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安全检测方案十篇食品安全检测方案十篇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8:56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面履行工商部门的职责,切实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在本市流通领域率先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取得初步经验后,本着先城区后乡镇、先大型后中小型的原则,循序推进,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建立健全食品上市过滤机制,严把食品入市关,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食品。

二、检测内容

重点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畜禽产品水分、色素;水发产品中的甲醛、双氧水、工业碱;奶制品中的蛋白质;米、面中的矿物油、吊白块;白酒中的甲醇;干果干菜中的二氧化硫;腌腊制品的亚硝酸盐;蜂蜜的蔗糖、水分;木耳的硫酸镁;食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等检测项目。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筹备阶段(_月_日至__月__日)。按职责分工组织并培训快速测箱工作人员,制定食品检测各项规章制度,设置检测场所和熟悉检测试剂和器皿,快速测箱检测员演练。__月__

启动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要请新闻媒体给予广泛宣传报道。

(二)组织实施阶段(__月__日至__月__日)。县局、各工商所要依据《食品速测工作流程图》(见附件一)开展食品速测工作,要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侧重于对辖区内流通领域食品的检测。

(三)总结提高阶段(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县局将组织人员对各工商所落实本方案情况进行检查,对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进行总结评比。

四、职责分工

县局消保股:制定检测箱具体使用管理制度;对检测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制定本辖区食品检测箱速测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计划,申领速测箱所需耗材;及时报送本辖区食品速测工作报表和工作情况;依据食品速测结果依法做出相应处理。

基层工商所:保管使用好上级机关配发的便携式食品快速检测箱及检测用品;制定检测箱管理使用制度及工作计划;检测车到其辖区内检测时,应由_名以上执法人员协助检测车的检测员做好样品采集工作,并依据食品速测结果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做出相应处理。

检测人员:熟悉快速检测工作规程,正确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知识,做到能够安全、规范操作;认真执行食品速测工作任务,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未经同意不得向他人透露检测结果;随时掌握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使用情况,及时向车长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县局消保股要根据辖区实际制定月度、季度、年度食品检测工作计划,在制定检测计划时应加强对检测品种的审核,避免各单位对同批次食品进行重复检测。

(二)要充分利用食品快速检测箱,开展经常性的食品检测工作。对检测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要及时依法处理,监督销毁;数量较大的涉嫌问题食品,要进一步作定量检测并依法查处,不能简单作退市处置,以免再次流入市场。

(三)要保证检测设备正常进行,努力提高检测箱的运行效率,检测箱原则应坚持每周出勤_天,全年检测不少于____批次。节假日是消费旺季,要坚持多出勤、多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2

一、监测品种

2012全市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测要以消费者投诉举报多、市场检查和案件查办中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为重点监测品种,主要品种有儿童食品、节令食品、烧腊及卤肉制品、一次性餐具、豆制品及调味品、瓶装纯净水、散装白酒、糕点等。

二、监测对象

以食品批发、超市和仓储以及安全隐患较多的食品经营者为重点监测对象,兼顾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节令食品经营户。

三、监测任务

(一)全局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测原则上由消保分局统一安排部署,各基层工商所或相关直属分局亦可根据监管实际需要拟定临时抽样监测计划报分管领导同意后,自行组织抽样送检。

(二)市局消保分局计划抽检食品100个批次(具体品种见附件)。主要负责组织对地方产品、节令食品、乳制品、市场检查发现和消费者申诉比较集中的食品进行质量监测,并督促各单位做好不合格食品市场清查工作。

(三)市局消保分局认真做好上级部门集中监测的取样和不合格食品市场清查等后处理工作。

(四)工商所主要负责散装食品的快速检测,各基层工商所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必须坚持一周一次,一次不少于三个组样,每月至少抽查4四个品种,散装食品以本地产品、节令食品、本地小作坊食品为重点检测品种,以农药残留、甲醛、吊白块、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双氧水、硼砂、甲醇、肉类水份等为主要检测项目,各分局应建立快速检测工作档案,将《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单》、《快速检测结果通知书》等有关资料及时归档。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食品监测工作,根据市局的方案要求,结合本单位食品市场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工作年度计划,认真做好食品监测工作。4月5日前,各单位向市局消保分局上报本单位食品监测工作计划。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3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

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是实现国家食品药品质量监督保障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督保障体系的重要技术组成环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部门是直接负责相关食品药品质量抽样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技术部门。其工作的标准具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和科学性与真实性要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也是保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结果真实性、合理性、实验积累、检查证实的重要数据依据。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整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保存了大量的实际检测检验工作的真实信息数据,对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能够保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的人才和科学化的管理理念以及足够的重视来提供支持。就目前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讲,很多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部门的档案管理明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意识上也没有注意到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认为其仅仅是进行一些资料信息的整理和统计以及存放,严重影响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水平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中对内容的分类和性质界定不够明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所有的工作内容都要做到细致和精确,并做到一起以事实为基础依据。这也就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档案范围要从纸质的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变,包括所有的图表、数据、图片、影像都要进行统一的电子转化。并且针对其分类也要做到清晰明确的规划和调整。但就目前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来说,其分类还在沿用传统的类别进行划分,缺少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档案信息的准确调阅和检索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三)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的管理信息化应用存在不足。虽然目前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但其先进程度和利用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一方面,信息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效率也较为低下;另一方面,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设备操作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操作人才,严重阻碍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想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首先要以传统管理制度为基础进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结合,并完善制度内容,使其形成全新的管理制度,再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对制度的科学化完善和合理优化。还要严格按照相关《档案法》来进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部门内部的档案管理,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工作有序可依,有迹可循。此外,也要根据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岗位职责的明确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要增加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的建设力度和经济支持,不断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软件与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管理制度为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确保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二)增强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提高利用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的一大重要作用是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依据。所以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管理方式上,而是要实现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内容的科学化管理,要做到分类明确、时间准确、顺序合理、资料完整、检索信息精确简练并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内容真实有效等标准。这也就要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极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岗位职责意识。并以此来有效规范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行为。除此之外,还要切实加强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档案的作用是对历史和有价值信息的记录和承载,其所包含的信息和数据要为现实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信息提供和为人们提供服务才是档案的真正核心价值。所以针对档案的检索和调阅必须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流程,以保证档案价值的体现。(三)切实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信息时代的来临促使人们工作方式科学化,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作效率的提升。首先,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不断进行档案管理体系的创新和档案保存的完善。对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部门来讲,科学稳定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前提。其次,要不断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档案管理系统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借助信息化设备进行档案信息的梳理,让档案信息更加完整和真实,以此建立相关档案信息的数据库,以数据为核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对档案信息及时进行更新管理,将其按照内容和类别进行明确的分类、归档存储、加工。此外,要利用网络技术平台来实现档案信息的分享和充分利用,实现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信息系统的建立,进而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4

