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能源基础技术十篇新能源基础技术十篇

新能源基础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50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1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组织创新资源基础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如何或者怎样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特别是企业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而这对企业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去获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文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theory),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并试图建立一个探索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转化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的演化路径,从而揭开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转化为竞争优势作用机制的面纱。

二、假设提出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先进制造技术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内容,其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是通过企业组织行为如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来获取竞争优势,同时这种竞争优势有效转化的程度还受到业务资源优化(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调节影响。

创新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帮助企业不断建立新的优势资源,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资源或者能力的运用。同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大多将创新能力视为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因此,创新能力的构建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考虑竞争优势构建的主要内容。

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并获取成功的大企业,如美国航空公司的计算机订票系统(SaBRe),以及美国医疗供应公司的自动订单系统(aSap)等,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实施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战略优势,迅速建立了其在竞争领域的战略优势,同时也重新构建了产业结构中的转换成本和行业进入壁垒。

相关研究者们便从产业组织的视角入手,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概念框架。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BakoS&treaey,1986;meFarlan,1984)。之后,许多案例研究的结果也都验证了这一结论(Brady,1986;peland&mCKenney,1988;Short&Venkatraman,1992)。

国内亦有学者采用客观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杨道箭和齐二石选择的初始样本9家来自于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评选的标杆企业(自2004年开始),18家家来自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排名靠前者(2003-2007),受控样本为来自中国企业联合会合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前100位的27家企业,分别对应初始样本中的27家企业,同样以排名来判定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能力的强弱,通过配对统计发现具有更高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企业会表现出更好的绩效,这些企业具有显著较高的营业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人均净利润。由此,提出本研究的第一个假设:

假设1: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与企业创新能力成正相关关系,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

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都开始由早期选择企业绩效慢慢转而选择竞争优势(或者是未来绩效、创新能力等),这反映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关注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效应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而非短期的绩效;从研究结论看,虽然对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理解存在差异,研究的数据来源、因变量的选择都不尽相同,但是却有一个几乎相同的结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或者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先进制造技术基础设施没有。也就是说,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是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而非先进制造技术本身。而打破这个“黑箱”的学者是tippins&Sohi。他们通过对27家制造企业的调查,假设并验证了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与企业绩效之间不是直接的关系,组织学习在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与企业绩效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程金林和石金涛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先进制造技术与其他组织资源相互融合产生的企业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竞争行动是这种关系的中介变量。因此,提出本研究的第2个假设:

假设2:企业组织学习在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与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先进制造技术的潜在效益并不会自动地在那些实施它们的公司中出现(Jaikumar1986;meredithandmctavish1992)。许多研究表明如果组织没有具备其它职能领域的适应能力,单单只投资于先进制造技术是不足以得到其潜在效益的(Jaikumar1986;Zammutoando’Connor1992;GarudandKotha1994)。

先进制造技术作为企业重要的技术系统组成部分,其应用效果必须与企业的社会系统达成一致。由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引入改变了期望从员工处获取的贡献的性质,这些员工创造新知识和获取新技能的能力也成为关键的成功因素。这意味着要实现先进制造技术的潜能,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制度的设计必须随着制造技术的变化而调整。

组织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技术、技巧、经验、关系及员工的洞察力等。学术界对信息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已达成共识,其中的社会部分是指工作在组织中的人,人力资源对企业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也已经被许多学者探讨和实证证明。先进制造技术与人力资源协同能力是指企业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和发展所需的各类人员的能力,它是形成企业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结合相应的资源,才能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生产制造服务。部分学者已经指出与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的人力资源包括企业高层领导、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管理者、员工管理技能等内容。因此,提出本研究的第3个假设:

假设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1.变量测量。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本文采用了Heijltes(2000)开发的amt应用水平量表,形成了测量企业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的9项amt的测量量表。第一,创新能力:综合有关组织创新能力的观点,本研究运用Daft在1978年对组织创新能力的分类方法,由4项测量技术创新条目和9项测量管理创新条目构成。第二,组织学习: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Baker和Sinkula(1999)提出的组织学习量表。该量表用“学习承诺”、“共同愿景”和“开放的心智”三个维度,共18项测量条目。第三,高绩效工作系统:研究采用肖知兴和Bj?rkman利用国外文献总结而提出的由9项实践组成的适合中国情境的高绩效工作系统的量表。

2.样本与数据收集。本研究向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负责生产运营管理的管理人员发放问卷。问卷发放采用了电子邮件和纸质邮寄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752份,回收637份,回收率为84.71%,通过剔除回答明显错误、项目缺失等造成的无效问卷135份后,共获得50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6.76%。

3.数据分析工具。本研究主要利用spss16.0和amoS17.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1.信度检验。本研究分别采用Crobanch’sα进行信度检验,各量表及其各变量维度的Crobanch’sα系数均达到实证研究要求的大于0.7的标准。

2.效度检验。为了验证各研究变量的结构模型,在之前的预测试所做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基础上,对正式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各变量的结构进行拟合,确定最佳模型,各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参数见下表1。

五、模型验证

本研究主要采用marsh、wen和Hau的无约束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因此,本研究在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均值化的前提下,选取9对指标乘积(如amat1-HpwS1、amat2-HpwS2,如此类推直至amat9-HpwS9)作为调节效应隐变量(Ha)的指标(Ha1、Ha2、Ha3、Ha4、Ha5、Ha6、Ha7、Ha8、Ha9),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该模型的拟合参数:卡方值为5620.717(p=0.056),自由度为1115,卡方与自由度比值为4.718,表明模型的结果较好;绝对拟合指数GFi为0.89,相对拟合指数nnFi为0.92,CFi为0.91,都大于0.9;SRmR为0.07,小于0.08,RmSea为0.063,小于0.08。拟合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指标基本达到了可接受水平,模型达到了实证研究的要求。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结果,假设体系验证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是0.48(>0),对管理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是0.25(>0),且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假设1得到验证。

第二,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对学习承诺的路径系数是-0.355(p=0.112>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学习承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是0.944(p=0.140>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对管理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是0.921(p=0.127>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对共同愿景的路径系数是0.463(>0)(p0)(p=0.0450)(p=0.0210)(p=0.0120)(p=0.0410)(p=0.032

