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十篇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十篇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14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1

追踪中国神经外科发展史,赵以成教授从蒙特利尔科学研究所回国后于1952年在天津总医院组建脑系科,1955年兼任同仁医院院长及神经外科主任,1959年神经外科由同仁医院迁往宣武医院,同年组建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1966年由他的弟子王忠诚继任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1982年王忠诚教授将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迁往天坛医院[1]。

现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暨天坛神经外科中心拥有350张床位,10个病区,为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其中,小儿神经外科36张、脊柱36张、血管病36张、颅底和脑干72张、综合36张、外伤36张、功能36张、半球肿瘤36张、神经介入25张床位。脊索瘤每年手术30~48例,约占国内手术患者90%以上,脑干实质病变已手术500多例,病死率<1%,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王忠诚院士是世界上切除最大动脉瘤的神经外科专家,1995年他成功切除一自脑干至胸髓2.5cm×22cm大小室管膜瘤,他是第一个完成动脉瘤夹闭大于1000例的专家,也是第一个完成10000例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专家。2003年王忠诚院士在第12届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荣获“最佳荣誉奖”[3]。

20世纪70年代介入神经放射技术诞生了,它集神经影像学、神经外科手术学、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神经病学为一体,使得功能区巨大的或手术达不到的脑、脊髓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巨大动脉瘤等均得到有效治疗,使需手术治疗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免除开刀之苦,使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手术通过术前栓塞而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介入神经放射治疗给神经外科带来新的发展。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开展126张床位,3个病区,颅内肿瘤30张床,功能神经外科36张床,血管病30张,神经介入中心30张床位,以颅内外及髓内外血管内治疗著名,在脊髓血管畸形、动静脉瘘、髓周瘘的手术及介入治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86~2001年共完成脊髓内血管畸形13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86例,髓周瘘53例,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22例,椎体血管瘤22例,椎旁动静脉畸形24例[4],目前总例数已超过800例,脊髓血管病每年治疗100多例,占国内手术治疗率的90%以上。每年培养神经介入医师30多名,为国内外最大的培养基地。11月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与时俱进,和德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成立,所长为世界神经外科学会名誉主席Sarmi教授。Sarmi教授从医40年共完成听神经瘤3000例,China-ini作为国家平台,发挥国际水平,起到辐射全国的作用。2004年11月下旬Sarmi教授现场作了精采的手术演示,采用国内少有的半坐位,术中利用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监测面神经,直接听神动作电位和听性脑干电位监测听神经瘤术和桥小脑角术式。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均没有面瘫,听力均得到了保留。

2国外神经外科发展状况

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分11个研究小组:神经再生、神经分子生物、神经科学、癫痫、脑成像、神经生理、神经免疫、神经肌肉研究、神经肿瘤、神经基因、神经外科。蒙特利尔科学研究所是最早进行Ct扫描的中心之一,第一个在帕金森病的手术中用计算机记录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丘脑活动,是第一个在加拿大制造了pet设备,它的pet是北美第一个装备了小型回旋加速器的设备,“神经学的本质在于理解人类自己”源于该所penfield教授的话。蒙特利尔科学研究所120张床位,应用三维监测的脑成像形式,脑瘤组织学分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整个成像领域已成为临床医学家和科学家协同工作的缩影,为癫痫外科的一个世界中心[5]。

神经外科“世纪泰斗”―m.GaziYasarjil对神经外科最大贡献是发起了显微神经外科的革命[6],很少有人知道Yasarjil的设计才能,他几乎是自己动手设计了一套装备齐全的手术器械,包括:可移动的显微镜、自动调节的牵引器、显微器械、动脉瘤夹和填充物,使动脉瘤的夹闭发生了改革性的变化。显微镜在一个电池开关控制下能随着Yasarjil的头一起运动,就像一只蝴蝶在大脑上飞舞,甚为美妙。在德国他完成了他对神经外科所做出的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三个贡献中的第二个,将立体定向学科应用于神经外科,大大提高了双侧丘脑切开治疗帕金森病以及震颤和痉挛,他发现了借助于血管造影所提供信息的外科模式。Yasarjil对蛛网膜下腔手术深入地思考和细致地手术,他不停地交换着双极电凝和牵开工具,绝大多数手术可以在不伤及软脑膜和蛛网膜的情况下处理,打开大脑的裂沟就像翻开一页书的迅速,而手术野非常的干净,他对神经外科的热爱和丰富的经验改变了成千上万原先不能手术患者的命运,他对神经外科的贡献把神经外科从上半个世纪带到这个世纪[7]。

3存在差距

总之,国内神经外科面临严峻考验,床位周转率太低,科研成果太少,以国内最好的神经外科中心―

―天坛神经外科为例,床位350张,年手术例数5000多台,但不及北美神经外科100张床位手术量,国内流行病学影像学及预防医学发展滞后,尤其在边远山区更为落后,肿瘤生长很大才来手术,故手术效果较差,术中不重视电生理监测,神经外科标志性手术听神经瘤的保留听力太低,大宗病例统计面神经功能保存率及听力的保留率分别为:80%、30%[2]。德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Sarmi教授一组病例面听神经统计报道分别为:1985~1997年面神经功能保存率及听力的保留率分别为:95%、46%;1997~2002年面神经功能保存率及听力的保留率分别为:96%、67%;2002年至今面神经功能保存率及听力的保留率分别为:98%、75%。颈动脉内膜剥脱及脊柱手术应归神经外科范畴,国外占神经外科60%以上,神经外科最大的优点是在显微镜下手术,操作精细,现在国际脊柱病的治疗,采取不破坏脊柱旁肌肉的附着、血运和神经结构的微创技术:Sextant,而国内脊柱病的手术多数由骨科医师做,国内颈动脉内膜剥脱301医院周定标教授开展较好,其他医院开展数量较少,有些由血管外科医师做,不能更好地发挥神经外科的优势,因此,神经外科的领域比较狭小,这些都是有待的领域。

4展望未来

勿庸笔者讳言,我国神经外科实验研究工作较为薄弱,近20年各地做了不少工作,但创新或首创较少。众所周知,实验研究是临床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大力加强,否则只能跟着人家后面走。现在国内几个中心已经从分子水平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治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基因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成为可能[8],相信我国学者将会赶上国际水准并做出成绩,将会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9.

2赵雅度.五十年来我国神经外科的进展.中华外科杂志,1999,9:37-39.

3李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4).癌症,2003,5.

4凌锋,张鸿祺,李萌.脊柱脊髓血管畸形的分类与治疗.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2002,8:24-25.

5付辉.蒙特利尔科学研究所・天坛神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6王忠诚.世界神经外科发展简史(4).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4(4):4-9.

