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超高层建筑安全十篇超高层建筑安全十篇

超高层建筑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3:02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1

关键词:防火安全;空间设计;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其功能多样,空间呈集约化、高度集约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建筑的主角是空间建筑,超高层建筑设计,空间规划导致各项功能的使用与疏散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与冲突,同时超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疏散距离等多种不良因素,导致超高层防火建筑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

1超高层建筑总平面设计

超高层建筑总体布局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造型、功能、景观等多项内容,同时还要对防火问题进行严格对待。超高层建筑的主体面积大,通常都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型建筑,其包括公寓、酒店等,通常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采用竖向分布和平面重叠等方式进行。作为超高层建筑一种具有商业功能的裙楼、车库、地下商场,会使建筑中涉及到的各种流向相互交汇、交叉,同时由于建筑中的每层的面积都较大,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将主楼与附体分离,分别进行疏散设计,主要从空间、耐火结构等方面入手,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功能以及防火安全都能够满足标准要求[1]。贵州省某超高层建筑,中心塔楼高度为382.5m,附体高度为53.2m,在超高层建筑的附体中部及两端一共设有5座防烟楼梯间以及4部消防电梯,满足超高层建筑在疏散中上的要求。塔楼与辅楼发生分离时,实现相互独立分散,同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要依据建筑本身的特点以及周围的场地进行合理设计,设计补救场地及消防车道。

2超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为了确保其本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需要贯穿整个建筑物,通常来说,超高层建筑内部包括楼体间、电梯井、辅助设备等,各种设施超高层建筑中辅助设备都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建筑中的疏散楼体、走廊都肩负着疏通超高层建筑人员的功能。受超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的支撑,超高层建筑的功能空间具有不同规模形态,建筑空间类别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从空间的整体情况来看,存在开放、半开放、闭合空间等[2]。建筑空间的整体布局与安全疏散联系密切,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同建筑空间的在具体组合模式上存在差别,因此在安全疏散方式和流线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要注意的一项内容。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平面设计

超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由于建筑的平面面积较大,为了避免火灾造成大范围的影响,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利用具有较强耐火能力的门窗、墙体、楼板等构件进行分离,从而形成多个分离的防火区域,这样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将火控制在起火区域内,并且将其扑灭,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2.2竖向设计

超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后,蔓延不仅体现在平面上,在竖向上火灾也会发生蔓延,并且会沿着建筑物中的竖向通道,向楼的上部蔓延。在竖向设计闪,通常利用耐火楼板、防火挑檐等内容进行分离,在内部竖向空间中,上下连通的井道在相应的楼层面应用防火封堵材料,避免烟火发生行窜情况[3]。对于高层建筑中,具有“烟囱效应”的共享空间,从而将防火卷帘、防火墙等结构与周围进行分离,如果在设计过程中,上下层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超出规定时,要在四周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排烟设置等。

3超高层空间安全构造措施

超高层建筑在发展火灾时,控制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超高层建筑的幕墙和外墙成为了火焰在竖向蔓延的通道。通过对大量超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外墙保温系统是火灾的一项重要安全隐患。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会随着超高层建筑保温系统,逐渐蔓延到相邻楼层,从而导致火灾的破坏面积变大,对相邻建筑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超高层建筑的保温系统中,不仅要对保温材料(达到a级)的性能进行重点考虑,同时还需要设置垂直或水平带状的挡火梁和防火构造。在设计上,应当考虑通过金属固件稳固层面等多项措施,实现对系统稳固性的有效维护,完成对火焰传播的阻止。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本身需要具有良好的性能,其结构需要能够在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从而为安全输送通道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建筑中使用的防火材料的性能能够达到要求标准,是降低超高层建筑火灾安全隐患的一项基本诉求,对于火灾防火来说意义重大。钢筋混凝土材料耐火性能优异,建筑结构中的牵墙柱梁板等结构都可以满足建筑在耐火上的具体要求;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钢结构本身的防火性能较差,因此在具体设计中,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结构进行防护[4]。例如,在钢结构的表面涂抹上一层防火涂料,或者利用耐火材料对钢结构进行全方位包裹,将防腐蚀和防冻溶液灌入到空心钢结构等多种措施,这都可以提高钢结构的防火性。超高建筑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为了兼顾建筑在具体应用中的灵活性、安全性,美观性,在具体设计中,采取水平或垂直的防火玻璃、防火卷帘等不同的措施。例如,贵州省某高层建筑,在具体设计上,将夹丝玻璃利用在避难层防烟楼体分隔分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采取图1的设计方式,不仅符合设计要求,而且通过该设计方式,上部疏散人员能够及时对该层的疏散情况进行准确观察。在例如,在该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共享空间的每个防火分区的的狭窄区域的幕墙采用的都为防火玻璃系统,针对结构中相对较宽阔的区域,在距离顶部下2层与距离中庭底部10m和5m处,采用的都为防火玻璃系统,而对于建筑中的其它标准层,在具体设计中,采用“钢化玻璃+内层窗玻璃喷头保护”方式,实现对火势蔓延的合理控制,避免超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对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此外,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建筑中设计自动报警系统与自动喷水设施,通过对这两种设施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火灾具体情况的全面掌握,从而实现对建筑中人员疏散的合理指挥;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对疏散通道的有效保护。除此之外,如果常规的消防设计方案无法实现对建筑空间防火设计问题有效解决时,例如,受建筑结构限制,安全疏散距离过长,防火分区面积过大时,为了确保最终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超高层建筑计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与评估,从而确保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目标与防火目标两者的高度协调性。

4结束语

超高层建建筑空间的结构十分复杂,这增加了空间设计和消防安全安全难度,从超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情况来看,结构与消防安全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不同功能空间的整体需求,而且在进行安全疏散、防火区等结构内容的设计上,要与相关防火规范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通过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对火灾蔓延的合理控制,确保疏散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其磊,李本利,贾春雷,等.基于熵权与模糊物元模型的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可靠性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6,30:92~94.

[2]杨勇.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J].居业,2016,06:145~146.

