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54

经济学现状篇1

关键词:假日经济;消费;经济学分析;可持续发展

1当前文化消费发展明显不够

我国的文化娱乐消费产品仍然处于十分匮乏的状态中。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城市中,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文化消费场所数量较少,艺术表演场所、电影放映场所、演艺娱乐场所、美术品经营场所等都明显不够。其中,已经存在的美术品经营场所,所涉及的门类也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历史等方面,而自然、科学、艺术等门类数量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大,人们的文化消费素质也有待提高。从整体上看,人们现在偏好集中在娱乐性较强的产品上,对文艺性的产品需求较低,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院更愿意放映娱乐片、音乐厅的票价只有演唱会门票的几分之一,其厅堂中却依然经常坐不满。这样的现状对于我们的假日经济发展中的精神文明积极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2市场服务意识差

目前我国的假日消费市场呈现一片繁荣之像,但是服务意识的缺乏却始终是个问题。假日中商家大量的热卖促销,很容易造成各商场和商铺的人员爆满,许多服务人员只能匆匆应付,这样很容易造成服务品质的下降,甚至出现服务人员对顾客冷漠、缺乏礼貌和耐心、三言两语草率打发等行为。在餐饮类时情况可能会更严重,由于客人的增多使得服务品质下降,甚至影响卫生环境。这不仅仅影响人们的消费情绪,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商家会趁机抬高价格或竞相涨价,擅自乱收费,甚至收费却不旅行服务,降低服务质量、打出虚假折扣、强买强卖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扰乱市场危害行业的做法,虽然获益于一时,但负面影响却是长久的,深远的。旅游业中服务意识的缺乏也比较明显。游客所到之处,常常挨宰或被骗,导致游客也不爱护当地的风景和设施,乱扔垃圾,乱涂乱划,破坏设施,形成恶性循环,使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这些现象都说明,当前我们的国民的精神文明素质还不高。

3假日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不均衡

3.1假日期间的交通十分拥挤

即使与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交通协调性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不容乐观。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的游客数量都呈上涨趋势,而假日经济的特点就表现为短暂性和集中性,所以每当假日来临之时,短短几天之中,人们集中旅游使得出行人数扩大到日常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使交通需求出现爆炸式的增长。2012年国务院首次取消了法定节假日期间的高速公路对小型车辆的收费,本想借此来解决每次节假日期间的收费站的交通严重拥堵问题,却没想到免费政策的出台,刺激了更多车辆出行,2012年的中秋假日期间,北京市的首都机场高速的车流量一度上涨了40%,蜂拥而上的小型车辆使得交通更加拥挤。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人口堆积,不可避免的会使人们所在的生态环境受到被不同程度的破坏。

3.2热门旅游景点的爆棚

根据全国假日办假日旅游信息的最新通报显示,长假期间,数十个景点访问量超过正常量一倍多,部分景区游客日访问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甚至十倍。除此之外,住宿难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景点附近的住宿甚至提前几个月就被全部订满,使得游客既要担心自己是否有房可宿,又必须忍受人满为患的旅游地点,旅游的大好心情早已不复存在。相比热门经典旅游地点,一些冷门的旅游地甚至会连年亏损,因为没有足够游客光临。可以看出,政府对经典和热门的旅游地投入过多,或者说政府对其他一些冷门但具有极大潜力的旅游地点重视不够。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假日期间旅游市场出现严重供不应求,假日过去后,又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多种旅游设施的闲置。

3.3假日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较为明显

我国的现状是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发展规模大大优于西部地区,而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也不小,这样的区域水平差异的原因是地区间的经济水平不同,其结果必然就造成了东部和城市的商品水平和层次较高,而第三产业的差距更为明显。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不便于发展诸如餐饮、洗浴、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更不利于发展艺术表演、电影放映、演艺娱乐、美术品经营等文化消费场所,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由于网络建设成本较高,使通信网络覆盖不全,信号不稳定。如此之下,人们的消费热情受到了极大地抑制。人们在假日之时更愿意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消费。这不仅是我国假日期间交通拥挤的原因之一,也造成了我国广大土地上的资源利用率严重不足。这样的结果反而又加剧了这样的差异性,发达的地区更加发达,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

4美国和日本的假日经济发展现状

4.1美国假日经济发展现状

美国的法定假日共有114天,从一年之初的元旦节到一年之末的圣诞节,每年的法定节日有10天,另外还有每四年一次只有部分人可以放假的就职日。尽管公共法定假日较少,但是人均带薪休假数却可以达到15天(西欧国家的带薪休假天数更多,甚至可以达到30天)。尽管近年来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国内经济比较萎靡,但是假日中人民消费水平依然较高。在2012年,有多达1.43亿的美国居民在感恩节第二天出行购物,占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感恩节和圣诞节期间的美国假日零售额比去年同比增长3.8%至约4691亿美元。美国人民喜爱旅游。近日美国一家权威旅游网站对1200位市民进行调查,在即将到来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小假期中,外出旅行人数将达到86%,比去年同期出行人数又增加了6、7个百分点。美国的公共交通比较发达,但是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人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依然还是私家车。美国人民通常喜欢一些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据调查,51%的人们最倾向的度假地点是海边,而郊区、国家公园等山水景点也是热门选择。除了自然景区之外,美国的露营地也比较丰富,露营地通常提供桌椅和燃料供人们使用。人们喜欢去露营地租用房车,在城市内或郊区的一些露营地度假。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比较注意在离开时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全部带走。

4.2日本假日经济发展现状

日本的公共节假日有119天,从年初的元旦到年末的天皇诞生日,每年的法定节日有15天。日本通常将公众节假日和周六、周日连起来,形成连休日,有三连休、五连休。如果加上8月中旬的夏日三连休假日,最长可达九连休。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日本的带薪休假天数从2002年平均仅能达到8.8天,到现在已经有20天了。概略算来,日本人一年上班的时间约230多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日子在休假中度过。日本是极其重视发展假日经济的国家之一,原因之一在于本国资源的缺乏。得益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日本人的消费观念就逐渐发生变化,更看重对生活的享受。据统计,日本大部分的家庭每年数次外出旅游,其中76%的人都会刻意去利用假期。日本的旅游资源丰富,其本身是一个岛国,同时国内大部分土地都为山地,加上地底火山动作频繁,使得日本有广泛的海滩、山林和温泉资源。日本人在三连休中近距离旅游诸如外出赏花、泡温泉、驾车出游、垂钓、爬山等似乎已经成为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由于距离较近,不会对景区造成较大压力。然而在正月中,日本人习惯去参拜神社、探亲访友;五一黄金周、八月夏日连休,由于国内旅游和购物的火爆,三次较长的连休中都很容易由于国内的人口大流动形成国内的交通大拥堵。这一方面由于日本人口密度较高,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比较爱凑热闹的民族性格。

5美日两国假日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5.1假日组成不同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带薪休假天数还非常少。带薪休假可以让人们自由安排休假日期,而不用挤在公共假日,减少集中出游时的人口,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休假制度。集中出行人数的减少可以有效降低人们出游而对社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减小对环境的破坏。日本的假日安排比较平均,在一年中比较分散,同时不刻意调休,这样的假日安排下使得日本的国民可以在每个月中都享受到至少一次三连休以上的假期,同时不会有连续工作超过5天的困扰,这一点对于我国的假日制度上有参考价值。

5.2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态文明素质较高

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目前其国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比我国国民做的要好很多。尽管美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喜欢去亲近自然的旅游地点,但是确不会破坏那里环境,不留下污染环境的废品,使得环境能够有效得到保护,那么人们也可以持续地、流动地出游,从而进行良性地、持续地发展。可以看出,要发展生态文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的进步。只有人的思想素质提升,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6结束语

从1999年我国第一个黄金周开始,我国的假日经济才开始发展不过10余年,我国的假日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都开始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开始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我们更要明确如何在生态文明下发展科学、健康、可持续良好发展的假日经济。

参考文献

[1]黄金海,施敏.论假日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2年03期.

