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程地质的意义十篇工程地质的意义十篇

工程地质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38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1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了保障项目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以及使用全过程都能都达到安全、经济以及合用的标准,使项目工程的场地、结构、规模以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能够相互的适应,就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加强水文地质的勘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地下水对项目工程基础的影响,并且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为项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保障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

1工程地质勘察概况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技术,通常情况下工程地质

勘察工作的时间也比较紧,任务量也比较重,相应的困难度也比较大。同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的开展对于工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对于工程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应该加强工程地质勘察的研究力度,提出先进的科学理论和使用技术,使工程地质勘察能够取得更快的发展,保障项目工程能够安全施工。

2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当前在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当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也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地下水是岩土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直接的影响到建筑场地地基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同时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条件对于项目工程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很少会直接应用到水文地质参数,从而会被认为这项工作不重要。在勘察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对其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的评价,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为了提升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不仅应该查明和岩土工程有关的水质的问题,评价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并且还应该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的措施,为项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的资料,以此来减少地下水对于项目工程建设的危害。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1)水文地质条件首先应该查明项目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气象资料,比如:年降水量、蒸发量以及河流的历史最高水位和常水位、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关系等问题。其次要了解相应的含水层储水构造资料,比如: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和水量,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变化幅度以及流向,测定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此外还应该了解到岩土体的构造对于地下水储水的影响以及地下渗流等。

(2)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首先需要根据测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实际工程的特点,评价地下水对于项目工程的基础以及岩土体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其次根据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实现项目的工程勘察。此外除了要明确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对于项目工程建设的影响,还应该着重对工程建设活动中,人们日常活动对于地下水造成的影响,以及地下水情况的变化而引起的地质情况变化和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第三应该根据项目工程实际的特点,提出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需要对工程地质进行着重评价的方面。

4地下水引起的工程的危害

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在地质灾害中因地下水的变化所引起的灾害占有很大的部分,同时其造成的灾害具有复杂性,所以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该注重地下水的变化引发的危害,加强地下水所引起的工程危害的预防和防治。

4.1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通常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当此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对岩土工程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项目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首先是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危害。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水文方面的主要原因有降水量增大以及气温的变化等,人为方面的原因有灌溉以及施工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其造成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壤盐碱化现象加剧、地下水对于地下项目工程腐蚀作用加强;河岸以及斜坡容易产生地质灾害,比如:滑移以及崩塌等现象,这会对项目工程造成破坏;容易受到水的作用,而导致岩土体出现软化以及强度下降现象,对工程项目产生影响。其次是地下水下降引起的危害,地下水下降通常情况下是由人为原因产生的,比如:开矿活动、对于河流进行治理和改道等,地下水位下降后,相应的岩土变硬,诱发地面发生裂缝和沉降等现象,这样就会对地质条件产生比较大的破坏,从而影响到项目工程的质量。第三是地下水位反复波动造成的危害,地下水位的反复波动容易造成地上项目工程的基础产生变形,造成项目工程开裂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地下水位的反复波动,会对地层中的胶结物产生淘洗的作用,当土层中失去了相应的胶结物,土体的强度就会变低,给项目工程的处理带来施工困难。

4.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危害

天然的地下水很少会产生动压力,但是人类日常的活动,比如:地下空间或者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就可能会使正常的地下水压力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会使局部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当遇到粉土层的时候,会产生流砂、管涌、基坑及隧道突涌等问题的发生,从而会引发基坑的变形和隆起,严重的会导致边坡失稳现象的发生,引发项目工程安全施工事故现象的发生。

4.3地下水对基础的危害

在项目工程选择基础埋深的时候,则需要认真的考虑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以及其埋藏的特点。在进行工程项目基础设计的时候,应该保障项目工程基础的地面埋置在地下水位之上,否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排水和降水的措施,同时还应该对于基础的钢筋混凝土做必要的防腐蚀措施。当相应的基础伸入承压水层内的时候,在项目工程施工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防止在基坑开挖的时候承压水喷出,危害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沿着河岸建设项目工程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地下水的影响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相互之间的补给关系,以此来避免地表水对于项目工程基础的冲刷,危害到结构安全,保障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

5结语

水文地质测试分析是工程地质勘察的关键,随着项目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勘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的安全性。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项目工程的特点,对于项目工程的持力层进行关注,方便在设计的过程中满足项目工程的地质条件的需求。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于地下水作用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够使工程地质勘察真正的服务于工程建设,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万海,尹洪峰.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J].中华建设,2012(12).

[2]田学君.浅析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0(04).

[3]段凤华.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J].华章,2013(03).

[4]郭岐山.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0(08).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2

摘要: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的地方,由于工作人员在勘察过程中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并不深入,并且设计中又忽略了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意义,因此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类岩土工程危害问题频繁,以致勘察设计处于难堪的状态。为了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在工程勘察中我们不但要查清楚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估地下水对岩土体及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的对策,为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减少或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重要意义

abstract:inhydrologygeologyconditionisrelativelycomplexplace,becausethestaffintheexplorationprocessforhydrologicalgeologicalproblemsoftheresearchisnotdeep,anddesignandignorethehydrologicalgeologicalproblems,theimportanceofgroundwatertriggeredbysoallkinds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harmoffrequent,sothatthesurveyanddesigninawkwardstate.inordertoimprovethequalityofengineeringinvestigation,inengineeringexplorationwenotonlytofindoutandgeotechnicalengineeringrelatedhydrologicalgeologicalproblems,evaluationofgroundwateringeotechnicalengineeringandtheroleandimpactofbuildings,and,moretothe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countermeasuresfordesignconstructiontoprovidethenecessaryhydrogeologymaterial,toreduceoreliminatethedangersofgroundwater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

Keywords:geotechnicalengineeringhydrogeologyimportant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在过去的工程勘察报告当中,由于对综合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及危害的忽视,从而导致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笔者认为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内容:(1)应该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准确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2)工程勘察当中还应该密切的结合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类型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3)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①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②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上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③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④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2.岩土水理性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①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怍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上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②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上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上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③崩解性,是指岩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以广东地区的残积土为例,一般崩解时间5-24h,崩解量1.79~34,以蒙脱石、水云母、高岭土为丰的践积土以散开方式崩解,而以石英为主的残积土多以裂开状崩解为主。④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水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綦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标定岩士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岩土的水理性质尚有持水性、容水性、毛细管性、町塑性等等,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3.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3.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①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④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替,会将土层中的胶结物―一铁、铝成分淋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3.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4.结束语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参考文献:[1]陈雁.《水文地质之路田》.中煤地质报,2009一05―25。[2]郭永海,王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12一01。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3

