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常见的心理学知识十篇常见的心理学知识十篇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27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1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5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社会(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倡导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公民。StS教育具有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具体应用等显著特点。初中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StS理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从化学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本研究选取了“化学肥料”这一课题作为案例,分别针对这一内容进行以知识为核心的常规教学设计以及渗透StS理念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比两种教学设计的差异,研究如何才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StS理念。

一、教学设计流程的对比

以知识为核心的常规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的讲授,而不重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流程一般是先分析案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明确核心知识和知识线索,再进一步确定问题线索和学生活动线索,最后确定教学设计,具体流程见图1。

而渗透StS理念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知识线索,还需要找到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结合点,选取合适的素材创设情境,设计情境素材线索;结合知识线索和情境素材线索,再设计问题线索和学生活动线索,最后确定教学设计。具体流程见图2。

对比两个教学设计流程可以看出,常规教学设计是一个“单线程”,主要从知识出发;而基于StS理念的教学设计则是“双线程”,不仅要考虑知识,还要考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情境作为知识的“载体”,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对比

“化学肥料”在人教版教材中是第十一单元第二课题,课标的要求是“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以知识为核心的常规教学和渗透StS理念的教学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导致了教学目标也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见下页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更多的关注知识的落实,而渗透StS理念的教学更关注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凸显化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线索的对比

无论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常规教学还是渗透StS理念的教学,首先都必须确定知识线索。在分析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整理出该课题的核心知识:常用化肥的种类及作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常见氮、磷、钾肥的性质、常见化肥的简单鉴别、常见氮肥成分的鉴定、铵态氮肥的检验、铵态氮肥的使用等。

常规教学此为知识线索为核心线索,确定问题线索和活动线索,这些线索都是围绕知识展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具体见表2。

化肥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这一内容与StS中的“社会(society)”这一角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此在渗透StS理念的教学中要重点突出化肥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然而如果只是老师说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不仅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会让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因此渗透StS理念的教学加入了情境素材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面临真实问题,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让学生体会化学对社会生活起到的指导作用,具体教学线索见上页表3。

比较两种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线索后不难发现,多了情境素材线索后知识线索的呈现方式会完全不同,相应的问题线索和活动线索也有很大的差别。以知识为核心的常规教学设计中的问题线索感觉颇为生硬,像是把一个个毫无关联的问题抛给学生,而渗透StS理念的教学设计由于多了情境线索,将这些问题线索、活动线索有序的穿插了起来,不仅更加流畅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片段对比

教学内容中,常见氮、磷、钾肥的性质以及铵态氮肥的检验是教学的重点,而常见化肥的鉴别、常见氮肥成分的鉴定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同时在教学中渗透StS理念,本研究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了“帮助农民张大叔解决问题”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常见化肥的性质、鉴别等知识。为了展现两种设计在突破重难点时不同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表4将两种教学设计中这一片段的课堂实录展现如下。

五、总结与反思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2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体会

临床见习是实践,是课堂理论学习的延续,是医学生从学生走向临床医生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的学习经历,是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心血管内科是内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其知识体系复杂,疑难重病多见,是医学生临床见习的一个重点科室,也难点科室,如何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的质量,使学生们顺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是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了解学生们的特点,明确教学对象的层次

心血管内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涉及心脏的起搏,心内传导、心肌及血管等多个方面,知识面较广,知识点又相对难以理解。心血管内科的疾病病因复杂,技术性强,发病较急,对医生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临床经验的要求较高。来心血管内科见习的学生有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例如3年制大专、专升本、护理系、本科5年制和本科7年制等,他们对心血管内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其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所以带教老师要在熟悉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对见习学生进行必要的分层,做到适度教学,重点突出,这样才能符合不同学生的见习需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见习效果的提升。

2.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分层后,带教老师就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准备,如果带教老师足够的话,可以让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层面的学生,这样带教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带教老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治原则和鉴别诊断,特别是要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并将这些问题进行分层,哪些问题适合哪类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要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溶入到讲课过程中来,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们来说已缺乏吸引力,他们感兴趣的是这些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还有就是医学发展迅速,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对一些新技术、新观念,带教老师要及时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医学发展的动向。最后,带教老师还要提前与作为示教病例的患者沟通好,让患者充分了解医学生见习的时间、内容与见习的意义,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是保证见习质量的关键。

3.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在学生见习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带教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3.1问题解决型教学法

问题解决型教学法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与学习,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方法。在心血管内科见习前,带教老师要根据见习内容,向见习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去病房收集病例资料,当每个学生都完成以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病例资料汇总并讨论,形成初步诊断。然后把学生集中到一起,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病因诊断、病理诊断和病理生理诊断,在此过程中要对初步诊断错误的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当诊断明确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治疗方案。当每个学生都形成完整的临床分析后,老师再提供患者真实的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和实际诊疗方案,与学生自己的临床分析进行比对,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老师对本次见习进行总结,指出见习中存在的不当之处予以纠正,并充分肯定学生的优异之处。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可以真正使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在下一步的学习注意改进。

