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保健讲座内容十篇儿童保健讲座内容十篇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5:20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1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两年在我科进行咨询的44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男235例,女205例,年龄7个月至8岁,平均年龄(3.54±1.02)岁,所有儿童均无严重疾病及家庭病史。把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20例,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及病史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常规工作流程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及指导,并定期要求儿童进行体检检查,对于适龄儿童提醒按时接种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家长的不同困惑及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具体如下:(1)调查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及家长对儿童保健护理服务的需求种类,如儿童的营养配合、早教指导、用药信息指导等,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详细的健康指导内容[1];(2)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把儿童成长过程中需注意的阶段及常出现的问题及流行疾病等内容都印在手册中,让家长对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个大致了解,并通过图片配合增加该手册的可读性和趣味性;(3)开展专题讲座:为提升家长的理论学术水平,定期在社区或科室内开展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在开展前一星期在社区或医院的宣传栏中公布,以便家长进行选择和准备。在讲座中,提供答疑阶段,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回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若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图片对讲解环节进行示教;(4)分层次进行教育:不同家长有着年龄、文化水平及职业区域的差异,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可以采用传统的宣传册和板报等宣传方式进行传授,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可通过网络电子平台的方式进行,总之要因人而异采用灵活多变的宣传方式对家长进行儿童健康知识的普及;(5)回访:宣传教育后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再次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下次的健康指导内容[2]。

1.3评价指标

6个月后比较两组儿童的健康成长状况,包括儿童偏食或厌食、缺钙缺锌、儿童出现病症情况等方面,及家长对健康指导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儿童成长状况比较:教育指导6个月后,对研究儿童进行全面检查及电话回访家长对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意见,有部分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缺少微量元素、挑食厌食、感冒发烧等情况出现。可见,实验组中儿童出现偏食厌食、缺钙缺锌、病症例数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2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结果:干预前比干预后知晓率显著提高,p

【关键词】健康干预;儿童保健;影响。

正常小儿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正常小儿10个月左右能扶住栏杆独站,13~15个月会独走,1岁半时能拉着玩具车走,2岁左右步态稳。但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可有差异,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父母文化程度、教养方式、育儿技能、生活习性、出生季节、是否接受儿童保健指导等都可能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孩,因衣服包裹过多、过紧,运动功能发育可能较其他季节出生的小孩延迟。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获得有效的支持,促使个体、群体和全社会的行为改变,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1]。我们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册管理的县城社区内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

1.2分组:将研究对象分4个目标人群,分别是:新生儿期组、婴儿期组(28d~未满1周岁)、幼儿期组(1岁―未满3周岁)、学龄前期组(3周岁~入小学前的集体儿童)。

1.3方法和内容

1.3.1创建健康教育小组由医院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健康教育小组,负责不同时期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长是健康教育的总负责人,为每次健康教育的组织者,负责协调全面工作以及效果评价和分析;儿童保健护士负责上门家庭健康教育;儿保医师负责托幼园所的健康督导和健康教育;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为健康讲座的主讲专家。

1.3.2工作方式和内容(1)新生儿期组:健教方式以健教信息传播为重点,采用入户宣教的家庭健康教育方式,由专职儿童保健护士负责3次上门访视工作。访视中对新生儿要进行“问”:喂养、睡眠、预防接种和大小便的情况;“查”:全面的体格检查,称体重,及早发现新生儿疾病,特别注意口腔、脐部有无病变、黄疸出现与变化情况,以及母亲的生理、心理康复情况,并进行新生儿生长发育初步评估;“指导”:发现新生儿有疾病,及时转到儿科治疗,把生长发育状况不良者列入高危儿并转入儿童保健科管理,指导母亲饮食、休息、清洁卫生及产后运动,亲自教授正确的哺乳姿势、喂哺方式和次数,同时给予计划生育避孕措施的指导。(2)婴儿期组:健教方式以示范教育为主,采用个别面授和家长班大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该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热量和营养的需要量高,但婴儿消化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引起其营养失衡和喂养问题。所以,健康教育以儿童营养与喂养为重点,由儿保医生定期(每年至少4次)进行门诊观察和检查,了解其生长发育和营养情况,指导家长学会合理的膳食原则,使婴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由于喂养不当而造成的各种营养性疾病。定期召开家长学习班,以交流经验的大课堂形式使家长提高认识,掌握育儿知识,增强育儿技能。(3)幼儿期组:此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较为迅速,语言和动作能力明显增强,但注意力时间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健教方式宜采用游戏互动的教育方式,以发展感知觉、运动、语言能力为早期教育的重点。通过每月1次行为发育评估检查,了解儿童在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能力等方面是否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在每次保健体检时发放儿童发育进程表(如8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物、1岁3个月独自走稳、1岁半学习自己用勺子等),让家长们清楚知道此期儿童的行为发育应达到什么水平,同时教会家长帮助儿童克服恐惧心理的技巧。每半年举办1次相应年龄段的育儿讲座或小比赛(如家庭接力跑、小诗歌表演等),让专家、家长和儿童在游戏中形成一个轻松的信息交流平台,融教育于游戏中。(4)学龄前期组:此年龄组的儿童体格发育稳步增长,神经精神发育迅速,智力日趋完善,活动增多,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健教方式宜采取行为指导的教育方式,重点是防止意外伤害和传染病发生。每季度由专职儿童保健医生到托幼园所进行健康状况的督导,通过游戏、讲小故事、树榜样等形式让儿童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如正确洗手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教导儿童如何自我保护。对保健员和教师,采用上课和发放宣传小册子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各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掌握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处理。对厨房人员、清洁人员用示范方式教会消毒剂的各种调配方法、紫外线灯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家长采用大讲座、发放宣传册、橱窗画宣传等形式进行教育。

