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十篇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十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8:25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1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特点;制作技巧

电视新闻评论,是综合运用声音、画面、文字等传播符号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判断、有归纳预测的一种引导性新闻节目。常见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有三种类型:访谈式,如《焦点访谈》;群言式,如《铿锵三人行》,这种评论形式与访谈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参与人数的增多,形式较为自由;调查式,如《新闻调查》。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传播的手段和符号决定了媒体的传播特点,不同于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声画结合,双线互补

不同于广播只作用于受众的听觉,报纸只作用于观众的视觉,电视新闻评论把电视传播符号与新闻评论题材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声音、画面和文字手段,既诉诸受众的视觉,也诉诸听觉。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途径接收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和评论观点。电视新闻评论充分发挥自己的图像优势,广泛使用各种传播符号,让人物的语言配合动作及文字真实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大大延长了视听感官,强化了观众对信息的感知能力。电视虽然和广播一样,用线性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广播是单性传播,声音是唯一的传播方式,电视因为可以同时利用声音画面两种手段,能实现“双线互补”的传播效果。

(二)多元角色共同参与

纸媒、单篇是“一言堂”式的评论,表达的只是作者的看法。广播新闻评论是以主持人或评论员为核心,辅助多种声音,虽然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媒体的看法,但中心人物只有一个,论点也只有一种。电视新闻评论的独到之处在于可以多人共同讨论,形成群体式、参与式评论。在此以《铿锵三人行》为例,关于它的节目形态,虽然迄今为止没有明确定论,但笔者认为,节目的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思想和内涵。作为电视新闻评论,它兼具发散性和不确定性,没有固定的谈论角度,也没有明确条框的约束,思维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散发。虽然它“将私人间的侃谈搬上电视,以百姓之心,看天下之事,轻松惹笑,真心流露,将娱乐元素注入时事节目”,但其谈论的内容具有时新性、时效性,都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节目的优势也正是不用严格遵守概念、判断、推理这样严谨的推断顺序,而是根据对方的观点随时碰撞产生新的思想。

(三)充分展示纪实信息,现场感强

如果说纸媒和广播新闻评论注重的是观点的阐述和论证,那么电视新闻评论更强调论据和事实的呈现。电视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的评论,在对新闻事件的展示过程中,往往采用长镜头加同期声的记录方式,在保证声画同步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新闻事实。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在展现论据和事实时,可以不断变化图像信息,配合解说词或者记者的介绍,把纪实信息展现得生动形象。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技巧

评论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电视新闻评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声画优势,掌握评论的制作技巧,让新闻评论做到有内容、有深度。

(一)评论的选题和角度

选题直接决定了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第一印象,因此它对一个节目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评论应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群众普遍关心、亟待解决或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做到主题单一集中,一事一议,不要面面俱到。由于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的评论,在选题过程中,就要选择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在选择评论角度时,不能以大众导向为指引,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瞄准关键点,力求做到角度独特新颖。一个好的切入点是新闻评论成功的基础,评论时要开门见山,根据电视新闻视听结合的特点,适时插入画面,把论据和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

(二)评论语言的使用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种拥有自主意识的媒介,已经具有独立承担社会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虽然它以声音画面为传播手段,但评论的主要论点依旧体现在人物的话语中。因此,人物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时,要把好语言关,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注重节目的宣传教育功能,不能发表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言论。电视新闻评论不同于具有娱乐性质或是商业性质的节目,不能为了收视率而无所不用其极,一定要向观众传达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评论员和主持人在评论过程中,斟酌语句的使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

(三)深入挖掘,客观辩证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新闻评论是意见性信息,新闻报道是事实性信息。电视新闻评论虽然表现手法多样,但这种多种符号融合的“形象化评论”很容易造成内容的浅显通俗,没有深度。深度要靠事实来支撑。充分全面的背景材料可以拓展新闻评论的深度,发散评论的思维。因此,电视新闻评论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地收集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有话可说、有据可考才能使评论具有加深主题的筹码。

总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明确了解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掌握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方法,才能让新闻评论节目在众多节目中成为“亮点”,成为对社会负责的媒体。

参考文献:

[1]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19-120.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2

从我国广播媒体目前的节目构架来看,广播新闻评论的形态大致有四种。

1.附着在新闻资讯后面的短评。这类评论篇幅较短,字数较少,与前面的新闻信息互为一体,互相补充,是对前面新闻资讯的深入剖析和解读,起到一语中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具有鲜明强烈的观点,入情入理的分析,正确及时引领舆论的作用,向社会传递主流媒体的声音和正能量。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听到,在中央人民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对一些能够引起听众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都要及时的配发短评,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但直到目前,有些地方台播出的这类短评,仍然无法做到生动晓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教成份严重,明显有报纸遗风,这种广播评论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新闻评论方式之一。

2.以整档广播节目为主的新闻评论栏目。以评说社会上新近发展的新闻资讯为主。在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里,主持人的话语代表媒体的声音,对在受众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说。一般先由主持人叙述新闻事件原形,然后再对新闻事件进行简短的、富有特色的点评。比如我们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大飞说事》,主持人大飞首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资讯进行叙述,然后再运用具有个性化的口吻进行简短评说,以引导舆论。由于整档节目定位为新闻评论的风格,所以这是一档以主持人的声音传递媒体思想的广播新闻评论性栏目。

3.新闻调查式广播评论。广播记者对一起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调查、追踪,如剥洋葱皮一样,层层拨开新闻事件的迷雾,还原事件的真相和本质,然后再配以新闻记者鲜明的观点和对事件真相的解读,让听众随着记者采访的脚步,步步深入,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对于新闻事件的是非曲直形成自己清楚明确的分析、判断,达到让受众了解新闻真相和本质,以正视听的目的,这类的广播新闻评论,大多是调查、监督类的报道,采取的是边叙述边评论的方式。

4.专家点评。专家点评式的评论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一些省市台的广播新闻节目,都有大量的评论员的声音,这些广播媒体都培育并拥有一支自己的新闻评论员队伍,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到场,阐达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引导舆论,告诉听众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听众对专家的解读更加信服和有说服力,从而增加了媒体的权威性和舆论引导作用。虽然经过几代广播人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广播新闻评论正在日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是距离让广播新闻评论真正能够成为媒体的号角、旗帜、灵魂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新闻实践多思考,多动脑筋,在撰写评论的过程中,更多的、创造性地展示广播媒体的特色和优势,让广播新闻评论更加鲜活生动,达到受众入耳入心的目的。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广播新闻评论依赖广播媒体而生,所以,广播新闻评论离不开广播具有的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由此,广播新闻评论大致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快、新、活、短。

所谓的“快”,在各媒体对新闻争夺激烈的今天,广播评论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解读,每一时间表态,以便吸引更多的听众,及时引导舆论。广播人要对于社会上形成的新的热点资讯,在百姓莫衷一是,难辨真伪的时候,告诉受众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以及新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广播新闻评论能够做到快字,就会很好的契合听众的心理需要,去伪存真,解疑释惑,让受众明辨是非,以正视听。

“新”是指广播新闻评论发出的声音是独特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据充分,论点新鲜,在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耐人回味,言之有物,经久不忘。所谓的“活”,是指的广播评论要写得鲜活,生动,通俗易懂,感情流畅,条理分明,能够感染人,鼓舞人。“短”是指广播新闻评论无论是短小精悍的短评,还是层层剖析的述评,其中评论的篇幅一定要精短,一语中地,不能长篇说教,言而无味。既然我们明白了广播新闻评论不同于其它媒体评论的特点,那么如何写好广播评论呢?要写好广播新闻评论,必须具备以下素质,首先,必须具备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心胸,有客观公正的立场,有透过现象,窥视本质的敏锐,要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来龙去脉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领域有长期的关注和研究,并具备专业水准和眼光,这几种能力都具备,才能作到力透纸背,分析到位,观点正确,写出的评论才以令受众信服和满意。另外,在评论的表述上,要展现广播的特色,要有别于报纸和电视,体现一家之言。语言要通俗流畅,简单易懂,感情要充沛淋漓,能够感染受众,并且多用短句式,多用动词,让听众听得明白清楚。特别是在调查式述评中,还要充分体现广播媒体的特点,多运用一些典型音响,关键段落,要用大量丰富的现场音响和被采访对象的采访录音,增加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使新闻评论更有说明力。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3

[摘要]:

当今中国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评论举足轻重,必须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认为: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化整为零,走出误区,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同时通过大众话语,多元表达,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电视要主动出击,在社会转型和媒体竞争中构建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

abstract:

nowadays,newscommentsplayagreatimportantroleinchinesetelevision.thispaperconfirmsthatnewscommentsshouldfollowthedisciplinesoftelevisioncommunicationandwalkoutoftheerroneouszoneoftraditionalnewscomments.newscommentsshouldmainlytransmitopinionsbesidesfactsintheconvergenceofmasscommunicationand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inpopulardiscourseandmultipleexpressionways,newscommentsshouldguidepublicopinion,embodyingtheinteractionofvisualelementsandcommentaryelements.facingthechallengeofnewmedia,chinesetelevisionshouldconstructapowerful“televisionopinionfield”intheintheperiodofsocialtransitionandmediacompetition.

