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专业儿童心理辅导十篇专业儿童心理辅导十篇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8:42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1

关键词:社区儿童社区干预心理健康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区中儿童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孩子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学校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发展迅速,但无论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来看,传统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和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研究的依据及必要性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情绪、身体、智力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期(7~10岁),利用此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针对儿童成长时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采取及时的综合干预及个别辅导,能够有效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程度。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宣传,学校以学生团辅、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但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的社区的机构资源较为匮乏,也影响了其社会化程度。受传统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人对于儿童早期心理亚健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性干预和治疗,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这种认知偏差,其集中表现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人员配备存在较大问题,加上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生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儿童社会工作创新理念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工机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结合社区工作、家庭治疗等相关专业方法,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干预、再造和调试并提供各项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调节服务,将潜在性的问题加以遏制,逐步纠正认知及心理偏差,解决和恢复儿童功能性失调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

三、干预对象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内出现心理偏差的部分儿童。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分析法:通过问卷,归纳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环境资源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策略;

2.学习观察法:在问卷分析法的基础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出现心理偏差倾向的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

3.小组工作法:与社区社工站合作,根据年龄分层及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组,通过“心理障碍自诊”“人际交往指导”“沟通与情绪管理”“理解与包容”“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客观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个案分析法:对于特殊儿童个案,全方位多视角诊断其产生心理障碍倾向的成因,对症下药,制定干预与矫正方案。

(三)综合干预与辅导措施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视角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

1.学校。学校提高教师及家长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水平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和团辅工作,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行为、情绪等表现,班主任及时进行跟踪观察、干预并谈话;

(2)以课堂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势利导,通过课堂上给予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正面鼓励;

(3)心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通过情景互换、角色互换、策略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4)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成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组,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热心家长及儿童问题专家组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社区

(1)社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邀请华西附二院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儿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2)成立社区儿童互助组织、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群体式参与增强互助能力,如小小业主委员会,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3.家庭

(1)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处,增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通过学习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和接受相关培训,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调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问题并与学校、社工一道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困扰;

(3)家庭中互换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对方。

4.社会工作机构

(1)社工工作机构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成长关爱小组、亲子活动等心理保健活动;

(2)以积极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儿童进行团辅治疗,对于特殊儿童则建立案主档案,进行个案辅导;

(3)承认儿童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价值,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严等基本价值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我们通过多种情景互动模拟、小组工作方法等形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四、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儿童(5-15岁)24名“问题儿童”,针对其心理偏差及行为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对比以及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后,79.1%的儿童心理健康值达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摆脱了心理困扰,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1.9%的儿童部分存在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碍、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将长期跟踪观察,逐步解决控制。经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认真的总结,总结出综合干预对于社区儿童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和系统知识的讲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长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改进了教育方法,增进了亲子能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逐步探索平等与孩子“交往”,以更加灵活、变通且具有弹性的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走出权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观念误区,同时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教育促进。将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付诸于实际、结合社区和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家庭,有效推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将专业特长带进社区,将所拥有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并获得实践的经验,其价值得到了体现;从实践中提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工作方法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拓宽和加深服务领域;为其他社区相关机构组织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经验和借鉴;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现有组织和机构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要求,促进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创新型建设。

五、儿童心理问题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与辅导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水平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心理学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离老百姓很远,不够平民化,尤其与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待发展和支持。

(二)专业机构资源及人才紧缺。目前我国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的专业性机构较少,主要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老师来完成,但由于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个别机构技术力量仍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学校及家庭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父母有时迫于生计从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凸显。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家庭和学校的忽视将不利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针对儿童发展时期的需求,我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亲子活动,以改善亲子关系,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宽容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促进和谐家庭与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和提高学校及家庭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长期心理素质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提高儿童处理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纳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独立意识。

总之,我国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与辅导及相关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相关组织机构及整个社会的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对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整合,强化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模式、辅导模式,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本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21367200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29卷第1期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2

【关键词】少先队辅导员创新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55-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当前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环节和途径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怎样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问题。

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要达到:尊重少年儿童,把少年儿童作为活的、有发展性的主体来给予应有的尊重;接纳少年儿童,理解、相信少年儿童,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少年儿童;引导少年儿童自决,自我决定,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个性化少年儿童,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正面引导少年儿童,对组织和教育功能持有积极的态度。

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工作领域具有独特性,区别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服务中有教育的内容;区别于以生活照料为主的家庭抚育――服务中蕴含着身心发展辅导;区别于以广泛影响为特征的社会培育――服务以社会为实践体验阵地。因此作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摒弃传统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不仅要能准确地为少年儿童“号脉”,学会“倾听”,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还要有一套教育“技巧”。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本着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心理,既要对孩子们的长远利益负责,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具体利益负责;既要从整体上推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又要照顾到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既要考虑到社会对一代人的客观需要,又要考虑到孩子自身发展的具体要求;既要面向孩子们做好服务,又要面向成人社会协调力量等。

三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学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学校的工作中要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学校中的人际环境是由领导、教师、学生构成的。拥有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不仅能够提高大队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也能提高教师和少先队员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少先队工作看似简单,但它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所以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作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首先,要从学校的全局工作出发,服从学校的领导,遵从学校的政令。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少先队的工作计划,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并要勇于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工作。其次,要与中队辅导员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少先队工作的具体执行,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少先队员的思想教育、特长发挥等都要依靠中队辅导员的辛勤工作,因此,作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带头克服,看见荣誉诚心谦让,进而取得中队辅导员的支持和信任,少先队工作才能呈现出欣欣向荣。最后,要与少先队员建立起平等、和谐、信任、友爱的朋友关系。在工作、学习中,要主动与少先队员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少年儿童缩短在心灵上的距离,做他们的知心哥哥和姐姐,争取在情感乃至心灵上产生共鸣。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大胆工作,培养其组织能力、增强少先队的凝聚力。

四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不断更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必须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知识修养,才能适应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管理工作。过去说“学生是一杯水,老师需有一桶水”,而现在则要求教师是“常流常新的活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探究、不断学习,常学常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探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五丰富的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生命

少先队工作是德育的一扇窗,活动是少先队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任务。所以要适时开展适合本校特色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辅导员,肩负着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重任。因此,少先队辅导员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新时期教学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志斌.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3

一、政府领导,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1.县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是统筹城乡综合发展的一部分,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把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把此项工作纳入县级各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的年末工作考核,并形成了奖励机制。此举进一步调动了县级各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此项工作的积极性。

