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十篇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十篇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8:53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1

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在地方城市的区域内,维持和丰富生态环境的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原则,建立合理有序的生态环境机制,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在建立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经济模式,必须符合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同时担负起支撑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担。

1.生态城市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因此生态城市下的经济模式也不应该背离建设生态城市的宗旨,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与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往往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原始存在的人文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生态城市的经济模式必须要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以资源能源的最优利用为目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的宜居性,生态城市中开展的经济活动,都要在和谐共生的宏观思维模式的引导下开展。

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生态城市的建设本身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建设生态城市就是为了建设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生活需要的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实现生态城市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根据资源基础,不断加强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实现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纲领,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符合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政府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有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生态城市的经济模式要符合政府的规划,符合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在探索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居民的利益,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经济模式的发展能跟着政府的要求,既走可以获得政府支持,也可以弱化发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阻力。

2.环境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特点

基于生态城市前提下的经济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城市的建设上也有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环境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

环境经济模式的特点。保护环境正在成为发展经济的同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又要关注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环境经济模式正事基于这种思路展开,适合在工业发展不够先进,环境污染较少的城市进行,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先进行生态规划。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经济现状,建设生态化的经济体系要有不同的侧重点,环境经济模式首先要在城市规划上围绕优势产业展开配套辅助措施,以文化和环境为经济建设的切入点,从优化城市环境起步,对城市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优先进行城市的生态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建设,以培育和健全具有地方优势的主导产业为发展战略。

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开展经济项目。在起步的时候,要充分地发挥地方环境资源的优势,尽早尽快决定经济产业链发展的主要产业,以地方特色为支撑,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把发展重点放在生态化产业上,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广生态化思维模式,把原先的免费环境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开发和利用,转变为有效的实际生产力。

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以工业产业发展为主,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主动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整合所在区域内的产业和资源,以循环经济的思想统领经济建设的步伐,改革经济制度,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结合产业特点,合理布局。理想的生态城市是能实现城市功能高效、协调运作的城市,在规划之初,就应该结合城市的传统工业的特点,对城市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布局产业基地的过程中,要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理念,循序渐进地完成工业与农业的循环体系的建立,进而是结合居民的社会生活建立广泛意义上的循环体系的建设,将流转在城市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实现有机结合,建立循环经济。

发展和推广绿色城市技术。循环经济的本质是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回收和利用固有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洁生产,以一种产业生产时候产生的废物为原料进行再生产,实现区域废物零排放,因此在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时候要注意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完善,并逐渐减少生产和生活中排放有害气体,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步伐。

3.生态城市建设经济模式的路径选择

生态城市应该能体现环境清洁美丽,生活舒适宜居的特点,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建设方法,构建怎样的经济体系,不局限于现有的生态城市范本,更应该实事求是,从地方实际出发,结合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生态现状综合考虑,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城市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应该抓住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紧密结合国家的政策指导,兼顾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物流畅通和信息快捷,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市民生活状态,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可靠的动力,开辟出光辉前景。

[1]周允旭,魏峻青.试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影响因素、及措施[J].科技信息,2010.07

[2]张建民,富浩.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与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2

现代环境设计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对现代环境设计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现代艺术领域中,现代环境设计属于一门独立学科,和传统环境设计相比,现代环境设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室内环境设计更具特色,有着鲜明的整体性特征,而科学整合人类活动整体空间是其关键性目标。也就是说,现代环境设计和人类生产生活也紧密相连,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是其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起到不同的作用。就现代环境设计来说,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设计人员需要坚持全新的设计原则,而不是传统环境设计原t,需要将其设计理念、生态文明观点二者巧妙融合,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还要全方位准确把握当下社会经济动态发展,促使地区现代环境设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所设计的现代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统一。

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人文性特点与坚持人文性原则

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人文性特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作为一门综合型学科,现代环境设计以现代环境科学为基点,属于有着多样化功能的空间艺术设计,社会大众日常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是设计的关键点,好的现代环境设计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效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也就是说,现代环境设计有着鲜明的人文性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核心目标体现在提高社会大众生活环境质量,为不同层次社会大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效满足他们在生活环境方面的多样化客观需求,属于“人文关怀”的真实写照。设计人员要准确把握人文性特点,所设计的现代环境不仅仅要适宜社会大众居住,还要能够满足他们的审美客观需求,巧妙利用人文性语言,更好地展现地区城市个性化特征,彰显地方特色,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名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意识到现代环境人文性设计的重要性,所设计的现代环境和社会大众的“物质、精神”生活紧密相连,注重生态回归,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充分展现当下我国所提出的生态文明观。

现代环境设计中坚持人文性原则。在设计现代环境中,设计人员必须坚持人文性这一关键性原则,其体现在多个方面。设计人员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准确把握现代环境设计客观要求,根据地区地质、水文、气候等各方面情况,将人文性元素巧妙融入到现代环境设计过程中,促使所设计的现代环境可以客观折射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内涵。促使看似毫无关联的环境设计元素、人文性元素二者有机融合,最大化提高地区现代环境设计效果,符合当地居民各方面客观需求,具有浓浓的地方特色。同时,在现代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适当增加和所设计的现代环境主题相关的人文性内容,促使设计的现代环境具有更浓的人文气息,促使环境使用者更好地融入到设计的环境中,全方位正确认识现代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人文元素巧妙渗透到现代环境设计中,充分展现当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现代环境设计观的人文基础

