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务市场分析十篇劳务市场分析十篇

劳务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4:19

劳务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建筑市场劳务分包风险管理

1分包管理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工程形式的变化,工程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利益分配形式变革。建筑企业的内部结构也逐步进行了变革。在项目施工用工上也逐渐经历了由最初固定用工到包工头组织施工队再到现在的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务承揽的过程。自2001年以来建设部已经将资质管理制度适用于劳务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劳务分包已经成为现在工程项目施工的主要经营模式。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劳务作业分包没有统一的模式,缺乏统一的规定,致使劳务公司处于一种不明朗的状态。劳务企业虽然这几年已经发展起来,但在劳务分包作业过程中,主要的用工形式还是包工头组织劳力。安全、质量、工期、工伤、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如果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将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2劳务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劳务分包的优点

劳务分包形式的出现使得总包单位公共关系、管理能力、专业能力资源得到有效分配和利用。减少对总包方精力的分散,使总承包方更专注于管理,摆脱日常生产作业中的琐事,统一调度。

2.2劳务分包的风险

建筑业是劳务密集型行业,劳务人员的使用量大。总包单位把劳务作业分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又把单项分项作业分包给包工头,包工头再按照工日或者单位工程量包给具体作业者。多重分包尾大不掉,反应迟钝,造成管理的极大不便。

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从事工作的技术含量也相对偏低,大量的没有经过全面职业培训和严格安全教育的劳动力成为施工人员。一旦管理措施不当,这些工人往往成为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

劳务队伍、劳务作业人员的合同意识契约意识差,缺乏利润时容易失去诚信,拒不履约,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社会上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劳务纠纷解决,以行政干预为主。如果产生劳务纠纷,即使施工企业有充足的理由和证据,最后还是要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3应对劳务分包风险的措施

根据劳务市场现状,如何做好分包方的选择与管理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3.1提高思想认识,总包单位切实履行职责

劳务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施工生产,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正确认识并切实履行总包监管职责,积极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劳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有重点、有计划地发掘培育一批“半紧密性”分包队伍,以实现长期合作,互利共赢。

3.2建立专管网络,加强信息沟通

劳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总包、分包双方齐抓共管方可见效,因此首先必须要建立专管网络,落实专人负责,以确保政令畅通、措施到位。建议成立由公司、项目部、劳务公司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落实专人负责分包队伍日常管理如劳务人员统计、用工合同管理、持证上岗管理以及教育培训、工资发放、投诉处理等维权工作。

3.3加强劳务合同管理

劳务合同必须遵循国家规范合同范本要求,做到“全、细、实”。所谓全,就是合同中的劳务分包内容要全;细,就是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子目要细,不能缺项,漏项,或有歧义项;实,就是合同中对劳务队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尤其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劳务合同中的分包范围和材料设备约定一定要清晰明确。

3.4提高资格准入门槛,积极引进实力队伍

一支好的劳务队伍是完成项目施工各项管理目标的保证。在劳务选择上重点需要把关好如下的几个方面:资质审核、组织结构、现场实地考察和向其长期合作单位考证。

资质未经年检的不用,保证劳务资质符合市场要求;核查劳务队项目班子组建是否符合要求,项目经理、五大员、三大工种负责人有无岗位资格证书,近期市场建筑项目业绩是否名符其实;组织相关人员对劳务队在建工程现场实地考察,走访业主对该劳务企业的评价;尽量选择在建筑市场有一定知名度、信誉好、长期合作关系的劳务企业。特别是重点关注、优先考虑那些“组织健全、管理规范、业绩突出”的施工队伍。

此外,正确分析、评估老牌施工队伍的承建能力,避免由于任务过度集中造成不堪重负。积极引进具有实力的分包队伍,严格管理,既可有效缓解施工高峰带来的队伍短缺,又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

3.5合理安排好施工

进度安排在劳务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进度编排和流水划分,能支持劳务队伍的作业面展开和工序合理搭配。从成本角度考虑,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会对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现场临时设施费和水电费、施工机械和周转设备的租赁费等)会有明显的节约,同时还可得到开发商、监理单位的认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如,增加夜间施工的照明费、模板的使用量和租赁费等。因此,在安排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进度安排合理的同时也提高了劳务工人的工作效率,也就是增加了工人的收入,使其愿意配合项目部的工作,实现双赢。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指导,提供有利的技术、质量保障,严格质量、安全标准,提前向劳务队伍交底,加强过程控制,而不是事后通过检查处罚劳务分包方,同时合理安排材料、器材进出场,设身处地为劳务方考虑,为其提供工作服务,满足工人工作需求,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的施工条件,避免出现返工、窝工,造成劳务队伍损失。

3.6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关键岗位实行人员锁定

加强现场人员管理,制止劳务“无序”流动是工作的重点。对分包单位关键岗位人员实行锁定。尤其是关键岗位人员,像安全员岗位,必须做到“人证一致”。

3.7细化劳务过程管理

劳务过程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除了日常需要强调的安全和文明施工等内容外,还需要考虑因为劳务队内部管理不力造成施工现场材料浪费。最普遍也是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奖惩约束,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对劳务队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部分在工程结算款中扣除。

3.8做好劳务结算

劳务结算是整个劳务管理的最终环节,必须做到有据可查。结算时,奖惩项、代买代租项、签证零工等都需要一并考虑,切忌漏项。如果是采用按确认的工程量结算的,必须检查核实是否是劳务队原因造成返工的工程量,严格控制合同内容和重复开工,对于未经认可部分严格把关剔除。

3.9强化分级考核,实现优胜劣汰;适应发展战略,培育核心队伍

调整劳务分包队伍考核标准,重点针对长期合作的劳务分包商,除施工业绩外,把队伍性质、人员稳定性(自有员工数量及比例)、人员状况(持证情况、技能水平)、维权工作等也作为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和等级评定标准,以促进分级管理。

3.10尊重劳动平等相待,加强沟通交流

深入推进维权工作,切实关怀劳务民工,无论是对总包单位,还是分包队伍,首先都要怀有一颗“尊重劳动平等相待”的爱心,这样才可能彼此沟通、凝聚人心。总包单位要用实际行动赢得劳务民工赞许与尊重,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管理;生活中与劳务人员打成一片,予以关爱,这样整个团队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11开展教育,加强培训

劳务市场分析篇2

为了创业的成功实行,我们对所创立的公司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预测。首先是对温控疲劳仪市场行业的分析,包括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根据我们对需求的调查,总结出温控疲劳仪的需求行业包括学院研究、航空业、工业、电子行业、动力机械公司、交通工程及水利建设等行业,为此们分别对这些行业展开调查。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在所分析的行业中,学院研究的需求比?^高,其中航天类院校的需求占比最大,达到50.10%,其次是工程类院校,占比40.14%,最后是温控需求的其他非学院行业,占比9.76%,所以公司会将目标市场主要放在各大航天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供给方面,根据我们调查的20家疲劳仪销售厂家,调查发现,行业内大部分厂家75%都是只销售多种力控疲劳仪,而25%的厂家会提供温控疲劳仪,但是种类功能却很少。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温控疲劳仪市场,需求是大于供给的,创立一家新的温控疲劳仪公司是可行的。

2.创立公司的策略分析

2.1对温控疲劳仪市场进行全面的供需调查与分析

市场调查是市场分析的基础,通过市场调查,系统的收集、分析市场情报,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调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发现和寻求疲劳仪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发掘温控疲劳仪新产品和现有温控疲劳仪产品的新用途等。在分析疲劳仪产品需求市场时,首先要了解我们的需求对象是谁,然后再展开全面的调查。可以通过资料搜索或者咨询相关行业人士确定产品的需求行业。其次要对需求行业进行分类,这样更便于接下来的统计调查。调查方面可以通过电话调查或者实地访问,在本次创业中,我们同样采取了电话调查和实地访问的方式确定了各温控疲劳仪需求行业的产品需求量,这样保证了调查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调查供给情况同样也是咨询了许多疲劳仪销售厂家的产品数量与种类,这样能更好的与自身公司进行比较。进行调查之后,就要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总结出供需市场中各个行业的市场需求或者供给占比,从而得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2.2根据市场环境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战略

市场营销战略包括产品组合策略、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及促销策略。要确定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首先要了解整个市场环境。企业的战略分析应从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全方位地进行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的分析;中观分析环境分析则是对企业所在的行业与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微观环境分析则是对企业的资源、能力、现状、文化等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具体到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战略》―书中提出:任何一种行业都存在着五种竞争作用力,即:新进入者的威协、替代品的威协、用户议价能力、供应者议价能力和现在竞争对手的竞争,这就是波特的“五力模型”。在对疲劳仪市场环境分析之后,对公司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Stp即目标市场营销,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后,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细分市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定位之后,再考虑着公司的具体情况一一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

