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十篇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十篇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25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1

 “人文”是与“神文”相对的概念,起源于欧洲文http://艺复兴时期。在中世纪的欧洲,神学是意识形态的主体,“上帝”是唯一的精神主宰,“人”生活在“神”的笼罩之下。文艺复兴敲响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丧钟,“人”的意识在觉醒,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今天人们公认的以“人”价值、意义和主体性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文关怀是在人文主义的指导下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即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表示尊重,对“人”自由而独立的思想表示理解,对“人”的精神与情感生活表示关心。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成为我们国家“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重要着眼点。近年来,关于“人文关怀”的讨论很多,本文仅就中职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略述管见。

一、“人文关怀”的客体与主体

在中职教育中,谁是“人文关怀”的客体?无疑是学生。中职学生与小学生和初中生不同,他们多数年龄在十五六岁,心智发育尚待完善,住校生活使他们不能像小学生和初中生那样享受父母的呵护和家庭的温暖。他们也跟大学生不同,大学生年龄在十八岁或更大一些,心智相对成熟,通过竞争激烈的高考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被称为“莘莘学子”,甚至被称为“天之骄子”。因此,中职学生总体上心灵比较脆弱,自律性相对较差,在对前途缺少认识和把握以及选择权利的时候,往往迷惘困惑,甚或偏走极端,自我放纵,于是种种问题甚至事件在中职学校的校园里时有发生。因此,学生是中职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客体,他们需要“人文关怀”。

谁是“人文关怀”的主体?当然是学校。学校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如果分开理解,“教书”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育人”便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人”,那么离开“人文关怀”,便很难“育人”。此外,学校是国家举办的,学校的一切准则都反映着社会对学生的期盼和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社区在内的社会都是“人文关怀”的主体。有观点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与普高学生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科学基础、文化基础方面偏弱,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方面也相对偏低。在心理素质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疾患或障碍也日益增多,较之普高生,他们的心理更脆弱,更需要教师的温暖和关怀,从而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1],如果将“教师的温暖和关怀”升级为整个学校和整个社会,将“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升级为“全面的人文关怀”,势必有更大的力度,更宽的广度,更科学的内容和更良好的效果。

二、“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的核心是精神与情感,因此中职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对学生精神与情感的关心和引导。中职学生除个别外,多数是感觉走“中考——高考”之路不可取,才进入中职的。其中原因是多样的,有因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有因家庭经济原因的,有因父母关系变故的,也有因教育失误的,或是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他们在对社会的认识尚很朦胧的年龄,就要面对大三、大四学生才开始考虑的“就业”问题。先天不足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困惑,使他们中很多陷入不知所措,于是迟到早退,旷课逃课,不做作业,不参加考试,不参加见习实习,外出游逛,不一而足,甚至顶撞老师,滋事生非,吵闹打架,沾染不良嗜好。

三、中职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内容

“人文”的内容十分广泛,结合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要加强:

1.尊重与平等

人人都需要得到尊重,中职学校的学生也不例外。中职学校的学生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也有其他人不曾经历甚或难以想象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可能正是他们走进中职校门的原因。实际上,他们跟其他同龄人一样,曾经有过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也曾经努力想要做得更好。作为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是无法为那些“曾经”负责的。较之普高生,中职学生成绩不那么优秀,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容易违反纪律,容易出现“状况”,但作为教育者的学校和教师,仍应将他们当成与普通人一样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呵护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的情感。若简单地以“差生”或“成不了才”视之,学生会感觉到得不到尊重,从而自暴自弃,愈加滑向差的一边。

“尊师”是我国的传统,但从“人文”的角度看,学生同样有理由得到尊重。再者,“尊师”是指学生尊重老师,若老师不能尊重学生,又何以得到学生的尊重呢?张环宇认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问题,特别要尊重后进生”,[2]

转贴于http://

是很有道理的。

2.关心与亲和

对中职学生,仅有人格尊重是不够的,把人格尊重转化为具体行为,便是对学生的关心和与学生的亲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要将十五六岁的孩子教育成合格的专业人才,非得走进他们的内心不可。因此,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化解他们心中的苦闷,缓解他们承受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内心,取得学生信任,师生间才有亲和力,才有感情,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更需要付出真诚的爱心。这种过程也是长期的,古诗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说法,只要能够坚持,是一定能收到效果的。

3.理解与鼓励

中职学生虽然只有十五六岁,http://却由于要较早进入社会的原因,对社会的了解并不少,对自己未来的想法也很多,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是可以实现的,有些可能不尽合理,也较难实现。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既有利于其个人的发展,又对社会能做些贡献。即使是一些不尽合理的想法,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疏导,尽可能不强行制止。在我国,择业是一件大事,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似乎职业有高下之分,白领蓝领是两个世界。因此,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钟表制造是瑞士最闻名的产业,瑞士名表蜚声全球,许多瑞士青年并不追求上世界名校,却愿意继承祖传的钟表制造手艺,跟瑞士钟表一样,瑞士人也受到世界范围的尊重。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2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语文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54-01

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我国比较推崇的教育模式,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开始逐渐的希望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实人文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有对人性格和品格的教育,通过把人当做教育的对象来进行丰富化的教育。是提倡对人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

1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而语文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读书认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表达等等都需要用到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指语文本身就是实现人的交际这种特殊社会行为的工具,而且在某些特定场合就是一种劳动工具,并且它还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语文的工具性不仅具有进行生产劳动的器具性,而且还具有达到目的的事物性。