正确认识,巧妙融入人文性元素。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全方位正确认识现代环境设计,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将其放在关键性位置,结合地区现代环境设计具体要求,巧妙融入人文性元素。设计人员需要站在社会生活、以人为本两大重要角度,准确把握当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具体化内容,即从根源上治理城市环境,科学改善城市深层结构,便于最大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避免将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代价的基础上,促使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同时,由于城市环境由多样化的空间场所组成,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客观把握城市各空间场所特点、性质、功能等,巧妙融入人文性元素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现代环境,确保人文性现代环境设计目标顺利实现,进而,促使现代城市环境得以合理化改造,客观呈现城市历史文脉、肌理结构,促使传统元素、现代元素相融合,更好地彰显现代环境特色,使其和传统环境设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此外,在设计现代环境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优化利用科学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相关技术软件作用下,科学设计现代城市环境各方面,比如,尺度较大的景观道路,准确把握地区现代环境设计主题、风格等,科学设计城市各空间特色,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点,符合社会大众在环境方面的多样化客观需求,尤其是审美客观需求。

优化设计手段。在坚持人文性设计原则中,设计人员必须多层次优化传统环境设计手段,优化设计现代环境。设计人员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尊重所设计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全面、客观分析当下社会以及城市经济二者发展方面的客观要求,随时动态把握当下不同层次社会大众生活生产方式动态变化,优化利用人文性设计手段,科学设计现代环境,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居民来自生活以及工作方面的巨大压力,愉悦他们的身心。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站在生活形态角度,科学设计现代环境,使其更具生命力、感染力,坚持人文性原则,动态保护城市文化生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现代环境功能,优化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促使设计的现代环境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注重旧建筑的再利用与生态建筑设计

注重旧建筑再利用。在现代环境人文性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旧建筑的再利用,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科学改造对应的旧建筑,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充分展现其多样化价值,比如,文化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更好地延续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从根源上科学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现代环境建设成本,提高其整体建设效益。由于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设计人员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制定合理化的设计方案,准确把握设计方法、手段等,科学改造城市旧建筑,尤其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建筑物,有效防止改造过程中旧建筑已有的独特风貌被破坏。同时,设计人员还要站在“景观生态、社会历史”的角度,全方位科学转换城市建筑多样化功能,进一步延伸城市旧建筑功能,要注重先进技术、先进材料的优化利用,科学改造旧建筑整体空间,合理化调整旧建筑整体结构,促使旧建筑在保持自身已有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出全新的特色、风貌,能够客观传承、发展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促使城市走上长远发展的道路。

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在现代环境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之一。设计人员想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全方位正确认识生态建筑设计,要尊重设计地区各方面差异,根据生态建筑设计具体要求,巧妙利用现代环境设计一系列知识,比如,生态学、建筑学,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有效满足社会大众在生态建筑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更加满意所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人员要将多样化生态性材料应用到生态建筑设计中,比如,环保砖墙,同时达到“隔热、隔音”的效果,可以太阳能技术优化应用其中,最大化降低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等损耗,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有效降低居民在这方面的经济负担,为其营造一种“舒适、宽松”的居住环境氛围。同时,站在客观角度来说,传统建筑设计内容繁杂,建筑空间设计不合理,需要坚持“时尚、简约”的原则,促使设计的生态建筑当下社会大众的客观要求,要结合各方面情况,科学利用当下建筑学知识,优化调整“建筑、附近环境”二者间的关系,最大化科学利用已有的环境资源,彰显建筑自身已有风貌的基础上,尽可能不要使用化学试剂、化学方面的合成材料,最大化建筑内部污染程度。

科学构建生态空间环境。在体现人文性特点中,设计人员要准确把握当下环境设计观,构建合理化的生态空间环境,提高现代环境设计整体效果。在人文性环境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多角度优化利用已有的自然元素、生态材料,特别是绿色植物,科学摆放建筑物中的各类绿色植物,充分发挥其多样化作用,有效净化室内空气,提高建筑物炔靠掌质量,多采用环保型材料,构建建筑生态空间,避免建筑物内部环境不断被污染,将“以人为本”理念有效落到实处。

科学规划景观形式,优化利用土地资源。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景观形式的合理规划。尽可能不要采用“高成本、高能耗”的景观形式。以“喷泉”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全方位准确把握设计地区环境特点,结合不同区域人流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园林中的喷泉,可以最大化降低在“水电、土地”资源方面的利用度,有效防止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促使所设计的景观符合当下社会大众的客观需求,使其全面、深入了解当下所设计的景观形式。此外,在新形势下,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日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人地间的矛盾日渐激烈。针对这种情况,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将城市土地科学利用放在核心位置,要注重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根据城市整体布局以及各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科学设计对应的绿地,最大化提高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更好地发挥自身多样化作用,比如,调节周围气候、净化空气,促使城市居民更好地亲近自然。设计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准确把握城市的预留空间,巧妙利用水体、山石等,不断提高城市景观效应,促使设计的城市绿地系统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展现当下现代环境设计人文性特点,具有鲜明的自然性、生态性特点。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3

