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十篇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十篇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3:16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电力市场;分析预测

1.影响上海电力需求的重要因素

1.1产业结构调整

上海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格局。1991年以来,上海市政府对整体经济发展进行了系列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对电力需求的结构及变化趋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1.2消费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日益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促进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的变化,家用电器类商品的消费量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上海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居民生活用电已成为上海电力需求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1.3气温变化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气温变化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已经成为重要因素。近三年来,由于用电形势紧张,上海已经开始实施高峰让电避峰措施。

从2012分季度气候分析,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1)第一季度

1月份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偏多。2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气温略显偏高,降水多。3月份气温偏高,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少。虽然是暖冬,但有几天气温特别低,造成最高负荷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大大超过了电量增长速度。

(2)第二季度

4,5,6三个月降水量有所增加,用电量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3)第三季度

受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普遍变暖,7,8,9月用电量突增,突破往年最高用电负荷。

(4)第四季度

10月份气温异常升高,11.12月份降水少,日照正常,还是受暖东气候影响,电量增长不多。

经过分析,目前上海夏季当最高温度超过26摄氏度时,负荷呈现随最高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在31度以上时,上升斜率加大。冬季日最高负荷的温度敏感点在5度和0度左右,当最高温度低于5度敏感点以下时,最高负荷呈现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增加的趋势。当最高温度低于0度以下时,最高负荷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由于近几年来用电形势严峻,在中高压用户端安装了负荷监控装置,对用户在冬,夏两季的用电量有所控制,如果用户用电量不受限制,预计用电负荷增长量将产生更大幅度的上升。

2.上海电力需求的现状

2.1经济发展环境

上海经济总体运行平衡,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2.2用电状况

由于三大产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居民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用电负荷增幅较快。冬夏两季受天气影响,用电负荷显著上升。由于电力需求的瞬时量是时刻变化的,电力工业的供应体系建设工期较长,经济寿命也较长,建设过程及一次能源生产,运输及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专业技术等问题,为了保证有足够或者是充分的电力供应,市场分析预测不能仅做当前的或短期的,必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要有前瞻性。

3.开展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必需性

3.1市场经济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过程中,经济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电力工业的设备,材料,燃料供应方面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大,电力建设和生产的周围环境均处于市场化之中,因此,电力企业必然要建立起市场观念,对电力市场进行分析预测。

3.2电力工业特点的体现

电力工业是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系统,电力不能储存,生产和消费必须瞬时完成,否则电力系统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行,难以保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这就要求尽可能地准确把握电力需求,按需组织电力供应。并且电力需求又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为了安全可靠满足需求,电力供应必须要在满足最高负荷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以满足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负荷波动,事故以及机组检修需要,亦即能够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需求。电力工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必须采取分析预测方法研究透析电力市场的性质和规律,掌握电力需求的变化趋势。

3.3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电力行业也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放开投资市场,实行集资办电开始,直到实行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实际上已逐步把电力企业推入了市场,电力企业已成为电力市场的竞争主体和承担责任的法人实体。2002年起国内生产总值两位数增长的经济腾飞,导致电力需求超出原先预想,出现了连续三年严重缺电的局面,现在随着发电机组每年近1亿千瓦的投产规模,电力供需有将面临供大于求的趋势,电力市场风险活生生地摆在电力行业和企业面前。很自然地,电力企业必须直面市场和研究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这也是电力企业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一种必然行为。

4.上海电力市场预测的原则和主要方法

4.1遵循的原则

采用专家预测和模型预测相结合,重点以专家预测法为主。力求准确把握电力需求变化的自然趋势。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需求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与类比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把握。找出影响电力需求增长变化的主要敏感因素,结合基础资料对敏感因素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合理预测电力电力需求变化的异动部分。推荐结果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对综合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修正,即才用不同指标对预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核对,得出有效的推荐结果。

4.2采用的主要方法

(1)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为通过分析预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拟合出反映预测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关方程,然后根据因变量的估计值计算预测变量的估计值。

(2)产值单耗法

根据上海历年单位产值的电量消耗水平和上海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定的GDp单耗下降20%的要求,通过产值单耗法,预测第二年上海全社会用电量。

(3)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

参照历年上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的变化趋势,考虑2003年以来错避峰因素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连续高温天气情况,预测最大负荷。

5.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管理;对策;途径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营销市场发生巨大的变革,供电企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是我们当前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应通过选择正确的电力营销策略,从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策略等多人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引导电力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电力营销管理的有效策略。

1.电力市场营销分析的必要性

电力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厂网分开即将实施,电力职工忽然感到多年来属于自己的奶酷正在被不停的搬走,市场份额正在进一步的缩小,大家开始关心,继而恐惧,当初属于自己的市场是否还能保得住。于是,大家开始认识到,对销售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是保住目前市场份额的一种方法,也是在市场经营中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条途径,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并重视电力市场营销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2.电力市场经营分析包括的内容

2.1购电成本的分析

合理的购电成本定位,是供电企业取得营销利润大小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购电成本的高低决定其营销利润大小,购电成本与企业利润成反比例关系,对购电成本的分析包括:购电预算成本与实际完成情况比较分析,购火,水电等比重变化情况分析,购电实际情况与预算情况变化分析,购电成本变化对营销利润影响分析,购电成本控制情况分析。

2.2售电量分析

售电量完成情况是营销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供电企业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市场变化情况,一般在电价已定的情况下,售电量愈大,营销利润则愈大,反之则愈小,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售电市场增长点的分析,售电市场用电结构分析,售电市场行业用电特点和趋势的分析,大户用电情况,特点和趋势分析,趸售用电及变化情况分析等。

3.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开拓用电市场困难

虽然居民用电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替代能源与电能竞争加剧,特别是天然气,太阳能等逐步进入居民家庭,如何迎接挑战,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当前电力营销的重中之重,然而居民用电市场开拓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市场不敏感,供电产品多年不变,产品的策划,设计,销售手段远远落后于能源市场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国家能源政策及现行能源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3.2电费催缴工作面临困境

由于收费人员收费不力和责任心不强,容易产生用户欠费。用户资金周转困难时,容易产生用哀悼欠费,季节性排灌用电,临时性用电户,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企业及一些私营企业,由于政策性的调控,政府强制关停或出现突发事件,容易产生用户欠费,法律的漏洞及用户交费意识淡薄,容易产生用户欠费。我国《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规定,“供电企业对欠费达一个月零七天的客户,才能依法停电催费”,如果大量用户都拖欠电费一个月零七天,将给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琏来较大的经济风险。

3.3供电合同管理不规范

从事供用电合同管理工作的环节及人员多,没有专职的合同签订人员,并且人员变动频繁,合同签订工作标准难以统一,工作质量不高,由于供用电合同涉及到所有用电客户,签约数量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修签率,轻修签质量,重高压合同,轻低压合同,重城市,轻农村,重电子签约,轻书面签约的现象。签订流程不够规范,相关部门管理缺位。在合同修签时仅由营销部门负责把关,企业法律顾问,安监,纪委等部门没有监管到位。

3.4从业队伍管理有待加强

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部分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不适应,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由于工资,资金的差额较大,造成了少数农电工心理不平衡,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农电工队伍的稳定。

4.树立正确供电企业营销的管理思想

(1)应当明确的是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报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2)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持,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应当充分利用目前“电网”发行的有利时机逐步解决供配网络的“瓶颈”,满足广大用户的用量需求,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3)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高层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4)进行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在实现商业化运行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和业务范围,从事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

要帮到电力营销服务,既包括电力技术服务也包括人性化服务。(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以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努力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积极引导广大用户对电力的销售,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电力企业的占有率,寻找电力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2)以需求侧管理为手段。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借助经济,媒体宣传等手段,引导客户合理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提高赠荷率,积极推广有利于环节,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拓电力市场。(3)建立电气化示范小区,组织各级部门参观电气化示范小区,通过现身说法的方法,增强人们渴望生活用电化的欲望,推动生活电气化进程,进而推动电力消费,特别是随着农村生活城镇化的发展,在未来十年来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有很大增长。