第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对共同愿景的路径系数是0.216(>0)(p=0.02

六、限制与展望

由于所有数据都来自同一组织,那么在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就可能存在同源方差(CommonmethodBias)问题。尽管在研究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这样的问题,并采取了一定的方法(例如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变量的区分效度等方法)。基于本文的研究局限,未来有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仍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纵向跟踪研究。纵向研究能够进一步考察先进制造技术对企业组织行为和管理的作用和影响,并更有效地揭示先进制造技术与企业核心能力的互动关系,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具可信性。

第二,不同类型的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所带来的差异。先进制造技术所包括的技术种类非常繁多,影响层次也各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先进制造技术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会使得研究更加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晓波,胡保亮,蔡荃.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框架与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2006,27(5):53-58

[2]tippinsmJ,SohiRS.itcompetencyandfirmperformance:isorganizationallearningamissinglink?[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3,24(8):745-761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2

通信电源专业课程群的总体规划,课程群划分的标准与其他通信专业方向划分类似,都是以能否适应通信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高职通信电源专业开设了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方向和开发方向。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设计规划首先应在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方向尝试,因为高职学生以后就业方向就是上岗应用。在经过实践后,开始向通信电源专业方向其他知识关联的方向延伸,最后扩大至其他通信专业教学的范围。对跨课程联系库的项目资源进行通盘设计既要考虑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要定期更新教学资源库,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课程之间的联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具有灵活性。例如在整流UpS的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教学的学习积极性,要经常介绍新的控制技术的发展、高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的动向。将电子技术的新发展和通信电源专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来讲授。项目库最好是每两年更新一次。在高职的教育中主要是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通信电源的学习也是如此。通信电源的每一次大发展都和电子技术的大发展是分不开的。例如在电子技术中采用大功率开关管的高频开关整流电源电路,与传统采用工频变换技术的相控电源相比是一次很大的电子技术上的突破,导致通信电源变换技术的大发展。学生在领悟通信电源技术的基础上,要求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动向,突出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针对通信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将通信电子技术的内容分为有机的几个部分,提出了新的课程内容设置思路,即:以模拟电子技术的放大电路、负反馈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的变换电路。以电路与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调制与解调的应用。以数字电子技术的逻辑电路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的油机、不间断电源的控制应用。兼顾当前技术发展,这种内容设置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核心内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即能让学生理解通信电源的应用又能兼顾通信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通信电源课程展开前一定要让学生建立通信电子技术的概念。普通的电子技术教学和通信电子技术的教学是有所不同的。通信电子技术更具有针对性,通信电子技术针对的是本通信专业所需的电子技术的内容,概念深奥难懂,电路复杂多变,学生基础差,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在实践中要注重学生对本专业培养,激发学生对通信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如开设“对讲机”“发射机”通信电子技术实验。“通信电子技术”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两者交叉的新兴学科,是通信电源、通信工程及其移动通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发展很快的学科,它不仅能为通信工程及其移动通信等各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从事与电能变换、柴油机、开关电源、电力系统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知识,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通信电子技术的电路原理复杂、概念深奥难懂,应用变换多样,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难学难懂,因此,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验和教学手段等环节的改革,除了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制度。例如作为下一代通信核心机房(nGn系统、5G系统)的供电设备应该是要求极高的供电设备,其供电方式必须做到能消除单点的供电故障,电源质量要求高、可靠性好、效率高、监控完善。能满足下一代通信核心机房的供电设备要求的非直流电源(-48V系统)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很好掌握新一代通信电源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把握信新一代通信电源发展变革方向,鼓励学生自学新知识、学习新技术。

2高职通信电源中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设计举例

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有很强的联系性和依赖性,这种联系性和依赖性虽然也能跨越到其他通信专业课程,但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的联系性和依赖性更高。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学习不积极、高中理科基础差、自学能力低,对知识的连贯性掌握技能就更差。项目库中每个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课程群合作完成,例如将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概念的教学和通信电源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结合起来讲,学生更易于对功率因数概念的理解,也能很好地掌握通信电源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通信电源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需求就能完成对应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在相关通信电源知识群中由项目驱动完成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后,通信电源教学任务也同步完成最终结果。因此,教学设计者应能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建立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间联系构架和设计跨课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动态地将通信电源和通信电子技术课程进行联系,形成具有活力的知识连贯体,并根据与通信电源课程群的知识联系性来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库。通过对高职通信电源专业联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通信电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剖析后,我们应首先对通信电源和通信电子技术进行联系化设计,提出对电子技术教学的设计方案,例如将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中的电路与信号、模拟电子技术融入通信电源的配电和防雷来讲授,将数字电子技术融入通信电源的UpS和整流来讲授。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与通信电源的设备实训相关联,进行项目关联设计试点。基于联系需求将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的这些环节紧密相关,层次清晰,环环相扣。从而实现,在高职通信电源专业技能培养的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前后紧密联系,并最终形成通信电源专业的教学表现结果。

3结论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3

普华的发展愿景是通过资源整合、技术业务创新,构建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提升中国基础软件的核心竞争力,为用户提供高可靠、高品质、经济实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软件龙头企业,从而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普华看来,创新包括如何创新新技术、新业务模式和新应用。开拓创新的途径之一是进行资源整合,除了技术资源整合,还需要进行资金层面的资源整合。收购日本公司、成立欧洲普华,普华一直在走国际化道路。普华的主体业务方向有三个――汽车电子、信息安全和基础软件。在基础软件领域,普华主要是做两件事情,一个是计算中心,一个是如何获得计算能力。

面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大潮,普华做什么?第一是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可伸缩的计算中心;第二是将计算中心传递到每一个用户手里面。普华通过虚拟化技术、云技术、终端仿真技术等技术路径完成上述目标。

普华i-Cloud云计算平台

普华i-Cloud云计算平台是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整合一体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环境,包括跨数据中心管理、服务器管理、高可用性管理、资源整合等在内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i-Cloud支持公有、私有或混合云部署方案,为最终用户提供了几乎无限量的虚拟计算能力。系统具备动态资源分配能力,可完全自动化分配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系统可以支持跨数据中心远程部署,最大限度减少运营维护工作量。同时,i-Cloud具备自助服务能力,结合自定义及预定义器件库,简化并加速服务交付过程。在实际应用中,i-Cloud具备快速部署能力,有效减少了企业系统的实施周期。