2.成立了县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县妇联、县关工委、共青团县委、县少工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为主要成员单位,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乡镇人民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县教育关工委、县教委基教科常年有人抓此项工作。县乡政府定期召开工作会,专门研究此项工作。政府的坚强领导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各职能部门积极跟进,解决了工作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这对留守儿童的父母是县级各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一份关怀,对留守儿童本人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3.出台相关政策。县乡人民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劳务外包、鼓励返乡创业等形式,增加农民工在家乡就业机会,让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留在家乡,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减轻了教育的压力,有一定的实效。

4.加大经费投入。县乡两级政府通过专项资金、各单位援助、社会实体、个人捐资等办法,加大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托管家园、周末服务站的硬件建设,增修住房及活动室,增多活动面积,添加电脑、图书、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尽力让留守儿童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二、学校主导,发挥关爱的主要作用。

学校是教育留守儿童的主阵地。学校定期向当地政府汇报,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定期召开联席会,共同研究这一工作。学校也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鹤游小学探索出的学校“四主”模式,即学校是“留守儿童的主管理者”、“主培训功能”、“主纽带角色”和“主阵地作用”。

1.主管理意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最长,学校理应成为教育留守儿童的主要管理者。学校树立了主体意识,主动担当起教育的责任。通过学校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提升了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学习素质、心理素质及品德素质。

2.主培训功能。一是培训教师,增强对留守儿童的爱心,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提升教育质量;二是培训家长或家长,提高技巧,优化教育效果。三是培训留守儿童,提高学习、生存、竞争的技能,提高素质。

3.主纽带角色。教育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多方联动,及时向政府汇报,向社会呼吁,向外届展现留守儿童的风采,反映存在的困难,形成了政府、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和谐局面。

4.主阵地作用。学校充分发挥了育人主阵地作用,一是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做到环境育人。二是办好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做到宣传育人。三是充分利用学科教学,做到课程育人。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活动育人。

三、社会引导,营造积极的关爱氛围。

社会引导就是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形成重视留守儿童的环境,从而形成教育留守儿童的合力。

1.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通过公安、文化、工商等部分倾力合作,按规定迁移校园周围的网吧及非法食品经营点,净化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

2.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台(站)、报纸、宣传横幅、黑板报等媒体,以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宣传等形式,引导全社会教育留守儿童。五洞小学在去年农历二十五举行的“多谢八方助校情”留守儿童教育成果汇报演出活动,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共收到捐赠的留守儿童爱心钱(物)15万元。各村社、各届人士、返乡民工都积极投入到教育留守儿童的行列,效果很好。

3.搭建平台,寻求各单位、企业对教育留守儿童的支持。县和政府统一布暑的县级各部分援建寄宿制学校、托管家园,一定程度缓解了该项工作的资金压力。台湾顶新集团资助鹤游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即”4+1“模式,通过军训、内务比赛、营养午餐、集体生日活动,取得了教育的实效。重庆建筑管理总站每年资助五洞小学1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留守儿童在托管家园的费用,已连续资助4年。五洞民营企业贺洪贵私人捐助一万元,五洞退休教师群体捐款6000余元支持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重庆市委书记张轩带领市女企业家协会部分企业家向新民小学、双河村周末服务站捐赠电脑等价值5万元的物品。

四、家庭辅导,感受温馨的亲情温暖。

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均在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大多是隔代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少部分寄养在父母的兄妹家的朋友家里,家庭辅导相对薄弱。但是,我们应看到:有寄宿制学校、托管家园及周末服务站的管理,家庭辅导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不需要很大。课题组探索了以下做法:

1.开通亲情免费电话及亲情聊天室。留守儿童定期和远方的家长联系,及时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身体近况,既让家长安心,也让了了留守儿童及时得到家长的心理辅导。县电信公司为龙桥学校无偿提供40台话机,并装修亲聊天室,让亲情连线更加紧密。

2.培训受托者。通过家长会员会、家长学校进行培训受托者,教给常用家庭辅导方法、技巧,让家庭辅导更加有效。

3.加强家校联系。学校组织老师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表现,同时向家长反馈留守儿童在校综合表现。三是举办校访日。把周一至周五的某天作为家长接待日,便于家校联系。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4

摘要:儿童画的辅导,其方法要科学、合理,依照儿童心理及生理状况进行,决不可用成人的绘画标准来教导儿童。若过早地让儿童接触成人画,不但会限制儿童的思维、想象,而且会使儿童的心境受到压制,影响其童心艺术表现。在美术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科学有效辅导儿童画,让儿童画出真正的儿童画?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关键词:儿童画创作辅导

记得一位美术教育专家为《綦江少儿版画》一书写了一段话:“綦江的老师们高明的一点,就是他们能同孩子在一个视角上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进行创作。”这句话既是对我们的鼓励,又是对我们的鞭策。当我认真学习了很多美术理论,真的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发现孩子们的每一幅简单的画面里都充满了童真童趣,竞是那么的美。在美术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科学有效辅导儿童画,让儿童画出真正的儿童画?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教研,我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懂得儿童画的内涵

1.什么是儿童画

儿童画,从字面上应该理解为“儿童画的画”。但是目前我们会在画展或者一些孩子的作业上能发现非常专业的赏心悦目的作品,不管从构图、色彩的处理、点线面的运用等都很完美。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儿童画,而是“老师的思想、儿童的手画的画”。这样的画只能叫“小大人儿童画”。真正的儿童画不仅仅是儿童画的,更应是儿童想的,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画。

2.儿童画的特点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儿童的画无拘无束,他们往往运用象征性的主观形象来表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样他们创造出的形象不会是我们大人所看到的或思维中的客观物体形象。他们用特殊的符号代表房屋、桥梁和其它难以真实再现的东西。常见到儿童画中“物体夸张变形或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妙趣横生,这些儿童的天性、天真、天趣是自然年龄所特有的,在画中显示出独具的稚拙也是自然的,并非是刻意追求;在儿童画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喜欢幻想,喜欢把不可知的东西变成现实,“超常想象”是儿童画的一大特点,但是写实性却很差;儿童画中对色彩的运用是“大胆而毫无顾忌的”,大多用原色作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随意涂抹,有很多违背自然的色彩,如太阳可以画成绿色、小河画成红色。色彩鲜艳的红色、黄色、橙色和大紫、大绿、鲜蓝是儿童画中常见的色彩,因为鲜艳的色彩在视觉感官上要比黯淡色彩强烈得多。

