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十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十篇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4:29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选择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

校企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开发创新的行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了使高新技术的开发迅速实现产业化并减少风险,许多大型企业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普遍采用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知识资源优势互补性合作等多种研究开发形式。在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期,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虽然历史短,但经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与大量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

二、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把校企合作模式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层次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二是中层次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一科研一开发”三位一体。目前,我国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寻求教育合作伙伴,而较少有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体现“双赢”的合作形式。特别是从企业方面分析,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使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的投资,使校企合作陷于有“合”无“作”的状态。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很早就致力于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还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人力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发展起到了现实可行的借鉴作用。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

四、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校企合作创新模式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即创新活动是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共同进行的,这些主体可能是在不同的企业与高校,也可能是企业与科研机构等的结合。创新一般都是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校企合作创新的各个主体一般都是在该创新领域居于较强优势的地位,在领域的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或资金、物质等方面的优势。合作的各个主体往往是相互利用对方的优势,以使创新更容易成功,取得良好的效益。校企合作创新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校企合作创新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资金与技术的合作,也有人员交流及财富的流动。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合同创新式、项目合伙创新式、基地创新式、基金合作式及研究公司合作式等。这些不同的合作形式决定了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适用性。在校企合作创新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各种创新形式的优劣势,选择那些成本最低、但效果最好的合作形式。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对创新的预期效益和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必要时还应该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评估。要处理好校企合作创新的管理,它包括创新前的决策计划、创新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创新成果实施的使用管理等几个方面。创新前的决策和计划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创新项目、时机和伙伴,做好成本和费用的估算;创新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对创新的进度及创新成果与创新目标的契合度进行控制,确保创新按照创新合作双方的要求进行;创新成果形成后的管理则是对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进行的管理,一项创新是否成功,最终还要看其商业化应用是否取得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2

一、在教育对象上可以形成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教育对象上有一个共同的教育对象,那就是青少年学生。从学校的角度讲,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九年的培养,要让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扎实的基础、良好的品行,成为具备较好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生为父母要尽可能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真实、快乐的生活,长大后在社会的各种洪流中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并且能够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幸福。从社会教育的作用来看,良好的社会教育能够助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教育对象,形成合力,一起向青少年学生施教,教育效果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二、在教育方法上可以形成合力

教育要想有效果,必须采用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法。面对青少年学生,学校、家庭、社会都可以采用的教育方法必须是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心理特性的方法。一般来讲,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像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都是可以达到教育效果的,而且这些方法对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都很适用。另外,以图像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像演示法、参观法、榜样示范法对青少年学生都有效果。还有以情感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和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育方法都会在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不论是何种教育方法,要想对青少年学生起作用,还是要以青少年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施教过程中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最终形成青少年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满足社会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来讲,具有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意义。

三、在教育形式上可以形成合力

在教育形式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合力,学校首先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非常明确,这一点学校必须认识到位,作为学校要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动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其次是家庭方面。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家长要认识清楚自己作为学生第一任教师的重要角色,在沟通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配合学校,主动参加学校组织和开展的各种活动,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学校教育工作者一道教育引导孩子形成良好品德,养成良好习惯,最终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最后是社会方面。学校所在地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等要主动走进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和组织有意义的社区教育活动对学生开展教育。像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知识讲座、交通安全教育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责任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感恩意识的目的。在教育形式上形成教育合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o密保持联系,利用教育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节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接受各种教育。如让学生参加植树造林、清明扫墓、儿童节、禁毒宣传日、建党节、爱国卫生运动、全国公祭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四、在教育内容上可以形成合力

当前,要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内容上的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我们要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育各个领域,这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全面落实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才能有成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一定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等三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通过三方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这个难得的契机,由学校领头,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主动开展系列活动,将学校教育的成果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得到积极的巩固。相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的过程中,一定会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3

关键词:榜样教育;立体模式;情感模式;网络模式;偶像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26-04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道德进步的终极目标,这个价值论原则,预置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道德榜样具有标志性和导向性作用。在传统的榜样教育实践活动中,在“贵师重傅”教育理念中,孕育了以教育者为唯一主体的单纯的传授模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难以共融,在新时期遭遇困境。人物树立模式与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不协调;单一的灌输式与多样性的学习渠道格格不入;政治说教模式与人的多样性需求不适应。面对此困境,榜样教育模式理应与时俱进,不断改变和丰富,然而实践中榜样教育依然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致使榜样教育呈现效应递减的趋势。时代的变迁,人的独立性、自主性的高扬需要人们对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再定位和再思考。因此,从榜样教育的立体模式、情感模式、网络模式和偶像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成为必要。

一、榜样教育的立体模式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对人的本质作了如下概括:“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由此,作为人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要受到立体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而在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活动中,学校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它在整个榜样教育体系中起着主体性作用;社会是整个榜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家庭则是学校和社会榜样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在榜样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校和社会在榜样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榜样教育保证了对榜样行为事迹和精神品质最大程度上的宣传,实现了对民众最广泛、最深远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和净化社会风气奠定基础。学校榜样教育利用社会提供的大量教育素材,实现了与社会榜样教育的相互补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榜样。然而我国学校传统榜样教育由于过于强调和突出教师的权威作用,采用直接灌输和政治说教方式,在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果。

随着个体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个体不再迷信和依赖权威的力量甚至开始对权威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这无形中就为家庭榜样教育开辟了空间。家庭作为学校和社会榜样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其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在榜样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是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孕育和萌芽的重要场所。而作为子女最亲近的、最可信赖的人——父母是孩子无法选择的第一任教师,在子女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当其冲地成为子女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但父母“榜样”毕竟是社会形象的一种折射,存在着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父母“好榜样”可以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创造条件;反之,将导致子女滑向反面。

面对着家庭、社会、学校榜样教育孤军奋战、各自为政的缺陷,只有建立学校、社会、家庭通力合作的榜样教育立体模式,才能保证对个体进行全方位的价值引导。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榜样教育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发展生态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此理论指出,人类发展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等因素对于个体行为,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只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个体才能获得发展。受这一理论的启示,要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榜样教育立体模式,就要在尊重各自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三者整体合作的优势,从而实现最优效果。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4