5.提高营销人员素质,建立职业化的营销队伍

当前企业最需要做的工作是扎扎实实进行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基础管理,而不是过度的炒作和包装。应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树立了市场主导观念,都知道“消费者是上帝”的道理,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理念传达,制度设置,员工培养等方面的不到位,使“市场第一”“消费者是上帝”的理念没有很好在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身上体现,营销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决策层对营销理念的确定,营销队伍把营销理念,公司的制度变为行动,以及随时根据市场而动,灵活主动制定营销规划,这一切都有赖于一支职业化的营销队伍,因此,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职业化队伍的建设工作。

6.结束语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建立起流程规范化,业务集成化,数据集中化,分析科学化“的大营销管理模式,进一步增强售电市场粗益经管理水平。■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工厂、企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且在诸多领域都已经达到人工智能化管理,减少了能源浪费,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检测精确度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得到保障,为公司、企业生产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另一个方面,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为生产设备高效、安全运行创造条件。

一、分析电气自动化产品的特征

1、电气自动化产品使用快捷。电子自动化产品囊括很多方面如: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运用到一个产品上,使得产品功能自动化,其快捷性的特点得到突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社会角度出发,有效防止了资源的过渡浪费,最大限度的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

2、电气自动化产品逐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获得相应的提升,因此对消费品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无形之中也就使得电气自动化产品获得了广阔市场。例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公交车的车门、人们经常乘坐的电梯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电气自动化产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也是电气自动化产品占据广阔市场的原因之所在。

3、电气化自动产品潜在升值空间大。电气自动化产品与计算机发展同步,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自动化的过程需要依据计算机技术来实现,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作用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就传达出一种信息,电气自动化产品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智能化,其智能化程度提升也就意味着在公司、企业生产活动中发挥的效用也就越大,从深层次上来说,其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4、电气自动化生产产品效率得到保障。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就业形势严峻,人们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其消费水平也相应的提升。无形之中给工业生产施加压力,而电气自动化运用到工厂生产中能够根本性解决这一个问题,因为电气自动化可以减少程序之间时间的浪费,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而这都是生产效率提升的表现。

二、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集中监控中的体现。集中监控是当前各企业、工厂所采用的一种辅助管理的方式,而集中监控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设计理念相对于远程监控、现场总线监控等更为简单,在自动化控制站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倘若某个环节出现故障,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给予解决,正是因为其自身所体现的优势,才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工厂、公司管理中。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集中监控也不例外,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多个功能进行综合处理就是集中监控所体现出的弊端,任务管理器的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立足整体,其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集中监控中效用的发挥,影响监控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远程监控中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远程监控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远程监控可以将其优点笼统概括为:节约电缆、节省安装费用、可靠性有保障、组态灵活等。尽管其具备诸多优势,但是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那就是在各种现场总线中其通讯速度不能够达到要求,再者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依靠计算机技术所占据的比例较大,也就使得这种方式只能够适用于小范围系统监控。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场总线监控中的体现。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已经充分融合太网、现场总线等计算机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丰富的运行经验,直接促进了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发展,而这些最终都是服务于电气系统。针对性强是现场总线监控具备的特点,不同间隔其发挥的效用都是不一样的,且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现场总线监控在具备远程监控所有优点的基础上,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Q卡件等,而且在智能设备安装方面,受制约条件相对较少,监控系统与通信线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缆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再者,各装置间没有必然联系,倘若装置间出现问题,不会致使系统瘫痪。装置之间依靠网络连接,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发展方向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展,能够全面掌握控制仪器设备,能够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程序化向智能感知方向转变;其二,分散中的统一,顾名思义,各单元之间在装置上相互独立,但是在效用方面是一个整体,为系统安全提供保障,各个部件之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接口相连,最终实现集中控制的目的。

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也就是说需要科研人员不懈努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未来发展趋势肯定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有,在需要创新能力人才的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其市场化要求有足够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企业,来移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设备运用到更多工厂、企业和消费者家庭中,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结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要想获得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充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依照市场化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尽管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相信只要经过努力,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一定能够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马巍.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

[2]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气相色谱仪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1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

1906年茨维特创设色谱法以来,关于气相色谱的研究就从未间断。虽然色谱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直到1952年气相色谱的发明(GC),才使气相色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该发明使气相色谱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等不断发展成熟,而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出现使气相色谱的应用可以向石化以外的多行业延伸。

气相色谱强大的分离能力,加之近年来气相色谱技术逐渐向快速检测、高度分离、高准确性、微型化、便携式的方向发展,使其走出实验室向广大的社会生产生活领域迈进,我国也走过了机械式、光电转盘式、数字分频电子式、现代计算机式的发展过程,当权威的国际离子色谱会议(internationalionChromatographySymposium)把微型化色谱柱的研究作为其重要的议题之一时,微型气相色谱仪的研发就成为了当前气相色谱技术的流行发展趋势和学术界主流研究方向。

从1952年气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实际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气相色谱仪已经成为了物质分析检测类仪器领域中的佼佼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应用技术学科。通过对气相色谱仪技术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科技成就甚至一定程度可以代表色谱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值。其从诞生到成熟的经历也可以代表气相色谱的应用历史和现状。

2我国气相色谱仪的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气相色谱仪的市场广泛,中国市场是世界气相色谱仪竞争的重点区域,国外厂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其知名品牌有安捷伦科技、赛默飞世尔、戴安等,这些企业一方面活跃了中国气相色谱仪市场,另一方面为我国学习和自主研发气相色谱仪提供了契机,并且使我国气相色谱仪市场呈现出独特特征。

2.1国产气相色谱仪技术水平分析

由于气相色谱仪在不同的行业中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在石油加工、化工、生物化学、环保等方面应用很广,因此我国气相色谱仪生产商基本上围绕行业的需求进行专业化的色谱仪生产,但近年来我国仪器企业也不乏有技术突破的新产品推向市场。例如2005年国产的带有电子程序压力流量控制系统的全自动气相色谱仪,该产品实现了从样品导入至形成报告的全微机控制管理。2012年3月,天瑞仪器生产的气相色相质谱联用仪GC-m6800的测试质量、分辨率、重复性等指标均以达到JJF1164-2006国家标准,此产品的问世摆脱了我国同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而北京普析通用、港资天美通用等为代表的国产气相色谱仪生产企业生产的数字化、全中文操作界面、可安装大型毛细管柱系统、全自动化的气相色谱仪已经完全能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并日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2中外气相色谱仪技术差距分析

2011年末,我国注册仪器仪表装备制造企业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值1830家,企业利润增长水平、企业规模等均居世界前列。但是也应当看到,与我国仪器仪表企业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等国只有少数几家大型仪器仪表制造企业,其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却占到了58.94%。而我国企业在国内工业气相色谱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却达不到5%。巨大的差异说明我国气相色谱仪产品质量、关键技术水平、产品可靠性等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气相色谱仪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到来,我国气相色谱仪器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市场占有率情况将受到更大冲击。

3气相色谱仪的发展趋势

随着气相色谱仪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新产品的开发,加之电子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使气相色谱仪朝向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强、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3.1智能化

智能化气相色谱仪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等为标志气相色谱仪技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有效解决了传统气相色谱仪可靠性较差,功能单一,无法进行技术升级等问题,其技术攻关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把微处理器植入测试系统当中。智能化的操作方向可以实现气相色谱仪的人机对话功能,提供更好的操控使用界面,更有助于推动我国气相色谱仪的产业化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气相色谱仪的市场占有率。例如当前较国产较为流行的GC2002系列彩色触摸屏智能化气相色谱仪,其全微机控制系统、自我诊断功能、价格适中等优势得到了市场普遍认可。

3.2微型化

气相色谱仪使用程度越来越广。使气相色谱仪的生产已经从技术驱动转为市场驱动,以往那种一味追求高、精、尖的气相色谱仪设计装备理念已不符合实际。而满足用户有明确的需求,能用最短的时间开发出新产品投放市场,从而达到集中优势、降低成本、专业化的气相色谱仪制造更加能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当前市场普遍要求气相色谱仪能现场作业、实时分析、即时提供有效精准的数据,因此对气相色谱的设计提出了微型化、便携式的设计要求。北京普析GC190型微型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可现场打印色谱分离图、实时解析测量结果、更加适合于现场作业和野外使用,虽然技术上还有不完善之处,但其便携式的优点加之同类产品中较低的价格还是满足了很多顾客的实际需求。

