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十篇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十篇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31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叶以群文学特征观

叶以群是我国在文学理论界具有巨大名声而又令人时人和今人都敬仰的文学理论家。他的一生都“遵命文学”,他热衷文学、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的研究工作,他在文艺理论方面造诣极深,著述很多。他在文学特征观方面持的观点是:文学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一观点,直到现在仍为我国很多文学论著所遵从。同时,这说法几乎成了文学理论中一个不容怀疑的定律。建国以来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几本文学概论著作,都毫无异议地坚守这一定律。

一、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概述

叶以群作为我国对文学理论研究极深的一位文学理论家,其文学特征观始终坚持“文学是用形象反映生活”。

在叶以群看来,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不仅具有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样的共同性质,而且具有自身得显著特点。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里,人们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两种主要形式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共同点表现在其来源和作用以及认识的过程。但是,作为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文学、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哲学、社会科学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1]哲学、社会科学一般以公式、概念、定理、理论的形式为人们表现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知识,然而普列汉诺夫说过:“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使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2]也就是说,艺术、文学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给人们呈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叶以群通过对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分析得出他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进行塑造和人与人彼此的关系进行具体描绘,从而呈现一种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以形象的形式用文字来表现出生活状况。

叶以群得出文学、艺术是适应着人们认识现实的不同需要而产生的,是以“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和他们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因而也就决定了它必须借具体的、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3]所以,文学和艺术有着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即文学的特征是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二、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形成的背景和过程

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形成的原因除了他自身对文理论的积极认真探索和研究,当时国内外具体的政治、文化环境也是观点形成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文学理论以及文艺学,最早是从域外引进的。一开始,我国的文学理论深受苏联的影响,形成一种文学理论的“苏联模式”,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逐步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中苏关系也有所破裂。反映到文学理论上,就是这年的全国文科教材会议提出建立自己的文学理论和文艺学体系,同时由蔡仪和叶以群领衔分别组织写作班子,编写教材。在1961年北京召开高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周扬嘱咐叶以群组织班子主编全国高校通用的文学理论教材,这就是他后来与叶子铭等编纂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尽管如此,在以叶以群为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中仍然存在着浓郁的苏联味道。因此这本书书只是在文学起源论、鉴赏论、批评论以及例子上,大量采用了中国的材料,才是书本带有了中国的风格和民族的气派。但在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基本命题这些方面上,却仍然来自“苏联模式”。

在文艺解放后,教育部组织人员对叶以群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修订,全书的章节结构基本不变,一般只在观点、材料、文字方面进行修改加工,若干章节则做了较大的充实和删改,艺术文学现象除个别外,原则上仍以一九年为界。所以说,叶以群“文学是用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特征观点依然对文学理论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三、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对后来文学特征的影响

自叶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成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之一后,他的文学特征观点影响了很多文学理论家对文学基本特征的理解,文学理论家对以后的文学特征有了新的认识,而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文学理论领域普遍遵从的观点。

文学用形象的形式反映生活;科学则用理论的形式反映生活。这些说法几乎成了文学理论中一个不容质疑的定律。后来在我国,对人们的文学理论观点产生较大影响的几本文学理论著作基本上都是以这一定律为准则。例如:巴人的《文学论稿》(1954年)说:我们所谓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就是文学艺术不同于别的学术文字的一个特征:学者是由一定的观点,解释事实,表现自己对事实的态度。但在文学艺术中,情感表现得更为广泛的,是借了更生动的形象的形式而描写的……文学艺术与思想科学不同的仅是表现方法,而其内容则是相同的,即同样在发现真理……[4]又例如郭正元的《文艺学新论》(2009年)说:文学用形象化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就要描绘种种具体生动的图画,栩栩如生对的人物,以呈现生活的面貌,而不是用概念的逻辑推理的论理方式来抽象地说明生活。[5]这两个例子都表明了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点对人们的文学理论观的重大影响,也表明其是具有可取性的。

文学要反映的既是具体的情景,也就要有完整的面貌,主要是描写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和人的具体生活情景。[6]也正是因为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符合这些要求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可取性,才得到人们对其的认可。

当然,也有人对“文学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提出异议,这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学理论也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不断更新充实,但是总的来说,叶以群的这种文学特征观至今仍对文学理论有着巨大影响。我们研究文学特征的时候,不仅要看到未来,也要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像叶以群的文学特征观这种观点要吸收其有利的精华。

参考文献:

[1][3]叶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1964年出版,1979年修订后再版)第35页,第43页

[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地第4页

[4]巴人:《文学论稿》上册,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第320页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2

该文围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展开研究,对国内外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进行对比,概括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的特点,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中采用的相关核心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图像检索;图像特征提取;RGB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206-02

1概述

视频信息处理的基础是图像信息处理技术,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的信息时代,平时我们从外界接触到的信息主要都来至图像、文本、视频等,自然世界本来面貌的反应来至图像和视频,图像和视频是最贴近大自然的,图像信息在我们的信息处理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人们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人们之所以可以获得大量的多媒体信息主要依靠互联网,互联网具有动态发展和快速增长的特点。信息量的暴增,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信息大爆炸,我们怎么样对信息快速而准确的查找,怎么更好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管理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视觉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视觉信息可以对人们周边的事物还原本来的面貌,给人自然贴切的感觉,人们对内容丰富、表达直接的多媒体图像信息很关注,我们每天的天气预报需要卫星云图,网上购物时候商品主要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消费者。面对人们对图片信息的需求,快速准确的检索出来我们需要的图片信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图像信息比文本信息表达给我们的要更详细,更容易接受。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技术,数字图书馆改变的传统图书馆的模式,数字图书馆用数字形式把多媒体和图像都表现出来,把信息收集和整理到一起,我们可以在网络的平台上运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对图书信息进行检索,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成为数字图书馆应用的重要技术。在医疗上,各大医院在医疗诊断上也应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磁共振图像、Ct图等图像,医生可以应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医生更好的工作。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时代,网上购物很大的替代了实体店,网上商品的展示主要是图片信息,用户要想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也是要有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的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被重视,对注册的商标的图片信息,要在图片信息库中进行检索,对比是否有重复的图片,确定商标是否可以被注册,这也是要有图像检索技术的支持。警察在对案件进行侦破的时候要有指纹的采集,这也是图像检索技术。服装设计、新闻广告需要的图片比较多,这就需要图像检索技术搜索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图片信息。图像检索技术应用在社会的很多领域,军事、工业、教育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主要是基于图像视频媒体,对查询接口和检索内容的管理,iBm早期应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系统,支持weB检索和图像数据库检索,根据颜色纹理特征对照片图像进行检索,系统查询和特征查询的界面直接面向用户,便于用户使用,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iBm现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应用到了商业医学等图像检索领域,比较有名的是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博物馆漫游计划。哥伦比亚大学的比较常用的基于网页界面的图像搜索引擎,采用图像色块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对比匹配的多种查询方法,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用户查询,采用可视化对象的方式,并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为用户提供检索的接口。加利福尼亚大学早期采用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查找出相似的图像,特征表述法可以快速帮助用户对图像进行查询匹配。加州大学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系统是先把数据库样例图像进行分割,然后根据用户图像的需要对分割的图像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进行检索查询。

国内一些科研研究机构也开始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国内研究还是处于对图像颜色的查询,对于比较成熟的图像形状纹理技术的查询还需要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对图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面向用户接口界面等技术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理论比较重视。清华大学图像检索技术应用在对文物壁画的较多,对文物的年代的判断是基于壁画的主色进行判断,也开发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基于内容的图像系统,这个系统对图像研究采用的检索技术是颜色纹理分布关键词来进行表述的。浙江大学对图像检索技术的研究是在1995年,对图像检索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特点颜色形状的图像,图像检索系统查询主要是对关键字、颜色纹理布局、全局颜色纹理,拥有自己开发的图像检索系统,并应用于科研工作。

3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的特点

早期的图像处理技术是人工标注的图像检索,这种技术主要是对图像进行人工分析,对图像特征进行文字标注,建立文本文献索引数据库。在对图像数据库进行检索时候主要是得到图像编号,转变成文字检索。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人们采用人工标注的图像检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图像检索的需求,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的产物,分析和识别物理图像,用计算机来模拟人对图像的观察,把观察到的物理图像的特征进行标识然后组织管理,人们对图像的检索依据特征的标识在数据库图片信息中找到匹配的信息,从而在大量的数据库中检索出需要的图片信息。

1)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内容特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最初椒图像胡匹配,对图像内容和相同处采用全局方式去描述,简单、单一的图像采用这种方式;采用用户自己用计算机检索图像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叫做图像检索反馈技术,用户在用计算机对自己需要的图像进行检索时,把图像按自己的需求分成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然后反馈给系统,这样系统会对用户检索的图像进行标识,这样通过反馈的标识进而返回用户满意的检索图像,对查询图像的特征进行查询直到用户满意为止,这种方式采用循环查找匹配;对图像检索采用区域的方法,对图像物体的提取之前先把图像用技术进行分割,把每个图像的自己的特征整合到一起编程图像的整体的特征,对图像的检索采用图像相识度进行对比。

2)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特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与传统的通过关键字进行检索技术不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是通过在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的特征进行检索,满足用户查询的要求,采用相识度的检索技术从大量的数据库中查找出和用户检索内容相似特征的图像,然后把检索出来相识特征的图像进行整理排列,用户在自己筛选最后检索出自己需求的图像信息,在数据库多媒体庞大的信息量时代,对图像特征进行匹配是一个很大的计算,需要快速的检索速度,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技术采用查询图像的界面面向用户。