关键字:城市园林;生态环境;配置原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要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1、城市园林的功能

随着城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地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所谓身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首先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最有效的改善,从而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谓心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应该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并且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使人们感受到城市色彩的丰富绚丽,品味到城市特有的人文风貌与历史脉络,从而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满足。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但草坪的生态功能有限,只相当于森林的1/25。光靠草坪来改善生态,改善环境是不够的。相比起来,建设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低矮的灌木林,地面上是草本地被植物的森林,其生态和环境价值就要高得多。国际上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森林对城市的作用。由城市森林构造的“肺部”吸纳的则是尘土、废气、噪音等污染物,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这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1.2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

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森林绿量是草坪的3倍。据测定,同样面积的乔、灌、草复层种植结构的森林,其植物绿量约为单一草坪的3倍,因而其生态效益也明显优于单一草坪。因此,为了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并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居环境,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的绿化方式是最优选择模式。而森林则有良好的参与性能,人们可在森林中尽享鸟语花香、尽情休闲娱乐,使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地相处。美好的市容风貌不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并获得知识的启迪。美好的市容风貌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1.3绿地生态效益重视不够,绿化体系亟待完善

城镇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和安全,因此这两者都应改受到重视。北方城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常绿树种资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许多城镇都非常注意常绿树种的引进。当然,从丰富景观的角度来说,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后,许多都处于濒死边缘,不要说发挥生态效益,仅仅是维持生命。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阔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热衷于引进外国植物及新品种,忽视乡土树种,尤其是建群种的应用。在植物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建设中,不重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导致城市森林景观单调,缺乏自然特性,生态效益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单位面积上应有的森林生态效益。从全国城镇绿化的现状来看,除了城镇森林公园、城郊片林等原生绿地体现了多树种、多层次的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以外,在其余的大部分的绿化模式中,品种单一,抗逆性差,甚至是仅为造景而造景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类设计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于城市森林绿地建设自然化、生态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2、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2.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2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2.3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4

1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 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 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5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11-02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危害城市发展、人类健康的问题逐渐出现,并且变得日益尖锐。如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增长过快、交通堵塞、噪音污染、资源滥用等,这些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并且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希望尽快解决此类问题,于是生态城市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党的十也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由此可看出国家对生态文明的认可。生态城市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对环境的关怀,既重视提高经济也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此把生态城市理念纳入城市规划中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还不成熟,很多地方盲目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没有结合当地实际,而且还违背了生态城市的宗旨。青海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显要的生态地位、独特的民族文化区域,因此完全具有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涵

1.1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eco-city)”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该计划提出,要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气候、生物、代谢、迁移、空间、污染等[1]。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的组成部分。生态城市规划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的规划方法,目的在于达到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协调发展。

1.2生态城市的特点

1.2.1高效益、低损耗。

生态城市倡导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在城市运行中能够实现高效益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表现中即第三产业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生态城市使人类、物质和资源等快速流转起来,而且这些方面联系紧密、相互协调,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使资源利用效益最高。

1.2.2高协调

生态城市要求注重人类、自然、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能只着眼于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使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谐共处,使资源的到可持续利用,才能进一步造福子孙后代。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要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各方面要素协调有序,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1.3青海省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优势

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显要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青海省地域广阔,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还有多种居全国前列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分布也相当广泛,是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加上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因此这里植被茂盛,可以喂养大量的动物资源。以上这些资源对于进行循环经济、生产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青海省海拔高、环境脆弱是中华民族乃至全球环境的敏感和驱动区,加强对这一区域的关注和呵护,促进本地区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可以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青海省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如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商业文化等。这里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牛羊、热爱生活,因此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观念。因此在这里建设生态城市符合人们的生态文化要求,符合人们的需要。

1.4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生态要素原则。首先,建立生态城市必须尊重自然、符合自然,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节能、再生、可持续的生产活动,联系实际,设计出符合当地实况的规划方案。其次,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物质发展为立足点,以造福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注重对人价值的人文关怀,注重文化的传承。

复合生态原则。规划设计中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三者之间各方面的关系协调一致,促进相互之间的高速流转,这是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就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联系实际原则。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只有将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想要达到的成效。在规划设计中,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设计成果,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地理、人文情况设计出符合本地区的规划方案。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素分析

2.1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而人文景观由建筑景观和园林景观构成。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青海省的人文景观特色,把他们的人文景观通过建筑表现出来。在打造城市景观设计的同时更加需要突出其高原特色,通过宣传和培养等把他们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充分体现出来,形成他们独有的特色。具体来讲,建筑景观设计既要进行照顾高层超高层景观设计也要进行底层景观设计。在进行高层超高层景观设计时,要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而且街道建筑景观要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要使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理念融为一体,并且要以城市公园、广场、江、河、湖、溪作为重点,融入其中,进行设计。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使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得到提高。

