遮挡的作用,能够使司机暂时忘却行车环境的艰苦,放松心情驾驶,注意力也能较多的集中在前方道路上而不至于分心,确保驾驶安全;道路绿化在驾驶中还扮演了参照物的角色,道路两旁的树木距离和植株数量为司机判断与前面车辆的车距提供参考,避免因为快速驾驶导致追尾情况的发生。

(三)维护生态平衡

道路规划设计中的绿化还起着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绿化始终是建设发展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中,大面积的地皮被用来修建各种建筑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随着道路的铺设而贯穿在城市中的绿化带为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作出了巨大贡献。树木不仅能够降低噪音、吸收汽车尾气,为城市增添绿色,还对城市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绿化程度低的城市常年处在干燥、粉尘大的环境中,对居民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对城市其他物种的生存也造成威胁,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而绿化程度高的城市则提供给人们舒适的人居环境,阻挡风沙和雾霾的侵袭,维护着城市的生态平衡。

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建设的原则

(一)植被因地制宜原则

道路规划设计中的绿化在植物选择上,并不是想当然的和随心所欲的。植物本身对生长环境和土壤情况有要求,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十分不同,因此在进行绿化建设时候,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南方较为低矮的阔叶乔木和开花乔木虽然外形美观,呼吸作用更强,但要求较为湿润和温暖的气候,强行乔迁到北方,成活率极低,不仅不能起到绿化的作用,还会浪费大量的资金。

(二)从实际需要出发原则

道路规划中的绿化建设还应该遵从从实际需要出发的原则,从道路的特点入手进行绿化设计和建设。例如,在盘山路等极其需要稳定道路周围土石状态的需求下,应尽量选择根系发达,对土壤环境要求低,能够抓牢土石的低矮灌木,防止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泥石流等灾害对道路的破坏,而在多风沙的地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作为道路绿化树木,通过阻止风沙和吸收高空粉尘,保证道路能见度符合行车要求。

(三)平均分布原则

在道路规划中进行绿化建设,还应该遵循绿植平均分布的原则,不仅要保证绿植种类的多样化,还应该保证道路每个路段上都有绿植,这样才能够使道路绿化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总结:

综上所述,道路设计中绿化的基本形态有绿化隔离带、城市交通广场公园和标志性绿化造型三种;在道路设计中,绿化起到美化环境并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而且绿色植物对缓解驾驶疲劳十分有效,能够协助道路实现交通安全;在进行道路绿化建设时,应选择与道路铺设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宜的植物,从实际需要出发,尽量使绿化平均分布在道路两侧,以保证绿化的效果达到最好。

参考文献:

[1]俞明健.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提升环境功能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06).

[2]卫东.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07).

[3]胡小凯,吴立涵,梁园芳.乡村绿化道路规划设计探讨——以汉阴县双河口镇绿道为例[J].山西林业科技,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