4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

本文涉及的图像检索技术包括颜色模型技术,图像特征提取、图像纹理特征提取、图像形状特征提取、图像的相似度技术。

颜色模型技术,颜色模型是颜色空间的表现方式,基于视觉的视觉模型和基于物体的颜色模型是颜色空间的两个结构方式,我们对颜色认知上的RGB就是基于物体的颜色模型,视觉模型主要是研究图像相识度的。RGB颜色模型有R、G、B、三个坐标轴,颜色的分布和变化是根据坐标点在三个坐标轴的具置定的,图像的色彩可以用RGB三色的坐标轴来建立,RGB是颜色空间的显示。

图像特征提取,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的基础就是图像的特征提取,文本特征和可视化特征是图像提取的两种方式,图像特征提取包括图像的共同特征提取比如颜色纹理,和具体的应用在假设的基础上对图像内容比如人体特征提取两种,图像特征提取包括好多的专业性知识。颜色特征是图像检索中的关键因素,图像的物体和场景特征主要在颜色上体现出来,颜色图像特征是人们的视觉特征,蓝色体现大海的颜色特征,绿色体现草原的颜色特征,主要技术包括颜色矩、颜色直方图、颜色相关图等。

图像纹理特征提取,体现图像相同质地表面共有的内在的视觉特征,物体表面的组织信息和物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都通过视觉特征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采用局域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采用纹理特征把相同纹理特征的物理图像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主要采用的纹理特征技术包括小波变换技术和灰度矩阵技术等。

图像形状特征提取,图像形状特征和图像颜色、纹理特征不同,图像形状特征是基于图像物理本身划分的各个区域,是计算机视觉模式研究的基础,被应用到特殊的研究中,在物体形状的翻转拉伸等变化不影响图像形状特征,在计算形状的相识度上提出了高的要求。轮廓特征体现在物理的边界表面,区域特征体现在图像物理的整个形状,轮廓特征和区域特征可以很好地把图像特征表示出来,图像形状特征提取技术采用几何变换和傅里叶变换两种计算方法。

图像的相似度技术,传统的文本检索是基于文本的匹配,计算机对图像查询和数据库中图像的相似度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完成对图像进行检索的主要方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关键是图像的匹配,图像的相似度计算包括特征向量的归一化、距离函数的相似性技术等。

5总结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对图像进行检索,采用对图像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特征,根据分析出的特征在数据库大量的图像库中对特征进行匹配,找到相似的特征的图像并检索出来供用户选择,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的关键性是图像特征的提取,本文主要对图像特征的提取技术展开研究,本文技术创新在于基于平面颜色理论的RGB图像检索算法,使用RGB颜色空间,提出颜色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技术最终要实现的是把用户需要的检索结果返回给用户,是计算机图像检索技术的一个新的技术,在图像检索应用上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廖倩倩.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实现[J].电视技术,2007(2).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近年来高考试题有很多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如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6题、卷Ⅱ第36题,广东单科高考第33题,北京文综高考卷第36题,安徽文综高考卷第33题等。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复习中应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重视对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中。下面我谈谈在区域地理复习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突出区域定位,建立空间概念

高考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注记(如湖泊、河流等)的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在解答试题中,区域定位往往是解开试题的第一道门槛,在此前提下再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该区域重要原理和规律的理解程度及应用能力。为使学生越过这个门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运用地图,“认识”区域。通过读、填、绘图训练,把地理知识落实在相应图形,努力做到“心中有地图”。训练中要注意区域定位训练。

1.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确定地理事物而创设的一个球面坐标体系,通过经纬网能十分准确地确定地理区域的位置,从而为正确解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经纬度都记牢,因此掌握几条关键的经纬线和主要区域、国家的经纬度范围再由此推出大致的地理位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1)经线:根据东西半球的界线20°w、160°e就可确定是东半球(亚、非、欧、大洋洲)还是西半球(南、北美洲),除此以外,还需掌握其它几条较具代表性的经线,如0°经线、30°e、60°e、90°e、120°e、150°e、180°、150°w、120°w、90°w、60°w、30°w通过的地形区、国家(行政区)、河流、海洋、城市等地理事物。如30°e: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东侧)、莫斯科(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主要的气候有苔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2)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30°n、60°n、30°S纬线通过的地形区、国家(行政区)、河流、海洋、城市等地理事物。如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逊平原;主要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3)主要区域、国家的经纬度范围:如南亚大致在60°e―90°e附近、10°n―30°n附近,中亚大致在50°e―80°e附近、40°n―50°n附近,日本大致在130°e―145°e附近、30°n―45°n附近,等等。

(4)重要(特殊)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如北京(40°n,116°e)、巴拿马运河(10°n,80°w)、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20°e、0)、秦岭(32°n―34°n附近)。

2.轮廓定位。

包括海陆、行政区、地形区等形状特点来确定相应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行政区域,海陆轮廓、地形单元的形状千差万别,各有特色,对各种类型的轮廓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重要轮廓的鲜明特点就能快速、有效地判定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轮廓定位既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又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根据轮廓形状判断区域时首先要识别各种行政轮廓,侧重识别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其次要识别海陆轮廓,主要指大洲、大洋的轮廓,对一些著名的湖泊(如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等)、海峡、河流、山脉等也要关注。

3.特征定位。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文字资料、图例、注记等进行区域定位。

二、理清复习思路,构建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复习有规律可循,即通常所说的“地理八股”。区域地理特征往往从自然地理特征到人文地理特征。其中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在此基础上运用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综合。掌握知识的层次、脉络及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如日本:

三、突出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

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基础。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区域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复习时不要死记硬背。区域特征首先要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区域最具特色的特征。如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大陆内部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高寒的气候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特征,海拔高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欧洲西部地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位于温带大陆西部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气候南北对称分布是非洲最突出的区域特征,赤道横贯大陆中部,气压带、风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对称分布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其次要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抓住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是地理学科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复习中要弄清每一个区域各种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如青藏地区的知识网络:

又如复习西亚和北非,有两条主线:①纬度位置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气候特点(高温干旱)农业生产特点(畜牧业和灌溉农业);②自然资源(石油)石油生产石油运输线路。

一个具体地区形成了其区域特征,而不同的区域之间其特征存在着差异性或相似性。两个不同区域间其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一般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区域对比”是目前高考能力考查的一种重要模式。对比分析、抓区域差异还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与效果,进一步巩固各区域的区域特征。区域比较的着眼点是区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地形、水文、植被上,也表现在对资源开发、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的影响上。在复习时进行区域对比应注重以下方面。

1.轮廓相似区域的比较。如智利和越南,非洲和南美洲,巴西和印度,英吉利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2.地表形态相似区域的比较。如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南美洲地形和北美洲地形。

3.气候特征及自然带相似区域的比较。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中亚与撒哈拉沙漠气候的比较。

4.区域综合特征相似区域的比较。如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日本与英国的比较等。

5.相邻区域的比较。如日本与蒙古气候的比较。

6.特殊线路连接的两个区域的比较。如亚欧大陆桥东西桥头堡的比较。西气东输起点与终点的比较。

7.区域特征有明显差异的两个区域的比较。如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比较,西欧与北非的比较等。

四、运用高中地理原理,整合高初中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从近年的地理高考题可以看出,区域地理所占比重较大,但区域地理主要是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口,对于地理事实往往要求利用高中地理的原理加以解释和分析。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首先要在具体的区域地图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高中地理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因此,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其次要注重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高中地理原理之间的有效结合,整合高初中地理知识,突出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如西北地区的整合。

1.区域定位。

由西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40°n以北和120°e以西),得出西北地区为我国内陆地区。

2.区域特征。

3.区域问题及其原因、危害分析。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要特征,在“干旱”的环境下,加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很容易出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再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4.国土整治措施。

根据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以“人地协调”为核心,以“因地制宜”为原则等提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会对西北地区的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问题等有全面认识,既能掌握西北地区相关的地理主干知识,又能培养和训练学习区域地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区域发展

发现区域发展问题、提出区域发展对策是研究区域地理的目的,也是近年高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复习中首先要重视区域问题,如南美洲热带雨林的破坏、中东的水资源问题、欧洲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北方草原区的草场退化沙化、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区域发展作出合理评价,并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这是决定区域地理考题得分的关键。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尤其要重视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在熟练掌握中国行政区划、人口、地形、气候、河流、铁路干线、自然资源等知识的基础上,要会分析典型地区如新疆、青藏、东北、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沿海四个工业基地、台湾等区域的区域发展问题及发展策略等。如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六、精选练习,加强解题训练

在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要适当做些与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所选题目应该立意明确,考察目标清晰。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科学、合理、恰当。题目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题目涉及的地图、图表规范,注记清晰;题目的答案准确,表述规范。训练时要以近年典型的高考试题为样本,一要通过实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原理;二要深刻体会命题意图和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时对错误进行诊断和纠正;三要注重审题、信息获取及解读、正确使用地理术语规范答题等解题方法训练。

如(2007北京卷36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原因。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括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属于在既定区域微观图背景下的综合考查,区域识别的难度不大,较为关注区域特征的描述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利用题目提供的地理要素进行设题,解读区域图中显性和隐性信息进行解题,成为高考36题的基本思路。在分析问题的思路上着力,在描述问题的质量上着眼,关注学习细节和思维品质。

第(1)问:受地形的影响形成山地降水,本题根据图中等值线规律及降水量图例的显示特征,容易对区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进行整体描述(自天山山脉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2)问:说明河流特征和原因,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区域内的河流,很明显是内流区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包括水系、水文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类型描述),河流短小(长度属于水系特征),流量季节变化大(流量属于水文特征),有结冰期(水文特征)。然后对河流特征的成因进行逐一分析,形成一一对应,回归区域特征。

第(3)问:突出人类活动与环境不和谐的一面,荒漠化是西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其成因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过樵、过垦、过牧,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荒漠化产生的人类原因。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4

一、建立空间概念,确认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开各类试题中区域试题的钥匙,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道门槛。

