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与知识的关系十篇创新与知识的关系十篇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4:32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技术创新

一直以来,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就是在于知识和技术上的领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是一个依靠技术和知识产权竞争的时代。

一、微观分析

从微观层面讲,技术创新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活动,它的投入主要有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信息和知识等,通过学习、交流、吸收、消化、生产等,产出新产品和新服务。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将R&D中产生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将显性知识权利化,最终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服务,实现企业利润。创新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由创造性的劳动而来,大量的知识产权也在这一过程中由知识产权制度而来,因此,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企业通过自身的研发活动,也可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产生知识产权,除此之外,收购、并购等也是获得知识产权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的产出不仅是知识产权,还有许多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本、经验、技术诀窍、技能、创造力,智力资产等。

二、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分析

根据协同学的创始人赫尔曼・哈肯的观点,协同是系统内部的许多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或一些变量,促使各种要素结合起来自行发展。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变量,进而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这一过程是动态变化,其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两个系统作用的形式也会不一样,随着企业的发展,其主导因素也会随之改变。

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既相互促进也相互约束。系统内部不同要素问、不同子系统间以及不同系统间,通过斗争促进系统发展的都是竞争。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竞争是企业对资源和利益的争夺,这源于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配置将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外部环境和知识产权对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时代,企业并不重视知识产权,相应的知识产权的管理活动也不过,企业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扩大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方面,技术主要通过模仿获得。当技术创新没有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动力时,知识产权也不会得到重视,其资源配置也相对较少。在知识产权意识强烈的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都受到企业的重视。如果技术创新资金超出预算,两系统将在内部的资源配置上产生竞争,并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

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是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次,是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两者之间的相互需求产生的。在中国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后,企业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也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两者的协同发展,才会带来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促进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措施建议

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我过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认识还不够深刻,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鉴定,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忽视了其市场价值。我国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专利数量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重要指标,日本和美国的专利数量占到了世界的35%以上,我国只有1%左右。由此可见,专利数量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认识知识产权问题,促进技术创新,要做好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重视知识产权战略

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对维护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性,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法律概念,成为国家和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手段和工具,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美国通过将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层面,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专利数量大幅上升。企业通过专利申请,增加了模仿者的经济成本和法律风险。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成为美国保持技术进步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要制定适合国情的知识产权政策。从科技规划和项目的流程等方面,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提高技术的质量。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在清楚了解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确定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技术创新,才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此前提下申请的专利,也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益,促进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2.打造核心技术,保护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国际上的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而我国一些企业甚至没有专利。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下去,企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为企业创造持续利润,并不可被模范和替代。

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于技术及其成果转化率,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促成部分,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将远远超过有形资产。企业要在技术和信息交流中,保护好自己的核心技术,避免无形资产的流失,影响竞争力。在员工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不要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企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联动关系告诉我们,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林炳辉: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知识产权,2001,(3)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2

【关键词】知识转移,网络嵌入,知识基础观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化分工越来越明确,获取和整合外部的资源变得越发重要。企业间合作则是获取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企业之间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实现共赢成为现在的主旋律。网络嵌入如何通过知识转移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什么样的网络嵌入更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本文以下部分将对其进行阐述。

2.知识基础观

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何处。资源观强调企业对异质性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则是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广义上的企业资源包括一切企业所能控制的用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公司属性、信息、知识等。然而真正能形成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必须具备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四个属性。传统资源观的另一个局限在于其仅考虑企业内部资源,而忽视了企业外部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网络之中获取网络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得收益。企业一方面通过内部创造在产生知识,另一方面也通过外部学习来增加知识的储量。而外部知识的获取正是通过知识的转移来实现的。

3.知识转移

知识的转移是指知识的接收方能够成功从外部积累并且吸收新知识的过程。Lilianapérez-nordtvedt等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归纳出知识转移的四个维度:理解程度,有用度,速度,经济程度。理解程度是指新知识被接受者掌握的程度。有用度是指转移的知识与知识接受者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的相关程度。而知识转移的效率更多的是考虑到市场因素对创新的约束。知识转移的速度影响到创新的速度,一个新的产品必须尽快投入到市场之中以便建立进入壁垒。知识转移的成本对创新绩效更是不言而喻,它是知识转移是否发生的先决条件。

知识的转移是通过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或者社会关系实现的。这些纷繁复杂的企业间关系的集合体便是企业网络。Dyer&Singh提出的关系观识别的网络给企业带来的四大竞争优势来源:基于特定关系的资产,知识共享惯例,互补资源或能力以及有效的治理。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单靠企业自己的一己之力来搞研发变得不太可能。如何有效地聚集、整合和配置企业网络中的资源对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4.网络嵌入

网络嵌入性是企业网络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征了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地位及其与网络中其他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传统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对人的行为的假定都存在低度社会化和过度社会两种倾向。网络嵌入理论的要点在于,不管从何种角度出发来研究经济现象,都必须考察经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

网络嵌入性可以分为关系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结构嵌入性研究的主要强调网络的密度、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带来的影响。Coleman认为网络密度越高说明网络中社会资本存量越大,能给企业绩效带来正向影响。Burt的“结构洞”理论指出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为者能获得对未联结的双方的控制利益。

关系嵌入性是指直接联结作为一种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机制所起到的作用。按照直接联结的强度不同进而将关系嵌入性分为强联结关系和弱联结关系。部分学者认为,企业间联结关系越强,双方之间越相互信任,信息交换就越频繁,知识转移的粘滞性越小,从网络中获取的知识与资源也越多。然而与此相反,部分学者认为,强联结所获取的资源来源于相似特征的个体,其冗余程度很高。而弱联结生于属于具有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个体之间,故所获取的信息资源异质性很高,这种高异质性对创新是十分有利的。关于强联结和弱联结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分歧便是“关系嵌入悖论”。本文认为关系嵌入悖论的症结在于网络的建立与维护是需要成本的,而一个企业在网络上的投入是有限的。并且弱联结所带来的异质性资源的优势与其说是弱联结自身带来的,不如说是联结的广度产生的。所以说关系嵌入的悖论在于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建立一个既强又广的网络,而不是由联结本身的强弱所引起的。

波兰尼最早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大量的研究都已经证明,强联结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而弱联结却能以较低的搜索成本来获取更多的显性知识。除此之外,从关系嵌入的内容视角出发,可以将关系嵌入分为技术嵌入性和业务嵌入性。技术嵌入性是指组织与市场中的其他行为者之间在产品和生产开发过程中的相互依赖程度,反映了网络中企业间技术活动的相互依赖性,业务嵌入性是指企业改变其业务行为以适应外部业务合作伙伴,反映了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5.小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知识基础观,强调了知识在企业创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资源观忽略了外部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而企业的网络嵌入却回答了企业如何从外部获取资源信息的问题。此外,将知识转移分成理解程度,有用度,速度,经济程度四个维度来探讨,使得网络嵌入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KevinzhengZhou&CarolinebingxinLi.Howknowledgeaffectsradicalinnovation:knowledgebase,marketknowledgeacquisition,andinternalknowledgesharing[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2

[2]周长辉,曹英慧.组织的学习空间:紧密度、知识面与创新单元的创新绩效[J].管理世界,2011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组织基础;调节效应

一、引言

很多文献提出“知识管理战略应与组织基础(infrastructure)相匹配”,而关于“如何匹配”,相关文献的探讨却非常简略。因此,本文尝试分析组织基础对知识管理战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希望补充现有的理论分析,并为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二、知识管理战略对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

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主要依据创新的幅度和知识基础来区分。探索式创新是一种大幅度的、激进的创新行为,强调获取和创造全新的知识,力求脱离和超越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相反,利用式创新是一种小幅度的、渐进的创新行为,强调以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为依托,对已有知识进行提炼、整合、强化和改进(jansenetal,2006)。

依据企业所注重的知识内涵,可将知识管理战略分为编码化战略(codification)和人际化战略(personalization)。编码化战略是指企业将知识编码,存储于文档或结构化的数据库中,便于组织成员获取和使用。人际化战略是指企业认为知识和人是不可分割的,知识存储于员工头脑和人际网络中,因此通过鼓励人际交流、营造人际网络来管理知识(hansenetal,1999)。

探索式创新强调新知识的创造,这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和直觉创意两个途径来实现。逻辑分析主要基于显性知识,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直觉和创意主要基于隐性知识,在情境和经验的辅助下创造新的知识。编码化战略为逻辑分析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平台;人际化战略强调面对面的沟通,可以促进直觉和创意的交流。所以,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能够从不同途径促进新知识的创造,进而促进探索式创新(merali,2001;李忆,司有和,2009)。

利用式创新重视对既有知识的强化、整合和改进。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只有在周期性的反复运用中才能得到检验、强化和改进,为此,必须使组织中的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便利地被组织成员获取。编码化战略将知识整理成为结构化的知识库,方便了组织成员的提取和使用。人际化战略便于组织成员相互交流知识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等隐性知识,加深了组织成员对既有知识的理解,增加了改进既有知识的途径和机会。因此,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能够从不同途径促进现有知识的改进,从而促进利用式创新(subramaniam&youndt,2005;hansen&haas,2001;李忆、司有和,2009)。