7叶迅.神经外科“世纪泰斗”――Yasarjil・天坛神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2

1病历资料

例一,40岁女性。3月24日月经来潮,月经前二天自觉乏力,无发热及咳嗽。月经第二天自觉右肩背部发痒,当时未与特殊处理,第三天上述部位瘙痒明显,局部皮肤无红肿,自行服用扑尔敏、外涂皮炎平不见好转,第四天见右侧肩胛岗区及锁骨上、下区分别出现片状红斑,约0.5×1.0cm2大小,压之褪色,仍给予上述抗过敏治疗不见好转,第五天片状红斑中央区出现少许粟粒状丘疹,考虑带状疱疹,给予苷泰250mgivgttq8h,口服维生素B1、B2,Vc,于第7天部分片状红斑中央区出现粟粒状至绿豆大的水泡,局部瘙痒明显减轻,继续用药10天后水疱基本消失,局部皮损残留轻度色素沉着。

例二,29岁男性。发病前曾连续加班工作,无意中感觉右肩背部瘙痒不适,未与重视。第二天上述部位瘙痒加重,局部皮肤无红肿,考虑为局部皮肤过敏,给予抗过敏处理。第三天见环右肩关节区及右侧肩胛岗区、锁骨下区分别出现数个约0.5×0.5cm2大小片状红斑,压之褪色。第四天于片状红斑中央区出现少许粟粒状水疱疹,考虑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口服维生素治疗,7天后局部瘙痒明显减轻,继续用药一周天后水疱基本消失,局部皮损残留少许色素沉着。

2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e)引起的沿周缘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带状疱疹往往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隐性感染VZe,病毒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而成为带病毒者,当以后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干扰时,神经节内的病毒激活,诱发带状疱疹发病[1]。本报道2例患者在发病前均有免疫功能下降的诱因,符合带状疱疹发病过程。带状疱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尤其是典型皮疹和局部神经痛等症状,有报道统计神经痛的发生率在92%以上[2]。但我们遇到的这两例患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始终未出现神经痛,特别是在发病早期表现为不超过身体中线的、沿颈神经分布区的局部皮肤瘙痒,在早期均被误诊为局部皮肤过敏性疾病,直到出现典型皮疹时才得以确诊。早期带状疱疹的识别和及时处理是减轻本病症状、缩短病程和提高疗效的关键,因此临床医师要注意带状疱疹的早期不典型症状。空军总医院皮肤科杨雪琴大夫总结近年来早期带状疱疹病例的误诊情况,认为其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无皮疹期局部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早期皮疹不典型所致,因此在临床上可误诊为心内科、消化科、神经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五官科疾病等[2]。而本报道中两例患者在无皮疹期及出疹期均未出现局部神经痛,提醒临床医师在接诊时应加以重视和鉴别。报道中两例患者发病部位非常相似,均属于右侧颈4神经节段受损而表现特殊,二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积累病例观察。

参考文献: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3

作者:吴绘韩晨光王佐妤作者单位:300162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外科 300000天津武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神经内外科病区管理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外科病区管理模式。方法调整优化病房布局科主任、护士长,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结果通过研究神经内外科病区管理模式转变前后工作成效的变化,分析病区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结论各临床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病区管理模式,以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exploratorystudyingofwardmanagementpatternondepartmentofneurologicinternalmedicineandneurosurgerywuhui,hanchenguang,wangzuoyu

departmentofneurologicmedicineandneurosurgerry,affiliatedhospitalof

armedpolicemedicalcollgeg,tianjin300162.

【abstract】bystudyingthechangeabouteffectontransformingthewardmanagementpatternaboutdepartmentofneurologicinternalmedicineandneurosurgery,theimportanceofwardmanagementformedicalqualitymanagementisanalyzedandpointeddeeplyandthoroughly.inordertoraisethemedicalqualitymanagementlevelinclinicalprac-tice,theclinicaldepartmentshouldprobeintoarationalwardmanagementpatternaccordingtoits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andactualconditions.

【keywords】departmentofneurologicinternalmedicineandneurosurgerywardmanagementpattern

临床科室的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环节之一,而临床科室的病区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神经内外科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其危重症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护理要求专业性强是其特点[1~3]。我院神经内外科在病区管理方面敢于创新、勇于开拓,迅速由过去的传统管理模式向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转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病区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调整、优化病房布局

神经内外科病房在1年前曾是医院的一个普通病区,床位设置40张,主要包括普通病房(含急救室)和特需病房。收治患者主要是病情相对稳定的脑血管疾病(以脑梗塞、脑出血为主)及少数颅脑创伤患者,病种相对单一,科室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天津地区的影响力不大。为扭转当时的不利局面,从2004年4月开始,科主任对神经内外科病房布局进行调整,建立了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专业化重症监护病房(即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使危重症患者的住院数量和抢救质量有了显著性提高,形成了重症监护病房、特需病房、普通病房三位一体的初期病区布局新模式。针对住院患者特别是颅脑创伤患者日益增多的现状,结合神经病学科的专业特点,从2004年8月开始,科主任对神经内外科病房布局进行了优化,在原病房布局的基础上增设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亚低温治疗中心(mhtc)以及康复病房,从而形成了亚低温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特需病房、普通病房和康复病房五位一体的病区布局新模式,床位扩展至80张。

2科主任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放在科室管理的首位

努力达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技术建设目标,完成医院赋予科室的各项任务,为医院“两个效益”的提高尽最大可能贡献力量是科室管理的制高点。基于此,神经内外科主任针对临床科室工作具有科学性、实践性、规范性、协作性、个体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室管理方案,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放在科室管理的首位。

2.1不断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是临床科室建设永恒的主题。神经内外科主任始终将医疗质量作为衡量科室水平的首要标准,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科室的中心任务常抓不懈。科室制定了各项工作的质量标准与诊疗常规,作为做好临床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医疗服务的准则,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每月上旬召开科室质量分析会时,科主任将医疗质量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讲评,不断强化全科人员医疗工作的“中心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针对颅脑创伤患者相对较多、病情相对较重的专业特点,科主任进行经常性的质量教育,教育全体科室人员以质量为本,视质量为科室的生命。

2.2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尽快形成技术特色特色是学科的立足之本。一个学科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是否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一个学科若要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必须拥有自己的杀手锏。这既代表科室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医疗质量。没有优势特色技术,医疗质量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鉴于此,神经内外科根据学科带头人的业务专长形成三大技术特色,一是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创伤,二是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三是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性检查与治疗。实践证明,三个亚专业的划分与发展,在明确科室学科建设方向的同时,使医疗服务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三大技术特色树立了科室的社会地位。

2.3狠抓规章制度建设科主任根据医院的总体要求,在全面落实共同制度的前提下,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分解、细化。同时,针对神经内外科的工作特点、人员情况和薄弱环节,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和要求,形成了一整套目标明确、要求明确、责任明确、奖罚明确、操作性强的科室规章制度体系。运行两个月后,各项常规工作步入程序化,日常管理走向制度化,技术操作趋于规范化,建立其对本科室的全部工作、全部环节、全体人员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为主的综合考核和控制之管理模式。