(一)绝对定位。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让学生掌握主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经纬线穿过或经过其附近的地理事物是搞好区域定位的关键。(1)主要经线:0°经线,180°经线,东西经30°、60°、90°、120°、150°。(2)主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以上12条等距的经线、5条特殊的纬线,基本上可以构成覆盖地球表面的经纬网格,也基本上可以满足对地理区域的定位。

(二)相对定位。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的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比较可行的办法:识记一些主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三)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进行区域定位。

二、建立单元与整体联系,明确专题认知定位,实现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整合。

(一)了解区域构成,掌握系统结构。

研究区域地理是有章可循的,往往从自然条件到人类活动。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人地关系特点包括该区域的资源状况,区域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等。区域特征就是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现。

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运用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综合。所以复习时一般先要了解其组成要素,再考虑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绘出结构式或关系式。

(二)重视区域条件,综合区域特征。

综合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基础。首先要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区域最具特色的特征。如干旱是中亚最突出的区域特征。其次要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在世界地理分区内容复习的过程中,求同存异,既有清晰的思路,又突出重点,从而保证复习的高效性。

(三)发现区域问题,规划区域发展。

发现区域问题,提出区域发展对策是研究区域地理的目的,也是区域地理学习和应用的高级阶段。首先要善于发现区域问题。其次要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区域发展作出合理评价,并指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问题(如图)。

(四)注重区际联系,对比区域差异。

一个具体地区形成了其区域特征,而不同的区域之间其特征存在着差异性或相似性。两个不同区域间其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一般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比较区域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区域差异,学会使用比较法是学结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

1.相同事物的对比,突出内在差异。如:日本、朝鲜、中国华北温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2.相似事物的对比,找出异同点。如: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3.不同事物的对比,找出内在的联系。如: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对比。

拓展区域范围,进行跨国联系,沿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走向、交通线的延伸方向、气候区的延展方向等,把区域范围向国外扩展,以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全球观。

(五)关注热点问题,重在应用。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而这些热点问题发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在复习过程中,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联系实际,适当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贴近生活实际。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地理角度去观察和分析自然及社会问题,并把这些内容渗透到各个专题复习之中。比如复习“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楼房采光的事例;在复习“板块构造学说”这部分内容时,可联系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的原因。

总之,在地理复习中,要千方百计调动思维,尽可能地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进行整合,结合相关专题图、区域图给考生提供学会联系、学会综合、学会学以致用的必要体验,是有效复习的途径与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数据挖掘;朴素贝叶斯;文本分类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220-02

webtextClassificationanditsapplicationBasedonna?veBayesian

BaoXiao-bing

(ChizhouCollegeDepartmentofmathematicsandComputerScience,Chizhou247000,China)

abstract:webtextclassificationhasbeenwidelyusedinnetworkinformationfiltering,informationrecommendationandsoon.introducesthebasictheoryandmethodofwebtextclassification,thedataofthetextclassificationcorpusareclassifiedandanalyzedwithBayesianclassificationalgorithm,achievedacertaineffect.

Keywords:Datamining;na?veBayesian;textclassification

S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拥有海量数据的网络世界,蕴含着巨大潜在价值的知识,人们迫切需要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希望能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自动分类、组织和管理。而这些知识有很多是以web文本的形式存在的,如何自动、准确、高效地进行web文本分类是文本挖掘的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信息检索被认为是web文本挖掘的前身,但是位于internet上的信息,一方面规模巨大,并且缺乏结构化,对于这些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复杂的web数据,在做文本分类之前,还需要对获取的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和表示,然后再使用文本分类技术进行快速、自动的分类。

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基于朴素贝叶斯(na?veBayesian)方法的web文本分类的相关理论,并使用中文自然语言理解平台[1]上的文本分类语料库,进行具体的实验分析。

1web文本分类方法

1.1web文本分类概述

文本分类是在预定义的分类体系下,根据文本的特征,将给定文本归类的过程,而文本的特征涉及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Sebastiani用下面的数学模型描述文本分类。

定义函数[Φ:D×C{t,F}],其中[D={d1,d1,…,dD}]表示待分类的文本文档,[C={c1,c1,…,cC}]为预定义分类体系下的指标集。设[t]和[F]值表示为二元组[],分别表示文本[dj]属于类[ci]和文本[dj]不属于类[ci]。在文本分类中涉及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文本表示与分类器设计。那么对于来自网络的web文本分类系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图1。

1.2web文本表示

web文本和其他文本类似,由文字、词语和标点符号组成,要使用计算机来表示文本,首先需要选择一种好的表示方式,并且要求该表示方法能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文本的主题、内容和结构等。

当前比较常见的表示方法是由G.Salton等人于60年代末提出的向量空间模型(VSm)。在VSm中,用由特征二元组组成的特征向量表示文本[dj],记为[dj=(t1,ω1j),(t2,ω2j),…,(ts,ωsj)],其中[(tk,ωkj),1≤k≤s]表示特征[tk]的二元组,[ωkj]表示文本[dj]征[tk]的权重,[s]为特征集合的大小。那么对文本的比较、分类等操作就可以转换成特征向量组间的操作,使问题变得简单且易于实现。

1.3web文本特征选择及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使用VSm模型对web文本进行文本表示,得到的特征向量维数一般会非常高,为提高性能,需要对特征向量进行特征选择以降维,那么面临的问题是,应该选择哪些特征,以及应该赋予这些特征多大的权重,以希望经约简的特征向量更好地体现文本的内容、主题等?当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有:信息增益(iG)、卡方、文档频度(DF)、互信息(mi)、特征强度(tS)等。本文主要使用文档频度的方法进行讨论,该方法是最基本且最简单的一种方法,统计在多个文档中出现特征[tk]的次数,次数越多的特征被认为越关键,故被保留。

文本特征权重的计算方法常见的有布尔权值、绝对词频(tF)、倒排文档频度(iDF)、tF.iDF权值、熵权值等,本文使用绝对词频[tfij]衡量文本特征权重。

对于web文本,在文本表示之前,需要对文本进行分词。分词之后的文本词表中包含很多对文本特征表示无意义的词,还需要对其进行约简,去除虚词、数量词等不能体现文本特征的词。而对于重复出现的词,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用的名词、动词,不具特征性,应去掉;第二种是恰好能反映文本的特征的词,应该保留,并且统计记录其频数,用VSm模型进行表示。然后再使用文本特征选择及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对建立的VSm模型进行优化,得到结构化的数据,为下一步分类做好准备。

2贝叶斯分类算法基本理论

贝叶斯分类算法是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可以预测类成员关系的可能性。实践表明贝叶斯分类算法有非常高的准确率并且计算速度较快。贝叶斯分类算法基于概率论中的著名的贝叶斯定理[2]。

定理1设样本空间[S],[n]个互斥事件成为[S]的一个划分:[S=a1,a2,…,an],[aiaj=0,i≠j],[X]是[S]中任意一个事件,则有:

[p(aiX)=p(Xai)p(ai)p(X)]

设[D]是训练元组集(包含类标号),其中的元组用[n]维向量[X=x1,x2,…,xn]表示,属性集记为[Da=a1,a2,…,an]。设有[J]个类[C1,C2,…,CJ],根据贝叶斯定理,分类算法将预测给定元组[X]属于的类。分别计算后验概率[p(CiX)],找到最大值,其中先验概率[p(Ci)]通过学习训练元组得到,考虑到[p(X|Ci)]的计算是复杂并且开销非常大的,故做了类条件独立的朴素假设,即是

该分类算法被称为朴素贝叶斯分类[3](nBC)。

2.1web文本分类数据的预处理

为实验的方便,使用中文自然语言理解平台[1]由复旦大学提供的文本分类语料库,包含有财经、科技、教育、电脑、房产、人才、汽车、体育、卫生、娱乐10个类别共951个文本。对所有的951个文本的每个文本分词,分别生成相应的文本词表,如图2所示。

然后进行去词约简,去除虚词、数量词等不能体现特征的词,去除那些不具有特征性但却重复出现的通用的名词、动词,记录反映文本特征的词及词频,每个文本可以表示成一条VSm模型元组,最终所有的文本处理完成后生成一个矩阵,称为词频矩阵,最后一列加上类属性,本实验词频矩阵是[951×13353],如表1所示。再进行降维处理,最终的词频矩阵部分如表2所示。

3应用实验

3.1web文本分类

为使用贝叶斯算法对文本分类,首先对词频矩阵进行离散化处理,离散化规则如表3所示。

最后,对表2的词频矩阵[D951×252]m行数据离散化处理的结果如表4所示。

实验的硬件平台:pentiume21601.8GHz处理器,1G内存;开发环境:VisualStudio2005,使用分词[4]的C#开源代码。使用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学习、分类,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实验表明,对非训练数据的分类准确性不高,这说明该数据集的高稀疏性会使所构建的分类器的泛化能力还不够好,还有待提高。

4结论

针对来自网络的web本文,使用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分类算法对其进行自动分类,本了如下工作:1)概述了web文本分类的相关方法以及贝叶斯分类理论;2)通过具体的实验,给出了web文本分类的详细过程,包括分词、约简、降维、训练、分类等,实验结果较好;3)针对高维稀疏数据的非训练数据分类效果还不够理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文自然语言理解平台[DB/oL].http://.cn/

[2]李贤平.概率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JiaweiHan,micheline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范明,孟小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01-206.