2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

2.1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能够将人文素质带入语文课堂,我们首先应该要做到以身作则。通过对自己的严格约束来为学生提供模范对象。教学不仅是只有言教,身教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教师的某些习惯或特质,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将人文精神展示给学生看,通过自身的楷模形象来传播素质教育。

2.2营造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融入人文情怀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受到氛围的影响。平时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为主导,提问也好、讲解也罢都是教师做主体,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容易变得松散,精神难以集中,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这种氛围中就会变成听众,而不是思考者。语文教师应该要将主体权交付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提问和思考,这样的氛围更适合人文教学的传播。

2.3巧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介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挖和讲解来传播教学内容,起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而为了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教育,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往往教材的一个内容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就会引出很多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拓延教学内容的做法,通过对教材的拓展来引出人文教育精神,结合身边的事实来与学生交流沟通,这种深层次的交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3.1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3.2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

4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4.1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用来传播知识的介质,教材内容的改革是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的,因此,现代教育所提倡的融入人文情怀教育可以从教材中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在对教材的研读和深挖上就需要多下功夫,能够从教材中获得传播人文精神的途径,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体系。虽然现有的教材已经开始体现人文精神,但是幅度还是有点欠缺,因此,在教材改革上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4.2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体现,主要呈现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及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辅助,因此,不能本末倒置将学生放置到客置上,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应该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否能听懂,是否能明白,不是盲目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点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和个性的发挥来展开教学,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来传播人文教学,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是说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挥,但是都是在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并不是说放任学生不管。

4.3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教学效果会有直接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体现人文精神,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变得更近,但是过度的人文性体现,则会让学生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过多的情感宣泄导致对知识和技能的忽略,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最终会让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内在心灵世界的交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去建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灵环境。因此师生关系无疑是很好的途径,所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要变得更加的亲近,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3

一、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研究

关于现代文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为武永明对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的分析,认为其站在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思考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看法,特别是其在文学教育功能方面的论述,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郭虎妹也在其硕士阶段的研究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且在综合分析后对语文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站在文学阅读的角度,探究了现代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多维度文学观念,将西方文学的教育批评方式引入到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影响力[1]。此外还有诸多学者也对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和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研究内容,也对我国高校现代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

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一个无争的事实,并且文学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各个时期的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审美对象

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接受文学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感受文学作品的娱乐作用和审美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生动形象,优美的文学意境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趣味等获得自由的文学享受,进而体会审美主体的自由和自豪之感,这在本质上表现出对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升华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凤凰涅槃》、《再别康桥》等经典作品时,学生总能够被作品中的优美意境、生动的形象、气势磅礴的语言和高尚的生活趣味等感动,进而得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调节,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二)现代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和认知双重功能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被称之为文学界的百科全书,对人的认知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的认知功能在审美过程中得以实现。这种实现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貌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化认知。就以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其根植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定的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思想倾向,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由衷的向往和追求,能够加深对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知和认同感。例如在具体分析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药》,巴金的《寒夜》等作品时,学生就能够在体会作品内涵的和接受作品精神教育的同时,对当时社会的历史发展以及新民主主义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形式、特征和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具体形式。“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它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①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文化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受到群体文化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目前我们能够利用的文化载体,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内容”②。这些群体文化对于人们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和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群体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通过集体舆论的力量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约束力,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在我国,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卫生、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些文化形式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中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其中,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加以运用。需要注意的是,20世纪以来的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契机的信息革命,对人类的时空观念、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和改变,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必须回应的现实问题。网络文化载体(传统互联网、微博)、手机文化载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现代文化载体。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本质特征。一是渗透性。这是文化载体区别于其他载体的重要特征。人是文化的人,生活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特定文化模式的熏陶和感染。文化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影响,这种超强的渗透力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又包括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影响。二是多样性。在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多元性的客观存在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形式呈现多样性特征。从历时态的角度看,在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载体形式。从共时态的角度看,群体文化呈现出许多具体形式,通过这些群体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赋予了塑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三是综合性。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不间断地受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等各种群体文化综合作用的过程。由于文化的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内容进行甄别,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操作和运用的文化形式。

3.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基本功能。一是信息承载功能。承载、蕴含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文化活动、文化建设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过程中的联结形式。一方面,教育者通过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等载体,将其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同时,教育者可以依据社会要求将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中,从而实现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受教育者通过参加教育者设计、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参与文化建设,不断内化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通过知、情、信、意、行不断转化,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受教育者外化的行为结果,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向教育者提供反馈信息,激发教育者调整、改进教育方式。因此,借助于文化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二是传导教化功能。文化对人的影响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对人的影响程度是全方位的,通过耳濡目染,人们能逐渐习得各种文化特质,进而认同文化特质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就是要利用文化的这一育人特点,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开展“无意识”的渗透教育,形成寓教于乐的隐性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对人的综合影响和道德教化功能,循序渐进地使人们感知、体验、掌握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不断践行,最终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审美娱乐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科学与知识的迅速增长,科学、艺术和哲学等自觉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和它们所承载的自觉的文化精神越来越通过教育、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而普遍进入到公共社会生活和普通民众的生存之中。”③这些精神活动的成果和它们所承载的自觉的文化精神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针对教育内容的要求、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教育环境的状况,选择恰当的文化载体形式,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单纯灌输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引起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注意,激发其兴趣,还有利于陶冶受教育者的性情,塑造健康人格,提高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情感,推动知行转化。总的来说,文化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但是,也必须看到,文化同时具有负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适应具体的文化情境,不断发掘文化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而且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渗透融合到文化建设中,赋予新的文化要素和内涵,以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正功能,及时防范和克服其负功能。