关键词:先进文化;和谐社会;文化

当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之后,综合国力迅猛上升,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发展中强国,这种巨大成就的取得体现了当代中国所确定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在经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之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突显出来,在“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中,文化发展被列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可见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而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需要它特有的文化来凝聚人心,形成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来做保障。在中国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众所周知,我们所讲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除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以外,还离不开十分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文化的发展。所以先进文化的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所处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首先,社会发展既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改造自身的过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进步有目共睹,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然而,在这种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要存在一些失衡现象,改革就是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再分配。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要积极面对和正确解决前进中所出现的社会矛盾,并不断的使之趋于平衡。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和崇高目标,就是因为人只有在公正、诚信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对于一个由复杂因素构成的社会来说;和谐就意味着将各种社会因素充分的调动起来,激励起来,形成巨大的合力,得到均衡的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在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上,以文化、精神和道德为规范的支撑,以公平、诚信、民主、法治、开拓、创新为基本内容的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文化衰落、精神贫乏的民族,能够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强大民族,其生存的国家和社会是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其次,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目标的提出,又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实践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的充分肯定。现在人们一致认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就会进入一个临界点;或者是继续快速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或者是矛盾激化,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不论这种情况所体现的是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讲,它都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生存方式,思维方式或是组织方式,甚至直接影响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和优秀品质,中华文化已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更加自觉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牢固的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这不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但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将伴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始终。我们应该看到,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文,实现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都无法离开先进文化的支撑。文化的内涵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迅速处理问题,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的目的,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针对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的不同工序要根据施工工艺的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砼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甲方监理工程师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甲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3、开展监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监理工作是涉及人和事的一种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受到某些方面的干扰,一些问题如果开始时处理不慎,会对后续的或其他部分的监理工作造成被动和混乱。开展监理工作时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监理人员对乙方开展工作的同时,不能忽略与甲方的沟通和协调。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多听取甲方意见,注意维护和保持与甲方配合一致。(2)监理人员与甲方有不同意见时,应从技术角度加以充分说明,然后由甲方决定。监理人员只有取得甲方的充分支持和配合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3)监理人员作为工程技术质量监理,主要工作在于检查工程质量,而不是参与乙方的工程开发。因此,监理人员原则上不应为乙方指定或寻求工程解决方案,以避免对监理工作造成被动。(4)当监理人员需要向乙方提出工程质量要求时,应直接提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其中应注意的是,监理人员要避免用“指定具体的方案(或做法)”来要求乙方做某事或达到某种要求。(5)注意做好监理工作记录,做好各项监理要求的跟踪管理工作,这是完整地做好监理工作的基础。对甲乙双方的任何工作安排、监理要求和相应答复,以及有关的落实和完成情况,都应有完整的,可以跟踪管理的工作记录。(6)监理人员对甲乙双方的工作要求(配合要求、包括监理要求等),应及早向对方提出。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4

〔关键词〕卢卡奇,现代性批判,路向,价值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卢卡奇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早在20世纪之初就非常集中并深入地分析了现代性问题,并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为切入点展开对现代性的批判。“物化”是贯穿《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一个中心概念,卢卡奇是通过物化理论切入到对现代性批判的。

本文通过分析卢卡奇对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从而揭示其现代性批判的价值向度,即一方面,在哲学上达到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原则高度,呈现了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维度;另一方面,在他之后的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他那里汲取灵感,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问题批判的基本定向。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吸收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性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我们必须明白,商品拜物教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这样,卢卡奇就借助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的论述,从商品出发开始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在卢卡奇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对所有的社会生活都起着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因此,商品交换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进行物质代谢的支配形式问题……更确切地说,一个商品形式占统治地位、对所有生活形式都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和一个商品形式只是短暂出现的社会之间的区别是一种质的区别”。

卢卡奇进一步指出,即使商品交换对社会内部结构有这种影响,也不足以使商品形式成为社会的基本形式,商品形式必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据此,卢卡奇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品形式向整个社会的真正统治形式的这种发展只有在现代资本主义中才出现了”。

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根源于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这一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基本事实。但问题是,商品形式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而取得整个社会的统治地位呢?即商品形式的普遍性在何等程度上成为可能?这个问题确实至关重要,因为它本质地关联着物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和物化现象的本质问题。根据卢卡奇的分析,物化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劳动产品完全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劳动产品一旦成为商品,意味着它失去了和人的劳动的内在关联,成为可以通过比较而进行交换的同质性的东西,成为完全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差异的东西。因为,“一方面,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至于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另一方面,在这种合理化中,而且也由于这种合理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合理计算的基础,最初是作为仅仅从经验上可把握的平均劳动时间,后来是由于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和合理化越来越加强而作为可以按客观计算的劳动定额,都被提出来了”。

在这里,卢卡奇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本质上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时间的空间化”。卢卡奇强调,当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劳动成为合理化、机械化的劳动时,任何创造性、任何个体的差异都被视为错误而加以排除。这样,劳动对人们来说不再意味着通过创造性的生命活动而确证人的存在,而是意味着把人下降为毫无差别的物来进行计算和安排。卢卡奇在这里特别指出,这其实意味着“时间的空间化”。“这样,时间就失去了它的质的、可变的、流动的性质:它凝固成一个精确划定界限、在量上可测定的、由在量上可测定的一些‘物’充满的连续统一体,即凝固成一个空间”。

这也就是说,劳动的合理化褫夺了人们通过对时间的体验而确证人的存在方式,进而把人的存在下降为可以用数字来测量、计算的物的存在。在卢卡奇看来,“时间的空间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普遍性。首先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人都难逃物化的命运,无产者和有产者都同属物化,即“工人的命运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命运”。因为工人商品成为满足需要的唯一形式,“合理机械化的和可计算性的原则必须遍及生活的全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不仅工人的时间被资本家当作空间来计算,资本家的生命也被同样加以计算。同时,物化的普遍性还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物化,即不仅仅是我们的物质劳动过程被物化,而且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被物化了。卢卡奇在这里提出了物化意识的概念。在他看来,物化意识表现为人们只停留于对眼前事物的认识,只能通过直观的方法达到一些直接性的认识,人们无法深入下去把握真正的现实世界。人们所看到只是物的世界,只有纯粹的人与物的世界之间的无限对立,无法自觉到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生成。因为“在直接商品关系中隐藏的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人们同满足自己现实需要的真正客体之间的关系逐渐消失得无法觉察和无法辨认了,所以这些关系必然成为物化意识的社会存在的真正代表”。

这样,通过商品——时间的空间化——物化意识的批判路径,卢卡奇得出的结论是,物化导致了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成为一个自动合规律的物,人们或者像科学主义者那样直接把这个世界宣称为一个具有永恒规律的世界,或者承认现在是永恒的。

按照卢卡奇的见解,商品在现代社会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范畴”,从而对现代性批判的任务就在于戳穿作为商品交换及其结构性后果的物化现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卢卡奇通过对物化理论批判的路径,揭示了物化理论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现代性批判处于核心地位,特别是对物化造成的“时间的空间化”问题的批判在其本质上就已经达到了现代性批判的原则高度。

二、卢卡奇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商品形式的普遍性如何制约着在商品中对象化的人类劳动的抽象

“抽象的、可比较的劳动如何形成为一个这样的社会范畴形式,并从而对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对象性形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卢卡奇提出的这个问题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这样一句话具有本质关联,即“把人类的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这在人类发展中具有什么意义?”