[2]胡国杰,姜红.“假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曲德森,焦建军.假日经济与市场营销[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经济学现状篇2

一、深化的共识

这里讲的共识的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这就是:

(一)对经济法基本范畴的认识形成了共识,并得到了深化经过30年的探索,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有了基础性的一致认识,并能够从较高的理论层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并初步形成了经济法的自身理论体系。包括对经济法本质属性的认定,对经济法律体系及经济法学体系分类与概括,对经济法理念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分析,对经济法主体的范围与分类的诠释,等等。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不同的语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尽管各自的表述有所不同,然而殊途同归,对经济法基本范畴的论证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得到了深化。

(二)对经济法体系内部各项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深化学界对经济法体系内部的有关实体法(经济法的部门法)的研究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要求对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在经济法学体系内部形成了若干个部门经济法体系,诸如,金融法体系、垄断法体系、财税法体系、资源能源法体系、企业法体系、市场监管法体系,等等。这些部门经济法又由若干个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所组成,进而构成了经济法内部的子体系。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家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与部门法的研究相脱节、总论与分论研究两张皮的情况。

(三)法学界对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及法学体系中重要地位认识的深化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独立与不独立”的论争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经济法学在我国法学体系的百花园中,已成为愈开愈绚丽的一支奇葩。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法学界和政界的承认与肯定,经济法学在我国的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当然,对所有的共识,我们要进一步提炼,使其有更深的理论层次,有更高的概括性。

二、多彩的个性

(一)基本形成了经济法学研究的若干个学术“流派”,特别是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理论研究中形成各自的鲜明特色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在探索着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在取得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各论。尽管各论对经济法本质属性的的揭示没有根本的区别,但各论均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各论均有各自的理论特色,有着不同的理论深度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也有各自不同程度的信奉群体。真是“五音纷兮,繁绘”。应该讲,经济法学的研究打破了我国法学研究中僵化的仅为解释法学一家的传统模式,在自身的探索、探究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这在我国法学研究的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部门经济法学研究成果显著在部门经济法的研究中,其研究成果是丰硕的,这些成果运用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特别是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和部门经济学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从而形成了经济法学体系内的金融法学、财税法学、反垄断法学、资源能源法学、企业法学、市场监管法学等若干个部门经济法学体系。在经济法教学与研究队伍中,大多数同仁在关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了一个或几个部门经济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与此相适应,形成了若干个部门经济法的教学与研究队伍,出现了一批部门经济法学的学科带头人,诸如:金融法学专家、财税法学专家、企业法学专家、反垄断法学专家、资源能源法学专家,等等。

(三)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从事经济法教学与研究的同仁,紧密结合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实际,深入到现代化建设和法制建设的第一线为其提供各方面的服务。这方面的工作即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和研究质量,提高了经济法学研究的水平。

三、团结的队伍

(一)经济法内部的团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团结,才能有和谐,团结是实现和谐的重要条件。在经济法学的队伍中,有不同的观点,提高一点讲,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术流派,有不同的声音,但杂音不多,有点儿杂音,由于没有“市场”,也很快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慢慢“蒸发”了。经济法队伍的团结首先表现在,经济法队伍内部的团结,包括新老队伍的团结、院校际之间的团结、南北东西之间的团结。

(二)经济法学界与整个法学界队伍的团结也大大加强了我们与别人无谓的争论减少了,我们对别人的说三道四能听得进去了,我们能够主动地吸纳有关法律部门的研究成果,吸纳有关学科的理论与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主动地加强与有关同行们的联系与接触。有例为证,2010年10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市经济法研究会在京联合举办“在宏观调控背景下热点法律问题高层论坛”,我国著名法学家王家福教授、江平教授、吴志攀教授、王保树教授、刘文华教授、王利明教授、王卫国教授、张守文教授等一并出席了大会。许多知名的经济法学家、民商法学家与会共同研讨宏观调控的法律问题。这在近年我国法学界的发展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

这个高层论坛,使笔者联想起在1983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办的经济法理论学术讨论会。那也是一个高层论坛,会上汇聚了我国法学界,主要是经济法学界、民法学界和行政法学界的学者,有学术泰斗,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更有不少正在攻读不同学位的年轻人。笔者作为两个会议的参加者和会议的见证人,感慨万千。如果说1983年的讨论会强化并推动了经济法与民法的学术论争,那么去年的论坛则把两大法律部门的学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结合在一起了。这是法学界的一件幸事!喜事!更耐人寻味令人欣喜的是,在同日召开的北京市经济法研究会的年会上,还增补了两位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学者(郭峰教授和施天涛教授)为该会的副会长。这一情况,在我国经济法学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一情况说明的问题,大家可以去品味。但它起码可以证明一点,即,经济法的队伍是团结的。同时,经济法的团结也促进了法学界的团结。

四、艰辛的征途

所谓的艰辛就是经济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经济形势严峻,经济法学界所面临和承担的历史任务繁重、艰巨。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现择其要者略陈一二。

(一)增强灾难意识,加强应对灾难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要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面临什么风险挑战呢?笔者认为,在本世纪内,主要面临着四大不可避免的风险挑战。这些不可避免的风险挑战某种意义上就是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灾害。这四大灾害是:一是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二是社会动乱及各类公共突发事件不断爆发,且成多米诺骨牌现象;三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频频爆发,且连续不断;四是局部战争持续进行,乃至更大规模的战争很难避免。

为此,我们必须强化灾难意识,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提高针对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的预报和分析能力,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对危机的应对与管理。作为法律工作者也应该从法律角度对灾害的报告和分析加强研究。与各类灾害紧密相连的,就是因其导致的经济紧急状态。我们强化规范应对经济紧急状态行为的经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研究与制定。对当今域内外,对经济紧急状态及经济紧急状态法的研究也仅仅才起步,对它的研究也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应该讲,经济紧急状态和经济紧急状态法的制定是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中必须认真面对,而且是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四大灾难的严峻形势,应该讲我们的法律制度是缺失的,我们虽然倾举国之力积极奋力地加以救助,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处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应付局面。我们缺乏对灾害的科学预测与分析,应对时又没有完备的法律予以规范和保障。为此,必须使应对紧急状态的措施有法可依,即,为执法者的执政行为设定法律依据,把经济紧急状态救助纳入法制轨道,使经济紧急状态的救助规范化;建立完整的经济紧急状态救助体制,使经济紧急状态救助体制化;面对各类危机的频发,使紧急状态的经济救助常态化。为实现上述目标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各级领导要把这个问题作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加以思考,加以研究,应该充分认识到四大灾害互相影响可能带来的社会危机,提高对应对四大灾害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应对经济紧急状态的救助体制,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对各类灾害的预测、预警、报告、宣告、救助的保障机制。

2.要建立应对经济紧急状态的资金保障体制,包括资金的来源、资金的配置、资金的使用及资金来源、配置和使用的法定程序,对上述问题的安排必须与相应的法律、法规衔接和配套。例如,与预算法、税法、行政法等法律制度的协调。

3.完善规范经济紧急状态的法律制度。该项法律制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民经济活动、行政管理,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各个方面,因此,经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健全采取何种立法形式有待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我们考虑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统一立法,即建立经济紧急状态的基本法,同时辅之以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二是针对不同的灾害和不同的经济紧急状态分别立法;三是在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中充实经济紧急状态救助的相关内容。

(二)做好经济法律的填平补齐、修改立废工作,使其日臻完善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郑重宣布,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就经济法而言,笔者认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当前的经济法律制度中还有许多漏项。即,在经济法律体系中,尚有一些应该制定、必须制定而尚未制定的重要的经济法律制度。同时,已经制定的经济法律制度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些不够完备、需要补充、需要修订的经济法律制度。另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在现有的经济法律制度中,有的经济法律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或中期制定的,相当一些法律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加以废止,并制定新的经济法律制度加以取代,等等。因此,我们在看到我国立法,包括经济立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建成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所面临的任务。为了上述各项任务的基本完成,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大的宏观背景下,来考虑和安排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在“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我们要改变“四重四轻”的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模式。即以彻底改变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发展方式。我们必须以此为经济法律制定、修改、废止的重要指导思想。

