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十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十篇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13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1

    项目

    ----------------------------------------------------------------

    以计划部门批准的计划转正(施工)的建筑面积

    

             计费基础   单位   金额(元)

    ----------------------------------------------------------------

    城近郊区 建筑面积   m2     1000

    ----------------------------------------------------------------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2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市政;功用设施;建设

一、规划建设社区居住环境时耍以原有迁移合并的村庄为邻里单元

为了使建设用地得到节约,在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时,要以不同邻里单位的中心、社区的中心规模不同而相异,并且要将居住区规划容积率设定在1.0。为了使原有村庄中良好的邻里互助关系得到延续,从而使社区邻里单元中人们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形成,在进行居住模式的规划时要以原有村庄的邻里单元为依据。为了使人们对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不同使用需求得到满足,并使“以人为本”的聚居环境创造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在建设社区环境时。需要改造迁村并点建设区域的环境,增加交往场所,例如以社区开敞空间、街巷空间、院落空间为处理的重点。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原有的稳定的居住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农民离开了多年居住升息的村庄,还要迁并在一起,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众多社会问题产生。

所以,规划小区的常规手法将被打破,要建立一种以人情较浓的社会伦理特点的“新村社区”理念,使村庄住户稳定、村民熟的特点挖掘出来,从而保证相对独立的以原有人员组成和结构为特征的布局,使安定的村庄社会秩序得到保证;为了使搬入新村的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体会到更多的原有熟悉的生活氛围,从而使村民的心理得到满足,在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相关配套的同时还要对各村出入口、产业用房、村委会、村级活动场所等进行独立设计。这不仅使迁村并点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对新村的社会安定也有所贡献,在和谐农村社会的构建方面起着不可获取的重要作用。

二、新旧村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完善的公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

为了使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丰富,使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配套例如商业金融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时要以人口规模、与建设规模形式应的方式、随社区规模发展而生长的建设空间为依据。为了使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农民新村的条件得到创造,旧村周边的实证设施建设、资金筹集的多面性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自来水普及率应该达到100%;按照雨污分流制建立排水系统,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社区居民的燃气化率达到100%;城镇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在新村建设中,注重家庭生产与集体组织相结合

在新村附近集中的饲养场地,饲养家禽家畜;集中布局运输业车辆存放场地,由村集体组织统一管理,较好地解决了新村建设与农民原有家庭生产的矛盾问题。

新村社区作为村民的居住生活场所,社区绿化是村民室外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村民在新村中生活、学习、活动的时间最长,绿化的环境对村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对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新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和广场不仅是新村社区空间的骨架,同样一也是新村社区形象和景观的核心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发展的历史、文脉和空间特点,展示若社区经济、文化发展取得的成果,展现了新农村社区的风貌和特色,是新村社区中最具活力的空间,通过对街道和广场的认识,人们可以认知一个村庄。

四、在新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农业背景

重点规划新村及其周围的绿化环境,应统一考虑社区绿化的设置,尽量保留现有环境绿化,以突出村庄特色为主题,将新村绿化与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绿化相结合,将公共绿地与道路绿地、宅间绿化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3

关键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前言

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各种资源,而信息是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资源之一。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项目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项目施工行业中。特别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工进度计划管理软件、工程资料管理软件等专业软件得到广泛应用,集成化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已开始用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然而,由于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复杂性等原因,现有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未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广泛推广。至今多数施工方的信息管理水平还相当落后,其落后表现在尚未正确理解信息管理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现行的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上。

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及建设工程项目各省省会城市现己不同程度的普及了电子政务。目前,我国市政建设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二、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市政工程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工作量大市政公用工程常常具有多个专业工程交错,综合施工的特点,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制约性强市政公用工程有旧工程拆移,新工程同时建设的特点,有与城市交通,市民生活相互干扰的特点,施工用地紧张,用地狭小,施工流动性大的特点。

3.信息量大施工方在招投标过程中,承包合同洽谈过程中,施工准备工作中,施工过程中,验收过程中,以及在保修期工作中形成大量的信息。

可是,在传统的市政建设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应该看到,建设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设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三、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

1施工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1)、收集整理相关公共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自然条件信息,市场信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采用编目管理存入计算机,市场信息包括:机械设备供应商表,机械设备价格表,材料供应商表,材料价格表。自然条件信息报括:施工土类别,地下水高度,交通条件,环保信息及天气、气温等。

2)、收集工程概况信息。如设计工程的工程名称、设计说明、工程编号、工程实体信息场地环境概况和建设单位、造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3)、整理相关施工信息:施工记录信息、技术资料信息等。

4)、项目管理信息:施工合同,工程进度控制、协调信息,工程成本信息,材料计划信息,安全文明施工及行政管理信息,竣工验收信息等。

(1)工程协调信息:日施工计划表、工程统计表、材料消耗和现金台帐等。

(2)工程进度控制信息:施工进度计划表、资源计划表、完成工作分析表等。

(3)工程成本信息:承包成本表,目标成本表,实际成本表,和成本分析包括计划偏差表、实际偏差表、目标偏差表及成本分析表。

(4)材料计划信息: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原材料计划、施工机械计划、设备需要量计划、资金计划等。

(5)商务计划:施工图预算、中标投标书、合同、工程款及索赔等。

(6)安全文明施工信息包括:安全交底、安全设施验收、安全教育、安全措施、安全处罚、安全事故、安全检查、复查整改记录等。

(7)项目竣工验收信息:施工项目质量合格证书、单位工程交工质量核定表、交工验收证明书、施工技术资料移交表、施工项目结算、保修书等。

四、建设工程文件信息化管理

建设工程文件是反映建设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施工文档资料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反映建设工程质量状况的重要文档资料。施工文件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竣工图四大部分。

1.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施工图设计会审、技术交底。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填写会审记录;设计单位作技术交底,并作交底纪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留有双方签字的交底文字记录。

2)工程开工报告相关资料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大中型工程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位、分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日志记录文件