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1a:编码化战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b:人际化战略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c:编码化战略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1d:人际化战略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三、组织基础的调节作用

1.组织基础。与企业知识管理和创新行为有关的组织基础包括了诸多要素,可归纳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gold,2001;lee&choi,2003)。

组织结构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代表了组织中正式的控制机制,通常用集权化和正规化两个特征来衡量。

组织文化指隐藏在组织中的由员工们共享的一套核心价值观、信念、认知和规范等,代表了组织中非正式的控制机制。合作、信任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知识创造(lee&choi,2003)。在

因此,正规化将增强编码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同时,削弱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3a:编码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3b:人际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命题3c:编码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3d:人际化战略与正规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3)合作型文化的调节作用。合作型文化(以合作和信任为主要特征)可以促进员工间的知识交流,进而推动创新。合作型文化能降低员工间的隔阂、减少畏惧心理,使员工之间更容易做到开诚布公(lee&choi,2003)。这既有助于鼓励员工将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编码并在知识库中公开,强化编码 因此,合作型文化将增强编码化战略和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4a:编码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b:人际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c:编码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4d:人际化战略与合作型文化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4)信息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有多方面的影响。在理论上,信息技术有助于编码化知识的收集、存储和传递,从而能推动知识创造过程,高级的信息技术应用如视频会议等也能够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不过,实证研究仅发现信息技术对知识的整合化过程(主要涉及显性知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涉及隐性知识)并无显著的影响(lee&choi,2003)。较低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如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在线知识搜索)对知识管理与组织动态能力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只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如erp和数据仓库)才能对知识管理与组织动态能力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sher&lee,2004)。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能够提高知识编码化存储、查询和提取的效率,能够强化编码化战略的实施效果。但是,信息技术在管理隐性知识方面仍有缺陷,大部分隐性知识不适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在线知识搜索等低层次应用形式)来管理。如果强行用信息技术来存储和传递这部分隐性知识,将造成看不懂、不信任、误解等问题,造成无谓浪费甚至反效果(林东清,2005)。在信息技术能力强的企业中,员工间的沟通高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系统、即时通信软件(如msn、qq)是主要的沟通渠道。由于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减少,隐性知识的交流也不得不依靠上述信息技术手段,这将增加隐性知识交流中的知识损失和误解,削弱人际化战略的实施效果。

因此,信息技术能力将强化编码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同时,削弱人际化战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命题:

命题5a:编码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5b:人际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命题5c:编码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命题5d:人际化战略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有负向影响。

上述研究命题可归纳为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组织基础对知识管理战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了若干研究命题并构建了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补充了知识管理战略和企业创新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可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后续研究可对这一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也可纳入其他重要的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进一步改进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1.raischs,birkinshawj,probstg,tushmanml.organizationalambidexterity:balancingexpl-oitationandexplorationforsustainedperfo-rmance.organizationscience,2009,20(4):685-695.

2.millerkd,zhaom,calantonerj.addinginterpersonallearningandtacitknowledgetomarch'sexploration-exploitationmodel.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6,49(4):709-722.

3.李忆,司有和.知识管理战略、创新与绩效的关系——基于企业战略的分析.科研管理,2009,30(3):154-165.

4.jansenjjp,vandenboschfaj,volberdahw.exploratoryinnovation,exploitativeinno-vation,andperformance:effectsoforganizationalantecedentsandenvironmentalmoderators.man-agementscience,2006,52(11):1661-1674.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4

关键词:知识产权网络创新区域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215-02

熊彼特(Schumpeter,1942)首次提出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家控制和调整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资料,从而实现最有效率的生产,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然而,他人的模仿和使用企业家投入大量成本研发出来的产品,轻松分享企业的经济利益,会打击和削弱企业家创新的动力和信心。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显得特别重要。知识产权制度赋予创新和研发成功的企业对产品的专有处置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权力和优势,最终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获取足额经济租金。市场活力反过来继续刺激研究开发活动。熊彼特在创新理论中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经济长期增长与静态配置之间的矛盾,第二是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依赖短期垄断的经济利益。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知识产权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即为企业提供短期垄断地位。短期垄断的经济利益赢取了企业对创新和新技术的投资;而伴随着新技术普及应用和时间的推移,企业家继续投资更加新和先进的技术并形成新的垄断并获利,社会经济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向前发展。伊利奇・考夫、王黎萤等、彭福扬等认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在技术创新中地位重要,但是要适度;过度和不足的知识产权保护均会阻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过度会造成市场中知识产权相关产品的价格提高,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受挫,创新的速度减缓,创新的成本增加;保护不足则会造成企业创新利益降低,技术创新的热情降低。因此,知识产权战略制度和产品技术创新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熊彼特研究的基础上,学者倾向于认为创新主要包含五种形式。首先,创新指引进新的或经过改进的产品。其次,创新指采用新技术。然后,指引入新组织结构。再次,创新指发现新市场。最后,创新也包括适用(Balzat,2002)。以上五种创新形式,都具有使生产力增长的潜力,并由此提高企业竞争力。

新世纪以来,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而技术创新的本质是依赖于广泛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的创新过程(Fischer,2001)。安德森和卡尔森(andersson和Karlsson,2002)从创新参与者相互作用的角度界定创新,即创新是公司和相关利益者相互合作和作用的表现,利益相关者包括消费者、生产者、承包商、顾问、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大学等。

技术创新既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源泉。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是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制度、激励创新和增加知识存量。彭福扬等(2012)利用2000―2009年我国内地28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都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金永红和吴江涛关于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了主要的生产要素和创造性竞争的基础,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华鹰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较资本和劳动而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明显地促进经济增长。冷民等研究认为,国家在制定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战略时要结合本国企业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适应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实际。赵彦云和刘思明运用我国1988―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用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经济增长方式,实证检验技术创新(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年前发明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而1998―2008年间发明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即证明在现阶段我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原创型创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技术创新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和竞争水平,也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现代经济理论中,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地位越显重要。创新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增长的快慢息息相关。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实证层面检验了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例如,巴丁杰和汤德尔(Badinger和tondl,2002)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对欧盟区域增长的来源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创新水平决定区域经济增长。

为了在区域内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存在的制度应该在两方面体现它的作用,即: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同时提高对创新的奖励。区域内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内的各行为主体,不断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彼此建立起各种正式或非正式、能够促进创新的和相对较稳定的关系,称为区域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中,创新活动是一种群体活动、分散决策的过程,新技术、新需求或新想法产生于某一节点后,就会顺着网络的连线在整个网络中传递、反馈、交互循环、反复流动(赵慕兰等,1997)。企业作为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参与者,根据不同技术和信息整合和配置资源,并通过所处的创新网络进行扩散和外溢。在这个过程里,各个相关主体协调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

区域的创新网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界定区域创新网络时,首先是指区域内正式的合作网络。这些正式的合作网络主要是指区域内产业链条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企业的产品服务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等)中行为主体与利益相关的主体之间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关系网络。例如,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在技术开发与合作、知识扩散、产品设计等活动中形成的研发网络,企业之间合资、分包、战略联盟过程中形成的合作交易网络,公共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与企业之间合作形成的培训教育网络等。这些网络的共同特点是知识在其中的传递与扩散主要通过编码来实现,而且网络本身也可以通过有形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出来。第二,在区域创新网络中,还存在非正式(或非契约)关系,即地方行橹魈逑嗷プ饔猛络,主要包括企业家之间、企业内部员工与高校或研究院所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等非市场交易活动中建立的公共关系网络或个人间人际关系网络,企业中管理者、员工、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等内部各个层级之间的交流网络,区域内自身所固有的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这些网络的共同特点是建立在非正式的交流与接触中、频繁交易或合作过程中彼此信任,相对比较稳定。在这种非正式的网络中,知识的扩散与传递一般是依靠非正式的交流或者大量频繁的合作交易而进行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在这种非正式的网络中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地扩散和传递(Saxenian,1994)。人力资本和知识产生的社会化过程也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推送,知识创新速率提高,区域竞争力得以有效地保存。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区域网络创新的基本构架(如图1)。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在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在研究产业的空间活动过程中资金、劳动力,或者经济或产业的外部性,对知识、技术等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只停留在单要素分析和点状分析,而忽视了知识、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在空间地域上投入与效率的网络复杂关系。而网络创新将区域经济内不同的行为主体和内外部环境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改变网络行为主体间关键要素研究网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不仅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结合,也对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后续的研究将致力于网络中行为主体间的有效互动方式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金永红,吴江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以上海为例[J].软科学,2008,22(8):60-67.

[2]冷民.“中国制造”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宁波案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5):28-32.

[3]郑成思.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6(9):32.

[4]张平.国家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4):52-55.

[5]华鹰.我国地方区域性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60-64.

[6]赵彦云,刘思明.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34-48.

[7]彭福扬,彭民安,李丽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我国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4):56-61.

