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与建筑的关系十篇科技与建筑的关系十篇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53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1

关键词:现代科技建筑装饰设计传统设计

1.现代科技的概念

现代科技,顾名思义,是指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的工艺技术,新的材料,都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特别是物质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对于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思索。现代科学技术催生的各种新文化,也将给传统文化带来诸多的压力。

建筑装饰设计包括了室内外装饰设计,人类社会的建筑装饰设计经历了从手工业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过程。在现代设计文化的背景下,以往传统设计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手法正渐渐被打破,人们在现代科技力量的支持下,找到了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素材,使设计作品既富有有时代感,又更符合人类新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2.现代科技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关系

设计是以物质方式表现人类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方法,是连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桥梁。科技的发展也是对设计的变迁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希望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美化环境,并以此来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

科技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对建筑装饰设计领域提供了各种全新的表现手法,比如后现代风格、波普风格、高技派等,这些都使设计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在现代科技影响下,设计师表现出了人性化的设计思潮,更加注重地方性的和文化的体现,重视生态环境;在审美观念上,不再过于追求对称、注重含蓄等。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装饰设计的手法更加多元和开放,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声、光、电、水、火等结合,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精彩设计,它们超越了设计前辈们所能想象的效果。

同时,科技的发展带来生活方式和节奏的改变也促使人们对室内设计审美观念产生转变。因为现代的工作环境迫使人们追求更好情感调节,追求更好生活质量,那装饰设计就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追求室内环境中的量到讲究室内环境中的质,从单体的建筑再到大型的社区环境乃至整个城市的规划环境,不再单纯地满足装饰带给人的物质价值,而是要更好地享受装饰后环境带给人的精神价值,许多项目经过精心设计后,空间功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发挥出更好的使用价值,这种例子数不胜数,这不仅仅在是表现科学与技术,而是要表现人的“心”的内容.这也正是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建筑装饰设计的更深层次内涵的体现。

3.现代科技条件下建筑装饰设计的特点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的建筑内外环境装饰设计也呈飞速发展的态势。社会经济也需要现代装饰设计变革的大步跟上,创造出具有本土风格的现代装饰设计,在感叹科技的发展带给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更感叹在各种文化交融的环境中,国内的室内装饰设计如何在日渐成熟的现代装饰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

3.1传统装饰设计是根基

我国历史悠久,人文内涵丰富,东方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有其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抛弃原有的文化背景,是完全不可取的。而是在现在科技环境中体现中国的文化韵味。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现代与传统进行整合。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来引导装饰设计的思维。创造多元化的设计方案。以前人们认为,回归传统就是跟现代脱离,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其实是要以科技为先导回归传统,才能更好的体现区域性文化。设计离不开文化,如果一个室内设计.没有一个理念作支撑,那么这个室内设计,不论是古典还后现代,都是苍白无力的。现代科技和传统可以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回归自然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大面积的玻璃墙,让屋里屋外的景色融为一体,空调技术的运用即使在冬季都可以温暖的屋里欣赏到无敌的雪景;比如智能控制门禁系统让人们的生活更安心;自动窗幕让人们更省心。而声光电的技术手段让室内的空间效果更赏心。各种大型的空间多功能厅、体育场馆更是这些高科技技术的用武之地,美轮美奂的水立方、充满创意的奥运开幕式,从外到内,无一不是让大家大饱眼福,体会到了高科技技术给建筑装饰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具有传统风格的装饰,无论在空间,色彩造型材料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历史文化沉淀其中。但在现在科技的条件下,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法,却可以表现现实自然的形态的一面,也可以创出更具有现代感的设计。纵观传统建筑和家具,它们都是实木制作,虽然古朴厚重,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资源。现代社会,人口众多,资源却越来越稀缺。现代设计师们只有寻求出新的途径,利用先进技术,节约木材,再通过机械裁切压弯等工艺,开发出新的装饰材料,所以出现了现在运用广泛夹板、复合地板、复合实木地板、板式家具等等,制作出的风格简洁大方,同时手感也十分流畅。不仅吸收了传统家具的功能,同时又注重材料的自然性和安全性,给人的感觉不仅是一件家具.同时也是一件很特别的装饰作品。在室内环境中十分赏心悦目。在设计的同时,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理念中,传统风格的体现既要浓重又要新颖,这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2多元化设计是时尚

多元化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重要环节,室内装饰设计所设计的创意中,无论是对单一方案还是各种空间组合上,都要对其作细致的考虑。在现代的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并不是要抱着原有的传统不放,而是要力求学会现供科技条件下的创作和设计,把传统的精华融合于现代设计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时尚。比如在世博会的匈牙利馆内,有一个含钢管组成的顶界面,它由600根高低不同直径大约10cm左右的套筒的天花板直落下,错落有致地排列,它们的高度从8~3.5m不等,每根套筒下面都有暗藏的灯源,初看觉得很普通。但灯光亮起后,高高低低的套筒发出点点星光,衬着四周暗色,把人的视觉一下拉得很开阔,恍惚置身于浩瀚星海之中,使人不禁感叹于现代科技力量的强大。也感叹于一个普遍的顶界面还可以有这种设计的方法。又如,俄罗斯馆从内到外无不体现既传统文化的设计之美,又体现现代科技手段的美妙,它的塔楼的顶部由白、金、红三种色构成,白色和金色体现俄罗斯的建筑特色,而红底花纹的图案又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当夜幕降临,灯光从塔楼缕空的部分透出。刹那间,这座古堡式的建筑透出璀灿的光华,既稳健且妩媚。

在审美观日趋成熟的今天,现代装饰设计的手法变幻多端,许多设计师在设计中借用多种现代手法,以求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除了传统的材料图案色彩的运用以外,他们通过声色形光的搭配创造了让人赞叹不已的空间环境,如果说世博会是一场人间盛会,那么在多场馆的设计手法,就是一个多元设计的时尚集会。

科技的运用,也大大改变了木、陶、瓷、棉、麻等传统材料的外观面貌,以室内装饰的玻璃和材料为例,电脑镀色和勒丝技术的出现。使用玻璃不再是透明的代名词。它们的图案丰富,花色艳丽是过去使用清玻时不敢想象的,通过高科技的印丝手法,可以把棉、麻、纤维的纹样织在玻璃表面,使玻璃在视觉上和触觉上都让人改变了人们对它冰冷的看法。而且在设计手法上也是花样多端,时而做顶部处理,时而做墙面,时而做地面,使玻璃的效果更加光怪陆离。又如瓷砖这种大众化的装饰材料,也由于高科技手段的介入而生出生千变万化的设计效果,仿木、仿石、仿皮的纹样,既可以创造出华丽尊贵的效果,也可以使室内倍感温馨,从而也使得室内装饰呈现多样性的风格特征。比如,纳米光学材料可以使装饰风格的细节更加纤秀雅丽。新型的装饰材料轻便、精致,结合传统的设计理念,使用得室内装饰设计既有现代感又有传统文化的氛围。与此共生,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大大提高。