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境遇

1.西方强势文化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全球化时代。新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而且是文化意义上的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信息手段,包括互联网、话语生产、知识经济以及文化传播”④,最大限度地推行以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强势文化,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实施文化侵略和意识渗透,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在文化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剧变后,中国成为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文化战争”来瓦解和控制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意志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进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颠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威胁,具体表现在:某些党员和党员干部受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丢弃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先锋模范作用弱化,甚至;有些民众无信仰甚至信仰混乱,盲目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等。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社会现实,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存在着乏力与不足,亟待加强。

2.国内各种思想文化交织激荡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与之相适应,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态势。尤其是在尚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封建意识形态某种程度地沉渣泛起,加上西方社会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的侵蚀和影响,我国社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值迷失”、“价值错乱”、“价值扭曲”现象。面对利益问题突出、奉献精神淡化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明显滞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难负重任,其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大受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消除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危机,重塑核心价值认同,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信息网络化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网络的即时性传播、交互性沟通、开放性信息、虚拟性主体、间接往等文化特点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发展与创新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网络文化内容的多元性、交互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快捷性,使人们在第一时间可以获取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特别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向我国“倾销”其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甚至还有敌对分子散布的种族、民族和政治仇恨等反动内容,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而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其次,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共享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提出挑战。利用互联网,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平等地获取相同甚至更多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打破了教育者在对教育对象传播、接收信息过程中的权威地位,传统的单向教育方式受到严重冲击。最后,网络文化的匿名性、虚拟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的主导性提出挑战。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以一个或多个虚拟身份从事网上活动和交往,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缺少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及法律条文的约束,弱化了教育对象在社会实践中自我教育的力量。从实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相互传播与接受的过程。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文化多元化、文化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文化的协同与冲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不仅没有淡化,而且还在强化,手段更加隐蔽,遍布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受到严重冲击,进而影响到传播效果。应对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冲突带来的多重挑战,提升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任务。鉴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亟须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互动机制,积极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契合的有效途径,运用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之上,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创新与优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1.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是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而必须把方向问题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到文化载体建设的整个过程,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社会功能,有效抵御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渗透,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创新与优化的基本思路。首先,客观认识和正确把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形式与特征,注意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的文化载体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每种载体形态都具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各有长处和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根本旨趣在于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否能够传播有效信息是其存在的基本要义。因此,我们要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各种文化载体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效率。其次,运用文化特有的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功能,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选择文化载体形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当我们借助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既包括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又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影响,还包括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的培养等。实践中,这些方面的影响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新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群体选择适合的文化载体形态,在不知不觉、润物细无声中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最后,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教育主体的需要,增强及时发现、运用新的文化载体的敏感性,实现文化载体系统与所处环境的良性互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相应地发生巨大变化。面对这种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必须迅速作出反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教育主体的实际需要,抓住科学技术进步带给文化载体形态发展的历史机遇,及时发现并勇于运用新的文化载体,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交流。

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创新与优化的具体路径

1.加快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要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重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一是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科技体育、文物博物、网络传媒等文化事业,充分运用这些主渠道、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渗透;要改变传统单调、空洞的宣传教育方式,在与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中,引导人们分清正确与谬误。二是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充分挖掘并激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中蕴藏的教育因素,结合中华民族的大众心理和情感需要,有意识地将其渗透到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强化观念形态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当前,尤其要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提高农村文化的整体水平,增强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寓于文化建设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农民的思想意识,并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生态环境。第二,要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鼓励和孵化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使之在全球文化产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尤其要注重拓展传播渠道,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国内外的传播幅度和影响力度,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要加快构筑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利用3D视听、卫星传播、网络传播等高科技手段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2.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群体文化建设。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群体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形式加以充分运用,即借助于各种群体文化建设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影响人、激励人、警醒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内核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要重视各个群体文化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单位、社会、家庭之间,小学、中学、大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功能互补,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其对人的发展形成多管齐下的良好综合效应,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在家庭文化建设中,注重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继承艰苦奋斗、勤劳俭朴、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文化样式,形成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现时代特征的家庭美德,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根据大学、中学、小学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认真做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教育工作,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要重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全过程,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素质全面提高;建立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从广大群众现有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出发,尊重社区文化的多元性,积极引导其向健康方向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在村镇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导向作用,进一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发展传统的节日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极培育乡镇企业文化,提升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其他有益文化形式丰富村镇文化内容。在军营文化建设中,要以其独特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项文化活动之中;积极推动现代化传媒手段进课堂、进班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帮助官兵树立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5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内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

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

[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

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

想·理论·教育,2006,(3).

[7]徐文,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前沿,

2006,(3).

[8]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弘扬民族精神重在加强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8.041

abstractUniversityisaplaceofimpartingknowledgeandeducatingpeople,socialtraininganumberofhigh-qualityprofessionaltalent,inthepracticeofhighereducation,thetransmissionofideasisabouttoentertheuniversitytalentsforsocietyhasaprofoundimpact.Fortrainingtoadapttothesocialdevelopmentandtherequirementsoftal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processofeducationalpracticeintothesocialistcorevalueconceptwillplayaimportantroleinpromoting.thispaperisonthesocialistcorevaluesintothepracticalmethodsofhighereducationarediscussedandinnovativeteachingandeducationpracticeprocess.

