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十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十篇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29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1

把有机农业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模式。有机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态环境为背景,以有机农业为依托,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度假等广泛参与形式的新型旅游形式。通常有机农业旅游的内涵有四方面:一是到生态环境中旅游;二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以有机农业为依托;三是促进有机农业、农业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提高旅游的参与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感悟中感受愉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国一度兴起的城里人到农村“住农房、吃农饭、干农活”就是体验式旅游的雏形。人们开展旅游活动大多是为了扩展个人视野,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或者获取个人生活范围以外的信息。

有机农业生态体验式旅游适时填补了都市人“回归田园、回归内心、回归原真”的“回归”情结需求,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可以给人们提供一方净土放松心灵、感受自然。有机农业可以融入沟通、互动和消费等体验方式以及精神享受,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体验式旅游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一、无锡有机农业体验式旅游的现有产品类型

无锡“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指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展现无锡“岸青水碧、蔬果飘香”的江南鱼米之乡农业特色,依托我市丰富的自然山水和农业物种资源优势,建设一批以产业发展为基础,集生态、文化、教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农业休闲基地,实现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适应市民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无锡旅游要以“旅游城”建设为目标,以发展定位为统领,以发展战略为抓手,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无锡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无锡成为“最适宜旅游休闲度假”的国际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无锡应打破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实现和谐共生、成就新型农业特色示范,加快城乡一体化先导示范镇建设,打造一批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推进健康、养老、旅游等生活服务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有机农业,并打造有机农业的多功能景观,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对有机农业文化性、娱乐性生活的多维体验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发娱乐主题的休闲旅游。

目前无锡市正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到2015年,基本形成锡东生物农业、锡西优质果蔬产业、锡澄高效设施农业、宜南特色精品农业和环湖休闲农业等五大现代农业板块。但高品质的有机农业资源仍未得到有效开发,产品同质性高、功能单一、档次较低;目前供应的有机农业产品结构单一,经营粗放,档次偏低,缺乏精细化经营;现有产品多打观光牌、生产牌,配套设施少,游客往往乘兴而来、阑珊而归;目前已开发游憩产品以同质性高的农家乐为主,缺乏更加深化的娱乐、休养、运动、消费等游憩功能。仍停留在对休闲农业资源的低层次运用,不够重视生态融合。

据初步调查,目前无锡市以有机农业为主题的产品类型如下:

(一)主要依托农产品销售

如龙寺生态园,主营采摘茶果(杨梅、水蜜桃、醉李、枇杷、葡萄等)、湖边垂钓、品尝太湖美味、木屋品茶等项目,附带烧烤欢聚、CS拓展、帐篷野营。另外还有阳山村、天蓝地绿休闲农庄、“尚田”农业、“好壹家”主题农园等。

(二)主要依托旅游

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养殖、素质拓展、会议服务、运动(有氧跑步,田园骑行)、写生等项目。如红沙湾农业观光区,作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无锡市乡村旅游示范单位,主要种植茶叶、枇杷,采摘、烧烤、农家乐。

(三)依托自然资源、地方文化

如马山古竹村,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近有湿地、远望青山,毗邻灵山景区,设有精品民宿,农家餐饮,地方名俗文化体验等项目。雪浪山生态观光园,以薰衣草观赏为主;山联村挖掘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旅游景区;鸿山都市农业生态园,突出“泰伯故里”、吴文化发祥地的亮点等。

(四)依托农业文化、科普

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以农业文化、科技、产品、模式、展示为基础平台,主要经营亲子体验、政商会务培训、生态采摘等农业旅游产品。

(五)主要依托房地产开发

如“田园东方”,国内首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在农村融入都市文化,适应城里人体验农趣的市场需求。(图1)

二、有机农业体验式旅游的类型

有机农业带给旅游者带来最高层次的享受是深度的互动体验,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探索,是身体的调养与心灵的愉悦,我们将这些非物质的感受统称为“生命感悟”(启示),如个别领先的有机农业推出的“佛法农禅”(例如:有田)、“慢生活”。

游客的体验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称为“4e”(entertainment,education,escape,estheticism),即娱乐、教育、逃避与审美。游客离开日常居住的环境(逃避现实),接受不同文化与异域风情的洗涤(审美),尽情享受休闲时光(娱乐),并通过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心灵感受,获取精神的成长(教育)。

(一)娱乐体验

娱乐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愉悦身心的方法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旅游体验之一。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节庆活动、历史文化,在有机农场可以打造多元主题活动,游客可以与家人共聚天伦,与朋友谈天说地,在不同乐趣中放肆快乐。游客通过观看各类演出或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在工作中造成的紧张神经得以松弛,让会心的微笑或开怀大笑抚慰心灵的种种不快,从而达到愉悦身心、放松自我的目的。

(二)教育体验

游客在旅游中见识到的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点,总会以其独特的自然知识或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高超的技艺等令人耳目一新,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融入旅游的全过程当中。有机农场面向核心家庭开展了形形的亲子活动。来自城市的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栽种、采摘、烹饪等环节,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劳动的艰辛,体会植物成长的点滴。游客在田间尽情呼吸新鲜空气,品尝自己亲手种植的纯天然绿色蔬菜等食物,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管理知识,并在亲自躬耕于农田时体会到种植和收获的乐趣。

(三)逃避体验

工作的压力、日常生活的烦恼、人际交往的复杂、生活空间的拥挤与喧闹使人们希望能定期到尚未城市化的地方修心养性,忘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寻找生活中另一个摆脱束缚的真实自我,远离都市,与田野、清风为邻,净化身心灵。近几年农家旅游的出现客观上满足了游客的这种需求,到农家体验田园生活,可以使游客在相对淳朴的人际关系中放松自我;在与自然、田园零距离接触中体味陶渊明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在平淡、与世无争的状态下重新发现人性的美好。

(四)审美体验

美好的事物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游客在感受名山大川姿态各异、人文建筑的高超艺术之美时,就是获得从身体到精神的放松、通畅、忘我感觉的过程。乡村建筑、稻田、菜园、花田、鱼塘等农村元素,以其独特的色彩、肌理、线条、尺度,都能给都市人提供别样的形式美感受;田地劳作、渔舟晚唱、节日喜庆等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又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表现美。