5)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记录文件

6)工程测量记录文件。工程测量记录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确保建设工程定位、尺寸、高程、位置等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资料。

7)施工记录文件

8)工程质量事故记录文件

9)工程竣工文件

2、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是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全面反映工程质量控制和保证的依据性证明资料,包括工程项目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施工实验记录和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文件,交接检查记录。

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具体内容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竣工图

竣工图是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和记录各种地下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详细情况的技术文件,使维修和改扩建的依据,必须长期妥善保存和进行进行备案。

五、结束语

当前,信息管理仍是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项目管理信息化,通过实现信息的共和互访,为所有项目参与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和决策失误,对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能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克选《信息高速公路与信息社会》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8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4

第二条市城市管理局是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参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建设,对城市规划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使用进行监督管理。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下列市政公用设施均属本规定管理范围:

(一)城市道路:城市规划区内的车行道、人行道、广场、街头空地、隔离带和已经征用的规划红线范围内道路建设用地。

(二)城市桥涵: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城市道路与铁路两用桥等。

(三)城市排水设施: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污水合流管道、明渠及其附属设施等。

(四)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城市道路、桥梁、广场、不售票的公共绿地等处的路灯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箱、灯杆、地上地下管线、灯具、工作井以及照明附属设施等。

第四条市政工程设施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市政工程设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使用的权利和保护的义务,并有权对损害市政工程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投诉。

第六条提倡和鼓励市民参与和维护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的行为。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市规划部门会同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制定市政公用设施年度建设计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

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区、旧城改造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符合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

第九条市政公用设施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有关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应当按照规定进入有形市场,实行招投标。

承担市政公用设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等级,并执行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条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资金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采取贷款和其他方式筹措。

鼓励国(境)内外投资者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通过国(境)内外资本投资建设的大型桥梁、公共停车场、隧道等,经依法批准,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费、停车费或者通行费,用于偿还贷款或者获取投资回报。

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从事广告、授予冠名权等经营活动收取的费用,应当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

第十一条市政公用建设应严格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城市供水、排水、热力、电力、通信、消防等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应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参与规划、设计的审查。

第十二条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取得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许可后,方可组织施工。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参与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公用设施(含单位、住宅小区、开发区等)施工过程的监督,并对各管线的位置、走向、标高、材料、管径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未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验收的隐蔽工程,不得进行隐蔽覆盖。

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竣工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参与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规划、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工程竣工图及整套施工文件等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和保修制度,保修期为壹年,自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保修期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由有关承建责任单位负责。

第十四条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经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

(一)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管理的市政公用设施,由同级审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定额标准组织审计,财政部门据实核拨;

(二)市城区的里弄小巷的道路、排水、照明由信州区政府负责管理、养护、维修。

(三)由单位、法人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市政公用设施,由投资建设的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承担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的单位,应当执行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定期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养护、维修,保障市政公用设施完好。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对其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进行监督检查。

单位、住宅小区、开发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变化情况应当及时告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利用市政公用设施从事广告等经营活动,应当经产权单位同意,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其活动不得影响市政公用设施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设置在城市道路范围的各类管线的井(孔)、井盖、标志,由管线管理单位按照城市道路的技术规范、标准设置和维护。

第十八条禁止偷取和破坏设置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的各类管线的井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收购各类管线井盖及其它市政工程设施器材。

第三章城市道路管理

第十九条城市道路范围内禁止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履带车、铁轮车或者超重、超高、超长车辆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三)机动车在非指定的城市道路上试刹车;

(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

(五)其他损害、侵占城市道路的行为。

第二十条凡因管线施工、设置书报亭、电话亭、治安亭、指路牌、广告牌、杆件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其它原因,需临时占用或开挖道路,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持有关手续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按有关规定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缴纳城市道路占道费、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方可占用挖掘。

占用(挖掘)期间,要保持占用(挖掘)场地围圈的整洁,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开挖道路期间,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栏和警示标志,期满后及时修复。超过批准的期限,要续办占用(挖掘)手续。

城市道路开挖时,若影响地上或地下管线设施,建设单位应与设施主管部门联系,采取安全措施。

第二十一条临街的建筑工地,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主干道临街面施工围墙高度2米以上,距路沿石不少于3米,挂网封闭作业,确保行车、行人安全。

第二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确需挖掘,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新建、改建的城区人行道,必须按规划要求,铺设人行道板,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组织建设。人行道应设立残疾人通道,禁止擅自进行开、改通道口或改装人行道板等改变市政公用设施行为。因建设施工需要改变的,须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审批。

开、改城市道路道口或者改装人行道板由市政专业单位施工,其建设以及使用期间的养护、维修经费由申请单位承担。

第二十四条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发生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可以先行破路抢修,同时通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并在24小时内补办有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机动车辆禁止在人行道上行驶和停放。超重车、铁轮车、履带车因特殊情况,必须通过城市道路时,在采取防护措施后,报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批准,并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在不损坏路面的前提下,于指定时间和指定道路通行。

第二十六条除日常维修、养护道路外,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因其它情况需挖掘道路的,应先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并采取交通安全措施。

第二十七条在城市道路上设置机动车辆临时停放点,应当统一规划。规划方案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条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票据,纳入财政专户,挖掘修复费用于城市道路的维修、养护和管理。

第二十九条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专用车辆应当使用统一标志;执行任务时,在保证交通安全畅通的情况下,不受行驶路线和行驶方向的限制。

第四章城市桥梁管理

第三十条在城市桥梁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城市桥梁施工控制范围内,擅自从事挖掘、打桩、地下管道顶进、爆破等作业;

(二)在桥梁上架设压力在4公斤/平方厘米(0.4兆帕)以上的煤气管道、10千伏以上的高压电力线和其他易燃易爆管线;

(三)擅自在城市桥梁上设置大型广告、悬挂物等辅助物;

(四)在桥上摆摊设点、施工作业、堆放物料;

(五)修建影响桥涵功能与安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六)在跨河桥上下游保护范围内挖砂、取土;