一、快速定性检测工作面临的一些困惑

1、检测技术发展不成熟,

快速定性检测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手段,以最快速度发现问题食品并予以追根溯源。清除不合格食品,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然而在实验室设计完成的快速检测技术,在实践操作中却面临着多重难题。首先,检测技术、监测目标单一。作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者,面对的监管目标复杂多样,一是监管目标的品种、类型多样化,从裸装农副产品到包装食品均可作为监测目标:二是检测的指标多样性,作为衡量食品质量的直观反映,检测指标涵盖了营养学、食品标签、有害物质等多项参数指标。而现阶段的检测技术仅集中于某几个项目,难以满足实际多样化目标监管的需要。其次,快检技术发展缺乏有序规范。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因快检技术准入门槛低,不少厂家纷纷加入生产快速检测试剂的行列,产品同质化严重,其中多数产品只是试剂标签不同,试剂有效成分含量不同,原理、操作基本类似,多为“换汤不换药”。再次,新检测技术开发落后。检测技术作为一门实际应用技术,需要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其效用。在现阶段,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者、生产者、使用者各自为政,实际监管与生产研发脱节,造成了快检技术发展滞步不前。

2、检测结果执行力低下。

高效、快速的检测结果执行是开展快速定性检测工作最重要的追求,如今各地快速定性检测工作开展参差不齐,执行力逐渐成为整个检测体系的“短板”之一,制约了检测体系的协调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缺乏相应法律法规支持,快速定性检测是一项新兴的监管手段,国家尚未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对其法律效果也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涉及具体监管执法时。必然影响到检测结果的执行力。二是缺乏定量检测有力支持,对于快速定性检测不合格食品,执法人员可督促或市场举办者依双方协议监督经营者当场自行销毁作无害化处理,经营者若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或拒绝签字确认的,则应由执法人员依法定程序抽样,送法定机构作定量检测。然而,食品的定量检测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定量检测。首先,送检样品可能送检量不足,如农民自产自销的少量产品,也可能送检样品易腐烂无法保存,如鲜活农产品等;其次,食品定量检测指标多、检测周期长、检测费用高;最后,法定检测机构少,检测机构检测项目少。这都制约了定量检测对定性检测的有效支持。三是缺乏检测后处理支持。检测后处理主要是对检测不合格的进行立案处理。检测后处理存在案件办案程序相对复杂,案件数量多、办案周期长、案值小等多项难题,这些难题影响了基层执法人员办案积极性,束缚了后处理工作的开展,削弱了检测结果的执行力。

3、检测数据利用欠深化。

快速检测数据作为检测监管的第一手资料,是反映市场食品安全情况的重要指标,对我们科学监管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车、检测箱、检测点检测数据大部分是通过设定表格逐级填报,而填报的表格设定缺乏弹性,采集数据反映面狭窄,数据汇总存在误差,数据采集传输时间过长等问题直接制约了数据的快速高效传输:而数据的统计方法单一,内在联系反映不明确等情况,也制约了检测数据的有效利用。

4、检测宣传力度薄弱。

检测宣传是快速检测工作的有效延伸。尽管,工商部门在检测宣传上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从总体而言,快速检测宣传还没有与蓬勃开展的快速检测工作相协调,存在一些薄弱点:一是宣传意识淡薄。不少部门还只认为检测只是检测出不合格食品,消除不合格食品,宣传不是分内事,思想上不重视,意识淡薄。其实。快速检测车(箱)功能定位不仅是食品安全检测车(箱),而且是食品安全宣传车(箱),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百姓食品安全意识,也是重要功能之一。二是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形式缺乏创新也是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如不少检测车是通过检测现场放置展示板的方式,进行安全宣传,但有的展板内容缺乏更新,内容含较多专业术语,深奥晦涩。三是宣传区域狭窄。检测广度上需进一步扩展,城乡结合部、农村等迫切需要分层次、有重点的宣传。现阶段,在一些受文化程度、地理条件及交通等综合因素限制的农村,检测宣传几乎为盲区。

二、突破快速检测困境的对策

快速定性检测工作对工商部门而言,是一项崭新的工作。要提高快速检测工作的能效,必须从检测手段、检测制度、检测宣传等多方面加以整合深化,挖掘自身潜能,形成完备的快速定性检测监管体系,促进快速定性检测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1、开阔监管视野,筛选高效率设备。

快速检测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作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工商部门必须开阔监管视野,将可能危及食品安全的隐患纳入监管范围,根据地区食品差异,合理划分危缓等级,依次确定监管重点,安排巡查检测周次。选择便捷、高效的快速检测设备,工商部门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加强与检测设备研发、生产部门沟通,提出本部门的检测需求、仪器配置要求等。加强对预选检测仪器(试剂)的适用印证,不少厂家生产仪器(试剂)缺乏实际操作检验,为此,工商部门必须把好检测仪器(试剂、入门关,检测仪器(试剂))适用关。宁波市工商局首先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当年拟增加的检测项目,或拟更换的检测设备:根据设备要求,联系相关厂家、经销商要求其提供相关检测试验样机及操作手册等:然后将不同厂家、经销商所提供的样机送定量试验室进行比对、筛选,选出最优化的检测设备,将所比对情况提供给下辖分局,供参考选用。

2、破解检测难题,提升后处理效率。

检测后对不合格商品的处理是快速定性工作面临的难题之一。要提升检测后处理执行力。破解后处理工作开展困难这一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筹建系统内具有法定检测效力的定量实验室。若工商系统自身拥有定量实验室,那将对快速定性检测、商品质量抽检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也将极大地支持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宁波市工商局慈溪分局建立的全省第一家法定定量检测实验室,通过利用实验室优势,2007年、仅快速定性检测后处理一项,共办结各类食品案件470起,万元以上大要案件10起,罚没款达20万元,极大震慑了不法分子,促进了地区食品安全:二是规范后处理程序,实行分类监管。对检测为不合格食品进行后处理,必须严格按照

执法程序办理,同时工商部门也要充分利用市场举办者、管理者的力量,对一些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的事宜,可以通过经营者、举办者共同认可的场纪场规进行规范:必要时对检测为不合格的食品,可根据食品货值大小、违法行为程度等情况分类监管,理清监管思路。惩大奸、戒小过,如对食品货值较小的、违法行为轻微的问题食品可在工商干部和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下,由当事人自行销毁:食品货值较大的,工商部门可先采取现场扣留、封存措施,同时抽样送法定检测机构检测,最终按送检结论依法进行处理。