三、有机农业体验式旅游规划与发展的方向

有机农业旅游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与本质表现,比如乡土味、文化味、人情味,这三种味道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强调有趣味,包括趣味运动、趣味教育、趣味劳动、趣味营销等等,只有趣味性在各个环节得到体现,才能调动顾客深度体验的积极性和快乐感。自然就能达到“值得回味”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促使消费者做一个津津乐道的义务宣传员,能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并最终促成回头消费的目标。

(一)发展目标

提升一个有机农业体验式旅游的功能与品位,大致有六个方向,一是山与水的交融,这是满足空间审美的主观性与普遍性;二是城与乡的互动(城乡要素的对流),这是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性与重塑性;三是动与静的结合,这是统筹乡村休闲的舒适性与趣味性;四是古与今的对话,这是保持文化传承的连贯性与鲜活性;五是中与西的合璧,这是匹配信息社会的时效性与开放性;六是情与景的升华,这是掌控细节处理的艺术性与灵活性。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服务的个性化、灵活化,以及更多的体验和参与。有机农业旅游开发在吃、玩、住、行、养生、运动、教育等方面,如何更好地增加体验值?有机农业的规划开发,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传统景观。将“农业资源”和“体验经济”相结合,从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和定位等方面,为目标客户设计个性化消费特征的旅游产品,以适应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

1、从资源中转化价值:无锡“山、田、湖、城”的基底上,有很多珍贵的资源。如“隆元”、“太湖明珠”等知名地方大米品牌;“长江三鲜”、“太湖三白”和“韬湖鲜”为代表的优势水产品产业集群;阳山水蜜桃、马山杨梅、璜土葡萄、阳羡茶叶等规模化优质茶果产业;无锡太湖花都、锡山高科技园、阳光农林、红豆杉科技产业园、农博园花卉市场等。因此,立足无锡“鱼米之乡、江南水乡”的传统农业特色,注重挖掘和弘扬江南鱼米之乡的农耕文化资源的积淀,注重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教育、休闲等功能,形成一批森林和湿地生态景观、休闲体验农庄、乡村度假基地、农业科普基地,充分展示现代有机农业新形象,吸引市民前来体验旅游。

2、从趋势中把握方向:无锡已经告别资源依赖的时代,深度体验之外更需要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回归。旅游已被提升为转换心境的生活必需品,产品的供给亦应随之走向精神层面,关注外在景观的基础上、注重文化内涵、回归人性成长,从视觉感官升华为精神感悟――关注人文回归层面需求,从大众走向小众――关注细分市场及潜力市场。比如瞄准家庭市场,围绕亲子活动、儿童教育等目标开展亲子DiY活动:陶艺,扎染,绘本阅读,烘焙,烹饪,艺术手工课(树叶、果实),涂鸦,或者以动物,植物,农业,儿童训练营等主题教育。

3、从市场中挖掘机会:充分深挖增长市场、积极引导潜力市场。分析客户群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等,了解他们需要吃什么(农家饭、下午茶),需要怎么住(酒店、民宿、帐篷,是否过夜),喜好什么活动(农事体验、观光、采摘、运动)。注重互动及体验的核心家庭,偏好商务度假的政企团体、青睐个性休闲的青年情侣;潜力市场包括,期盼颐养天年的财富长者,关注健康有机的养生之客,需要社交休闲的商务精英,热爱文化体验的国际游客。

4、从产业中延展题材: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需求开发旅游,兼容历史,并蓄文化,融合自然,将一切吸引元素打包为可销售的产品,如亲子运动,主题游乐,品质会奖,自然感知,精致度假,健康疗养,科普体验,有机食品,企业培训,文化休闲,高端运动,私人社交。

(二)资源评价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首先掌握游客的基本信息,包括游玩次数,距离,交通工具,游玩目的,人数,年龄,文化程度,然后理解游客对景区满意的地方,需改进的地方。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景区的资源吸引力、市场影响力,以科学地实时调整开发项目。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2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专家有来自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部分企业代表50余人。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据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齐飞所长介绍,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经突破334.3万公顷(含小拱棚),全国人均占有设施面积25m2,总面积居世界前列,已成为设施园艺大国。其他与会专家也根据自身研究领域,结合研究、推广、经营经验,就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开诚布公地、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所感所想、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设施农业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专家指出,制定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分必要。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明确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区域重点和主推技术、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制定好规划是推动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规划要与相关的农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特点、区域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顺应现代农业新的发展形态,科学谋划设施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专家提出,人才培养是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成效的重要突破口。加大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一般农民来说,从大田生产到设施生产是一个大的跨越,必须通过技术培训,使农民适应新的种植方式和生产手段。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长吉副所长,提出了编写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材料的大纲。专家们指出,要明确培训教材的使用对象是农民,培训教材应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图文并茂,结合实际技术问题,解决农民日常生产中的问题和需求。专家建议注重培养设施安装、环境调控、栽培管理等方面的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建立专业的设施农业培训网站和设施农业培训机构,组织并鼓励企业进行设施农业的理念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重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8-0297-0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始终围绕“农业资源调查—区划规划—战略研究—试验示范—项目实施”这样一条主线,发挥了基础性、前瞻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由于区划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其阶段性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的30年,区划工作出现了大起大落,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机构改革,区划工作受到较大冲击,其中省、县(市)级区划工作表现的尤为突出,有的已名存实亡。机构调整,经费断流,人员减少,科技人员流失严重,整体素质下降。区划工作主业不突出,方向不明,任务不清,业务经费匮乏,导致区划队伍不稳,已适应不了当前形势的发展。在“十二五”时期,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占位,开拓创新;构建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长效机制,保障区划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十二五”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新机遇

1.1发展观的转变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全国从上到下各地区各部门都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改变了以往粗放、落后的发展观念,树立以资源调查为依据的科学决策理念,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100美元,初步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具备了进一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是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强农惠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三农”发展的方法手段将更加科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将持续优化[2]。

1.3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由分散式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已不是简单的再生产,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已由产品竞争进入到产业链竞争,需要有创新的发展模式。农业与工业、商业结合,从产品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1.4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资源配置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农业区划工作和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转变过去单纯依靠农业自然资源和地貌特征进行分区,区划的领域在纵向和横向上不断拓展,研究进一步细化,不仅要考虑农业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区划工作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更加密切,在综合区划的基础上,开展产业、产品和国土功能区划,区划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

