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十篇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十篇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3:04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广西桂林541001)

摘 要: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在地方民俗旅游中具有深远意义。曲艺可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能为旅游开发所用的曲艺人才。这不仅为旅游产品增添地方色彩,提高文化含量,也能较好地传承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关键词:旅游开发;“非遗”传承;戏曲艺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5-0158-03

收稿日期:2015-04-01

作者简介:周琳(1962-),女,广西桂林人,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一、曲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曲艺的发展在历史上的精华作用

首先,我国传统曲艺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千百年来在培育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灵方面,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统一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讲求“和合”、“团圆”和崇尚“德行”的人生态度,这些无一不在那些传统曲艺内容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张扬。

其次,传统曲艺在丰富发展自身审美创造形式的同时,还孕育出了众多的其他艺术形式,具有“母体艺术”乃至“母题艺术”的多重作用和功能。例如许多地方戏曲中,无论是从声腔到剧目,多是由相应的曲艺发展而来。

最后,传统曲艺促进了中国优秀文学名著的传播。我国不同时期的戏曲、评书的演出剧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故事。民间艺人们或是将某一名著,用数日或数月的时间连续表演完,使中国古代那些优秀文学名著在民众之间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2.曲艺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建设性作用

曲艺在我国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传统曲艺的丰富和发展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曲艺节目,学说逗唱,雅俗共赏,老少皆宜。通过这些曲艺节目的演出,能够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既为这些喜庆的日子里营造了热情有趣的气氛,也使人民群众在娱乐消遣中获得文化享受。另一方面,曲艺节目能对现代社会的人民群众起到广泛的政治时事教育作用。我国不同时期演出的曲艺节目,都十分重视根据当时的时事政治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来创作曲艺内容,使广大人民种群通过观看曲艺节目时,既能获得文化享受,又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政治时事教育的熏陶。

二、曲艺的传承对旅游经济开发的作用

1.传统曲艺可以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

尽管曲艺可算作是地方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却不能将曲艺归类为一般的旅游商品。由于曲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绝大部分优秀的民间曲艺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曲艺应多以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的姿态出现。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离不开资金、物质、技术的流通和文化的传承。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曲艺需搭建起先进的商业营销模式,从而将自身所独有的文化辐射作用和商业效应相结合,如此便可在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促进开发传统曲艺艺术的发展和利用,对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伴随着人民生活和文化需求水平的逐步提高,如果将曲艺艺术融入地方旅游产业中,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物质层面的享受,同时还能获取良好的精神享受。所以,在开发地方旅游产业资源时,需格外重视对曲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根据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和精神需要,对属于“迟缓的艺术”的传统曲艺的针对性改革,使传统曲艺在不失掉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更容易满足现在人的精神追求。这样便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旅游产业资源,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传统曲艺与大旅游理念相契合

所谓“大旅游理念”,就是在为了满足游客的不断增长、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的基础上,旅游产业链需不断延伸和扩展而形成的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和综合效应的旅游发展模式,其特征在于强调整个旅游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大旅游理念的提出,着重强调的是旅游产业的开发不仅仅要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应该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休闲、美学和娱乐方面的需求。从这层意义来看,推动发展传统曲艺融入旅游产业,能够让地方旅游产业更加凸显出对大旅游理念的认可。首先,将传统曲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不会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同时也不会耗费过多的硬件设施,只是紧紧围绕传统曲艺表演并凸显出曲艺的美学特征和地域性特征即可。其次,传统曲艺在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成为旅客了解地方民俗和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正契合了大旅游理念突出文化效应的特征。

3.曲艺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推动地方曲艺的发展

随着现代城市流行文化的不断蔓延和发展,现代歌舞类艺术和话剧艺术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传统曲艺的生存发展空间,导致传统曲艺的受众人数越来越少,这是制约传统曲艺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现代流行文化的打造和制作多数依托于现代社会生活,人们在欣赏现代流行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打出和自己生活烙印有相似之处的共鸣。相比之下,传统曲艺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十分疏远。因此,虽然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曲艺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但是残酷的现实中却出现了传统曲艺生存和发展中令人担忧的现状。因此,探讨我国传统曲艺如何进行创新来适应现代受众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变革,将传统曲艺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使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关心这些我国传统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将传统曲艺与社会大众之间搭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将成为我国旅游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借助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能够丰富旅游资源多元化,反过来也能为曲艺本身找寻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三、广西戏曲艺术发展的危险趋向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有桂剧、彩调、文场、刘三姐歌谣、渔鼓等。2006年5月20日,广西戏曲彩调、桂剧、刘三姐歌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桂林渔鼓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甚至失传的窘境,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1.专业艺人流失严重

广西戏曲艺术出现发展困境,人才危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尤其以专业戏曲艺人的流失问题最为突出。戏曲艺人的流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年龄老化的艺人陆续退出戏曲演出舞台。年龄老化的艺人的离开是客观规律,这个因素造成的人员流失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都是可预见的。二是由于个人原因而离开了戏曲行业。三是因为其他原因而离开了戏曲行业。如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戏曲剧团、剧院在成立的初级阶段,大量的基础工作和调查统计工作需要完成,造成人才培养和安置工作不得不延后。

2.承业艺人稀缺断代

本来像老艺人隐退、中生代艺人出走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在后备人才方面进行良好的规划和输送,是可以有效弥补戏曲人才匮乏问题的。可是目前广西各地方的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隐忧。众所周知,学戏是一个比较苦的行业,一是学的周期长,学员得从娃娃学起,没有个五六年的培养是难以成才的。二是艰苦,学员每天要起早贪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是没有人身自由。生源的减少导致戏曲后备人才培养出现断代,这种断代现象的出现对广西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3.传统戏曲剧目失传失真

近些年来,我国民间传统曲艺失传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戏曲行业也未能幸免于难。据统计,中国戏曲剧种从上世纪50年代统计的368个,减少为80年代编撰《中国戏曲志》时的317个,再锐减到2005年的267个。多达101个剧种在短短50年间已化为历史。即便有些剧种被及时的保护延续了下来,可随着那些老艺人的离去,很多还未得到及时传承的古老的优秀剧目和表演技巧,也很有可能就随同老人一同永远埋入地下。以著名的广西彩调为例,广西彩调是广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可是在1927年前后,彩调艺人备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1962年广西文化局委托广西戏剧研究室召开了为期64天的彩调老艺人座谈会,共有43位彩调老艺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共挖掘记录了传统彩调剧目568个、传统剧本245出、各种唱腔、曲牌、锣鼓牌444个。虽然这次会议拯救了一批彩调艺术作品,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剧目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离世而失传。

四、曲艺艺术传承开发的建议

1.对传统艺人加强保护

首先,相关政府单位应加强对曲艺艺人的普查、认定和建档工作,对艺人进行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环境、传承制度和传承人的保护。而千百年来这些传统曲艺的传承人都是通过能工巧匠的口传心授,使那些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脉络得以保留和延续。虽然对曲艺艺人的调查和认定是一项十分繁琐复杂的工作,可却能最大限度避免那些珍贵曲艺项目和剧目的消失。其次,关心曲艺艺人的生活。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单纯地依靠艺人个人虔诚的艺术信仰支撑是脆弱的。艺人们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究竟能唱多久、能演多久就是个未知数。艺人们的生活现状必然会影响到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改善艺人目前的生活窘境,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待遇保障,才能使他们无暇他顾地全身心投入到艺术的创作和传承上来。

2.将传统曲艺继承性人才的培养纳入高教课题

高校可与曲艺艺术合作,利用学校的高品质教育文化资源,为曲艺艺术的传承找到适合的载体。例如高校先在学校里将曲艺艺术的普及工作先做起来,随后将曲艺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内容,同时结合本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开发有关曲艺的课程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专业教育和研究的内容。同时,为了使学生能适应将来的曲艺教学和研究工作,高校可经常性的邀请一些曲艺名家艺人来为学生演出,使学生能近距离的感受领会曲艺所蕴藏的神韵和意境。高校还可以开设包括曲艺内容的公选课,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曲艺的热情和兴趣。

3.加强曲艺与旅游的联姻

曲艺文化和旅游的联姻,两者之间是个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必将获得双赢的效果。例如广西桂林除了在旅游方面,拥有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之外,还有这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的曲艺品种,如桂剧、桂林文场、桂林渔鼓、零零落等等。凭借深厚的曲艺文化底蕴,完全可以打造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将观光旅游与曲艺表演和民俗风情结合起来,创建文化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成为本地区的品牌,如此便可以大大带动曲艺艺术的传承,为曲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途径和空间。

总之,要解决目前城市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需大力开发旅游的“非遗”产品,扩大旅游资源市场。同时,还需将曲艺艺术的传承与高校教育结合,用制度化教育产业化的方式,帮助曲艺实现由“输血”向“造血”方式的转变,努力为地方曲艺团体、各旅游景点民俗演出等输送合格人才。这样将实现旅游开发、“非遗”传承、高校发展的三方共赢,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红玉.广西曲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J].桂林研究,2010,(1).

[2]唐晓云,田穗文,吴忠军.桂林地方曲艺、戏剧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考[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1).

[3]管岩松.曲艺是离人民大众最近的艺术——也谈“大曲艺观”[J].艺术百家,2010,(7).

[4]周新友.高职音乐学生就业专业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7).