2.经济法的完善,必须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很好地相互衔接、协调、配套。产业政策本质上讲是一种具有很强计划性的政府行为,它把国家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市场机制、市场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国家意志从更高层次注入到市场机制中去,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在制定、修改和废止经济法律时必须把国家的各项产业政策很好地加以体现,同时要安排好整个产业政策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协调,这样才能把握好公权力介入市场机制的度,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以此来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及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3.经济法的完善也必须增强灾难意识。本世纪内,人类要面临着上述四大不可避免的风险和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国人必须增强灾难意识,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制定并完善经济法律制度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灾难给我们带来的各类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诸多问题。在制定、修改、废止经济法时,必须把经济安全放在重要地位,作为立法、执法的重要指导思想。比如,在资源能源法律制度中要妥善地安排好资源能源的战略储备,资源能源的平时开发、利用和节约,以及在紧急状态时,有充足的能源加以必要的保障。

4.经济法的完善,还必须注意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由所有的经济法律规范构成,分门别类而又是有机联系的经济法律体系的统一体。它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以国家的宪法为基础,与相关的法律制度相衔接、协调。我国的法律体系较为庞大,做好经济法与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与协调是个大的系统工程,这是一项非常细致和重要的工作。

(三)严峻的经济形势催生崭新的经济理论、政治理论和法学理论,来改变现今一直未克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经济法离开经济就谈不上它的存在和发展。目前,甚至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是十分严峻的。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整个世界被金融危机(进而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动乱所困扰,与此同时生态危机、各类自然灾害也纷纷袭来,再加上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局部战争的进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必将发生新的重大变化。研究经济法,必须从认识、了解、分析经济状况入手。经济状况恶化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乏力。美国近四年的适度宽松量化的救市货币政策未能解决高失业率和低迷的经济状况及愈演愈烈的国债危机、欧盟诸国的债务危机、中国的四万亿的投资导致的一直摆脱不了高度的通胀压力,等等。

经济学现状篇3

调查问卷共分三种:“学校卷”、“教师卷”和“学生卷”。“学校卷”由讲授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院系组织填写;“教师卷”由经济学类专业任课教师(不含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填写:“学生卷”由已修完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高年级本科生填写。统计学课程问卷调查共回收了43所学校、587名教师和1586名学生的有效问卷。计量经济学课程问卷调查共回收了27所学校、211名教师和728名学生的有效问卷。总体看,回收问卷覆盖了全国七大区域和绝大多数类型的高校,学校层次既有211院校也有省市共建的院校。问卷填写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满足分析需要。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对统计学课程的调研,主要围绕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视程度、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结果显示,统计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普遍受到学校、经济学类专任教师和学生的认同;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强了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教学具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课程实践、缺乏案例教学、忽视个性培养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1.统计学课程必要性和重视程度状况

(1)开设统计学课程的必要性。总体看,教师中认为非常需要的占47.5%,认为比较需要的占38.2%,总计超过85%的教师认为开设统计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应用经济学专业教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为53.8%,高于理论经济学专业教师的30.1%。职称越高则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越高,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重依次为32.8%、47.4%、49.0%和54.1%。

(2)对统计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从学生角度看,30.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统计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认为一般的占52.3%从学校角度看,33.3%的院校认为学生对统计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59.5%的学校认为重视程度一般。总体看,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

(3)虽然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当将其应用到具体学科时,必然要与背景学科相结合,从而会产生新的特点。调查发现,有76.7%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有所不同。88.4%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67.3%的经济学类专任教师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对不同的专业编写专门的统计学教材。

2.统计学课程教学状况

(1)教学队伍。整体较好。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7.1%,具有国际交流经验的教师占19%,具有统计实践经验的教师占31.1%。专任教师队伍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且增速在不断加快。但相对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2)教学内容。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内容包含基本概念、数据的描述性整理、概率抽样、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指数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实践内容方面,多数院校设计了实践活动。

(3)教学条件。超过一半的院校使用部级规划教材。83.7%的院校认为使用的教材很好或较好。各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课时平均为52课时,其中讲授44课时,习题4课时,上机4课时。各院校普遍认为课时偏少,特别是实践课时。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课时数为60课时。实践教学中,超过一半的学校选择excel,1/3的学校使用SpSS。仅有少数院校使用SaS。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被各院校采用。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院校和学生有所不同。学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偏高,83.4%的院校的评价集中在比较丰富或一般,与学校的评价相比,学生对此的评价相对较低。认为比较丰富或一般的学生仅占68.2%,还有21.2%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较缺乏。可见,网络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丰富。

(4)教学方法与手段。76.7%的学校使用板书和投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院校和学生持肯定和赞成态度。42.9%的院校和21.3%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另有54.8%的学校和63.6%的学生认为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有限。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近一半的院校作业次数在7~9次,约4成院校作业次数在3~6次,还有14.3%的学校作业次数在9次以上。关于作业的批改,大多数学校要求全部批改或批改2/3,不到30%的学校要求批改1/3或教师自行掌握。几乎所有学校(95.2%)统计学期末考试都采取闭卷形式。最常用的出题方式依次是临时统一命题(38.1%)、分别自行命题(28.6%)、题库(23.8%)、卷库(9.5%)。而教师和学生认为更合理的出题方式依次为题库(38.1%)、卷库(26.2%)和临时统一命题(19.0%)。

(5)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各院校授课教师除了对学生课前预习评价偏低以外,对于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普遍较好。在对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促进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中,有9.5%的教师评价很好,46.8%的教师评价较好,二者合计达到56.3%。学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评价最高,72%的学生对教师敬业精神评价很好或较好,然后依次是教书育人、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偏低,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只有40%。

(6)主要问题。教师认为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为缺乏课程实践(64.3%)、忽视个性培养(54.8%)、教师数量不足(52.4%)、缺乏案例教学(45.2%)和学生数量过多(42.9%)。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是缺乏课程实践(69.1%)、教学方法单一(55.7%)、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8.6%)、忽视个性培养(46.5%)和缺乏案例教学(42.9%)。两者有三个问题相同。特别是缺乏课

程实践和缺乏案例教学这两个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调研同样主要围绕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视程度、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结果显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样普遍受到学校、经济学类专任教师和学生的认同;认为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基本分析方法,增强了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教学具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课程实践、缺乏案例教学和忽视个性培养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1.计量经济学课程必要性和重视程度状况

(1)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总体看,教师中认为非常需要的占49.3%,认为比较需要的占36.0%,总计超过85%的教师认为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应用经济学专业教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55.6%,高于理论经济学专业教师的33.3%。职称越高则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越高,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选择非常需要的比重依次为32.1%、44.8%、51.9%和64.9%。

(2)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从学生角度看,32.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认为重视程度一般的占50.5%;从学校角度看,59.2%的院校认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40.7%的学校认为重视程度一般。总体看,对计量经济学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

(3)调查发现,有高达96.3%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有所不同。92.6%的院校认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

2.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状况

(1)教学队伍。整体较好。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1.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5.7%,具有国际交流经验的教师占21.4%,具有计量实践经验的教师占49.7%。专任教师队伍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2)教学内容。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内容包含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随机解释变量、虚拟变量、滞后变量、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内容,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

(3)教学条件。44.4%的院校使用部级规划教材。92.6%的院校认为使用的教材很好或较好。上机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建模的实际操作,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校(96%)使用的是目前比较流行的eViews软件,仅有少数院校使用SpSS、SaS。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被各院校采用。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院校和学生有所不同。学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偏高,81.4%的院校的评价集中在比较丰富或一般。与学校的评价相比,学生对此的评价相对较低。认为比较丰富或一般的学生占64.7%,还有30.1%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较缺乏。

(4)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绝大多数院校和学生持肯定和赞成态度。22.9%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62.1%的学生认为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有限。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4.4%的院校作业次数在3~6次,40.7%的院校作业次数在7~9次,还有14.8%的学校作业次数在9次以上。关于作业的批改,接近一半的学校要求全部批改,1/4的学校让教师自行掌握。几乎所有学校(92.6%)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都采取闭卷形式。最常用的出题方式依次是题库(29.6%)、临时统一命题(29.6%)、卷库(25.9%)、分别自行命题(11.1%)。而教师和学生认为更合理的出题方式与各院校实际采用的出题方式顺序相同。

