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知识创新的定义十篇知识创新的定义十篇

知识创新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3:48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1

论文摘要:哲学创新与创新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哲学创新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体现。哲学创新必然要求对创新进行哲学研究,形成创新哲学。创新哲学是哲学的新分支,是研究创新的一般现象,揭示创新的一般特征、本质和规律的应用哲学。

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质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品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它不承认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包括它自身,因而它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在同形形唯心主义哲学和思辩哲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现代哲学的中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创新的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正如在200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就在于它的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以往旧哲学的彻底变革和根本超越,是创新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当时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受到黑格尔哲学的熏陶,而后又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洗礼,但他们在革命活动中超越了前人,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彻底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吸取了其合理内核—辩证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吸取了其合理内核—唯物主义,创立了自己的新哲学—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哲学的终极,而是哲学在更高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新开端。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从未为其哲学设置一个终点,把它变成封闭、僵死的体系,而是敞开通向真理的大门,为这一学说的再发展留下了无限广阔的天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150多年以来,自身一直地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仅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他们的哲学作了发展,他们的继承者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重大的创新和发展。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的时代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国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实践和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又不断地从批判旧东西中发现新东西,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在谈到辩证法的本质时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具有这种辩证法的本质,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学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教条。“以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着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应的定义”那只是一种“误解”因此,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而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创新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这种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体现和二根本要求。

二、哲学创新必然形成创新哲学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是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哲学,只有真正摸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脉搏,映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从而真正把握了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所谓时代精神是关于一定时代内容的本质特征的集中表现。哲学从总体上反映把握时代的基本内容,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因而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的本质特征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时代精神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哲学创新就是要根据时代的不断变化,把握新的时代本质特征,概括和提炼新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理应把握新的时代本质特征,概括和提炼新的时代精神。

如果说上个世纪的时代是工业经济的时代,那么新世纪的时代就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创新,知识经济就是创新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是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的产物,是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是知识创新的结晶。在知识经济中,科学技术和知识处于基础地位,起决定作用。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乃至整个知识的创新,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就是创新,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

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标志着该事物得以成立的根本点,是本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主要点。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是知识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的主要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虽然也有创新,但创新数量少、速度慢、周期长,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本和劳力的投人,知识创新不是主要因素,不构成这些经济的主要点、根本点。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创新的周期相对较短,创新步伐越来越快,产品更新换代具有加速度的性质。上个世纪80年代技术产品的一般寿命为30年左右,90年代则为20年左右,世纪交替之际则更短。有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寿命甚至只有几年、几个月,就需要更新换代,计算机领域的产品更新周期已降为6个月左右。着名的摩尔定理恰好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的微软公司,正因为它不停地提供社会需要的新产品,才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内,搜取了数千亿美元的财富,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可见知识经济需要不停地开发、不停地创新。要是没有创新,科技就不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会出现,知识经济也不会存在和发展。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命脉,成为知识经济的根本所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国家主席才在近年来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正因为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命脉,成为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成为新的时代精神,对创新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课题,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理应关注新时代的呼声,把握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提炼新的时代精神,为时代提供理性的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创新,就必然要把创新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形成创新哲学。

三、创新哲学是一门新的应用哲学

创新哲学与哲学创新是不同的概念。哲学创新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与时俱进,是指哲学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前进。创新哲学则是关于创新的哲学,是以创新为对象的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对创新的一般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科学,是对创新的哲学审视。因而它是哲学的一个新分支,是一门新的应用哲学。创新哲学是研究创新一般现象,概括创新一般本质,揭示创新一般规律的科学。任何科学的建立,都必须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有它基本的问题。创新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一般创新现象,或者说是人类社会各种创新都具有的共同现象。就这一点来说,它同创新学是一致的,它同创新学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因此从这意义上讲,创新学也可以说是创新哲学。但它同创新学也有层次上的一定差别。创新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创新现象,揭示创新的内在机制,说明创新的一般规律,着重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而创新哲学则强调对创新现象的哲学审视和批判,对创新一般知识进行反思,提供创新的精神和理念。因此创新哲学是创新学的理论基础。

创新哲学研究的一般创新问题,是各种具体创新现象都:具有的共同问题,如创新的本质和特征、创新的根源和基础、二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创新的类型和结构、创新的要素和机制、创新的过程和变化规律、创新的主体和客三体、创新的能力和素质、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创新的原则和方法、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创新心理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理性的范畴,就是创新哲学的基本通任务。

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创新现象,揭示冬创新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提供创新的一般理念。创新是一个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许多相关要素按照一定结构组成,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影响创新的进程和效果。人的身体于和心理,特别是人脑这个复杂系统,是创新的主体,直接决定创新的进行和成败。人的心理素质如何,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怎样,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怎样,是创新哲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创新有哪些内在要素,它们有哪些内在联系,性质和作用怎样,都是创新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创贡新哲学也要研究创新的条件和环境,没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任何创新都不能进行。创新哲学特别要研究创新的根源和基础、创新的地位和价值,关注创新的伦理意义,突出创新对人类的影响、对自然的影响,审视每项创新的终极意义。特别是对一些技术创新,要进行哲学批判,揭示其利弊,为人们制定其应用的伦理原则提供理念。

创新哲学不是一般哲学,而是应用哲学。它不研究整个世界的问题,也不研究人类社会的全部问题,它仅仅研究人类社会的创新问题,把哲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到人类创新领域,揭示创新的哲学意义。它之所以高于创新学,属于应用哲学,是因为它揭示了其研究的对象~—创新具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意义。

从世界观的角度看,第一,创新的根本间题是正确处理好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创新,就是要弃旧迎新、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第二,创新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各个时代的创新实践,特别是生产力的创新实践,才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向前发展。第三,创新是人类世界与自然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对人类世界而言,没有创新,便不能发生人猿揖别;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主观世界而言,有了创新,才有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才有人类思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同样,人类世界与自然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创新,才有机地联结起来,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世界。

从认识论角度看,任何创新都意味着新认识或新知识的获得与运用。这有两种情形:其一,发现某种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规律,获得新认识,这是发现式认识创新,也称原始性创新。如开创新学科,自然科学的定理、定律、社会规律的发现等。其二,是把获得的认识或知识运用于实践,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技术、方法,建立某种新规范、新体制等。这是发明式知识创新,也叫继发性创新。这两种创新虽然有着显着的区别,但都是新认识和新知识的获得与运用,属于一定意义的认识论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途径。人们的创新过程,不仅改变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更为重要的是改变着客观世界,不仅是主观世界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改变客观世界发展的过程,是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2

