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加强内部监督十篇如何加强内部监督十篇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3:15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1

很长一段时间,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麻烦的就是内部审计工作是谁审计谁负责,虽然谁审计谁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工作的连贯性,但是也存在问题,那就是审计人员在它们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对被审计的单位有很全面的了解,而且使得审计的工作非常的多而繁重,从而导致了了现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重审计轻整改,因此很多单位都能够侥幸过关,审计工作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所以增强内部审计整改的意义非常重大,它能够使社会运行在一个正常的秩序了,能够使不过关的单位收到应有的惩罚,能够使优秀的单位拥有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公平的发展平台。在审计之后发现问题,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整个,发现问题不去解决和没有发现的结果、意义是一样的,所以整改才是最关键的,只有把整改切实的落实到位,审计的工作才发挥了它的意义,才能真正的体现它的重要性。

二、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知不到位

对于很多单位来说,它们对审计整改工作还不够重视,对于它们来说似乎只有利益才是王道,一切的问题都可以给利益让路,这就导致了审计整改工作被忽视,这么重要的一个工作从很久以来就一直被排斥,处在一个被忽视的地位。

(二)发展不平衡

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还是对于一些小单位的歧视,对于他们很重视的集团、企业,设计部门就会重点审计,在对这些他们重视集团审计的过程中,往往就会加大人手,增强审计监督力度,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审计工作完成的相对比较好,而那些不被重视的企业单位,由于人手缺乏,审计力度不强,最后导致整改效果很不理想。就是这种不平衡的审计整改工作的进行,才让一些单位有了侥幸的心理,只要不被审计部门看上,审计整改工作就是纸上谈兵,那就好似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三)整改不彻底

整改不彻底也是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的主要问题之一,有些个别单位只是为了配合审计部门工作,在表面上做做工作,实际整改根本没有进行,或者有些单位找出各种理由来推脱整改工作,口头上答应而实际根本没有进行整改。而且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审计部门要求增强内部整改建议的时候,企业往往处理的非常好,当要求改正之前出现的问题时,落实的就不到位。

(四)执行有障碍

执行有障碍主要体现在被审计部门不够给予配合,故意推脱,寻找各种理由不进行审计整改,被审计单位的不配合,也导致了审计事后整改工作做的不好。

三、加强内部审计事后整改监督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充分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能够给审计整改工作带来很大的好处,当被审计单位有足够的认识,也就会去足够的重视和配合,即使是很少的工作人员去进行审计整改,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且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改,使审计整改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充分认识到审计监督整改工作的重要性是进行审计监督整改的前提,也是进行审计整改的重要工作,如果重视度不够,那么工作落实也就不到位,最后的效果自然不好。

(二)实现审计监督整改工作制度化

审计整改工作的长期有效的进行下去的重要保障就是审计监督整改工作制度化,那么如何去完善制度化呢?首先应该去建立一个完整的整改报告制度,这主要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其次是明确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让他们真正感到自己需要好好的进行整改工作,否则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之后就是健全制度,一切都需要按照制度办事,这方面主要是避免个别单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对工作人员进行行贿,使审计监督整改工作不能够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在审计工作落实后,需要进行监督,建立审计监督小组,同时各级领导也需要多多重视,经常对正在审计的单位进行抽查,检测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不能给被审计单位一丝侥幸的心理。

(四)审计整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把审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也是对审计人员的鞭策,如果审计工作做得好,就会有相应的奖励,如果做得不好也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这不仅仅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竞争力,也能够使审计工作得到更好的进行,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和有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拥有巨大的收益。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2

关键词:完善机制强化教育落实措施

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惩防并举、教育为主的原则,不断强化监督意识,积极创新监督方式,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完善防范机制,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大力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效果,不断增强干警廉洁从检、公正执法的意识和自觉性,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提升执法公信力,树立了检察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

今年,我院被省院确定为贯彻落实《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试点单位,院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党组会,研究部署试点工作,不断加大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力度,积极拓宽监督渠道,努力强化监督效果,确保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促进检察队伍建设和各项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完善机制,建立监督网络

积极贯彻落实省、市院内部执法办案监督有关规定,建立了内部执法办案监督机制。一是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执法办案监督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责任;二是结合办案实际确定12个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员(以下简称监督员),并配套制定了监督员的职责、监督员定期联席会议机制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一岗双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落实执法办案监督措施,使内部执法办案监督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院领导抓监督,各部门自我监督,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纪检监察专门监督,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员协助监督的监督机制;四是全面建立健全制度长效机制入手,强化内部执法监督实效,先后出台了涉及执法规范、风险防控的《刑事立案监督制度》、《侦查监督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等11项制度;涉及办案流程的《工作流程规则》、《工作流程图》等相关配套制度达70余个;涉及案件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廉政奖惩等近两百个有机联系、相互配套的制度并汇编成册。另外,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制定单行本的工作手册,适时修订。