keyword:

televisionnewscomments;erroneouszone;populardiscourse;opinionfield

人们在批评电视新闻浅层化简单化的时候,无不对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寄以厚望。然而,从平面媒体搬来的救兵——新闻评论却没有在电视上展示出足够的威力。迄今为止评论在电视新闻大家族中仍然是一个弱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界定仍然是一个扯不清楚的问题。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评论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难道中国电视能够缺失或弱化自己的新闻评论吗?显然不能!电视新闻评论要在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中发出时代的强音!如何才能发出这一强音?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化整为零,走出误区

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这在报纸上是泾渭分明,但在电视节目上却难以区分清楚。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是《焦点访谈》式的,由于《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人们早已习惯以这种节目形态来界定电视新闻评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节目形态上来看,《焦点访谈》其实属于新闻专题,只是由于它的出生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就此被贴上新闻评论性栏目的标签。然而,这种单一的述多评少的节目形态严重的制约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有时甚至淹没在网络舆论的喧闹之中。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近年来,我们发现此类评论节目悄悄地“关停并转”,化整为零是电视新闻评论走出误区的开始。一些电视台果断地撤并和周密的策划让新闻评论重新焕发出青春。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和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都把原来单独设立的评论节目打包进栏目,实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无缝链接,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正如孙玉胜所说:“评论应该是一种内容,而不应该是一种形态。”[1]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而且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在60分钟的直播过程中,辟出四个时段供观众发表见解,名曰“新闻即时评”,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通过短信平台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最高峰时,一则新闻有800余人参与评论。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生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近年来,民生新闻中的电视新闻评论开始大展脚拳,新闻主播也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的阿丘和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的陈杨,都以他们的睿智与魅力在新闻报道中找到各自的评论天地,他们的点评言简意赅,幽默风趣,受到观众的喜爱。虽然,时下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浅尝辄止,一时难以满足观众解读新闻评析事实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从敢于评论到善于评论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过程。

要加快这一进程,我们还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功能,由于《焦点访谈》强大的舆论监督及影响力,加上它贴上新闻评论节目的标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舆论监督就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对社会弊端和不良现象进行的批评报道主要是传播事实性信息,应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传播功能。如果在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新闻事实加以评论亮出观点表明立场,就会强化舆论导向,加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或许有人会问,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对批评报道的把握难道不是一种舆论导向吗?当然是。但在事实的基础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更大。因此,笔者认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

那么,如何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呢?笔者认为:一要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二要遵循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规律。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机理是这样的:主持人与嘉宾、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传播形成一个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谈话场”,这个“谈话场”在观众中的传播便形成了大众传播。英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是它引起交谈、鼓励谈话的功能。实际上,电视似乎常常是关于谈话的。作为一种媒体,它确实是由可视的谈话构成的。”[2]谈话节目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评论节目形态,它以平等对话的双向交流代替宣传教化的单向传播。国外并没有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形态,但无论是cbs的《60分钟》还是半岛电视台的《针锋相对》,难道会有人说这里面没有评论吗?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之一,就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播意见性信息。

二、大众话语,多元表达

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电视评论的界线日趋模糊。在这个模糊中产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话语方式的改变,一个是表现手段的丰富。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传递一种居高临下和国家话语和曲高和寡的精英话语。然而在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在2007年的“两会报道”期间,更具平民彩色的崔永元又来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小崔会客》让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相聚一堂,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与江西资溪面包经营户王信文一家共话全民创业,电视评论就在这一对话中实现了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

作为软新闻的评论,它在表现形式上更能推陈出新。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和广州电视台《时事查笃撑》就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拉呱》创造性地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进行民生新闻的播报和评说,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和娱乐性。或许《拉呱》不是地道的新闻评论,主持人小么哥说的一些事新闻价值也不大,但在山东省的许多村子里是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广州电视台的《时事查笃撑》是一档以情景短剧形式播出的时评节目,在极具广州地方风味的“tv茶吧”中“嬉笑怒骂论时事”,节目中还加入了一些动画、漫画、mtv等特技。《时事查笃撑》选取的题材多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如《公交车乱改道,市民好难受》、《如何睇的士拒载》等,这些大众话题反映了市民的社会诉求。但由于节目表演大于评论,收视情况并不理想,这也说明了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有自己的边界的。

电视新闻评论的叙事方式也有不少创新。扬州电视台《时评新语》是一档以社会新闻评论为主的栏目。这个节目有两大特点,即叙述方式的改变和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的叙述方式受到了扬州评话的启发,其评论语态的改变是从人称开始的。传统的新闻叙事一般多用第三人称,但在《时评新语》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很高。比如在《“圣诞”究竟是个啥?》中,主持人在描述了圣诞这一天的热闹之后说:“快乐归快乐,我倒想刨根问底地问一句,在咱们扬州人心目中,‘圣诞’究竟是个啥?要我说呀,圣诞就是‘贺卡节’。”“评论不仅要亮出矛盾双方的观点,更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媒体的观点,否则,就不能叫做评论,充其量只是深度报道。”[3]或许有人担心,这种以我为主会不会带来主观和偏见。其实只要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我”的存在就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公正。

如何让电视评论过程化?戏剧冲突和悬念设置是实现过程化的重要手段。辩论就是一种充满强烈冲突的话语方式。美国电视观念认为:“争论”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电视新闻的话语应该是多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观点应该要相互不断地撞击。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便是切合了这样一种电视新闻传播观,以辩论的形式评论时事,以思辨的色彩引导观众,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那一场舌剑唇枪,火花四溅的争论。不少辩题多为时下的社会热点,如《全国高考分省录取到底公不公平?》、《孔子究竟是圣人还是丧家犬?》、《房价只能由行政手段调控吗?》、《现在进入股市是风险大还是收益大?》等。然而,评论尺度难以把握,辩论似乎风险更大,如何拿捏?这是许多电视人所担心并为此裹足不前的原因。前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很多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讲,而在于你怎么样讲。”[4]怎样讲?这取决于电视新闻评论的准确表达。

电视新闻评论要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寓思辨于形象之中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个传播特点。视觉化、过程化、多元化和碎片化是当今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呈现的基本走势。

三、迎接挑战,主导舆论

在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和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才能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呢?零敲碎打是不行的,要打“组合拳”,要形成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空间。在电视观众和电视媒体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空间:电视新闻评论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然而,电视新闻舆论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人际传播的口头舆论场和网络传播的网络舆论场。

当今世界,中国已是手机拥有第一大国,网络用户第二大国。手机短信借助传统媒体的平台,点播变广播,个人媒体聚合成大众媒体;以新浪为首的门户网站,在没有新闻采编权的情况下创造了一种“新闻超市”。据2007年6月的统计,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这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参与者。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已经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中国目前约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博客虽然是小众的网络媒介,但越来越多的博客已经从心绪记录转变为时事评论,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已经超过5000万。日益强大的网络新闻舆论场正冲击着电视新闻舆论场。

从“最牛钉子户”到“华南虎照”,形形的网络事件爆炒,传统媒体无不趋之若鹜,都想在这场视觉盛宴中分一杯羹。问题是电视新闻就甘心做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的“二道贩子”吗?电视新闻如何由跟风变为引导,关键在于有无独家新闻和权威评论,只有让更多的资深记者坐在新闻主播台上,让更多的意见领袖走到镜头前面,电视新闻才能在传媒新闻大战中争得第一话语权。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就在于它拥有一支人数不多但素质很高的评论员队伍。其实,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也出现一些名牌主播和资深记者,完全可以也应该组成一支有影响力的评论员队伍。当然,电视评论员还包括话语级别较高的社会精英。作为网络舆论的制造与传播者,一些资深网友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复杂的辩论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左右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电视媒体只有汇集、引导和影响众多意见领袖,才能加大主流新闻的传播力,才能保持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力。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面对更多的传播渠道,面对更开放的受众参与,一个严峻形势和重大课题摆在电视人面前:电视新闻如何主导新闻舆论的话语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有效地掌控正确的舆论导向?从电视读报到电视读网,从网络链接到短信互动,电视新闻评论吸纳各方言论,搭建一个数字化多媒体视听传播平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过分倚仗读报和读网,必然会造成独家新闻和评论内容的缺失,从而丧失电视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及对新闻舆论的影响力。面对网络这一最大的民意表达平台,电视新闻评论是随波逐流?还是主动出击?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媒介融合中的步伐加快了。“两会”期间央视国际开创“名嘴两会博客”,囊括了央视主持人、记者和央视国际网络记者关于“两会”的博文。这一平台既充当了新闻传播渠道,又是影响广泛的意见互动空间,包括征集、评论、预告等,他们以网民留言为素材共推出十期特别策划,涵盖了网友对房价、教育、医疗等热点的建议和意见。王小丫在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将“网民建言册”递到总理手中。这一传递实现了新闻言论与公共事业的成功对接。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焦点访谈》创始人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写道:“还是在《焦点访谈》创办的初期,我就提出要‘多报道、少评论’,其实这就是一种选择中的平衡。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电视新闻还只是处于报道阶段。分析与评论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5]时至今天,中国电视新闻的评论时代还是遥不可及吗?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6]我们的电视宣传工作如何做到“有效”和“主动”?在新旧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今天,电视人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电视新闻已进入转型期,中国电视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必须构建一个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不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涅磐,就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湮没!