管理方面,i-Cloud具备一站式管理平台,整合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管理及用户管理,可以帮助用户充分利用现有投资,整合现有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平滑迁移。

通过资源整合、技术与业务模式创新,普华正在构建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提升中国基础软件的核心竞争力,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品质、经济实用的产品和服务。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爱民表示:“普华是中国基础软件技术和产品自主研发的生力军。普华的诞生是蓬勃发展的中国软件市场的需要,也是打破软件技术和市场垄断的需要。普华人由此深感负重履深。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实施发展基础软件战略的载体,我们深信,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决定了普华的结果,我们的战略和态度影响着普华的未来。”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4

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是指经济体系只有很少或沒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层中。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即那些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的碳中性的技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系统对创新能力的支持,然而系统中存在着的“技术—制度锁定”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实现,发展低碳经济也会面临这一问题,因此需要从创新系统的视角探索有效防治“锁定效应”的途径。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锁定效应”低碳技术主要指那些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的碳中性的技术。例如碳捕获和储存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某些现在未知的技术。低碳技术创新成功与否依赖于其发展的路径。一种技术的市场份额不只取决于市场偏好和技术可能性,而且还依赖于报酬递增和历史小事件,两者联合作用可能导致次优技术占主导地位,从而产生某种锁定效应。这也同样适用于制度方面。由于现代技术系统深深嵌入在制度结构之中,导致技术锁定与制度锁定的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技术锁定。技术锁定和制度锁定理论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指出,工业经济处在碳锁定的状态,尤其是锁定在碳密集的化石燃料能源系统,这是由技术和制度共同演进的过程中路径依赖的报酬递增所引起的。碳锁定是一种产生于工业国家历史发展路径的状态,这种状态也称为“技术—制度复合体”(tecno-institutionalComplex,简称tiC),它是由技术系统和管理其扩散和应用的公共与私营机构组成的。技术和制度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地存在于系统之中,一旦稳定的技术制度系统得以形成,就会要求保持稳定并抵制变化的发生。因此,受益于长期递增报酬的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可能会产生“锁定效应”,妨碍低碳、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的创新。同时,受益于现有制度的参与者将试图维持该种制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现存技术系统的锁定。目前工业化国家以碳为基础的能源和运输系统形成了锁定的技术—制度复合体,相应地也是碳锁定。“碳锁定”会阻碍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的新技术研发及其普及。新技术对于稳定温室气体浓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新技术的支撑低碳经济难以实现。事实上,如果能尽早研发新技术并配合以相应的措施,那么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的成本将大幅下降。比如将二氧化碳稳定在500体积浓度,相比正常情况下的技术变化率,加快技术创新和应用可有效降低所花费的成本。然而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技术似乎已被证明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迅速工业化的大量能源需求。这种采用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技术会产生积极反馈循环,从而形成对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技术的持续再投资。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资本的不断增加,能源需求大幅上升已出现了能源紧缺危机。能源得不到可靠保障会阻碍投资和工业化进程,因此我们也面临着原有的工业化政策带来的与之俱增的能源压力。这种正反馈过程会倾向于继续应用或投资于旧技术,最终可能形成碳锁定。低碳技术创新需要创新系统的支持碳锁定及由此形成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现有技术的支撑系统阻碍了低碳技术创新。即便存在可供选择的更优的替代技术,政府、金融机构、供应商和现有的基础设施之间的正反馈系统仍支持和维护现有技术。能源系统和技术的相关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很长,而新技术通常依赖不同的基础设施和辅助技术的支撑。第二,相比现有技术,低碳技术创新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低碳技术大多是比较新的技术,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未来绩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诸如能源电力企业等低碳技术的潜在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创新积极性会相应降低。而现有技术系统经过长期演变发展,逐渐成熟,风险相应减少。第三,低碳技术创新伴随高昂的成本支出。低碳技术创新和使用通常会产生外部经济,而化石燃料等技术的使用者却不必为其造成的外部成本买单。低碳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5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39-01

1.背景介绍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每天都在产生新的概念,新产品以及新的想法。它不仅改变了工业和商业,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教育研究(信息和通信技术图书馆资源),但现实中有许多问题阻碍这些iCt基础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主要归因于在学校和公共图书馆的iCt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调查研究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模型是基于创新理论的扩散。所提出的研究模型显示一些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它提出了大学的地位和学科的研究与科研人员利用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图书馆资源。我们队每个人都进行了采样。这使用一个简单的随机抽样技术:教育-96,社会科学-155,工程-115,共366人。在数据收集中使用特殊工具,以提高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资源问卷调查。它是由研究人员开发的,该仪器分为两个部分。a引出受访者的个人资料信息。B又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寻找信息的程度上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可用的资源;第2部分寻找阻碍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问题;而3部分是为了收集数据的方式来提高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馆资源在高校科研中的应用。

3.结果与分析

表1显示,共有510份问卷,只有366(72%)成功返回。这个数字,根据类别的受访者,140问卷的教育学院,但只有96份返回,200人的社会科学院,但只有155份回来了,而工程学院收到170份,但只有返回115份。社会科学专业的问卷最多,其次是工程学院,分别有155份和115份。

这一部分的数据被用来回答问题(1):大学的地位如何影响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资源的程度?表2的结果显示了研究人员利用的程度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平均值与每一个的偏差。在三所大学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私立大学的数量最多的项目,其次是地方高校,最后则是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在图书馆网站、远程访问、审计web文档,计算机,笔记本电脑、Usenet新闻组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这一部分的数据被用来回答问题(2):以教师为代表的研究(教育、社会科学和工程)的程度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图书馆资源在研究中的利用?表3显示研究人员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资源的三个院系通过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比较,结果表明,教育专业对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充分,其次是工程专业,最后是社会科学。

表4中的数据被用来回答研究问题(3),通过平均值与标准差可以得出,受访者报告说缺乏资金是最大的问题,然后在通过网络使用成本高和非主管图书馆工。第四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对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资源的访问大学图书馆。第五个问题是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缺乏知识的网站,正是他们想要的定位。受访者报告的其他重大问题包括,在iCt的使用能力不足和缺乏意识的iCt基础图书馆的资源。