2.4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科主任将衡量科室工作的标尺定位在患者满意不满意、方便不方便、就医环境好不好、医疗质量高不高四个方面。为满足病人合理的要求和利益,神经内外科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个医务人员的具体工作中,以保护患者的利益,相应地科室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得以提高,从而吸引了大批患者就诊。

2.5“医疗”为中心,医教研协调发展科室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神经内外科一方面重点抓好基础医疗质量和特色技术,一方面妥善处理基础与临床、医疗与科研的关系。科研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临床、依靠临床,充分发挥神经内外科临床工作的优势,以临床一线为基地,围绕临床搞科研。同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不同层次医师的科研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

3护士长狠抓护理质量管理

病房管理体现了医院质量管理水平,体现了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病房管理是医院管理水平的浓缩,是护士长管理能力高低的表现。神经内外科护士长用现代护理质量标准要求科室护理队伍,重点加强全过程护理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质量控制、病情观察质量控制、经济效益质量控制等四个方面。同时,护士长做好日常病房秩序和病房卫生的管理,从而为患者营造了一个整洁、温馨、安全、有序的病房环境,并为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条件。针对神经内外科危重症患者较多的专业特点,护士长重点抓好nicu和mhtc的护理质量管理,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杜绝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4病区管理工作成效评价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新的病区管理模式下,神经内外科的住院患者数量持续攀升,病种范围逐渐扩大,科室人才梯队建设步入正轨,医疗状况明显改观。由于2004年9~12月神经内外科的危重症患者例数平均每日维持在15~20人左右,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相应上升。受危重症患者增多因素影响,床位周转次数较先前有所降低,但随着科室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科室医疗服务质量的稳步提高,科室的住院收容与医疗收入大幅度增加。

表1不同时期医疗状况对比(略)

5分析

神经内外科病区管理模式转变后的工作成效充分说明,科主任和护士长的科室管理(特别是病区管理)模式选择是科室质量管理的基石与后盾。各临床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室管理思路并付诸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科室人才梯队,其医疗、护理质量方可在良性循环中呈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negrim,martignonia,baccheschij,etal.managementofstrokeinawardofinternalmedicine.limitsandprospects.recentiprogmed,2004,95(3):137-143.

2ziaiwc,varelaspn,zegersl,etal.neurologicintensivecarere-sourceuseafterbraintumorsurgery:ananalysisofindicationsandal-ternativestrategies.critcaremed,2003,31(12):2782-2787.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4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病率;甘肃省;现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R749.01,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3-0183-08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3.004

甘肃省位于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天水市是甘肃第二人口经济大市,地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汇处,属沟壑网梁地带,平均海拔1100米。全市辖2区(秦州区和麦积区)5县(清水、秦安、甘谷、武山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共有71个居委会、3041个村、797017户,面积14319km2,人口345.64万人(2004年)。经济以农业为主,以工业和劳务输出为辅,2004年劳务输出约51万人左右。城市人均年收入5820元,农村1330元[1]。到目前为止,甘肃省尚无全省或地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天水市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为天水及甘肃省政府制订精神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样本量计算

在全市范围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本次调查样本量是按照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其患病率较低)来计算:根据文献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约为0.9%[2-5],即患病率p=0.009,q=1-p=0.991。设定误差范围δ=0.002,第一类错误α=0.05(即ua=1.96),计算样本量:n=(ua2×q×p)/δ2=(1.962×0.991×0.009)/0.0022=8565(人)。考虑到城乡、男女等亚人群分析,将样本量增加到10000人;为保证实际完成足够的样本量,又将样本量扩大20%,最后确定样本量12000人。

1.2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研究对象均≥18岁。由于张川回族自治县方言重,语言交流困难,将其排除,剩余的2区4县列入抽样框架。2004年张川县除外全市人口3145300人,≥18岁者占74.1%;文盲26%,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52%;城市(秦州区与麦积区的城区人口)558385人(≥18岁者占73.5%),农村2586915人(≥18岁者占74.2%)[1]。两区既有城市人口又有农村人口,城市人口为城市样本,农村人口为农村样本,所以有2个城市框架和6个农村框架。因天水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为1∶6,并且城市居民的拒绝率明显高于农村,因此样本量分配如下:城市2000人,农村10000人。然后根据各框架人口数占全市总人口数的构成比,确定各框架的样本量。

将各框架所属街道和乡镇按人口数从大到小排列,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每个框架内的街道或乡镇。每个城区框架从所辖街道中随机抽取2~3个街道,每个街道从所辖居委会中随机抽取2~3个居委会。6个农村框架按所辖乡镇数各自抽取3~4个乡镇,根据乡镇所辖人口数确定乡镇样本量。根据抽样乡镇所辖各村的人口数,将全部村由大到小对排列,从每个乡镇抽取2~5个行政村;全市共抽取了5个街道的12个居委会,20个乡镇的55个行政村。每个抽样居委会或村,根据户数抽取100~200户。

将抽样户居住成员(近半年有一半或以上的时间在此居住,无论是否有当地户口)记录在家庭一般情况登记表上,用随机数字表抽取一名≥18岁的成员为调查对象。

计划样本量12000人,占抽样框架全部67个村及居委会≥18岁人口数的14.22%(12000/84395);农村占相应农村人口的15.42%(10000/64862),城市占10.24%(2000/19533)。

1.3对象

本调查实际抽取11359人,其中抽取户无人居住313人,拒绝643人,累计上门3次均不在145人,因身体原因不能接受调查7人,因精神问题不能接受调查2人(通过调查家人完成SCiD),最终完成筛查10249人。其中,男5519人,女4730人;年龄18~98岁,平均(45±13)岁;受正规教育年限0~18年,平均(5±4)年。人口学资料齐全者10243人;婚姻状态:未婚522人,已婚9121人,丧偶465人,分居或离婚82人,再婚52人,同居1人;居住方式:与亲属同住9636人,独居503人,集体宿舍102人,其他2人;职业:农民8181人,工人或服务人员586人,专业技术或行政管理人员543人,离退休或病退472人,个体户或临时工142人,无业或失业167人,学生或家庭妇女152人;医疗费用来源:自费9101人,医保955人,公费100人,合作医疗73人,商业保险14人。

1.4工具

采用两阶段调查方案。第一阶段筛选工具包括一般健康问卷(GHQ-12)[6-7]、8项心理健康问题[8](危险因素)、人口学特征、认知障碍筛查和简易智能状况检查(mmSe)[9]等。筛查需要25~45min。第二阶段调查诊断工具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10]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SCiD-i/p)[11]。SCiD-i/p调查时间一般35~45min,精神障碍患者60~100min。对于有精神障碍者,收集其既往求医经历,并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DSm-iV轴V)评估其功能受影响程度,将GaF得分≤60分者划分为精神障碍“中等到严重功能损害”。

1.5研究程序

预试验和高中危人群划分:2004年8月-11月用筛查阶段调查表对2000人进行了预试验。根据预试验结果,将GHQ总分≥4分或8项心理健康筛查问题任一项的答案为“是”者划为高危人群,GHQ总分1~3分为中危人群,0分为低危人群。