3.3个性化的设计是文化的延伸

个性化的设计追求的是一种与众不同。它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在同时代的设计中是标新立异的。个性化设计,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延伸。作者认为个性的坚持,确实为一种人生的感悟。而这种感悟正是来源于一种文化的根基。如果没有一种文化的衬托,这种个性化的设计永远是虚无飘缈的。这种个性的追求,要用前瞻的思想,来超越时代背景,来反映新的思潮,或者一种新的进步,正是这种进步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更是如此,它的个性化的表现,正是设计师所追求的。设计师为追求一种独特,在设计中.结合时代最先进的思想和技术,突破原来的规律。用突破性的想象力除旧呈新,以使设计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个性是在陪衬中生产出来的,是与普遍的大众化设计相辅相成的。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2

全球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所有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各国在国家层面对于基本的行动框架也达成共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逐步形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一直全力推进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并积极推进建设实践。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导下,绿色建筑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章节中专门提到了建筑节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中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下的优先项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这一切都说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已经从国家层面开始实际行动,地方政府全面积极响应。同时,绿色建筑发展也有利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推进健康城镇化,是实现国家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抓手。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为契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通过实现绿色建筑的“四节一环保”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目标应该与绿色建筑的定义(简称“四节一环保”)相一致,包含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五个方面的目标。绿色建筑的节能目标是大力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节能65%标准,“十一五”期末建筑节能1.1亿吨标准煤。绿色建筑的推进现阶段以加大新建筑节能为主要突破口,同时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国务院批准的《节能中长期转型规划》中,建筑节能作为节能的重点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这一目标将分别落实到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三大领域之中。

绿色建筑节地方面目标是以“十一五”规划提出耕地保有量1.2亿公顷为基础的贯彻国家推行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调整的要求,执行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的政策。

绿色建筑节水的目标可以参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水目标,单位GDp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以上,全国设市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不超过15%,生活节水器具在城镇得到全面推广使用,北方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污水处理量的20%,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5%~10%,“十一五”期间节水690亿立方米。

绿色建筑的环保暂时还难以制定明确的数字目标,因为作为目标基础的现有建筑物污染排放统计还很缺乏。《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规定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所有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亿吨/日。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重点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重点体现在政策法规、科技创新和建筑实践三个层面。政策法规层面以全方位政策法规推进绿色建筑;科技创新层面以适宜性技术研发支撑绿色建筑;建设实践层面以全寿命周期视角实践绿色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政策是:一是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必须首先解决建筑节能问题。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政府强制要求所有新建建筑必须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设立了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二是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通过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办法,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或技术产品予以确认;逐步推行绿色建筑性能评定认证制度,推动绿色建筑认证机构发展。三是完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支撑体系,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制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建立结构体系绿色评价、绿色建材分析评价等关键技术集成平台。

中国中央政府一直积极出台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应逐步健全,形成一套完善的三维体系框架,第一维度是横向体系,横向体系由主干法和相关法组成。第二维度是纵向体系,纵向体系由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个层次构成。第三维度是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的类型,除了强制性办法,还应该包括激励性办法和政绩考核办法。此外,还有强制性的政策规定及激励性政策。另外,在政策法规体系中,需特别提出的是通过政绩考核手段实施节能减排,通过对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考核手段促进他们切实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法规体系是各个部分互相依赖形成的完整系统,激励和处罚手段需要主干法和相关法相互配合以及部门间的合作,因此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长期的建设过程。

科技创新战略的内涵是以适宜性关键技术研发支撑绿色建筑。在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中,“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作为十一个重点领域的第九项,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领域中有五个优先发展领域包含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包括建筑节能)科技创新的主要突破应在关键技术和适宜性技术两方面。《纲要》提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研发包括: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等六个方面。绿色建筑的许多关键技术在西方是比较成熟的,但普遍存在增加建筑造价的问题。因此在引进西方技术基础上,中国科技人员更重要的是选择与创造本土化的适应性绿色技术。这里的适宜性技术是指合理的工艺手段与新技术产品组合、低技术与高技术结合。低技术如自然通风、外遮阳措施、科学的使用能源、雨水收集等。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3

以往城市规划多从土地及空间配置出发,注重城市功能及交通优先,这种规划多以人的需求、便利为核心,将城市生态研究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过程参考,往往具有明显的人为性、片面性。由于人类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缺少在不同尺度上对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生态系统容量能力、生态承载的分析作为编制规划的科学量化依据,也由于人为活动趋利性,使得城市从中心区到副中心区的板结扩散,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肢解得支离破碎,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组织系统结构致密且高密度的聚集,同时也使城市边缘的城镇体系趋向于仿效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建设模式。一个又一个失控的摊大饼式城市规划不断出现,且瞄准城区内和城市边缘系统自然生态优化资源的湿地、河岸、湖泊、水库、林地、古寺庙周边以及森林山地,使之成为商业建设项目的抢占目标。在城里人想出城,城外人想进城的当代居住消费欲望的驱动下,对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维护、生态保护与调控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负面作用。这是绿色建筑推广所面临的城市现状存在大背景,这是推动绿色建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所在。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

由中国建设部颁布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中强调了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大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绿色建材系统,导则的目的在于推动与落实适宜的建筑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其中强调了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在中外有关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的大量评价标准中,包括:美国的LeeD、英国的ecoHomes、澳大利亚naBeRS国家房屋环境评分系统、加拿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法国可持续发展评价规范、德国可持续发展评价规范、日本共生住宅标准等等都无一例外地在规范建筑生态功能和建筑对风、光、热、气、雨、水、植物等生态要素采用技术达标要求。同时,放在首位的是强调生态住区绿色建筑的选址,这是一个必备条件。一个违背生态原则的社区及建筑选址无论如何也无法被称之为生态社区或绿色建筑,这种建筑只能是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依赖生态技术或生态材料的反生态建筑。科学地为绿色建筑提供集约化、高效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最佳的风环境、空气质量、日照条件、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地景观与功能系统等;保障在各建筑组团中的绿色建筑能够参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间的自维护系统、防护系统,参与城市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交换,实现其呼吸功能;保障绿色建筑受自然系统有效的服务,是绿色建筑健全与完善的前提。因此,生态规划的存在与发展必然是绿色建筑迎来发展机遇的前提条件,生态规划是保障规范与发展绿色建筑使其名副其实的根本。

作为从事生态规划、生态建筑研究与教学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老师,笔者致力于探索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自2000年起,陆续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地质勘察设计院、中鼎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合作,逐渐组成了多学科交叉合作,以生态规划、生态建筑及绿地系统研究为主题、以城市生态多学科融合为方向、以综合协作研究与实践为目地的长期合作团队,开展了生态规划、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建筑、生态化室内设计、屋顶绿化、生态建筑教学和生态规划教学等多项研究与实践。如:编制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人居环境标准体系》第一阶段报告,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的依据生态规划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规划设计方案》招标议案和评标编制、提出生态湿地保护为前提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规划设计方案》调整方案设计、研究与编制了《唐山市主城区生态规划编制研究》,以及即将完成的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北京怀柔山水园林城市生态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在中关村生态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建筑研究、设计与施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态室内办公设计研究与施工试验等等。

实践一: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与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1.1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

中关村生态规划作为第一个与城市规划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性生态规划,其理论与方法着重强调城市生态系统中各种相互关联的生态关系之间的协调,而非单一因素的最优控制。规划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域视为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在GiS技术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资源分析,运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建构健康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框架,划分土地的生态等级,并针对中国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专业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根据社会存在的问题,创建了以绿量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绿容率核心控制体系,科学的量化规范区域绿地系统保护与建设标准,实现生态规划指导园区生态化建设目标。生态规划成果应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适宜性评价、生态功能区划、人口适宜容量规划、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绿地系统生态规划、能源规划原则和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原则。