在表5中提出的数据被用来回答研究问题(4),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为七项计算分段,并用实数的极限值进行检验。这个总的结果表明,这些受访者为学生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资源的策略研究人员的研究。此外,每一个项目的结果是显着的使用实数的极限。排列顺序的重要性,受访者排名如下:高校图书馆员对iCt设备利用培训,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基于iCt的图书馆资源的技能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利用的研究课程将被安排在学生的学位计划。

4.结论

在这项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为面向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资源研究缺乏资金,网络使用成本高,图书馆员工的非胜任能力和缺乏技能的用户。研究建议,高校图书馆应使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图书馆资源的成本负担得起,更新图书馆员的技能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资源,教育学生学习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图书馆资源,使高校网站免费提供给学生。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6

当前,全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树立强烈的基础意识、创新意识,做到筑牢基础,在创新中谋求科学发展,这是我军作战装备与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力量之源泉和后劲之所在。在作战与后勤装备建设领域,如果没有技术基础的建设,装备建设的创新与科学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今,由标准、计量、质量、科技信息、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等构成的技术基础,已成为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加快转变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的重要根基。

当今时代,在以一体化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为基本特征的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中,先进的武器装备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有效地发挥好战斗力、保障力,都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基础建设之功。比如,在日益复杂的装备体系发展决策中,如何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在海陆空天电网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现役武器装备系统和后勤保障装备系统如何能够采用统一标准,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在以精确打击为主要毁伤手段的信息化战场上,作战装备如何能够达到量值到准确统一;在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和后勤保障装备系统统筹规划建设中,如何能够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为现实的战斗力、保障力;在武器装备系统质量可靠性方面,如何能够确保战时顶用好用管用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体系和后勤保障装备体系中应用日趋广泛,装备技术基础已成为装备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军队加快转变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的关键因素。因而,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均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基础与武器装备系统的协调发展,不断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制定系统的运作规范,构建功能强大的创新体系。例如,美国军用标准化、质量管理和科技信息工作,一直得到其国防部的高度重视,努力实现和加强高层次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有效运行体系;其军事计量保障,更是手段设施齐全配套;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使得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凸显成效。其他军事强国在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中,也同样高度重视加强技术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各专业领城的建设与发展,对实现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装备现代化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军装备技术基础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军委新的军事战略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围绕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旋律,在满足宏观决策需要、加强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装备创新发展、实施科学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为全面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战争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综合对抗,以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等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系统建设,已经成为现代装备体系构建与发展的主流趋势。毋庸置疑,越是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装备,越是要求质量可靠、系统配套、性能稳定、操作和维修便捷。因此,现代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体系和后勤保障装备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发展,无疑对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与挑战。

加强装备信息技术基础建设,重在提升核心能力,优化体系结构,因而必须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针对技术基础各专业特点和资源情况,注重强化技术基础核心能力建设,着力优化基础建设布局,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装备技术基础建设,必须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新形势,更加注重自主创新,着眼世界前沿科技发展和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努力实现技术基础的体系创新与管理创新。

加强装备技术基础建设,必须面向部队,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部队提供更为直接、更为全面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不断提高各部队运用技术基础手段与方法,来解决装备运用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7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立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在地理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将近10年时间,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建立了该专业,其中大部分依托原有的地理学、测绘工程等专业,因此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2003年8月,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召开了首届GiS专业教育研讨会,提出了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提出“低年级宽口径、高年级分类培养”的基本模式,但没有涉及到农林院校。随着地球信息科学和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Gi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广,层次不断深入,建立适应地理学类专业基本要求、又具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特色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及立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GiS教育和现代林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GiS专业是在摆脱原有专业的情况下设立的全新专业,因此建立新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专业定位与特色

GiS专业的基本特点是该专业属于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范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国内外GiS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充分调研,结合我校的特点,适应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立足林业,服务生态”的办学理念。通过专业建设,形成既适应地理学类专业基本要求、又具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特色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和技术性,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构成专业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形成完善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专业发展平台,构建立体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各个环节都得到极大的改造和提升,形成创新性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即:重视基础、面向应用、突出重点、深入前沿、分类培养、拓宽口径。

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地球信息科学综合应用能力,以资源与环境调查、信息管理、监测、评价、预测及决策为主要应用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专业定位概括为:3S理论技术基础扎实(专业的根本,提高培养层次);立足林业,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专业特色);适当兼顾其他领域应用(拓宽就业渠道)。br>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一)专业培养目标

GiS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政务商务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3.掌握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专业培养方式

GiS专业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综合实习为主要培养方式,由技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四个层次构成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合理安排以及综合性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毕业论文和综合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掌握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4.通过设置名师教室、科研训练学分和创新学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

5.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积极参与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三、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改革传统的一刀切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根据生源的不同特点、兴趣和基础,将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后达到不同的专业层次。

(一)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由技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四个层次构成金字塔培养模式。

第一层次(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掌握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技术,面向广大行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地学、数学基础,面向多行业应用,熟悉和了解森林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房地产评估,地籍与施工测量,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与管理、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有关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分析等工作。

第二层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在计算机、信息科学等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和技术,面向企业、科研单位、教学行业的GiS设计与开发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VC++、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系统设计工具,数据库管理和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GiS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从事GiS设计与开发工作。

第三层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具有进一步培养潜力的高层次后备人才,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和深造,或成为科研、教学行业的研究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的背景,掌握人工智能、空间统计学等基础理论,能够利用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第四层次(创新型拔尖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立从事研究、开发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到国外深造。

将该模式用一个圆锥体来表示,圆锥的每一个截面构成一个不同的培养层次,在二维截面上,表示该层次应具备的知识和技术,底面是该专业的基本要求。层次越高,人数逐渐减少,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是相应截面下圆台的体积。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3S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人才、软件开发人才、了解和掌握3S技术前沿信息的研究型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拔尖人才。