关键词:课程领导;国家课程校本化;忠实执行;适度调适;鼓励创生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2-0053-0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施与管理由原来高度集中统一向权力下放转变。权力下放也意味着责任分担,地方与学校已不仅是国家课程的管理者与执行者,而且是三级课程创造性实施的规划者、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我校参与了太仓市教育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县域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从课程领导的角度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和实施策略。

一、“课程领导”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系

所谓“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课程建设、实施与管理的组织、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和引导等职能。“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不是概念的简单转换,而是理念的重大转变。“课程领导”更关注和强调课程的愿景、决策、创新、团队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方式,以及课程建设的学术含量和研究含量。它既关注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更突出自下而上的课程建设的自主性和创生性;它是在课程领导理念下重新审视、变革课程管理。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就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反映了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因此,从学校层面解读,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通之处:

(一)理念上强调民主开放

“课程领导”强调民主开放的价值追求,它强调改变执行行政指令的课程管理形式,形成民主创新的课程领导机制;改变依据统一方案实施的课程实施形式,形成自主开放的课程实施形式;改变标准化造人的课堂教学,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改变单一的结果性质量评价方式,形成多元、全面的过程性质量监控机制。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要求教师能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完全改变了传统课程管理“自上而下”的实施途径,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让课程民主从“应然”变为“实然”。

(二)目标上强调适切顺应

“课程领导”的目标是构建满足差异的课程体系,它表达了鲜明的课程主张――课程必须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它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是国家课程,就一定要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标,满足全校学生共同的发展需求;因为要进行校本化的实施,目标的制订又要立足现实,传承学校已有的课程经验并体现学校新的课程实施特色。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上,要求教师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进行课程内容的创新与调适,以增强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三)执行上强调合作协商

在实施方式上,“课程领导”坚持规划的县域统筹与行为主体的个性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县域课程规划的统筹下,在县域与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互动实施过程中,提升县域教育行政和业务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全体教师等多元主体的课程领导力。而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协商也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形式有: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课程专家指导小组成员间的探讨和交流;以上成员对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进行培训等。另外,全体教师结成课程开发合作小团队,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全体参与开展研讨,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创生点进行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分享经验、寻找问题,对既定的国家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不断反思,并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的同时,有效促进教师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专业成长。

因此,“课程领导”对学校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改变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践行课程领导的先进理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行使好课程权利、促进课程改革走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必要选择。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误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逐渐进入学校教育的实践领域,成为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或片面追求“校本”

1.忽视“校本”。忽视“校本”,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因教育行政部门权力滥用或者校长对国家课程认识的偏差,一些学校只强调并要求教师不折不扣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追求大一统和一味的适应。二是某些校长抱着急功近利或者哗众取宠的目的,凭空“制造”或者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本校实际。

2.片面追求“校本”。片面追求“校本”也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没能很好体现国家意志。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必须是在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的这一前提下进行的。有些学校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尚未达标的情况下,盲目追求“校本”,让校本化实施走向了兴趣主义,忽视了课程组织的共同、平衡原则,国家课程的质量变得难以控制。二是没能体现教师的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行政化现象严重,采用的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校本化”被曲解成学校管理者或少数精英组织的一场“运动”,普通教师依旧只是执行者。

(二)片面或肤浅追求“特色”

1.没能体现学校的整体规划。国家课程要在学校中创造性地实施,学校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不能包办代替、取代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有的学校没有系统化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和明确的校本化实施目标,只是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某一特色项目自行设计本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案,把“校本化”实施变成了纯粹的“师本化”实施,缺乏系统意识和质量意识。另外,有的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缺少前瞻性和稳定性。一是固守学校的原有积淀,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发展和创新;二是开发和实施过程比较随意,没有长远意识和逐步积淀、提升的能力。

2.没能体现学生的发展需求。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潜能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有的学校未作前期的需求调查和评估,忽视学生差异,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得不到体现。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还是“应然课程”,而非“实然课程”。

三、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动态的过程,涉及到教材的调整、组织方式的改变、知识内容的拓展等多个方面,我校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关键。

(一)忠实执行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核心词“实施”表示:校本化课程实施首先关注国家课程对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表明了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首先,要落实课程目标。国家课程标准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统一颁发的,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所以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蓝本,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实施,落实课程标准中确定的课程目标。其次,要落实课程内容。要注意课程内容和要求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因此,我校牢牢把握国家课程的内容、结构、课时、目标等的落实,然后根据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灵活化的处理,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二)适度调适

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的时候,面对的是处于具体发展阶段的、具体学校的具体学生,这些学生之间虽然有着某一发展阶段所具有的共同的身体的和心理的特征,但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秉性,有着不同的发展潜能,因而,那些共同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在每个特定教育场景中的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及其所包含的教育意义也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学习潜能有敏锐的感知,在实施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校本化处理,使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三)鼓励创生

所谓“创生”,是指在现有的国家课程框架内进行创造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内容或课程单元。“创生”,最能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科专长,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

1.创生课程资源。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能极大地丰富课程类型,使课程更富有弹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核心资源:教材的创生。教材是核心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进行拓展和创生。以自主学习为生长点,以任务驱动、专题研究的形式来开展综合性学习。让认知方式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体验和快乐。

(2)师生资源的创生。在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权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场所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去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在作选择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资源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也要让学生能够保持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有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的机会。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资源为学生所用。

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经验和差异等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和依据。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有待教师认识、发现、利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好的课程资源。同时,学生的差异性也是一种资源,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此外,师生共同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也是一种资源。师生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中转化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2.创生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群体(包括学习伙伴和教师等)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总和。因为国家课程是基于学科的,实施的重要场所是课堂,因此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创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学习活动的创生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创生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忠实执行、适度调适和鼓励创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三个关键,它们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和不断递进的关系的,我们认为:国家课程校本化首先要基于课标,以“忠实”为基础;而后以“调适”为基本方式;最终以鼓励“创生”为基本价值追求。