[3]张帮.浅谈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J].建筑知识,2016,09:114~115.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2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火;火灾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4-0109-02

一、高层建筑中火灾发生的特点

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高层建筑进行了规定:凡超过或者等于十层的居住建筑以及超过或等于24m的公共建筑,均为高层建筑。由于高层建筑楼层多、可燃物多、设备繁多、功能复杂,其火灾发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易燃牵引物多,火势蔓延迅速

在高层建筑中,尤其其电缆井、风道、管道井、电梯井、楼梯间等大多为竖向设计,一旦出现火情,这些高层建筑井道就好比高耸的烟囱,造成火势迅速蔓延,特别是那些办公楼、图书馆、综合楼、高级宾馆等高层建筑物,它们室内储着大量的可燃物体,一旦发生了火灾,其燃烧力度将迅速扩展开来,其火势猛烈,蔓延迅速。据相关部门测定,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初期,由于其空气对流良好,其水平方向进行烟气扩散往往是每秒0.3m的速度,若到了火灾猛烈燃烧阶段,各个井道的烟气扩散将会达到3~4m/s的速度。如一座为100米的建筑出现火灾,在没有任何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其一般在30秒的时间内顺着井道扩散至房顶,扩散速度可以说是水平方向的十几倍。

(二)层数多、人员集中,疏散工作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层建筑层数比较多,其高度加长,从高层楼上将人员疏散至地面等安全场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火势蔓延比疏散的速度要快的多。

2.高层建筑中人数比较集中,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拥挤等现象。

3.疏散工具不科学,人员疏散难度较大。我国很少有城市给消防部门配置了等高消防车,对于高层建筑较高层人员疏散起不了较大作用,现代的消防工具还不能满足城市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的要求。一般的电梯在发生火灾时往往会因为不具有防烟火功能和由于停电而不能使用。所以,大多数高层建筑在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一般是通过楼梯,可楼道中一旦窜入了大量烟气,其疏散工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高层建筑火情难控制,扑救工作难度较大

众所周知,现在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是数十米高,甚至有数百米之高,火灾发生时如果从室外扑救则比较困难,而往往是要求自救,也就是要求室内人员通过消防设施进行自救。可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都不是非常完善,许多高层建筑仍然以消火栓系统扑救为主。所以,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扑救工作难度相当大。比如消防用水量不足、火势蔓延迅猛、热辐射超强等因素阻碍着扑救工作的进行。

二、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对我国一些大城市发生火灾的高层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防设施配置不合理,消防技术不先进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消防装备配备并不合理,不能满足火灾时疏散和扑救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我国的消防车供水器材的耐压强度不能适应超高建筑物的压力要求;第二,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登高消防车往往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救援和灭火。必须武汉登高消防车其能实现的最高高度只有54m;第三,许多超高层建筑物没有配备直升机停机坪,并不具备消防直升机参与灭火和营救的条件。

(二)各井道防火处理不够,火势蔓延途径未预先封堵

当前我国许多高层建筑物中,各管道井、电缆井、电梯井等竖向管井,其在进行施工之后,空洞和楼板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章程进行严格防火封堵,从而使得大量的楼板处和玻璃幕墙处出现封堵不彻底或不完全封堵现象,以至于在火灾发生时成为火势蔓延的最优路径。比如2007年5月在广西南宁地王大厦所发生的火灾,就是有关管井没有按规定封堵,以致火灾时,烟气很快蔓延到各楼层.

(三)可燃物比较集中,各业主缺乏防火意识

在目前的大多超高层建筑物中,各业主往往缺乏防火意识,在装修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燃或难燃材料,摆设物品陈设,可燃固定家具,还敷设着许多电线电缆。从而使得高层建筑中可燃物比较集中。一旦失火,大量的可燃物将会使超高层建筑产生大量的热量,火灾中形成的浓烟就会顺着电梯井、垃圾井等竖向“烟囱”,以较高的速度迅速蔓延。

三、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高层建筑消防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管理。

1.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使每一位公民都有自防自救能力,以尽可能地避免火灾的发生,在发生火灾时也能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备必须满足发生火灾时的供给,尽量把火灾控制在萌芽之中。固定消防设施有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自动报警系统、蓄水池、消防泵、防毒面具、防排烟以及二氧化碳、干粉、泡沫、蒸汽等灭火设施。这些不同类型的消防设施,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程度选择使用。

3.在高层建筑相对集中的经济较发达城市,组建消防直升飞机以及空中救援装备,满足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需要。

4.制定灭火作战计划。为了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消防部门平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灭火作战计划。其内容应包括:楼房的高度、层数、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火势蔓延的主要特点和应采用的战术措施,登高工具,供水方法和所需要的灭火力量,抢救被困人员和疏散贵重物资的主要通道,参战单位的灭火任务等。计划制定后,还要定期实地演练,搞好协同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往往具有“易燃牵引物多,火势蔓延迅速;层数多、人员集中,疏散工作难度较大;高层建筑火情难控制,扑救工作难度较大”等特点,同时,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工作中也存在:“消防设施配置不合理,消防技术不先进;各井道防火处理不够,火势蔓延途径未预先封堵;可燃物比较集中,各业主缺乏防火意识”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消防意识、消防设备、消防直升飞机、灭火作战计划”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3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电梯;隐患排除

0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升,高楼大厦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是电梯的迅速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电梯。电梯因其安全、便利和高效,使其成为解决高层建筑人流和物流垂直输送的主要途径。在超高层建筑中,电梯井道常常贯通整栋大楼,这就提供了高楼烟囱效应的主要通道。高速运动的空气进出电梯井道以及空气在电梯井道内的运动都可能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

1背景

超高层建筑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内部一般都会设置楼梯间、送排风道、排烟道、电梯井等竖井,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时,室内空气由于密度小,便可以沿着这些垂直通道自然上升,通过顶层的门窗缝隙以及各种孔洞渗出,室外空气由于密度大,由底层渗入补充,这就形成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是由于室内外温差而引起的。当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时,室外的冷空气经建筑下部门窗缝隙或其他开口流入室内时,冷空气在室内被加热后,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向上流动,经由建筑的楼梯井、电梯井、弱电井、管道井等各种井道,到达建筑上部的楼层,然后由上部楼层的缝隙、孔口排出。这样,在室外侵入的冷空气不断的推动下,高层建筑就起到像烟囱一样的作用。

可以看出,烟囱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室内外空气存在温差,导致密度差,室外空气密度大于室内,室外空气从建筑下部的孔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室内,经由建筑物下部楼层最便捷的路径(如地下车库、建筑底层大厅以及下部各楼层的门窗和开口)进入电梯井道内,并形成井道内快速上升的气流,再经由建筑物上部开口(如井道通风口,各楼层门窗以及机房)排出。烟囱效应的强度与烟囱的高度、户内及户外温度差距以及户内外空气流通的程度有关。在相同的建筑高度下,室内外的温差越大,或在相同的室内外温差下,建筑高度越高,推动力也越大,产生的烟囱效应就会越严重。