2.2城市产业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保护和节约资源,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强化保护,限制使用,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促进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加速自然、社会和人三环节的流转,使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量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的排放,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另外,城市产业设计要注重产业和生态的结合,以高科技的产业结合循环经济的形式,满足市场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城市自身的产业现状,设计出高科技、高起点的标准化生态城市产业,使城市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的得到较好的发展。还要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进行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其GDp的比重。在对生态城市设计完成后,要以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评价标准,对环境和企业进行各方面评价,针对其评价实况进行干预,以使城市环境和企业得到科学发展。

2.3城市住区设计

城市住区设计与城市居民生活紧密相关,体现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城市住区设计是生态城市设计的基础。做好城市住区设计首先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以及信息网络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规划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本保证。城市住区设计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把生态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进行城市住区设计时,要以城市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为立足点,进行符合当地区域特色的住区设计。加强居住区绿化,在居住区设置集中绿地,提高居民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对于青海省来说,要在加强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城市、城镇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另外还要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节能减排,加强排污处理,修复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使周边山岭、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得以保障。

2.4生态环境设计

生态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也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行生态城市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既能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城市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行符合当地环境的规划设计,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改善,利用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对原始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改造,使其在保持和提升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城市设计所利用,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发挥,提高生态效益和共享性。青海省因其水资源丰富,所以植被茂盛,牧草众多。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生态环境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牧草进行绿化,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率,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率。

3结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手段,以现念为依托进行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为高效益、低损耗、高协调、评价指标规范。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遵循生态要素原则、符合生态原则和联系实际原则。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和生态环境设计几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J].城市规划,2001,25(1):59-66.

[2]任磊.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8):25-30.

[3]马玉英.生态文明视闻下青海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3(3):42-45.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6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7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环境规划;研究

在人类社会文明当中,最大的象征就是城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分工合作提出了要求,从而产生了城市。基于自然生态环境,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随着自然力转化和政治、文化、经济的凝聚,以及辐射能力的增强而发展,在对人们的生活和就业需求进行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种不和谐的发展模式反过来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充分进行环境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城市与环境规划的概念和关系

1.1二者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存在,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愈加和谐,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城市的内涵中,融合了自然与技术,取得了综合效益,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人们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生态城市能够保持生态保护、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充分融合技术与自然,保证城市环境的舒适、优美和清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使城市能够达到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在当前的世界上,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保证城市综合效益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使城市环境的文明程度得到提升,从而充分发挥和释放人们的创造能力,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环境规划指的是将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按照地理原理、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等,研究其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加合理的对人们自身活动与环境所需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安排,最终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2二者的关系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环境规划,指的是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环境规划体系,使其能够对城市生态化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在发展城市过程中,使其能够符合环境的要求,防止城市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破坏。在城市当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环境,因此必须对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凸显。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的出发点是人的健康,目的是保护宜居、安静、优美、清洁的城市环境。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环境规划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2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特点

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环境规划具有很多特点,例如整体性、自然性、经济性、动态性、区域性、前瞻性等。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等方面确立创建的标准。在提高经济增长和城市实力的同时,也要努力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对生态完整性进行良好的维持。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支持,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规划应当面向大自然,致力于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在城市中,各个部门的代谢过程和经济活动,是维持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因此环境规划也具备经济性的特点。由于城市始终在不断发展,因此各类问题都在不断变化。对此,环境规划也应当随着环境情况、发展速度、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等情况进行动态的改变。城市的基本组成是区域,因此,环境规划应当注重区域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区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环境规划当中,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还应当考虑到日后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现状和趋势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有一些城市制定了具体的环境规划,但是当时的内容仅限于防治污染和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随后,我国在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引入了环境规划,对环境规划的应用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在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法律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同时指出了环境规划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了环境规划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规划编制到实施、理论到实践、宏观到微观的环境规划方法、程序和体系。就我国当前城市的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城市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很多政策和文件当中,都对环境规划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城市建设必然离不开环境规划,二者的融合也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

4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规划

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建设生态城市,利用最新的思路和技术,使城市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高效的利用城市的价值流、信息、能量、物质等。对自然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城市保持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修复和调节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环境规划中可以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位的优势,降低发展的代价和成本,避免走弯路,确保城市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同时,还要对城市形象进行良好的树立,努力适应改革开放的各种需求。此外,还应当对公众的环保意识进行唤起,让人们积极主动的在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出一份力。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引入环境规划,在环境方面,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得到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城市绿化也得到了提升。在经济方面,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的速度适中,生产方式更加节能环保,生产控制系统的运行也更加高效。在社会方面,使人们具备了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强烈的环保行动参与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态道德修养。在管理方面,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执法制度与行政政策也更加全面。

5结语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前进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当前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对此,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规划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充分重视和发挥环境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够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国文,李霜霜.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伦理支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2).

