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体科学研究十篇人体科学研究十篇

人体科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1:06

人体科学研究篇1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的实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在体育院校中,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思维方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体育科学中的二级学科,其实验教学内容是运动人体科学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各体育院校正在进行各种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原则,提出了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内容,为提高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参考。

1更新实验内容,建立完整实验课程体系

重组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变对理论教学的过分依赖,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建立独立的适合本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是指在原有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方法新颖、涉及多学科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实验,删减那些验证性强、方法陈旧、内容单一的实验项目。把这些实验项目科学归纳后建立适合本专业的新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2合理设计实验类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和整体优化的宗旨,实验类型应该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合理组成,将实验教学内容按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在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中,基础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所占比例较大。综合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增加主要为了改变学生按实验步骤机械操作,只动手不动脑的实验习惯。这样即可改变原有按部就班的旧实验教学模式,又增强学生的实验主动性与创新性,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在完成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3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书本的内容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这种“封闭式”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汲取多方面的长处和经验,更加具有生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是允许学生有组织地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实验操作,也可以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高水平的实验操作。对外开放主要是指与学校内外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验室人员交流和实验资源共享,充分吸收其它专业所长,充分利用本校资源。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实验课教学空间

随着各个体育院校学生人数不断的增加,实验设备和经费极大不足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大力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一些实验设备量不足、尚未购进的贵重设备和需要采用活体动物的实验内容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可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缓解师资矛盾。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将抽象的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且还可通过动画的方式演示机能的动态变化过程,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网络教学,拓展实验课教学空间。在完成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全面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实验课教学空间的拓展也要求全面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实验教师是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科研中的一支重要队伍,是教学环节的关键,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实验教师业务水平,可以多给现有实验教师提供进修交流的机会,也可将科研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教授、副教授引入实验教师队伍。另外,也可以选择实验能力强,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研究生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5改变考核办法,多种形式进行学生实验成绩考核

实验教学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理论课教学。它既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又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的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和标准非常重要。实验考核应坚持全面、客观、公平的原则,在全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成绩考核与评定可采取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报告批改、实验设计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考核办法,以提高实验考核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使考核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实验考核、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应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查珍,周元祥.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4):23—25.

[2]陈克敏,林明栋,王竹立,等.机能学科实验教学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21—25.

[3]常春耘,陆南.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35—238.

[4]周叶中,陈学敏.综合性大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5):75—82.

[5]尤桂杰,钟兴明,顾丽燕,等.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103—105.

[6]邱红霞.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05,26(2):77—81.

[7]姜涛,黄海,高新友,马艳.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16—119.

人体科学研究篇2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思考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即未来15年将以提高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为主要任务,使中药工业总产值在医药领域占比达到30%以上。可见,该产业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和产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因此,完善中药学专业建设体系,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执业技能熟练,能满足中药规范化种植、产地初加工、品种与质量鉴定、中药材炮制、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中药经营与管理、中药药学服务等各个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2]。中医药高等院校应锁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逐步探索中药学专业发展路径,如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等,从而建立健全客观、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将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建设过程中现行实施方案及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加强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药学专业是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先进的中药学教育经验,并结合国家和我省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省情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秉承以提升学生就业岗位胜任能力为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打破思维定式及学科界限,推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整合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提升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职场竞争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3]。

1.1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在专业主干基础课、专业课开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从不同方面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比如,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将部分章节设置成辩题,学生分成正反两组,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该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理解分析的能力;采用多元评价及多主体评价综合评分模式,以激励学习为原则,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4];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改进中药学技能评价和评估体系,加强实训教学客观化、标准化评估,不断提高中药学课程的实训和实践教学水平;研究开发具有视频、音频及信息分析相结合的智能化中药学实践教学系统。通过以上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改革手段,巩固学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1.2建立院校教育与本科生导师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以院校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制度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中医药高等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教学制度,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而且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该制度可更好地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进一步明确导师制在本科生中药思维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强化导师指导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强化学生参与导师的文献整理和科研活动[5]。同时充分调动本科生导师与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既保留院校教育的管理规范、体系完整的优点,也汲取师承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等精髓,进一步树牢中药学专业思想,建立良好的职业规范,进而提高中药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3构建社会实践基地和服务体验渠道,增强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