[4]分词开源代码[Cp/oL].http://。

[5]郑庆华,刘均,田锋,等.web知识挖掘:理论、方法与应用[m].2010:3-5.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农户分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结构方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31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249);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132400410883);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121pptGG464;131pRKXF448)。

作者简介:杨应杰(1967-),男,河南临颍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38-06收稿日期:2013-01-08

引言

宅基地是农户安身立命之本,与农户的生活保障息息相关。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选择,是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合理高效利用的必然要求(杨华,2010)。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户职业类别、收入水平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农户阶层,农户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感情和价值认识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认知与行为决策。

随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验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术界从公平和效率(诸培新等,2009)、制度经济学(朱新华等,2009)、激励机制(邱道持等,2008)等视角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众多研究认为,多种因素能够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行为决策,如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宅基地距县城距离、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户主年龄、户主学历(赵国玲等,2009)、家庭人口数、宅基地数量(赵侠,2008)、农户经济收入、农户经营水平、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王英,2008)等。徐倩等(2010)在对山东省齐河县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意识、经济意识与思想意识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因素。魏凤等(2011)以天津市宝坻区为样本、南亚刚等(2010)以吉林市农户为样本、赵国玲等(2009)以武汉市江夏区和黄石市为样本,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与区位条件、农户家庭属性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区环境等视角,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然而,那些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潜在变量,难以直接观察与分析,运用传统模型往往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则较为稳妥。因此,本文利用河南省4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来分析农民分化的类型和程度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假说提出及模型构建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国内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情况,将影响农户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分为农户分化特征、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流转组织约束特征与农户养老保障特征等几个方面。

1.假说提出

H1:农户分化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农户职业类别逐渐多样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原本高度同质的农户逐渐出现了分化,这必然会使他们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认识发生变化,也必然会使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价值产生差异。

H2:农户个人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农户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从理论上讲,男性思想趋于活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潜在意愿较强,女性则相反。随着农户年龄增长、婚姻状况及健康状况变化,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一般也会逐渐降低,从而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需求意愿也会减弱。通常,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具有较强的经营意识与能力,视野会更开阔,对制度创新所蕴含的盈利机会的认识和把握会更准确,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预期会更高。

H3: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总人口、非农收入比重、宅基地数量等。一般而言,以经商或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水平处于中等以上、宅基地数量较多的农户,对生产性信贷的需求较强,转出宅基地使用权的意愿会更强。

H4:农户宅基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相关配套中介组织是否完善、流转程序的规范程度等制度环境,必然会对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产生影响。

H5:农户养老保障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长期而有保障性的土地财产权利,具有极强的保障功能。农户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后顾之忧,必然会影响到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陶纪坤,2011)。

2.模型建立

第一步,根据上述假设构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如图1所示。

第二步,建立可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结构模型,该模型由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构成(荣泰生,2009)。具体模型可表述为

式中,X表示由外生指标组成的向量,Y表示由内生指标组成的向量;δ和ε分别为X、Y测量上的误差;Λx表示指标X与潜变量ξ的关系,Λy表示指标Y与潜变量η的关系。ξ表示外生潜变量,η表示内生潜在变量;γ与β分别表示外生潜变量ξ对内生潜变量η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构系数矩阵;ζ为残差项。

第三步,构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3.变量定义

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的选择是一个非连续、多项无序型变量,本文将其取值限定为[1,3],即“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净转入”定义为y=1,“农户既不转入也不转出宅基地使用权”定义为y=2,“农户宅基地使用权转出”定义为y=3。各自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和基本情况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地金融课题组于2012年10月~12月对河南省濮阳县、汝阳县、杞县、固始县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问卷460份,其中有效问卷439份。在选择样本点时,主要基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频繁、非农就业机会较多、农民分化现象明显等方面的考虑。为了更好地反映农民分化特征差异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数据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本研究选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

2.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涵盖河南省4个试点县8个乡(镇)16个自然村(庄)的439个农户。样本中,女性239人,占54.4%,男性200人,占45.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73人,占16.7%,高中文化程度者222人,占50.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44人,占32.7%。

三、模型检验

1.样本的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分化特征等潜变量及年龄、性别等可观测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调查问卷潜变量Cronbach’sa值在0.733~0.893之间,整体Cronbach’sa值为0.908①,说明各项测量指标的一致性较强。同时,本研究对潜变量的观测指标采用主成分因子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方法进行了分析,可观测变量标准因子载荷系数在0.6左右,仅有“对社会养老的了解”这一个变量载荷小于临界值0.5,说明诸潜在变量的结构效度良好。

2.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了Kmo样本测度及巴特立特球体检验(Bartlett’stest),结果显示:Kmo的值为0.849,大于临界值0.7;巴特立特球体检验的X值为1168.534且p

3.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4.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本研究选取χ2/df(相对卡方)、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nFi(规范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与tLi(tuckerLewis系数)五类指标来评价模型与数据的拟合优与劣。五类指标绝对与相对拟合指数均达到了建议值的要求,说明测量模型与数据的总体拟合情况较好(详见表4)。

四、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分化特征、流转组织约束、养老保障特征等5个潜变量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57、0.648、0.634、0.295和0.482(如图2所示)。这进一步证明了5个潜变量和流转意愿之间的假设关系。由图2可以看出,农户的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最大,农民分化特征的影响次之。

1.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农户年龄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逐渐减弱。一般而言,年龄较大的农户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想法,更倾向于不转出宅基地。文化程度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其中创新意识较强的,大都会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宅基地的使用权通过部分或者全部流转来提升家庭收入水平。性别、婚姻和健康状况这3个可观测变量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最可能的解释是,由于特定地区受到固有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出现了趋同,进而消弭了性别、婚姻、健康状况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力。

2.家庭特征

家庭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且呈负相关,表明农业劳动力较为富足的家庭,转入宅基地使用权的意愿更强。非农业收入比重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10%水平下显著,且呈正相关,说明随着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的增加,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由弱变强。

3.农民分化特征

职业类别和职业分化程度两个变量均在5%统计水平下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有正向影响,经济分化程度变量则在10%水平上显著。由标准化路径系数可知,职业分化程度与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农户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概率就分别增加0.394和0.358个单位。这说明职业分化程度和经济分化程度越高、非农收入比重越高,农户的收入来源就越广,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依赖程度就越低,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促使他们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出去。

4.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组织约束

在反映该潜变量的3个可观测变量中,只有对宅基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这一变量在10%水平上具有显著影响,而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和是否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在调查区域内,宅基地的流转范围大都在本行政村内,在当前农村尚处于熟人社会的状态下,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民宅基地流转等行为具有较大约束力。

5.养老保障特征

在反映养老保障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宅基地使用权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这一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且呈负相关关系;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障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不太完善的状况下,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一项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利,相当部分农户对宅基地有着经济上、精神上的依赖。

五、政策建议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及回归分析结果,本文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持续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这一金融产品的创新应与我国现阶段农户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如经济发达、农户经商创业较活跃并且流转较为规范的村镇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供给(如差异化的流转模式、额度、时间等)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宅基地使用权需求,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

第二,逐步弱化宅基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宅基地是农户祖祖辈辈安身立命的根基。对于非农收入比重较小的打工农户与纯农户而言,宅基地使用权的转出,不仅会使当代人承担家庭的生存风险,还会给下一代的生存带来风险。无论是基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理性角度,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态度都相当谨慎。因此,只有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把更多农户从依靠宅基地保障的状态下解放出来,逐步还农村宅基地以资产要素的本来属性,以更好地发挥其经营价值。

第三,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关制度。一是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环境。根据农户分化特征差异及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依赖性与认知差异,细化、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从而提高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整体效率。二是促进农户职业阶层结构的合理分化。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素质,培育不同阶层农户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为农民分化创造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①参照荣泰生(2009)的研究,Cronbach’sa达到0.6以上就可接受。

参考文献:

南亚刚,陈景升.2010.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分析――以吉林市为例[J].商业经济(11):14-16.

邱道持,赵亚萍,石永明,等.2008.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激励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136-140.

荣泰生.2009.amoS与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陶纪坤.2011.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10):45-50.

王英.2008.城郊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魏凤,于丽卫.2011.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市宝坻区8个乡镇24个自然村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12):79-86.

徐倩,夏敏.2010.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齐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1):11394-11396.

杨华.2010.农村宅基地流转与小产权房的困境及出路[J].探索与争鸣(8):52-53.

赵国玲,杨刚桥.2009.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2):1121-1124.

赵侠.2008.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诸培新,曲福田,孙卫东.2009.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5):26-29.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7