众所周知,尽管当时卢卡奇尚未读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但这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就已深刻揭穿了资本在现代社会取得统治地位的秘密,即把人类劳动抽象化。至此,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就十分清楚地彰显了它的现代性批判原则: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这个原则如此重要,以至于卢卡奇通过对劳动过程从手工业经由协作、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历程的考察,力图戳穿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的发展如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工人的个性之愈益加剧地被消除,以及这种人的个性如何在现代性的生产过程中成为谬误的根源。

这种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的原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人对世界态度的改变,即人的活动越来越失去自主性和意志而采取一种直观的态度。这种直观的态度所具有的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就是把空间和时间当作共同的东西,把时间降到空间的水平上,即“时间的空间化”问题。这样,卢卡奇就巧妙地实现了物化理论中的“时间的空间化”问题与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之现代性批判原则之间的内在契合与链接,开始了他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现代性生产方式和以“近性主义形式体系”为标识的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几乎直接或间接地从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对物化现象批判所达到的现代性批判的原则那里汲取灵感。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却总是难以从卢卡奇对现代性批判所达到的原则高度上理解卢卡奇、解读《历史与阶级意识》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因此,在理论上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所达到现代性批判的原则,讨论《历史与阶级意识》文本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同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

三、基于卢卡奇对资本统治的现代性批判的原则,可用“继往”和“开来”理解卢卡奇对现代性批判的价值向度

所谓“继往”,是指对物化理论批判所达到的现代性批判原则本质地呈现了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维度而言;所谓“开来”,是指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从卢卡奇对物化现象批判所达到的现代性批判的原则那里汲取灵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批判是紧紧抓住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的物化本质展开的,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现代生产过程本质上就是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不断展开并取得支配地位和主导性原则的过程。马克思说:“大工业的原理,是不顾人的手,把每一个生产过程直接分解为它的构成要素。这个原理创造了工艺学这样一门完全近代的科学。社会生活过程是多种多样的,外表上好像没有联系的,并且已经凝固硬化的形式,现在分解为有意识、有计划,为达到一定有用效果而系统分化的自然科学应用”。

马克思在这里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大工业生产的前提是人手的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二是这个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现代性的普遍本质,或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普遍命运。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马克思当时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水平、规模无法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相提并论,但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富有预见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过程的现代性特征。在马克思以后,随着以泰罗制作为开端标志的管理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意味着现代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进一步展开,意味着现代社会中人的操作行为的进一步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当然,对于卢卡奇来说,能够深刻而又本质地把握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过程的现代性特征,就显得顺理成章了。“随着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泰罗制),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专门系统里去,并在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说,卢卡奇通过对物化现象批判所达到的现代性批判的原则,本质地呈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现代生产过程的现代性特征。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批判所达到的现代性批判的原则,可以说是继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进行现代性批判之后,对现代资本统治原则的进一步批判。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批判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作为商品的创造者,人受制于物的支配,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物这一事实,物化的结果带来的是人的价值的丧失和物的价值的上升,人的命运受制于物的支配。现代资本的生产方式与科学技术有着内在的逻辑,资本的逻辑是不断实现价值增值,这就要求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这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品大众文化的兴起,人的心灵世界就完全屈服于物的世界,形成心灵被“役化”状态。卢卡奇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社会批判诸理论中所蕴含的现代性批判的路向。为了论证方便,笔者在此引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工具理性和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对此论点作进一步说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现代社会批判时认为,当达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却是社会对人的控制和强制不断增加,这种控制和强制已经从对人的经济和政治控制发展为对人心灵的“役化”,使人越来越丧失了内心的真实需求、批判能力和否定能力。这样,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在给人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又执行着意识形态职能,从而成为一种新的控制、支配形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职能主要体现在,它只强调科学技术的“形式合理性”(即工具理性),忽视科学技术的“实质合理性”(即价值理性),从而割裂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内在性关联。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只强调工具理性,只关注理性的科学化、技术化、功利化和实用化,结果导致了人们只追求功利,淡漠人的情感价值,沉迷于欲望的满足和感官的享乐。

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日益集中的生产和越来越专业化的分工,技术成为强制的力量,人在劳动中得不到自由和幸福的体验,于是只好寄希望于“闲暇时间”。然而,由于资本的本性使得它无孔不入,一旦资本渗透到大众传媒中去,广告等大众媒体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人们的“闲暇时间”为资本操纵的大众媒体所支配、强制的厄运就在所难逃。如此的生活境遇使得人们盲目地到以广告为中介的商品消费活动中去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权且把消费当作快乐和幸福来体验,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他们在现代生产中所承受的机械的、重复的、枯燥乏味的无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差异的劳动。也许马尔库塞的观点击中了对工具理性和消费主义文化批判的全部要害。他认为,当代西方社会的人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希望都寄托于物质商品的追求和消费,实际上人已经完全为物所蚕食,人的心灵由此也被物所控制,这种状况实际上并不是人的价值的全部实现,恰恰相反,这正是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失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19.

〔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背景形成历程

【中图分类号】a119【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中叶,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是时展的产物,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探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和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背景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学说、理论和思想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的根基就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条件,即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在此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再者,任何思想学说都是后人对前人的思想成果“扬弃”的结果,马克思对此也有论述:“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这就说明了人类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定产物。其产生主要有三大背景:“经济事实”状况、政治环境状况和“已有的思想材料。”

背景之一:“经济事实”状况。恩格斯曾指出:“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①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学说、理论和思想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主要根基就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条件,即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在此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那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于何种经济事实状况呢?

从14~15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到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封建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代。英法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相继进行各自的产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生产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结果导致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自此后经济危机不断,如英国大约每隔10年发生一次危机,1836年、1847年、1857年、1863年发生了4次经济危机。而且经济危机不止于英国,其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在1857年、1866年发生了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经济危机,反映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这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新考量。

背景之二:政治环境状况。资产阶级的“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②,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随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830年至1840年间,英、法、德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这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的又一重要表现。1831年11月,法国重要工业城市里昂的丝织工人不堪忍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标准工资。遭到政府拒绝后,工人群众便拿起武器举行起义,占领了国民军的营房,并一度控制了整个里昂市。这次起义被镇压之后不到两年,里昂工人又于1834年4月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并得到了巴黎和马塞等城市工人的响应。

同一时期,英国发生了长达10年之久的运动。英国工人为争得选举权,于1836年6月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1837年6月召开了工人大会,提出了包括实行普选权、取消候选人财产资格限制等要求的请愿书,并于1838年5月以“人民”的名义公布了这个请愿书,号召人民签名,从此展开了“运动”。1839年2月,第一届派全体会议在伦敦召开,并于7月向议会递交了有150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为了协调已经广泛展开的群众运动,协会1840年7月在曼彻斯特成立,组成了执行部。协会于1842年领导开展了第二次签名运动,签名者有300多万人,几乎占当时英国成年男子的半数。

当时的德国还是个由30多个邦组成的国家,在经济上仍然是带有封建性的农业国。但是,在一些地区已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经济。德国无产阶级既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又受资本家的剥削,因此,工人群众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不断发生。1844年6月,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拿起武器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很快就被德国政府镇压下去,但是它明确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反对私有制的要求,标志着德国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当资产阶级进行反对封建主阶级的斗争时,工人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同盟者参加这一斗争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工人群众曾自发地分散地进行过反对资本家剥削的斗争。马克思曾指出:“西里西亚起义恰恰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那就是对无产阶级本质的意识。”③