2.3根据公司的性质及人员需求确定公司的组织结构

因为国内目前销售的温控疲劳仪较少,所以公司主要经营自控式温度循环疲劳试验机的销售。考虑到这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并且主营业务也比较单一,员工的数量也比较少,但是责任分工明显,因此在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立上采用比较简单的直线职能制。公司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要分为三个职能部门,即营销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其中营销部下面又有销售部、市场部和技术部,综合办管理人事部和行政部。各个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又互相帮助。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具有分工精细,责任清楚,各部门仅对自己应做的工作负责,效率较高,组织的稳定性较高等优点,适合新成立的公司。

2.4严谨的公司财务分析

决定公司能否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经济的可行性,如果公司成立后能够盈利,则可继续考虑项目进程,如果公司成立后无法获取利润,那就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既然要考虑盈利性,那就要核算出公司运营的成本以及预测收入,成本与收入的差即可判断盈利。疲劳仪公司运营的成本包括人员的工资及管理费用,前期的投资估算及融资信贷的财务费用、厂房租赁、以及仪器的研发、安装、升级维护等材料费用,共同构成了公司的成本。公司的收入包括销售产品和产品的收入。在这里我们对公司的前三年进行了财务分析,并根据每年的成本及收入,进行了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这是因为盈亏平衡分析得出盈亏平衡点,使决策的外部条件简单的表现出来,可以大致判断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而敏感性分析能进一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2.5公司运营中必要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风险主体认知的程度如何,当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后,风险就会如期而至;其次,风险具有隐蔽性、广泛性、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风险发生的时间、环节、大小、程度、危害均是不确定的;再次,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判断的能力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预测风险的发生带有侥幸的人为色彩,必须通过风险分析对项目进行全程控制,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公司的运营必然会伴随着各种可能的风险存在,因此有必要对公司将来面临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在风险分析方面,我们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公司的内外部风险分析,Swot分析法能将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分析法,适用于风险识别。识别出各种危险源之后,采用风险评估矩阵评估法对各项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进行赋值,确定需要重点注意的风险。最后针对这些比较严重的风险源一一提出风险控制策略。

劳务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二元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F2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59-03

根据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理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我国都具备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性。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总数将在2016年达到峰值,此后才开始减少。因此,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这一特性至少还要持续1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自2003年底以来,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相继出现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现象,并逐渐向其他地区蔓延,2004年严重到被称为“民工荒”的程度,并且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相关资料表明,供给不足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服装、食品、玩具等劳动密集且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只需稍加培训就可以适应生产需要。因此,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现象,显然是刘易斯的人口流动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欲解读这一现象,必须诉诸于其他角度。

一、现有文献回顾与评述

对于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事实,国内很多学者已就其成因从多个角度作了分析,其中提及较多的有两个观点。第一,伴随着2004年以来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农民收入因政策拉动效应比往年有了不少增长,由于农民是理性的,当权衡到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时,部分人选择回去种田,因此减少了外出务工的数量;第二,因为工资粘性和工作环境较差等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短期内难以形成新的均衡价格,部分农民选择放弃当前的工作转移到其他收入较高的地方就业。此外,赵晓除了认为“劳动工资粘性”是造成“民工荒”的主要原因外,还从宏观经济角度为解释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赵晓,2004)。

上述分析对于认识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原因有很大帮助,但仔细推敲这些原因发现,上面的论述有许多疑问仍没有解决。其一,关于政策效应一说,统计数据显示,2004至2006年间,农民人均政策性收入分别为16元、18元和29元①。这对于一个理性的农民来说,正常情况下,虽然外出务工可能比在家务农遭受更多的艰辛,但权衡外出务工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农业收益的现实,必然选择外出务工。相关研究也表明,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户兼业性的特点,因政策效应而选择回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毕竟是少数。其二,对于劳动力市场因工资粘性和工作环境较差而不完善一说,实质上只是说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和工作条件十几年来基本上没有发生很大改变,但就工资水平来讲,有些地区实际水平甚至出现负增长,问题是,为什么工资粘性得以存在这么长时间?为什么短缺现象出现后,伴随着劳动力待遇的普遍提高,并不见有减缓的迹象?显然,第二种观点并不能解释这两个问题。

然而,尽管农村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实现在本质上仍是市场机制支配的结果,因此,从国民经济波动的角度解释虽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原因,但却无助于对其微观实现机制进行认识。因此,对此次农村劳动力短缺的认识归根结底还应从劳动力市场的分析着手。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对农村劳动力短缺的解释

20世纪70年代,由于古典劳动模型特别是人力资本理论越来越不能对诸如教育与培训失效、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歧视等问题进行合理解释,许多西方劳动经济学家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而其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是诸多流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把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分为首属劳动力市场和次属劳动力市场两部分,其中首属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高、劳动条件好、工作有保障、福利优越等特点,而次属劳动力市场则相反。显然,两个劳动力市场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但研究表明,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通过对次属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给以适当的教育和特殊培训、改革社会制度等,是可以弥补市场分割程度的。

就目前研究看,在对于我国存在二元劳动市场的认识上已形成共识。从城乡分割的角度看,在我国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上,农村劳动力市场显然可归于次属劳动力市场。蔡和王德文的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决策与自己的就业预期密切相关,基本上不受城市失业率的影响(蔡、王德文,2003)。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得以存在的机制不能改变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对劳动力就业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决定了即便是在同一劳动力市场上,也可能因为这些因素而存在市场分割的可能性。许经勇等也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除了表现为城乡差别外,还表现为行业间同工不同酬的劳动报酬差别和地区间居民个人收入差别(许经勇、曾芬钰,2000)。我国不同城市中最低工资的差异也为农村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提供了现实依据。

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所产生的差异是可以弥补的,因此,当农村劳动力市场因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或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得到改善后而出现农村劳动力从某地区流向另一地区,或者该地区相对于以前的流入量减少,并因此出现劳动力短缺而且得以维持相当长时间时,就不能再拘泥于类似工资粘性或工作环境差等所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不完善这样的认识,而应站在整体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角度上,视之为农村劳动力市场逐渐完善的结果,并且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短缺将逐渐得以消解。

2005年以来的劳动力流动数据也支持这一判断。2005年,来自江西、湖南、安徽等地的数据都显示,务工者流向长三角的热度超过了珠三角。并且春运期间,进城务工者重要流出地安徽阜阳铁路的数据也显示,上海方向比去年增加30%,而广州方向则下降了20%。根据《中华工商时报》的报道,2006年广东省的外来务工者流失率高达70%,其中来自长三角的竞争为最主要原因。在作出这样的判断时,本文依然认为,农村劳动力市场整体上离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并且认为那些出现劳动力短缺地方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相对于整体水平来说更不完善,现在做出完善的判断是相对于过去而言的。事实上,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也跟城乡二元的劳动力市场差异的缩小有一定关系。因为近年来户籍制度的改革对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整体上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依然严重对立,所以本文不打算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归根结底要通过劳动力自身在市场上进行配置的效率来体现,而这又跟农村劳动力再就业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密切相关。接下来,本文将根据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在流动性就业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变化,对促使农村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完善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检验对此次农村劳动力短缺所作的判断。

三、农村劳动力市场完善的因素分析

根据对劳动力市场完善所起作用的不同,在农村劳动力诸多就业特点中,本文选取反映市场运作绩效的劳动力流动性和反映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就业渠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流动性就业

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以流动为主而非转移为主。这与刘易斯的人口流动理论的前提假设不同,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理论假设劳动力的流动是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并根据古典经济学对最低工资的要求,假定现代工业部门支付的工资至少能够满足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在我国,这一条件基本上不具备。多数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得到的工资并不能满足劳动力的再生产,如果再考虑转移到城市所需的其他成本,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流动性就业就成为最现实的选择。从劳动力市场角度看,流动性本身又是反映市场运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显然,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就业的特点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说,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流出地就业机会的稀缺。由于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就业机会的稀缺往往只是暂时现象。因此,当流出地因经济发展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机会时,劳动力选择回乡就业或创业就具备了条件。同样道理,当其他流入地因经济发展,同时又具有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时,劳动力就可能流动到另一输入地就业。而劳动力流动性就业因具有相对成本较低的特点,将对其转移就业、返乡就业或创业起直接促进作用。

决定劳动力流动性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在我国,由于影响劳动力流动性的主要障碍是体制因素导致的,因此,政策性因素也就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性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化,计划经济时期为实现工业化而建立起来用以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套制度,与改革开放后城市为管理和限制流入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而建立起来的新的规章制度一起,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这些制度改革必然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比如,2003年6月20日,《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结束了长达21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使农村劳动力在往返城乡之间的流动更加畅通;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转批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这标志着束缚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基础开始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除制度因素外,像近几年劳动力受职业化教育程度的提高等因素也对劳动力的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二)就业渠道演变

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就业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完成的。然而,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主要通过基于血地缘关系的社会网络,而非正规的市场价格机制。杜鹰、白南生等1994年对安徽和四川两省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6.9%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主要通过社会网络(杜鹰、白南生,1997);蔡1995年对济南市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表明,80.4%的省内就业劳动力通过社会网络,93.2%的出省就业劳动力通过社会网络(蔡,1997)。对于这种现象,有学者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传播是非对称的,而社会网络的存在恰恰能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足,并通过内部化信息费用节省获取信息的成本,加速信息流动,从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盲目流动,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边燕杰、张文宏,2001)。蔡通过对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社会网络对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积极作用(蔡,1997)。