[注释]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90页;

[2](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3]周明涛:《叙述方式的改变与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全新》《视听界》2007、4,第59页;

[4]赵华:《前台长杨伟光解密央视幕后“新闻”》《南方周末》2007年11月1日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4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编辑;转型突破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133-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媒体、微博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促使社会快速迈入“全媒体”时代。当前,我国广播媒体正处在又一轮振兴、崛起、自强和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成长期,也处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期。作为广播新闻的主要组织者和直接生产者,广播编辑应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挑战,立足本职,突破自我,创造精品,满足受众的需求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浅谈几点个人体会。

二、面对媒体融合趋势,广播编辑要勤奋学习,提高技能,跨越融合关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进入了一个传媒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媒体间的互动融合,已不再只是一种趋势,而成为生动、具体的现实。在内容为王,技术融合的发展大潮下,广播不但要区域联合,上下联动,成立广播联盟,打造新闻资源共享中心。此外,还要广播与电视、报纸、网络的技术融合,内容共享也成为广播电台当下最重要工作。

为了抢抓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落点,保证新闻及时快速传播,广播编辑必须熟练掌握并科学使用先进的信息采编播系统和新闻共享平台,了解不同媒体的新闻稿件特点,并在第一时间获取共享资源,尽快编辑加工成为符合广播特点的新闻产品。如果广播编辑缺乏良好的网络技术储备,人脉关系储备和优秀的业务素质,就很难胜任这项工作量大,强度高,时效强的工作。因此,这就要求广播编辑要不断学习,不断补充知识,迅速适应媒体融合的时代要求,这样才能获取更丰富、更鲜活的新闻素材,编辑加工出更符合广播特色和听众需求的节目。

三、全媒体时代迎来“自媒体”潮流,广播编辑要提高新闻素养,把好政治关

当前,微博及网络已成为信息的一个集散地,这些新鲜、海量的网络信息给广播提供了近乎无限的资源。广播编辑除了要学会巧妙利用新媒体,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善于从网络信息中发现新闻线索外,还要提高新闻素养,把好政治关。

2011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召开新闻立台、抵制低俗之风座谈会,会上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闻立台和抵制低俗之风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强调,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在这种时代要求下,新闻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新闻敏锐感和政治责任感。广播编辑更要坚守政治底线、价值底线和格调底线,履行好喉舌使命、媒体责任和阵地担当,积极传播主流价值观。复旦大学新闻系李良荣教授指出:网络时代一个合格的新闻人所应该关注的五大新视角,这就是“比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解读,比事实更重要的是事实的真相,比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新闻素养,比新闻传播学更重要的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比上述一切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1]。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广播编辑除了必须有良好的新闻敏锐力之外,同时必须具备强有力的道德判断力,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弘扬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办好新闻节目,提高质量,形成风格,树立品牌,不断提升媒体的吸引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此外,对于舆论监督类稿件,广播编辑要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全局视野,不能把眼界局限于身边的具体事务,力争做到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特别是在引用网络信息时,广播编辑务必保持头脑清醒,认真分析反复甄别,尤其对一些敏感话题更要小心对待、严格把关,必要是要打电话、发传真,派记者去核实情况,切不可被虚假信息迷惑,以讹传讹,影响媒体公信力[2]。

四、广播编辑要从被动把关走向主动策划,主动出击,突破创新关

新闻编辑的基本工作是在原稿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在不违背原作者意愿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发现和完善作品,这是每一个编辑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但是,随着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新闻报道资源的独家占有越来越难以做到,新闻传播的独家性将更多地靠报道角度、报道深度和广度、报道形式的独家特点来体现[3]。也就是说,同样的新闻事实,要报道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必须依靠过硬的新闻报道策划和新闻信息整合。

在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不应仅仅把自己定位为来料加工,被动把关的“工人”,而要树立大编辑思路,主动介入,积极策划,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

在当前广播电视节目改革中,中国之声央广新闻、中央电视台、陕广新闻等广播电视媒体越来越重视节目策划工作。中国之声和CCtV以及陕广新闻每天都召开数次选题策划会。在选题策划会上,采访部、编辑部、与节目部一起会商当日新闻及最新变化,梳理、寻找新闻热点和落点,并根据策划会意见,安排布置当天新闻报道选题。陕广新闻要求编辑每天申报一定数量的新闻选题,并将其纳入编辑工作考核。这种集合民智的选题策划制度,也要求广播编辑必须关注民生社会热点,树立大编辑理念,积极策划主题报道,要冲破观念束缚,调动全部新闻资源,做优大手笔编排。此外,广播编辑要关注新闻热点,随时预判可能出现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关注点,并根据最新变化推陈出新,打造听众喜闻乐见的广播节目。

五、广播编辑要善于从幕后走向台前,过好新闻评论关

当前,新闻传播已进入“观点新闻”的时代,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正成为一种公众需要。在广播媒体丰富多彩的新型节目形态中,广播评论的应用,成为提高广播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广播编辑既要传播好信息,也要传播好观点,既要会描述事实,更要会评论事实。

广播评论具有线性传播稍纵即逝,不易留存的弱点,提炼新锐观点,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即席快评,这已经成为广播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广播编辑要在“浅”字上下功夫,把政论性的内容及较为深刻的道理,运用受众容易产生兴趣的材料、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样既可以深入,也能浅出。另外,广播编辑要勇于走向前台,针对突发事件、热点事件进行即兴点评,这种评论要求编辑能够掌握大量素材,快速梳理新闻事件,以理而评,以理而论,对焦点、热点问题,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对还没有定论的问题,展开有理、有节、有力的述评,抢抓新闻事件的第一落点,这样才能彰显广播传媒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程忠良,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J].青年记者,2010(18).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5

关键词:广播新闻融合报道理念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一年,是中国广播继续改革探索的一年,也是广播新闻锐意革新的一年。这一年,广播媒体顺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及传播模式的改变,在遵循广播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变革报道理念,创新报道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实现了与新媒体交互传播格局下的全面、立体、互动的传播效果,再次印证了广播媒体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创新报道理念:意义的即时深度阐释与视角的平等多元指向

中国广播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秉承着新闻立台和公共服务的理念。这一理念在2012年的广播新闻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媒介革命和话语权的重大调整,广播媒体一方面突出新闻本位思想,打造高时效和高品质的新闻,追求新闻的第一落点;一方面强化公共服务理念,采用平等多元报道视角,寻求政府、公众、媒体的利益契合点,在导向、民意和媒体可操作的范围内构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公共空间,通过直面社会争议问题和理性探索解决途径来凝聚社会共识,回归主流价值。

1.强化新闻立台理念,资讯时效性与阐释权威性并重

速度和深度是广播新闻的生命线。2012年,中央电台强化新闻立台理念,推动中国之声生产机制改革和评论机制完善,引领国内广播新闻发展方向。地方电台纷纷呼应,不同程度地践行了新闻立台理念,力求在抢占新闻时效制高点的同时,通过“引进”策略输出权威观点,掌握新闻解读权。

改革生产机制,提升新闻时效与质量。2011年底,中国之声启动新一轮改革,打破传统栏目运作模式,对频率拥有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形成了以新闻节目制作为核心的“全频率整体运作模式”,开启了一条涵盖策划、指挥调度、采编、播出四大环节的新闻流水线。在这条流水线上,策划部负责节目策划,指挥中心负责节目制播调度,时政采访部负责节目采编,节目部负责节目播出。多部门合作运行新闻流水线的模式有力地支撑了中国之声“板块+”的呈现方式,实现了全天新闻长达19.5小时,纯新闻占比高达80%,新闻更新率超过80%的传播效率。

中国之声的新闻生产机制改革,给地方电台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在国内新闻传播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地方电台面对新闻板块力量式微的现状,在立足本土和满足听众需求的基础上纷纷寻求突破,积极变革,通过优化节目编排和加大节目投入,重塑新闻战略布局,强化新闻传播地位。2012年1月1日,湖北新闻综合广播实施改版,以《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为龙头,以《早安湖北》《焦点时刻》《百姓零距离》为延伸,建立全天候新闻直播网,实现信息实时播报,力图构建一套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落点、第一解读”为传播目标的新闻节目体系。同时开播的长春新闻广播致力于建设板块化、式的“全新闻”概念,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江苏新闻广播则对晚间新闻板块类节目《新闻晚高峰》的架构进行了全新设计,节目只保留了原有的突出“今日”元素的栏目。而南京新闻广播以“全时新闻”和“式”滚动播报作为节目调整的方向,通过随时插入记者连线和缩短新闻轮换周期,实现信息海量。

