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土壤防治措施十篇土壤防治措施十篇

土壤防治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23

土壤防治措施篇1

关键词: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949年—1980年世界粮食单产由1000kg/hm2提高到2499kg/hm2,平均增长39kg/hm2。其中科技对农业高速发展的贡献率为70%以上。作为贡献的核心是良种、化肥、农药和灌溉。建国以来,我国的农药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为我国农业的丰产、稳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农药出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的农药产量已列世界第二位。有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通过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每年可换回粮食损失150亿公斤。但同时农药的过量使用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1农药的基本情况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物质及其制剂。。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这一特殊用途化学物质问世以来,在直接参与土壤生态环境生命过程中,它为人类治理病虫害,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抗劣性能,改善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但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土壤生态环境问题,它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值得反思和总结。

2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使用技术落后在农药的使用上存在着农药的品种和数量搭配不科学,使用器械落后等一些问题。农民缺乏科学知识和相应的农药使用管理措施。出现了滥用农药,随意加大用药量等现象,从而造成了包括农药对土壤污染在内的一系列污染问题。

(2)农药质量问题较突出调查表明,农药市场上,就农药产品的活性成分而言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药商品不合国际规定。这是造成农药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大隐患之一。

3农药对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农药对农业土壤生态环境污染,从历史原因来看,主要是我国以前使用的都是广谱、杀灭性强、持效期长的品种,尚未重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管理方面侧重对农药质量及药效的监督,缺少农药安全性评价,缺少对农药毒性的监测系统。由于对农药毒性了解和监督不够,,严重污染土壤农业生态环境。另外由于有些农民环保意识差,农药使用不当,在使用技术上单纯追求杀虫、杀菌、杀草效果,擅自提高农药使用浓度,甚至提高到规定浓度的两三倍,大量过剩的农药导致直接接纳农药和间接接纳植物残体的耕种表面土层中农药大量蓄积,形成一种隐形的危害。少量农药在人体内的积累引起的慢性中毒也不可忽视。

4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

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土壤动物的危害。据报道,1605对几种步甲的影响比二嗪农、乙拌磷等大得多。对跳虫的毒性超过六六六、DDt,甚至超过呋喃丹和涕灭威,与甲拌磷同属毒性最高的一类。农药对蚯蚓的危害更应引起重视。其他杀虫剂如氯丹、七氯、甲拌磷、呋喃丹对蚯蚓毒性也很高。杀菌剂如威百亩、溴甲烷也是对蚯蚓毒性高的药剂。除草剂对蚯蚓的毒性一般不高,常用剂量影响不大。但由于土壤植被减少,间接影响蚯蚓的种群。蚯蚓对维持土壤和结构有重要作用。因此影响蚯蚓数量的任何一种农药,最终都将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再者,在施用农药后,土壤生物群的各个部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规律

控制农药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三:吸附、迁移和降解。

5.1吸附

吸附是农药与土壤基质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它是制约农药在水-土体系中运动和最终归宿的重要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影响降解、残留等行为。农药被土壤吸附后,由于存在形态的改变,其迁移转化能力、生物活性和毒性也随之改变。一旦农药的吸附条件破坏,农药又可释放到土壤溶液中,导致土壤受到农药的再污染。

5.2迁移

农药的迁移与扩散是指农药从施药区向周围环境扩散的物理行为。通常在田间喷洒农药时,直接粘附在农作物上的是少部分,而大部分飘落于土壤之中,并不断从施药区向四周扩散,从而导致对水体、大气及生物圈的污染和危害。一些持久性农药,如DDt,甚至会通过扩散、移动影响全球环境。

5.3降解

农药的降解又可分为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2种方式。在光、热及化学因子作用下发生的降解现象为非生物降解;而在动植物体内或微生物体内外的降解作用属生物降解。生物降解在农药降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如下:①环境因子。农药进入环境后,会受到一些环境因子的作用,如:温度、湿度、有机质含量等。②农药本身的因素。农药的分子结构、农药的使用浓度及农药的用药历史等也影响农药的降解性能。农药因其在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方面不同,对生物降解的敏感性差别很大。③微生物的影响。由于农药降解的主要方式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因此微生物对于农药的降解具有重大的影响。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数量繁多,有利于农药的降解。

6综合性防治措施

为达到既高效又经济地把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降低到最低范围,目前已有诸多综合性防治措施:

6.1改进农业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①利用植物的抗虫性,选育丰产、抗虫并具备其他性状的良种是害虫防治的较为经济简单的方法。②利用植物密度影响田间温湿度、通风透光等小气候条件,影响作物的生育期,从而影响害虫的生活条件。

6.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以其防治效果稳定、见效快、害虫猖獗时必须用化学防治才能解决或者必须先用化学防治,才能保证生物防治的有效应用而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6.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专一性强、对人畜无害、对植物安全等优点。生物防治害虫是指用寄生真菌、细菌和病毒,或某些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同类异性个体分泌的引诱激素等进行防治的方法。有:a、昆虫天敌法,即以虫治虫。B、微生物防治法。C、害虫不孕化法。

6.4加强监测

加强土壤农药污染的监测,了解土壤农药污染的情况,是对土壤农药污染防治的必要措施之一。

7结语

尽管各种防治措施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农药对土壤的污染还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化学农药对于农业生产仍不可少。因此只有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张丽.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J].南京农专学报,2001,17(4).

[2]米长虹,等.农药对农田土壤的污染及防治技术[J].农业环境发展,2000,4.

[3]刘长江.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18(4).