二、强化教育,夯实监督基础

根据《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我院分层次组织进行了认真学习。一是召开党组会进行学习,使班子成员首先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对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工作的开展奠定领导基础;二是召开全院干警会进行学习,增强全体干警参与监督和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组织纪检监察干警和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员进行专门学习,增强纪检监察干警和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员监督的责任性和积极性;四是要求各业务部门进行重点学习,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行为,提高办案人员遵守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办法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内部执法监督的良好环境。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3

关键词: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内部监督;对策

一、基层税务领导干部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意识薄弱

部分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特殊意识较重,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常常把自己置于群众和组织的监督之外,有了问题也不主动向组织报告,对别人监督得多,对自己监督得少,缺少自律意识。与此同时,对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很多系统内干部存在“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用监督”的思想意识。不想监督指部分税务干部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强调监督管理会妨碍经济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不敢监督主要指下级对上级进行监督怕打击报复,上级对下级进行监督怕得罪人,同级之间则怕伤和气,影响关系。不用监督指税务系统内部纪检监察部门往往认为监督管理是执纪执法部门的事,出了问题有纪委和公检法,无须自己多操心,不用进行监督管理,明哲保身。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的特殊意识。

(二)监督体制不够顺畅

一方面,税务系统的条线管理力度不断强化与干部监督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同时并存。由于上级税务主管部门离下辖税务部门较远,对其所辖基层干部的了解有限,在监督管理上难免“鞭长莫及”,而作为共(协)管的地方党组织对条线干部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导致监督管理工作中出现“盲区”,造成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现象。

另一方面,对基层税务系统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内容不够全面,往往只把廉洁与否当成监督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监督管理,如在政治上是否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能否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思想作风上是否勤政廉洁等。

(三)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虽然有关文件规定,基层税务机关必须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的民主生活会往往流于形式,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很少,干部之间很少触及实质性和深层次的问题,往往使民主生活会名不副实。对部分基层税务机关干部反映的问题,包括检举揭发性意见,往往难以从正常渠道听到。即使是从正常渠道来的,也往往是一些匿名的来信或只言片语的反映,一时难以辨明是非,澄清事实。在监督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说情风、权力干预执法现象还存在。即使真正惩处了违纪者,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始终难以摆脱监督工作的被动局面。监督管理存在人为性和随意性,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成效。

二、强化内部监督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监督意识

教育引导是培养监督意识的基础。要从政治理论、廉洁从政入手,把思想政治培训当作硬指标,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端正学风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制度,并实行量化考核,将参加学习培训的次数、成绩等直接与领导干部考核挂钩。通过这些措施,切实提高基层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监督意识。

对其他税务干部,要通过教育引导,转变错误思想。一是要转变“不想监督”的思想。要通过加大教育宣传力度,鼓励和动员他们积极参与支持干部监督工作,在全系统营造一种勇于监督、监督光荣的良好氛围。二是要转变“不敢监督”的思想。要赋予系统内监督主体开展工作所必须的权限,变“虚权”为“实权”,变“软权”为“硬权”,使监督主体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增强监督主体履行职责的主动性。三是转变“不用监督”的思想。应采取学习培训、舆论宣传、案例分析、制度要求、普法教育等形式,引导广大税务干部认识到干部监督既是对权力和权力运作过程的一种约束,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保护。帮助他们自觉转变那种反感监督、逃避监督和拒绝监督的错误心态。

(二)理顺内部监督体制

要切实强化监督意识,拓宽内部监督内容,扩大内部监督层面。加强对干部政治上的监督、民主作风上的监督、执法执纪上的监督、道德品质上的监督,使领导干部时时处于监督之中,时时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与纯洁性,提高依法办事、民主决策的自觉性。要拓展内部监督形式,加大内部监督力度。形成一套与干部的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和配套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监督机制,从多个渠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提高内部监督实效。要拓宽信息渠道,壮大内部监督队伍。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税务系统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加强对领导干部事前、事中的监督与防范。让基层税务系统领导干部言

行举止、所作所为暴露在阳光下,使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三)严格落实制度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4

【关键词】党内监督;特权;制度防线

一、强化党内监督的必要性

1、化党内监督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早在1945年的夏天,民主人士黄炎培老先生到延安考察,谈到了兴亡周期律,指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询问,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当即就表示,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新路,中国共产党能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而这条新的道路,就是民主。政府的有利政策如何才能顺利到达人民中间呢,只有靠人民来监督,这样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会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2012年冬,走访八个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并同各个领导人分别座谈,称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这一段对话内容,一直到现在对中国共产党来说都是一个警示。为什么要再次提出当年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的这段对话,笔者认为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时刻警惕这个兴亡周期率,万一陷入其中,怎么办;第二个意思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跳出兴亡周期率,开启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

2、强化党内监督彰显了我们党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

200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实施多年来,对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的建设起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形势发展,《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需要,如有些规定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够,而新条例的修订工作条件基本成熟。党的十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近年来,各级党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问责机制,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在修订《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时需要将这些经验吸收进来。