完善评论机制,增强新闻阐释力和权威性。在广播新闻正在从事实层面递进到观点层面的背景下,“说什么”已无法完整地构成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而凸显主体意识的“怎么说”则成为广播媒体竞争的核心诉求。与以往不同的是,2012年的广播媒体打破了“关门写评论”的常规,采取“打开门来做评论”的方式,积极引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其他媒体资深评论员,在观点的把握和权威性上优势明显。中央电台除了观察员的及时解读和点评贯穿于全天的节目之中外,还着力建设专家资源库和资深评论员队伍。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开设的《十大评论员看两会》专栏,约请吴晓求、巴曙松、叶檀等权威专家,立足各自擅长领域,评说两会热点,洞察财经大势。长春新闻广播邀请省市专家学者和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资深记者、编辑作为新闻评论员,在对外埠新闻作本土化解读的同时,对本地新闻作全国视角的评论。湖北新闻综合广播高扬思想媒体大旗,实施“借脑”策略,加强新闻评论队伍建设,使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对这些领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读。福建新闻广播则突出毗邻台湾的地缘优势,与曹景行、何亮亮、邱震海等资深媒体人合作,推出每天6个时段的新闻评论节目《名人一言堂》,让这些新闻名嘴为听众挖掘新闻本质。评论机制的完善,加强了新闻解读深度,把握了舆论主动权。

2.深化公共服务理念,舆论引导与回应诉求并举

广播媒体的喉舌功能和桥梁作用决定了广播新闻传播需要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既要上情下达,实现舆论引导,又要下情上传,回应公众诉求。历经新世纪以来的数次重大事件报道之后,2012年的广播媒体在平等视角实现舆论引导与多元视角回应公众诉求方面显得更为娴熟,做得相当出色。

平等视角全面展现社会现状,通过舆论引导直面争议问题。近年来,主流媒体话语权受到挑战,公信力遭遇质疑,原因在于固守简单图解政策的正面典型报道理念,在触及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分配不公等具有争议的问题上采取失语或简化方式。2012年广播媒体对“两会”、“走转改”活动的报道充分彰显不回避社会矛盾与热点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克服以往居高临下有余、平视贴近不足的弊端,推出的《奋进2012》,主动采用平等视角,在反映代表委员们真知灼见的同时,大量集纳《幸福大街上的期待》《攻坚城市病》《猪肉的价格曲线》等来自基层一线、反映民众呼声的报道。《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全国新闻联播》“两会”期间,既推出了反映国家发展和进步的系列报道《我说我的幸福》,也重点关注“活熊取胆”、“毒驾入刑”、“医疗改革”等具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下简称国际电台)在“走转改”活动中聚焦基层弱势群体,通过一系列报道,全面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现实诉求,如反映留守儿童生活的报道《同在蓝天下共享幸福生活——湖南省茶陵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反映残障人士生活的报道《“板凳妈妈”许月华的新春愿望》,反映孤寡老人生活的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马陵镇五保老人的幸福生活》等。这些报道传达了不同群体的声音,使得广播媒体成为沟通政府和百姓的桥梁。这种承载公共服务理念和浓郁人文关怀的全景式报道跳出了以往典型报道单一表达和简单图解政策的窠臼,有利于广播媒体传递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也有利于赢得身处不同社会阶层与文化语境下的听众好感和共鸣,增强广播媒体的吸引力。

多元视角理性探索解决途径,通过回应诉求凝聚社会共识。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如何在展示社会全貌和直面争议问题的基础上理性探索解决途径,回应公众诉求,进而凝聚社会共识,既是广播媒体的使命,也是其公共服务理念的体现。媒体的理性是指媒体以同一标准来衡量突发事件、利益阶层和民众诉求,并解释问题产生的复杂性。在《倾听贵州》大型采访活动中,中国之声对贵州欠发达现状的报道没有简单下结论,而是运用多元视角探讨其成因,试图通过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找到贵州发展落后的症结。媒体的凝聚共识是指媒体要超越以往的议程设置理论,去探索新闻报道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简单的道理或政策,而是对于社会认识和道德伦理的一些基本看法。这些看法不仅出自舆论领袖,更源于普通民众。国际电台的《他们在地平线下800米》,讲述的是一批矿工节日期间坚持工作的故事。他们的个人选择,既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社会共识和主流价值的反映。

二、创新报道方式:集群模式的合理运用与节目活动的有机结合

在报道理念创新的引领下,2012年广播媒体在创新报道方式上由自发走向自觉,一方面整合资源,突破行政和地域壁垒,走跨媒体、跨区域合作之路,实现集群化报道;一方面走出演播室,将新闻报道与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行进式报道完成广播新闻品牌促销,提升社会影响力。

1.深化跨媒体与跨区域新闻联动,集群化报道大行其道

基于优势互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驱动,广播媒体2012年继续深化跨媒体与跨区域的新闻联动,形成集群化报道,在降低报道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报道质量。

在跨媒体联动方面,广播积极寻求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合作。7月3日,中央电台与羊城晚报、湖南日报、天津日报等16家地方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国家电台与地方报业集团强强联手。合作双方将以中国之声为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享重大新闻资源,共同策划和同期推出重要报道,提升社会影响力。以2012中国“俄罗斯旅游年”为契机,国际电合旅游卫视等多家电视台赴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海参崴等地拍摄电视专题片《你好,俄罗斯》,并在旅游卫视、环球资讯广播、《参考消息》等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既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强化了宣传声势,扩大了社会影响。在迎接党的十召开的宣传报道中,四川新闻综合广播加强与四川卫视的互动,联合推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四川实践》《地震灾区产业振兴发展》《空中地面看变化》等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成就和变化,形成了立体式、全覆盖的集聚效应。

在跨区域联动方面,中央电台携手郑州电台、国际电台、马来西亚988电台、新加坡958电台等海内外华语媒体,对3月24日在河南新郑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进行了国际大联播。其间,中央电台和郑州电台共同推出《文化之旅——走进中原》特别节目。郑州电台首次派出记者奔赴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当地华语广播电台直播间宣传拜祖大典。国际电台则用46种语言在海外落地节目中面向全球五大洲播出这一重大文化活动。在纪念香港回归15周年纪念日期间,中央电合广州电台、香港电台等众多媒体精心策划和推出大型系列专题节目《共赢之路》,对改革开放之初港澳企业的投资对内地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和影响作用进行了大手笔、全景式的集中展示。节目立足时代特点,突出广播优势,充分体现中央电台的国家台水准。而与合作电台形成的集群报道使节目在空间上更加立体广阔,细节上更加丰富生动。为迎接党的十召开,由中央电台、香港电台等内地及港澳多家媒体倾力打造的大型直播节目《城市新跨越》以“一座城市,一场直播”的方式,先后在常州、丽江、珠海等14个城市进行直播,有力地推动了港澳地区与内地城市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另外,环球资讯广播牵头组建的“全国实力广播奥运联盟”、青岛等山东六市广播电台组建的蓝色传媒都是通过跨区域联动实现的。

2.整合新闻报道与社会活动,行进式报道受追捧

在新闻节目经营运作过程中,除了通过深化跨媒体、跨区域的联动来扩大影响外,广播媒体还注重策划以丰富新闻节目内容为宗旨的社会活动,以行进式报道打造“看得见”和“过耳不忘”的广播新闻。

继2011年成功组织《情牵大乌蒙》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后,中央电台2012年紧扣重大主题,围绕社会发展与民生热点,精心策划推出了《中国湿地报告》《穿越世纪的“生命线”》《走近橄榄绿》等一系列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国际电台结合对外传播的特点,先后组织开展了《善行河北》《走进涉县》《非洲人在广州》等相关报道活动。这些行进式报道选题多元,内容丰富、紧跟时代、特色鲜明,较好地实现了中央电台和国际电台以品牌活动、特色活动来提升新闻质量和影响力的目标。

三、创新报道渠道:全媒体呈现的常态化与微博元素的娴熟利用

全媒体时代的传媒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置身其中的广播媒体由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顺应时代潮流,加速与新媒体融合是广播媒体实现自我突破的大势所趋。2012年的广播新闻实践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全面整合新老媒体资源,实现了全媒体呈现常态化和微博平台的娴熟运用,进而推动新闻报道渠道的革新。

1.全媒体呈现常态化,形成强大传播声势

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媒体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借势新媒体,不断优化和整合传播渠道资源,形成全媒体呈现常态化的全新格局。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天宫一号与“神九”交会对接的报道中实现多元、立体、互补的整合传播。

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央电台与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合组建的前方报道组累计采制播发录音报道536篇,现场直播连线2400多次,赛事直播300多场,在中国广播网累计音频和文字报道140多篇、图片200多幅,创下境外重大活动报道之最,实现了对奥运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在天宫一号与“神九”交会对接的报道中,国际电台通过对外整频率落地电台、国际在线中英文网、华语广播网、环球资讯广播等平台进行直播,用61种语言广播和网站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伟大成就进行了立体式报道,凸显了国际传播效果。此外,国际电台还对第二届中国—欧亚博览会、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2012天津达沃斯论坛、第四届海峡论坛系列活动的报道实现了全媒体呈现。

2.微博平台的娴熟利用,有效提升传播效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6

【论文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 传播特征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电视新闻评论被视为电视新闻媒介的旗帜与灵魂,也被视为判断电视台政治面貌和衡量电视台思想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本文从目前几种主要的电视评论语言形态中分析出它们共有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电视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

尼葛洛庞帝预言“比特的比特(信息的信息)的价值可以高于信息本身。”①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少,获得独家新闻也越来越难。但新闻评论就有很大不同,独家观点、独家视角、独家解读都可以做到,且最容易被受众记住。