Keywordssocialistcorevalues;collegeeducation;practice;innovation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教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高校学生在高校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培养,都能起到较好的促进影响作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引导其树立正确意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重要阶段。

高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学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性质,将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日常规范和生活中,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为社会提供一批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

2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面临的问题

2.1与传统教学思想的不相适应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必将会和旧事物之间产生矛盾,在高校教育中创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也必然会和传统的教育思想产生冲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深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是单向灌输,只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理论,容易忽视双方的交流沟通,忽视对学生思想的了解。在这种教学方式中,难以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认同感,进而影响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理想效果。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就是为了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行为、意识中来,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会生活中来,实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目的,这对教育实践进行创新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更具实际意义。

2.2多媒体信息传播影响实践工作的开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提高,网络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普及,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大量信息和多元化文化在其中大肆传播,有好有坏,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生活和思想观念造成重要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造成严重的冲击。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复杂,对于不同人的影响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学生还处于社会认知的培养阶段,大量非主流意识的信息,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认识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会对主流的道德意识和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渗透。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网络环境中,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就要坚持将核心价值观与现代网络传播相结合。在积极掌握信息化多媒体传播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其中,为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树立一个积极健康的标杆,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展提供新的渠道。相比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还较为落后,整个网络环境还不够单纯,信息传播和社会影响还有一定的局限,诸多问题致使我国目前信息网络文化的参差不齐,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中的促进作用发挥和领导作用的树立。

2.3高校教育实践中的落实不够

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教育被广泛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少能落实到位。由于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对教学来说又是新的发展,虽然被多次提及,但难以与实践深入结合。在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全新的探索,不论是教学方式还是理论知识的重点解读,都需要重新进行理解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高校教育的落实情况不理想,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由于教学者的意识不强。高校教师在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没有将落实工作贯彻到位,在实践过程中,教学者是扮演着将意识转换为实际的重要角色,如果教学者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必然难以达到预想的成效。因此,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高校教师在其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教学者的促进作用,在高校学习环境中形成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健康意识形态。

3高校教学实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

3.1加强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高校传授专业知识、进行素质培养的最主要形式,占据高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因此,这也是高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所在。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理论知识讲解、小组分析探讨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影响,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具体到案例分析和日常生活中,增加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大众化,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教学知识中,透过知识的传播传递给高校大学生,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识渗透到高校环境中。

3.2增强高校教育实践

实践是理论知识的具体化,在高校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必不可少。只有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才能将意识与行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让高校学生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高校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支持学生走出校园,在大学生涯中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升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在实践过程中理解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涵,培养高校学生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优良品质和人格作风,不断完善自身,树立日后社会生活中的正确价值取向。

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获得在校园和课堂教学中学习不到的知识和经验,促进高校学生对事物产生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看待事物的能力,这些都是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实践意义的综合能力。在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的培养模式中,将培养一批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养的社会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教育的融合。

3.3加强校园核心价值文化建设

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人的意识和行为会不自觉受到影响,加强校园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使高校学生深入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并及时完善,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对于其他文化传播介质中的不良诱惑和影响,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克服消极影响。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良的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的主基调,弘扬积极优秀的校园传统文化,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在这样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大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念,吸收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促进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和情操培养。由此可见,加强高校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高校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建设融合的重要途径。

3.4发挥教学者的引导作用

高校就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教师就是具体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完成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教育实践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两者的融合过程中,加强高校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师德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教师是一个自我完善的引领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高校教师是直接与高校学生接触进行知识传授的主体,言行作风会直接影响的学生。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将促进高校大学生与核心价值观更密切的联系,从而促进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人格培养。

3.5与时展相适应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融合也要顺应时展潮流,与信息化网络技术相结合。在现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文化交错发展,没有主流的意识文化将其统一起来,将核心价值观与其融合在一起,将有效的促进网络文化的融合。对于不良的文化意识,将在主流文化的发展中逐渐被剔除,保持文化发展的纯净和优秀。

在高校环境中,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接触较多,更容易受到各种思想意识的影响。加强核心主义价值观与高校与网络发展相融合,可以在网络文化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将价值观具体内容渗入到其他文化之中,促使高校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也能受到良好文化的影响。

4结语

在高校教育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过程中,高校学生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接收者,也是促进其融合的重要一部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直接对高校学生负责,在这其中,教师和高校学生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高校教育与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既要发挥学生的重要影响作用,还要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将意识转换为具体的实践过程,将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促进高校教育与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融合。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文本语境;教学语境

中国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问题,由于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但如何切实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进行深入研究。所谓“合理语境”是指具有合理性并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的总和。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

任何理论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解放从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除了德国古典哲学和一系列科学发现提供创立新世界观的前提条件外,工人阶级的日益壮大和其受残酷剥削的地位之间的反差,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时代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阶级进行启蒙教育的现实基础,是工人阶级进行解放斗争的现实需要。聚集在工厂的大批工人的极端贫困,引起具有自由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同情,进而成为寻求解放这些贫困工人的条件的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工人阶级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但他们有责任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悲惨境地的原因,并指出其走出悲惨境地的道路。

在工人阶级改变自己受剥削压迫地位的革命时代,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切身需要。工人阶级有了解自己处境的思想亲和力,他们的受剥削压迫地位容易使他们以一个阶级整体来意识自己。

恩格斯在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时说,他们的“阶级的生活条件本身就给他们一种际的教育贫困教人去祈祷,而更重要得多的是教人去思考和行动。英国工人几乎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但是他们自己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却知道得很清楚。”种阶级整体感正是高昂的政治生活和高度的理论教育所需要的精神氛围。这意味着他们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理论意识远远走在他何的文化和技术教育前面。而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生活的各方面极为了解,能够将理论的深度和鲜活的生活细节充分结合起来。后来,列宁把对工人阶级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称为“灌输”,这实际上只注意到了这种教育的一个方面,即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对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有所忽略。