二、正确处理好管理与监督的关系

党的领导包含管理和监督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相互统一,而又不可分割,离开任何哪个方面都不可以。党内监督离开了监督就谈不上管理。党内监督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广义的监督,它是指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的监督,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组织处理、纪律处分都是重要手段;狭义监督是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党的领导如果缺乏管理和监督,党的领导就会落空,起不了作用。管理监督不能大而化之,要实事求是,从细处着眼,盯紧盯细。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是对领导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唯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在领导岗位上走的更远。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好队伍,发挥出它更大的作用。所以,对领导干部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强化管理,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三、如何强化党内监督

1、完善监督体系,筑牢制度防线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这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它由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这几种监督方式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合力,有利于监督执纪问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还明确了一系列监督方式,比如述责述廉、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党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等。这些方式统统都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

2、领导干部要摒弃特权思想,筑牢思想防线

反复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所谓特权,主要是指不受法律制度约束的权力。特别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尤其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但由于受到旧社会习惯势力和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文化宣传教育没有及时到位,所以造成了有一小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想”特殊,搞特殊的心理,并时常给自己创造“能”特殊的条件,想超越法律制度的限制,将自己的权力延伸到法律之外,从而使自己不受法律制度的限制,为所欲为。在现阶段,一些干部的特权主要表现在:自己身居高位骄傲自满,不把群众放在眼里,言行随意;自己说了算,实行家长制,听不见任何建议和意见,反对任何民主制度;使用自己的亲人,搞裙带关系,把自己的部门搞得乌烟瘴气;随意开后门、开绿灯,善于打招呼;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搞种种特殊化,使自己独立于组织之外等。这些特权现象、特权思想对现实生活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使党和人民的事业蒙受损失,给党的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影响了党的信誉,造成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隐患。所以,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3、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加强示范引领

讲政治、有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高地。讲政治,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听党话、跟党走,保持清醒的政治方向,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把握鲜明的政治观点,遵守严格的政治纪律,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有信念,就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不动摇、不偏离。讲规矩、有纪律,增强共产党员底线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规矩、有纪律,是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传统,我们党历经苦难,由弱小逐步走向强大,这其中关键的法宝就是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讲道德、有品行,彰显共产党员人格魅力。讲道德、有品行是中国上千年的优良传统、是从政为官的必备素质、是立身处事的基本要求。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关键在于慎微,注重小节,才能守住大节。讲奉献、有作为,担当共产党员职责使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总之,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对权力的监督。要突出重点,抓好对权力运用的监督,要在政治纪律、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作风方面加强监督。要维护好党的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程汇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2]会见出席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外方代表[n].人民日报,2015.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5

从初次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来看,条例对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监督内容、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防范的角度上讲,我认为每一个党员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新的内容:

一、党内监督,实质在于监督权力,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而在党内,主要的党政负责人的权力集中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党内的“一把手”,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抓好监督,严以律己,也要从严管好配偶、子女,加强对亲友的教育,从严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确保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不出问题。为将监督落实到位,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其中外部措施有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措施有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等,避免了条例的空洞性和执行难的问题。

二、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要落实监督,首要工作就是把制度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条例第三章用10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10种监督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这里的大胆创新就是指首次将舆论监督写入了条例,条例同时还就如何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作出了相应规定。这些表明了我们党在强调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欢迎并主动接受党外监督。表明了我们党对这种监督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使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的结合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层面。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减少失误、防范腐败,而且必将对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条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条例充分吸收近年来各地的许多成功经验和作法,不再停留在原则的规定,而是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大大减小了条例在执行中不应该出现的各种弹性。例如如何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各种重大决策如何制订、上下级之间和平级之间如何进行权利和权力的监督等等。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过修订以后,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本着“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我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与以往相比,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的条例经过实践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更加清晰,违纪的定性更加准确。明确指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纪律作为处在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之间的一种规范,应当起到拾漏补缺,弥补法律和道德之间空当的作用。在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对失职、渎职人员的认定,都考虑的国家法律的规定,并具体明确了违纪后接受处分的流程以及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条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操作性。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6

关键词:党建;党内监督;条例

中图分类号:D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018-01

5年前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今天重新学习《条例(试行)》对于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起到重要作用。

1、继续抓好《条例(试行)》的学习和宣传。要通过学习、宣传理解实行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明确党的各级委员会和委员、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委员、党员、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和权利;正确认识党内的各项监督制度和监督保障等问题。党的各级组织一定要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试行)》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管好干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对领导干部加强监督,既是严格要求,也是关心爱护。吴官正同志讲:“我们加强监督的目的,就是希望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我们党总是希望通过教育避免腐败案件的发生,使党风越来越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反腐败的成绩不仅在于发现和查处了多少腐败分子,还表现在挽救了多少干部上。有些领导干部在这方面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将上级的监督看做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将同级的监督看做是跟自己过不去,把下级的监督看做是吹毛求疵。有的党员干部特权思想严重,抵制党内监督,甚至搞打击报复,有的党员干部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作怪,排斥监督,甚至庇护不法行为,公然干扰组织监督。通过《条例》(试行)的学习,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和党的纪律,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做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率。