[8]伊利奇・考夫.专利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5

摘要: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汽车核心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在内部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作用于创新绩效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但不会直接作用于知识共享与整合;知识异质性在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作用于知识共享与整合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汽车;内部创新网络;创新绩效

一、引言

汽车核心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在整车研发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该内部创新网络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目前研究中,虽有文献关注到了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在企业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但是大多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依据nahapiet和Ghoshal,tsai和Ghoshal提出的内部网络三维度理论,即认知维度的共同愿景、结构维度的社会互动纽带和关系维度的信任和可靠性,根据知识异质性理论,将内部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异质性纳入到研究框架中来,依据汽车核心企业样本数据,更全面研究汽车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假设

1.汽车核心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

(1)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与网络结构。

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是指企业内部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和愿望。内部网络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单元间联结的结构和模式。如果企业内部创新职能部门间能够建立起网络式连接,则有助于收集产品创新全面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这在汽车产品的创新过程中显著体现。而企业内各单元间的共同愿景有助于创新单元间建立连接。因为当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目标和方向时,他们会形成创新共识,具有达到目标的动力,进而积极主动克服部门间信息、知识传递障碍,提高产品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如李燕华认为,当企业内部网路中共同愿景形成时,网络中的人员会同其他成员进行互动产生共识,进而有利于内部成员间建立连接关系进行想法和注意的交换。

假设1a:汽车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与网络结构正相关,即如果企业内部创新主体拥有共同愿景,那么内部创新网络的关系连接数量就会增多、网络密度较高。

(2)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与网络关系。

企业内部网络关系是指企业内各创新主体间关系本身性质以及根植于这些关系的资产,例如信任、交流频次等。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不仅有利于创新主体间连接的建立,更有利于主体间关系的维护和强度的增加。如上述,当企业内部创新主体拥有共同愿景时,他们对创新就拥有共同的认识和追求,为达到这个共同目标,对彼此之间的必要互动就会形成共识,进而形成了最基本的信任,促使了部门之间及具体人员之间的频繁交流,提高信息和知识的共享及溢出。如tsai和Ghoshal论述,企业内部成员间的共同愿景导致他们倾向于之间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合作达到共同目标。

假设2b:汽车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共同愿景与网络关系正相关,即企业内部创新主体之间的共同愿景有助于他们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交流频次增加。

(3)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与知识共享与整合。

知识共享和整合过程是企业竞争力的真正来源,对于汽车核心企业更是如此,因为汽车产品拥有七十多个模块、上万个组件,之间联系紧密,企业不可能但靠自己进行每个组件自主创新完成整车创新,内部每个单元也不可能隔离开来进行单独创新而不顾其他组件的匹配性,加之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动,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这就特别突出了整车创新中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的关键性。而企业内部网络的共同愿景却有利于该过程中知识的共享与整合。因为共同愿景促使各创新单元对于创新任务具有共同的认识,促使他们在共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更高,知识整合效果更好,正如谢洪明等认为,企业内部共享愿景对知识学习和整合有直接促进作用。

假设3c:汽车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有利于创新主体知识共享与整合,对其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2.企业核心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属性。

网络联结是知识扩散的通道,否则知识共享和整合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对于复杂产品,汽车产品模块和组件的多样性及其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和匹配性,同时需要及时把握一线市场信息,这就要求内部各创新单元在创新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知识的传递、反馈及融合,如果企业内各创新主体能够通过各种平台在创新中同其他创新主体建立联系,及时进行信息、知识交流,那么其知识整合效率和质量会大大提高。如michael等指出,汽车核心企业内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及时信息、知识交流,对研发绩效拥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假设2:汽车企业内部创新网络结构与研发过程中知识共享与整合正相关,即内部创新网路的高密度、高聚集度有利于知识共享与整合创新。

3.汽车企业内部网络关系属性。

创新主体间建立连接为其提供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可能性,但不能保障其学习和整合知识的效率性和有效性。在整车创新中,创新主体没有及时、高频次进行信息、知识互换,那么在并行研发模式下,可能会扭曲知识创新方向,造成上游部门由于对下游部门的了解不够而对图纸的返工,下游部门由于没有及时获取上游部门的知识创新方向而造成知识创新方向出现偏差,这就阻碍了知识的有效整合。所以在整车创新过程中,内部创新主体间的信任和多频次知识交流和碰撞,对知识共享和整合有直接的促进作用。Bradach和eccles在研究中也得出相似结论。

假设3:汽车企业内部网络的关系属性与研发过程中的知识共享与整合正相关,即创新主体之间的高交流频度、高信任度有利于知识的整合与创新。

4.汽车核心企业内部网络知识共享与整合。

价值创造是通过资源交换和整合来完成,为了创造新产品,企业需从新分配资源,进行对现有知识的整合或者创造新资源。所以知识共享与整合在产品创新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绩效。如Lansiti和west指出竞争激烈的产业中,企业产品创新所需技术往往来不及自行建立,通过技术学习和整合是这类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技术整合越好,所创造产品也就越好;Cohen和Levinthal认为技术知识系统化的整合能力和内部化的学习机制与产品创新呈正相关关系;Sivadas等指出企业无法达到创新目标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其知识整合能力不足。

假设4:汽车企业内部创新网络的知识共享与整合跟创新绩效正相关。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6

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间绩效差异源于知识创造和利用机制的不对称,中小微企业相比大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更依赖于外部知识源,并在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中小微企业存在规模小、财务资源缺乏、创新风险承受力弱等“小企业缺陷”,理论上具有更强的外部知识搜索及创新协作意愿;另一方面,已有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吸引合作者、担忧核心技术外泄、缺乏良好的协同管理能力等原因,中小微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合作倾向或合作数量远小于大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通过外部通道搜索创新思想并使其商业化。中小微企业外部联结成员从企业间线性关系,逐渐拓展到企业与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大学、研究机构及服务机构等的外部网络关系,这些外部知识源的知识溢出或跨边界渗透对企业创新有显著影响。从外部获取的多样化知识链接促进中小微企业整合外部相似或互补知识,拓展现有知识基础及能力构成要素,进而缩小企业与外部主体的知识差距。以往对知识源的关注更多将之视为测度企业外部知识搜索宽度与深度的一种方法,但缺乏对外部不同类型知识源作用的分类探索,并且尚未将不同知识整合方式纳入到知识搜索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框架中。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均可追溯到开放式创新等理论,两者结合可以拓展创新资源与要素的获取机制,并通过模糊化创新活动的边界和柔性获取外部异质性知识资源。为此本文旨在解决三个问题:(1)外部知识搜索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有何影响?(2)如何整合从外部知识源中搜索得到的知识?(3)外部知识搜索如何通过知识整合机制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期望通过此研究一方面推动知识搜索理论的完善,厘清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另一方面为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提供参考。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研究协同创新思想源于德国学者哈肯提出的协同论,指协同主体(如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或政府)通过要素互动形成创新合力并共同实现创新的协作行为。关于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能力,本文借鉴persaud等研究将它定义为:创造新知识或整合现有知识以更有效地创造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能力,其包含知识创造与管理、管理运营效率、研发战略、创新效率等四个子维度。而国内学者对协同创新能力与合作创新能力不加区分,但前者的概念和范畴比后者更广,侧重考察企业整合外部相关方的互补知识或资源以实现创新的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协同、市场创新协同和组织创新协同等要素。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还可以理解为其与外部知识源通过交互作用及创新要素的耦合产生大于单独要素的整体协同效应,如解学梅等(2014)研究发现,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三维度对协同创新效应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关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层面的前因,如R&D投入、战略组织结构等;第二类,管理者层面的前因,如领导风格、社会资本、协调机制等;第三类,外部环境层面的前因,如与外部协同方的关系嵌入程度等。从上述研究可知,企业与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外部知识源开展协同合作尚未纳入协同创新能力前因研究范畴,这可能无法揭示外部知识转化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过程机理,为此本文构建外部网络层面的创新知识源与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理论关联。