1.5建设重点的转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探索不同区域新农村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应具备基本条件和建设重点,推进速度及如何分类指导;二是科学编制新农村发展规划。发挥资源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针对不同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农业生产条件、生产力布局状况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提出具体改造和整治方案。组织和举办规划编制培训班;三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研究工业反哺农业,发挥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作用,工业装备农业、改善生产条件。研究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和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农产品流通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耕地资源保护、中低产田改造以及节水农业发展的配套技术及相关政策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发展机制研究。

1.6发展理念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大力提倡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观,转变过去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采用绿色GDp评价经济发展,促使循环农业兴起。农业已成为与资源环境最密切的产业,区划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积极探索不同区域建立循环农业和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研究和组织实施节地、节材、节水、节能和节种、节药、节肥、节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建设循环农业研究示范区。

1.7区划工作技术手段的转变

“3S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技术方法。农业资源区划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数据深层次挖掘、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区划指标确定、划区以及成果表示的过程。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技术的3S,其应用可贯穿于农业资源区划的整个过程,表现出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技术支撑能力增强,进一步细化、精确化和现代化。

这些转变,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领域更宽、研究更深入、任务更繁重。有些工作从表面看,虽然超出了区划工作的范畴,但从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以及区划发展深层次上看,又都是区划工作和区划研究所离不开的。区划工作与具体部门工作的界限越来越交叉,这也是区划学理论和学科发展所决定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键要发挥好区划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

2“十二五”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伴随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区域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掀起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农业的热潮。要求资源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资源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生产布局、经济结构优化,人与环境和谐,经济增长,社会富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2.1建立区划工作业务化运行机制

业务化运行机制的建立,可以确保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长期平稳发展,工作任务进一步具体化、专业化、明确化,有利于区划系统的管理、区划队伍和人才建设;有利于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职能发挥;有利于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宏观决策服务。

2.1.1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系统业务化运行机制建设。建立省、县(市)2级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网,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对耕地、草地、林地和水面进行定位、定时系统化监测管理,如耕地面积、土壤性状、面源污染状况、作物布局、长势、病虫害、干旱及洪涝灾害、粮食产量进行监测、预测和信息管理,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科学准确信息。作为日常工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

2.1.2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机制建设。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是农业方面一个庞大、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农、林、牧、水、气象、土地等各项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信息资料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资料。该项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这项工作为农业区划、编制各类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重要支撑。该系统建设是农业资源区划的基础性工作,属公益型非营利性质的,对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2.2面向生产实际的服务机制建设

农业资源区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性学科,要确保区划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搞好一个贴近两个面向,一个贴近是指紧紧贴近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热点及难点问题,两个面向是指面向农业和农村生产实际,面向政府决策层。2013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提出发展战略和规划,探索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新农村建设布局、规模、村落形态、民居与生态环境,依据不同区域自然状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条件,提出新农村建设方向、模式和实施措施。按区域差异性分区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有序、高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就是与政府日常工作、企业和广大农民相结合。

2.3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区划工作的长期课题

区域经济发展是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只有结构优化,才能使功能增强,经济增效。无论是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经济由无序化向有序化发展。区划部门正是依据国际、国内2个市场和2种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经济、资源和技术优势,合理调配生产力布局,使资源由效益低的部门或区域向效益高的部门或区域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4开拓创新,建立区划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开拓创新是区划工作的动力和生命力所在。研究手段创新,积极将电子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区划研究和工作中,定性与定量化研究相结合,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工作思路创新,立意要高,跳出农业谈区划,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分区划片,充分考虑国际、国内2个市场和区域发展规律,综合分析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影响因素和农业多功能问题。研究领域创新,在资源调查、区划、规划的基础上扩大到整个国土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当前,重要的是加强综合研究,综合的本身就是创新,加强区划成果的应用和示范区建设,搞好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技术集成应用。

3确立发展思路,开创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区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该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农业综合研究,切实发挥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作用,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积极开展农业遥感技术研究,推动以耕地为主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作物估产、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等业务化运行;加强农业功能区划的研究,科学把握农业多功能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发展变化趋势,客观区划与优化配置农业自然及社会资源,明确不同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发挥吉林省农业资源优势,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4];深入开展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推动吉林省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5];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和专题联合攻关,为粮食生产和高效农业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农业现代化研究会这个平台,搞好学术交流,强化区划工作功能,扩大区划工作影响。

3.1区划工作三大支柱体系的职能作用,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农业综合研究在基础性、综合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上取得了更大成效。省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和在社科领域研究都取得了明显突破。近2年,为了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向政府部门提出的调研报告和建议得到省委书记和省农委主任的批示和采纳;二是吉林省农业遥感中心工作进入业务化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在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位一体”的科研业务框架,为区划所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更宽阔的道路。

3.2科研水平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近2年,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不动摇。全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贴近生产、贴近“三农”,承担课题档次不断提高,成果份量进一步加重。完成农业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重点课题。仅2011年就有5项课题获奖,其中4项获吉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优秀成果奖。

3.3遥感业务化服务步入正轨,运行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遥感中心定期做出农情分析,将结果上报给省政府和省农委,为各级领导提供了适时、准确的农情信息,给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二是进行了遥感估产,得到了省政府、省农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积极做好吉林省农业遥感监测工作,争取为将来全国区域农业遥感工作提供服务。

4做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措施

(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要有超前性,还要使区划工作与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当前热点工作相结合,为领导宏观决策搞好服务。

(2)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是提升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水平的不竭动力。

(3)抓好稳定、构建和谐是促进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充分发挥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学习,更新业务知识,是培养农业资源区划综合研究人才的必然要求。

(5)加强农业资源区划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留住人才和重用、提拔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与各省(市)农业区划部门及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推动农业资源区划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5参考文献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6):1-2.

[2]刘北桦.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科学谋划“十二五”及2011年农业资源与区划工作[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3):1-7.