(5)教学效果。调查表明,各院校授课教师除了对学生课前预习评价偏低以外,对于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一般。在对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知识促进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中,有10.4%的教师评价很好,有42.7%的教师评价较好,二者合计达到53.1%。学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评价最高,有73.2%的学生对教师敬业精神评价很好或较好,然后依次是教书育人、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评价最低,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只有44.2%。

(6)主要问题。教师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为教师数量不足(70.8%)、缺乏课程实践(52.5%)、缺乏案例教学(50.0%)、学生数量过多(37.0%)和忽视个性培养(37.0%)。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是缺乏课程实践(64.0%)、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57.8%)、教学方法单一(52.1%)、缺乏案例教学(47.5%)和忽视个性培养(44.7%)。两者有三个问题相同。表明各院校在教学中讲授理论普遍过多,讲授具体应用太少,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也不能很好地体现计量经济学的价值。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三、对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

通过调查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

(1)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系统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经济活动风险加大。要准确的认识经济运行状况、测度风险,必须依靠定量分析工具,作为数据分析方法的统计学必然成为重要的工具之一。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科学的’经济学家和其他一切对经济课题进行思考、谈论和著述的人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掌握了技巧或技术,而这些技术可分为三类: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可见,熊彼特认为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三门学问是经济史、统计学和经济理论。在具体谈到统计对经济学的作用时,熊彼特说,“……我们至少在原则上要承认:统计方法是经济分析工具的一部分,即使不是为了经济分析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也是如此。”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钱颖一也曾谈到过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他认为“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可以把实证分析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并从系统的数据中定量地检验理论假说和估计参数的数值。这就可以减少经验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可以得出定量性结论,并分别确定它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下的显著程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统计学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共识。

(2)计量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综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20年来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使经济学在精确化和定量化方面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使经济学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它自身也成为经济学家对经济概念和定律进行定量化的工具,成为经济学家检验经济理论,分析和预测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工具。尽管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有一定的学科独立性,但不可否认它的方法性和工具性,即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探索经济变量间关系的有用方法和工具。无论是从计量经济学课程本身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来看,还是参照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我们认为把该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必要的。

(3)各院校基本上都已经认识到了开设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但在重视程度方面二者相比有所不同,学生中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计量经济学的比例要高于统计学。对此,我们认为,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同作用。尽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都是定量分析方法,然而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简单地说,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而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综合,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不难看出,统计学更多地说是一种工具和技术,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而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和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这种应用不仅在开始阶段要有经济理论作为指导,而且在应用的最后阶段还要运用经济理论对产生的结果进行解释。此外,我们从两门学科的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之一,计量经济学大量使用了统计学中的概念和方法。没有较好的统计学基础,学好计量经济学是不可能的。因此,统计学应该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先导课程。

(4)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学科的核心课程,到目前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这期间,两门课程教学在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给予很高评价。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强了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经济数据的正确理解和应用,从而对经济学的学有裨益。

(5)经过国内经济统计学界20世纪80年代激烈争论,统计学的方法论性质成为主流认识。随之,数理统计方法被大量引入统计学课程。但由此却引发了新的问题,即在新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原有的经济统计学部分,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课时均呈现下降态势,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统计学不仅是计量经济学的先导课程,而且确实有其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经济统计对经济学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原因在于,计量经济学要依赖于数据,正确地理解数据是正确地处理和使用数据的前提。经济统计学的系统训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经济数据的收集过程和计算方法,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一些统计指标的内涵,从而也就比没有学过经济统计的学生更可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数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GDp,学过了经济统计,我们就知道GDp是一个时期指标,总量指标,既包括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服务的价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不同年份的GDp需要剔除价格因素后才能相互比较。如果没学过经济统计,没有定基、环比、基期、报告期的概念,在剔除价格因素时就会遇到困难或者出现错误。

经济学现状篇4

一、当代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图1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结构图图2大学生消费结构图通过对湖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共359人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以下途径:一是父母给予;二是亲友帮助;三是勤工俭学等。其中父母给予占经济来源的88.13%,亲友帮助占5.56%,勤工俭学等占6.31%。从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父母给予,亲友帮助和勤工助学等其他来源的只占很少比例。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根据恩格斯的消费结构理论,当代大学生消费包括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基于这一消费结构理论,对湖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学生的消费总额中,生存消费占62.35%,发展消费占29.82%,享受消费占7.83%。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是生存消费和发展消费,也有少数大学生追求享受消费。1.生存消费。生存消费是指能满足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消费。主要分布在平时的衣物添置、生活开支、电话费用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更注重自身的形象、气质,同时他们也重视饮食结构和食品营养搭配。其中饮食开支占总开支比例为78.27%,其中贫困生比例为92.12%,说明在校贫困生主要是以满足于日常生活为主。2.享受消费。享受消费是指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满足大学生享受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消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外出旅游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及大学生的恋爱消费。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享受消费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主要开支。特别是谈恋爱的学生,恋爱费用成为他们消费的主要支出,目前在校学生中恋爱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2.5%左右,每月平均花在恋爱的费用大都在100元~500元不等。3.发展消费。发展消费是指当代大学生为适应自身全面发展需要,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当代大学生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部分学生产生了这一消费,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考证,参加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会计证等各种资格证考试和培训等。同时还有电脑购置消费等。调查分析显示,目前在校学生中拥有电脑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72.87%,特别是高年级的生85%以上的学生都已购置电脑。

(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消费活动和消费状况的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具体地说,它是消费者对消费水平、方式、内容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的总的态度和观点。当前大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消费观:1.朴素消费观。朴素消费观就是根据实际经济状况有计划的进行消费。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前消费观念流行,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在消费时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俭约生活,进行合理消费,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6.52%。2.超前消费观。超前消费是指用未来购买力来弥补现阶段购买力的不足,以达到超过现阶段经济实力所决定的消费水平。从调查分析数据中可看出,超前消费在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已占据一定市场,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9.67%。3.享受消费观。享受消费观是把幸福看做是尽量多的消费,无节制进行物质享受。调查分析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受享受主义的影响,过分看中物质享受,以至沉迷于物质享乐,忘却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从而导致大学生活以失败告终,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81%。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现象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距拉大、两极分化明显。在我们的统计调查中,11.2%的学生每月开支在400元以下;26.5%的学生每月开支在400元~600元之间;35.3%的学生每月开支在600元~800元之间;17.7%的学生每月开支在800元~1600元之间;9.3%的学生每月开支在1600元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明显。2.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盲目消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还是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而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是占主要部分,在被调查的167名女生中,83.7%的学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学生为保持苗条身材而控制自己的食欲,甚至有的为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选择廉价的饭菜;在被调查的192名男生中也仅有67.6%达到标准,其中有部分学生则以其他开支较大而压缩了饮食费用。3.存在攀比心理,追求有误区。在调查走访中,一些学生曾提到,为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缩减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这些足以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中存在过分追求时尚、名牌,存在攀比心理的现象。4.恋爱高成本,消极影响深远。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部分大学生谈恋爱每月大约多支出100元~500元,最高的有时为名贵礼物给对方,达到2000元以上。他们大多数认为,追求情感肯定需要物质投入,并难以把握理性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原因剖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消费误区和消费心理1.个性自觉引起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大学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逐步形成自我的支配要求。特别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1990年后出生,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作为炫耀的资本,而不是以才华来炫耀,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3.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在追求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学生消费行为中往往容易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暂时审美的心理需求后,必然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的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引导目前,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容易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真正达到有效目的,就必须对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了解与把握。近些年来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未能形成。2.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缺少与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引导目的。

(三)社会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的直接影响因素1.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富起来的部分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不断冲击。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2.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成功,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在中国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的教育,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建议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受经济条件影响和制约,可能会出现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造成心理落差。一旦这种情形出现,而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地处理这种冲突,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后果。因此,我们应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艰苦朴素、合理适度消费观。