虽然社会网路在传递就业信息方面对市场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替代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因为基于血地缘关系的社会网络的存在是建立在农村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基础上,伴随着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网络得以维持的基础将逐渐弱化,必然使原来已经内部化了的信息费用外部化,这本身则体现为农村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完善。伴随着这一趋势,可以预见,劳动力市场最终将成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因为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方面,一般表现为发达地区好于欠发达地区。

上面图1也显示了上述趋势。江苏省依靠社会网络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例比全国低10.3个百分点,有组织的外出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而河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在社会网络方面则高出26.3个百分点,有组织的外出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相对于其他省份完善,主要与近些年职业中介的迅速发展、培训力度加大、政府服务意识的增强等具有重要关系,这些都有力地推进了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完善。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应为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市场整体完善的结果。由于农村劳动力市场本身也存在着分割现象,因此,此次劳动力短缺在实际中就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向劳动力市场较为完善的地区流动,从而就使得农村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完善的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或加剧本已短缺的程度,而这本身也是劳动市场完善的过程。并且由于导致农村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甚至是体制性因素,因此这一过程必定是动态和长期的。在此过程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将逐渐得到消解。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要解决当前的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应当致力于深化市场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障碍,这才是治本之策。

图1江苏、河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渠道结构对比图

数据来源:江苏省:蒋书明、谈琳.关注三农:2004年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解读[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全国: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J].调研世界,2004(4):11;河南省:侯锐.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能力待提高[J].中国国情国力,2005(4):17-18.

参考文献:

[1]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2]蔡.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治过程中的经济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7,(4):127-138.

[3]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费孝通.乡土中国[a].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5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365-395.

[5]赵晓.“民工荒”:劳工不足还是宏观经济波动[J].学习时报,(252).

[6]许经勇,曾芬钰.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5):3-7.

[7]蒋书明,谈琳.关注三农:2004年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解读[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

劳务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区位选择;费用效益分析;财务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8-0001-02

区位及其选择对于企业成本、利润、市场份额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十九世纪初以来,学者就开始了对区位理论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一是最低成本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动机是追求最小成本,即企业分布的最佳区位点是最小成本点。主要代表人物有杜能和韦伯。二是相互依存学派,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基础,探讨在直线市场条件下,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时区位与市场区的关系,最佳区位是能占有更大市场区的区位。三是最大利润学派,该理论认为最佳区位既不是成本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最佳区位点是利润最大点。四是行为学派,该理论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虽然四派观点不同,但其落脚点都是区位重要性,同时也表明现代企业区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决策过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并且企业区位选择具有“空间沉淀性”,一旦选定就很难改变。所以,无论在战略规划还是具体实施中,企业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区位比较,做出的正确的区位决策。

1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内容

项目财务评价就是根据现行国家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项目产生的费用和财务效益,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现在我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相应地,企业财务评价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贡献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做出系统和合理的评价。但是,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主要是对企业因区位而带来的投资、成本、效益和区位不同而带来的投资、成本、效益差异进行测算、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并以此对不同区位的优劣作出评价,以最终决定最佳企业区位。企业区位财务评价主要建立在费用效益基础上,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企业区位从工程、技术、市场、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查、计算分析、论证和预测,最终反映在财务的费用与效益上,通过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与项目财务评价内容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不仅考虑企业区位环境和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条件,还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的区位分布,而项目评价只考虑项目本身。

2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财务评价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各种评价方法侧重点不同,其中比较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比较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从比较开始。因素分析法主要用来确定各因素对总体的影响程度。经济系统大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因素对系统影响不同,将综合性指标分解成各个构成因素,能更好的从数量上把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应地,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就是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经营运转和投资建设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将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运转和投资建设成本费用产生的影响,进行单项计算和综合汇总,接着将这些因素相应的效益影响计算出来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企业区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具体可分为区位的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产业聚集、制度因素、市场因素、企业组织结构等几大类。

2.1运输费用

传统的以杜能为代表的区位选择理论侧重于运输成本对企业区位的重要影响,不同区位企业的运输路线不同,运输方式也不相同,尤其是企业的运输距离不同,都会造成企业运输费用的不同。例如对于货物的运输方式常用的有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是不同的。作为一个理性的经营者,会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短途运输选择公路,中等距离选择铁路,长途运输采用航空。另外,由于企业区位不同带来的运输因素对企业所有需要通过运输发生位移的行为都产生影响。

2.2劳动力成本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运输成本不再是制约企业区位选择的唯一要素,劳动力成本也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Yamawaki对日本跨国公司在欧洲制造业投资区位选择进行研究,日本直接投资一般倾向于在劳动力成本较低,市场规模较大,R&D能力较强的地区。因此,他认为劳动力成本对区位选择有较强的负影响,即倾向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区位。Friedman、Gerlowski和Silberman则研究了日本和欧洲公司对外制造业投资区位选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发现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区位不同,则其劳动力市场构成也不同的,人工成本也不同。因此,在不同区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一般员工薪资水平也各不相同。在进行人工成本费用的计算时,其原理和运输费用相同,需要分项计算综合汇总,包括工资、奖金、员工福利支出和津贴等,对不同区位的人工成本费用进行比较,选择人工费用最优的区位。因此,企业在区位选择是要根据企业的特性进行区位选择,如果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工资成本的影响较大大,因而应选择劳动力丰富与劳动力工资成本低的区位。

2.3产业集聚

大量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海德对1980年以来日本751家制造企业在美国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分析,发现同行业的企业往往喜欢选择集中在一个地区内,以便取得外部效应。集聚效应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专业化人力资本共享、企业间技术溢出和中间投入品供应的外部性。因此,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中产业集聚体现为上下游企业之间运输费用的降低,由于产业集聚外部效应带来的劳动力成本的降低等直接区位成本降低,又表现为区位内易于信息共享、相互竞争和协作等区位间接效益。产业集聚更多的是通过影响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交易费用等生产成本比较优势,形成区位差异,因此在计算时可以通过在生产成本与产业集聚之间建立模型,求出其相关系数,进行区位之间的比较择优选择。另外,也需要考虑到政府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区一般都有政府政策扶持。

2.4市场因素

企业产品占有市场份额多少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市场因素对于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提供消费市场,更多的表现在提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应的配套设施等。例如,企业的运作离不开资金支持,而完善的市场体系往往具有发达的金融体系,能够为其中的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企业资金瓶颈;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能够提高较好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例如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既可以为企业提供较好的生产条件,又可以降低企业的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提高较好的生活条件,如娱乐休闲场所,可以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可进一步降低企业雇佣人员的成本等。以克拉维斯为代表的北欧学者就十分强调市场接近性和市场规模对区位的影响,即心理距离对企业区位影响。他们认为接近市场就意味着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和相关的市场成本,易于招聘到合适的熟练工人和精英骨干管理人员,也能够更方便的听取和反馈消费者的意见。较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市场因素对企业区位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是可以度量的,例如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设施,有些是不可以度量的,例如市场环境,劳动力素质对企业效率的提高等等。在企业区位财务评价中,对于可以度量的市场因素要进行定量分析,而对于无法度量的因素需要进行估算,比较不同区位市场因素择优选择。

2.5制度因素

虽然企业区位选择的研究重点是市场规模、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公共基础设施等一些硬环境和经济因素,但制度因素也很重要。税收优惠不仅可以直接提高企业净利润,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能够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引作用。例如改革开放早期,我国为吸引外商投资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就表明了税收优惠对于企业区位选择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运营体系、高效廉洁的政府可以降低长时间、繁琐的行政手续,降低时间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并且为企业长期运营提高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利于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为企业提供法律保证,保障企业自身利益。在财务评价中,对于可以直接度量的因素直接计算,不能直接计算的需要估算,先比较各个区位的优劣,最后在计算对整个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

2.6企业组织结构

传统企业大多是单个工厂企业,而现代企业则有多工厂且跨行业组成,并且企业决策中心、管理中心和利润中心区位上也相对独立,企业功能组织和内部组织也分布在不同的区位。因此,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需要对企业不同组织结构所形成效益和成本进行比较。自从20世纪80年代巴克荣和卡森将科斯交易成本理论纳入区位选择分析中,其认为国际投资区位选择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理想的区位应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企业沟通成本,即以企业内部组织部分或全部取代外部市场功能即将成本内部化,例如可以降低一定的税收,管理成本,生产成本等。实际上,现代企业组织结构怎样跨区域布局才算合理需要进行财务比较。在财务评价中,首先需要计算不同组织结构布局带来的费用成本和效益,例如不同区位布局所带来的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节约、管理效率提高等等。具体计算时,对于不同企业不同工厂跨区布局有生产产品相互联系的,则需要计算企业在区位间生产活动包括原料、零部件、产品等所有需要发生位移的行为的往返运输费用。而对于企业决策中心、利润中心和管理中心跨区分布的即不具有产品生产间联系的,也能从管理角度,如人员往来、管理效率的提高、管理服务发生的费用进行区位差异性的比较。

在对上述六项进行单独计算时,可以进行区位间的比较,判断出各项下的最优区位,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企业有时是适用的,但是一般而言,现代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是必须进行综合比较,利用综合财务评价方法,确定各项权重,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李振球,欧阳康.技术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08.