[3]梁自力.运用3S技术开展新一轮农业资源区划的思路[J].大众科技,2011(8):154-157.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4

1、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主题,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资源变资产、使用权变所有权、智力变资本、农民变市民进程;着力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和机制,促进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共建;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发展经济,产业富民;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

3、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

一、

二、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17.5:58.6:23.9调整为7:63:30;GDp每年增长15.5%以上,达到70亿元以上,实现五年翻番,跻身全省30强;人均GDp达到2.15万元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每年递增15.5%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城市化率达到40%以上,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40%以上;万元GDp能耗减少20%,CoD排放控制在6200吨以内,So2排放控制在4800吨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农村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能力较大提高。城乡群众达到“五有”,即“发展有路子、就业有岗位、增收有来源、居住有房屋、生活有保障”。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实现一体发展。

4、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规划满覆盖,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和科学编制规划的有效机制。按照“三个集中”要求,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规划制定、实施和依法监督、管理。

5、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专项功能规划。合理界定区域功能和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特色,制定城乡经济、社会、产业、文化、卫生、教育、人口、基础设施、区域发展和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资源共享。

6、完善小城镇和工业集中区规划体系。突出抓好**镇、**镇、**镇、**镇等重点小城镇和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小区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小城镇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小城镇、工业园区对农村的吸纳和带动作用。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7、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以上。到**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达到35户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6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10亿元以上,增加值实现31亿元以上。创新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北部工业新城”,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特色产业培育区、技术创新的“硅谷”,到**年,“工业新城”工业产值占全县的80%以上,利税占80%以上。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围绕新型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四大特色产业,以项目为依托,以投资为抓手,加快产业互动和协作步伐,巩固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扶优扶强扶大,强化对企业服务,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做响品牌,着力打造“旗舰企业”。抓好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工作,在招大引强、招强引优上实现新突破,在重大工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资源开发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8、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长5.5%以上。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努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引导企村联结,推进产业基地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大龙头带大产业、大产业强大龙头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完善股份合作、二次返利等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户、企业、专合组织多方受益的高水平产业发展体系。到**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力争达到30亿元以上。推进农业招商引资,探索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工业化生产、公司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围绕六大支柱产业,不断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狠抓产业化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突出抓好现代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上档升级。加强现代农民培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进智力资本化。

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三产年均增速达15%以上。完善彭祖山旅游发展规划,三年投入3个亿,全力打造彭祖山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做大旅游地产,以广州恒大集团项目为重点,带动我县黄龙溪片区(武阳乡、皇陵乡)建设,打造北部旅游新城。深入挖掘“长寿文化”、“忠孝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彭祖山、李密故里、汉崖墓、农家休闲、农业观光、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大旅游格局。加快城乡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建立城乡现代商贸服务流通体系,建设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推进农村供销合作社开放办社。推进超市进农村,构建为农民服务的流通网络,促进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销售。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功能。

10、加快重点小城镇改造和建设。加快中心城区、重点小城镇、中心村建设,加快城乡对接,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共享,增强城镇对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能力。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到**年每个建制镇都有1个标准的集贸市场。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理念回乡创业,从事农业规模生产或经商办企业,繁荣城镇经济。到**年,全县城镇人口5万人以上的达到1个、3-5万人的达到2个、1-3万人的达到3个。

11、构建城乡快速通道。大力实施公路“通达工程”、“通畅工程”,在改造现有道路的基础上,重点拓展县、乡、村水泥(沥青)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建设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系统,搞好乡村客运交通工作。到**年,乡镇全部实现通油路和水泥路;村道通达100%、畅通达100%。

12、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户办工程和新村工程为载体,实施山、水、田、林、路、气、电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水毁修复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和囤蓄水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红层找水打井工程和集中供水站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到**年,解决1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90%以上的村民实现安全卫生饮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50%以上。

13、加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鼓励农民跨乡镇、村组到农民新村规划区建房,力争到**年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5个、试点村10个、重点村30个。抓好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大力实施“七改八配套”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规模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到**年全县新建沼气池达到16000口以上。加强生态建设,巩固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到**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四)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14、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调整教育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农村学生向城镇(工业集中区)集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到**年,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达到省定标准。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逐步形成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相当的发展格局。实施“农村教育和培训工程”,到**年,全县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就业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切实解决偏远乡村儿童上学远、农村“留守儿童”读书难问题。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以城带乡教师互动机制,改善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完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办好济困助学中心。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

15、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为主干,村、社区文化带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完成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促进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到**年,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强力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到**年,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入户率达60%。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貌。

16、建设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大力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机制。实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建制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村卫生站能满足村民日常医疗保健需要。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体系,加强药品市场管理,保证农村用药经济安全。建立农村公共卫生预防控制监督体系,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17、建立城乡一体的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促进农业、农村的数字化、信息化。到**年,所有乡镇建有便民信息服务中心,宽带到村率90%以上,80%的村建立信息服务点。

(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18、建立城乡一体的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医疗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年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对接的有效途径。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救济救助制度,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城乡特困人口救助、五保户供养救助、优抚救助、社会福利救助等制度。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到**年集中供养率达30%以上。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激励扶助机制。

19、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实行城乡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的“五统一”制度,废除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平等,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到**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

20、切实保护城乡弱势群体。切实抓好惠民项目,深入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加强“五大援助中心”建设。积极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切实解决“零就业”家庭、低保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困难家庭等就业问题。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建立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

(六)在融入成都、一体发展上率先突破。

21、主动对接,加快融入成都。充分利用**交通、区位、资源优势,以成都市的配套区、休闲区、服务区、度假区为定位,以**、黄龙溪片区为突破口,以南河大桥、东干线拓宽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缩短与成都的时空距离,不断培育和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接大都市辐射的能力,推动城市能级快速提升,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汇聚,从规划、交通、产业、城市发展等各个领域全方位融入都市,在融入成都、一体发展上率先突破。力争成为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试点县。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试点近期工作重点

22、在统筹城乡重点规划上实现突破。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彭祖山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黄龙片区总体规划。

23、在调整完善城乡产业布局规划上实现突破。科学定位城区片区、北部片区、黄龙溪片区三个重点区域的区域功能和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特色。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灵石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引导城区工业向省级经济开发区(**)集中;加快黄龙溪片区北部旅游新城建设。

24、在融入成都、一体发展上实现突破。抓住成都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加强与新津县规划、产业对接,以新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北部工业新城建设,力争将北部工业新城纳入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范围,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新突破,把北部工业新城打造为融入成都的平台和桥头堡。以三产、房地产为重点,加强与双流县的规划和产业对接,加速黄龙溪片区北部旅游新城建设。

25、在集中安居上实现突破。结合全县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依托城镇、省级经济开发区、农业产业化基地,打破乡镇、村组行政区划,制定城镇居民、征地拆迁农民安置小区、新型社区规划,加快制定推动农民跨区域集中的措施和办法,鼓励农村居民到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创业居住,提高农民市民化程度。统一安置征地拆迁农民,农民建房必须进入新村规划区内。启动城镇低收入群众、城镇住房困难群众、进城务工农民、征地拆迁农民等四位一体的集中安置公寓建设。以**镇为试点镇,实施农民集中安居工程,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集中,向