生态规划的方法包括基于景观适宜性方法进行的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基于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建立的落实到可操作的控制城市规划层面的生态安全格局等完成生态规划等级区域的控制规划。中关村生态规划中,我与北京林业大学的赵惠恩博士首次创建了以绿量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绿容率核心控制体系,科学量化规范区域绿地系统保护与建设标准,实现生态规划指导园区生态化建设目标。

1.2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设计

海淀生态办公区的规划与设计,体现了从生态规划落实到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室内设计一脉相承的生态规划及设计策略。

办公区外部生态环境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重点是通过对微观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营造一种既适于生态群落发展又适于品质办公需要的优质生态环境。办公区的生态功能系统通过绿地群落组织系统、植物功能调节系统、微地形系统及风环境、水环境系统建立。

植物系统的建立包括植物多样性配置、符合生态规划绿容率的植物绿量配置、植物形态及其疏密组合建立规划区域的通风廊道及建筑周边的通风系统。并在群落配植上依据植物滞尘、杀菌、降噪、放氧和固氮等生物功能,在微环境中营造出一个为生态建筑提供最佳新风条件。

办公区考虑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并且水体的蒸发量很大的情况,建立了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结合湿地一体设计。因此,使用采集的雨水和部分城市中水进行空气降温、浇花、水景、消防以及水景设计等方面,雨水经过具有自净功能的水生植物的水体,自然渗透充分利用植物的净化功能。

良好生态环境的建立使作为系统中一个局部的建筑具备了称其为生态建筑的外部条件。生态办公区(eoD)自身的生态设计策略包括:被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热压、风压自然通风室内带来新鲜空气,排出室内的热量;自然采光遮阳的建筑表皮系统对外部气候的过滤降尘等缓冲作用;玻璃温室效应的应用;室内多层次引入绿色植物系统,在通过生物智能技术控制温度、湿度的前提下,全面发挥植物对室内环境的生态效益;发挥建筑实体材料的储热保温作用,钢悬石膏墙体技术应用,提高了建筑外维护结构的柔性、保温性和施工的便捷性。主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太阳能技术应用、水处理技术应用-雨水收集作为中水使用、雨水冷却建筑护结构和建筑周围蒸发效应制冷、地热能的运用-土壤提供的地热资源。

实践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生态室内办公区设计研究与试验工程及适宜北京的屋顶绿化研究与试验工程

室内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修、装饰的设计与施工,对绿色建筑整体生态功能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系统作用和价值。

美国LeeD标准中的《商业室内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涉及到建筑的室内部分,具体从实施地点、水的利用效率、能源和空气、材料和来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和设计过程几方面来进行评估。按照资源、能源的逻辑将生态室内涉及到的能源供给、环境材料、植物、水、风、光等因子进行分类,就得到了能源系统、环境材料系统、植物系统、水系统、风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以及在这次设计中扮演了很重要角色的墙系统。在设计中,首先保证各个系统自身的良好运转和稳定发挥,然后再考虑各个系统之间共存于室内时的相互关系和配合。

室内利用混凝土顶的空间,带来了良好的空气交换;能源供给系统采用的太阳能利用技术;风环境系统采用的空调BeKa毛细管平面系统和新风系统及通风方法;隔墙系统采用钢悬石膏墙体技术;室内植物系统;免冲厕卫技术应用;循环再生材料应用,如再造石、软包装饮料盒再生材料、塑料牙膏皮再生材料、洗发液瓶再生材料、运动鞋底的再生利用材料和麻秸杆再生材料门等。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内涵知识体系全生命期管理

一、引言

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主要由建筑经济与管理或者建筑管理专业演变而来,在国际范围内其英文名称大多为Constructionmanagement。比如,英国皇家建造师协会(CioB)自1980年推出建筑管理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建筑技术、建筑环境、专业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并把Cm课程作为CioB特许建造师教育框架的基本课程。李世蓉教授,作为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协会2009~2010年度的全球主席,在CioB内部发起了对建筑管理内涵及边界进行重新定义的专题研究工作。

在建筑工业化、专业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建设项目本身以及建筑技术、投融资模式、采购方式、运营维护方式等的巨大变化,使得工程管理的内涵和边界变得十分模糊。姚兵(2003)提出建筑管理学应包括建筑工程管理学、建筑业产业管理学和建筑企业管理学三部分内容。成虎(2007)提出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全生命期的管理,包括对工程的前期决策的管理、设计和计划的管理、施工的管理、运营维护管理等。仁宏(2007)提出工程管理虽然起源于土木工程领域,但是工程管理的内涵和范畴已经显著扩大,凡是与技术管理有关的领域都是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范畴。新形势下,如何界定工程管理专业内涵及其知识体系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二、工程管理的内涵

(一)泛工程管理的概念

1.工程

工程,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如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冶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的内容包括对于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和研究,设备和产品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施工方法的研究等。其中,工程有时特指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有时指一种事业,如希望工程。

按照用途的分类,可以分为住宅工程、公共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工程。

2.工程管理概念

工程管理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工程预期目标的过程。尽管工程管理最早起源于土木工程领域,然而,工程管理的内涵和范围已经显著扩大,逐渐渗透到国防、航空、交通、石油化工、采矿冶金、信息等各行各业。如今,工程管理既包括工程建设实施中的管理,也包括重要和复杂的新型产品的开发管理、制造管理和生产管理;还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管理,以及企业转型发展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和战略发展的研究与管理。因此,凡是与技术管理有关的领域都是泛工程管理的范畴。

(二)教育部工程管理专业内涵

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原管理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四个专业(或方向)归并为工程管理专业,并下设“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承包”和“物业管理”五个方向(见图1)。教育部工程管理专业学科门类属于管理学,隶属于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与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作为该学科下设专业之一。可以看出,教育部所设立的工程管理专业并不能涵盖“泛工程管理”内涵,它并不包含“工业工程”等管理内容。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工程管理专业也并不等于单纯的建筑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它还包括房地产经营与开发等内容。截止至2008年4月,包括本科目录外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造价、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国内高等学校中已有283所设置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有些院校完全没有工程背景,比如一些财经院校开始的工程管理专业,但多数都立足于土木学院、建筑学院的工程专业开设。因此,国内的工程管理专业多数可以归类为建筑工程管理,即狭义的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三、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框架知识体系

本质上说,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属于一门综合交叉学科,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科学的性质和研究方法为主要特征的专业门类。按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研究对象分析,其知识体系可以包括建设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管理、建筑产业管理;按照建筑工程管理所涉及学科知识分析,可以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等)、法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等。

(一)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工程建设法规是调整国家管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公民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范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建设管理关系,如国家建设行政管理机关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第二,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建设协作关系,这种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如建设单位(发包人)与施工单位(承包人)之间的关系等;第三,从事建设活动的主体内部劳动关系,如订立劳动合同、规范劳动纪律等。从立法层次上,可以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建设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四个层次。

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建设的技术基础,是建设工程管理的技术依据,受各项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约束。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作为建设工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或支撑,共同构成了建设工程管理的制度体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加入wto之后,我国也将逐步完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基本原则是:

(1)对直接涉及公众基本利益的安全、卫生等技术要求和直接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环保、节能等技术要求,按照指令性模式制定技术法规,强制执行。

(2)对不直接涉及公众基本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的技术要求,以及为保证实现技术法规强制性要求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等,按照陈述性模式制定技术标准,属于非强制性技术文件,推荐自愿采用。

(二)建筑产业管理

广义建筑业指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及参与该过程的各个产业和各类活动,包括建设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构配件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及维护管理,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商务、法律咨询和中介服务,相关的教育培训科研等。其产品不仅包括实体建筑产品,也包括了大量服务和知识产权,这是建筑业真实的活动空间。狭义的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业、建筑安装、建筑装饰、其他建筑业。建筑业管理主要集中在建筑市场管理及行业管理两方面。

广义的建筑市场指建筑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表现为建筑产品、建筑生产活动以及有关机构。建筑市场上的交易物种类繁多,包括咨询服务、勘察、设计、施工、构配件、劳动力、建筑材料、施工机具、运输服务、建筑技术和信息服务等。

1.建筑产品供求机制

建筑产品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多数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都属于公共物品或者准公共物品,建筑市场买主可分为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企业和个人),政府向来是最大的买主。

从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建筑业需求具有周期性。短期看,存在繁荣与萧条的更替。长期看,建筑业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密切关系。城市化进程呈现S形曲线,建筑业增长速度呈现倒U型。从供应的角度看,建筑业存在建筑工人技能水平落后、咨询设计人员能力不足、承包商提供融资承包等能力不足、建筑产品供给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建筑市场价格机制

建筑市场产品定价存在三种模式,市场定价、计划定价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指导定价。计划价格,政府对建筑产品数量、价格均进行管理,典型的定额计价方法属于这种类型;指导价格,政府对建筑产品数量进行管理,而放开价格,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市场价格,政府对于建筑产品数量和价格都放开,全部由市场确定。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指导定价模式。

3.建筑市场竞争机制

为了确保建筑市场有效竞争,政府需要进行大量工作,这些工作包括:

①政企分开,避免行政权力介入市场。

②避免垄断,维护消费者权益。

③反不正当竞争,规避腐败。

④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⑤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4.建筑市场化准入与开放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采取准入许可制度,即企业资质许可和执业人员资格许可制度,进入我国建筑市场需要具备相应的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同时,建筑市场国内开放工作基本完成,并且按照wto规则实施了国际开放。

5.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建筑市场的组织、企业的行为和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它以建筑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组织形态,这些可以归纳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效果。当前,建筑产业及市场结构方面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垄断和过度竞争问题。

6.建筑质量与安全管理

建筑质量与安全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建筑质量不合格是造成人身伤亡的首要因素。过低的建筑寿命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7.建筑业制度和技术创新

建筑业需要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下大力气突破,利用信息经济学、产权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完善建筑管理制度,并在建筑设计及施工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能耗偏高是我国建筑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全面推进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此外,还需要解决建筑垃圾、建筑施工造成的生态破坏、噪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8.建筑行业培训与教育

建筑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基本的固定设施,建筑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切实推动建筑业良性稳定发展是一个基础性课题。完善相关协会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是一项基本任务。

(三)建筑企业管理

建筑企业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工程监理企业和其他咨询企业(招标、项目管理服务企业)。按照西方分类方法,可以分为承包商和咨询类企业两大类。建筑企业管理主要侧重于建筑承包商(施工企业或者总承包企业)的管理。其内容一般包括:

1.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治理机制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建筑业的一项基本任务,国有建筑企业要通过股份制改革实现科学化管理,实现政企分开并提高竞争力和自负盈亏能力,改善经营生产效率。

2.企业发展战略

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确定企业经营业务和发展战略,在经营领域、主营产品、竞争优势等方面打造企业的特色和特点,其中还包括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组织机构等的相应调整。

3.企业经营管理

招投标是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以及承揽任务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其日常经营活动还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合同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等。

4.企业生产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管理全部围绕着建设项目展开,所以其管理以项目现场管理为主,强调项目管理方式,强调项目经理责任制和成本核算制。

(四)建设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是在一定空间上的技术系统。它由功能面和专业要素组成。比如,一个校区由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实验楼、体育馆、办公楼等组成。而教学楼提供教学功能,它包括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力系统、消防、通风系统、通信、多媒体系统、语音系统、智能化系统、电梯等许多专业要素组成。这些专业要素不能独立存在,他们通过系统集成共同组合成教学楼功能。

1.了解建设项目环境

比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其他方面等。

2.确定建设目标

除了传统的目标如质量、费用、时间三者之外,还需要关注安全、环保、与环境协调等因素,并且努力确保利益相关者满意。

3.熟悉工程建设模式

这些工程建设模式包括代建制、项目法人责任制、DBB模式,DB模式,epC/turnKey总承包模式,还有以融资为目的的Bt、Bot、tot模式等。

4.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按照建设程序划分,主要包括决策阶段、建设实施阶段(设计和施工)、竣工投产使用阶段;按照管理主体划分,包括业主方项目管理、勘察设计方项目管理、施工方项目管理、供货商项目管理等。按照管理内容分,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整体管理等。

四、结论

从学科角度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下设专业,与工业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并列,属于泛工程管理范畴。从我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院校实际情况分析,除部分学校开设房地产经营与开发方向外,绝大多数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对应狭义的建筑工程管理范畴。建筑工程管理主要以建设项目、建筑企业和建筑产业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规、产业管理、企业管理和微观项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姚兵.建筑管理学[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任宏.工程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5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资源予以科学配置,尽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让用户能够生活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建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决定了智能建筑的智能程度。

1智能建筑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不再仅仅限于基本居住需求,而是不断对建筑环境的舒适、便利等服务设施以及信息沟通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建筑在对传统建筑电气系统予以完善的基础上,有效满足了用户的个性需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建筑电气设备系统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这都为智能建筑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提高智能建筑效用方面,集成化、智能化以及高效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智能建筑中,动力配电、控制、防雷等相关系统能够顺利运行,都得益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同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改变电气设备运行环境,进而使其能够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智能建筑只有借助屏蔽、抗干扰、防谐波防静电以及防雷等技术,才能够使其各项功能有效发挥。由此可知,智能建筑设计人员,只有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科学合理运用到智能建筑之中,智能建筑才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建筑,也才能够发挥其智能性能。

2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分析

智能建筑在构建过程中,不仅有效实施了综合布线、通信以及安全防范等技术,而且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合理开发。同时,智能建筑能够对各种设备实施全方位集中控制,进而显示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优势。

首先,能够进行实时监控。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然而,高层建筑由于涉及很多电气系统,并且结构相对于一般建筑结构比较复杂,极易出现故障,却又对故障不能够及时排除。这样就会对高层建筑管理产生一系列阻碍。这种情况下,智能建筑借助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对楼层各个系统实施数字化与信息化监控,能够对电气系统故障予以及时处理,并予以有效管理。同时,高层建筑通信、照明通风以及排水等相应设备,借助电气工程自动化也会得到极大改善。这样,不仅提高了高层建筑管理的便利性,而且提高了其安全系数。