我们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倡消费观念,加强管理者的理论研究水平。在思想理论教学中,大学生的消费意识教育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变空洞无物的理论教学,为理论教学联系实际。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同时高校也要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者提倡良好的科研氛围,为他们将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提供保障。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必须注重对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大学生消费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消费伦理认识能力;还要加强大学生的消费伦理修养,努力营造节俭的校园氛围。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2.培养独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增强大学生理财能力是现今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我们应针对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体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对于来自山区,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我们应鼓励他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去克服困难,努力发展自己,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通过自强自立提高自信。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我们应营造理性消费的氛围。同时注重同学们金钱观和理财能力的培养,让同学有机会从实践中学会合理消费,有意识地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财商。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经济学现状篇5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86

1研究背景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即市场和政府。而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探究在现代经济制度下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其中微观部分主要分析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宏观部分主要分析政府如何配置资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资源配置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政府明确提出构建公共性政府(服务型政府)以来,政府的资源配置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竞争性领域的撤出,资源愈来愈从生产领域转向公共领域,亦即党的文件中所提到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资源分配重点日益与从国计走向民生,越来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如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补助、教育扶持等。而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进行,理论和实践也印证了市场能实现微观领域资源配置的最优。所以在教学中体现这种转型,让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领会到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必要性,及我国公共型政府构建的历程和内容,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能熟悉我国经济的基本状况。因此,在新时期,西方经济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2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国内外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国内外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式上有所不同。

2.1国外教学方式

国外多数大学在基础课教师配备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轮换上课制度。例如美国一些大学十分重视通过网络资源来强化经济学的课程教育。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完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电子邮件回答任课教师提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安排考试、答疑、批作业等。教师在个人主页向学生公布本人教课程的内容介绍、教学进度、参考书目以及学习求,甚至把本人发表过的论文以及工作论文等材公布到网上,给学生提供参考。这些手段的运用培养了学生高度的独立和自主能力,加强了教师与生之间互动和沟通(刘志彪,1999)。

2.2国内传统教学方式

在我国,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介绍西方经济理论的学科,具有概念众多、原理抽象等特点,对学生们来说晦涩难懂,并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沿用的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应试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程成了空洞的理论,严重影响到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据黑龙江省教育“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高校学生培育工作创新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有50%左右的学生课后不温习和课前不预习功课,由此产生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另外,西方经济学还存在教学内容设置、课时配置比例不尽合理,以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更轻探究型教学的问题,这对西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今后的工作十分不利,为此,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进行创新,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显得十分必要。

2.3国内教学方式的改进

针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的枯燥性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众多教学者纷纷提出多种改革方案或者建议,主要的观点集中在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几个方面:

比较早的讨论主张将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中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案例教育法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朗戴尔教授1871年首创,至20世纪初,被美国所有法学院接受,随后被经管类课程教学所接受。由于这种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复杂抽象的理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国内众多西方经济学教师所青睐(郑凌燕,2008;宋宝莉,2011)。

文良等人为了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果,提倡采用辩论式教学法。主要内容是针对一些不同的观点或者为了加深某些理论的认识,开展一些“竞争好还是垄断好?”、“失业好还是通货膨胀好”等诸如此类的辩论赛。为了展开辩论,学生们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Ф课堂气氛,巩固学习效果(文良,2012)。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倡研究性教学。该方法主张在教学中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把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新进展介绍给学生、以研究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学生则在研究中学习和成长,形成独立思考的气质和批判精神(曾祥炎,2014)。与这一提法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不同,董大朋等人主张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董大朋等,2016)。另有学者提出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效果会更佳。教学团队通过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并解决问题(成新华,200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学者建议采用较新的教学方式。主要分为四小类。首先是网络课程(幕课、微课)方式(杨继波,2013;韦忠娟,2014;施淑蓉,2015;)。通过网络课程或微型课程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的目的。其次是多媒体教学法。唐秀伟等人建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整合案例资源(唐秀伟、李伟,2012)。还有学者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当中。“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源于2007年的美国。“翻转”意味着将课堂讲授、课后巩固和课下作业这一套传统的教学方式颠倒过来:学生先在课下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就不清楚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或与教师进行交流(施淑蓉,2015;战岐林,2016)。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建议使用微信、微博、博客和校园论坛等互动媒体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陈丽,2016;杨祖义,2016)。这些新型信息手段的利用,方便了师生,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地理空间,将有形教室和无性教师结合得天衣无缝。

3建议:将探索性教学引入西方经济学教学

综上可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学者们要么集中在教学内容的深化或延伸上,例如案例教学法是对经典案例的充实或者加入中国的具体案例、教研结合法是将教学和研究进行连接和延伸;要么集中在教学手段上,例如辩论教学法利用了辩论赛的特点、幕课和微课等利用了各种新型的电子信息手段;要么干脆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倒了个个,例如“翻转课堂”法。这些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反映了学者们对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努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学者们很少用到“探究式教学”方式。探究性教学概念自美国生物学家施瓦布于1961年提出以来得到了教育界的充分肯定。这种方法突破了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备课”变为“设计”,从课堂上的“独白”走向“对话”,从知识点走向问题域(郝志军,2005),是一种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然而,我国目前“探究性教学”在师范类专业使用比较多,而在普通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很少使用。

本文认为“探究性教学”更适合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因为西方经济学主要讲授一些比较成熟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或者通过案例得到了深化和理解,但也有一些内容属于探究型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主流,也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则需要做出探索式的研究。通过探索式教学,给予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推理、决策、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而且深化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因此实施探究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将这种教学的理念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这对贯彻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至于如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具体实施“探究性教学”法,还需要在目的、内容、步骤以及实施的手段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2):5254.

[2]凌燕.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西方经济学教学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35.

[3]曾祥炎.研究性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3132.

[4]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8,(5):5356.

[5]文良.辩论式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109111.

[6]杨继波.高校网络教学教师行为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分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3):138139.

[7]施淑蓉.mooC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教育,2015,(9):4950.

[8]韦忠娟.从微课的教学效果看微课程建设问题――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文化教育,2014,(6):101103.

经济学现状篇6

1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现状

1.1学生法律基础薄弱,对法律术语的理解存在障碍

目前,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五学期。尽管大学第一学期有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对法律是浅尝辄止,一带而过。因此,待到经济法课程开设之时,学生对法律的了解甚少。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法律术语,往往需要详细讲解,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进度。如何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让法律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学好经济法,并使之与专业相结合更是对教师的一大挑战。

1.2课时安排过少,教学内容过多,教材陈旧

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通常只开设一个学期,有的专业每周4课时,有的专业每周仅仅2课时。而经济法的教学内容涉及合同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伙企业法、劳动法、专利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法律。课时量严重缺乏,导致教师不得不只讲不练,这就导致了学生无兴趣,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教学效果。经济法是一门与时俱进的部门法,相关法律可以说是一年一改。而高职院校的教材选用,往往跟不上法律修改的步伐。这就造成了学生理论与立法实践的脱节。

1.3教学模式老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等原因,许多教师依然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耗损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法律的理解。笔者认为,法律是一门理解的学科,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做到运用自如,难以遗忘。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从始至终要考虑的问题。

1.4“双师型”教师太少

高职院校往往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或者律师证的教师很少。教师缺乏司法实践,在教学中必然会缺乏活力,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难以知晓实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无论是学生课堂上对于法律的理解,还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不如“双师型”教师。1.5成绩考核不合理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多为考查课。这就造成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不愿意在这门课程上多花时间的后果。平时成绩的比例过重,也导致了学生不重视期末考试的不良后果。如何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成绩评价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摸索的难题。

2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探索

2.1从法律基础课着手,为经济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法律基础课应当由法律教师来担任,而不能由政治教师兼任。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法律只是死记硬背的错误观念,教学生如何利用案例全面深刻理解法律条文。对于基础的法律术语,也应作详细解释,为以后学习经济法打好基础。