随着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工人阶级被迫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出现的条件不存在了,解放了的工人比受剥削压迫时期获得更多自由,他们现在更关注的是他们自己作为个人的现实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不是他们的阶级地位。“工人阶级”这一概念不再像革命时代那样所指清楚,鲜活亲切,而变得所指模糊,干扁抽象。这时,工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和理论教育的需要大为降低,革命时代用于教育工人父辈的那些道理已经与解放了的工人有相当的距离。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占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是直接的,而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却是间接的,因为理论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统治的自然需要。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工人阶级个人还能够保持革命时代的阶级意识、精神整体感和理论亲和力,那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过的强大资本主义世界外部压力下的状态,这种外部压力仍使工人阶级个人处于革命激情中,现实的物质生活可以退居次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仍能被他们接受。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直到冷战结束前,社会主义国家受资本主义世界直接压力,使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于这种状况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冷战时代的结束,这是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中的两个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类型,也不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冷战类型,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需要了,而是说在理论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必须进行新的理解和设置。显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没能对这一新的时代语境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个人更多从阶级整体中游离出来,原来维系工人阶级个人为一个整体的直接被意识到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由市场和法律来规范的不被直接意识到的因素。个人的文化和技术教育,以及直接的生存竞争和幸福,远远超过了阶级意识、政治意识和理论意识。社会成员“主要面对一个首先是按利益原则为评价标准的社会,面对一个完全由量化的契约关系重组起来的社会”。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使中国的这种转型不断得到强化,资本主义的威胁从直接压力变成优势地位的逐步渗透。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能对这种渗透起防护作用,使受教育者有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政治理论意识,又要能鼓舞面对生活的个人,使他们更能独立地面对现实。

防止资本主义渗透的关键是培养中国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立公民,主要在于养成能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中生存的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这两个任务,从根本上说都依赖于营造的社会环境,而不是直接教育,也就是说,依赖于不知不觉形成的教育环境,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宣传。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做一个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公民,必须从现实文化气氛中加强,必须变成从小就从其中感染的生活方式。由于教育语境的转换,我们对“政治教育”概念、“政治”概念、“理论”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教育成效的检验,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养成的政治认同感,往往在重大的政治情境中才能被焕发和显现出来,而在平常情境中显现出来的则是独立公民的合法行为。因此,我们要营造导致政治认同感的各种环境,并使其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初不仅产生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比较尖锐的西欧,而且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如何与中国文化合理对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切实建立在中国厚重的文化土壤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严肃问题。

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对政治和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西方文明中工商业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导致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相对比较发达,政治集权化受到一定的约束。与此相反,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农业始终在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导致血缘宗族关系和自然地域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工商业及其组织没有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和中国文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上的这些不同关系导致文化上的不同特质,这些文化的不同特质对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在非常时期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在社会正常发展时期就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首先,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分离比较彻底,个人有比较强烈的归属群体的自觉追求,这一倾向发端于希腊文化,在基督教文化中发展到极端,由此有利于培育个人的自我意识,并发展了较高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尤其在宗教影响下)比较强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是西方几千年追求理想社会传统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新时代条件下的继续。西方文化的这一传统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贫困民众尤其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阶级中唤醒并延续西方文化中对未来理想的、公正的社会的渴望。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与群体(主要是血缘宗族,地缘关系不过是其延伸)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对群体有一种自发依赖(或者天然地被束缚着),有比较好的亲缘归属感,容易建立一种伦理文化。这种归属感积极的方面是容易与反对宗教、追求现世理想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亲密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不利于人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完整地从理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采取实用主义的理解态度。对个人来说,个人与群体的自然亲密感可能在个人心中会积淀一种挣脱自然群体束缚的潜在的文化心理倾向(现代化过程无疑在不断加强这种倾向),这种潜在的挣脱心理一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其“灌输”方式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结合起来,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成效的极大障碍。

其次,在西方文化中,从古希腊开始逐步培养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先是古希腊——罗马自由民的平等.然后是宗教原罪面前的平等,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古希腊文化强调自由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其结果是社会伦理规则高于自然伦理关系,这些方面尤其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法制机制的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培育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西方文化中最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探寻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条件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从自然关系和不公正的社会关系中充分解放出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过程要求极大地提高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基础上的更高要求。而在中国文化中,几千年封建生产方式使农民束缚于小块土地上,社会的公共生活从组织到规则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社会的正常发展时期,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比较弱。因此,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切实关心公共事务,建立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由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中的充分发展。社会民主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能够看到经济关系对社会其他关系的决定作用,依此来划分社会阶级,分析社会结构,规定阶级斗争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比较合法的斗争形式为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存在着采取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这种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所采取的方式和内容的重点都有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特点。而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了高度的集权和专制,经济之外的政治关系、宗法关系等因素长期包裹着经济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某种程度加重了这一文化特点。这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一开始就有两点变化: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上有一些重心的变化。例如,对于究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决定论重要,还是作为自觉社会活动的阶级斗争重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最初接受苏联革命和列宁的影响,坚持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正如西方学者评价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所说的:“只有相信自觉政治行为的创造力,他才能看到尽快将中国从落后和社会苦难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李大钊的影响下,也出于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现状,毛泽东也自觉地赞同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甚至将这一关系延续到解放后,超出经济关系来划分阶级和谈论阶级斗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吸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的理解不能不受当时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没有民主的、合法的渠道,只能走武装革命的道路,反过来更激发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斗争重要性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遇的革命特点和文化语境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也许是个例外,先是西方殖民化力量对中国的强大刺激,后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封锁,救亡图存和保卫新的革命果实的需要,激发了全民尤其作为社会脊梁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激情,这为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氛围。迄今为止,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引发的爱国之心仍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本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文本上看,不仅存在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完整准确问题,而且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文本与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关系问题。在各种理论和价值观都在传播的时代,不能客观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倾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不能从其他思想倾向中吸收借鉴有益的东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是一大缺陷。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所以,不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需要整理出版和翻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的作品需要翻译出版,而且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也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对于阐释和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有他们的文本,可以使我们更系统完整地、有时也更容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对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影响,对于我们提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对于我们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树立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很不系统完整,这对于形成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氛围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而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经历先是极端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后过度赞赏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过程。这当然都不是合理的态度。