正式调查:2005年4月20日至11月30日正式入户调查。在护士完成筛查后的1~3天内,再由精神科医生(工作≥5年)进行SCiD检查。此调查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被试的知情同意书。为保证调查质量,在完成初测后7~10天内安排一定比例的盲法重测。共有461人完成2次SCiD评定,2次评定Kappa=0.90;对2次结果不一致案例,则全组医生讨论确定最后诊断。

1.6统计方法

用SpSS1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患病率时,仅考虑最近一个月的主要诊断。首先根据高、中、低危人群中患病人数所占比例粗率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调整,使结果推广至天水市230万≥18岁的人口。方法学具体内容见相关研究[8,12]。

2结果

2.1精神障碍的患病率

根据GHQ总分,10249人中高危1831人、中危1619人和低危6799人,相应完成SCiD检查者分别为1737人、257人、744人。共查出33种精神障碍。2005年天水市≥18岁人群中精神障碍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17.90%(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终生患病率为21.35%(95%Ci:19.01%~23.89%)。精神障碍(除未特定精神障碍外)总的现患率为13.41%,终生患病率为16.93%(95%Ci:14.91%~19.16%)。在各组精神障碍中,最常见的依次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和精神病。单病种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酒精使用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未特定焦虑障碍、未特定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心境恶劣障碍(表1)。

2.2患病率性别分布比较

女性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男性物质使用障碍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具体到各病种,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未特定抑郁障碍、惊恐障碍、无惊恐障碍史的广场恐怖症、特殊恐怖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化障碍和疼痛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而男性酒精使用障碍、精神分裂样障碍和源于躯体状况的精神病明显高(表2)。

2.3患病率城乡分布比较

农村心境恶劣障碍和特殊恐怖症的患病率较高,城市未特定抑郁障碍、不伴惊恐障碍的广场恐怖症和酒精使用障碍明显高(表3)。

2.4就诊情况和功能损害程度

1129人符合DSm-iV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其中1125人(99.65%)有就诊和GaF方面的资料。经调整后,仅8.58%精神障碍者曾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5.29%曾在精神科就诊,3.91%曾在精神科住院治疗。在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37.10%精神障碍对其功能影响程度为中等到严重,其中18.26%曾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11.95%曾在精神科就诊,8.89%曾在精神科住院治疗。

3讨论

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及一些具体病种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存在差异[2-5,13-18]。本调查采用DSm-iV诊断标准及SCiD-i/p半定式检查,获得甘肃省天水市≥18岁人口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病率为17.90%(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未特定精神障碍除外,总的现患率为13.41%。2001年浙江省采用的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与本调查相似,调查对象为≥15岁人口,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病率为17.27%(不包含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5];河北省2004年至2005年开展的流调所用方案及工具与本研究相同,得出该省≥18岁人口精神障碍的现患病率为16.24%(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18]。天水、浙江和河北的调查结果与国外的一些报告结果接近[2,13],但明显低于某些研究结果[14-15],明显高于国内1982年、1993年部分地区及山东和江西的调查结果[3-4,16-17]。这可能与调查方法、工具、调查员构成、诊断标准、调查人群构成不同有关。

本文中重性抑郁障碍的现患率为2.73%,与有关报道[5,18]基本一致。精神分裂症的现患率为1.39%,较国内相关报道[3-5,16-18]高,需进一步探讨其原因。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亦较高(3.16%),略高于浙江(2.92%)[5],明显高于河北(1.99%)[18];这可能与西北寒冷地区的饮酒习俗有关。痴呆的患病率(0.06%)明显低于河北(1.68%)[18]、江西(阿尔茨海默氏病≥15岁0.08%)[17],与1993年七地区的数据接近(阿尔茨海默氏病≥15岁0.04%)[4]。

尽管女性和男性总的精神障碍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比男性高4.23%,仍有实际意义;且不同性别具体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不同。这与有关报道相似[5,18]。另外,尽管城市总的患病率(20.59%)高于农村(17.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区酒精使用障碍明显高于农村,此结果与浙江、河北的结果[5,18]相反,可能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特别是饮酒习惯)有关。

此次流调样本的代表性好,基本能反映甘肃天水市成年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情况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调查时间在4月-11月,外出务工人员尚未返家,调查对象有一定的偏倚,但在分析时已对人口构成和性别进行了相应调整,估计这种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滞留在家的青壮年患病的几率高于外出务工青壮年的话,那么此调查结果中有关青壮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可能会偏高。(2)人们对精神障碍的认识不足,加之周围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可能会使被试回答问题时有所掩饰,使调查结果有可能低于实际的患病率。(3)根据调查要求,对部分被试在首次完成GHQ或SCiD后7~10天内进行重测,由于部分被试外出或拒绝,从而影响完成重测的数目。(4)城市居民样本量小,调查难以得出罕见精神障碍在城市人群中的确切患病率。

致谢:该课题为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费立鹏教授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张学教授负责的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的“提高中国精神卫生研究质量并赞助开展多个高质量小型研究项目”,并获得天水市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天水市统计局.2004年天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32-33.

[2]RegierDa,BoydJH,BurkeJDJr,etal.one-monthprevalenceofmentaldisordersintheUnitedStates.BasedonfiveepidemiologicCatchmentareasites[J].archGenpsychiatry,1988,45(11):977-986.

[3]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协作组.国内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的方法学及资料分析[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2):65-67.

[4]张维熙,沈渔,李淑然,等.中国七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69-71.

[5]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等.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29-236.

[6]GoldbergDp,GaterR,Sartoriusn,etal.thevalidityoftwoversionsoftheGHQinthewHostudyofmentalillnessingeneralhealthcare[J].psycholmed,1997,27(1):191-197.

[7]一般健康问卷.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oL].[2009-09-01].http:∥省略.cn/pro/SuicideResearchindex.aspx.

[8]李献云,王志青,费立鹏.社区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方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91-194.

[9]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

[10]FirstmB,SpitzerRL,Gibbonm,etal.StructuredclinicalinterviewforDSm-iV-tRaxisidisorders-patientedition(SCiD-i/p)(Version2.0)[m].newYork:BiometricsResearchDepartment,newYorkStatepsychiatricinstitute,1998.

[11]李涛,周茹英,胡峻梅,等,译.DSm-iV-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m].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2004.

[12]phillipsmR,ZhangJX,ShiQC,etal.prevalence,treatment,andassociateddisabilityofmentaldisordersinfourprovincesinChinaduring2001-05:andepidemiologicalsurvey[J].Lancet,2009,373(9680):2041-2053.

[13]narrowwe,RaeDS,RobinsLn,etal.RevisedprevalenceestimatesofmentaldisordersintheUnitedStates:usingaclinicalsignificancecriteriontoreconcile2surveys'estimates[J].archGenpsychiatry,2002,59(2):115-123.

