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学传承与创新十篇文学传承与创新十篇

文学传承与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5:22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1

关键词:易学;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10-0070-01

没有科学的传承,便谈不上科学的发展,更没有科学创新,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中华文明有一种强健的民族精神,那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阴阳协调,辩证思维,大同理想,崇善尚德。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从不同的视角强调了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发展问题的地位认识。

从词源上讲,“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体。殷商至春秋之时,文与化是单独使用的两个词。“文”的本意是将色彩交错的纹理。“文”的引申意义极广,一指文雅,为君子之修养;二指美善,为道德之标准;三指人文,为文明之义。“化”的本意是指生成化育。《易经》:“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化”的引申意主要指教化。到了战国末年,文与化并出于复句之中。如《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的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则指社会现象,化是指以文明教化世人。至汉,“文”与“化”才合二为一,出现了复合的形式。见于刘向《说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致,然后加诛。”这里说的文化是指与武功相对的文治思想,之后的“文化”多指“文治”。“文化”由二词独用,到二词并出,再到二词复合,它的本意除了“以人文教化”这样一个主体之外,还兼容并包了人的有关伦理、社会等方面的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周易》,被东方国家及民间称之“天书”、“中华国粹”、“国粹绝学”,被西方国家称之“东方圣经”、“变化之书”和“智慧之书”,它是一部关于天、人、地合一的古代社会学著作,是一部含有深邃而奇特的哲学思想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大集成,它雄踞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首,在人类思想史上独具一格,对中华和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千多年来,《周易》始终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周易》一直占据着传统文化的优先地位。如果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经学,那么《周易》则是经学的核心。随着历史的发展,《周易》一书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升华,逐渐由原始的占卜之书脱胎为人文化、哲理化的哲学著作,并对史学、文学、艺术、建筑、科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想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周易》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的一个关键点。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包罗万象的东方智慧,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了对阴阳变易法则的阐发、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探讨,易学原理的理解和总结,并依据对易学原理的理解考察社会乱治、王朝的兴衰、人生的顺逆、做人处世的常规,道德修养的境界、审美的准则以及经国治世的策略。依其所理解的原理考察天文气象、生命和人体功能、地理和物理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以及数学中的演算法则等等。总之,它研究的领域涉及到哲学、宗教、政治、人伦等多方面,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种印迹有些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有关著作中,这是有形可见的,有些以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性情意念的形式沉积在民族群体和每个人的身上,这是无形难见的。

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历史的机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近几十年来,中国易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进入近现代,易学研究的内容和倾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术派别,表现出一些新的特色。有的侧重于对《周易》文本的注释,如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有的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周易》进行研究,如顾颉刚的《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胡朴安《周易古史观》等等;有的还以现代科学论证《周易》的科学性,如薛学潜著《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丁超五著《科学的易》等等,开辟了易学研究的新领域。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生生不息,日新月异,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创新,而这种创新精神正是易学变通、“日新”、革故鼎新等理念的实践性表达。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目的就是追求和谐,追求人类个体的身心和谐,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周易》思想必将对创新型和谐社会的构建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要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改造利用其合理成分,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淘汰有碍进步的文化糟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分析、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大胆扬弃,使之得到当代社会的认同,才谈得上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正处在世界各种文明大碰撞、大变革、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中。在世界各种文化中,唯中西文化具有完整的互斥互补关系,恰成太极之两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哲学与科学哲学,包括数学、科学、都已发生重大转向,许多著名西方有识之士对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的研究兴趣甚至大大超过当代中国学者和科学家,这一切为中西文化对话与会通,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缘。仅从科学与数学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科学迅速崛起,目前,正超越西方近代科学的机械论范式,由构成论和还原论走向整体生成论的自然观和方法论,而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的兴起,则正进一步突破西方主客二分、心物二分的传统认识论框架,从实证主义走向后实证时代,推动经验科学走向实践科学。与此同步,探索整体演变的数学方法应运而生,计算机建模的普遍应用,要求将更多地将形式逻辑,定理证明问题转换为数字算法与数字图像。正如数学家吴文俊所说:“中国古代算术的思想与方法,正好与近代计算机的使用融合无间,也必将因此而重返青春,以另一种崭新面貌在未来的数学发展中重新扮演重要角色。”从更广阔的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的视野来审视,历史已展示出一种太极式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始终不渝的指导思想。我们只有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周易原本》.

[2]《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3]《周易注》.魏,王弼.中华书局.

[4]《梅花易数》.宋,邵康节.九州出版社.

[5]《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赵馥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2

关键词:绿色语文传统语文教学传承创新

长久以来,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绿色语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的具有时代性质的词汇,它弥补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创新,这也使“绿色语文”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绿色语文”的基本涵义

绿色,已经不再仅仅被认为是大自然的颜色,它也被看做精神观念的内在涵养以及人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绿色”带有和谐、欢愉和公平的含义,“绿色语文”的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在绿色的课堂上,学生学起知识来没有压力,自在活泼,老师也没有教学的负担。

对比传统的语文教学,“绿色语文”是一个享受教学的过程,是知识互动、情感融合的大磁场,更是一个博古论今的天地,而不再是单一、乏味、枯燥的课堂。这里既传承、创新传统语文,也诞生现代语文。“绿色”还有可持续的含义,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美好的人生而学。对比传统的应试语文教学,“绿色语文”更加关注的是精神的追求,是一种人文情怀下对人文营养的孵育。“绿色语文”是开放的、互动的,这是一种产生于教材又延伸到心灵的教育。它始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感悟生活、涵养心性,从而更加珍爱美好的生活。它是一种教学方式,但更是一种陶冶。