根据此培养模式,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第一层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作为专业基础和主干课程,通过不同门类的专业选修课达到该层次不同行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第二层次通过专业主干课和有关系统开发设计的专业选修课达到培养目标;第三层次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空间统计学、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等理论、技术的学习,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如科研训练)达到要求;第四层次通过从低年级的外语加强,到高年级的专业讲座、名家讲堂、导师导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拔尖人才。

转贴于(二)立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

根据立体培养模式,建立理论——技术——应用的教学体系。与此相适应,在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要求深而广;专业课的设置注重知识的深度,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从技术的角度加深;选修课则注重知识的广度,体现资源与环境特色,面向实际应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本学科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1.课程设置原则

(1)体现林业特色。我校GiS专业在加强专业基础的同时,应体现森林资源与环境应用的特色。因此,设置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概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森林生态学等课程。

(2)加强开发能力培养。根据GiS专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需求,加强开发的基础,使学生掌握GiS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开发环境的工具,适应多种行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设置VC++、C语言、GiS设计与开发等必修课,以及选修课Java语言、weBGiS等。

(3)强化实践环节。GiS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实践环节是教学效果和质量保障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综合实习5周,时间按排在第六学期末的暑假,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地点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包括数据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应用主流平台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与系统开发、数据维护等。

(4)尽早培养专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将遥感、GiS等主干课程设在二年级下半学期,使学生在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专业核心。在核心课程教学中增加讲座、讨论教学方式,该方式已经在目前的教学中尝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设置“数据仓库与知识挖掘”、“地学模型基础”两门选修课,跟踪学科发展。

(5)强调课程之间的衔接,体现学科交叉的特征。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强,涉及计算机、地理学、数学、资源与环境等多种课程,课程之间密切相关,将“地球科学概论”与“系统科学概论”合并为“地球系统科学概论”,体现专业的特征。

(6)体现分类培养的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同时体现我校的特色,拓宽专业渠道。选修课分为三类:开发类、应用类和前沿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类别的课程,并自成体系。

2.基本课程设置

(1)主要专业基础课:强调计算机、地学、数学基础,以面向多种行业发展。

①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理)、VC++、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②地学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概论、地图学。

③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a、数理统计等。

④资源环境管理:包括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概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

(2)主要专业课:强调3S理论和技术的掌握。

包括专业概论、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制图、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图象处理、GiS设计与开发。

(3)专业选修课:注重计算机、数学、地学知识的扩展和在3S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生教育衔接。

专业选修课包括:

①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方法、Java语言、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与知识挖掘。

②地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③数学:地学模型基础、多元统计分析。

④应用: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地籍测量与管理、施工测量、森林生态学、weBGiS、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森林经营管理等。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本学科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四、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方面,改革和完善实习、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习比重,以利于学生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并联系实际。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层次。

(一)课堂实验

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对原有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部分专业选修课的实验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和实验效果跟踪,根据跟踪结果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二)课程实习

实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开发能力,如在遥感图象处理与应用、GiS开发与应用课程中,采用国际主流平台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组织学生到企业、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科研和生产应用的了解,以利于学生扩展就业思路,确定自身专业发展方向。

(三)综合实习

通过项目研究,决定增加5周的综合实习环节,以教学基地为主要平台,联合相关企业开展高年级综合实习,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承担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四)科研训练

制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计划,并要求有科研课题的教师通过双项选择确定3~5名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同时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全国GiS设计大赛,学科教师为指导。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高科技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被看作是短期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的产物,而被看作是企业能否成为百年老店的深层次物质和精神运营的产物。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系统创新能力表现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外部能力的综合运用是关键的因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处理不同创新资产的设立、协调和专业化分工协作。这种不同不仅存在于专业职能和技术方面,而且存在于组织文化、管理传统、相对声誉和公司中权利分配等方面(Christensen,1995)。因此,协调与整合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系统是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研究

大多数的企业创新需要两种或更多类型资产的有机结合。高水平的资产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较之低水平的更能为创新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并对技术基础及其组织协调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利用创新资产和互补性资产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核心能力变得更加规范,且强化了围绕技术创新有关的适宜条件。因此,企业应该考虑到企业高层的战略决策能力、中层管理的组织能力、技术层次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作业层次的制造能力以及市场层次的营销能力,以组织中的这些创新资产为基础,选择拟作为其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并确保这些能力分散在组织中以便利用、保护和进一步开发(prahalad和Hamel,1990),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确立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基础,并将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归因于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共同作用。

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组织的异质性源于资源的不可分割(penrose,1959),而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并使企业收益达到较高水平。这些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如厂房和资本金;无形资源,如专利和商标;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主要存在于个人本身、文件、计算机或类似的存储和交流媒介中。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必然产生企业的竞争优势,因为有些资源可以或多或少通过在战略要素市场上进行交易而获得。如果许多资源对于众多成功企业普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这些资源至少构成了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从来都不是充分条件。那些产生企业超额收益的资源应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仿制性和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等特征(Barney,1986,1991)。

技术基础理论为我们确定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例如,adler和Shenbar(1990)从组织能力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定义,即开发满足现有市场需求新产品的能力、运用合适的工艺技术制造这些产品的能力、开发和采用新产品新工艺技术以满足计划中的未来需要的能力、较强的对竞争者引发的预料之外的技术活动和不可预测机会的反应能力。在具有不同技术基础的企业中,创新能力意味着在不同的创新资产类别间、在创新资产和互补性资产间建立起资产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这种协作超出了技术创新特定资产的狭小范围,通过动员互补性资产为创新提供条件,同时也使创新适应于企业内业已存在的操作性资产和企业外业已存在的互补性资产,如供应者的投入、使用者的知识等。也有研究者按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对创新资产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四种基本创新资产,即科学研究资产(符合R&D中的研究)、工艺创新资产、产品创新应用资产(细分为技术和功能)、美学设计资产。其中后三种是发展中的具体说明和描述(Christense,1995)。

从核心能力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相关问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核心能力的概念是由prahalad和Hamel(1990)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他们在该定义中强调协调,但却以例证说明能力是企业用以识别和形成自我特殊技能的功能集合体。而实际上,技术创新能力并不是企业可以用来生产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一种资源,而是存在于企业创新资产之上的更具有技术特定性的一种特殊能力。