由此可见,在19世纪30至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特征如下:第一,范围广阔,得到广大劳动群众的支持和同情。第二,工人阶级已经明确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第三,工人运动都以武装起义这样的尖锐激烈为斗争形式。这表明当时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这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背景之三:“已有的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从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它也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④“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⑤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思想基础主要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以及物理学、生物学在自然领域的新发现。其主要内容有:其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指出利润、地租、利息都来源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对立。其二,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其三,空想社会主义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未来的理想社会所取代;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包含不少科学见解。其四,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细胞结构和生物进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历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是与政治实践的逐渐深化相一致的,他们正是在风起云涌的社会政治实践过程中不断成熟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和无情地揭露,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思想形成历程主要体现在他们的一系列著作中,通过研读这些著作来纵观这一发展过程,才能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萌芽阶段。马克思在大学时代加入青年黑格尔派,毕业后去《莱茵报》工作,便十分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1842年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揭露了当局虚伪的、欺骗的反动本质,同年,马克思又写了《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已经可以隐约地从中看到唯物主义的萌芽。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对普鲁士的国家与法进行了批评,这是马克思第一次跳出精神领域,来探讨物质利益问题。马克思在《摩赛尔记者的辩护》中对国家和法的看法又进一步,开始探求国家制度和管理原则产生的客观基础,提出决定国家制度的不是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为下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指明了方向。《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对在《莱茵报》期间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的第一次尝试性回答,也是他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新起点。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表明他已然注意到维护阶级社会利益的意识形态问题,标志着其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开始。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探讨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但是究竟如何实现解放?由什么力量来实现人类解放的问题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的,马克思在书中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且还根据无产阶级地位分析了它的作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从《莱茵报》时期两个转变的结束,也是创立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完整体系的开端。《神圣家族》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时期的文章和著作为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准备了至关重要的思想前提。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阶段。在1845年至1895年间,伴随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1845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并把这个范畴引进历史唯物主义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此外,马克思还指出了精神文化的阶级性问题。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说明了物质资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社会、政治与生产的关系,详细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剖析并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首次使用了“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两大概念,并阐述分析了“一般意识形态”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创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阐述了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概念和一些基本观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涉及如下内容:意识形态建基于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本质和任务;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与其他思想划清界线的问题,如划清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1848~1849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革命失败后深刻地总结经验教训,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们一系列的光辉著作,主要有《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等,把马克思主义学说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1850年9月到19世纪6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深化。这期间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第一卷、《哥达纲领批判》、《人类学笔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恩格斯晚年的一些书信。马克思晚年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同时也探讨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某些问题,拓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野,推动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恩格斯则在其论著和书信中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的诸多谬见,捍卫、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完善阶段。列宁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并推动其不断完善。他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形形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对无产阶级内部的修正主义、经济主义等错误思潮也进行了坚决斗争。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体现在:首先,意识形态的形成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其建设需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参与,“因为自发的工人运动就是工联主义的、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是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⑥其次,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再次,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需要从外部灌输的原则。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将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创制出属于无产阶级自身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说。在此基础上,由无产阶级政党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说通过灌输方式,使群众掌握,内化于工人运动,他强调,应当“积极地对工人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⑦这样,列宁成功化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性原则与建设性实践之间的矛盾,正如有学者所评价的那样,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强化了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也凸显了新时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以及加强其建设的重要性。

在顺应时展的新要求的同时,列宁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其著作主要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几个特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怎么办?》、《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历程深刻表明,其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社会发展历史状况,紧紧依据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是人类社会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继承并发展了前人优秀思想成果,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解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ZD006)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0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9页。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6

一、工程变更的概念

本文研究的工程变更,是指由承包商或施工单位提出、并要求调增投资的工程变更。需具备三个要件:

一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和计价模式允许实施工程变更,并合同规定允许以工程变更的方式调增投资,或者工程实际允许在经审批的原预算的基础之上以工程变更的方式调增投资;

二是承包商或施工单位提出,施工单位是提出的主体,或至少施工单位是主要主体,假如不是唯一主体的话;

三是需要调增投资,或至少施工单位要求调增投资。三者缺一不可。本文指称的承包单位、承包方、施工单位、施工方,是同一个概念。

二、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概念

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又分为两种并不相互排斥的类型,一种是工程变更所指向的工程状态本身是事实,就其状态和事实本身而言,按照工程造价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变更的理由也成立,应当调增投资,但工程数量被夸大,其中不夸大的那一部分工程数量,是非高估冒算,属于正常的工程变更,应当正常调增投资,而被夸大的那一部分工程数量,包括实物工程数量和非实物工程数量,定义为高估冒算。实物工程数量不用多做解释,非实物工程数量方面,比如,人工工日、机械台班、材料和土方的运输距离等等变更或者计价签证,被夸大的那一部分工日、台班、运输距离,就定义为高估冒算。另一种类型是,工程变更所指向的工程状态仍然是事实,工程数量可能不被夸大,也可能被夸大,但是,就其工程状态和事实本身而言,按照有关规定,变更的理由不成立,其全部工程数量,包括实物工程数量和非实物工程数量,无论是否被夸大,也定义为高估冒算,这一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曲解工程计价依据所包括的工作内容,把本属于施工单位应尽之责任和义务的状态和事实,仍然提出工程变更以调增投资的要求,重复计价。不仅重复计价,有时还夸大工程数量。

高估冒算往往有主观故意的性质,也就是说,根据上述定义,高估冒算的人格化代表即高估冒算者对高估冒算通常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判断的,这是高估冒算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与其它一些不正确计价的重要区别,正因为如此,这可能引发高估冒算者采取一系列的战略、战术、方针和策略,以达到和实现高估冒算的目的。固然,所谓认识和判断属于主观的东西,难以测度和量化,作为概念的提出,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高估冒算是一个贬义词,尽管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术语之所无,只要有精确定义,不妨碍学术讨论。

无中生有,按照词典的解释,是本无其事,凭空捏造,乃是指工程变更所指向的那一部分工程状态,完全不是事实,纯属子虚乌有,而按照有关规定,对那一部分工程状态定性的认定,工程变更以调增投资的理由成立——假如那真的是事实的话,由此衍生的工程数量,包括实物工程数量和非实物工程数量,定义为无中生有。与第一种类型的高估冒算相比较,无中生有的概念的内涵大于高估冒算,外延小于高估冒算。高估冒算包含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包含于高估冒算。无中生有一定是高估冒算,高估冒算未必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高估冒算的极致和特例,相当于第一种类型的高估冒算时,非高估冒算那一部分工程数量等于零的情况。

无中生有往往有更强烈的主观故意,也就是说,根据上述定义,无中生有的人格化代表即无中生有者对无中生有通常有着明确无误的认识和判断,乃是乘允许实施工程变更之机无中生有以骗取增加投资,以骗取金钱,性质更恶劣,所以,也称之为恶意无中生有。与高估冒算相比较,无中生有的发生并取得成功的概率相对低,但只是相对而言,工程实践并非没有先例,据笔者所知就有。

三、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在工程投资和施工单位工程成本中的构成

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是一种付诸行动的主观愿望,如果取得成功,成为现实,或者部分取得成功,部分成为现实,将以货币形态构成工程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工程投资的构成中,它通常隐含于工程变更的追加投资的补充预算之中,是其中的“水份”,它对工程项目建设本身没有任何益处,属于白白浪费的冤枉钱,对于用国有投资资金建设的工程项目而言,属于国有投资资金非正常的流失。就工程项目本身的建设施工而言,它不构成任何工程实体和施工措施,却以工程实体或施工措施的面目出现,以其为计价依据。