[2]李玉文,闫娜.环境规划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动态,2011,12(01).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8

关键词:滨海城市生态规划西部重点地区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的内容

生态城市是先进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建设生态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控制人口和优化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制定能够引导和促进向生态城市发展的相应法律规范。

1、生态规划,控制建设用地不仅是按使用功能划分的用地性质,而且更注重这些功能对环境、对邻里、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和影响。

2、生态能源,要求控制煤炭消耗量,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利用本地清洁能源,制定和推广循环经济法。

3、生态居住区,强调社区生态化,包括住宅的生态节能、绿地植被的生态效应、污水回用、垃圾综合利用、交通公共开放等等。

4、生态工业区,强调清洁生产,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注重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改造的生态化,减少物耗能耗以及废弃物排放量,开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技术和产品,循环利用生产废弃物,组织高效率产业化生产等等,形成规模化的生态工业区。

5、生态郊区,要求打破城市和乡村在空间形态上的分隔,将城市和乡村作为整体空间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规划。

总之,建设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形成生态新观念、生态新经济、生态新秩序和新文化的漫长的城市进化的过程。

二、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条件

迄今为止,生态文明还未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自觉意识,生态城市的社会实践还很少,更难找到比较成功的实例。因此,从营口市主城区城市发展和区位自然条件的实际出发,必须重视以下两方面:

1、城市生态环境的调查与评价

根据航测像片,对建成区内外的所有生物栖息地进行调查,调查各类生物栖息地的范围、质量和分布。城市生态要素的数据调查与积累,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

城市生态要素的调查内容包括动植物种类、自然栖息地、生态系统及景观等。

在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将城市生物栖息地分为4种类型:现存栖息地、重建栖息地、复原栖息地、扩展栖息地,并提出城市生物栖息地及生物廊道规划。

2、营口市环形生态城市的规划构想

营口市主城区在指空间分布上是大致呈环形的城市带,它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指导城市周边自然景观保护的空间概念。这一概念充分利用大辽河环绕主城区的自然特点来组织城市空间,将城市建设用地分布于环形城市带中,既海河环绕的城市特色。“水环城、城中绿”,主城区在大辽河、渤海及百里盐滩风光的包围中,并以水为渗透,城内外水水相通,构成特有的“水”的气息。主城区的依靠沿海岸绿化、沿河岸绿化、沿城市道路绿化,并串联一些城市公园广场、街头绿地,使其相互渗透,构成特有的“绿”的气息。而其中西部地区作为生态敏感地区,规划中也作为重点给予了研究和探索。

三、营口市西部滨海地区现状生态环境概述

营口市西部滨海绿带位于营口市老城区的建成区西部,大辽河入海口左岸,东接市区,从北至南分布着湿地、苇溏、滩涂。该滨海绿带地势低洼平坦,海拔2—4米,坡降2—2.5万分之一,土壤盐碱化严重,在其滨海绿带内现有清朝的炮台一座,即“西炮台”。

本次规划范围重点包括:永远角湿地生态旅游区约296公顷、西炮台遗址风景区约155公顷、滨海湿地观光带约67公顷和渔家风情观光带约73公顷,总面积约591公顷。

四、营口市西部滨海地区生态环境价值分析

1、历史文化价值

位于西部滨海绿带中间位置的西炮台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最为完整的土构炮台之一。由于西炮台潜在的巨大历史文化价值,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2004年4月被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同时它也成为营口的重要标志。

2、生态环境价值

营口市老城区西部滨海绿带的湿生植物主要有芦苇、碱蓬、藜、三棱草、艾蒿、马齿苋等。景区湿地鸟类主要有海鸥、银鸥、红嘴鸥、野鸭、白鹤、大白鹭、翠鸟等。大片湿地资源也是城市生态防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

3、旅游景观价值

西部滨海绿带处于烟波浩淼的大辽河口东岸,而东岸湿地从永远角经西炮台遗址风景区至四道沟,并且尚未开发,是一片广鹜的芦苇荡,极具自然特色景观。

西部滨海绿带空气新鲜,环境幽雅,有“瀛海朝烟”、“登台观潮”、“芦汀落雁”、“桃渡停舟”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春季,大辽河春潮涌动,冰排气势恢宏;冬季,大辽河口冰峰延绵,北国风光无限;夏秋季节,沟沟汊汊水草繁茂,芦荡随风摇曳,禽鸟千姿百态,展示了大辽河口的独特景致。

五、西部地区规划意图和设计理念

在营口绵长的海岸线中,并非所有的海岸都具备开发旅游的条件,可以开发的海滨旅游资源十分有限。本规划以永远角湿地生态旅游区、西炮台遗址风景区、滨海湿地观光带和渔家风情观光带为重点,对于珍贵的沿海资源,在开发时要珍惜它的每一寸土地和水域空间,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提高旅游资源的环境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以保护、创新、人性化为出发点,体现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凸现野趣和自然风貌;因势利导,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形态;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特殊性,维护和强化滨海公共空间的连续性;体现本地历史和文化内涵;创造更吸引人的自然景观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服务功能。

六、设计目标和功能定位

本规划塑造滨海交汇处“城市、自然、文化”的舞台,使该区域成为营口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完善和强化原有的环境结构和生态系统,建立具有地域性特征、具有本土特色的高品质的综合环境和形象;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创造一个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与自然进行良好交流的空间和氛围;改善公共配套设施,提升区域性景观品质,结合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自身功能的优化和品质的提高,形成可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自然风光、湿地景观、休闲娱乐、历史文化、科普教育等服务功能,具有自由开敞空间的城市郊野滨水公园。