3、加强制度建设,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环节。在这些年的反腐败实践中,在有些单位,有这样的一些现象: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监督,事后基本不是监督。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同级党委不敢监督、同级纪委也不敢监督。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落马高官一旦案发,不是,就是判刑,甚至被判处死刑。因为在犯大错误之前,几乎没有什么监督他们。因此我们必须用制度保证和维护监督,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条例(试行)》规定了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条例(试行)》,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监督制度,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监督就延伸到哪。

4、党员要自觉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正确行使党内监督的各项权利。《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了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5项责任和权利。这些责任和权利主要是: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或向党的组织提出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活动,发表意见。当前一要不断提高党员监督的自觉性,要通过重温党的性质,使全体党员认识到,党内监督是我们党实行自我净化、自我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能否实现强有力的党内监督,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存亡,认识加强党内监督的紧迫性,从而提高自觉性、主动性,解决不愿监督的问题;《条例(试行)》明确了党员在党内监督中应当履行的责任、权利,有利于党员提高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开展监督,也为党员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明确依据,有利于依法排除干扰和阻力。二要加强党内监督的理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内监督的一般原理,认识党内监督的本质,把握党内监督的规律,指导党内监督的实践,解决不懂监督的问题;三是通过党规、党法的教育懂得监督什么、如何监督的问题。

5、要把党内监督同党外监督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监督,第三是派的监督。有了这几方面的监督我们就会谨慎一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在对加强党内监督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党外监督,即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舆论监督,使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有机结合。党内监督是党外监督的重要基础。离开了党内监督,党外监督不可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健康有序的党外监督,是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防范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用法制保障党外监督的有序开展,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有机结合,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综合运用,才能使党内监督更趋健康和有效。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党注重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依靠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重视对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监督还不完善。权钱交易、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的监督,严惩腐败,已刻不容缓。作为执政党,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监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于党外监督揭露出来的党组织或党员违纪违法行为,要及时启动党内监督程序,以党内法规为依据,严肃处理。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要求,把学习条例与当前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以党的建设的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7

而在2006年12月上旬,一直致力于治理商业贿赂的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纪委常委沈德咏接任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以中纪委常委身份执掌地方纪委;原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书记马志鹏被任命为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臧献甫接任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一职。与此同时,全国多个省的纪委书记实行了异地交流。

2006年是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的一年。经过年终反腐倡廉的热浪,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适值十七大前夕、中央“反贪风暴”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如何构建切实有效的干部监督体系令人瞩目。我们采访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参与起草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任铁缨教授。

2006年反腐倡廉工作可圈可点

人民论坛:盘点过去的一年,在反腐倡廉方面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任铁缨:2006年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政府相关部门按照中央反腐倡廉的战略部署,查处了一批反腐败大案,震慑了一批腐败高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查办领导干部、贪污受贿,预防职务犯罪和治理商业贿赂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随着2006年全国多个省的纪委书记实行了异地交流,近日中央又批准了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新任纪委书记,加上此前调任的重庆市纪委书记,都是从中央有关部门派出的。于是,有学者认为这些新纪委书记的轮换,其模式更接近“张家界模式”,从而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党内干部监督体系的关注。

党内干部监督体系的“模式”之辨

人民论坛:自从中央“空降”几个直辖市纪委书记以后,“张家界模式”成为一个热门词。人们好奇的是,为什么一个地方的纪检模式会这么为社会所高度关注?

任铁缨:所谓“张家界模式”,是指“条条或垂直管理”。从1995年到1997年,张家界市纪委把所属区县纪委书记的“提名权”由同级党委改为上级市纪委。1998年出台了《中共张家界市委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意见》,明确建立“下派纪委书记的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探索在经历五六年的试验后悄然停止。

在说到张家界模式时就不能不提到“曹克明模式”,即“块块或横向管理”,因曹克明出任首位省委副书记兼任省纪委书记而得名,2001年起在全国推行,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逐步做到地方各级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

人民论坛:社会上对于这两种模式都有什么看法和争议?

任铁缨:就地方纪检体制改革而言,有的认为“张家界模式”是一个进步,符合十六大提出的纪检体制改革方向,在党委“议行合一”的权力构架没有得到科学分解前,垂直管理的核心是确保纪委的独立性,抓住了构建干部监督体系的关键。

显然,赞成“张家界模式”的占大多数。鉴于十七大前夕党委换届中,省级纪委书记出现由中央派任的趋势,于是,有人就说“曹克明模式”开始受到调整,“张家界模式”正在被接受。

当众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垂直管理的“张家界模式”时,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垂直管理”背后是“钦差大臣情结”,而“搞钦差大臣的做法,并不可取”。如果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另外“空降”其他人来的话,那照此下去何时了呢?况且早就说过:“我们党吃所谓‘钦差大臣’的亏,是不可胜数的。”

人民论坛:这两种模式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应该以怎样的辩证思维看待构建完善党内干部监督体系中的这些问题?