1.2外部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知识的搜索与整合比内部研发更加有利于维系持续竞争优势。根据知识内容属性,可以将外部知识搜索划分为市场知识搜索和技术知识搜索两类,这两类搜索活动有利于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下解决创新问题或发现潜在机会。市场知识是关于市场的结构化信息,市场知识搜索是指通过对三类常见知识源(顾客、竞争对手和供应商)的广泛搜索,试图发现新的产品设计方案、新的销售渠道、新市场或潜在市场及正在出现的商业模式等市场领域知识,更好地理解与满足顾客需求和偏好。技术知识搜索指跨越企业边界及现有知识基础,搜索与产品、工艺等相关的知识,中小微企业主要向外部知识密集型知识源(如研究所、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搜索技术知识。随着顾客需求变化加速,市场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市场知识搜索不仅关注顾客显性需求,还关注尚未得到满足的顾客隐性需求或偏好,为中小微企业进行新产品定位或开拓新市场提供条件。中小微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和顾客进行纵向合作捕捉行业上下游的专业意见和创新机会,瞄准某一特定或新兴市场领域,利用供应商的技术能力与资源禀赋提升产品开发优势,并准确预测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及解决办法,提高创新成功率及研发效率。第二,市场知识搜索不仅帮助中小微企业了解同类产品市场趋势,还有利于其洞察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市场动向,为企业新产品上市及产品质量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中小微企业通过市场调查、行业研讨、经销商反馈等方式获取市场信息,吸取行业上下游的最新市场知识及借鉴竞争对手在创新方面的经验开发难以替代的新产品,促进管理运营效率及战略研发协同。第三,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市场知识搜索关注新兴市场顾客的需求及国内行情,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发现新的市场细分需求、顾客特定偏好或组织运营等方面信息,对企业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及创新质量提供保障。技术知识搜索帮助中小微企业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源的技术知识溢出机会,促进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与全球范围内科技资源的整合,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及协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技术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三方面影响。首先,中小微企业通过用中学、干中学、分享中学等多种方式从外部学研机构搜索与获取互补性技术知识。中小微企业自身研发实力较弱,通过技术搜索将高等学校(学)和科研院所(研)的知识基础与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经内部学习、消化和吸收科学知识以弥补中小微企业与外部知识主体间的知识势差,加速企业内部的产品创新与流程创新。其次,技术知识搜索可以获得来自不同领域的异质性知识,有助于企业突破现有思维束缚开发出更具创新性的全新产品。最后,技术知识搜索促进知识交换,知识交互产生的隐性知识又能帮助企业消化外部知识,并增加不同类型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重构与连接的可能,从而有助于提升创新活动的可靠性。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a:市场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H1b:技术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1.3外部知识搜索与知识整合“互补性”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teece等学者将它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并提出“互补性资产”与“专用性资产”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与协同创新旨在发挥不同协作主体间的资源互补性或业务关联性的思路不谋而合。为此,借鉴Knudsen、魏江等研究从知识的冗余度和重复度维度,可将企业外部知识搜索获得的知识细分为互补性知识与辅知识两大类,前者主要指与企业现存知识基础差异大、且是企业创新所必需的异质性知识,后者指与企业专业领域和经验相匹配的同质性知识。互补性知识能促进产品长期绩效的提高,而辅知识对产品开发的短期绩效有正向影响;本文将对于前者的整合称为互补性知识整合,对于后者的整合则称之为辅知识整合。互补性知识与企业现有知识存量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市场知识搜索促进企业整合外部新获取的互补性知识和内部现有知识以促进新知识创造。首先,市场知识搜索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将分散的市场信息、想法与概念联结起来,通过与市场和顾客的互动确保知识整合及新产品开发的质量,并提高企业对知识的利用效率与知识整合效益。其次,从外部获得的客户、竞争者及供应商等市场类知识,能够拓宽中小微企业知识吸收渠道,从而提升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如从上游供应商处获得的专业意见和不同观点能够促进企业更容易创造出新产品,从下游顾客处收集市场机会、产品设计、分销渠道等市场知识,为组织对内外部知识整合提供来源。最后,新的市场知识增加,促进知识整合与知识创造,为企业解决创新问题及抵御市场风险提供方便,提高了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外部异质性技术知识的搜索对企业整合互补知识产生革新性技术或产品起着关键作用。首先,企业通过技术知识搜索获得互补性资源,能够缩小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势差,容易针对产品或技术流程产生突发性创意及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其次,企业从外部知识网络中搜索到分散、无序的技术知识碎片难以发挥作用,将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部件知识以新的形式重新融合与连接后,容易形成新概念或新工艺。最后,企业员工通过与外部服务机构研发合作实现“干中学”,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技术利基范围,使组织更容易识别与消化外部知识,并通过互补知识在企业内部网络中流动、扩散与共享达到知识整合的目的。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a:市场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有正向影响。

H2b:技术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搜索对辅知识整合的影响主要表现有:首先,中小微企业通过市场知识搜索从外部获取与现有知识基础相关联的知识,为企业内部整合现有分散知识提供粘合剂。顾客或领先用户为现有产品改进提供相关想法与解决方案,同时供应商提供的市场知识对改进组织流程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知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通过市场知识搜索将外部知识整合融入组织现有的知识结构。其次,市场知识搜索可以收集行业内的用户、竞争对手等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市场信息,及时把握顾客需求动态及偏好变化,了解上游原料及生产设备的行情,对中小微企业降低市场知识的整合成本及促进内部知识的挖掘与整理有重要作用。最后,市场知识搜索能够在短期内增加中小微企业市场及顾客等相关知识的存量,促进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的描述以容易被市场接受的共同语言形式表达,并有利于激活企业内部已有的市场知识及整合相关资源完成产品开发。技术知识搜索能够获取与企业现有产品相似的知识或技能,从外部获取的同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强化中小微企业的核心能力。具体而言,技术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表现在:首先,通过研发合作、战略联盟、购买技术等方式搜索技术知识,方便中小微企业获取与自身的产品或工艺相关的冗余知识或实践经验,帮助企业理解与获取外部信息,促进对企业内部现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交叉和创造而产生新知识。其次,中小微企业根据创新知识需求在外部搜索与内部差距相对较少的技术知识,通过频繁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将知识融合到企业内部,并在与外部主体协同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复杂的隐性知识转移。最后,中小微企业通过搜索与现有专业领域匹配的技术知识,激活内部的相似产品或工艺知识,通过知识整合实现新旧知识的更替和知识的动态积累。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c:市场知识搜索对辅知识整合有正向影响。H2d:技术知识搜索对辅知识整合有正向影响。

1.4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以往学者对知识整合的界定强调将具体的部件知识整合或连接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知识。外部知识搜索获得的多样化知识要素为中小微企业创新提供了知识整合的便利,增加企业知识整合的联系与路径,促进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新颖性。一方面,中小微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积极与外部市场类知识源建立知识联结,从外部搜索低成本互补性知识,通过将外部获取的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等知识重新组合并融于现有存量知识中,实现知识交流、共享及触发创新思维和产生新的知识,最终实现管理运营协同。另一方面,Yam发现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的技术知识搜索,可以获取与产品或工艺技术相关的互补思想、见解与技能,整合外部隐性或编码后的异质知识以拓展中小微企业的现有知识基础,提升知识创造及研发效率。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a:互补性知识整合对市场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具有中介作用。H3b:互补性知识整合对技术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协同创新理论认为,只有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内在协同及综合集成作用,才能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进而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互动,企业对伙伴的资源和能力有更多了解,更容易在协同合作网络中汲取辅知识资源并熟悉这些知识的应用情境,促进企业现有知识与新知识的重新整合,提高创新响应速度和创新绩效。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强化对外部相似市场或顾客知识的搜索,将使企业减少市场搜寻中的盲目性,强化对企业与外部市场主体的知识连接理解和深度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管理运营协同。如中小微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等合作能够探索与利用已有市场或相关领域的市场结构、产品使用、顾客偏好、替代品等知识,以较小的成本付出解决产品上市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生产工艺能力及企业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在搜索新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通过技术咨询及技术培训等方式从外部获取的技术知识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企业内部创新所需的知识整合能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对外部技术知识源的辨识和搜索能力。由于外部知识主体习惯寻求与其具有相当知识水平或知识距离较近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27],企业通过冗余搜索缩短与外部知识主体的知识势差,并通过内外部协同研发提高企业的研发动力、创新效率及创新能力。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c:辅知识整合对市场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具有中介作用。H3d:辅知识整合对技术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具有中介作用。综合上述分析,得到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2.1样本描述鉴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事知识密集型的创新活动更为显著[11],本研究以单位企业的从业人员1000人或营业收入4个亿为上限,在浙江省软件开发、电子商务、通讯电子、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0个典型科技型行业集中调查,在问卷发放之前通过经信委系统获取符合条件的调研企业目录。通过质监系统及经信委系统进行现场调查、邮件调查等方式,向中小微企业高管团队或研发经理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215份,剔除无效问卷27份,得到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为31.3%。样本企业的主要情况如表1所示。为了评估非被试者可能引起的偏差,本研究通过对参加调查和没有回应的企业进行t检验,结果没有发现两类企业在规模、企业年龄和行业类型上有显著差异。