School-BasedimplementationofnationalCurriculumintheCurriculum-orientedView

LULi-ling

(ZhuDiwenprimarySchool,taicang215400,China)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5

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思考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德育的管理。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是农村中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1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学校领导不重视,机构不健全

首先,部分校长没有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所谓的“校长只操两份心,检测成绩和资金。其次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项德育计划难以得到落实。农村中学都设有主抓德育的副校长,政教主任,下面是各班的班主任,学校的主要德育管理系统就是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这样单一的管理模式,一般的任课教师虽然名义上有德育的责任,但实际上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班级德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靠班主任一个人来完成。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会、团委等,但是这些组织往往是有名无实,很少组织活动。学校虽然都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但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些计划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1.2德育责任模糊,德育工作者积极性不高

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

另一方面,班主任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挫折。教师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往往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少,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在应试教育和重压之下,个别老师也出现了一些相互拆台的现象,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1.3德育观念陈旧,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高

面对教育形势的变化,农村中学的部分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借奖惩权威,专制压服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德育的实施。还有不少教师缺乏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提升意识,不能主动把握社会道德动态和道德信息,不注重自身道德知识的更新和充实,不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改进提高,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研究,德育能力落后,德育技巧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新要求。

1.4教育网络脱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不到位

表现表现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活动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家庭联系较少,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由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多为“封闭式”,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

2对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问题的思考

2.1加强领导。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加强学校中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组建一支负责任、能力强、办法多的德育工作队伍至关重要。理所当然,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是党、团组织和政教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班主任。因此农村中学要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形成(1)在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由学校中层行政以及班主任为骨干,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2)在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等部门组织下,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工作网络。(3)由班主任全面协调、具体操作,任课教师参与的班级工作网络。在组建德育网络的同时,务必使各科室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并制订相应的考核要求和奖惩条例,形成较为完备和规范的德育管理制度。校长要做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及时提出改进建议;组织教师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以中学督导评估细则中的德育内容为依据,对相关德育工作者进行考核和奖惩。要强化制度导向,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德育成为教育中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的形式,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

2.2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位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在农村中学,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所以明确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的责任,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就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学校要翩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剐,明确班主任的责任,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

同时学校要同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对班主任实行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待遇。学校要建立合理公平的班主任目标考核机制,在班主任完成目标的情况下,提高班主任的津贴待遇。班主任津贴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劳动所得,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可以更好的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让班主任参与班级学校管理,提高班主任的地位。班主任在班级教学管理上要拥有更多的自,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也要有自己的发言权。班主任只有参与管理工作,才容易产生认同心理,增强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才能强化动机,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要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

如果不达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这句人们做熟悉的话就会成为伪善的托辞。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都要以以知识为载体,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要制定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优秀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

2.3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观念的更新,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要做好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针对新形势下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德育研究,对德育研究作出成绩的要给予鼓励和表彰,以此调动广大教师进行德育研究的积极性。

2.4加强联系,积极拓宽农村中学德育途径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在当代农村社会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德育具有综合整体的特点,因此,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要形成合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互相割裂。在三者之闭,学校因为具有大批精通教育规律的专职人员而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不但要搞好学校德育,还要积极指导家庭德育,影响社会德育,从而使三者形成一条连续的“德育之链”。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6

如何在特大规模学校里实现循天理而作、依法理而治、合情理而为呢?这就必须引入教育治理理念。“多元、民主、合作、互动”是教育治理的核心理念和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词。中山市第一中学近两年积极探索教育公共治理与教育服务有机结合的管理形态,以治理理论中的“多元、民主、合作、互动”为核心,在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机制体制上做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管理主体多元化:“解脱”但不“推脱”

中山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先后三次扩大规模,并迁址重建扩建。目前,学校有13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48个教学班,高中部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500多人,在职教职工600余人,是中山市同一校区在校师生人数最多的学校。这样一所特大规模学校,若用传统的理念和方式来管理,校长必然不堪其忙,情感管理流于粗放,极有可能使学校由“学堂”变成“工厂”。那么,如何让校长从繁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呢?笔者以为,只有充分发挥学校每一个中层干部和教职员工的作用,以“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多元化治理格局,才能真正破解管理难题。

(一)构建行行专职专能的多元管理架构。“多元管理”首先表现在学校的管理架构上,就是充分发挥年级部行政管理的作用,让教学、学生处等部门解脱出来,着重在专业引领上下功夫。随着规模的扩张,传统的“校长――各处室――年级――班级”四级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要求,学校于是创设了年级部这样一个管理层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年级部隶属于处室的管理,处室既承担行政管理的职能,又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了规模扩张带来的难题,但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加上年级部和处室因工作不协同等情况,矛盾不断升级。为此,学校大胆推行年级部管理制改革。这意味着年级部与处室是并列合作的关系,副校长双向分管年级部和处室,年级部重在行政管理,集本年级教育教学、师生管理、后勤党支部工作于一身,处室重在专业引领,通过学科组、班主任队伍建设,对年级部教育教学进行整体规划。这一管理形式将校长和处室中层的压力分解到各年级部,既有利于调动各年级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提升师生关注度。

(二)搭建人人各显其能的多元管理平台。“多元管理”的另一个表现是让教师、学生、家长、校友都参与到管理中来,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真正通过参与管理,做到人人当好自己的“官”。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校委会、家委会、校友会、教师组织、学生自治组织等团体,组织引导师生家长校友参与学校管理,搭建起社会性、开放性、共融性的建校、治校、理事平台。大到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小到宿舍、饭堂的管理,从教学改革的推进到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学校都充分做到让师生、家长、校友参与其中,不断推进社会化管理,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提高治理效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治理方式民主化:“放权”与“制衡”并重

“放权”是为了学校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为了学校的各项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从而让学校走上现代学校治理之路。中山市第一中学在人权、财权和物权方面,都尽量做到“放权”与“制衡”并重,让行政人员、教职工充分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同时完善制度,让权力得到“制衡”,以便让学校在充分民主的氛围中实现内涵发展。