任铁缨:实际上,党内干部监督是一个完整体系。如果片面强调其中某一种模式而忽视其他方面,则不利于建立健全体系。“张家界模式”和“曹克明模式”的作用都是不可否定的,“张家界模式”强化了自上而下的监督,而“曹克明模式”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横向制约。评判监督体系是否有效,并非取决于是“垂直”或“横向”,而主要是取决于合理与合情两个标准。前者解决科学化的问题,后者解决民主化的问题。当然,合理的未必合情,反之也是一样,故在思考有关问题时要尽可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人民论坛:构建切实有效的党内干部监督体系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需要加强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如何构建科学化的党内干部监督体系?

任铁缨:构建切实有效的党内干部监督体系要体现科学化,以监督主客体、时间、空间等方面为切入点来探讨其规律性,有三个原则需要把握:首先,监督主客体的关系不能倒置;其次,时间上要体现全过程的监督;最后,空间上要体现全方位的监督。

人民论坛:纵观2006年的一些反腐败案件,不少是大案要案。在以后的制度建设中,如何在防微杜渐、预防腐败方面取得制度性突破?

任铁缨:时间上体现全过程的监督,是党内干部监督体系切实有效的重要前提条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关注不够,往往是在出了严重问题后才着手处理,是目前党内干部监督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结果是加大了监督成本,使许多本来应该及时纠正的问题滋长蔓延。因此,要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的三位一体。搞好“事前监督”,可以预防可能将要发生的错误行为或失误;搞好“事中监督”,可以通过对存在偏差的纠正有效地抑制事态的恶化;搞好“事后监督”,可以有效地制约和处置监督客体在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使以后开展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不重蹈覆辙。

人民论坛:请分析一下中央加强对省级纪委书记任职管理和实行省级纪委书记交叉任职的作用和意义?如何加强党内干部监督体系的建设,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反腐倡廉的目的?

任铁缨:这也是中央构建切实有效的党内干部监督体系的意旨所在,即“空间上要体现全方位的监督”。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8

关键词:党内监督;特征;有效途径;方法

D262.6

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不论是在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还是反腐败斗争中,都离不开有效的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是直接的监督,是党的自我监督,是党自我完善、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党必须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自党的十以来,我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下就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党内监督的内涵及其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制度是依照《中国共产程》和党内法规,对党员、党员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是否正确行使权力或自觉履行义务,实行监察和督促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它不仅是党的制度之重要内容,而且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有力保障。

1、党内监督的内涵。党内监督是指党的组织之间、党员之间及党员和党组织之间,按照和党的其他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党的各级组织以及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实施的监督和督促。《

2、党内监督的特征。与其他类型监督相比,党内监督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党内监督的强制性。党内监督是根据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进行强制约束,带有强制性。各级组织以及党员干部都不能超越、党规党纪所规定的权力,都必须接受党内监督,如果违反了、党规党纪,都要受到相应的处分。(2)党内监督的自觉性。党内监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自觉性,这种自觉性是由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所决定的。(3)党内监督的内部性。党内监督相对于党外监督而言,是中国共产党内部进行的一种监督,是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4)党内监督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党内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保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的纯洁性,适当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和人民的有效监督之下,模范地遵守党纪国法,认真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主题和客体的统一。

二、加强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报告指出:在党内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要健全党员民利的保障制度。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党员民利的实施,就要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与罢免权等,并不断地完善有关党员民利的相关制度。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要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1、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民中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指导我们议事决策的最有办武器。在工作中要认真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基础上的民主,两者相互相存缺一不可;其次还需正确处理好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集中制中重要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简单的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正确的,少数人的意见就不是正确的,要认真的分析出现不同意见问题所在,找出原因,诚然在大多情况下,真理还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理,因此决策时,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另外正确认识一把手的权利,不能简单将民主集中制理解为民主加集中,民主就是大家先发表看法意见,集中就是一把手选正确的看法意见拍板决定,只要是过了会的决定就是领导集体的决定,要做到在会上做决定r,如有不同意见,可保留可向上级报告。

2、加强自我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自己要做到清正廉洁、按照《》和《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我反省自己,自我警示自己,自我约束自己。只有来自于自己内心的自觉,来自于内心的规范约束自己,才能真正的能管住自己,才能真正的主动的在工作生活中行得正。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侯未到,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有敬畏之心,要有敬畏意识,对生命、法律、党规党纪、道德等有敬畏之心,有敬畏才会有收敛,对权力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感,深怀敬畏心,心中必有戒。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保障党员干部知情权,做到党内情况及时报告、党的重大决策及时征求党员意见,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从而确保党员对党务的知情权。

3、完善党员的选举权和监督权。选举权是党员最基本的权利,是党员主体地位最重要的体现。党内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充分发扬民主,尊重选举人的意见,切实保障选举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确保和完善党员的选举权,要不断地完善党员的选举制度,扩大党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制度、改革候选人提名渠道等。实现党员对的制约,还要确保党员的监督权。确保党员对党内违法乱纪行为质询和监督的权力,确保他们对不称职的干部有权建议罢免或者调换。党的上层组织应该正确对待来自党的下级组织的批评,规定党员干部应主动接受来自下级党员的监督。