二、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

1.教学理念落后

中职学校一些语文教师仍然固守知识中心、应试导向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将语文教学的应用性、生活性体现在教学之中,没有突出语文教学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一个没有创新的语文教学环境,必然使中职语文教学失去应有的吸引力、生命力,导致语文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最有效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树立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理念,才能焕发语文教学的活力。

2.内容更新不足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虽然教材在不断更新,一些陈旧的篇章也做了调整,但文学作品的赏析仍然比较少。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学修养,应该适当增加经典作家的美文篇章,并且多引入一些外国的经典文章,这样既与国际接轨,又能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曹雪芹、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时,可将同时代的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引入课堂教学,对比其异同;还可以将一些同题材的外国作品和语文教材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这些差异,学生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之余也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魅力,加强对学生文学、文化底蕴的培养,真正实现“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的目标。

3.课堂不够活跃

一提起传统的语文课堂,马上会让人联想到“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死气沉沉等,方法贫乏,形式单调,缺乏科学指导使学生感到厌倦。这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无形中把语文课堂置于死气沉沉、没有互动的境地。

语文教学应该是不断变化的,不断适应新需要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该总是一个固定的套路。语文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待语文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一味地接受,甚至在课堂上学生都很少提出问题。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条理,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应提倡多种方法并用的语文教学,多进行启发式的、讨论性的教学,实现平等对话,互动教学。

5.教学设备落后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媒体时代,但一些教师并不会使用现代的多媒体设备,仅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授课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学校不仅要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更要鼓励教师掌握适用于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6.教学测评不合理

对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是监督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目前的教学测评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传统语文教学在测评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重视考试的结果,忽略学习的过程;重视卷面的成绩,忽视平时对知识的积累;重视课堂知识讲授,忽视课外的应用延伸等。测评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重要的是检验教师和学生对语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将来就业创业的需要。

三、“绿色语文”对传统语文的继承和发展

开放的“绿色语文”与相对封闭的传统语文教学相比不同的是,“绿色语文”更加注重人文方面的提升,对语文素养更为看重。“绿色语文”对教材里的一些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删繁就简,加入充满时代韵味的热门文章,以课内教学的知识点作为指引,深入挖掘内在含义并做课外性质的延伸。譬如,在学白、杜甫等诗人的诗词时,不仅可以引入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做对比参考,还可以引入现代及当代一些相关题材的作品进行赏析,分析时代的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文学情怀的体现方式,从而更全面、更立体地研究诗人及其作品特点,使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绿色语文”对教材的创新还体现在文章的深层意义一定是正面的,对学生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用开放的视角看待教材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除此之外,还要把语文置于生活的平淡之中,在平平常常的氛围中更容易体会语文对人的巨大影响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语文活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例如,一节创新性质的阅读课程,分别对莫言、余华、张承志等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并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组织学生欣赏国外经典的演讲视频,一起探讨最近的热门事件,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同学、老师,营造一种轻松舒服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更容易体会爱与责任,更加懂得生活。还可以开展一些绿色讲座,将一些美文和经典文章展现给学生,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经典的魅力,陶冶情操。

由此看出,“绿色语文”并不是简单地把语文教学从课内毫无生气地搬到生活中,而是在开阔教学视野的同时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感悟自然,体会生活,让心灵世界得到升华。

四、“绿色语文”的教学重点

1.坚持人文为主

“绿色语文”的选材一定是紧紧围绕着人文精神,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质疑部分的引导,文章可以从两方面准备:一种是认知类,从表达的角度出发;另外一种是侧重审美和情操。“绿色语文”在将上述两方面紧密结合的同时更加侧重后者,用继承和创新的观念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增长才干,既把应学会的知识做到有效认知,又在这样的过程中涵养情操。要带着人文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语文,在回归传统的同时也必须做到合理地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余,都要让学生养成多读好作品的习惯,这不仅有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作用,也对学生今后的审美价值、道德感悟、职业理想、职业情感有着深刻的影响。

2.施以灵活教学

“绿色语文”就是要让语文生活化,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次新的人生之旅。例如,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存之旅,用旅行日记的形式记录旅行的点点滴滴,还可以用当下流行的微视、爱拍进行记录,这样在娱乐的同时让学生对语文有不一样的认识。学生面对的社会生活场景鲜活真实,既不空洞,又有灵气,自然而然地进入活动情境,语文能力训练的实效性非常显著。还可以组织学生登山、看海,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最平和也是最强大的力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饱含着真实的有着强烈情感内容的文章会自然写出。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多角度地审视社会,社会生活也是语文的一部分,学生在社会中锻炼成长,“做中学、做中教”,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发展自己。知识体系非常重要,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感悟更加重要,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不是靠知识能言明的,需要用情感贴合,当知识和感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真谛,体现“绿色语文”教学的魅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情感的关爱。“绿色语文”的教学关键在于关注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依靠语文教学的优势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和道德提升,让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完善自我人格。“绿色语文”对比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讲课忽略体验的方式,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有生活的气息更有时尚的味道,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创新。“绿色语文”教学就是对于生命、情感的教育,是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教育。它的出现为语文教学的创新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师还要继续探索实践,让语文教学永葆活力,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0).