3、深化数据利用,显现监管成效。

检测数据直接反映了检测监管成效。为深化利用检测数据,最大限度显现检测监管成效,首先需要有效的形式载体。检测数据要通过某种形式体现检测监管情况,比如常用的表格、图表等:但形式载体往往具有滞后性,由于各地检测项目开展不一、监管目标差异很大,一张表格往往不能有效反映检测效果,为此有必要扩充载体容量,设置必要弹性,扩大包含内容,既要维持统一性,也要充分体现各地的差异性:其次,要有快速的传输载体。不可否认,检测数据的汇总、传输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检测数据不同于其他一些监管信息,它直接反映了市场上食品的安全程度,为此,数据从采集到终端。即从采集到决策者手中的间隔当然是越少越好。要实现越快越好,在现有技术中,最有效、最便捷、成本最低的便是通过网络传输。通过快速定性检测数据的传输网络。缩短传输时差,工商部门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快速监管,这也为工商部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时间保证:再次,还要有科学的统计手段。检测数据的统计是统计科学具体应用的情形之一,要充分利用各种科学统计的手段来反映客观事实,如可利用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统计软件SpSS等科学的方法,从而提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5

(一)继续加强药械经营企业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准备、初步开展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建档。

(二)我局主动争取县政府的支持,县政府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为主体对各乡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人民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同时,我局及时加强与各乡镇联系,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聘请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的通知》发文,聘请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员21名,村(居)委会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信息员254名。行政村、药品经营企业或药品使用单位药品配送覆盖100%。

(三)我局强化gsp监督检查,创新监管方式,严防gsp回潮。全面推进药品批零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认证工作。完成了12家药品零售门店gsp认证检查工作,对5家新开办的药品零售企业进行了验收检查,对全县82家药品零售门店进行gsp跟踪检查,对不符合gsp管理规范的13家药品零售门店进行了限期整改。扎实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药械安全检查、铬超标药用胶囊查处、保健食品违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和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集中整治非法销售终止妊娠药物、“科学监测,合理用药”宣传月、“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全国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整治工作,监督实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

(四)我局继续加强药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在药品监督检查中,我局出动行政执法检查车辆194台次,检查人员621人次;检查药品批发单位26家次,药品经营单位240家次,药品使用单位265家次。警告、责令改正21件。同时,加强基本药物监督,确保药品药物质量,检查覆盖率59%。

(五)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上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2例

(六)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品广告监测。拆除销毁50余块违法违规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牌匾,没收违法违规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单600余张。

二、药品安全监管

(一)我县辖区内无药品生产企业。

(二)加强特殊药品管理工作,每月均检查品批发企业,检查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次数达24次。

(三)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已完成对辖区内adr报表的初审工作,上报adr65例。

三、药品稽查

(一)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违法行为,按时完成市局布置的各项专项整治工作。

(二)扎实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对药品零售门店及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督检查,覆盖面达98%。

(三)做好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立案17起,结案17起,结案率100%。药品群众举报投诉9例,处理率达100%。无医疗器械群众举报投诉。无上级交办案件。暂未在我县辖区内发现国家局、省局质量公告中不合格药品。

(四)切实加强案卷管理,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

(五)配合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完成药品抽检和快检工作。共抽检87家涉药单位,完成对药品抽验90批次,快速检验110个批次。药品抽检品种覆盖率及基层覆盖率达83%。完成器械抽检送样工作。

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一)已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县法制办对县局执法人员的培训达45学时。县局对餐饮业主及管理人员的培训达41学时。

(二)进一步深入推进网络化管理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6%。

(三)建立健全了餐饮服务企业的分户档案和电子档案。今年共受理餐饮服务许可件162件,其中:发放长期和临时《餐饮服务许可证》共103件,提出整改意见40件,不予许可13件,自动放弃6件。监督检查42家次学校食堂,150家次餐饮服务企业,共出动执法车辆120台次,执法人员430人次,检查食品80种次,发出《监督整改意见书》79份、立案查处无证经营案件1件,查处非法使用添加剂案1件。

(四)扎实抓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安排专人到省局培训,落实专用食品检测办公室1间,安装好食品检测设备,开展食品检测工作。

(五)积极做好餐饮服务环节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防控和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未发生餐饮服务环节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五、保健食品化妆品工作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6

指导思想

继续发扬暑期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精神,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以食品质量安全年活动为载体,以确保“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为目标,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食品安全预警和监测分析,做好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体系,让全县人民过一个安全放心、欢乐祥和的假期。

工作目标

国庆、中秋期间,采取特殊监管措施,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体系,加强蔬菜、牛奶、熟食肉制品、饮料、糕点等高风险食品的安全预警和监测。认真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把好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关键节点。针对重点部位、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对宾、疗、招等重点单位、旅游景区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及各类中小学校、托幼园所食品安全的严密监管,重点加强小作坊、小餐饮、小商店、农贸市场的整治和规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努力实现“安全放心、欢乐祥和”的安全保障目标。

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强化食品生产源头监管,全面推进按标生产。一是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日常管理制度,督促各企业(基地)做好生产记录。强化农业投入品经销和使用的监管,深入开展农药、兽药和渔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行动,落实蔬菜、水果、生猪等主要农、林、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追溯制度,抓好生产基地周边环境的监测,保证产地环境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要求。要加强日常巡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质监部门要突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监管。重点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统一企业建档内容和食品添加剂备案登记管理,督促企业严把生产关键控制点,确保生产工艺符合质量安全的有关要求,重点加强月饼、饮料、熟食肉制品等节令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合格食品出厂销售。继续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顿和规范工作。要采取签订质量承诺书,限制销售区域的办法,加强小作坊的日常监管,督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完善生产设施,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特别要做好糕点、熟食肉制品、海产品等小作坊的整治和监管工作。