2烟囱效应可能产生的电梯安全隐患

(1)井道内外的空气通过层门缝隙时产生振动,造成噪音,井道的烟囱效应使空气在端站可能达到的流通速度最大,因此在端站门产生的噪声的机会也更大;同时烟囱效应空气与井道内运动部件(如轿厢,对重)的周围也可能产生空气动力学噪声;

(2)与一般门相比,电梯门对压差的作用更加敏感,由于电梯的前室一般为开敞式,缺少前室门对风压的阻隔,使电梯门承受较大的风压,若作用在电梯门两侧的压差过大,将使电梯门的运行出现卡阻,引起电梯门出现开闭故障,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并造成竖直交通堵塞及人员被困电梯内的安全事故。

(3)当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烟囱效应会将浓烟或火苗抽入井道内,造成火灾危情的扩散;

(4)井道内的烟囱效应气体与电梯轿厢或对重相向运动时产生较大的空气阻力,能量的损耗较大;

(5)当高速气流与电梯相向运动时,可在电梯轿厢上下产生较为严重的乱流,导致轿厢运行的舒适感降低甚至出现摇晃。

3隐患排除的措施

(1)尽量避免建筑物底部楼层(如大堂、车库)电梯口直接连通外部空间,应在电梯口与外部空间设置隔障或设置带门的候梯空间,以阻隔空气的流动。建筑大堂的入口处需要采用三扇以上的自动旋转门,或者至少双重的自动门(确保其中一重自动门打开时,另一重自动门是关闭的),防止室内外空气的直接对流交换;尤其防止电梯大堂直接与外部直接开放连通。

(2)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5.2.3井道的通风中要求:“井道应适当通风,井道不能用于非电梯用房的通风。注:在没有相关的规范或标准情况下,建议井道顶部的通风口面积至少为井道截面积的1%。”

井道的通风口可以直接连通室外,也可以通过机房或者滑轮间连通室外。在超高层建筑的电梯井道中,通风口的设置应尽量避免直接连通室外,可考虑经由机房或滑轮间做适当缓冲再与室外连通。

(3)可在超高层建筑中间层附近分割电梯运行区段,建筑内电梯分为低层区段电梯高层区段电梯,并在中间层附近设置换乘空间,如此,可将电梯分别装设在不同井道,降低了“烟囱”的高度,防止烟囱效应直接贯通建筑(注:此方案需考虑对重下方可进人空间的防护);若井道必需要贯通整个建筑时,应避免将机房设置于顶层平台上,使机房直接与室外连通,可将机房设置于最高层,使机房与室外之间增加缓冲空间;

(4)在标准范围内增加层门与轿门地坎之间的间距,增加空气流通截面,防止因空气流通截面突然变小而使通过轿门和层门之间的空气流通速度加快,从而阻碍电梯门的正常运行。采用可控制门机关闭力矩的门机,并配合增加额外的关门重块来保证电梯门的正常关闭。

(5)避免火灾时浓烟进入井道,最好在井道各入口处加入烟雾过滤器。

(6)可考虑各层门加入门封条,避免空气从缝隙处渗出引起噪音(此方式产生的费用较高)。

4结语

电梯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得有丝毫麻痹大意。电梯的使用环境对于电梯安全至关重要,因而在实际的设计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国家标准和检验规则中的要求的同时,还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故障出现的可能。烟囱效应对于电梯安全的影响虽然不可避免,但如果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能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则烟囱效应的影响是完全可以被控制的。所以,在建筑设计与电梯的设计制造上都应当将烟囱效应的影响纳入考虑的范围,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保障电梯安全、舒适、高效的运行,这对城市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m].中国标准出版社.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4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设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超高层建筑,如图一所示,是指40层以上、建设高度100m以上的现代建筑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基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质,因此施工技术同普通建筑工程有着较大的区别,需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予以注意,从而避免相关建设问题的出现。

图一

一、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一)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问题

超高层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来说,建设高度较高,因此,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工程技术和工程施工设备问题。良好的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设备,是确保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比如施工材料运输设备等施工设备,为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高度较高,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问题是影响工程使用效果及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建筑区域环境以及建筑承重、负载问题,并在制定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超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超高层消防问题

在超高层施工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超高层防火方面的设计工作。由于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所致,使得火灾事故成为对超高层建筑威胁最大的事故问题,需要在工程设计过程别予以重视。超高层建筑建设结构较为复杂,建筑内管线和设备较为多样,从而给超高层建筑埋下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建筑较高,使得建筑内部空气抽力较大,一旦有火灾事故爆发,很容易造成火灾的快速蔓延,最终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同时,在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疏散往往只能借助消防通道,楼层越高,则疏散时间则越长,危险系数也就越高。此外,在灭火阶段,由于建筑较高,一般消防设备难以起到理想的灭火效果,造成了非常打的扑救难度。

(三)电梯设计问题

电梯设备是超高层建筑中重要的运输设备,用以现实建筑内部的上下层沟通,是超高层建筑的“生命线”。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电梯数量要远远多余普通建筑,大量的电梯设备使得设备检验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且由于电梯设备的垂直高度打打提高,使得电梯设备的检修难度大大增加。同时,超高层建筑在经受15.24m的晃动后,会使得电梯设备在摇晃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钢缆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电梯设备的使用效果降低,甚至会大致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同时,由于电梯设备的构造影响,使得电梯设备内部出现强大的垂直气流,在冬季,如果下层冷空气进入电梯井后,就极易造成上层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下层气体也会由电梯井直接扩散到上层,对上层环境造成干扰,影响到上层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当火灾事故发生以后,下层浓烟和火源也会随着电梯设备内的垂直气流快速向建筑上层蔓延,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二、超高层建筑设计相关建议

(一)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方面

首先,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首先应该做的便是详细分析工程项目的施工目标和施工要求,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目标高度和目标结构选取相似超高层建筑项目,参考其设计流程和设计内容,以降低超高层简述设计盲目性,降低设计风险。在施工技术方面,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比如墙体施工技术以及内部支撑柱的施工技术等等,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监督工作,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在施工设备方面,一定要充分考虑施工内容,做好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如起重设备、升降设备等等,以保证建筑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二)建筑消防设计方面

由于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影响,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加强超高层建筑消防方面的设计工作。由于超高层建筑楼层一般在40层以上,因此,超高层建筑内人员也较多较密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适当提高超高层建筑内安全通道数量,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拥挤现象的发生;超高层建筑消防通道一定要保证密封性,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烟尘扩散速度较快,火势蔓延也较快,在正常状态下一定要保证消防通道的密封性,从而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后影响消防通道使用效果;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后,电梯设备往往都直接降到底层,只有消防专用电梯能够使用,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增加消防专用电梯数量,并提高消防专用电梯安全性能,确保人员的及时疏散,以及消防专用电梯的安全系数;超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备要设置充分,对于危险系数较高的楼层和单元要更加重视,以确保火灾事故发生后进行及时扑救,尽量避免火势的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三)电梯设备设计方面