[2]何娅,杨娟.“绿色语文”对封闭性语文教育的超越[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3

关键词:湖南第一师范;景观设计;校园文化[1,2]

0引言

大学校园环境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也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好的大学校园环境能够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师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发展迅速,一个个崭新的校园陆续投入使用运行。新校区景观设计如何传承学校沉淀多年的本有文化,尊重校园环境的生活内涵,塑造新的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环境,将是新校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1设计背景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年轻时期曾在该校的老校区就读,学校因此有了“伟人母校”的美称,当时学校还有徐特立、任弼时等一大批的名人在校任教或者学习,在全国小有名气。湖南第一师范的新校区——东方红校区位于长沙岳麓区东方红镇,位于二环线与三环线之内,北临枫林路,西侧为在建的东方红路,东侧为正在规划建设的麓松路。新校区占地72.7hm2,规划总建筑面积41万m2,建筑总占地面积9.8万m2,绿地率52.5%,水体面积2.5hm2。目前老校区已经改成纪念馆,供学生游人瞻仰,同时东方红新区将取代老校区,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新场所。

2设计原则及理念

2.1设计原则

为了体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范类院校的特点和性质以及湖南的地域特色,本设计着重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创造鲜明的校园形象及景观特色。

2.1.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特有地形及生态环境条件,选定具体的设计手法,使景观和周边环境紧密联系,形成整体。

2.1.2地域性原则。明确景观用途、性质,反映地域特色,突出学院历史文脉和学科特性,营造湖南一师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和文化氛围,将环境育人的设计理念渗透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2.1.3生态性原则。强调校园景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注重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工盲目改造、破坏自然生态。

2.1.4时效性原则。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

2.1.5以人为本原则。在营造校园特色景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并满足使用者实际需要,生态、美观、实用三者兼顾,更好地为校园使用者的工作、学习、交流、休闲及娱乐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

2.2设计理念

将第一师范的发展历史、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与新校区景观设计相结合,让历史人文融入到校园景观,传统理念渗透到空间格局之中。营造特色校园景观环境的同时,反映一师由历史向现代的传承,传统向创新的进步。以“方圆曲直、千载学府、百年师范、山水林园”为设计理念,凸显第一师新校区的景观特色。“方圆曲直”,体现新校区规划的融汇与深远;“千载学府”,体现第一师范历史的渊源与厚重;“百年师范”,体现第一师范治学的传承与创新;“山水林园”,体现新校区环境的山明与水秀。

3设计解读

3.1方圆曲直——景观结构布局

利用景观要素营造出第一师范独特的校园特色,将影响该区域环境景观特色的因素与第一师范的自身特点相结合,力求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当地文化、校园历史相渗透,使新校区在继承本校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形成自身特点。在新校区总体规划及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第一师范东方红校区的总体结构为“一直、两曲、一方、两圆”。

“一直”:校园景观大道。以气势磅礴的主入口中轴线景观体现一师悠久灿烂历史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两曲”:名人湖和学子湖滨水景观。水与建筑、山体有机融合,赋予一师秀美灵动的特质。

“一方”:文、理、实验和科技四个教学楼的中庭在空间上组成一个方形,反映一师惯有的骨气与傲气。

“两圆”:校园内的主环路景观带和环绕校园城市道路景观带组成内外两个圆,体现一师海纳百川、融贯天下的精神。

3.2千载学府——景观大道设计

景观大道位于第一师范入口广场至图书馆处。主轴线的景观设计,体现湖南第一师范百年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入口广场设计开阔、气势,展现学校现代风貌。景观主轴线布置不同排列的石阵,粗糙的石头质感体现学校深厚的历史沉淀。规整而秩序的树阵设计体现第一师范治学严谨的办学理念。图书馆前主题雕塑及喷泉水景为整个主轴线景观核心。

3.3百年师范——教学区中庭景观设计

通过6个教学楼中庭的景观设计,旨在体现第一师范的治学态度,营造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师生学术交流、学术活动提供理想场所,引导科技创新和团队合作,传承一师的历史底蕴,发扬一师人的开拓精神。

将景观设计理念与学院性质、教学楼特点相结合,赋予每个中庭不同的概念并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4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视域;高职院校;珠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53-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要求在校学生必须获得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在信息化技术被重视的同时,很多人似乎忘记了珠算的存在与传承的重要性。很多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将珠算从基础课转为选修课,社会中的鉴定工作减少,有些地方已不存在,珠算类比赛被取代。笔者拟从人们对珠算文化理解偏颇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有何意义,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重视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育与教学。

一、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一)珠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珠算等共计510项。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等运算。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一伟大创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珠算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届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知这一消息,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从事珠算知识普及教学的教师,我感到欢欣和鼓舞。申遗成功意味着珠算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珠算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化时代有了新的价值取向。

