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十篇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十篇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8:03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管理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166-01

机电运输设备是煤矿井下整个生产过程的重要步骤,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机电运输设备的配合,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机电运输问题引起的事故不断发生,直接影响了煤矿工人的安全以及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为了保证井下的安全生产,应不断加强对煤矿井下机电运输的管理力度,仔细分析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找合适的解决对策,确保煤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

1机电运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素质低、操作能力差

煤矿井下的现场作业人员大多数的学历都在高中以下,整个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偏低,更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1]。有的工作人员甚至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就开始工作,对机电运输管理的知识似懂非懂,操作水平也达不到专业的水准,而机电运输工作的技术要求又比较高,导致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而一旦出现紧急状况,他们又没有解除危险的能力,给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1.2机电的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

据有关法规规定,为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煤矿企业应制定科学、完善的机电运输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大管理力度,将事故责任落到实处,使煤矿的工作人员真正的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2]。而有的煤矿企业虽然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但煤矿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真正的熟悉和掌握机电运输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成为一个摆设,这种只顾生产、不顾职工安全的煤矿企业,扰乱了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1.3监管不到位

在真正的监管过程中,由于煤矿企业的监管和掌控力度不够,对安全的标准没有严格把握,有的工作人员工作不负责,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即使发现有待解决的问题也不会及时向上级反映,更不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接违背了安全生产的规定,为煤矿井下的安全作业埋下了安全隐患。

1.4机电运输设备陈旧

机电运输设备的购置资金比较多,而且回收资金慢,很多煤矿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收回成本,在加上资金不足,煤矿企业不能够及时的对设备进行以旧换新。时间长了之后,煤矿井下的机电运输设备性能逐渐降低,甚至有的机电运输设备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却还在继续使用,使煤矿井下的机电运输设备出现性能降低、生产设备落后的问题,难以满足井下的生产需要,从而引起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

1.5对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不到位

由于煤矿井下的工作量大,机电运输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的运行状态,在高强度的运行状态下机电运输设备很容易会出现损坏、损耗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替换磨损的机电设备,就要制定严格的检修,维护制度,来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3]。不过有的煤矿企业为了提高生产量,会延后检修、维护的时间,即便按时进行检修、维护大多是也只是走个过场,不会真正的去检查设备的磨损程度,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煤矿井下机电运输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增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煤矿企业应不定期的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培养煤矿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加强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准,尽量减少违规操作的次数。煤矿企业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让煤矿的工作人员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在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中不允许继续工作,只有通过最后的考核才可以继续工作。像绞车司机、电钳工等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必须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4],只有通过考核,获得工作资格才可以进入现场工作。

2.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贯彻执行

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整个煤矿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现场作业的各个步骤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管理工作才有据可依,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企业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要切合实际,符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规章制度制定之后应完全贯彻执行,只有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才能确保煤矿工作人员和生产活动的安全运作,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5]。为了确保规章制度的持续有效,应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以及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2.3加大对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力度

为了保证煤矿井下的机电运输设备持续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须定期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在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基础上,应根据生产的需要,对磨损的机电运输设备及时更新,在生产过程中不用超过使用时间的机电运输设备,避免因机电运输设备年久失修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保证井下的生产活动安全。在此基础上,也应定期的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尽可能的发挥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性能,减少资源浪费。

2.4安全管理机电运输设备

煤矿企业的监察人员应不定期的检查机电运输设备,及时发现机电运输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以保障井下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因此,监察人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工作。首先,仔细检查井下的工作环境,保证供电体系、电缆线、防雷设施等机电设备工作环境的安全[6];然后,对井下的各种仪器等使用工具定期检查、校准,禁止使用没达到合格标准的各种仪器;最后,对整个机电运输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以确保整个机电运输系统持续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以便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运输设备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首先对煤矿井下在机电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了确保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应加大对机电运输设备的检修与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时发现机电运输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修理,避免井下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王世强.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26-27.

[2]党宏文.煤矿机电精细化管理优化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0(8):35.

[3]钱平.简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9):13-14.

[4]吕春发.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J].价值工程,2010(36):16-17.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故障成因;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运输是重要的环节并贯穿于矿井生产的每一个阶段。煤炭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提高了工作量,而且机电运输系统的运输线不断地延长,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机电运输系统所涉及到的特殊工种较多,不仅技术性强,而且战线也很长。在近些年来所发生的煤矿事故中,由于继电故障而引起的事故可以达到25%~30%。那么,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进行分析,并研究切实可行的防御对策,对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现实性意义。

一、高度重视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

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顺利展开。然而,从目前所发生的煤矿事故来看,近30%都是由于煤矿机电运输故障所造成的。导致煤矿机电运输故障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都很有可能在机电运输工作的具体操作中,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比如,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很有可能是由于信号照明设备、电缆产生火花、喷灯或者带电作业所引起的。这些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严重影响到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危及到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

为了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就要强化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在各个环境的生产管理中,都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对各项工作严格把关,以确保煤矿继电运输操作在安全的环境条件下操作运行。

二、煤矿机电故障的成因

(一)人为因素

1、井下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在从事井下工作的人员没有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意识,在工作中就容易以侥幸心理违规操作,因而导致煤矿机电故障发生。