2.2改革课程设置,增加课时,优选教材

课时过少,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经济法是包含多个法律的学科。一学期每周2课时,实在是太少。即使是每周4节,总课时也只要64课时。对于包含十几门法律的课程,无异于蜻蜓点水。如果能增加到2学期,每周4节,一定会有很大改善,教师也能安排更多的教学互动,开展模拟法庭。教材为教学之本,教材的选用是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教材选用上要遵循“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一要选用具有“时效性”的教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法所包含的众多法律,也同样在与时俱进。每一年,甚至同一年就有多部法律进行部分修改。教材的陈旧,必定会带来负面影响。即使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修改的部分,也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的误解或者耽误教学进度。一本时效性很强的教材,也能反映出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给学生带来先进的法学理念。二要选用“实用性”教材。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选择难度适宜、深度适宜、分量适中、与学生专业和经济法实务均紧密结合的教材。

2.3改革教学模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讲授为主变成讲练结合。由照本宣科变成案例分析。由填鸭式教学变成启发式教学。经济法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案例教学法是其生命力的体现。在此,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几点优化措施:一是案例的选取要与之前学的法律知识和本课知识紧密结合。涉及之前学习的知识点是一种复习,也可避免案情过于简单。但不可过度涉及未学的知识点。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案件的分析,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是一种打击。二是要侧重培养学生对法律的理解能力。学校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人生学习生涯中很短的一段。教会学生如何理解法律,比让学生背几个法律条文要重要得多。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教师为主导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厌恶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厌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投身于案例分析中来才是首选。四是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模拟法庭,将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手段。此刻,教师可扮演法官的角色,学生则扮演原告与被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懂得司法实践中该如何去处理法律问题。五是要合理分配理论教授与案例教学的时间。学生法律基础薄弱,如果案例教学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而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不佳。其次,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方面。现在某些高职院校还停留在书和粉笔的时代。这给引入课外案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后,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学的效率,也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教师的课程设计也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定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眼球,扩张学生的视野。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设置简易的模拟法庭,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进入案例中的角色。相信有效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会带来教学模式的革命。

2.4加强经济法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就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具有司法实践的教师,更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更能教出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教师成为兼职律师。同时,高职院校也可聘请一些具有经济法理论素养的律师兼任经济法的课程,以弥补“双师型”教师数量的不足。

2.5改革考核方法,提倡考核方法的多样化

经济学现状篇7

[关键词]经济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5-0104-02

经济数学课程是大学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开设,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有关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能运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都感到大学经济数学不好教,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考试通过率低。本文从大学经济类经济数学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大学经济数学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本科经济数学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学习周期短

我校经济类专业近年来使用的教材是由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吴传生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数学――微积分》(第二版)(以下简称为吴版《微积分》),此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是经济数学教材的代表,被国内多所重点高校采用。《微积分》内容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方程与差分方程、无穷级数五个方面的内容。根据编者要求讲完基本内容要120学时(不含习题课),讲完全部内容要140学时(不含习题课)。[1]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微积分》课时往往被压缩在100课时以内,如我校仅85学时。由于经济数学是基础课,开设在第一学期,而新生往往会比老生晚到校15天以上,再加上新生军训,一个学期4个多月的学习时间少了1个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1个班1周上7-8节经济数学课,学习内容多,学生难以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数学内容脱节

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到2011年,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新生都是在高中新课标下成长起来的。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原大学中学习的高等数学的部分教学内容被纳入了中学的教学体系,而以高中数学为基础的经济数学-微积分部分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却一直没做大的调整,基本上参照工科高等数学的体系,只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在经济上的应用,因而出现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上的不衔接。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2]:1.在数学符号使用上不一致;2.在教学内容上重叠;3.中学新教材没有讲授而大学直接使用,如反三角函数等。由于教材内容上的脱节,加上部分经济数学教师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深入钻研,上课时不能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对部分重叠内容进行了重复教学,这样不但消耗了有限的学时,还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中学新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没有及时补充,而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直接使用,这样造成了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漏洞。

(三)新生原有数学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大学本科经济类专业一般都是文理兼招。由于高中文理科数学内容要求有所不同,再加上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分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高中数学选修系列是为了那些到大学学习理工经济等有关专业学生设置的,在选修内容的处理上,国家没有强制要求,各个省份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选择高中数学选修内容,甚至是学校自行选择高中数学选修内容。即使有些省份对高中数学选修内容进行了强行规定,但在一切为了高考的目的下,有些学校只要高考不考的就不讲,甚至有的中学选修的很多内容根本就没有讲。这样导致在大学同一个经济学专业教学班中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如极坐标,这在高中数学中是选修内容,对文科生不作要求。这样,文科生在学习中对涉及极坐标的内容就会感到困难。虽然教师在学习这些知识前会临时补充极坐标的相关知识,告知如何确定极角和极径,但是对于没有学过极坐标的学生来说,学习有关极坐标的内容时仍会感到十分吃力。而对于已经在高中数学中系统地学习了极坐标的学生来说,补充的这部分知识对他们来说是重复,浪费了他们的课堂时间。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四)教师教学研究投入不足,教学水平相对滞后

近几年来,教师在学历层次上有了很大提高,新进的教师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在数学学科知识上担任经济数学的教师不成问题。然而年轻的博士、硕士们大多没有过本科教学实习经验,研究生阶段也没做过助教,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学素质相对匮乏。另外,教师考核的不合理,导致新进教师一味想办法争取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青年基金)、发高水平文章等,老教师更是为科研忙,教学只是工作中的附带。这些造成了教师教学研究投入不足,教学水平相对滞后。

二、提高大学本科经济数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突出专业特点,加快新教材的建设

针对当前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上脱节,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问题,建议以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考试大纲内容为基础,对比现有经济数学教材与高中数学教材,找出脱节与不足之处,统一符号与相关概念,适当补充高中数学未讲而经济数学中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如反三角函数、极坐标等;删除重叠内容,如导数应用中函数单调性、极值的求法,将向量等有关知识放到线性代数中讲解。考虑经济类专业后续课程中用到的数学理论知识相对简单,建议优化经济数学内容结构,在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上,数学理论够用即可,适当降低理论、逻辑推理要求,在计算能力培养上减少技巧性习题的量,适当增加运用软件进行计算的培养。另外,注重数学与经济的紧密性,在选取更新应用性例题时,注重代表性与时效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一个好的学校与一个优秀的专业必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优秀的教师队伍中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一个教师的素质包括学科素质与教育素质,学科素质主要是教师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素质主要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亲和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必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当前数学教师的学科素质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教育素质的提高仍是一大难题。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是重“科研”轻“教学”,只要你有课题、有SCi论文就一切都好,没有上档次的课题、上档次的论文,你就拿不到津贴、绩效工资,因此大学教师只能是以科研为重,教学是业余的。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改革大学教师的评价体系,只有教师评价体系变了,教学第一线的高等数学教师才能安心去研究数学教育的问题,即数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他们教书才不会人在课堂,心在科研,而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学生是否“学以致用”。第二,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素质培训。青年教师的学科素质良好,但教育素质普遍不高,因为大多年轻博士从没学过心理学与教育学,读研、读博期间只是讲讲文献,没真正上过讲台。因此要强化青年教师“师范”能力的培养,最好能为年轻博士安排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以“传、帮、助”,一对一地进行教育素质方面的培训,使其尽快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质。第三,要实行对教师的教育素质培训的常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性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将不断地激活教育科学,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法不断涌现,因此学校或各个院系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常态化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数学教研会议或聘请各类名师举行数学教研讲座,介绍和传授当今新的数学教育科学成果、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法。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分层教学

解决新生原有数学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的途径之一是实施分层教学。有关实施分层教学的实施作者在文献[3]中进行了描述,经济数学教学方面可以参照。。

经济数学课程是大学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直接影响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不但需要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离不开社会、政府及学校的支持,只有在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传生.经济数学-微积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经济学现状篇8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84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急剧增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据相关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与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好的学生相比,通常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表现为就业率低、签约时间滞后、工作岗位较差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若能顺利就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而且能够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生活开支,从深层意义上讲,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来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继而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不仅要面临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就是求职过程中的花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主要包括报名与培训的费用、制作精美简历的费用、个人形象包装的费用、交通通信费等,这些俨然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更高,他们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己家庭贫困的局面。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以偿还助学贷款、回报家庭,但就业难的现实,使就业成本不断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较大的求职花费等经济因素,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其贫困的特征,特e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能力不足、社会资源匮乏、心理因素、社会偏见等多种原因,与一般毕业生相比,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相对更难就业。