二、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的意义

珠算课程既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基础课,又是一门专项计算技能课,开设珠算课是大学生加强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修课程,所以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珠算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珠算人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结果,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对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职院校开展珠算教学活动,既是教学、技能培养和就业的需要,还能以此活动为载体,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动力。高职院校等有关部门当责无旁贷,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二)发挥珠算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珠算课程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包括珠算加减、珠算乘除等训练模块,通过技能训练,以动手操作为基础,调动手、眼、脑协同参与,这种多元化的综合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提高技能学习的信心、积极性,而且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动作协调、连贯,做事认真严谨,反应敏捷,快速高效,准确无误,培养韧性和持久性。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珠算技能训练不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好途径,而且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三)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珠算教育事业,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从1950年起在学校广开珠算课,财经、商业院校和一般中等专业院校也都开设珠算课程。但是,由于珠算教师缺乏专业训练,或缺乏珠算教师,一般教学效果都不够理想。80年代职业教育大发展,凡开设财会、统计及管理专业的学校均开设了珠算课,这些学校为了使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珠算在内。同时,为适应社会对珠算的迫切需求,广泛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不拘形式的珠算教育,专门教授珠算的珠算培训中心、训练班也应运而生。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的理论及文化内涵被忽略和淡化,珠算运算技能逐渐被替代。珠算课程在各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处于可有可无地位,有些学校把珠算课程列为选修课,甚至不列入教学计划之中;社会中的珠算鉴定工作也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不复存在;珠算比赛活动被珠心算所取代,参与对象是儿童,而面向社会或高职院校的珠算比赛基本被冷却。很多人认为,在信息化时代,珠算的计算功能完全被计算机所取代,算盘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少,认为珠算没有存在的必要。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珠算的计算功能,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不了解珠算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没有从珠算教育和文化传承角度重新认识珠算存在的意义。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充分认识珠算独特的优势

珠算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珠算和计算机原理一致,算法程序相当,方法技巧相似,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仍不失其先进性。珠算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珠算技能可以提高运算速度。珠算使抽象的数字计算在算盘上得到形象的再现,如果训练得当,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远远超过计算机,速度快,准确高效,灵活方便。除此之外,珠算还具有启智、益智等功能。

(二)改革珠算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选用合适的珠算教学方法。珠算教学有两种教学方式:一是注入式,二是启发式。所谓注入式,就是教师上课时按教材内容逐章逐节讲解、举例、演算,最后布置作业下课。整个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任何课程都不适宜,尤其是珠算教学。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类、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定位时,先在教学算盘上演算125×40=5000,演算后,算盘上只有一档有一个上珠靠梁,空挡表示零,于是提出问题:积数有几个零?怎样才能避免多写零或漏写零?这样就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到所提问题上。之后再讲定位方法和定位的重要性,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抓紧基本功训练。任何一门技术都有其基本功内容,珠算也不例外。要想学好一门技术,必须从抓基本功锻炼着手。珠算的基本功主要有:指法、口诀、记数、看数、运算等内容。

3.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教师以简练而又生动的讲授把教材内容阐述清楚。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和难点,配备相应的练习题,准备一些课堂的小比赛,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三)定期组织珠算技能鉴定与比赛,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珠算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识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当前,在不断探索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珠算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开拓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站在传承、弘扬与发展的角度,各高职院校要树立大珠算观,通过珠算的宣传,借助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要求,恢复珠算课程和普及珠算教学,加大珠算师资培训,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扩大了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的学习、训练和鉴定,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珠算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对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将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的主阵地之一,发挥出自身在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赵慧.珠算教育漫谈[J].考试周刊,2014,(45).

[2]王丽.论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珠算教育[J].珠算与珠心算,2014,(4).

[3]潘群.媒体组合在职校珠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思――教法新探,2014,(18).

[4]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会通稿[J].珠算与珠心算,2013,(6).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校园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我国高职院校综合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校建设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符合当前“全民学习”、“文化强国”、“终身学习”的理念,顺应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这不仅有助于高职高专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构建,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文化传承与建设方面的责任与使命,而且帮助高职高专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

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高专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涵盖校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风、校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等内容。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客观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质,对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作用。

近年来,文化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职高专是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最重要的场所之一,高职高专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和思想,完善自我,而且可以提高品格情操和审美情趣,尤其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更可以引导教师在遵守学校总体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确定更明确的教学方向,促进教学管理活动的不断改善,最终实现高职高专的办学目标,让学生在享受更多校园快乐时光的同时,以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向社会,未来积极地向社会传递中国的优秀文化。

(二)可以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而言,优秀的文化可以在高职高专学生之间相互传播和渗透,甚至会对一个班级、学校、社区乃至社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高专已经成为传播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更是不容忽视。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生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变得更遵纪守法、诚信友爱、公正正义,在各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活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变得更快乐,从而使学生乃至周围的人都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三)能够增进高职高专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高职高专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和谐、稳定与团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优秀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以使学生之间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形成共同的文化精神,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因此,高职高专在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时,要凸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和品位,引导学生对文化建设目标的认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活动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群体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源构成比较复杂,常常是来源于社会的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基础、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自觉接受高职高专先进文化的熏陶,自觉投入高职高专的各项教学管理活动当中,建立和谐、规范的校园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建设,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优秀文化的弘扬、提倡和彰显,可以使每个高职高专学生都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规范,这对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构建原则

高职高专院校要想逐步营造优秀、和谐的文化建设氛围,并发挥应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和职能,就必须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着眼于高职高专院校的长远发展,坚持正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原则。

(一)全面性与个人化的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面性,如校史文化、校园文化、校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社团文化、公寓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等都要有所涉及。同时,高职高专为提高自身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优势,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区位优势,加强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高专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必须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使学生的专业特长、志趣爱好、文化才智、专业特长等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有效的开发,从而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与学校、个体与集体、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系统、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在前期建设和长期积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传承和创新。因此,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做到常抓不懈、分步实施,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长效机制的建立,增强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恒久性和有效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受益者,而且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参与者。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调动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为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学生的风采展现和精神支柱,只有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才能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开放性的原则。

人类共处地球村,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共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共存,在共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共繁荣。一个民族文化要存在、发展和繁荣,就必须“相互交流,博采众长”。因此,在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必须坚持开放性和原则,积极汲取校内文化与校外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中的精华,增进彼此间沟通和交流。