2.2变量测量通过学术会议的专家讨论及问卷预测试等方式修订与完善测量问卷,结合相关文献最终确定外部知识搜索的10个测量题项、知识整合的12个测量题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12个测量题项,并用李克特7级量表对变量进行测量,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1)自变量测量:借鉴Yam等研究[3],市场知识搜索主要用从客户、竞争对手、展销会、供应商等方面的知识搜索指标加以衡量,而技术知识搜索主要衡量企业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知识主体获取知识。(2)中介变量:知识整合参考Knudsen、魏江等研究,分别从知识认知、知识融合和知识解构三个环节测量,测量题项分别为“对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知识的理解”、“对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知识的传播”、“对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知识的迅速掌握”、“将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知识应用到实践”、“能对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知识举一反三”、“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知识促进企业原有知识的作用”。(3)因变量测量:借鉴温珂、persaud等研究,从知识创造与管理、管理运营效率、战略研发、创新效率四个方面共计12个指标测量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知识创造与管理包括创新动力、创新成功率、创新团队能力、获取研发资源和创新知识的渠道4个指标;管理运营协同使用产品(或服务)质量改进、工艺技术改进、研发管理部门改进、研发资源利用效率等4个指标衡量;战略研发协同包括研发项目数量和承担复杂项目数量2个指标;创新效率协同包括研发成本降低和创新周期缩短2个指标。(4)控制变量:以往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对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影响,规模较大企业倾向拥有更多的创新资源,本研究中的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企业人数及销售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前者在获取外部资源和参与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更强势,但也有研究提出不同意见。鉴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累积过程,中小微企业的年龄对其建立与外部知识源的联系与吸收整合行业内外知识具有重要表征作用。考虑到知识搜索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性,参考以往研究重点考察本研究中的信息技术行业(0)与非信息技术行业(1)之间协同创新的差异性。为此,本文对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三个变量进行控制: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行业类型,其中企业规模以企业员工数取自然对数,企业年龄以企业成立时间取自然对数。

2.3信度与效度检验(1)共同方法偏差防范与检验。为了减少问卷发放过程中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本文采用匿名调查方式,强调问卷调查的学术研究性质,以此减少社会称许性;同时,对个别变量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如对企业规模既要求被试主观选择企业在同行中的规模/地位,又要求被试填写销售额和企业人数等客观数字。统计方法上,借助哈曼(Harman)单因子检验法来检验本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偏差的严重性,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并不严重。(2)信度与效度检验。信度是衡量量表测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本研究以题项相关系数(CitC)大于0.35,Cronbach'sα大于0.70为临界值。运用SpSS17.0对自变量和中介变量的问卷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知识搜索和知识整合各个测量题项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35,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大于0.70,即本研究的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在此基础上对自变量与中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各个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0,Kmo值大于0.70,说明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具有较好的效度。由于因变量是潜因子型的构念,参考wong等研究可知,多维构念维度层次的研究结论并不能简单推论到构念层面[40],应先对因变量的二阶因子进行分析。首先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析出4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为68.64%,Kmo值大于0.70,所有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均超过0.70。在此基础上,对协同创新能力的每个维度均值做二阶因子分析,结果发现累计解释总变异为64.17%,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变量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0,总体均值的Cronbach'sα为0.87,说明因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见表2)。

3研究结果

3.1描述性统计本研究主要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研究变量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本文所涉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研究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标准差在1左右,说明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2假设检验为了检验本研究假设,采用层级回归方法(hier-archicalregressionmodeling,HRm)加以验证。借鉴Baron和Kenny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原理三步法[41],首先对市场知识搜索—互补性/辅知识整合—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表4可知,在模型1到模型6中,依次验证控制变量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模型7中仅考虑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8在模型7的基础上加入市场知识搜索,结果发现市场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知识搜索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26(p<0.01),验证了假设H1a。市场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知识整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7(p<0.01)和0.30(p<0.01),据此可知假设H2a和假设H2c得到验证。在模型8基础上,加入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知识整合之后(模型9),市场知识搜索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从0.26下降到0.17,但回归系数仍然显著,据此判断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知识整合是上述关系的部分中介,假设H3a和假设H3c得到验证。同理,再对技术知识搜索—互补性/辅知识整合—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表4的模型10可知,技术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回归系数为0.26(p<0.01),验证了假设H1b。从模型3可知,技术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0.34,p<0.01),但是,其对辅知识整合的回归系数并未达到显著,因此可以判断假设H2b得到验证、假设H2d没有得到验证,并依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第二个条件判断假设H3d并不成立。在模型11基础上,仅加入互补性知识整合中介变量后,技术知识搜索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降低到不显著水平(0.12,p>0.10),据此可以判断互补性知识整合是上述关系的完全中介,即假设H3b得到验证。

3.3变量间的影响效果分析借助结构方程建模中的嵌套模型进行路径探索,发现限定技术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后的中介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效果如图2所示:χ2/df=1.714,GFi(0.910),nFi(0.905),CFi(0.902),RmSea(0.071),tLi(0.904),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且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该中介路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较好。根据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的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估计值及显著性水平,这说明互补性知识整合完全中介技术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各变量间的影响效果包括直接影响效果、间接影响效果及总影响效果三个方面,而总影响效果等于前两种效果相加。进一步分析可知,互补性知识整合对市场知识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95,对技术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关系的中介效应为0.111,中介效应加上外部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直接效应得到总效应为0.714;同理可以计算出辅知识整合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74。

4结论与讨论

4.1结果讨论第一,市场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知识整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技术知识搜索仅对互补性知识整合具有显著作用。由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中小微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纵向协同创新成为可能,便于企业从供应链上下游获得关键产品或零部件的互补性技术和知识,加强供应链前后端的战略合作;但是,中小微企业嵌入区域创新网络从龙头企业或竞争对手处获取产品或技术知识,跟随竞争对手搜索更容易获取渐进式改进所需的辅信息。鉴于当前我国技术创新中市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研发方向和技术选择的导向作用较弱,现行科研项目设定和评价制度更倾向引导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基础性研发活动,而企业更关注产业化的应用技术研究,导致两者在辅知识领域重叠的可能性较少,因而中小微企业更多通过与中介服务机构互动获得创新所需的科学性知识。第二,市场知识搜索既直接影响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也通过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知识整合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知识搜索与知识整合是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前因变量。对中小微企业而言,从事创新活动需要跨界知识学习,建立与合作伙伴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联系,从组织外部获取与积累创新所需的技能诀窍知识,同时也需要将外部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梳理、评价和提炼,只有根据知识性质不同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系统进行重新组合或解构,并有效地应用于企业协同创新活动才能最大化实现知识价值。中小微企业通过外部渠道获得准确、可靠的产品信息与市场信息,避免与竞争对手重复开发与过度竞争,同时通过整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加快创新速度和创新成功率。第三,技术知识搜索直接影响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互补性知识整合对两者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与外部知识主体的合作,充分利用产学研的知识溢出效应获取学研机构的优质人力与知识资源,丰富中小微企业内部的知识类型与结构,借助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合作等方式形成更多的创新方案与增加创新成果的类型。当中小微企业面临新的技术问题时,通常向学研机构寻求技术原理方面的协助,借助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开展基础性研究,并缩小与学研机构的知识落差。辅知识整合对技术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小微企业对外部科研服务机构的知识搜索并不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得现有产品的渐进式改进知识,产业外的学研机构与产业内企业缺乏共同知识基础,加之传递隐性知识的费用和时间会随着企业与外部产学研机构的距离延长而增加,相反这些知识更多来自于行业内的市场与顾客等。

4.2研究意义理论上,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基于知识搜索理论视角将外部知识源划分为市场知识及技术知识两大类,分别从两类知识搜索角度揭示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制。其次,基于知识整合理论,建构了“知识搜索—知识整合—能力提升”的理论逻辑,分别从互补性知识与辅知识角度探究外部知识在中小微企业内部的整合机制及作用路径,拓展了以往有关知识搜索与创新关系的研究。最后,基于中小微企业情境,系统探索其与外部知识源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从外部知识搜索与知识整合的角度找到可能突破“小企业弱性”的新途径,丰富了知识搜索、知识整合及协同创新等理论的研究情境及应用范围。实践上,本研究对中小微企业利用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中小微企业要充分利用与外部供应商和下游顾客的垂直联结关系,获取对企业创新有帮助的互补性知识促进激进式产品创新,同时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动态信息以获取对企业创新所必需的辅知识,从而改进现有产品和提升创新效率。其次,针对外部科研服务机构的知识搜索方面,中小微企业应该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资源能力互补性及研发战略的协同性,发挥企业应用性研究与学研机构基础性研究之间的协同作用,建立两类研究在促进产品和工艺技术知识创新中的关联性。最后,针对外部不同知识源,中小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吸收能力和知识基础做好市场知识搜索与技术知识搜索的平衡投资,将外部搜索到的知识加以分类管理,并融合与重构到内部知识基础中,加大对自身研发能力投入以提升企业理解与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同时缩小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势差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7

关键词:知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协同提升机制

一、知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观的建立

系统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都可以用系统的方法予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是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指导下,充分选择和利用来自企业内外的技术创新资源,把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获得实现技术创新绩效为目标的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成功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保证,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以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为背景。企业在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几个有关知识的问题:第一、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第二、企业是否能形成一种有效的知识组合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第三、在既定的技术创新战略下,企业是否存在闲置的知识;第四、企业能否发展一种方法使之能在获得支撑未来技术创新战略的全部知识。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本质分析

技术、技术能力、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一组相关的概念,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从知识属性来探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本质。

技术与知识。技术是包含两个方面的知识的载体,一方面是目的性知识,也即技术包含人判断客观世界是怎样的知识;一方面是方法性知识,即技术包含的人按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世界的知识,由此技术具有实践的能力。纵观技术史可以发现,技术的演进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存量的积累的过程。