在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方面,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种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屑一顾的固步自封的态度。这种固步自封态度的形成,可能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和压力这一客观因素有关。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我们并没有持续地追踪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线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合理的比较研究,对其文本进行有序的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较少外部刺激的条件下变得越来越僵化,缺乏理论创新的活力。二是由于没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效争论,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接受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挑战的自我维护能力。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以前和以后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未加批判和引导地涌人思想界和教育界,出现了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度赞赏的倾向。据统计,中国20多年来出版社所出版的哲学文化论著,非马克思主义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几十倍,因而受教育者所阅读和接受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几十倍于阅读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而且,由于学科、教育和研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存在着极大的隔阂,很少有人横跨这两个领域并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评价、分析批判和吸收借鉴,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语境

除了社会大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氛围外,对于教育者来说,还有一个在可控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问题。这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最直接因素,也是首先可以改进的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材所归纳的原理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形象相脱离。一是20世纪30代形成的教材体系沿用至今,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分割为不同的课程,而且每_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材都大同小异,主要是抽出来供考试和记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不辅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考和实践的生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容易变成教条。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中脱节。一种理论只有深深植根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中,才有新鲜的血液不断向顶层理论结论输送,马克思由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才使其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鲜活的理论。而要将从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受教育者引导到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必须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谙熟具体科学到达抽象理论的通道。没有这种修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可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所以,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路径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人们把天地人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尊重大自然,珍惜大自然,努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而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腾飞,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被慢慢打破,诸如雾霾、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这是自然界给予人类敲响的“警钟”。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报告中提出在未来五年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高职大学毕业生人数占到整个高校毕业生的一半,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也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进行深入学习,并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意识,要求学生在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目前,很多高职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认知不深,不能自觉做到爱护环境,尊重大自然,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他们爱护环境,尊重自然。高职院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需要培养高职大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与必要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够提高我国的竞争力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能够承担起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道德发展的新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它能够衡量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衡量一个国家和公民文明的发达程度。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生态恶化体现出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上的欠缺。社会发展既要求经济发展,也要求积极对待生态问题,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做到低碳环保,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人们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我国的竞争力。

(三)生态文明教育适应时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但也消耗了许多的自然资源,由此,人们开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将生态文明放在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今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正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高职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有利于生态文明在社会上的传播,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成果的总和。简言之,生态文明就是要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时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内涵有三个方面,即首先生态文明倡导一种价值观念的转变;第二,生态文明倡导爱自然就是爱自身;第三,生态文明追求环境与发展的统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起因于20世纪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西方学者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环境问题,倡导环境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包括生态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等,还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生态道德观教育、生态危机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生态平衡基础知识教育、自然人道主义教育和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及维护生态环境的献身精神教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德育活动,教导学生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重视自然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的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去。总之,生态文明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曾涉及到的,它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利用资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来进行。

(一)重视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意识的培养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既包括有关科学知识、道德观念等方面,也包括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情感意识。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忽略了情感意识的培养,学生仅仅从理性的层面对生态文明有所认识,但从感性层面而言,学生并未形成足够的危机意识,没有对生态问题产生应有的紧迫感。因此,需要学校注重学生生态情感的培养,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重塑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实践生态文明建设。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学生在校园中接受着各式教育,其中就包括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人们通常都能够意识到显性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会积极推出相应的课程,以便直观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但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必须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改善校园的生态环境,开展各种有关生态文明的课外活动,学校领导与教师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爱护生态环境,同时,学校应该广泛的宣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染缸中受到生态文明的浸染,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三)强调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并将这种生态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忽视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实践活动是无法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实践,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检验理论知识,还能够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应该结合高职学校的实践特色,设置多种实践活动,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实践性结合起来,推动生态知识的普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将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技术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解决生态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四)实现教育主体多样化

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前,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教育,从高等学校毕业后,更多的则为来自社会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现代人才素质的起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塑造现代人才素质的主体工程;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是为前二者的教育提供平台。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不只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和社会。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都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使学生的生态意识根深蒂固。

四、结语

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段论述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今后继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努力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重任,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

[2]王冬.从生态文明看生态文明教育[J].华章,2011.