土壤防治措施篇2

关键词:化工,土壤污染,重金属,防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明显高于原生含量、并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一、重金属的来源、种类

1.土壤重金属来源广泛,主要包括有大气降尘、污水灌溉、工业废弃物得不当堆置、矿业 活动、农药和化肥等。首先是成土母质本身含有重金属,不同的母质、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土壤含有重金属量差异很大。此外,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也造成重金属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pb、Zn、Cd、Cr、Co、Cu 的污染为主。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含锌粉尘等。它们成条带状分布,以公路、铁路为轴向两侧重金属污染强度逐渐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铁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强的叠加性。

3.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 施用含有铅、汞、镉、砷等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一般过磷酸盐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 Hg、Cd、as、Zn、pb,磷肥次之,氮肥和钾肥含量较低,但氮肥中铅含量较高,其中 as 和 Cd 污染严重。农用塑料薄膜生产应用的热稳定剂中含有 Cd、pb,在大量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过程中都可以造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4.污水灌溉 污水灌溉一般指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城市污水 包括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工业废水。由于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涌入河道,使城市污水中含有的许多重金属离子,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

5.含重金属废弃物堆积含重金属废弃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都不一样。污染的范围一般以废弃堆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受其垃圾中释放率的影响,且随距离的加大重金属的含量而降低。由于废弃物种类不同,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如铬渣堆存区的 Cd、Hg、pb 为重度污染,Zn 为 中度污染,Cr、Cu 为轻度污染。

6.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可以被酸溶出含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使之带入水环境(如河流等)或直接进入土壤,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现行治理方法

1.工程治理方法

工程治理是指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客土是 在污染的土壤上加入未污染的新土;换土是将以污染的土壤移去,换上未污染的 新土;翻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翻至下层;去表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移去等。

2.此外淋洗法

用淋洗液来淋洗污染的土壤;热处理法是将污染土壤加热,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Hg)挥发并收集起来进行回收或处理;电解法是使土壤中重金属在电解、电迁移、电渗和电泳等的作用下在阳极或阴极被移走。以上措施具有效果彻底、稳定等优点,但实施复杂、治理费用高和易引起土壤肥力降低等缺点。

3.生物治理方法

生物治理是指利用生物的某些习性来适应、抑制和改良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动物治理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蚯蚓、鼠类等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微生物治理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等对重金属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如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比真核生物(真菌)对重金属更敏感。

4.植物治理

利用某些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重金属的特性来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目前已发现400多种,超积累植物积累Cr、 Co、 Cu的含量一般在 0.1% ni、 pb 以上,积累 mn、Zn 含量一般在 1%以上。生物治理措施的优点是实施较简便、投资较少和对环境破坏小,缺点是治理效果不显著。

5.化学治理方法

化学治理就是向污染土壤投入改良剂、抑制剂,增加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粘粒的含量, 改变 pH、 和电导等理化性质,eh 使土壤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等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三、总结

土壤重金属污染首先应从源头抓起,控制污染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要充分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性、隐匿性、不可逆性以及不能完全被分解或消逝的特点。土壤质量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影响土壤质别、水质状况、作物生长、农业产量、农产品品质等,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土壤质量的保护便是对耕地生产能力的保护,更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强有力措施之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开展国土质量调查评价,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进行试验研究,开发耕地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崔德杰,张玉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 2004,35

土壤防治措施篇3

1土壤物理性状变化

1.1耕作层变浅

由于耕地长期未进行深松耕作业,耕作层土壤厚度逐渐变薄,由之前30厘米变为12厘米。长期如此,导致“犁底层”位置上移并加厚,阻碍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流动与交换。形成坚硬深厚的阻隔层,导致作物根系下扎困难,吸收养分及蓄水能力变弱,抗旱性降低。这类土壤应根据作物根系特点及时深耕作业,使得耕作层疏松,破坏犁底层,改善土壤固相、液相、气相三相比例状况,以提高根系对养分的有效利用率。

1.2土壤侵蚀现象

自然条件下也会对土壤产生侵蚀作用,如坡地地区垦殖开发过度,频繁的耕作使得表土疏松,硬度降低而黏性增加,遇上大风、暴雨降水等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对于坡度大于15°坡地,应选择根系抗性较强的作物并严格控制翻耕强度与频率,不易翻耕过深,以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在多雨、低湿地区,开沟排水利于排水、丘陵风沙地区按水平线作埂可较少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1.3土壤板结

化肥大量施用还会使土壤表面酸化使其团粒结构、空隙空间排列情况遭到破坏,引起土壤硬度增大出现土壤板结现象。进而会严重破坏土壤微生物环境,使根系对水分、养分、能量的传导供应变差。生产上提倡保护性耕作作业,其原则是以生物措施替代机械措施进行松土,改善土壤耕层构造,用安全化学措施替代传统机械除草等。

2土壤化学成分变化

2.1土壤营养失调

由于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如同一块耕地上长期种植某一种或某一科作物,使得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消耗殆尽,而根系分泌物、残留物、特定病原微生物大量聚集,致使土壤营养失衡。其次,片面追求产量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长期不施农家肥、不种植绿肥只耕地不养地,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正常土壤的团粒空隙结构破坏,肥力降低。超出了土壤养分负荷并引发土壤自我净化能力减退。而化肥养分单一,施肥方式不当均会引发土壤氮磷富集,而土壤中硅、钾等微量元素消耗严重,导致氮磷钾三者比例失调,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营养比例失调,各营养元素之间出现拮抗,极大影响养分的有效吸收使肥料利用率变低。

2.2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

长期超量施用酸性肥料使得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不断增加并积累,钙镁等碱性物质不断被作物吸收和淋失,都会使得土壤出现酸化现象。严重的酸化会使土壤自我恢复困难,使得有害重金属离子活性大增,危害根系。嗜酸性有害寄生真菌增加,严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还会导致包括硝酸盐在内土壤盐分不断积累,这些盐分随水分迁移到地表,形成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使得土壤层次结构破坏,轻时阻碍作物养分吸收影响作物出苗,重时造成作物生理干旱,营养吸收障碍,发生盐害,甚至大量绝产死亡。有机肥不仅营养均衡,还会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状况,增加土壤保肥供肥的能力。