3.3新技术普遍应用

气相色谱仪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用户对气相色谱仪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测试、数字信号处理、实时数据分析等要求是一致的,广大用户都希望气相色谱仪能与生产领域的其它仪器设备共同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快速分析、处理数据、有效传输、确保安全的目的,因此在气相色谱仪领域不断有新技术应用到其中,例如细内径毛细管柱的应用以便提高分离速度、色谱仪模块化技术的应用、GC*GC二维色柱等新技术都被应用到气相色谱仪当中。

气相色谱仪器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在可预见的今后一段时期内其革命性的新技术不会出现太多,但在气相色谱仪细节和智能化研发上将会持续进行。对于我国气相色谱仪器生产企业来说,如何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持续提高改进现有技术水平,则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气相色谱仪的发展轨迹与趋势[J].工业计量,2007,S1:156

[2]罗伟东.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模块化设计[J].分析仪器,2011,05:36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1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

1.1全空型的电力电子开关。晶闸管的出现,标志着运动控制的开始。尽管它是第一代电子电力器件,但仍被沿用至今。随后交流变频技术出现后相继有出现了全控制式器件如GtR等。这是电力电子器件的第二代;接下来是iGBt和mGt这一类复合型电力电子器件可以称为第三代器件。最后是功率集成电路,piC即第四代电力电子器件。

1.2低频发展到高频的电路。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从而引发变换器电路的换代,但当用于普通晶闸管的时候,直流传动的变换器主要是整流相互控制,交流变频传动则是交―直―交变频器。当电力电子器件转换发展到第二代的时候,pwm变换器采用的相应也就多了。因为在采用了pwm变换器之后,不仅提高了功效,而且还能够减少高次谐波对电网的影响,甚至还能合理解决电动机在低频区的转矩脉动问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pwm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陷,所以也就有了低频向高频发展的电路。

1.3交流调速控制理论。交流电机磁场定向远离是由德国学者所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必然会是以后发展的一大基石。然而就在1985年德国鲁德大学的一些教授又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的思想,紧接着又将它推放到了弱磁调速的范围之内。他的这一控制思想不但新颖,而且控制结构简单了,信号处理的物理概念也很明确,可以说它是一种高静动态性能的新型交流调速方法。

1.4通用变频器的投入使用。在经历了第一代普通功能型U/F控制型、第二代高功能型U/F型和第三代高动态性能适量控制型的变频器之后。通用变频器也正式投入使用了。

1.5单片机的发展。由于原来占主导地位的mCS-51的8位机的功能较简单,指令集也短小,因此它必然就被适合大批量生产的piC系列单片机所替代,piC单片机不但可靠性高,保密性也很高。因此它也不断被发展!

2新时期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面临的问题

2.1配电管理应面对的问题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配电管理系统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提高和改进

2.1.1具有电能质量监测评价的功能。电力市场环境下对电能质量的广泛关注迫使配电公司建立有效的电能质量监测手段。但如果专门建立一套监测系统将花费很大的一次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势必加大供电企业的成本。因此,理想的办法是把电能质量监测作为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一项功能,开发出考虑电能质量监测的配电SCaDa系统和相应的分析软件来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做到共用信息通道、共用数据库系统等,从而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经济有效的实时在线监测和分析处理。供电公司可以通过所监测到的信息检验其电能质量的状况和决定应该采取的措施。

2.1.2必须对部分高级应用分析软件加以改进以适应电力市场需求,并且真正实用化。负荷预测:市场环境下由于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及实时电价的推行,尤其是在实行需求侧竞价后,负荷的随机性增大,增加了负荷预测难度,负荷预测软件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无功优化与电压调整:传统的无功优化是在满足电压约束的条件下以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在电力市场环境下,无功优化及电压调整涉及到用户供电的质量问题,而不同的供电质量应该有不同配电电价,因此优化的目标将以收益最大为目标。故障恢复与网络重构:在电力市场环境下故障恢复及网络重构目标也转变为收益最大。

2.2.3提高和加强信息系统集成化及应用功能综合化的力度。为降低供电成本,必须打破以往各单项自动化工程相互独立、功能重叠的弊端,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进行集成,对其功能进行重组与综合。实现SCaDa系统与CiS系统的一体化设计、融合现有的CiS系统、线损管理系统、可靠性管理系统及生产miS系统,实现一体化的配电管理系统。

2.2用户自动化应面对的问题

2.2.1在零售竞争电力市场模式下,由于开放了零售竞争,允许需求侧竞价,这就要求配电网络运营商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对配电网络阻塞进行有效管理。而利用配自动化系统完成这一任务将是经济有效的选择。

2.2.2具有分时电价、实时电价信息及计量与结算功能。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为充分运用电价的调节功能,采用分时电价、实时电价手段调整用户及系统的负荷曲线、降低高峰提高系统容量负载率,降低配电网的建设入运行成本(包括提高系统容量负载率、减少及延缓基建投资、过负荷损耗等)。而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支持。因此,可以将分时电价、实时电价信息及计量与结算作为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一项基本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自动化系统综合效益。

2.3配电自动化面临的问题

2.3.1高度可靠和快速反应的变电站、馈线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为了保障终端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自动化系统不仅要求能够正确判断故障、隔离及恢复故障,而且要求加大对自动化系统的投资,增加快速、可靠的开关及控制装置,尽量减少对用户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同时,因配电网故障必须中断部分负荷供电时,应能快速自动识别重要用户,优先保障其供电。

2.3.2为了适应市场环境下的竞争需要,SCaDa系统的功能应该是强大的,特别是对重要用户的监控更应该作到准确、可靠、灵敏。否则会给配电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对用户的真接停电和造成社会影响的间接损失。

2.3.3实现SCaDa与GiS一体化设计,达到SCaDa和GiS数据一体化、功能一体化、界面一体化,实现从GiS中自动提取SCaDa需要的网络结构和属性数据及由SCaDa系统向GiS提供配电实时运行数据。

2.3.4采用可扩展综合型的配电自动化终端(CDaU)。为满足电力市场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及实时电价信息的要求,实现综合信息的采集及控制,尽可能减少现场终端的数量及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应考虑采用可扩展功能的综合型配电自动化终端。该终删除了具有通常的功能外,还具有电能质量监测、实时电价信息、故障录波及部分仪表功能。

3关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建设的一些探讨

3.1设计原则

a)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是电气设计的依据,这些要求常常以工作循环图、执行原件动作节拍表、检测元件状态表等形式提供,对于有调速要求的场合,还应给出调速技术指标。其他如启动,转向、制动、照明、保护等要求,应根据生产需要充分考虑;b)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应力求简单,经济;c)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的关系。很多生产机械是采用机电结合控制方式来实现控制要求的,要从工艺要求、制造成本、结构复杂性、使用维护方便等方面协调处理好二者的关系;d)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器元件;e)确保使用安全、可靠;f)制造美观、使用维护方便。

3.2设计思想

a)集中监控方式;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空气能热水器;Swot方法;战略

目前国内热水器市场上,基于热源来源的不同,热水器可以分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空气能热水器。大多数消费者对前三种热水器都早已熟知,而对空气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却不十分了解。空气能热水器是一种高效、节能、低碳的热水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热泵技术,把空气中的低温热能吸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后用于加热水温,制取生活用水。

空气能热水器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产品品牌及市场定位模糊,专业生产空气能热水器的企业不足5家,运用的是分体式空气能热水器技术。2002年以后,由于热泵技术的出现,制成了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做成了一体机。2005年针对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价格高、功能单一的情况研制出了家用多功能空气能热水器。该类产品集节能、中央热水、厨房(卫生间)制冷、局部除湿功能于一体,大大挺高了产品的性价比和使用性能,为更多家庭享受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条件。如今空气能热水器产品有400余家企业,在热水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其中,S(Strength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w(weakness弱势)是指在竞争中相对弱势的方面,o(opportunity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t(threat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