[关键词]知识创新信息需求信息交流功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利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

一、知识与知识创新

1.什么是知识

关于“知识”的定义,有不下十余种之多。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所述:“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

2.知识创新

要讨论知识创新,就必须明确什么是创新。作为普通词的“创新”,根据韦伯斯特词典的定义,其涵义是:引入新东西、引入新概念、制造新变化(它没有区分“新”的含义差别)。

一般而言,“知识创新”有两种定义。

第一种定义:知识创新指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其中,“新”的涵义是知识产权意义的新,即在原理、结构、功能、性质、方法、过程等方面有显著性变化,不是时间意义或地理意义的新。知识创新主要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知识创造和新知识首次应用四种表现形态。

第二种定义:知识创新指在世界上首次引入知识要素和知识载体的一种新组合和新组合的首次应用;其中,新的涵义是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新,即在原理、结构、功能、性质、方法、过程等方面有显著性变化,不是地理或时间意义上的新。知识创新的新组合有6种:新事实,新概念,新规则,概念和规则的新组合,概念、规则和载体的新组合,新组合首次应用等;它们与知识创新的四种形态是大致对应的(见表)。

表知识创新的6种组合

二、知识创新中的信息

1.信息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

(1)决策作用

一知识创新活动,例如搞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只有充分了解有关课题的国内外情况,才能有较高的成功率。二是不搞强弩之末的课题。有些研究课题,看似很大,其实已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将此类课题选作研究项目,则必然事倍而功半。三是不选别人已经搞成功的项目,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四是从尽可能高的起点开始,以便早日登顶。在有些情况下,明知别人正在搞某项研究,甚至知道别人已经成功,但为了企业和国家利益,有时不得不去做某些研究,以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发明或创新。在这种类型的项目中,信息调研可使我们了解、掌握已有的知识和技术,使研究的起点尽可能高些,以便早日获得成功。

(2)研究作用

在知识创新活动中,信息工作的作用是对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帮助,其主要表现是: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不走或少走弯路;激发思维的火花,使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得到解决,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用;提供相关的技术、数据、思路等。

(3)知识作用

在知识创新活动中,研究者利用文献、信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以便更新、改善个体或群体的知识结构。在知识更新中,人们往往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信息,而是从职业工作对知识结构更新的要求出发,广泛获取和利用本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文献信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提高,以达到职业工作对知识储备的要求。如果将布鲁克斯知识方程式K(S)+i=K(S+S)作如下变动:K(S+S)-K(S)=i,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创新活动的近期发展需要和现有的知识结构状况与水平,寻找需要补充和更新的知识和信息,然后从需要更新的知识出发,有目的地进行信息搜寻和利用。

2.知识创新中信息的产生和流动

知识创新活动除必须由一定的主体承担以外,还必须以一定的物质、能源、技术、知识、信息等为基础。人们通过对物质、技术、能源的利用,借鉴已有的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客观规律或创造发明出前所未有的东西,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和反映创新活动及成果的信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基于这种认识,笔者用下图所示的循环结构来反映知识创新活动的一些基本关系。

人类发掘自然信息,从认识反映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信息开始,与科学观察相结合,通过信息识别,进行自然现象的研究及自然资源的开发、组织和利用。知识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一定客体的研究可视为一种对客体运动中所产生的自然信息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结果是人们对自然物质特性和运动规律的认识,由此产生科学知识和反映创新活动的人为信息,形成人类社会特有的知识信息财富。从知识生产角度看,这是一种以人为信息和知识为中介的循环圈。在“循环”中,知识得以更新,研究得以深化,生产力得到发展。

3.知识创新中的信息需求

(1)不同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

现以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为例予以说明。

科研人员包括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科学研究活动的一切人员,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决定了基本的信息需求及其特点:集中需要所从事专业领域的信息,其特点是专深、专门与综合化相结合;信息需求的系统性、完整性、多样性与准确性相结合。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包括信息的类型的多样性和文献类型的多样性。

技术开发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从事试验、试制、发明、技术创新和设计工作,直接面向生产实践,创造各种技术、产品、工具、方法和手段。他们的信息需求,除具有明显的“行业”性质外,其主要特点是:信息的内容和来源广泛;十分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信息的实用性强;信息的时间跨度小等。

(2)不同研究阶段的信息需求

1)项目准备与立项阶段

该阶段应解决以下基本问题:①通过系统性调研,发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及应用前景的课题,为项目理论与实际意义的论证提供文献信息支持。②调查课题的相关前期工作基础,为项目研究目标的提出提供依据。③根据研究思路,广泛搜集该领域的最新文献,为项目研究内容的拟订提供信息。④围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关于关键问题探讨的论著与成果目录。⑤为项目创新的可行性研究搜集素材,必要时列出专业文献目录。⑥围绕实验方案的制定,搜集有关实验设备、仪器方面的资料等。

2)项目进行阶段的信息需求

项目进行阶段所需信息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研究问题所需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手段、工作、系统、数据库;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渠道,能为项目提供信息服务的人员、机构;对项目进行中的管理工作所需的信息;与项目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已有的研究思想、理论、方法和观测数据等。

3)项目结束阶段的信息需求

科学研究项目结束阶段的信息需求与项目总结、成果鉴定、发表和应用工作密切相关,其基本内容包括:①与项目总结有关的参考文献目录;②与成果有关的鉴定、评审管理规范文献和国内外有关资料;③成果查新结果;④发表成果的相关信息;⑤与成果有关的开发利用情况等。

三、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交流

1.信息交流的方式

(1)人际信息交流

人际信息交流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与作用过程。人际信息交流具有信息反馈及时、灵活性强、内容生动、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人际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是信息经多人多次交流传递后可能产生失真。

(2)组织信息交流

组织信息交流是指组织内各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和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交流,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通过正式文献、文件或指令进行的交流和组织之间的人际信息交流(某一组织的某个人代表组织与另一组织的代表人物进行信息交流)两种。

(3)大众信息交流

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是向公众传播信息,在社会成员共享信息的基础上获取反馈信息以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

2.信息交流的规划

(1)渠道规划

信息交流渠道规划建立在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其意义在于从中选择可靠而有效的通道作为信息交流的基本渠道。

(2)方式规划

创新活动中的各种联系会引发一定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模式,方式规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各种业务关系,指导研究人员正确从事信息交流活动。