土壤防治措施篇4

设施栽培连作障碍产生因素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极其复杂,是土壤、植物与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多年的研究报道,可归纳为几方面的原因:土壤传染性病虫害蔓延,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以及植物的自毒作用[5-6]。土壤病原菌富积,传染性病虫害蔓延设施栽培土壤中土壤病原菌富积是引起连作障碍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之间本来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关系,但由于多年连作,同一作物吸收单一养分,使某些物质不断累积,加之设施土壤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病原菌生长繁殖,作物根系分泌物和病残体又提供了病原菌赖以生存的条件,使土壤中的植物病原菌得到富积,而过多使用化肥及杀菌剂可能会杀死土壤中有益拮抗菌,打破土壤微生物的平衡,以致从土壤到作物表现出一系列的连作障碍[7-8]。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土壤盐类积聚设施栽培土壤盐类积聚现象在我国普遍发生,是设施土壤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连栋大棚和温室最为明显。该现象是由于化肥施用量大,且长年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降低了土壤的淋洗作用,加之环境长期保持高温,显着增强了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盐分通过毛细作用随水分的蒸发上升,在地表形成薄层盐分结晶。设施土壤盐类积累后,加大了土壤溶液中盐类浓度,使土壤渗透势加大,导致根系水分外流,影响蔬菜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造成蔬菜营养失调,而且随着土壤盐类浓度的增加,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显着增强,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受阻,出现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叶片卷曲枯死等典型的缺素症状,最终导致作物产量及品质下降[9-10]。土壤酸化导致设施栽培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和使用未经过安全处理的有机肥料。多年的研究发现,随着种植年限及复种指数的增加,设施栽培土壤pH值逐年降低,有些土壤pH值甚至已降至6以下,致使土壤某些养分的有效性降低,导致Ca,mg,B,mo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缺乏,进而促使作物脐腐病、畸形果、茎裂、华而不实等生理病害多发,尤其是茄科蔬菜的青枯病和疫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11-12]。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土壤物理性状是重要的肥力因素,主要包括孔隙度、结构性、水分含量及通透性等,严重影响着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研究表明,设施栽培土壤连续栽培5a以后,土壤板结严重、容重增大、非活性孔隙比例相对降低,耕层变浅,通气性、透水性变差,物理性状恶化[13],需氧微生物的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致使根际缺氧诱发多种根部病害,同时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缓冲能力降低,导致作物抗逆能力降低和残留超标。植物的自毒作用自毒作用是植物种内相互影响的一种方式,也是长期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因素[14]。连作条件下,植物残体、病原物及作物根系等向周围环境中分泌酚酸类、萜类、生物碱、酶等化学物质,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导致自毒作用发生。茄科、葫芦科、豆科、菊科等是极易产生自毒作用的植物,这些植物从根系中分泌出许多酚酸类化合物,通过损伤细胞膜、破坏酶活性、使蛋白质失活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而西瓜、丝瓜、南瓜、瓠瓜和黑籽南瓜等的根系分泌物会促进瓜类的生长,不易产生自毒作用[15]。

设施栽培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措施

连作障碍防治是现今设施蔬菜栽培产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主要从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的优化以及利用抗病品种和嫁接技术、土壤消毒和土壤管理、生物防治、优化施肥等方面来解决此问题。优化种植制度不同蔬菜间或蔬菜与粮食作物之间进行合理的轮作或间作是国内外通用的预防土传病害的措施之一,也是有效防治连作障碍最为简单、省工、高效的措施。合理轮作或间作可以使病原菌失去寄主或改变其正常生长繁殖环境,从而消灭或减少土壤中致病菌,减轻病害;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调节土壤肥力;减少杂草的滋生,破坏杂草与蔬菜的伴生关系[15-16]。设施蔬菜栽培一般采用深根性蔬菜(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与浅根性速生蔬菜(白菜、绿叶菜类、葱蒜类等)轮作倒茬,或行间套种,其中,浅根性蔬菜有吸盐洗盐的作用,葱蒜类对预防根部病害和根结线虫的危害非常有效。应用抗病品种和嫁接技术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专家培育出如抗枯萎病的番茄、抗黑腐病的甘蓝等大量抗土传病害的蔬菜新品种。选用这些蔬菜新品种,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有效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增加蔬菜经济效益。目前,黄瓜、西瓜、茄子等采用的嫁接技术充分证明[17],利用丰产高抗性的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是防治土传病害及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提高经济产量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进行土壤消毒采用土壤消毒,可高效快速抑制土壤有害微生物、害虫、残茬及根系分泌物的毒害作用,能够很好地解决作物重茬问题,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设施栽培中,土壤消毒方法主要包括药剂消毒、太阳能消毒、蒸汽消毒等。药剂消毒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或生物药剂通过喷淋、浇灌、拌土、熏蒸等手段对土壤进行消毒。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药剂有氯化苦、绿宝清(苦参碱)、多菌灵、土菌消、菌线威、绿亨1号和2号等杀虫杀菌剂。通过蒸汽、热水或太阳能提高土壤温度,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的物理方法被国外经常采用,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措施,如日本的太阳能高温消毒。该方法对蔬菜无副作用,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的蔬菜生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其杀菌原理有2种:一是直接热力(热水或蒸汽)消毒杀菌。如50℃处理10min即可杀死十字花科作物的软腐病菌。二是间接作用(高温闷棚)。在一年中的高温时期,前茬作物收获后,清除残枝枯叶,施入有机肥和灌水,在覆膜封闭条件下,土壤湿度增加、棚室内的温度达到60~70℃以上,闷棚时间一般掌握在15~20d,致使土壤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逐渐消耗土壤中的氧气,使土壤呈缺氧还原状态,多数植物病原菌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死亡。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闷棚使连作大棚设施内10cm左右的土壤形成55℃持续高温,大部分病原菌被杀死,对土传病害灰霉病病原菌有很好的灭菌效果[18]。合理的土壤管理土壤管理的目的是使土壤生态始终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设施栽培中为了减轻连作障碍,常采用的措施为:集中烧毁或深埋中心病株、作物病残体及周围杂草,防止病害蔓延;加强耕作管理,增加中耕松土次数,提高地温,加速病残体的分解腐烂,使部分病原菌和害虫失去活力,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提高下层土壤通透性,控制土壤盐分上升;改变作物栽培时间,避开作物发病期进行种植,例如易感染枯萎病的蔬菜,应避开高温期种植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高温季节大水漫灌,使土壤温度提高,不仅可洗盐,还可杀死或减少土壤中病原微生物和害虫。采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狭义上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对土壤定病原菌产生毒素,或通过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途径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从而减轻根系感染、减少病害发生的一种方法。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防治已逐步成为防治作物病虫害、减轻连作障碍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拮抗微生物拮抗作用是衡量生物防治效果的指标之一。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就是将培养好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以特定方式施入土壤中,或是通过向土壤中加入营养物质,提高土壤原有拮抗菌的数量及活性,从而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活动,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减轻病害发生的几率。张丽萍等[19]通过土壤微生物制剂防治草莓连作病害,结果表明,对于由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草莓连作病害,木霉t42与枯草芽孢杆菌Bs-6的拮抗作用很明显,能显着促进连作草莓的生长发育,连作草莓的死苗率由52.9%降至8.2%,产量增加111%,果实品质显着提高。接种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如制作微生物有机肥、种衣剂防治作物病虫害等。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常通过使用含有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来分解连作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另外,还可以向土壤中接种一些有益菌群,在根系形成生物屏障,减少根际病原菌的侵染,或接种致病菌弱毒菌株,促使作物产生免疫机能,增强抗逆性,提高其产量及品质。郝永娟等[20]在生物土壤添加剂减轻黄瓜连作障碍的研究中提出,使用生物土壤添加剂,可明显增加具有拮抗作用的木霉、青霉等的数量,有效控制土传病害,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连作障碍。利用他感作用原理德国学者H.molisch于1937年提出植物的他感作用,认为许多植物可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来促进或抑制同种或异种植物生长。他感作用涉及微生物、植物、动物等所有的种群,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化学他感作用原理使植物之间、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合理组合,不仅可有效地降低作物之间、微生物之间的负效应,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且在控制病虫害方面也可取得很好的效果。有些植物根系分泌的化学物质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如黄瓜根系分泌物中的丝氨酸、精氨酸可以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病菌的生长繁殖[21]。进行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是防治连作障碍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目前设施蔬菜栽培中化肥过量施用、肥料种类不平衡等问题,在施肥原则上,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再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料。施用有机肥(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完全腐熟)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土壤盐分积累及病原菌繁殖,减轻连作障碍和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必须根据肥料的性质、设施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的营养特性及需肥规律,因地制宜地选择施用化肥,同时应确定合理的施用时间、施用量、施用方法;选择施用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的微生物肥料,分解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元素,使化学肥料得到充分利用,在施用微生物肥料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施用。