电梯设备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电梯设备设计的合理性,是确保超高层建筑使用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建筑自身高度影响,使得电梯设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极易受到损害,从而埋下严重安全隐患,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建筑设计时,要注意电梯设备检测系统的建立,随时保证检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电梯设备和钢缆进行严格的监控,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隐患的及时消除。由于建筑高度影响,使得电梯井和电梯设备内形成强大的垂直气流,对建筑安全构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进行分段式设计,降低空气抽力,从而有效控制垂直气流,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

总结:

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大大增加了超高层建筑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不能将超高层建筑视为普通建筑的拉伸和重叠,以免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在实际设计过程当中,要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开展相应施工环节的加强,减少安全隐患,确保超高层建筑整体质量,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张明岩.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浅析[J].民营科技,2009,(03)

[2]黄循城.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广东科技,2008,(01)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5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新技术

1引言

在近些年中,我国的建筑行业有着非常迅速的发展,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也出现了较多的新技术,但就目前而言,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新技术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在其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中都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不仅关系到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还严重影响到安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所以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新技术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存在着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已经不在是一件稀有的事情,而且对超高层建筑电机安装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但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还存在着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这必定会影响到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2.1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质量的管理意识不足

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是保证机电安装质量的基础,只有保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实际性才可以更好的提升超高层建筑的安装质量。但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去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机电设备安装的细节控制不够明确、对质量控制的意识不足等。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部分建设施工单位在实际的安装工作中不能用严格的对待,在加上对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质量控制意识不足,使得整体的机电安装水平大大下降。

2.2机电设备震动过大,噪音问题明显

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噪音一直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整体的舒适性与实用性,在其机电安装过程中,必须使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例如:排水动力设备、冷冻设备、风机等。由于不能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导致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明显的震动,由震动所带来的噪声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机电设备的震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一由于设备的安装不平衡所导致的。

3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改善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安装计划

从机电安装工程的整体施工来说,只有保证管理制度的完善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安装质量。为此,必须进一步的进行安装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对实际施工的研究,去不断的改善管理制度中不足的地方,并明确每个环节的施工关键和施工目标,从整体上保证施工过程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机电安装前,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对本次机电安装工程的研究,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安装计划,合理进行工作人员的施工工序的安排,在提高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作效率。

3.2加强防护建设,减少设备噪音

对于机电设备安装运行过程中的震动问题和噪音问题,虽然无法完全的避免,但只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就可以将其对人们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必须保证机电设备自身的质量符合建设施工的标准,在不影响使用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选择分频率较小的机电设备;其次,对机电设备的安装细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出现不规范的安装带来的设备震动和噪音问题;第三,对噪音的主要来源做好必要的隔音消音措施,例如:使用隔音原材料进行覆盖或包裹等。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工作人员值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的直接执行着,他们对其安装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该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机电安装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同时,还要注重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建筑美感的培养,通过定期的培训让工作人员更好的掌握新技术、新设备,为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打下良好的基础。

4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新技术

4.1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

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作为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新技术中的重点技术之一,它的应用对提升机电设备整体安装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主要是运用在通风空调、弱电设备等管线的安装工作中,它是在建筑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线布置和设计的一种新技术。其实际的应用过程主要包括了两个内容:第一,格式的绘制。格式的绘制是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的基础,为了可以更好的保证实际安装工作的效率,应该保持绘制格式的标准和原设计施工图的格式相一致。第二,基本框架的布置。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图纸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图纸的设计去对不同施工区域中的管线进行基本框架的布置,并进行建筑全部机电设备安装布局的整合,进一步优化施工方面。

4.2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对于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来说,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一项较为先进的技术,它主要是利用三维数字设计去实现建筑方案的数字建筑模型,从而更好的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项目的设计与管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内容:第一,模型的建立与检查。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三维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对其尺寸、规格、信号等相关参数进行仔细的研究。三维模型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模型中的设计不全面的问题,让施工过程更加方便。第二,设计参数的复核与确认。这一环节主要是借助管线综合平台设计去进行管线路线的优化与调整,从而现实对管线弯头数量的控制。第三,充分的利用好三维模型的直观优势去对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进度的调整,让实际的施工过程变得更加顺利,从而起到提升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效果。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建筑行业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超高层建筑将会变得更加频繁,只有加大对其机电安装技术的研究,将安装新技术更好的应用在实际的施工中,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的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力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安装施工质量,还可以为企业到来良好的形象,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岳新.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新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

[2]李宝杰.浅析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新技术[J].门窗,2016(8)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6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当今时代,城市建设因为用地形势越来越紧张,迫使建筑工程不得不向空中发展,高层建筑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之一。而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的规定:凡是高度超过了100米的建筑物,不论是民用住宅,还是公共建筑,都属于超高层建筑。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且极富盛名的超高层建筑有广州塔(600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上海金茂大厦(421m)、广州中信广场(391m)、深圳地王大厦(381m)、南京紫峰大厦(450m)等。另外,上海中心(约632m)以及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约668m)尚在建设中。从这众多超高层建筑工程中不难看出,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一、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其施工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建设施工的质量。但是目前部分施工单位中的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常常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进行施工,致使这些规章制度成为摆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这种现象极易导致超高层建筑施工出现质量隐患,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及时处理就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待加强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如果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不仅会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人身安全威胁,同时还会给施工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待加强,目前超高层建筑安全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工程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因为主客观原因,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处理,进而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二,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致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防护能力低下。因为安全意识薄弱,很多施工人员在违反事故标准时而不自知,进而酿成大祸;其三,技术交底工作未做到位。在超高层建筑施工建设时,必须要结合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及安全规范,完成技术交底工作,但是某些施工企业未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在施工过程中埋下了极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会严重降低超高层建筑的质量。

(三)施工方法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

目前,很多超高层建筑工程都是采用的层层分包方式进行建设。这种方式本身就会严重影响到超高层建筑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而且在分包的过程中,经常会将承包权转交到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施工企业手中。而这些承包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施工,进而导致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受到极大的影响。

(四)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位

施工材料管理是超高层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工作,材料管理主要包括采购、运输、存放以及发放和使用等几个方面。现今很多企业在材料管理过程中未将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比如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未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全面的审查,致使材料质量下降;运输的过程中未做好保护措施;未按要求进行存放;材料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保证其施工安全度,减少企业的损失,就必须要对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和严格的处理。