2、井下工作人员普遍知识素质不高

井下工作人员中存在着非专业人员上岗的现象。由于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上岗前的培训工作,甚至于被指派顶替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由于本身知识素质不高,加之对专业技术掌握不全面,就会导致生产工作中出现安全问题。

3、煤矿运输设备“带病”工作

煤矿企业在安全基础工作方面尚有薄弱环节存在,主要体现为没有实现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且安全力度不够。目前所使用的煤矿运输设备渗入了高科技含量,而在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中,我国的煤矿企业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人员素质根不上先进的设备操作技术。此外,我国的煤矿运输设备还存在着部分老化现象,成为了煤矿机电运输故障的重要因素。

4、安全培训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从事煤矿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以专业教师为主。他们几乎不会接触煤矿一线工作,因此在对学员培训时,以理论知识和技术规范为主,而缺少与技术操作的融会贯通,结果导致工作人员即便参加了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培训,也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环境因素

1、井下空间与用电环境有限

煤矿生产以井下作业为主。由于机电运输设备运作时井下通风不畅,很容易导致煤尘以及瓦斯等易燃易爆物在空气中的含量增高,此时如果出于高温环境下,或者遇到电弧,就容易引起瓦斯爆炸。此外,如果井下空气潮湿,很容易导致空气中水分不易蒸发而引起设备受潮,导致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绝缘性降低。

随着采掘深入的日益增加,对机电运输设备的容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负荷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供电电压需求量的提高,此时就很容易由于超负荷运作而导致机电运输故障。

2、煤矿机电运输环境有限

井下的空间环境对机电运输设备操作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处于光线暗淡而潮湿的设备运行环境中,煤矿机电设备随着采掘规模的扩大以及采掘深度的增加而导致移动频率和运作负荷的增加,严重影响了设备运作的安全性。另外,处于狭小的空间环境中,多个设备配合运作的难度显然加大了,如果在人机混杂的工作状态下,处于弯道或坡度有较大变化的地方,安全问题就很容易出现。

三、煤矿机电故障防御措施

(一)强化煤矿机电运输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科技含量的提高,就需要操作人员接受技术培训,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安全是煤矿企业工作的重点,可以通过加大安全知识宣传的力度,将“安全第一”的观念渗入到每一位煤矿职工的观念意识中,形成安全工作人人重视、人人做到安全生产的工作氛围。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在操作上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这就需要操作人员接受培训并合格后才可以上岗。岗位人员不可以随意地调换岗位,更不可以没有经过允许而私自换岗。培训机构对于员工的煤炭技术培训,不可以局限于理论驾驭,而是要注重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培训机构的教师要以调研工作的方式,不断地对教学方法以创新性研究,提高培训效果。

(二)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中做好环境因素的防御工作

1、建立通风系统,改善井下工作环境

煤炭井下工作环境非常艰苦,而且危险系数极高。可以通过建立通风系统改善井下环境,提高井下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并保持井下的干燥清洁。随着井下挖掘深度的增加,空气中的煤尘和瓦斯密度会有所提高,可以采用清除装置消除影响机电设备运输安全的各种因素,以为机电设备在井下环境中安全运作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强化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煤矿继电运输设备出现故障,往往是由于电路问题所造成。提高煤矿生产中的用电管理工作,要确保供电线路绝缘性良好,明接头要消除。为了避免由于电力故障而为机电设备运行埋下安全隐患,要定期地对煤矿井下的线路实施检修和维护工作,以确保用电安全。井下电路系统可以安装漏电继电保护装置,一旦电路有异常情况出现,就会及时切断电源。另外,机电操作人员要规范操作,对电力故障能够准确判断,不仅能够解决故障,而且还可以避免机电运输事故的扩大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的矿井生产中,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是重要性在于,其运行状态和安全管理状况,直接关乎到煤矿企业的发展。那么,管理人员就要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以科学化管理,并采取各种防御措施,以在提高安全隐患意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机电;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1乡镇煤矿机电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自对煤矿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后,我市各乡镇煤矿均按规定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或配备了机电技术人员,但因各煤矿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重效益、轻管理的错误认识,,对机电管理这一环节重要更重视不够,机构设置不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导致职能管理作用淡化,部门规范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2)对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煤矿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设备管理、机房硐室、机道、缆线吊挂、头面等达标率低。

(3)标准及规范管理不到位。标准把关不严,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有的矿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不合格产品仍能入库和使用。在用设备缺少编号,设备、电缆标志牌项目标注不全,帐、卡、物不对应。设备检修质量不高,一些需定期测试的项目未做,一些设备超期使用,未能按规定进行淘汰报废处理。

(4)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设备老、旧、杂、脏或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不齐全,保护装置不灵敏或失效,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如: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反跑车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定期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有的甚至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合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无进行试验或记录不规范。电气设备没有做到“四有”,失爆现象屡见不鲜。

(5)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机电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甚至缺少机电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管理和指导生产。固定场所设备未能定期进行性能测试,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而且不全,测试手段和方法落后。

(6)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煤矿专兼职机电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且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实操水平低,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7)机电培训走过场。机电培训针对性不强,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或过于简略,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

(8)资金不足。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资源有限,搬家挪面频繁,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量增加,机电职工经常加班延点,工作量巨大,加上而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职工素质和业务能力。随着矿井用电设备的增多,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要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故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使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人员的经济待遇。