二、摆正辅导教师的角色

儿童画的辅导,其方法要科学、合理,依照儿童心理及生理状况进行,决不可用成人的绘画标准来教导儿童。若过早地让儿童接触成人画,不但会限制儿童的思维、想象,而且会使儿童的心境受到压制,影响其童心艺术表现。所以,教师首先要研究孩子的心理和孩子绘画的特点。对各年龄段的创作要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发挥他们的丰富想象,发扬他们的大胆表现的优点。

在儿童画创作中,老师的角色仅仅应该是“孩子创作兴趣的激发者、引导者、欣赏者和鼓励者”。在创作中,学生才是创作的主体。

三、掌握儿童画辅导的方法

范围“广”、题材“新”、构思“巧”、命题“趣”。具备了这个四要素的画才是儿童画的上乘之作。辅导时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1.以儿童般的激情激发孩子参与创作的兴趣

在启发、辅导孩子创作时,可以先让孩子参与相关的活动、游戏,欣赏同年龄的优秀儿童画作品,再进行激发、引导,以提高儿童的创作兴趣,消除对创作的神秘感或畏难情绪,调动创作的积极性,开阔孩子们的思路,启发孩子联想。

2.以儿童般的心灵帮助孩子找准创作主题

很多老师在辅导孩子创作儿童画时,都是老师给予孩子题材、范围及内容,孩子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想象、回忆等,并非他们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辅导儿童画时,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他们试图要表现什么。儿童画终究是由儿童自己来画,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放手由孩子自己确定。儿童画画最大的优势是以其未被破坏的形式感,让所有形状和色彩都完全听其调遣。作为辅导老师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套用成人形式美学观念去评估儿童绘画,对儿童创作加以影响。

3.以儿童般的眼光引导孩子选择取材形式

内容已经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在画面上要安排哪些物象来表现自己选的主题?也许孩子现在想到的物象很多,什么都想画进去。对儿童绘画心理的研究证明,不同年龄儿童的稚拙表现也不同,往往较小的儿童在绘画上表现的比大孩子更大胆、更单纯,即体现在绘画上的“稚拙”和“粗狂”。儿童的“糊画”很大程度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老师在指导时,要牢牢记住所指导的“儿童画”是儿童的画,必须要有较强的“儿童味”即“童趣”。如果让孩子们画成人的画,那就会成为“小大人画”,这样缺乏“儿童味”又不具成人功力。这种创作当然是失败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提示方法:图片局部扩展、图片写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新的感受、画肖像、画自己的心情故事、画故事、童话、典故等。

4.以儿童般的手法指导孩子应用绘画技法

在一般绘画中我们会用水粉、水彩、国画、蜡笔、版画等材料,而现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画种,形式多样。在这个环节里,就要体现出“新”字。一是材料运用的新:各种不同的材料都可以用在创作中来。二是表现手法的新:孩子好玩和好奇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喜欢用各种种样的方法来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我们不应该禁锢着他们,让孩子多多的尝试更新的画法。其实在这里,老师就要注意提醒孩子要根据自己的创作内容选择恰当的表现方法。

总之,在辅导孩子创作的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教师只能在构图的处理及整体效果方面帮助学生出谋划策,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特征进行表现。这样由孩子自己用“心”表现出来的作品,才是有真正品味的“儿童画”。

5.以儿童的心理评价儿童作品

孩子们在创作完成后,总会把画拿给教师评价,而作为教师不能完全以成人绘画的艺术标准去衡量和评价,而应建立在对儿童身心发展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对儿童画进行客观和正确的评价,并对儿童绘画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否则,很有可能会将优秀的儿童画说成坏画或丑画,而强迫儿童按照成人的意志去学习绘画,这样就会扼杀儿童给画的兴趣,或者扼杀他们的天真烂漫的天性,如儿童会把树杆涂成红色,仅仅因为“我喜欢”,他们的绘画重在情,重在有自己的想法。

总之,辅导儿童绘画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培养对美术浓厚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辅导孩子创作儿童画时,应该更多地从儿童的角度去体验儿童创作,引导他们自由发挥,用自己想用的方式,画自己想画的画。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喜欢绘画,创作出优秀的儿童画来。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童心童画》杨景芝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5

关键词:灾区留守儿童现状对策

自2008年四川大地震以来,灾后重建工作已基本进入尾声,为了偿还灾后重建所欠下的债务,越来越多的灾区青壮年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留下年幼的子女。因为远离父母,这些年幼的孩子与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他们承担了本不该由那个年龄所承担的困难和压力,常常在生活和学习上表现出孤独、自闭、易怒、厌学和炫富等不良倾向。他们的生存状况,影响到孩子们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调研主要针对受灾较重的绵阳市安县沸水镇、秀水镇、塔水镇和广元市青川县七一凉水镇、关庄镇的小学和初中的留守儿童。发放调查问卷约600余份,回收573份,其中有效问卷563份。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该地区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情感缺“慰”

灾区留守儿童渴求亲情关怀。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孩子因父母外出而感到孤独无助。在回答“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时,有一半孩子的回答是“爸爸妈妈你们早点回家,我想你们!”。亲情是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在孩提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该地区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更缺少内心世界的交流和沟通。他们在生活习惯养成、道德素养提升等方面缺乏父母的指导,缺乏情感关爱,遇到烦恼、困难和挫折时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对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常有寄人篱下、孤苦无依之感,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2、心灵缺“疏”

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灾区留守儿童成长的最大障碍。

心灵温度计测试数据统计

项目完全没有轻微中等程度厉害非常厉害

感觉紧张不安3879105135

容易苦恼或动怒4349924016

感觉忧虑、心情低落18211414812

觉得比不上别人734839323

睡眠困难,譬如难以入睡、易醒或早醒101279382

灾区留守儿童大多正处于身心发育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2008年大地震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阴影。远离父母的他们,遇到困难时无人倾诉,临时监护人无法全方位地关注到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变化。学校由于留守儿童数目过多,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很少给留守儿童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他们在有心理困惑时,不能够及时得到疏导和解决。心理问题长久地压制于内心,一些灾区留守儿童表现出多方面的性格缺陷,最终可能导致内向孤僻、以自我为中心、自卑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和不善与人交流等心理障碍问题。

3、生活缺“理”