三、加强党内监督的方法

1、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1)制定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相配的具体细则。要加强规划。《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我党进行党内监督的依据,要落实好党内监督,使党内监督发挥好作用,相应的细则要尽快出台。(2)要强化党委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各级党委及其职能部门要担负起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直接责任,需就制定的制度召开座谈会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的党内监督制度;要把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纳入党建工作年度考核中,列为职能部门及其主要领导的考核指标。(3)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加强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员干部之间在用权等方面的监督,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以及作风建设方面的监督。(4)对不敢监督、监督后被打击报复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护、奖励,并对打击报复的进行重处。

2、提高全体党员的党内监督意识。(1)加强宣传教育。党内监督是党员的一项权利和义务,党员既要行使好权利,又要履行好义务。明确规定:“党员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的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摒弃好人主义、面子顾虑,营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2)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划出思想上的红线、行为上的界限,遵规守制,严格以党内监督制度来规范思想和行为。此外,要将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认识到履行党内监督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源于党员内心的信仰与行为习惯,要强化意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要把党内监督作为制度建党、治党,作为管党强党的治本之策,扎紧党内监督制度的“笼子”。

3、严格党内监督制度的执行。这些年,我党制定了不少党内监督制度,可违规违纪的现象和不正之风依然屡禁不止,这固然与制度不完善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党内监督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为此,要大力增强党内监督制度的执行力。(1)制度要严。要加强党员干部工作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党委(党组)等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规则和相配套的细则、落实党内监督制度的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惩戒等制度,让党员干部置身于监督制度的约束之中。(2)执行要严。强调,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旗帜鲜明支持纪委开展工作。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做到不为压力所惧、外力所扰、阻力所困,让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3)要改革干部的责任体制,推行干部问责制,让党员干部认清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和党组织赋予的,解决好为谁用权对谁负责的问题。防止工作中仅凭经验、凭感觉处理问题、干工作、做决策,导致失误,而追究不到决策人身上,使党员领导干部认为干工作、做决策的好坏都一个样,与自己没有关系,即是错了也不找自己担责。责制将会如同利剑,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党员干部在做事时要三思而行,少做错事,不做坏事;实行问责制,也能有效让哪些“太平型”“平庸型”等只求平稳不谋发展的不称职干部现形。(4)拓宽党内监督渠道。就自上而下的监督而言,主要进行纪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其监督责任,完善巡视制度;就自下而上的监督而言,重点是保障并实现党员群众的知情权、选举权和表达权;把党内监督与国家专门机关、群众、派和舆论等党外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有效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

四、结束语

党的内部监督机制建设是克服党内各种不良现象和行为,净化党的机体,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和民主化的重要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对党内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有效对策,加强党内监督机制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9

从我党八十三年的实践经验证明:缺乏有效的监督权力的机制,必然会造成权力的拥有者产生腐败的问题和现象。能不能始终保持党员或党员领导干部的警醒和自励,永葆党的蓬勃生机,这是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中共中央这次颁布的6600余字的党内监督条例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内监督的现实需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制定的比较完整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形成了便利管用、科学规范、有约束力的党内监督机制,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党内开展互相监督,上下监督的问题,这也是从根本上遏制了腐败问题的产生和蔓延。

一、“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条例的精髓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党内监督的基础。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重视发展党内民主,重视在党内建立一个健康、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对人民民主起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条例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贯穿整个条例的思想主线。

根据党情、国情,条例规定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民主生活会是党长期坚持、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项制度,但有的地方和部门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条例专门单列“民主生活会”一节,明确要求:民主生活会情况和整改措施要及时在一定范围通报;党员有权了解本人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上级党组织认为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不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责令重新召开等。

为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条例明确规定,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专家表示,这一民主程序的规定意味着,对于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除遇紧急情况外,应当区别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二、制度建设是党内监督实现的根本条件和保证

实践反复证明,制度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约束力,决定着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民主是靠不住的民主,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参与条例起草工作的有关专家表示,在构建党内监督体系时,把制度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正是条例一个突出的特点。

条例第三章用10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10种监督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专家指出,这些制度中,巡视、述职述廉等是对现有办法和经验做了系统化的归纳后,进而上升到党内法规的层次;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其处理等则是借鉴了党外一些有效的监督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的分析印证了这一看法:“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凸显了制度的力量,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制度建设在政党建设中的根本性、长期性、基础性地位,并紧紧抓住了这一关键环节。”

三、中央政治局如何监督等重大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中央委员会如何监督中央政治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如何在闭会期间发挥监督作用?如何在党委会中借鉴询问和质询等监督形式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长期以来,党内监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权威专家指出,党内监督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初步解决了这些重大问题。

在去年10月举行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在党内外、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条例将这一做法制度化,明确规定“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条例还明确了对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的意见如何反映的问题。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创举,体现了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的监督,体现了中央政治局在党内监督方面对全党应该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的精神。