土壤防治措施篇5

关键词:土传病害基本特征因素措施

土传病害因难以防治而著称,被植病界普遍认为是五大难防治的病害之首。有农作物“癌症”之称,其危害广泛、严重,一旦发生,作物会出现叶片黄化、开花延迟、生长瘦弱、果实减少,在干旱条件下极易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土传病害一般年份使作物减产20-30%,严重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通过近几年观察发现,一些作物的土传病害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土传病害属根病范畴,主要是由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其初次侵染源来自土壤,如病原体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作为传播体长时期存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则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引起作物的根病乃至全株性病害。土传病害在温室中发生最为普遍,种类很多:菌核病、根腐病、枯病、疫病、软腐病及线虫等土传病害的基本特征:

1.病害易被轻视、难以诊断。该病由土传病菌引起,多数作物先从根部或地下部器官开始出现症状,早期发生时不易被种植者察觉,且土传病害容易发生复合侵染,在识别和诊断上易引起误诊。

2.病害有持续的致病期。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土壤条件对病菌生长发育有利,病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大量菌体并侵染寄主,从而造成作物发生病害,不断传播,持续发病。由于土壤病菌具有持续的致病期,当容易发病的植物不存在或作物的养分被消耗殆尽或者收获以后,土壤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不利于病菌的传播时,病菌可以通过残枝落叶或者其他的作物,或是藏在土壤中越冬,进入休眠期,以便于来年条件适宜再继续感染、发病,如此循环,病害越来越难防治。甚至有的病菌即使没有寄主也能存活接近10年甚至更久,如镰刀菌和轮枝菌。

3.病害难以防治。土壤是有害菌繁殖传播的大本营,土壤病菌能产生大量菌体,每一种植物又都带有天然的土传致病菌,而引起病害的病菌多属于兼性寄生菌,寄主范围广,存活方式多样,很难被杀死,只要条件有利就可以大量繁殖并侵染寄主。土传病害属于积年流行病,病害易受土壤环境和栽培措施的影响,采取单一措施难以防治。

引发土传病害的关键因素:

1.连作。连作是土传病害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连年种植某一类作物,使得某些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得以连年繁殖扩散形成病土,成为年年发病的根源。由于大棚内的特殊环境有利于病菌的越冬,棚室连作的危害性更大。

2.施肥不合理。长期使用化肥和施肥不合理是导致土壤生态恶化、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的基础原因。施肥不合理致使土壤中养分不平衡,大面积土壤出现“贫血症”和“富集症”,“贫血症”的出现是施用化肥过少,造成农田中微量元素和有益菌补充不足;“富集症”的出现是大量施用化肥超出适宜水平,造成肥害,无论哪一种施肥方法都对土壤微生物有较大影响,会破坏土壤微生态平衡,加重土传病害的发生。

3.盲目使用农药。绝大多数农药会随着雨水流入土中,农药无节制的使用,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超标,土壤不再疏松,土壤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有益微生物减少,病菌抗性增加,土传病害加重。

4.线虫侵害。排除人为因素,植物根系的伤口可由土壤线虫造成,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