3.2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将一些抽象的、难以描述的的概念和理论以文字、图象、声音、录像的形式,形象的、直观的表现出来,从而在听觉、视觉、时间与空间上给学生们以强烈刺激,加强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心血管内科的见习教学中,过去对心脏杂音的描述仅限于文字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老师讲的单调,学生听的无味,最重要的是学生们无法真正知道“吹风样、隆隆样”杂音到底是个什么样!但多媒体技术却能真实的再现心脏杂音,让学生真正的听到杂音,不用老师再去描述,学生们就会明白心脏杂音是什么样了。此外在学习血液循环、心电图分析等课程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再现动态的体循环、肺循环路径和心电图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动态的、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见习教学质量。

3.3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法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一些我们过去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现已成为事实,电子标准化病人就是科技发展的成果之一。电子标准化病人能真实地模拟各种病理、生理改变,表现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并可根据临床教学需要随意设置。这种“病人”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心血管内科见习时无典型示教病例和患者不愿或不能配合的问题,并且这种“病人”不知疲劳与烦恼,更没有危险,增加了学生们实际动手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们的操作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医德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一位医学前辈的座右铭,这句话也让我们明白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也不万能的,就现在的医学技术能治愈的疾病很少,但医生要满怀同情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这就是医德,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医德才能真正履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总之,在心血管内科的见习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合理安排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见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临床知识与临床经验,从而提高见习教学的质量。(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晔,张艺,王旭开.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的带教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87-2088.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3

关键词:急救意识急救护理岗位任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25-02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发展,促进护理教育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合理调整护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根据实际服务需求,提高护理实践能力,推进学校教学与医院就业之间的有效衔接。

急救意识是现代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护士对病人特有的病情时刻保持警惕,对病人抢救时机的把握,即分秒必争。急救意识的养成必须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为前提。一个优秀的救护者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调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从事应急处理,例如急救时的现场判断能力、现场把握能力、现场指挥能力、现场沟通能力等。在工作岗位上,都会有遇到突发事件的可能,因此,每一位护士都会随时成为“第一目击者”,其急救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培养高职护生的急救意识――快速、尽职、准确,使其具备敏锐感和应变能力,改革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急救护理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理念

急救意识体现在护理工作的点滴中,如巡视病人、病情观察、病情变化、护理操作、转运病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因此,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急救意识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工作情境”和“学习情境”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将临床的真实情境再现于课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学生经过实训教学,能够初步掌握急救护理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从而提高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实现急救意识养成的目标,让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

(二)课程目标

为实现急救意识养成培养的目标,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根据急救护理工作实际流程组织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经多次讨论,并广泛征求外校、外院护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护理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本课程特点,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养成系统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思维;掌握急、危、重症病人的评估、急救与监护知识;掌握常见危重症救护人文与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能及时识别常见急、危、重症,并对病情做出判断。

(2)具有急救护理工作所需的常用救护技术操作能力,能对常见急危重症进行紧急处理及配合医生抢救,培养快速有效的应急能力。

(3)具备参与灾难及意外伤害救护,对伤员正确地检伤分类及安全转运的能力,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意识,反应敏捷,行动迅速。

(2)具有同情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救死扶伤精神并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3)开朗稳重,乐观自信,具有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处事不惊、从容应对的心理素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护生在工作岗位上遇到急危重症病人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救护,能从事院前救护、院内急诊室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工作。

二、基于急救意识养成的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具体做法

(一)根据急救护理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并选择课程内容

分析急救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救护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知识和素质,教学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急救意识养成;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序化课程内容,以岗位任务为引领,课程内容依据急救岗位需求整合。以急危重症病人发病到脱离危险,通常需经过院前急救、急诊救护、重症监护三个救治阶段,将院前急救、急诊救护、重症监护确定为三大学习情境。与教学基地开展合作,践行医教结合,学习项目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见图1)。

图1基于急救意识养成的急救护理课程改革思路

院前急救、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三大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如下表。

急救

护理

岗位岗位任务完成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

知识能力态度

院前急救对伤病者进行症状性判断、生命支持和对症性处理以及安全转运明确生命器官功能表现,知道生命支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明确常用转送方式的特点对病人进行危重症评估、初步检伤分类,能进行气道异物清除、现场心肺复苏、心脏电除颤、使用呼吸囊、气管插管具有“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能够就地取材,具有整体性救护思维,行动敏捷,具有团队协作意识