2009年8月,央视新闻频道开始一系列节目改版,新闻评论的形态得到了扩展。电视新闻评论不仅是对纸媒评论语言的照搬和电视化,更多是将电视传播特点和新闻时事评论有机结合。

一、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特征

1、交叉融合性。新闻评论节目在近几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特点不同的节目形态。形态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分类界限的模糊。一个评论节目中完全可以含有各个语言传播特色,设有评论员、主持人采用访谈形式展开话题、节目中穿插新闻事件的调查短片、主持人即兴发表述评等,各种语言形态在节目中有机融汇。

交叉和融合还体现在评论内容上。新闻评论已不仅立足于对事件是非的评论,还常常是评论的评论。这在读报式评论中最为明显。读报读新闻,也读报纸评论,在各报的对比中不仅评新闻,评言论,还在评媒体,评报业,评从报纸上折射出的整个社会心理。因而无论是新闻评论的形态还是节目的形态,其分类界限都越来越模糊,更多呈现融合趋势。

2、舆论监督性。新闻评论节目因受众面广、实证性强,对消极****现象的批评揭露有更重的分量和更大的影响。随着时代进步和公民自主意识增强,电视新闻评论在批评报道方面的空间越来越大,其舆论监督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如在诸多新闻评论节目中,歌功颂德的内容逐渐隐退,而主创人员努力凸现的是与老百姓血脉相连的,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建设紧密相关重大监督类事件。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新闻媒体做到了不仅有话要说,而且有话必说,充分掌握社会赋予的话语的权力,建立自己的社会公信力。③

3、评论可视性。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电视评论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纪实拍摄,发挥电视特有的声画一体优势。画面、声音、同期采访、字幕乃至电子特技等多种视听符号和表达手段的使用,让电视影像更有说服力。符号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不同于主要诉诸文字的报纸评论及单纯运用声音的广播评论,只有将声音和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电视评论利用电视的直观性、形象性冲击观众视觉,把矛盾展示在观众面前,从而增强评论的可视性与可信性。

4、迅捷即时性。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曹景行说:“第一解释权可能要比其他的解释更重要。……一件事情发生了,谁的解释快速准确,就可以注定它的解释权的权威。”④电视新闻评论时效性的最本质含义是评得恰逢时机。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评论,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因为某些新闻事件需要一个调查和处理的过程,观察员才能作出最理性、富有建设性的评论。

新闻评论追求时效性有时也会牺牲评论的深度,许多评论员迫于紧急性的压力,制造了一种快速思维。“电视只赋予一部分快思手以特权,让他们去提供文化快餐,提供事先已经消化过的文化食粮……”⑤评论的“快餐化”使得评论出现模式化的苗头,这将大大损害电视评论的语言传播效果。

二、电视新闻评论语言传播的发展趋势

1、评论员和嘉宾队伍更加专业。评论员和嘉宾的专业化趋势,体现在评论观点的专业化。当前几乎所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学会了通过评论员或嘉宾表达观点的方法。但评论员和嘉宾的观点良莠不齐,有的评论员总是总结一些似乎绝对正确却实际上没有意义、很难令观众产生认同的观点。当一种观点四平八稳,绝对正确时,观众也就丧失了与这种观点争论的冲动。真理是在交锋中展现自身的,没有交锋,真理就会暗淡无光。所以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电视新闻评论理应秉持媒体人的责任感和舆论监督的使命感,使自己的观点更专业、更犀利和更有针对性。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做到独树一帜,就必须在评论观点上多下工夫。

2、评论主体更加广泛。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个体利益逐渐受到尊重,“把关人”功能弱化,互联网的勃兴宣告了传媒业“渠道霸权”时代终结,评论成为满足人们知情权和话语权的基本需求,电视新闻评论进入民众发言和媒体发言时代。⑥

目前很多电视评论栏目都开辟了网络评论板块,如凤凰卫视《网罗天下》,就相关新闻话题选取互联网上的文章或网友的意见,由主持人梁文道作进一步的点评。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今日观察》开辟了“网络视频互动”板块,在专业的评点之后,由一个百姓评论员通过互联网视频对当期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多元化使媒体容纳更多言论,其舆论监督作用能发挥的更好。言论的多元使电视媒体具有“无影灯”效应,从理论上避免言论的片面化,也就避免了“灯下黑”。

3、评论更加独特化。独特性可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主体本身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二是叙述和评论方式的独特。⑦凤凰卫视的专业评论员在独特性上比较突出,曹景行、阮次山、杨锦麟、何亮亮等在表达意见和论证方式上都体现出个性化特色。这些专业评论员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学科背景,他们根据各自的积累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判断。评论员的独特性纷纷彰显是电视新闻评论发展成熟的标志,具有独特性的评论员能与评论栏目融为一体,他们本身就是栏目的形象代言人,能够吸引一批认同他们的忠诚受众。

4、高端评论和本土评论两极格局。从目前来看,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市场格局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中国大陆:一方面是传统的高端型电视新闻评论,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评论虽历时弥久,但凭借其权威性和深刻性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地方性电视新闻评论近几年蓬勃发展,对传统的高端新闻评论发起了挑战。这些新闻评论在新闻内容、主题的选择上本土化,持平民立场,倾向于针对和平民利益密切相关、最具现实意义的地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河南电视台《DV观察》、《民生大参考》、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陕西电视台的《直播西安》、重庆电视台的《天天630》、长春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这类节目以关心民生为宗旨,以敢于为老百姓说话而深得人心,收视率一直居高。但同时,地方新闻评论或本土化的评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分追求节目的刺激性与趣味性,展示有余评价不足等。

参考文献

①[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183

②崔立平,《“今日话题”的特色分析》[eB/oL].http//cddc.net

③马天元等,《论电视的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2001(2)

④⑤师永刚:《解密凤凰—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影响力》[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263-266

⑥喻国明,《传煤业“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eB/oL].xici.net/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7

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电视评论新模式。以丰富深刻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并带动了各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使电视新闻评论成为评论领域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然而随着人们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增强,各地政府对媒体舆论监督态度的日渐开明,电视传播制作手段的日益丰富,近年来有些评论节目反而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与此同时,具有广泛参与性、自由开放性、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等显著特征和优势的网络新闻评论吸引了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和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焦点访谈”以4句话表达选题的原则和定位思路,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该节目播出后,浓缩为一句话:“用事实说话”。体现了栏目重视受众,内容贴近受众,有效地提高了收视率。直至今天,它仍然是中国电视界最有影响的舆论监督品牌。

二、论据的形象性和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而电视声像兼备的优势使得它在提供论据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它至少有三种方式可提供论据:屏幕形象;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介绍。电视节目的优势贵在视听结合,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屏幕形象动态、具体、形象,其真实性和可视性使观众身临其境。再加上评论员的直接评述,构成了电视评论在展示论据方面的优势。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和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

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可以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通过设立短信平台等形式,使观众能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时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和电视能实现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评论员出镜讲说提供的论据往往是图像所无法传达的抽象的内容,或者是个别被采访者不能掌握的背景材料。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现场采访都是为了获得能够作为新闻事实的那部分信息,这是共性;而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现场采访所要获取的又是两种特殊的新闻信息,一是获取论据,一是请观众和专家参与论证。电视新闻评论员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采访和后期制作。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由于电视新闻评论员直接参与节目采访制作全过程,作为目击者和参与者,他们的采访和评论更贴近节目的内容和观众,因而也大大提高了声音的真实性和言论的权威性以及节目的感染力。

五、用多种电视语言贴近观众和电视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使多种电视语言形成合力来完成评论任务。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8

尽管新媒体使传统的广播新闻媒体受到巨大的冲击,但广播新闻媒体更应主动更新理念,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变化,按照市场形势、听众需求探索发展路径,从而赢回听众,这是广播新闻想在新媒体下得以继续发展必?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1新媒体对广播新闻的冲击

对比新媒体和广播新闻媒体,不难发现新媒体的显著优势、广播新闻媒体的局限性,而正是新媒体的优势导致广播新闻受到巨大的冲击。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信息传递比广播新闻更快捷。新闻传播的快捷性是广播新闻媒体对比其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长期性优势,但诞生新媒体之后,信息传播有了新的活力,有效压缩传播新闻的时间与空间,甚至突破技术设备门槛,得到更快捷的传播。

二是新媒体信息获取更便携。广播新闻传播媒介主要是收音机,收听有限的、覆盖特定区域的频率,听众只能通过单一的方法获取信息;反之,大众通过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信息。

三是新媒体用户互动和体验更丰富。广播新闻的传播是单向的,强制听众收听[1]。即它由传播者传给接收者,节目由一个时间段传给另一个时间段,听众只能被动收听,无法决定广播新闻播出的内容、时间;新媒体就不一样了,它拥有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优势,能为受众提供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丰富用户体验,并在传达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中增强互动,与大众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更相符。鉴于此,广播新闻媒体须融合新媒体的优势、扭转自己的劣势,才能有序发展。

2在新媒体下发展广播新闻的路径

2.1发表独家观点,提供优质新闻

新闻节目并不缺少信息,反而是冗杂的信息使得以时间为版面的广播新闻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广播新闻把握好话题的选取和深度。