[5]潘莉.宁波地方的传承曲艺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2011,(2).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2

【关键词】莺歌柳书;非遗;传承与保护

莺歌柳书是2008年由山东省菏泽市申报的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①口述史最先于20世纪出现在美国,作为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也被我国广泛应用于非遗及其他各人文学科领域中。莺歌柳书在发展过程中遗留资料较少,且目前是濒临消失的状态,好在传承者们的居住区域相对集中,故笔者以传承人口述史为视角阐述莺歌柳书的现状。本文口述史材料基于对莺歌柳书传承人的多次采访整理而成。

一、莺歌柳书发展历史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是由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中国曲艺集成•山东卷》(下)中说:“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是由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但从目前尚存曲目已难看出两者的明显联系”②;李梦华老师也在《菏泽曲艺的“活化石”--莺歌柳书》一文中论述了莺歌柳书可能存在的五种流变,其一就是莺歌柳书是由明代柳子戏曲牌【莺歌柳】发展而成,但从曲调唱腔对照来看,已难看出两者联系③;何丽丽在其博士论文《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④从伴奏乐器、节奏、旋律及旋法等多方面论证曲艺类莺歌柳书完全是柳子戏【莺歌柳】的简化版,两者的联系是紧密的且是显而易见的,了“已难看出两者的明显联系”说法。笔者翻阅大量专业书籍坚持莺歌柳书是柳子戏曲牌【莺歌柳】发展而成的观点。菏泽地区最早的莺歌柳书艺人是清末民初曹县仲提圈的张瞎子(1848--1928),其弟子为曹县张保亮和定陶曹志田;曹县张保亮的再传弟子为曹县郑庄郑玉昆(1904--1976);郑玉昆晚年又将莺歌柳书技艺传授给曹县郑文祥和菏泽的高志军、吴德平。第二部分莺歌柳书的发展现状将以莺歌柳书传承人的口述史为主,并参考笔者的多次田野调研。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的整理均为笔者在2020年9月至11月末完成。为叙述方便,口述史不以问答形式呈现。

二、莺歌柳书的现状

笔者于2020年11月30号至菏泽市曹县郑庄乡寻找藏匿在民间唱莺歌柳书的老艺术家——郑文祥老先生。寻找过程算是顺利,据资料显示郑文祥先生1946年或1950年生人;笔者找到年纪相对大的老乡询问,大家对郑文祥先生很是熟悉,大家都知道街上有个唱曲儿的先生。见到郑文祥老先生很是亲切,家里非常朴素,像大多数曹县农村家庭一样,不同的是先生家里摆放了几张很显眼的关于莺歌柳的证书和奖书。郑先生今年高龄73岁,由此看来网上资料不准确,应是1947年生人;老先生自谈有个乳名儿“刘根儿”,街上认识他的人都这么喊。郑先生8岁开始学习莺歌柳书,其老师是曹县邵庄镇郭庄的郑玉昆先生(现已离世),在这期间也学习了山东琴书,且郑玉昆先生也只有郑文祥先生这样一个学生;郑文祥先生20多岁的时候,由于家庭和生活原因,就不经常学习和演唱曲儿了。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9年,2008年莺歌柳书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菏泽市文化局命名郑文祥先生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莺歌柳书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6月山东省文化厅命名郑文祥先生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莺歌柳书代表性传承人。市政府和省政府层面开始对莺歌柳书重视起来,在莺歌柳书被评为部级非遗后多次邀请郑文祥先生录制莺歌柳书,对即将消失的这一曲艺文化施行抢救性的保存;而且每年会给传承人六千多元的补助。老先生说08年09年那会儿孩子们正好也稳定下来开始自己的生活,他和老伴儿可以享受日子了。据郑先生描述,他的老伴是给他伴奏最多的,老伴拉曲,他唱曲;老伴刚开始不会拉弦,耳濡目染加上他的点拨,日子久了便无师自通了。郑先生说经常载着老伴到曹县的广场和公园里一晌一晌地唱,冬天冷了便唱得少,也有好多围观的人,但是大部分都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他都会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有时候唱莺歌柳书时间久了会随性改口唱段山东琴书,就这样反反复复唱,也不会心生厌倦,觉得让大家听到传统曲艺自己心里也特别开心。笔者总结:郑先生平时演出和休闲演唱的曲目都是传统留下来的,在这过程中没有创新,更没有关于莺歌柳书的创作班子;郑先生教学生也是倾囊相授,那么目前看来,莺歌柳书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目前保存的算是“原汁原味”。郑先生中间收过很多个学生,但坚持下来并唱得地道的只有吴德平老师一个人,其他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不会唱曲儿了。现在莺歌柳书的传承人只有两位,一位是73岁高龄的郑文祥先生,另一位是他的学生——54岁的吴德平老师。两位传承人老师都在尽全力寻找下一代传承人,唯恐莺歌柳书在此出现断代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的梳理

(一)莺歌柳书濒临消失。莺歌柳书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辉煌过,也曾萧条过,目前已经接近消逝,主要体现在这一曲艺形式面临无人传承的状态,不禁引发思考,存在200年之久的莺歌柳书为何在我们这个时代濒临消失?(二)传承人严重缺乏。经笔者了解,菏泽当地高校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早在2014年便让学生学习并演出莺歌柳书,并在吴德平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指导下将《偷诗》搬上舞台,但此后并没有学生坚持下来。没有学生自愿长期学习这一曲艺形式,是目前莺歌柳书存在专业传承人较少的主要原因。(三)群众被隔离。在走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当地人对于莺歌柳书是处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在很多人心中更是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但莺歌柳书目前少有社会参与,当地人对当地的宝贵文化没有熟悉的认知;也就是郑长铃老师所提出的“民众被隔离”。民众被隔离,没有社会的广泛参与,这种保护终究是无根之木,事实上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⑤民众参与进来,让更多青少年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学生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熟知当地非遗文化是当前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四)精神财富不被重视。莺歌柳书这种文化表现形式已经与当代的社会生活有了隔阂与距离。隔阂越大,距离越远,消逝的速度便会越快。当代社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传统的曲艺形式似乎不再符合大众审美。莺歌柳书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由许许多多精神财富累积而成,莺歌柳书面临失传足以以小见大,当精神财富一点点被剥离出去,可想我国传统文化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根魄,我们如何挽救历史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⑥中第七条有明确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笔者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针对莺歌柳书存在的以上问题,总结出以下应对措施:分别从官方建设和艺人本身建设两个层面出发。(一)官方建设。1.相关文化宣传机构应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从官方层面让大众认识到非遗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莺歌柳书已接近消逝,在此情况下应增加演出次数;增多演出场所;举办非遗文化的专场研讨会、展览会等等;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听见并感受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博物馆、让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任何文化形式的保护与传承都脱离不了群众,只有让大众了解认知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才得以更长久地存在。2.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虽然越来越多的文化被列入省级或部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单位之间分工不明确;被保护的文化被分层;文化遗产所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保护的认知发生偏差等。针对莺歌柳书的保护与传承,我们要认清一个实质问题,即我们要保护与传承的是莺歌柳书这一曲艺形式的技艺、唱腔、具体内容等多个方面;而不是片面地保护莺歌柳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名分。在实质性的保护工作上,不能让保护工作只是成为一个口号,不应把非遗名录项目从文化的整体性中抽离出来。目前莺歌柳书赖以生存的土壤是鲁西南菏泽地区,我们应把保护莺歌柳书所在地区的社区文化和民族文化同时注重起来,保护好生存环境,是非遗文化存续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是保障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生活,只有传承人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的建设中。3.当地教育部门应适当地对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包含的文化形式。培养当地青少年、高校学生学习传统曲艺,使其了解非遗,了解文化遗产对于当代社会、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教育部门可以提倡教师在音乐课堂和实践课堂中开展莺歌柳书的相关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同时学习传统曲艺,为传统文化注入更多年轻的血液。相关单位已将遗产名录不断地更新、确认、立档、研究、保存,我们当代人的任务就是如何在生活学习中做到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与振兴。(二)艺人建设。1.提高数字化。莺歌柳书发展到当前依旧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这种保存传承方式虽然可以将艺术经验更直观地传达下去,但是显然也存在许多弊端。在条件的允许下,传承人可适当做好对当下曲艺的资料记录、视频记录,提高传统曲艺的理论化、多媒体化,让大众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2.增加市场化。面对莺歌柳书社会市场的急剧萎缩,艺人老师们应当在官方部门的帮扶下努力使这一曲艺形式走向市场,并开拓市场,让观众可以进入剧场欣赏莺歌柳书演出中所讲述的故事。3.推陈出新。历史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固然宝贵,但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留存少不了创新。在传统曲目的基础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些创新呢?我们应该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下大众口味的作品,让越来越多的新一代人继续传播,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历史,生存于当下,或存续于未来。保护与传承就是保护当下的文化遗产,传承历史遗留下的文化,在上迎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艺术文化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从保护的角度而言:面对莺歌柳书这一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该消除隔阂,拉近大众与非遗文化的距离,带着合适的方法融入到非遗文化世界,其实恰巧是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遗产丰富地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②《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82年12月:第1281页。

③李梦华,《菏泽曲艺的“活化石”——莺歌柳书》,曲艺,2020.10。

④何丽丽,《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9.04。

⑤郑长铃,《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贾磊磊等主编《建构文化江山——第二届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年版。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3