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在施工单位的成本构成中,没有任何工程实体或施工措施的成本支出,即使有时实际支出了工程成本,比如第二种类型的高估冒算,根据定义,那也是应尽之责任和义务。施工单位可能为此支出了“管理”成本、“公关”成本,其中的差额,为施工单位净赚,属于不正当得利,从它的定义可知,它当然不符合工程造价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的有关规定,但并不都构成非法。此外,还可以讨论它的最终流向,在国民经济中的构成,以及在社会财富再分配中的经济学涵义等等,兹不赘述。

四、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与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在工程项目建设三大控制目标

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通常与质量控制无关,高估冒算可能与进度控制有关,比如,为了赶工期,需改变施工方案,或者采取超常规的施工方法,有时需要增加投资,趁增加投资之际高估冒算,有时不需要、不应当增加投资,但趁改变施工方案之际高估冒算。有时,由于工程变更本身,增加了工作量,需要顺延工期,此时,工程变更与进度控制有关,但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与进度控制仍然不太有关系,如有,相关度也极低。

五、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发生的原因

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发生的原因,在于工程变更本身,并预算软约束。只要工程变更具备上述三个要件,就有可能发生。从这三个要件中,为控制投资计,我们似乎能够得出某种启示。以工程变更的面目出现的索赔,当然具备这三个要件。在工程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工程变更的要求和意向本身,并非施工单位首先主动提出,而是非施工单位,比如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的接收使用单位等,首先提出,而且,为工程项目建设所必要,并需要调增投资,但以施工单位提出的方式办理,这就同时具备了这三个要件。除非不允许此类工程变更出现,只要允许,原则上就有发生的可能,尽管可能不等于必然,不等于现实。这与采用何种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比如预算加签证计价模式或者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价模式没有关系。这一点,古今中外没有区别,中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与其它国家的工程项目建设不会有任何区别,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与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也不会有任何区别。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基本假定和基本预设,它深深地扎根于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在投资控制管理中的一种折射和反映。FiDiC条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都是允许的。顺便提一个问题,我们有可能不允许吗?

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发生的原因,没有区别,但发生的概率和发生的程度,却依具体情况会有差别,这与高估冒算者和无中生有者对取得成功的概率和取得成功的程度的主观认知有关,而主观认知是客观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在一个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时有发生并屡屡取得成功或者部分成功的行业环境中,毋庸赘言,这将决定性地诱发潜在的高估冒算者和无中生有者成为现实的高估冒算者和无中生有者,决定性地诱发现实的高估冒算者和无中生有者成为更坚定的高估冒算者和无中生有者,决定性地引诱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事件的发生,并继续有取得成功或者部分成功的可能。工程实践的多样性决定了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具体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六、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本质

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本质,是能够从中得到经济好处、物质好处的利益方或利益集团以工程变更调增投资的方式,损害其对立面的经济利益。前者主要是指承包商或施工单位,从逻辑上说,也不排除非承包商或施工单位。有的人是直接得利者,这一部分人、或者这一部分人中的一部分通常有主观故意的性质。并非所有人都有主观故意的性质,有的人是从中“搭便车”,享受了经济或物质好处。后者是指业主,有时,后者要作广义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指业主,比如,对于用国有投资资金建设的工程项目而言,后者包括国家和社会集体。

七、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道家哲学涵义

精确定义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澄清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之后,根据中国的道家哲学,可以不那么精确地这样来描述这一对概念:高估冒算生于有,有亦生于有,有不生无,有只能生有,而且生更大的更多的有,是为高估冒算;无中生有的有亦生更大的更多的有,有生于无,是为无中生有。

八、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与投资控制高估冒算

对立面反高估冒算,无中生有的对立面是反无中生有。相应的,高估冒算者的对立面是反高估冒算者,无中生有者的对立面是反无中生有者。在博弈主体的博弈对决中,前者是矛,后者是盾,一方的成功就是另一方的失败,反之亦然,尽管工程实践中不乏合作的因素。高估冒算者与反高估冒算者、无中生有者与反无中生有者之间属于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本文讨论的问题而言,主要强调对立的关系,尽管笔者并不否认统一的关系。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是投资控制的工程变更和工程变更的投资控制所要否定的对象,相应的,谁否定,谁就是反高估冒算者和反无中生有者。不仅如此,甄别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以及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乃是投资控制主题中的应有之义,当然之理,也是投资控制的重大历史课题之一,投资控制客观上需要反高估冒算者和反无中生有者的存在,客观上需要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人格化代表的存在,因为其对立面存在,有矛必有盾。在这个意义上,说投资控制就是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也未尝不可。这一点,古今中外也没有区别,中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与其它国家的工程项目建设不会有任何区别,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与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也不会有任何区别,与采用何种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没有关系,与是否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也没有关系。对于用国有投资资金建设的工程项目而言,它的另一层涵义乃是遏制国有投资资金的这一方面的非正常流失。

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能够取得成功,要想取得成功,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其中,信息成本和心理成本,乃是反高估冒算者和反无中生有者需要支付的最重要的成本。有时,还需要相应地采取一定的战略、战术、方针和策略,以应对高估冒算者和无中生有者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和策略。转贴于

九、建设工程监理与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现在普遍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众所周知,监理工作要求合乎公正,这里说的公正是指实质公正,此外还有形式公正、程序公正。所谓监理工作的公正,实质公正,是指监理代表独立的第三方,依合同公正、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和仲裁,既不能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又不能损害施工单位的利益;或者说在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时,不损害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严格地说,目前的监理工作,一般只有投资控制的工程变更而无工程变更的投资控制,这是两个概念,是指投资控制两个紧密相联的不同阶段,前者主要是实施工程变更的要求和建议的审核、审批,也就是确定“量”,后者主要是据此编制的补充预算的审核、审批,也就是确定“价”。

就投资控制的工程变更而言,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指向都是工程状态,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事实,最终,该事实或者非事实的工程状态都表现为工程变更以调增投资的工程数量,包括实物工程数量和非实物工程数量。某种意义上,投资控制的工程变更的监理工作的实质公正的本质,乃是完全肯定非高估冒算而完全否定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具体表现形态是完全肯定非高估冒算的工程数量而完全否定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工程数量。自然,监理工程师是、也应当是反高估冒算者和反无中生有者,是、也应当是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人格化代表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成功与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失败,都等价于监理工作实质不公正,反之,则等价于监理工作合乎实质公正。

与其他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主体比如业主相比较,监理工作要求合乎实质公正,这对监理工程师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监理工程师必须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并力求取得成功,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要反得彻底,否则就是对业主的实质不公正;另一方面,监理工程师的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不能将应当完全予以肯定的非高估冒算之工程变更也否定掉,否则就是对施工单位的实质不公正。这是作为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主体之一的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与其他其他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主体比如业主的工作的重要区别。

十、工程变更与索赔工程变更和索赔都是要求调增投资,都要求调增工程造价

从逻辑上说,都有可能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所以,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又分为: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工程变更之无中生有、索赔之高估冒算和索赔之无中生有四种情况,加上非高估冒算之工程变更和索赔两种情况,总共有六种情况。长期以来,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将工程变更和索赔两个概念混淆,其实,二者有很大的区别。索赔常常不见于工程实践中,但索赔并非不存在,而是以工程变更的面目出现,以工程变更的方式办理,统一于工程变更之中。前面研究的工程变更也包含索赔,索赔包含于工程变更,因为索赔具备前面定义的工程变更的三个要件。这里的索赔专指费用索赔。