(3)程序规划

建立在一定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基础之上的信息交流应有科学的程序,其程序应与关系相匹配并使交流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效益规划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创新;认知;理智德性;价值介入;信念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再是“两者择一”的世界,必须在表面看来相对立的事物之间进行平衡,包括当前与未来,变革与稳定等;而创新思维的应用是最主要的竞争优势。革新是永恒的,接受并且驾驭这些动态的革新需要实践中的诸多努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竞争的主体是具有理性和创新能力的人,载体则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和使用,而决定胜负的关键是蕴含的知识量,人的认知因素亦不可忽视。

一、创新与知识创新

创新的概念由来已久,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其理解也有两个层次:狭义理解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可界定为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广义理解是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与经济融合起来,把创新视为不同参与者与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

德鲁克(p.F.Drucker)认为,要把握未来世界发展的脉络,就必须理解并有效地运用知识创新。为了将来,只需要一种能力,即创新和测量创新的结果。知识创新的起点是发现,它具有多重价值目标,除了经济价值外,还有技术价值、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艾米顿(D.m.amidon)则将“知识创新”界定为一个价值系统,其核心是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以及组织的卓越。“把思想推向市场”也就是“把理论推向实践”,其本质包括“对同一问题能提出不同解、对相同资源能有巧妙组合、对管理能有自创的新概念、对未来趋势有独到的判断、能清楚知识核心的竞争力、能不断产生自我变革的能力”等六个方面。[1]

在创新意义的知识生产和形成中,齐曼(JohnZiman)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变化本质,利用坎贝尔(DonaldCampbell)的“BVSR”的经典概括,将创新与进化的机理统一起来,并进行现代的诠释。所谓的“BVSR”就是盲目变异(blindvariation)和选择保留(selectiveretention),二者结合导致不断变化,此即为“进化”的机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的本质是个进化的过程:“盲目”使创新者总是无法真正预见创新的成果是否会获得成功,“变异”则说明许多不同的、来自多个方向的创新努力在为同样的应用而竞争,“选择”表明经过大浪淘沙、时间的检验、实践的证明以及最终选择结果取决于创新所被承认的特质,如效用的改进等,“保留”意味着创新的成功,被广泛传播、复制和应用,并成为新的规范。[2]

二、创新意义上的知识管理

当知识成为社会组织的主要资产形式时,社会资产则是某个单一组织具体资产形式的缩影与抽象,知识的有效运用成为各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竞争域内的成功取决于组织在具体流程中所运用的知识的质量。图1①反映了知识形式的变化与组织创新的突变与飞跃,也是当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组织资产形式时,知识创新具备了现实条件。

图1中S型曲线刻画了“成功的悖谬”的价值曲线,显示组织的价值一般呈S形发展,即组织经过一个时点后往往就由盛转衰,这就反映了曾促进组织发展的思维模式、动因失去活力,束缚组织活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适时的创新成为必然。同时反映了由手工劳动形式、机器大工业时代到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及知识作为组织核心资产形式的变换轨迹,可以看出,组织需要在还处于价值稳定上升的a点变革策略,以新价值曲线取代旧价值曲线,从而使组织获得重生的机会。然而绝大多数企业往往到了B点,即组织接近衰退的边缘,危机显现时,才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第二条曲线表示的可能是一种新的产品、经营方式、战略或新的文化,而这一切则根源于以知识为对象的创新,即知识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通过系统思考,对不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的惯例做出判断并及时予以舍弃,从而不断突破旧框架的限制,得到实现创新发展的永续动力。[3]

知识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几乎在人类所有学习活动中都受到知识的直接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人类的生存活动出现开始,知识活动便始终与其相伴相随,其中既有知识的直接运用,又有知识的创造,其间差别在于知识存在的方式不同。知识活动的长期过程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知识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路径,甚至与学科的发展相类似。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根据组织存在先后,有两种方式,一为现存的,另一则为新出现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始终保持了变化的特征,现存的组织是“在已有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寻求改进”,而新的组织则表现出“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组织“知识管理”范式是指一种在集体活动中有目的地解决特定组织整体的价值创造、组织学习、知识创新和知识运用问题的模式,是一种贯穿知识的产生、传递及至运用的效果等整个过程的形式和规律对知识管理范式的研究,国内有学者提出从“组织间知识”到“社会知识”的系统锁定范式[4],及以科学管理为起点的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范式[5]。

知识管理一直被视为关于信息处理的方式,这就导致产生一种更加基本的假设,即关于个人知识以常规、程序性逻辑、经验方法等方式的储存,同时在数据库中形成最好的实践资料,从而便于指导未来的决策。知识管理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性的,而是基于人的智力、理性或行为的挑战,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自其产生以来已经比较深入,对知识管理的部分释义如表1所示。

以上对知识管理的诠释具有代表性意义,也体现了知识管理的特点和规律,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这样的诠释既可以是一般的组织层面,又可以是社会组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知识管理范式的简单演变。

三、知识创新中人的认知因素

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心理过程。其思维特征有如下表现:①流畅性(fluency):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②变通性(flexibility):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③独特性(originality):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6]之所以提出如此特征,原因在于它们也是“知识创新”的最基本特征。

德鲁克指出:“不断创新必须成为知识工作者工作、使命和责任的一部分。”[7]这里的知识工作者可以说是涵盖了所有与知识相关的对象,即知识行使者、应用者和操纵者。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在一个知识创新的环境中,个体和群体本身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寄托,知识创新主体以组织为依托需要更广泛的知识源泉。

上文提及的“社会知识的系统锁定”的范式,强调由全社会的知识工作者来创造,利用的是整个社会的流动知识库。因此,知识创新更广泛的意义是社会的、甚至即使是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创新,其所依存的仍然是社会系统的知识库或知识流。对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人的认知因素或主体认知因素,涉及的面很广、层次也多样,我们所选取的角度是创新主体的德性、价值和信念。