符号设计理念(1)语义驱动理念本文认为地图符号设计内容应包含以下3点:一是概念语义模型;二是符号设计赖以构成的物质材料基础———图形形式;三是符号的构造生成法则。符号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用于表征空间信息,因而在符号的构成范畴内,语义模型直接描述了空间信息的本质特征,图形形式是空间信息或语义模型的外在表现形式,构造法则更多的专注于符号的构造程序。因此,以语义关系作为符号图形构造的基准,通过语义关系控制符号的图形构成,这种以语义关系为“骨架”来驱动符号图形构造的符号设计思路,本文称之为语义驱动的符号设计理念。(2)符号与符号设计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14]。可以简单的认为,语言为“话”,言语为“说”,语言和言语共同构成了言语活动,即“说话”。类比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区分,本文界定了符号、符号设计及符号设计活动这3个基本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符号(类比“语言”)是指面向某一领域的约定的符号标准、规范或体系;符号设计(类比“言语”)是指符号设计者(或使用者)通过自己的构思创造(或使用)符号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人驾驭符号语言能力的体现;符号及符号设计构成了符号设计活动的内容。图1符号、符号设计以及符号设计活动Fig.1Symboldesignactivities明确区分符号及符号设计的概念,才能真正使得地图符合人类“第二语言”这一称谓。这是因为:语言最为重要的特征在于交流,交流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输过程。作为人类第二语言的地图,理应具备空间信息双向传输(即交流)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体现在符号设计活动之中:符号设计者(或使用者)通过设计(或使用)地图符号进行空间信息的表达、传输和理解,实现空间知识的双向、互动交流,并最终实现地图符号语言的地理空间认知。相关概念(1)语义特征———亦称义素,反映了空间要素和现象的客观本质,是凭经验或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了解而分析出来的语义成素。语义特征与词所表达的真实世界的本体有着密切联系。(2)符素———是借鉴语言学中“语素(mor-pheme)”的概念定义的,即一定图形形式和概念语义的最小结合单位。区别于符号,其不可以独立用于符号表达;区别于基本几何图元,其具有一定的语义内涵(基本几何图元仅是图形成素)。符素是地图符号图形结构中,介于符号和基本几何图元层次之间的概念。(3)组合、聚合语义关系———组合语义关系是符号所表达的对象或对象类之间的部分整体关系,具有序列性、整体性和扩展性等特点;聚合语义关系也称上下义关系,即一个类包含于另一个类,包含其他类的类中的词称为上义词,被其他类包含的类中的词称为下义词,具有类型性、继承性和置换与推理等特点[15-16]。符号设计流程以地图符号的语义结构关系为骨架驱动符号图形的构造,语义结构关系的约束使得所设计的地图符号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化特征。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①对应用领域的空间对象进行语义成分分析,提取语义特征词汇。②符素表设计,即合理使用视觉变量,设计步骤①语义特征对应的图形形式,形成符素;符素表即为一定数量符素的集合。③根据应用领域空间对象的内在结构特征,梳理符号系统语义的聚合关系,构建聚合关系语义结构模型。④单个符号组合关系语义描述,即对聚合关系语义结构中的每一个节点(单个符号),形式化描述为符号语义的组合关系结构;⑤符号图形构造,即根据符号组合关系语义结构,通过选取特征语义对应的符素图形形式,组合构造符号,完成符号设计;⑥按照符号设计的一般原则,对符号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美观等操作;⑦遍历聚合关系语义结构的每一个节点,设计构造每一个节点对应的符号图形形式,完成整个应用领域的符号系统设计。图2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流程Fig.2thedesignflowofthesemantic-drivenhierarchicalmapsymbols从图2看出,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的4个关键步骤是:语义特征提取(①)、符素设计(②)、语义建模(③)和符号构造(④、⑤),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地图符号设计方法

基于本体层次的语义特征提取在语言学、本体论和地理本体研究中,语义特征的提取尚无有效理论。例如,地理本体研究领域,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领域标准规范,并结合领域专家知识等方法实现领域知识规范化,归纳概念语义[17]。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语义特征提取的主要手段是依靠经验和内省的方法,如杜清运[15]采用Guarino等的“本体层次”理念对空间信息的语义特征进行了系统归纳,例如:(1)物质(部分-整体层次):水、土、泥、石、沙、植物、人造材料等;(2)形态(形态层次):流动、静态、自然弯曲、规则形态、维度等;(3)大小(形态层次):大、中、小等;(4)功能(功能层次):交通、阻隔、居住、蓄积、旅游、养殖等;(5)等级(社会层次):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部分-整体层次、形态层次、功能层次等即为本体层次。以地图符号表征的地理要素的语义特征为例,可以进行如下的语义成分分析,进而得到语义特征:(1)河流-[水]+[流动]+[自然弯曲]+[交通]+[现状];(2)湖泊-[水]+[静态]+[旅游]+[养殖]+[面状];(3)公路-[人造材料]+[交通]+[约束弯曲]+[线状]+[经济含义];(4)围墙-[人造材料]+[阻隔]+[规则形态]+[线状];(5)建筑-[人造材料]+[居住]+[规则形态]+[面状]+[阻隔]+[政治、经济含义];符素设计符素是本文符号设计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区别于传统符号设计方法的重要特征。符素对地图符号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首先,符素是以基本几何图元(可参见文献[18])和视觉变量构造而成,其自身是数量有限的,但有限数量的符素可组合成无限数量的符号系统。其次,由于符素具有一定的语义概念,基于符素进行符号设计,降低了符号语义形式化描述的难度。最后,符素统一了地图符号的图形和语义的组合关系,使得符号更易于识别和解译,提高了地图符号的易用性。符素的设计应包含以下3个主要原则,以文献[19]和[20]为参照原型进行说明:(1)继承原则现有基本比例尺地图符号或专题图符号标准,均已经过了长期的设计实践积累,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广泛的认知惯性。符素是构成符号的基础,因此符素设计可遵从认知的惯性,从已有符号设计成果中汲取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析现有的符号规范标准,抽象提取满足符素条件的基本“图形-语义”结构作为符素。表1为从文献[19]、[20]抽取出来的符素,并标注有其表征的特征语义。(2)对立与统一原则统一是指对某一类型语义特征,应使用相同视觉变量的不同值进行表达。例如,在设计有系列关系的符素时,可使用不同颜色或尺寸变量进行表达,而不能部分应用颜色变量而部分应用尺寸变量。对立是指符素设计应能体现显著的区分特点。对立与统一原则能够保证符素能够清晰、易识别且不失系统规律特点。例如,可以使用颜色表示公路等级,但不同等级公路的颜色应当具有显著的可分辨特点。(3)相似与抽象原则相似是指所设计的符素图形形式应能够抓住其所表征的对象的某一特征,体现特征的相似性,以激发人的联想。抽象是指符素设计应注意符素图形形式的抽象设计,抓住对象的最主要特征,使得符素简单、规则。在符素设计过程中应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平衡,过于抽象则符素难以识别,过于相似则易丧失简洁特点。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与本体建模具有强烈的类同性。本体建模元语中,具有4类重要的概念之间的关系:part-of,kind-of,instance-of,attrib-ute-of[21]。就本质而言,符号语义的聚合关系即为本体建模元语中的kind-of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可视为kind-of这一特殊语义关系的本体建模。当前,关于本体的开发或建立方法,基本上均采用手工方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工程方法。归纳起来,比较著名的本体建模方法有mikeUscholdded&King的“骨架法”、Gruninger&Fox的企业建模法、Gomez-perez等的meth-ontology方法等[21]。总结这些本体建模方法,其一般步骤是:①明确本体范围:即梳理所要建模的本体范围,定义本体的边界条件;②本体建立阶段:即进行领域本体的获取、概念化、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形式化语言描述以及本体集成等;③评价与文档化:进行已构本体的评估和标准化,并最终形成本体成果并。在这3个步骤中,与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密切相关的是本体的建立阶段,借鉴于上述对本体建立方法的分析,总结了聚合关系语义树构建的一般步骤,如图3所示。其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对象概念的语义分析,并确定与其他对象语义之间的聚合关系。目前,本体构建方法仍无法实现自动化建模,需要人的参与和领域专家知识的指导,对领域知识越了解,其所构建的语义聚合关系也就越完善和科学。根据聚合语义结构建模的流程,结合文献[20]可得到以下基础地理信息符号相关的聚合语义结构,如图4所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第一等级可划分为测量控制点、水系……植被与土质、注记等大类。每一大类均可以继续按照聚合关系进行细分,例如,测量控制点可分为三角点、埋石点、……等小类;三角点还可以分为(常规)三角点和土堆上的三角点。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将整个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组织为一个完整的聚合关系树形结构模型。图4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聚合语义结构Fig.4associativerelationstructureoffundamentalscalemapsymbols4.4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生成本节主要讨论的是由符素组合为一个完整地图符号的方法。首先,地图符号的语义应该包括有以下两个部分构成:<符号语义>::=<构词规则语义>|<符素语义>其中,构词规则语义是指符号不同的空间造型赋予符号的含义;符素是构成符号的基础材料,因此,符素语义是符号语义的主体构成部分。其次,单个符号组合关系语义形式化描述。组合语义关系亦称部分整体关系,主要体现在“符素符号”的构造环节中。以语义“土堆上的三角点”为例,可以将其分解为如图5(a)所示的组合语义分解结构。其中,“土堆上的三角点”、“三角点”为语义特征的组合结构,其余为独立语义特征,该符号的语义对应的图形符号组织方式如图5(b)所示。最后,根据符号语义的组合关系形式化描述模型,驱动符号构造生成。图6示例了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构建流程,符素“测量控制点”和符素“三角测量相关的”可以按照独立构造规则组合为“三角点”组合结构,该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符号出现,也可以作为组合更高一级符号的符素。符素“土堆”采取了极向旋转重复构词规则与符素“三角点”组合成“土堆上的三角点”符号。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其他构造规则,添加例如高程、比高等语义信息,构建更为复杂、详细的符号。图6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构建流程Fig.6theconstructionflowofthesemantic-drivenmapsymbols语义驱动的符号生成方法具有以下典型特征:第一,符号的最终设计样式取决于语义信息的详细程度:语义信息越丰富,符号样式越详细具体,也更容易认知,反之亦然。第二,符号具有显著的结构规律可循,亦即符号设计时符素、构造规则是根据符号所蕴含的语义信息进行选取的,语义信息决定了符号的最终样式。第三,对于每一个符号,均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将其分解为组合语义结构,进而根据该结构组构符号。