(2)提高技术工人的创新能力。乡镇煤矿由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基本上无法实现机械化采煤,如采煤机,大型高效分离设备和破碎与磨矿设备,以及全断面联合掘进机等产品均无法使用。但近几年,矿井不断进行技术改革,设备更新,局部机械化进程发展较快,如采煤液压单体柱的普遍使用、新式绞车、电瓶车、螺杆式空压等设备的使用,以及井下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等系统的投入使用等,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必须高度重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积极开辟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鼓励职工参与安全技术革新、技术论文写作等,提高矿井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3)建立现代化矿井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构。要适应现代化的矿井管理,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组织机构。由于矿井的规范化、装备的现代化、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矿井机电管理的复杂性、专业性大大增加,组织机构必须体现专业化管理和专家型结构。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建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职能性建设和专业化培训,实现组织机构与矿井生产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相互融合。在组织机构建设的同时,职工队伍的建设必须提前进行。现代化矿井面对的不仅是先进的机械设备,而且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职工队伍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水平,而其管理队伍、技术管理队伍及采掘队伍应该是知识型、专业型的。

(4)认真落实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准则,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并形成机制。从日常监管检查情况看,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5)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工作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计划、报告、报表、定额指标也必须存档备用。

3结束语

综上,为提高乡镇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原则,以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

参考文献: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4

一、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存问题

1.管理理念滞后

一些煤矿企业,只注重产量,对井下机电设备重视不足,没有真正把机电设备视为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放到一个关键的位置,仅把机电设备管理当作一个辅助生产工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些煤矿企业单纯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就什么时候修”的思想。正是因为企业对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才使机电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不能落实,直到机电设备出现异常或者故障后,才开始实施维修,导致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也使设备的运行周期大大降低。对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煤矿事故中,三到四成是因为落后的管理理念造成的。

2.设备存在较多隐患

在目前很多煤矿中,机电设备陈旧落后,通常带病运转,安全配套措施跟不上,与当前国家相关的煤矿安全规定要求相距较远。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湿度高,空气灰尘多,如果机电设备在矿井里实施存放、运输过程中,不采取防锈、防尘、防潮等手段,则会加速设备的腐蚀及损坏;再加上工作人员的认识不足,经常会导致此类事情发生。例如提升系统缺乏托罐及缓冲装置,对电控系统和制动系统的保护手段不完全,井筒装备没有定期防腐,发生锈蚀现象,还有煤矿中绞车、防爆高压开关老化等。在这些设备中,存在的隐患较多,再加之对设备的检修不及时,检测技术落后,发现设备隐患的技术能力不足,都会导致设备存在较多的故障。

3.操作者的素质不高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机电设备事故的责任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一半以上。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的业务素质不高,操作过程中不能满足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掌握技术不够熟练,加上岗位变化频繁,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在通常情况下,煤矿的工作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因此被人们视为又脏又累而且有一定危险的工作,这就导致了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工作。

4.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少

因为种种原因,一些煤矿企业的生产设备自上世纪末至今都无大的投入,大量的超过服务年限的机电设备继续在使用,很多设备的工作性能已经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标准要求,但仍然没有被更新替换。正是由于井下机电设备的老化,新的机电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了常常发生煤矿的机电事故。尤其在对煤矿进行深度开采时,超期服役的设备更显的力不从心,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二、改进煤矿机电管理的办法

1.重视管理,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重视机电管理,首先是矿井领导人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矿领导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

当前地方煤矿的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其实,矿井机电管理应该把设备的一生作一个系统,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组织3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因此,矿井机电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2.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

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地方煤矿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区队、机房硐室、机道,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3.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4.努力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5

(1.西北政法大学信息安全管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3;2.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3.陕西电信信息产业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感知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是现代化煤矿智能管理的一部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井下监测系统结合现有骨干网,提出了井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硬件设计及定位原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井下监控系统的特点。该井下监控系统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智能化管理和决策,避免和减少煤矿事故率,为紧急救援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字:物联网;煤矿;实时监控;感知矿山

中图分类号:tn91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4?0064?03

收稿日期:2015?01?0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数据融合及处理子课题专项支持(2013JK1205)

煤矿安全管理一直是煤矿企业一个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由于煤矿生产环境恶略,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为了有效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需要建立有效的井下监控系统,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包括通风、排水、压力等基础因素,井下人员定位等进行有效监控,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进行。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RDiD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等技术,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上所有人与物的网络信息系统。将物联网技术融合入到煤矿井下作业,可实现对井下环境、生产人员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最终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智能化服务。物联网作为传感器网络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为煤矿安全开采和重大灾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

1系统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井下实时监测系统可以根据井下实际条件,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接入方式,利用井下现有的工业以太网络,将监测数据传输到主干网上。井下监测子系统包括感知矿山灾害风险,如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实现对各种灾害因素的预警预报。感知矿工周围安全环境,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如风速、温度、压力等,实现主动式安全保障。感知矿山设备的工作健康状况,如设施开和关、设施的运行状态等,实现预知维修。同时对井下矿工位置定位,确保对矿工日常工作的监测和灾难撤离。