[3]李芙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10:156-158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9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文本语境;教学语境

中国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问题,由于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但如何切实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进行深入研究。所谓“合理语境”是指具有合理性并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的总和。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

任何理论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解放从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除了德国古典哲学和一系列科学发现提供创立新世界观的前提条件外,工人阶级的日益壮大和其受残酷剥削的地位之间的反差,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时代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阶级进行启蒙教育的现实基础,是工人阶级进行解放斗争的现实需要。聚集在工厂的大批工人的极端贫困,引起具有自由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同情,进而成为寻求解放这些贫困工人的条件的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工人阶级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但他们有责任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悲惨境地的原因,并指出其走出悲惨境地的道路。

在工人阶级改变自己受剥削压迫地位的革命时代,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切身需要。工人阶级有了解自己处境的思想亲和力,他们的受剥削压迫地位容易使他们以一个阶级整体来意识自己。

恩格斯在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时说,他们的“阶级的生活条件本身就给他们一种际的教育贫困教人去祈祷,而更重要得多的是教人去思考和行动。英国工人几乎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但是他们自己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却知道得很清楚。”种阶级整体感正是高昂的政治生活和高度的理论教育所需要的精神氛围。这意味着他们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理论意识远远走在他何的文化和技术教育前面。而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生活的各方面极为了解,能够将理论的深度和鲜活的生活细节充分结合起来。后来,列宁把对工人阶级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称为“灌输”,这实际上只注意到了这种教育的一个方面,即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对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有所忽略。

随着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工人阶级被迫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出现的条件不存在了,解放了的工人比受剥削压迫时期获得更多自由,他们现在更关注的是他们自己作为个人的现实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不是他们的阶级地位。“工人阶级”这一概念不再像革命时代那样所指清楚,鲜活亲切,而变得所指模糊,干扁抽象。这时,工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和理论教育的需要大为降低,革命时代用于教育工人父辈的那些道理已经与解放了的工人有相当的距离。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占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是直接的,而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却是间接的,因为理论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统治的自然需要。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工人阶级个人还能够保持革命时代的阶级意识、精神整体感和理论亲和力,那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过的强大资本主义世界外部压力下的状态,这种外部压力仍使工人阶级个人处于革命激情中,现实的物质生活可以退居次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仍能被他们接受。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直到冷战结束前,社会主义国家受资本主义世界直接压力,使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于这种状况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冷战时代的结束,这是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中的两个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类型,也不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冷战类型,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需要了,而是说在理论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必须进行新的理解和设置。显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没能对这一新的时代语境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个人更多从阶级整体中游离出来,原来维系工人阶级个人为一个整体的直接被意识到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由市场和法律来规范的不被直接意识到的因素。个人的文化和技术教育,以及直接的生存竞争和幸福,远远超过了阶级意识、政治意识和理论意识。社会成员“主要面对一个首先是按利益原则为评价标准的社会,面对一个完全由量化的契约关系重组起来的社会”。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使中国的这种转型不断得到强化,资本主义的威胁从直接压力变成优势地位的逐步渗透。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能对这种渗透起防护作用,使受教育者有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政治理论意识,又要能鼓舞面对生活的个人,使他们更能独立地面对现实。

防止资本主义渗透的关键是培养中国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立公民,主要在于养成能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中生存的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这两个任务,从根本上说都依赖于营造的社会环境,而不是直接教育,也就是说,依赖于不知不觉形成的教育环境,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宣传。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做一个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公民,必须从现实文化气氛中加强,必须变成从小就从其中感染的生活方式。由于教育语境的转换,我们对“政治教育”概念、“政治”概念、“理论”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教育成效的检验,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养成的政治认同感,往往在重大的政治情境中才能被焕发和显现出来,而在平常情境中显现出来的则是独立公民的合法行为。因此,我们要营造导致政治认同感的各种环境,并使其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初不仅产生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比较尖锐的西欧,而且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如何与中国文化合理对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切实建立在中国厚重的文化土壤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严肃问题。

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对政治和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西方文明中工商业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导致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相对比较发达,政治集权化受到一定的约束。与此相反,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农业始终在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导致血缘宗族关系和自然地域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工商业及其组织没有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和中国文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上的这些不同关系导致文化上的不同特质,这些文化的不同特质对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在非常时期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在社会正常发展时期就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首先,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分离比较彻底,个人有比较强烈的归属群体的自觉追求,这一倾向发端于希腊文化,在基督教文化中发展到极端,由此有利于培育个人的自我意识,并发展了较高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尤其在宗教影响下)比较强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是西方几千年追求理想社会传统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新时代条件下的继续。西方文化的这一传统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贫困民众尤其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阶级中唤醒并延续西方文化中对未来理想的、公正的社会的渴望。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与群体(主要是血缘宗族,地缘关系不过是其延伸)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对群体有一种自发依赖(或者天然地被束缚着),有比较好的亲缘归属感,容易建立一种伦理文化。这种归属感积极的方面是容易与反对宗教、追求现世理想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亲密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不利于人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完整地从理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采取实用主义的理解态度。对个人来说,个人与群体的自然亲密感可能在个人心中会积淀一种挣脱自然群体束缚的潜在的文化心理倾向(现代化过程无疑在不断加强这种倾向),这种潜在的挣脱心理一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其“灌输”方式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结合起来,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成效的极大障碍。