空气能热水器产品的优势与劣势

S(Strength优势):

安全

空气能热水器获取热能的来源是空气含有的热能,其实是间接的利用太阳能。不使用燃气,所以完全可以排除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隐患。水电完全分离,不存在泄漏、火灾、爆炸、漏电、干烧等隐患,机组内设有高压、低压保护,压缩机过流过载保护,启动延时,水流保护,水温超高保护,水箱水位保护等多重安全保护,产品运行稳定。

节能

空气能热水器颠覆传统资源,以空气为能源,从空气中获取免费能量,高效节能、安全环保、运行成本低。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热能,与传统的电热水器相比节能70%~90%,比燃气热水器节省一半。空气能热水器是通过大量获取空气中免费热能,消耗的电能仅仅是压缩机用来搬运空气能源所用的能量,因此热效率高达380%~600%,制造相同的热水量,空气能热水器的使用成本只有电热水器的1/4,燃气热水器的1/3。

舒适

一年四季全天候运行,不受夜晚、阴天、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立体加热,内胆外周+底部盘管加热,水温均匀,恒温大水量供应。低位水平多点层流注水,冷水有序沉淀在水箱底部,冷热水不混合,分层效果好。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蓄热式的,加热功能根据水箱内的温度自动启动,保证热水24小时充足供应,因此不会出现像燃气热水器那样无法同时满足多个水龙头用热水的问题,也不会出现电热水器容量小,多人洗澡需要等待的问题。即开即用热水,出水量大,出水温度稳定,满足用户对热水的期望。

低碳

因为空气能热水器不使用燃气,所以也就不会产生废气,从而不会对臭氧层进行破坏,还因为它省电,而每减少消耗一度电量,可以减少发电时的1.5磅的二氧化碳产生,也就可以减少对臭氧层破坏。所以使用空气能热水器也就可以延缓“地球变暖”。另外,由微电脑智能控制机组自动运行,根据水箱水温和用户用水情况,可设置定时开关机,根据水温和用水情况自动停启,无需专人值守,使能耗进一步降低。

w(weakness弱势)

容易受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空气能热水器的热量来源是空气,而作为一种节能产品,其节能程度的好坏,都与Cop值(能效比)密切相关。由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空气能热水器设计正常工作温度在0-40℃,故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南方,空气能热水器往往有上佳的表现,而冬季气温只有-10℃的北方城市,空气能热水器很难达到设计中预想的效果。在天气较冷、环境温度较低时,其制造热水量的多少会略有降低,特别是在-10℃下容易结霜,在-20℃以下,机组就停止工作了。

水垢的祛除是一大难题

水与热泵中的热交换器换热,水温度可达到50-6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是最易结垢的,热交换器主要是靠铜管导热,铜的导热率为398,水垢的导热率为1.32,相差300倍。如果水垢厚度是铜管厚度的1/300,热交换器就形同缩小一半体积,尤其是水温超过40℃之后结垢更加活跃,时间越长水垢结得越厚。

行业标准未统一

整个产品还处于一种松散的发展状态,缺乏专业机构的引导和协同,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因此迫切需要一个专业的空气能协调机构,协同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引导产品健康发展。400余家空气能热水器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水平良莠不齐,虽然其中不乏美的、海尔、天舒等知名品牌,但也有一些小企业靠产品组装和贴牌赚取利润,挫伤了消费者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质量的信任度,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价格过高

与传统热水器不同,空气能热水器需配置一个室外压缩机,同样也是为了与室外压缩机相匹配,水箱的体积也不能太小,否则热水器不能发挥最大效益,所以导致其整体成本过高,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最小型号的空气能热水器的价格也要4000~5000元,让普通消费者敬而远之。

广告宣传不到位

在宣传方面,由于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许多消费者甚至从未听说过“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一词,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们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认知度也不高,阻碍了市场发展。

空气能热水器产品的机会与威胁

o(opportunity机会):

全球变暖,节能减排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的同时,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确定为16%,落实到日常的家电产品上,对产品的节能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热水器日常的应用也成为家庭能耗的大头。据相关数据统计,城镇家庭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暖通以及热水供应这两部分,这两块的能源消耗大约占到整体家庭能源消耗的70%以上。在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大趋势的环境下,人们对于节能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作为能源消耗重要环节的热水器。

阶梯制电价实行

我国阶梯电价政策形成历时4年,2008年开始研究,2010年形成了初步指导意见,并通过互联网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共收到13484人的21794条建议。2012年5月以后,全国各省份先后召开听证会,就施行阶梯制电价广泛听取意见。目前,我国有25个省份已经实施了阶梯电价。阶梯式电价的具体内容为: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也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也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据统计,假设全国25%的家庭使用空气能热水器的话,在实行阶梯电价后,将节省1420亿度电,对于第二档电价来说就意味着可节省近七百亿元,对于第三档电价来说就意味着节省成本可超过一千亿元,这将是空气能热水器产品发展的良机。

国家的节能家电政策扶持

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务部和工信部公布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机)推广目录》,首次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纳入补贴范围。这好比一针“强心药”,给空气能热水器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将迎来行业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补贴空气能热水器,并逐步加大对其补贴。

t(threat威胁)

燃气热水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以来,经过行业不断努力,仅仅只用了二十几年时间,燃气热水器技术已接近世界发达先进水平。从已被淘汰的直排式热水器发展到烟道式热水器,又发展到强排热水器、恒热式热水器、平衡热水器,现在已经向冷凝式发展。目前的热效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至百分之九十,部分高端品牌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热效率达105%以上。燃气热水器使用的安全性也进一步提高,燃烧方式也由大气式向强排式、全预混合式发展,燃烧强度增加、燃烧室减小、热效率提高,从而更环保。针对消费者的习惯,现在燃气热水器呈多样化发展,有3升以下的小厨宝型,也有6―8升的一般流量型以及10升、10升以上的大流量型,仍占据销售市场相当的份额。

电热水器

分储水式和即热式,储水式存在着热水时间长,须等候,临时用热水用不上;需要的热水量不好把握,长时间烧好水,不及时用掉就冷却了,浪费电,体积一般偏大等缺点,正逐渐被即热式电热水器替代。即热式电热水器安全小巧美观,干净环保;即开即热,3-5秒出热水无须等候,热水使用时间不受限制,想用多久就用多久;用多少烧多少,省电省水,没有损耗;内置温控仪保证温度在30-50度之间,解决温度持续高温导致的结垢漏水问题。即热式电热水器具有安装条件简单、价格相对较低、使用寿命长的优势。总体而言,电热水器在热水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

太阳能热水器

平板太阳能方案的出现解决了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受安装楼层限制和天气影响的难题,可安装在阳台或墙壁上,实现全楼层安装;配以电辅助加热,在阴雨天可以自动启动电加热,实现全天候使用。平板可以承受较大压力,清理方便,防风、防尘、防雹,实现全方位防护,以其清洁,环保,低碳的优势,正在实现从农村进入城市,重新占领热水器市场。

空气能热水器产品的Swot矩阵战略分析

So战略:最优方案,将自身优势与机会紧密结合起来,赢得大发展,在全球变暖,要求节能减排的情况下国际大环境下,国内实行阶梯制电价,并试点碳交易,消费者对节能的敏感性要求仅次于安全性,而空气能燃气热水器兼具这二者的优势,比其他几种类型的热水器更加明显。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优势,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适用的产品。向有关部门宣传普及空气能热水器,争取更大的政策投资与补贴支持。