急诊救护负责对急诊就诊和院外转送到急诊科的危重病人进行接诊、分诊,参与急诊抢救知道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明确常见危急症的原因、表现及判断要点、紧急处理及抢救配合要点能进行接诊与分诊,能对休克、昏迷、急性大咯血与大呕血、呼吸困难、胸痛、急性中毒等常见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与紧急处理,能正确使用急诊科常用抢救设备如监护仪、洗胃机、呼吸机等,能主动配合医生对各类常见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抢救具有“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具有良好的观察与判断能力,能与病人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重症监护对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对重症监测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明确iCU的特点,知道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方式,明确常用监测仪器的使用,知道常用监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能初步进行感染管理和营养支持护理;会基本操作常用监测与治疗仪器,能进行监测指标的观察与初步分析具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具备非语言交流技巧

急救护理课程根据护士完成急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工作过程知识,打破原有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选取课程内容的模式,精选了能突出急救护理岗位能力培养的11个最常见的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任务,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见图2)

图2急救护理学习任务分解

(二)根据急救护理岗位能力培养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精心挑选、灵活应用各种真实案例,以案例引出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制定针对病例的救护方案,在老师引导下学习必备知识、训练相关技能,最后通过真实或仿真演练完成案例中的任务。这种方法首先把学生带入案例展示的救护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仿真情境演练

先进的仿真教学条件和真实医疗仪器设备的配合使用,综合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逼真地展示临床救护情境。在校内营造仿真的救护环境,学生分组进行救护演练,并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如对心脏骤停的急救,将高仿真综合模拟人(eCS)设置为心脏骤停状态,学生对模拟人进行真实抢救,当抢救有效时,模拟人恢复心跳;当抢救失败时模拟人会“死亡”,这种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养成急救意识、急救思维,培养了职业情感。

3.床边与现场教学

依托学院附属医院及市内教学基地,对于部分内容的学习,安排在床边或现场进行,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看见真实、听见真实、产生真实感受,提高教学效果。如重症监护中任务的学习,在iCU病房进行,老师结合具体病例讲解重症监护措施,学生现场观摩,老师随时解答学生的提问。

4.课堂延伸学习

通过组织急救知识竞赛、急救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急救知识、训练急救技能的热情。另外,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教师为社会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时,安排学生一起参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及时应用于社会实践。

5.顶岗实习教学

第三学年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分别在120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顶岗实习1个月,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参与救护工作,全面提高岗位职业能力,树立急救意识。

三、课程改革的方向

1.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要不断加强校内急救实训基地建设,不断逼近医院急救的真实情况。

2.加强授课教师和医院兼职教师的交流合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不断从医院引进实训项目,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项目。

为了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急救意识,对急救护理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教学模式新颖,使护理专业高职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创新能力。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及时调整,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性人才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2013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重点课题(ZD2013-06);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C14380)

参考文献: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4

【关键词】护士;心电图;护理;继续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心脏疾患的患者不断增加,也越来越年轻化了,我院共设有5个病区、220张病床,由于有心脏疾患的患者,病情变化快,护士经常需要为患者做心电图,心电图的主要作用是为危重患者、心律失常患者等提供真实直接的心脏状况观察,以提供及时救治的机会。为了解临床护士掌握心电图知识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治疗、抢救配合的医疗质量。主要为了能直接观察到危急重症患者、心律失常患者等的病情变化,以提供及时救治的机会,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护士在工作中的责任心。由于护士掌握心电图知识的程度差异较大地影响了心电监护使用的目的和意义。为了解各层次护士对心电图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对我院30名临床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骨科护士30名

1.2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选取调查当日值班护士,统一发放问卷,被调查者独立填写问卷,当日收回。共发放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100%。

1.3问卷内容一般资料包括临床护士的现状如年龄、学历、科室等;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识别,包括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3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学历职称越低,心电图基础理论和对常见的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识别能力越差。临床对护士掌握心电图知识的意义认识不足。本次调查发现问题的原因:1)高职称、高年资护士对观察患者病情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有主动的意识;2)大部分护士缺乏主动或被动学习心电图的意识。3)管理者对护士是否应该掌握心电图知识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但众所周知的情况是:临床绝大多数的危重患者几乎都进行了连续的心电监护,在这昼夜监护的过程中,护士显然是最主要的观察者,为急救或治疗提供最积极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所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护士本身,都应该重视心电图的重要意义[1]。