规定,党员享有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的权利。但这一原则性的规定如何真正落实?条例单列一节,对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的这项权利作出了具体规定。专家表示,条例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使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对于防止和减少用人上的失察失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完善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党内“一把手”成为监督重点

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指出,强调对“一把手”的监督,并将其列为监督的重点,是条例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

“以、巨额财产被判处死缓的原沈阳市市长,自称是‘党内个体户’,任人唯亲,重大决策不经集体讨论自作主张。”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党建研究专家黄苇町说,“条例禁止出现这样不受制约的‘一把手’,强调主要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并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其中外部措施有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措施有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等,这些都是对‘一把手’的制约。”

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波表示,“一把手”要搞腐败,首先要破坏党内民主,破坏监督制度。“条例针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出台了许多非常具体的规定,发展党内民主,弥补制度缺陷,确实抓住了要害。”

五、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条例在处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关系时,既重视保护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又重视保护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较好地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思想。”中央纪委法规室参与条例起草的专家表示,坚持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相结合,也是条例的一大亮点。

这位专家表示,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相结合,既是开展党内监督的重要原则,又是贯穿条例的一个重要精神。条例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制度和切实有效的措施监督制约被监督者,保护支持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作积极性,防止被监督者滥用权力打击报复监督者;另一方面也使监督者受到必要的监督制约,保护支持被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作积极性,以防监督者借监督之名而行诬陷之实。

保障受处理的党员和党组织的救济权利,也是保证党内监督健康、深入开展所必须的。为此,条例保障党员和党组织的申诉权,规定党员、党组织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党组织申诉;有关党组织应当认真复议、复查,并作出结论;如仍有意见,可以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申诉。

六、监督职责划分十分具体和明确

条例的另一个亮点是明确了监督职责的划分,对党的委员会及委员,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委员以及党员、党代表开展党内监督的职责,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有专家指出,国际共运史的教训之一,是比较重视上对下、组织对个人的监督,而不够重视下对上、个人对组织的监督。条例充分注意了这一问题。黄苇町说:“条例既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还有平级之间的监督,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监督网络、监督体系。”

条例明确了在党内监督方面党的各级委员会应履行的5项职责、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的4项责任,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要监督其常委会、委员等主要负责同志;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个人要对所在委员会、同级纪委等的工作和所在委员会、同级纪委的常委、委员等进行监督。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条例突出了各级党代会代表的监督职责。专家指出,过去党代表只是在党代会开会期间行使监督权利。闭会期间要不要监督,怎么监督,都没有规定。条例不仅规定党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除履行党员的监督责任和享有党员的监督权利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其选举产生的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成员进行监督。黄苇町认为,这是党内监督制度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七、党内和党外监督相结合,使党内监督更加有实效

强调加强党内监督,绝不意味着排斥或拒绝党外监督。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条例在对加强党内监督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党外监督,特别是单列一节“舆论监督”。“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问题作出规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专家们认为,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能帮助领导机关掌握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还能起到警示作用,防范问题的发生。而条例对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并接受舆论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二是要自觉和主动地听取来自新闻媒体的意见;三是要根据舆论监督的要求,推动和改进各项工作。条例同时还就如何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作出了相应规定。

八、立足实际,操作性强,便于掌握

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如何,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中央纪委负责人指出,条例的有关规定注重从实际出发,重点解决时机成熟、可以解决的问题,不求一劳永逸,不求解决所有问题。参与起草条例的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条例充分吸收近年来的许多成功经验和作法,不再停留于原则的规定,而是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比如,现实中存在一些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情况,挫伤了其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为此,条例对如何保护举报人的权利、如何进行调查处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以保护党组织、党员、党代表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篇10

一、当前人大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我们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多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我市各级人大在行使监督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监督内容和范围逐步扩大,监督路子不断拓宽,监督手段不断强化,监督形式不断创新,监督实效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不少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与宪法、法律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概括起来说,主要反映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是很重要的监督。按理,人大依法实施监督,应当是通畅无阻、步步到位的。特别是监督法颁布实施以后,摆在人大面前的本来不再是要不要监督、该不该监督、敢不敢监督的问题,而是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实效的问题。但在现实中并非如此,还存在着不少的束缚和障碍。在地方党委方面,有的领导同志对人大的性质与职权、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深,担心人大过多过强的监督会削弱党委的领导,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支持人大大胆行使监督权,有的甚至或明或暗地限制人大行使监督权。从监督的主体人大常委会来说,不少领导成员是从党政领导岗位转过来任职的,经历多,教训也多,觉得既然到了“二线”工作了,不必这么认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到人大工作,角色变了,方位变了,行使权力的方式也变了,有些不适应,也多少有些失落感,因而执政的观念淡薄了,开拓的意识不强了,创新的动力也不足了。在工作中怕这怕那,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使监督权的行使难以到位。在监督的客体方面,由于一些被监督者法治观念、宗旨观念淡薄,认为人大监督是“挑刺”、“找麻烦”,是“无事找事干”,在思想上产生抵触,在行动上设法规避,有的甚至设置种种障碍使人大监督无法到位,直接影响了人大监督的实效。如在实际监督中,“一府两院”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人民群众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有的单位既不重视,也不够支持,办理落实不到位。