其次,在西方文化中,从古希腊开始逐步培养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先是古希腊——罗马自由民的平等.然后是宗教原罪面前的平等,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古希腊文化强调自由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其结果是社会伦理规则高于自然伦理关系,这些方面尤其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法制机制的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培育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西方文化中最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探寻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条件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从自然关系和不公正的社会关系中充分解放出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过程要求极大地提高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基础上的更高要求。而在中国文化中,几千年封建生产方式使农民束缚于小块土地上,社会的公共生活从组织到规则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社会的正常发展时期,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比较弱。因此,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切实关心公共事务,建立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由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中的充分发展。社会民主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能够看到经济关系对社会其他关系的决定作用,依此来划分社会阶级,分析社会结构,规定阶级斗争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比较合法的斗争形式为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存在着采取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这种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所采取的方式和内容的重点都有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特点。而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了高度的集权和专制,经济之外的政治关系、宗法关系等因素长期包裹着经济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某种程度加重了这一文化特点。这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一开始就有两点变化: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上有一些重心的变化。例如,对于究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决定论重要,还是作为自觉社会活动的阶级斗争重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最初接受苏联革命和列宁的影响,坚持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正如西方学者评价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所说的:“只有相信自觉政治行为的创造力,他才能看到尽快将中国从落后和社会苦难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李大钊的影响下,也出于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现状,毛泽东也自觉地赞同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甚至将这一关系延续到解放后,超出经济关系来划分阶级和谈论阶级斗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吸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的理解不能不受当时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没有民主的、合法的渠道,只能走武装革命的道路,反过来更激发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斗争重要性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遇的革命特点和文化语境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转贴于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也许是个例外,先是西方殖民化力量对中国的强大刺激,后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封锁,救亡图存和保卫新的革命果实的需要,激发了全民尤其作为社会脊梁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激情,这为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氛围。迄今为止,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引发的爱国之心仍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本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文本上看,不仅存在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完整准确问题,而且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文本与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关系问题。在各种理论和价值观都在传播的时代,不能客观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倾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不能从其他思想倾向中吸收借鉴有益的东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是一大缺陷。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所以,不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需要整理出版和翻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的作品需要翻译出版,而且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也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对于阐释和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有他们的文本,可以使我们更系统完整地、有时也更容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对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影响,对于我们提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对于我们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树立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很不系统完整,这对于形成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氛围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而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经历先是极端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后过度赞赏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过程。这当然都不是合理的态度。

在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方面,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种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屑一顾的固步自封的态度。这种固步自封态度的形成,可能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和压力这一客观因素有关。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我们并没有持续地追踪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线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合理的比较研究,对其文本进行有序的整理。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较少外部刺激的条件下变得越来越僵化,缺乏理论创新的活力。二是由于没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效争论,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接受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挑战的自我维护能力。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以前和以后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未加批判和引导地涌人思想界和教育界,出现了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度赞赏的倾向。据统计,中国20多年来出版社所出版的哲学文化论著,非马克思主义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几十倍,因而受教育者所阅读和接受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几十倍于阅读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而且,由于学科、教育和研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存在着极大的隔阂,很少有人横跨这两个领域并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评价、分析批判和吸收借鉴,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语境

除了社会大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氛围外,对于教育者来说,还有一个在可控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问题。这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最直接因素,也是首先可以改进的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材所归纳的原理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形象相脱离。一是20世纪30代形成的教材体系沿用至今,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分割为不同的课程,而且每_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材都大同小异,主要是抽出来供考试和记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不辅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考和实践的生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容易变成教条。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中脱节。一种理论只有深深植根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中,才有新鲜的血液不断向顶层理论结论输送,马克思由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才使其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鲜活的理论。而要将从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受教育者引导到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必须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谙熟具体科学到达抽象理论的通道。没有这种修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可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所以,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路径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

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篇10

一协同的重要意义

越是高深的理论,越要通俗化,越是真理性的东西,越要朴实无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塑魂育人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内含丰富的育人素材和“营养”元素。依托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式。将上述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协同发挥合力育人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和认同,入心入脑,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第1版)这不仅提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而且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绝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这种宣传教育多体现为理论的阐释和解读,多使用校园媒体宣传、课堂讲授等显性方式进行,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渗透和融入不够,与文化元素的结合不够。一种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只有真正被人们所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同,进而内化为信念,转化为行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必须紧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通过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多种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认同,真正为大学生所践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和认同,入心入脑,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必然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充足的投入和保障,推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但是,文化素质教育要提档升级,要打造品牌,提升质量,必须在内涵价值上予以丰富,必须有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指导,这种指导又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而必须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贯穿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引领,在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文化素质教育既有文化品味,也有思想元素;既有丰富内涵,也有主导价值引领,真正成为塑魂育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功能协同,无疑是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提升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形成教育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在大多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往往分属不同部门在抓,工作分工上也有侧重,这当然有利于明确目标任务,但是,也往往容易造成力量的分散,难以形成育人合力,难以有效发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难以真正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提高育人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协同起来,实现思想价值引领、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感染的一体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协同起来,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提高育人实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选择。

二协同的目标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版,第8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而且本身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需要与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在内的高校文化传承发展功能相协调,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共同发挥塑魂育人的作用。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协同起来,达到塑魂育人的应有效果,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的成长目标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否合格和可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是否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一个全体人民都需要树立的共同理想,更是大学生需要高度认同和追随的理想,而这种认同和追随不能仅靠理论的灌输,还必须通过包括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等隐性的方式进行渗透,通过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通过深刻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然性,通过引导大学生将自我理想、社会理想有机统一,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认同,促使他们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勇担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坚持和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表现于外的给人以印象性的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此角色相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等。对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应该至少包含以下要素: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当代大学生要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基础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事实上,健全人格并非天然形成,而需要有效的教育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的知识教育不合格将成为“次品”,而人格教育不合格将成为“废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指导和重要内容,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协同发挥作用,将有助于全面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是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乃至事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文明道德素质的指导和重要内容。在高校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是承载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大学生文明道德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其文明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协同,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协同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