(二)深化食品市场准入管理,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食品市场准入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严把市场准入关。一是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要加强28类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过期食品和没有QS标识28类食品的查处和打击力度,追溯不合格食品生产源头,进一步净化食品市场消费环境。二是农牧水产、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要全力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继续巩固蔬菜、生猪产品、豆制品等主要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突出抓好批发环节的关键控制点,严格落实进货台帐、索证索票等制度,加大检测密度和频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规范食品企业经营行为,净化食品流通消费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企业诚信和自律制度建设,强化对企业的日常巡查和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企业经营行为,净化食品市场消费环境。一是工商部门要督促各食品经营企业落实好流通领域食品进货查验、进货登记、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各项制度。加大流通领域的巡查和日常监管力度,帮助企业建立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全面落实企业自律制度。二是工商、商务等部门要大力规范农贸市场和农村集市食品经营行为。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市场创建活动,强化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建立经营者的诚信档案,做好生鲜易腐食品的保洁经营工作,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商务、农牧水产等部门要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厂日常监管。严把生猪入场关,做好生猪屠宰全过程的跟班检疫,严格落实“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抽检频次和密度,严格落实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制度,严防病害肉和注水肉上市销售,净化肉类市场,确保肉类市场规范有序。四是卫生部门要加强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原料进货查验、进货台帐、索证索票等各项溯源制度,加强对餐饮单位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完善百人以上集体就餐提前申报制度,加强现场监管。强化对休疗院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建筑工地、乡村旅游点等集体就餐环境的卫生监管,严防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县城区小餐馆、小食堂、户外餐饮点的日常管理,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逐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针对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市场消费特点,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对县城区、各旅游景区周边市场、餐饮企业、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的日常检查,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食品市场整治工作,特别要突出时令食品和鲜活食品等与节日息息相关的食品整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一是开展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现做现卖小摊点的整治力度,解决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经销过期霉变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市场消费环境。加大农副产品批发和农贸市场的监测、巡查密度,发现含有违禁成分的农副产品,要立即查封、退市并追溯源头。二是开展中小学校食堂等集体餐饮单位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餐饮企业食品采购索证管理、食品卫生监督公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制度的落实。建立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凉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开展动物产品和散装食品等高危食品的整治。加大动物产品药残的检测密度,狠抓养殖、屠宰、批发、零售关键控制点,建立全程监管工作机制。针对散装食品要加强生产、经营、运输全过程监控体系建设,确保合格食品销售。四是切实发挥举报投诉网络平台的作用。要发挥好工商、农业、质监、卫生、商务等监管部门的投诉举报热线电话作用,全面受理,妥善处置社会举报投诉,加强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联合办案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复。五是狠抓大案要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要加大整治和规范工作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大“三无”食品的打击力度,对大案要案要从快从重处罚,对典型案件要集中曝光,以震慑不法分子。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发挥科学监管效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是实现食品安全预警的重要手段,必须把预防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放在首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质量的检测密度和频率,发挥科学监管效能。一是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生产源头的监测。农牧水产部门要加强对蔬菜上市前农药残留的田头快速检测和畜禽疫病的监测及畜禽、水产品等违禁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工作;林业部门要抓好果品农药残留的质量监测工作;质监部门要督促各类食品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出厂前的检测程序,做到每批必检,合格一批出厂一批,同时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抽检工作。对不具备检测能力的生产加工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合格产品出厂销售。二是农牧水产、工商等部门要抓好批发和配送环节的检测工作。加强对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的食品检验检测,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食品质量检测工作,要加大检测密度和频次,做到逐车次、逐品种、逐批次实施必检,确保质量安全。三是农牧水产、林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要做好动态抽检。按照各自监管的范围和职责在抓好食品质量定期抽检工作外,要根据节日食品市场特点加大对熟食肉制品、蔬菜、畜禽产品、鲜活水产品、饮料、儿童食品等高风险食品的监测密度,进一步提高现场快速检测能力,做好市场随机抽检,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对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四是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

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国庆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制订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保障方案,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严肃纪律。各乡镇、管理区、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骊城街道办事处、杜庄工业园管委要充分发挥属地管理的职能,对辖区内食品市场进行严密排查;各监管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落实好各自职责,加强沟通,做好职能衔接,加大食品市场巡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二)加强协调,确保高效运转。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多协调,勤沟通,决不能推诿扯皮、贻误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遇有重大事项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县政府汇报,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高效运转。

(三)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切实负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健全食品安全防控体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各监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职责,细化工作重点和措施,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各乡镇政府、管理区管委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与县直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好具体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7

丰台区现有食品交易市场及业态125家,场内经营商户16733户,就食品交易市场的数量和规模来看,丰台区在全市都位居前列,其中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大红门京深海鲜批发市场、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北京京丰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批发市场被列入全市性十大食品批发市场,北京市西南郊肉类水产品市场被列入区域性食品批发市场,五大批发市场内经营户11890户,占全区食品交易市场内经营户总数的71.06%,2013年交易量为1573万吨,交易额为841亿元,2014年交易量为2209.66万吨,交易额为1098.27亿元。总体来说,丰台区食品交易市场存在两个潜在风险隐患:一是食品安全输出型风险高。据粗略统计,丰台区蔬菜交易量约占全市供应的70%,水果交易量约占80%,高档海鲜约占85%,冻品约占50%,鲜肉约占30%,形成了以丰台区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面向全市的食品供应网络,因此,一旦批发市场管控不力,将对整个丰台区乃至北京市食品安全引发区域性风险甚至系统性风险。二是食品安全输入型风险高。丰台区的新发地等五大批发市场承担了全市70%的食品供应,是北京市民食品供应的主要源头,而批发市场内85%的食品来源于外埠,形成了以外埠生产企业、种养殖基地为源头向丰台区批发市场供应食品的网络,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输入型风险,生产、种养殖领域的食品安全风险有可能从丰台区的食品批发市场流入北京市场。

2丰台区食药监管局对五大批发市场采取的监管措施及其成效

2.1抓源头,管大带小,强化责任,严格监管

一是重点监管销售大户,抓大促小,优化市场交易环境。二是推进高风险食品备案准入工作。梳理分析历年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建立事前跟踪制度,随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前介入检查。目前已建立月饼、大闸蟹等节令性食品,西瓜、脐橙、芒果等季节性食品的备案准入制度。

2.2推行“两准入、两备案、两公示”制度,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推动企业自律管理

一是在日常巡查中督促市场主办单位采取主客体“两准入”,厂家经营资质和检测报告“两备案”,通过LeD显示屏、公示栏等对进货票据和检疫证明“两公示”等食品安全防控手段,强化食品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商户的主体责任。二是为便于商户记录食品进销货渠道,重新统一规范了《丰台区食品经营进货台帐》、《丰台区食品经营(批发)售货台帐》制式,要求批发商户在建立进货台帐基础上,必须建立销货台帐,要求市场主办单位和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等制度。

2.3发挥市场主办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对鲜肉、豆制品和熟食等高风险食品和重点食品实行产销联合体管理制度