二、三产业转移。

26、在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上实现突破。按照“占一补

一、占补平衡”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满足工业和重点项目土地需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服务体系,制定鼓励土地规模经营优惠政策,各乡镇确定1—2个村,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向工业、农业、三产流转试点工作。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

出租等形式参与产业开发。

27、在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征地拆迁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上实现突破。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征地拆迁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设一批全民创业园、全民创业小区、全民创业街道,推进全民创业。做好征地拆迁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28、在农村社区试点和村改居工作上实现突破。依托城镇、省级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等具有一定产业支撑的地方,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对成建制且城镇户籍数在1000户以上的或不成建制但居住比较集中达到1000户以上的要建立社区。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配套完善办公和服务用房、水、电、气、通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区自我服务管理功能。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

29、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按照城乡统一原则,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凡在城镇内有合法固定居所、相对稳定收入或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本人自愿,可为本人及家属办理迁移手续;被征地拆迁农户原则上安置到城镇社区居住并落户;鼓励农村居民向县外迁移。

30、鼓励农村居民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城镇集中。对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到城镇购房入户的农村居民,由所在乡镇政府、村组给予一定经济补偿,主要用于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后的社会保障;在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按政策规定申领《再就业优惠证》;首次在县内城镇购房的,持有效证明,由县政府按所收契税县级留成部分全额给予补贴,在办理房产登记时免缴交易服务费和登记费,办理《房产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时只收取工本费;子女就学,享受所在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并可凭有关证明依政策享受“两免一补”。

31、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或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托管、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多种形式将土地向农业产业化项目、种植养殖专业大户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组织土地置换、流转或用于公共设施等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推进使用权变所有权,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32、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探索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开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贷资金需要。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合作建立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组织。林业、房产等产权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农民以林权、房产等进行贷款抵押担保的方式。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展适合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险业务,积极争取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

33、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开发模式,推进资源变资产。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三个继续高于”的要求,健全农业补贴制度,确保投入稳定增长。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重点增加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农业直接补贴、农村公共事业等经费。县财政要设立专门资金,采取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

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措施

34、强化认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全面小康的实现,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站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着眼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力推进。

35、合力推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政研室。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审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开展,及时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目标责任制,实行专项目标管理。各乡镇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组织实施。县级各相关部门要恪尽职守,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积极探索行政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服务的途径和办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带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理论课题、实践课题调研,确保调研质量、注重成果转化。县目标办、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建立健全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及时督查并通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展情况,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36、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行专项目标考核,本方案确定的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措施落实等(具体见附表),由县级有关部门负责,限期完成。各部门要做好已出台有关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对接工作。

附:**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分解表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5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前两次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没发生改变,但所要努力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个坚持。“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反映了我国是农村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在一个农村人口大国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我国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我国现代化。

三个推进。首先,“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建议不仅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提出了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我国这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所以必须提高农业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

其次,“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增收难,主要在外出就业难、务农效益低,必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而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从开拓农产品市场到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体现了农产品市场化的方向,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第三,“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与“十一五”相比,“十一五”规划仅是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而“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而且指出了要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进行,既在城乡统一规划中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两个亮点。在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部分中,有两个亮点。第一,关于农村。“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且指出“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土地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必须是流动的。农村土地必须流动起来,而且城市和农村要建立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这些标示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还指出“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在征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中更加重视农民的利益。

第二,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凡是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都可称为社区银行。2007年在我国开始村镇银行的试点。“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这说明我国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6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逐年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但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村寨建设由于没有规划引导,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党的届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就为我们全面推进农村建设和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中国近代有一位很有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乡村建设实验者,名叫卢作孚。他是继孙中山提出“现代化”概念后,明确提出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内容和途径的第一人。1927年他在嘉陵江边北碚这个偏僻小镇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梦想“将乡村现代化起来”,“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以供中国“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经营的参考”。这在当时是很难的,但他的实验却成功了,他使北碚这个民国初期盗匪横行的西部封闭小镇大为改观。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制作的世界地图所标示的中国城市只有三个,其中一个就是北碚。近代中国人尚且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和雄心壮志,现在,我们的各级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更应该把农村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下面,我就全州村级规划编制与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分析现状,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村级规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原因,当前,我州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相对城市而言严重滞后。从整个农村来看,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村建设发展与规划滞后的矛盾、农民素质提高的需求与教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劳动效益低下的矛盾、大产业建设与小生产单位的矛盾、生产规模化与土地使用权分散的矛盾、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农产品丰富与加工薄弱的矛盾、农业生产风险与保险的矛盾、农业投入不足与生产发展需求的矛盾、村级组织现状与基层组织建设要求的矛盾等等,特别是农村建设发展与规划滞后的矛盾尤为突出。村寨从空间分布来看,显得极度分散;从时间坐标来看,也超出了历史与社会发展所能容许的分散程度,其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我州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而村级规划滞后问题已越来越影响、制约着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规划指导,村寨布局小而散并且建设无序。改革开放以来,我州农村住宅建设呈加快趋势,但只见新房、不见新村,见了新村、又不见新貌的问题比较突出。全州村级整合后共有1097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又有若干个自然寨和居住点,有的行政村自然寨和居住点甚至多达几十个。由于村寨布局分散,规模不一,无序发展,占用了不少良田好土。现在的农村,千亩甚至百亩连片的地块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产业的规模经营。二是住房形式单一,村寨设施落后并且各种浪费都很严重。建新房是农民人生中的大事。过去,对农民在建房方面的政策比较宽松,加上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导致不少农户在过去50年间修建了3代甚至5代新房,到目前还在沿用功能明显不合理、建筑形式又十分单一的住房。时至今日,在广大农村,农民成家要建新房,分家也要建新房,而建新房就得寻找新的宅基地,一轮接一轮的农房建设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很多农民则被这不断拆建的房子拖累了一辈子。三是基础设施匮乏,村寨环境恶劣,公共服务滞后。由于没有规划引导,村寨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供水、排污、电力、绿化等配套性和共享性差,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等现象。许多村寨至今尚未消灭露天粪坑,“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成群”,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四是缺乏产业规划,特色优势产业难以形成。农村以村为单位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主导产业难以确立,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