地图符号设计实验

本文设计了一组认知实验,用于验证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实验设计与实施(1)实验素材:素材i为从文献[19]中选取的部分符号组成;素材ii是利用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对素材i进行重构改进而成。素材ii包含有2个部分:一是符素表部分,将符素显式地展现给被试人员;二是按照聚合语义层次结构组织的符号系统。(2)实验人员:被试人员主要为信息工程大学二年级本科学员共计47人,所有人员视力、智力等各方面正常,但不具备地图符号的学习知识基础。实验一:不同符号系统认知效率测试实验。本实验通过测量两套素材在认知效率上的数值指标,数字化测定符号认知效率,以验证本文符号设计方法能否一定程度上提高符号认知效率。本实验设计6次“训练测试”循环,每次循环均给定训练时间(3~5min不等)。实验结果如图7(a)所示。图7(a)实验一认知正确率均值和方差曲线Fig.7(a)meanandvariancecurveofcorrectratioofthecognitiveexperimenti实验二:符号信息传输过程模拟实验。本实验通过模拟自然语言交流过程,验证本文符号设计方法是否具有“语言交流机制”这一特征。实验方法是通过给定语义,被试a(或B)设计符号,并交予被试B(或a)识别解译,并通过相似度判断信息传输效率。实验共有6次循环,其结果如图7(b)所示。图7(b)实验二相似度比率均值和方差曲线Fig.7(b)meanandvariancecurveofsimilarityratiooftheexperimentii5.2结果分析由于所有被试人员不具备地图符号的学习知识基础,因此,本实验结果反映了符号系统的学习、掌握和使用的效率。本次实验不讨论被试具备地图符号学习经验基础的情况。实验一结果表明:①总体趋势上,两套素材的识别正确率均随着学习时间的累积而提高,且标准差随时间累积而降低,反映了被试学习并掌握符号系统能力的提升;②重构后的素材ii正确率均值均高于素材i,反映了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在符号认知效率方面的高效性;③6次实验正确率方差曲线表明,重构后的符号系统在统计意义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认为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在符号认识效率测试方面表现较优。实验二结果表明:6次实验中,重构后的符号系统在信息传输效率方面均较优,且方差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这说明了本文重构的符号系统在模拟信息传输过程实验中体现了较为稳定的高传输效率。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特色;内涵特征;外延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

进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也是高校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从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国家自2007年以来,已经分7批确立公布了3454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各省市也建立了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如湖南省就分两批确立了293个(包括部级)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作为“质量工程”中的重要项目已经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关于什么是特色专业,《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指出:“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显然,要深入准确地把握好这一定义,就必须把握好“特色专业”中的“特色”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即它的基本特征。

随着特色专业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对于“特色专业”中的“特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探讨。如有从根据“特色”的典籍解释“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出发指出:“特色专业应当……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这应该只是概括性的通常意义上的理解,有其定性上的道理。

更深入的探讨是从“特色”本身的含义出发加以认识。如刘彬让认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的特色包含了5个方面的内容:(1)独特性,(2)统一性,(3)先进性,(4)科学性,(5)稳定性[6]口牛国庆、王海娟认为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一般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1)独创性,(2)一般性,(3)先进性,(4)科学性,(5)稳定性,(6)发展性。

我们之所以说这些探讨都是从“特色”本身的含义出发的,可以从他们对这些特征的阐释中看出。所谓独特性或独创性是指“独具特性的个性风貌”或“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统一性或一般性是指“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先进性是指“特色是事物独特性、杰出性的体现”。科学性是指“形成的较为科学、完整、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稳定性是指“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就”。发展性是指“特色具有时代的特征,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严格地说,除科学性、稳定性的阐释涉及到“办学思想”、“教育个性”外,基本上都是根据“特色”的基本含义或一般特征来阐述的,换言之,是着眼于“特色”的共性的。我们完全可以设想:这些特征在阐述其他事物的特色时也适用。

上述认识对于把握特色专业中的“特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我们认为只从“特色”本身的含义出发认识“特色专业”色的基本特征是不够的。应该结合“专业”,从另一个角度深入把握“特色专业”色的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把握对于特色专业建设在实践中切实落实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一些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些偏误认识,才能真正引导人们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结合具体专业将特色项目建设得到落实。

二、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内涵特征

应该说,上述人们认识到的特色专业的特色具有的诸特征,就是主要从“特色”本身的含义出发认识到的内涵特征。如果我们从特色专业的“专业”的角度来认识,我们会发现特色专业中的“特色”还具有另外两个基本的内涵特征。

1.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教育实践性特征,与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区别开来

特色专业色的“教育性实践”在教育部《意见》中关于“特色专业”的定义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即包含着办学定位、办学水平、办学优势、办学特色等“办学”的教育行业特点,包含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教育构成要素。这就告诉我们,特色专业中的特色是指教育活动的特色,一切非教育活动的特色是不在其中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特色专业的特色项目建设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从这点出发,高校教师平时所担负的科研工作,即使非常具有特色和成就,如果不注意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不能作为特色专业的特色的。

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中有的教师对某一个文学或语言的现象或规律有颇深入的研究,甚至很有成就和影响,形成科学研究的亮点。但是如果这种成就只是停留在科学研究上,而没有化为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算是该专业的特色。

只有那些转化为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才能成为特色专业的特色项目。这样有利于消除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些误解或错误的做法:将那些根本看不到为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个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作为特色项目建设或参与验收。

2.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专业培养性特征,与高等学校中的学科建设区别开来

特色专业色的“专业培养性”是指特色专业色应该是指该专业所具有的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培养人才的特色,反映出该专业门类的特点。而不等于这个专业所包含的某一个学科门类所具有的优势或特色。

我们知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与学科虽有一定的联系,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学者将它们之间的区别概括为:(1)学科是指对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2)学科的构成元素是知识单元,而专业的构成元素则是课程。(3)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科研,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学。(4)学科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主要来自于学者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而专业发展的动力则是一元的,仅仅来自于社会需求。(5)学科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而专业的设置则主要取决于办学者对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价值判断。(6)学科主要用于研究生以上的专门教育,而专业主要用于本科生以下的专门教育。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科与专业在概念的内涵、结构元素、发展过程来、发展动力、形成过程、人才培养的功都有着区别。此外,学科与专业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同的: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正是这种区别,在国家教育部对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也才不相同。以文学

门类的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为例:

当然,我们也知道,学科和专业两者并存又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正因为如此,学科和专业经常容易为人们所混淆,专业往往被人们等同于二级学科。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目前,在对专业特色的认识中,就不乏将专业中的某一学科的优势作为专业的特色看待,将把某一学科建设为强势学科看成是某一专业的特色建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专业特色的混淆和误解。这种误解,也正是由于没有把握好特色专业色的“专业培养性”内涵特征所导致的。

三、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外延特征

如果我们要明确特色专业色的外延,就是在明确这一专业到底具有哪些特色。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目前人们大多还只是在探讨“特色专业建设内容”中有所涉及,如有的学者将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概括为10个方面:(1)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的更新。(2)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4)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的配备。(5)课程和教材建设。(6)教学管理。(7)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8)充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9)营造良好的特色专业培育环境。严格地说,这些“建设内容”并不完全是特色专业色的内容,不少只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条件或措施。

我们认为,真正反映特色专业色内容的应该是一个专业围绕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那些具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或活动,即具有特色的教学项目。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建设的效果最终体现在特色人才培养上,需要通过将学校的办学特色核心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有效的组织实施来实现,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最终落脚点。”

这一认识是我们观察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外延特征的起点。当我们观察一个特色专业在围绕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具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或活动时,就不难发现,这些特色内容(项目)就有“项目多样性”和“层级系统性”的外延特征。

1.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项目多样性,有利于拓展创立专业中的特色项目

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具有“项目多样性”,是指凡是围绕专业的所设置的课程和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形成优势和特色,而不是像有的人那样因过分强调特色的特殊性而认为特色是唯一的。我们注意到,同时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的同一名称的专业不少,如果只强调专业特点的唯一规定性,那么至少会造成这些专业的特色面目一样而无特色可言。所以,专业特色应该是那些反映既定学校的既定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具有特点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沉淀。

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在这个专业中开设的有特色的课程和所进行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形成一个一个的特色。如扩展和延伸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多彩多姿的文学社团指导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教师基本能力的“教师基本技能课程”的开设、对传统的教育教学实习的加强和改革、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和发表文章以及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写一手漂亮的“三笔字”的基本素养养成的活动开展、结合社会调查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改革等等,都可以成为该专业的特色。

对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具有“项目多样性”的外延特征的认识,有利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中有计划地切实加强特色建设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专业特色建设贯彻到具体的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创新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开拓中去,而不只是将特色专业的特色建设停留在计划和人为的理论设定上。有利于让该专业中各个学科、各个教研室、各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门课程、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专业的总的特色去坚持不懈地拓展创新具有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开展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真正促进整个特色专业的建设,因为只有这些落在实处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孕育出一个专业的特色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特色专业色具有开放性,甚至创造性。

2.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层级系统性,有利于构建特色专业中的特色项目系统

特色专业色的“层级系统性”是指特色专业中的各种特色必须紧紧围绕和体现专业共性、围绕教育和教学活动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这一系统在“特色”上是有层级划分的。通常这一系统包括两个层级。上层为总体特色(“定性特色”或“内涵特色”),反映特定专业的总体上的特色。下层为具体特色(“定量特色”或“外延特色”),表现为围绕总体特色设置的一个一个具体的特色项目。

对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具有“层级系统性”的外延特征的认识,有利于对特色专业中的特色的整体把握,构建鲜明的专业特色体系。有利于有计划地明确落实具体的特色项目,开展建设活动,促进整个特色专业的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以上“项目多样性”中所述的在教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优势和特色项目,应该是围绕和体现该专业总的特色而形成以下的层级系统。

专业 总体特色.(定性、内涵特色)具体特色(定量、外延特色)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9

关键词: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指标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性、智慧力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产业,它的蓬勃兴起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但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人才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还不能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人力资源支持。本文试图通过提取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为识别、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人才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与出发点。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创意人才的涵义

创意人才概念最早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Florida)教授提出。我国学者李津(2007)从人才类型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李元元、曾兴雯等(2011)从劳动性质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通过专业技能,发挥创造能力来提供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脑力劳动者。

(二)胜任特征与胜任特征模型

1973年,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对以往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进行了批评,他强调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作出实质性贡献。在此基础上,他首先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提出胜任力是指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等。胜任特征指标是指能够通过简洁、准确的术语将与高绩效相关的胜任特征元素表达出来的词语或短语。胜任特征模型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或从事某一特定管理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