1.1体系结构

井下监测系统是感知矿山的一部分,通过将井下的工作环境数据、设备人员数据、安全指标数据采用物联网的3层体系架构,分别是管理层(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如图1所示。在图1中,应用平台属于上层应用,包括井下环境监测子系统、灾难预警子系统、井下人员定位子系统、设备工作状况子系统、井下车辆定位子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测对象指标预警图、监测对象数据变化趋势图、统计报表图表、视频联动、音频联动、报警联动等可视化应用界面,实时监测井下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通过采集数据的综合分析,结合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预警结果展示及通知,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预知灾难,及时做出科学决策,防止重大灾难的发生,即使事故发生,管理人员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施救工作。网络层以地面骨干环网和井下主干环网为基础,结合井下无线传感网络。井下无线网络覆盖硐室、变电所、泵房等重要工作场所。各个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相应功能的传感器形成监测数据采集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关接入到主干网中,由主干网络完成信息的传输和数据的融合,并通过工业主干网络接口将数据或决策信息传输到应用层。

感知层是组成井下监控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由于井下地形复杂,需要监测的数据较多,同时网络覆盖面较大,且不便放置较大的电源模块;因此,采用ZigBee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的星型拓扑结构可以较好的满足井下监测的物理条件和生产条件。在各个监测点安监装传感器、无线网关、终端采集设备等,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关将数据送到井下主干网上。

1.2网络接口

井下监测系统中,管理层(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之间通过网关接口完成数据传输,有井下感知层与井下网关的接口、井下网关与主干网的接口,主干网与应用层的接口。感知层与无线网关之间的接口可以根据井下无线传感网的特点,支持相关数据传送。对于wSn等无线网络,接口需要支持wSn等无线感知方式及协议;对于wiFi无线传感网,接口需要支持wiFi无线感知方式及协议;而其他的有线网络子系统,接口就需要支持煤矿有线子系统的接入。井下网关与主干网采用RJ45端口,主干网与应用层之间的接口采用工业以太主干网接口协议。

2系统设计

2.1系统架构

井下监控系统包括井下环境监测子系统、灾难预警子系统、井下定位子系统、设备工作状况子系统等。各个子系统通过三级网络传输,将监测数据融入到井下监控数据库中,子系统按照要求和规则,为用户提供相关信息。环境监测子系统用于采集和分析井下环境参数,如风速、温度、压力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节点的工作范围,将传感节点安装在环境监测点。灾难预警子系统采集井下安全工作数据,如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对煤矿灾难数据的变化进行监控。井下定位子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定位节点(人员、车辆)上的定位模块,该模块记录需要定位的基本信息以及iD编号,通过他们周围的无线网络,计算自身定位数据并最终传输到上层服务器。以GiS为信息载体框架,通过可视化界面直观展示监控物体的位置,也能够为工矿管理提供人员考勤信息。设备工作状况子系统对工作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井下工作设备的状况。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图2中,各个无线监控子网络将监控数据通过井下骨干网、井上骨干网,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智能矿上数据平台的数据子库中。该平台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提供数据转化的异常处理、对监测数据的任务进行控制和提供数据安全传输机制。同时,采用抽取?转换?加载(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etL)工具,以智能数据平台为数据源,按照监控主题,形成决策信息的数据集市,为井下监控决策数据仓库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数据仓库建立oLap或采用oLtp对数据源进行分析,为煤矿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分析和灾难预警信息。

2.2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上述井下监测子系统中的中心控制节点是一个性能比较强的传感器节点,它由状态检测传感器、电源模块、晶振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和发射天线来构成。采用ZigBee星型拓扑结构,已便适用煤矿井下环境干扰比较大、数据传输量较大的场合,处理器可以采用CC2430无线模块,通过多个模块以接力传递的方式最终把监测数据送至数据终端设备。对于不同的监测指标,可以采用不同的传感器,如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对于需要确定井下位置的相关系统,在需定位物上安装CC2431无线定位模块,与周围的CC2430组成无线网络定位系统,逐级、逐层将信息返回到应用层[2]。CC2430/CC2431可以满足以Zigbee为基础的2.4GHziSm波段对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其电源经过稳压、电容滤波后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3.3V电压。发射天线采用一个非平衡天线连接非平衡变压器,可以获得较好的天线性能。传感器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

2.3定位原理

CC2430和CC2431模块的主要区别在于CC2431内部集成了一个定位跟踪引擎,采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测量定位点的位置。由于已知固定节点的位置,根据盲点的发射信号强度和固定接收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固定节点可以通过计算信号的传输损耗确定盲点位置[3?4]。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信号传输采用简化的渐变模型(Shadowingmodel):

式中:p(d)表示距离发射节点为d时接收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即RSSi值;p(d0)表示距离发射节点为d0时接收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功率;n是路径损耗(passLoss)指数,在实际测量中得到,障碍物越多,n值越大。

无线定位网络可以通过有效距离内的3~8个传感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计算出某一个ip的RSSi值后,周期性地向发射节点发送包含自身ip、RSSi值、位置坐标的数据包并送入定位跟踪引擎,当接收到同一个ip发射的数据包到达某一规定值后,校正RSSi值,得到某一节点接收到该发射点最终的RSSi值。计算式(1)中的d值,得到发射节点的距离,最后根据数据包的静态节点位置坐标,计算发射点坐标值,得到该定位点的位置。