上述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严重影响了我州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严重阻碍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村级统一规划与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塑造科学合理的村庄空间布局形态、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统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民生项目,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通过开展村级规划,与农村群众共商农村发展大计,向农村群众展示新农村建设的壮美图景,有利于调动农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建设新农村的良性机制。对于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布局村落、指导农村各项建设活动、促进农村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村级规划是加快农村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村级规划必须先行。我们开展的村级规划是综合性的规划,通过村级规划,统筹各行政村的各项事业发展,重点对各行政村的村庄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去年7月,我州就已经着手部署这项工作,并拨出专款30万元在兴仁县新龙场镇启动了村级规划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开展对全州所有行政村的村级规划编制工作,我州在省内还是第一家。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村级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集中精力抓好村级规划的编制和建设,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二、精心组织,严格要求,集中力量抓好村级规划工作

现在,国家和省都还没有正式部署村级规划编制工作,我州先行一步,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州目前正在开展的农村危房改造是一次提升农村居住条件的契机,需要我们对村级进行科学规划,对农村建房进行合理引导。二是国家正着手安排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试点工作,试点取得经验后,国家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我们先搞规划,就可能抢占先机,争取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工作在我州实施。三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制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建设、农业产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这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历史性机遇,我们率先编制村级规划,就可能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推进农村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我州相当数量的自然村寨生存环境恶劣,已不适宜人居。通过科学规划,我们就能创造条件,推进这类村寨实现合法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整体搬迁,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为此,州委、州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在全州开展村级规划,用1至2年时间,对全州所有的行政村逐一进行总体规划,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村级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针对各村的具体情况,突出各自特色,科学合理规划。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开展村级规划工作的意见》(州发〔2009〕5号)和《黔西南州村级规划技术导则》,尽快组织规划设计单位和相关部门,认真编制村级规划,切实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

村级规划要实在、管用,力求做到:一是必须是农民看得懂的规划。规划文本要力求简明扼要、规范翔实、通俗易懂,充分体现广大村民的意愿,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主体、唱主角,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二是必须是村级组织用得着的规划。规划要切合本村实际,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确保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使我州广大农村在规划指导下,实现科学发展。三是必须是政府管得住的规划。村级规划是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依法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村级规划经县级政府审批后,县级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规划办事,在农民宅基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要严格审查、审批,确保农村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进行。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村级规划工作圆满完成

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村级规划工作,把村级规划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把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作为整合资源、规范建设、谋划发展的过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按时限和要求圆满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村级规划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来部署,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落实,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为扎实抓好村级规划,州里成立了全州村级规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相关职能部门抽派人员专门从事村级规划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加强沟通,搞好衔接,密切配合,确保村级规划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市)要成立行政、技术两个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督促各乡(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各乡(镇)要积极主动,协调配合,为规划编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抽调精干力量,结合县、乡发展定位和本村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帮助各村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为村级规划编制奠定基础。在外业测绘期间,要安排必要的工作人员配合外业测绘和开展基础资料调查工作。各村要积极主动,不等不靠,抓紧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建设管理机构,配齐配强专职村级建设管理人员,每个村要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村级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二要强化技术指导。村级规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州、县(市)村级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农办、扶贫、发改、规划、建设、环保、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要加强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围绕各村的具体实际,结合各村的具体特点,研究确定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和政策措施。村级规划工作涵盖面广,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要注意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注意听取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的意见,注意听取村级组织和农村群众的意见,注意听取广大乡(镇)干部的意见,精心编制,反复讨论,充分论证,确保规划真正集中民智、关注民生、体现民意、符合民心。

三要保障规划经费。州委、州政府决定,筹措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村级规划。同时,州财政今年安排100万元,作为村级规划工作经费。各县(市)和乡(镇)也要安排用于村级规划的专项经费。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努力为村级规划提供资金保障。这里要特别强调,各地在开展村级规划工作中,不得向农民摊派,不得增加农民负担。

四要严格规划管理。要注意搞好村级规划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村镇建设等规划的衔接,规划成果要进行公示并经村民大会讨论同意,由乡(镇)政府报县(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一经批准,就是本村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要严格规划管理,不能因领导注意力的改变或人事变更而随意更改规划,更不能抛开规划自行其是。在村级规划范围内,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实施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划;村民新建、改建住宅,必须严格按有关报批程序申报,乡(镇)政府依据规划进行审批后,才能开工。要依法查处农村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确保农村各类建设合法、规范、有序进行。国家、省、州等各级安排的支农项目,也应在村级规划确定的原则下进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要推进规划实施。村级规划编制后,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规划能够实施、实施得好。为此,规划一经村民大会审议通过,并报经批准后,各乡(镇)就要指导各村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合理使用支农资金,强力推进村级规划的实施。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整合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村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实施规划建设的投入体系,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推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7

一、生态环境规划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

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注重生态农业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正如世界观察者研究所所长华思特・布朗先生所说“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规划,这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矛盾转向和谐。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农民的自由限度

正确认识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自由度定位,是搞好农村战略规划,建设好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战略规划要注重生态规划的现实性、农民的接受程度及积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

合理定位环境规划,这既是一个基于系统角度对农村规划的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更是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取决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愿望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创新体制和立法,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防止人为因素过渡干扰使目标明显脱离实际,使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脱节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冲突。目前在如何规划管理中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农村规划是农村自己的战略行为,是生存中的选择,农村规划系统功能的形成是各个乡村独立进行战略规划的自发结果,而不是系统设计的结果,这种观点强调规划中农村发展的自生秩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建设的有效规划和实施,有赖于政府设置和管理,这种观点强化管制。从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的自生秩序和管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现阶段我国新农村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应采取自生秩序,政府引导、分层管理、制度监督、政策扶持、资助介入、生态补偿等手段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制定好的政策,尽快建立资助、补偿机制,推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多种发展模式,让农民有多种参与生态保护工程的选择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府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农科研究单位,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投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用投资的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形成。第二,强调新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不排斥古典民俗、民风,不在新与旧生态之间形成强制性区隔,形成僵化的区域等级和强制规划措施,不能因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向农民施加负担。要剖析不同地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多推广增加效率的低技术解决办法,诸如生态农业以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在水稻田中养鱼,在茶园内养鸡放羊,可循环利用排泄物为肥料,并通过它们对害虫和杂草进行控制以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黄土高原可推广日光温室能―沼气池―猪圈―厕所―庭院经济“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半干旱地区搞好厕所―暖圈―沼气池“三配套”的田园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只有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轻农民负担联系起来,减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尊重群众的创造,才能让农民创新能力、自生秩序与政府指导、调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中,把外力推动和内在的积极性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整个规划系统生态保护功能低成本形成和农民的拥护;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迅速形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多样化局面,形成生态多样化的农村生态系统。