三、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

任何优秀文化在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确立自身的核心目标和内涵,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子目标与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和质量。首先,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贴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并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次,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贴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生活实际,重点突出“学”与“乐”、“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在让广大学生享受高职高专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切实体会到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再次,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坚持“学”与“为”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在切实体验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在“和谐”的氛围中保持个人热情和进取有为的精神,自觉投入高职高专的各类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增强学生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和长期性。

(二)完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高专院校综合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内容,更是一个大学文化精神的主要体现,是全体师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建立完善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制度、会议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同时,要坚持以校风、校训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如高职高专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校园艺术节等形式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进行鲜活、生动的展现,加深学生对校风与校训的认知与理解。此外,在各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扭转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错误观念,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特点的人文教育新模式,如通过读书会、演讲会、举办人文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

(三)重视个性化文化创新与建设,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了不断提高高职高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个性化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建设,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化、先进化和科学化。首先,相关部门要结合高职高专的实际和时代特点,精心创造健康向上、和谐稳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环境,逐步确立和彰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形成浓郁的学术格调和文化氛围。其次,高职高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特征逐渐显现出来,逐渐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优势,将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同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四)加强同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近年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中主要的办学模式,具体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产学合作等多方面。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样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高职高专教育与办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力量是不足的。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当进一步开拓和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多加强同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与社会文化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并将其贯彻于学校合作办学的各个环节。例如,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将其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对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达到高职高专学生顺利就业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变得更有意义。

总之,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高职高专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优势品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各个学校的领导应当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给予高度的重视,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职责和权利,并加强对社会力量的整合,促进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系统、高效的开展,进而使高职高专在教书育人中发挥更大的职能和作用。同时,在构建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要充分发展自身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职能,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及时纠正高职高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偏差,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这样才能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和社会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志亮,王金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精神”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07).

[3]杜学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科学内涵解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3).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6

abstract:inChina''s5000yearsofcivilizationhistory,allthepeoplesandregionshadformedacolorful,differentstylesoflocaltraditionalculture,andthetraditionallocalcultureisanimportantpartofChinesecultures.withitsuniquetalentsandculturalinheritancefeature,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animportantpositionin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traditionalculture.effectivelyusinguniversityresourcesandactivelyguidingthecultural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theeffectivewaystopromoteculturaldevelopmentandprosperity.

关键词:高校;地方传统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传承;创新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localtraditionalculture;thesixthmeetingoftheseventeenthcentralcommittee;heritag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20-02

0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文化传承与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直面的使命。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在这其中,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我国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中,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夺目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独特的人文情结。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文化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观念、习俗、情感以及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文化资源。因此,高校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

1高校在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1.1大学生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主体当今世界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文化主题。在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现状不容乐观。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地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热情,让他们接受地方传统文化必然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也逐步培养起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承者,这是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上的巨大潜力所在,也是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基所在。因此,大学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主体。

1.2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力量

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高等教育工作者是高层次文化主体,他们生产方式和劳动成果就是在传承和创新文化,因此决定了大学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的足够资源和实力。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大学本身就是社会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集中、技术和科学密集度最高、文化主体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强的重大文化平台之一。高校既是培养高级文化管理及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又是智力、技术密集型的文化产业资源聚集地,也天然决定了高校具有发展文化事业的直接关联和优势。高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的主导者、优秀文化的倡导者,也是文化研究的引领者,所以他们具有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优越的条件,因此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力量。

1.3校园文化环境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场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校园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环境同时具有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功能。因此,端正学生地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学校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秀场所。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具有生命力的成分,经过提炼,加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宏扬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发创新,让地方传统文化在的校园特色文化中体现新的时代气息。

2高校在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途径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7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文化;传承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17-04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则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它既执行文化的社会遗传功能,又执行文化的时代变革功能。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1.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高校是培育新知识、孕育新思想、产生新观念的摇篮和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高校应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切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可以加快培养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高校要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推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代表国家标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成果,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进步的根本。中国百年沧桑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在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新文化方面,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2]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大学文化软实力就是大学的竞争力,高校通过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更多受大学文化熏陶、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使培养出来的青年大学生不仅有智商而且要有智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高校竞争力。

3.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

创建现代大学文化,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精神中,结合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不仅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产生的摇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4]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将传承、创新和交流统一起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文化有机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的思想,帮助师生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扎根于师生心灵深处。

4.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命题,也是我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的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文明的载体、科学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的基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其主要职责和使命之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等教育责无旁贷。[5]高校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和传承文化创新的薪火,高校在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一个基本职能,创新文化精神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高校通过培养突出人才、传承优秀文化和创新文化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6]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哲学上形容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作为时展的一种产物,具有鲜明的意识性和时代性。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树立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具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醒意识是对高校文化传承重要性的一种警醒,能够自觉的面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坚定高校文化发展的特质和方向,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发展理念。文化自醒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要将其升华到一定的境界和效果就必须不断推进高校文化的前进,而前进的动力则源自于文化自信意识的支撑,文化自信意识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进则后而稳,退则理而深”,高校文化涵养的丰润升华,文化理论体系的塑形转化必将带动文化自强意识的不断演进,从而促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深入发展。