【摘要】本文介绍了曲艺资源的类型,提出了曲艺资源整合与数字平台构建的具体分类建议。认为曲艺数字资源库平台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曲艺名录基本信息;二是曲艺名家;三是研究成果;四是音视频资料;五是记忆曲艺;六是网上展厅。

【关键词】曲艺;资源库;资源分类;整合

一、引言

曲艺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魅力和与各族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而独树一帜,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资源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曲艺资源可能存在的载体类型进行梳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曲艺数字资源库,合理分类、系统整合和科学保管曲艺资源,是曲艺保护具有时代适应性的有效措施。本文试就曲艺资源的载体类型进行探讨,并就曲艺资源库的资源分类提出建议,以期对曲艺保护乃至类似的非遗项目保护研究有所促进。

二、曲艺资源的类型

曲艺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是“活”的动态的文化,这些特点决定了记录和保存曲艺资源的形式多样,其载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印刷型资源

(1)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与曲艺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手稿、档案等,是指导开展曲艺工作的理论基础。各个历史时期的曲艺研究成果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封建社会,曲艺被视为下里巴人乃至“叫花子”艺术,虽然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底层群众的青睐喜爱,却并不受官方和上层人士的重视,不可能在官方文献中占一席之地。同时曲艺艺人多是无文化者,全靠口传心授代代相袭,成天为生计奔波卖艺,也不可能撰文著书。但在某些地方志及文人笔记、小说中,对各个时代的说唱会有一些描绘和记述,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十卷)》,明代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八卷)》,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清代范述祖《杭俗遗风》,小说《水浒传》、《红楼梦》、《老残游记》等,都有一些关于曲艺音乐曲牌及演唱场景、曲艺艺人表演的记叙,对这些材料进行收集、发掘,对学者研究曲艺历史是颇有帮助的。

1900-1949年间,曲艺研究文稿数量很少,其中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的胡怀琛编写的《中国民歌研究》中对“莲花落”、“道情”、“滩簧”、“鼓儿词”等曲种做了简单介绍,是20世纪最早对曲艺进行比较多种介绍的著作。[1]1934年李家瑞编写的《北平俗曲略》对“说唱鼓书”、“大鼓书”、“弦子书”、“滩簧”、“莲花落”、“数来宝”、“道情”等曲种做了较详细的介绍。[2]1938年郑振铎编写《中国俗文学史》(上下)对鼓子词与诸宫调、宝卷、弹词、鼓词与子弟书等作了系统的梳理。[3]赵景琛编写《大鼓研究》和《弹词考证》,对大鼓、弹词这南北两大曲种的起源、文学和音乐演唱等进行了论述。张长弓编写《鼓子曲存》和《鼓子曲言》,对鼓子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新中国的成立为曲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群艺馆、文化馆、曲协、音协、曲艺团队及艺术院校的曲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曲艺艺人,广泛收集原始资料,通过筛选、分类、整理,编写了一批曲种调查报告式的图书和论文,如《绍兴平湖调介绍》、《三弦》、《走书》等。一些曲艺名家和知名作家也加入曲艺研究行列,如单弦、京韵大鼓弦师白凤岩、京韵大鼓演唱家良小楼、京韵大鼓弦师王万芳、西河大鼓演唱家马增芬、资深曲艺音乐理论家章辉集体讨论,章辉执笔的《曲艺音乐研究》于1960年出版;1956年老舍等著《曲艺的创作和演唱》;等等。这一时期,曲艺研究队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一支职业与业余研究人员相结合的研究力量,大量著作出版发表,这些著作既是曲艺实践与研究的收获,也为深层次研究曲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曲艺研究得到进一步推动。一批曲艺研究者出版专著,对曲艺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征等进行了深入探究,80年代后发表的文章及著作数量超过了此前历史的总和。特别是始于80年代初的《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编纂,为我国曲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宝藏。与此同时,《中国曲艺志》、各地《曲艺志》或《曲艺史》、《说唱音乐集成》纷纷编辑出版,进一步充实了曲艺研究成果。

(2)曲谱、剧本/曲本/唱本。其中曲谱含简谱、五线谱及工尺谱版本。剧本是曲艺创作的文本基础,也是演员的演出依据,是曲艺艺术研究资料保存的一种形式。曲艺剧本早期亦称为“唱本”,形式多样,清末民初的曲艺传统剧目因受当时条件限制,流传至今的多为口述本。有的时期在一些地方常有曲艺唱词的手抄本或刊刻本在民间流传,如在北京,有创办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的百本堂钞卖唱本的书铺,专门销售各种曲艺唱本,由于老板叫张二,故又称“百本张”;[4]与此类似的还有“修德堂印本”、“万兴堂刻本”等。过去坊间印行的各类曲艺演出脚本或手抄本,如今出现于旧货市场上的还很多,这些脚本或手抄本,对于研究曲艺历史发展史,重构优秀的曲艺传统,以及发展曲艺创作,都是极其有益和重要的。这些唱本、曲谱都是曲艺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3)项目申报材料。主要指以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为核心的曲艺介绍性资料,包括各级非遗项目申报时提交的曲艺项目申报表;非遗普查时的曲艺调查表;曲艺项目调查结束时撰写的综合调查报告等。至2014年11月11日,国务院正式了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达1345项(包括扩展项目共1662项),其中曲艺就有127项(包括扩展项目共156项)。在申报非遗项目时,各地申报机构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大量采集曲种相关资料,尽可能地使项目申报材料体现曲种的特色与风采,因而,项目申报材料应当作为曲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音视频资源

曲艺是以人为传承主体,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为传承方式,音视频记录有利于曲艺真实、完整、全面的保存和呈现。音视频资源主要包括实体音视频资源、音视频数据库及网上音视频资料。实体音视频资源主要指以老唱片、录音带、录像带、胶卷影片、CD、VCD、DVD等模拟或数字音频、视频文件形式存在的曲艺演出录音、录像和曲艺音乐录音等,包含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如:1999年,中国唱片总公司与中国曲艺家协会编辑出版了《中国曲艺名家名段珍藏版》,“曲艺晚霞工程系列”曲艺专辑CD唱片;2002年,为抢救老艺术家演唱的经典唱段,全国开展戏曲曲艺音配像工程,出版了大量VCD音像制品。音视频数据库从来源上可分为外购数据库和自建音视频数据库。网上音视频资料是指网络科技催生的大批音视频资源网站所产生的众多音视频资源。此外,各地在非遗大普查中形成的与曲艺有关的影像资料,和部级、省级名录项目的申报影像、传承人申报影像、各类基地申报影像,都是曲艺保护工作形象和直观的记录,都很珍贵。

3、曲艺数字化产品

人类上千年来主要用纸张来承载文化遗产,但这远远不能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多彩,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广泛传播。面对已有的大量纸质载体的优秀成果,有必要通过数字化方式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化和再创造,采用动漫、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讲述曲艺传承人经历、曲种变迁或剧目故事,达到引人注目、受众喜闻乐见和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成功的尝试,如:《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核心内容被重新数字化,形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资源地图”、“数字民歌乐器地图”、“数字戏台”、“数字曲苑”、“中国故事”、“中国时间”等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等多种数字产品成果。2012年文化部21世纪艺术教育大系师范教材就将多媒体动画和学习内容结合在了一起,其中《说唱音乐》教材将十多首曲艺音乐制作成动画,用动画演绎曲艺说唱的故事情节,新颖有趣,被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必修教材。[5]相信这类产品今后会不断充实,数量会逐渐增多。

4、口述历史

所谓口述历史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和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6]曲艺传承人由于本身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限制,他们很少通过文字来记录自身的生命经历、艺术生涯和所从事的艺术以及相关文化的由来、发展和演变过程,甚至曲艺本身就是通过口传心授而得以世代相传。正是如此,口述历史成为搜集和保存相关原始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助于弥补现存文件记录的不足或填补其空白。近年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对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历史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自2006年6月起,《浙江档案》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录音采访,并将他们的口述内容加以整理,推出了《口述历史》专栏,到2011年4月为止,该专栏共推出58期,全方位展示了25位(其中曲艺5位)浙江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的口述历史,其中涉及受访者的学艺经历、艺术制作技艺和过程、艺术创作和表演的心路历程、所获荣誉以及从艺心得和体会。[7]作为国内艺术类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近年来也相当重视口述历史在艺术学研究中的应用,立项课题涉及众多口述历史选题,2014年《天津曲艺老艺人口述史研究》被立项。

5、传承人资料

曲艺自古以来就是以“人”为传承载体,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代代传承延续的,曲种的存在与否从某种程度而言实质上是其传承的主体――传承人的存在与否,因此,做好传承人相关资料及文献的调查与收集工作是曲艺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国家文化部公布的信息,目前部级曲艺传承人有117个,各省市也分别确定了本地区级别的曲艺传承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人口城市化、信息数字化背景的冲击下,传承人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若是单靠所传承的技艺谋生,生活将难以维持,很多传承人改行做了别的事情,或是将原本传承的技艺仅作为一种业余的爱好,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也使一些曲种逐渐走向式微、甚至消亡,因此,对传承人资料的收集工作应尽早进行。