(一)德性认知因素

这里的德性概念,不完全等同于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或康德的理解,而是源于知识论研究。作为当代知识论的新方向之一,德性知识论(virtueepistemology)提出了诸多新的观点,可资借鉴。理智德性(intellectualvirtue)包括思想的开放性、创造性、创新性、灵活性、细致性、坚定性乃至“勇气”。这一点与杜威(JohnDewey)、皮尔士(CharlesSanderspeirce)的相关观点一脉相承。[8]杜威认为,反思性的思维作为诸种思维方式中较为有效的方式,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而且还要开发某些有利于探索与检验方法的认识“态度”,如思想开放、全心投入、责任心等。“开放的思想”指的是排除思想的封闭与偏见,以利于接受新事物;“全心投入”是在知识创新、探索中充满激情、全力以赴,形成精神的动力;“责任心”通常被理解为认真、奉献、投入的道德品质,在杜威这里指的是对新观点的充分接受与支持,以及愿意接受任何合理产生的结果,保证观念的统一和谐。这些认识的“态度”的重要性在于提示了仅仅占有信息与资料并不能保证思想的完善进行,且即使拥有一些科学的方法,也不能保证它们的有效运用,唯有这些欲求和倾向才能保证这些方法的运用。皮尔士用科学家与真理的类比,认为即使掌握发现真理的科学方法,科学家也必须是无私的,因为他不可能自己在短期内达到真理,而是要通过他的研究进程,使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理论成就,获得更广泛的真理。以此说明,德性或认识的“态度”之于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起到内在的、根本的作用。

按照这样的思路,德性知识论家继而提出一些认识的德性概念作为追求真理的必要条件。扎格泽波斯基(LindaZagzebski)在《心智的德性》(Virtuesofthemind)中,认为追求知识构成理智德性的主要动机,如追求真信念而避免假信念。如此不仅能够促使人们遵循产生真理的形成信念的规则,促使人们具有这些理智的德性:思想的开放性与公正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而且能够使人们认识到对创新的认知形成过程的可信赖性和其他一些过程的不可信赖性。理智德性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于,思想的开放性会使得人们获得一种具有开放性思想类型的行为特征,思想的公正性则使得人们获得具有智力上的公平的行为特征等[9],可以作为知识创新过程的有效保障。

(二)强价值认知因素

这里的价值认知主要途径是通过价值介入(valueinvolvement)。价值介入源于批判理论(criticaltheory)和诠释学(hermeneutics),主要是针对实证的社会科学观,强调社会研究或者人们对现象的理解,必然介入了理解者的价值观;而强价值介入(astrongsenseofvalueinvolvement)则在于主体有意识地介入自己的价值判断,才能清晰理解其要研究的社会现象。在这些讨论中,首先认定价值介入无可避免,因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具有本质的差异,前者是独立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事物,不具有任何价值和文化意义(culturalmeaning),后者主要由文化意义和价值意义构成,这两者是构成人的人格、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个人通过文化意义下的社会化而建立起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这些认识和了解又反过来影响甚至构成了文化意义。如果社会现象必然包含文化意义和价值,那么社会现象其实也包含了个人的自我理解和演绎(interpretation)。[10]

知识创新,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因而主体的价值介入成为必然,并且也是对其进行客观认知的必要条件,进而产生创新或超越的行为。对这样必然的行为,需要进一步延伸的是如何控制价值介入中过多的主观,因为价值通常被认为是主观的。如果从这个角度,这种介入有悖于价值介入的客观性原则,但通过韦伯(m.webber)所论证的价值介入的客观是有可能的。李凯尔特(HeinrichRickert)把价值分为价值判断和价值相关性[11],后者本身并非只是主体的个人价值取向,而是它所属的社群或共同体的价值观念,是共有的价值系统,具有普遍性意义,而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因此,这里的价值介入是一种价值相关性介入,即具有客观意义的主观行为。

因此,如果强调知识创新中的主体价值介入的认知因素,那么首先是个人理解层面的,因为价值介入往往与个人理解密切相连,也是在自我理解的影响下产生。“个人的信仰及自我理解……控制着个人的行为”,信仰与理解蕴含着价值介入,且是一种强价值介入,意为只有主体有意识地介入自己的价值判断,才可以清晰地理解设定的目标。对于特定的目标,需要由个人进行一定的自我剖析,并要改变自我的理解,即首先需要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演绎”(subjectiveinterpretation)。[12]价值介入论的意义在于使创新附着主体的价值,价值介入有助于对知识创新的认知,促进对知识创新的理解与接受。

(三)内在信念认知因素

信念亦可为信仰,知识论中表述均为belief,这里对信念意义的应用有一定的延伸,并且是指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信念认知。知识论中相对于知识而言,把信念理解成“以表象为特征的心灵状态”,信念以命题为内容,是一种“命题态度”,具体而言,可能包括相信、欲求或希望、害怕等心理状态。唯我论者主张信念的内容是信念者的精神活动产物,与之对立的非个体主义者则认为信念的内容至少部分由信念者的环境决定。这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对于创新主体而言,这样的信念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环境?组织层面需要为此做些什么?因此,对信念的关注可能转向信念的形成、如何得以归纳,以及信念的倾向性如何等。但很多人把信念视为富含某种特殊信息产生(informationbearing)的状态,这种信息信念的产生至少部分取决于它们表征世界的方式。

以上所指称的信念是一种坚定自己内心、他人和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在必要的时候会为自己提供帮助和指导。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埃利斯(albertellis)对詹姆斯(w.James)的“人首先进行思考,然后去感觉,感觉是思考的结果,最后则是按照感觉行事”模式的修正与完善,进一步提出人的信念,作为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宏观认知,是我们思想的源泉。如果我们的信念是足够理性的,与现实生活相吻合,那么思想就会是现实的和建设性的,从而导致建设性的情感和行动,体现了“信念—思想—情感—行为”认知链,文特雷拉(S.w.Ventrella)又将之继续推进,使得“行动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自我印象”[13],从而使以上认知链形成圆环。

知识创新中的信念认知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信念是一种认识态度。应该能够保持至某个延伸的时期和时间范围,因此具有延伸性特征和延伸的潜在性。[14]其次,信念具有倾向性或意向性,是一种与某些事情(对象)“相关”的状态,正是这种相关性体现了信念的“意向”性质,或者说体现了信念对认知者所具有的意义。[15]莫塞(paulK.moser)也认为信念是一种表象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心理行为或当下的心理事件,简言之,是心理状态的表征,并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16]再次,信念是考虑实践利益的产物,信念与行为一样,源自于主体实践方面的“理由”,与主体所经历的过程有密切关系。比如,黑尔(JohnHeil)对理由的理解是“动机”意义上的,拥有这样的信念会使认知主体变得更加愉快,或在某种方式上得益,进而就会强化这样的信念。这在知识创新中,创新主体对信念的认知均会体现,并成为操纵自己创新行为、控制创新思维的指导。

认知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即基于明确概念的逻辑推理、假设、规划、形成策略和问题解决等,知识也是源于理论思维。[17]从更深层次,思想则是来自于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宏观认知,恰恰是这一事实为我们提供了深刻启示,那就意味着在知识创新中,要对创新和作为客体的知识建立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解并结合创新者本人对创新目标和对象的自我需求。对创新过程(process)来说,它是一个有许多反馈循环的并发过程,而不是线性过程;是一个人与人(humanresources)相互作用的持续过程,发生在源头的“实时”(realtime)过程,而不是从a到Z的顺序过程,更是一个需要网络化的、相互影响的协作。查普曼(RossChapman)和海兰(paulHyland)提出的持续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模型很有意义,深入分析了组织行为、杠杆效用、绩效以及偶发事件与创新过程中行为互动关系[18],是对知识创新中各组织要素的提炼和提升,更是知识创新过程中认知因素的归结。

参考文献:

[1]amiDonDm.innovationstrategyfortheknowledgeeconomy:thekenawakening[m].London:ButterworthHeinemann,1997.