(七)其他损害城市桥涵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车船、行人过桥,禁止损伤桥梁设施。机动车禁止在桥上试车。超重车、履带车以及装载易燃、易爆物的车辆过桥时,应征得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同意,并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按规定要求和时间行驶。

第三十二条利用桥梁、涵洞敷设各类管线或者架设其它设施的,应持有关规划手续和图纸资料,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第三十三条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经常观测、检查桥涵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定期记录、积累资料,及时养护维修,确保桥涵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第五章城市排水设施管理

第三十四条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对城市排水设施,应建立管理、养护、维修和疏浚制度,保持管渠畅通,不得污染城市环境。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下列行为:

(一)任意损坏排水设施;

(二)擅自占压、拆卸、移动和穿凿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

(三)向排水明沟、检查井、雨水井内倾倒垃圾、粪便、渣土等杂物;

(四)任意在检查井、排水道口及排水明沟内设闸憋水或安泵抽水。

第三十六条凡因需要临时占压、开挖排水管道者,应事先报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批准,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占压、开挖。

第三十七条因从事制造、建筑、电力和燃气生产、科研、卫生、住宿餐饮、娱乐经营、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等活动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简称排水户),必须服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建设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办理排水许可手续。禁止擅自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废)水。对未办手续仍在排放的,必须限期改正,或按规定补办排水许可手续。

第三十八条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需要接通城市排水设施或变更排水条件的,应向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排水许可手续,经审查批准,指定排水网点后,排水户方可排水。

因工程施工或其它原因需要向城市排水设施临时排水的,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指定临时排水网点后,方可排水。

第三十九条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实现雨污分流:

(一)住宅小区或房屋建筑没有雨污分流的,应有计划地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排水设施应符合排水管网的规划,实行雨污分流并与现有市政公用设施相配套。

(二)需与城市排水设施连接的,应当提供相关资料,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同意,由市政专业单位施工,接管费用由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支付。

第四十条排水户排放污(废)水一律进入附近的排水干管,严禁直接向河道中排放。排水户应按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要求,在与城市排水设施连接处设置采样、检测流量、排水控制装置的检查井。

第四十一条排水户污(废)水进入干管前,必须保证其支管(沟)的封闭和日常养护,如发生向外渗漏应立即修复,对未及时修复的,由专业管理单位派人修复,所需费用由排水户承担。

第四十二条凡有毒、有害,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污水必须经过自行处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四十三条城市排水设施发生故障或者遇到险情需要截水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章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

第四十四条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城市路灯维护和管理,确保路灯亮灯率在95%以上。

第四十五条在照明设施上禁止下列活动:

(一)擅自在路灯设施上设置广告牌或者其他挂浮物;

(二)利用灯杆搭棚建房,挂钩拉绳。在灯杆上乱刻乱画,乱贴广告,乱拉横幅。

(三)擅自拉线接电或故意打、砸照明设施。

(四)在灯杆附近取土、打洞或从事其它不利于照明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四十六条严禁擅自移动路灯杆、线、灯具及附属设施。确需移动的,必须报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批准,方可进行。

因特殊原因确需暂用城市照明电源的,应当报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并缴纳电费。

第四十七条由于车辆肇事或其它原因造成道路照明设施损坏的,应主动报告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并负责赔偿。

第四十八条凡需在路灯杆上设置广告牌,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并经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十九条严禁偷盗路灯电缆等器材,对偷盗路灯电缆等器材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对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箱盖或者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的缺损及时补缺或者修复的;

(二)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的;

(三)占用城市道路期满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后,不及时清理现场的;

(四)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不按照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

(五)紧急抢修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不按照规定补办批准手续的;

(六)未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或者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未提前办理变更审批手续的。

第五十一条擅自在城市桥梁上设置广告牌、架设管线等其他设施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二条排水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书,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

(二)超过城市排水许可证书有效期限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

(三)违反城市排水许可证书规定的内容,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

(四)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害气体等;

(五)堵塞城市排水管网或者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内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等易堵塞物;

(六)擅自占压、拆卸、移动和穿凿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

(七)擅自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加压排放污水;

(八)其他损害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规定,在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覆盖范围内,排水户未将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由排水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规定,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赔偿经济损失,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拆除、迁移、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二)在城市道路设施附近堆放杂物、挖坑取土、兴建建筑物及有碍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正常维护和安全运行活动的;

(三)擅自在城市道路照明灯杆上架设通讯线(缆)或者安置其他设施的;

(四)私自接用路灯电源的;

(五)偷盗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六)故意打、砸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七)不听劝阻和制止,非法占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规定,造成市政公用设施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偷盗、损坏市政设施,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承担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维修的单位没有按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养护、维修的,由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和市政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第五十九条城市道路占用费按照江西省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按照江西省建设设施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收费应当开具财政部门统一票据,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

第六十条各县(市)、开发区、工矿区、风景名胜区、建制镇等可参照本规定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5

【关键词】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实际上是指城市基础设施中,由国家城市建设部分工进行行业管理、由城市政府组织实施和运营管理的部分。

一、我国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产生以来截至至今,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认知阶段;第二阶段为二十世纪90年代到2001年的改革阶段;第三阶段是2001年以来的完善加强阶段。自二十世纪70年代起,我国政府部门便不断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建设,经过多年的完善,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竞争机制不健全

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投资软环境相对较差,再加上,缺乏成熟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以至于我国竞争机制不健全,招标机制不完善,根据发改委对招投标的专项稽查显示,我国现行融资项目公开竞争招投标呈现不招标、虚假招标、规避公开招标、人情表、化整为零、转包分包等不良状况,以上状况之所以产生并不断恶化,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健全的竞争机制或有效的竞争机制未能够全面落实到位,以至于其流于形式。

(二)政府职能不清晰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在市政公用设施承担着双重性身份,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经营者,这种双重性身份使得政府职能不清晰,同时,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在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时采取传统的行政审批制,该机制首先由建设部门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之后由计划部门审批后制定投资额度和投资计划,最后由财政部门在划拨资金交予建设单位组织建设。基于政府各审批部门管理职能混乱,并且,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相对较低,使得政府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三)政府垄断、投资主体过于单一