6、实物文献

目前,有些曲艺曲种濒临失传和消亡危机,与之相关的一批可能生活价值不大,但蕴含着大量民间艺术技术含量的珍贵器物散存在民间,主要指伴奏乐器、道具、服装、戏台、剧场等曲艺非文字类实物文献。这些实物文献承载着曲艺厚重的历史气息,给人以强烈的直观感受,比文字记录的文献更感性,人们可以通过对实物文献的观察、分析和推测去复原历史社会生活原貌,从而获得某种深层次的信息。因而,这些实物文献是曲艺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收藏和保护。

三、曲艺资源整合与数字平台分类

通过对上述不同类型、不同载体形式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和分析研究,曲艺数字资源库平台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曲艺名录基本信息。提供按非遗名录级别(部级、省级等)、批次、检索式输入等方式查找曲艺项目。介绍每个曲种的历史起源、发展变化、风格流派、传唱地域、传承保护现状等基本情况,通过关联整合,以文本、图片和音视频等形式对各曲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二是曲艺名家。主要包括曲艺先人前辈、传承人和名家新秀的个人介绍,包括每位曲艺名家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传承项目名称、从艺经历等基本信息,及演出风格、擅演曲(书)目介绍、各曲种曲(书)目演出的剧照、人物造型等。三是研究成果。提供与曲艺相关的图书、论文、曲谱、唱本/剧本等的检索、浏览和下载。四是音视频资料。对收集到的老唱片、录音带、录像带、胶卷影片、CD、VCD、DVD及其他曲艺音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处理后,与曲艺数字化产品一起,提供用户在线欣赏。五是记忆曲艺。主要是对独立采集的口述历史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后,以文字和视频形式提供网上检索和查看。六是网上展厅。对伴奏乐器、道具、服装、戏台、剧场等曲艺实物文献采取文字描述、摄影、摄像或3D摄像后,在网上虚拟展示。

【参考文献】

[1]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

[2]李家瑞.北平俗曲略[m].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

[3]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4]冯光钰.中国曲艺音乐百年回眸与瞻望[J].音乐探索,2002(4)3-9.

[5]石蓓.地方曲艺的出版传承危局及数字化应对――以天津时调为例[J].现代出版,2014(1)67-69.

[6]王天红.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J].图书与情报,2006(5)20-23.

[7]“浙江档案”杂志社.传人――浙江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集萃[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4

【关键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94-01

河南省地处中原,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文化。但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仍面临巨大的问题。为此,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河南省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保驾护航。

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河南省作为全国的文化资源大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据统计,河南省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和曲艺等艺术形式一百多项,其中入选部级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78种,河南省拥有“文化艺术之乡”七十多个。

随着各级相关部门对非遗的日益重视,中原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作为拥有诸多民间艺术形式和丰富文化资源的河南省,还有更多的非遗亟待我们去挖掘、保护和传承。以南阳市为例,部级、省级以及市级的非遗就有八十多项,还有一些艺术形式尚未被发掘。由此可见,当前河南的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需要保护性挖掘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同时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和机制仍需继续完善,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生产性保护。对于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民间美术类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一方面大力开发,另一方面进行适量的生产,使之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对于诸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董永和七仙女传说等民间文学,我们应着力以文化为基点,以媒体和宣传为媒介,以传说发生地为平台,大力打造旅游资源,扩大其影响力。

(二)记录性保护。对于一些民间音乐、曲艺、杂技等民间艺术形式,传承人岁数较大,行动不便的,我们可以采用录制音频、视频的形式加以保护。对于一些舞狮、武术和杂技等大型的民间艺术形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录像,在网络上、媒体上进行宣传和保护。

(三)收藏性保护。对于一些弥足珍贵且濒临灭亡的民间美术类艺术形式,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对该类形式的作品通过有偿购买、自愿捐献等形式加以收藏,并成立相应的收藏机构,为捐献人提供收藏证书及相应报酬,以此来加强对该类作品的收藏和保护。

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政府参与,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保障。各级政府在整个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表现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应该是一项政府行为,政府承担着相关政策的制定,使这项活动能够有章可循,增强活动的可信度,增加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在后期的传承过程中,可主导对传承形式的制定、对传承过程的监控,针对有关艺术形式成立相关机构等。

(二)采用多种形式,为非遗的传承提供平台。诸如民间舞龙、舞狮、武术、杂技、曲艺、戏曲等形式,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也可以举办相应的比赛,设置一定的奖项,让更多的民间艺术传承人参与进来,增强其荣誉感和传承自信心。另外,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我们可以采用自愿捐献和有偿购买等形式把这些优秀遗产集中起来,存放于博物馆,供大家学习和参观,许昌学院美术学院的“钧瓷文化艺术馆”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效仿。

三、全民参与,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营造良好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民间,服务于大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的传承和保护不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人能够完成的,只有全民提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发动一切力量广泛地参与进来,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见证,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J].前沿,2011,(21).

[2]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5

〔关键词〕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一、生产性保护理念的提出及涵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条款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原则,要求对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来反映、保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物质形态产品的保护方式①。2011年2月25日,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得到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保护的几种主要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田野考察、采集、立档、保存、研究等,属于抢救性保护。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就是推进整体性保护的重要举措―――既对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也重视有形的民居、古建筑、历史街区和古村镇、重要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兼顾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调动当地政府和社会公众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生产性保护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生产过程得到活态保护和发展。在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心技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传承,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可持续传承的动力,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生产性保护”,又是有关部门在非遗保护工作实践中提出的独特保护理念。文化部非遗司再三强调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是一回事②。生产性保护是非遗的“自我造血”③。生产性保护关注的结果是有没有提升传承能力,而不是取得市场经济效益。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将工艺技艺手工技艺类的非遗生产性传承归结为三个前提:材料原真、用传统技艺制作、手工加工。在她看来,这三个前提不仅是非遗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非遗的市场价值所在。如果用得好,可以开拓出高端市场,拥有独特的竞争力;用得不好,则可能会被机械生产挤垮,彻底失去传承机会④。说到底,生产性传承是在新历史条件下符合现代审美要求,在新时代新观念中运用古老、古朴元素,培养新的传承人的保护传承智慧,保住品牌、创新品牌的关键环节。

2012年2月2日,国家文化部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由充分认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方针和原则、科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工作机制等四部分组成。核心是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活态传承。因此,该《意见》也同样适用于传统戏剧艺术类非遗项目,同样能够指导这些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活态传承,即运用梅兰芳先生所说的“移步不换形”的原则,遵照剧目创作和排练生产的规律,让新的传承人排练演出,产生出新的艺术成果,向社会大众展示。可以说,没有生产性保护的活态传承,传统戏剧艺术类非遗项目保护就是一句空话。

二、中华传统戏剧艺术一千余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史

据文字记载,中国的戏剧经历了杂剧、戏文、传奇、昆曲和各种地方戏剧种繁盛的更替嬗变的发展阶段。杂剧之名,可以追溯到晚唐。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第二状》有云:“蛮共掠九千人成都郭下。成都、华阳县只有八十人,其中一人子女锦锦,杂剧丈夫二人”。特点虽然不详,但其之后的宋、元杂剧及金院本,应是以其为先声的。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指出:“杂剧之说,唐为传奇,宋为戏文,金为院本、杂剧合而为一,元分院本为一,杂剧为一。杂剧者,杂戏也;院本者,行院之本也”。则说明了杂剧、院本、戏文的渊源关系。杂剧、传奇被明确地分而为二,是在明代中叶之后。吕天成在《曲品》中论及:“……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沿作传奇。杂剧北音,传奇南调。杂剧折为四,唱止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无杂剧孰开传奇之门?非传奇则未畅杂剧之趣也。”进而,传奇取代杂剧,执剧坛之牛耳。明代嘉靖后,昆曲盛极一时,红氍毹上,一派雅音。清乾隆间,乱弹骤兴,花部遍地,酿成了全国三百余种地方戏剧,延续至今。这是中华传统戏剧体制上活态传承的基本勾勒。

但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形态,艺术文化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一般地会受到社会文化的两种因素的制约:“艺术作品在总体上仍可被看作两相对应的事实的产物,一方面是‘艺术外’的条件―――客观的、物质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艺术内’的―――形式的、自发的、创造性的意识活动”。同时,“艺术品至少是以下三种条件的产物: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文体学的。”⑤也就是说,仅仅根据艺术体制形态的思考,决不能解释为什么某种文艺样式发展的线索在一定的点上中止,让位于其它的完全不同的艺术形态,不再继续发展或扩展。而应当考察它在发展中的“艺术内”因素。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而言,这种“艺术内”的因素则主要表现在:独自特有的演出剧目、个性鲜明的音乐腔调、自成体系的舞台语言和表演技艺、代有专擅的艺术名家。这些因素产生和呈现于戏剧艺术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中,在艺术传统不断扬弃发展中以活态的形式传承积淀下来。因有扬弃,才推动生产;因要生产,必须人为;人为流动不驻,永远处于活态。故有“艺随人走,人存艺存,人亡艺亡”的戏谚,它道出了戏剧艺术的传承特点:事在人为。