生活不能自理也是灾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障碍。由于灾区留守儿童大多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外)祖父母的过渡溺爱使得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没做过家务,甚至中午在学校吃饭的饭盒也晚上带回家由(外)祖父母洗。(外)祖父母由于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的局限,常常重养而疏于教,对他们放任自由,造成一些留守儿童作息时间紊乱,生活卫生习惯差。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弥补亲情,常常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由其自由支配,使得留守儿童常在一些没有卫生保障的地摊和餐馆吃饭,导致了一些留守儿童身体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等。

4、品性缺“导”

成长的失控是灾区留守儿童的通病。灾区留守儿童大多年龄较小,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不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法律教育,打架斗殴、调皮任性、不敬师长、欺负同学、逃学旷课、沉迷网吧等现象较为普遍,父母的“补偿心理”更加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5、学习缺“辅”

农村教育落后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地震灾区大多处于偏远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碰到的问题很多。在家没有父母的指导,还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多数监护人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期望值不高,只希望他们拿个初中毕业证后,赶紧出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在学校,因师资力量有限、老师待遇不高等因素,致使许多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由于得不到有效的辅导和鼓励,灾区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成绩欠佳,常出现逃学、辍学、厌学等现象。

6、安全缺“保”

孩子的安全是父母最担心的问题。灾区留守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由于监管不力所造成的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率逐年提升,烧伤、烫伤、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家庭。多数留守儿童都是走读,且学校离家的距离较远,上完晚自习后一人回家,常常会受到外界的非法侵害,特别是留守女童最容易成为他们侵害的对象。

二、对策及建议

针对四川地震灾区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1)慎重选择是否外出打工。家长应该将孩子放在比金钱更重要的位置,对是否外出务工做出慎重的选择。对于确实需要外出务工的父母,可选择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最好是母亲)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2)注重监护人素质的提升。监护人应该自觉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不仅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来教育引导他们。

(3)注重与学校方面的联系。在外务工的父母应尽可能多的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配合班主任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

(4)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无论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还是在家的监护人,应多与孩子在学习、心理、生活上进行交流,了解其身心发育状况,争取为孩子创造一个较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

(1)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站或者心理指导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摆脱灾难和远离父母所带给他们心理的影响。对于极个别的儿童,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2)加强学校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创建优美的住宿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留守儿童在双休和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3)建立灾区留守儿童的个人电子档案数据库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在数据库中,除了录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外出务工家长基本信息和临时监护人或家长信息等基本内容外,还可把各阶段对灾区留守儿童所做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建成灾区留守儿童所特有的成长档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明晰的掌握不同时段地震灾区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等情况,还便于统计分析,更快捷的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此外,也可将数据库信息统计的结果通过合适的平台定期的向外公布,让更多的人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方便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

(4)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建设。建立丰富的硬件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可以聘请外地名优教师进行远程视频教育,周末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让留守儿童与外地务工父母视屏聊天,感受父母亲的关爱。

3、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1)加快当地的经济建设。政府应放宽创业制度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在带动当地村镇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留守现象”。

(2)推行“家长制度”。政府可以联系外地或本地品德高尚、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大学生志愿者,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做留守儿童的“家长”,通过大学生自己亲身传教,改掉留守儿童身上的恶习,并在学习、生活方面进行督导。

(3)成立“留守儿童家园”。在每个镇上成立“留守儿童家园”,聘请当地退休干部、教师,利用周末辅导留守儿童的功课,通过开展各种有宜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加强教育资金的投入。通过强有力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灾区支教,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让更多的留守儿童享有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5)设置“留守儿童专项帮扶资金”。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呼吁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和其他公益团体奉献爱心,慷慨解囊,募捐专项帮扶资金,对家庭困难和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设立必要的奖励、帮扶基金,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6)建立“生长发育监测系统”。通过与妇幼保健院或者医院的合作,定时对留守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从而使学校和家庭能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质量,让留守儿童的身心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7)完善户籍改革制度。各地政府应尽快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户籍改革制度,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能够跟随父母一起,在城里读书并享受城里孩子的待遇。

4、整合社会力量

(1)通信公司可开设“留守儿童亲情号”业务。周末,异地两固定号码之间的通话享受更多的优惠,促进留守儿童在周末与父母加强联系,使他们感受到父母就在自己“身边”。

(2)铁道部门设置优先购票原则。在传统节假日和其他假日,回家探亲的留守儿童父母享有优先购票的权利,对外出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在享有优先购票权的同时还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方便灾区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之间的团聚。

(3)健全家校、校村联系制度。通过学校、家庭、村委会三方面的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上下学和周末在家的情况。学校通过与监护人的联系,可以知道留守儿童放学后是不是及时回家,周末的作业是否认真完成等情况。通过与村委会的联系,学校可以及时知道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老师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帮助辅导。(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本文为重庆交通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立项作品

参考文献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6

关键词:儿童社会工作;功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4—0114—06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2006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颁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08年开始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其后,民政部在其管辖的社会福利机构进行了社会工作试点,探讨社会工作在实务机构的发展情况。

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实务领域走入福利机构视野之中,是因为福利院的孩子普遍表现出社会性失衡,与人交往能力欠缺,适应能力差。目前儿童社会工作如何发挥功能和作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普遍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在社会系统论支撑下,以2008年以后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试点为起点,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为福利机构开展儿童社会工作提供参考性架构和前瞻性思考。

二、文献回顾

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儿童福利制度层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经验式的判断为主,对服务专业化缺乏较严格的量化研究和操作研究。以社工视角介入机构的实务研究相对较少。