我国现行政府部门常用基础设施政府垄断的手段,规避盲目竞争行为,并以此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谐稳定发展。随着我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部门逐渐引进合理竞争,并打破长久以来政企合一,垄断经营的不良局面,政府部门虽将部门职权还给了企业,但其企业资产、人事以及利益等核心权力仍由政府部门支配,其实质意义上,国家仍是企业的主人,因此,难以保证各企业之间竞争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以及公正性。

二、我国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应对策略

(一)健全城市建设的招投标制度

健全的城市建设的招投标制度为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以及设备采购等业务顺利应用公开招标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政府部门在完善城市建设的招投标制度时,应严格围绕公开、公正、竞争的原则为中心,在项目法人公司的负责下,结合项目的资质条件、财务状况等,加强对工程招标的全程监督管理。同时,全面落实城市建设的招投标制度,确保我国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健全社会投融资制度,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部门健全社会投融资制度,专业自身职能,必须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积极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能够投入到基础设施中营利性投资领域。同时,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适当放松部分盈利性、竞争性投资项目的垄断性管制,积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或者外资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调动社会的功能,从而,不断壮大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力量。

(三)打破政府垄断,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首先,打破政府垄断。即部分垄断较强的行业应逐渐由垄断性经营逐渐向多家经营转变,结合自身的需求,适当降低市场准入程序,积极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前来投资,提倡“以竞争促发展、以竞争促投资”;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应持续扩大民间资本和企业资本的所有者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赋予其相应的经营管理权,同时,针对于有一定风险的投资项目,政府部门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一旦发生风险,由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的风险基金补偿,综合以上,将促进政府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三、结论

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由国家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工进行行业管理、由城市政府组织实施和运营管理的部分。我国现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由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共同组成,市政设施包括城市道路、城市排水设施、城市桥涵、城市道路照明设施以及城市防洪设施等;公用设施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城市燃气设施、城市供热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设施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投融资作为影响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其现行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落实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即主要表现在竞争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清晰以及政府垄断、投资主体过于单一等,针对于上述问题,本文从城市建设的招投标制度、社会投融资制度以及投融资主体多元化三个方面为完善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制定出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立岩.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分析与借鉴[J].时代金融,2009,(11).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6

纽约公交:近一半的资金来自州政府和市政府

总体而言,国外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源自政府的财政支出。以纽约市公共交通为例,负责纽约市公共交通的大都会捷运局(mta)每年都要公布一个财政年度报告,在报告中可以看出本年度的资金来源。

据资料统计,纽约市每年公交车和地铁、铁路的营运收入来自几个方面:乘客的票价大约占50%;地方政府补贴占24%;纽约州政府补贴占23%;联邦政府补贴占2%,其他来源占1%。

从纽约公交的资金来源结构看,联邦政府的投资比重相当低,近一半的资金来自州政府和市政府,其中州政府与市政府的比重大体相当,而另一半主要来自向使用者收费所得。

面对日益增长的公共交通需求,政府财政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建设资金预算,建设资金出现很大的缺口。为了解决公交运营资金短缺,美国民航局通过了港口管理局的请求,对于每位登机旅客征收3美元的“机场建设费”,该项收入专门用于曼哈顿与拉瓜地机场、肯尼迪机场之间的铁路修建。从1993年4月开始,纽约州政府加收燃料税,用于公交补贴。

从有关统计数据可见,对于城市基础设施而言,美国联邦政府的投资占其对所有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30%还不到,这表明,地方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政府部门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纽约市用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包括财产税、销售税、所得税,其中财产税归地方政府支配,销售税由州政府掌握,所得税则交由联邦政府,其中的一部分要返还给州政府,此外还征收汽车消费税用于补贴公路的建设。

在正常的税收之外,还开设了专项建设的税收,原则是“谁受益谁出钱”。比如,纽约市某一社区要修建一条人行道,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预算资金支持,考虑到该人行道建成以后,主要的受益人是该社区中的居民,按照受益原则,政府要求社区居民承担一份建设资金。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政府制定相应的税收方案,经议会讨论通过后,由政府向社区居民征收,因而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建造这一人行道,解决了该社区居民的出行问题。

巴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除了税收、国家拨款和发行长期债券之外,还包括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私人机构投资,以及保险公司、老年保险等基金投资等。

在日本,中央一级的国有企业如日本铁道建设公团、新东京国际机场公团、日本道路公团、首都高速公路公团参与投资、建设和拥有东京相关的基础设施。这些企业主要承担起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职能。

完全私有化的方式目前并不多

从国外大城市的改革实践看,基础设施领域引入私人投资相当普遍,形式也多样。

比如,专门谈判投入法。指私人只提供资金而不参与具体操作,具体实施仍由传统的公共部门进行,公私双方只对未来的收益分配进行谈判并加以确定。

公私合作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松散型的合作即公私双方建立一个组织,可以全部参与,也可以部分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种方法的灵活性较大,适用性较广。与公私合作相比,公私合资形式下公共部门的风险更大,且项目一旦失败,双方都将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所以很少有政府愿意以这种方式与私人合资。

应用最广泛的私人投资方式是承包,如某些建设项目和公路养护。比承包更有内容的是授予特许权的方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Bot(即Building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缩写),意指私人被授权进行投资建设,完工之后在一定期限内由私人经营管理,利润为私人所有;到期之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即变为公有。如,香港政府实行专利管理,划定一特定地域范围给予某个经批准的私人公司,让它享有公共交通的专利权。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完全私有化的方式目前并不多,只在几个国家有过实践,且多为小型项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香港也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私营化的改革。主要采用两个途径:一是政府逐步退出一部分公共服务的提供,或将政府对某一企业的所有权转让给私营部门;二是实行承包,这是重点。