中药学本科生在校的实践操作模式单一,学生不能完全了解并掌握实践操作技术,并缺乏对所学专业、所处行业的了解。针对此类问题,校方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基地,推动大学生社会服务,提高职业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岗位。首先,在原有校内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理论课程教学后期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中医药高等院校及学院充分利用省内优质药企、科研院所的资源,采用校企互惠的合作机制,开辟新的教学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校外实践机会。这既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课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教师能够正确处理“教学、科研、生产”的关系,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生产为基础、科研为先导”的意识,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保障教学质量。其次,持续推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中药学相关技术培训、推广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6]。通过依托学校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服务团,定期组织在校大学生到农户、药企、田间、药材集散地、医院制剂室、药房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服务和调查、中药学技术培训等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社会反响良好。

1.4建设交叉与新兴学科课程,培养创新复合型中药学人才

加强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类课程的建设,如中药工程、中药品质生态学、中药化学生物学等课程。通过聘请校内外名师开设学科动态、交叉学科、人文类等讲座,提供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知识交融。通过德育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人文类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1.5建立科研思维训练平台,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

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逐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中药学特色实验教学体系,形成基础性实验、综合实验和自主探索性设计实验的教学模块,使学生掌握中药学科学实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选派学科教师担任学生科研团队指导教师,积极申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科研课题,推动本科生介入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学术节活动及课外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集中展示,交流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2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有效开展自我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与外部质量监控相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和规范教师执教行为相结合,完善备课、教学设计、批改作业、考试命题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制度;常规教学检查与专项教学检查相结合;药学院二级督导听课与评教评学相结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公示与专项评估相结合;毕业生质量追踪和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教学保障体系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全员参与质量监控,教学秩序得到保证。重视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增强,教师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质量意识潜移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建立领导听课、专家督导、评教评学和评管、学生信息员反馈、专项评估等监控方式,全面及时地了解掌握教学过程各环节、教学活动各因素在教、学、管过程中的基本状况[7],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全方位反馈,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3加强中医药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对外交流能力

中药学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础学科,因此培养外语基础扎实,具有熟练外语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中药学专业教学的特色,也是重要的任务。中医药高等院校着重推进中药学双语教学和实践,尤其是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课双语教学。另外,除了开设中药学英语实践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英语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讲座与交流场所,提高学生医学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组织学生积极承担校内与中医药课程相关的翻译和校对工作,承担校博物馆外语讲解员和翻译等工作。积极加强中药学中英文网络课程建设,提高中药学专业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8]。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科人才建设

4.1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与宣传

制定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措施,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强化和落实学院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及奖惩制度,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主题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老-中-青”传、帮、带为主要形式,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定期举行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的同时,在相关精品课程网站开设“教学研讨”板块,作为学院教研活动的辅助平台,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专业成长。合理有效的师德宣传具有激励、鼓舞、引导的功能,须做到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将师德宣传作为主要内容。宣传工作可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如以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媒体平台,着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

4.2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旦形成,会对教育教学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促进中药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及学校可通过激励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及骨干教师,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卓越教师,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9];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岗位技能竞赛和教学比赛等,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树立教学为尚、教学为先的观念,鼓励教师更加关注和投入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3加强学科人才建设

推进以课程建设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参照科研评价要求对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开展分阶段考核,每年组织各类教学成果奖励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加大中药学科的人才建设力度,明确重点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同时对中药学科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中医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通过包括柔性引进方式在内的多种人才建设机制,为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10]。

5小结

中医药事业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为社会输送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医药结合、继承创新、实践为重、能力优先”的教学理念,通过科学和人文相融,提高学生中药思维能力,培养中药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等[11]。不断完善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构建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重点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通过组织保障、建立标准、信息收集、评价分析、信息反馈和调控等内部质量管控,并多途径实现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

参考文献

[1]范佳乐.封亮:守正创新推进中药现代化[J].科学中国人,2020(19):68-69.