3系统特点

基于物联网的井下监测系统利用现有的主干网络,将无线网络技术与之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井下生产过程,提高煤矿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感知矿山状态和井下人员,进一步提高煤矿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该监测系统有以下特点:

(1)采用ZigBee星型拓扑结构适用于环境干扰比较大、数据传输量较大的井下开采。无线网路完全覆盖到井下,井下没有网络盲点,无线节点的间距大约在100m,同时保证相邻的节点在视线范围内。在排水管、通风管等金属管道处、拐角处、分岔路口等要增加节点,保证整个井下无线网络传输质量。

(2)提高了灾难预警水平。对井下环境、灾难数据进行实施监控,在应用层形成环境分析图表,当井下环境达到灾难临界值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高决策者对灾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及分析决策能力,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灾难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

(3)定位系统不但能够对井下人员实施定位,同时也可以对井下人员进行考勤,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监控井下车辆运转情况;对于突发灾难,可以及时了解人员位置,实施有效救援;整体提高和优化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4)系统应用层软件及管理软件采用人机交互界面,支持煤矿生产设施的远程监护和远程维护,从而确保井下生产安全可靠运行。

(5)将采集的数据集成到各个子系统业务库中,可以为智能矿山数据仓库提供数据源,进一步的煤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数据仓库的决策数据层。

4结语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井下监控系统的设计,涵盖了井下生产、安全和管理的各个方面。采用现有主干网络结合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方法,为井下作业的人员安全、生产过程、运行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智能管理方法。为煤矿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的改进提供了现实基础,增加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系统架构及数据采集方案已经成功运用到煤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前期建设中,实践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可避免系统后期的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孙超,周孟然,王亚清.基于Zigbee技术的矿上监控及巡逻系统[J].煤炭技术,2011,30(5):180?182.

[2]刘洋,杨洁明.基于CC2431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研究[J].煤矿机械,2010(6):49?51.

[3]宋春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自定位技术[J].大众科技,2010(9):36?37.

[4]wanGRuigang.maincharacterandbasictheoryforinternetofthings[J].Computerscience,2012,39(6a):201?206.

[5]ZHUXiaosong.anovelintegrationofwirelesssensornetworksandinternet[J].Computerengineering,2006,32(13):106?112.

[6]tSaiHsin?mu,tonGUZoK,SaRaYDaRC,etal.Zigbee?basedintra?carwirelesssensornetworks:acasestudy[J].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2007,14(6):67?77.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6

1.存在问题

1.1工作职能方面

尽管我县9家煤矿都设有机电管理室,但几乎所有机电室都存在既抓管理,又抓生产现象,并且主要精力都放在生产上,管理形同虚设。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少数煤矿机电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性机电人员少之又少。

1.2工作认识方面

在工作中,一些机电工作人员对电气、电缆、设备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部分机电人员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家有关标准化要求进行,机房硐室、机道、头面达标率低。

1.3机电管理方面

一些遭淘汰且不合格的产品仍在个别煤矿使用。且在用设备缺少编号,没有使用编码管理,机电设备标志牌不全。

1.4设备隐患方面

煤矿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很大。一些机电设备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格。

1.5技术力量方面

部分煤矿技术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机电设备不能得到定期测试,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测试方法落后。

1.6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通过近几年对全县煤矿机电技术人员的统计不难发现,一些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用电管理“两票三制”坚持不严,带电作业,带电搬迁设备,约时停送电时有发生。

1.7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全县煤矿普遍受资金制约,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备品备件数量有限的现象。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资源有限,搬家挪面频繁,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量增加,机电职工经常加班加点,而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改进管理办法

2.1重视管理,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重视机电管理,首先是煤矿业主(法人)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煤矿业主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煤矿业主的支持。

2.2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

矿井机电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形式、体系结构都要因地制宜、因矿而异,不能一个模式,但应相对稳定。当前,建立与生产系统并列的机电管理结构体系是发展方向,对于井型较大、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的矿井,如设置机电办,负责全矿机电技术、设备管理、机电工作调度,对全矿机电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井型小、生产环节简单、设备拥有量少的矿井,可以合二为一,即矿上只有一个机电队,没有专设的机电管理机构,但有人专项管理,这样一来有利于减人提效。矿井机电管理机构体系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授予机电部门职权,实行统一管理。

2.3扎实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各煤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实现编码管理。

2.4认真落实煤矿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对所有设备实行编码管理。

2.5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严格技术文件的审批制度,分级负责,层层把关。

2.6突出机电管理重点

煤矿矿井机电系统比较复杂,必须抓住工作重点。当前机电管理应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①安全可靠性,对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及电气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对暂时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及标准的设备,要分期分批予以整改,逐步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②抓好井下供电和提升运输两个系统,井下供电是采掘一线设备的动力系统,完善安全保护装置,杜绝电气设备失爆。提升运输是矿井的咽喉,工作面广、量大,要进一步完善提升运输系统的各种保护装置,坚持每天2h的强制保养。③环节的重点为操作、维护、修理三个环节,不检查保养不能发现隐患,不修理老化磨损得不到补偿。抓好这三方面,矿井的生产次序也就基本保持正常。

2.7努力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各煤矿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稳定技术工人,尽量减少人才流失。

2.8明确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认真考评机电工作质量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7