其次,能够有效控制各种设备。人们借助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在对智能建筑实施管理时,不仅能够对各个设备实施有效控制,而且能够保证设备及时性与有效性。智能建筑设计师在对智能建筑功能进行设计时,只有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充分了解,才能够有效发挥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作用。有效完善信息技术控制系统,不仅能够使控制机房对不同电气设备实现有效控制,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数控体系调节作用,实现楼层远程管理。创建科学有效的配电管理系统,借助电磁换向阀,对电气设备开关予以有效控制,进而对不同区域、不同部件结构予以有效控制。

3具体应用分析

智能建筑中科学合理运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很多现代科学技术,进而满足了人们不同生活需求。同时,智能建筑配电系统与楼宇控制系统,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完成智能控制。

(1)配电系统智能化得到确保。配电系统能够有效保证整智能建筑顺利运行。同时,配电系统只有借助自动化技术,才能够发挥其作用及安全运行,也才能够有效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首先,在变电站中使用自动化技术。变电站运行状态不仅能够借助自动化技术得到有效监控,而且其运行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提高。所以,智能建筑变电站在设计过程中,多采用全微机化设备,而不再使用常规电磁式设备;光纤通信电缆由于具有很大优势,因此,不再使用传统电力信号电缆。同时,借助计算机系统对变电站进行全天候监控,进而对变电站实施自动化监督与管理。其次,在供电系统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配电效率,而且还会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所以,智能建筑设计人员经常依据实际需求,对供电调度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等系统予以科学设计,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智能建筑配电效率。第三,在电气安全系统中的运用。在智能建筑中,电气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智能建筑中,人们借助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对电气安全、设备绝缘性能等情况予以有效监测,而且能够对带电体与地面、人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予以准确计算,进而保障人们安全用电。同时,智能建筑电气安全,也能够借助电线路安全载流量得到有效监测而得到保障。

(2)楼宇控制系统有效性得到保证。建筑物中排水、照明、通风以及消防监测等系统,均属于建筑物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照明系统中,借助智能开关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并且还能够保证监控系统实时进行,节约大量人力与物力;智能建筑消防监测的自动监测与数据传输等活动,都能够借助在线监测系统得以实现。这样,不仅能够对智能建筑真实动态予以及时掌控,而且能够提高监测准确率,进而防止出现火灾隐患。由于这些系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智能建筑中,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对这些控制系统予以科学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其运行效率,而且能够保障人们日常生活正常进行。

(3)保障智能建筑通信系统畅通。在智能建筑中,通信系统是重中之重。只有对通信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智能建筑才能够称得上真正的智能建筑。因此,智能建筑必须具备完善的通信系统,用户局域网与智能建筑管理人员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之间,才能够实施数据有效交换,进而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同时,卫星通信以及ip通信等各种通信实施自动化技术后,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完善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满足了不同用户需求。这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就能够有效保障智能建筑通信系统顺畅。

4结语

智能建筑随着社会的进步,将逐渐对传统建筑进行完善,也将成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发展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效率,提高了测量准确性与及时性,而且最大程度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智能建筑借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质量以及运行效率均得到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竞争力也会得到明显改变。

参考文献:

[1]张磊.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04):140-141+144.

[2]赵晓宇.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研究及发展趋势[J].现代建筑电气,2011(04):1-7.

[3]秦俭修.探究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价值工程,2014(23):139-140.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7-0211-01

1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性

现代建筑各种功能的实现,需要运用到多种科学技术,如抗干扰技术、防静电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均属于电气技术。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推出,使得现代建筑建设中,可以更加科学的、合理的、自动化的应用电气技术,如此可以使建筑智能化应用,即智能化监控、智能化防护等,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应用性、安全性、实用性、便捷性,满足广大居民的多样化需求[1]。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正确且有效应用,对于智能建筑的搭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1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就是对系统实行24h的全面监控。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目前所建设的大型建筑结构复杂,且电气组件较多,在具体进行建筑电气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在某些方面出现差错或不足,导致电气设置不佳,如此会影响后续建筑物使用,并且给建筑管理者带来诸多麻烦。但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的实施则可以在大型建筑内搭建全自动系统,对建筑进行实时监控,采集大型建筑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进而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整合,进而提高信息利用价值,即显示出大型建筑电气设施是否存在故障,如果存在故障,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和维护,从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2]。此外,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是将楼层中的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通信系统、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结合成整体,在此种结合下,自动化系统有着很好的联动作用,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或建筑应用情况,适当的调节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或通信系统等,从而保证智能建筑满足人们的需要,使人们更加舒适、便捷的应用。另外,在建筑发生火灾或水管爆裂等紧急情况下,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自动化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合理的进行自动化调节及科学的控制,使突发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及处理,避免造成建筑较大程度的破坏,以免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2.2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

基于以上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了解,可以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是将现代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动化操作系统,从而实现对建筑的实时监控及相关功能操作,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便捷性等[3]。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节约资源、节省人力、增强建筑性能等特点,值得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建设中。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为能够相对准确的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笔者重点介绍tn-S和tn-C-S系统的运用。tn-S系统即为区分保护线地线与中心线的配电系统。在智能建筑建设中,合理利用此系统,应当注意将中低压系统的保护线地线与三相四线相连接,如此建筑中设备将得到此系统的有效保护,同时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发挥预警功能、防静电功能等,促使智能建筑可以有效应用。tn-C-S系统则是由tn-C系统和tn-S系统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的,这两个系统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将其合理的设置在智能建筑中,可以大大提高智能建筑的安全性[4]。

4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良好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居住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建筑单位在进行智能建筑建设中,应当注意科学、合理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进行电气工程建设,从而保证电气设备安装应用符合相关要求,增强智能建筑的应用功能,使智能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自动化等方面得到增强,满足广大居住者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董祥.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211.

[2]郑嘉智.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24):257.

[3]于雪琪,朱娜.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7

建筑安全学科是传统的建筑行业相关学科与现代安全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该学科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特征。由于建筑行业产品和生产活动的特异性,使得建筑安全问题及相应的管理手段不能简单照搬一般的安全管理经验。同样的,建筑安全科学建设也不能将安全工程学科模式直接移植,而是要在现代安全工程理论框架下,尊重建筑生产活动客观规律,以培养建筑安全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建筑安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工作为主。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工程实践,紧紧围绕社会现实需求,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互动,为学科发展注入推动力和生命力,避免陷入“大而全”、“重理论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的僵化建设思路,培养适应实践需求的建筑安全从业人员,其学科体系建设基于三方面的实践要求。

(1)以执业资格教育为导向

在建筑行业,针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能力评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侧重于职业资格审查的安全员上岗证书考试;二是侧重于执业能力测试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前者开展面广,通过率较高;后者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较窄,测试难度较高,但能力提升效果好,含金量高,是我国安全工作领域执业资格制度推进的重点。尽管两个层次测试难度有异,考试科目设置也不同,但其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核心能力的考核都围绕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及实务几个模块的内容。借鉴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执业资格管理的经验,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可以为安全从业人员层次划分和知识水平测定提供规范化标准,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也必须与建筑安全执业能力检定的标准相呼应,相应的整合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和考核重点,将考核知识点有机渗透到课程体系中,让建筑安全专业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阶段储备知识,以便于走上工作岗位后,达到一定的实践积累再参加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从而大幅提高建筑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能力层次,同时也助推安全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