基本理论

(一)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RichardBoyatzis)对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洋葱模型(彭剑峰,2003)被比拟为洋葱的结构,描述胜任特征时由外层及内层、由表层向里层,层层深入,最表层是基本的技能和知识,最核心层为个体潜在的特征。胜任特征洋葱模型从外到内主要包括了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个性和动机。

(二)个体差异性理论

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个体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的彼此各不相同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不同的个体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个体行为。在管理活动中,要想招聘、选拔或提升合适的员工,以确保每个员工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首先必须了解员工的个性与特有的胜任特征。如何发掘每个员工特有的胜任特征,并且针对特定的岗位准确识别合适的人才,塑造和谐高效的绩效组织,正是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过程。

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提取的实证研究

(一)胜任特征指标的初步提取

本文在对大量有关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构成的历史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整理的基础上,采用招聘广告分析法,对胜任特征指标进行初步提取。本文检索了创意人才招聘网、中国创意人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七家招聘网站,摘录了其中平面设计、媒体策划、游戏运营等41个文化创意产业岗位的招聘信息。搜索过程不限定地区、薪资水平、学历、工作经验等控制信息,时间限定在2013年1月到4月之间,在摘录的过程中,不仅摘录了任职要求(职位资格)等重要信息,还对招聘需求的性别、年龄、学历、月薪等信息做记录。共搜集到428份招聘信息,剔除不包括任职要求的36份招聘信息,最后获得有效样本392份。所有的有效样本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厦门、重庆、西安等多个城市。通过对392份招聘信息进行词频统计,剔除出现频次小于20的岗位信息,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初步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有专业知识、文化底蕴、沟通能力等33项指标。

(二)胜任特征指标的最终确定

1.胜任特征指标的筛选。将上述所得33项胜任特征指标初步概括为知识、通用能力、岗位能力、意识与动机和个人特质五大类,分为两个层级。

为了准确确定胜任特征指标权重的大小,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胜任特征指标。就以上33项胜任特征指标构成问卷,问卷采用利克特6级量表法,在重要性的评价中:1=完全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比较重要,5=重要,6=非常重要。调查对象为36位资深文化创意人才,问卷要求其回答所描述的胜任特征指标对创意人才从事其工作的重要程度。回收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重要性评分均值对指标进行筛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上胜任特征指标的平均重要程度为4.264,为确保提取的胜任特征指标对文化创意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将重要程度低于4的胜任特征指标删除掉;另外,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将均值4.264作为分界线,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形成初步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

2.胜任特征指标权重的确定。为避免主观判断各胜任特征指标的权重,本文在确定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权重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确保数值的科学性。

首先,上文已经将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进行了初步提取,并归类总结分为了两个层级,第一层级包括五个指标,知识、通用能力、岗位能力、意识与动机、个人特质。第二个层级为这五个一级指标分别包含的次级指标。将第一层级的五个指标分别假设为a1、a2、a3、a4、a5,其相应的权重为w1、w2、w3、w4、w5。a1中包含的三个二级指标分别假设为B11、B22、B33,其相应的权重为w11、w12、w13,以此类推。

其次,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用和法求得相应指标权重,公式为。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再次,进行一致性检验,其步骤如下:计算一致性指标C.i.();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一致性比例C.R.,当C.R.0.1时应该对判断举证作适当修正。对于一阶二阶矩阵总是一致的,此时C.R.=0。为了检验一致性,必须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用公式()求得。

按照以上步骤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最后,胜任特征指标体系的权重合成,因为上述二级指标从属于各一级指标,是在一级指标的前提下完成的,应通过计算最终确定二级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综上,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最终确定了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体系是由两个层级构成的,如表4所示。

结论与展望

纵观已有的相关文献研究,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还没有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体系,研究结果参差不齐,本文的结论有与先前的研究相重合的地方,也有新颖独特之处,不仅丰富了胜任特征的应用研究领域,并且为今后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于学术水平所限和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如前期问卷调查中样本的容量太小,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中的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这必然降低了研究的客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突出重点和改进以下方面:

第一,在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提取的前期应扩大样本容量,丰富和完善胜任特征指标,并且增加其信度;

第二,胜任特征指标的提取研究的延伸便是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这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第三,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是为有效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人才资源,以提高绩效水平,而胜任特征指标与绩效的关系也是今后需要研究与探讨的地方;

第四,目前,有关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胜任特征指标和模型,今后的研究是趋于规范化还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程骅,赵署明.发达国家创意人才的培养战略及启示[J].经济学研究,2006(11)

2.杜鹃.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一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篇10

论文摘要:科学基金的功利性与科学义化的非功利性特征、科学基金的管理性和科学文化的自主性特征、科学基金的制度性 和科学文化的自然性特征是对立的。同时科学基金与科学文化也保持合理的张力 ,统一于科学基金文化内涵之中,促使科学基金文化呈现公开透明、程序公正、自由创新、导向明确的特征。

科学基金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状态,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正如陈佳洱院士所说:“文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贯穿和影响于科学基金工作的各个环节 ,而科学基金文化的内涵又是丰富的,需要我们总结传承。”我们探究科学基金文化的 内涵,就十分有必要认识并处理好科学基金与科学文化、科学基金文化与科学基金 、科学基金文化与科学文化 、科学基金文化与基金文化等的关系。无疑,处理好作为核心内容之一的科学基金与科学文化关系问题 ,不仅是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基金文化 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也能够加强我们对科学基金文化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推进科学基金的战略管理 ,推动我国科学的快速发展。 

1 科学基金与科学文化的特征性对立 

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 、发展 、壮大而逐渐形成的科学文化,在人类文化 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对于其他文化形态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作为资助科学发展的科学基金 ,也逐步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审批和管理制度,为科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的资金保障。同时这套科学基金制度对科学的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都起到直接的作用 ,更可能对科学文化产生间接 而深远的影 响。当然,科学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科学基金 (制 )的政策导向和宏观制度。总体来看,科学文化与科学基金(制)在许多特征上 是一种既对立 又统一 的关 系。这种对立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 

1.1  科学基金的功利性特征和科学文化的非功利性特征 

实施科学基金制是我国为应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同时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科学基金制作为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制度 ,要努力提高资助效 益和管理效能。这种功利性(中性词)主要表现为 :第一 ,从科学基金的产生与 目的来看 ,20世纪 80年代是我 国走向全面改革的年代 。为推动我国科技加速发展 ,89位科学家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此议得到党中央 、国务院批准。1982年中国科学 院自然科学基金正式启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指 出:“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 ,逐 步试行科 学基金 制。“设立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会 和其他科学 技术基金会”。1986年 2月 1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诞生 ,科学基金制在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因此,科学基金是服务 于国家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 ,服务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改革要求。科学基金制不仅是现代科学发展 的重要模式之一,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 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从科学基金 的效用看 ,实施科学基金 制就是要把平等竞争和激励创新的机制引入基础研究,克服行政拨款方式的某些弊端 ,实现知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断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例如,2008年基金委的总体工作思路中就规定要探索绩效管理 和评估为重点来提高资助效益,并 以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提高管理效能。同时基金委的主要任务也是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资金支持基础研究 ,如何把 国家的有限的资金花在 刀刃上,保证资金利用的效率最大化。为此而开展的工作包括在新兴学科领域研究和国家重要科技计划实施发挥先导 和源头作用其次提升一些具有我国自身优势学科领域的整体水平 ;第三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中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贡献  。所 以,科学基金 的产生与 目的乃至包括任务和 主要工作 ,核心 目标都是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 限度的作用,以达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科学效益的最大化。毫无疑问,这些举措不可避免地负载着功利性 的色彩。但是如果过重地关注这种效用性,而忽视科学本身 的发展规律和科学文化的建设,就有可能违背科学发展的规律 ,影响科学发展的进程 ,这时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文化的非功利性的一面。 

科学文化是 以科学为载体,蕴涵着科学的禀赋和禀性 ,体现 了科学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是科学的文化标格和标志  。其中,科学精 神是科学文化的核 心价值。一般来 说 ,科学精 神表现为 “为知识而知识”或“为科 学而科 学”的理想追求 ,但这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匮乏的东西 ,也是制 约着我 国科学发展 的深层原因。而这种科学精神或理想追求 只与人的兴趣、爱好有关,与科学发展 的功利性 、功用性 目标相去甚远。当然探究 自然 、追求真理也并不纯粹是爱好兴趣使然,与那种功利效用 目标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科学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也会造福人类,促进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 ,正是这种科学精神才是推动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 ,也是实现科 学发展的根本 动力 。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发明:激动人心 的创新之路》中指出:“如果我们想发现或培养真正的科学家,最好从孩童时代起 ,就让他们有机会感受什么叫真正的风险。那些对自然抱有深刻好奇心且不愿意其他因素打扰的人 ,必须在他被 ‘获取更好的报酬 ’只这种世俗的价值观俘虏之前,早早地树立献身科学 、不谋私利的志向”  。因而 ,科学 文化中“为科学 而科 学”的这种非功利性的科学精神必须处于主导地位 ,才能支配并推动科学的良性发展。