(一)“放权”,让治理更加民主。比如,学校日常管理会充分发挥行政中层的作用。学校行政事务重大事项是在充分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校领导酝酿提议,由校长召集并主持校长办公会审议,经集体讨论,由与会成员集体做出决定。学校的重大事务不由校长一人决定,校领导班子包括中层干部都要参与表决,并对自己的表决负责。学校行政会议分为校级行政会议和分线行政会议。校级行政会议着重研究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培训,分线行政会议着重处理教育教学和后勤工作等具体问题。

涉及到人权、财权和物权的诸多行政事务,校长充分放权给各级行政,学校则充分放权给教职工。比如,涉及到学校章程制定及修订、学校发展规划等关系学校发展和教职工权益的重大问题,学校都会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定学校重大方针政策的作用。涉及师生评价、财务预算等其他重要事务,学校会让教职工代表甚至是家长代表、校友代表充分参与其中。2013年学校成为“2014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并获得2014年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为了将此次遴选工作做到公平公正最大化、公开最大化,学校邀请了教育界、媒体界、法律界以及家长、清华校友代表共7人组成“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候选人”推荐评审团,对具有申报资格的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综合测评,择优推荐。又如,学校选拔骨干教师成立学术与师德委员会,负责教师职称初评、学术交流、课程建设等工作。大范围的“放权”,既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民主决策水平,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乃至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公众对学校的满意度。

(二)“制衡”,让治理更加规范。行政事务和部分财权、人权事务下放给行政、教职工代表,为了让“权”用在刀刃上,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制衡”措施。比如,行政中层要定期汇报各项工作,学期前要制订计划、学期中要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学期末要进行工作总结及展示,涉及到财务、人事、评优推选等各方面的工作,学校会通过公告栏和校园网等途径对外公开,接受师生、社会各界的监督。制度保障下的学校治理,更加规范、科学,成效显著。三、学习形式合作化: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当今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团队建设不仅能让每一位成员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对成员自身的专业成长、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过去几年来,在推行教育治理的进程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建立参与、分享式的学习型团队。

(一)合作,形成管理合力。基于行政管理高效便捷的管理型学习团队建设,主要是指以年级部主任为核心的年级管理团队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成长指导团队。年级管理团队实行主任负责制,在年级部主任的领导下,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分管本年级德育、教学、党务等工作,年级管理团队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本年级的管理事务;学生成长指导团队围绕班级管理展开,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共同参与。

(二)合作,促成抱团发展。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术型学习团队建设,指以教学研究为核心的学科组团队和以日常备课为核心的备课组团队,还有以教学改革探索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团队。学科组团队着重课堂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通过课堂展示、听评课、教研等形式,达到提升课堂效率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备课组团队着眼于日常教学常规,通过日常备课、研课的形式,让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团队是在学校的积极引导下,由教师自发组建的围绕教学改革某一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团队。过去两年,学校鼓励各年级部、学科组、备课组、班级和参与教改的教师群,以团队的形式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也以学习型团队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申报学习型团队,并通过宣传报道等形式构建合作共赢的团队文化。

(三)合作,熔铸学校文化。在学生群体中,学习型团队建设同样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完全中学,分初中部、高中部。其中初中部自2012年以来就开始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打破“排排坐”的固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三五成群的小组合作形式。三年来,课堂上的小组互助文化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每一位学生,并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高中部学生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自主合作的文化氛围。除课堂积极打造小组互助团队文化外,学校也积极引导学生建设以宿舍为单位的学生成长生活团队,通过宿舍雅文化构建团队建设的氛围,通过文明宿舍评比等多种形式,让合作互助的成长理念和携手共进的文化深入人心。

四、交流互动常态化,变“一言堂”为“众议院”

广开言路,让互动常态化是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机制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互动”主要反映在学校与五个“群体”之间,即教师群、学生群、家长群、校友群、社会群。目前,学校主要通过座谈会、校网、邮箱、开放日等方式和五个群体加强互动。

(一)常态化的民意收纳机制,让师生为学校走向善治发出好声音。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建议和反馈意见非常重要。在日常管理中,学校除让教职员工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外,每年都会组织多场教职工座谈会和退休教师座谈会听取老师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教师可随时通过面谈、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校管理层建言献策。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校长和后勤部门开通了信箱,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的形式表达各种诉求或建议。学生权益部参与学生食堂的管理,每月会以回音壁的形式征求学生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主管后勤的副校长。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7

【关键词】大学生家长会家校合作新渠道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47-02

家长会作为一种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在中国中小学阶段的应用较普遍,但大学生家长会作为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形式,尚未推广开来,只有部分高校开设大学生家长会。大学生家长会指由高校组织、同一高等学校或院系的学生家长构成的较为正式的组织。具体而言,在这一组织中,高校与家长主要通过会议形式,就学生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成长和发展,以逐步形成合作参与管理学校的家校合作新模式。

一大学生家长会的内涵

1.大学生家长会的构成与内容

大学生家长会主要由学生家长和相关管理学生工作的老师、辅导员组成,其中家长是构成主体。在一些家长会内部,会设立理事会,推选家长代表作为理事会成员,与学校保持较密切的联系,参与学校管理的相关事宜。

大学生家长会主要参与两个方面的管理:一是学生管理;二是学校管理。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学生管理都是家长会的首要职责和内容,可从两个方向分析:第一个方向,学校到家长的方向,即学校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传达的信息,可细分为三点:入学时,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学校基本情况、办学历史、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培养方案等)和初入学的相关注意事项,有的学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在迎新家长会上还为家长发放了《梦想起航――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手册;学期中,学校主要就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通报,一般是做阶段性的总结,也可能是个别学生有突出的问题需要告知家长;学期或学年末,总结学业成就(如汇报演出、颁发奖学金等),提出下一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或进行就业指导。另外,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情况,会不定期地开展专题型家长会,同家长交流学生某一些方面的情况,如学业情况、思想心理、社交问题、安全问题。第二个方向,家长到学校的方向,家长会就自己子女的事务与学校沟通,提出自己的疑问,了解学生入校学习、生活、培养方案等相关事宜,并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感想。