(一)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超高层建筑涉及的施工项目众多,这就使得其施工工期长、所需材料多、施工工艺复杂,如果在施工以前未做好准备工作,必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材料供应不足、工期安排不合理、施工工序混乱等。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建设企业在开工以前必须要对整个施工进行全面的规划,分配好各项工作,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尤其是要制定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施工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督促和指导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其规定进行操作,以便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二)严格管理施工材料

上文已经阐述了施工材料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重要性,因此相关的施工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首先,在采购材料时必须要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不可与材料质量差的供应商合作。在材料进场的时候,必须要对材料合格证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等文件资料进行审查,确保材料合格以后,才允许使用。材料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都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正确的操作,做好保护措施。不同的材料分门别类进行存放,以方便发放。在材料的利用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对材料的浪费。

(三)合理选择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在项目立项批准以后,可以采用招投标方式或是议标方式选择施工队伍,具体方法:首先,要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资格证书、设备、企业等级进行严格审查;其次,查看该施工单位以前的工程项目以及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对其施工资质进行全面的评价;最后,走访已经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通过调查了解施工单位的信誉度。以这种方式选择技术能力强、信誉高、价格合理、素质高的施工队伍,保证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四)全面落实施工安全的教育工作

安全管理是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如何加强施工安全的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要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全体施工建设人员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思想,提高其安全意识;其二,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其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制止并纠正,不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确保其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对关系重大的临时结构,比如脚手架、升降机等都需要进行经常性维护,以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超高层建筑的体型巨大,内部功能复杂,投资庞大,施工周期极长,而且很多超高层建筑都处于城市的特殊位置,作为该城市的地标式建筑。因此,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大,施工内容复杂,各个施工工序相互依存,必须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方能确保其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敏.超高层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冲突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李加雄.超大单体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平面组织管理[J].城市建设,2013,(21).

[3]梁云.超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局限及科学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

[4]党新吉.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世界家苑,2012,(5):125.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7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监理质量控制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日益紧缺以及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多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超高层建筑。1909年,世界第一座超高层建筑——位于纽约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竣工,从此以后,在世界范围内便拉开了超高层建筑的序幕,但是由于超高层建筑对地理环境、建筑水平、材料、人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相对来讲,超高层建筑仍不多见,但是由于亚洲人口的压力较大、土地资源紧缺较为严重以及文化观念影响,所以相对其他地区,亚洲的超高层建筑较多,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高达492米。

1、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及质量控制要点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是楼层数多于40层,高度高于100米的建筑,包括住宅以及商业建筑等。在超高超层建筑中,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对各个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即使是类似于基坑支护这样的临时结构也不能马虎,必须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但是由于超高层建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所以更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基坑支护作为临时结构,其投资如果过大就会造成浪费,但是若因为其是临时工程,就忽视其安全性,又会造成各项隐患,有可能给工程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在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质量控制中,既要选择科学的支护结构,进行科学的支护技术管理,又要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其成本。

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主要是指对超高层建筑建设中的基坑支护工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使基坑支护工程有条理、协调有序的进行。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控制包括三个方面: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以及进度控制。本文主要介绍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中的质量控制。

在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中,影响其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五种,即:人力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人力因素主要是指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个体素质,个体素质主要包括工作能力、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个人信仰、道德素质、法律观念、身体素质等方面。机械因素主要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实用的机械设备,包括机械设备的完整无损、合理安装、正常运行、正确使用等。材料因素主要包括工程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方法因素是指工程施工所选用的方案,主要包括工艺流程、组织管理方法、检测方法、施工设计、技术方法、施工工序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条件、政治环境等。

2、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的质量控制过程

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应该考虑影响质量控制的五项因素。

2.1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施工前的准备控制过程

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施工前的准备控制过程主要包括:选择正确的的支护类型、设计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编制监理的质量控制说明书、明确编制监理的质量控制流程、材料采购等。

编制监理的质量控制说明书:即将监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作出书面说明,详细的规定每一个施工步骤。

明确编制监理的质量控制流程:即按照质量控制说明书,要求每一个员工对于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做事。

材料采购:材料的采购人员以及监理人员一定要注意材料的来源,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

2.2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中监理的质量控制过程

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中监理的质量控制过程主要包括材料的存储以及运入现场;技术管理环节;施工流程监理;协调各环节有序运行。

材料的存储以及运入现场:材料的储存过程中要防止材料变质,运入现场过程中要防止材料的损坏。

3、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及体会

结合影响监理质量控制的五项因素,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括:保证超高层建筑规划中基坑支护的质量安全、降低超高层建筑规划中基坑支护监理质量控制的成本。

3.1保证超高层建筑规划中基坑支护的质量安全

保证超高层建筑规划中基坑支护的安全包括选择正确的支护类型、保证基坑支护设计合理、确保中施工所用材料质量达标、确保技术管理环节完善、保证施工严格按照预定的正确程序进行、确保各环节协调有序进行等。

选择正确的支护类型:由于超高层建筑一般是在城市中心及其周围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周围分布着线缆、管道、多高层建筑、马路等等设施。所以在选择基坑支护类型时,应该选择支护稳定,相对振动较小的支护结构,以减少对周围工程设施造成影响。

保证基坑支护设计合理:基坑支护设计也要根据超高层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严谨合理的设计,减少工程对周围设施的影响。

确保中施工所用材料质量达标:材料的质量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如果材料本身质量不达标,工程的质量也一定存在问题。所以一定要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对材料质量的监理包括施工前的采购质量控制、材料的储存、运入现场,直到材料运用到建造建筑中之前,都要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

确保技术管理环节完善:技术管理环节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方法因素、机械因素、人力因素的管理,一定要提高人力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保证机械设施的完备性以及技术方法的先进性。

保证施工严格按照预定的正确程序进行:这是保证施工按照预设的工艺流程、施工程序进行,保证施工过程中没有偷工减料的行为。

确保各环节协调有序进行:协调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基坑支护工程流畅协调和谐的运行。

3.2降低超高层建筑规划中基坑支护监理质量控制的成本

降低超高层建筑规划中基坑支护监理质量控制的成本,在保证基坑支护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省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基坑开挖之后,根据基坑深度以及周围土质状况,在保证基坑支护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最简洁的支护结构。

4、结论

本文主要根据影响监理质量控制的五项因素及控制过程,分析总结了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及体会,即在保证超高层建筑规划中基坑支护的质量安全基础上,降低超高层建筑规划中基坑支护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肖涛.填海区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的方案设计[J].科技创业,2011,16:140-142