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群体特点。困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无法摆脱经济窘困给学习、心理、价值观等思想状况带来的影响。

21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锻炼自己的机会,影响各种技能的培养,就业能力的不足,使他们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进而陷入新的贫困循环。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业易受贫困家境的影响,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善于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源。家庭经济困难,或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种种制约,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也通常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获取学习资料,还需要面临交付巨额学费、生活费的压力。

第二,家庭的贫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由于出身贫寒,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在学业上出人头地,获取丰厚的奖学金,因而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学习上;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勤工俭学,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以补贴家用,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到难以摆脱经济贫困对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第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实践锻炼,因而不利于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在与周围同学的接触中,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并且往往会刻意回避会让他们感到自卑的社交场合,从而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与人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在大学校园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为做兼职、勤工俭学等时间因素,不得不放弃诸如学生会、读书会等社团活动;而譬如话剧社、摄影协会、网球社、登山协会等社团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往往缺乏特长的培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参与高校校园的各种实践活动,这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2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易产生敏感、自卑、孤僻、焦虑等心理问题。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比会使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他们下意识地回避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的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他人竞争比较。

对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家庭而言,承担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和应对城市消费水平产生的高昂生活费是一笔要耗尽家庭积蓄的开支,甚至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在校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的现实感到负罪,这种负罪感会在他们遭遇考试失利、竞选失败、面试遇挫等高校常见挫折的时候,让他们在心理上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长期在这样的负罪感下学习生活,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伴随着他们的就是因为各种生活琐事和挫折带来的沉闷、压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凸显。

23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等思想状况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进而也影响到了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济上的困窘,往往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深受灰色的处世观、拜金主义的金钱观、贫富的荣辱观等消极观念的影响。如若面对生活贫困的态度是消极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悲观情绪导致其不求上进,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去主动争取更好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同学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过于依赖他人而丧失独立,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有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屡遭挫折,在社会现实面前内心滋生不良情绪,不是合理归因遇挫的缘由,而是归咎于父母无能、社会不公,甚至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不能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不能主动积极地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贫困大学生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31源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入学后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学费、生活费上。有些人通过赢得奖学金缓解经济压力,但过分在意奖学金使他们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产生了偏差,完全热衷于学习,很少或不参加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群体社交活动的缺失,使他们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实践创新等各方面能力都受到影响。另一部分人通过贷款和勤助解决学费生活费,相应的大量时间都花在了高校普遍的勤助岗位――劳务型工作上,对自身综合能力发展有限不说,甚至有些学生本末倒置因此荒废了学业。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削减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此对钱看得很重,往往缺乏投资和包装意识。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热衷于考各种证书为将来就业拓宽道路的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却往往因为高昂的培训、报名考试费,或者课余培训时间和打工时间相冲突而放弃了给自己增加就业筹码的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大量的环节需要经济投入:简历制作、服装置办、通信费用、交通住宿等。这些就业成本对于还未踏上社会获得稳定收入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为了节省费用,他们不得不选择成本低廉的求职方式,从而限制了他们择业的范围。

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由于自卑心理,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擅与人交际,总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下显得微不足道。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大多害怕竞争,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偃挝粗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在遇到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悲观情绪,不能主动积极地去争取理想的工作岗位,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他们急需在毕业后找到高薪的工作,以及时清还贷款和利息,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支付高昂的学费后,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迫切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以补贴家用,不愿再回到艰苦的地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里劳动力剩余,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3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

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贫困的家庭也缺少各种社会关系,很难对其就业提供帮助;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比较封闭,缺少人脉关系,只能靠自己努力。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缺少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对工作岗位的分析也不够全面,这些都会延长就业周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重负,迫切希望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以改变家境贫困的局面,较高的就业期望,使得他们刚一毕业就把目标锁定在薪酬较高的企事业单位。然而这种做法人为地缩小了就业范围,并且这类工作的要求普遍较高,每年能够提供的岗位也十分有限,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顺利就业的几率更低。

3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匮乏,就业指导多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培训,导致贫困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盲目乐观,对现实就业的指导意义不大。由于缺乏就业指导,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校期间很少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在毕业后准备不充分,仓促就业。

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背景的原因,导致文化、心理、获取信息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与社会的脱节,造成综合素质的不足而引起就业竞争力短缺,这会进一步导致未来经济方面的再次贫困。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在高校里弥补这些差距,最起码在知识、技能等教育可影响的方面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就业时能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本文通过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着力破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高磊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思考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2]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潘军明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湖南理工学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

[5]刘一荻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经济学现状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现状分析对策

一、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助已然形成了一套较有效的经济资助体系和心理关怀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资助力度应不断加大,心理关怀力度也应不断加大。因为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因学习成绩、大学品牌、勤工助学方式、就业选择等局限性而背负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面临着一个对新环境的认知调整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要来自农村,他们原有生活环境的社会结构比较单一,贫富差距不大,其以往的社会认知可能比较狭隘,无法满足新环境的认知要求。而新的城市生活环境是由纷繁芜杂的社会群体构成的,这既为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渠道,也对其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自农村的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所感受到的新环境与旧环境之间的落差更为巨大,所需要学习掌握的能力也更为宽泛。而与这一状况相对的却是短缺的物质支持和社会支持,加之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知识存量较弱,这无疑不利于他们对新环境进行认知调整。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认知偏差,就会影响到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偏执的人格特征。

2、受到了一个全新的立体的社会评价机制的挑战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对一个中学生的评价和认可主要依据的是其考分。有些高职院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的学校成绩还算优秀,能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然而,在进入高职院校特别是知名度不大的学校时,他们会有明显的失落感,加上能够进入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在成绩水平上往往相差不大,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绩也就相应地失去了明显的优势。而且高职学习不同于中学的应试教育,它强调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职业素质教育,例如计算机的熟练使用、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交能力等。来自农村或边远地区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则很可能因为过去教学条件差而缺少相关方面的能力培养,因而不容易达到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高职教育中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准,性格、特长、社会活动、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知识视野等都被纳入到一个立体的社会评价机制之中,而且这个立体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在校生活及就业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所以原来被社会评价较高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很可能在新环境中只能得到较低的社会评价。这种落差既可能成为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努力奋斗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其自卑、敏感心理的诱因。

3、不能获得较好的情感支持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来校后,必然会在班级以外的空间寻求与同辈群体的联系,如寝室联谊、社团活动等。而受到经济条件的约束,与普通学生相比,经济困难大学生只能减少甚至完全回避这些活动。这一点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有明显的负作用。家庭是大学生重要的情感支持,但一般情况下,经济困难家庭由于文化水平、思维模式、经济困难等原因,很难为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为了减少开支,经济困难学生与家庭的沟通机会也十分有限。而现有的辅导员制度也很难向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由此可见,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往往只能依靠自立自强,然而这对于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其压力和成效可想而知。而对于个别脆弱的经济困难大学生,长时间的压抑很可能导致其心理和行为异常。

4、受到了经济困难身份的歧视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到的身份歧视也会给他们带来诸多压力。国家的“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等多种助学政策虽然让他们入学无忧,但由于家庭无法提供充分的经济资助,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生活费、电话费、上网费、社团活动费等开支问题。这种生活状况使他们不但要在学习之外勤工俭学,还要尽量减少开支,事事都不得不考虑经济因素,这大大增加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另外,周围人群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印象也同样为经济困难大学生带来了压力。例如,不少人认为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人比较自私、吝啬、无见识、有盗心,这些偏见都很有可能造成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不适,使他们对社会评价特别敏感。

5、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或其他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也比普通学生和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出身贫寒的学生通常对于通过读大学来改变生活质量的愿望特别强烈,然而在找工作时,却很可能因为缺少品牌大学的优势、经济困难和有利于就业的社会关系少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这种巨大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很容易使经济困难大学生产生不平衡的心态和种种消极情绪。