二、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系统交互模型

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体现在它对产品市场和技术声誉层次上的竞争力所做出的相对贡献,以及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位势。这表明,为了确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实和潜在的竞争作用,除了重视企业内部,还要广泛关注企业外部,如产业走势、技术机会、竞争者动向、消费者需求、规律性措施等,因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依赖于对产业组织变革的适应性。Lazonick(1992)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的描述可以证明这一点(如图-1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能力理论与经济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类经济学理论,如进化经济学、现代产业组织经济学、芝加哥产业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等。尽管各类经济学在战略规划研究中能够推动有关方面的深入进行,为战略研究提供语义清晰、表述明确的理论,但它们之间由于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进行重点分析而产生很大的分歧。不过,与其他经济学派相比,进化经济学对有关企业动态成长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明显地更关心技术变化和技术开发过程(Dosi,1988),因此它更适用于理解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进化论观点认为企业不再是传统理论中的“完全的理性决策者”,相反,企业被视为“适应性制度安排”,且由市场力量决定其形态。这样,市场被看作是一种选择机制,并通过不同的生存进程确保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继续生存。可以用图-2来清楚地显示企业的进化机制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企业资源、能力以及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使企业之间相互区别,使其制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获取租金战略。遗传性表现为企业在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途径依赖性,是一种管理遗产。同时,技术范式决定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遵循一定的设计框架。而自然选择表现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这是由于技术创新导致企业技术混乱,引起技术范式的废弃,从而破坏了企业的能力基础和竞争位势,并产生了新的多样性。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在进化论中的表现是一种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之间的均衡。因此,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调整战略,使其适应新的不可预期的未来事件以降低竞争风险。打破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间的平衡意味着企业必须拥有一整套规则和能力,以确保企业遇到不可预期事件时总是具有为避免走向“能力陷阱”而进行抉择的特权。根据以上的分析讨论,笔者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交互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为战略目标,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组织协调企业资源基础以形成具有企业特质的创新资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而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将最终在考虑产业组织环境的情况下为企业所获得,它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创新能力基础理论框架。

该模型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类:(1)学习能力,是指企业从外部途径吸纳知识的特殊能力;(2)研究开发能力,包括科学研究能力(即涉及到先于竞争的基础研究和向工艺开发及新产品应用提供直接投入要素的应用性或产业性研究)、工艺创新能力(包括“硬件”工艺创新能力、开发更系统的生产体系能力,近的和远的后勤保障、质量控制、工厂布局)和产品创新能力(即产品开发中需要能力,如产品加工制造、器具开发、软件开发等);(3)生产制造能力,是指把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4)市场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竞争态势、成本和收益、创新的可接受性以及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宣传和销售的能力;(5)资源配置能力,是指企业对资金运筹水平、人才管理效果和技术来源的灵活多样性配置水平;(6)组织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部门协调、组织应变、组织文化、组织机制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所形成的特定能力;(7)战略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在促进内部创新能力开发与积累中对外部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9

关键词:创新平台;系统结构;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专门写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近期国务院又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些标志着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机遇期,既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挑战。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目标,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主导产业、高新产业、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又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推动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大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06年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政府财政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一批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中心,建设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011年1月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福建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及管理,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二、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关研究

平台概念源于工程领域。Baldwin和Clark(1997)认为平台是由模块体系、界面以及标准三方面所组成的。Robertson和Ulrich(1998)提出产品平台是一个产品系列共享资产的集合,包括零部件、工艺、知识、人员与联系等。Holmes等(1998)在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新平台的概念,其内涵主要是指创新基础设施、人才、前沿研究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在特定环境下相互作用,从而推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我国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00年之后,起初主要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提出高校应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从而使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后,徐金梧、李未、王生洪(2005)、苏跃增(2006)、马卫华(2007)、王立剑(2010)、戴晓琳(2010)等学者也都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问题。目前,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有半数仍然是从高校的视角出发的。其次,不少学者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特征、组成要素以及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吴国林(2005)提出,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由创新基础设施及必要的要素组成,创新平台应成为创新要素交流、沟通和扩展的地方。张利华等(2007)从系统失灵的视角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研究,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解决科技创新中系统失灵的有效办法。王瑞敏等(2010)分析了我国各省创新平台建设情况,针对我国平台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应用“系统失灵”理论,提出了集成平台建设的通用模式框架。孙庆(2010)对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此外,一部分学者对具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情况或经验进行了阐述。比如,李啸(2007)分析了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唐松(2010)以广东佛山市为例对四种类型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姚良(2010)对上海区域创新平台进行了案例研究等。

近年来,也有学者对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如:郑庆昌等(2006)《试论地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定位――以福建省为例》,谭文华等(2006)《福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陈舒等(2006)《扎实构建福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郑庆昌等(2008)《福建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郑庆昌等(2009)《科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内涵与构成探究――基于资源共享利益矛盾的视角》,刘江翔(2009)《海西科技创新的公共行政平台研究》,王国乾(2010)《面向福建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等。在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也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专题研究。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广泛的重视,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深入,但总体而言,尚存在如下质疑:第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有些学者在科技平台的研究中,虽然提及诸如:系统、界面、集合、模块、集成、虚拟等概念,但没有阐明其所依赖的基本理论。而更多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缺乏理论的支撑。第二,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与特征究竟如何?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必然导致对此认识的偏差,也因而造成在建设中缺乏蓝图的指引,短缺与浪费并存。第三,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究竟是谁?即使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但究竟该由哪个部门为主策划?如何改变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模式?等等这些,目前的认识,也不是非常清晰。第四,科技创新平台的运作体制究竟怎样?是计划体制呢?还是市场体制?或是混合体制,我们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第五,对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也不够,包括:结构、模块、共享性等及其评价,因而,提出的建设重点,也缺乏理性的根据。

三、创新资源集成管理视角下的科技创新平台界定

(一)创新资源

关于创新资源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相关的提法包括:科技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等。

周寄中(1999)在《科技资源论》一书中提出: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所需的各类要素的集合,并将科技资源分为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四个方面。

科技财力资源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企业投入两种渠道;科技人力资源是指直接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技术研发部门;科技物力资源是指科研场所、仪器设备等;科技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信息和科技文献两大类。