[14]Fichtermm,narrowwe,Ropermt,etal.prevalenceofmentalillnessinGermanyandtheUnitedparisonoftheUpperBavarianStudyandtheepidemiologicCatchmentareaprogram[J].JnervmentDis,1996,184(10):598-606.

[15]RegierDa,narrowwe,RaeDS,etal.thedefactoUSmentalandaddictivedisordersservicesystem.epidemiologiccatchmentareaprospective1-yearprevalenceratesofdisordersandservices[J].archGenpsychiatry,1993,50(2):85-94.

[16]翁正,张敬悬,马登岱,等.山东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与1994年)[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4):222-224.

[17]陈,胡斌,陈宪生,等.2002年江西省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3):172-175.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5

关键词:精神病区护理安全,问题,对策。

精神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①护士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对改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开展医疗护理工作,保证病区秩序,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意义。在精神科病区中,由于病人在疾病的影响下,往往失去自我防护能力,不会正确辨认各种因素,也不会正确反映躯体的不适,在各种精神症状支配下,容易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意外情况,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做好科室病区护理安全,保证病人安全,身心健康,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促进病人恢复社会功能,有重要意义。病人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②针对护士平时自己工作中发生或发现的问题以及发生的差错、缺陷及其他方面获得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1、精神病区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的因素。(1)部分人员法律意识淡簿。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缺乏整体护理理念,工作中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给病人带来不安全的隐患。(2)沟通能力差,缺乏良好的交流技巧。无暇顾及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和心理,导致病人家属不满意或投诉。(3)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年轻护士多,护理经验比较缺乏,专科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对有些复杂,重型精神病缺少认知与护理经验。(4)有些重型精神障碍患者合并躯体疾病,护理难度大。(5)护理记录问题。工作中常出现记录不及时、漏记、错记、刮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由于医护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容易导致举证失利甚至败诉。(6)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缺乏责任心,未能按时主动巡视病房,护理工作不能安全检查及时到位。(7)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专科护理不到位。

1.2患者因素。由于大部分患者是精神病患者,在认知、情感、行为都明显异常,容易发生以下意外。外出走失、自杀、自伤、他伤、毁物、药物过量等。(2)现今社会多数病人家属维权意识特别强,对护理要求比较挑剔,容易产生护患矛盾。

1.3其他方面因素。(1)支持系统不到位,地面潮湿,地面滑,设备差,突然停电、停水、标本丢失、标本送检不及时。(2)病房管理不到位,用电火存在安全隐患,护士管理力度不够。(3)家属不配合等。

2、对策

2.1护士管理

2.1.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认真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病例书写规范》等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和精神科护理常规。开展普法教育,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

2.1.2加强理论学习,对护理人员要进行反复培训,经常组织学习各项护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组织相应考试,对新入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及时修订和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及护理工作流程,加强对护士的规范和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及护理“三基”训练,加强在职培训,拓展知识结构。

2.1.3加强重点护士的管理。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护士,对他们进行入科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人员做带教老师,③提高他们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2.1.4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流消毒隔离制度,无茵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因查对不当而引起的差错,按照级别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按时完成各治疗与护理措施,加强安全防护,保证患者安全。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按pio记录,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病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2.2病人管理

2.2.1对新入院的病人要进行严格的评估,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冲动伤人、暴力、自伤、自杀、他伤等情况,及时建立各种相应评估单,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做好记录,做好三班床旁交接班、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

2.2.2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注意病区内情绪不稳定的病人,有情况及时和医师、保卫科、总值班联系,防止发生意外,对特殊有自伤、自杀、呆滞、重型精神病人,老年合并躯体疾病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为重点交接班,对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作出评估,达到共识,引起各班重视,做好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精神患者的卫生护理、生活护理、皮肤护理,是否有自杀、暴力行为等,对风险评估高的病人,要严格执行登记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对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均应要求家属陪护,加强巡视,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告知家属并引起重视。特别注意病区内情绪不稳定的病员,有情况及时和医师联系,防止发生意外。

2.3危险物品的管理。病区内危险物品必须妥善放置,严格管理,严防病人窃取自伤、伤他人,科内公用危险品如体温计、刀、剪、绳及保护带等必须定量、定点放置,班班清点交接。对新入病人,接诊护士应仔细检查危险物品,如发现刀、剪、火柴等,应交送家属带回或登记保管。医疗器械带入病区使用,应注意看护,防止损坏和丢失。住院期间病人外出检查活动或会客结束回病区时,应注意检查危险物品,防止注入。

2.4病人家属的管理。(1)宣教教育,病人入院时,特别是初诊病人的亲属,应向其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探望病人时间、探望注意事项、探望病人时不带危险品入病区,接触病人时尽可能避免.剌激性言语等。(2)加强督查,由于来探望的亲属人员杂多,单凭入院时宣教是不够的,有些家属仍然会将危险物品带入病区,故护理人员应反复宣教、检查。

2.5精神病区护士自身安全管理。(1)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规范操作。(2)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攻击行为的前兆特征。如病人出现不满、气愤、要求过多以及幻觉、妄想症状加重躁狂等,就要提高警惕,避免激惹性言语,与病人操持一定距离,易于脱离危险,防患于未然。(3)病区内,护士工作要密切配合,相互帮助,对于有攻击行为的病人,要做好口头及书面交班。一旦出现病人攻击,护士要临危不乱,及时有效采取防护措施,使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在控制病人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2.6总之,由于精神病区病人的特殊性,病人的沟通、生活、自知、情感、行为等都出现异常,护理人员应有多方面的道德修养素质,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过更的专业技能,敏捷的思维能力,不断扩充新知识,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提高自身护理质量,对于特殊患者加强护理管理、书面告知高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减少护患纠纷,才能确保医疗、护理、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新林主编《实用精神科护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6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为一种累及多个脑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导致帕金森综合征,核上性眼肌麻痹,假性球麻痹和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综合征[1],病程早期难以与pD、mSa及FtD等疾病鉴别[2]。本研究搜集临床诊断为pSp、pD、mSa及FtD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mRpi对辅助pSp鉴别诊断的价值;并通过随访研究mRpi对预后的提示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就诊并行mR检查的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分布为49~78岁。根据ninDS-SpSp诊断标准[3],8例患者临床全部诊断为拟诊的pSp;收集临床诊断为FtD患者(mckhann诊断标准2001)[4]5例(男3例,女2例,年龄分布52~65岁),pD患者[5]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分布64~77岁),mSa患者[6]6例(男5例,女1例,年龄分布43~66岁)。入组标准:①被神经专科医师依据上述诊断标准诊断为pSp、pD、FtD和mSa;②年龄40~80岁;③无严重精神与行为障碍,能配合检查与随访。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②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

1.2pSpRS评分

pSpRS量表包括6大项(病史、精神症状、延髓功能、眼球运动、肢体活动和姿势步态),28小项,评定者为经训练后熟练操作人员。患者首次就诊后采集病史: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年龄,并使用pSpR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