[2]JoHnZiman.producingknowledge[m]//吴彤,蒋劲松,王巍.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031.

[3]查尔斯•汉迪.空雨衣:变革时代的商务哲学[m].江慧琴,赵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9,5165.

[4]罗珉.论知识管理范式[J].财经科学,2005(3):6975.

[5]刘辉.竞争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研究——兼以我国集群企业为例分析[J].情报杂志,2005(4):3637.

[6]HYUnJooYoo,miCHapaRK,JUnGmoLee.Doesincubationenhancecreativity?proceedingsofth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gnitivesciencepressofUStC[C].[s.l]:[s.n]2001:211.

[7]DRUCKeRpF.managementchallengesforthe21stcentury[m].newYork:Freepress,1999:142.

[8]JoHnDeweY.Howwethink[m].Boston:D.C.HealthandCo.,1933.

[9]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85286.

[10]阮新邦,陈夏新,方紫英,等.批判诠释论与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819.

[11]HeiRiCHRiCKeRt.thelimitsofconceptformationinnaturalscience:alogicalintroductiontothehistoricalscience[m].Guyoakes,ed.&tran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6:8899.

[12]阮新邦.迈向崭新的社会知识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17.

[13]斯科特•w•文特雷拉.积极思考的力量[m].汤立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34,41,91.

[14]SaYeRKm.Beliefandknowledge:mappingthecognitivelandscape[m].Lanham:R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inc.1997:3537.

[15]DaViDm.armstrong,perceptionandthephysicalworld[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61:121.

[16]paULKmoSeR.thetheoryofknowledge[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4445.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党校图书馆

中国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一、知识管理

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生产、扩散、转移及其与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它基本上包括知识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管理和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三个方面。知识创新管理就是通过追综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研究领域;技术创新管理就是对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力资源创新管理就是通过优化党校图书馆的业务部门与工作流程,建立一套符合党校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支持与加强知识管理活动。

二、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及其创新

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指一般的书本知识或专业知识,它包括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人之科学、行为科学的知识,是相对于物质和财富而言的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晶,是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加以有效传递和交流的知识信息。

根据对组织的重要性和员工们的可接受性,知识可以分为核心知识和知识,前者解释组织当中普遍接受的主要命题;后者通过强调子成分来支持前者。根据表现形式和范围,知识又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蕴藏在员工们头脑中的知识,我们称之为隐性知识,这种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获得,并且通过实践和交往在馆员之间相互分享,它有时可能会是某个人实然的但对整个组织非常重要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组织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并相互关联,它可以改善任一专业,学术信息的短期质量,也使党校图书馆变得更加复杂。

组织知识包含:某一工作组之中分享的知识、组织程序所隐含的知识、工作方法结合的知识、蕴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比如,现行的编目实践基于oCLC提供的编目信息,其中大部分条目是党校图书馆可以拿来利用的;再比如,党校图书馆致力于为各级领导干部传递所需要的学术信息,致力于提供各种文献和信息服务,包括印刷型,有时是磁带、光盘等专有媒体。组织知识的精选、收集、处理和分布对大多数馆员来说是熟悉的。党校图书馆通常是模拟处理学术知识的过程,它需要整理包括像用户的数据库检索率、失败率、持续率等工作数据,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知识,以此为基准与其他馆相比较,确定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并提高上网效率和目录效率。这类日常工作非常重要,却常常容易被忽略,在这方面党校图书馆做得还很不够。

知识管理强调将组织知识作为资产进行管理,这是传统党校图书馆所不熟悉的。如果馆员们开始有意识地使党校图书馆的资产获得最大的回报将会如何呢?党校图书馆怎样评价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如何评价体现在服务过程和产品当中的知识?如何评价电子入口的信息的激增?对这些问题,党校图书馆的领导者不可能做出直觉的判断,为了取得质量,认可与可接受性,这些决策必须基于对组织知识作为资产管理。

图书馆的知识传播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知识应用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和实现形式,党校图书馆亦然。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功能与效益,特别是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学习,21世纪的党校图书馆应开展基于高速信息网络的知识服务。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创新,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研究部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生产,而且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信息的收集、加工、整序、传播和应用。党校图书馆作为搜集、整理、存贮、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创新的基地和中心。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党校图书馆帮助学者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提供最新的理论信息,是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提条件;其二,党校图书馆直接参与理论科研过程,对科研究人员进行跟踪服务,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创新的组成部分;其三,党校图书馆关注理论知识的扩散和转移,并将其产品收藏供公众利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党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创建知识库。党校图书馆应当按照党校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将大量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的集成整合,创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库。知识库应该做到知识全面正确,易于查询、检索和更新,能让读者直接进库,允许多种文件格式处理文字、图形、图片、图表、电子数表和程序代码等;数据存储应当标准化,具有全文检索、原版显示功能,输出方式灵活,操作简单、规范,权限管理严密,数据安全性强,内部知识库与外部知识库可以合成使用,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质量和价值,党校图书馆应该对用户需求作相应地估价,

确定对于行政管理和学术人员更有益的知识形式。维持数据库已将传统的党校图书馆扩展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机构,使与其他业务单位如计算中心、自动化中心、电化教学、信息管理部门、学术研究机构以及高级学术管理者们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知识的管理是我们国家对于教育的主要改革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五千年的一个重要传承,我们对于知识的探索是不断前进的,我们对于知识的运用也是不断开拓的,特别是今年来的高校图书馆管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不仅仅是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和馆员的配合,同时也是需要我们对于知识的运用和对于人文的结合,这是我们这篇文章需要介绍和探讨的内容,同时也是我们需要理解和传播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正式的向大家介绍有关于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上的创新应用和未来发展,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且利用这一知识。首先,我们来谈谈关于知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知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概述