[2]蒋炳亮.钢筋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J].建设监理,2008,34(10):234-235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8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钢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超高层建筑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缩影,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的稳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城市人口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多方面的压力,适当的修建超高层建筑可以缓解不断涌现的城市人口,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但是超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的多层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的复杂都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笔者参考某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的实际情况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谈一谈经验和体会。

1钢结构构件吊装前的准备

超高层建筑一般都处于城市中心,城市中心的施工现场的场地一般比较狭小,对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而言,在钢结构构件吊装前必须做好进场、验收和堆放等准备工作,否则将会对整个工程的吊装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以某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为例,由于该工程钢结构构件数量大,场地有限,需重叠堆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进场构件的顺序和堆码制定详细的计划,在吊装的时候可能会:想要吊装的构件被别的构件压在下边,或者需要马上安装的构建还没有进场,拉进场的构件却不是现在想要安装的,这就会产生构件的重复翻运,倒运,造成施工现场构件摆放混乱,导致吊装工期延误,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和增加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和成本。

该超高层建筑主楼共有钢构件一万多件,在构建安装前,项目部制定了详细构建吊装方案,对每一块构件进行编号,针对每一个编号的构件,在方案中说明其形状、重量、安装位置、进场顺序和构件前后相邻的构件编号,根据吊装方案加强吊装前的验收,决不能允许不按既定方案擅自进场和堆码。

2钢结构构件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布置与安拆

2.1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

本工程的钢结构构件数量庞大、构件种类繁多,还有大量的超高长、超大、超重和偏心构件,为了保证该工程的钢结构构件吊装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核心工作就是要选择满足本工程吊装方案的垂直运输设备,选择垂直运输设备时,还要综合考虑建筑的体型、现场条件、安装位置及安装和拆卸的方便、安全可靠。

2.2垂直运输设备的布置

根据该工程的现场场地条件、建筑体型、结构平面布置图,综合考虑垂直运输任务和方案,以及超长、超大、超重及偏心构件的两台或者几台塔吊同时进行吊装作业等情况,经详细的计算,在核心筒内布置两台内爬式塔吊,在裙楼周边布置满足整个工程工作层平面需要自升式塔吊。

2.3为了提高垂直运输效率,施工中该工程采用了一套外置动力(卷扬机提升扁担的方式)辅助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二部塔吊的爬升难题,为工期提前起了决定性作用;大型内爬塔吊的安装和拆除工作,在国内一直就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课题,该工程研究了一套专门针对大型内爬塔吊拆除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安全可行,不但成功解决了该工程的塔机拆除问题,还为国内同类工程运用内爬式塔吊的安拆进行了尝试。

3钢结构构件的吊装

构件吊装是钢结构施工的关键工序,吊装的速度与效率是整个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在该超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施工中,由于工期紧、吊装工程量庞大,本工程采用了区域吊装、分类整理、双机抬吊等方法,不但保证了工期,还解决了超重、偏心、超高状态下大型桅杆的吊装难题。

4钢结构构件定位测量

为了保证该超高层建筑主楼钢结构构件的定位准确和整个工程的垂直度及轴线标高的绝对准确,项目部制定了超高标准的专项测量方案,来保证该工程钢结构施工质量,为施工检查提供可靠地的依据。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构件的安装不同于普通建筑,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构件的安装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还由于构件数量的庞大,测量定位工作对工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如果定位测量方案不科学、不合理,虽然定位准确、工程垂直度和轴线标高控制都符合测量方案和规范要求,就会延长每个构件的安装、复核和校正时间,极大的影响整个工程的工期。

本工程充分分析了其各种构件的安装工艺、安装时间和构件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归纳整理,充分利用现代各种高科技测量设备,分类、分区域、制定类似标准化流水线的标准化测量流程,定人、定岗位、定区域、定时间、定工种、定范围专门负责属于自己范围的测量工作,经过演练后上岗作业,尽最大可能的减免了由于测量工作不当耽误的施工时间,也基本杜绝了由于测量工作失误造成的返工和二次安装,并且通过测量工作的过程总结,将原来的“整体校正”方式改为“过程跟踪校正”方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时间。

5钢结构构件的焊接

超高层钢结构具有构件体积大、构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钢结构构件原料放样下料及焊接作为钢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其焊工的水平、培训和焊接时的工序选择是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有力保证。

该超高层建筑高宽比达1∶9,国内罕见,为了保证结构安全,项目部细致深入的研究设计文件,对设计文件中的钢结构构件进行分门别类,建立了钢结构构件放样、下料和预拼装工厂,能在工厂进行焊接作业的尽可能在工厂利用现代高科技焊接设备标准化焊接生产线上焊接完成,充分考虑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方便,尽可能的减少现场的焊接操作。就是这样,在现场的焊接工作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因此项目成立了焊接QC小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发明、创造和借鉴并举,针对本工程焊接工作任务,结合构件的高空部位和悬空部位,确保安全操作和施工防护可行等情况,改进采用了技术比较成熟的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焊接立焊、斜立焊和俯角焊等焊接难题,确保了整个钢结构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6如何解决工期和质量的矛盾

超高层钢结构相比较一般混凝土建筑,其显著特点是:构件数量庞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如何解决质量与工期的矛盾,这不但依赖于科学的管理、严格的施工组织和工厂式的构件预拼装,还要尽可能的针对工程特点大胆应用适合本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该超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构件奖金15000件,重约25000t,压型钢板、熔焊栓钉、焊缝工程量都是数以万计,工期特别紧张,又要符合欧洲规范质量标准,还要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按时完工工期和质量之间的矛盾就显得特别突出。

为了解决工期与质量的矛盾,保证工程“安全、优质、高速”的进行,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组织体系。为此,该工程组建了项目经理部,严格按项目管理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全员合同管理。

7安全管理

安全就是进度、安全施工就会有效益,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该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是高空作业,包括高空坠落,高空电焊火花防护和高空坠物,施工中危险性较大,为此,我们在抓安全工作方面坚持“严格要求,规范操作,以防为主,防微杜渐”的十六字方针,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是安全教育长抓不懈,不管是大会还是小会,每次都要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施工现场醒目的地方,悬挂有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生产的标语和警示牌,将安全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人。

二是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项目部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领导小组抓安全工作的职责,签定安全工作包保责任状,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三是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针对本工程的安全特点,选择好培训内容,确定好培训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四是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了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及时向职工发放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并制定了严格的安全防护制度。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五是认真抓好安全工作的检查与落实,项目部、工程队领导24h在工地轮流值班,和安全员跟班作业,及时消除各种隐患。同时,经常性地开展“三查”,即:一查操作是否规范,二查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三查安全隐患是否被消除,做到检查不留空挡,不留死角。