[3]苏重基.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2.

[4]Yamawaki,Hideki.LocationdecisionsofJapanesemultinationalfirmsineuropeanmanufacturingindustries.ineuropeanCompetitivenes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

[5]FriedmanJ.,GerlowskiD,SilbermanJ.whatattractsforeign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evidencefrombranchplantlocationintheUnitedStates[J].JournalofRegionalScience,1992,32,(4).

[6]Head,K.,J.Ries.inter-cityCompetitionforForeigninvestment:StaticandDynamiceffectsofChina’sincentivesareas[J].JournalofUrbaneconomics,1996,40(1).

劳务市场分析篇5

麦当劳进退两难,如何是好

麦当劳是拥有全球最多分店的快餐企业,超过30000间餐厅是他们强而有力的竞争优势。目前其他汉堡包快餐店的经营已经非常不容易,麦当劳更是市场最低价者,要与麦当劳竞争,更是难上加难。在很多行业,新竞争者往往以低价策略,与市场龙头企业争一日之长短,例如:在几年前的美国,walmart在圣诞节,以低价成功吸引大量顾客到店购买玩具,同时,顾客亦购买其他walmart产品,walmart的玩具收入大增,而toysrus的市场份额却大幅减少。虽然麦当劳拥有最多分店且是市场最低价者,但顾客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部分顾客认为麦当劳的食物是垃圾食物,营养价值低,产品类型选择少,因此,这令其他快餐新势力抬头,包括BurgerKing及Starbucks,麦当劳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应该继续大力发展现有业务,或是发展其他业务以分散风险,保持多年的企业快速发展及利润增长?麦当劳如何是好?

Starbucks及BurgerKing迎头赶上

麦当劳面对众多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之后尝试参考YumGroup发展多个餐饮品牌的模式,投资多个快餐品牌,包括有机快餐连锁店ChipoflemexicanGrill,鸡肉快餐连锁店Boronmarket及投资少量英国三文治连锁店pretamanger股份。之后,由于麦当劳觉得他们的强项是经营麦当劳快餐店,因此在2006年及2008年,分别出售相关股份,专心发展超过30000间麦当劳。而Starbucks及BurgerKing亦专心发展现有的业务,为将来与麦当劳争夺全球最大快餐店王国做好准备。Starbucks由2003年,拥有7225间分店,发展至2008年有超过16600间的咖啡连锁店,平均每年开设1500家分店。另一边,在2008年,BurgerKing拥有超过11000间分店。而麦当劳由2003年至2008年度,由30000间增长至31900间分店,每年平均开设约300间分店,是Starbucks的五分之一。同时,麦当劳发现市场开始转变。顾客更重视健康食品,欧美经济仍然低迷,低价食品需求上升,市场近年掀起饮咖啡的热潮,两股新势力足以令麦当劳必须尽快想出振兴王国的方案,否则很难再看见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到世界各地的麦当劳享用美食。

坚持及信心,是企业改革及持续发展的基础

劳务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农民工歧视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41-05

一、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研究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规定,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最早将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引入到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myrdal。1944年他在《美国的困境》一书中提出了累积因果原理,认为在白人反对黑人的行动、黑人处于贫困的状态、黑人自身的人力资本和文化特征下,使得白人对黑人歧视程度不断加强,使得黑人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并在相互作用中将这种因果不断强化,形成恶性循环。Becker(1957)是最早为劳动市场的歧视现象建立模型解释的经济学家。他将歧视看做一种偏好,即为满足这种偏好宁可放弃生存效率或承担一定费用,将歧视分为工资歧视、职业歧视、雇佣歧视等。贝克尔将歧视的成本货币化,建立了一个个人偏见模型,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歧视时,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的利益都受损,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歧视者(雇佣者)还会因为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被淘汰。Becker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尽管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将歧视设定为个人偏好、雇主是歧视的受损者的结论分析等引起后人的质疑,但是他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对后人有了极大的影响。Kruger(1963)、arrow(1972)等人随后对Becker的理论进行了完善。Kruger将Becker的完全封闭交易模型扩大到两国贸易中,从效用函数的角度,在两国贸易模型中把歧视偏好视作一种税收。他认为即使白人资本家没有个人歧视,也会因为个人收入最大化而设置最优税率,黑人因为对白人的资本依赖,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arrow假定劳动力之间并不是完全替代的,调整劳动力需要成本,认为最终均衡状态下,部分企业会选择混合雇佣,另外的企业会分割雇佣。而不论是哪种情况,白人的工资都会高于黑人。

以上的分析都将劳动力视作同质、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来的经济学家在分析假设上做了变动,假定厂商对劳动力市场有一定的垄断能力。thurrow(1969)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构建了社会距离模型,认为白人在获取高收入的同时,与黑人的空间距离也会增加,而空间距离的增加可以看做是一种额外的收入,因此白人会进一步实施歧视,也获得更多的收入。在存在雇佣歧视、工资歧视、职业歧视等多种歧视的假定下,垄断者会为了提高货币收入和社会距离,而相机抉择,会选择雇佣部分被使其的对象。另一方面,多种歧视间会彼此加强,如黑人受到歧视,收入减少时,教育会相应减少,产生职业歧视。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是黑人受到最严重的损失。Bergmann(1971)将劳动领域进行了分割,认为受歧视人群工资较低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事的职业受到了限制,他构建了一个两职业两种劳动力的2×2模型,最后得到结论,歧视的动力在于经济动机,没有歧视的雇主和资本所有者所得的收益会减少,被市场淘汰,而存在歧视的雇主会得到最大化的收益。piore(1971)将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另外一种划分,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即提供工资较高、劳动环境较好的工作,和提供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假定二者是相互分割不流动的。这种二元劳动市场理论较好地描述了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现状,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作导致劳动市场歧视问题的重要因素,但没有解释在劳动市场上处于被歧视地位的劳动力在市场中被分割的根本原因。

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搜寻成本、信息不完全等因素逐渐被诶引入到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中。Black(1997)假定求职者在寻找工作中需要支付搜寻成本,在劳动力市场存在歧视的条件下,被歧视群体在给定搜寻企业数目时,对工资的最高期望值小于没有被歧视的群体期望值。而雇员搜寻成本的存在会使得雇主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买方垄断,为了利润最大化,雇主对劳动力的均衡需求为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同时所对应的劳动力供给。最终,那些搜寻成本较高的被歧视的求职者只能接受工资较低的职位。phelps(1972)从信息不完全的角度,提出了统计性歧视理论。认为雇主在获取求职者信息时需要支付一定的信息成本,因此,雇主往往通过外在、可传达的特征如性别、种族、年龄作为聘用的考虑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大多是基于群体特征的总体统计结果来进行选择的。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三条路径:歧视偏好、市场分割、信息成本。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歧视现状及理论分析

农民工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特殊劳动群体,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特殊户籍制度下、随着城乡二元制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类劳动群体。据统计,离家外出打工超过3个月的农民已超过2.6亿,①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加473万人,增长3%,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加510万人,增长5.4%。农民工在就业市场的歧视现象最初是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给当地交通运输、就业岗位、城市管理等带来较大压力,导致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严厉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法规政策,使得农民工的歧视得以正式化和制度化。虽然后来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现象逐步得到国家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旨在消除针对农民工歧视的新政策,部分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蔓延与恶化,但由于传统制度影响的延续性、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城市就业压力等问题,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被歧视现象仍旧在不同地方以不同程度存在着。一般而言,农民工就业歧视是指,农民工在求职或者工作的过程中,因为户籍、籍贯等与职业(或岗位)内在需要无关的因素而不能享受与其条件相等或相近的求职者平等的就业机会,或者在工资所得、升迁机会、培训计划、就业的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平等待遇,从而使得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的现象。

农民工在劳动市场上的歧视主要体现在横向、纵向两个方面。从横向的角度上来看,收入较高的职业里农民工的比例极低,从纵向的角度上来看,同一职业里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低于其他群体。截至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290元,而同期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769元;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5.7%,从事建筑业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8.4%;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普遍较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多数农民工缺乏合理的员工保障。

对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歧视现象,中国经济学家做了较多理论实证分析。较早进行研究的是江时学(1992)、赵树凯(1996)等人,他们从农民工的实际处境入手,分析产生就业歧视的原因。江时学认为农民工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出现,他们的传统价值观、信念、体制与现代的价值观、信念、体制不相符,从而对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参与不足,从而导致被“边缘化”,其中经济上的参与不足,即经济地位低下是导致其他方面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赵树凯通过对农民工的实际调查,得出不同类型地区的农民工处境差别较大。东部江浙一带的农民外出多以独立的生产经营为主,而中部地区的农民外出则是以从事雇佣行体力劳动为主,在他的问卷调查中,农民外出打工的就业环境差别也较大,生活处境普遍较差。