1.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哲学角度考虑,文化自觉意识培养要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要具体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国情的认识上来,要发现优势,也要发现劣势和缺陷。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深刻认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以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厚重人文精神、广博专业素质、崇高道德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效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2.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的对象不是部分或者局部人,而是整个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已经形成,这就为文化自信意识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世界形势瞬息万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充斥在高校的每个角落,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去研判。面对当前新的形势,高校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既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先进文化,并将自己的先进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

3.文化自强意识

随着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集体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而且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某一层面看,文化力的强弱也反映了一个整体的多方面因素。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是秉承文化兼收并蓄传统的历史使命,是文化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是凝聚人心,增强团结的有力保障。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强的必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通过高校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以不断加强对学生文化自强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坚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从而对于弘扬优秀文化精神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4.文化自醒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目前,我国正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方位、多品种的现象。高校文化是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沉淀孕育形成的,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校文化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文化自醒,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相融合,与实际相匹配。

三、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探析

1.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意识,切实提高新媒体信息素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也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开辟了媒体传播途径。目前以web2.0、p2p、SnS、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7]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各种不良信息也通过新媒体混杂而入,一些低级、媚俗的信息、图片和视频以及国内外大肆向青年学生传播国家、民族的仇恨思想,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在没有过滤的情况下,就直接传播到青年大学生当中,这就必将在青年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要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创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就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对不良信息的无障碍传播,分析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觉意识,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的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入,培养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2.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信意识,全面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文化交流活跃,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根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道德境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这些精神追求都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项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为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文化人才作贡献。文化的广泛交流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充满着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着力提高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养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国外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同时高校还应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强化对全体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他国文化,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信意识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各个层面来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化建设领域所实现的新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同时,高校还需要发挥其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文化标志性事物的研究和宣传,以中国的价值自信支撑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争锋中凸显文化自信,从而彰显传统文化永久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

3.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努力强化四个高度认同

2009年8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8]“四个认同”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对“四个认同”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对大学生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过程,是统一思想、改造思想的完整过程,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是知行一致的要求。任何民族的繁荣、任何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巨大力量,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和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9]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坚持传承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认同感,使青年大学生自觉将文化传承创新内化为他们成长成才的动力源泉;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勇于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引入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教育、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自由发展,从而实现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4.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自醒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重点在于发挥大学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又在集成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文化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10]。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活跃校园氛围,实现文化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处于当前国民教育的高端层面,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伴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已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了中心,与社会的交流范围越来越广,交流层次越来越深入,高校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逐步深入。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的提升,在育人的过程中,注重育人理念的提炼、育人内容的设计、育人载体的优化,将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在对校园文化认同的同时能够形成自我认同,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追求,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更好的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文化传承的自醒意识,就是要在高校文化传播过程中,积极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用,打造文化传播育人环境,突出文化传承本质理念,在文化自醒意识中实现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上的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 君,肖 祥.制度创新:广西文化力提升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1(07):155-157.

[2] 曹国永.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1(03):39-41.

[3] 何慧星.大学文化的当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2(01):20-22.

[4] 陆 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5):8-11.

[5] 冯 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92-194.

[6]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01).

[7] 张 瑞,邱 杰.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提升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6-128.

[8] 邱 杰.基于“四个认同”教育视角的辅导员能力结构优化对策[J].高教论坛,20110(6):17-19.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8

[关键词]文化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黄洁(1979-),女,江苏海门人,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FDY017)、2013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项目编号:XC213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57-02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到“十”报告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是摆在各行各业面前的重大问题。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地方,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场所,有没有文化自觉,能否树立文化自觉是高校发挥文化功能的重要前提。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同质性,构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及文化功能界说

1.文化自觉的内涵和维度。“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初由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尽管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分别从“认识论”“反思论”“基因论”等角度将“文化自觉”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不免有合理成分,但是笔者更加支持和认同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这是因为,从19世纪末至今,对文化的争论无非是关于“古今中外”的问题,面对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如何做出取舍,如何既避免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又避免全盘西化,如何辩证地对待自身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提升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是问题的核心。费孝通先生仅用简单的“文化自觉”四个字给出了答案。据此,笔者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和把握,即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的担当。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促进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它是一种文化形态,其过程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以文化形态、方式、方法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体现着文化性质,具体包括文化继承性、文化超越性、文化民族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继承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继承所具有的应然性和必然性。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向教育对象灌输的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带着过去文化的印记,任何以文化虚无主义的观点脱离文化历史,割裂文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失败。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超越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超越时空、阶级、派别的局限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只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一切世代、一切阶级、一切文化流派的文化思想都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超越和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民族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民族风格和特征。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而正是这种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灵魂。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会选择能够适应民族土壤的文化精神来教育民众。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文化能丰富人的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精神,促进文化主体的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和主体人格形成、稳定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一个陶冶人们心理的‘文化场’,以文化传承、文化渲染、文化渗透、文化自觉等方式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使社会准则和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质,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使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的选择、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创新来实现对人的教育。”②