一方面,体现观点与态度的新闻、有力度的新闻才是优质的新闻,新闻的价值主要是通过观点与态度来体现。所以广播新闻在新媒体下应重视表达独家的观点,挖掘新闻的价值。因为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更想从新闻媒体处获取独家的解读与评论,而作为权威媒体的广播新闻就应在第一时间发声,并深度加工新闻信息,为听众完整呈现一条新闻的价值,从而更有力地引导舆论,使听众在获悉新闻信息之后积极和广播新闻媒体互动,碰撞思维火花。

另一方面,碎片文化现象也使广播新闻受到挑战。碎片文化指的是在空间与容量都无限的数字化世界,无数碎片信息冲向人们,把所有时间都填满。该现象发生在现代快节奏社会里,人们通过碎片化闲暇时间从新媒体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并表达自我、展示自我,整合碎片文化就成为广播媒体在新媒体下发展的重要路径。所以广播新闻媒体要发挥出整合功能,使碎片更加有序,把看似繁杂无序的信息梳理成优质的新闻,为听众提供优质新闻服务。

2.2利用新媒体资源丰富新闻信息

新媒体凭借技术特征构造庞大信息库,海量信息的优势冲击着广播新闻,但同时也为其提供良好发展机遇,如果能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广播新闻信息将得到显著的丰富与提升。当然,新闻传播技术在快速发展且永无止境,不管新媒体的出现用了哪一种面目,或是受众在取舍新闻传播形式方面发生什么改变,新闻始终是受众的终极需求,而不管是变革内容还是调整形式,广播新闻媒体的目的均是制作受听众喜爱的新闻。

一是利用新媒体获得新闻线索。新媒体凭借其便捷的、互动的网络手段,在容纳大量信息的同时展现自媒体信息,一条微博、一个帖子、一则留言评论均蕴含新闻线索[2]。广播新闻媒体则要寻求其中富有价值的消息,并加以核实,在进行充实与完整之后就能形成广播新闻报道。而这些报道在广泛传播之后形成舆论的新热点。通过网络搜索新闻信息已经是当前相当普遍的做法,只要广播新闻及时跟进,就能为听众呈现丰富的新闻信息。

二是利用新媒体的社交工具,扩展广播新闻采访范围,有效提高采访效率。广播新闻媒体具体可利用互动电子社区、电子邮件、QQ、微信等互动采访方式,大大节省新闻目标采访的时间成本,并采访一些很难进行电话采访或当面采访的目标,丰富新闻内容。

三是把新媒体视作补充新闻事实的来源。当广播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个话题或一个事件时,可适当参考甚至吸纳新媒体的博客、音频、视频、群众留言等,用以补充、丰富新闻话题、新闻事件,显著增强广播新闻的完整性与时效性。

2.3进一步优化广播新闻评论工作

在新媒体下,广播新闻应重视建设评论员队伍,建立常规的专家智库,使新闻评论更加深刻、透彻、独到。在广播新闻评论中有很多都是跟风,选择评论主题的重复性很强,真正抓住问题的、见解鞭辟入里的、形成影响力的评论很少,关键原因就在于广播评论依旧受到就事论事理论的局限,止步于报道个别事件,没能思考哲学意义。另外,广播新闻评论受到时间的限制,只能点到即止。广播电台充实自身新闻评论资源,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展社会人脉、优化新闻评论工作,这对广播新闻在新媒体下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最近几年出现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各种媒体非常激烈地争夺资讯,没有抢夺新鲜资讯的能力的媒体也不遗余力,争取第一时间转发,不断重复着同样的画面、声音,反而使受众产生信息爆炸的厌倦感、疲劳感。加上蜂拥而至的新闻信息难辨真假,受众不仅要实现对信息的全方位获取,还在辨别信息、解读信息、吸收信息等方面面临更高的能力要求。所以广播新闻在新媒体下应拒绝跟风,紧跟新闻事件发展,详尽而快速地分析,满足受众超越普通新闻资讯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围绕独到的观点输出资讯,这就是梳理资讯、集中资讯的良好形式。广播新闻输出层次分明的资讯,引导听众全方位思考、解读,打破思维的局限性,在消费新闻信息的同时获得享受,给予广播新闻媒体好评[3]。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优化评论、加强观点输出是广播新闻成功引导舆论、使听众获得“听点”的杀手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9

关键词 央视改 版新闻评论 动因 新风貌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7月27日起,以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为首。央视掀起了新一轮改版潮。就新闻频道而言,《东方时空》从央视一套移师新闻频道,停播了《新闻会客厅》。《每周质量报告》移至财经频道,增加了上下午档的《新闻直播间》,中午的《法制新闻报道》、晚问的《国际时讯》和《环球视线》、深夜档《24小时》。调整了《共同关注》的节目内容,把《小崔说事》调至央视一套。调整后的新闻频道节目层次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越来越像一个不停滚动更新资讯的纯新闻频道。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改版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评论的空间和质量全面提升,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其或穿插、或全部,全面渗透到各档新闻节目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新闻评论成了新闻资讯节目的骨架、支撑和旗帜。

实际上从2008年起,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2008年3月24日,央视新闻频道开播直播式时政新闻评论栏目《新闻l+l》,2008年10月央视二套开播《今日观察》,加上央视4套原有的《今日关注》,央视时政新闻评论栏目出现了前所未有过的繁荣局面。今年改版后,新闻频道又增加了国际时政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使得时政新闻评论节目更加多样化、系统化。

央视时政新闻评论的增加和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央视发展到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必然出现的一个结果。本文拟针对今年,尤其是改版以后的央视时政新闻评论节目做个较为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探讨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动向、新特点。

中央电视台现有15个频道对内播出,其中涉及时政新闻的频道主要是一套综合频道,二套财经频道,四套国际频道以及新闻频道。为了分析的集中,本论文的讨论范围主要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主,兼顾央视一套、二套、四套的时政新闻评论,娱乐、体育新闻等评论不在讨论范围内。

一、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现状描述

1. 描述节目形态所依据的标准

描述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首先要有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的标准和体系。电视新闻评论都有哪些形态?目前观点纷杂、标准模糊、没有定论。同平面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不难发现电视新闻评论的形态、类别和表现方式是同其有大的不同的。严格意义上说,电视新闻评论没有原创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等,它只能也必须借助电视传播的特色成立,即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从其播发的方式上有播音员口播文字新闻评论、主持人评论、评论员(特约评论员)评论等。

比较多种观点和版本,本文选择依据张海潮所著《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一书中所建立的电视新闻节目体系,并结合央视具体的节目类型,以新闻评论为经,以呈现出来的节目形态为纬,对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现状作个描述。

(1)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中的评论

“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新闻消息的总汇,像央视的《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新闻30分》、《新闻20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晚问新闻》、《24小时》、《中国新闻》、《国际时讯》、《午夜新闻》等都属此列。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一是播发报纸新闻评论。主要是《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二是连线评论员直接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三是播发本台自己制作的“本台短评”;四是由主持人直接点评。例如,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定位是“新闻热点全景式报道”,一个小时的节目,通常选择当天发生的8-9条重要新闻,呈现事实后,由主持人进行点评。有时还要连线评论员评论,对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加了。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台短评”的出现,这是类似于报纸社论级的评论,是央视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从此央视有了自己常态性的评论。

(2)新闻专题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专题节目”主要是指就重要新闻事件或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制作的深度报道的新闻栏目和节目。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四套新开播的《深度国际》等都属此列。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淡化专题,强化新闻”,因此,新闻专题类节目有所减少,最典型的就是把《东方时空》、《共同关注》这样的新闻专题节目,都改成了新闻综合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主要是通过述评的方式,在展开事件的同时,对事件加以解读,对其所体现的本质和意义加以评说。让观众深入了解。

《焦点访谈》是开播于1994年,自开播以来就成了影响巨大的新闻述评栏目。“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是其节目宗旨。近期的改版重点主要放在加强监督力度上。

《新闻调查》每周一期,每周五一套首播。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时长45分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档栏目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在展现新闻调查的过程中体现出理性的认识,引导人们思考。

(3)新闻杂志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杂志节目”主要是指在一期节目中包含几个板块的新闻专题栏目或节目。央视现有的新闻杂志节目主要有《朝闻天下》、《新闻周刊》、《世界周刊》、《第一时间》等。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一是在播发资讯时进行短评。如《第一时间》中的“马宾读报”(现改为“读报”);二是连线评论员对新闻事件直接点评;三是主持人述评,另外。也有播报的“本台短评”。

(4)新闻谈话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谈话节目”主要是指通过主持人或记者就某一新闻热点问题同评论员、或新闻人物或重要嘉宾以访谈、讨论的形式制作的新闻节目。这类节目中的一部分话题类节目就是新闻评论。像新闻频道的《新闻1+1》、财经频道的《今日观察》、中文频道的《今日关注》、《环球视线》等。

这种方式是电视新闻评论中最常见最纯粹的方式,以提供意见性信息为主,是纯观点解析言论类的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除了提供大量的事实背景,主持人还是应该预设各种不同的观点对评论员的表述提出质疑,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某种辩论的色彩”。而且,这类节目一般是直播或“准直播”,对当日或近期的重要的新闻事件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解读,时效性特别强,更具有新闻性,节目的“硬度非常高”。