[2]张丽,吴启南.中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5-9.

[3]刘凤杰,孔招娣,张荣华,等.基于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构建创新型中药学科学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5):2659-2662.

[4]石铖,郝蕾,刘宇,等.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132-133.

[5]张毅,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内涵、运行模式、育人特色及积极作用———基于北京科技大学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2(2):145-148.

人体科学研究篇3

abstract:theessaymadeareviewonthemainmeasuresofmedicalsubjectandhealthtalentconstructionsinShanghaipublicHealthClinicalCenterduringthe11thFive-Years.inthenextfiveyears,weplannedtotakethesemeasures,suchasconstructingscientificcollaborationclub,buildingmulti-arrangementtalentculturesystem,actualizingmajor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projects,consolidatingscientificresearchplat,relyingontheadvantageofFudanUniversitysubjects.

关键词:学科;人力资源;建设;传染病医院

Keywords:subjects;humanresource;construction;infectiousdiseasehospital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286-03

0引言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简称“中心”)运行之初,由于搬迁、路远等原因,中心的运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影响中心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原传染病医院历史虽悠久,但专科特色不明显;成绩虽突出,但整体和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硬件先进,但软件和人员结构不合理。面对困境,中心就现状展开了专题调研,比较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状况,可以明确看到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科人才队伍薄弱。因此,中心把学科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选择科研工作为突破口,在此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

1“十一五”学科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的回顾

“十一五”之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运作机制相对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以取得新的突破点。国家长期对传染病防治的投入太低,相应的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等学科间尚存在严重脱节等缺点,目前还普遍存在着由于缺乏高水平和高效率的技术平台而影响重大科研开展以及取得突破性成果等的现象。为进一步发挥原传染病医院的传统和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心应对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应急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树立中心在上海乃至全国和世界的传染病和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地位,中心广泛研讨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凝聚学科发展方向推动科室内涵建设,提高中心医教研和应急应对水平,以保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

1.1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出台保障性政策和制度中心制定了“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方针,进行了学科架构的初步调整和学科建设规划,制定了《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中心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中心论文、专著奖励制度(试行)》、《科研经费匹配管理办法》和《中心科技奖励办法》等相关制度,使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有章可循,逐步推进。

1.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根据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及中心科学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中心大力实施“招才引智”的战略规划,通过多方渠道引进人才。中心给予引进人才多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除安置配偶工作、给予住房补贴和岗位酬金外,还提供其科研启动、项目资助金和实验室建设费,便于其开展科研工作,更好更快的发挥人才的带头作用。“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学科带头人10名,聘请15名各领域专家担任中心客座教授;引进复旦大学双聘教授2位,兼职教授1位。五年中,招收博士生学历员工27人,硕士生学历员工104人,研究生学历员工人数增加将近10倍。经过“十一五”的努力,146名医生中,研究生学历占41.4%,高级职称人员占20.55%;240名护士中,研究生学历1人,大专以上学历占67.5%,大大扭转了“十五”期间高级职称仅占8.02%的局面。

1.3进行科室学科建设规划和论证,启动科室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分学科发展规划是进行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2007年中心邀请上海市著名专家对各科室的学科和人才梯队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以进一步明确各学科的特色和主攻方向。通过论证,初步明确了中心重点发展领域。中心对论证合格的科室给予滚动的经费资助,还每年举行一次学科建设评估,检查和督促科室的建设进度。中心第一批共有7个临床科室通过论证。2010年中心开展第二批学科建设重点科室论证工作,根据专家论证和中心意见对11个科室划分三档给予资助。自此,学科建设重点科室覆盖所有临床和医技科室。