笔者认为,科技创新资源除上述四种外,还应包括集成管理资源。它如同生产函数中新增的管理变量,起产、学、研、用整合的作用。

(二)集成与集成管理

著名学者钱学森是我国集成思想的奠基人。钱学森(1990)提出:处理开放

的复杂系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集成方法,这为集成与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吴秋明(2004)在《集成管理论》中提出:集成是具有某种公共属性要素的集合。集成思想源于系统理论,但是集成体又与既有系统有所不同:首先,集成强调模块的独立性,其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组织,并不隶属于集成体,离开某一个集成体,模块照样可以生存;其次,集成强调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模块与集成体之间是平等的,双向选择的,而系统是至上而下的树状结构;第三,集成过程应当是自发的、双赢的,而系统的组成部分则可能会被牺牲掉某些功能和利益;第四,集成强调边界的动态性,集成体是一个虚拟组织,它随着目标和阶段的不同,会吸收新的模块进入或者放弃原有模块。

构建集成系统的基本过程是:构建基本功能模块一对模块之间的界面进行设计一根据特定目标对功能模块进行整合一形成集成系统。

而集成管理,则是对要素形成集成系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进而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

(三)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识别

1、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

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联盟,是由不同创新资源持有者所组成的战略联盟,以实现单个组织所无法完成的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它有别于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概念。集成系统是依靠“场力”而形成模块之间、层级之间、子系统之间的整合,从而实现各种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进而实现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本质

科技创新平台的本质是一个“场”,它是由市场需求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共同形成的资源配置“力场”,在这一空间中,不同的创新要素,在“场力”的作用下,向着共同的目标主动集聚,并发生交互作用,以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科技创新平台本质的研究,将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明确基本方向。

3、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

研究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构、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包括:整体性、多元性、独立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泛边界性。

整体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整体。

多元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具有多种要素构成,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价值链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产生、技术发明、传播、应用几个要素或环节。我们还可以将一个科技攻关项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务要素,由不同的模块实验室完成,等等。

独立性,指的是组成科技创新平台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他们既可以独立经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与其他模块协作,共同完成科研或交易工作。独立性是联盟的基础。

关联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不同模块之间具有价值的关联性,是一个异质群体。不同模块应当在一条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果要减少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是个关键。

层次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是具有层次的系统结构,虽然它们呈网络化的特征。科技创新平台必然要有“核”的存在,以及层级分布,这是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效率的基本要求。

开放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与外界有不断的能量交换,有不断地输入和产出,从而具有很强的维生能力。

泛边界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的边界是漂移的,它可以因需要而缩小,也可以因需要而扩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模块构建应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可以利用的创新资源纳入资源配置的视野,并进行有效集成与管理。

四、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践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在规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针对我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包括: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科技资源不够集中、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等问题,出台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指出建设四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即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近五年来,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增长迅猛,所覆盖行业也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目前共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8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个、企业技术中心313个;建设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例如:福州、厦门2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4个省级高新区,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厦门和福州2个部级软件园,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台湾学者创业园,闽台农业科技园区,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等。我们还建设了一批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如:2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专利技术(福建)展示交易中心,国家专利产业化(厦门)试点基地和福州市知识产权实施与产业化基地,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科技信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野外观测台站、检测仪器与标准、实验动物等领域,我们还建立了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了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五、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系统性。第一,计划的系统性。目前,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是由科技厅、发改委、教育厅分别牵头建设,缺乏统一的筹划。第二,建设的系统性。虽然,我们在建设四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即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总体而言,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并未形成,包括:作为整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图、作为模块的各种实验室、服务机构在科技平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层次分布、相互关系等等。目前的相关研究,也未对此进行阐明。缺乏系统性,将导致我们对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科技资源的分布等认识上的偏差,也必然导致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

(二)主体性。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全部由政府部门或其直属单位牵头立项、组织建设和验收,承担单位90%以上为科研院所、高校及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主动性不足,企业主体地位没有显现。

(三)经济性。科技创新平台在建设时注重前期投入和软硬件指标的达标,但是对于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后的产出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平台建设具有追求数量、轻视质量的迹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投入、轻产出,容易导致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四)经营性。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中,80%为研发平台,其他类型的平台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各个行业中能够自由开展技术咨询和交易的服务平台少之又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研发平台为主,忽视交易平台的建设,导致科技创新无法发挥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功能。部分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经营和发展动力;一些科技创新平台缺乏日常管理,甚至无法保持长期运行;一些科技创新平台依靠

建设初期的投入“吃老本”,缺乏经营、发展和再投入。

(五)共享性。尽管建设公共平台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们忽视了公共平台的识别,以及大公共与小公共的形成,因为,它们均以模块建设为基础的。此外,我们也忽视了公共平台的主体性、经营性和经济性。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使用共享资源和公共服务缺乏动力,无论是信息还是硬件设备的实际共享利用率都较低,共享平台呈形式化的倾向。

(六)虚拟性。我们不仅对科技创新平台自身的系统性认识不足,也没有把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置于全国甚至世界性的科技创新平台更大的系统去认识和思考问题,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一味地追求所有与所用的统一,这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科技资源的分布,只有从更大的系统去认识,并应用虚拟技术去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才能以低投入、低风险取得高效率、高产出。

六、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模式

科技创新平台,应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平台组成。

第一层次,研发平台、交易(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可以分为研发平台和交易(服务)平台两大类,如图1。研发平台负责知识和技术的产生;交易(服务)平台负责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也负责知识与技术诉求的传递,是研究与研究、研究与应用双向交流的纽带和桥梁。研发平台是基础,交易平台是集成。建设好研发平台和交易平台,对科技创新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对我省而言,将现有的技术研发协作平台,归入研发平台,主要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开发为目标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将现有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归入交易(服务)平台,主要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技术服务、科技评估、管理咨询等,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科技投资服务机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含:各类分析测试机构)、自然科技资源库(含:各类种质资源库、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基地)、科技信息服务网(含:科学数据、图书文献、科技成果与专利信息)、以专利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项目、成果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园区等。