St战略:利用自身优势,规避减少威胁。相对来说,燃气热水器,需要有稳定的气源,国内除了大城市外,中小城市和农村很难满足这一条件。空气能热水器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即热式电热水器对电线线路,承载功率有较高要求,很多老区、农村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虽然空气能热水器的容积通常比较大,但功率却可以很低,小功率长时间加热是它的最大特点。如pHniX(芬尼克兹)推出的小精灵/小玲珑系列产品,容积为150L和190L产品的平均输入功率只有328w,在国标工况下将水从15℃加热到55℃,平均输出功率为1000w,平均能效达3.0,即可满足3-5口之家的热水需求。太阳能热水器仍然主要是以真空管太阳能为主,平板太阳能未大量普及,空气能热水器与之相比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此战略中,可以进一步强化空气能热水器的节能优势,拓宽用于搬运空气能的电力来源,引入太阳能、风能转化电力来源,进而实现完美零能耗解决方案。

wo战略:利用国家科技政策扶持加强科技创新,解决水垢及除霜问题,消除产品自身的弊病。由大品牌龙头企业牵头,尽快制定行业统一标准,协调产业链上、中、下游关系。争取国家投资开展大规模化生产,降低产品价格。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即将到来的传统金九银十销售旺季,采取适当促销措施。

wt战略:拓宽销售渠道与加强宣传是一个重要出路。空气能热水器应进入传统销售渠道,进入苏宁、国美等家电大卖场,与市场消费者见面,让消费者能现场体验。同时开辟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实现多渠道销售,降低仓储运输成本。另外建设专门网站,发放宣传册,开展多种活动等形式宣传介绍空气能热水器,让安全、节能、舒适、低碳的消费理念传达到每位消费者。

空气能热水器产品的Swot矩阵综合分析图

本文通过Swot矩阵分析法,分析了空气能热水器产品在我国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指出了应对的策略如下:抓住机遇,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空气能热水器产品,争取政府更大的投资与补贴,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加强科技创新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病,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与太阳能、风能转换电能相结合,进一步实现零能耗完美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美海因茨・韦里克(Heinzweihrich)等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第13版?英文影印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1

[2]许忠良.浅谈空气能热水器的应用《工程与建设》2012年26卷第2期227-231页

[3]罗伟强.《水垢将严重制约空气能热水器行业发展》《机电信息》2010年第1期总第247期第43页。

[4]廉乐.明工程热力学(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李凡.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碳交易体系;温室效应;电力需求

一、引言

(一)概念介绍

碳排放权,是具有价值的资产,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减排困难的企业可以向减排容易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后者替前者完成减排任务,同时也获得收益。对于发电行业而言,有学者认为碳排放权是发电企业之间、国家与发电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等碳排放主体为了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所形成的一种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由相关经济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依法买卖碳排放权指标的标准化市场。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碳排放主体从其自身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减排程度以及买入和卖出排放权的决策。它包括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苑⒖刹生额外排放权的项目交易市场及排放权相关的各种衍生碳产品交易市场。

(二)碳交易市场的分类

按市场交易主体的意愿,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两类。其中,配额交易市场是指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的市场;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的市场。具体而言,配额碳交易又可分为基于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交易两类;自愿市场分为炭灰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两种。

(三)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和Co2排放分别下降29.9%和33.8%,如期完成“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指标,成为世界上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大国。2015年,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总量43.0吨,占消费总量的64.0%,其中发电消费增加0.5%,发电消费总量居上。建立发电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发电市场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降低发电市场减排成本,促进转变发电市场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在全球市场上,中国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在CDm项目上中国没有自己的定价权,整体处于被动地位,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并且由于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未形成完善的碳交易排放市场体系,严重制约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因此,如何规划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符合国情和电力行业协调发展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关键。

二、国内外碳交易碳交易体系

(一)国内体系

在2009年的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40%~50%。此后,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兴起。为推动实现减排目标,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效应,加快了碳交易市场机制和中介组织的建设,解决我国作为卖方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中介服务严重制约碳交易业务的问题。通过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发展,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引进专业人才等具体举措的落实,不断强化我国市场对碳交易的认识,推动我国从“高碳”向“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型。2012年之前,依据《京都议定书》,我国碳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市场进行的交易,即发达国家向我国提供资金和技术,对我国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获取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但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我国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明显的到了提高。2014年,中美签署《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元首首次正式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Co2排放峰值,并且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了《关于改善发电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促进发电行业减排,让发电企业更积极地参与碳交易。

自2013年,我国已相继启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湖北等“两省五市”的碳排放交易试点,参与交易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按照发改委的规划,我国碳市场建设分为前期准备阶段(2014―2016年),运行完善阶段(2017―2020年),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以后)。所以,目前是从前期准备到运行完善阶段重要的转型过渡期。

截至2014年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深圳和湖北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均了地方碳交易管理办法,共纳入控排企业和单位1900多家,分配碳排放配额约12亿吨。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总结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工作基础,并结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抓好落实的具体要求;中挪合作“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与自愿减排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建立;国务院《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下发特急文件,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业放缓燃煤火电建设步伐,暂缓13省份、缓建15省份的一大批煤电项目。

(二)国外主要体系

1、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UnionemissiontradingScheme,eUetS),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国参与的排放交易体系,也是欧盟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确立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而于2005年建立的气候政策体系。它是欧盟气候政策的核心部分,以限额交易为基础,提供了一种以最低经济成本实现减排的方式。这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气候政策的中心组成部分,以限额交易为基础,提供了一种以最低经济成本实现减排的方式,是世界上首个多国参与的排放交易体系;覆盖了11000个主要能源消费和排放行业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内部磋商谈判和苦心经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碳排放配额交易总额也位居全球首位,并且适时的结算方式提出无需与美元挂钩,交易直接以欧元标价结算。目前,世界碳排放交易市场主要由欧洲主导。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已进入了实施的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2、美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为减少温室气体而设立的区域强制性的减排计划,通过竞拍方式出售碳排放限额,以达到区域内碳总量减少10%的目标。美国的这种配额方式在市场主体间自由交易,截至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虽然目前RGGi仍处于发展期,但美国所提出的这种市场化的机制很适合中国学习和借鉴。

三、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碳排放问题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果,在能源结构转型期,国内一部分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的理论分析方面上。为了建立“共同而有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正义准则,丁仲礼等人强调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计算,以“人均累计排放指标”度量各国排放权,并针对应得配额、实际排放量、排放水平、排放增速四个客观指标具体对各国提出了公平合理的排放权方案。在全球碳排放权激烈的争夺战中,碳排放责任的认定和碳减排义务分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博弈主体间争论的焦点。张为付在《调整》一书,研究分析了世界各国碳交易市场的博弈现状,分析中国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低碳经济下我国国际分工在贸易战略、引资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的调整方案以及政府的职责。基于碳排放和政府初始分配的交易背景,宋瑶等人建立了优化制造商产品组合的三维模型,讨论政府分配、碳排放价格敏感因子和技术效率对最优产量的影响。另一部分的学者们将发电行业与碳排放权交易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借鉴国外碳排放交易机制,结合我国发展现状,骆跃军等人对碳排放总量管理下发电排放所属问题和不同配额分配方案对发电生产企业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使用“加权平均法”碳排放配额方式模拟并分析发电企业的碳排放交易,来实现各机组所得配额均相对公平合理,保证企业顺利履约,实现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控制目标。何崇恺等人以发电行业为例研究影响碳成本传递率的主要因素,认为影响发电行业碳成本传递率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配额分配方式以及发电市场结构。陈逸等人从碳排放交易价格和成交量变化趋势的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分析碳排放交易的发展趋势,认为人力资源培养和发展对我国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将企业的硬件实力和软性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发展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借鉴欧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并且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国情。

四、数据分析

从宏观角度而言,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发电量、当期发电量呈稳步递增趋势。截止2015年12月,累计发电量大56183.7亿千瓦时,当期发电量最高时为2015年8月5155.3亿千瓦时。火力发电的同比增长幅度呈负增长的趋势较为明显,降幅最大时为-11.8%;而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等低耗能的新能源发电同比增长整体呈现正增长的趋势。其中风力发电的当期发电量占比最多,当期同比增幅平均值为25.9%。如下图所示。