卢周来(1998),蔡(2000),常向东(2000),毕霞、魏从东(2005)对农民工受到歧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卢周来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当前存在的歧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健全,统一、开发、有序的劳动市场的缺失使得市场上普遍存在政府行为越位、缺失,导致劳动管理部门寻租,因而产生劳动力进入受限制、劳动力同工不同酬等现象。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劳动力的市场分割现象,认为当时的农民工歧视现象、劳动力市分割的根本原因是之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这个战略指导下,中国实行了户籍制度,维护排他性劳动就业现象,从而造成了城乡对立和歧视。城市居民为维护既得利益,支持当地政府制定排斥外地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常向东将农民工的歧视现象归结于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政策,认为这种歧视性政策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扭曲了均衡工资,并产生了劳动歧视,不仅影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同时还影响地方的经济利益。毕霞、魏从东(2005)则将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归结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素质较低以及思想观念等四个方面的原因上。认为中国应该尽快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农民工的就业权益。程蹊、尹宁波(2004)则认为地方政府的一些偏向性政策限制了农民工获得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好的工作,只能从事“脏、苦、累、差”的职业。赵耀(2006)、王磊(2009)、施伟陈(2010)则将原因归结到文化、法律、经济的层面上。赵耀认为中国长期存在的封建等级文化是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歧视的原因,农村居民长期来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城市居民对农村居民有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而这进一步导致农民工在就业中受到歧视。施伟陈则认为因为缺乏反就业歧视法,地方政府可以出台歧视性的就业政策,使得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遭遇歧视难以得到解决。王磊则认为劳动力长久以来的供大于求,以及城市里严重的下岗现象,使得地方政府优先考虑本地居民,从而对外来劳动者采取歧视性政策。还有部分经济学家如袁书华(2008)从心理学等角度分析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

三、自由竞争劳动市场下的农民工歧视模型

借鉴Becker、arrow等人对劳动市场歧视现象的理论模型分析,本文采用抽象分析法,结合中国劳动市场的现状,构建自由竞争市场中的农民工歧视模型。

在该模型中,劳动力市场中存在被歧视的劳动群体农民工L1和不存在歧视的劳动群体普通劳动力L2,考虑到现实中这两种劳动力之间是不完全替代的,假定社会中存在两种工作,一种是技能缺乏型工作,两种劳动群体之间可以完全替代,这种工作支付给受歧视群体工人的工资为w1f,支付给普通劳动群体的工资为w1n,另一种是高技能型工作,两种劳动力间不能完全替代,雇佣者宁可高价雇佣第二种劳动也不愿雇佣第一种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w2。从事第一种劳动的农民工群体劳动力总量为L1f,从事第二种劳动的农民工群体劳动力总量为L2f,从事第一种劳动的普通劳动群体劳动力总量为L1n,从事第二种劳动的普通群体劳动力总量为L2f,w2是L1n/L1的函数。

如果劳动力市场全部出清,即所有劳动力全都被雇佣,那么总得利润方程为下:

П=f(L1,L2)-w1fL1f-w1nL1n-w2L2(1)

其中,f(L1,L2)表示社会总产出。

对方程(1)中第一种劳动的受歧视群体、第一种劳动的普通群体、第二种劳动整体等三种不同劳动力求边际导数,得到以下等式:

(w1n-w1f)/f1=-(■)■=-((?鄣w12(L11n/L11))/?鄣(L11n/L11)))s12/s11(2)

其中,s1,s2分别为被第一种劳动类型、第二种劳动类型的总劳动力工资报酬,f1是第一种劳动类型在没有被歧视的条件下的边际生产率。

从方程(2)可以看出,第二种劳动类型作为投入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是增加,那么第一种劳动类型中的被歧视的劳动力所得到的工资就越低,即所受的工资歧视现象越严重。

以上分析是雇主在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之间进行调整时成本为0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考虑到实际劳动市场中,雇主在雇佣新员工、辞退老员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如招聘成本、培训劳动力支付的成本、企业组织调整需要支付的成本等,所以企业在雇佣劳动过程中会将这部分成本纳入到选择劳动力的范围中。当模型中假定雇佣调整成本存在时,雇主对雇员的歧视程度如以下模型所示。

首先,假定市场上最初并没有受歧视的劳动群体即农民工群体的进入,随着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农民工群体和富余的普通劳动群体进入到劳动市场中,这个假定是符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真实情况的。此外,假定所有企业是同质性的,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劳动力增加时,企业的数目不会增加。对于边际雇佣的工人,企业所得的收益为r,但为雇佣这个边际工人,企业也需要支付相应的成本,因此,当社会处于均衡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时雇佣劳动的边际成本为r,而解雇工人不会获得收益。再假定企业的成本函数是一样的,C(w,n)是工资w的凹函数,劳动总量L固定不变,L=Lf+Ln。

在以上假定下,存在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条件下,企业成本最小化时,对Lf、Ln的雇佣都在各自的极值点上。当企业决定增加雇佣时,劳动市场将处于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a):Lf=0,Ln=L;

情况(b):Lf=L0,Ln=L-L0;

情况(c):Lf=L,Ln=0

其中L0是企业初始时雇佣的未被歧视的劳动群体的劳动力总量。

第一种情况(a)表示未被歧视的普通劳动群体会被解雇,第三种(c)表示被歧视的劳动群体被解雇。那么在给定劳动力总量的情况下,可以计算企业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的利润,以及在利润最大化的假设下,三种情况下对劳动力数量的最优选择,依次确定为La,Lb,Lc。

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时,如果劳动力的需求增加,那么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前提假设下,处于第一种(a)和第二种情况(b)的企业将会比以前更多的雇佣被歧视的劳动力,处于第三种情况(c)的企业将会比以前更多的雇佣未被歧视的普通劳动力。此时,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分隔雇佣,第三种情况下的企业获得利润和第一种情况下的企业利润相同,都高于第二种情况下的企业利润;第二种可能是混合雇佣,此时第一种情况下的企业所的利润低于第二种情况下的企业利润所得,而第二种情况下的企业利润所得与第三种情况下的企业利润所得相同。

在第一种可能下,即分隔雇佣下:如果L=La,那么第二种情况(b)下的企业全部雇佣受歧视的劳动群体时所支付的成本将会增加,比较第一种情况(a)下的企业与第二种情况(b)下的企业在雇佣受歧视劳动群体时支付的成本时,可以得到方程如下:v(L0/La)>=r,其中,v是受歧视群体所得工资低于普通群体所得工资,将上式进行变换,可以得到:

v(w/L)=w(w/L)-wf(3)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普通劳动群体要求的工资率差异即对受歧视群体的歧视程度超过雇佣新工人的调整成本时,会出现分割雇佣。根据上式还可以得到:v(b)>0,wn>wf。即完全分隔和工资差异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在第二种情况,即分隔雇佣时,如果L=Lb,第一种情况(a)下的企业实施雇佣受歧视劳动群体的成本会提高,此时,比较第二种情况(b)下的企业和第一种情况下的企业(b)同时雇佣受歧视劳动群体时的成本,可以得到第二种情况下(b)企业存在的条件:v(L0/L1)<=r。这说明在混合雇佣的情况下,雇员歧视的强度不超过雇佣信工人的调整成本,由此还可以得到,v(L0/L1)>v(b)>0。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实行混合雇佣,一些企业实行分隔雇佣。不受歧视的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在混合雇佣企业的工资高于在分隔雇佣企业中的工资,分隔雇佣企业的未受歧视的劳动者的工资也将高于受歧视的农民工的工资。

由以上模型分析可以得到,在劳动市场上如果存在歧视现象,受歧视群体农民工得到的工资和就业机会要低于未受歧视的劳动群体。

四、解决农民工劳动歧视的对策

1.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也应与之匹配,由市场规律决定,每个劳动者有权决定职业,可以在各个行业中自由流动,进行公平竞争,由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引导劳动力在行业间的流动。第一,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降低雇主和农民工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引导劳动力向需求方向合理流动,避免盲目性和自发性带来的高成本和社会压力,地方政府做好信息和宣传工作,为劳动力提供有效、便捷的市场信息。第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市场化的就业选择机制。由国家在城乡间、地区间统筹规划调控全国劳动力,建立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发挥劳动力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形成农民工自主择业、公平竞争、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机制。第三,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劳动生产率决定工资的市场机制,消除户籍因素对工资差异的影响,保障农民工与其他工人的同工同酬;另一方面完善欠薪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完善用工的合同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工资按时足额的获得。

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民工问题由来的根源之一。户籍制度源于计划经济,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市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存在影响农民享受其他居民可以享受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国民权利,加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此外,在目前人口流动速度高度增长的背景下,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难以对中国目前的人口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未来,应逐步放宽甚至取消户籍管制。首先,从宪法的层面,允许“居民拥有自由迁徙和居住的权利”,取缔一切与宪法有悖的户籍政策。同时,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参考国外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宪法精神的、完备的户籍管理法律。其次,逐步实行一元化的户籍制度。一方面要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歧视性划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居民户口;第二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社会资源时不再与户籍挂钩,全面享有平等的就业、教育等机会;还需要推动户籍管理向人口管理过度,使户籍制度仅仅作为人口资源统计和社会管理的依据。再次,完善户籍转移制度。在国家层面的法律保证下,各级政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完善的迁入准入制度,保证劳动力的自由、公平流入流出。