二、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要教导经济困难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立志成才,学习“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洪战辉等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模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自卑,不攀比,视困难为磨练意志的财富。尤其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对前途充满信心。要教育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靠自己的实力走出困境。在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实际困难的同时,使之从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学校的关爱,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发奋学习。

二是职业素质培养。教师平时要多关心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耐心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请学习优秀的经济困难大学生介绍如何树立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应优先安排经济困难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尽快学到将来就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保持职业素质上的优势,这有利于使他们对前途充满自信,增强克服眼前困难的信心。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重视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让经济困难大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维护和增进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学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通过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在校园里营造平等团结、崇尚节俭的和谐气氛,减轻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贫困感觉和自卑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完善国家有关扶助政策

一是继续执行国家扶助政策,确保政策的执行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国家还把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与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实行了“赴基层单位就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有效地为他们树立了对前途和未来的信心。国家应继续执行这样的扶助政策,并确保政策执行力度。

二是对特别困难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放“生活费贷款”。助学贷款和“绿色通道”作为主要的资助手段,只是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入学难题,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高校补贴及学生勤工助学、企业及社会团体资助资金等也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难题,因此,对特别困难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放“生活费贷款”,可作为国家及有关部门的一种优化或补充的助学措施去进行尝试和运用。

3、完善学校辅助机制

一是完善经济困难大学生资格评审机制。许多学校在2007年以前因助学贷款放贷总额的限制,在确定资助对象时都非常严谨,往往要经过本人申请,班、系、校层层审核最终确定。根据我们近五年连续的跟踪调查,有的高职院校申请资助的学生从总量到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得到助学贷款的人数及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也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从2008年国家普及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后,学校在助学贷款的资格认定上已从主导定位转化为辅助地位,而生源地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格认定的甄别成本和难度很大,而相应的责任和严格把关的积极性很小,所以学生获得证明经济困难的调查表很容易,因而学校仍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建立专门的助学帮困中心,不断完善经济困难大学生资格评审机制,构建科学的三级认定体系,以实现正确地认定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从而使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合理公平地得到各类奖学金。

二是充实学校内部自筹的资助资金和来自企业及社会团体的资助资金。2005年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研究提出“要确保高校学费收入的10%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措施;2007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文件规定,学校要在事业收入中按4%~6%的比例足额计提资助款、专款专用。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扩招、评估等举债建设而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充实学校内部自筹的资助资金的渠道可着眼于教师对学生的“一帮一”措施、学生社团的卖报等收入、师生捐助成立的“阳光超市”及师生的其他捐助。可针对重大疾病和突发事件开展捐款募集“因困施助”资金,设立重大疾病和突发事件救助基金,以提供个性化资助,对家庭遭遇突发事件、患有重大疾病的学生及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此外还要积极募集企业及社会团体的资助资金。

三是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制度。根据我们的调查,高职院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很少,在校内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勤工助学需求,且只能提供如学校食堂服务、校卫队、校园清洁绿化、图书资料整理等工作。因此,应积极向校外寻找勤工助学岗位。学校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到学校周边的餐厅、商场、家政服务公司、医院、维修店、实习工厂等单位参加勤工助学劳动,使他们把勤工助学劳动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结合起来,既获得劳动报酬又培养综合素质。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5z238。课题组成员:贺迎九、王征、陈飞、张高兴、宋世平。)

【参考文献】

[1]杨晓慧: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19).

[2]姜帅:贫困大学生现状及解困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经济学现状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需求;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已不是单一的职业能力,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意识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素质。但从目前的社会使用情况看,高职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与社会需要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急需加以解决。因此,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决定实施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现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一、“十一五”期间高职人才需求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特别沿海地区需求更加广阔,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动力。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形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即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兼顾到知识经济的需求与我国当前社会的现实需求,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到:一是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公关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意识,包括道德意识、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敬业创业精神,并促使其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以健康心态承纳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变迁、地位更叠等带来的矛盾。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和交通枢纽,是大广州战略南拓的终点和重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根据纲要精神,我校将在“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背景要求上做文章,根据珠江三角洲“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的总体定位,着力为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等行业和相关岗位提供应用型人才,同时适应广东省产业转移引发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新思维、新战略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然乐观,我校各专业人才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人才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状大;高职院校也为社会的发展输入了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十一五”期间中国需解决的就业总量是4500万,而大学生2750万,占半数还多。广东省自2006年至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是21.08万,2007年是24.72万,2008年是30.52万人,还有来自其他地区高校毕业生和“海归派”学生的竞争,压力居高不下。

第二,经济发展态势不稳,结构性矛盾突出,给就业带来“寒流”。“十一五”初期,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仍然难以满足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的需求。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全社会能解决80-100万个就业岗位,而每一年增长的就业人数都远远大于gdp增长的速度。而2008年又突遇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许多企业经受不住风暴的袭击,做出了减产甚至倒闭的决定,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此外,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做鞋子(低级制造业)不需要大学生,我们国家却以这种产业为主;做基因产品(指高科技产业)需要大学生,我们国家又极为缺乏这样的企业。因此,造成一定的人才浪费,大学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牺牲品。

第三,“天子骄子”的骄傲与实际需求的差距。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不再是“天子骄子”,大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单纯的学科教育走向就业教育,如果大学生不能认清这一事实,不能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调整心理预期,抓住市场需求的关键,必将会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束缚与约束。因此,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第四,专业人才难求。从我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需求专业技术人才,但在招聘中感到专业人才难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不对口;二是专业技术不过硬,不能胜任岗位。即企业需要的专业职业院校没有,或者即使有这样的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第五,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较差。与本科教育和其他教育模式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少有自己的特点,难于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技术应用型的专业,如数控机床、汽车维修等专业具有明显的高职特点,除此之外,大多数服务贸易型的高职专业都可以在本科专业里找到,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观念模糊;毕业生没有突出的专业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了减少其用人风险,选用同样的专业本科或更高层次的人才就不足为怪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本就难以提高,在目前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其就业矛盾就尤为突出了。

近几年,以上问题在我校毕业生就业中也出现过,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遭遇了金融危机,经济发展现状对我校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校专业教育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毕业生人数总量大,就业难度大。“十一五”期间我院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在2500人左右,即将会有一万多人要就业,作为一个地方高职院校,压力显而易见。二、我院毕业生生源单一,极不利于就业工作的开展。我院毕业生70%来自于大广州地区,而广州地区接纳毕业生的能力已日趋减弱,而我院的毕业生又不愿意异地就业,这给我院的就业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三、学生的素质跟企业的要求有差距。随着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很多专业岗位不仅要求专业实践能力强,而且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胜任综合性的工作,如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法律专业等知识。因此,现实需要人才培养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不宜过于强调“专门性”,而应该突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十一五”期间高职人才就业对策

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出现的问题,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职业技术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即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标准开展教育,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为目标、为宗旨,并以此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走学科建设的路子,要淡化学历教育的观念,即讲学历又不惟学历。要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必须全方位深化改革,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走高质、强能、实用的道路,办学模式要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道路,走技术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实施校企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参与学校教学内容改革、新教材的开发等。同时还应聘用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场地。更重要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根据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采用校企联合,共同开发人才的能力标准。这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具有探索性的工程。

(三)特定的高质量的师资

西方历来有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仕而优则教的说法。可见经验和人生阅历以及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这种职业的重要性。同时,高职教师还应该兼有职业素养传承的责任。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着重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因此,学院可以聘用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士充实到教学一线。

(四)正确处理专业的宽广性和窄专性的关系

为了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增强专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应拓宽专业口径,设置综合型、交叉型、复合型专业,使其培养的毕业生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全面的素质;而对于订单教育,职业岗位针对性较强,人才的培养应强调专业的窄专性,使毕业生具备与职业岗位要求一致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专业对口,紧贴企业的需求。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必将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根本性好转。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环境的改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学校、企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高职就业形势必将得到彻底的改善,这同样也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报,2006年第3版.

[2]潘宏峰.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3]马庆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5).

[4]刘亚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3,(5).

[5]宋官东.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