(一)儿童福利宏观政策研究方面。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划分一直是影响福利政策取向的关键。台湾学者彭淑华认为,围绕以社会手段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以及国家对于家庭责任的制约,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呈现出四种取向:即自由放任主义、国家干涉主义、尊重家庭与双亲权利、尊重儿童权利和自由。刘继同从国家一社会一儿童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框架与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研究儿童福利制度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尚晓嫒等认为,中国儿童福利的制度突破已经开始,学术界在儿童福利的理念、制度创新和体制设计方面决定了新的儿童福利制度能够向前推进的程度。笔者认为孤残儿童养育方式有五种,即院舍照顾、家庭寄养、收养、机构形态的家庭照顾和社区照顾。机构照顾的弊病较多,不利于孤残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和实践方面。西方的儿童社会工作包含在儿童福利服务之中,包含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支持、替代。美国学者拉里·威廉姆·法利认为儿童福利服务包括向居家、临时替代性家庭和儿童照顾机构中的孩子提供服务。英国学者奈杰尔—托马斯认为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包括评估和制订计划、安置和联系、机构照管和寄养照管、收养与长久安置等。中国儿童社工实务领域的分化是随着社会问题出现引起社会重视的。“5·12”大地震后社会工作介入到受灾儿童中进行哀伤辅导。刘志红用行动研究来探讨社会工作在特殊儿童中的运用,张立波和孔令倩从司法角度探讨救助社工对流浪儿童的矫正的介入,龙迪从儿童害角度探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方法。也有从留守儿童和网络成瘾角度进行社工介入的,其介入方式和效果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三)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方面。陆士祯在《儿童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对功能达成的共识是:促进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包括对处于困难境地的儿童青少年的解围和救难,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成长辅导,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社会工作者不是以专家的身份出现,而是一个联结各种专家的人,是使服务计划的所有部分都能得以适当安排,得以合理顺利进行的人。社会工作者承担的角色与功能是为孩子提供心理辅导;为孩子制定照顾计划,并协调不同单位员工的合作。

综上文献,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在国内研究中还处于一种尚未分化的状态。本研究通过一定的量化研究和定性研究厘清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作用。

三、研究的理论框架

本研究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系统理论来评估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工作在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社会环境下完成的,而受到机构外在(如地域、经济条件)和内在(如规模)条件的制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机构传统经验方法的融通。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加入社会工作元素后系统产生的变化。在社会工作领域,系统主要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系统的相互联结问题,包括改变媒介系统(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系统(儿童)、目标系统(儿童改变)和行动系统(机构的医生、护士、护理员等其他工作人员)。本课题是一个探索性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具体技术路线图如下:

第一步:社会工作对儿童福利服务的介入过程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设计严格的指标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问题,从数据量化方面探索社会工作在儿童机构中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并辅之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把握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定位。

(一)调查地点

主要选取东、中、西部(a、B、C)三个试点儿童福利院,并选取一些与社工有关联的人来填写问卷,共发放150份问卷,实际回收127份,未收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84.7%,符合统计学要求的代表性、普遍性和科学性。

(二)具体指标设计

指标一:所在机构基本状况,即机构职工人数、儿童人数和所处区域。

指标二:工作人员基本特征,即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龄和从事的具体工作。

指标三:社会工作及其相关岗位,即机构管理、政策制定、筹划与组织活动、督导与评估、业务管理、个案心理辅导、公共与对外协调、家庭寄养等。

指标四:功能与作用的理想与现实定位的距离。

指标五:功能、作用的体现(制约),社会工作功能和作用(心理辅导、问题分析、关系协调以及争取相应的权利、争取资源等)的实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五、研究结论

由于各类儿童福利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制约因素各有差异,社会工作在其中的功能和作用也就各不相同。以下是对东、中、西部的问卷指标量化后的分析,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的共性及差异性。

(一)性别、年龄、工龄分析与比较

表1显示,东部机构男女比例相对较为适当,比较符合社会工作中较好的性别比率。中部机构调查对象全部是女性,机构更需要护理和教育类的工作人员使女性员工偏高。西部机构因在省会,经济、文化、资源相对丰富,又有外部社会工作力量注入,其社会工作发展的条件相对较好,男女比例适当。

通过对平均年龄和工龄的对比发现,东部地区人员平均年龄最大、工龄时间最长;中部工作人员则相反;西部居中。工龄越长,表明该群体参加工作的时间越长,如果一直在儿童领域工作,则可能对该领域了解得更加通透,其话语权分量可能更重些。

(二)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表

表2显示,人们往往有一个思想上的假设:工作人员的文化层次与技术含量、服务水平呈正相关。这三个机构的调查表明员工的学历正在逐渐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一般是医生、特教老师、护理人员、语言康复训练师、行政管理人员等。

(三)社会工作人员学习情况

表3显示,三个地区的机构的工作人员平均80%以上参加过社会工作学习。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是员工学习社会工作的主要途径。这种突击式学习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对社会工作的全面了解和普及宣传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四)日常工作内容分析

表3显示,85%以上的东部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属于社会工作性质,中部地区机构的调查对象达到100%。这引发了对一个问题的探讨,儿童机构社会工作者到底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内容。对机构具有社会工作性质的工作分类后发现:东部员工在从事机构管理、个案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达到40%;中部员工则认为在协调志愿者管理方面做得工作,达82%,其次是家庭寄养方面达到23%;在西部地区,58%的人参与到机构管理事务之中,38%的人分别参与制定政策和个案心理辅导。个案心理辅导是机构普遍认同的社会工作内容。(见表4)

(五)员工认为应该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东部机构员工认为个案心理辅导、家庭寄养方面最应该设置社工岗位,所占比例分别是31%和16%。中部地区认为机构管理、个案心理辅导应该设置社工岗位,所占比例分别是45%、32%。西部地区认为机构管理最应该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的占60%,个案心理辅导只占4%。机构工作岗位需要社会工作元素的渗透和加强,已经成为机构的共识。

(六)对儿童康复和心理治疗的功能与作用分析

应然功能是社工在机构中应该发挥的功能,是社会赋予社会工作的理想化作用;实际功能指的是社工在现行体制制约下受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后所能实际发挥的作用。

表6显示,不管是“应然”还是“实际”功能,人们都看中个案心理辅导,这说明机构儿童的正常心理缺失已成为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与诸多文献中对机构儿童的现状描述是吻合的。三个地区“实际功能”中“心理辅导”功能的发挥都不是很充分。东部机构注重从微观(心理辅导)和中观(小组)来进行介人,在现场我们看到了a机构的会谈室、记录表以及为此专门布设提升孩子活动能力的场所。但是社工绝对不是仅仅的心理辅导,而是多方位的功能体现。

机构是提供儿童物质帮助的具体执行者,社工起到了物质间接协助者的作用。西部地区的实际提供物质帮助达到36%,所占分额最重;东部所占份额最小,只有20%,这可能跟东部资源和环境的丰裕有较大的关系。在维护合法权益方面,东、西部儿童机构实际上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好,而中部地区正好相反。在促进能力发展方面,东、西部儿童机构实际上比人们想象得好,而中部地区则正好相反。