学校管理是大学生家长会在内容比重上而言较次要的一个方面,但它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学校管理多元化、民主化的重要方面,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全面建设。学校和家长双方就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主要是与学生有直接关系的方面,如住宿条件是否需要改善等。

2.大学生家长会的形式

第一,新生家长会。新生入学时,很多学生家长会送子女入学。很多高校会利用这个机会,由学校或学院组织,在报道注册期间安排一次新生家长会。一般是校方向家长介绍大学学习、生活的情况,办理入学手续,提醒注意事项;有时,新生的辅导员、班主任同家长举办座谈会,以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和性格特点,以便日后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新生家长会旨在让家长了解子女今后学习生活的环境,协助学校帮助学生由高中向大学生活过渡,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新生家长会在各地高校已十分普遍,如去年9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新生报到之际都召开了新生家长会。

第二,生源地家长会。由于很多学生都在异地上的大学,因此在学期中召开家长会受到时间、费用、交通、食宿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生源地召开家长会,则是由学校组织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招生就业部门等“走出去”,将家长会送到学生家长门口,有利于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沟通、互动活动,增强双方的合作关系。例如,去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专业课老师同新洲区十多位学生家长在新洲区教育局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召开了本地区的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家校合作的相关内容。

第三,专题家长会。顾名思义,专题家长会是学校就某个主题召开的家长会,有相对而言主题明显且较为专一的交流内容。受邀的学生家长一般是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部分家长,而非全部家长。专题家长会的内容可以是思想教育、助学政策、课业成绩、就业信息等方面,也可以是学校建设的相关方面。例如,2008年3月底,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组织了一次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会,参会的主要是不及格科目较多、学习成绩较低、延长学制的学生家长。

3.大学生家长会的作用

第一,学生层面。在学生层面,大学生家长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生德育的新渠道。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精神成长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都不可代替的。然而孩子上大学后,同父母的交流沟通变少了,甚至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不需要再听父母的了。但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自律能力不佳,在由高中向大学、由大学向社会的过渡中,容易产生许多问题,而家长却难以察觉。大学生家长会的开展,是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条新渠道,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心理变化,在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施加影响,协助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帮助子女解决问题和困惑,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家长层面。在家长层面,大学生家长会有利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家长与学生共同发展。对学生家长,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家长想参与学校教育,关心子女发展情况而缺乏好的方法和信息渠道;二是家长忽视子女进入大学阶段也需要家长的关心和教育。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生家长会的开展,首先为家长了解子女学习生活情况提供了较畅通的渠道和信息来源;其次纠正了部分家长不重视大学阶段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错误心理;最后,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家长可学习到教育子女科学、合理的方法。这样,架起家长主导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家长能参与学校教育,并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发展。

第三,学校层面。在学校层面,大学生家长会有利于家校合作和全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在现代学校制度中,强调学校向社会开放,学生、家长、社区及其他社会力量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利用大学生家长会这一渠道,家长与学校有组织、较正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探讨学校的发展方向,使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能不只拘泥于专家学者的纸上理论,而是能从与学校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学校工作。这一过程也是家长和学校充分合作的过程。这样既符合现代学校制度的民主化,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开放性的体现。大学生家长会的开展,推进了家校合作,并进一步从高校与家长、学生的关系这一角度完善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全面性。

二大学生家长会存在问题及建议

1.存在问题

大学生家长会尚未普及,发展历史有限,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家长会刚出现不久,发展较慢,尚未普及。大学生家长会目前只有新生家长会开展得比较多,但其他形式的家长会数量十分有限,许多高校还没有注重这方面的建设,很多大学生都不知道有大学生家长会这一组织的存在,许多家长更是在子女受大学教育期间从未参加过家长会。

第二,家长会内容比较片面,形式比较单一,成效不大。目前大学生家长会的内容大多数是关于学生成绩方面的情况,而较少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形式上,绝大多高校仍用传统的家长会组织方式,即类似于课堂教学的方式――家长在会议室听校方讲。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家长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主动沟通与交流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满足。这样,家长和学校的交流方式单一、内容较为单薄、有效交流有限、家长会的成效不大。

第三,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和专门的管理部门,缺少总结和后续跟进工作。大学生家长会的发展刚刚起步,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对此做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更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负责老师;在会议结束后,家长提出的建议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反应的问题往往没有做到后续的跟进,使大学生家长会流于形式而没能产生真正的作用。

2.促进大学生家长会发展的建议

第一,加强理论研究,打好理论基础。大学生家长会作为一个有利于促进家校合作的新渠道,应加强对其的理论研究。研究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切入,扩宽研究视野,扩展理论体系。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切不可只空泛地研究理论或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实践。同时,可关注国外的相关研究,参考借鉴其中的有益因素。

第二,提高大学生家长会的质量,在保质的前提下推广。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家长会的建设,并应具有全局发展的眼光,从发展规划、管理机构、组织内容和形式、总结和反馈、评价和改进等方面提高其质量,积极实验推广,使有益的组织方式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行,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形成优势。

第三,丰富家长会内容,积极探索新的会议形式。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大学生家长会的内容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应关注学生成长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注意对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提出的建议要有可行性。在会议形式上,可积极探索不同的与会形式,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信息时代,可利用网络,设计开放型的主题网页,在网页上设置相关的信息资料;建立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的互动平台,可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开会。

第四,明确负责部门,注重后续工作。高校应在推行大学生家长会这一组织时,做好长期规划,可以将这一工作列为学校发展的常规工作,使其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其他方面相协调,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工作部门主要负责,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在每一次大学生家长会后注重会议内容的总结和上报学校的工作,将会议中家长提出的问题切实解决,提出的建议纳入参考体系中,并做好对家长的反馈工作,使大学生家长会能长足发展。

三结束语

大学生家长会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重要桥梁,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新形式,让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促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家校合作值得探索的新渠道。同时,大学生家长会也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上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将大学生家长会这一家校合作新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贾智.当前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开展大学生“家长会”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3):72~73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8

论文摘要:为了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全面展开,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具有必然性,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能够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完善。