目前鲜肉联合体引入定点屠宰厂12家,豆制品的“场厂挂钩”生产企业21家,熟食“场厂挂钩”生产企业31家,白条鸡“场厂挂钩”生产企业9家。引入生产厂家后,通过定期走访、抽检厂家生产情况和产品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并清退问题厂家,促进生产厂家、交易市场、经营商户共同承担和维护食品安全责任。针对牛羊肉市场交易混乱,私屠乱宰、注水、注胶现象屡禁不止,丰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率先在全市批发市场内引入有资质的牛羊肉生产厂家。截止到目前,新发地市场已经引入5家牛羊肉生产厂家,岳各庄市场引入1家牛肉生产厂家,厂家销量稳定,日交易量达到15000公斤,羊肉2500公斤,分别占牛、羊肉市场交易量的88%和14%。

2.4推行夜间巡查和驻场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根据鲜肉市场夜间交易特点,在新发地、岳各庄等5个大型批发市场设立驻场办公室,选派专人驻场监管,并在夜间交易时段对鲜肉批发行为进行错峰监管,实施冷链吊挂运输、索证索票检查、胴体检验确认、水分含量和瘦肉精等快速检测,确保鲜肉批发、交易等环节全程监控。通过确定夜间巡查和日常驻场监管的重点食品的关键风险点,形成与风险防控相匹配的巡查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对市场秩序风险的预见力、发现力和控制力。

2.5加强风险监测,严格风险控制

充分发挥区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市场属地食药监管所检测室—市场主办单位自检室—2辆流动快检车和便携式快检箱的四级检测体系作用对入市食品进行监测。一是统一监测计划。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防止重复监测和监测真空。二是加大监测密度。食品快检和抽样检测在3000个样本以上,加大高风险领域、高风险产品“两高”的抽检频次和覆盖率。三是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制作季度食品检测分析报告,对检验结果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利用,从中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找到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真正形成发现风险、认定风险、控制风险、排除风险的有效机制,提高风险的防范和处置能力。2013年11月对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品区脐橙销售区来自四川眉山地区的赣南脐橙进行检查,通过快速检测确定问题脐橙26万斤,成功杜绝“催熟染色”赣南脐橙流入消费市场,确保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

2.6推进政务公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

定期向五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报重点食品的检测分析、市场违法经营案例等情况,不断规范经营者的进货渠道,扩大市场内优质食品比例,从根本上提高市场食品安全水平。丰台区食药监管局对经常出现违法违规问题的经营者实行信誉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多次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被媒体曝光造成不良影响的市场实施约见谈话制度。对约见谈话不能纠正的实施依法处罚、核减核准项目。

3丰台区五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3.1源头环节控制存在跨区域、跨部门的监管难题

目前五大食品批发市场内85%的食品来源于外埠,受外埠食品的产业发展、监管强度等因素影响,食品的源头控制难度较大。以牛羊肉为例,目前牛羊肉尚未实现定点屠宰企业规模化的屠宰,在牛羊肉产地河北和天津地区,屠宰户多为小型屠宰厂不成规模,数量较多且较为分散,源头监管难度大,使得“牛羊肉场厂挂钩”制度难以落实。

3.2市场自检室利用率不高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检测技术人员聘请难。市场工资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留不住。二是设备维护费用和药剂等消耗品费用高。市场自检室建设,由政府购买前期检测设备和检测试剂,但仅够检测一段时间,后续的检测费用(包括检测试剂成本和采样费)需要市场主办方独立承担,市场主办单位难以承受。三是批发市场经营的食品种类、批次、产地数据庞大,如果每品种、批次、产地的食品都检测,买样的费用也很高。四是检测室不具备出具报告的检测资质,检测结果不能起到鉴定作用,只能作为参考数据,对于市场和经营户没有实际意义,主办单位的积极性不高。

3.3物流配送、贮藏运输环节存在管理漏洞

一是市场管理较为粗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更注重对场内环境卫生、保安、消防方面的管理,而对物流配送管理较松散,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物流配送管理制度,对市场内物流缺乏及时有效的协调掌控机制。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目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食品物流配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行业发展和政府行为都缺乏法律的支撑和约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食品物流配送行业缺乏可有效指导其发展的制度基础。三是运输配送过程中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生鲜肉、豆制品、禽蛋、水产品在运货过程中对温度要求较高,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运输车辆为普通金杯,达不到与食物运输相适应的持续恒温或低温数值标准要求,有的在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而且,目前物流运输环节主要是多家承运、拼装货运及零担,往往由一家商户配送至多家客户,随之产生由时间引发的食品质量问题。

3.4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员作用未充分发挥

《食品安全法》第32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目前情况来看,五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市场管理员,但是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员各项职责还有困难,需要进一步强化培训,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管理员作用,促进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的自律。

4建设进京食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路

4.1从日常监督、驻场监管和错峰巡查三个层面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食品批发市场的立体化、全天候监管

通过加强日常检查,一方面重点监督市场主办单位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切实把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对未履行食品安全职责的市场主办单位采取行政告知、责令改正和依法查处等措施;另一方面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全力推进高风险食品双备案制度,建立完善高风险食品的备案数据库,对入市食品进行归类追踪监控,并梳理分析历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建立事前跟踪制度,随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前介入检查。丰台区食药监管局推行驻场监管和夜间错峰监管机制。驻场式监管强调的是监管的专一性和专业性。通过选派干部进驻市场逐一排查市场存在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开展专一的监管工作,使驻场干部对市场实施实时监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执法干部的监管专业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错峰执法强调的是针对性。针对辖区五大食品批发市场交易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10点至次日早7点时段的特殊性,丰台区食药监管局同时推行了夜间错峰监管巡查机制。夜间巡查的重点不仅是鲜肉、豆制品,也包含水产品、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面制品、糖酒、酱腌制品、食用油、膨化食品、冷藏冷冻食品、果汁饮料等几大类高风险食品,同时对市场索证索票、“场厂挂钩”、鲜肉冷藏运输、市场交易设施及卫生环境等进行巡查,加大对不法分子利用夜间等监管时间盲点进行非法交易,从而使监管360度无死角。