1.4效果评价: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行为反映。通过观察儿童日常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了解儿童健康教育后的成效。②问卷调查。对家长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③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统计调查。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群体,制定了不同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分别为育儿知识、儿童行为发育知识、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等[2]。对健康教育前后的情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情况,以评分的方式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2结果

4个组别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的前后有所差异。其中,新生儿组的差异最为显著,干预后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了31.33%,反映出这时期的家长初为人父母,对新生儿的教养经验相对缺乏,对育儿知识最为渴求,通过我们的健康教育,能使他们迅速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技巧,从而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而学龄前期组干预前后知晓率提高最小,反映了这时期无论是儿童或家长,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幼儿园的教育,已掌握到一定的常识,同时也反映出这组的健康教育方式和质量有待提高。

3讨论

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其健康教育内容在儿童的健康成长历程中有具体指导的现实意义[3]。实施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相对应,与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要针对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医院儿童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儿童与家长并重,认知的过程应遵循从被动―主动―自主的规律,尤其是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是被动的群体,家长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传导者。儿童的不同阶段认识和接受能力相差很大,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和活动特点,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形式、途径等进行全方位的不同程度整合实施。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层次、儿童所在托幼园所的育儿文化背景对健康教育都会有影响。医院儿童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教育方式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郑国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孕产妇管理体系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030,1076.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3

关键词:社区护理;婴儿家长;儿童保健;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点环节之一,更是儿童保健工作的关键性内容[1]。相关研究显示,在社区中对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户能够提高婴儿的接种率,降低患病率,本文对某社区中的84例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探讨对儿童保健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市中某社区的168名婴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名。观察组有男婴49名、女婴35名;年龄在0~5个月,平均为(3.120.26)个月;婴儿家长84例的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上学历有21例、高中学历37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6例。对照组中有男婴51名、女婴33名;年龄在0~6个月,平均为(3.250.21)个月;婴儿家长84例的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上学历有19例、高中学历38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7例。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婴儿及家长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婴儿家长进通过社区中粘贴的宣传海报等方式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方法为:

1.2.1对本次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工作人员实施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儿童保健知识、健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方式、调查问卷的发放等。

1.2.2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与观察组的采取同样的在社区粘贴海报的方式,发放各种趣味性的健康知识教育手册,在婴儿家属接下工作人员手册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家长在翻看手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疑问,护理人员此时进行具体的解答,以加强因而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婴儿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的意义、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母乳的喂养和婴儿的营养指导护理[2],同时还有婴儿计划免疫的概念、重要性和安全性,疫苗接种前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接种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以及1类疫苗和1类疫苗之间的区别。

在本次活动中,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婴儿家长的年龄、文化层次、职业定位等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除了传统的在社区循宣传角落张贴各种婴儿保健知识之外,同时利用接种集中的时间邀请本市的儿童保健专家进行讲座和知识宣传,在讲座的过程中可以向家属播放相关的知识录像组织家长在长进行讨论和交流[3],并就家长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护理人员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提供医院的咨询电话以便于家长随时联系,耐心细致的回答家长的疑惑。除专业的健康教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定期联系婴儿家长进行活动,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平等、更加容易,护理人员在旁进行协助,鼓励家长分相自身的经验,对于正确和积极的部分要进行鼓励,而错误的地方则一定要指正,对于家长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但是影响到孩子成长与健康的一档要解释清楚,对于家长不理解的部分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权威的解答。

为家长提供可以进行健康教育的平台,与社区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约定好时间,通过门诊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讲解。对于部分身体状况较差的婴儿,家长会非常迫切的希望护理人员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护士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上门指导。与家长建立长久的联络,定期对婴儿的身体状况进行询问,关注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对于知识薄弱的地方进行针对性指导。保证家属能够理解和掌握,促进儿童的健康。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回顾性分析婴儿的健康体检的参与情况、疫苗的接种情况等。