1.知识管理的定义和理解

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式,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图书馆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对组织进行的管理。图书馆将通过对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挖掘、汇集、整理、存储和应用,使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点是知识与人的结合与创新,强调知识流动和更新,并通过知识的有效利用,激发个人的创造价值和组织的协调能力。

2.服务创新的涵义和引申

服务创新有着自己特殊的定义和理解,它有着两层不同的涵义,总的来说,从广义上来讲,服务创新是指一切与服务相关或针对服务的创新行为和活动,从狭义上讲,服务创新就是指发生在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与活动。而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满足高校师生信息需求,为高校师生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逐步实现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适应多层次的读者信息需求。为此,我们为了更好的创新服务知识管理,将服务创新的基本理念融入到知识管理图书馆的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我们的知识管理体系和模式,更快更好的构建我们新发展的立体式服务框架,将服务创新真正的应用到知识管理创新的方面去。

二、高校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1.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每个行业甚至知识的进步都需要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我们的图书馆改革创新也不例外,在我们的国家,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许多不足和欠缺的地方,特别是,我们的国家知识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结构。总的来说,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滞后,服务对象较为单一,开放时间短,图书流通率低,服务项目少,服务水平较低,服务手段与方法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2.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新学科,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人们过去所学的知识不断老化。这都需要人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新的形势对图书馆事业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事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3.图书馆服务创新是图书馆服务与大学教学科研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不断调整,向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有用人才的方向转移,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学校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社会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1.理念创新的定义和理解

理念创新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理念和创新的结合。首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理念的创新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网络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是高校图书馆理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用户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及其服务的需求是进行理念创新的根本动力。

2.服务内容创新的涵义和引申

服务内容的创新和理念创新不同,它侧重的是服务的方面,当然这里所说的服务内容主要是指信息资源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服务中心,在重点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我们要想在服务内容创新方面有着根本的改革,我们必须要对学科方面和科学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做到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我们的服务创新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和进步。

3.服务方式创新

服务方面的创新不仅仅代表着服务的内容创新,同样重要的是我们的服务方式得到创新。服务的方式分为许多种,但在我们的知识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却是独特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和其他内容不一样的。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读者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网络来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

4.人力资源创新

人力资源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根本来源,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要的人才很大一部分是由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决定的,特别是在我们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中,我们的人力资源主要体现在我们的管理者和馆员方面,管理者要求有着自我的判断和一定的洞察力,必须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的馆员的素质也是高校图书馆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根本保证。

四、结论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对于知识管理下的图书馆管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了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对于我们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我们的知识管理本身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知识创新,而且必须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这也就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6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符合科学精神、时代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与价值目标。确立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育人科学化水平,实现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实践和理论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蕴涵

   1.爱国主义是需要继承发扬的思想传统。爱国主义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当前最鲜明地体现是积极投身祖国建设。投身祖国建设要求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意识解决的是大学生履行什么职能、执行什么任务的问题。大学生只有确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内在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动力才会持久不断地产生出来。将责任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除了它是高等教育基本的要求之外,还有着特定的政治内涵。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的神圣责任,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只有把投身祖国建设作为核心价值观来看待、来遵循,才能使大学生具有献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1世纪的今天,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满怀热情、积极投身其中,这是他们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大表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大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大发展大融合的世纪,社会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也将步入世界强国行列,当代大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自己发展成为建设现代社会的骨干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内容,也是根本要求之一。

   2.集体主义是需要倡导的价值原则。集体主义核心是人民本位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它汲取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以民为本”的传统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标准。这是集体主义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尽自己之所能,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践当中去。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社会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一种需要,并努力实践之。这些都是把巨大的热情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增长才干,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生产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大学生还要有相互关怀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人皆有之。作为高校大学生更应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助残帮困、关心他人,这都体现着大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尚的人格应该体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宽恕、怜悯及恻隐之心。大学生可以在社区生活、社会考察、地区慈善活动中感受爱心教育,培养与人为善、敬畏生命的良好品格,以形成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进而形成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需要构筑的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作为自己最大的价值追求目标。大学生应当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美好的制度理想,在人类历史上曾有无数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前景作出过详尽的描述,把社会主义制度描绘成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这体现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追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离人们的这种理想和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大学生因为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对社会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因此,必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在逐步体现的进程中,只要我们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目标。只有把这个道理向广大大学生讲清楚,才能从根本上坚定大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把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摆在突出位置。当代大学生必须是有理想的青年,必须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青年。因为这个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纳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的动力,把远大理想和自身成长结合起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成才报国。

   4.求真求实的科学理念是需要坚持的治学态度。大学是求知的神圣殿堂,大学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它是知识的渊薮,是科学真理生长的园地。求知是大学生的天职,必须树立起求是求真的理念,在求知之路上不断探索,辛勤耕耘。科学真理从产生那天起就肩负改造世界,实现人类梦想的重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求是求真就是要做到,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思想方式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掌握科学知识的热烈愿望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要刻苦钻研并力求掌握具体科学所提供的理性知识,要自觉地运用科学真理于社会实践,敢于和善于同一切愚昧和谬误作斗争。

   掌握科学知识的热烈愿望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不是建立在个人名利和虚荣心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高度责任感之上。大学生有这样的热烈愿望和献身精神,有了求是求真理念,就能如饥似渴地去猎取造福于人类的知识,就能百折不挠地去为真理而斗争。真理和科学在人们心中具有什么样的位置,是一个人在实践中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自觉按照真理的要求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一个人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大学生要刻苦钻研并力求掌握具体科学所提供的理性知识。大学生刻苦钻研具体科学,不仅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长智慧和才能,而且增强人们的事业心,形成实事求是、奋发进取、坚毅顽强、忘我劳动等优良品德。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扎实学习科学理论,完整掌握理性知识,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理念,使自己成为高级专业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5.创新创造精神是需要弘扬的时代要素。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各个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作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生力军,大学生理应把创造创新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创造创新精神包括适应创造创新要求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造创新精神可以激励和孕育创造创新,形成创造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创新发展提供引导和动力。没有创造创新精神的价值取向,创造创新就会失去内在动力。况且我们的文化中也还包含着一些因循守旧、不利于创造创新的因素,对创造创新起着抑制和阻碍作用。有了创造创新价值取向,就可以克服这些因素,弘扬中国文化中革故鼎新的传统,为创新提供持久动力。因此,创造创新精神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之一。