摘要: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企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保证不了机电设备的管理、检修及技术人员的培训,那么企业的发展将不适应现代化矿井的发展。针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结合自己的本质工作,为煤矿企业技术人员探讨关于基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人员职责。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职责

做为一名煤矿工程技术人员,我始终牢记煤矿工作宗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作学习中,以“勤”“实”“严”要求自己,积极为所在区队出谋划策,勤勤恳恳工作,尽到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进入发耳煤业采煤一区工作后,矿井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我以一名当年毕业生的身份来向各区队学习交流经验,以最大的努力来实现发耳煤业现代化矿井的发展而努力。尽心尽责,共同进取。随着矿井开展“三基”建设,我区队从降低机电设备事故着手,坚持“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原则,从而推动全队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做为区队技术员,分管技术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资料整理

协助区队技术主管进行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台帐,随时掌握本队设备的维修及使用情况,确保每月月底提供准确详细的机电设备报表。结合我矿设备的实际情况,配合矿综采办公室修订了《发耳煤业》设备完好标准,使设备的检查、维修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经过使用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我队设备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达到了贵州省质量标准化的一级标准。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和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分类管理,使每台设备检修、维护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对检修的设备建立故障台账及处理方法,总结设备事故理论化,系统化。

二、现场管理

根据《发耳煤业》采煤一区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设立“设备包机制”和矿上下发的“油脂润滑年通知”,依据我区队的实际情况对检修班组进行了设备包机到人,每台机电设备悬挂了“发耳煤业设备包机制管理牌”,且每条电缆悬挂“电缆指向牌”,达到了每台设备、每条电缆都有负责维护和完好人员,切实做到了人人有责任,台台设备有人管。并对包机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现场进行检查,不合格者重新进行整改,同时对井下每台设备悬挂了“完好牌”。

油脂润滑情况是根据不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列出专项针对各机电设备注油标准表格、注油周期和油脂牌号,使设备得到有效润滑,减少了因缺油而损坏设备的事故率。

根据设备检修标准,列出全部的维修、保养、检查项目,按日检、周检、月检进行分类。负责多台设备维护的,共性问题列为一项。每月23号对设备进行停产停电检修,减少了设备故障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提高设备运转率,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同时降低设备事故率。按照质量标准化和机电设备管理的要求,对每台运转的电气设备进行整定保护,根据矿机电科下达的各台设备的整定值,对我队所辖的电气设备进行了保护整定,井下的供电系统安全运行,设备事故率大大降低。

三、小改小革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根据生产条件在现场坚持小改小革的原则,在不损坏设备性能的情况下,开发自己的大脑思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维修量为目的,同时虚心接受职工提出的改革意见,鼓励每个职工敢于想、大胆想的开阔思路。经过小改小革在现场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其他

(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煤矿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技术性强的特殊行业,特别是做为基层区队管理人员之一,不但要业务强,更需要政治思想素质高。必须不间断地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提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增强自身政治理论素质,不但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对培训人员也增加了多次技术交流的机会。

(二)、拓展思路,钻研业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我认为,管理从应用到具体实施,必须从基础做起,从日常做起,从实践工作着手,使其更规范、更具体,并能得到重视,体现出严肃性。为此,我作为发耳煤业中的一名管理人员,必须要自我加压,不断学习,开拓思路,狠钻业务,把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和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指导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才能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发展要求。通过多次和发耳煤业矿领导的座谈,详细理解各位专业带头人以及我和大家经验的交流,使学员们对煤矿生产有了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一些案例的学习,让大家对“三违”以及怎样消除安全隐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等。

(三)、今后的工作和努力方向

我感到了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大集团、大战略的发展,必须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加强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今后的努力方向:

1、提高自身素质,为适应现代化矿井的需要打好坚实的技能和业务基础。

2、严格执行公司的安排,带好队伍。确保人员的团结。

3、虚心接受职能部室和同事的建议和意见,集思广益,搞好综采队的员工培训工作。

4、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制,与培训人员同甘共苦,使今后的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

回顾近来的工作,虽然自己做了自己本来就应该做的一些工作,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新的理念,以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自己决心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完善技术管理,将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工作中去,按照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要求,为我们发耳煤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机电设备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渐渐,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一定要注重细节,从基础工作抓起,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以经济杠杆为基础落实煤矿的机电管理工作,从而努力消灭事故隐患,保障煤矿机电系统的安全与可靠,促进企业实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庆菊.浅谈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J].管理与财富,2008,(9).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8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1物联网技术与我国煤炭生产现状概述

随着国家对矿山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矿山企业在各种安全监控、生产自动化系统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对保证矿山的安全和正常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煤炭储存条件复杂,煤矿自动化水平低,井下用人多,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功能单一,使得生产成本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煤炭生产行业生产自动化和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分开。对煤矿安全生产而言,在“物联网”时代,各类传感器、电缆、电气设备、钢筋混凝土等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基于物联网可以对煤矿复杂环境下生产系统内的人员、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有效的协同管理和控制。物联网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与预警救援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煤炭生产自动化,在生产组织和流程方面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具有以下的特征:将矿山地理、矿山建设、矿山生产、安全管理、产品加工与运销、矿山生态等综合信息全面数字化,将感知技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智能计算、现代控制技术、信息管理等与现代采矿及矿物加工技术紧密相结合,构成矿山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的网络,动态详尽地描述并控制矿山安全生产与运营的全过程。