1.3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均录入到SpSS16.0软件中采取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2值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组家长的得分评定为及格的有72名(85.71%),而对照组只有51名(60.7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3.385,p观察组婴儿定期参加健康体检的有80名(95.24%),对照组有63名(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3.581,p观察组患儿的1类和二类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2名(97.62%)和73名(86.90%),对照组为74名(88.10%)和61名(72.62%),对比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5.743和5.310,p0.05)。

三、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对婴儿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很好的改善儿童的健康水平。在本文中对婴儿家长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有效的促进其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健康教育对于婴儿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对于婴儿健康体检的参与率以及1类与2类疫苗接种率均会产生影响(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家长对知识的接受非常直接,不是以往形式主义的方式,教育不仅停留在口头说服上,还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加强可信度和家长的接受度。通过健康教育,婴儿家长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家长可以通过练习医院获得信息的反馈与互动[4],促进其积极的参与到知识的吸收过程中去;而对体检参加率以及疫苗接种率的影响的是家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二者对于婴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性,通过个性化的指导纠正家长的不正确认知,保证较好顺从健康教育知识的特性[5],在不断的科普和讲解过程中还能够增强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自觉的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因此,在社区家长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彦,张德春,李胜玲,等.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6):1826-1829.

[2]周咏梅,童仲华.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29):274-275.

[3]赵晓燕,王青.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250-251.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4

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儿保科就诊的0-3岁儿童家长300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儿童家长对早期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

结论:目前儿童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仍不够普及,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服务表现出很高的需求,儿童保健工作者应该抓住时机,深入开展早期教育服务活动。

关键词:儿童早期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4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个时期是婴幼儿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已有研究证实,在儿童生命早期大脑迅速成长的阶段给予适当、有效的刺激,将使人类大脑神经元突触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如再配以适当方法,孩子的智力潜能将得到极大的发挥,并且这种早期发展对婴幼儿的影响可持续终生[1,2]。为了解郑州市0~3岁儿童家长对早期教育知识的知晓及需要状况,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对300名0-3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的0-3岁儿童家长300名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调查问卷由儿保医师进行现场直接询问,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了解儿童家长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②儿童早期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单项选择法,共10题,每题1分,满分10分。③家长早期教育知识的需求及需求方式:采用多项选择法,由家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回答。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符合要求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家长的一般情况和早期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儿童家长对早期教育知识的掌握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

3讨论

3.1家长的早期教育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早期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回答正确率只有53.8%。受传统保健思想的影响,家长往往过于重视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预防接种情况,而忽视了早期教育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3]。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早期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知识的需求。调查发现,家长对早期发育知识讲座、智能测定、婴儿操等知识需求比较强烈,我们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内容上应增加这些知识的设置,将早期教育工作常规应用于儿童保健门诊,不仅要告知家长基本的婴幼儿发育常识,还要引导家长掌握促进婴幼儿的潜能开发的方法,满足家长不断增加的保健需求。

3.3家长对获取早期教育知识形式的需求多样。家长期望的健康教育形式以举办健康讲座为主占95.3%,宣传册或书籍其次占86.3%,但对早教课堂的接受程度不高,仅占到了67.3%。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将科学育儿的知识传递给家长,努力提高家长的早期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鲍秀兰.0-3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4):243-244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5

守护青苹果观后感范文最新【1】

在《守护青苹果》影片中,还在最后呼吁社会各界都关心关爱儿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律师介绍,在她接手的案件中,很多父母觉得孩子遭受难以启齿、甚至愿意私了而不是借助法律武器,这就纵容了不法分子。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家长知道要说出来、去寻求保护,要知道这个问题(孩子遭受)很严重很突出,并不是个别和罕见的,且后果非常严重,会影响孩子很多年。

省妇联副主席樊平也表示,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加强源头管理,进一步健全儿童保护的法律、规章和政策,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据悉,下一步省妇联还将走进学校、幼儿园、社区和农村宣传,让儿童和家长都掌握预防儿童害的知识。

守护青苹果观后感范文最新【2】

为了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岳阳市妇联、华容县妇联、华容县文联牵头,成立了青苹果心理关怀辅导站,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公益服务。

青苹果心理关怀辅导站创始人阮梅介绍,青苹果下设学生心理咨询、社会公益讲座、儿童入户关怀、成长问题研究四个公益活动小组。心理咨询室由县内两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轮流服务,一年多来,先后为100多名特殊留守儿童和100多个家庭开展了义务心理咨询。阮梅说,她们还将特殊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拍成图片、视频,策划组织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助学结对子活动,目前已成功配成9对。

通过看一些报道,我得知,每年都有小学生因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伤亡事件的发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学会自我保护,不要小看它的作用。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事例。那是在我4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星期五,因为我在头天晚上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我很长时间才在妈妈的叫声中起来,一看表,哇塞!,已经6点55分了,我要迟到了,所以决定和妈妈骑车去学校。