4对策

通过对护士掌握心电图知识的调查,管理者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制订适合护理需要的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的范围和目标。(1)要求管理者对护士掌握心电图知识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护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有广度、深度,还要有适应临床的专业知识,这是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需要。(2)进行骨科护士心电图相关知识的培训,请专业医生进行心电图基础知识的讲座,做到简单易懂。(3)由于心电监护仪和心电图机的广泛使用,加强护士的教育和继续教育,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每月结合临床病历对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致死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讲解、分析,加深理解,提高水平。(4)不定期对护士进行抽查。(5)鼓励护士学习,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自学和继续学历教育,提高理论知识。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5

abstract:inviewofthefactthatbeforethepresentourcountrypreventivemedicineprobationer“thehillock”,thetrainingunification'steachingmaterial,partialschoolmateshasnotfeltintheapplicationprocessvacant,couldnotfindintern'sfeeling,lookeddoesnotpermittopreventmedico'sinclinicalapplicationlocalization.theauthorinrecentyearsthroughobtainedsomeexperiencestoprobationer'sobservationandtheinvestigationandstudy,referredforthepreventivemedicineprobationer.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习临床

Keywords:preventivemedicine;practice;experiences;Clinical

一、做好实习前的准备

1.思想方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见习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搞好见习的信心。见习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如见习的内容、见习的环境、与带教医生关系的处理、医患矛盾等等。因此,树立必胜的信心是能否在见习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关键;充分估计见习中的困难,并作好应对措施是能否顺利通过见习的前提。

2.医学知识方面在校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所必备的。与医学知识密不可分的临床医疗制度是医院正常运转的法规、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保障,而这些临床医疗制度的课程学校又没有开设。因此,建议见习生在见习前有必要重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科目和基础知识,尽快了解和熟悉所到科室有关医疗制度。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

对于预防医学生,临床见习的地位改放在何处,这个问题总是干扰着同学们。要解决要这个问题,首先要意识到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关系,要意识到二者的紧密的联系,任何预防医学的发展都是在临床疾病的基础上,不了解临床知识也就无法进行预防医学的研究,所以要以预防医学的整体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三、实习过程中提问的学问

许多见习生在临床上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向教员提出,其实提问还需学问。有的教员不愿意回答学员提出的诸如“某某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哪些?”之类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在教科书中已经写得十分清楚,因此应尽量少问这类问题,即便要问,最好这样提问:“书里对某某疾病的症状、体征、X线表现写了很多,我有点抓不住重点,您能给我讲讲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吗?”其他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能让教员给你传授更多的知识,暂且叫它“迂回提问法”。所谓“迂回提问法”就是,不是直接向教员提问,而是通过暴露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让教员来给你补充纠正。例如,对于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你不太清楚,说出你自己的认识,“某某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不是…,从而导致…”,如果你分析得正确,教员自然会首肯,如果你的分析不全面,教员就会给予补充,如果你的分析错了,教员肯定会给予纠正,这样教员也会乐意回答你通过思考提出的问题,而且你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做好“四勤”及“小本子”的妙用

有句俗语叫“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进入临床见习犹如进入了临床医学的大门,剩下的就要看同学们如何“修行”了。在这临床医学天地里,到处都是知识宝藏,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大。有人总结了一条经验,称为“四勤”,即“手勤”、“腿勤”、“嘴勤”、“脑勤”。所谓“手勤”,就是勤动手,多做各种临床操作,熟练掌握体格检查方法以及各种临床诊疗操作。所谓“腿勤”就是要求见习生经常深入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常到辅助科室学习有关的知识,常跑图书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疾病,只有认识了疾病,才能治疗疾病。所谓“嘴勤”,就是要多问,实习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懂就问,遇到问题,不管是谁,只要能够解决问题,都是请教的对象。所谓“脑勤”,就是要勤于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辩证地揭示了“思与学”地关系。主动、积极、向上地思维方式,应该贯穿整个临床实践。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6

【关键词】心电监护;能力培养;实习护生;尝试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巩固和发展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1]。《护士条例》的实施,护士注册时间的前移,如何培养护生技术操作能力、心电监护仪操作能力、病情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为临床输送实用型护理人才,给临床教学医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研究课题。我院采取了从实习护生抓起的尝试,下面把我们近6年来的工作尝试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307~200807护理学院实习护生600名,学历为本科和专科,2008年安排的均为专科生;平均每年安排100名到心电图室轮转实习,每批10~12名,使用教材是《21世纪社区医生实用心电图》。

1.2方法

1.2.1时间安排:我院在完成实习大纲任务的基础上,把时间进行了适当调整,安排4周心电图室实习,为护生系统学习心电图理论知识、强化训练心电图操作技能和阅读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2.2制定计划:第1周培训内容:①熟悉各种心电图机的功能;②熟练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③熟记心电图正常值;周末考核培训内容①、②、③项。第2周培训内容:①识别正常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②了解常见异常心电图;周末考核内容:正常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各阅读10份。第3周培训内容:①正常心电图的诊断及书写;②阅读10份正常心电图。第4周培训内容:①了解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期前收缩、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②识别异常心电图;周末考核内容:阅读异常心电图10份;总结。