索赔是施工单位的一种正当的法定权利,是为了赔偿(补偿)非施工单位的责任造成的施工单位的直接经济损失,与此权利相对应的,是建设方的义务。目的是为了合理分担风险,以节约交易费用。当施工单位提出索赔要求时,是行使权利,受建设方委托的、同时也是独立的第三方的监理方应当予以认真考虑,此时,只要求监理工作合乎实质公正,此外没有其它要求。

工程变更则不然,一般来说,工程变更本身并不造成的施工单位的直接经济损失,不是施工单位的法定权利,工程是否需要变更?如需要又如何变更?施工单位至多只有“建议权”,而“建议权”不是权利,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既然不是权利,相应的,就不构成建设方法律意义上的义务。施工单位提工程变更的“建议”时,原则上,虽然监理方也应当考虑,但一般来说,此时只是考虑纯粹的工程技术问题。既然不是施工单位的权利,就无所谓与权利相联系的理由是否成立的问题,无所谓监理工作是否合乎实质公正的问题。所以,此时需要考虑的,通常只是纯粹的工程技术问题,此外也没有其它要求。这对监理工作的责任要求,显然不同于索赔。这是工程变更与索赔的重要区别。承包单位的权利不一样,建设方的义务不一样,一方的权利对应的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非权利对应的是另一方的非义务,反之亦然。因此,工程变更与索赔,工程项目建设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区别,责任也有区别,对独立的第三方的工程监理的工作责任的要求也不同。当然,工程变更本身,有时需要增加投资,这也是投资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十一、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与索赔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把索赔

按照工程变更来办理,另一方面,工程变更又按索赔来办理,这在概念上,施工单位的非权利、“建议权”,往往变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权利,建设方的非义务,往往变成了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如果其中有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的成分的话,对监理单位而言,这等于是拿办理索赔的监理工作责任来要求监理单位办理工程变更。在工程实践中,在反高估冒算者和反无中生有的过程中,通常,施工单位寓高估冒算、甚至无中生有于工程变更之中,寓高估冒算、甚至无中生有于索赔之中,除此之外,由于概念的混淆,有时进而,寓非权利于正当权利之中,寓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于索赔之中,再进而,非高估冒算之索赔、索赔之高估冒算、索赔之无中生有、非高估冒算之工程变更、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工程变更之无中生有并存,或者部分并存,统一于同一份工程变更单之中,统一于同一项工程变更以调增投资的诉求之中,而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往往又同时包括有实物工程数量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与非实物工程数量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反高估冒算者和反无中生有的难度,对监理工作的实质公正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这一方面,可行的思路是,从索赔的定义出发,将工程变更和索赔加以区分。索赔是“赔偿(补偿)——一般来说,也仅仅止于赔偿(补偿)——非施工单位的责任造成的施工单位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余属工程变更,严格区分,按不同的程序分别办理,以便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当然,这仅仅是从投资控制的管理技术角度而言。这在理论上也是有意义的。

十二、结束语

工程变更之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是一种付诸行动的主观愿望,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客观现实存在,仅仅存在于头脑中的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不是本文定义、研究的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并不等于工程投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却是工程投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工程变更之甄别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以及监理工作的实质公正,也是一种付诸行动的主观愿望,一种意识形态,也需要付诸行动,仅仅存在于头脑中的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已,不是真正的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并不等于工程投资能得到有效控制,却是工程投资能得到有效控制重要条件。如何甄别高估冒算和无中生有?如何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监理工作如何才能合乎实质公正?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没有工程变更之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理论,就没有工程变更之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行动。正确的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理论属于投资控制的分支理论,能够指导反高估冒算和反无中生有的行动,指导投资控制的行动。本文旨在定义概念,澄清概念,对这些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不进一步讨论,拟另撰文分析,且听下回分解。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7

一、新时期农民工素质存在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下,国加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在新时期新阶段下三农问题尤为重要。近些年来,虽然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某些方面呈下滑趋势

一方面,在某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工团结意识极差的现象,个人主义苗头上升,拥护集体主义的观念淡薄,参加一些公益事业的的态度消极。另一方面,有的农民工缺乏公共道德素质,在公共场合不遵守公共秩序,缺乏组织纪律性。

(二)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呈现不平衡的发展趋势

首先,因为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呈现高、中、低的不平衡发展趋势。东部和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较发达。而且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而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地区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就低。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三)农民工的生活卫生健康素质普遍低

一是在当今社会农民工所取得的工资报酬还比较低,这就影响了农民工的医疗卫生水平,卫生水平越差,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素质就越得不到良好的改善。从而农民工参加的业余爱好的活动减少,这就说明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欠佳。二是现如今还存在着大量农民工所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方面的工作,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且发病率高,寿命比从事脑力劳动者的要低。

二、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提高农民工素质的重要意义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抓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系统工程。加快速度培养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型农民工,充分调动农民工队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农民工素质对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长远意义

首先,切实落实好农民工的素质培养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帮助在外务工人员摈弃不良嗜好。帮助他们转变小农思想意识,培养乐于奉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贵品德。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及将坚定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次,有利于预防农民工心理疾病的产生。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普遍不如城市居民。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便于使他们养成一种意识――无论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劳动就是最光荣的。防止因乡村差异而对农民工带来心灵上的不满。对农民工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有着长远意义。

(二)提高农民工素质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

首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三民问题,而如今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挣钱养家糊口。为农民工自主创业打下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有利于保障城市的稳定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有农民工作为建设现代城市的坚强后盾,有利于加强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再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全民协调社会各方利益,保障农民工权利,立足于基层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全民推进社会良性发展,共创和谐局面。

三、在加强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提高农民工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做好组织与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党和政府致力于组织和宣传工作,为了转变农民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采取灌输的方法。为农民工开展陶冶身心的社会活动,组织农民工自发向上地参与到实践中来,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去除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坚持实行灌输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彰显出来的优良精神,宣扬劳动模范的良好道德精神。建立农民工奖惩制度,发挥劳动者示范效应,积极影响他人工作的精神状态。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的是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局面。

(二)普遍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积极发展生产

从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长期关注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调整农民工的就业范围,教育问题放在尤为突出的地位。众所周知,绝大部分农民工都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甚至在当今社会还有不少文盲。为了避免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上当受骗的现象,这就要求在农村一定要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已经投身工作的农民工更要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掌握必要的法律常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使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成为知识型的农民,杜绝文盲的产生。

(三)努力加强农民工的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理想信念支撑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生活会更有追求。但是每个人的理想不要规划得毫无意义,长远得令人无法达到的目标只会令自己失望。巴金曾说过这样的话:“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培养新一代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的农民工迫在眉睫。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一代农民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鼓舞农民工斗志。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结束语:综上所述,农民工其实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这就要求国家与社会对农民工投入更大的关注,切实满足农民工的需求。对于农民工的素质培养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各个方面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8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高校;德育

一、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规定

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一定时空中运动的,物质离不开人的意识,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在二者的关系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进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社会物质生活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人们的生产关系,它是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科学、文化艺术、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能动的作用。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从事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不是自发产生的,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所以研究大学生的现状,一定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研究,不能脱离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