   创造创新能力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创造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知识面、敏锐的头脑、灵活的适应性等等。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需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发挥首创精神的广阔空间。对于大学生来说,要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自觉接受创造创新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学习必要的科研方法,从而培养自己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和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自己勇于实践、勇于创造创新的能力。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原则

   1.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还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根本的示范与指导意义。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7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要求高校培育出创祈型的专业人才。这些创新型的人才具有否定权威,自主学习,积极乐观的特点。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可为高校从学生、教师、认知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全面实施创祈教育提供指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学校作为传播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机构,应加强实施与发展自身的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即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目前而言,高校的创新教育从整体上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严重滞后,抹杀了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因此,如何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广大高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的意义建构,既有个体的成分,更是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社会与自身具有的各种观念、认知胡互作用,所以知识不断形成,又不断根据情境改变。

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但学习者并非是单独的个体在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突出了教师或更有经验者对学习者的指导作用,认知任务对学习者发展方式和速度的重要影响。

另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带有各自的经验和倾向。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个体会选择学习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知识。而来自个体经验背景上的差异,使得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理解常常各不相同。所以学习者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由上述可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社会情境的重要性。不仅知识的建构裕要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发生相互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同样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所以社会情境是学习者认知发展的主要源泉,他们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进人所处的文化与社会情境进行互动,建构对知识的独特理解。

从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认了学生、教师、认知任务、环境四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处在书心位置,而教师、认知任务、环境则构成了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在环境。学生、教师、认知任务境在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学习的基础。

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建立高校创新教育体制的启示

(一)明确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杜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对我们的启示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一点与高校创新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创新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所以在高校的教学与生活中,注重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培养,薄重并提倡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必须的条件。

同时,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突出了学习者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在学习中的至关重要性。高校创新教育的宗旨就是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即认识自己的能力,相信自身的创造潜力。这一点对于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真正完整的社会人而言有着重要作用。因为正确的自我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积累特定的知识结构,确定能力的发展方向;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定条件下结成真正的创造性成果。

(二)增进教师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立了教师或更有经验者对学习者的帮助指导作用。在此.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者,他是信息的交换者,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同伴。这一理论启示我们:高校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师生观念,认识到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充分球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同伴,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应用性的学习,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一新型师生观正好适应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

另外,高校创新教育的目的并不仅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更强调对其创新人格的塑造。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主导,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是言传身教地影响着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所以,教师本身就应具备创新人格,不皿守成规,勇于坚持真理。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在与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积极的作用力,从而主动、自觉地加强对自身的创新人格塑造。

(三)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用新型教学法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认知任务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社会建构主义形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模式”“随机进人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是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法,正适合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最新科研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学习最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指导大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是新型教学法的关键之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用“问题”(锚、任务或课题)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根据“间题”(锚、任务或课题)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这一主动寻求知识的表现体现了创新教育的“主动学习”精神。

最后着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大学生讨论、交流,形成相互鼓励与促进的学习氛围。由此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养成团队合作意识。

在高校教学中运用新型教学法,最重要之处在于“问题,’(锚、任务或课题)的选择应根据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发展方向。目前.新型教学法中的“任务教学法”广泛应用在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四)重视对校园环境的建设,营造高校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情境的重要性,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环境才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真正起作用的因素。所以在高校工作中要把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方面加大对创新教育硬环境建设的投人,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先进实验设备与最新的学术资料.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以课题资助形式帮助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川另一方面营造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良好创新教育软环境,即规范高校的学术氛围与人文气息。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改革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提倡民主管理,鼓励自主管理。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间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多种教育体式及考核方式,提倡学分制、选课制及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丰富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深拓展。此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开放性的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扩展学术视野;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创新,推进文化活动的形式创新,在各种活动的锻炼中,实现大学生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发展。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8

[关键词]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良性循环

一、创新与自主创新

1.创新的定义

创新,英文为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创新的概念经过近百年演化,不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特征。一方面,在涉及范围上更加广泛,由原来的技术创新不断扩展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理论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在涉及层面上也不断延伸,由原来的关注实物层面创新不断延伸到关注思维层面创新、理念层面创新、进程层面创新等多个系统层面。

从命题研究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此不宜将创新概念集中在某个特定范围或者某个特定层面,应在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创新突破点的前提下,从更宽泛的角度来定义创新,即创新是主体根据动机需要,运用一定的手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某个对象进行创造或重大改造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及活动结果的总和。

2.自主创新的定义

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是为了保证国家在技术、经济乃至政治等方面的独立主导权,在提出创新概念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对“自主”因素加以强调。从概念提出的本意和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自主创新与当前我国所提出的创新概念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我们所鼓励的创新就是依靠自身实力开发,并对创新成果具有控制权的自主创新。正是基于这一点,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互相替用,但应该明确我们所提的创新就是自主创新。

一般认为,自主创新包括三种模式的创新,即原始创新(originalinnovation)、集成创新(integrativeinnovation)以及模仿创新(imitativeinnovation)。其中,原始创新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而自主创新就是要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

二、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是个人或集体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最早起源于17世纪,主要倡导者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卡普佐夫,后来经过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等人的论证和发展而不断被广泛引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公约》将其解释为:人类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产生的权利。

wto《知识产权协议》规定保护的知识产权权利范围包括七项,即著作权与相关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未披露的信息权。

知识产权是典型的私权,属于民事权利的一种,但它与物权、债权等其他民事权利相比又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象的无形性,范围的地域性以及时间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正是由于知识产权的这些独特属性,在当今复制与传播技术日益发达,知识产权本身又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背景下,该项权利不断遭受侵犯,因此也成了各项权利中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重点所在。

2.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狭义上通常被理解为通过司法和行政执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但这种局限于司法和行政执法双轨制的保护体系既不能完全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也不能构成知识产权保护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因此就有必要将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扩展到更广的意义层面。

广义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指依照现行法律,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打击的所有活动总和。这样更广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定义才能更系统、全面的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的所有内容。

具体来讲,知识产权保护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立法保护,即指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其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利益享有知识产权,并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种保护。其二,行政保护,即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某些比较严重违反知识产权法律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以及对某些知识产权向权利人予以授权等的行政行为。其三,司法保护,指对知识产权通过司法途径进行保护。其四,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即较弱小的知识产权人为维护自身利益与势力通过形成某种组织,由该组织代为处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事宜。其五,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自我救济。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通过设立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或管理事务的部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确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避免对他人侵权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与手段。其六,舆论导向保护,通过正确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三、实现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良性循环的具体措施

1.国家层面对促进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良性循环的具体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自主创新