1.2.3预期目标:熟练掌握心电图基本理论知识、正常心电图和心电图机操作方法及电极片位置的准确安放。并能较熟练的阅读部分常见异常心电图: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室肥大、期前收缩、心房纤颤、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1.2.4考核标准:总分100分,≥80分为掌握,≥85分为较熟练掌握,≥90分为熟练掌握。

1.2.5统计学方法: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以p<0.05作为实习前、后效果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见表1。

表1护生实习心电图室前、后能力效果比较(略)

从表1看,通过4周系统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阅读能力的强化培训,实习结束考核结果表明,护生在掌握心电图理论知识、操作方法和阅读能力方面与实习前相比,p<0.005,有显著差异。

3讨论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较常见的医疗仪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然而,接受过专业训练的iCU、CCU人员仅为2%,其他普通科室的人员培训更少[2]。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在危重病人病情观察方面,即节省了护士的体力劳动,又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保障病人安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培养护士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正确操作、观察及分析判断心电图的能力是势在必行。针对上述情况,我院把培养护士心电监护能力的时间进行了调整,从实习护生开始进行了尝试,由于护生在校学习心电图理论知识和操作时间较少,学习形式单一,没有专科的考试成绩。实习中,按照心电图室实习培训计划及目标的要求,采取理论授课、自学、理论考试、操作和阅读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多种形式临床带教,其中理论学习112学时,占心电图室总实习时间的70%,操作实践64学时,占心电图室总实习时间的30%,每周实习结束按计划进行严格考核,达到了预期学习目标。

我院2003—2008年使用《21世纪社区医生实用心电图》教材,2008年在原有的基础上,针对实习护生实际情况需要又编写了《护士实习心电图教程》,填补了实习护生专用心电图教材的空白,已申报科研项目。体现了护生自身的价值,心理上也获得了成就感和愉悦感,为巩固专业思想和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提高监护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体会

通过6年来安排护生在心电图室实习,达到了系统和强化培训的目的,护生能熟练掌握心电图基本理论知识、阅读正常心电图、正确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及电极片位置的准确安放;并能较熟练的阅读部分常见异常心电图,为提高临床心电监护工作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提高护士心电监护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从实习护生抓起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实践证明,通过4周心电图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培训,在阅读和分析心电图能力上与实习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达到预期实习目标,同时也填补了我省多年来护生实习心电图室的空白;当护生从心电图室轮转结束再到病区面对监护病人时,就能将学到的心电监护知识熟练的应用到临床,对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赢得抢救时机。

【参考文献】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7

一、整理教材知识内容

教材内容是大众化的,而学生的学习特点则是多样的,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能力差异,可以是学习的方法,对知识点的记忆,或者思维开拓的程度都有所不同,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结合学生日常学习中所反映的学习情况,然后回到教材上,总结或者探索新的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

例如,可以从目前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内容得知,教科书的内容主要可以整理为四个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的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以及幼儿常见心理问题。那么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前面的两部分内容作为基础性教学,充分使得学生掌握好基础部分的知识点,然后从后两个部分的内容入手,和学生进行探讨研究幼儿心理在目前社会中的变化,理清幼儿的个性特点、情感和智商的发展情况。

进一步研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和0~3岁亲子教育等儿童心理研究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成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拓展性知识和扩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视野。由调查数据得知,大多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内容和掌握相关技巧的是幼儿常见心理问题这一部分,那教师应该把这一部分视为重点,努力探讨如何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制定教学新方法

1.进行师生互动,既有效又活跃

首先教师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那么教师可以考虑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思考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还有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幼儿心理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收集的一些有意义性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小新,六周岁,特别怕黑,由小到大,睡觉时必须开着灯,至今仍然每晚都缠着妈妈陪他睡觉,白天也不敢在家单独呆着,自主独立性较差。”师生针对这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讨论。从这样的互动环节上,教师能很明显地发现课堂教学气氛比起往常都更为浓烈,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探索思维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首先,在展开课堂讨论活动时,教师先把学生进行分组,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班学生人数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实践证明,小组成员的数目一般在3到4最为合适,如果过少就会让小组讨论的结果不够全面,如果过多就会让小组讨论内容不集中,让小组长难以管理好组内成员。还有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个性问题,最理想的是采用互补型的方式进行分配,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

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之后,然后给小组布置拓展性的知识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合作后,由小组内任意一位成员进行对问题的解答。如果教师想有多种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妨进行深入探索,前提是要符合实际情况。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组间答题竞赛的方式,这都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教学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情境想象思维

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身体感官,可以将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化,更好地让学生把精神融入情境当中,利用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