(七)对机构功能和作用的分析

表7显示,三地区机构员工认为社会工作对机构的“应然”功能和“实际”功能分别体现在促进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和促进机构的稳定上。东、中部地区的调查对象认为,机构“应然功能”的首位是“促进机构服务能力”,并分别达到38%和59%,西部地区只有22%。但是在实际执行这项功能时,东部地区认为确实“能够使机构服务能力提高”的达到40%。但是,中、西部地区在进行评估时却认为这项社会工作功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有所下降。评估社会工作在“促进机构的稳定”功能时,却发生了和上面相反的情况。社会工作在促进中、西部“机构稳定”方面实际的比预期的要好,而东部地区在这方面的功能却是恰恰相反。

(八)影响社会工作功能和作用的因素

表8显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绝不能单单依靠一个因素。三个机构都认为,目前社工在机构中发展受限的最主要因素是财政支持和岗位设置,这并不意味着东、中、西部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差异。在财政支持上,中部和西部更加看重财政支持,所占比率分别是59%和58%,比率程度基本相当;东部比率是20%,唯一能解释的是东部地区的财政来源相对宽松一些。但在岗位设置问题上,东部被调查者认为该项最为重要,达到了44%的认同,而中部和西部则分别只有23%和18%。东部地区似乎更急于解决岗位设置问题。在考试学习培训方面,西部地区更加缺乏,认同率只有12%,中部地区是9%,而东部地区只有4%,这说明东部地区更容易获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在工资待遇方面,中部地区表现非常突出,对工资的呼声也是最高的。

六、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评价

在系统论中“功能”是系统内部固有的效能,它是由事物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内在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作用”则是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定量调查,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媒介系统的功能

儿童福利机构对社会工作的认知较为抽象,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弥散状态,水平考试的出现必然以刚性的方式强化员工学习社会工作的动机,这是任何宣传也难以比拟的效果。同时还表现在员工努力学习社会工作,以此作为自己职业发展向上流动的良好契机。

(二)对服务对象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一是社会工作价值观赋予机构儿童正面形象。机构传统经验式的工作方法,行政化的权威以及爱的教育和感召方式和社工方法形成了对比。社工的理念主要表现在对儿童的隐私和独立性的尊重,重视儿童能力的改变,提供认识儿童潜能的机会,提升儿童的自信心,对人类道德情怀的关注,对机构儿童成长中困惑的理解及同理的广泛运用,这些会促使工作人员重塑儿童在工作人员心目中的形象。

二是社会工作对机构儿童教育的弥补和干预功能。首先表现在“去机构化”,儿童早期社会化成长中所必需的教育内容在机构相对缺失,长期“单位制”集体生活方式所带来隐私的缺乏、亲密关系难以建立、严重的厌学情绪、“抚养生活电视化”等在寒暑假的时候就变得更加严重,这些都是社会工作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其次是对大儿童的干预。如果说社会工作对以上几个领域的介入还处在一种相对隐性状态下,那么对机构大儿童的介入则处于显性状态。小孩子较多地停留在生理层面和游戏、娱乐的满足;大儿童则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问题失衡上,更具迫切性、综合性。社会工作者需要积极介入到大儿童的心理干预与辅导、学业跟进、生理卫生知识、职业规划等方面。最后是关系的调节。社会工作可以对“儿童—儿童”、“儿童—机构”“儿童—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干预和调试。

(三)对整个福利机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是专业方法的运用。对各类入院儿童资料的收集和从“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上进行评估,制定目标与计划进行诊疗和干预。解决好儿童生理、心理的需求和在社会化过程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以体现其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社会工作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填补了以往经验式、靠感性认识支撑的工作方法,它用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的工作方法对儿童提供多层面的服务,能够帮助机构儿童从微观层面的调适到宏观环境的改变,具有以往工作方法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其次是专业支持一整合功能。建立“机构—儿童—(寄养或康复)家长”的三角关系,社会工作者对前来陪护治疗的家长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制定更加详实、科学的康复治疗教育方案。同时还对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压力宣泄及建立支持网络。由于政府的主导推动和机构对政府资源的强依赖性,社会工作在机构运作过程中表现为一种结构性的强嵌入性特点,社会工作在机构中的功能易于模糊化,很难剥离出来社工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只是对行政化工作方法的修葺、完善。

最后是服务拓展功能。这是儿童福利机构的隐形功能和作用。它可以摆脱传统的社会工作模式和套路,走到特殊需要的儿童群体之中,对那些行为偏差、思想叛逆、被人利用或者是离家出走的孩子开展外展社会工作服务。另外在一些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救助站的儿童服务部门,不再继续把孩子推向“送回—流浪—再送回”的道路,应该寻求“学校—家长—社区”立体式的帮助,让儿童青少年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制约社会工作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是制度性因素。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某个部分的因素可能会发生系统性影响。儿童福利机构兼具事业单位、慈善机构的双重性质,由于我们所调查的机构都是社会工作试点机构,它本来就带有上级部门的认同和褒奖,且作为“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使命的先前排头兵,承载了政府推进社工的期望、教育者的专业理想和实务工作者探索的重任,这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现行制度安排使儿童福利机构既要呈现出与经验式工作不同的亮点,也要使制度文化遗产中的人能够理解并且配合试点工作,深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和方法会成为机构的工作态势。

二是社会工作转换。机构员工受制度影响有体制内外之分,编制内员工的流动性小,但社工人员却常常转换工作,这种体制内外的分割也造成了新一轮的不同员工上岗的双轨制。

三是岗位设置。社会工作实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素尚未完全成熟,社会体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形成了制约,整体上仍然以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为主体。这种社会管理体制所具有的工作理论、方法和方式已经形成制度并成为人们的习惯,生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社会工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遭受原有体制的抵抗,延缓社会工作发展的速度。

(五)试点工作带来的新希望和新契机

社会工作者在整个服务系统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但也面临一些限制。

一是扩宽从业人员的学习渠道。当前,机构员工较为单一甚至缺乏外在学习渠道,考试为主的评价机制使得知识难以内化为能力,同时还存在繁重的工作量化考核及员工子系统和其他环境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等问题。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7

三个特别关注,一项联合关爱的帮扶工程

近年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由于无法担负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能接孩子进城或留在身边。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的分开而缺少必要的关怀,容易在思想上孤独,心理上抑郁,生活上困顿,学习上分心,行为习惯上跑偏,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

山东是人口大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留守儿童近百万人,其中父母双方都不在儿童身边的近27万人。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再次引发全民关注。一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关爱困难儿童工作,郭树清省长专门批示要求“要特别关注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们,特别关注城市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们,特别关注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们,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为这些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作出贡献”。