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目前面对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仅仅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孤军奋战,是很难改变目前环境状况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执行机制,才能解决发展、污染、资源竞争所引发的许多社会冲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不断延伸的过程,更是一个相对的,具有层次涵义的概念。在构建一个科学生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国家要加强引导和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制订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投资体制,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利。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应给予农民更多乡村环境规划支持、协调与指导,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性激励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体系。政府在评价时要看当地农村起点、进步、绿色走向,看发展的合理性,看生态和谐性,以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创新。在强调农民自生秩序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条件和地域环境,在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在同层次,同类型村落中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农民受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保持国民生态公平,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四、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规,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不断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越来越突出。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有法可依,克服以罚代法现象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减少社会冲突是当务之急。只有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完善,政策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摆脱政府一家包揽的困难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应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农民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时,应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调动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保护管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任务就是逐步转换管理方式,搞好宏观调控,引入市场手段,不断扩大农民的自,使农村建设在遵循国家法律规范、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同时,拥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模、结构、目标等事项的权力。农民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合理的机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束缚,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寻找市场,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将自己的发展置于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低成本地从源头减少发展农村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外与国内发展关系

如何使我们的乡村变得生存质量优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好,人们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步较早,在建立生态乡村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借鉴。如美国、德国、瑞典、日本等许多国家乡村规划比较完善,独具特色,生态和谐,绚丽多彩,具有多样性。但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必须植根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传统,必须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征为基础,对外来的经验模式进行精心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其与本土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的优良因素相融合,形成既有时代特点,又立足于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财政性生态环境保护经费不足,穷国办大事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三农”问题相当严峻,农民分担生态保护成本也是非常有限。因此,不能高估发展的客观条件追求过快的建设速度,过高的发展定位,不符合现实的理想化发展与保护模式。每个乡村都要客观地判断自身的基础条件、地域优势以及经济状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规划,理性地控制村落的建设规模和发展目标,保证农村、农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8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村域产业规划平滩村

一、引言

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了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加快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当前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需要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矛盾,重庆市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和抓手,对村域产业规划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探索。

目前我国产业规划已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规划体系。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是村内产业发展的实际执行者,对实际产业发展方向拥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和支配权。将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延伸至村一级,在实践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的产业发展规划注重宏观和中观尺度的规划与实施,对微观尺度的研究和实践不足。因此,基于现有研究的需要,本文从微观视角――以村域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确定的示范村之一的巴南区安澜镇平滩村为研究对象,建立Swot模型对其进行产业分析,并提出产业发展规划。

二、研究区域概况

安澜镇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西南部一品河中上游,属二环经济带。平滩村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西部,北与安澜镇小龙村相接,东与安澜镇棋盘村接壤,西与重庆市巴南区一品镇毗邻,西南方向与江津区相接。平滩村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属于川东陷褶束,整个村域以丘陵小山地貌为主,南高北低,海拔318―814米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夏季气温较重庆主城区低3―5℃,极值气温-1℃―40.8℃;总降水量1000―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7月;雾期60―90天,日照1100―1300小时;无霜期一般在300天以上。

安澜镇平滩村辖16个农业合作社,合1148户、3195人。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5%,初中占70%,小学及以下占25%;具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占2%。2009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比当年重庆市农民年均纯收入4632元低1632元,村集体收入3000元,在重庆市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村内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和养殖业为主,特色蔬菜种植已成规模200亩。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中研究所采用的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安澜镇统计资料,其他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项目组实地调研。

2、研究方法

Swot分析主要用于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村域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村域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1)优势与劣势分析。优势与劣势(Strenghthsandweaknesses)分析是分析其在机会中成功所必需的竞争能力。每个产业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这可通过“产业经营管理检核表”的方式进行。该村或村组织外的咨询机构都可利用这一格式检查该村的营销、财务、制造和组织能力,每一要素都要按照特强、稍强、中等、稍弱或特弱划分等级。

(2)机会与威胁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加开放和动荡。因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产业发展职能。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村域地位受到削弱。环境机会就是对产业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产业将拥有竞争优势。

四、平滩村产业规划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平滩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春早秋短,夏多酷暑,冬少严寒,温湿多雾,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湿润,水热条件好;地貌类型为浅丘,土壤潮润通气良好,肥力较高,生产能力强。

(2)区位优势明显。平滩村位于巴南区南部,距巴南区政府驻地23公里,距主城核心区25公里,渝黔高速和绕城高速出口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25分钟车程可直达主城核心。

(3)村民勤劳、民风朴实。村领导班子整体状况良好,积极向上,有为村民服务和建设新农村的强烈愿望;村民勤劳、朴实,有为振兴农村经济的强烈愿望及能力,这都成为团结乡邻,和谐乡村的积极因素。

2、劣势分析

(1)主导产业推动力不强。平滩村受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的制约,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乡镇经济,村内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和养殖业为主,特色蔬菜种植已成规模13.33公顷。各方面都处于零散、缺乏控制的状态,加上缺乏农业生产组织或企业带动,农产品不能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村加工企业缺乏,产业链短,受市场制约大,产业效益较低,主导产业力量薄弱,前项型、后项型相关产业缺乏足够推动力,不能稳定健康发展,这也制约了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粗放式经营。目前在平滩村,都是以单个家庭作业为主,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没有形成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养殖,受市场供需影响大,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另外,各家庭生产按自己的需求为主,面面俱到,全而不精,与市场需求脱钩,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不衔接的格局。调查数据统计,84.09%的村民愿意搞产业化、规模化生产,85.23%的村民愿意将土地进行流转,用于规模化生产。

(3)特色农业尚未构建。平滩村未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形成特色农业生产,仅依靠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宣传招牌有待确立。

3、机会分析

(1)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发[2009]3号文正式确立重庆市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为此开展了“千百工程”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平滩村为100个示范村之一。巴南区为加快城乡统筹,着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平滩村区位条件优越,处于二环经济带,对外交通便利,这都将为平滩村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重庆市、巴南区和安澜镇党委、政府对平滩村产业规划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着力打造重庆市无公害蔬菜示范区,中药材种植基地,主城近郊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村庄。项目区已委托重庆市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重庆大学为该项目区进行概念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4、挑战分析