2煤炭生产安全监控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实现

从煤矿安全监控方面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炭生产自动化是在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三个方面的物联网。即:矿工周围环境的物联网,实现主动式安全保障;矿山设备的物联网,实现预知维修;矿山灾害风险预测的物联网,实现各种灾害事故的预警预报。

主要包括以下自动化系统的建设:1、系统集成平台建设:建设全矿井安全、人员、设备的感知集成平台,实现全矿井地面远程监控。2、矿山网络平台建设:包括井上、井下高速工业以太网和调度指挥控制中心工业以太网建设;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建立覆盖煤矿井下,保障出现故障或灾害情况下通信链路的通畅。3、人员安全环境物联网平台的建设:集成现有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矿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信息传输。4、设备物联网系统建设:对井上、井下各生产系统的远程监控,对矿井进行自动化监控,感知设备工作健康状况。所有自动化子系统将连接到统一的物联网平台,从而实现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体系,该系统由一个功能完善的软件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煤矿井下移动设备、人员、及矿山灾害的分布式监测均需要无线网络,这包括无线语音、无线数据、无线信息传输。其用途包括:设备工况监测监控、灾害环境信息监测、人员定位、机车管理、通信等,形成一个完善的无线感知平台。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出现自然灾害时,系统能够保持正常工作,为生产救援提供最大的支撑。

3煤炭生产物联网系统及其实现

从煤矿生产方面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炭生产自动化是在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三个方面的物联网。1、煤炭采掘系统的自动化及其物联网。2、运输提升系统自动化及其物联网。3、矿井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及其物联网。

目前,煤炭采掘系统自动化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采煤设备向电牵引方向发展,使装机容量越来越大。(2)以计算机为核心具有多种传感器的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已成为先进高效综采设备的主要特点。(3)工作面输送机向重型化、大运量、高寿命、高强度发展。

运输提升系统的物联网,主要对以下情况进行监测:胶带机打滑、堆煤、煤位、超温洒水、烟雾、温度、沿线急停、跑偏、断带等。智能跑偏及拉线保护是对胶带机运行当中的跑偏故障进行保护和沿线出现紧急情况时进行紧急停车。堆煤保护要求监测煤点是否堵塞,出现故障能控制胶带机紧急停车。烟雾保护监测驱动部因机械摩擦产生的烟雾,并能控制胶带机紧急停车。超温洒水保护对驱动部发生火灾进行停车洒水保护。打滑保护监测要求在胶带机上安装测速传感器。温度保护是通过设置在电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电机温度。断带保护通过断带保护传感器监测胶带是否断裂。

矿井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及其物联网,可以通过建设一个调度指挥中心实现,如图1所示。结合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具体情况,在提升机房增设主控器以及相应传感器,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网实现提升机远程监控。针对装卸载系统,分别增设装载站pLC系统和卸载站pLC系统,实现对装卸载系统的远程监控。总体网络在调度室监测主、副井实时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工况的显示

4结语

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煤矿生产自动化过程中人员安全环境的感知问题,解决矿山灾害状况的预测预报、减少或避免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解决安全生产的智能控制,煤炭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潮流以及产业标准等,都是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的主要优点,指出了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在煤炭行业实现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我国煤矿生产技术的现状,提出了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在煤炭生产和安全保障方面实现的基本方案,为建立煤矿安全监控与自动化生产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煤炭企业信息化组织管控体系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1,(10)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煤矿企业;通风安全;煤矿开采;主观因素;客观环境

中图分类号:tD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2-0119-02

煤矿开采行业因其具有工作任务重、开采过程复杂、工作风险性高等特点,而被列入到我国高危工作的行列之中。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究其原因与煤矿开采过程中通风不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的通风不良很容易形成瓦斯爆炸事故或煤尘中毒事故,其对于煤矿企业和国家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对于煤矿开采工人所造成的创伤更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做好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笔者在本文中仅针对众多因素当中的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进行论述。

1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性

良好的煤矿通风环境,是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倘若因通风不良而造成煤矿事故,那无论是对于开采人员,还是煤矿企业,甚至是国家的损失都是无比巨大且不可挽回的。另外,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氢等气体,不仅会形成酸雨对地球产生危害,更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对煤矿通风安全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这些气体对自然环境的侵害,在客观层面上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对煤矿通风安全的有效控制,是保障人们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手段。

2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2.1客观环境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

煤矿通风情况的好坏与矿井所在地的客观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煤矿所在地环境情况的好坏,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客观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矿井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不断深入,矿井内的地底温度、绝对应力以及瓦斯压力变得越来越高,使得煤矿开采人员在矿井下的安全威胁逐渐增大;(2)因煤矿开采工作的深入,导致地底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煤层与氧气接触,进而就可能形成煤层自燃的情况,同时也加大了煤尘爆炸的可能性;(3)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地加大,进而增加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情况,高瓦斯突出情况也相应的增多。