结语

随着超高层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就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获得明显的提升,如何完善和优化施工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仍然是目前我们从业者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赵飞.超高层建筑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

[2]任红伟.超高层建筑施工费用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3]胡泉.液压整体提升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钟国益.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9

目前,伴随着我国建设速度的加快,超高层建筑成为一个经济建设速度的标志,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不过超高层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仅要有安全储备保障,还要保证高层设计结构的科学布局与整体的合理性。所以说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必须要十分重视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从源头上保证高层建筑的设计质量。

1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上面,需要兼顾高层建筑的水平位移与高层在垂直方向造成的垂直荷载力。在具体的超高层设计过程中,由于外力造成的水平荷载是高层建筑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对超高层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首先对超高层的承载范围确定清楚,控制在一定的数值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超高层的设计中,其设计核心就是对建筑结构的抗压设计计算。

2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

2.1超高层结构体系分类

一般分为钢筋混凝土设计、钢与混凝土组合设计。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不同,可以将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分为混凝土的设计、钢结构与钢组合结构的设计等。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超高层建筑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2超高层建筑体系选用原则

在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选取的时候,必须要按照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的原则来进行选择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体系。不过,超高层的设计还要依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与高层的施工环境来确定其体系的选用。与此同时,超高层建筑结构在选取时还要具有较高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2.3超高层的结构材料分析

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材料的选择必须要按照超高层设计的依据进行。原则是要求尽力发挥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钢混结构由于具有耐久性能、防火能力以及结构刚度大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不过,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问题,以保证空间结构的最优化设计。就目前来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应用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率将会进一步提升。但需要进一步开展混合结构体系的抗风、抗震性能研究,研究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混合、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如阻尼系数的确定、整体结构稳定性能等;其次,针对组合构件以及组合构件之间衔接及构造关系要进行相关研究。由于混合结构体系比较复杂,大多包含巨型柱和斜撑等大型构建,各种组合柱、梁、楼板等体型复杂,因此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各种新型组合构件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真正的将复杂化的混合结构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2.4超高层结构体系选择

针对超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体系的选择主要分为:1)框架结构体系。所谓的框架结构就是说在结构的横向与纵向都利用混凝土梁柱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而且可以同时承受水平与竖向的荷载。单纯的单一框架结构布置非常灵活,因此空间结构非常的大,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层建筑。2)剪力墙结构体系。所谓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就是纵横向的剪力墙来承受建筑结构的水平与竖向荷载的建筑结构体系。采用剪力墙结构对于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具有很大的提高。3)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就是指兼有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优点,这样就使框架剪力墙结构不仅仅能够变得空间灵活,还能有很强的抗侧移能力。框架—剪力墙布置数量不如剪力墙结构多,数量决定了其抗侧力的能力较低。不过剪力墙的数量超过一定值后就会影响经济性。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3.1扭转问题

在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其设计的中心点就是刚度、几何形心点和结构的重心点,不过,当对超高层结构进行设计时,很难将超高层的几何形心、刚度与结构的重心点进行整合,因此,就会使得超高层在设计时出现扭转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扭转的问题,作为结构设计者对于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要选取最合理的平面结构布置图,力求三个中心点能够重合。

3.2受力性能的问题

在超高层建筑方案的选取中,在初步选择建筑方案时,建筑师很少会对高层建筑的具体结构特征来进行考虑,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建筑物的空间结构上,这样就容易使得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受力。所以说,在对超高层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明确选择结构体系,在方案选取上,要对主要的承重部位的布置与数量进行整体优化设计。

3.3超高的问题

目前,超高层建筑结构有明显的超高、超重现象存在。在我国,出于建筑结构的抗震需要,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层高有很明确的规定。所以说,在对超高层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师会轻易忽略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审图不通过,这就需要在设计完成后,对设计方案进行重新的设计与审图,杜绝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超高的现象。

3.4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在当前的超高层建筑设计中,一般来说都会有地下室,这样就使得超高层的嵌固端位于地下室的顶板处。在针对嵌固端的设置问题上,很多情况下设计师常常会忽略这类问题导致的后期效应,就使得在后期经常会出现针对嵌固端问题的修正,如果修正不及时,就会对嵌固端的安全性造成不良的影响,为安全留下了隐患。

3.5防连续倒塌设计

目前,我国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连续倒塌的试验分析与理论研究还不多。现行规范所确定的基本目标就是防止建筑物发生地震时倒塌,确保人的生命不受损失。汶川地震中,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和建造的高层建筑,虽然在地震中没有连续倒塌、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但是其填充墙等受力构建破坏对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物品的损坏间接造成了财产损失。对于高层建筑的非受力构建倒塌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建筑结构设计师要引起重视,对于非地震造成的倒塌,例如飞机撞击、爆炸、火灾等不可抗拒的灾难,如何在设计时予以考虑等等,都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4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确实是超高层的一个设计难点与重点,与此同时也是关系到整个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的重要一环。所以说,在进行超高层设计时,必须要保证超高层建筑的埋置深度,地基的变形系数与稳固要求必须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在采用桩筏时,对于其埋置深度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与此同时,对于超高层的施工现场场地问题,要注意与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关系,保证基坑开挖后对于相邻建筑物的影响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实时监测其变化过程。

5结语

超高层建筑安全篇10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质量问题;控制措施;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比较迅速,尤其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中国城市的土地资源严重缺乏,达不到房地产企业的需求,为了提升建筑的有效性以及多用性,现在只有通过对建设的要求来满足需求,现在的房地产企业主要以高层建筑为主,在一些中国的一线城市中更为突出。对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问题是一个人比较关心的问题,文章主要是针对中国高层建造领域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调查,找出相应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工程概况

越秀金融大厦项目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B2-10地块,采用框架-核心筒+加强层+巨型斜撑框架结构,为商业、办公楼建筑,总用地面积10837㎡,总建筑面积210477㎡,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7377㎡,地下建筑面积33100㎡。地下4层及地上68层,建筑高度309.4m(顶层结构标高)。在一般的b210高层建筑刚结构建设工程中,主要是由筒性钢材与外部框架,外墙斜护网构成,其中还有底下的框架结构,地上的框架结构,施工安全通道,钢管与混凝土支撑机构。高层建筑当中主要是核心部分劲性筒钢,工程外部框架主要是由20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方柱,房屋钢梁等构造而成,来保障各层的施工质量。由于外部框架机构是与核心筒钢互相联系发挥作用的。在20根钢板桩中有四根长方体刚柱,四根日形刚柱,十二根圆形钢柱,每一个刚柱内都含有比例合适的混凝土,在钢梁的组成中有h形钢梁,和其他加固型钢梁结构组成。一般的超高层建筑的工程量非常巨大,有二点五万吨钢材,6000多个部件,钢板平方达到是十三万平方,最大的能达到43.7吨重。