老龄化趋势加剧。由于村内部分人口外迁,劳动力逐步老龄化,对将要发展的劳动密集型高效农业构成了长期的威胁。

5、平滩村产业发展规划方向

切合实际,适度超前,对全村的土地进行流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运作模式,将全村土地资源集中配置,实现现代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充分利用平滩村良好的区位优势,结合规划区内自然林木资源的保护和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发展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主的现代农业旅游。同时,打造以高效农业产业为支柱,生态旅游为主导,结合景观农业的产业结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打破各社界限,统一规划、连片开发。为此,将平滩村产业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

(1)高效农业示范区。高效农业示范区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及营养产量,提升农业效益。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黑色农产品由于据称可以防癌、抗衰老,具有极高营养价值而受到市场追捧。高效农业示范区是集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区。该区应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建设成为巴南区以及重庆市重要的蔬菜、粮食种植基地。区内主要种植黑玉米、黑花生、紫薯,该区总面积381.03公顷,占全村总面积的30.60%,主要布局在平滩村九社、十一社、十二社、十三社、十四社。

(2)生态养生度假区。生态养生度假区是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农业资源,发展以观光、游玩、休闲、度假、养生为目的的乡村体验游。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周末去近郊乡村体验田园生活的生态养生游正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重庆近郊旅游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近郊生态体验游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樱桃、水蜜桃、葡萄为重点,发展名特优水果种植。生态养生度假区是集果品种植、花卉观赏、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地。该区总面积339.36公顷,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27.26%,布置于平滩村一社、二社、四社、六社、八社。

(3)景观农业培养区。景观农业是以花卉苗木的培养、种植、展示及交易为主的现代生态农业。景观农业兼具观赏性和经营性于一体,与传统种植农业相比,具有较高附加值。随着森林重庆的建设和低碳经济的到来,景观农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近年花卉苗木交易额增长30%以上。该区总面积260.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89%,主要分布于七社、十五社、五社。

五、结语

通过构建Swot模型对该村产业发展优劣势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建议该村应集聚发展主导产业的有利因素,以减少不利因素对该区域整体发展的负面影响;对于该村的发展,机遇与威胁并存,机会主要来自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浪潮、大机遇,威胁主要来自于自身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通过Swot模型分析,得出该村产业发展应打造以高效农业为主,生态旅游配合,结合景观农业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09]3号文.

[2]吴扬、王振波、徐建刚:我国产业规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08(1).

[3]韩增林、刘伟、王利:“点―轴系统”理论在中小尺度区域交通经济带规划中的应用[J].经济地理,2005(9).

[4]高媛:黑龙江农业产业规划的Swot战略分析法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

[5]张贡生:我国区域产业规划的历史回顾及其走势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0(1).

[6]王少华、刘胜发: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布局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1).

[7]邱尧荣: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09(8).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9

1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

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篇10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升级,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在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和装备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途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使之成为全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从年起,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100个左右、每个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亩以上、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200个以上突出某一主导产业、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500个以上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使区内实现良田(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配套,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周边同类产区高20%以上,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农民普遍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主要目标是:

设施装备优良。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农田(地)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旱涝保收率90%以上。先进农业设施和机械装备应用广泛,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80%以上。

技术模式先进。园区内农作制度合理,种养模式先进,土壤基本无障碍因子,生态环境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高,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

产品优质安全。园区内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每个园区至少形成1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

经营机制创新。园区内经营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产业要素集聚,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较高,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40%以上(山区达20%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休闲观光等协调发展。

管理服务到位。园区建设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运行制度完善。园区内水利设施产权明晰,管理到位。园区所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人员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良好,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基本实行专业化服务。生产经营主体普及应用“农民信箱”。推行首席农技专家对口联系,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任务明确、职责到位。

(三)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原则,园区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产业实际,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三是要坚持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原则,园区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整合相关资金、资源进行建设。四是要坚持软硬件并重、水平领先原则,设施装备等硬件要和责任制度、先进科技、经营管理机制等软件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

县级政府要根据《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抓好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其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道路建设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林业发展区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确保园区用地(海)较长时间内不被征占用。同时要合理布局农业功能区,优化种养业结构。各园区建设规划方案应按省定统一版本建立电子地图、数据库。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经市级政府审核后报省有关部门审批;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方案由市级政府审批,报省有关部门备案。要坚持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细化制定年度建设计划。现代农业综合区原则上3年内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原则上2年内建成。

三、完善农业经营机制

积极引导农业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支持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园区创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园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鱼塘、林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视实际情况科学配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四、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

坚持产学研结合,组建以产业为主线、产品为重点、高层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实行农业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分级分项目对口联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引进、集成、运用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生态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园区逐步培育成为部级和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积极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能量循环养殖等新型种养模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五、不断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严格依法保护耕地和林地,大力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土壤地力培肥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田水利、标准鱼塘、机耕路、排灌渠道、泵站、电网、库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备,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设施装备,完善土壤地力、生态环境及产品质量等检验检测管理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六、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园区为依托,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活动,以点带面带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借助园区的先进设施和经营能力,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农业投入品供应、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储藏、保鲜、运输)等服务,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七、强化政策支持引导

园区建设应明确项目业主和建设主体。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建设。通过盘活资产、产权质押等途径,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建设园区。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扶持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农(林、渔)业产业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林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用于园区内项目建设。

省级扶持项目采用一次规划、分年度建设、分项目扶持的方式实行申报制。省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各地申报的园区进行综合评估后立项,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设施、机械购置、种子种苗、科技推广、贷款贴息等环节。凡已列入粮食生产功能区扶持项目的,不再列入园区扶持项目。省有关部门要制定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具体建设标准、项目评估和认定管理办法,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和动态评估,凡是年度考核未完成计划的,次年起不再安排新的建设项目。

八、加强对园区的管理和保护

园区建设项目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授予“省现代农业(林业、渔业)园区”称号,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各地要对园区实行项目化管理,每个园区要明确县级有关部门或乡镇负责人为管理责任人。特别是路、渠、电、机埠等基础配套设施要落实专人管护。基础设施破损、缺失的要及时修复。要严格保护园区土地,对因重大建设项目须征占用的,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并按“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同等质量”的要求,落实相应的补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