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和她下楼取了车,立刻向学校飞奔而去。在横过马路时,绿灯已经开始闪烁,说明马上就要变红灯了,而妈妈怕我迟到,所以叫我赶紧过马路,说时迟,那时快,已经变红灯了,车就要开过来了,我心想:还是不冒危险了,迟到就迟到吧!妈妈先冲了过去,等到变绿灯了我才从容的骑了过去。

妈妈当时还因这件事责怪我,说我不过来,生怕我迟到。其实我当时也认识到了假若我也硬着冲过去,没准那会儿我就在救护车上了!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我还一直铭记在心中,时刻提醒着自己,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遵守规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守护青苹果观后感范文最新【3】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增收的主要渠道,由此伴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情感丰富而脆弱,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上的异常等问题,2013年,由华容县文联牵头,成立了青苹果心理关怀辅导站,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公益服务。爱心志愿者们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去担当,一项民生工程去实施,汇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留守儿童缺少关心亟待社会共同关注

由于缺少关心,留守儿童情感上常常处于饥饿状态。据青苹果心理关怀辅导站创始人阮梅介绍,志愿者们在走访中发现,7至14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二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最容易受伤,此时需要监护人有意识地培养、引导和帮助,而留守儿童群体因缺少关心,他们的情绪常出现异常。

14岁的华容留守儿童小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小年龄的她早已担负起做饭、洗衣、喂猪、除草等重担。平时很少主动跟父母打电话,主要是不知道讲什么,没事的时候她喜欢一个人看电视。说起对未来生活的打算,小美说自己没想那么远。阮梅介绍,她们在走访时发现,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呵护,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敏感,他们在择友时会有意识地选择与自己情况类似的,易结成小圈子、不喜欢参与大的活动,尽管有着强烈的倾诉欲望,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又格外敏感。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对管教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合理引导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为100多名留守儿童家庭开展义务心理咨询

作为与农村留守儿童最为接近的县、乡、村,急需形成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怀体系的志愿者服务群体。阮梅介绍,青苹果辅导站下设学生心理咨询、社会公益讲座、儿童入户关怀、成长问题研究等四个公益活动小组,并实行所有活动全义务、不收费。心理咨询室挂牌辅导站,由县内2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分法定工作时间与非法定工作时间轮流服务。一年多来,先后为100多名特殊留守儿童和100多个家庭开展了义务心理咨询。此外,我们还积极寻求社会的帮助。据阮梅介绍,她们在平时的服务中了解到,有的特殊留守儿童仅仅有心理关爱是远远不够的,因家庭变故,有的升学无望,便闭锁内心,而社会上却有很多爱心人士想找扶持对象,但没时间找。针对这一新情况,她们将特殊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拍下图片视频,策划组织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助学结对子活动,目前已成功配成9对。

6个站点建设,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心理咨询

据悉,青苹果辅导站成立以来,先后满足农村学校和村场需要,在鲇鱼须等地设立6个站点。趁年末岁初打工父母返乡与孩子团聚之际,服务站的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开展家庭教育屋场讲课20多场次,为打工父母情感婚姻与心理健康咨询140多人次。并发放《致返乡打工父母的八条建议》1000余份,呼吁打工父母就近务工,以亲情陪伴留守儿童。同时,她们还走入城乡学校与社区开展公益讲座30多堂次,向农村留守儿童发放关于他们在成长中需要注意的《母训十则》等。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6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6)14-0154-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sforcommunityinfantparentsparticipatiochildhealthcarebyhealtheducation.methods400casesofinfantwere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wasaccordingtothenormalhealtheducation,theexperimentalgroupwasaccordingtothenewhealtheducation.thenursingeffectwas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theexperimentalgroupafterthehealtheducationknowledgetomaster,infantsphysicalexamination,vaccinationrateswerehigherthanbeforethehealtheducationandthe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

[Keywords]newhealtheducation;Communityinfantparents;Childhealthcare

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儿童进行保健的主要方面。婴儿年龄较小,各方面尚未发育完全,其抵抗力、自身免疫功能均较差。当有外界的病原入侵的时候,会发生感染,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1]。婴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不实际[2]。因此,需要社区对婴儿保健知识进行宣传,让婴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参与到儿童保健中,提高婴儿成长质量。婴儿的健康成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一个民族得以振兴的栋梁。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婴儿的健康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现将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男108例,女92例,月龄为1~10个月,平均(4.56±1.39)个月;婴儿家长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0例,高中或中专124例,大学及以上16例。对照组男104例,女96例,月龄为1~11个月,平均(4.77±1.56)个月;婴儿家长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8例,高中或中专125例,大学及以上17例。两组婴儿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根据社区工作要求,在醒目的地方张贴海报,为家长发放健康手册等,普及儿童保健知识。

1.2.2实验组采取新式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婴儿家长讲解健康知识,可以发放健康小册子,电话咨询,开展讲座等。健康宣教:在社区张贴海报,向婴儿家长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提高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3]。定期组织讲座和活动,让婴儿家长们进行经验交流,共同分享,提高见识。为家长们讲解疫苗接种及注意事项。根据家长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一对一的指导[4]。针对性指导:对于婴儿自身健康状况不佳,家长需要进一步进行了解的情况,可以上门指导。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询问婴儿的情况,指导家长掌握相关的知识,确保家长基本掌握。