从微观角度而言,中国一共有5家大型发电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随着碳市场的建立,各家陆续建立自己的碳资产公司,搭建碳资产运营管理框架,管理制定碳资产交易。制度。以中国华能集团为例,如下图所示。2011年―2015年,华电的装机总容量、供电总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8.90%、6.25%,碳排放总量平均增幅3.09%。在保证电力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实现了碳排放量的增长率大幅低于装机电量、供电量的增长率。“十二五”期间,华电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通过电源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等措施累计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其中,结构调整的碳减排贡献度最为显著,共计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贡献度为73%;节能降耗减排二氧化碳5482万吨,贡献度为27%。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华电继续发展清洁能源和调整电力结构,持续节能低耗,以降低Co2的排放。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受传统工业结构的影响,中国能源结构目前仍然主要依赖于火力发电,并且火力量在总发电量中占比最多。但由于近几年工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对气候的逐步关注,总体而言,中国已积极投入到全球的节能减排行动中,参与碳交易并自愿在交易市场交易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作为一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环境政策,碳排放权交易被证明在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提高,不但会大大减少Co2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的外部负效应,也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政策建议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新目标是进一步加强碳排放强度约束控制,实现大气资源的可持续、公平、有效的利用。但是,当前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经济下行、能源结构改革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发电行业的未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是从短期而言,目前中国的低碳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规划时间短,工作量大,无法制定出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达到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的目的;许多发电企业正面临着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好碳交易市场,无疑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大量缺乏专业人才、企业减排意识不足等个问题导致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很迟缓。从长期而言,随着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短期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发电企业会更加注重对新能源发电的投资,减少火力发电,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了保障建设和维持更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发电企业应采取集约化的管理方式,提前做好发电规划,避免出现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推进市场化建设,鼓励企业创新,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低碳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经济政策相协调,建立完善的日常监管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爽碳市场的经济分析[J]-中国能源2007(9)

[2]李布.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1-5.

[3]李布.借鉴欧盟碳排放交易经验构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J].中国发展观察,2010,(1):55-58.

[4]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张志强.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J]中国科学,2009,39(8)

[5]杨辰晨,何伦志.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与政策[J].2015,09(002)

[6]刘志彪.低碳: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新约束[J]南京社会科学.2016,03(022)

[7]曾鸣,姚进,赵晓丽.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行业的影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5)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天然气;发电成本;天然气价格;敏感性分析

天然气发电在其他大部分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初,中国政府才开始寻求扩大天然气发电厂的方法,但是成功率并不高。直到2010年,政府新提出的天然气发电技术的工业政策和天然气价格的改革,中国天然气新的发展机会再次出现。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此次行动计划的核心就是推进能源价格改革,这也就意味着天然气发电价格不再受政府约束,而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来决定。给天然气发电市场更广阔的平台。

一、中国天然气供求现状

我国天然气发展起步稍晚,20世纪末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但中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很丰富,20世纪的年增长率可达10%以上,20世纪90年代约为17.3%。但是由于新发现的速度趋缓,21世纪初年增长率就下降到了10%以下,2013年为7.99%,2014年为9.53%;我国天然气发电行业逐渐兴起,因此天然气需求也日益增长,我国目前天然气供不应求,这就需要逐渐加大LnG进口量来满足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差值。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三大LnG接收站,分别是广东深圳LnG接收站、福建LnG接收站和上海LnG接收站,并计划在其他地区相继投产运行。根据《中国未来能源》中“资源市场落实、统筹规划,适时、有序、适度引进LnG资源”的原则,预计到明年,我国LnG资源引进规模能够突破2400×104t。

二、影响天然气发电成本的因素及分析

(一)影响因素

我国现行发电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占总发电行业70%以上,煤炭发电成本虽低,但是污染物排放问题非常严重,排放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对环境污染极大。因此为了满足空气污染控制的要求,天然气发电已快速发展。但高昂的发电成本成了最大的弱点。目前,天然气发电的成本是煤炭发电成本的2~3倍,很多发电企业都依靠政府补贴才得以存活,因此天然气价格是主要因素。此外,发电成本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因素,如环境成本、燃机工作效率、年利用小时数等。下文就上述因素建立天然气价格敏感性分析模型对天然气发电成本进行分析。

(二)建立模型

为了简化模型的计算,假设天然气发电站的发电成本只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总投资费用、总投资的折旧成本以及燃料成本。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1.总投资费用

天然气发电站的总投资费用主要包括初期的投资费用、利息支出以及运行与维护费用。其中静态投资费用由发电站的单位容量造价和装机容量计算所得。为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将其发电站的总投资费用折算为现值。

(三)相关参数及指标值的确定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天然气发电成本涉及到众多的参数和指标,为了较为准确地计算这个经济指标的数值,本文对相关参数和指标确定如表1所示。

燃机设备型号的选择是进行天然气发电因素敏感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我国目前的燃机型号有6B、6F、9e和9F四个等级,本文选用9F型号的燃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天然气价格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燃机的型号得知9F型号燃机的供电效率取55.4%,静态单位造价为3282元/kw,并选定动态单位投资SUi=3548元/kw来计算发电站的发电成本。

(四)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1.天然气价格因素

根据上述所建立的模型,以及给出的相关的参考数据,选取中国北京天然气的价格作为参考,所选范围:1.5~2.0元/m3,年运行小时的范围2500~4000h,天然气发电成本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结果分析,假定煤炭发电标准煤价以650元/t为例进行测算,煤炭发电厂的单位成本约0.31元/kwh。当天然气价格取1.5~2.0元/m3,年运行小时取3500h时,燃料单位成本对应的区间0.33~0.46元/kwh。显然,随着燃料成本相比,天然气发电的单位成本比煤炭发电高达0.01~0.14元/kwh。结果显示天然气发电成本无法与煤炭发电成本形成竞争力。由此可知在发电市场中,天然气和燃煤发电站能够形成成本竞争力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天然气价格。

2.天然气发电站燃机工作效率

提高天然气燃机的工作效率是降低发电总成本的关键途径。一般来说,“e”型燃机效率比“F”型燃机效率低出5%~6%。参照上述公式(3),同样的功率,以天然气价格为1.8元/m3,有CoF=0.18/η,根据公式(4),当燃机工作效率提高5%~6%时,那么发电成本可以下降8%左右。由于我国目前天然气价格较高,所以选用先进的大容量、高参数的燃气轮机技术显得更为重要。

3.环境成本的因素

根据表3数据显示,燃煤电厂的污染物一年的排放量总计3430902t,燃气电厂的污染物一年的排放量总计1242291t,两者比例2.8:1,煤发电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总的86%,我国都偏向于发电后的控制,实行先排放后治理的政策,因此这部分污染物成本已经成为发电成本的一部分。通过两者的比较,发现天然气发电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治理的环境政策,从污染物的环境成本来看,天然气发电有了明显的优势。

三、扩大天然气发电市场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表明,与煤炭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目前的优势是环境成本较小,这呼应了国家的能源环保政策。为了让天然气发电与煤炭发电具有更大的成本竞争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降低天然气价格

2014年能源计划推动能源价格的改革,天然气市场价格应适当的降低并进行合理控制,目前就我们国家而言,天然气价格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2013年就出现四次调整,天然气价格仍然由政府掌控。根据十报告最新政策:我国要实现多元化市场改革。国家应该大力吸收多方投资者投入天然气发电产业,这样一来,我国发电行业竞争就越发激烈,那么各大企业通过什么战略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只有降低天然气价格,天然气才能在市场上生存。

(二)实现燃气轮机国产化

天然气发电的发展一直被多个因素所约束,从宏观角度看,气源、气价无疑是挡在天然气发电面前的绊脚石,但同时天然气发电设备的燃气轮机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天然气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是降低天然气发电成本的有效路径。目前我国对燃气发电核心技术并未完全掌握,所以所有燃气设备都是进口的,而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导致发电总成本偏高。如果我国能够实现燃气轮机国产化,那么就能降低成本。国内一些大型制造企业目前也只能够制造、组装简单的燃气发电机组,在整体热部件材料制造等关键技术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还需继续研发。

(三)建立天然气储备体系,稳定天然气供应

目前,中国地下天然气储气库有效容量仅是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2%左右,与欧美国家20%左右的水平之间的距离甚远,与世界平均水平的12%也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这是近几年我国冬季的“气荒”的主要原因。应该建立天然气储备体系来保证天然气能够长期稳定地被供应,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在市场多元化改革体制下,鼓励吸收更多投资者出资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为了预防“气荒”,天然气生产供应企业以及城市燃气公司应当建设季节储气库;国家应制定天然气应急储气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2014-11-19.