当时港府拟定的承包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服务合同承包;第二种是管理承包,即将某种政府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某一私营公司,如停车场和码头的管理;第三种被称为“自建—自主—自营”项目,“这种承包形式是港府为了减轻政府在财政上的负担,以政府拥有的土地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作为交换条件换取私营部门在某项工程上的设计、建筑、投资、运作以及维修的权力和全部责任的做法。”

使用者付费是增长最快的部分

使用者付费是国外大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所谓的使用者收费主要包括:为提供的服务收费,如自来水供应和垃圾收集、城市煤气供应、电力供应、公共交通等;允许享受某种机会或以某种活动进行的收费,如许可证费、特许经营等;通过使用地方政府财产而取得的收入,如市场和土地租用费、使用城市政府出资建设的公路等。比如,纽约市区间桥梁隧道管理局在东河和哈莱姆河的桥、隧道里收过桥、过路费,该费的收入用于高速公路的维修和地铁系统的维修。

根据收取费用的不同主体,使用者收费还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城市政府委托有关的公营企业代其向基础设施使用者收费,如供水、供电、供热、天然气供应、公共交通设施与服务的使用等。另一类则由政府直接收费。

后一类产品与服务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基础设施产品或服务的受益人要么没有明确的个体或单位,要么是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无法确定,只能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统一收费。这一类使用者收费主要有道路计价、停车费、车辆检验费、排污费,以及市政当局收取的其他费用,如公园门票、各种建筑物的门票以及交通罚款等。

值得一提的是道路计价费。这类收费主要指从驾驶人那里直接收取的使用道路的费用,如过路费、地区许可费、道路电子计价等。为了使这种收费效用最大化,道路计价包括城市地区的全部重要道路,且收费根据需要变化,在城市交通高峰时候收取较高的费用,以鼓励人们使用其他可替代的出行方式或者在非高峰时段用车。这种做法不仅可以筹集到一定的资金用于公路的维护保养,还有助于控制使用者数量,起到间接保护道路设施、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其中,最常使用的计价方案是地区计价,也就是说,只有在付费之后驾驶员才被允许进入某一特定地区,在这方面最著名的案例是新加坡的地区许可方案,其目的在于控制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减轻市中心交通压力,保护中心城区公共道路设施及环境。此举不仅增加了城市政府收入,还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停车费也是一种为世界各国城市政府所普遍采用的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增加地方收入的方法。从实践的经验看,停车费用的收取不必要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就融资而言,从国外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三种发展趋势: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城市基础设施开发专业融资机构以及项目融资。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利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证券投资基金。

债券市场一直是国外大城市政府看作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其中与城市基础设施直接相关的是市政债券和公司债券两种。

市政债券,又称地方政府债券,是由有财政收入能力的地方政府或其他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是一种政府债券。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建成以后可以收取使用费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如机场、收费公路、桥梁、隧道等项目。在这些项目修建之前,城市政府经常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的方式筹集足够的资金,建成后以向使用者收取的费用来偿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直到还清所有债务为止。

比如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就是这样一个通过不断发行市政债券建造通向纽约的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机构。对于投资人来说,市政债券的免税待遇为其提供了低风险且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

日本的市政债券则是在法律授权的前提下,由地方政府公开发行的一种金融产品,依据法律规定,市政债券主要适用于以下领域:交通事业、煤气事业、上下水道事业、其他地方公用团体经营的企业所需要的经费,财政拨款及贷款,市政债券转期、抗灾应急事业费、灾后恢复事业费以及灾害赈济事业费,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事业费或这些设施的用地费用。

由于市政债券的发行受到诸多限制与约束,而且还可能因为地方政府一时无法偿还债务带来债权人对地方性财政信用的信任危机,所以,在运用发行地方性市政债券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时,地方政府将严格控制其发行的数量及相应的风险。于是,在基础设施融资领域,就出现了另一种债券形式:公司债券。

这类做法往往有如下路径:首先以政府出资或联合出资的方式,为需要筹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或项目成立专门的公司,公司资产有具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部门的资产或项目组成;然后以公司的名义申请发行公司债券,以公司资产作为抵押或寻求担保;筹措到足够资金以后,发行公司按所签合约使用资金,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归还本金与利息。

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所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包括城市交通、电力、供排水、污水处理、路桥、教育、通讯、医院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各个方面,此类债券因其低风险、收益适中的特点,受到长期投资者的青睐。

在纽约,由公用事业部门发行的公司债券主要被用来为城市基础设施筹集资金,此类债券又被细分为四小类:电力公司、煤气供应公司、自来水公司和通讯公司,其中多数属于市政公用事业公司。

在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大阪等城市,虽然具体操作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理念和思路都与其他国家基本一致。

股票市场是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利用资本市场扩大资金来源的又一种形式。在这方面,英国是进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其在公共汽车、供排水以及高速公路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为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股份化进程,英国伦敦等城市政府首先放松各种政府管制,为进一步股份化扫除障碍。早在1985年,伦敦政府就放弃了对城市公共汽车服务的管制,为以后建立起完全股份制的公共交通企业铺平了道路,引起了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大变革,由完全国有制、市有制转变成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从国外大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实践看,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有关的基金主要包括如下三种类型:公用事业基金、股票收入型基金、免税债务基金(可分为全国市政债券基金、州市政债券基金、已保险市政债券基金和高收益市政债券基金四种)。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7

关键字: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研究

非经营性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改变一个城市市容市貌的途径,是提升城市功能,方便人们生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有力手段。近些年,随着我国很多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行配套建设。然而,这些非经营性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在不同程度上,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应创新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模式,满足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缓解地方财政的困难。

一、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融资现状

当前,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由于资金缺口大,需求紧迫。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融资模式,其主要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政融资