4.2主动加强与外埠产地(厂家)的对接,防控输入性风险

一是市场主办方加强与外埠食品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基地)的对接,重点与山东、海南、河南、四川等重要农产品专业种养殖基地签订场地供销挂钩协议,签署食品安全保障协议;二是与外埠的食药监管部门建立联动配合机制,食药安委与当地食药主管部门建立直通联系渠道,形成从产地到市场的跨地区协作机制,由当地食药主管部门监控种养殖生产的安全监控,由我区对入市农产品监控,发现问题食品及时相互通报,及时控制,严格市场准入,确保监管无缝衔接;三是对在市场内长期大量流通的重点食品实行主产地等级制度,摸清产地来源,定期进行重点监督检测;四是对重点食品引进行业监管模式,在鲜肉、熟食、豆制品、豆芽菜产销联合体基础上,考察牛羊肉生产厂家,与五大批发市场联合组建牛羊肉产销联合体,延伸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强化牛羊肉等重点食品的入市前控制,提高企业规范自律。

4.3提高五大食品批发市场自检实验室的利用率

通过社会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五大食品市场内上市食品进行自检筛查,自查自纠,既能将发现的不合格食品信息上报,也能出具检测资质报告,为商户提供检测报告,为执法部门提供不合格食品的检测依据。同时还可以帮助市场取得一定收入,对检测时的运转进行补贴;政府也可以通过经费补助要求市场检测室在正式检测机构指导下对进入五大批发市场和辖区内的食品进行监测,确保食品安全度提升。

4.4组建食品物流配送行业性联合组织

依托五大食品批发市场,牵头批发市场内及与市场存在业务关联的100多家食品物流配送企业,成立食品物流配送联合会,把单一的经营个体组成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通过强化行业自律,强化在食品查验、索证索票、追溯体系、贮存运输、销售终端等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实现批发市场食品交易运输的全程监管。

4.5建立五大批发食品市场食品安全办公室例会制度

以市场食品安全办公室为依托,建立食品安全办公室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食品安全会议,市场负责人、食品安全办公室成员、食品安全管理员全部参加会议。会议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日常监督检查项目等内容进行针对性培训,定期通报不合格食品立案、检测等情况,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履行食品安全责任。

4.6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管理员作用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8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测;精准度;抽样方案;不确定度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食品安全状况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冲击了人民群众对国产食品的信任。在这一背景下,有关部门加大了食品抽检的力度。扬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也承担了江苏省食品的国抽、省抽的部分工作,并努力提升食品质量检测的精准度,有关工作获得了省食药局的认可[1]。

1优化抽样方案

食品抽样是食品检测的开始,关系后续食品检测的成败,为了提升食品质量检测的精准度,优化抽样方案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明确下列操作要点:①组织食品质量抽检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从而保证食品抽样的科学、公正;②鉴于样品具有差异性,在抽样前应针对具体食品种类做好抽样实施方案,并确保抽样处理涵盖后续食品质量检验的细节内容;③合理配备抽样人员、抽样工具,严格按照程序、规范,依据实施细则进行抽样,认真填写抽样单,以保证抽取样品的质量与规定相符;④在食品样品抽样处理时,要拍摄能反映抽样全过程的照片(或录像);⑤做好样品的运输、储存工作,特别注意需要冷冻、冷藏以及易吸味的(如:茶叶)样品,防止样品损坏、变质、污染。

2高效开展检测工作

当食品样品抽样处理工作结束后,要求按规定开展后续食品质量检测活动,应主要从下列方面提升检测的精准度:①采用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应分类处理固、液体食品,同时努力消除样品不均匀性带来的检测误差现象。如在检测风鹅的防腐剂含量时,反复4次测试的最高、低值分别是2.81mg/kg、2.03mg/kg,推断测试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究其原因是未妥善处理好样品(有些样品各部位防腐剂的含量不一样,因此要按比例取混合样进行检测);②严格按照检测方法的标准要求选用检测仪器。要综合考虑检测仪器在检测时的效率、精度性能,以保证能在规定的检测时间段内获得精准度足够高的数据。比如,在检测XX奶制品是否含三聚氰胺时,应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③严控检测环境因素对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的干扰,并优化检验室内的环境条件,以免因室内温度偏低而增大天平的变动性,或因室内湿度偏高而引起光学、电子等仪器的性能不稳定。因此,应针对有关项目检测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条件[2]。

3科学分析检测结果

食品质量检测的精准度是指实际值与检测值的相符程度,常用不确定度来评价,即在可置信区间内不确定度越小的数据,其精准度越高。因此,为了提升食品质量检测的精准度,应尽量降低在检测中出现的不确定度。通常而言,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分析食品质量检测的不确定度:①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多次对比试验;②加标测回收率。在实际检测中,确保检测全程的精密度是最为基本的原理,注意精准度高与精密度高有一定的区别,但保证检测过程的精密度是保证检测精准度的基础条件。为了保证食品质量检测相关信息的可靠性,要求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中整理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①食品样品的名称、规格及数量等;②检测项目及检测仪器设备的型号、编号;③检测方法的标准号、检测环境以及具体的检测数据。在收集齐全以上检测信息后,便可科学分析检测结果,并评定有关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确保不确定度在符合规定的合理区间范围内,从而保证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最后依据食品检测的相关实施细则、现行有效的标准,准确判定检测结果。

4积极开展先期预研工作

开展食品检测工作需要时刻关注食品质量方面的最新问题,要把握舆情,紧跟热点。因为食品标准的滞后性问题,日常的食品检测发现不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违法行为,如三聚氰胺、塑化剂问题。这就需要食品检测人员时刻关注新闻报道中关于食品生产的一些黑幕,同时也要结合一些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食品风险监测评估,积极探索食品检测的新方法,做好预研工作,以保证民众的食品质量安全[3]。

5结语

根据抽调结果显示,我国仅有3%的受访人在日常生活中未曾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偶尔遇到的比例达到83%,表明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各食品检测机构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并设法提升食品质量检测的精准度。具体可通过优化抽样方案、高效开展检测工作、科学分析检测结果及积极开展先期预研工作等方面来开展具体的工作,从而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国产食品的信任。

参考文献

[1]谢伟燕.有效提高食品质量检验精准度的路径研究[J].科技展望,2015(2):207-208.