第二,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是对特定历史环境的客观实在的反映。但是由于反映方式的复杂多样性,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形成的复杂多样性。它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还可能是折射的,所以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既要重视社会存在对其的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反映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第三,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由于大学生的特殊角色,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对社会现实的能动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和研究大学生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因此,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都要重视高校德育工作。

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

第一,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不能孤立地看待大学生的各种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任何大学生问题都应分析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要从整体上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问题,对大学生既要重视教育,又要注重管理。

第二,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把大学生学习的深入、能力的培养、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任何大学生现象都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和它存在的环境有关,如果大学生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学习的深入、能力的培养、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形成等方面就会发生变化。

另外,即使大学生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变化,也会影响大学生学习与能力、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变化。同时,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还要求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和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创新的过程。

三、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思想、人生等都是在大学生自身与客观现实矛盾中产生的,而大学生中存在的任何问题也都是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产物,都是普遍存在着的,大学生的成长是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进行的。

第一,高校德育工作既要看到大学生发展运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又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第二,既要看到大学生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又要看到大学生矛盾运动的特殊性。

第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大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处理好自身矛盾运动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正确处理好成才过程中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第四,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大学生与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对立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主客体的矛盾统一,教与学的矛盾统一,内容与方法的矛盾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矛盾统一,各种环境与大学生本身的矛盾统一,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进而引导大学生处理好这些矛盾。

四、唯物辩证法关于质量互变规律。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大学生的成长是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

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教育也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所以,要坚持大学生的学习、思想、人生等的发展也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对其引导也是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一,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坚持常抓不懈。

第二,要重视培养大学生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

第三,要科学运用大学生成长变化中的质量互变规律,一方面,对正面的量变要加深强化,尽快弓l导向质的转变;另一方面,对负面的量变,要及时控制,力求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弱化其效用,减少和消除其存在的基础,更不能引发其质变。

第四,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把握好大学生工作中的度,使大学生的工作做得“适时、适量、适度”。

五、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看到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人生的发展是呈上升性或前进性的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是曲折前进的

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人生的发展不是呈直线型,是经常反复的,因而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第一,要看清大学生的成长是向前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而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既要充满信心,又要认识到工作责任重大。

第二,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经常反复的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一些工作不要怕重复,要经常反复,多提醒学生。

第三,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辩证地“扬弃”,大学生要不断克服学习、思想和人生中的缺点,保留优点。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重、偏激情绪浓、怀疑态度强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进行辩证地“扬弃”,对其成长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第四,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自身的否定,即自我否定自我,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引导大学生能自我认识自己,反思自己,不断内省自我,及时修正成长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扬长避短,更好地自我发展。

六、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指导高校德育工作要认识大学生的发展规律。按照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去做好工作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辩证发展是由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认识发展的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穷反复过程。

第一,大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发展变化较快的群体,要加强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变化以及决定、影响其发展变化环境的研究。

第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大学生实际,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实践中增加对大学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深入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做好大学生的工作。

第四,要将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放到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来进一步检验和修正。

第五,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做好“两个飞跃”的工作,一是“实践——认识”的飞跃,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好大学生全面成长的规律,形成一定的工作理论。二是“认识一实践”的飞跃。一方面,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运用已经形成的工作理论指导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检验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是否正确。

第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的规律,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成长规律、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规律的实践、认识不是一次就完成的、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无穷地反复,才能使高校德育工作理论趋于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更加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更加显著。

七、“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是形成和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指导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意味着人类彻底摆脱了人剥削人的历史,是全人类的解放,所以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马克思主义从保障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上,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物质上保障了人的生活和发展,进而真正把人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同时,马克思主义重视人,还因为他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把人作为历史发展的创造者,说:“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选集》合订本第1401页。)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作用,就要求社会和学校,要重视大学生,认识到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现在在校大学生,将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使他们为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做出较大的贡献,关键在于是否重视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大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能否科学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八、人的本质理论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所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就人的涵义来说,人是具有实践能力的社会性动物,它规定了人是生物、实践和社会的统一,进而就人的本质属性来看,它是自然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三位一体”的统一。因而人的本质理论,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要重视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大学生正处在急剧变化的生理发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生理需要,要重视大学生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目前有的大学生家庭困难,生活状况不佳;有的大学生由于性机能的成熟,对异性的性渴望和冲动时有发生,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性问题,要注意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加强针对性的引导。总之,高校德育工作不能忽视大学生的基本生理要求。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锻炼、实践中创造、实践中成长,做好大学生的工作,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作为基础,进而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提高学习的动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中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进而使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同社会的需要相适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找到大学生同社会的切人点,改变目前一些大学生抱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心态。

第三,大学生的社会性决定了大学生同社会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加之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社会关系对他们来说相对复杂多变,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同社会。他人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尊重别人和自尊自爱相统一。

第四,人的本质理论阐明了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人的本质属性的自然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的“三位一体”在大学生身上的反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决定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的自然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所产生的需要以及对这些需要的制约,社会现实对这些需要的满足和制约,大学生这些需要对社会的作用,都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工作给予满足、调节和控制。其次,由大学生的本质属性所引发的需要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群体的形成,大学生问题的出现,大学生现象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一方面,社会规定着大学生沿着什么方向成长;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成长对社会的影响起着什么样的效果,促使高校德育工作给予一定方向性的保障。再次,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社会需要,一方面,要求社会和学校为他们提供满足合理的社会性需要的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要求对他们不合理的社会性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第五,人的本质理论规定着高校德育工作,要把“人当作人”,要尊重大学生、对大学生要平等相待,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实效,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满足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各种合理需要。

九、“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的理论规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依赖于社会,社会制约着个人;同时,个人也能动地作用于社会,改造着社会,推动社会的前进。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规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

第一,从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来看,是培养大学生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能力,要发挥这种能力的作用,大学生就要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从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来看,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既可是班级系、学校、家庭等小环境,又可以为社区、国家、世界这样一个大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决定和制约着大学生沿着什么样的社会目标成长,所以全社会都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三,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来看,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对社会具有能动作用。大学生具有自主性、自为性,是将来从事复杂劳动的潜在劳动者,他们的发展,规定着高校德育工作要为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挖掘大学生的智能、开拓大学生视野、训练大学生的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品质、养成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服务。

第四,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过程来看,高校德育工作是处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一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关系,其二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三是个人作用与群体作用的关系,其四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其五是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其六是个人与社会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等关系,一句话,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归宿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在私有制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财富被剥削阶级垄断和把持,成为束缚和奴役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的工具,从而成为一种异已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而大大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生产资料为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社会主义社会为人们在各个方面发展自己提供各种方便,使较多的人第一次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因此,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才能使人类得到最终的解放并且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2—223页。)而这种全面发展的新人,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严明的纪律意识,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并具有多种劳动技能和娴熟的劳动技巧的身心健康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自然赋予人的各种潜在能力素质的充分发挥,包括人的社会关系、个性、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为了使人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除了社会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全面发展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些根本条件外,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教育。马克思主义把热爱生产劳动看作是人类的美德,强调要把“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高校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著作选读》下册第780—781页。)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归宿。

第一,高校德育工作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学生,让他们成为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强大力量。

第二,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来看,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从而保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从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来看,高校德育工作者强调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充分照顾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大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大学生的才智能自由地全面地发展。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9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管理,意义