(2)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教育并重

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主要从两个层次入手,一是围绕广义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技术开设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设备工程》,二是围绕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艺,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学》、《建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唯技术论”的思想上,侧重于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更忽视安全工程的公共管理职能,不符合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特征和建筑企业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安全管理目标的特殊性,使其往往与建筑企业及建设项目管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相互冲突,客观上要求安全工作人员善于通过管理协调和沟通解决除安全技术之外的制约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问题。因此,从学科定位来分析,建筑安全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是建筑学科、安全学科和管理学科在实践领域的交叉应用产生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建设也应突出这种应用特征和交叉特征。

(3)强化宏观安全管理能力培养

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让全社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安全监管成为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要的职能。而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更新,改变了以往传统安全监管实践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在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总体改革目标之下,新时期的宏观安全管理侧重于资质管理、资格管理、独立监督和安全执法,而围绕工程项目实践和企业运营的安全技术和微观管理职能则逐步下放给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和企业专职安全工作人员,为适应这一发展必然趋势,建筑安全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要突出安全法律、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以便于覆盖政府监管、行业监督等多个层面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安全监管职能的改革与实践提供适用的人才。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实践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为建设面向应用的建筑安全学科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工作思路,为了使建筑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更加具有专业特色和实用性,在学科建设中必须要响应上述实践需求。

2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

2.1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

围绕建筑行业实践要求,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综合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建筑安全工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实现的核心是建设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1)基本能力

通过学校教育,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开展道德品格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达到思想政治、基本文化和身体与心理素质要求;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专业能力

通过技术、法律、管理等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服务于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控制与管理、安全监督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领域的理论储备,并通过适当的训练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2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

借鉴安全工程学科培养体系建设的经验,以满足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实践需求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筑安全学科的课程体系应由互相联系、互为支撑的四个模块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按照教育部对本科学历及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涵盖培养学生基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外语素质及计算机素质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根据建筑安全学科特征和建筑安全人才需求特点,专业基础课程须依托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学等建筑相关学科,并开设通用安全技术课程,体现建筑安全交叉学科的特色。

(3)专业课程模块

建筑安全学科专业课程应摒弃“大而全”的设置思路,突出建筑行业特征,符合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实践的实际需要,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特色的专业技能。从专业课程分类而言,主要包括法律课程、技术课程及管理课程,全面塑造学生兼顾技术与管理、宏微观结合的专业能力。

(4)实践环节模块

为了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需重视实践环节的培养强度和力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及毕业设计三个维度训练学生知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统筹的能力,鉴于建筑安全学科的应用特征,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开展直接影响学科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实践目标的实现。通过上述4个模块的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互为支撑,面向应用的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同时结合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

3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培养模式

围绕实践需求建设建筑安全学科,并不是降低理论水平或知识点难度,而是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体系,一方面,以前沿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另一方面,紧密围绕实践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确保理论研究有的放矢,因此,对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水平的学历教育

在立足本科学历教育的前提之下,构建本科学位-双学位-专业硕士学位的学历教育体系,以满足安全实践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本科学历教育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依据课程体系科学编制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学习着力打造建筑安全本科专业,形成人才输送的主渠道;其次,由于建筑安全学科的交叉学科特性,可以开设双学位及辅修学位,在建筑、土木、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中择优进行第二专业学习,有利于快速扩大生源规模和素质;此外,在本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布局长远,争取申报开办专业工程硕士领域,通过教育层次的提升提高建筑安全学科理论研究水平,带动学科建设和层次的水平提升。

(2)灵活创新的教学与培训结合方式

针对目前建筑企业、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普遍存在的专业人员缺乏,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的现状,开设建筑本科专业的高校可以发挥理论教学优势,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学历再教育、夜校等,对相关专业毕业生及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形成持续教育、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由于执业资格考试呈现出难度逐步提高,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社会对执业资格培训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在此领域,高校也可以发挥系统化教学的专业特长,创新培养方式,开设培训课程,进行针对性辅导,一方面帮助提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加速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及社会交流的平台,从而为加强社会安全教育,促进我国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承担高校应尽的社会责任。

(3)高层次的实训基地建设

为增强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具备直观的认识,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建设实训基地。从建设模式上看,一种是加大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学校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网络中心,结合各门专业课程,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增加学生接触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需要学校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各类实验中心的利用率,同时也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丰富、更新或改善实验中心的种类、设备等软硬件条件;另一种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这种模式在减轻了高校资金投入压力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为学生与对口人才需求单位建立直接联系。两种模式缺一不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实践特色必须通过持续加强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充分利用凸显出来。

4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

学科建设关键因素建筑安全学科属于新兴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发展历史不长,借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依托发展相对成熟的建筑、工程及管理学科,建筑安全学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诸多影响学科发展速度和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

(1)开放创新的办学思路

现代教育强调交流、融合和创新,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不能墨守陈规,故步自封。建设实践特性突出的专业尚属我国高校专业建设的新领域,没有可照搬的范例,只能依靠勇于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借助多元途径开辟办学新路。首先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美国、德国,我国香港地区的诸多高校已积累了安全专业建设的相当经验,尤其是在加强实训教育方面,因此,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建设必须在考虑我国现实的前提下,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办学经验,兼顾特色的同时紧跟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其次,建筑安全学科建设需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目标,追踪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运用模拟仿真等前沿研究方法和设备软件,以高起点建立适应行业需求的建筑安全学科体系。

(2)政产学研一体的合作方式

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举政府、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之力,构建“宽平台,重联系”的特色专业学科。首先,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学科建设必须借助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撑,创建灵活、宽松的办学环境;其次,高校合作的关键,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一头联系行业需要、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一头沟通科研机构和研发部门;同时,企业是实践的前沿,通过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平台,同时高校反哺企业,定制式的培养专门人才;此外,科研机构是深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可以提升学科建设的层次。通过建立政产学研一体的合作体系,对接政府及行业公共安全管理、企业安全实践、安全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多方需求,实现基础扎实、水平先进的学科体系建设。

(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学科建设普遍遇到人才瓶颈,要搞好学科建设,需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建筑安全学科发展客观规律的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既掌握前沿理论又能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师。能否建立起专业素质高、科研和教学能力兼具的师资力量,形成师资人才发展梯队,是决定建筑安全学科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一方面要优化内部资源,鼓励现有教师采用进修、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依靠人才引进,拓宽人才交流的通道,创造条件吸引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此外,面向实践的学科建设还需要从实践领域吸收特殊师资,不拘一格用人才,可以聘请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从业人员以导师、开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程等方式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

(4)系统化的教材建设

专业教材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素材,由于我国目前各类安全工程学科开办时间尚短,尤其缺乏高质量的专业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往往不成体系,通用安全课程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不同专业课程教材存在内容重叠,知识陈旧,甚至观点相互冲突的情况,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因此,必须结合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遵循教学和实践规律及经验,组织编订实用的教材体系,着重更新理论和观念,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尽快形成体系化的教材系列。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8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102-01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非常迅速,与此相关的施工管理技术也日渐提高。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对生活的智能化、居住环境的便利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智能化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施工项目,与智能化电气相关的装置、设备等的建设工程管理都属于此类。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建筑是否能正常完工使用。随着高科技逐渐引入建筑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在其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智能化管理技术是将GpS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精密传感技术集中一体应用的高科技综合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引用,不仅可以减少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中的人力成本、而且这种技术也显著提高了操作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缩短了工程所需的周期,并且也便于工程完工后对其进行监督检测。