七、实施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护利用营口市老城区西部滨海绿带的重要基础。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受附近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强老城区西部滨海绿带的规划管理迫在眉睫,建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环保、园林、水利、文化等职能部门共同制定营口市老城区西部滨海绿带规划管理实施细则,确保该区域能够得到严格的保护、合理的利用。

八、建设生态城市的结论和办法

1、保护城市湿地

区域湿地范围缩小、质量退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受城市影响的湿地普遍有以下特点:水流被限制;滨水地带被破坏;废物与污染物聚集;缺乏作为捕食者的动物物种。湿地具有调节径流、防洪减灾、保护城市安全、改善城市气候、创造城市游憩空间、支持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营口市主城区城市规划区内各类湿地总面积452.2平方公里,应按湿地等级予以保护,原则上不允许作为建设用地,或者改为对保护湿地有利的其他用途。

2、建设生态公园

生态公园,可以拓展传统城市公园的概念,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实践空间。营口主城区滨河傍海,海河相映成晖,可以向公众展示自然景观的价值,凸显营口人依河而居的城市特色,而且可以抵御热岛效应。因此,建设以河海为主题的生态公园是十分必要的。

3、构筑绿色廊道

绿色廊道(以下简称绿道)实际上是城市区域沿道路、河流等进行绿化,形成的绿色带状开放空间。连接郊野的绿道能够将自然引入城市,也能将人引出城市,进入大自然,使城市居民体验自然环境之美。绿色廊道不仅具有景观视觉美化功能,同时还是一条条线状的自然保护区域。

由大辽河、民兴河、引奉河、秦白河、营柳河、路南河、老边河、虎庄河等河流构成主城区环城水系,环城水系连接大小不一的街头绿地,具有美化城市、游憩、防洪等多项功能。沿环城水系规划适于鸟类迁徙的绿色廊道,连接起作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和生态公园,扩大水面,增加适生植物,使鸟的种类增加。

4、更新绿地观念

当前的城市绿地建设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造园式的城市绿地建设,另一种是防护型的城市绿地建设。

新概念的城市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栖息地和生态空间。只有面向生态过程,并着眼区域大尺度的绿地体系,才真正具有可持续性。城市绿地和景观建设,应该注重生态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从传统的美化与游憩功能向生态恢复和自然保护方面发展,使城市绿地体系纳入更大的区域自然环境。

5、增加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各类物种共同生存于自然环境中,走向生态文明,必须增加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营口市主城区可以充分利用滨海跨河的优势,发掘大辽河的环境价值,开展各种水上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绿化,“领养”树木花草或小绿地。通过类似措施,启发和带动人与自然的亲和。

结论: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生态城市作为新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是我们追求未来理想并付诸实施的具体行动,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城市不仅是政府行为,还应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需要公众参与,需要观念更新,需要思想解放。本次西部地区规划仅仅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以便为主城区及其周边其他地区的规划提供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

[2]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3]规划师杂志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9

关键词:南淝河景观设计设计理念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河道改造和治理工程,特别是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通过对河道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滨水空间的人居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上海苏州河、成都府南河、太原汾河等河道的改造工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试图在南淝河河道空间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设计理念出发,结合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提出景观设计理念和策略,以促进南淝河健康稳定运行,还原南淝河“水清,岸绿”的景观面貌。

一、南淝河河道空间现状特征

(一)南淝河水系现状

贯穿合肥市区的南淝河,古称施水、金斗河,全长42.1km,河面宽22~170m,是合肥市的母亲河。由于受长期的水质污染,南淝河河面散发出阵阵腥臭味,严重影响了两岸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整体形象。控制和治理南淝河的污染,改造河道两岸的滨水环境,成为改善当地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中之重。

(二)南淝河河道空间特征分析

由于河道所处位置和两岸用地特征的不同,沿南淝河自西向东,河道两岸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形成四段空间分区。(见表1)

二、南淝河现存弊端与发展机遇

(一)南淝河现存弊端

1、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近年来,大量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河道,使南淝河的排污量远远超出河水的自净能力,造成河道蓝藻年年暴发。虽然政府实施了河道清淤、生态补水、截流排污等工程措施,对水质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河道整体环境的改善程度却不容乐观。

2、城区内河道大量采用传统护岸形式,忽视了河岸的生态效应

传统硬质护岸隔离了水和陆地的联系,使水中生物丧失了栖息空间,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大大减弱。如何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成为河道综合整治和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3、岸线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城市与水的关系不够密切

流经市区的河流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河道空间可以密切城市与水的关系,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通过堤岸景观设计,保护河道自然资源与城市人文资源,既契合城市自身的发展特色,又能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空间。然而目前,南淝河的岸线开发尚属于初级阶段,其河道空间尚未与城市生活产生密切联系。

4、河道沿岸缺少景观设计,无法满足人们的亲水要求

市民对于南淝河环境治理呼声很高,既表达了对于和谐人居环境的向往,也反映出不断高涨的亲水要求。但是由于水质污染、环境恶化、传统型护岸对生态功能的损害、堤岸空间的单一狭窄、生态绿化用地的缺失等原因,南淝河未能给人们带来足够的休闲游憩场所。