1.3观察指标

随访半年。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后,观察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掌握、婴儿参加体检、接种疫苗情况,两组婴儿家长掌握儿童保健知识评分情况及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

家长掌握儿童保健知识情况采用5分法进行评分,内容包括评分营养指导、疾病防控、生长发育和计划免疫几项,评分越高表示掌握度越低[5]。相关知识知晓率评估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疫苗接种、生长发育监测、常见病预防、母乳喂养和营养指导等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分为知晓和不知晓两种,计算知晓率[6]。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掌握、婴儿参加体检、接种疫苗情况比较

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掌握、婴儿参加体检、接种疫苗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婴儿家长掌握儿童保健知识评分情况比较

实验组婴儿家长营养指导、疾病防控、生长发育、计划免疫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婴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儿童的健康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早期教育[8]。大多数的婴儿家长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得婴儿感染疾病的机率增加。传统的社区教育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宣教,缺乏专业的健康指导。总体上来看,婴儿家长普遍缺乏儿童保健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婴儿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的情况,不利于儿童成长[9]。

对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婴儿的成长质量[10]。可以对健康教育的人员进行培训,尤其在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等方面,提高健康教育质量[11]。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生长监测的意义、营养指导、常见疾病的预防等[12,13]。可以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定期张贴宣传画、发放手册等。还可以进行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定期进行提问,了解家长的掌握情况。不同的教育模式,适合不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家长。根据婴儿家长调查结果,对婴儿家长进行大致分类,可以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在发放手册、张贴宣传画的时候,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将最为突出的问题重点展示,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14,15]。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7

[关键词]少年儿童图书馆;青少年;网瘾;预防

互联网目前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广大青少年的生活中,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又使他们承受着强大的负面冲击,不少的青少年终日沉溺于网络,嗜网成瘾,难以自拔。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达到2.53亿,而青少年网民(18岁以下)有4958万,占19.6%,[1]另据《2007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2%[2]。可见,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基地,应该积极关注和研究青少年的网瘾现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网瘾的预防,科学引导青少年上网。

1青少年网瘾的具体表现

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出现难以自我摆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青少年网瘾的具体表现为:1)每天上网8小时以上,而且越来越长,无法自控;2)行为反常,比如逃学、废寝忘食、对人冷漠、关机后烦躁不安等;3)经常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甚至发展到通电话、约会等;4)网瘾者的电脑里常出现暴力、色情、等图片;5)有说谎隐瞒上网的情况及程度的行为;6)宁肯借钱上网或甘冒一定的危险,比如去偷钱或偷用别人账号上网等。专家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具有上述表现中的任何3种,就说明这个孩子已经染上网瘾。[3]

2少年儿童图书馆预防青少年网瘾的优势

之所以造成青少年嗜网成瘾,从主观上看,主要是青少年意志薄弱,把电脑和网络只当成纯粹的娱乐工具,痴迷于网络。从客观上看,主要是集色情、游戏、网恋于一体的各种网吧随处可见,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有些青少年父母离异或外出务工,家庭环境不好使青少年染上网瘾;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现行教育体制,导致青少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染上网瘾。

要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瘾,笔者认为,少年儿童图书馆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拥有丰富的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艺术、科普等文献资源;少年儿童图书馆里有着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既是图书管理员也是青少年教育专家,能够很好地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有效预防青少年染上网瘾;少年儿童图书馆拥有电子阅览室和自己的网站,是公益性的,不以赢利为目的,可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3少年儿童图书馆预防青少年网瘾的措施

对待青少年网瘾问题,笔者认为堵不如疏,疏不如防,与其花大力气帮染上网瘾的青少年戒除恶习,倒不如在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网瘾时对其进行预防。少年儿童图书馆可通过以下措施参与到青少年网瘾的预防工作中去。

3.1优化馆藏结构,吸引青少年走进图书馆

3.1.1根据青少年的实际需要充实馆藏。青少年好奇心强,爱追新求异,对于新鲜、时髦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少年儿童图书馆应该有针对性地充实馆藏,优化馆藏结构,精心挑选一些青少年喜爱的文献。如卡通类、文娱类书籍,由于贴近时代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受到相当一部分小读者的欢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购一些绘画版、卡通版、电视剧版的改编名著,满足这部分小读者的需求,使其在愉快的阅读中受到名著的熏陶。又如,除了购置传统的纸质文献外,我们还应该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及现代技术的发展,增加电子出版物、视听资料、模具、玩具等非书资料的比例。吸引青少年走进图书馆、亲近图书馆,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学会利用业余时间“泡”在图书馆,通过阅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上网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经常查阅各种文献资料,逐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慢慢形成乐意到图书馆来的习惯,达到远离网吧的目的。