1建筑电气工程

现今,人们对居住环境、生活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味的追求日渐提升,从居民对建筑物标准的要求上即可看出,现在的人们对建筑中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这就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越来越多与电气工程相关的新技术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主要步骤如下:(1)对整套配电柜和其调控设施进行安装,(2)对架上电缆以及电缆桥架进行安装,(3)对架空线路以及上步装置的电气设备进行安装,(4)对变压器进行安装,(5)对配电以及动力装置进行安装,(6)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安装,(7)对持续电源进行安装,(8)对低压电动机进行安装,(9)对电加热器以及电动执行部分进行安装并接通其线路,(10)对以上安装的电气动力装置进行调试运转,(11)对开关插座等装置进行安装,(12)对接地设备进行安装,(13)对裸母线、非开环母线等母线进行安装,(14)对电缆线路进行铺设并且对电缆头进行安置制造,(15)对导管、线槽、穿管进行铺设,(16)给槽板、钢索配线,(17)对线路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18)对照明设备进行安装,(19)对照明设备进行调试运行,(20)对避雷设备进行安装,(21)对接闪器以及定位点进行安装,(22)验收工程,及时修改调整。

2智能化管理技术

在当今的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中,人们对高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新技术的应用日渐增多,智能化管理技术就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智能化技术又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它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将“GpS定位技术”、“精密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集中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人工智能”这个词语最早是在1952年提出来的,主要是由智能控制系统、处理语言系统、专家系统、识别图像系统以及识别语言系统等组成。智能化技术诞生至今,在控制力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其发展也日新月异,研究者们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综合自动化、仿生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加入更加实用的功能。

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应用

以建筑为平台的建筑智能化是利用系统集成技术,提供一个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集服务、结构、管理为一体的建筑设备智能化为一体,兼备办公、通讯与建筑设备自动化为一体,建筑环境与建筑设备、通讯设备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共同构成了智能建筑。然而对“节能环保”在此定义中却被忽视了。之所以称之为只能建筑,是由于建筑在完成上述诸多耗能建筑的同时其能耗并不大。因为对节能环保问题的忽视,对于智能建筑标准分级的合理性避而不谈,其能耗供电标准就智能建筑而言也是不科学的。对于智能建筑标准要求目标高,相对于所产生的能耗当然也就越高,因此并不经济。由于量准越高,对应系统也就越多,然而我们俗称这些系统为弱点系统,耗电很小,利用这些系统去合理控制楼字设备是可以实现节能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方便、安全与舒适的建筑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目标,因此智能建筑也在人们的观念中得到了普及,也其智能建筑的要求也日趋增加,为了实现人们对生活方式、居家观念以及公共习惯等建筑要求,房地产也打出了“智能”牌。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衡量楼盘潜力与档次的标准之一。建筑内的闭路以及各种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巡更管理、警报与停车管理、通信、公共与紧急广播、入侵警报、门禁以及有线电视等系统需要继承与兼容,以及针对个别要求的用户。因此,在智能建筑工程上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实行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能够智能建筑的核心所在。

4结语

当代人们注重并渴求生活的智能化,因此这位智能化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木文首先对何为建筑电气工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细致阐述了其配电柜、电缆等的安装施工步骤,使读者对建筑电气工程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又从含义、组成系统、关联学科、实际应用等几个方面对“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概述,智能化技术的重点在于其“智能性”,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除此之外又集合了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是一种可以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实际应用性非常强的技术。文章最后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从自动化控制、故障预测及分析以及设备优化三个方面说明了该技术提高了建筑电气工程的自动调控性、安全性、运行效率等。本文的研究为建筑电气工程工作人员应用智能化技术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曹阳天.浅谈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6).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建筑;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本文的“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1、中国绿色材料的发展

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目前,住宅室内装修热方兴未艾,人们除了讲究装修格局、色调、材质、做工和价格外,更关注所用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近一段时期一些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报导入住新装修的房主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选材的环保意识,提醒厂家生产中少用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使百姓在选用装修材料时不知所措,因此,已经到了为绿色建材建立正确概念的时候了。提倡绿色经济,建筑材料的发展也要根据人们的需求,走上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技术水平,改善传统工艺及制造流程,并且寻求节能环保的新材料作为替代品,提高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以,我国建筑材料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改变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为生产模式的方法,提倡绿色建筑材料的普及和应用,用科学的方法开发出更多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等功能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的发展依赖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的大力发展,可以推动绿色化建筑产业的发展,帮助建筑产业实现全新的发展与突破。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可持续化的发展动力打开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新局面。首先、从原料的使用方面看,传统的建材大量采用低品位矿石作为其主要原料,而绿色建材在这一方面做了积极改善,其所用的原料一般都是工业废渣、垃圾与废弃物等其他可再生资源。这不仅减少了因燃烧天然矿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解决了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从技术的改善方面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制造工艺以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而绿色建材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实验过程中,研发出的新型材料,是具有节能、环保等功能的高科技产品。

2、绿色建筑体系的研究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建筑物,也是业内人士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2.1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

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国情,研究确定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绿色建筑的范畴,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定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导则。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探讨政策控制和市场机制结合,引导和推广绿色建筑的途径。

2.2结构体系评价方法

主要进行五方面的深入研究:建筑结构体系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建筑结构绿色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建筑结构体系绿色性能的技术手段研究;绿色建筑结构选型技术导则研究;钢结构(含公共建筑与住宅两类)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和成套关键技术的研究。

2.3建材技术与分析评价

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评价分析技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新型环境协调产品的研究开发。包括:绿色建材技术及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绿色建材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建筑部品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基础数据库和评价软件的编制、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及其配制新混凝土的研究、建筑垃圾循环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新型建筑材料中应用研究中、室内湿度调节及抗菌防霉功能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产生负离子功能建筑装饰品关键技术的研究、高效净化空气材料和技术的研究。

2.4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围绕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开发水安全综合性保障技术与两种专项技术。结合工程项目,通过对供排水系统的分析、工程性试验及跟踪研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提出不同地域生态、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水资源状况的绿色建筑水安全保障的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

2.5降低能耗关键技术

针对影响建筑能耗的围护结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和建筑能源供应与转换系统,以及新建建筑能耗标识制度,瞄准国际前沿,从我国实际和潜在需求出发,联合科研机构、设计院、设备产品制造商等技术转化过程主体,集中力量于智能可调节型围护结构、独立控制型低能耗环境控制系统、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建筑高效热电冷联供系统、以及新建住宅建筑单元能耗标识体系等关键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瓶颈突破和产品开发,并在清华大学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集成示范平台上安装、调试、测试和评价,形成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加快技术产品化和产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2.6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针对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存在的室内环境问题,从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室内综合环境等方面系统开展源分析、源传播途径、源作用机理研究,探索不同因素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规律,研发室内环境设计预测、检测评估和控制改善等实用技术体系,为绿色建筑的决策、设计、实施、管理提供有效、可靠的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手段,提高我国在绿色建筑室内环境领域的研究水平,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2.7建筑绿化配套技术

致力于建立绿色建筑适生植物资源信息库,资源信息库中植物种类不少于500种;不同的绿色建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测试;编制绿色建筑绿化配置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2.8技术集成平台建设