2015年6月9日,滨州市“牵手关爱行动”动员会召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牵手关爱行动”,年度帮扶留守儿童2000名,每人的救助标准不少于300元,为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建立“慈善资金支持+志愿者关爱”的留守儿童救助服务体系,让留守不再凄惶,共享文明与阳光。

四家部门联动,一次统筹衔接的合力谋划

考虑到“牵手关爱行动”涉及面广、周期长、任务重,滨州市关工委、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开展本次活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活动办公室,分工合作,科学谋划。

滨州市关工委主要负责活动实施的协调、监督、检查,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滨州市慈善总会主要负责活动资金的筹募和管理。山东省慈善总会2015年计划支出活动资金500万元,其中300万元为全省参与“牵手关爱行动”的志愿者、留守儿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每人保费30元,保额50000元);200万元为留守儿童大病救助基金,主要用于结对帮助过程中,发现的大病患儿救助。滨州市各级慈善组织计划投入配套资金7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企业捐助、社会募集、网络捐赠等多种途径,广募资金,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团市委主要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考核。在网站、电视、报纸、微博、微信、论坛等倡议书,广泛动员,招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市、县区、乡镇(学校)分别成立志愿服务总队、中队、小队,建立上下衔接的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委托留守儿童所在班级老师进行跟踪考评,听取留守儿童或其监护人对志愿者的服务表现予以评价,在志愿服务记录卡上填写服务日期、服务项目、服务时数,并由留守儿童和其监护人或所在学校的团队负责人签字确认。年底,根据服务次数和服务质量,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爱心家庭及志愿服务队进行表彰奖励。

市教育局主要负责留守儿童情况摸底,由学校各班级班主任负责向本班学生发放《留守儿童情况调查问卷》,了解相关情况。

四部门根据自身业务范围,将关爱留守儿童行动落到实处,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五项服务内容,一次全民动员的暖心公益

牵手关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给予留守儿童系统的照顾,阳光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提供亲情陪伴服务。组织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打电话,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自护、感恩、励志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小养成互帮互助、健康向上的习惯。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发挥滨州市青少年维权岗、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作用,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

提供心愿达成服务。收集留守儿童的心愿,并对心愿进行分类、整理、审核、建档。将收集到的儿童基本信息及心愿上传到“青春滨州”志愿服务平台,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结对认亲”,共同帮助留守儿童每人实现1个心愿。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8

本期话题:

关爱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1月20日,安徽省望江县发生了一起悲剧。9岁留守儿童小林(化名)在放寒假当天上吊自杀。就在这一天,他听到了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据了解,小林刚出生20多天就成了“留守儿童”,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和舅舅家居住。两年前,小林父母离异。

小林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是一个个例,但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普遍面临着“爸爸妈妈在哪儿”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在5800万以上,由于和父母聚少离多,缺乏监护和关爱,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呢?

面对数千万留守儿童,一些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有超过70%的留守儿童在标准化测试中表现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迹象,比如感到焦虑和抑郁。日前发生在安徽省望江县9岁留守儿童小林(化名)因得知父母不能在春节回家探望的消息而在放寒假当天上吊自杀的悲剧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结论。遏制类似悲剧的重演已然刻不容缓。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正如已故南非总统曼德拉所说:“没有什么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更能深刻折射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了。”因此,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留守儿童不仅仅需要衣食无忧的生活,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爱和关怀,他们需要的是本该属于自己的那片湛蓝深邃的爱的天空,如今这片天空显然充满了灰暗的“阴霾”。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9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理念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治疗心理疾病、使所有人的生活更完美幸福、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为研究目标和使命。然而,在整个20世纪,心理学的研究仅局限于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现、诊断和治疗。而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消极研究模式明显与心理学研究的初衷渐行渐远。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以Seligman为发起人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主张心理学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活力与美德。积极心理学超越了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心理问题”的旧模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积极心理学家倡导要用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价值,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个体积极情绪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2.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以Seligman为首的积极心理学家们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和积极心理品质,并提出了6个维度的美德和24种积极心理品质,如好奇心、真诚、勇敢、爱、宽容、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学认为,这些积极人格品质普遍存在,主要是通过实现和激发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而形成。

3.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周围环境和家长、教师、同伴等提供的最优支持。最优支持环境的特点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给予他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所以,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温暖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科学有效的学校、有高度责任感和良知的媒体以及社会机构等。

二、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而创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是指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和积极美好的人生的教育活动。与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再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教育重心不再放在诊断和消除痛苦上,而是采用积极取向,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和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存在某种问题和障碍,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需要精神鼓励,更需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不仅顺应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满足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

1.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

传统消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重矫治,轻发展”的目标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防治,而对学生心理的积极面关注不足。传统心理学在纠正心理问题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却疏忽了心理学的最高使命——充分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只要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个体具有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拥有无限的心理能量和勇气,自然而然的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品质作为教育重心,即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特殊儿童在适应社会环境和日常人际交往中,尽管难免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能充分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形成乐观的心态,具备积极的的眼光,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拥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和战胜挑战。

2.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进行,教育内容多是以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为主。这种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极其不适合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本来就有生理缺陷,这种对消极的浓重渲染极易使特殊儿童过度关注自己的缺陷和问题。不断的消极暗示引起更加消极的自我概念,从而阻碍特殊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向上生长的力量,特殊儿童亦是如此,他们跟正常儿童一样,也具有积极的心理能量,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生长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具体来说,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积极的认知方式,如积极的归因方式,灵活的、有弹性的思维方式,发展性的看问题的眼光等;(2)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情绪智力为主,如积极的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管理能力,积极情绪的培养能力等;(3)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我决定,勇敢,坚持,自律等;(4)积极的人际关系,如真诚,友善,宽容,爱和团队精神等;(5)积极的自我概念,如自我悦纳,自我效能感等;(6)积极的习惯,如积极的生活习惯(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目标制定,时间管理,自我激励等);(6)积极的心态:包括感恩,希望和乐观等。