另外,在“大型新闻节目”中一般都会邀请嘉宾对相关主题进行介绍和解说、评论。例如,2009年国庆阅兵直播中就邀请军事专家对阅兵中展示的武器进行解读。

二、央视加强新闻评论的动因分析

央视全面加强新闻评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动力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的国际舆论影响力与国家的实力、地位极不相称,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式要求我们、特别是部级媒体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和方式看待世界的变化,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8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给中国新闻媒体提出了巨大挑战,这推动了中国新闻界,尤其是部级新闻媒体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的央视,更要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2008年3月24日――奥运火炬点燃之日,央视新闻频道及时推出全新的时政评论节目《新闻1+1》,就是应和这一需要的先锋之举。今年央视的全面改版和新闻评论的全面渗入,也是让主流与民生汇合这一思路的发展和继续。

另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可能引起的“去中心化”引发了电视危机,央视只有拿出更过硬的新闻节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 适应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宣传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从宣传的角度看。在中国拥有12.05亿观众的电视无疑是塑造意识形态的权威及整合日趋碎片化的转型社会的有效工具。但宣传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新闻规律,即进行新闻化转换,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他强调:“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个讲话可以说深谙新闻之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媒体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有效表达,只有更加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变直接宣传为有效传播,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效益。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央视在中国电视机构中无疑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的,其承担的宣传职能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以往,央视的时政新闻评论在全部节目中所占的比例小,影响不大,给人的感觉是央视一直缺乏一个比较权威、自信、响亮的声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在,央视顺应时展需要,尊重媒介传播规律,摒弃日渐落后的宣传方式,探索新的、更有效的传播方式,推进央视积极改革创新。是与时俱进的一种选择。

3. 完善央视新闻评论节日体系的需要

在央视对内播出的15个频道中,有一半左右的频道要播出新闻节目。过去,不仅各个频道节目定位有些模糊、交叉,而且在新闻节目中,评论的种类稀少,份量明显不足。

改版前央视专题类的述评栏目开设较多,像《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共同关注》等等,对事件的报道虽然比较深入,但媒体的报道信息的功能未被充分利用,而最能代表媒体的形象与权威的时政评论节目没用充分开办。

因此,建立相对完善渖}学的新闻评论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

2009年7月以来的改版,对各个频道的定位更加准确、清晰,不同种类的评论使节目设置的比较均衡,使电视评论节目体系更加完备。

三、央视新闻评论呈现的新风貌

央视改版通过明确频道定位、改进节日编排和节日设定方式,使新闻评论呈现出一些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面貌、

1. 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增强可看性

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评论节目都比较重视对电视传播手段的运用,通过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来打造具有可看性的评论节目。具体体现在:

(1)运用不同色彩的文字字幕突出评论主题和要点,

同改版后的新闻资讯节目一样,评论节目也用带背景颜色的大字标示出评论的标题和主要内容,便于观众及时了解节目内容。

(2)运用照片、动画、漫画、图表等方式再现新闻事实或事件核心内容。

(3)运用电话连线、视屏连线等引进专家或评论员即时评论

2. 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评论节目体系

任何形式和包装的改变都是流于表面的,真正树立央视新闻影响力的关键还是新闻本身以及对新闻的权威解读。正是针对这种现实,本着“淡化栏目,强化新闻”的改版宗旨,央视即注意让评论全面渗透到新闻节目中去,又注意增加新闻评论栏目,有意打造央视新闻评论的节目体系。

就新闻频道而言,在每天的早上的《朝闻天下》、上下午的《新闻直播间》、中午的《新闻30分》、晚上的《新闻联播》、《国际时讯》及午夜的《24小时》这类滚动播出的新闻综合节目中有本台短评、评论员评论;傍晚的《共同关注》、黄金时间的《东方时空》又通过主播点评及评论员评论,使当日重要新闻报道更加深入;晚问的《新闻1+1》、《环球视线》又是专门的时政的刚性评论。这种编排方式,既有对新闻的穿插式点评,又有集中的对重要新闻的评论;既有对国内新闻的评论,又有对国际新闻的评论,较以往的节目安排更加符合新闻传播的本性,也更加科学。

3. 主动设置议题,注重话语置换

在我们这个具有泛政治化倾向的社会中,群众对新闻、政治有着极大的热情,电视作为取代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将日趋分散的社会成员集聚到一个由影像等元素构成的“政治广场”,发挥着具有极大动员力量的整合功能。针对这一特性,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注意选取既符合新闻标准又符合宣传标准的对象加以评说,并把传播指向核心受众,是央视新闻评论改版后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注意把主流的话语意见自然而然地渗透进评析事件的叙事层,巧妙地同民间话语置换,让受众乐于接受。

四、央视新闻评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改版后央视的收视率大幅提高,这和新闻评论的全面渗入、改进有很大关系,但也应当看到央视新闻评论中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是有改进的空间的。

1.节目模式的程式化形成可能带来遮蔽性

央视现有的评论节目已经逐渐形成趋于固定的模式,像《新闻l+l》、《今日观察》、《今日关注》都是先播放被评论的新闻短片,然后在主持人的控制下,由评论员评析。短片的长度都有一定时间的规定,显得比较死板,有时比较拖沓。而且评论形式单一,往往是主持人与评论员一问一答或评论员做权威状的解读,少了些灵气和感染力、说服力。

2. 评论员队伍良莠不齐,亟待培养提高

改版后的央视除了使用本台像白岩松、水均益等资深新闻从业人员承担部分评论之责外,还引进了较多的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但由于电视评论员队伍属于建设初期,评论员的选择、确定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评论员经验不够丰富,技术上也缺乏训练,水平良莠不齐,缺乏权威人士,社会影响力还不够。

3. 评论形式不丰富,节目类型雷同化

现在央视的评论形式主要有本台短评、主播点评、评论员评论,主持人加评论员的评论等。评论形式比较单一,几个主要的时政评论栏目,像《新闻1+1》、《今日关注》、《今日观察》、《环球视线》的播出方式基本是一样的,缺少变化,显得比较死板、僵化,不够敏锐、灵动。

4. 选题冲突,影响了节目的总体效益

由于各个频道的评论栏目都是独立制作,各自为战的,就难免出现选题雷同,发生冲突的情况,没有突出各自的特点,对新闻资源造成浪费,影响了节目的总体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注意避免节目模式僵化

节目的播出模式可以有基本稳定的形态,但也要根据节目的需要做灵活的调整。不要因形式设置内容,应该因内容调整形式,只要是有利于节目的播出效果的,都应该不排斥和尝试。

2. 建立评论员的培养、选拨机制

新闻评论员是媒体的核心力量之一,直接影响着舆论的导向。因此要根据媒体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评论员培养、选拔的机制,特别要注意对权威评论员的培养。

3. 注意电视传媒的“家用媒体”特性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是平民化而非贵族化的,是大众的而非精英的。要根据电视的收视特点制作评论节目。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时事评论;节目;传播

1引言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传播力度的扩大,各个国家地区都推出了众多时事评论节目频道,专门通过电视或者广播对最新的时政、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新闻信息进行介绍以及点评,是现代公众了解国家大事,理解政治时事、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时事评论节目多为新闻类点评节目,1980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第一款新闻事实点评节目“观察与思考”,从此打开了我国点评类节目的大门。经过近10年的发展,1993年,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焦点访谈”系列节目,至今都具备很深的群众基础以及传播影响力。2008年起,央视又推出了“新闻1+1”节目,与之前的新闻评论节目不同,“新闻1+1”节目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进行拍摄,专门针对最新的时事政治话题,由一个主持人与一个评论员进行互动访谈,为公众展示最新的新闻解读信息,这对主持人以及评论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很高。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对内的时事评论类节目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节目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而如今的节目更加关注社会,更加重视现实生活,贴近公众的视觉,更能够激发观众的共鸣,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对外传播中,随着国力的增加,话语权的需要,这些年各个外语媒体亦加强了时事评论节目的构建,并力图与国际一流媒体接壤,加强对于国际新闻时事的多元化解读。

2时事评论节目现状

2.1时事评论节目类型

2.1.1评述结合型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常见的播出形式是评述结合,评论意见信息与新闻内容各自占据50%左右的比例,在播放的过程中,两种类型的内容穿插播放,从而达到边播放新闻边进行点评的效果,如“焦点访谈”系列节目,就是以专门的镜头来播放现实新闻,而以另外的镜头来播放邀请的专家点评的内容,实现评述结合,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新闻的内涵。

2.1.2主评论型节目

除了将评论与新闻以1:1的形式进行展示,更多的节目选择以评论为主进行展示。用言简意赅的表达将时事新闻进行概括,保证所有的重点信息都囊括在内,再进行评论性的发言,一般而言,以评论为主的新闻节目两者内容比例约为4:1到5:1。新闻评论信息往往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如央视推出的“新闻1+1”栏目,由节目方对重点新闻进行介绍后,主持人与评论人员进入问答环节,且问答环节占据80%的时间。

2.1.3两种类型节目对比

评述结合类型的时事点评是新闻类节目在媒体传播中的探索成果,但是目前主流的时事评论节目仍然更偏好主评论类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速度都有了重大的飞跃,很容易在各种社交平台以及新闻app中@得最新的时事新闻内容,但是却缺少获取优质评论的平台,难以透过新闻事实观察理解其背后的深意。而主评论形式的时事评论节目则为公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体现出电视时事评论类节目的真正魅力所在。