3.推动农民工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针对目前农民工进城后难以享受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在为农民工提供教育、社保、医疗、娱乐等领域的服务时,应保证各群体间的平等关系。一方面健全普惠性的公共服务机制,统筹考虑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步满足农民群体在社会服务领域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在平等的原则下,要注重有所区别的向弱势群体倾斜,考虑到农民工多从事高危、脏累的工种,在社会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有所倾斜。

4.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还需要在劳动综合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上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县域教育培训网络。鼓励社会资源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以民办、公办与民办结合等方式丰富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农民人力资本。

thetheoryofDiscriminationonworkersandtheproblem

ofDiscriminationonChinesemigrantRuralworkers

ZHaomin1,DinGLan2

(1.pan-ChinaConstructionGroupCo.Ltd.,Beijing100071,China;

2.ZhengzhouRetailBranchofChinamerchantsSecuritiesCo.Ltd.,Zhengzhou450000,China)

劳务市场分析篇7

1.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个经济单位或市场的分析是局部均衡分析,此时的市场均衡是局部均衡。一般均衡(generalequilibrium):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分析是一般均衡分析,此时的市场均衡是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局部均衡分析,是通过对商品市场供求及决定因素的分析,讨论市场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本思想,是要讨论市场一般均衡价格体系的决定。一般均衡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商品和每一种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于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经济学家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其一般均衡理论阐明了经济中各个市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般关系。

1.2引致需求(deriveddemand)

在商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购买商品。因此,对商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能直接得到效用,而只能是增加生产的能力,并由此来生产和出售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以获得利润。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间接需求,或者说是一种派生需求,这种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即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引致的。

在要素市场上交换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参与者购买或销售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土地、资本或劳动。在商品市场上,交换的是商品和服务。市场参与者角色颠倒过来,消费者购买、厂商出售商品和服务。

2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及其要素市场为例进行分析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其可观赏性,使得体育竞赛表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中坚市场或主导市场之一,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为切入点比较有代表性。

2.1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

2.1.1需求主体: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主体即其商品的消费者可以分为:

①对观众来说:赛事本身的欣赏价值和现场体验。

②对媒体来说:赛事的转播价值——参赛队伍、参赛球员、花边新闻、比赛过程及结果、赛场背后等等。

③对赞助企业:赛事作为其产品或服务的目标顾客的沟通平台——赛事特点、赛事影响力和覆盖面等。

④对整体体育界:同场竞技,彼此切磋的机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1.2供给主体:主要是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球类俱乐部等。

2.2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供求均衡:

体育赛事的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体育赛事商品的数量即其需求(图2:曲线D)。体育赛事的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体育赛事商品的数量即其供给(图2:曲线S)。曲线D与曲线S交于e点即供需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决定了一个均衡价格p*和均衡赛事场数Q*。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均衡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单个市场均衡,属于局部均衡。

2.3与体育竞赛市场相关的要素市场——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主体

体育赛事的生产要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比赛的场馆需要土地、比赛的举行需要运动员、裁判员等劳动力以及资金等要素。我们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分析其要素市场的均衡。

2.3.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球类俱乐部等

2.3.2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这里以运动员为主)

2.4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

运动员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工资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量即劳动供给(图3:曲线S′)。体育赛事的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工资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运动员劳动量即其劳动力需求(图3:曲线D′)。曲线D′与曲线S′交于F点即供需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体育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决定了一个均衡工资w*和均衡劳动量L*。体育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也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单个市场均衡也属于局部均衡。

2.5将两个市场联系起来的一般均衡分析

由前面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及引致需求概念可知,体育赛事生产者要聘用运动员、教练员甚至比赛的裁判员其目的并不是直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这种对运动人才的需求是由体育赛事消费者包括观众、赞助商、媒体等对体育赛事的需要派生出来的,即是一种引致需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劳动力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两个市场,两个市场由体育赛事生产者对运动人才的需求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例如,某篮球俱乐部聘请姚明为其队员举办一场篮球商业比赛,因为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是稀缺资源,只有出高价才能聘到,即w*很高,对于俱乐部而言,由于购买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花费变高,即其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在图1中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供给曲线S就会左移,与聘用其他篮球运动员举行篮球商业比赛相比这场比赛的票价p*就会更高。即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的要素价格变动会影响到商品市场上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同样一个篮球俱乐部迁移到一个绝大多数人喜欢棒球而厌恶篮球的地区进行经营,其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就会变小,需求曲线D左移,进而引致了俱乐部对篮球运动员的需求减少,在图2中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上需求曲线D′左移,最后导致均衡工资率w*也随之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体育市场体系中,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与体育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到两个市场的均衡状态,推广到一般,体系中各个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会影响到自身市场的均衡状态,还会影响到整个体育市场体系的均衡状态,进而影响到体育市场体系的发展。

3建立健全我国体育市场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健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的体育市场体系,使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体育单个市场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增强市场供给能力,满足人们多种类、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发展各类体育市场

3.1.1加强和完善体育要素市场的建设

在完善体育要素市场的过程中,特别要加强体育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培育,在加强体育基金会和体育发行的同时,大胆将股份制引进现代体育企业,增强体育企业集资、融资能力,也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成立专门以资助体育、设施建设为主进行体育投资的公共专业体育银行。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打破体育劳动力的部门所有制,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劳动力市场。同时,大力发展体育技术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业,培育体育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房地产市场,使各种体育要素合理配置,提高体育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3.1.2开拓、发展体育专业市场

重点发展那些市场大、投资小、收益高的基础行业。围绕全民健身计划,坚持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结合奥运争光计划,立足体育竞赛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积极引导体育竞赛的经营活动,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逐步建立各种体育竞赛中介服务机构和经纪人制度,并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健身娱乐市场为重点发展,带动体育训练服务、体育康复、咨询以及体育用品、体育、体育旅游、体育广告等专业市场的发展。

3.2加强体育市场的主体、本体与客体建设

体育市场的主体是指负责体育市场商品生产、销售的体育实体,承担这一职责的主要是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加强这些协会的产业化进程,使其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成为自收自支的市场主体。

3.3培养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发展既需要一大批懂体育技术又懂体育经营的通用型人才,又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体育市场经营规范和运动规律的人才。一方面体育院校应重视体育经营管理课程的设置和有关的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体育工作者进行选拔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还应注意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将各种懂经营、热爱体育事业的人才招聘到体育部门,为体育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作贡献。

3.4维护体育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和开放性

市场化要求我国体育市场必须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整体。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形成全国性的体育市场体系,使体育资源能畅通无阻地流动,从而提高市场的效率,扩大体育市场的规模。体育市场不仅要对内开放,也要对国外开放,使国际、国内体育市场接轨,合理引进外资和国外新的体育项目、管理经验为我服务。

劳务市场分析篇8

为适应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应重点发挥铁路统计的咨询功能,提高统计分析质量,为铁路的发展当好参谋。针对铁路劳动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对策,即提高对铁路劳动统计工作的认识、强化铁路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建立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质量、加强铁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

铁路;统计工作;劳动统计分析

目前,铁路正在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最终实现“既保安全,又有效益”的双赢目标。为此,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应适应铁路改革发展形势,在完成劳动统计信息、计划进度监督及辅助财务核算等传统职能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劳动统计咨询职能,提高劳动统计分析质量,为完善工资分配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铁路企业劳动效率提供决策意见和建议,为铁路的发展当好参谋和助手。

1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现状

铁路劳动统计分析通过研究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数量、构成、分配、使用及其再生产等经济现象,为铁路各级领导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政企分开,要求统计工作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加强统计监督,做好统计分析。但是,统计工作仍然没有摆脱以运输生产统计为主的传统模式,重填报、轻分析、轻预测;劳动统计分析超前性、预测性信息比重小,缺乏动态的评价、分析、监督和预测,难以满足铁路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与铁路进入市场后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的要求存在差距。为此,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工作应积极适应铁路建设现代物流企业的新目标,特别是通过加强劳动统计分析,准确、及时地反映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供具有预见性和先导性的劳动统计分析,为铁路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最终实现铁路安全效益双赢的目标提供决策支持。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铁路劳动相关理论,研究描述铁路劳动经济现象,揭示铁路劳动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铁路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经营管理决策、宏观调控提供服务。目前,铁路劳动统计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铁路运营模式主要以保证运输安全和完成运输任务为导向,在制定人力资源调配及工资分配方案时,对人员配置是否最优、工资激励效果是否最佳等关键因素缺乏科学评估。因此,铁路相关管理部门对统计分析的需求不足导致劳动统计分析内容仍然以提供数据为主,劳动统计人员对统计分析的认识不到位[1],缺乏对铁路运输经济问题的深入挖掘剖析。