(二)监督机制不适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方人大的监督机制未能完全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无论是市或者县(区),人大的组织程度、人员结构和机构设置,都不适应监督工作的需要,资源配置无法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相比。其次,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时缺乏必要的处置手段,不少环节容易出现“弱监”和“虚监”。第三,没有设计有效避免决策失误的监督机制,而追惩性的事后监督难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如法院审判案件,当事人对判决不服才向人大等有关部门反映诉求,经过人大常委会的受理和调查核实,认为法院判决显失公平,再组织力量纠正,难度既大,收效也微。长此以往,势必使“一府两院”认为人大监督只务虚、不务实,无形中造成社会对人大作用的虚置错觉,影响了人大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就是地方人大内部监督体系还不完善。一是上下级人大之间的监督体系未能理顺。地方人大在实施监督时“各自为战”,不能形成上下相应的、强有力的监督态势。二是地方人大的监督过于抽象和原则,使权力的监督往往变成一种摆设。三是选民对代表的监督机制仍未能形成。选民和选举单位忽视对人大代表职责情况的监督和沟通等情况,是造成对代表监督乏力的重要原因。从这两个方面看,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的优势,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政治体制的不协调及政治文化的困扰。当前人大的监督工作日益繁重,人民群众对人大的要求也高。但现行国家政治体制与传统的执政方式的矛盾,影响了人大监督职权的行使。一是党政不分制约着地方人大实施监督。在现实中,存在党委决策与政府行为共为一体、由党委包揽政府事务的情况,使人大难以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二是地方党委代行或干预权力机关履职影响监督权行使。三是监督体系不顺影响监督作用发挥。在同级人大的监督和来自上级主管机关的监督不一致时,“一府两院”究竟该执行谁的监督成为一个矛盾。四是地方行政机关的条条管理、权力扩张和财政支撑乏力等因素,也往往导致地方人大监督弱化。另外,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局限性,制约着人大监督工作的开展。历史遗留下来的政治哲学,形成了重“人治”、“德治”而轻“法制”、“法治”的局面;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又重视党的形式而忽视国家形式,重视党内监督而忽视人大监督;社会上法制渠道传播不够通畅,法制宣传教育条件和力度不足,一些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对人大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

(四)民意表达和反馈机制存在问题。在2007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总理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让人民当家作主,是要创造一种条件,让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但是,目前这样的“一种条件”还没有真正创造出来。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和问题高发期的今天,我们传统的制度下,知道情况的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问题的领导干部往往又不了解情况或了解了而漠然处之,因而部门转给有关部门的事项经常石沉大海。中国特色的制度作为人民群众反映利益诉求的一个主要渠道,它的存在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经常性的“操作”失灵。人大的督办乏力,影响着人大的监督效果。

(五)部分代表的履职能力与角色不适应,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尽管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但“会议代表”、“挂名代表”仍不鲜见,职务意识淡薄,履行义务责任感不强;履职知识缺乏导致履职能力低下,遇到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既不知道该采取何种监督方式,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监督意见。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少;兼职委员偏多,专职委员比例少;照顾性安排现象突出,“官员”委员多,“群众”委员少,不能充分反映各阶层的意愿。

二、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对策

那么,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呢?我们在调研和各级人大的实践中,提出如下的应对思路。

(一)深刻领会监督法,主动适应新要求。如前所述,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人大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县(区)人大常委会,首先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努力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明确监督的主要形式。二是要突出监督重点。人大常委会每年要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从制度上、机制上逐步解决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进行审查,要把预算收支平衡、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使用、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执行、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人大关于批准预算的决议执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等七方面作为重点内容。执法检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三是要改进监督方式。人大的监督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要按照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要求,今后应认真探索和实践如何把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初步监督与跟踪监督、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与执法检查、推动自行整改与依法纠正相结合的多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人大的监督要求。

(二)完善民意表达和反馈机制,建立合理通畅的民意表达和利益传递渠道。允许不同民意的存在和表达,允许社会中多元的意见和利益通过协商予以解决,允许不同的民意在互动过程中进入公共政策的议程,最终使公共政策的产品符合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民意,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拓宽、疏通和增加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更高、更广的制度层面上体现,是人大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民意表达机制包括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各项政策法规在制订实施前,应征求有关专家、群众代表的意见,减少和防止决策的随意性,从源头上预防侵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二是要拓宽民意表达途径,为人民群众的诉求提供畅通、便利的渠道。下一步,要实行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向社会公布通讯地址、电子信箱、投诉电话、接待时间和地点。三是要完善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机制,明确职责,热情接待,指明出路,坚决杜绝“冷、横、硬、推”。四是要逐步建立高效透明、便于监督的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机制,有协商、合议、听证和办理、复查、复核的三级终审制等,提高求决效果,减少重复求决和越级求决。这种机制既包括人民内部矛盾求决的公开透明、便于监督的要求,又包括建立统一领导、各方协调、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