1.3mR检查与分析

所有患者均在首次就诊时行mR检查,影像数据来自两部分:门诊患者使用Ge公司SignanV/i1.5t神经优化型磁共振机扫描:扫描三个截面:冠位、轴位和矢位,扫描序列:常规t1wi,t2wi(参数:t1wi:tR=1953.2ms,te=7.5ms,层厚=6mm,间隔=2mm,翻转角15°,矩阵=256×256;t2wi:tR=3500ms,te=102ms,层厚=6mm,间隔=2mm,翻转角15°,矩阵=256×256)住院患者使用SimensVerio3.0t机器扫描:扫描3个截面:冠位、轴位和矢位,扫描序列:常规t1wi,t2wi(参数:t1wi:tR=250.0ms,te=2.7ms,层厚=6mm,间隔=2mm,翻转角15°,FoV=220×220;t2wi:tR=3500ms,te=102ms,层厚=6mm,间隔=2mm,翻转角15°,FoV=220×220)。影像数据分析由影像专业人员执行(Ge机器基于aw4.3工作站,Simens机器基于Verio17.0工作站):中脑面积(m)和脑桥面积(p)测量在正中矢状位t2wi[7](图1);小脑中脚宽度(mCp)测量在矢状位t1wi[8](图1);小脑上脚宽度(SCp)测量在冠状位t1wi[7](图1)。mRpi计算按照公式(p/m)×(mCp/SCp)。

1.4随访

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每隔3~4个月)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病情变化,随访时间为26个月,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pSp组与其他组mRpi值差异性分析使用t检验;pSp组mRpi值与pSpRS得分进行直线相关分析;首次就诊mRpi值到死亡终点事件的生存时间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资料

(见表1)

2.2pSp组与其他组mRpi值比较

pSp组mR-pi平均值为(19.84±5.24),范围为(14.49~28.29);FtD组mRpi平均值为(9.54±3.96),范围为(6.68~16.08);pD组mRpi平均值为(7.84±2.07),范围为(5.32~11.25);mSa组mRpi平均值为(9.52±2.85),范围为(6.71~13.87);pSp组mRpi值明显高于各组(图2);pSp组数值与各组经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D组p=0.0024;FtD组p=0.0032;mSa组p=0.0028,p值均小于0.05)。

2.3pSp组mRpi值与pSpRS的相关分析

得分相关性分析pSp组pSpRS平均得分为(45.13±9.13),范围为(27~57)(表3);pSp组mRpi值与pSpRS得分呈正相关(r=0.7946,经t检验p=0.017,p<0.05,图3)。

2.4pSp组mRpi值与生存时间分析

以mRpi值中位数18.175为界将pSp组分为两亚组,分别计算两亚组生存率,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图4);至统计时,mRpi>18.175组生存时间平均为(13.75±6.9)个月,mRpi<18.175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8.75±4.9)个月,受样本量限制,组间Log-Ranktest检验未达统计学标准,但与小于18.175分组相比,mRpi>18.175组平均生存时间具有下降趋势,提示mRpi较高的患者预后可能越差。

3讨论

pSp是一种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经典类型称为pSp-Richardson’s综合征(pSp-RS),以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核上性眼肌麻痹、姿势不稳(常伴有跌倒)为特征性临床症状,早期与mSa[9]、pD难以区别。部分pSp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以tau疾病单元中的另一疾病-FtD症状[10]起病。目前pSp尚缺乏特异性生物诊断标志物,主要通过回顾病史或查及特异性体征完成临床诊断。最近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mRpi可以特异性区分pSp与pD,mSa,FtD等其他疾病[7],准确性可达92.9%[11],优于垂直眼动缓慢(61.9%)和发病首年跌倒发作(73.8%)等基于临床特征的诊断。mRpi通过计算桥脑面积/中脑面积(正中矢状位)与小脑中脚宽度(矢状位)/小脑上脚宽度(冠状位)乘积,可以放大相关脑区萎缩程度,一些研究[7,11-12]提示其可准确区分pSp与pD,在界值13.55以上更倾向于pSp诊断。本研究采用以上测量方法,因pSp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鸟嘴征”在正中矢状位最明显,故选择该截面计算桥脑和中脑面积比率。既往国外研究中通过影像科医师手动计算面积,本研究采用像素法在同一分辨率和放大倍数水平下通过图像中像素数目计算该区域面积,与人工测量相比排除其所带来的偏差,具有一定的改进性。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7

*,男,汉族,中共党员,*年2月出生,*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年获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鉴定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院分会常务理事、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主编等。

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同志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卫生和教育工作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从医20余年,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精神卫生事业,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极高的学术威望。

三、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具有较高得学术威望

*同志在科研和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尤其在精神分裂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享有一定学术声望。

(一)在国内率先用定量药物脑电图技术预测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用定量药物脑电图技术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一次量氯氮平前后各脑区、各频段不同时点定量脑电图变化,用健康人做对照,建立了数学模型及判别函数式,预测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正确率为86-100%,且判别能力的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个体化提供依据,从而避免盲目用药及经验用药,节约病人的治疗用药及治疗时间,查新国内外未见同类报道。被国内著名专家评价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现已被国内多家医院院采用,20*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开展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年复发率高达30-40%。*同志在*年3月根据文献报道:影响精神分裂症愈后的关键时期是在病后头5年,此时精神功能的损害保持在一个水平,以后即使反复发作,通常不再进一步恶化,并且认为第一次发病是治疗的关键这一理论,成立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病区,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技术,取得明显效果,一年复发率横向比较降低50%左右。此项技术研究已被列入河南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并成为卫生厅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精神科网络建设推广项目。

(三)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临床医疗项目《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与质量的评估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进一步深化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探索精神分裂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期在精神分裂症病因未解决之前获得最佳效果,部分研究已获成果。《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治疗与免疫指标的关系》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精神分裂症基础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20*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近年来先后主编出版《精神与心理障碍康复指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与相关问题》、《精神病学》、《医学心理与精神病学》、《精神科护理学》等专著5部,其中,《精神与心理障碍康复指南》一书获河南省首届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作为副主编出版《精神免疫学》、《中国心理卫生研究》专著2部;先后完成科研成果1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50余篇。

四、医德医风好,积极为广大群众服务

作为一名医师,他医德高尚,具有高超的业务技术水平、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始终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对患者有求必应,见难就帮。许多慕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只要他在家都及时赶到医院,耐心给病人进行检查治疗,在治疗用药时想方设法减轻患者的费用,甚至对极为困难的患者,他还常常拿出自己的钱物给予资助,有很多次病人返家时没有路费,他都自掏腰包给予解决。在医疗活动中,带头树立行业风尚,维护医院形象,不收礼、不吃请,拒收红包,拒绝开单提成。他的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赞扬。