例如,在教学幼儿心理学的内容前,教师可以把一些真实的纪录片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对视频里的景物、声音、动作表达出来的现象进行理解,或者思考对应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使学生对事物发展的经过记忆深刻,在展开讨论的时候可以围绕重点,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接纳的知识更为深刻,理解更为透彻。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8

(一)n0级护士培训(暂无)

1、培训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常规。

(2)每月进行应急预案培训,临床工作中能够灵活应用。

(3)进行核心制度培训,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工作。

(4)熟知科室相关疾病健康宣教知识。

2、培训方法:

(1)积极参加医院、科室的业务学习,及护理部组织的新护士培训。

(2)进行床旁教学及晨会提问,高年资护士可结合病人进行指导或示范操作,并利用晨会结合临床实际有计划地提问有关专科知识。

(3)定期参加护理查房,以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修订护理计划及护理查房活动,以巩固和提高医学及护理知识。

3、培训重点:

(1)专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治原则、护理常规;

(2)肝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3)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4)常见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5)专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

(二)n1级护士培训(李佳微、郎咸芳、朱莹莹、魏明莹、黄博、侯姝弛)

1、培训目标:

(1)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抢救技术。

(2)定期进行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培训,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3)每月进行应急预案培训,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加强处理突发状况能力。

(4)进行核心制度培训,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工作。

(5)培训健康宣教的原则、方法、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能力。

2、培训方法:

(1)积极参加医院、科室的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技能培训。

(2)进行床旁教学及晨会提问,高年资护士可结合病人进行指导或示范操作,并利用晨会结合临床实际有计划地提问有关专科知识。

(3)定期参加护理查房,以解决危重病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修订护理计划及护理查房活动,以巩固和提高医学及护理知识。

(4)参与临床突发状况的应对,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科室护士应急反应能力。

3、培训重点:

(1)专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治原则、护理常规,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重症监护技术;

(2)肝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3)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4)护理文书的书写;

(5)常见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6)专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

(三)n2级护士的培训(李欢欢、孙丽娜、韩静宜、王媛、卢春颖、田欣宇、刘宇、谭璐、李林)

1、培训目标:

(1)有临床带教能力,能组织本科护理会诊,护理查房。

(2)加强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掌握对重、危、急病人的抢救和处理问题能力。

(3)掌握专科健康教育及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4)了解护理管理工具及使用方法。

2、培训方法:

(1)参加医院及科室开展的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专科知识。系统、全面地学习本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

(2)学习和熟练抢救技术及相关知识。

(3)充实健康宣教内容,提高教育能力。

(4)学习新技术、更新护理理念,将新进思想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5)参加医院组织的外派学习,接受国内先进医疗理念及护理技术。

3、培训重点:

(1)各专科重症及疑难病人的护理常规。

(2)医院各项核心制度培训。

(3)问题分析与处理:个案分析、个案讨论、护理会诊;

(4)加强专科技术操作培训。

(5)组织及参加护理教学、学生带教、护理查房等。

(四)n3级护士的培训(祝飞跃、宋丽媛)

1、培训目标:

(1)增强临床带教能力,能组织本科护理会诊,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

(2)加强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掌握对重、危、急病人的抢救和处理问题能力。

(3)掌握专科健康教育及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4)具有科学管理病房的能力。

(5)增强管理能力,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

2、培训方法:

(1)参加医院及科室开展的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专科知识。系统、全面地学习本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

(2)学习和熟练抢救技术及相关知识。

(3)学习新技术、更新护理理念,将新进思想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4)参加院外的培训及进修,了解前沿科技。

3、培训重点:

(1)肝胆科前沿技术及理念。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9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临床见习男生

临床见习课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由于妇产科所面对病人性别的特殊性,以及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带教男生时要面对较多的困难,如何使男生圆满完成妇产科见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前妇产科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

1男生在妇产科见习中存在的困难

1.1教师方面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由于女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强于男生;而且个别教师认为以后女生从事妇产科的可能性大于男生,而对男生的临床教学重视不够。遇到困难时,不愿努力向病人宣传教学工作意义、动员病人配合教学,以致于使男生失去了见习的首要条件。

1.2男生本身

在临床工作中从事妇产科工作的男医生很少,加上社会的偏见,病人的不配合,使男生在见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如果见习前没有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当面对病人时没有自信心和主动性,更加打击了男生见习妇产科的积极性。

1.3病人方面

首先,病人的特殊性。妇产科见习是一个完全面对女性病人的学科,通常的检查都涉及病人的隐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遇到一些拒绝接受学生尤其是男生询问和检查的病人。其次,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使一些病人行使自主权拒绝学生询问病史、观摩手术和操作,尤其是体格检查。由于愈演愈烈的医患隐私纠纷的影响[1],带教老师为避免医疗纠纷与投诉,只有不让见习生进行相应的医疗教学活动。最后,教学资源的不足,高等医学院校的逐年扩招,学生人数逐步增加,使现有的教学医院病人数无法满足见习生的要求。