1、以中国传统戏剧剧目而言,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连台本大戏,就是《目连救母》。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的孟元老在其著述《东京梦华录・中元节》中,记述了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东京(汴梁)搬演《目连救母》的盛况:“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演《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宋代的官本杂剧《目连救母》,竟可连演七、八天。这个剧目,传承到金代,有院本叫《打青提》;到元代,有佚名杂剧《行孝道目连救母》;到明代,郑之珍囊括当时全国各地所演《目连救母》戏文,辑录增删,竟成100余出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主旨集中于行孝劝善,以迎合朱元璋等最高统治者的治国意愿;到了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有张照遵御旨专为宫廷戏班演出改编的《劝善金科》,删削了一些民间演出的说笑戏谑段子,增添了大量的劝善戏文,多至200余出,与明代的郑本,尤其与民间的演出本大异其趣。清代中晚期,《目连救母》剧以高腔演唱形式,遍存于各地大戏剧种中,并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表演形态各异:如安徽祁门、福建泉州、日本、朝鲜等地演出的《目连救母》,主要功能在娱乐神祗,戴面具演出,原生态成分较浓;而湖南的祁阳戏、辰河戏则不戴面具而化妆演出,并增添了称为“前目连”、“花目连”的演出成分,主要功能是娱乐人众,尤其是祁阳戏,能与时俱进,随时代的变迁改进内容及表演样式,与现实生活相适应,以增加诸如《九殿不语》、《两头忙》、《鬼打贼》等演出片段,构成别具一格的演出活态。可以说,同一故事内核的《目连救母》,在千余年来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数以万计的同名或不同名的剧目,且没有一个剧目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剧本文学、音乐腔调、演出样式、表演体系等均皆如此。这就是活态传承的必然结果。相同的文化现象还有《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等上千个剧目。

2、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经千百年创作排练演出的生产性实践,总结出丰富的艺术经验:“四功”(唱、做、念、舞)“五法”(手、眼、身、法、步),这是对表演者的要求;“字正腔圆”,这是对演唱的要求;“千斤念白四两唱”,这是对念白的重视;“师傅引进门,修行在本人”,是指戏剧技艺的掌握和传承,靠的是口传身授,言传身教,个人领悟,因人而异,这是活态传承的最好注脚。传统戏剧使用的音乐腔调,在没有音乐符号记载前,必定是由师傅圈腔点板,亲口教授,徒弟记诵学唱;即便有了工尺谱和简谱,曲中韵味、鼓板其节和曲谱音节的节奏强弱关系,还得靠师傅凭经验心得亲传、学生领悟,才能洞晓其中奥妙,才能做到念白字正,演唱腔圆,活态传承的特点相当显明。至于表演技艺,一招一式,一颦一笑,跑跳腾挪,展团步舞,规程矩式,因角而设,均皆先受教于师,灵悟新创于后,一师多徒,徒技有别,一徒多师,千姿百态,非活态传承不能达此。师傅不倒真本事,徒弟们光靠看录相或看演出,是很难深得表演三昧的。

3、在中州韵的规范下,将地方语言提炼成舞台语言,是各剧种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比如京剧就是京腔鄂韵,读“脸”为“jian”,读“更”为“jing”;昆曲就是吴调苏白,使用古文字读法,“不”读为“勿”,“大”读为“duo”;在湖南,湘剧使用的是长沙官话;祁阳戏使用的祁阳官话,并提炼出“单、双、空、实、满”的舞台用语体系。这些舞台用语,是较难用反切和拼音准确诵读出来的,它必须是当地人中已习惯使用方言者或对语言有摹仿天才者,在师傅的口头传授下,才能掌握并灵活使用。因此,使用地方语言,不仅可以为各戏曲剧种冠上地名,如湖南的戏曲剧种祁剧(即祁阳戏,形成于祁阳县)、衡阳湘剧、辰河戏(产生并流行于辰河地域)、巴陵戏(产生并流行于古巴陵郡即今岳阳地域)、长沙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等,还可以标示出这些剧种在活态传承中的语言优势。

综上所述,传统戏剧艺术类中世界级、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性项目,符合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中的相关精神,即“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传统戏剧艺术是传统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表演技艺、传统美术的综合体,应该实施生产性保护。只有通过生产性的活态传承,才能有效地实施保护;只有进行生产性的实践,才能在出新剧目的基础上出新人;有了新人的展示演出,才能最终实现传承目的;只有展示演出,才能让社会大众享受到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成果,才能实现传统戏剧类保护传承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三、传统戏剧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文件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原则,坚持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原则,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原则。”这五个原则,也是我们进行传统戏剧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必须严守的原则,并以此来选择和确立基本的工作方法。

1、建立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基地。以基地加演出团体加演出场地为基本模式。基地以传承培训传统戏剧编、导、表、音、舞美人才为主;演出团体以创作、排练、演出等生产性实践活动为主,演出场地以展示生产成果为主。这样的组合方式既将传承、生产、展示三位一体,合成全龙,又将保护优先、社会效益居首、依法科学保护诸原则融会贯通。2010年12月,湖南省文化厅联合邵阳市人民政府,在省祁剧院驻地邵阳市,以省祁剧院的楚雄大剧院为基本演出场地,举办了全省祁剧经典剧目和优秀折子戏展览演出,历时七天,全省现存七个祁剧表演团体参演,共演出大小剧目45个(折),全面检阅了省内的祁剧演出阵容,发挥了省文化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两个积极性,依法科学地进行了全省性祁剧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推出了全省祁剧传承基地(邵阳)加省祁剧院(演出核心团体)加楚雄大剧院(主要演出场所)这样的戏剧类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模式,产生出波及省内外乃至境外的影响。当时观看演出的香港文化界人士异常激动,随即与省祁剧院等团体签约,并于2011年果成湖南祁剧赴香港艺术节的三天五场演出,轰动香江。社会效益自不待言,而经济效益除吃住行演邀请方全包外,另每场收入3万港币。

2、着眼于对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改编内容,传承技艺。“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首先是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恢复生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对适合生产性保护的濒危代表性项目,采取优先抢救与扶持措施,整理、保存相关资料,逐步引导其恢复生产”⑥。即将各剧种本身的代表性传统剧目挖掘整理,在内容上合理改编,在保护的基础上全部由新人学过来。2006年,湖南省艺术研究所与湖南省祁剧院合作,整理改编演出的祁剧高腔《目连救母》,就是这种做法的成功范例。祁剧的《目连救母》,新中国成立前尚能演出,之后停演了30余年。198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祁阳县集中了一批祁剧老艺人,耗时30余天,依照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演出样式,内部重排演出了《目连救母》中的71折(全本共有200余折),并录了相。又是20余年过去,当年内部参演的大部分演艺人员均已故去,再不抢救传承,就将失去最后一抹活态传承的余光。活态传承《目连救母》成了势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祁剧的目连戏,十分强调娱人,并且与时俱进,演出上新加的生活性成分较多,形成独自的喜剧性、幽默感、野性美,这是有别于其它地方目连戏的演出个性。因此,祁剧目连戏的动态性就成为定位活态传承原则、方法和步骤的基础。由此确定整理改编的基本原则是:高度浓缩,用旧修旧,突出个性,传承如新,形成市场。具体方法是:以传统《目连传》中刘氏违咒开荤、罗卜救母为主线,选取原剧目中最具戏剧性的情节(尽量撷取有祁剧个性的片段)和唱、做、念、打、舞、曲艺、百戏等演出样式的精华,高度浓缩为一个两小时左右可以演完的艺术整体,其中的花园捉魂、青提回煞、李狗儿下阴、过奈何桥、观音点化、两头忙、九殿不语、罗汉演武等片段都极具祁剧个性。要浓缩就必须进行内容上的大量删节和必要的细节连接,为了尽量保持演出原貌,保存传承祁剧艺术的优秀遗产,方法上只有坚持“用旧修旧,以旧补旧”,不随意外加《目连传》以外的东西,在剧本的浓缩整理和使用文字上尤应如此。传承如新,就是在活体传承上,坚持“推陈出新”的基本取向,既生产出《目连救母》的新剧目,培养祁剧艺术《目连传》的新演家,又滋育出祁剧艺术《目连传》的新观众,实现“旧戏新演,传旧如新”的演戏格局,产生“虽观旧剧,如阅新篇”的功效。“旧戏新演,传旧如新”的“新”,是兼顾当今观众的欣赏和审美趣味,基于观众对旧剧情、旧形象、旧内容、旧形式的“新理解”来调整内容、编配音乐、塑造形象、运用程式、组装演出样式,以便形成目连戏的国内、国际市场。使整理改编的祁剧《目连救母》,全部情节均来自传统剧本,所有文词无一句是现代语言,但人物形象在原有基础上作了些性格调整,主要是弱化原本的浓烈宗教意识,强化劝善行孝主旨。音乐全部是按祁剧高腔曲牌重新组配的,表演程式全部依据传统增减或重组,舞台布置上依据剧情和观众的审美需要进行了适当的美化设计。虽是旧剧整理演出,让观众看来却新鲜别致。相对集中的11折戏,汇聚了哑剧、曲艺、杂耍、绝活等百戏的戏曲表演形式,突出的行孝劝善主题,形成了独特的看点、兴奋点和卖点,让久闻目连戏其名、却又从未谋面的观众耳热心跳,让与之睽违60年的老观众耳目一新,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一举措,将省艺术研究所和省祁剧院痴迷于祁剧艺术的二十余名著名的专家、艺术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进行艺术指导或教学,培养了20余名能演目连戏的中青年演职人员,锻炼出一批像萧笑波(24岁)那样唱做念打全能、极受观众亲睐的年轻演员,组成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活态传承队伍。萧笑波还藉此剧的演出,获得第26届戏剧梅花奖。这是一般的改编传统戏剧目做不到的。