(二)南淝河的发展机遇

在《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合肥提出了迈向巢湖的设想。南部滨湖新区的快速建设,勾勒出城市“通江达海”的战略意图和向“滨湖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发展的趋势之下,南淝河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与城市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由于滨水环境的恶化和景观设计的缺失,南淝河并未发挥其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主导作用。如何顺应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满足人们对“水清,岸绿”的人居环境及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日益高涨的需求,成为南淝河环境整治和景观设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南淝河景观设计理念

南淝河景观总的设计理念:结合南淝河污染治理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综合考虑“生态、景观、环境”三要素,积极梳理河道空间,创造一条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融入生活、体验丰富的城市河道,为市民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具体分为:一是景观设计与河道自身环境融合,为市民提供观赏自然和休闲运动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融合,使河道呼应城市的发展,展现城市的特色魅力。三是景观设计与驳岸形式配合,结合河道不同区段的水力特性和环境特征,优先选择自然型和生态型岸线。对于不同的驳岸形式,采用不同的河岸构筑物组合和设计方式,设计多样性的休憩空间。四是景观设计与城市文化结合,打造“城市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的绿色廊道,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凸显城市自身特色。

四、南淝河景观设计策略

在以上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南淝河分区差异和线型变化特征,采用“点、线、面”三个层次控制河道空间的景观设计,并各有偏重:“面”层面主要控制河道风貌和功能定位;“线”层面主要控制河道线型和规范驳岸设计;“点”层面主要控制节点的选点及其景观设计,营造宜人的亲水环境。

(一)“面”控策略

1、因地制宜,分区定位

根据“生态、景观、环境”三要素综合考虑的原则,在符合河道生态效应要求、城市发展趋势以及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对南淝河现有四个区段进行分区定位和景观设计控制,塑造各具特色的滨水空间(见图1)。

(1)区段a:绿色港湾。围绕“绿色港湾”,重点保护和恢复河岸制备,并结合森林公园建设设置沿河步道和节点,营造亲水空间,形成展示合肥山野林趣的自然岸线。

(2)区段B:城市舞台。定位“集中创造城市魅力的展示舞台,营造市民旅游休闲的温馨港湾”。利用环城公园北段现有景观、空间条件,重点设计环城游憩带,使此区段水岸成为集中展示合肥城市生活的绿色岸线。

(3)区段C:码头水岸。围绕“码头水岸”,通过对滨河工业及老码头的改造,打造现代的工业码头水岸,形成亮化城市水岸形象的工作岸线。

(4)区段D:河滨田园。突出“中心城区与滨湖新区的绿色纽带”概念。利用市郊近巢湖流域的生态农业特色,建设沿河滨湖田园景观,使此处水岸成为集中展示合肥阡陌纵横的田园岸线。

2、文化提升,注重特色

通过景观设计,融合自然资源与城市人文资源,形成城市文化的“面”状空间载体。既密切城市与水的关系,又能提升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四种岸线区段的划分,分别突出山野林趣的自然文化,熙熙攘攘的城市生活文化,水岸码头的工业文化和阡陌纵横的田园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差异性放大,形成特色鲜明的空间体验感受,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合肥素有“三国旧地、包拯故里”之称,南淝河沿河及周边,尚存有历史文化遗存。要在南淝河沿河及周边地区,恢复古旧建筑,建设民间博物馆集群,集成和连接合肥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南淝河历史文化长廊”,即将水文化与历史文化进行串联,展示合肥和南淝河的历史文化风采。

(二)“线”控策略

1、保持河道生态化

(1)河道线型生态化。河道岸线景观不但向人们展示河流的自然美感,同时,也应确保生物群落的栖息空间。景观设计中要避免传统驳岸工程“截弯取直”的做法,保持河道生态线型,“易弯则弯”,特别要注重保留河道自然河湾。

(2)岸线设计生态化。在岸线设计中应用生态护岸的材料和构造设计方法,模仿自然岸线具有的“可渗透”的特性,兼具驳岸工程要求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结合景观设计,形成丰富的组合形式和具有韵律的纹理特征,既利于产生丰富的景观效果,又利于淤泥附着,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河网群落生态化。植物群落是河道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恢复和培育的基础。河岸植被由堤顶到河床形成多个植物群落序列,从由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组成的陆生植物群落,过渡到岸边湿生挺水植物群落,再变为浮叶沉水植物群落,直至深水区的漂浮植物群落。在河岸植物群落的重建修复中,要考虑河岸的水文水力特征、土壤特性和不同的航运、景观休憩等功能,合理选择植物配置方式。在区段a、D的自然岸线内,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序列;在区段a、C的城市水系和园林水系不具备培育完整植物群落序列的岸线中,则要根据不同的滨水环境,选择适应的植物种类和相应的群落结构形式;在河道水体污染的岸线内,优先选择抗污染和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植物群落。