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提供关键技术集成平台。结合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及评估体系的研究和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建造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平台,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提供测试、实验、技术改进和展示的平台,并成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中心。分别针对墙体、门窗、内外装饰、管材等各类建筑部件做全生命周期分析,总结指导性的选取原则与推荐作法。水的综合利用研究则是从节水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给出建筑节水与综合利用的全面解决方案和具体技术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降低环境控制系统能耗两方面研究系统的节能方案与相关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则着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声、光、热环境,研究相应的解决途径与关键技术,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在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效应和景观功能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建筑绿化配套技术和标准,为建设绿色建筑绿化示范区提供指南。

舒适、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袁辉《环保型建材在住宅建筑可持续中的应用》《河南科技》2010年12月下

[2]陈士信,周颂鲁《绿色建材为世博场馆添光彩》《绿色建筑》2010年第五期37-39

[3]应雪丹,蒋涛《论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技术途径》《山西建筑》2011年2月99

科技与建筑的关系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

abstract:theso-calledgreenbuilding"green",doesnotrefertoageneralsenseofthethree-dimensionalgreen,Roofgarden,butonbehalfofaconceptorsymbol,referstotheconstructionofharmlesstotheenvironment,itcanmakefulluseofnaturalresources,akindofarchitectureandbuiltwithoutbreakingthebalanceofnature,whichcanalsobecalle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ecologicalconstruction,returningtonatureconstruction,energysav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ildingetc..

Keywords:greenbuilding;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教育和艺术内涵。

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所以,生态专家们一般又称其为环境共生建筑。

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小环境及大环境的保护,而且将十分有益于人类的健康。为了达到既有利用环境,又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目的,绿色住宅在设计和建造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特点:

①绿色住宅对座落的地理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的物质,地温相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②绿色住宅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树皮、毛竹、石头、石灰来建造,对这些建筑材料还必须经过检验处理,以确保无毒无害,具有隔热绝热功能,有利于实行供暖、供热水一体化,以提高热效率和充分节能。在炎热地区,还减缓户外高温向户内传递;

③绿色住宅将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的具体情况而设置太阳能装置或风力装置等,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再生能源,达到既减少污染又节能的目的;

2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开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意义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建筑学领域的一次革命和启蒙运动,其意义远远超过能源的节约。它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有机综合,从而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创造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生活空间。它对于建筑领域的革命意义可以从技术、社会、经济等角度来审视。4.1技术意义早期的绿色建筑研究以单项技术层面问题的研究为主,技术手段是孤立和片面的,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对设计与经济进行整合研究的意识还远没有脱离经济分析只是策略研究附属的认识阶段。但早期的单项技术研究成果为当代绿色建筑技术的多维度发展和系统整合莫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对绿色建筑认识的逐步深化和成熟,人们放弃了过于乌托邦的环保思想和仅靠道德约束和自觉性的自发环保行为,转而探索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理念,环境与资本的结合成为未来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新方向,绿色建筑由此也进入一个从生态伦理提倡向生态实践研究深化的新阶段。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逐渐呈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融合的趋势,这使得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进入多维发展阶段。绿色建筑技术策略的深化与发展在材料、设备、形态学等不同的领域展开,在技术发展的同时,技术与其它设计元素的整合也开始从过去的简单叠加、更多关注护结构本身的设计向技术与建筑整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转变,逐渐成为了绿色建筑系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是绿色建筑技术逐步完善和系统化的必然结果,它为绿色建筑技术的有机整合搭建了一个平台,使绿色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系统,为设计师、规划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简便易行、规章明确的绿色建筑评价工具和设计指南。

4.2社会意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新的生活方式的提倡、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和地方文化的延续两个个方面。健康生活方式的提倡。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首要社会意义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基于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看作是一个社会教育的过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原则是在有效利用资源和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健康的建筑空间并保持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纠正了人们以往的消费型生活方式的错误观念,指出不能一味的追求物质上的奢侈享受,而应在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适度的追求生活的舒适。从根本而言,建筑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建造起来的物质产品,当人们的文化意识与生活方式并非那么可持续时,绿色建筑本身的价值也会降低,而只有产生了切实的社会需要时,与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活方式相匹配的绿色建筑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是为设计人员所垄断的专业工具,而是为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管理者、开发商、业主、市民等所共同拥有的评价工具。它的开发打破了以往专业人员的垄断局面,积极鼓励市民等公众人员的参与。通过公众参与,引入建筑师与其他建筑使用者、建造参与者的对话机制,使得原本由建筑师把持的设计过程变得更为开放。事实证明多方意见的参与有助于创造具有活力和良好文化氛围、体现社会公正的社区。4.3经济意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经济意义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系统全寿命的角度出发,将绿色建筑设计所涉及的经济问题整合到从建材生产、设计、施工、运行、资源利用、垃圾处理、拆除直至自然资源再循环的整个过程。关于绿色建筑的经济考量不再局限于设计过程本身,而将策略扩展至对狭义的设计起到支持作用的政策层面,包括建立“绿色标签”制度,完善建筑环境审核和管理体系,加大与建筑相关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行为的纳税力度,健全环保法规体系等,从增加政府对可持续性建筑项目的经济扶持和提高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建设行为的成本两方面为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完全是政府机构的责任,作为从事设计工作的建筑师同样对于制度的健全负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因为只有来自实践的需要才是最为真实与迫切的。将相关的政策问题纳入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中,成为系统解决建筑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重要方面。在微观的层面,目前从经济角度出发的设计策略都更充分考虑项目的经济运作方式,并据此对具体的技术策略进行调整。4.4伦理意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无论各个国家的评价体系在结构上有多大差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减小生态环境负荷,提高建筑环境质量,为后展留有余地。这就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人类一味向自然索取的态度,体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由对立向统一的转变。按现在的地球能源储量和资源分布来看,地球自然环境还远没有达到耗竭的边缘,足够当代人享受奢侈的物质生活。但是现在我们多消耗一份资源,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将少一份生存的空间。更重要的,如果我们现在对自然环境的消耗超过了它能够自我更新的极限,那么将来的后辈则面对着地球生态系统无法恢复的危险,陷入真正的危机。因此可以说,发展绿色建筑和其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于当代人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而对于后代人更多的是利益和优势。

5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

5.1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组成

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包括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称为内部效果,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称为外部效果,按照工程经济学的观点:内部效果可进行财务评价,外部效果应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所谓国民经济评价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贡献来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外部效果一般包括产业关联效果、环境和生态效果,技术扩散效果,外部效果会造成私人成本(内部成本或间接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评价绿色建筑效果主要是外部效果指标。

由于绿色建筑刚刚开始发展,统一性的量化指标体系还没有确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严格控制建筑产业规模,限制从业人员数量。粗放型增长模式的集中表现为各地争上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人海战术,一旦国家限制建设规模,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力水平低下。(2)加大科技投入,更新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科技装备投入机制。着力建筑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结合工程项目,针对未来建筑业特点,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机具、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科技成果,提高机械化水平。(3)在城市规划、勘察设计中贯穿“绿色建筑”的思路。家庭住宅和城镇建设必须保留在建或改建的余地,从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控制对环境的破坏。(4)精心施工,降低资源消耗,在建筑生产过程中,应采用节能降耗措施,防止过多地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等。

6提高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