3.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注重积极的情绪体验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知识灌输和方法的传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再加上教育内容又以心理问题为中心,极易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教育效果也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基础教育探究蔡伟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极被动而大打折扣。与之相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极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铸就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主张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特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设计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在内容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思考和感悟,也在活动中体验收获和愉悦,并逐渐自觉形成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不仅可通过运用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心理游戏、价值观辨析、小组讨论、认知行为训练等方法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还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卫生值日、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成人典礼、毕业典礼等)、文体活动(朗诵、舞蹈、歌唱、绘画、体育等表演及竞赛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公益、社会调查、亲子郊游、家务劳动)等,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感恩的培养为例,可组织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视频欣赏(以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为主题)、小组交流(说说父母对你的爱)、问卷调查(你对父母知多少)、小组讨论(如何回馈父母的爱)、制作感恩卡(写出对父母的爱)等为活动内容;也可通过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绘画比赛,还可以是家务活动如帮父母分担家务或给父母提供爱心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方式,均注重学生的主动反思和领悟,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通过与自己对父母的回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促成他们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和行动。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篇10

【关键词】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绿皮书;沃诺克报告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46-03

多年来,英国社会一直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自1978年沃诺克报告(warnockReport)提出以来,英国整个特殊教育政策开始向融合教育发展。〔1〕英国在其早期教育原则中明确指出:“幼儿不能因种族、文化或宗教、母语、家庭背景、特殊的教育需要、缺陷、性别或能力不足而遭到排斥或被置于不利地位。”(宁征,2001)本文拟从近年来教育政策发展、教育参与人员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简述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英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

英国的教育政策重视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的获得,重视对特殊儿童的全方位教育和保育,也考虑到家长参与以及家长与专业人员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提出要关注学前儿童的早期健康和发展,对儿童早期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鉴别,还要关注儿童家长及专家参与的重要性,强调训练者应从儿童的利益出发,与儿童家长合作,同时从其他专家处寻求帮助及引导。〔2〕1978年沃诺克报告的提出使融合教育成为英国特殊教育的核心政策。在这个报告中,融合教育按层次由低到高被分为:场所融合,即在普通学校中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服务,但特殊儿童不属于普通班级成员;社会融合,即特殊儿童在普通班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功能融合,即特殊儿童成为普通班级中的一员,教师全力帮助特殊儿童,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3〕1997年,英国政府颁发了特殊教育绿皮书,要求所有学前儿童均要在普通学校注册,同时建议优先考虑对存在感官障碍、肢体障碍或中度学习困难儿童的融合教育。〔4〕2001年,英国政府提出了特殊教育实施章程,提出要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该章程规定,一旦儿童被鉴别出存在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应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该章程同时赋予儿童家长更多知情权,也强调要成立有效的多学科工作小组,为特殊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5〕

二、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参与人员

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多机构间的互相合作。学前融合教育需要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志愿者机构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儿童家长的参与。这些融合教育参与者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责,他们的相互合作促进了学前融合教育情境下特殊儿童的发展。

在教育部门中,参与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人员包括教育心理学者、早期特殊教育支持教师、视/听/语言障碍行为支持教师、融合教育协调员以及学习辅导教师。这些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参与学前儿童的法定评估,鉴别学前儿童的发展困难状况,为融合教育教师及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并为融合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其中融合教育协调员和学习辅导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融合教育协调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特点,为儿童提供可获得的资源;对融合教学提供建议,进行融合教学示范,监测融合教育政策的实施质量及效果;为教师提供专业建议,帮助教师正确处理与特殊儿童及同事的关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与特殊儿童家长保持合作关系等。〔6〕学习辅导教师必须了解学前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与教师讨论对儿童有利的课程安排,增加儿童学习主流课程的机会。同时,学习辅导教师还应经常使用开放式问题向儿童提问,鼓励儿童讨论所学知识及他们理解的内容,为儿童提供分享展示的机会。学习辅导教师必须记录儿童的学习成果以及所提供的支持策略对儿童的影响效果。此外,学习辅导教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7〕

卫生部门的参与人员包括一般干预者、健康状况巡访员、儿科医生及儿科顾问、学校健康服务人员、言语语言治疗师、生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听力/视力学家及临床心理学家,还包括其他参与人员,如儿童精神疾病护士、精神疾病顾问、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和其他领域工作者。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主要在幼儿入学评估中提供医学方面的评估诊断以及干预意见,具体责任包括:鉴别儿童生理问题,对儿童的特殊需要进行鉴别和诊断,定期监测儿童发展状况,及时与儿童家长联系,为家庭提供合理的干预训练策略,监控干预训练过程及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等。

社会服务部门中参与融合教育的专业者为社会工作者,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通常与专家小组一起工作,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一些专业技能和资源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服务。如果儿童家庭在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服务时出现困难,社会工作者会评估儿童家庭的困难情况,为儿童家庭提供指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就某些问题指导儿童家长向相关机构或专家求助。在某些家庭得到有关机构或专家的帮助后,社会工作者会经常对这些家庭作巡访,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总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家庭情境中对儿童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支持,推荐儿童到相关机构接受服务,监控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向家长提供建议等。

志愿者支持机构通常是一些慈善机构。志愿者机构主要负责向公众宣传融合教育观念,为特殊儿童提供午餐,对融合教育者进行培训,为融合教育研究者提供研究数据等。

三、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不足

自“融合教育”概念被提出以来,英国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学前特殊儿童逐步走向主流学校,参与普通同伴的学习活动。

在英国,教师注意充分发挥学前特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调动儿童的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儿童多种智能的参与,通过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吸引儿童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具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各不相同。比如,对需要培养听觉技能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讨论、口头反馈等方法;对需要提高视觉能力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看录像、绘画等方法;对需要加强运动知觉能力的儿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让儿童触摸教具,进行实际操作,促进儿童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8〕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促进了全纳教育思想的推广和传播,但是离真正的全纳教育还有一定距离。英国学前融合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思考。

Scruggs和mastropier(1996)对教师的融合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发现仅有40%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大多数儿童而言是现实可行的目标,认为自己已具备相关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足1/3。〔9〕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缺少相关资源支持,英国政府正努力开展的融合教育实践将很难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调拨更多资金用于融合教育实践,培训更多专业教师,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虽然在英国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无法证明融合教育的绩效,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利弊众说纷纭。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大有裨益,却影响了正常儿童的受教育情况。〔10〕因此,开展大量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提供更多令人信服的研究资料,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融合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4〕陈明聪.英国融合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争议〔eB/oL〕.〔2006-01-10〕.140.130.42.78.

〔2〕〔5〕〔9〕KatewaLL.Specialneedsandearlyyears:apractitioner’sguide〔J〕//雷江华.全纳教育之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

〔3〕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