高校毕业生是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一批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情况,关系到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使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到千百万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新时期,除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已成必然。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就显得日益紧迫。

一、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将要经历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市场发育过程。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完善和运作过程中,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独特的位置和作用等等,高校无可置疑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它应该以高校为主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同于一般劳动力市场。一般劳动力市场中,各种人才以随机分散的形式进入市场流动,呈现出个体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在短时间内要完成数以百万计的高层次人才的整体流动,具有群体性、时效性、层次性等特点。其流动速率之快、流动密度之大,决定了它必须在高校及主管部门精心组织、筹划下,才能实现毕业生充分合理的就业、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及维护社会的稳定。而其它人才市场的工作容量和机构的职能都无法接受、容纳如此大规模、高密度、高速率的人才流动。

2.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权威性高、可信度高,能够最充分的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理权益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校是收集、就业或招聘信息的最便捷可信的渠道,是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最直接的体现者,建立以它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而且,高校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是用人单位的最佳人、是毕业生最可靠的介绍人。毕业生个人需要和用人单位的要求都是多方面的,需要一个介绍、推荐和指导的可靠中介,高校正适合充当这个角色。毕业生的情况高校应该最了解,且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任何一所高校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力推销自己的毕业生,因而高校会尽力为毕业生争取就业机会和合理权益,是毕业生最可靠的介绍人;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在用人单位中的良好信誉和在市场中建立广泛的供求关系,高校必然也尽力维护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为它们提供最适合的人才和最好的服务。而且,从长远来说,它会根据市场的反馈,加快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都是有利的。

3.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针对性强、效率高、履约率高,能够避免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

在一般的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中,针对性并不强。有些单位为了扩大名气而来;有些已内定,只是为了摆平内部矛盾打打幌子而已;有的受到主办市场之托,来助其撑撑台面等等,不一而论。毕业生们当然搞不清楚这种种内幕,为找一份好工作东奔西跑,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同时有一些已不具资格的定向生、委培生、已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等等也会混入其中,影响市场有序性。有的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张罗,很多学生整个大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工作上,四年级的课程形同虚设。这对于保证教育质量也是非常不利的。而在高校组织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都是慕名而来,招聘方与应聘方目的明确,学校还可以给毕业生以合情合理的指导,三方可现场签约,签约后即具有法律效率,因而签约率高、履约率高。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学生时间、金钱、精力的浪费,又可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避免学生盲目签约、任意违约。

4.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有形式

由于高校组织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营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竞争、增强高校的竞争力等等优点,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校对学生就业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经常性的从事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各用人单位都到高校去招聘毕业生,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其它的人才市场一般办理社会人员、在职人员的流动,很少也很难办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事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着辅、补充性的作用。毕业生就业市场由高校主办,实际上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有形式。国外市场经济国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对我国培育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借鉴作用。

二、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这几年来,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各高校、主管部委及省市均在一些高校进行了人才市场的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高校的就业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够成熟、完善。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规范形式、形成制度、拓宽渠道、改进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1.改进工作方式:由消极被动转为积极主动

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只是坐守“人才”,守株待兔式的接受用人单位的咨询、招聘,惯例式组织几场人才交流会,缺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要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就必须要面向社会,由消极被动转为积极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广泛收集信息,从而较广泛的了解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情况,开拓性的开展工作。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收集信息:(1)主动出击,参加全国、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会;(2)汇总当年全部毕业生的来源、专业、学历层次、综合测评成绩、奖惩情况、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科研能力、择业心理趋向、爱好、特长等情况,编制毕业生登记表,并随函寄发到用人单位,介绍学校、生源情况,了解需求信息;(3)组织在校生在社会实践、实习中,调查、了解社会需求;(4)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座谈并热情接待用人单位的来访;(5)与已毕业的学生建立稳定的联系,进行追踪调查。

2.充实工作内容:由片面服务转向全面服务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主要提供信息咨询、政策指导方面的服务,工作内容比较片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除了提供政策指导、信息咨询外,还要提供全面的服务: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开展就业指导课,提供就业思想指导和心理辅导,进行毕业生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人格类型、生活的适应性、承受挫折的能力等方面的测定和系统分析,给毕业生提供岗位参考,汇总当年毕业生的生源情况、编制毕业生登记表,邀请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与毕业生座谈,举办模拟招聘会提高学生求职技巧、应聘技能,在媒体上就业广告或就业信息等等。

3.扩大市场空间:从有形市场为主转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重

有形市场是指在有限的时间里,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高校单独或联合举办的供需见面会和双向选择活动是其基本形式。这样的市场由学校具体筹划和组织,用人单位到学校固定场所与毕业生本人直接见面,短时间内即可收到成效,又节约人、财、物力,因而直到目前为止都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要形式。

无形市场是指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21世纪是信息社会,无形市场建设好了,有形市场才会更加繁荣,没有无形市场,就称不上大市场,就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就业市场。由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短、任务重,信息就成了提高就业市场效率的关键因素。加快就业咨询和信息服务的信息库和网络化建设,可以降低学生择业和用人单位搜索人才的成本,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高校要特别重视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要完善1998底年开通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还要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互联网络,在网上互通信息,甚至在网上签订协议。同时,可以根据网络信息进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人才需求预测、就业形势分析等,充分发挥网络的快速、准确、高效、多功能的优势。加强建设和开发无形市场,延伸了就业的空间,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代化,使人才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充分使用。

当然,有形市场比较直观,互动性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现场指导、灵活服务,这些又是无形市场所难以比拟的。而且,在短时期内,无形市场不可能成熟到完全替代有形市场的地位。所以,我们应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扩展工作时间:从阶段性工作到全程式服务