1.2  科学基金的管理性和科学文化的 自主性特征 

科学基金制从诞生之初 ,就是作为一项管理制度,对科学基金进行绩效管理 ,提高科学基金资助效益。其管理性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 :在宏观管理方面,在借鉴国际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科学合理的科学基金绩效评估 指标体 系,并进一步明确发展和完善科学基金制的着力点 ,逐步形成了科学基金立项评审与绩效评估并重的资助管理格局,积极推进科学基金卓越 管理 战略。在具体管理操作层面 ,按 照《科技进步法》提 出的新要求 ,结合《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实施 ,构建 和完善包括组织规章、程序规章、保障规章、监督规章在 内的规章体系,做到全面规范、系统有序、科学分类 、有机整合、衔接协调便于遵循。制订和完善 了评审专家聘请、信誉管理复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和程序。对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内容 ,认 真梳理和修订现行规章制度 。按照优化资助格局 、明确项 目定位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各类项 目的管理办法 。我们可 以看 出,这些管理制度既包括宏观方面 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政策也包括微观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操作规章和管理办法等等 ,目的都是加强和完善科学基金规章建设为科学家营造自由创新的制度环境 ,促进科学的快速发展。但是,这些管理体制政策 、规章(包括变动的规范、规定 或者法规等等 )却存在着许 多问题 和缺陷。由于不是非常健全、完善 (仅仅 20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 内容还需要继续完善),比如有些管理政策 、规定 的滞后 ;另一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在具体操作方面也会出现种种 问题,比如 由于管理者对某一方 向的科学发展预见不够 ,可能在执行政策上就不提供资金而过度限制其发展,而在其他方面却 给予过多的资助。所以,由于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执行管理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 ,那么这种管理就是一种过度或过少的限制,就会从根本上压制或抵制科学的 自由探究和发展。 

科学文 化则具 有 自由性 和 自主性 特 征  。科学文化的 自由性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的 自由、研究目的的自由、研究人员的自由等等 。这种 自由也代表着对科学人的尊重 ,对科学研究对象的尊重 ,同时这种 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受 国家地域 、管理政策、民族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限制。由于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结果较少受 到文化与境的影 响,科学强 固的内在逻辑引导科学 自主发展 ,科 学文化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比如,牛顿时代的许多文化风俗 已经过时了、消失了,可是牛顿力学依然如故,基于其上的思维方式也没有完全丧失生命力 ,即便是颇遭诟病的机械论 和还 原论模 式也 没 有穷 尽 其积 极 意义  。把握好科 学文化 的这 种 自主性 、自由性 特征 ,还需要认识并处理好几种关系,比如在基础研究方面,正确处理自由选题与发挥导 向作 用之间的关系;认识 自由探索对 自主创新的极端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科学家 自由探索 的精神;认识科学积累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坚持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而这都需要逐步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环境 ,形成尊重科学 ,更尊重科学精神的科学文化。 

1.3  科学基金的制度性和科学文化的自然性特征 

科学基金制本质是依靠同行评议来分配研究资源的一种制度,涉及对相关主体的规范和约束,当然更多地涉及到对“人”的研究。同时这一制度更侧重于对人的管理 ,对社会或人的规律的探究 ,进而明确科学基金运作过程中个体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例如,2007年 2月 14日,国务院第 16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就重点规范了两类单位、五种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了科学基金管理的基本制度和程序。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制度建设主要涉及协调科学基金管理过程 中人与人的关系 ,使科学基金的运作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但是在这一协调过程中,许多管理者可能会做出相当多 的主观性判断,或带有许多非理性的感情偏向,这时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以创新研究培养人才 ,发挥科学家 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人 民;保护科学家“细听蝉翼寂,遥感雁 来声”的科学敏感 ,引导科学家 自由探索与创新  。同时培养管 理者的服务意识 ,与科学工作者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并重视和珍惜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而相 比较而言,科学研究则更多地以探究 自然作为其使命 ,以“自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追求客观规律的理性精神也就成为科学文化的内涵之一。科学文化正是以经验实证为根基,以纯粹理性 为先导 ,理性和实证成为科学文化 的鲜明标识。同时科学生活也是理性生活的一种形式 ,是按正确的理 由而生活的生活方式。它也要求感觉经验、仔细的观察和谨慎的证实 ,通过经验地 了解 自然 。它要求理智的探求 ,用理性解释经验 ,把持续引入感觉资料 ;要求严格的逻辑 、有控制的想象 、理智的洞察 、明确的分析和广泛的综合 ,以及精神对新奇事物的感觉。我们看到,科学基金 的功利性与科学文化的非功利性特征 ,可以说是两者在 目的上的对立 ;科学基金的管理性与科学文化的自主性特征,是两者在管理方法上的对立 ;科学基金的制度性和科学文化的自然性特征 ,是两者在研究对象上的对立。而这种种对立性关系,更加大了理解科学基金文化含义的难度,这也要求在把握科学基金文化的过程 中,一定要明确哪一种特征处于主导地位。同时这些特征不仅有对立性的一面 ,更有统一性的一方面。 

2 科学基金与科学文化保持必要的张力 

科学基金与科学文化在这三个方面特征对立的同时 ,他们又统一于科学基金文化的 内涵之中。而科学基金文化要么是更多的彰显科学基金制 的特性,要么是更多的体现为科学文化的特征,至于说哪一种特征更为突出和强势 ,则需要认清在这多种对立关系中,是科学基金 的特征强势一些,还是科学文化的特征强势一些 。一般来说,相对较理想的状态则是科学基金制与科学文化的多种对立关系能够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这种张力也就使科学文化能够引导科学基金的管理,科学基金也能够更好地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 

其实,就科学文化 自身的发展而言,也是在多元张力 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比如李克特指出,在科学文化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尽管彼此不同,但是它们是相容的、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 ,二者都是知识的习得和确证的途径 ;能为那些在价值和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差异的人们提供理解和达成~致的基础,逻辑合理性的“工具”和观察经验的“工具”是类似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彼此相似,都具有强烈的激进主义涵义 ,即必须遵循某些 固定 的原则。再比如,海森伯也指出,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文化把理性基础的知识与实用活动联系起来 ,使提出原理性问题的方式和我们的行动密切联系。这是文化的全部力量之所在 ,由此产生 出我们 的一切进步。正是在这多元张力 中保持平衡,才促使科学文化获得长足地发展,使科学文化逐步地成为一种强势文化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科学基金文化必须在借鉴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并协调好这多种对立的关系,促使他们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处于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以此促进 自身文化的良性发展。 

3 科学基金文化的特征表现 

在认识科学基金与科学文化的特征性对立 以及保持必要张力关系的基础上,科学基金文化也凸显出公开透 明、程序公正、自由创新、导向明确等特征其中,公开透明、程序公正是任何制度或机制所共有的特性要求;自由创新是进行科 学研究 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导向明确则是科 学基金本应承担的任务。这些特征不仅 体现 了科 学基金 的设置目标,更是符合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 

公开透明、程序公正,不仅是任何管理制度的共有特征要求 ,更是科学基金管理的本质要求。在制度建设方面,科学基金不但制定 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 、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 ,而 且也提出“尊重科学、发扬 民主 、提倡竞争 、促进合作 、激励创新 、引领未来 ”的工作 方针。这些 评审原则 和工作方针,都要求在管理和服务中强化公开 、透明的理念 ,维护科学基金 的公 正性 ,维护着被科 学家誉 为“公信力最高的平 台”的科学基金 ,并要求管理者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科学基金的荣誉。在具体操作层面 ,就公开透明而言 ,在按学部学科设立评审组的同时 ,还设立了监督委员会 、受理异议 ,行使监督。确立了“公开公平 、平等竞争、科学 民主 、激励创新”的基金运行机制 ,还建立了回避、保密 、监督 、审计等一套管理制度  。在程序公正方面 ,实行“面 向全 国、自由申请”,并制定项 目评审标准和管理 办法 以及组织对 申请项 目的评议和评审 的原则 ;明确规定 了面上项 目必须通过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 、学科评审组评审、委员会批准确定资助项目的遴选程序。

自由创新 ,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也科学基金文化的核心价值 。例如 ,一位科学家 曾指 出,科学基金应该是播种机 ,她播撒的是源头创新的种子,培育的是 自主创新的希望 。而科 学基金 文化 的建设 ,就应当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激励 自主创新作为根本出发点 ,从观念引导、精神培育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创造条件,弘扬敢为天下先 的精神 ,保护创新火花 ,扶植创新种苗 ,最大限度地激发科学家的创造潜能。比如 ,为适应充分尊重和支持优秀人才 的创新 自主权 ,培育和造就优秀创新 团队,科 学基金 委适 时推 出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和创新研究 群体基金 资助项目。另外 ,塑造宽容和谐 的竞争氛围也有利 于鼓励创新 。不仅要对原始学术思想宽容、对不 同学术 流派和不同学术观点宽容 ,而且更要对基础研究中的失败宽容。正如丁肇 中先生指 出,基础研究需要充分 的自由空间以及社会给予的宽容态度。这样在自由宽松 的环境中才能有新的发现 、新的发明。 

导向明确 ,是科学基金承担科学发展和管理战略的任务 目标。如在平衡学科发展、重点支持,引领重点科学发展方 向等方面,科学基 金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指南》就 明确 规定了学科资助范围、鼓励研 究领域和定 向课题 。同时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总体部署,统筹 考虑 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需求 ,统筹安排学科均衡协调发 展与优先领域重点跨越 ,统筹加强项 目支持、人才培养和科研环境建设 ,统筹争取财政投入和吸引社会 资源投入 ,统筹利用 国内和国外基础研究资源 ,使资助布局与基础研究发展需求相协调 ,资助计划与国家科技计划相协调,资助管理模式与基础研究发展规律相协调,推动我 国基础研究可持续发展。比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证自然科学各资助领域均衡 、协调 、可持续地发展 ,并强调基础研究的发展动力是“双力驱动”,既包括科学系统自身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内部需求 ,也有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 ,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 ,近几年加大了对遗传 、育种 、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基金委的管理科学部积极 开展从健康角度探索农村医疗体制等问题研究 ;地球科学部、生命科学部等几乎所有 的学部都直接或 间接 地关注 区域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 ,在逐步形成“导向明确、公开透明、程序公正、自主创新”为特色的科学基金文化过程中,“导向明确、公开透 明、程序公 正”的科 学基金管理制度与“自主创新”的科学文化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 ,才能推进科学基金文化建设,保障科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  陈佳洱.感悟科学基金文化 [j].中国科学基金2005.(6):365—366, 

[2] http:///jiaoyu/">教育出版社,2007.37-38.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我与科学基金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