3.1.2增加具有导向性的网络文献资料。少年儿童图书馆应尽可能搜集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预防网瘾及戒除网瘾等相关内容的文献资料。此外还应搜集一些网瘾的反面教材,并在工作中对这类文献资料加大宣传力度,进行重点推荐,引起青少年读者的注意,使这些文献资料发挥导向作用。如广西少年儿童图书馆搜集了包括陶宏开教授在内的社会教育专家关于网络的系列文献资料,并在宣传橱窗中加以推荐。

3.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发挥导向作用

3.2.1利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充实课余生活,培养阅读兴趣。开展读书活动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少年儿童图书馆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具有易受暗示、易受感染、易从众的心理特点。因此,少年儿童图书馆应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设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培养青少年健康的阅读习惯,激发青少年快乐的阅读兴趣,增强有效的阅读能力。同时,注重对经常上网和网瘾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引导他们走出网吧,走进图书馆,逐渐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重新确立他们新的人生目标。可以举办读书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比赛、特色夏令营、才艺展演、亲子家庭读书会等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读书活动,丰富充实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他们读书求知的兴趣,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引导他们去追求真、善、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广西少儿图书馆开展的“走进图书馆”系列活动,就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学生乃至家长参加,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导向作用。

3.2.2针对青少年需求,定期举办的公益精品讲座。少年儿童图书馆可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精神需求,适时地举办各种文化讲座、科普讲座,对提升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开发智力,增强科学精神、科学意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广西少年儿童图书馆2008年为少年儿童读者举办了“好书照亮人生路”的专题讲座,邀请名师主讲,引导学生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也可针对青少年网瘾这一新的社会问题,适时地组织开展有关“网瘾危害”“如何利用网络来促进学习”等公益讲座,引导青少年选择和获取有用知识,并排除垃圾信息干扰,对网瘾防治、戒除方法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等等。还可举办一些亲子讲座,邀请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在孩子受教育的同时,帮助父母了解网络,了解孩子。如武汉市少儿图书馆2007年9月举办的“如何做家长”讲座以及广西少儿图书馆2008年6月举办的家教讲座——“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邀请家教专家为学生家长解疑释难,很受家长的欢迎。

3.3充分利用公益性特点,降低少年儿童图书馆进入门槛

青少年进入社会上的网吧、游戏厅、歌厅、录像厅、健身房等场所都需购买门票或计时付费,到租书屋借阅书刊、光碟也都要花钱,图书馆提供的却是免费服务,这就会大大增强图书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因此,少年儿童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公益性的特点,积极降低进入门槛,提供吸引青少年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有利条件,减少青少年到社会上的网吧上网的机会,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染上网瘾。自2007年12月1日浙江省图书馆成为首家免费办理借书证的省级图书馆之后,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杭州少儿图书馆等也相继对读者实行免费借阅,读者进入图书馆的门槛正在逐步降低。广西图书馆、广西少年儿童图书馆也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读者办证费用,取消年服务费、电子文献下载费、自修费等费用,电子阅览室每天上午8时到10时为免费时段。广西少年儿童图书馆可免费办理借书证后,办证读者锐增,从2009年1月至4月短短4个月时间就有1182位读者来馆办理了借书证,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313%。

3.4建立绿色网吧,过滤“不良信息”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今年初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9]6号),要求严查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经营行为,严控网吧数量,建立网吧社会监督制度等。因此,新形势下少儿图书馆应充分发挥青少年电子阅览室的作用,把原来流连于网吧的青少年吸引到图书馆里来。同时要积极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利用图书馆拥有的文献资源、网络资源、数据库资源、设备资源、人才资源等优势,建设内容健康、科学、充满童趣、适合青少年使用的绿色网吧,过滤“不良信息”,努力营造健康的上网环境,并出台相应的措施和制度。如开设“阳光电子阅览室”,假期向青少年提供限时免费上网服务,推出“远离不良网吧,走进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的活动;使用绿色上网软件、实名制、限时制;教授计算机知识,指导青少年在健康的环境中上网学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设立有益的、趣味性的板块,开设以青少年课内外学习与生活为主线的交流平台,建立诸如“好书推荐”“学习偶得”“快乐书虫”等热线,增强互动性,吸引青少年走出黑网吧,走进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接触网络的渠道。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网络网络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8)[R/oL].[2008-03-20].http//cnnic.net.cn.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8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社区;护理干预;视力保健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0.083