5.土壤不消毒。很多种植户仅仅是重视了对苗子根系进行杀菌消毒而忽略对土壤的消毒处理,治标不治本。对土传病害而言,土壤就是有害菌繁殖传播的大本营,这也是对苗子进行处理后仍然会出现大量的烂根死棵的原因。

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

由于土传病害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任何单一的防病措施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防治土传病害,应秉承"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维护土壤中病原菌和有益生物的平衡为最终目的。

1.土壤消毒。土壤中含大量的有害菌,石灰既可以杀菌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用石灰消毒可以有效的减轻土传病害,土壤翻耕前每亩撒石灰80kg,再进行翻耕;播种前,用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针对真菌性病害可用50%敌克松600倍液或70%托布津500~800倍液淋施土壤,细菌性病害可用88%水合霉素1000倍液淋施土壤;利用作物休闲之季,将水堵起来较长时间浸泡土壤也能达到对土壤消毒的目的;夏季进行高温闷棚是遏制土传病害最好的一个手段,50℃以上高温可杀灭大部分病菌。

2.选用抗病品种。要控制和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程度,应选用、培育抗病或耐病的品种,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合理轮作。合理进行作物与作物间轮作,对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因不同的病害需要轮作的年限不一样,建议开启两年以上轮作。

土壤防治措施篇6

关键词:冲积平原;风电场;水土保持;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7-04

1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储量的一次能源被加速消耗,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十一五”规划中强调“把开发可再生能源放到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应“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在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该领域中技术较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1]。风能资源丰富的长江冲积平原区成了风电场开发的重要选择地。在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地表产生扰动,破坏土壤和植被,从而加剧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项目建设区内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和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成为了风电场工程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江西新洲风电场工程为例,对长江冲积平原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本风电场工程的措施设计对于类似风电场水土保持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2.1项目概况

江西九江新洲风电场位于江西省九江县江洲镇东部的新洲垦殖场内,处在江心洲岛的最东侧,占地16.82hm2,其中永久占地10.03hm2,临时占地6.79hm2;建设规模为24台单机容量2000kw的风机,与江洲风电场共用一座220kV升压站;直埋电缆线路24.00km;场内检修道路全长18.146km,其中新修7.678km,改扩建10.468km;施工生产生活区1处。工程总投资37673.59万元;年上网电量99581.5mw・h。

2.2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地处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多年平均降水量

1425.5mm,多年平均风速2.5m/s,多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为17m/s(ne风,1988年3月15日),年风向多为东北(ne)风,7月偏南(S)风。项目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场址被江心洲堤防封闭,堤内地面高程14.5~16.9m。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土壤类型为潮土。项目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低,植被贫乏且低矮,耕地绝大多数为棉田。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约为30%。地处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属江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

3项目区水土流失特征

根据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项目区地处南方红壤丘陵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根据2013年江西省水土保持公报,项目区所涉九江县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99.9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45%,水土流失强度以轻、中度为主(表1)。

根据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踏勘调查,本工程建设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0.48hm2(表2),占项目建设征占地总面积(16.82hm2)的2.85%,其中:轻度流失面积0.48hm2,占流失面积的100%。项目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48.1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90t/(km2・a)。

3.1水土流失特点

项目建设期间,风机基础开挖与回填、安装场地和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平整、施工道路施工、集电线路管沟开挖、临时设施等施工活动,将改变原有地表、损坏地表植被[2]、土地耕作层和植被生长层被挖损、剥离或压埋,从而使区域内裸地面积增加,降低土壤的抗蚀性,增大水土流失量。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和表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质疏松,不仅会产生水蚀,大风天气还会产生扬尘。此外,沥青混凝土拌和、场地平整、道路填筑、材料运输和装卸在2级以上风力作用下也会产生扬尘,其中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和施工作业扬尘最大,会对下风向的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从而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3]。

3.2水土流失量计算

根据类比法确定的江西九江新洲风电场工程不同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水土流失面积、预测时段等因子,以及扰动地表后土壤侵蚀模数,最终得出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743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695t;其中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新增水土流失量占新增总量比例为99.97%。可见,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道路工程、风电机组区和集电线路是水土流失发生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将作为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

3.3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往往具有潜在性,若形成水土流失危害后再实施治理,不但会造成土地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下降,而且导致治理难度增大,费用增高。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扰动和破坏了原地貌,加剧了水土流失,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加以防治,将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项目建设占用土地,改变原有地表,损坏地表植被,土地耕作层和植被生长层被挖损、剥离或压埋,从而使区域内裸地面积增加,降低土壤的抗蚀性,增大水土流失量。工程建设造成土地生产力短期内衰退或丧失,对周边农作物及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将造成不利影响,给工程区的植被恢复和土地整治增加难度。

(2)对长江及区域内的水利设施的影响。本项目地处长江附近,施工过程中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碾压、拦挡、沉淀、覆盖等措施,松散的土、石、渣在降雨作用下极有可能进入临近水系汇入长江,对长江及其区域内的水利基础设施和水质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设计

4.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各项目建设特点、主体工程的布局、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各建设区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以及防治目标,江西九江新洲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划分为5个防治区:风电机组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道路工程防治区和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4.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

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根据各防治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地貌类型、侵蚀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危害、防治责任和防治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重视周边的绿化与美化,最大程度减少对原地表和植被的破坏。通过合理配置并科学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从而形成综合防护体系[4](表4)。

4.2.1风电机组防治区

风电机组区包括风机基础、箱式变电站和风机安装场地三部分,水土流失以面蚀为主,可能导致该区域水土流失剧增的原因是,大面积的表土剥离、场地平整、基础土方的开挖和回填等对地面土体造成了严重破坏,降低土壤抗蚀性。结合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其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如下:施工前,对区域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20cm厚的表土集中堆置在风机安装场地旁不影响施工区域内,周边用装土草袋进行拦挡,装土草袋挡土墙采用装土草袋堆砌而成,横断面为梯形,断面尺寸为高×顶宽×底宽一般为1.0m×0.5m×2.0m。堆砌时,草袋应相互咬合、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草袋长度的1/3。面采用苫布进行覆盖。施工结束后,对风机基础进行撒播狗牙根、假俭草、白三叶等混合草籽绿化,风机安装场地平台按照原有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复耕。