财政融资是指当地政府财政拨款用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工程,是为完善城市功能而配备的,属于公共事业建设,因此,由国家无偿投入资金进行建设是项目进行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财政融资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这种融资方式在近些年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被广泛的采用。但是,这种融资方式有其局限性,一方面受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处于较高的水平,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资金投入则是有可能实现的。如果地方财政紧缺,收入不稳定,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再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市政基础建设则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受财政支出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地方财政支出,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财政支出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地方财政支出,如果,地方财政支出庞大,与地方财政收入不成正比,势必会对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产生影响。如果地方政府为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而倾尽过量的财力,则地方财政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2、贷款融资

贷款融资是指由当地政府出面,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再由地方财政将贷款本息还给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也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很多地方财政受多方面元素制约,一时很难拿出充足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所用资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补足建设所需要费用。

贷款融资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常用融资渠道之一。但是,金融机构贷款给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第一,金融机构考虑到贷款的风险性,一般倾向于向营利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非营利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不愿意投入的。第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是偿还贷款的根本保障,但是,很多地方财政收入不稳定,收入少开支大,贷款偿还能力不强,降低了金融机械贷款的积极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财政融资渠道还是贷款融资渠道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融资渠道不畅通,就制约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因此,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首先就要改变当前的融资问题。

二、改变当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环境的措施

1、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地方政府的发起,无论是哪一种融资方式筹措到建设资金,最终都是由地方财政来“买单”的。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改变当前融资环境关键所在。现在的一般状况是,地方政府很难通过财政支出完备整个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所有资金,那么,政府就应积极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市场的资源分配功能,在资金筹措上做到保障工作。地方政府实现保障的功能,就要担当起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合理的协调建设项目的各方合作,对于建设项目的融资需求及时的进行解决。同时,地方政府还应根据自己的财政收入,合理的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短期项目与长期项目配合进行,资金投入大,与资金投入少的项目,交替进行。避免基础设施建设的脱节,或是一哄而上,扰乱政府财政支出计划,让地方财政面临更大的风险。同时,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将项目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公议,科学的设立合理的决策程序,实现项目建设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公开化、规范化。

2、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

政府采购制度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基调设施的采购费用在项目建设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完善政策采购制度建设,可以在基础设施采购过程中,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发挥政府的杠杆调解作用。因此,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完善需要设立专项法规,出台采购管理办法,并对实行的细节进行明确的描述与引导,尽量减少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成本。保证采购制度的执行,还应建立采购监督机构,有效的约束采购行为,监管政府采购的全部过程,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管理,并协调采购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采购监督机构用于监督政府行为,为了形成健全的采购机制,还应设立采购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市政基础设施的采购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协议的签署,采购活动的进行等。

3、吸取多方经济力量

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地方财政与金融贷款为主要的融资渠道,由于二者不同的程度上都具有某些欠缺性,因此,在资金的筹措上,应创新融资方式,吸取多方的经济力量,加入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力量中来。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项目开发公司融入建设资金是相对可取的方式。项目开发公司独立于地方政府,受市场机制影响,以追求经济收益为目的,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公司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由公司负责一部分前期的资金来源,随着项目建设的进程,政府再向项目投入资金,或是偿还项目公司的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机构应加强项目质量检查,与项目开发公司多沟通,多协调,避免由于项目质量问题,至使资金延付的问题出现。由项目开发公司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是很多城市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常用方法。

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配套建设,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离不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是很多地方政府很难攻克的难题。解决其融资问题,就要拓宽思路、大胆创新,在细化、规范化原有的资金筹措渠道的同时寻求新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利用市政债券为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初探[J].中国电子商务.2012(18)

[2]徐力.Bt项目融资方式在盐城市市政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59)

[3]单俊辉白艳娟.发行市政债券可行性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4)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8

一、江苏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成效

社会资本广泛涉足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近年来,江苏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引导和促进民间投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交通产业基金、企业债券信托产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2015年,全省公路、铁路、航道等方面民间投资近600亿元,占比达31%。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部开放,全省81家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中29家实行市场化运作,190多座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近100家实行市场化运作,115家管道燃气企业中有86家由民间资本控股,民间投资还参与投资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公共停车场等市政基础项目。在能源领域,全省50%以上的加油站、45%以上的加气站、60%以上的储油库、70%以上的光伏电站,均由民间资本独资或参股建设。在通信领域,南京、南通等城市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通过购买政府服务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免费wiFi建设。

政府融资平台发挥重要支撑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通过有关国有企业、开发园区或设立城建开发公司等方式,组建政府融资平台,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交由融资平台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政府以财政和土地出让收益为平台公司做担保,进行城建项目融资。多年来,政府融资平台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但是,近年来政府融资平台普遍遇到瓶颈制约,部分平台负债率过高、财务状况不佳,有的已失去再融资能力。

广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财政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主要是税收和征收的专项费用。包括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公共事业附加费,以及水资源费、市政设施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财政性资金。近年来,财政资金投入城市建设的比例不断增加,2015年江苏公共财政支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比重近70%。银行贷款。各地城市建设融资主要来源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贷款。由政府对融资公司授权担保,采用银团贷款、抵押融资、项目融资、金融租赁的方式进行间接融资。2015年末,在江苏省政府性债务构成中,银行贷款融资占比达51%以上。债券融资。为缓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券和中期票据进行直接融资。国务院批准江苏成为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省份,使江苏具备较大的发债自。截至2015年末,江苏省共发行47只地方债券,合计3193亿元,在债务总额中占比约为30%,有效降低了政府债务风险。信托融资。信托公司利用信托特殊的制度功能,以信托股权融资的方式募集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债券发行制度下,信托融资拓宽了发债融资机构的群体,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目前江苏信托融资约占债务总额的15%左右,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来源。股票融资。市政设施类企业具有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特征,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融资成本较低,符合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可解决公用事业类公司因盈利能力较弱而缺乏后续资金的难题。江苏现有苏州高新、南京高科等四家从事城市建设运营的上市公司,只占全省上市公司数的1.5%,未来还有巨大发展空间。项目融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是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2015年,江苏设立ppp项目专项支持基金100亿元,融资总额达1100多亿元。