2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目前国际上对超高层建筑的定义是指,层数达到40层以上,高度达到100米以上的所有建筑。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严重缺乏,尤其是城市土地资源,为了缓解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工作问题,很多城市都在建筑超高层建筑。世界上有很多的超高层建筑,像阿联酋的迪拜塔,中国台湾的101大楼,中国上海的金融贸易大厦,金茂大楼,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等都是世界上比较知名的超高层建筑大楼。在超高层的建设施工方面要有非常科学合理的施工体系才可以保障大楼的质量。

3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3.1有利于促进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针对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的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还要做到对施工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培训,技术水平的提高,避免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引发安全责任事故与质量问题,制定符合该楼的建设施工方案,有条不紊的开展建设。

3.2有利于提高超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为了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当提前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合理分配人力与物力资源,让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施工人员的安排也要根据其特长以及专业性合理分配岗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且要完善施工管理责任制,避免事故发生,保障施工工作顺利完成。

4超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保证质量是第一位的,质量永远是建筑的重中之重。在施工各阶段,都要秉承以质量为首位的宗旨,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做好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行业在我国一直以来就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彰显我国的建筑实力,还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但是,我国的建筑业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1]:各种责任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一系列的人员伤亡,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4.1违背建设程序。建筑工程制定施工计划时就应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工程管理工作没有做好而造成的,例如不进行前提调查与研究就确定方案;不提前勘测好地质与水文特点就施工;或是工程完成时没有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测就开始运行。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4.2设计计算问题。在超高层建设施工过程中有很对容易引发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比如图纸设计不合理,组织结构不科学,数据存在问题,地基处理过程中没达到施工要求等等。

4.3工程地质勘察原因。如果没有对施工处的地质做好充分的检测与分析;对地质进行钻孔探测时操作不真确也不能得到正确的地质情况,就如地质探测深度不够就可能不能够正确的分析出地下土层的分布情况,施工工作中对地下土层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能提前预知地下的软硬程度以及是否有古墓或溶洞等特殊情况就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开展。如果给处的分析报告不真实,都可能使得施工方做出错误的施工方案,造成资源浪费不说,还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4.4未加固处理好地基。由于很多施工区域的土质复杂多样,有的地方是软土,有的地方是垃圾填充物,有的地方是黄土,有的地方是冻土,有的地方还是岩层土,假若没有将这些地基的土质处理好很容易会给施工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依据不同地区的土质不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质处理措施防止发生一些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4.5自然条件影响。对施工过程当中很容易遇到一些自然灾害的侵袭,比如说大风暴雨天气,雷电刮风天气,都会造成很大的安全事故,施工方应当高度重视,针对特殊情况提出应对措施。

4.6建筑结构使用问题。施工建筑物要有科学合理的承受能力计算标准,在正常的施工过程当中是绝对不可以随意的改变建筑物的主体承受能力,比如说进行墙体改造,窗户或者门口的扩大工程。

4.7建筑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不合格。比如,在工程建设当中钢筋的硬度达不到工程的质量要求,水泥质量也出现严重的问题,砂石的比例不符合标准,导致混凝土达不到质量要求,混凝土的性能收到限制,混凝土具有的硬度、融合性、抗渗性都没有达到标准,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场墙体裂缝、漏水、钢筋在外的问题,还有在对面的尺寸设计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数据错误,是很容易造成版面出现裂痕,甚至垮塌的危险。

4.8施工和管理问题。一般的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都是由于施工过程当中以及管理制度当中不严格造成的,比如对图纸不了解,盲目施工,赶工期,未按标准执行等等。

5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5.1工程图纸的设计。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之前,施工图纸的设计是放在第一位的,图纸能否按照要求来设计直接对工程质量有着联系。因此,在选择图纸设计方上,要将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设计院作为首选。图纸设计方要选择具有高技术水平的设计师来进行图纸的设计,杜绝因为图纸设计不科学引发项目质量问题的发生,要有强责任心的态度来设计项目图纸。

5.2施工队伍的选择。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与工程建质量有着直接联系。工程获得主管部门的审批之后,要进行公开投标竞标的方式来选择技术力量雄厚的建筑企业来进行工程建设,要做到对工程建设单位的具体资质的了解,可以通过走访该施工单位已经交付使用的项目使用人,来进行对该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了解,也可以到该施工单位正在建设的工地实地了解,通过了解获取该施工单位的相关技术水平信息,施工机械设备的信息,施工单位资质的信息等等,做到充分的了解,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安全可靠,杜绝出现任何的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5.3监督工程质量。要有合理科学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实现对工程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公开通报处理,通过建立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对该项目的全程监督检查。还要对项目监督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进行提升,要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素质水平,保障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监督检查得到完善。

5.4质量控制。要有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达能按时到交付的管理制度,现在长采用的就是分段进行,实时监控这一方法。在工程建设的中,根据施工真实情况,在不干扰总施工方案的基础之上,要合理科学的进行整改。在进行建筑材料采购这一环节当中,在完成采购后要及时支付材料供应商的费用。要选择具有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材料,必须要保障所使用的材料完全达到工程施工标准,符合项目验收标准。只要保证了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才可以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要对工程主体材料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5.5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合理使用。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中,施工材料主要是选用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主要是为了保障建筑的质量。在选择钢筋混凝土时也是有标准的。要选择适宜建设施工混凝土强度来保障建筑质量,混凝土硬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造成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影响工程质量。钢筋的选择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建筑物质量要求的高,钢筋是选用上就要高,是相辅相成的,低质量的钢筋是绝不可以采用的,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的。

5.6工程竣工建设。在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要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这是一套非常重要的工程质量检验程序。工程完成以后,施工方还要在验收之前多一些详细的质量检查,验收单位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进行。还有将验收时间、工程地点、验收人员名单交给给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当工程验收合格以后,施工单位儿要做好关于工程建设的各种文件档案的储存。

6结论

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物树立在城市中间,人们对超高层建筑物的质量问题感到担忧。为防止超高空建筑物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就要做到对工程施工之前图纸设计的高质量要求,在材料的选取方面要采用高质量的施工材料,还要成立专门的安全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建物质量的安全把关,还要有施工人员的安全安全培训,要有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障项目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建筑物的质量,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红卫.当前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4(7):12-13

[2]范先钦.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