2、河道驳岸分区分类设计

根据空间尺度和所处区段的不同,对于河道驳岸进行分类设计:(1)对于河岸腹地较大、且植被覆盖较好的,可采用自然原型护岸,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2)对于河岸腹地较大、坡岸较陡的易造成冲蚀的河段,可采用自然型驳岸以巩固河道,种植密度较高的耐湿性灌木和水生植物,构建立体层次的植物群落,恢复河岸的自然状态;(3)对于河岸腹地较小的,要对人工驳岸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同样在驳岸上配置植物,形成自然人工型驳岸;(4)结合河段的功能分区,对于亲水活动多的岸线,要开发成人工景观型护岸,在营造良好景观环境的同时,兼顾河道的生态效应,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融合。(见表2)

驳岸设计中还涉及对已有传统硬质驳岸的改造。传统驳岸重防洪固岸,将断面渠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自然功能,且绿化较为单一,景观效果不佳。对于已经渠化的驳岸,改造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增加河岸带绿化层次,改善景观环境。二是对护岸自身结构进行改造,通过植被培育和景观设施设置,形成良好的滨水环境。如在坡面处进行堆土处理,种植耐水植物,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在驳岸处设置亲水平台或在坡脚处堆石,形成良好的亲水空间等。

(三)“点”控策略

1、结合景观视线控制设置节点

两岸的景观要素设置要彼此呼应,形成通畅感。设计时要考虑河岸现有条件,确定主要视点,通过视线分析,确定其他节点的布设。节点设置分为桥头节点、景观节点和码头节点三个层次。(1)桥是河道的跨越结构,具有纵向分隔和横向连通的作用,通过设计形成节点空间,满足通行和交往的需要。(2)景观节点即一定范围内景观的核心,设计时既考虑河道的整体空间形态,同时也要与城市的道路和绿化轴线结合,形成视觉通廊。(3)码头为满足游人观景休息和工业生产之用,按照使用功能,选择合理的空间尺度和景观设施。

2、结合生态技术设计节点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影响,南淝河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情况较为严重,这使得河道景观设计不仅要具有美化环境的美学功能,同时要具有维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的作用。在对南淝河节点设计中,积极运用生态技术方法,改善滨水人居环境,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在河岸空间内,建设湿地公园。利用湿地的净化能力,改善水质,美化环境;(2)在河道内铺设人工浮岛,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净化水质,同时通过对浮岛的景观设计,形成多样的河道空间,丰富景观效果。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2008ZX07316-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625);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

参考文献:

[1]日本土木学会编.滨河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2]东长红.川道型城市河道堤岸空间景观设计[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特色植物;资源应用

对于生态化城市园林而言,主要是城市生态化建设最核心的内容,而植物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园林建设的空间结构,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特色化的绿色资源,从而为整个生态环境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现阶段山水园林城市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地域特点,实现艺术性以及个性化的植物资源应用,优化传统的园林建设理念,从而为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建立树立科学性的发展方向。

1.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色植物应用的基本现状

在现阶段山水园林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山水以及植物的建立中。对于植物而言,生长的过程是自然的基本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发生植物姿态以及色彩的变化,从而呈现出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在建设山水园林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特色化的植物资源作为特色城市建立的基础,从而推进城市的特色化建立及发展。但是,在现阶段山水园林城市建立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发展现状:首先,在特色植物选择及种植的过程中,种类过于单一,很多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只是单一地选择某类绿化植物,从而为整个城市色彩化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现阶段城市化生态环境建立的同时,丰富颜色的组成,同时也应该使用景观价值以及资源种类丰富的特色植物,从而为整个山水园林城市的建立提供充分的保证。另外,在特色树种选择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展现城市的特点,从而出现了城市绿化相似性的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也为特色化的城市建立带来一定制约性。

2.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的特色植物资源应用

2.1利用乡土植物进行特色资源的开发

通过山水园林城市化的建立,应该加大特色化植物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对于乡土树种而言,主要是指当地地区树种的资源形式,通过与当地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充分性融合,形成了适应该地区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的生长特点,从而可以充分实现该城市的基本环境。对于乡土植物资源而言,是适合当地生态环境最有利性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化发展需求,从而为整个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空间。虽然在很多城市园林建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特色化资源的应用在城市生态环境建立中的重要意义,但是,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相关资源的研究并不充分,而且一些特色资源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并不多见,从而为整个资源的应用带来了制约性的因素。因此,在现阶段城市绿化资源开发及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强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特色化植物资源的开发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2.2强调绿色化的城市资源建设

对于城市园林的设计理念而言,在资源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自然化、艺术化的特点,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生态化的城市建立,同时也为城市化资源的应用提供保证。对于自然理念而言,主要是园林艺术创作过程中最核心性的内容,通过对自然艺术等问题的分析,可以为整个城市资源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对于传统的城市园林设计而言,出现了单一性的颜色运用,因此,在现阶段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特色化的资源应用,就应该将山水园林充分融合在一起,实现绿色化的城市资源建立。

2.3城市建立色资源的应用

对于城市化特色植物应用而言,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拓宽选择的范围,在植物资源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平面建设的绿色化,同时也应该注重绿色资源的立体化,可以将城市中楼房的阳台以及屋顶进行绿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绿色化资源。在扩大绿色资源观赏面积的同时,提高绿色资源的应用效率,改善城市化资源的基本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