五、致力于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常务理事,他致力于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本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一)三年来,*同志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多次,拓宽了自身的知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先后参加在*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会上交流了《氯氮平的药物动力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获边远奖;参加了美国全美精神科年会;参加了在*召开的第一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暨第三次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年会,交流论文《一次量氯氮平对健康成人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影响的对照研究》,阐述了定量药物脑电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参加了泰国瑞美隆国际研讨会,交流了瑞美隆对抑郁症治疗的经验;参加在*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3次年会,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本学科建设,提高了我省的学术地位。尤其在参加卫生部20*年组织的四次精神卫生专家座谈会上,他为政府提供的如何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建设、提高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岗位津贴、精神病人的欠费问题、精神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受到了重视,并被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聘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通过其本人的不懈努力,争取到了20*年中央批复地方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部分项目经费,为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他参加了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的起草讨论工作,参与制定了我国精神病社区防治试点规划工作。作为我省两个社区试点建设,他按照“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资金项目--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项目”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的要求,在河南省新乡市区、新乡县各开展了一个精神病防治试点社区,分别覆盖人口40万人。通过组织举办项目管理、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病人家属、民警及随访信息网络管理培训班等,共培训学员近千人;同时组织人员对两个示范区中62个社区、40个行政村进行了摸底排查,按要求登记了两个示范区重性精神病人447人。目前,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每年召开河南省精神科年会及主办部级继续教育项目《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抑郁症与焦虑症新进展》、《神经系统精神障碍》等。20*年承办全国第九次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和全国精神病医院第七次管理学术会议,举办卫生部全国精神科医师”双基”培训班。

(四)在全省19所地市级精神病医院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为推动我省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他作为发起人,召集全省地市级精神病医院院长拟成立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20*年12月已召开了成立筹备会议。

六、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在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院长,他不断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先后进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工作。他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各项医疗制度,规范了医疗行为。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组织成立了扶贫病房,将贫困病人每月住院费用控制在

1500元以下、医保贫困精神病人每月费用控制在1000元以内(均含伙食费用);与新乡市残联联合开展了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每年发放救助卡200张。他人性化服务,邀请国内著名礼仪专家来院讲学,为病人从挂号到入院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对空腹检查后的病人免费提供食品。他要求在各临床科室开展了“争创温馨病区”、“六声服务(患者入院时有迎客声、接触患者时有问候声、发生误会时有道歉声、家属及病人有疑问时有解释声、患者合作时有致谢声、患者出院时有祝福声)”等活动,目前医院科室每周的文体活动、每月的医患大型文体活动已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活动中,医护人员的廉洁从医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杜绝了“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良行为,形成了廉洁行医、精诚奉献的良好氛围,行业作风明显好转,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在行风评议活动中,树立了医院良好形象,精神文明建设步上新台阶。他不断加强医院硬件建设,近三年来先后购置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859万元,新建了9300多平方米的门诊医技大楼,标志着我院全部完成病房改造的第三期建设任务的6000多平方米综合病房楼正在建设中,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派专业人员到落后边远地区条件差的精神病医院进行技术支援并定期到当地进行义诊,为当地老百姓免费诊治。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在全省范围内举行大型宣传、义诊活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精神卫生环境的建立和人群精神健康行为的形成。

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8

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压力分析

精神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由于受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工作强度较一般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大,精神压力高。

一是整个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目前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还普遍存在歧视的现象,同时对精神科医务人员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在职业地位方面,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地位比其他专业低,平均收入是综合医院同等资历人员的1/3。在人力资源方面,美国5%的医学毕业生进入精神科,而中国只有0.5%的医学毕业生进入精神科。

二是来自于工作的压力。精神科医务人员在上班期间要经常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特别是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部的医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患者打交道,以患者的现存问题为中心,围绕他们的心理(如窘迫、恐惧、焦虑、抑郁、失落等)问题进行研究,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又不容易获得,这给医护人员带来长期的精神和心理压力。精神科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角色转换,这种角色转换对医生的精神状态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他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缓解这一精神压力。

三是生活压力。以往精神病院的建设通常选址远郊,交通不便,通勤距离较长。相对综合医院,精神病院待遇不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挫伤。加上狂躁患者的暴力伤害,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体力和精神负担明显高于普通医院职工。在择偶方面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和社会的歧视造成择偶难。在人际关系上依赖度较低,使得精神科医护人员很少有职业自豪感。

因此,在精神病医院建筑设计中,医护人员的感受和需求应该得到重视。但是,传统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在环境设置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经常被忽略,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人文关照。在一些医院中,医护人员工作区全部为黑房间,他们长期身处人工环境,远离自然。还有一些医院的医护工作区集中于阳光照射不足、自然景观恶劣的病区一角和北向阴面的环境之中。

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改善策略

选址

为便于管理,很多人曾经主张将精神专科医院设在偏僻的远郊,这既不便于患者就诊和家属探视,又会使患者产生被遗弃感,不利于他们的康复。同时,还造成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场所与家庭住址距离偏远等问题。

以往精神病院的建设通常选址远郊,交通不便,通勤距离较长。相对于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待遇不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挫伤。加上易发的患者暴力伤害,精神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体力和精神负担明显高于普通医院。

国外的精神专科医院已趋向小型化、家庭化、社会化,给人一种回归社会的感觉。室内外随处可见鲜花绿草,环境舒适温馨。除个别患者需要隔离外,其余采取全开放管理,节假日可请假回家。

显然,将精神专科医院设置在偏僻的远郊是不合适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在综合医院中设置精神科门诊和病房更有利于精神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协作关系,减轻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节省人员和设备,利于管理。同时,精神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也能拥有交流环境和休闲空间。

平面布局

当前大部分住院大楼的设计还停留在普通的模式——护士工作站在中间、病房位于两边,这种格局延续了几十年,可以说是影响护士工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有限空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例如护士站为了美观摆放东西过少、常用物品放置过远等。

安全

在精神专科医院设计中,要重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潜在暴力威胁及对医疗工作的干扰。这里不仅包括医患之间长期密切相处的住院部分,也包括门诊空间。当然最直接的手段是隔离,而隔离的主动权在医护人员手上。这一点与以往通常的设计没有本质区别,但改进的幅度较大:首先,隔离材料与构造可由以往的铁栅栏变成透明的防爆玻璃,不仅不影响视线通视,而且减少心理上牢狱般的压抑感;其次,从功能划分的角度来说,利用隔离手段,可形成不受外界打扰的独立工作区,不仅可以庇护医护人员免遭突发伤害,而且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质量。

案例: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该项目建筑面积为26000m2,主体高14层,设床位300张,包括门诊、医技、住院、科研办公综合大楼,拥有9个护理单元。

营造社会归属感

医院地处保定市区内东风东路南侧572号,对面是保定市最大的军校公园,南侧和东侧均为住宅区,西侧临近一所小学。医院的地理位置不会使患者和医护工作者产生被隔离的感觉,在病区活动的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室的大窗户关注到广场上市民的各种活动,从而会有一种社会归属感。医院内部也留出足够的绿化面积和患者活动空间。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多居住在离院区不远的位置,工作便捷。