[2]王黎明.有关我国食品质量检测精准度的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33-34.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9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重点产品,是指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以及进出口产品;重点单位,是指农副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以及小商店、小食杂店、小摊点等;重点区域,是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车站码头、食品经营比较集中的区域,以及无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和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本次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六项专项整治。具体内容包括:

(一)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清理专项整治。①严把准入关。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的要求,坚持先证后照,依法登记注册,并对从事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食品经营主体,尤其是对前置审批项目以及根据其他有关部门通报掌握的后置审批项目,在经济户口软件中予以特别标注,实现对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的特别管理;②进一步全面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清理的范围包括全县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谁登记、谁规范、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级注册登记机构分别实施;按照“谁监管、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由县工商局组织,基层工商所采取逐户排查的办法实施,主要清理、检查食品经营主体证照是否齐全,是否有效,登记事项是否发生变化等,对发现存在主体准入方面的问题依法及时处理,确保主体资格合法有效。时间安排:9—10月份。(责任部门:工商局)

(二)集中开展经营者进货检查验收等法定责任和义务情况的专项检查整治。大力宣传国务院《特别规定》,在经营者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引导、指导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场举办者质量责任等自律制度。监督经营者建立健全从进货、仓储、销售到退市的各个环节的内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责任。对辖区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和乡镇、街道、社区的食品经营店铺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已建立自律制度的底数,并监督检查其落实情况;对尚未建立自律制度的,督促其限期建立。在区域上,要由扩大到农村,在品种上,要由食品扩大到危害消费安全的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重点产品,在城乡和食品、危害消费者安全的重点产品都要实施自律制度。加大对市场开办企业、柜台出租企业、展销会举办企业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其是否按照《特别规定》的要求建立并落实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是否对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资格、入场销售者的经营环境、条件和销售者是否遵守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经营产品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要严格监督销售者实施产品召回和退市制度,重点检查销售者是否履行法定义务,是否有表面退市实际上继续销售的行为。对经营者不履行法定义务和建立并执行自律制度的,要依照《特别规定》依法处理。到今年年底,县城以上城市经营食品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和社区食品经营店铺100%建立进货台账制度。时间安排:9月份组织开展准入制度专项检查行动。(责任部门:工商局)

(三)无照经营整治。结合工商局正在开展的“无照经营整治百日大会战”,加大清理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力度,在全县范围内重点围绕食品等重点产品

进行整治规范,着重整治餐饮行业、行业性区域性的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大型商场超市、食品农产品批发市场、小食杂店的无照经营行为及超范围经营食品行为。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工商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和“谁审批、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做到“疏堵结合、惩教并举”。要充分体现党中央重视民生、倡导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特别针对一些无照经营户是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情况,要宣传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办理前置审批,指导帮助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其走上合法经营的道路,从最大范围实现“取缔一户、教育一批、规范一片”的目的,缓解管理矛盾,构建和谐市场秩序。对无证、照从事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工商部门要会同城建、卫生、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实行综合整治,各部门要根据部门职能,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按照《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予以查处和取缔。通过整治,到今年年底,实现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以上城市消除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行为。时间安排:10月份组织开展查处取缔小食杂店、小摊点专项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工商、城建、卫生、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

(四)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一是集中开展食品、副食品批发市场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落实商品准入制度、是否开展索证索票、建立进货台帐、实行特殊经销关系和仓储备案等工作;加大市场巡查力度,逐步建立起制度规范、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二是开展猪肉质量安全整治。结合县委县政府“五放心”工程,与经贸、农业、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对猪肉市场的监管,对销售猪肉的农贸市场、商场和超市,必须从合法规范的定点生猪屠宰企业进货,签订协议,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猪肉一律不准进入市场销售。严格猪肉市场准入,采取驻场检查、定点检查等方式对猪肉经营户进行重点监管,把好猪肉进货质量关,坚决堵住病死猪肉、注水猪肉进入流通渠道,切实保障猪肉质量。凡发现在市场内销售非定点屠宰企业的猪肉、未经检疫的猪肉、病死猪肉、“高温猪肉”、注水猪肉等不合格肉品的,要按照法律法规严厉查处。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加强对农村小企业、小作坊、小餐馆和各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落实举办者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收购、销售及加工病死畜禽肉和利用连锁配送、送货下乡等名义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行为,防止假冒伪劣食品向农村转移。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时间安排:11月份组织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工商、经贸、农业、卫生)

(五)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及重要商品质量安全整治。一是加大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测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食品质量定向监测、跟踪监测,切实做好监测的后处理工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查处。要以中秋、“十一”、元旦为重点,突出抓好月饼等节日性食品,重点整治价实不符、过度包装、搭售商品、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切实保障节日消费安全。二是加强对十类重要商品的质量安全整治。对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十类重点产品,主要检查产品合格证明以及是否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是否有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以及“傍名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对实施3c认证的产品,重点检查其是否加贴了3c认证标志及是否伪造或者冒用3c标志。三是开展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检查进口产品的商标、广告、包装和标识。对进口食品,重点加强对合格证、保质期、进口相关手续和有效成分含量的监督检查,严禁销售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依法查处进口产品中的不合格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和其它违法行为。时间安排:9—11月份(责任单位:工商、经贸、质监)

(六)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广告整治。根据《广告法》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结合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与药监、卫生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大力整治虚假违法食品、药品、医疗广告,加强广告监测,强化对广告环节的监管,坚决查处夸大功能、保证疗效、保证治愈以及以患者、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证明、以新闻报道形式等违法广告。时间安排:9—12月份(责任部门:工商、药监、卫生)

三、行动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自8月下旬至年底,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组织准备阶段(8月下旬至9月15日)

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整治重点和工作任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整治行动方案和专项整治计划。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及印发《特别规定》单行本等形式,宣传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宣传《特别规定》和有关产品质量监管法律法规,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形成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支持、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统一组织对全县流通领域从事相关重点产品生产经营的经济主体进行集中普查,并对集中普查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六个方面的专项整治任务确定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和重点区域,制定周密详细的行动方案。精心组织各方力量,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多管齐下、合力攻坚,进行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行动。并结合整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打扶结合、着力治本的长效监管机制。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各工商所及相关单位于12月3日前报县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2月10日前将流通领域整治行动总结报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做好专项整治工作。要在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线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县工商局成立由夏浩波局长为组长,江先敏、邵鹏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另行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消保科(12315举报申诉中心)。领导小组将负责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具体组织领导、协调和指导。并将根据行动进展情况适时对各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督查。