(2)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铁路劳动统计人员在业务素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劳动统计从业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统计专业的培训,学历低、年龄大,专业素质不高,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差,利用优化统计方法欠缺。二是劳动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新的劳动统计人员大多是临时换岗,没有参加过专业的统计业务培训,劳动统计分析质量受到影响[2]。三是统计队伍大而不强,目前全路92.8%的统计人员都分布在基层一线,全路有超过一半的劳动统计人员没有技术职称,大量劳动统计人员以工代干。

(3)劳动统计指标体系有待完善。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要求统计及核算指标应积极与市场接轨,应建立健全劳动统计指标体系,采用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指标从多角度考核,进行全面、准确的衡量与评价。现行的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以有关铁路劳动统计规则和劳动统计报表为基础,重生产统计和数量统计,而反映运输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指标不足,难以适应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要求。

(4)分析报告质量有待加强。一是统计分析方法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统计人员在开展劳动统计分析时,较多采用比较法、分组法等一些基本分析方法,但应用多元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预测法等分析方法较少[3]。二是分析目标不明确。很多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对经济现象的成因挖掘不深入,与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效率效益结合得不够紧密[4],不能及时反映铁路运输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以及存在的问题。三是劳动统计信息采集范围较窄。统计人员只重视对铁路内部劳动统计资料的收集,对外部市场数据,以及和劳资管理关系密切的生产经营数据关注不足,缺乏与外部市场的比较分析[5],难以发挥劳动统计分析的管理决策支撑作用。

(5)劳动统计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全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仍然以报表管理为重心,以统计台账作为基础数据的载体,数据颗粒度较大,统计分析不精细。例如,工资台账中的基础数据登记的是财务凭证的支出信息[6],该信息很难细分到车间、班组及个人;主要工种台账由基层劳动统计人员通过手工方式由本单位其他信息库登记加工而来,不仅耗时耗力,其准确性也很难得到保障。数据颗粒度大导致报表数据仅能满足开展宏观分析,很难适应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2加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对策

2.1提高对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认识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加强劳动统计管理,以劳动统计分析工作为支点,提升工资分配效能,激发广大铁路职工增收创效的积极性,优化劳动生产组织,促进铁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铁路企业应加强对劳动统计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劳动统计分析与提升劳动统计数据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一是高度重视,借助各类谈心、座谈、调研等活动,提高统计人员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在工作考核中的力度,从制度上保障劳动统计分析的重要地位[7]。三是组织铁路基层单位优秀的劳动统计人才,选择热门课题加强研究,加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专题分析,以点带面,促进各级劳动统计人员开展劳动统计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强化铁路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基层劳动统计人员岗位变更频繁是长期以来影响统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重要因素,新岗人员较多,业务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提升。因此,铁路劳动统计主管部门应坚持不懈地抓好劳动统计基础管理。一是加强既有劳动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及后备劳动统计力量的培养,解决劳动统计人员频繁变更带来的工作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通过对劳动统计人员开展递进式指导和帮助,全力提升劳动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解决劳动统计人员分析能力欠缺的问题。三是加强劳动统计分析评比工作,在劳动统计人员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以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四是积极采纳优秀的劳动统计分析意见和建议,切实改善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充分体现劳动统计人员的工作价值,提升其开展统计分析、服务经营管理的能动性。

2.3建立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长期以来,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以满足国家对铁路行业统计需求为导向,虽然也根据铁路企业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细化,但总体上看,反映铁路企业效率、效益的指标不足。铁路在向现代物流转型过程中,应加强投入产出管理,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铁路企业运营效率及收益最大化。对劳动统计分析工作而言,需要在满足国家对铁路行业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结合铁路劳动力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反映人员使用效能、工资分配效率、投入产出效益方面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如增加反映时间利用程度、企业员工素质、职工健康状况、职工流动情况等方面的指标,不断完善铁路劳动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用情况。

2.4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质量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应具备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逻辑性等特点,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紧跟热点问题,选好分析题材。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的选题关系到劳动统计分析报告是否具有实用性,应结合铁路运输经济发展的热点、焦点,为铁路运输生产决策提供分析依据[8]。二是建立有效模型,多维度分析问题。当前对铁路运输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大多依靠劳动统计数据挖掘,仅依靠历史数据的增长比较很难反映运输生产实际,应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按不同时期对劳动统计数据进行多角度、高质量的分析,如在铁路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分析中,通过建立适当的分析模型,可以分析得到各铁路局劳动生产率和当地不同劳动力素质对铁路运输经济产值的贡献度,为铁路劳动力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三是关注数据时效性,确保分析效果。铁路劳动统计分析既要重视基础统计数据质量,同时也要重视数据的时效性,应多渠道关注铁路劳动统计数据及内外部市场数据变化,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劳动统计分析报告。四是紧跟政策变化,深入调查研究。劳动统计人员应及时、全面地掌握国家、地方政策变化,以及铁路运输经营政策,把握劳动统计分析的工作重点。此外,还应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劳动统计调查研究,多看、多听、多分析基层情况,选择熟知的、可掌握的内容开展分析,写出有价值的劳动统计分析报告。

2.5加强铁路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工作应根据铁路管理的实际需求,加强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是认识到劳动统计信息系统既是铁路统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与其他业务系统、统计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必须站在全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高度上,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开发建设劳动统计信息系统。二是在劳动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上应摒弃以往报表汇总上报的模式,直接由信息源点获取数据,即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运输生产系统,以及其他统计专业系统中获取与人员、工资、劳动生产率有关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各类统计分析。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并与传统的抽样调查获取的小数据相结合,对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中与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情况、问题、成果、经验进行统计分析,提高铁路劳动统计分析质量。

3结束语

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铁路劳动统计人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源,开展劳动统计分析,切实提高数据生产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全面服务能力,把握精准的方向,创造出铁路劳动统计分析精品,真正使大量的统计成果通过劳动统计分析工作为铁路各部门所共享,提高咨询服务水平,为铁路效益、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参谋服务。

参考文献:

[1]柏永勤.加强铁路统计分析工作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9):43-44.

[2]洪奕东.对基层单位劳动统计工作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1):118-119.

[3]王焕香.浅议如何提高劳动统计分析质量[J].统计与管理,2015(10):10.

[4]李粤.论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4(8):135-136.

[5]褚春阳.写好统计分析的几点体会[J].中国统计,2012(2):42.

[6]彭怀涛.铁路工资总额统计有关原则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12):45-48.

[7]王翔宇.货运组织改革中劳动统计分析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郑铁科技,2014(1):59-61.

劳务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国考二元劳动力市场一级市场

1、当前公务员考试现状、趋势及所带来的影响

1.1公务员考试现状

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家公职岗位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民大众尤其是国家优秀人才的追捧,公务员考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几年以来由于参加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也不断增加。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国考的热度必将进一步上升。

1.2时间跨度看趋势

历年报名人数、职位数和招录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新浪网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逐年上升且增加幅度远大于职位数的增加。通过推断不难看出职位的竞争激烈程度,由此可知“国考”已成何等热态。

1.3公务员“国考热”现象带来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第一,表明我国基本实现社会公平,人们可以在政治上充分享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公民通过国考获得了公平的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第二,有利于政府选拔优秀人才。通过竞争,为选拔优秀人才创造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环境,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消极影响

第一,容易造成人才高消费。过度的“国考热”抢夺了其他行业的人才来源,导致一些行业部门缺乏人才,这些都导致“人才高消费”。第二,“官本位”消极思想蔓延。随着“国考热”的兴起,“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更加的深入人心,这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产生“国考热”的原因

通过对社会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观点可以很好地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国考热”的原因。

2.1主观原因

(1)受雇体的心理、历史因素

根据双元结构理论,一级市场具有更好的工待遇与环境,这些正是人们所寻求的。而公务员职位正符合人们的这些胃口,驱使着人们涌入。同时,政府属于垄断部门,存在高工资、高福利现象,这也同样提升了政府公职的吸引力。另外,“学而优则仕”的心理也促使着尤其是有高学历的人走向公务员工作,更好地发挥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2)受雇体关心自己的待遇和未来

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一级市场的失业形成机制作出了更好的解释,认为一级市场的工资是由议价机制或效率工资决定的。政府通过给予比外部市场更高的工资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减少监督成本。而保留工资的存在使得职员选择自愿失业,这样他们仍可获得可观的收入同时还把职位留给更有能力者。这样的待遇会使更多的人去争夺这个职位还不妨碍另寻出路。

2.2客观原因

(1)政府体制的优势

一级市场的岗位主要是由内部劳动力市场组成,工资的确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由管理制度等规则来调控,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公务员的工资受外部经济市场的影响较小,它的变动是受政府工资制度的影响比较稳定,所以公务员的工资一直有其独特的吸引力。由于政府内部存在在自愿失业,这就造成了公务职位的空缺,但同时也为其他有能力的人提供了从事国家公务工作的机会。

一级市场的工作条件通常讲究群体之间的相容性,而不讲究工作技能的高低。在国家公职中,有些并不看重技能的高低,更多的是看中人的品质,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职位的存在使得一些专业技能不是很强的人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同样驱使他们向公务员行列集中。