4.2.2升压站防治区

升压站与江洲风电场共用,只占用江州风电场预留的升压设备用地,共新增3台35kV风机进线开关柜,一台35kV母联柜,升压站内其余主要设备(220kV配电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站用电等)采用与江洲风电场共用方式。因此,升压站只需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排水、沉沙。在升压站场地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雨水经排水沟收集,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入附近沟渠。排水沟断面为梯形,坡比为1∶1.0,宽30cm、深30cm,为土质排水沟。沉沙池的池厢横断面采用梯形断面,池厢深度为80cm,坡比1∶1.0,池厢工作宽度为100cm、长度为200cm。

4.2.3集电线路防治区

集电线路沿施工及检修道路布设,管沟开挖作业面利用施工及检修道路。管沟开挖的土方遇降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其施工特点,布置如下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前,先将区域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的表土堆置在道路工程区;施工结束后对集电线路区进行复耕。

4.2.4道路工程防治区

道路工程为场内施工及检修道路,包含扩建道路和新建道路。其中扩建道路在原有路面的基础上进行两侧拓宽,均采用10%水泥稳定卵石(碎石)路面。道路工程路基土方的开挖与回填,也会扰动和破坏了原地貌,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此,根据其施工特点,其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如下:施工前,先将区域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20~50cm厚的表土集中堆放在道路旁平缓处,在表土堆下方设置装土草袋挡土墙进行拦挡,面用苫布进行覆盖。施工时,先在道路一边布设排水沟,在其位置上先行开挖、夯实,做为临时排水设施,土石方工程结束后修整、衬砌形成永久性排水沟,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施工结束后,道路两侧将形成的挖填方边坡,一般采用撒播草籽进行边坡防护。排水沟为矩形断面,深40cm、宽40cm,为浆砌石排水沟;沉沙池的池厢横断面采用梯形断面,池厢深度为80cm,坡比1∶1.0,池厢工作宽度为100cm、长度为200cm。

4.2.5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本项目为江州风电场二期,施工生产生活区一期已利用,场地平整也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施工过程中,在场地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雨水经排水沟收集,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入附近沟渠。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生产生活区产生的硬化层进行清除和破碎处理,清除的硬化层就近用于附近道路平整。并根据施工生产生活区的质量条件和原有的土地进行复耕。

5结语

江西九江新洲风电场工程合理有效地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到设计水平年,可实现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8.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7.8%,拦渣率为95.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类植被恢复率为99.2%,林草覆盖率为3.6%,六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到或优于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8hm2,整治扰动土地面积8.26hm2,建设林草面积0.61hm2,可减少水土流失量3657t,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系统的治理[5],可有效控制因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其他长江冲积平原风电场工程可参考借鉴上述水土保持措施,同时根据工程和所在项目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形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达到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凯锋,丘保芳.电场水土保持探讨―以珠海横琴岛风电场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1):26~27.

[2]王彦龙.某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3):258~259.

[3]王帅杰.扬尘污染防治理论初探[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3):9~12.

土壤防治措施篇7

关键词土壤污染;现状;危害;治理措施

1土壤污染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1-2]。

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危害

2.1土壤污染的现状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

2.2土壤污染的危害

2.2.1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统计,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0万hm2,有机污染物污染农田达3600万hm2,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hm2,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hm2。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超过1000万t,造成各种经济损失约200亿元。

2.2.2土壤污染导致生物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因农田施用化肥,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每年转化成为污染物而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000万t,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严重。农膜污染土壤面积超过780万hm2,残存的农膜对土壤毛细管水起阻流作用,恶化土壤物理性状,影响土壤通气透水,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

2.2.3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

2.2.4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壤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3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3.1过量施用化肥

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100万t。虽然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氮、磷等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生物学性质恶化,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根层土壤吸附固定的养分,都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地下。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磷化合物,在发生地面径流或土壤风蚀时,会向其他地方转移,扩大了土壤污染范围。过量使用化肥还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气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导致死亡[4]。

3.2农药是土壤的主要有机污染物

全国每年使用的农药量达50万~60万t,使用农药的土地面积在2.8亿hm2以上,农田平均施用农药13.9kg/hm2。直接进入土壤的农药,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残留于土壤中的农药,由于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稳定性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无机物。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1/2左右散落于农田,又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植物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

3.3重金属元素引起的土壤污染

全国320个严重污染区约有548万hm2土壤,大田类农产品污染超标面积占污染区农田面积的20%,其中重金属污染占80%,粮食中重金属镉、砷、铬、铅、汞等的超标率占10%。被公认为城市环境质量优良的公园存在着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使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砷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硫化矿产的开采、选矿、冶炼也会引起砷对土壤的污染。汞主要来自厂矿排放的含汞废水。土壤组成与汞化合物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积累在土壤中的汞有金属汞、无机汞盐、有机络合态或离子吸附态汞,所以,汞能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尾气沉降,磷肥中有时也含有镉[5]。

3.4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我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超过330万hm2。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有增产效果。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中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

3.5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形成酸雨,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落到地面,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3km范围的点状污染。

3.6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污泥作为肥料施用,常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向土壤直接倾倒,由于日晒、雨淋、水洗,使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扩散。

3.7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对土壤的污染

禽畜饲养场的厩肥和屠宰场的废物,其性质近似人粪尿。利用这些废物作肥料,如果不进行物理和生化处理,则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等可引起土壤和水域污染,并通过水和农作物危害人群健康。

3.8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辐射污染的来源有铀矿和钍矿开采、铀矿浓缩、核废料处理、核武器爆炸、核实验、燃煤发电厂、磷酸盐矿开采加工等。大气层核试验的散落物可造成土壤的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散落物中,90sr、137cs的半衰期较长,易被土壤吸附,滞留时间也较长。