2解决的方法

2.1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所谓教学,并不是仅仅指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在临床见习课的讲授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讲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而不是结合其内在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来讲授,最终培养出的医生只会诊断和教科书上一模一样的病,当他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同时教师所讲授的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通过经常阅读医学期刊,上网查阅专业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阶段,事事感新鲜,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优秀的带教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男生。通过对优秀带教老师,特别是在男生教学中得到好评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会、妇产科知识竞赛、学生授课比赛等一系列有趣并且具有竞争性的活动,加之带教老师对男生的关心和重视,均能极大地提高男生对妇产科见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著名的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研究表明:兴趣是增强紧张度,引起大脑皮质活动状态的一种因素,凡符合人们兴趣的学习就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求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消除病人对男生的戒备心理。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临床见习男生

临床见习课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由于妇产科所面对病人性别的特殊性,以及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带教男生时要面对较多的困难,如何使男生圆满完成妇产科见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前妇产科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

1男生在妇产科见习中存在的困难

1.1教师方面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由于女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强于男生;而且个别教师认为以后女生从事妇产科的可能性大于男生,而对男生的临床教学重视不够。遇到困难时,不愿努力向病人宣传教学工作意义、动员病人配合教学,以致于使男生失去了见习的首要条件。

1.2男生本身

在临床工作中从事妇产科工作的男医生很少,加上社会的偏见,病人的不配合,使男生在见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如果见习前没有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当面对病人时没有自信心和主动性,更加打击了男生见习妇产科的积极性。

1.3病人方面

首先,病人的特殊性。妇产科见习是一个完全面对女性病人的学科,通常的检查都涉及病人的隐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遇到一些拒绝接受学生尤其是男生询问和检查的病人。其次,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使一些病人行使自主权拒绝学生询问病史、观摩手术和操作,尤其是体格检查。由于愈演愈烈的医患隐私纠纷的影响[1],带教老师为避免医疗纠纷与投诉,只有不让见习生进行相应的医疗教学活动。最后,教学资源的不足,高等医学院校的逐年扩招,学生人数逐步增加,使现有的教学医院病人数无法满足见习生的要求。

2解决的方法

2.1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所谓教学,并不是仅仅指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在临床见习课的讲授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讲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而不是结合其内在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来讲授,最终培养出的医生只会诊断和教科书上一模一样的病,当他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同时教师所讲授的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通过经常阅读医学期刊,上网查阅专业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阶段,事事感新鲜,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优秀的带教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男生。通过对优秀带教老师,特别是在男生教学中得到好评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会、妇产科知识竞赛、学生授课比赛等一系列有趣并且具有竞争性的活动,加之带教老师对男生的关心和重视,均能极大地提高男生对妇产科见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著名的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研究表明:兴趣是增强紧张度,引起大脑皮质活动状态的一种因素,凡符合人们兴趣的学习就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求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消除病人对男生的戒备心理。

2.2提高男生对妇产科见习重要性的认识

从我国未来的社会医疗发展的需要来看,医学本科教育的主体并不是培养专科医生而是全科医生,而且每一位医生的专业都可能与其他学科交叉。人是一个整体,妇科病人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不管今后从事哪个专业,均需涉及女病人,有许多疾病需要与妇产科疾病进行鉴别。在某些基层医院,医生需要面对内、外、妇、儿等多科疾病的病人,外科医生同时也是妇产科医生。通过妇产科见习的学习,能给以后的工作带来方便;同时帮助他们解除害羞心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求男生在病人面前表现得从容镇定,充满自信,取得病人的合作,树立起良好医生形象,完成实习任务[2]。

2.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男生学习积极性胡灵玉等[3]采用仿真模型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认为是男生见习带教的最佳模式。我院妇产科教研室通过丰富妇产科教具和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弥补临床见习资源的不足。增加了仿真妇检模型、孕妇检查模型、分娩机制模型等,甚至建设了模拟产房,使学生在模型上和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基本技能反复操作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当面对病人进行实际操作时,大大地减轻了病人的不适感,得到病人的很好配合,增加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争强好胜心甚浓,他们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自己能胜过别人。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竞赛。通过理论知识的必答和抢答、对“模拟病人”的病史询问、多种操作技能的比赛,综合评判参赛选手的能力。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知识,又可以激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