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和文化功能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文化自觉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之一就是通过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因此,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应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相互融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同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地方。而理性批判和合理继承、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的东西当下化,传统的东西现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和创新发展,这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根本体现。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积极回应。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校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等现实问题,更不要谈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内容是对此困境的积极回应。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仁爱”思想中的“恭、宽、信、敏、惠”“孝、悌、忠、恕”,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墨家“兼爱”,道家“无欲”“不争”等思想,《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教育著作在价值追求、人才培养、道德养成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同时,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实践,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易于被群众所接受。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分析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和广为熟知的民族语言,把反映当今时代生活和实践的思想内容融入这些概念和形式中。一句话,就是要用旧瓶来装新酒,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实现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增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创新,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和认知是前提。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专门教材和必修课程。1982年新加坡教育部便组织编写了《儒家伦理》教材,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范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有效地利用了传统教育资源,也能使当代大学生在学校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寻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认知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认识源自实践而高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和提高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仅来自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来自于大学生课外的素质拓展活动。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国学讲坛、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迹,欣赏传统书法、音乐、手工艺作品等传统文化实体,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校园网、QQ群、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浸润在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以队伍培养为关键,有效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否有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学生传承与创新,教师是关键。“要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要培养一支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作为人才保障。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科高学历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科化、现代化转化的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勇于探索和钻研,通过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时展、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来教育凝聚一代青年,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化创新的能力,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智力源泉。

[注释]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9

关键词现实的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重视,是赋予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是“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对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当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实践基础薄弱

当前我们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其内容十分丰富,比如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文化和历史文化等等,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好多内容无法展开,尤其是社会实践环节只是轻轻带过。这就使学生感到过于概括和抽象。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实践这个课堂作为支撑,文化的传承成为束之高阁的抽象的理论,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会感觉用处不明显,进而导致在学校期间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偏离文化为学生所用的这个轨道。

1.2社会性的缺失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缺乏以社会性视角来审视自身的发展,没能将其学习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放到社会发展中去理解。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利益化,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同时追求利益、注重实际价值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想潮流。这种思想使学生们更加注重符合社会要求的学习;更加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更加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但强调个人在集体、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和认可程度,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多元性。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中不少人往往倾向于个人利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与我国现行教育目标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

1.3全面的历史性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大多注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最终的考核指标也多以结课考试为主。在此模式下,文化的传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承。而对于文化传承主体的人的未来发展来讲,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在受教育者本人和社会历史主动关系中对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及其各自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不能展示了其具体的和历史的过程,也未能将其认识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因此,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主体全面的历史性不足,导致受教育者本身看不到其未来的发展前途,并对自身感到迷茫,从众心理比较严重。

2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的思想

2.1“现实的人”的实践性

实践观的缺失是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学家的共同局限。马克思从实践这个突破口发现了理解人的本质的途径,克服了历史上长期以来对人的本质的高度抽象,用科学的方式给予人的本质以客观具体的说明:人不但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从其现实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包含理性在内的感性活动的存在,即实践的存在。

2.2“现实的人”的社会性

社会总关系中包含着“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中主体人的活动,是构成人类社会关系总体的成分。任何个体的人都是社会整体无限关系中的某个有限阶段,个体的人如果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以整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为载体来共同改造自然界。人的一定的社会(下转第39页)(上接第22页)形式根本上说是现实的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而人的社会生活本性上是客观的。总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3“现实的人”的历史性

社会关系中的人不仅仅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而且也是历史的人。如果没有将人置之于社会性去理解,那么也将看不到人的历史性,而只能把人看作具有单个的固有的脱离历史过程的人,而这正是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的一切旧哲学对“人”研究中的根本缺陷。面对这一局限性,马克思曾指出:在考察那些历史形成的,使人的存在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形式时,必须批判地说明人的存在的各种历史表现,必须考察人的本质实现的历史形式和历史特征。

3“现实的人”视角下的文化传承创新向度

3.1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向度

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创建一个培养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环境,需要一个文化结构合理和人际关系和谐统一的发展载体。现阶段作为现代化技术的互联网,为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新格局的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途径。文化传承创新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先进性和时效性,通过建立文化实践网站等,建立了网络文化传承体系。通过网络这个目前喜闻乐见的媒介,使广大学生了解主流文化的深刻内涵及传承意义,并接受其熏陶。

3.2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向度

文化传承创新不仅强调一切为了人,同时也强调一切依靠人。在目前高等教育中我们抽象地强调社会因素和集体因素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起决定的因素,而没有更好地让文化传承主体认清个人社会和集体中的作用。而人与人联合起来的实践活动才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真正载体,在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着由“求同”思维向“存异”思维的转换;在突出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着对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认知和宽容;在实现利益的链条上,逐步变对立对抗为包容整合;在社会中个体人的作用方面,变控制式的约束为激励合作,等等。

3.3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向度

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虽然人无法超越其所在的历史前提,但是人可以在现阶段通过自觉地、主动地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断地提高现阶段的人的实践能力,创新人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改变和推进其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去不断获得自身的解放。虽然我们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无法超越传承主体自身所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的现实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渠道和媒介充分调动文化传承主体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提高推进历史的主动性和改造现实的能力,通过文化传承创新最终实现主体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黄楠森,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2.

[4]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5]李家珉.高等教育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J].思想理论研究,2011(6上).