2.2主观人为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

人为因素是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为控制不善或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人为因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煤矿企业内部因素,其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煤矿安全管理负责人对通风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不完善,应急资源配置不协调等,对于事故采取“只总结,不吸取”的态度;(2)部分矿井过渡追求经济利益,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思想,安排专业技术不足的工作人员进行通风管理工作,容易造成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等情况;(3)由于煤矿开采工作繁重,部分煤矿为了提高煤矿产量,采取以吨煤计算工资的情况或采取超产提成的不恰当激励机制,使得煤矿开采人员为了追求高薪资,而不按生产制度进行工作或出现超负荷作业等情况;(4)安全基础工作薄弱,下井采矿人员的素质偏低,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另一部分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部分矿井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了超通风能力生产或矿井内的有效风量不足以及外部漏风量不符合规定等情况,而造成的煤矿通风能力不足;(2)部分矿井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不够,所使用的机电设备不全,机电设备带病工作等情况频频出现,从而引起的煤矿通风能力不足;(3)部分矿井内所布置的通风网络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够完善,通风设备位置不合理等情况,从而导致的通风流量不稳定的情况;(4)部分矿井内的防尘设施不够完善,再加上缺少良好的通风系统,容易造成煤尘爆炸。

3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的有效措施

3.1对客观环境因素的充分掌握

为了有效降低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必须要对矿井所在地的客观环境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对矿井内部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加强对矿井内通风系统的管理,根据实际环境情况,来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矿井内具有足够的风量。与此同时,要针对矿井所在地客观环境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加强对环境的监控力度,建立起控制通风系统、瓦斯、煤尘的相关程序,加大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监督力度,并采取一定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另外要加强对矿井内机电设备的管理,保证矿井的通风在任何时候都能具有实际作用。

3.2对主观人为因素的有效控制

首先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内部因素的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纠正错误的生产思想,提高对通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法人代表的责任,加大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引进力度;(2)建立完整的通风安全系统,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对煤矿通风系统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搞好基础工作,降低事故发生几率;(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的重视,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采取轮休制度进行工作,保证员工在进行煤矿开采时能够保持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4)搞好企业内部安全培训工作,将安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系统知识拆分成多个单点知识,使安全知识能够真正地深入到员工的心里,每个月都要进行安全技术规范考核,切实提高员工对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

其次要加强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进行控制,其主要内容就是严格按照煤矿开采制度进行开采作业,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无法正常工作的机电设备进行淘汰,及时地采买新的机电设备和防尘设备,从物质基础上有效地对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煤矿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通风安全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对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探索,根据对矿井客观环境的掌握,不断地提高和更新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内容,通过对现代化矿井通风管理方法的有效利用,提高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在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煤矿市场当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长足健康的发展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效珉.关于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2012,(12):151-152.

[2]程健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与预警机制及其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3]欧阳博文.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4]赵书田.黑龙江省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分析与重大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预防对策[J].煤炭技术,2002,(10):1-5.

[5]袁梅.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mVS·miS)的开发与设计[J].煤,2000,(1):35-37.

煤矿井下电工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

1.1管理理念落后

现在很多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重视不够,只注重产量,没有突出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重要性。把机电管理部门看作是一个辅助生产工区,淡化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机电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仅应付当前的生产。同时,由于生产任务较紧,部分领导盲目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还处于20世纪80年代“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水平。由于理念滞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率约占总事故的30%~40%。

1.2没有充分发挥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尽管现在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着两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同时一些地方煤矿的机电管理机构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组织未能健全,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1.3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晰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

1.4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比如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同时很多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1.5电技术力量薄弱

煤矿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人们头脑中早已认为是又脏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因而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工属于辅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2.1重视管理

当前煤矿的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矿井机电管理与领导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职工,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2.2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

制度建设是各项建设的根本性工作。矿井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__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要全面协调好机电与生产的关系,严格机电管理制度,使全矿机电管理有章可循,要把机电科真正作为一个全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看待,赋予一定权利,让机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搞好机电管理工作;四要完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减少一人兼数职现象,保持队伍的稳定,以便开展工作,发挥好职能。

2.3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与合理维修

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首先要发挥机电科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配合企管,安监部门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制定机电经营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设备维修制,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严格监督检查考核,各生产职能科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严把检验考核关,使机电设备满负荷、高效益地服务于煤炭生产。同时我们要针对生产实际,生产单位要制定机电设备日常检查、检修管理办法,并确定每日检查、检修时间。各生产单位根据本单位生产实际,拿出设备的日检时间,由包机维修工负责,对设备进行检查、检修,确保设备一般隐患不过班,杜绝设备带病运转,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4增加投入,优化机电设备水平

先进的科技装备是煤矿企业实施可靠性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零缺陷管理水平,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和支撑。首先要增大装备资金的投入力度,该提的相关资金足额提取,保持设备的新度系数持续上升。要改造不合理的机电系统,打通瓶颈阻滞环节,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度,发挥生产能力。高度重视采区流动设备的升级换代,淘汰高耗低效、不合理、不安全的工艺装备,杜绝设备拼装、改装、凑合用现象,老化该报废停用的坚决不再使用。其次要按照“科技装置不齐的设备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要把好设备的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修设备,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消灭故根源。

2.5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结合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大拿的经济待遇。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安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贯穿矿井生产战线的各个环节,遍布于井上下各个生产角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同时由于煤矿生产条和生产环节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同时由于煤矿生产件和生产环节设备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加强机电备管理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