二、当前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体制上。一是改革尚不配套,投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不同步,存在投资权责利脱节、财政信贷资金划分不清、整体战略规划缺乏等问题。二是政府投资职能转变不到位,政策落实存在滞后性,投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分工,投资来源多元化格局虽已形成,但各类资金在使用上仍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三是部分城建经营性项目准入门槛设置依然过高,有投资意愿的民间资本难以进入;政府引导的一些项目,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缺失、缺乏稳定的政策保证、无法保证合理盈利预期等原因,造成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高。

融资方式上。城市政府主要采用传统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其中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债券、信托资金在政府债务中的占比超过73%,其中银行贷款占一半以上。随着国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加强、银行对地方及其融资平台信贷投放的收紧,一些地方通过信托贷款、发行理财产品、工程垫款等方式进行变相举债融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和债券市场利率。

潜在风险防范上。政府债务压力持续增大,在前期城市建设中,政府以财政收入和土地作为抵押担保成立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或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募集资金,造成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务。截至2015年末,江苏省地方政府性负债率达68.5%。目前除少数城市外,多数中小城市融资平台自身经营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收益支付融资的本金和利息,需要依靠新融资、土地出让金等外部资金来补充。与此同时,土地出让收入减少与土地开发补偿成本提高等问题凸显,2015年全省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锐减655亿元,降幅达14%,未来城市在土地财政上的获益空间将进一步缩小,债务偿还压力增大。

三、国内外城建投融资方面的经验做法

有效满足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是国际性难题。难就难在如何推动在“融资―建设―偿还”循环中,实现融资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参考借鉴国内外政府融资平台的一些典型模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思路。

国外政府融资的主要模式。财政间接投资的日本模式。日本城市基础设施兼顾政策性和有偿性。政府不直接投资,而是向公共事业机构或政府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由他们进行特定项目的投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有权以债务形式举借资金,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实行计划管理和协议审批制度。市政债券融资为主的美国模式。美国各级地方政府均可发行市政债券,各类投资者均可购买。债券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固定收益的债券,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发行者的税收作为偿债的保证;另一类是收益债券,主要用于建设机场、收费公路等有固定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其偿债资金主要来源于这些设施有偿使用所带来的收益。为保障市政债券的成功运作,美国制定了一整套成熟的法律制度,设立了市政债券法规制定委员会来专门监管市政债券市场,规范债券发行和买卖行为。公私合营(ppp)为主的英国模式。1992年以来,英国政府致力于采用公私合营(ppp)方式推动私人和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利用私人资本减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成本。对于公共投资计划私人融资享有优先权,在项目初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投资范围不仅限于传统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而且扩展至医疗、教育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在减少政府财政投入压力的同时,既能避免公共产品市场供应失灵,又可防止政府过多投入产生挤出效应。

国内一些省市融资平台的主要模式。重庆模式:2002年以来,重庆市政府成立包括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地产集团、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等国有建设性投资集团。“投”采取授权经营、市场化方式运作,为市政府提供向市场借贷并快速实施项目的公司化机构,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公共领域重大项目的重要投融资平台。经过多年发展,“投”已完成了重庆市75%以上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实现靠财政投入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城市建设目标。四川模式:四川省将22家国有企业的全部股权、资产整体划入组建了四川发展集团,搭建省级综合投融资平台,并分步组建了铁投、能投、水务等九大专业平台,吸引优质资源和专项资金投入省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做出的《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在顶层设计上,加大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国有资本统筹管理、统筹运营力度,集中资源办大事,促进“资源―资产―资本”有效转化。在运营模式上,实行政企分开的市场化运营,整合政府投融资平台,实现“融资―建设―赢利―再融资”可持续发展。在项目融资方式上,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吸引民资、外资等多元化融资主体,推动间接融资为主转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多元化融资。

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一方面,政府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本,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依托政府融资平台,优先选择一些具备稳定现金流、投资规模大、合同期限长的可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合作,充分利用税收、贴息、价格、投资补助、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规范引资行为,建立基础设施投资补偿机制,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保障相关项目稳定运行和合理收益,提高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在具体操作上,灵活采用Bot、tot、pFi、金融租赁等多种方式。降低民间资本的进入门槛。加快推进铁路、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医疗、教育、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改革,为民营资本清障铺路,规范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管理,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企业化、规范化、市场化改革。对全省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专业化整合。建议省本级进一步充实交通控股、国信集团等资本实力,组建若干个千亿级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化投融资平台。市、县(市区)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整合,提升投融资平台,减少融资平台数量,提高融资平台资产质量。引进专业化人才,完善平台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督促平台公司强化自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信贷债务和资金使用情况,提高投融资平台透明度。严格控制各类城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大对融资平台债务水平的动态监测,及时进行风险预警,督促融资平台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债务管理制度,实施更加严格的债务风险管控,优化债务结构。推动融资平台调整转型,做强经营主业,有序拓展经营范围,逐步向两型产业、金融控股等领域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降低对外部资金的依赖。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9

【关键词】市政建设;维护;现状;加强措施

引言

一个城市的形象并不是靠外表形象就能体现的,还需要依靠市政建设来进行表现,市政建设的好坏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城市的大体规划。当今社会,城市要想完善其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和加强文明建设,健全市政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完善的市政设施就好像城市的一面镜子,将城市的发展状况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但是,从目前我国广西地区来看,该地区有的城市对市政建设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这是有悖于城市发展的,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

一、市政设施的含义与意义

(一)市政设施的含义

市政设施是指在政府以及法人出资金建设的公用设施其包城市道路及其设施公共娱乐设施;桥涵及其设施川卜水防洪设施;道路照明与建设公用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文明建设等设施一经破坏将受到严厉处罚。

(二)市政的意义

市政设施是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的设备当设备处于破旧、老化遭到破坏时,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沛政设施的管理与养护工作能够提此案城市建设情况市政设施管理与养护不仅关系着城市的发展还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重视市政设备的管理与养护。