技术能力与知识。企业技术能力反映了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信息,并结合内部的知识,创造出新的技术与信息,实现技术创新与扩散,同时又使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静态的企业技术能力是以知识存量的形式存在。

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是同一过程。知识的增长具有路径依赖性,而创新之所以发生关键也取决于人类的知识水平,技术创新首先是以技术知识存量为前提的,过去的技术知识存量决定了新技术产生的方向和路径,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更多的表现为动态的知识。

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寡和质量实际上表现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相对于技术创新结果而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更潜在的存在。技术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并为新的技术创新提供条件,而且由于知识的内在积累性,技术知识最终会升华为企业的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

知识视角下的技术,技术能力,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既然技术能力是与技术有关的内生化知识的总和,表现为知识存量,而技术创新又是存量知识激活的结果,那么就可以合理地推断作为技术能力外在表现的,同时又作为技术创新内在的原因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是关于如何激活存量知识的知识。

三、知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及结构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是指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及其组合联结方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的能力,知识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必须从四个方面去判断它的有用性:即是否能够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否能够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形成一种有效的知识组合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否能够保证在既定的技术创新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知识能够被高效的利用;是否能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获得支撑未来技术创新战略的全部知识。

本文从知识视角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知识匹配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搜索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六种。

1.知识创造能力。知识的创造是知识积累的基础,积累的知识反过来为知识创造提供原料和方法,因此就知识创造的过程来看,知识既是创造的目的,又是创造的手段;知识既是材料,又是产品还是方法。知识创造能力是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一组关于如何产生新知识的知识集合。

2.知识吸收能力。本文将知识吸收能力定义为狭义的,即知识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识别外部知识的价值,并将外部知识纳入组织知识库的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知识存量的增长,而知识存量的增长由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内部创造,二是外部引入。

3.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是指将技术知识转换为产品、工艺并使内含知识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能力。由此,可以认为知识应用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组关于如何驾驭技术创新过程中各项技能的知识。

4.知识匹配能力。知识匹配能力是对组织知识进行审查,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确定企业知识需求的能力。企业知识在组织中的存在方式是多元的,甚至是松散分布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去了解评价组织的知识存量,这是企业能够进行系统的技术创新的前提。与知识评估相比,知识匹配也有相当难度和风险,即使企业能够实现对内外知识的正确评价并不必然意味这企业有能力对内外知识进行适当的匹配,这突出地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失败当中。由于未能进行合理的匹配,致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缺乏可行性,要么技术创新在经济上是难以完成的,要么取得的技术成果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由此,可以定义知识匹配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组关于如何评价组织知识以及如何实现组织知识和环境知识相协调的知识。

5.知识搜索能力。知识搜索能力为组织为获得可用的知识而进行的对组织内外的知识进行搜索的能力。构成搜索能力的知识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一系列指导组织成员接近所需知识的知识。

6.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是技术创新中的一项基本能力,人的脑力劳动在整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知识整合是知识创造的前提,正是由于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涌现出来。整合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系列关于如何将技术创新有关系统化知识,这一系统化帮助企业完成知识在组织内的共享。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

知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是指要素的连接方式,即技术创新能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显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能由上述能力要素中的某一要素构成,因为上述任何一种单一能力或者几种能力(不是全部)都不足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部要素投入的结果,任何一项要素的缺失会阻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那么是否在保证要素投入以外的条件下,全要素投入必然产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答案是否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整体性能力,是诸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诸要素不仅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整体性成立产生关联,而且要和其他能力要素产生关联。事实上,恰恰是因为存在诸要素之间的关联,且这种关联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相变的临界点彼此加强才产生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整体性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本文用图3表示这种关联,六个要素分别通过5个双向的箭头和其他的5个要素相连,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测度

对知识存量的测度,本文借鉴罗正清、和金生面向技术创新的组织知识存量测度,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和知识强度三个方面测度组织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

1.知识深度。本文将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深度定义为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的不同学科的知识所处的阶段。知识深度反映人对事物认识上的一种递进关系,这种递进是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规律的一种更深刻的见解。

2.知识宽度。本文将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宽度定义为技术创新系统内不同学科知识跨越的范围。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由一个学科的知识完成的,即便是技术知识本身也是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

3.知识密度。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密度是指技术创新系统内某一特定深度和宽度的知识的富集程度。由于知识又不能脱离知识载体游离地存在,而知识载体是分布的,那么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各种知识的密度自然是不一样的。知识密度的不一样导致知识在企业的分布式不均匀,知识的不均匀分布为知识流动带来了可能,也为创新提供了条件,知识富集的领域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形成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而知识贫乏的地方被迫进行学习,补齐知识短板。知识密度解释了为什么同是技术创新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方面却很不一致。

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的存量是由知识深度、知识宽度和知识密度共同决定的,由此知识具有分布的性质。笔者认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存量和知识分布是同一概念,前一个概念强调知识的总量,后一个概念强调知识的结构,都是技术创新知识量静态的反映。

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及其产生演化分析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知识协同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如图4所示,模型分为要素层、结构层和机制层。

从要素层和结构层来看,模型的主体部分是由六个分块组成的圆柱体,圆柱体代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六个分块代表技术创新系统的六个能力维度,分别是知识创造能力、知识匹配能力、知识搜索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圆柱体横截面上的阴影表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存量,知识存量由知识深度、知识宽度和知识密度三个指标共同测度;圆柱体的任意一个横截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势位,势位越高表示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同时高能力势位携带的知识存量比低能力势位要多(用较重的阴影表示);

从机制层来看,围绕圆柱体的上升螺旋线(圆柱体背面为虚线)表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协同提升的机制,说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企业知识存量的增长过程,又是知识间协同作用的结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协同增长的机制中暗含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经历完整的知识循环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循环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协同提升的机制和路径模型是一个包括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和演化的整体。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与演化

竞争和合作是推动系统演化的根本性动力学机制,系统要素间的协同作用就是通过合作和竞争来实现的,合作和竞争是协同的内在作用形式。系统要素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触发了系统的正负反馈环节,合作的要素通过正反馈彼此加强,使得两种要素的能量和信息同时被保留在了系统内;竞争的要素通过负反馈使得竞争的一方占据优势,而另一方被消灭,被消灭的要素所携带的能量和信息要么被优势的一方所吸收,要么被环境所吸收。合作和竞争的结果是系统的要素失去了独立性,要么通过要素的联合产生新结构,要么通过要素的吸收产生新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内在要素是知识,知识间也是通过合作和竞争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产生和演化的。知识间的合作以知识的互补性为基础,而知识间的竞争体现了知识间的替代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内的知识存在强烈的互补性,任何知识都无法单独完成技术创新的过程,只有通过互补性知识的合作才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来看,R&D知识,生产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知识和决策知识具有基本的互补性,任何一方面知识的缺失都会造成“木桶效应”,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积累,其他知识的增长也受到抑制。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结构来看,六个方面的能力知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识,会造成系统功能的缺失,系统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借鉴生产要素的替代性的定义,本文认为知识的替代性是指一种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可以被另外一种知识替代。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过程中知识替代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每一种知识都有其特有的生命周期,当一种知识进入生命周期的衰亡期,知识的解释力度和实践能力都下降,就要求一种新的知识来替代它。创新的本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实现事物的发展。知识的替代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和演化具有极其建设性的作用,新知识不但继承了旧知识的优点,而且拓展了知识的效用,优化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只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帮助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同时,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运用企业知识观重新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质,深入发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的机制和路径,对指导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成技术创新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瑶,和金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本质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33-36.

[2]魏江,刘锦,杜静.自主性技术创新的知识整合过程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05.5(002):15-21

[3]史宪睿,林莉.知识集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5.8:70-72.