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举行的人才交流会一般集中在这两个时间段:每年的12月至元月(四年级上学期末),3月至5月(四年级下学期初中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工作因而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时段及其前后。由于高等教育市场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一次性就业率大大降低,很多高校的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50%左右。这意味着将近一半的学生在毕业后还要继续在就业市场徘徊。因而,高校就业市场不能只是处理好了交流会高峰时的事务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在平时也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开展细致周到的服务,使其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当然这需要与上文所述三方面的建设相配套,工作内容的丰富、工作方式的转变、市场空间的扩大,都会促使就业市场的工作时间分布的常规化。比如,可以在交流会高峰之外的时间安排这些工作:在三年级下学期之末或四年级上学期之初可以安排就业指导课、编制毕业生登记表并输入网络、举办模拟就业会场,常年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服务,在交流会高峰之后举办一些小型的人才见面会,跟踪服务未就业毕业生等等,采取种种措施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5.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9

论文摘要:为了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全面展开,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具有必然性,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能够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完善。

高校毕业生是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一批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情况,关系到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使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到千百万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新时期,除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已成必然。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就显得日益紧迫。

一、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将要经历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市场发育过程。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完善和运作过程中,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独特的位置和作用等等,高校无可置疑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它应该以高校为主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同于一般劳动力市场。一般劳动力市场中,各种人才以随机分散的形式进入市场流动,呈现出个体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在短时间内要完成数以百万计的高层次人才的整体流动,具有群体性、时效性、层次性等特点。其流动速率之快、流动密度之大,决定了它必须在高校及主管部门精心组织、筹划下,才能实现毕业生充分合理的就业、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及维护社会的稳定。而其它人才市场的工作容量和机构的职能都无法接受、容纳如此大规模、高密度、高速率的人才流动。

2.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权威性高、可信度高,能够最充分的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理权益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校是收集、就业或招聘信息的最便捷可信的渠道,是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最直接的体现者,建立以它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而且,高校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是用人单位的最佳人、是毕业生最可靠的介绍人。毕业生个人需要和用人单位的要求都是多方面的,需要一个介绍、推荐和指导的可靠中介,高校正适合充当这个角色。毕业生的情况高校应该最了解,且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任何一所高校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力推销自己的毕业生,因而高校会尽力为毕业生争取就业机会和合理权益,是毕业生最可靠的介绍人;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在用人单位中的良好信誉和在市场中建立广泛的供求关系,高校必然也尽力维护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为它们提供最适合的人才和最好的服务。而且,从长远来说,它会根据市场的反馈,加快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都是有利的。

3.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针对性强、效率高、履约率高,能够避免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

在一般的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中,针对性并不强。有些单位为了扩大名气而来;有些已内定,只是为了摆平内部矛盾打打幌子而已;有的受到主办市场之托,来助其撑撑台面等等,不一而论。毕业生们当然搞不清楚这种种内幕,为找一份好工作东奔西跑,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同时有一些已不具资格的定向生、委培生、已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等等也会混入其中,影响市场有序性。有的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张罗,很多学生整个大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工作上,四年级的课程形同虚设。这对于保证教育质量也是非常不利的。而在高校组织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都是慕名而来,招聘方与应聘方目的明确,学校还可以给毕业生以合情合理的指导,三方可现场签约,签约后即具有法律效率,因而签约率高、履约率高。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学生时间、金钱、精力的浪费,又可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避免学生盲目签约、任意违约。

4.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有形式

由于高校组织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营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竞争、增强高校的竞争力等等优点,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校对学生就业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经常性的从事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各用人单位都到高校去招聘毕业生,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其它的人才市场一般办理社会人员、在职人员的流动,很少也很难办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事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着辅助性、补充性的作用。毕业生就业市场由高校主办,实际上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有形式。国外市场经济国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对我国培育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借鉴作用。

二、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这几年来,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各高校、主管部委及省市均在一些高校进行了人才市场的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高校的就业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够成熟、完善。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规范形式、形成制度、拓宽渠道、改进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1.改进工作方式:由消极被动转为积极主动

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只是坐守“人才”,守株待兔式的接受用人单位的咨询、招聘,惯例式组织几场人才交流会,缺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要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就必须要面向社会,由消极被动转为积极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广泛收集信息,从而较广泛的了解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情况,开拓性的开展工作。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收集信息:(1)主动出击,参加全国、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会;(2)汇总当年全部毕业生的来源、专业、学历层次、综合测评成绩、奖惩情况、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科研能力、择业心理趋向、爱好、特长等情况,编制毕业生登记表,并随函寄发到用人单位,介绍学校、生源情况,了解需求信息;(3)组织在校生在社会实践、实习中,调查、了解社会需求;(4)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座谈并热情接待用人单位的来访;(5)与已毕业的学生建立稳定的联系,进行追踪调查。

2.充实工作内容:由片面服务转向全面服务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主要提供信息咨询、政策指导方面的服务,工作内容比较片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除了提供政策指导、信息咨询外,还要提供全面的服务: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开展就业指导课,提供就业思想指导和心理辅导,进行毕业生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人格类型、生活的适应性、承受挫折的能力等方面的测定和系统分析,给毕业生提供岗位参考,汇总当年毕业生的生源情况、编制毕业生登记表,邀请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与毕业生座谈,举办模拟招聘会提高学生求职技巧、应聘技能,在媒体上就业广告或就业信息等等。

3.扩大市场空间:从有形市场为主转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重

有形市场是指在有限的时间里,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高校单独或联合举办的供需见面会和双向选择活动是其基本形式。这样的市场由学校具体筹划和组织,用人单位到学校固定场所与毕业生本人直接见面,短时间内即可收到成效,又节约人、财、物力,因而直到目前为止都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要形式。

无形市场是指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21世纪是信息社会,无形市场建设好了,有形市场才会更加繁荣,没有无形市场,就称不上大市场,就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就业市场。由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短、任务重,信息就成了提高就业市场效率的关键因素。加快就业咨询和信息服务的信息库和网络化建设,可以降低学生择业和用人单位搜索人才的成本,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高校要特别重视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要完善1998底年开通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还要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互联网络,在网上互通信息,甚至在网上签订协议。同时,可以根据网络信息进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人才需求预测、就业形势分析等,充分发挥网络的快速、准确、高效、多功能的优势。加强建设和开发无形市场,延伸了就业的空间,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代化,使人才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充分使用。