由于儿童的日常用眼习惯,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眼睛健康,所以儿童的视力保健行为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儿童视力保健行为并未规范实施,所以无法保证儿童视力健康[1-4]。为此,本研究对辖区内儿童的视力保健行为进行规范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社区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50例学龄前儿童,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5例。实验组中男238例,女287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4.06±2.75)岁。对照组中男245例,女280例,年龄4~7岁,平均年龄(4.35±2.84)岁。所有儿童均在社区进行登记,并排除具有先天性眼科疾病、视力残疾儿童,且两组儿童的均在实验前进行视力检查,视力检查结果正常。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不系统采取干预措施,实验组则以社区医疗机构为依托接受护理干预,方法:①对儿童建立个人视力检查档案,并进行定期视力检查,时间间隔为6个月;②进行视力保健知识宣讲,对家长发放视力保健知识相关宣传画册,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家长及儿童宣讲视力保健内容,采取定期进行讲座、座谈、宣传动画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FLaSH动画、幻灯片等方式动态展示相关知识,使家长认识到儿童的视力、屈光度会随着年龄变化产生变化[5,6],并使家长正确认识视力检查;③进行日常用眼指导,叮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保证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2h/d;控制儿童观看电视时间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干预1年后检测两组儿童的视力,若视力≥5.0为视力正常,视力降低或

降[4,7-9];视力下降率=视力下降儿童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调查两组儿童家长对儿童视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量表满分50分,分数越高,家长的认知程度越好。调查两组儿童视力保健行为依从性,包括户外活动时间、用眼时间和眼保健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儿童视力变化情况比较实验组视力下降率为2.29%,对照组视力下降率为1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家长对视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儿童依从性比较实验组家长对视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的身体各部分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中眼球发育最为明显,虽然儿童的眼球结构已经形成,但视觉功能、眼球各部分组织还在生长发育当中,如果儿童阶段长期用眼不当、过度疲劳用眼,则会造成近视、弱视等一系列眼球疾病,严重时无法在成长过程中治愈,造成眼球终身性疾病[10,11]。传统临床主要在儿童出现眼部疾病、视力问题后对患儿进行治疗,并在就诊时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宣讲,但对患儿的眼部疾病、视力异常的预防效果差,且此时患儿往往已经形成多种不良用眼习惯,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疾病的康复效果[12,13]。临床研究证实,采用社区干预,能够纠正学龄前儿童的不良用眼习惯,并预防儿童出现视力异常或疾病[7,8]。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儿童建立起专门的视力管理档案,并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儿童、家长进行良好用眼习惯的B成,叮嘱家长对儿童进行监督,并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认知和重视[14-16]。本文中实验组家长知识认知量表评分为(42.31±5.33)分,对照组家长为(28.46±3.45)分,实验组家长对视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意义重大,能够减少儿童视力下降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认知程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白英龙,刘福定,郭洁,等.沈阳市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关注和认知情况调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7(5):335-338.

[2]张海林.2008~2012年鄂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12(5):542-544.

[3]罗卫,李六平,范善平,等.桂林市某城区2011~2013年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4,14(6):902-904.

[4]黄彩霞,陈小丽,严冬梅.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社区医学杂志,2011,9(17):63.

[5]海林,严柳青,黄惠萍,等.三位一体眼保健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水平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5,13(6):689-690.

[6]陈小丽,林毅容,严冬梅,等.促进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护理学报,2011,18(2):68-70.

[7]叶燕,姚建生,王玉邦.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及其危险因素探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1):119-122.

[8]李春荣.成都市2006-2010年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4,20(5):612-613.

[9]李珂.促进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中国医药指南,2015(32):272-273.

[10]丁丹晨.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中医学报,2013(B08):539-540.

[11]吴惠平,黄菊天,江文霞,等.社区干预对促进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3,9(12):950-951.

[12]李妮娜,朱雪梅,李会仿,等.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1):4441-4447.

[13]朱雪梅,杨兴佳,高阳,等.0-3岁儿童家长视力保健指导需求调查.护理学报,2009,16(14):17-18.

[14]赖俊娟.学龄前儿童视力监测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全科护理,2013,11(12):1149-1150.

[15]陈丽媚.干预保健措施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保护效果分析.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17):190.

[16]郑月莲,唐晓荣,董翠兰,等.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效果的影响.当代护士(旬刊),2010(9):90-91.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9

大家好!

非常荣幸参加由钦州市钦北区区教育局主办,湖南爱眼公益基金、钦州爱尔眼科医院承办的钦北区儿童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启动仪式,在此,我代表钦州爱尔眼科医院对各界领导们能给我们这次为钦北区青少年儿童眼健康提供服务的机会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为该项目启动付出辛勤工作的钦北区政府、钦北区教育局、各学校领导和钦州市第八小学的全体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向莅临今天活动现场的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我市青少年儿童的近视、远视、弱视等各种视力问题与患病率逐年升高,青少年眼部屈光不正问题尤为突出和严峻,这不仅给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障碍,还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作为钦州地区的专业眼科机构,做好青少年儿童的眼健康守护者是钦州爱尔眼科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秉承“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立足地方健康服务”的医疗企业理念,努力做好眼健康普及推广工作,并已在各级领导和疾控中心的指导帮助和大力支持下,联合各学校为学生开展了多次近视防控公益讲座及免费视力检查活动,且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儿童保健讲座内容篇10