之所以这样分类,在于技术研发协作平台是以研发为特征,而后三类均以交易(服务)为特征。

第二层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围绕我省某一产业,整合集成相关的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以及其它创新活动参与者,构建形成从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上下游衔接、功能配套、分工协作的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平盟。无论是研发平台,还是交易平台,均由若干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一级平台)构成,如图2所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对我省而言,应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目标,围绕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我省产业的发展,具有集成科技创新资源,引领产业科技发展的作用。

第三层次,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根据具体领域的具体需求,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下,设若干重点平台(二级平台)。研发重点平台,以产业重大技术为基础;交易(服务)重点平台,以地区分布为基础。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承上聚下的功能。

第四层次,一般平台模块。即实验室或技术中心,或是县级交易(服务)平台,它们是围绕二级平台展开,是科技创新平台中的基础模块。

第二、三、四层次平台间的系统关系,如图3所示。

科技创新平台系统运行的总体策略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激活交易(服务)平台的活力,催生研发平台的深层次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与效益。

首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基础,运营是关键。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运行,既不是计划机制,也不是市场机制,政府管投入,却无法把握产出,大量的科技资源被占用、浪费。因此,如何设计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平台运行机制,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关键。

其次,激活交易(服务),是提高整个系统效率与效益的关键。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是,大量的专利成果得不到转化,同时,企业大量的技术问题又得不到解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连接供求的交易链。研究成果找不到买家,企业也找不到卖家。其结果是,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低,而研究人员的能力也越来越弱。因此,如何让交易行为由企业承担,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平台的主体,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结构化、系统化。上述论及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模式,仅仅是概念模式,应该更加深入地对我省目前已有的82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0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3个企业技术中心、2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各类园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等等,依照前述的系统层次分布,以产业为核心,进行功能分析、关系梳理,并形成系统结构图。

第二,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梳理,并考虑全国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需要建设的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需要虚拟的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创新平台,以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系统。

新能源基础技术篇10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企业经营战略中应对不确定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仅仅关注“渐进性的改进是远远不够的”,不连续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有效提升竞争优势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存在着对不连续技术创新战略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顾忌,使得战略决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理论界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的研究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然而大多集中于组织单一个体视角而非网络视角。本文在战略管理理论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考虑企业网络能力作用,以定性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探究企业网络能力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的作用,以期为企业实施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指导,并试图对资源基础观在技术创新领域运用提供有益补充。

二、企业网络能力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作用分析

基于马刚对企业网络能力内涵的界定并结合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本文认为,企业网络能力是指企业为了提升、保持竞争优势与其他行为主体建立战略关系,获取分享、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协调内外部关系以及协同创新的能力,其包含了战略关系构建能力,内外部协调能力,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整合内外部资源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协同创新能力。

1.企业网络能力对组织变革与再造作用分析

组织变革与再造是要达成一个便于有效沟通、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扁平化组织形态,以便将新技术知识与资源引入到组织内部。但具体实施阻力重重,其根本阻力在于组织成员缺乏变革意识。

(1)企业网络能力通过作用于技术扫描来获取有关不连续技术和知识的信息,并由此提升组织成员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威胁意识。通过战略关系构建能力构筑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所需的新网络,并通过内外部协调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对网络进行协调管理和关系维护,增大企业社会资本,为技术扫描提供可靠有用信息,确保技术扫描精准性,为组织成员提供可靠信息,增强组织成员的威胁意识,使其重新审视内外部环境,为推动组织变革与再造奠定思想基础。

(2)企业网络能力通过降低组织成员对不连续技术和知识的转换成本来改变现有的路径依赖。企业网络能力可以削弱转换成本,促使组织成员摆脱来自原有技术和知识的束缚,进而形成对不连续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新的路径依赖。为达成新的路径依赖,一方面要通过战略关系构建能力,识别、评估新技术资源的拥有者并与之建立战略关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内外部协调能力、获取分享内外部网络资源能力和整合内外部资源能力来实现对新技术的最终获取。

2.企业网络能力对内外部知识与资源整合作用分析

内外部资源与知识整合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原有知识库的知识进行筛选、摒弃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寻求和引入新资源和新知识来解读不连续的新技术。

(1)企业网络能力可保证解读不连续性技术所需的大量外部知识与资源的获取。战略关系构建能力可以识别外部网络中潜在的合作伙伴,评估其竞争优势、信誉,以适当网络模式建立战略关系;基于相近组织文化通过内外部协调能力对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进行有效协调,在互信基础上通过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从网络中其他行为主体获取企业所需资源或能力;紧接着通过关系管理能力协调管理现有网络成员和新加入成员,增进成员间交流程度和贡献度。

(2)企业网络能力可有效缓解新资源、新知识与旧资源、旧知识之间冲突。企业网络能力作用于技术扫描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有关替代性新资源和新知识信息,使得组织成员产生威胁意识并重新审视新资源和新知识,为新型组织学习模式建立奠定思想基础。战略关系构建能力、内外部协调能力、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使组织成员可以顺利获得新资源和新知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新资源和新知识的转换成本,并最终摆脱对原有旧资源和旧知识的路径依赖。

3.企业网络能力对“开放式”新产品开发作用分析

基于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前两个阶段的实质性铺垫,“开放式”新产品开发成功关键是丰富的产品创意和产品市场试探。

(1)企业网络能力可协助企业获得丰富的产品创意。通过战略关系构建能力、内外部协调能力,对现有网络节点予以增删,让在“开放式”新产品开发方面具备竞争优势的成员成为网络新节点,同时,剔除伤失竞争优势旧节点,而后通过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对网络进行协调管理,达成共享网络资源的目的。由此为企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提升了市场调研的质量,为丰富有价值的产品创意准备了信息基础。

(2)企业网络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成功完成产品市场试探。通过战略关系构建能力、内外部协调能力,对现有的产品试探市场成员进行调整,吸引在新产品市场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成员加入网络,同时,剔除已伤失产品试探市场竞争优势网络成员,而后通过获取分享网络资源能力、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对网络进行协调管理,使新产品可以在更多的新市场进行试探。

三、结语

本文只是定性地探究了其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的影响,还缺乏定量方面的分析,毕竟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是一个复杂过程,但是,企业网络能力的发挥毕竟拓宽了企业实施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基础空间,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参考文献:

[1]赵鹏飞:企业技术创新中专利战略的实施[J].知识产权,2005(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