3、移植创新。依各地方戏剧种本身的特点,移植演出影响全国的剧种和其它地方戏剧种的优秀代表性剧目,以丰富自己展演的剧目和表演技艺。《八珍汤》是包括京剧、豫剧、淮剧、祁剧等剧种在内的很多剧种的优秀传统剧目,各剧种均有所长。京剧着重在唱、表演上突出塑造孙淑琳艺术形象;豫剧在多个人物身上集中唱工,并寓机趣;淮剧在于努力构建故事性;祁剧讲究特殊的舞台处理,如丢椅子、一人扮二角(常夫人和周家丫环为同一演员扮演),追求心理活动的形象外化。有剧作家在将祁剧《八珍汤》进行整理改编时,有意识地博采京、豫、淮等剧种的优长,移植进祁剧之中,保留和发挥祁剧的优长,与移植来的三剧种优长融于一体,使整理改编的祁剧《八珍汤》有多方面的创新,丰富了该剧种的表演技艺和演出剧目。

4、创作新型剧目。依自己培养新人和文化建设现实的需要,创作与时代接轨的本剧种新剧目,在传承上出新。如湖南省湘剧院新创作演出的《谭嗣同》、长沙市湘剧团创演的《古画雄魂》等。既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又在保证实现较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演出团体的“自我造血”功能。在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实现了有效的活态传承。

注释:

①③⑥2012-02-21文化中国-中国网:《生产性保护:非遗的“自我造血”》

②④2012-08-03中国文明网《非遗生产性保护探索可持续传承之路》

⑤豪泽尔:《艺术史哲学》英文版第13-14页,转引自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第173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中国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昆曲

[分类号]G122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我国申报的《京剧》和《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信息化建设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实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统一、系统、有序的安全管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宣传利用,影响着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逐渐起步。2002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决定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其中,数字化保护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起步,从2002年开始至2006年底,我国已举办三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讨会,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研究的认识和重视。2010年6月12日,《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向世人展示了传统文化遗产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同时,也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 昆曲信息化建设现状

2001年5月,中国昆曲(又称“昆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不仅是我国第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昆曲信息化建设是了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信息化建设概况如表1所示:

2昆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昆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昆曲信息化建设推行面向知识的昆曲资源管理,实现了昆曲资源的深度开发。从知识界定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无形的文化遗产,我国2011年2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存的观点,其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昆曲信息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管理昆曲资源、寻找知识关联、挖掘昆曲隐性知识,目前收藏有全国最多昆曲文物、实物和资料的中国昆曲博物馆,根据昆曲的艺术特质布置出“吴觎萃雅”、“魏梁遗韵”、“兰苑飘香”等昆曲专题陈列展,在对这些珍贵的昆曲资源进行收集、有序整理、建立信息关联、挖掘知识关联的基础上,专门筹建了《昆曲影像视听中心》,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昆曲知识,促进昆曲传承和普及。

昆曲信息化建设注重建立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使昆曲信息化成果推广和利用效率大幅提高:①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拥有的丰富的资源数据库支持和广阔的推广平台。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昆曲的传承保存了大量的教学音频、视频,不仅让被传承人拥有学习的素材,也让广大昆曲爱好者能够随时随地观赏昆曲。②昆曲网站建设为昆曲的创新和宣传提供了重要媒介,例如,“环球昆曲在线”为用户提供昆曲剧场的直播和转播,即使是远在海外的昆曲爱好者也能足不出户地享受艺术大餐。③昆曲信息化建设拥有大量凝结智力资本的数字成品出版和发行。《中国昆曲音像库》、《昆曲六百年》等影像资料都是昆曲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④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还包括昆曲反馈和交流平台,例如实现实时在线交流、信息汇合反馈的昆曲论坛“幽兰稚韵”等。

此外,昆曲信息化建设还得益于构建完善的政策和资金保障。1985年文化部颁发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1986年成立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1987年文化部再次发出《关于对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2000年,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此后,中国昆剧艺术节每三年一次,成为艺术界的盛会。2001年12月,文化部制定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2004年5月,文化部起草了《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实施方案》,提出设立专项资金抢救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从2005年开始,文化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此外,我国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于2006年在昆曲的故乡苏州正式实施。这些政策与资金保障为昆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基础。

2.2昆曲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2.2.1昆曲信息化建设缺乏技术标准规范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标准规范对信息化建设的遗产项目选择、技术选择、质量要求等做明确的规定和约束。已建设成的网站和信息系统各成体系、互不兼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项目大多参考国际标准。例如,2003年,国家艺术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项目,“该项目对保存的2万小时音响音像档案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采用的是国际音响音像档案联合会(iaSa)制定的tC-03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的滞后,必将为以后的资源共享和整合传播带来隐患。

2.2.2昆曲信息化建设合作机制保障和人才保障尚需完善昆曲的保护和传承既有政府机构又有民间组织,这为信息化建设合作机制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这些团体机构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艺术探讨的层面,对数字化传承、信息化创新关注不够。此外,传承人的老化和缺失,曾一度加速了昆曲的消亡。以苏州昆剧传习所为例,该所成立于1921年,培养出40余位为昆曲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字辈昆剧艺人,但这40余位“传”字辈老艺术家现仅有二位尚在世,且都是将近百岁的老人,这些艺术家们所掌握的昆剧折目有近600个,仅有一半数量的折目得以保存下来。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与昆曲传承人紧密相连,是当前昆曲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3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对

策建议

昆曲信息化建设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就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而言,它是一项庞大而系统、复杂而繁琐的长期工程,其发展和推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发挥组织协调互补优势

数字博物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曾有学者提出“建设数字博物馆要走大合作之路,动员文博、信息管理、媒体传播、信息技术、科普教育、艺术、民俗、中医药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参加数字博物馆内容与技术方面的论证、咨询、管理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同样具有走“大合作”之路的基本条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于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个文化机构,将这些机构进行有序的组织,建立和谐的合作机构保障机制,走“大合作”之路,不仅能够保障建设质量和水平,且能够提供配套的智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信息化建设和各类项目的进展。“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可设立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与保护的研究中心,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研究”。

“世界记忆”工程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了加强国内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沟通与合作的突出意义。中国“世界记忆”工程国家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广泛地吸纳了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参加单位具体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国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国家图书馆、国家信息情报研究所和文化部档案处。为了配合“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在中国的开展,“2000年国家档案局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工作机构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领导小组、国家咨询委员会和办公室组成。其中,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均是来自国内图书、档案、古籍、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专家”。这些领域的机构均在名录的确定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截止目前,已有纳西族东巴古籍、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案、医药古籍《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等人选《世界记忆名录》。

3.2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成绩得益于政策和资金保障。完善政策保障应重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以“共享工程”为例,“由于初期的实施中未能处理好知识产权关系,工作受挫,当前正在积极探讨亟需解决的知识产权保护期内的优秀作品传播问题,探讨作者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表演者、口述者、贡献者、作品采集者、制作者的权益(即邻接权)问题”。信息化建设政策制定应尊重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群体的智力成果,对不宜公开的信息如医药配方、技艺的秘诀等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以维护传承人或当事人的权益。

信息化建设很多方面都需要巨额的经费支持。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备和网络通讯设施配置,例如,高速扫描仪、影像摄制机、三维动态拍摄器材等录入设备,磁带机、磁盘阵列、光盘、硬盘等资源存储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性质和来源,指出各成员国可根据条件申请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包括“其他财政和技术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和捐助。”我国财政部和文化部于2006年开始设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同年出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专项资金的分类及开支范围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资金申请渠道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的保障。

3.3健全技术标准保障,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主要包括两类:①业务性标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术语标准、资源的标识标准、描述数字资源文件格式标准、元数据格式标准等;②技术性标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加密、水印技术规范等。为了使分散在不同地址位置上的文化艺术组织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者能够共享信息,需要国内外文化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和记录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而言,应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领域成熟的标准规范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特色元数据标准,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管理。现阶段,我国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相关的有《GB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也可参考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为开展统一的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标准也开始制定、颁布。“国家文物局制定颁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技术规范(试行)》等一系列信息化标准技术规范”。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单位现已开展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文物元数据、文物影像信息、藏品数据存储及交换数据、电子身份标识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标准也值得借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内容》规定,确保经过整合后的数字资源在元数据与对象数据两方面都符合统一标准:资源的组织形式包括maRC数据、格式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HtmL文件、文本全文和多媒体文件。

3.省略nt.省略/xxfb/zwxx/whyq/200907/t20090728_72223,html

[2]颐克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昆曲博物馆的个案分析,中国博物馆,2006(3):37―41

[3]徐涟,为了2万小时的“历史音声”,中国文化报,2004-09-09(001)。

[4]刘英,公众的需求使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再谈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机遇与亟需解决的问题//刘英,张浩达,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5

[5]吕鸿,基于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研究,图书与情报,2010(3):127-129

[6]许虹,中国档案走进“世界记忆工程”,中国文物报,2003-04-11(005)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7