[6]朱庆葆.大学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文学传承与创新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项目教学实施;设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74-02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目前在对“非遗”传承创新上存在着信息缺失、表现缺失、机制缺失等问题。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只有科学与文化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艺术手段并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创新人,发挥高职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服务作用和促进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部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项目主持单位,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原则以“非遗”为主要内容,基于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学资源库,搭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解决资源与需求的突出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院的艺术类的课程根据课程授课需求与非遗资源开发融合,提高了学生将非遗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一、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的思路

以教学思想观念更新为突破口,突出文化传承与创新,以项目教学与非遗资源深度融合为重点,树立理论服务实践、学科逻辑服从工作逻辑、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课程教学观,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在非遗资源数字化、数字化资源产品化、文创产品商品化的教学实践中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数字化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流程式展示、虚拟沉浸式互动体验、三维仿真式修复留存、视频表达演示呈现、跨终端跨平台式传播等多媒体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平面传播保护向互动式立体化传承、主动式创新转化提供借鉴模式。搭建作品资源与产品资源双向转化平台。将学校教学过程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产业对接,为学校创意成果转化和企业订单交易、信息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二、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案例剖析

1.项目情况简介――非遗电子读物设计。部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的任务之一就是电子读物设计。随着屏幕的互联化,社交式阅读、拍照式阅读、分享式阅读的沉浸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传统载体如书籍、文献、画册等正面临巨大的挑战。非遗电子读物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一个高效、智能平台。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主要承担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任务。在院系领到的统筹和安排下,我们教研室的老师组织了集体备课,制定了涵盖pC终端、移动终端、网络终端全平台开发的任务。每一种资源实现pC终端的多媒体光盘、网页、移动终端的app版本的开发。

2.非遗素材采集、整理与同类产品调研分析。融入非遗资源的课程会在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同类产品市场调研。分析现有产品的优缺点,取其精华,避免设计创意雷同。在互动媒体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以市场资料搜集和汇总的方式进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所讲授的非遗资料和非遗元素,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目前跟非遗文化传承相关的网站、光盘、app等电子读物展开调研,深入分析其优缺点,作为设计开发的参考要素。将采集组采集的非遗素材进行处理与归档,提取应用元素,这些非遗元素包括历史由来、风俗奇趣、工艺流程、传承大师、造型特征、典型纹饰、具象元素等内容,将素材进行整理,并通过素材采集汇报会,使大家能了解到各组所获得的非遗元素特征,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展课程授课内容。

3.访谈非遗传承人。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北京几个主要的非遗文化比如景泰蓝、花丝镶嵌、兔爷、北京风情泥塑的传承人进行走访,开展深度访谈。将走访这些地点以及对非遗艺人进行深度访谈作为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京津地区的非遗传承人、艺人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非遗艺术。学生在进行非遗艺人访谈过程中,会更注重和传承人的深度访谈工作。学生会与传承人面谈,了解京津地区的非遗资源工艺特点、历史由来、传承大师、风俗奇趣,并拍摄了传承人访谈的视音频。为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4.信息架构与概念设计。非遗电子读物设计如何传达信息?创意点在哪里?在问题的引导下,项目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收集到的资料,综合重组排列,进行设计概念筛选。全方位思考,力求创新;寻找空白点是进行电子读物概念设计的出发点。景泰蓝app开发小组,从访谈景泰蓝传承大师那里得到启发,将景泰蓝从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的整个流程以交互游戏的方式呈现给浏览者,形成在交互体验中了解景泰蓝的产品概念。然后从发散思维开始勾画草图,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向。在头脑风暴阶段的任何创意灵感要多记录,不断产生新想法,不断对前面的想法进行修正,反复推敲尚不完整的创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发展、完善,直至形成较成熟的创意构想。因此,要求学生通过草图绘制的方式,快速地把创意构思过程记录下来,用简单的图形与说故事的形式将创意表现出来,经过艺术处理逐步形成创意概念,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创意草案。在完善电子读物创意时,集思广益,征求各相关者的意见,然后确定创意方案。

5.非遗电子读物开发实现。通过相关电子读物开发平台将之前设计制作的界面、音视频、动画及创意阶段的交互构想打包到一个平台,完成交互展示。学生除了完成交互设计创意及部分动画视频创作之外,一些关键的交互程序,学生还应学会与程序员合作完成电子读物开发与测试。反复与非遗传承人及爱好者沟通获得对创意设计的反馈意见,对已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补充、修改,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迭代设计,使之更加完善。

三、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创新与成效

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以非遗资源为教学载体,将教学成果与资源库项目验收要点结合,同时作品参加北京市动漫设计比赛,将非遗内容与课堂教学及专业参赛深度结合,把职业能力训练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实现了各方面的“多赢”。

1.学生作品水平得到提高。非遗资源融入课程是对课程内容和载体有益补充;设计作品将传统文化与互动技术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学生面对非遗类选题比较感兴趣;作品艺术水准得到提交,到达入库标准。

2.学生驾驭项目的能力全面提升。在非遗内容融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真实项目实践中扮演企业设计师的角色,可使学生置身于从接单到客户沟通直至提交完成品的完整行业工作情境,以“准员工”的身份,在规定的岗位上,完整体验和承担符合学生接受度的“仿真项目”工作任务。非遗项目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表现形式,准确传达项目信息;丰富的非遗创造元素和题材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加深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意设计和传统文化应用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以及向国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3.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使艺术设计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得到有益的彰显,是培养职业型设计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此类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前、课后都感到备课和教学的压力,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非遗资源带动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资源库项目带动科研”,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我院教师在承担资源库建设及非遗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结合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申报各项科研课题多项,开发多套教学案例,都为日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互动研讨中提高,教科研成果互相转化,让教师在教学研讨中受益。

4.专业教学成果不断涌现。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非遗电子读物、网页、动画作品经过资源库审核小组审核,全部纳入部级非遗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学生作品直接入库在我院属于首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还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作品参加第四届北京市动漫设计大赛取得了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成阳.“融”“溶”之别─传统视觉元素融入当代设计的创新思路[J].装饰,2013,(6):72-73.

[2]刘明.岭南地域文化艺术的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走进大学课堂[J].美术学报,2009,(3):70-73.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4).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