二、市政设施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的会共文化设施不能够被充分的利用

虽然近几年来,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相对落后的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最终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已经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比较低,运行状况非常的不理想。有些设施名义上是文化设施,而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文化的作用。有的还将文化设施用于其它事情或者是闲置在一边。政府在搞不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最终造成了缺失与利用不能够平衡,设施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

(二)市政维护资金的配置不合理

在市政设备中其分布的范围大涉及多方面的工作我国市政维护资金的配置中一方面是对于没有直接利润的投资情况例如城市道桥建设、环境保护、绿化等等另外一种则是能够具有直接利润的投资例如城市供水、供暖、供气等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中并没有将市政设施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由于管理不当存在投入的资金的不足与浪费现象,导致市政设施不仅资金支持少,还有可能造成资金亏欠使矛盾增大。

(三)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目前,乡镇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使城市人口量不断增多始城市规划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为了满足人口需求小区面积,同时使污水的排放聚集并且增多,导致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工作影响其排水效果甚至导致排水管道堵塞、损坏而这些基础设备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就会加重损坏速度最后造成严重的污水问题给城市环境及城市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市政设施维护水平进行探讨

(一)提高维护资金投入比例

要保证市政建设设施的维护质量,就要满足市政设施维护的资金需求,只有提高了市政设施的维护水平,才能保证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才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加在市政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减轻市政设施维护的工作压力,才能保证维护工作又好又快地进行。政府部门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直接掌控者,市政设施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金源非常单一。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在日新月异,建设工程中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投入的维护费用也越来越多,这就加大了政府的资金压力,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抛弃守旧的城市建设思维,不能只靠政府投资来实现市政建设,拓宽城市市政建设的资金来源,加强与国外市政建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借鉴其好的方面,采用灵活的方式来完成市政建设,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方便居民的生活。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维护工作体系

在市政设施的维护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对市政设施要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市政设施维护的前提条件是市政建设,没有市政建设谈何市政维护?不管是什么区域的市政建设,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让市政建设能够与经济的长远发展相适应,合理地设计出符合城市发展的市政设施规划,要把重点工作集中在那些阻碍城市发展或者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方面。市政部门还要做好合理规划,杜绝重复设施建设的出现,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要将各方面的规划统一起来,预测各种市政设施之间可能出现的相互影响,从根本上降低其相互之间的干扰。

(三)市政设施资源管理

基于GiS平台对市政相关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照明、道桥、通信等各行业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以资源目录的方式分类管理各类设施,包括地上地下空间的厂站、管线以及附属设施等,全面掌握市政设施现状,系统实现设施责任监管、资源目录管理、数据动态更新维护、辅助规划分析、设施现状风险分析、综合查询统计等功能。为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管网应用等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同时实现市政设施数据的共享、交换同步,保证数据的现势性,为各专业单位、政府、社会科研等机构提供可定制化的数据共享服务支持,运营盘活资源,更好地利用其应用价值。

(四)市政公众信息服务

市政公众信息服务系统是智慧市政对外信息展示的重要窗口。系统支持各种格式的市政公用信息的即时,可对一些关键信息如政策方针、通知公告等设置审批。系统集成工作流引擎,实现城市信息传递的实时、动态、准确,保证多部门间的协同并联,具有咨询、投诉、求助、、统计、等监控和服务职能,保证市政信息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逐步建立起渠道畅通、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理及时、全程管控的市政信息管理长效机制。

(五)促进市政监管信息化

提升了市政监管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了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全面性及强制性的能力,切实对市政各行业的服务能力与水起到监管的作用。同时,顺应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加快对现有的政府形态、结构、管理和运作方式的信息化改造,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优化行政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满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提升行业监管整体信息化水平。

(六)优化会共文化设施建设格式布局

文化设施的合理布局并非是简单地均匀分布,应该做到与经济发展相配合、与群众需求相对应、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格局。在合理安排文化设施地点布局的同时,也应该优化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布局。应该对运营管理机制进行进一步创新,对社会资金参与管理运作进行鼓励。对有公益性质,又有市场化操作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政府管理部门在其建设项目竣工后,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将其管理和运行委托给社会主体。社会在政府的指导与调控下进行管理,不但能够解决政府不能直接管理的问题,同时也能使社会的管理有条不紊。

(七)利用科学手段完善明晰市政设施网格划分

在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城市市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地协调地方街乡镇等政府部门,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网格划分工作,明晰设施的管理网格。这些科学的手段包括了GpS定位技术、城市发展规划研究、城镇发展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时网格管理工作中还必须明确属地管理和收益管理的原则。属地管理原则就是以属地间的地标物为网格的划分原则,只要是地区属地内的网格问题无论产权问题如何,必须解决。利益原则则是以谁受益谁解决的原则划分网格,将利益与责任问题进行捆绑,进行管理。

结束语

市政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托于经济的发展,两者成正比的关系,经济发展得越快,需要投入的市政设施建设资金就越多,市政设施维护力度就越大,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市政设施建设,只有市政设施建设完善了,城市的整体水平与形象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程琦.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4(12):37.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政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不够。城镇总体规划没有完全覆盖到需求范围,市政建设规划不能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市政建设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不够紧密。

二是市政规划执行力度不到位。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政绩,缩短设计周期,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三是市政公用设施服务功能不完善。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陈旧,城区市政管网覆盖范围小,服务承载能力不强。平房小区公厕、公共健身区等规划建设滞后,市民出行难、停车难、入厕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四是统筹协调管理水平不高。有的城镇还未建立起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筹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涉及单位众多,建设标准不一,建设部门统筹协调难度大,监管职能不能完全履行。

二、对策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考虑提升城镇功能现实需求,尽快修编新一版城镇总体规划和市政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真正发挥规划对城镇建设的引领作用,补齐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建设“短板”。

二是要充分发挥规划部门职能作用。确保城镇市政建设公共设施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城镇建设及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都要严格按照城镇规划实施,坚决查处各类乱修乱建行为,确保城镇规划的刚性约束。

三是加快补齐市政公用设施短板。加快完善城镇管网工程,提高承载能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居民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