【摘要】鼓乐,是我国传统而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多部史书中,都早有记载。复州鼓乐据考已有五、六百年的悠久历史,这在复州境内明清时代庙宇的碑碣上可以佐证。复州鼓乐,是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曲目和精湛的技艺,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更是突出和宝贵的。本文结合复州鼓乐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关键词】复州鼓乐;鼓乐;保护;传承;发展;思考中图分类号:J8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47-01一、一种接地气味道十足的原生态群众文化在复州鼓乐的传承过程中,时展与复州鼓乐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够促进复州鼓乐艺术的传承。复州鼓乐传承需要一定的空间,时代应该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其发展。此外,时代的发展还需要复州鼓乐传承跟上时展的步伐。想要使得复州鼓乐传承适应社会发展,还应做好以下三点。首先,以群众为依托,群众非常喜爱,是当地的一种群众文化形式,遍地的广场舞、二人转、大秧歌,有舞蹈队出现,就有一支鼓乐队参与其中。公园中旷野里,鼓乐声此起彼伏,欢快悦耳,十分动听,还有观众捧场,场面十分热闹。证明了复州鼓乐艺术的魅力非常之大,这也是复州鼓乐得以传承、发展的条件之一。其次,不断提高表演水平。鼓乐艺术的表演水平对鼓乐传承有着很大的影响。这需要组织展演、举办比赛活动,创造参加国家、省、市展演比赛的机会。培养鼓乐艺人的敬业精神和苦练扎实基本功的作风,这是条件之二。最后,应不断地对复州鼓乐艺术进行探索、改革。只有不断地对复州鼓乐艺术创新,传承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复州鼓乐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市场脉搏。在条件一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三。从庆典、红白喜事入手,开业活动宣传。利用传统的对棚特点,也是无形之中的了比赛。观众高兴,艺人斗志昂扬场面火爆,气氛浓郁,经常是十里八村的人聚在一起来看戏,最多的人数达上千人。艺人可达四五十人同台演出,是一种接地气味道十足的原生态群众文化。二、人才是复州鼓乐存活的根本复州鼓乐是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没有阻隔和磨灭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和人们对它的喜爱,都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就是人才问题,也就是传承人问题。从传承年代讲,50年代产生了第三代复州鼓乐传承人,在原复县文化馆馆长牛正江的《复州史话》一书中记载,1951年对民间鼓乐班进行调查时,共有鼓乐班30余个,鼓乐艺人300多人,比较突出的班有李家班、于家班、秦家班、史家班、高家班等;著名鼓乐第三代传承人有李洪福、秦洪利、高吉顺、史贵和、关希仁、刁登祥、宋立春等。李家班的第四代传承人李世仁就是省级项目《复州鼓乐》大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其弟子遍布辽南。正因为他们的艺术表现,才繁荣了那个时代的复州鼓乐。其次,就是发展曲目问题。复州鼓乐始终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步伐,当年刁登科的一曲双管曲《汽车兵》把著名民乐专家胡海泉吸引来了。胡海泉吸收了瓦房店的营养,创作了唢呐独奏曲《公社一片新气象》,瓦房店的著名作曲家魏俊祥的《龙舞丰年》唢呐曲获国家群星奖金奖。三只曲子风靡一时,都是时代的代表作。再其次,人才的最大问题是团队问题。因为这里有一只强大的专业队伍,从文化宫业务馆长冯秉权到著名作曲家魏俊祥,乃至庞大的鼓乐艺人队伍,支撑着复州鼓乐的发展。时至今日,复州鼓乐在节日庆典、重大活动、文体赛事等活动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形式。这充分说明人才是复州鼓乐存活根本。最后,传承人保护工作。当下,复州鼓乐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于是产生了传承人和保护项目。传承人与项目之间存在着依赖关系,有传承人才有项目,保护好传承人,才能谈到复州鼓乐项目的发展。没有传承人,项目荡然无存;没有了传承人和项目,那还发展什么?所以保护了传承人就是保护了传承项目,就有了发展。为此要成立保护机构,瓦房店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复州鼓乐艺术进行保护和发展研究,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颁发了该项目的大连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证书。为传承人争取到大连级以上传承人资金,每人每年5000元。极大地调动了传承人的积极性。传承人就是人才,传承人的发现、培养,至关重要。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复州鼓乐》,对它的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非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责无旁贷。把老祖宗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永存于世。参考文献:[1]胡海泉.公社一片新气象[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7.[2]牛正江.复州史话[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4.193-195.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岗前培训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69-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之后,逐渐进入研究视野,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的一种人类文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面能够使子孙后代观照历史的镜子,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的、系统的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传承的本身就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艺传承过程就是教育活动的过程,也是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地方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基地与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发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增设相关教育内容,这对于全社会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及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的研究,旨在加深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全社会的整体认识及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加强领导,充分重视,更好地保护传承、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现代化的今天,将非遗纳入高校新教师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用,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尚有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随时都可能消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记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态的改变,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重创,可以说,如果传承断裂,很多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断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为目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面临的重大考验。当今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宣传普及,不发挥其教育价值,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因为失去了自然传承的社会环境而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除了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还有许多极富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涵盖大量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技艺技能,是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和重要内容。

二、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鞍山地处东北地区,多民族文化融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比重。鞍山共确立市级以上项目50余项,近20项入选省级、部级甚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辽宁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和表现。以岫岩为例,岫岩民间剪纸(中国剪纸)和岫岩皮影(中国皮影)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岫岩成功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省级项目7个、市级项目13个,成功申报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个,省级传承人5个、市级传承人15个,被命名为核心传承人、民间艺术家、民间艺人的近100位。可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由于自身不可再生的特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状堪忧。

三、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优势

一座城市的特色应体现在城市特有的文化资源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成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成为未来城市最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为城市发展注入丰厚的人文内涵,提升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使之更具文化吸引力、文化感染力及文化影响力。地方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基地与桥梁。

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对于传承和保护鞍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优势。地方高校具备文献信息搜索、整理等科研优势和资源,可以通过挖掘整合本土教育资源,通过提炼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丰富完善特色课程体系,加强地方乡土文化教育,从而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此外,高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摇篮,结合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对强化师生树立文化自信、拓展视野、丰富业余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应该肩负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肩负起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应尽职责。

四、非遗纳入高校新教师培训体系具体做法

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国家文化部大力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号召,旨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传播、推广力度,增强自觉参与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是实现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鞍山师范学院岗前培训点承担着鞍山师范学院、鞍山广播电视大学、鞍钢职工大学、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建筑大学辽阳职院、海城广播电视大等七所学校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纳入高校新教师培训体系,将有力促进青年教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将极大地推动年轻一代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保护和传承。

(一)集中培训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

校本培训在原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可增设传统音乐课,将千山寺庙音乐、海城鼓乐、岫岩满族民间歌曲等引入课堂。目前,鞍山市级以上传统音乐类项目共7项,约占市级项目比例的15%。鞍山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歌、鼓乐、劳动号子、宗教音乐、器乐曲、舞蹈音乐、曲艺音乐等,种类丰富、样式繁多,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辽宁北方音乐的地域特色。如:千山寺庙音乐是鞍山地区唯一的一项民间音乐类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辽宁省唯一的一个受到部级保护的宗教音乐。千山寺庙音乐不仅是宗教遗产,它更是我国民间音乐中难得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再如:岫岩满族民间歌曲是岫岩地区满族民众广为流传的一n民间乐曲,历史悠久,在满族民间歌曲中,有古老的征战歌曲,有劳动和爱情歌曲,有萨满祭祀和旗香单鼓歌曲,也有悠孩子、丧葬等风俗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基本反映了几百年来满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也反映了满族同其他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的历史渊源。越是传统的、地域的、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才越值得珍视与保护。这样的课程新鲜而不枯燥,不但能够使广大教师丰富知识,此外还能活跃课堂。

(二)加大示范观摩学习时间和内容

在具体操作中,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团体来校园演出。通过非遗进校园,传承人的现场展示与展演,以及师生与传承人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高校新教师感受到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这些教师未来身体力行的授课,丰富大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在寓教于乐中传播传统文化,使大学生近距离认识、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兴趣和保护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全可以直接搬到高校舞台上来,作为培训新教师的创新课堂。例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海城喇叭戏最早形成于海城西部牛庄一带,流传于鞍山、海城、营口、大石桥、辽阳及其周边,是东北地区最早形成的民间剧种之一,据史料载:它脱胎于海城地秧歌,秧歌队拉开场子表演,称为“地拉场”。它的主奏乐器唢呐俗名“喇叭”,故定名为“海城喇叭戏”。海城喇叭戏当年就是凭借那些优秀传统剧目为广大当地群众所喜爱的。如:《王婆骂鸡》《梁赛金擀面》《锯大缸》《小放牛》等,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2005年,鞍山市戏曲剧院成立了专业的海城喇叭戏剧团,现剧团有国家一级演员2人,国家二级演员6人。2006年,经海城市文化体育局批准成立“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剧团”。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剧团克服了许多困难,相继排演出了一些剧目在海城广大城乡进行演出,受到当地百姓好评及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11月15日,鞍山市文广局艺研所在笑笑剧场举行了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王婆骂鸡》复排展演活动,大获成功。该剧目完全是依据剧目老本所呈现出来的,体现出了原滋原味的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的味道。这支临时组建的三十余人的海城喇叭戏乐队,也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乐队成员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怀着对海城喇叭戏的执著与热爱,深深投入其中,各自承担好自己的角色任务。如果将海城喇叭戏引入高校演出,必将激发这些传承人的热情和保护传承的信心和力量,也必然对正确引导公众,广泛宣传,让公众正确认识“非遗”存在的价值,从而提高民众参与保护的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再如岫岩皮影,岫岩皮影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中国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岫岩皮影有300年的悠久历史。主要分布在岫岩满族自治县石灰窑乡、哈达碑镇、偏岭镇、黄花甸镇、汤沟乡、兴隆镇、前营乡等十几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岫岩皮影在演唱上,按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分成了大、小两种唱法,并有了固定的唱腔板式。表演上,吸收了戏曲程式化表演方式,按剧情刻化人物。《小兵张嘎》《刘胡兰》等十几部现代皮影戏在全县普及演出。岫岩皮影在辽宁省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辽宁省民间皮影艺术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岫岩皮影演唱旦角、青衣仍保留了男演员演唱的风格,是岫岩皮影的主要特征。这样的节目在高校演出必能掀起广大师生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从而扩大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的影响力。此外,还可以展示木偶、皮影、太平鼓、风筝等丰富的“非遗”项目,这种创意不仅增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文化内涵,而且对地域文化的弘扬、“非遗”的保护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与新闻媒体合作,发挥专题栏目的教育魅力