[2]龚梦洁,李惠民,齐哗.煤制天然气发电对中国碳排放和区域环境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2).

[3]何建坤.中国能源革命与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4]刘玲玲.2020年,中印煤炭发电成本优势不再[J].中国煤炭报,2014(07).

[5]FredrichKahrl,JunfengHu,GabeKwok,etal.Strategiesforexpandingnaturalgas-firedelectricitygenerationinChina:economicsandpolicy[J].energyStrategyReviews,2013(02).

[6]Jingkuimi,ShuichangZhang,KunHe.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sabouttheeffectofpressureongasgenerationfromcoal[J].organicGeochemistry,2014(11).

[7]nicolajmahlstedt,BrianHorsfield.metageneticmethanegenerationingasshalesi.Screeningprotocolsusingimmaturesamples[J].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2012(01).

[8]张抗.中国天然气供需形势与展望[J].天然气工业,2014(01).

[9]刘小丽.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J].天然气工业,2010(07).

[10]m.Cokar,B.Ford,m.S.Kallos,etal.newgasmaterialbalancetoquantifybiogenicgasgenerationratesfromshalloworganic-matter-richshales[J].elsevierJournal,Fuel,2013.

[11]LongSu,JianjingZheng,GuojunChen,etal.theupperlimitofmaturityofnaturalgasgenerationanditsimplicationfortheYachengformationintheQiongdongnanBasin,China[J].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2012.

[12]p.wang,X.Chen,X.pang,etal.GasgenerationandexpulsioncharacteristicsofmiddleCUppertriassicsourcerocks,easternKuqaDepression,tarimBasin,China:implicationsforshalegasresourcepotential[J].australianJournalofearthSciences,2014(07).

[13]王高峰.天然气发电的三重困境[J].产业与市场,2014(04).

[14]张彦.浅谈中国天然气价格的考察与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4(03).

[15]于海江.核心技术是提高燃气轮机国产化率关键[J].中国电力报,2014(05).

[16]张抗.气荒将延续多久[J].中国石油石化,2013(22).

[17]黄平辉,张淑英,秦启荣,等.中国天然气资源现状、需求展望及对策[J].新疆石油地质,2008(02).

[18]康建国,胡奥林,牟英石.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策略[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2(01).

[19]YueLi,timtffner,michaelBisch

off,etal.testGasGenerationfrompureLiquids:anapplication-orientedoverviewofmethodsinanutshell[J].international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2(10).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电气控制;自动化系统;应用;发展

1电气自动化控制对象特点及其功能需求

1)对于热力设备而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信息采集时具有对象少、信息量少、操作频率较低的特点,但是要求信息采集与传递准确、快速;

2)电气设备的自动保护装置需要确保自动装置的高可靠性,且要求动作迅速,同时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数据采集系统以及顺序控制为主,联锁保护相对较多。对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不但要实现正常的启停与运行操作,还需要能够实现运行状态以及检测等的实时显示,并将故障数据与状态上传至相关平台,能够为故障问题提供应急管理措施和方法,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2.1计算机处理系统及数据采集

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参数的输入、显示、计算、异常告警、事故序列记录以及历史数据的存储等。

2.2机电液系统控制

由于机电液系统自身具有对应的控制机构,例如液压控制系统的伺服机构、机械系统中的机械传动机构等。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是提高控制设备、控制元件以及对应转换设备的可靠度,确保整个系统实现转速、功率、压力等回路的控制。以汽轮发电机扣工资系统为例,控制系统从汽轮发电机组的盘车开始进行控整体正常运行。控制系统通过对电网进行一次调频,接受电网调度来改变汽轮机组的负荷状态。不但使得机组安全运行,同时还拨正了机组运行负荷作用下延长机组寿命的目的,使得整个机组的运行处于最佳的经济状态。

2.3设备旁路系统的控制

电气控制对象设备的旁路系统主要包括高、低压旁路压力/温度调节设备、液压油路阀门设备以及机械系统中的动作机构等。通过控制系统的相关应用技术,对执行机构运作过程中职的转矩、速度以及压力等需求,对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控制,保证各类系统的正常运行。

2.4系统监视设备控制的应用

采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备通常是大型设备,其启动和停机过程都需要在对应的仪表对其机械工作状况进行监视,避免运转过程中出现事故。同样以汽轮机机组电气控制系统为例,必须针对汽轮机的机械运转参数开发对应的监视保护仪表。例如,对汽轮机的转速、轴向位移、轴振动、轴承盖振动、气缸的热膨胀等相关参数进行监视。同时建立起对应的联锁保护机构,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2.5设备协调控制系统

系统设备的协调控制系统对于保证系统运行的平衡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任务在于控制整个被控对象机组的输入、输出之间保持能量、质量等控制参数的平衡。消除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满足设备运行的功能需求。

3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问题

3.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统一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统一化对于自动化产品的周期性设计、安装与调试、维护与运行等功能的实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大大的减小了从设计到投入运用之间的时间和成本。

实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统一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开发系统从运行系统当中独立出来,同时也为了能够方便达到客户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就是能够把电气自动化系统通用化,电气自动化网络结构应该保障现场的设施、计算机的监管体系、企业工程的管理体系之间数据交流的畅通。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计划的实行,不管是采用现场总线还是以太网,其都需要保证控制元件到办公室环境之间的自动化的整体通讯。

3.2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生产将更加的安全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安全防范技术的集成化,重点就是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即人、机、环境三者的安全实现。在非安全状态时,用户要如何选择利用最低费用实现安全方案制定的问题。分析研究我国市场发展和延伸特性,我们应该从安全级别最高的领域开始,逐渐的向安全级别低的领域延伸,从硬件设备到软件设备,从公共设施层到网络层,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与防范设计进行全面的研究。

3.3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市场化

作为一种工业产品,要实现长久的发展,必须深化制造部门内部的体制改革,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障发展的成果,而且还需要密切的关注产业市场化所带来的后果,保证产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制造企业不仅需要对开发技术和集成系统进行研发投入,同时还需要运用分工外包和社会化之间的合作,使零部件的配套生产逐渐的市场生产化、专业化,从而能够保证对高端装备技术开发研究资源综合利用,提升自主装备制造的比例,产业市场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资源配置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3.4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技术

在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之下,伴随着市场化的环境,使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并且对引入的创新技术进行及时的消化、吸收、再创造。电气自动化工业企业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加大科研的投入,为电气自动化的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而政府同样应该意识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经济发展当中的主导力量,加强政策上的扶持,建立和完善机制体系。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企业生产主要还是一些中低档次的产品,产品在国内市场也主要是服务于一些中小型的项目,技术水平还很难服务于国家大型重点建设项目。企业应该打开自主创新的新局面,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提高自主创新的实践能力。

4结论

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持续加深的背景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将得到新的发展与应用,尤其是在系统远程监控技术方面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赵英俊,高光宏.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分析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7):56-59.