4我国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4.1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增加土壤环境容量,增强土壤净化能力

向土壤中施用石灰、碱性磷酸盐、氧化铁、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化学改良剂,加速有机物的分解,使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降低重金属在土壤及土壤植物体的迁移能力,使其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作物的吸收,以减轻土壤中重金属的毒害。针对有机物污染,用植物、细菌、真菌联合加速有机物降解。针对无机物污染,利用植物修复可以把一部分重金属从土壤中带走。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粘改良性土壤,增加和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发现、分离和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

4.2强化污染土壤环境管理与综合防治,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筛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选择有代表性的污灌区农田和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重点支持一批部级重点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为在更大范围内修复土壤污染提供示范、积累经验。合理利用污染土地,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以减少食品污染。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了解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污染物随机进入土壤。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强化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管理。增施有机肥同时采取防治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措施。

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净化处理,化害为利,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大力推广和发展清洁生产。

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通过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农作物的吸收,提高土壤ph值,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既要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又要把化肥、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利用物理、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4.3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主要是通过调节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实现。

4.4改变耕作制度,实行翻土和换土

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采取铲除表土和换客土的方法;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客土的方法。

4.5采用农业生态工程措施

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种子、种经济作物,从而减少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途径;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4.6工程治理

利用物理(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是一种最为彻底、稳定、治本的措施,但投资大,适于小面积的重度污染区,主要有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电化法等。近年来,把其他工业领域,特别是污水、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引入土壤治理,为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5参考文献

[1]徐月珍.防止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措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9(1):29-31.

[2]任旭喜.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9,25(5):31-33.

[3]陈晶中,陈杰,谢学俭,等.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j].土壤,2003,35(4):298-303.

土壤防治措施篇8

关键词土壤污染;现状;危害;治理措施

1土壤污染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1-2]。

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危害

2.1土壤污染的现状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

2.2土壤污染的危害

2.2.1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统计,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0万hm2,有机污染物污染农田达3600万hm2,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hm2,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hm2。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超过1000万t,造成各种经济损失约200亿元。

2.2.2土壤污染导致生物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因农田施用化肥,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每年转化成为污染物而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000万t,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严重。农膜污染土壤面积超过780万hm2,残存的农膜对土壤毛细管水起阻流作用,恶化土壤物理性状,影响土壤通气透水,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

2.2.3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

2.2.4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壤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3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3.1过量施用化肥

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100万t。虽然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氮、磷等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生物学性质恶化,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根层土壤吸附固定的养分,都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地下。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磷化合物,在发生地面径流或土壤风蚀时,会向其他地方转移,扩大了土壤污染范围。过量使用化肥还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气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导致死亡[4]。

3.2农药是土壤的主要有机污染物

全国每年使用的农药量达50万~60万t,使用农药的土地面积在2.8亿hm2以上,农田平均施用农药13.9kg/hm2。直接进入土壤的农药,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残留于土壤中的农药,由于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稳定性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无机物。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1/2左右散落于农田,又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植物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

3.3重金属元素引起的土壤污染

全国320个严重污染区约有548万hm2土壤,大田类农产品污染超标面积占污染区农田面积的20%,其中重金属污染占80%,粮食中重金属镉、砷、铬、铅、汞等的超标率占10%。被公认为城市环境质量优良的公园存在着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使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砷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硫化矿产的开采、选矿、冶炼也会引起砷对土壤的污染。汞主要来自厂矿排放的含汞废水。土壤组成与汞化合物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积累在土壤中的汞有金属汞、无机汞盐、有机络合态或离子吸附态汞,所以,汞能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尾气沉降,磷肥中有时也含有镉[5]。

3.4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我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超过330万hm2。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有增产效果。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中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

3.5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形成酸雨,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落到地面,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3km范围的点状污染。

3.6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污泥作为肥料施用,常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向土壤直接倾倒,由于日晒、雨淋、水洗,使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扩散。

3.7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对土壤的污染

禽畜饲养场的厩肥和屠宰场的废物,其性质近似人粪尿。利用这些废物作肥料,如果不进行物理和生化处理,则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等可引起土壤和水域污染,并通过水和农作物危害人群健康。

3.8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辐射污染的来源有铀矿和钍矿开采、铀矿浓缩、核废料处理、核武器爆炸、核实验、燃煤发电厂、磷酸盐矿开采加工等。大气层核试验的散落物可造成土壤的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散落物中,90sr、137cs的半衰期较长,易被土壤吸附,滞留时间也较长。

4我国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4.1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增加土壤环境容量,增强土壤净化能力

向土壤中施用石灰、碱性磷酸盐、氧化铁、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化学改良剂,加速有机物的分解,使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降低重金属在土壤及土壤植物体的迁移能力,使其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作物的吸收,以减轻土壤中重金属的毒害。针对有机物污染,用植物、细菌、真菌联合加速有机物降解。针对无机物污染,利用植物修复可以把一部分重金属从土壤中带走。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粘改良性土壤,增加和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发现、分离和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

4.2强化污染土壤环境管理与综合防治,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筛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选择有代表性的污灌区农田和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重点支持一批部级重点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为在更大范围内修复土壤污染提供示范、积累经验。合理利用污染土地,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以减少食品污染。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了解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污染物随机进入土壤。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强化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管理。增施有机肥同时采取防治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措施。

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净化处理,化害为利,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大力推广和发展清洁生产。

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通过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农作物的吸收,提高土壤ph值,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既要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又要把化肥、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利用物理、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4.3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主要是通过调节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实现。

4.4改变耕作制度,实行翻土和换土

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采取铲除表土和换客土的方法;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客土的方法。

4.5采用农业生态工程措施

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种子、种经济作物,从而减少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途径;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4.6工程治理

利用物理(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是一种最为彻底、稳定、治本的措施,但投资大,适于小面积的重度污染区,主要有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电化法等。近年来,把其他工业领域,特别是污水、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引入土壤治理,为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5参考文献

[1]徐月珍.防止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措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9(1):29-31.