(二)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各工商所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详细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及时进行动员和部署,层层分解任务,精心组织实施,迅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各工商所在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时,要注意工作方法,一是要把专项整治与既有工作安排相结合,要把专项整治与贯彻《特别规定》相结合,要总结以往各类专项整治的经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二是要把握好履行自身法定职责与部门配合的关系,立足流通领域监管重点,界定自身职责;对已经明确由其他部门牵头的,要做好配合和协作。三是要坚持依法办事,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分阶段实施,务求取得实效。以工商所为单位,对辖区的食品、副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食品经营店铺进行拉网式排查,落实片区监管责任制。要充分利用经济户口平台,真正做到户口清、状态明;要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用好现有的业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大质量监测力度。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职能,采取定量监测与快速定性检测相结合,部门检测与县检测中心相配合的方法,突出对消费者申诉、投诉、举报集中,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等重点商品的监测。①加大对食品和十类重点商品的质量监测力度,扩大监测批次。在监测方式上,以采用省、市、县三级联动形式为主,针对同类重点商品,集中系统监测资源,发挥集群作战优势。在监测场所上,除了商场、超市之外,要加强对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等流通领域源头的监督抽查。在监测结果运用上,要实现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层级。②发挥快速定性检测作用,充分运用好检测车、检测箱等检测设备,着重加强农药残留、甲醛含量、水分含量等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销售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尤其是严厉查处水产品经营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化学物质,经销病死、注水禽、畜制品等违法行为。增加检测频次,加强对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超市等检测力度。农批市场检测批次每日须达20批次以上。农村工商所应配备检测箱,要将日常巡查与快速定性检测相结合,深入农村等偏远地区进行流动检测,增加检测覆盖面。

(五)加大查办案件力度。要狠抓大要案件的查办,对通过巡查、检测以及受理举报投诉中发现的各类经销有毒有害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产品质量案件,要按照“攻大奸、戒小过”的办案理念,集中人力,从快从重处理。加大对食品、药品、医疗广告监测和检查力度,强化违法广告惩处力度。要建立健全重大食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篇10

食源性致病菌系统解决方案

样品前处理:病原微生物样品核酸提取纯化

Lifetechnologles提供了针对不同样品类型及应用需求的核酸提取试剂盒,包括直接裂解法prepmanUltra试剂盒,过滤裂解法prepSeQRapidspin试剂盒,磁珠法prepSeQ磁珠提取试剂盒。Lifetechnologles推出的magmax核酸制备系统,结合prepSeQ磁珠提取试剂盒,使核酸纯化过程,更简捷、准确、快速。

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

Lifetechnologies公司在全球最先进的荧光定量pCR平台上,基于taqman专利技术,研发了一系列病原微生物检测试剂盒,获得aoaC以及aFnoR的认证,可以测试包括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及大肠杆菌0157等常见致病菌。

病原微生物的鉴定与分型

Lifetechnologies公司的microSeQ微生物鉴定系统利用最新一代毛细管基因分析平台,通过测序的原理比较Dna序列,可以在5小时内实现细菌和真菌的鉴定,无须测前掌握待检微生物的信息,无需革兰氏染色,判断客观,准确,稳定。

Lifetechnoiogles的lontorrent个人化操作基因组测序仪,采用革新的半导体测序技术,通过密布于半导体芯片上的微反应孔和大规模的并行芯片感应器,组合独特的微流体机械和流体设计,可以在2小时内完成测序,获取10mb到1Gb以上的高准确度序列,快速进行微生物的鉴定及溯源。

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1月24-26日,Lifetechnologies公司在三亚举办了“生命科学新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最新应用进展”研讨会。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分享了食品安全领域的最新理念,探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最新技术,展示尖端技术为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健康保障,以及所创造的产业新机会。会议期间,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首席专家刘秀梅女士、云南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华春、Lifetechnologies大中华区总裁Kadia博士和Lifetechnologies食品安全及动物健康全球高级总监nirnimrodi先生,以下是采访的内容。

记者:微生物检测一直保持着很快的发展速度,但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检测速度和检测效率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Lifetechnologies作为生物科学的杰出者,在这些方面起到了怎样的表率作用?

nitnimrodi:我们对检测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做到快速检测的同时,绝对不会放弃对检测结果可靠性的追求,我们会始终确保整个食品供应链的高质量。传统检测一般采取微生物培养法,这种方法往往需要花几天的时间。另一种方法是用抗体测定法比微生物培养法的速度要快了一些。第三种方法是Lifetechnologies的分子方法,该方法将人类基因学研究的结果应用到了食品安全的检定当中,在中国和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领先的方法。在疫情爆发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快速判断污染源,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具体的食源,分子技术是完全可以做到快速检定的。某些情况,在8个小时之内就能得到结果。

SiddharthaKadia:Lifetechnologies每年投入20亿人民币,用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及针对现有产品改造升级,以便让更多的产品能够满足更快、更有效、且成本更低的检测要求。

记者:今年5月份,德国出现第一例大肠杆菌的病例,随后波及到欧洲的17个国家,危害巨大。Lifetechnologies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企业,对此的反应是什么?

nirnimrodi:从今年5月22日到6月18日,在德国及北欧约有3000人感染了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很常见,在我们日常食用的牛肉和水体当中普遍存在,但是这次德国爆发的大肠杆菌菌株,毒性及致命性很强。Lifetechnologies使用目前世界上测序速度最快的基因组测序仪――半导体测序仪iontorrentpGm在3小时内就把这次大肠杆菌的菌株进行了准确的测定。测定结果经过多次的重复试验,一再得到肯定的确认,菌株的独特性也全都得到了表现。两天后,Lifetechnologies又开发出了全套的分子诊断试剂盒,投放到市场中。Lifetechnologies在拿到样品的5天后,给欧洲的几个实验室提交了全套的分子诊断的试剂盒和仝套的解决方案,让实验室能够快速完成对样品的监测和鉴定的工作。

记者: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如此严重,仅靠事故发生后的应急举描是远远不够的,问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未来应如何做好食源性疾病的防制工作?

nitnimrodi:食源性疾病将来必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中国政府,都为进一步减少食源性疾病设定了很多目标,公众、媒体、政府和食品生产企业对于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注越来越多,采取的措施也更加有力。微生物检查和测试的手段和技术越来越多,并拥有越来越多的工艺和步骤,能够切实的减少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在食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去检测的环节是很多的,但大量重要的检测都应用在食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未来在食品生产的其他环节也应该加强安全检测。

李华春:要做好食源性疾病的防制工作,肯定要依赖于现在的诊断检测技术,早期发现疫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检测,尽快处理疫病,保障食品安全。

记者:食品安全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从检测技术方面来讲,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对Lifetechnologies而言,未来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nitnimrodi:Lifetechnologies的技术趋势及解决方案主要取决于客户的需求。Lifetechnologies会不断和有关政府部门、食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去接触,深入了解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趋势。目前就检测而言,主要有两大需求:首先,检出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解决方案会超出生物科学的领域,半导体技术和其他些纳米技术都会逐渐应用到食品检测。而且在技术创新来源方面,不再只是欧美国家,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来自中国。其次,检测产品会越来越普及。类似这样的简单检测技术和检测工具,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并使用,让将来食品安全检测更加广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