电气自动化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电动汽车产业;战略定位;气电混合动力汽车

作者简介:何东(1964-),男,四川彭州人,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所长、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循环经济和战略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23-04

汽车产业作为成都市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受到了企业、政府、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抓住国家出台振兴汽车产业的政策机遇,利用成都市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的契机,对成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进行定位,使之成为成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并举的目标,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电动汽车按动力装置类型分类,可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p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1],近年在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外接充电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pHeV)。3种动力车型,经过技术检测、示范运行,已具备了整车生产的能力。预计20年后,所有电动车总的市场份额将会超过燃油汽车[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国外各知名汽车公司均投入巨资开始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开发。法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都开发出具有商品化水平的电动汽车,如法国pSa公司的标志p106和雪铁龙aX电动轿车,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RaV-4eV电动轿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eV1电动轿车。此外,混合动力公交车也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投入了实际运营。

近几年,我国也研发了几款混合动力汽车: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F1混合动力轿车,奇瑞汽车公司的a5iSG混合动力汽车,力帆集团公司的新520车型混合动力车,吉利汽车公司也生产了轻度混合动力汽车。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已有17个省(市)的30多家企业开始涉足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二、成都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条件分析

1.丰富的能源资源和自然资源

四川省的天然气资源居全国第二位,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一位,二者都是发展气电混合电动汽车产业的动力能源。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达3.6万亿立方米,可探明地质资源量为3.5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2.28万亿立方米。其中,新近发现的普光气田和龙岗气田,预计可开采量分别达到3562亿立方米和7000亿立方米①。我国现探明的锂资源储量约38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锂矿资源(除卤水外)70%分布在四川省的甘孜州和阿坝州②。四川省拥有我国锂行业中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锂资源开发和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其生产装备水平和产能居亚洲锂行业第一,能有效地为成都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提供原料和研发技术支撑。

2.先进的天然气汽车(CnG汽车)改装技术

四川省计委于1997年批准成立了全国首个CnG汽车检测中心和培训中心――四川南方天然气汽车检测中心、四川省CnG汽车培训中心(设在西华大学),负责对省内部分改装车进行检测,组织天然气改装技术的培训学习。1999年成立的四川省清洁汽车工程技术中心(设在西华大学)承担了《CnG汽车及加气站安全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以及国家“863计划”课题,部分技术成为科技部“十五”清洁汽车重点推广应用项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7月,四川省CnG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万辆,充装站220余座,均占全国50%以上③。

3.掌握有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目前,成都的电动汽车产业尚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还没有正式投产。但是,成都市电动汽车企业在整车、电池、发动机、电动机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拥有一定的研发、生产实力:

(1)整车研制

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成都市经济开发区是四川省汽车产业规划布局中的集中发展区域,目前成都市经济开发区已聚集汽车整车生产厂商16家,其中有一汽集团、吉利汽车公司、四川汽车集团3家汽车整车生产厂商涉足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一汽集团的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在长春本部,主要生产电动客车;吉利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项目落户于湖南湘潭;四川汽车集团的电动汽车项目布局在龙泉驿区生产。四川汽车集团在2007年就提出发展电动汽车,计划于2009年8月份出产电动汽车样车。集团中期规划实现年产1万辆电动汽车和1万辆电动客车。

(2)电池技术

成都市拥有包括中科来方、宝生科技、成都建中、成都国环科技等多家电池生产企业,涉及电动汽车、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其产品在国际国内已具有优势。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信国安集团、比克国际(天津)有限公司联合承担了“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新型动力电池隔膜及其工业化技术”项目。该公司拥有国内首创的隔膜和水性粘合技术,为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提供了有效支撑。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的国营成都建中锂电池厂,是目前我国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水平最好的锂电池专业生产厂家,曾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配套研制锂电池产品;四川宝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成都完成了无钕稀土系aB5型低温贮氢电极合金及宽温区镍氢(动力)电池的成果转化,宽温区镍氢(动力)电池年生产能力达5000万ah,成果水平居国际前列。

(3)发动机、电动机控制技术

成都市已掌握了电动汽车的发动机、电动机及控制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都华川电器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机控制器及iSG电机,是汽车电动、发电集成一体化电机,技术达到国际水平。该公司开发的混合动力系统已经用于长安汽车的杰勋、志祥等车型的使用和验证。此外,东电集团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电动车用驱动电机产品,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并且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条件。公司的产品已用于包含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各类清洁能源车辆,产品也适用于轻型轿车、大型公交车等各种车型。

4.潜在的市场需求

由于电动汽车行驶里程较短的瓶颈尚未突破,电动汽车技术主要应用于行驶线路相对固定的公交车、出租车。成都地处川西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机动车保有量排全国第三位。四川省现有CnG车辆30万辆,其中成都市CnG汽车保有量约2余万辆,运用水平居全国前列。目前成都市的CnG公交车辆约4000余辆,按照《成都市总体规划1995-2020》、《成都市建设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成都市的城市交通发展以普通公交为主体、客运出租汽车等为补充的城市公交体系,到2010年,成都市的CnG公交车辆预计将达到8000辆,出租车也将新增2000余辆。成都市CnG公交车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发展,出租车辆也以较大的比率增长,因此,成都市电动汽车适合从公交车、出租车入手,有着巨大的潜在发展市场。

三、成都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

Swot矩阵分析法[3]是一种综合考虑组织的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来自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组织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有效工具。根据成都市电动汽车产业现状和Swot分析法原理,可列出成都市发展电动汽车Swot矩阵(见表1)。

通过对成都市电动汽车产业的Swot矩阵分析,其产业在未来发展中有着良好的外部机遇和内部优势,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挑战。这就要求成都市电动汽车产业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定位,并能得到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成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电动汽车产业选择

成都市电动汽车产业必须选择一款电动汽车类型,进行重点突破发展,做专做强成都电动汽车产业。通过对现有的3种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尾气排放、经济性、市场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4](见表2)可以看出,纯电动汽车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因为技术、成本等许多原因,还不能取代传统的燃油/气动力模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由于电池存在技术瓶颈,不具有产业化能力;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既继承了电动车辆作为“绿色汽车”的节约能源和低排放的优点,又弥补了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不足的缺点。根据国外研究表明,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消耗指标与装备同类型发动机的传统汽车相比平均降低30%-40%,尾气排放指标平均降低50%-60%[5]。同时混和动力汽车不需要大的基础性投资,与现有内燃机体系有较好的兼容性而最具产业化优势。

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按动力能源分类,有气电混合动力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两类。通过对两类汽车进行比较(见表3)可知,气电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具有低排放、低维护成本、高安全性等优点,并且国内已经拥有了整车生产的技术。四川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作为发展成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重要能源来源,不依赖国际进口,价格便宜,更加环保,并且国内市场暂无销售,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天然气资源将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对气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成都市电动汽车产业定位应根据电动汽车产业的现有技术,结合成都自身条件,通过集成成熟的内燃机技术、天然气汽车改装技术和汽车整车生产系统,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展气电混合动力汽车。

(二)战略路径

通过整合成都市内现有资源,形成气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围绕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电池、发电机及控制系统,重点攻关;通过集成成熟的内燃机技术、天然气汽车改装技术和汽车整车生产系统,发展气电混合动力汽车,形成成都市电动汽车特色产业,实现气电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国内领先;重点开发公交车、出租车,逐渐推广到其他车型;产业立足四川,辐射全国,争取进军国际市场。

1.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产业链

成都市现有成都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四川汽车工业集团等整车企业16家,有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宝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华川电器有限公司、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成都正恒动力配件有限公司等电动汽车电池、电动机及其它零部件生产企业130余户。由于成都市涉及电动汽车的企业各自为政,资源分散,无法实现气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突破性创新。通过整合成都市内现有汽车产业资源,可形成气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见图1)。

2.重点攻关电池技术、驱动装置及控制系统

成都市气电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应以产品为中心,联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对电池、驱动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组建成都市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和气电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中心,加强对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控制系统的调制。

3.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突破

城市公交车、出租车运行空间相对固定,便于充电网络建设,可以有效弥补气电混合动力汽车行驶里程较短的缺点。因此,成都市气电混合动力汽车应以生产出租车、公交车为出发点,开拓产业前期市场。

(三)保障措施

成都市发展气电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但车辆价格和运行成本偏高,为保证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以及研发的需要,必须得到政府在规划、政策、技术、资金、推广使用等方面的支持――抓紧制定成都市电动汽车中长期发展规划;产学研政相结合,完善电动汽车研发体系;加大对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的资金支持;加大气电混合动力汽车推广使用力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序推进充电网络建设。

注释:

①数据参考《四川省天然气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②数据参考:锂资源:阿坝新的经济增长点[n].四川经济日报,2008-01-31.

③数据参考:四川省CnG气瓶车将凭“身份证”加气[n].市场与消费报,2009-08-07.

参考文献:

[1]陈清泉、孙逢春.混合电动车辆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潘美俊、毛汉颖、吴彤峰.广西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对策探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2):150.

[3]托亚.运用Swot矩阵进行企业战略分析[J].天津经济,200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