[2]任旭喜.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9,25(5):31-33.

[3]陈晶中,陈杰,谢学俭,等.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j].土壤,2003,35(4):298-303.

土壤防治措施篇9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体损失;土地保育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究竟是一些什么问题呢?由于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理解的偏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治土体损失的机械固定,仅仅限制在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没有意识到防治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要讨论这些内容的不合理问题,首先得搞清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一些学术专著,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当然,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正如土壤侵蚀从最初的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因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即水土保持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而是任何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仅把“保持”理解为“保护”

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2.1.1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人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有的就是忽视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视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的沙化。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0%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0%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因此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0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

上的巨大浪费。因此,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2.1.2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浅薄。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乱用植物措施,或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在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

2.2仅从定义上理解,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这一概念上,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

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空。没有了“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土壤防治措施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特点;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不仅使大量肥沃的土壤流失,还会使河道堵塞、淤积水库,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破坏植被和加速土地的侵蚀是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大力兴修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还要做好水土流失等防治工作。为了有效的防治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土流失,要全面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以便找到相应的防治对策。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造成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1.浅析导致水土流失出现的原因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水利水电等建设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等措施,忽视了保护植被的重要性,加快了土地的侵蚀,造成地层松散,一旦暴雨降临,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包括地形、土壤、植被、降雨等原因。

第一,地形原因。水土流失一般发生在地形较陡峭和地面较长的地面坡段,主要是因为降雨汇集地表径流的流速相对于平缓的地面坡段要快很多,对土壤的冲刷侵蚀也要强很多。因此,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在地面较陡的地面坡段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第二,土壤原因。植被的稀疏程度与土壤的抗冲性、紧实度与渗透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植被的根系有利于固结土壤,减缓土壤的崩解速度,增强其抗冲性。土壤的结构性决定着土壤的渗透性能,土壤渗透性能好,地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则相对较小,水土流失的程度较轻。因此,要保护好植被,以保证土壤良好的抗冲性和渗透性,防止水土流失。

第三,植被原因。层次和品种较少植被与层次与品种较多的植被相比其水土保持的性能要差一些,在植被组合为乔草结构或者乔灌结构的区域内水土流失比乔、灌、草组合区域的要严重,因此要多层次的种植植被,以加强植被的水土保持性能。

第四,降雨原因。降雨的强度与水土流失有必然的关系,当土壤的渗透强度承载不了降雨的强度时,地表的径流就会加重对地表的冲刷力度和侵蚀力度,使地表土壤崩解速度加快,造成水土流失[2]。

2.浅论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与严重性

2.1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阶段,主要是因为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加快了土壤的崩解速度。根据施工现场地域条件不同,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位置主要是在山比较高,坡比较陡和河道比降较大的河流上,河流的土壤侵蚀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相互作用和重叠的土壤侵蚀类型,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土壤侵蚀体系。第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期长、规模大、取土和废渣量大等因素造成植被的破坏范围和程度比较大。由于不能及时处理废渣,使土壤侵蚀周期延长。第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堆积在流域内的废弃物和由于土壤侵蚀造成的地表径流的流失和渗漏,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污染。第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造成较大程度的岩土扰动,严重破坏植被,由于部分工程材料的搬运侵蚀,加快了土壤侵蚀速度,容易造成重力侵蚀,妨碍河流的行洪能力,导致洪涝灾害泛滥。第五,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植被的破坏,加重降雨对地表的冲刷力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大了土壤侵蚀的危害性。

2.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面积的开挖,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和地面坡度的稳定性,使泥土随着雨水大量的流入河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未能及时运出施工现场的大量弃渣,随着冲刷的泥土一起流入河道,导致河道淤积,河床抬高,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使洪涝灾害泛滥,给下游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河道淤塞,降低泄洪能力,引发洪涝灾害。还可能会缩短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危及水利水电工程自身的安全,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周围的景观和环境,降低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周边农业的生产、矿藏资源的开发和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2]。

3.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通过上述的分析,了解了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及严重性,接下来,笔者结合上述的分析与自身的工作实践,对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如下分析。

3.1做好宏观控制目标

水利水电工程正式施工前,要做好其宏观调控的目标:施工区域内已存在的和新增的水土流失要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要得到保护和改善、防止水土流失的设备要安全有效。

3.2制定的水土流失控制规划要符合量化防治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量化防治标准主要是指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要尽量的减少地面的扰动,使植被得到保护,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拦挡、护坡、截排水和整治挖、弃、堆场地;要对弃土石渣进行循环利用,严禁堆放在河边或渠沟内;要制定临时的防护措施[3]。

3.3做好工程防护措施

在实施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止措施时,要重视工程防护措施:为了防止坡顶的水下流,要在坡顶修筑截流沟;在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段施工,要采用削坡开挖;在平台及排水沟外侧等区域栽植灌木;提高防护标准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要求;施工顺序要明确。

3.4做好区域内植被恢复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完成后,要重新种植区域内被破坏的植被,以重塑周边的景观,建立防护林体系。种植的植被尽量以当地的植被为主,不要引用外来植被。如果种植乔木,要充分考虑防护性,尽量选择扎根深、耐旱耐涝、生长速度快的乔木;灌木则要选择常绿、根深、固土强的低矮品种。

3.5加强施工企业的水土保持意识

加强施工企业对水土保持的重视,是有效实施水利水电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的关键因素,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才会在行动上重视,因此,在施工前,施工企业要全面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4]。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不仅会缩短水利水电工程自身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更严重则会使河道堵塞,河床抬高,洪涝灾害泛滥,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要全面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原因和特点,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从思想上重视采取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性,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宏观调控,制定的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控制规划要满足其量化标准,要做好防止水土流失的工程和植被等措施,加强施工企业的水土保持意识,将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的危害降到最低,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志林,赵国育,王治国,周心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J].土壤通报,2009,(02):46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