2.4宣传妇产科界楷模,增强男生学好妇产科信心

半个多世纪以来,林巧雅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有口皆碑,她对妇产科所做的贡献蜚声中外,我们除了将林巧雅大夫的无限热爱医学事业,对病人无限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优秀事迹讲给学生听。同时,也给他们讲述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白求恩式的妇产科医生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先进事迹。特别强调目前妇产科界的优秀男专家曹泽毅、郎景和、江森等,他们虽然是男性,但是同样可以在妇产科界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广大的妇女服务。解除男生对学习妇产科的顾虑,甚至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对部分男生的问卷调查,有近半数的男生有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的意向。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的重要过渡期,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如何使一个刚刚接触临床课程的四年级医学生,尤其是男生,系统学习并掌握好妇产科临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以培养高质量的妇产科临床医生至关重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引导,提高男生学习妇产科的兴趣和积极性,争取病人的配合和信任,一定能使男生圆满完成妇产科见习任务,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胜,王健敏.新型医患关系下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39-40.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篇10

本医院近四年共招收心血管疾病内科学硕士研究生42名(临床规范化培训),其中应届本科考入硕士研究生30名,本硕连读的研究生6名,低年资住院医生考入的硕士研究生6名。人员分析显示在硕士研究生中无临床工作背景的占85.7%。以往毕业的38名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传统的临床培训)中应届本科考入硕士研究生26名,本硕连读的研究生5名,低年资住院医生考入的硕士研究生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中无临床工作背景的占81.6%。无临床工作背景的研究生成为研究生的主要群体,该群体虽然是医学生中的佼佼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大部分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经验。如何通过规范化的临床培训,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心血管内科住院医生至关重要。

2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目标及模式

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第一学期为期半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外,其他时间均在临床参加临床训练。心内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完成8个月的内科二级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和内分泌科)基础培训,还要完成10个月的心血管内科专科培训。在专科培训期间,明确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探讨适宜的培训模式对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高素质专科临床医生有重要意义。

2.1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专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目标

①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循环系统解剖,常见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及其发病机制。②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熟练掌握体格检查及心脏听诊、熟练分析心电图、生化、胸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的监护手段。③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及心血管疾病危急危重症的诊断和处理。

2.2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专科临床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模式

2.2.1重视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学习上述本科招收的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虽然医学基础知识扎实,但其心血管内科专业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且大多数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经验。通过临床培训,使其具有独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及心血管急症的能力,达到心血管内科医生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水平。首先从培养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做起,同时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5]。结合临床,每周开展一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理论教学、心血管内科基本技能操作培训,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开展一次教学查房。培养“三基”水平过硬的临床研究生,使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基本临床技能更熟练。

2.2.2一对一带教、分阶段培养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一对一带教,采取分阶段分步骤的培养方式。第一阶段:临床前培训,时间为2周,熟悉环境,掌握心血管内科基本操作,包括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操作,熟练掌握心脏听诊、规范的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第二阶段:临床实习培训,时间为6周,在带教老师带领下,接诊心内科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及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完成医疗文书的书写,并在老师带领下一线病房值班。初步掌握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生化、胸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第三阶段:普通病房临床培训,时间为3个月,掌握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心血管内科基本操作。独立接诊心内科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及住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独立完成心内科普通病房一线值班。第四阶段:重症监护室临床培训(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轮转),时间为3个月,掌握心血管内科危急重症的处理。第五阶段:夯实临床培训,时间为2个月,完成前四个阶段的专科培训后,由科室专家组对研究生进行心血管内科“三基”及临床思维和能力考核,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临床培训,以培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过硬,临床专业基本技能熟练的具有高年资住院医师专业水平的研究生。

2.2.3教学模式①研究生带教老师的要求:研究生带教老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向研究生讲解相关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同时研究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专业水平。②“三级医师负责制”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依据“三级医师负责制”原则,科室每日安排主管医师或主诊医师查房制度,查房过程中由研究生汇报病历,就临床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讲解,培养其临床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掌握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③由研究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查房:每周一次科室教学查房,提前2d告知病例,查房前要求研究生对患者的病情、诊治经过进行前面分析,并且要求研究生查阅教材、文献,先自己学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查房。此外,主持教学查房的专家,首先由主管患者的研究生汇报病例,并总结病例特点,分析病例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之后大家讨论并提出问题,先由主管患者的研究生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针对分析过程专家针对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最后由专家总结并对该疾病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技术进行讲解,培养其临床思路同时并对疾病的诊治及进展全面了解。

2.2.4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6-7]在临床培训阶段,使学生主动参与老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针对病例,在临床实践中由研究生针对患者临床情况,对其诊治过程提出问题或有带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利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方法,这一过程中带教老师作为指导者分析、纠正研究生错误,研究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导者,不仅加深了对疾病诊治过程的全面理解,而且提高了研究生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

3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