一是要不断调整知识产权保护范围,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法相关细节,使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能够符合实际,便于执行。二是要逐步引入反垄断法和反限制自由竞争法,从立法角度避免知识产权保护过度损害自主创新所需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基础。三是要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的修改与完善,使修改后的国际知识产权相关立法体现国家利益。四是要立法保障有关鼓励企业创新的制度能够坚决贯彻实施。

(2)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开展自主创新

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如:政府资助、创造购买、明确导向、专利制度、税收优惠、直接投资、集合创新、金融政策优惠等等。通过政策引导,使企业更加自发的开展自主创新,既提高了企业的研发与经济实力,也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加强科技管理水平

现有的科技体制和管理手段过分依赖于政府支持,研究开发工作带有封闭性,既不能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又使研发成果难以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弱化了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改革科技创新体制,第一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第二要加大创新奖励制度的激励性;第三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要建立计划制定、计划执行和成果评价三权分立、互相检验、互相监督的制度。

2.企业层面对促进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良性循环的具体措施

(1)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重视灵活的自主创新

企业应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知识产权战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作为关系企业生存与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确定,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实力,明确企业所处的产业特点和经济环境,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适合企业未来几年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既要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参与,又要明确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创新方式,还要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手段,是一项综合性的战略制定工作。从内容上划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知识产权开发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等。

(2)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战略一旦制定,在执行层面上就要依赖于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对战略的推进。大型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往往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和独到之处,他们通常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所有的知识产权事务,机构人员由研发人员、法律事务专家、营销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并可根据知识产权内容或地域划分为不同的二级单位。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方面,跨国公司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价制度、知识产权控制制度、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等。我国企业应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在该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

(3)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诉讼工作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诉讼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积极应对被告侵权诉讼。许多侵权诉讼可能是因为企业实际侵权导致,对于这类型的诉讼应积极通过与权利人进行协商解决,力争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取得庭外和解;还有一些企业并不一定构成侵权或者说存在争议,这就需要企业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诉讼律师,有针对性地收集不侵权证据以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二,要积极通过诉讼保护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对于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平时应注重证据的收集,一旦该侵权行为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声誉构成实质性的损害时,坚决对该行为提讼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9

关键词:知识型团队创新气氛研究述评

一、引言

在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中,创新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而具备学习能力、创新创造精神、且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与突破的知识型团队,正成为保持企业基业常青和永续创新的源动力。那么,哪些因素会有效地影响知识型团队的创新过程与创新绩效呢?Gryskiewicz(1999)认为,透过创造气氛、创新气氛和变革气氛可以形成一种所谓的“建设性的混乱”。国内外学者针对一般团队创新气氛的研究较多,而对于知识型团队的创新气氛尚未开展系统的梳理和探究。

二、相关概念

1.团队与知识型团队

对于“团队”的定义,中外学者们的界定不尽相同。Francis&Young(1979)给出了“团队”的定义,认为团队是由人组成的充满能量的群体,他们共同努力并完成目标,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彼此良好的协作获得高质量的成果。的确,随着企业知识获取成本显著上升与知识价值飞速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知识型团队”的通识性定义。张体勤(2002)提出的“知识型团队”定义认为,知识型团队由知识工作者构成并以推出某种新产品新服务为基本目的。总之,我们认为知识型团队首先具备一般团队的共性,并具备知识型、动态性、创新性等特性。

2.团队创新气氛

“创新气氛”的概念源自组织行为学中创造力研究和气氛研究两个研究领域的交融。一方面,创新气氛研究是对创造力研究的逻辑延续。在70年代,研究人员主要关注客观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但由于同样客观环境中的不同个体的心理环境存在差异,很多学者认为个体所感受到的心理环境是其行为产生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因此开始强调心理环境的重要性。进入80年代,研究的焦点发生转变,开始转向对创新气氛的探讨。另一方面,创新气氛的定义主要是基于对“气氛”概念的细化与延续。气氛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对个体层次的研究到70年代集体认知的研究热潮,再从80年代的组织文化研究到90年代组织气氛研究领域的细化。

三、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

上世纪80年初,一批组织环境感知测评工具的发展成为组织创新气氛测量的源泉。欧美国家陆续有了三个针对组织创新气氛的大型研究,并开发出了组织测评工具SSSi量表和oai量表。到了80年代末,创新气氛的测量开始逐渐从教育领域拓宽到商业领域,并出现了CCQ量表和wei量表。目前,针对知识型团队创新气氛的通用型测量工具尚待开发,但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尝试对某一类知识型团队创新气氛的测量研究工作。例如,刘惠琴,张德(2007)在tCi量表的基础上修订了并开发了适合于中国高校的科研团队的创新气氛问卷,得到三因子模型和19个题目。

四、团队创新气氛的作用机制研究

许多学者对团队创新气氛展开了研究。笔者在借鉴、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型团队创新气氛与创新绩效、员工创新行为、工作投入以及知识管理过程等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

1.团队创新气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团队创新气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较为丰富。一方面,各学者们证实了团队创新气氛对创新绩效的显著影响。Bain等(2001)的研究更是指出,在研究型团队中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大于在开发型团队中的影响。研究型团队的创新支持和任务导向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显著;开发型团队创新气氛的各个因素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不显著。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团队,其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则更为紧密。

2.团队创新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Janssen(2000)将员工“创新行为”界定为,为提升角色绩效、群体或组织绩效,员工在工作角色、群体或者组织内有目的的新思想的创造、引入与实施。许多学者发现创新气氛对员工的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一些学者证实了团队创新气氛作为直接变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王欢,尤中山(2011)以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中的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发现团队创新氛围对成员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些学者,则将团队创新气氛视为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

五、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有关知识型团队和团队创新气氛,不少研究者都已展开了专门研究。但就其研究成果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来探索这一领域。

1.研究对象和研究取样过于宽泛与随意

一概而论地研究创新气氛是值得商榷的。如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创新模式与创新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将其混在一起进行研究而得到的创新气氛,就其概念、内涵而言都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定性案例研究或者是基于固定项目团队的长期纵向追踪研究。

知识创新的定义篇10

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活动。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例如,讲授三角形分类时,我没有直接将分类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记忆,而是设置了两个问题:“三角形按角分为哪几类?按边分又分为哪几类?”结果通过自己探究,除了得出教材中的结论外,创造性地定义了“等角三角形”、“不等角三角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等说法。创新性地定义了自己的科学概念,创造了“自己的数学”,极大地尝试了创新的乐趣。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开展创新教育,重视数学创新教育内容与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第三,加强数学能力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表现为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