[4]徐向艺,徐英吉.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企业持续成长性的协同度研究[J].东岳论从.2008.29(2):80-85

[5]彭纪生.中国技术协同创新论[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陈昆玉,陈昆琼.论企业知识协同[J].情报科学,2002,20(9):986-989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8

摘要:产业集成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集成创新,区域产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保持与创新发展植根于对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培育与提升。首先,明确了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内涵,提出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分析框架;然后,分析了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给出培育和提升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知识承载力;产业集成创新;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一、引言

知识经济的实质是通过知识获得经济竞争力,知识能力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区域承载力,尤其是在区域人才资源、智力资本、知识和创新政策等方面的不足和缺失,以及区域知识结构与产业集成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关键瓶颈。为此,本文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产业集成创新发展为目标,在明确区域知识承载力与产业集成创新关联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科学制定区域产业和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产业集成创新。

创新思想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随着全球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创新资源的激烈争夺,本世纪初,集成创新思想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产品集成创新、管理集成创新、企业集成创新和产业集成创新等概念应运而生。产业集成创新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各国产业创新发展实践,将集成创新思想在产业层面上的应用和发展。产业集成创新是指创新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通过对相关产业横向、纵向部门之间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相关产业间的协同创新发展。

产业集成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集成创新,知识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有效整合能力决定着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学习和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的富强、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的成长,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产业集成创新主体包括科技型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政府,集成创新要素包括集成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

2.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内涵。

区域知识承载力表征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知识资源总和提供给该区域创新发展的整体支撑能力,是衡量区域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对于区域知识承载力的概念尚未有明确论述,有关知识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区域软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宁烨从基础资源能力、知识机制和知识运作能力三个维度分析了组织知识能力;周晓宏探讨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内容和要素,构建了区域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

国外对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关注较早,traxler指出知识承载力形成的关键要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建立新的产业关系;Kanter对知识承载力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城市的知识承载力包括知识创造、集聚、储备、传播、演化和应用;amable指出知识承载力的增强,不仅仅取决于是否拥有知识,还与所处的市场环境有关;Geenhuizen认为知识承载力中各个点之间是彼此相连却又相互矛盾的,政府承担着将知识承载力中不同层面的点联系起来的重要作用。

3.产业集成创新与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关系。

产业集成创新与区域知识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在产业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单元的知识开发活动是产业集成创的核心,区域知识传播与扩散系统能够为创新主体间知识转移和共享提供载体,区域研发投入和区域知识要素为产业集成创新活动提供原料基础。另一方面,集成创新有助于实现相关技术成果的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进而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见通过产业集成创新也有助于增强知识创造单元的知识开发能力,推动区域知识承载力的不断提升。

三、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

1.区域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识别。

在产业集成创新中,区域知识创造单元既承担技术创新(知识创造)工作,又是参与区域知识传播及扩散活动的核心主体。区域创造单元主要指区域从事高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的科技型企业、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从事技术/知识研发工作的组织。

(1)区域中科技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

科技型企业能够以产品为媒介直接与市场相连,而产品的市场价值直接决定了科技成果及产业化的程度和规模,由此确定了科技型企业在知识创造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不仅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包括企业的知识沟通能力和技术资源整合能力。强调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知识资源的筛选、获取、消化吸收和、整合重组和利用的综合能力。

(2)区域中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识输出能力。

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科研人员、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实验设备,在知识创造系统中扮演着知识源和人才输出的角色。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创新、参与成果转化等,具体表现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向企业提供转向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以及为区域政府提供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管理决策咨询等。

(3)区域人力资源。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往往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作为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本流动有助于提高知识、信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沟通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并促进人力资本质的提升,从而为区域产业集成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例如,对硅谷的形成和崛起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斯坦福大学,是硅谷高质量科技人才和创业人才的来源地;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园区周边的大学和技术学院每年为园区输送约1.8万名软件人才,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使得班加罗尔能够顺利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

(4)区域知识存量。

知识存量是在特定时间点的知识储备水平,能够反映该地区/组织的知识生产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存量对于地区/组织的知识认知能力、吸收能力和外部知识利用能力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区域知识存量可以从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两方面进行度量,其中知识深度表征该地区的平均技术水平,知识广度反映该地区的知识多样化程度。一般而言,区域知识体系的多样化程度越高,进行跨组织/产业间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就越高。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9

旨在研究创新知识管理的范围,利用知识管理八个过程的概念,识别某一组织环境下知识管理创新的3种类型,验证这些创新成果的效果。考虑组织效益的4个方面:企业竞争力,收入,客户满意度和合作伙伴的满意度。涉及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最后发现,学习型的组织在知识管理方面缺乏创新。

关键词:

知识管理;创新;组织效益

1文献综述

“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首先提出来的,他支持“创新”是“生产函数的变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与动力。是企业家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通过市场获取潜在利润的活动和过程。包括新产品、运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及实现新的组织。知识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布斯特、劳步等提出了八个知识管理过程的概念,局部化,获得性,发展,分享,传播,借贷,存储知识,强调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性,假设经理人了解知识资源依赖于在组织中依赖之处,每个雇员也参与到知识管理之中。知识管理的流程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员工的专业知识,让人们能够合作基于新信息增加新的价值,提取关键数据并对组织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处理。杨俊祥等认为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增值是知识管理的落脚点,知识创新要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体。张军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构建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指出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理论与假设

2.1创新的范围和动机

本文讨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3大类的创新,初步的调研在2010年,为了证明假设能够揭露创新的概念。

2.2假设

知识管理创新的范围和期望的创新结果共同导致了以下3个假说:H1:公司的规模(根据员工人数测算)与知识管理的创新能力呈正相关。H2: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根据公司对社会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的投资)与管理者基于公司竞争力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H3: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与管理者基于公司收益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为了验证这些假说,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测量相关变量的联系。分析采用了结构指标以反应某类概念与实践一致的企业的百分比。受访者评估创新知识管理在组织效率4个方面的影响利用一个5分数量表,其中1是最小的影响,5是最高的影响。数据被用于计算数),集中趋势(加权算术平均数),离差(标准偏差),峰度,偏度(皮尔森系数)。

2.3数据

数据来自于分层抽样的包括608个随机选择的企业,其中代表了不同的企业类型(制造企业、服务提供商、贸易公司以及大中小不同类型)。为了验证假说:公司的规模和行业也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之前有一些研究认为大公司和小公司在创新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别,那是以创新解决的质量和她们贡献的重要性来衡量,一些研究者认为,小的创新公司得到的竞争优势与大的创新公司得到的优势五大差别,研究中产品企业占(44.4%),贸易企业(27,9%),服务组织企业(27.6%),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20.7%),中型企业(25.3%),小型企业(25%),极小型企业(28.9%)。

3研究设计

3.1研究组织的创新

知识管理水平仅有24.3的企业追求知识管理实践,11.3%的企业计划建立和适合框架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创新活动(当前的预期的创新项目关于知识管理)和公司规模之间的联系表明,这些变量之间的统计相关性,证实了假设1,卡方检验是25.399,渐近意义(双侧)的值α不超过0.05。这一结果使得拒绝零假设。随着公司员工数量的增加,要求引进知识管理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增加。表1显示了员工数量与公司知识创新与否的反应分布。t等于0.156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3.2引进创新的动机

如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宣布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框架,深入挖掘其原因,首先使他们采取这些做法的并不是指定一个单一的理由。超过40%的报告认为他们希望更高的创新(45%),与客户更好的合作(42.%)、更强的竞争地位(41%)和更大的灵活性(40%)。还有一些不期望员工的发展(38%),和更高的利润(35.5%)。改进的营销活动对于知识管理是最不重要的原因,(31%)。谈到行业差异,服务公司强调知识管理和更好的合作与客户(54.5%)之间的连接。贸易公司专注于更高的利润(45.1%),而生产商期望更强大的竞争地位(44.8%)和更有效的营销活动(37.9%)。在分析公司规模的结果时,没有一个类别的受访者提出溢价的灵活性。微型公司没有意识到较强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时间的关键性(15.6%),利润和与客户良好的关系被认为是最大的动机(46.7%),尽管好得客户关系被小型公司认为是最重要的(42.9%),其次是被中型公司认为重要(42.3%)。小公司把员工的发展作为接受知识管理的合理理由(42.6%),而中大公司把更强的竞争力作为理由(50%),公司的期望与他们每个阶段的发展联系,与一般障碍和威胁公司规模有关。

3.3创新的三个维度

从知识管理创新的三大类,社会创新似乎是追求最频繁。几乎60%的受访者提到他们。提到组织和技术创新的管理人员的数量是相同的(分别为46.5%和44.8%)。社会创新在所有创新有最大范围。然而,更多的管理者赞同的更大范围的技术创新(29.6%)比社会创新(27.4%),这似乎与他们的感知的相关性不一致。这一发现可能是有大众的观点引起的,技术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这证明更重视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制造商和服务企业的趋势是最强的。

3.4知识管理过程

超过一半的受访公司认为实施创新有三个知识管理过程:获取,利用和共享。绝对较少公司选择创新开发和创造知识(31.7%),存储(24.8%),传播(21.3%)和本地化(14.3%)。至于创新的结果和投资水平的范围,管理者优先考虑知识的本地化。27%认为知识本地化的过程是广泛和复杂的,和22.2%认为最昂贵。这个行业似乎并不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管理领域。

4结论

在中国市场进行的研究通常集中在组织创新本身或知识管理的范围。研究很少把这两个问题合并分析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创新。研究人员应该使用工具,从而更精确的测量知识管理创新的影响。他们还需要为竞争力水平的精确计算设计工具,这可能结合相对盈利能力和成本水平,市场份额,产品的差异化,公司的信誉,和买家的忠诚度。固定样本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产生特别有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2]侍文庚,蒋天颖.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能力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62-72.