(2)就业歧视的消除

为了能够保障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行,选拔往往更注重资历而不愿意去招收社会上的一些优秀人才,因为这些人学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就算上岗但经验不足也会影响效率。但随着就业歧视的消除,政府发现有很多有专业能力的人才甚至不用培训就能胜任工作这也让政府得到实惠,将大门更加敞开。

(3)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二级市场劳动者会养成懒散、无时间观念、不易合作、不尊重人等行为特征。人才的缺乏使得政府在进行改革和人员调配方面步履维艰,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越来越多的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了自身的素质,社会上开始出现能够满足一级市场要求的人才。而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政府不得不面向社会吸收人才,这种强大的吸引力是高素质的人才可以脱离二级劳动力市场,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一级市场当中。

参考文献:

[1]杨殿闯.“民工荒”——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框架下的解释[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12期

[2]杨小菊,温志强.公务员国考热透析中国市场[J].中国市场,2010年第1-2期第54-55页

[3]贾宇.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n].光明日报,2008

[4]徐驰.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年02期

[5]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1日

劳务市场分析篇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本分”的中国农民“不安分”起来了,丢掉世代相守的土地,潮涌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势不可挡。而就在同样的时间阶段里,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失业和下岗的人数剧增。进城寻找工作的农民与下岗失业者在城中相遇了,于是,农民工“抢”了城市人饭碗的说法出现了,而一些有“正义感”的文人也纷纷提笔为农民工“正名”。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农民涌入城市?什么原因造成了城市人的下岗失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否抢了城市人的饭碗?抢了哪些人的饭碗?他们对城市就业有哪些影响?本文将详细对其进行分析。

一、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动因分析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现代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制度的松动使得农民有可能向城市流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合作化和化的农村管理体制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度膨胀,基本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和中国人的粮食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有限的土地吸纳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有14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如户籍制度、粮票及其他票证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这些制度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改革开放后,这些制度逐渐松动,如1977~1980年,国家将农转非比例从1.5‰放宽到2‰,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自理口粮户口制度,90年代初又实行了蓝印户口制度以及80年代以来各种票证的消失,各地粮油市场的放开,都为农民进城提供了条件。农民终于可以冲破重重枷锁,向城市挺进。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压抑许久的消费欲望得到了释放,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同时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为农村进城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同时,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突破了原有的劳动力配置模式,企业在招工用人、工资分配方面有了一定的自,许多农民以临时工、合同工的身份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就业。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力度的加大,催生出一批民企、私企、三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个体户,他们在劳动用工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为进城农民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增加了农民进城就业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扣除物价因素,从1978~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06%。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1978年绝对差额为209.8元,2003年上升到5850元。80年代上半期城乡收入比呈下降趋势,1983、1984年降到1.54:1,达最低点,而1985年又升到1.86:1,虽在90年代又有所回复,但到2003年,又上升到3.23:1。

二、城市下岗失业的原因分析

(一)国有单位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隐性失业是指一个生产单位中所雇用的劳动者数量(或所使用的劳动数量)超过为达到某一经济指标所必需的数量,而该生产单位又没有对部分劳动者(或劳动数量)作其他用途的配置,让其在生产单位内部存在下去,这部分多余劳动就是隐性失业。在我国,隐性失业的产生与就业制度变迁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

1.传统计划就业制度的变迁使隐性失业问题暴露出来

在传统计划就业制度下,单位(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用人由国家决定、工资标准由国家制定、劳动者就业由国家分配。建国初期到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而同一时期,城市劳动力数量增加迅速。国家为了实现给所有就业人口提供工作机会的目的,硬性安排工作,对用人单位下达就业指标,结果只能是用隐性失业代替公开的显性失业。80年代后,我国开始实行双轨制就业,单位拥有了较完全的用工权,劳动力也可以自主择业,较自由“进出”单位,积蓄已久的隐性失业问题暴露出来。

2.国企改革的深入加剧了隐性失业的显性化

在改革前,国企的生产任务由国家下达,经营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完成计划指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棘轮效应,即企业若在本期超额完成计划产量,则下一期的计划指标就会被提高。在这样的制度下,理性的企业是不会超产的,而是有意压低当期产量,结果导致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而计划就业制度的存在使国企不得不接受超过其生产要求的劳动力,这部分超出的劳动力就成为隐性失业者。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企经营的目标由完成计划产量转向利润最大化,同时,在劳动用工、工资决定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国企可以按照生产需要来雇用相应数量的劳动力,而那些超过需求的劳动力便由隐蔽状态公开化了。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相当一部分国企实行了非国有化,这些企业在非国有化后拥有了更大的劳动用工权(包括解雇权),隐性失业显性化表现得更突出。

(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如果说国有单位的隐性失业显性化与国情和体制有关,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产业不断出现,老产业逐渐被淘汰,在新旧更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现象,新产业所需的劳动力短缺,而老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萎缩,因此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这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三)城市自愿失业的出现

城市人下岗失业后并不是一点就业机会也没有,很多脏、险、累,很不体面的工作还是需要人去做的,但是他们丢不开面子或吃不了苦,宁肯坐等政府安排也不愿于这类工作。因为有下岗失业金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即使不工作也不会挨饿,于是便产生了城市自愿失业一族。

三、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城市就业的影响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城务工

经商的农民与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这两支劳动力大军在城市中相逢,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饭碗”问题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看待。

(一)农民进城“捡饭碗”阶段

建国以来,农民从未停止过向城市流动的步伐,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特点。早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甚至低于未外出的农村劳动力。据1986年全国百村劳动力调查,外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比未外出劳动力低0.6年。他们打工的目的也很简单明确――赚钱。他们自认为到城里是卖苦力,只要能赚钱,再脏再苦再累的工作他们都乐于做,而这些工作是城市人不愿做也不能做的。所以,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农民进城“捡饭碗”,“捡”城市人不要的“饭碗”。

(二)农民从“捡饭碗”向“抢饭碗”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失业率大幅上升。巨大的城乡收入差异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此时外出打工的农民素质比早期明显提高,对技术专长也非常重视。1998年全国跨省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中,有26.1%受过专业技术培训。而同一年,河南省外出劳动力中接受技术培训的占33.2%。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技术专长的比重更高,1993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技术专长者占33.7%。1995年对江苏乡镇企业和上海市某街道的调查表明,外来农村劳动力中43.2%有技术专长。可以说现在的农民进城是“有备而来”,他们不再局限于“捡”饭碗,很多人已具备了“抢”饭碗的实力。

目前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具有分层的特征,即高层次的“人才”市场、中间层次的一般劳动力市场以及低层次--劳动力市场。以农村务工者现有的素质和能力,进人高层次人才市场的可能性极小,他们不具备在那块市场“抢”饭碗的实力;低层次劳动力市场的工作以脏、险、累为特点,城市人不愿或不屑于做,基本上被农村务工者“垄断”,可以说,在这块市场,农民仍然处于“捡饭碗”状态;而中间层次的一般劳动力市场则是下岗失业者和农村务工者都愿意并能够进入的,两者处于竞争状态,所谓的“抢饭碗”就是指这块市场。

(三)“饭碗”属于具有竞争优势者

虽然进城农民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城市人比仍处劣势,所以他们只能“抢”一部分城市人的饭碗,这些人便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普遍特点:一是年龄大,资料显示1997年珠海的下岗失业者中有43%超过36岁,而这一数字在北京和无锡则达到55%;二是技能适应性差,由于这些人过去大多是在国有制造业中工作,这种经历和经验有“资产专用性”,在新兴行业中并不能直接适用;三是教育素质低,这些人的高中教育基本上是在期间完成的,教育质量差。相反,农村务工者则是:年轻,1997年在对北京、无锡和珠海三市的调查中,外来农村务工者普遍比下岗失业人员小5岁;接受新技能速度快;教育素质虽低,但不比下岗失业者差。此外,他们更能吃苦耐劳,忍受城市人无法接受的工作条件和较低的工资待遇;勤劳本分,易于管理。所以,在与下岗失业者的竞争中农村务工者占优势。

为了保证当地市民就业,许多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清退农民工的政策,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农村务工者以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用工单位的青睐。可喜的是,国家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政策逐渐放宽:2000年7月,劳动保障部和国务院提出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2001年底,国家发改委要求取缔面向农民工的七项收费;2004年3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合宪性基础。

(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城市就业的长期影响

短期内,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确实“抢”了一部分城市人的饭碗,但长期来看是有积极效果的。首先,农民进城务工的直接目的是多赚钱,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极大的,腰包鼓了自然会增加消费,对刺激国民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有效地抑制了城市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扩大再生产,从而扩大就业规模;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低一直是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没有农民这支劳动力大军做后备,这种低成本也很难保持。第三,农村务工者的存在会增加城市劳动者的工作压力,X效率理论告诉我们,外部压力增加会使个人更愿意努力工作,而压力不足则会导致劳动者的努力水平降低。第四,农村经商者创业会增加工作机会。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的调查表明,具有农村户口的城镇私营企业主比例从1983年的零上升到1987年7.4%。也就是说,进城经商的农民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为城市中的其他劳动者创造了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