2.2国外经典时事评论节目介绍

2.2.1KeiserReport节目

KeiserReport是一档著名的经济评论电视节目,它的主持人具有深刻的经济评论功底,并且由于其对于银行家的暴躁脾气而闻名于世。KeiserReport节目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全球各种经济类新闻热点背后的丑闻现象并加以言简意赅的分析,帮助公众更好的了解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该节目每周仅播出3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为30分钟,节目主要由两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由主持人进行主持,偶尔也会邀请行业大咖加入,对近日最流行的经济财经类时事问题进行讨论,收集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并进行简单的点评。第二个环节中,主持人会邀请特邀嘉宾参与到讨论中来,针对第一环节提供的信息展开评论,除了揭露出一些丑闻现象,常常也会涉及到流行的互联网等话题。为了增加节目人气,KeiserReport节目有时也会邀请其他行业的人员加入,如曾经邀请英国喜剧演员RussellBrand对虚拟货币话题发表看法。这一举动能够让节目更接地气,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2.2.2theBigpicture节目

theBigpicture节目属于杂志类型的新闻评论节目,推出以来一直维持着较高的人气追捧,播出频率很高,每天持续播放1小时。目前是Rt的王牌节目之一。theBigpicture节目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新闻,将内容区分为不同的版块,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了解经济政治话题,也能够对科技、环保等新闻有所了解,theBigpicture节目以丰富的表现方式将新闻及其解说变得多样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Rumble”板块中,节目方会邀请保守派人员与自由派人员进行讨论;而“needtoKnow”板块则是专门的政治话题讨论时间;“Screwed”版块仅涉及到最新的经济财经类时事及其点评。theBigpicture节目拥有上10种不同的版块,但有意思的是,版块的播放是没有规律的,节目方会根据当天的新闻决定应该以何种版块进行播放,观众永远不知道下一期节目会播出什么。

2.2.3《20/20》节目

20/20节目是美国上线很久的新闻点评类节目,由aBC进行独家播出。该节目的内容来源涵盖面十分广,不仅有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热点问题,还有健康问题、儿童问题等其他平台鲜少涉及的话题。每周仅在周一播出一次,每次播放会将所有的内容区分为2-4个不同的小专题。每当一段专题的内容播放完毕后,不仅评论员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节目方还会邀请记者来到现场,谈论自己对于该新闻的看法以及最新进展情况。节目方拥有强大的实力,早期的主持人是芭芭拉・沃尔斯特和休・唐斯,都是新闻播放、采访界的翘楚。20/20节目拥有很高的人气,并且发展至今都未曾遇到过真正的对手。

从国外几档不同类型的时事评论类节目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时事评论节目往往与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息息相关,更为直接的表达,幽默调侃的语言,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方式贯穿在整个节目架构中,而中国受儒家文明的影响,在评论的叙事风格和观点表述方面,更加温,中庸,留有余地。

3我国时事评论节目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的时事评论类节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语态僵化现象

著名新闻工作者孙玉胜曾经在节目中提到,我国传统的时事评论类节目在播出的时候,一致面临程度不一的语态僵化现象,在我国新闻人士的传统理念中,在播放新闻的时候,只有以正式的语气进行播放以及解读才能够为公众带来权威感,同时他指出,我国的时事评论类节目急需要一种新的叙述方式,而这种的新的叙述方式应该从改变语态开始,电视台应该思考如何通过现有的语言吸引观众[1]。

3.2栏目同质化倾向

除此之外,我国的许多地方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时事评论节目,但是大多数节目缺乏创新,而是一味的模仿其他地区的做法,导致我国许多时事评论类节目具有同质化的趋势。如曾经“焦点访谈”栏目十分火爆,以其独特的见解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于是许多地方电视台立马推出的“小焦点访谈”系列节目,尽管各地都采取了访谈与新闻结合的形式,但是在新闻素材的选取以及评论见解上都不能保证质量。“实话实说”节目的火爆,让许多地方电视台都成立了演播直播间,但是缺少高专业水平的新闻主持人以及点评人士,节目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自己的特色与生命力。

3.3传播方式局限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看新闻时事,但是传统的时事点评类节目需要借助电视或者广播渠道进行播放,渠道的限制使得新闻节目失去了部分观众。尽管某些经典的新闻时事节目访谈片段会在微博以及朋友圈被公众疯狂转发,许多人仅通过短短的几分钟视频,并不能很好的了解整件事情的砹去脉,反而会让人陷入思考困境。近年来,随着CCtV等平台相继推出了自己的app,观众也可以通过手机来收看直播,但是采取该方式的人数还是比较少,没有取得预期的火爆效果。

4制约我国时事评论节目因素分析

影响到我国新闻时事评论节目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如商业因素,电视台内部人员因素等等。

4.1商业因素影响

商业利益的制约是影响我国实施评论节目传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模式是现代媒体无法躲避的问题,特别是在财经、民生类新闻的报道中。有人提出,某些“现实的社会世界”其实是媒体为了广告商的巨额利润,按照他们的意图来进行偏激评论,或者是为了满足公众需求而降低新闻内容质量,选择有趣而价值低的内容进行播报,从而使得许多观众受到影响,间接影响了观众的价值观,一旦更换节目的内容,试图做出改进,也容易导致节目的观看率下降,失去大部分观众[2]。

4.2内部机制制约

电视台内部机制的制约也会影响到时事评论类节目的传播。新闻评论节目很重视时事新闻的时效性,每制作一期节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从前期的新闻素材收集,记者采访,到新闻点评以及节目拍摄,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是目前我国许多电视台尚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机制,无法进行人员与资源的协调来保证时事评论节目的质量,除此之外,也缺少专业程度高,视角独特,了解新闻传播机制的优秀主持人以及策划人,使得大部分时事评论节目制作效果差强人意。

4.3画面表现力局限

电视时事评论类节目需要同时借助电视画面以及评论声音来进行展示,但是对于新闻事实进行思考点评的部分必须通过声音来进行传递。而某些地方的电视台为了增加新闻的感染力度,截取的图片与视频往往是某些渲染力度很强的、甚至是带有夸张色彩的资料片段,与现实现状有所偏差,不能传递给观众真实的情景,但是仍然许多观众会被这些图片与视频吸引,将注意力放在“出席人物”等图片视频上,忽视了新闻背后的点评,不利于有价值的思想传播过程[3]。

5提高时事评论类节目传播效果对策分析

为了帮助我国各个电视台提高新闻时事访谈类节目的收视率以及节目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5.1重视评论性的提高

时事评论类节目的生命力在于评论的质量。因此,对于任何电视台来说,为了保障访谈节目的质量,都必须对新闻时事的点评进行严格的审核,将评论的质量放在首位,改变传统上评价事实的做法,逐渐向理论论述转变,用自己独特的观点建议来说话。在事实访谈类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不仅需要概括展示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也要展示该事件背后的原因与推动力量,从而得出相应的启示以及未来的应对方案等。“新闻1+1”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的追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能够邀请专业的点评人员提供具有特色的见解。但是在国际频道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嘉宾语言的限制,评论的专业水准也会大大受到限制。

5.2关注重大时事热点

电视媒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起到舆论监督的效果,但是电视节目在选择素材的时候,不应该将全部的重心都放在重点舆论导向的事件上,而应该全面的关注社会各个方面的新闻。很多年前的“焦点访谈”节目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在选题上会涉及不同的新闻类型,瞄准了社会热点的同时,为解决社会难题提供了想法与对策。时事访谈类节目要想获得观众的关注,除了需要精湛到位的点评之外,还需要选择优秀的素材,不能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在素材选择过程中,需要选择与社会发展模切相关的重点事件,让新闻更加具有传播的价值与意义[4]。

5.3关注新媒体渠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渠道是新闻评论节目应当关注的重点渠道。尽管目前许多经典的电视访谈节目片段会被热心的观众上传到微博以微信等社交平台,得到众多的转发量,促进其传播,但是却远远不够。新闻时事节目可以考虑与各大网络媒体以及电台进行合作,推出专栏产品,定期推送有价值的精选栏目,精准定位观众人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目的知名度与收视率。

6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接触到新闻的渠道。电视时事评论节目不仅能够为公众提供最新的新闻介绍,还能够邀请到权威专业人员对新闻内涵进行解说点评,极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我国相继出现了“焦点访谈”,“新闻1+1”等著名的时事评论节目,然而,我国的时事评论节目还面临诸多问题,如语态僵化现象明显,各地方节目的同质化趋势增加,节目的传播方式有所限制等等,这主要是由于涉及社会的商业利益以及电视台的内部机制等因素导致的。为了提高我国时事评论节目的质量与收视率,应当通过提高评论价值、选择重点新闻以及开阔传播渠道等方式进行改进,促进时事评论节目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苏.浅析电视新闻短评类节目语言风格研究的意义[J].新闻传播,2015(8).

[2]卢和光.谈话类新闻评论的节目特色分析――以《锵锵三人行》为例[J].东南传播,2015(2):117-119.

[3]宫晓雷.电视媒体新闻评论节目研究[J].新闻传播,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