电视是人们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非遗”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体系中,应利用好电视传播的优势,发挥专题栏目及民俗影视片的魅力。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校与保护单位和电视办节目的形式,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助鞍山广播电视台的资源优势,整理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播节目,在新教师培训中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先进设备播放学习。

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评书为例,鞍山广播电视媒体有着相当丰富的音视频资源。鞍山素有“评书之乡”的美称,从清咸丰十年算起,鞍山评书迄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名家辈出,评书艺术遍布全国众多省市,为推动我国评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等先后在电台、电视台录播了《岳飞传》《明英烈》《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三国演义》《平原枪声》《林海雪原》《呼杨合兵》《百年风云》等多部评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鞍山评书主要表演手段是“说”,它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语言讲述故事、描述人物、状物写景、抒发感情,其语言往往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雅俗共赏。说书人用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上的名人名事、著名的文学作品以说书的形式展现在听众面前,让广大群众在欣赏娱乐的同时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上的名人、了解著名的文学作品,其在文学上的价值不容忽视。将鞍山评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成音视频节目,系统地有计划地纳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中,不仅可以使“非遗”得到充分地宣传展示,而且可以使其以影像的方式得到保存,更可以成为高校新教师培训特色素材。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事实证明,只要重视保护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会消失。适应时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切实发挥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⒖嘉南住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9

   保护与开发昆曲的对策及机制:

   1.制订昆曲保护规划。对昆曲的保护,必须全盘考虑,确立目标和方针,制订远景规划,细化每年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以便有效地指导保护工作的开展。

   2.制定相关政策,健全保护制度。一方面,随着昆曲列入世界非遗名列,各级政府愈加重视对昆曲的保护,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如苏州市颁布《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明确提出要坚持昆曲的原真性特色等。另一方面,政府将非遗的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建立定期通报、专家咨询、舆论监督机制,推进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3.健全组织结构,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合理机制,监督政府角色。明确政府角色,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性,需要依靠相应的组织结构。一方面建立新机构或重新改革原机构,明确各部门间的职能;另一方面广泛吸纳专业人才,建立专业咨询机构,争取学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此外,对于政府权限的模糊性,需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的反馈和问责机制,将政府行为透明化、公开化,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政府的保护职能。

   4.走产业化道路,塑造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昆曲内容制作旅游商品(如制作纪念邮册等),开展昆曲文化节,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来推进产业化道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并发扬光大,可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行使更大的社会责任。

   5.争取资金、技术、社会的支持,培养社会民众对传统戏剧的认同感。努力争取专项资金,加大对昆曲艺术的扶持力度,为昆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并力争使昆曲院团的基础设施、剧目的继承与发掘、表演艺术的传承、从业人员待遇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篇10

(一)山东大鼓的衰落二十世纪30年代,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山东大鼓由盛转衰,也难与新兴的“趟口”等曲种竞争。至40年代末,山东境内已经基本没有大鼓的演出了。1958年,为了繁荣曲艺艺术,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在京举行,谢大玉应邀参加演出,演唱了经典唱段《草船借箭》,风采不减当年,震撼人心。但是这没有阻挡住山东大鼓衰落的步伐。十年的摧残,对山东大鼓的抢救和保护也停止了。山东大鼓是个古老的曲种,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底蕴,发展到今天却无人问津,还需要我们大力的抢救和保护。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大鼓的发展必定出了问题,不仅仅是时代的发展造成了这种局面,更应该从艺术门类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寻找原因。从客观上讲,首先,不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农耕文化的意识形态基本消失了,经济的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就算是在农村,人们也是享受着电视、网络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所带来的快餐式的愉悦,土气味儿十足的山东大鼓无法跟上人们的脚步,无法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其次,商业文化的冲击。文化与经济相结合,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无人问津的山东大鼓自身的生存都成为问题,更别提商业利润了,没有经济的支持,大鼓的发展真是举步维艰。从主观上讲,曲种自身的固步不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内容、形式与时代脱节甚至可以说是格格不入,在唱腔上又难以把握,拖沓冗长,与现代快节奏的娱乐方式相比,观赏度娱乐性都不具备可比性。家族式、师徒式的传承模式也造成了人才的断层。

(二)山东大鼓的现状与传承2006年山东大鼓被列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谢大玉的弟子左玉华成为山东大鼓的继承人,至此,山东大鼓才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国家推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经济上,给与财政支持。在政策上,倡导地域文化进校园,发展特色教育,在教育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形成了一股重视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2010年至2012年,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先后与艺术单位合作,通过大鼓进高校,研究所与剧团相结合等多种途径,确立了济南市曲艺团、济南艺校、山东管理学院等机构成为山东大鼓的传承基地,通过人才培养和演出实践,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探索研究相应的传承模式和途径。高等学校是传承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枢纽,因此在传承地域文化这方面既是它的责任,也是它的义务,而且高校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善的教学设施,专业的科研教师队伍,严谨的教育教学体系,宽泛的传承对象等是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坚实有力的客观条件。

二、山东大鼓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发展探索

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山东大鼓作为教学资源融入到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是非常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欣赏者、热爱者、接班人和传承人,来提高整个社会的关注程度,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分别从教材、课程、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教学材料建设中国很多民间音乐都没有正规的曲谱,只是依靠师傅口传心授的方式,经过若干年的累积,才能出徒。山东大鼓亦是如此。很多曲目已经失传,而流传下来的少数曲目或是音响资料或是个人传唱,曲调旋律模糊不清,根本不具备大众传唱学习的基本要求。山东艺术研究所王力主任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民乐演奏的经验以及对于民间音乐的深入了解,对山东大鼓进行了曲目的搜集和整理。现存曲目大略统计下来有200多首,有《草船借箭》《古城会》《宝玉探病》《西厢记》《包公案》《昭君出塞》等经典的段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完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整理分类曲目,由易到难,按照专业课程和公共知识的两个方向来整理编辑教材。这是实现山东大鼓进行传唱最基本的条件。要真正实现山东大鼓便于传唱,乐谱的精简、分节和创新也是非常需要重视的环节。对于长篇曲目,可以效仿音乐家对于名曲的精简方式,提取主要音符,缩减冗长拖腔,明确主旋律。或是采用小标题分节的形式便于大众接受。山东大鼓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陈旧也造成了人们对它的放弃。这需要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和高校音乐工作者通过不断地交流、教学、磨合,去糟粕留精华,掌握山东大鼓发展的艺术规律,旧曲谱新词,逐步成就山东大鼓的内容创新和曲调创新。实现山东大鼓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1、专业课程的设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纳入专业课堂,作为技能课的训练项目。由于音乐专业的表演和情感的个性化特征,音乐技能课都采取“一对一”的小课形式,这与山东大鼓自身的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学生对于这种授课方式也非常适应。同时,声乐、舞蹈和视唱练耳等课程的学习为山东大鼓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基础。高校的音乐技能课形成了比较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具备了基本的音乐素养,对于山东大鼓的学习必将是事半功倍。2、相关课程内容的调整。山东大鼓历史久远,在曲艺发展史中其地位不可小觑。全国统一的教材包括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史、音乐赏析等都因为各种原因,只是轻轻带过,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比重,帮助学生熟悉山东大鼓的发展脉络和流派风格,了解山东的文化概貌,刻不容缓。

(三)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1、高校音乐教师专项曲种的培养提高。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敏锐的音乐嗅觉。对于他们而言,学习专项曲艺种类远比普通人要学得快,学得好。但是受到传统西式教育的影响,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能力和传承意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培养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进行民间采风、艺术培训、学术研讨、与剧团合作获得实践经验等,形成传承文化良好的学术氛围。2、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带动。研究人员和表演艺术家的引进给高校的非遗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首先,专业人才进入一线教学,有助于推动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引领学术方向,形成研究氛围,建立研究中心,创新课题,推动科研方面的发展。在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作为山东大鼓传承基地的山东管理学院,与济南市曲艺团合作,聘请山东大鼓的传承人闫雯和山东琴书的传承人姚忠贤等艺术家作为音乐教育的专业教师。既保证了高校音乐教育对山东大鼓的学习和研究,也推动了整个社会对山东大鼓的关注。

(四)非遗特色的校园文化有意识地将山东大鼓的传承融入校园活动中,加强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课和选修课,成立社团,举办文化节、艺术演出,进行采风和社会演出实践等,将地域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审美特点和精神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更多的学生来认识和接触山东大鼓,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