[3]杨俊祥,和金生.知识管理内部驱动力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02):258-265.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篇10

关键词: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创新绩效

中国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5-0412-06

企业社会资本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地构建社会资本网络,以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许多学者相信知识转移在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但极少有研究进行实证结果分析。我国转型经济正式制度缺乏的特点也导致了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等)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资本”为企业构建网络并利用网络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企业也通过知识转移得到知识和经验,丰富了企业创新所需的稀缺资源,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于是,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转移是否对创新绩效有影响?它们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主要研究知识转移如何在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为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研究思路或分析工具始于社会学研究,后经诸多社会科学家共同努力,现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并极大地扩展和推动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nahapiet&Ghoshal(1998)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三个维度,这个划分也成为后续社会资本量化研究的主流分类依据。知识转移是当下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Szulanski(1996)就将知识转移定义为“知识源”同“接收方”在组织内部或组织间的知识交换过程。综合上述理论,本文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并分别论述它们与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1.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

(1)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与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结构维度是指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体间的联系的方式和结构特征,其测量主要采用网络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对象则是网络的联结、网络如何配置以及一些特别的网络型组织。伯特的结构洞理论指出组织特殊的网络位置会为其带来极大的利益,即一个企业与其他两个企业存在联系,而这两个企业间却不存在联系时,这个企业就拥有了结构洞,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异质性的知识,从而形成竞争优势。这就意味着拥有高强度和高密度网络联结的企业更容易进行知识转移,在同样条件下,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知识转移进行得顺畅与否)与其所关联企业的数目成正比。因此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开发和获取新知识的程度受嵌入到这些关系中社会资本数量的制约,社会资本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深度、广度和效率有着提升的作用。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网络互动)为知识转移提供了平台,从而促进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成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与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关系维度是指通过交易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是衡量这种行为的标准化维度,包括存在于关系中的信任、规范、认可、隐私等属性。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进行研究,首要关注的就是信任,信任是企业的一种关键资源,产生于“关系”(相互的联系),同时关系程度又反过来影响信任程度。信任使知识转移的双方有意愿进行知识的共享,使企业双方确保共享的知识能够成功地转移,不会产生挪用或外泄现象,有助于知识转移的最终完成。由此可知,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信任水平成正比,而信任水平有助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成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企业社会资本认知维度与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认知维度是指关系双方通过共同的认知(一般指通用的语言、编码等)进行沟通的通用的系统资源,为关系双方提供共同的意见、理解和秩序。adler&Kwon(2002)在对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的分析中提到,置于这种关系中的双方,不是将单个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而是把关系各方共同的目标或者任务放在第一位,体现出了这种关系的一致性。关系各方对任务目标和过程能够保持相互的赞同和理解,体现出了这种关系各方的共同愿景。这种共同愿景在关系成员的合作交流产生误解的时候,能够促进交流、化解误会。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能够使关联企业双方减少误会并沟通顺畅,从而促进高频度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网络中如果关系双方个体能够共享双方的语言,则双方可以更加顺畅地进行交互活动。同样,企业间如果具有共享的语言平台,同样可以促进企业间知识信息的交流获取。所以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知识转移是有着推动作用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3: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多数研究显示:企业通过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部网络的交流,促进技术知识从外部向企业流入和在企业内部的吸收和流动,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

在nahapiet&Ghoshal研究的基础上,tsai&Ghoshal(1998)在对公司内部部门企业社会资本的三维度与知识转移、产品创新的关系的定量研究后,得出了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交互作用)和关系维度(信任)影响部门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绩效的结论。Yli-Renko等(2001)发现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通过与核心客户间的知识转移变得容易,正是这些知识的获取推动了新创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绩效的提升。maurer等(2011)实证研究了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得出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关联的结论。国内研究中,张方华(2004)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企业的信息、知识和资金获取来实现的。韦影(2005)则提出了企业社会资本三个维度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而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框架模型,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量研究。所以,通过社会资本获得所需资源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4: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5: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6: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

企业创新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技术活动。杜德克就提出企业创新过程本质上就是利用现有知识产生新的知识,这种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企业内外部知识的识别、获取和整合的过程。因此,企业创新也是知识转移和形成的过程,同时组织间有效地知识转移能够提高组织价值。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往往牵涉多个领域,单个企业不可能从其组织自身获取创新所需的全部知识资源,而知识的转移和交换则成为解决企业创新资源匮乏的重要方法。

知识转移对创新成果和过程都起着作用,体现在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推动创新成果的产生,因为它促进了专业知识资源的集成和组合。Cavusgil等(2003)验证了隐性知识转移对创新的作用,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关系、合作经验、隐性知识转移等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显著相关。Cassiman&Veugelers(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团队与关系组织间进行频繁的知识转移对提升组织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通过知识转移在外部获得的知识比内部获得的知识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更强的作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果企业能够从外界获取多样化的技术知识,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7: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合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三组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8:知识转移在企业社会资本作用于创新绩效的途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二、研究方法

1.样本和数据收集程序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特点,同时为了保证问卷数据的效果,笔者采取了多种方式收集问卷数据。首先,依托学校的便利资源,向所在高校的mBa和emBa班的学员发放问卷,学员大多为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填写质量。其次,将问卷发放给各地的同学,让他们在各自企业中帮忙收集问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地域、企业性质和产业性质的多样化,避免了问卷数据的局限性。最后,通过在专业市场调查公司的同学,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帮助发放问卷,提高了问卷的回收率。这样,共收到问卷226份,其中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91%)。从被调查企业规模来看,50人以下的有26家(12.6%)、50~150人的有18家(8.7%)、151~300人的有23家(11.2%)、300人以上的有139家(67·5%),可见样本企业的抽样分布较广,达到统计研究的基本要求。从被调查者在企业的职位来看,董事长或总经理5人(2.5%)、高层管理人员11人(5.3%)、中层管理人员117人(56·8%)、其他73人(35.4%),被调查者65%以上为中高级以上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最后为了保证问卷结果的严谨性,对研究的被试对象进一步地进行筛选,选取企业中研发或创新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的填答问卷,最终采纳问卷186份。

2.变量的测量

本文涉及的变量为解释变量(企业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以及中介变量(知识转移)。本文对变量的测量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基于前人大量相关研究,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次使用验证的成熟量表,总结出本文使用的量表。

企业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的测量如下:结构维度参考了Szulanski(1996)、Yli-Renko(2001)、inkpen&tsang(2005)等开发的量表,包含“我们与关联企业相互间沟通频繁;我们经常派遣一些人员到关联企业学习”等9个项目。关系维度参考了adler&Kwon(2002)、maurer(2011)等开发的量表,包含“我们信赖关联企业可以顺利地履行他们的责任;我们信赖关联企业可以专业地开展他们的工作”等7个项目。认知维度参考了tsai&Ghoshal(1998)[4]、Gulati(2000)等开发的量表,包含“我们与关联企业有较为一致的战略目标;我们与关联企业通过共同语言和知识实现有效沟通”等4个项目。

知识转移的测量参考了maurer等(2011)Ⅲ的量表,包含“我们从关联企业那里得到很多新的或重要的知识;我们从关联企业那里学习到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同关联企业的合作提高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技能”等5个项目,要求被调查者根据企业近两年的状况来回答。

创新绩效的测量参考了Cooke&Clifton(2003)、张方华(2004)的量表,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包含5个项目的量表:新产品开发的数量、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创新产品的成功率、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总额比重、申请专利数情况,并要求被调查者根据企业情况如实填写。

3.研究方法

对问卷回收数据,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forwindows20.0版和amoS20.0版:SpSS20.0统计软件主要对假设模型中各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因子分析;amoS20.0软件则对各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和相关假设进行检验。

三、研究结果

1.测量模型检验

本文在对大量中外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在提取相关研究测量的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笔者还多次与部分调查对象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研究设计进行探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研究框架和数据测量上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但为了保证本文的科学严谨性,还要对题项进行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在对所有变量进行探索式因子分析中,30个题项代表了5个因子,解释了总变量的73.5%。所有变量的Cronbach's系数都大于0.70。其中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0.837、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0.923、企业社会资本认知维度0.827、知识转移0.813、创新绩效0.851,显示出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因此问卷设计题项可以全部保留。整体结构方程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标如下:χ2(3)=8.137,p

表l显示了本研究所有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所有变量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中,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与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r=0.563),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知识转移也显著正相关(r=0.582),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与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r=0.527)。类似地,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与创新绩效也显著相关(r=0.471,r=0.456,r=0.429)。最后,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r=0.456)。

2.结构模型以及假设的验证

为了对本文的假设进行验证,利用amoS20.0软件,使用结构方程(最大化似然估计)法来检验。为了获得最佳匹配模型,把相关数据分别代入完全中介模型和部分中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在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完全中介模型中,企业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通过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间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部分中介模型是在完全中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企业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对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路径。完全中介模型中y2/df、GFi和RmSea三项指标(分别为9.618、0.734、0.087)均不符合检验标准;而部分中介模型中y2(3)=8.264,p

表2显示了部分中介模型各路径的参数拟合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8个假设均得到了证明。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知识转移正相关(β=0.363,ρ

四、结论和讨论

1.研究结论

本文将知识转移作为中介变量,作用于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相关理论模型,通过对样本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知识转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结论。该结论具体分为三个方面:①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创新具有推动作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②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通过影响知识转移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③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的影响。

从对模型各因素的分析结果来看,企业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相关作用。本文的核心假设——知识转移在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也得到了证明。

2.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