可以说房地产项目管理工程不仅周期长,而且综合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必须对房地产项目的每个工程阶段都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才能使工程的质量、安全及工期得到有效的保证,进而促使工程项目获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企业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

一、管理房地产工程的意义。

对于房地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和综合的工程,在房地产项目中所要进行的管理也是分阶段、分层次的,不同的阶段实行不同的管理,只有确保每个阶段的管理水平,才能取得最终的管理效果。从大体的时间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首先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就是对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一个控制合理的工程造价,一方面可以使房地产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有效增加相应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行业中的竞争力。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要有效控制工程的洽商,其次必须认真审查承包商相应的索赔要求,最后还要做好工程材料的选购。其次是对于工程进度的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施工进度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造价,如果进度很慢,那么就会延长既定的施工期,这样就会使工程的综合成本提高,进而在销售阶段必然会提高房屋售价,降低消费者对房屋的购买欲望。最后是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工程的质量是房地产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如果质量不合格,那么就算工程再短也毫无意义。可以说工程的质量是房地产企业的生存之本,好质量的产品才能促进好的销售质量,好的房地产项目更会为开发商形象及信誉的树立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对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对工期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投资的成本,降低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当前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规划有待提高。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言,前期的规划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开发项目能否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更是对房屋销售量构成影响的第一步因素。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不仅能够促进工程顺利进行,同时能够在最大限度内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所以房地产企业就能够用更低成本获得相同的利润,房价就会相对降低,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就更乐意花更少的钱买到相同房产。但如果前期的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消费者的利益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保证,进而影响房地产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二)对竣工管理不到位。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施工后,一定要按照相应的建设程序和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工程验收和检查。可是很多房地产企业往往疏于这方面的工作,在工程项目大致完成的时候,就进行匆忙的验收,然后急忙的交接给物业公司。所以很多房地产企业的竣工验收工作往往只是走个形式,很多工程质量问题根本检验不出来,一旦消费者买到有缺陷的房产,就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产生一些纠纷及矛盾。这种情况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房地产企业无疑都是一种损失,消费者损失了金钱及时间,住房时还要担惊受怕;而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方面会损失金钱,另一方面也会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信誉问题,进而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难以立足。

(三)房地产企业对于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所以会将工程承包出去,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方和监理方都疏于管理,所以很难保证房屋产品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聘请的监理方不负责任,监理工作做的不到位,不能严把质量关,施工方又随意的转包或者分包工程,导致施工队伍的业务水平高低不同,那么相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就很难保证质量,甚至导致整个开发项目的失败。

(四)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贯穿安全管理,因为只有工程安全了,才不会额外增加投资成本,更重要的是,一旦住宅工程发生安全事故,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而且消费者注重房屋的质量,都不愿意住在出过安全事故的房子里,所以会严重影响房屋的销售。

三、如何加强对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的管理

(一)合理控制工程进度。工程的进度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而关系到房屋最终的售价。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缩短施工期,就会降低工程的综合成本,进而房屋价格也会降低一些。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房产,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在社会上获取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二)确保工程质量。消费者购买房产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价格和质量,质量是整个工程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不断加强对房屋质量的管理,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口碑,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有效管理成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的成本,就会降低房屋的售价,物美价廉的房产向来就是消费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另外,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通过合理的降价,还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结论: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加强对房地产项目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降低房地产的开发成本,还能有效提升企业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和竞争力。加强对房地产项目的管理,不仅要做好前期的规划,更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验收,合理的控制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最终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参考文献:

[1]林跃.浅析房地产工程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0(29)

[2]沈苏华.房地产工程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

[3]史海峰.论加强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措施及意义[J].科技风,2010

工程地质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必要性教学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教学多样化,以及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指出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政治本色、历史使命、办学方向和时代责任等,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部署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论必要性

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特性的根本体现,是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深刻把握,还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更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命的内在要求。

(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特性的根本体现。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性即意识形态性及突出的政治性方面,这是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最根本的属性。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基本对象而开展的工作,“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其中最为核心的莫过于对人思想的把握和引导。而思想的外化则是思想意识本身及特定思想意识指导下的上层建筑各方面关系的物质表现形式。正如列宁指出:“全部的上层建筑都是各种思想意识及其关系指导下的,构筑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把握,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始点。”[2]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最为直接的体现,意识形态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统称,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下m行教育,从而完成说服、引导、团结人的相关工作。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夯实和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来武装全党、开展工作、教育人民。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作为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开展的重要职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学校党建、科研及服务的各个领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科学的理论精髓武装青年大学生,确保高校发展的大方向正确。与此同时,要深化广大教职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增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夯实政治素养,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只有在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向度一致并形成合力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深刻把握。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始终诸多因素和关系中基本关系的集中反映,人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与之密不可分”[3]。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规律为依托,同样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供给精神养料、把握正确方向。首先,就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而言,马克思曾指出:“人类思维客观性的评判标准并非来源于理论,相反却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4]这里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催生认识的需要,更好地指导思想的形成与完善。基于这一规律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校园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蜕变,创设良好舒适的校园环境。其次,根据列宁提出的“灌输理论”认为:“工人本不可能具有社会民主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依靠外部灌输。”即强调了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具有普遍适用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能不学而自知,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高校课堂的主渠道,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全领域的系统构建。因此,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既要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的灌输,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正确利用灌输途径,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为政治服务的作用,为国家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一流的接班人。

(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在我们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来都是全党齐抓共管的事情,就特别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需要各个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系统,不仅仅是共产党的责任,更是青年团体、政府和学校教职人员都需要承担的责任。”[5]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在整个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我们党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和激发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干革命的激情,同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果实。现如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大力弘扬我们传承已久的政治优势,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各部门协同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纵横交贯的思想政治工作网,为广大青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实践证实,要想做好、做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充分调动所有可调动的因素,掌控所有可运用的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借助各种方式,组建一支强大的、具有专业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开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6]。

(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命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教育的集合体,共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极具中国特色,这种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上,同时是符合中国国情、世情的普遍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核心就在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保障、引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其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灵魂,从而更好地承担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回顾了我们党走过的艰辛历程,深刻阐明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全党开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高校党委以此为基点,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政治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强调:“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紧密结合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为构建新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为不断增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自觉服务。”[7]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灵魂,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现实必要性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是新时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指示,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现实问题亟待扭转和化解,归结起来突出表F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意识淡薄,轻视思想政治工作。

“事物总是会产生固定的磁场,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如此,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所形成的观念性的因素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磁场’”[8]。受固化思维的影响,一些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思维惯性中,加之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去意识形态化”和“泛意识形态化”使得一些人对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够理解,甚至轻视思想政治工作。殊不知,撇开意识形态势必会造成非马克思主义有机可乘,严重消解思想政治工作的解释力。因此,当前和今后思想政治工作务必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

(二)教育教学中弱化思想政治教育。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通过教育教学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应以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实现其道德情操的升华。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两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任务,与己无关。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不能很好地与现实接轨,一些教师与社会脱节,讲课只是照本宣科,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师所担负的使命和担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边缘化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核心教育、引导功能的社会综合体系,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于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更多侧重政治功能而忽视育人功能,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因忽视社会群体利益而被边缘化。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元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时代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社会发展对其提出新的诉求,新时期重塑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的核心地位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56.

[2]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9.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2.

[5].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6]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