当然,有形市场比较直观,互动性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现场指导、灵活服务,这些又是无形市场所难以比拟的。而且,在短时期内,无形市场不可能成熟到完全替代有形市场的地位。所以,我们应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扩展工作时间:从阶段性工作到全程式服务

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举行的人才交流会一般集中在这两个时间段:每年的12月至元月(四年级上学期末),3月至5月(四年级下学期初中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工作因而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时段及其前后。由于高等教育市场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一次性就业率大大降低,很多高校的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50%左右。这意味着将近一半的学生在毕业后还要继续在就业市场徘徊。因而,高校就业市场不能只是处理好了交流会高峰时的事务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在平时也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开展细致周到的服务,使其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当然这需要与上文所述三方面的建设相配套,工作内容的丰富、工作方式的转变、市场空间的扩大,都会促使就业市场的工作时间分布的常规化。比如,可以在交流会高峰之外的时间安排这些工作:在三年级下学期之末或四年级上学期之初可以安排就业指导课、编制毕业生登记表并输入网络、举办模拟就业会场,常年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服务,在交流会高峰之后举办一些小型的人才见面会,跟踪服务未就业毕业生等等,采取种种措施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5.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篇10

一、国内外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创业教育”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而后在80年代,我国也逐渐出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2]。1989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对“创业教育”给出正式定义[3],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4]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较为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贯穿小学到研究生整个学习阶段,全国有五百多所的大学开设了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形成“一条龙”的创业教育体系。作为创业教育领域的引导者和领先者,哈佛商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百森学院等不仅将创业教育扩展到两千多个课程,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视,立志于创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自组团队,申请相关的创业种子基金,得到数额不等的创业基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可以模拟注册成立公司[5],指导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培养创业能力。除美国以外,其他发达国家对创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视。德国大学校长会议联合全德雇主协会共同倡导“独立精神”,提出将高等学校作为“创业者的熔炉”,并且提出在随后的五至十年里,每年要有20%到30%的应届毕业生能够进行自主创业。法国举行的如“在中学办企业”、“教中学生办企业”活动,在青少年中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技能[5]。

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课题的成员国之一,相比于其他国家,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1991年,参加了联合国科教文亚太地区组织的“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改革合作项目”;1997年在西安由联合国全委会和国家教委职教联合举办了《小企业创业技能课程开发研讨会》;1999年我国举办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2001年,将创业教育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必修内容;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2003年,将“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确定为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6]。

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和探寻阶段[7]。从理论角度出发,现有的文献研究主要是基于分类的,如高职生创业教育模式探析、地方性综合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探析、论高等专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等[8]。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虽然各高校的相关创业教育部门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技能的提高[9-11],但是高校教育服务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各自为政,导致最终取得的效果有限。因此,本文基于高校支撑服务体系的视角,提出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构建全方位服务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

二、构建创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1.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均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针对这一战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进行创业教育,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主要的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坚持科学创新,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2.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更高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是知识创新和产学研以及校企合作的主力军,要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向前发展。因为,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高校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教育整体创新能力,从而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3.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将迎来劳动力供给高峰,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04亿,同时,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自主创业能促进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因此,构建创业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从而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资源整合型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原则

1.从部门职能集中向建立学科发展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和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各高校已经开展了创业教育相关活动,如教务部门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团委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成功企业家论坛、创业经验交流会等,培养和训练学生创业技能,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学生工作就业创业部门加强创业指导,提供创业咨询和指导服务;创业园区提供实践平台,推行创业扶持政策。但是,这些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合力,最终使得创业教育实际效果不佳。因此,开展创业教育要改变传统观念,要从各部门职能集中向建立学科发展,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辅相成,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2.从理论教学向创业实践发展

我国高校目前实行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创业课程理论教育、创业实践活动较少的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含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还应包含创业实践活动。在创业教育环节中不能局限于书面知识的灌输,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在课堂上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创业过程,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创业技能。同时,通过部门协调开展相关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邀请创业教育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直接参与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从中汲取成功经验,为后期的创业奠定理论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创业教育取得实际效果,让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是关键,因此,学校要积极与校外建立各项合作,尤其是要加大创业基地的建设,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创业能力。同时,高校应指派专业老师为创业学生进行相关咨询和指导,在实际创业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创业素质,明确创业目标。

3.从学校主导向社会参与发展

创业教育工程浩大,凭借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它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创业教育应当是一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开放式教育,在这过程中学生和学校要主动参与,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企业等社会各个方面也要积极参与。作为创业教育领跑者的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欧盟高校通过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将四者之间的合力发挥到极致;美国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了高校与社会的作用。相比于国外高校,国内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参与作用,没能在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高校不能充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创业教育资源,使得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效果,这三者之间没有形成较好的合作方式。因此,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作为主体,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的合作,共同参与,促进创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构建资源整合型创业教育模式的路径

1.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依托――教务部门

创业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以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依托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创业教育理论的普及。高校的教务部门要“立标准、强课程”以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创业教育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教育,包含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方面,而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是不完善的,只是将对其中某个领域知识进行讲授,且所用教材也有待提高。因此,要明确标准,强化课程建设,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四个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向学生传授有关创业的知识,为创业奠定理论基础。在强化课程的同时要改进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创业的能力。

2.以实践平台建设为核心――团委部门

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文化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成为人的行为动力。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创业文化的推动,因此,学校的团委部门要重视创业文化氛围的培养。首先,应将创业教育列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次,要开展相关专项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定期举办创业经验交流座谈会,加大宣传创业教育成果;最后,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调动学生的创业激情,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学生在这种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中,拥有正确的创业观念、创业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业教育活动中,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的创业技能。

3.以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学生工作部门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保障。在国外,创业教育课程大部分是由具有创业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教,但在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不具有实际创业经历。因此,学生工作就创业部门既要强化本校教师的培训,又要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实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专家化。具体来讲,高校首先可以通过对本校老师进行专业培养,以拥有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其次,可以鼓励教师兼职于创业一线,通过实践活动熟悉市场经验,方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学校还可以外聘已经创业成功之士、相关专业人士作为特聘教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4.以扶持机制建设为辅助――创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