【关键词】青春期;生理变化;健康保健

根据我国医学的界定,将青春期年龄定为13~18岁,其中又分为青春早期(10~14岁)及青春晚期(15~19岁),结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律法规的规定:儿童是指不满14岁的人,所以儿童青春期应确切的称为青春早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的生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学校、家长和儿童医疗机构要重视青春期的健康保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1-2],这对于青春期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青春期儿童的生理变化

在儿童时期,男孩与女孩身体中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的分泌量一直处于平衡的状态。但是到了青春期,男孩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男性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长出,性腺发育成熟,和,并开始有遗精现象。此外,男孩还表现在喉结突起,声音变粗,胡须和腋毛开始长出,面部逐渐出现须毛,肌肉发达。女孩体内雌性激素的水平也增高,女性的生殖器官随着卵巢的发育及其性激素分泌增加,促使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卵巢开始排卵,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使月经来潮。此外,女性的第二性征形成,音调变高,丰满而隆起,胸肩髋部的皮下脂肪更加丰满,出现腋毛及,显现了女性所特有的体态。

2健康保健指导

2.1心理卫生指导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又是信念确立、智力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时期内,由于身体发育迅速,生殖器官和逐步发育成熟,儿童的精神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变化变化。他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情感矛盾:喜悦与烦恼、社交与孤独、开朗与沉默、大胆与怯懦等。同时,他们也正逐步进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将面临着周围环境中各种好的或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迷茫、自高自大和个人主义行为,有的心理学家将这个时期称为“危险期”。所以,家长、老师和保健工作者要特别关心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正确的指导。此外,这时期的男女青年正逐渐进入恋爱阶段,容易相互产生爱慕之情,我们应该要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防止因感情冲动而发生越轨的行为。

2.2个人卫生指导

青少年要懂得珍爱自己,保护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适当劳动。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13~15岁的青少年要有9h的睡眠,15岁以后的青少年要有7~9h的睡眠。青少年还应避免沾染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习惯,烟酒对人的身体健康和意志都会造成重大的危害。

2.3饮食和营养指导

青春期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所需营养的质与量都必须满足机体的需要,不然会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和发育。由于身体细胞大量繁殖,而细胞的构成全靠蛋白质为原料,所以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因此,应多进食含有蛋白质的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膳食总热能的10%~12%,且以豆类、鱼类、乳类、肉类等食品为主。另外,也不能忽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铁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钙和磷是造骨成齿的主要原料。而且足量的水分对青少年身体的成长、新陈代谢以及废物的排出也是重要。因为水占人体的70%,所以,还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在饮食上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千万不能偏食、挑食、暴食或不食。

3讨论

现在国家正提倡计划生育政策,孩子就是家里的宝,所以社会、学校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儿童青春期的健康保健指导。青春期,即过渡年龄期,是指从儿童时代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它的生物学基础就是性的逐渐成熟。这个时期决定了人一生的体质、体格、心理、个性和智力发展等。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们正逐渐地认识自我,并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乐于评价和介入成人行列,意识上想摆脱父母的照顾,出现了心理上的迷茫不安现象,被称为“心理上断乳”。这种急剧的“断乳”现象会给青少年情绪上的波动和混乱。由于性本能的启动会使他们渐渐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部,如果我们没有及时了解这种变化的实质,青少年就容易陷入困惑、烦恼、焦虑、冷漠等不安的情绪中,他们不仅对外界,甚至对自己也会采取“否定”的态度。所以,我们要采取正确的健康保健指导。此期的健康指导对于青春期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长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责任。首先,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不少家长对儿童的饮食认识不是很清楚,都认为大鱼大肉和营养保健品才是最好的营养。这种误解导致了儿童肥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家长只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其次,不要给儿童盲目进补营养保健品。盲目的进补对儿童健康毫无益处,相反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危害。比如,虽然钙元素是儿童正常发育的必备元素,但是如果长期食用会使儿童血压降低,增加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机率;补铁会妨碍正常的体格发育;儿童补锌也要适量,不然过量将会导致锌中毒,引起食欲减退、上腹疼痛、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可能会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补食鱼肝油会导致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体内大量积蓄中毒,危害儿童的健康发育。最后,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做全面体检,包括生殖系统的体检,这也是很重要的。

同时,学校在其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要有目的地开展生理、心理系列讲座。青少年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知识性的了解。学校应该利用课程活动时间,聘请心理学专家对学生开展“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悄悄话”等系列讲座,从生理学的角度给青少年学生讲述青春期男、女生理变化的特点及心理上的差异,使学生了解到男、女生青春期生理卫生与保健,男、女生第二性征出现的根本原因等知识,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知识性的了解,从根本上消除因生理变化而带来的紧张、恐惧、忧虑,为拥有健康的心理而打下牢固的知识理论基础。

从上所述,儿童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健康保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正确的保健指导下,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重视和配合,为保障儿童健康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