医护的主要工作区域均能享受到阳光

病区护理单元标准层分为4个基本功能:被隔离的患者病房和活动空间、医护工作区、垂直交通、水平交通。

我们没有将患者病房全部安排在南侧,而是几乎南北对分。因为精神病患者一般住院周期都比较长,有些患者终生住院。为了避免居住的单调,可以定期南北调房。一来可以调节患者的知觉感受,二来避免长时间北向缺少阳光的环境。同时,改变了传统的精神病院病房楼的布局方式,将医护工作区集中在病房楼一端,护士站更居中,一边与医护工作区紧密相连,方便医护的工作,另一边面对主要的病区,可以照顾到整个病区患者的活动。这种做法缩短了整体护理距离,减少了工作的行走强度;对患者的紧急处置反应更直接迅速;医护的主要工作区域均能够享受到阳光的照射。此外,还设置了医护人员公共休息区,其中布置室内绿化。

这样的设计,让医护人员既可以方便地深入到患者的生活中去,又可以随时回归正常的生活,利于他们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曲尺形护士台为管理带来方便

护士台呈曲尺形布置,医护人员不用来回走动,便可以将电梯厅、走廊、餐厅(兼活动室)、患者的病房门尽收眼底,实时观察,为治疗管理带来方便。走廊东端的疏散口也直接暴露在护士站的视野下,为防止患者逃逸、紧急情况时顺利逃生提供便利的条件。为了提高安全保障度,特意将楼梯前室敞开做成阳台,暴露在周围环境里,便于从外部观察并及时防范和营救。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9

关键词:椎管神经鞘瘤;磁共振技术;诊断

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好发于四肢,也可见于其他少见部位。当神经鞘瘤发生于脊柱椎管,或表现不典型时,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神经鞘瘤以神经鞘膜细胞成分为主,通常是孤立病灶,不包绕邻近的神经根。在一般人群中,神经鞘瘤是脊椎内较常见的病灶,占所有脊柱内肿块的16%~30%[1]。发病部位按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颈椎、磁共振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特点,以进一步认识本病,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本院及武汉同济医院2009年3月~2014年6月经病理证实为椎管神经鞘瘤的16例患者完整磁共振检查资料及病理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9.5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Ge公司的光纤1.5toptimamR360超导mR扫描机检查。16例均作了常规矢状位t1wi和t2wi、横轴位t1wi、冠状位StiR压脂扫描。16例作了Gd-Dtpa增强后的矢状、横轴和冠状位t1wi扫描。

2结果

颈段神经鞘瘤6个(图1a、B),胸段7个、腰段2个,骶椎1个。13个位于髓外硬膜下呈椭圆形或短棒状的肿块(图1C、D、e),3个位于硬膜内外呈哑铃状。磁共振影像显示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

3讨论

3.1椎管神经鞘瘤病理及影像特点神经鞘瘤为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故又称施万细胞瘤。本组16例作增强检查证实8个肿瘤为强化均匀的肿块,属于实质型神经鞘瘤,有弥漫和多灶性囊变分别是3和5个,呈单环状有3个肿瘤,2个为小的多环状。本组有5个肿瘤属混合型。典型的神经鞘瘤最常见于头颈部及四肢的屈肌侧,沿着神经干走形方向生长,常呈椭圆形,与神经干关系密切。梭形肿块、“神经出入征”、“靶征”、“脂肪分离征”是软组织神经鞘瘤较为特征的mRi表现[2~4]。病理上肿神经瘤细胞呈栅栏状或束状排列,有的区域肿瘤细胞数量较少(antoniB区),有的较丰富(antonia区)。血管增生、囊腔形成、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混杂其间。囊壁组织呈层状排列,增强扫描可出现同心圆形强化。瘤体直径较大时,瘤体内出现antoniB区,易发生囊变坏死,影像学上可表现为靶征(图1C、D、e)。椎管神经鞘瘤部分病灶可完全囊变,实质成分难以显示。钙化见于病程长的良性或恶性肿瘤。mRi轴位或冠状位图像有时可观察到肿瘤穿出神经孔的方向和哑铃状肿瘤全貌。钙化灶在t1wi和t2wi上信号减低,囊变区无强化,但囊壁均有强化,整体外观呈多环状或不均匀强化。增强多期扫描,病灶呈渐进性、边缘性强化,中心区域可以强化,典型者呈“靶征”。mR显示强化在显示囊变区尤其是小的囊变区方面,mRi较Ct检出率更高。

3.2椎管神经鞘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颈髓室管膜瘤易囊变出血、肿瘤两端囊腔及帽征为典型代表,肿瘤囊变区无强化。胸段的星型细胞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胸段脊髓背侧多见,偏心侵润性生长,部分轻度强化。血管母细胞瘤,胸髓背侧多见,血供丰富,肿瘤实性结节明显强化,瘤内流空血管为其重要特征,多伴脊髓空洞征;脊膜瘤好发于胸椎管,宽基底贴于硬脊膜,平扫等信号,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腰骶段的神经鞘瘤应与室管膜瘤、星型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转移瘤、淋巴瘤等鉴别,室管膜瘤呈等t1wi长t2wi异常信号,增强后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位于腰髓终丝肿瘤两端囊腔及帽征[5]。

综上所述,脊柱椎管内发生的神经鞘瘤影像学有一定特点。仔细分析椎管神经鞘瘤mRi信号特点,对椎管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与鉴别有很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挽时.临床磁共振鉴别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9-280.

[2]KogaH,matsumotoS,manabeJ,etal.Definitionofthetargetsignanditsuseforthediagnosisofschwannomas[J].ClinorthopRelatRes,2007,464:224-229.

[3]饶圣祥,曾蒙苏,王冬青,等.软组织神经鞘肿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2):1293-1296.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的区别篇10

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是难治性癫痫的一个重要病因。国内外研究发现,这类肿瘤大部分是一些低级别脑胶质瘤,主要位于皮质,生长缓慢,除慢性癫痫外,没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从癫痫发作到确诊为肿瘤的时间往往需要数年或数十年。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部分是难治性的。低级别胶质瘤引起癫痫的原因并不是肿瘤本身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于脑肿瘤的压迫和刺激使瘤周脑细胞变性和胶质增生而产生致痫灶,构成癫痫病灶复合体。因此,手术既要争取全部切除肿瘤,同时又要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癫痫症状。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社会的负担。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在临床工作中将wHoⅠ-Ⅱ级的星形细胞起源、少突胶质细胞起源及混合性胶质瘤称为低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约占胶质瘤的15%~25%。癫痫发作是低级别胶质瘤最常见的症状,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发生癫痫,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头痛及肢体乏力,其他症状如视水肿、智力损害及失语等症状较为少见。

癫痫是由先天或后天不同因素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细胞的突然过度放电引起的反复性发作,伴随不同的临床和脑电图表现。其中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是由急性或慢性脑病或脑的器质性损伤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