1.4设立“中心科研启动基金”,以科研为载体,提高医教研和管理水平2005年,针对原医院科研能力偏低的现状,中心设立了面向医院青年骨干人员的中心科研启动基金,涉及医技、护理两类课题;2006年,为全面提升管理人员水平,新增管理类课题。2008年,设立“交叉基金”,促使临床与科研相结合。2010年,首次增设党建类课题。启动基金使一批课题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申报院级以上课题创造条件。五年来,我院共资助课题146项,投入经费总额达210万元。医院强化激励机制,承诺给予局级以上中标课题30-100%的配套科研经费,对获奖的科研成果也给予匹配奖励。

1.5举办“科技节”、“研究生学术沙龙”和“联合学术天地”,促进基础和临床结合为实现基础和临床结合,中心举办“科技节”、“研究生学术沙龙”,借此构建平等分享的交流平台,营造轻松活泼的学术氛围,切实推动中心学术水平的提高。另外,组织临床科室和科研部门举办“联合学术天地”,组织课题讨论、科室发展设想讨论,形成联合攻关小组,共同申报和实施课题项目,大大提高了中心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实施能力。

1.6加强科研培训,完善科研平台,提高科研能力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中心定期举行“科研技能培训班”、“动物实验技术培训班”,并以部级继续教育项目形式开展培训班,使临床工作者熟悉基本的实验技术,提高课题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同时,为支撑临床科研,中心努力完善公共卫生科研平台的运作和开放,建立了病原学检测平台、传染病专业研究平台和临床药物试验平台,并实施了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认可工作。

2“十二五”学科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的探索

随着新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深入,改革将越来越触及到深层次体制问题。政府补偿机制的逐步完善,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投入,为中心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随着医疗资源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也对中心落实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人员配置、运行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心“十二五”将继续遵照“以特色科室建设为抓手、以科研项目和平台为载体、以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核心、以促进基础和临床合作为纽带”的学科人才建设总体思路,继续探索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优化创新环境,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医学创新的能力,凝聚学科发展方向推动科室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心医教研和应急应对水平。

2.1组建科研协作组,深化合作互利双赢为打破固有行政框架,真正实现临床科研零距离,中心组建以疾病诊治和研究等为一体的跨科室、跨平台的科研协作组,共同探讨防治工作急需解决的科学或技术问题,切实提高临床诊治和科研水平。通过多种活动方式,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导向,以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为载体,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自发自愿参加不同专题的科研协作组。目前中心已成立5个协作组,包括慢性肝病科研协作组、艾滋病科研协作组、结核病科研协作组、新发和再现传染病协作组、中医协作组。

2.2覆盖各个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个人有专长中心大力谋划学科人才建设,建立并完善目标清晰、层次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发掘具备自助创新意识的潜力人才,加快培养传染病学科后备人才,形成以“萌芽计划”、“新星计划”、“优青计划”三位一体的覆盖各个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萌芽计划”以30岁以下的具有初级职称的研究生学历人员为主;“新星计划”以35周岁以下中级职称人员作为培养选拔对象;“优青计划”以35到40周岁之间中级职称以上的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为对象。该培养体系将进一步挖掘中心的优质人力资源,期待经过培养后能够形成一支有一定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2.3实施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和聚集人才“十一五”期间,中心主持和参与“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群治疗策略研究”和“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及生物安全保障措施”等多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重大专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重大专项的实施也为研究生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培养和锻炼一大批站在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前沿、了解学科最新动态的研究生。“十二五”中心将继续大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申报,为中心“十二五”科研和学科人才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4强化科研平台支撑作用,建设高水平科研高地中心已搭建成包含“常规科研技术平台”和“传染病特色科研技术平台”的科研共享平台,已发展成为集传染病病原学诊断、科学研究、平台服务和人才培训为一体的设备精良、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开放的现代化实验室平台。2011年,“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落户中心,研究所按照“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整合资源、开放竞争”的原则,围绕上海及我国新发与再现传染病诊治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重大需求,做好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的建设工作,培养和吸引国内外相关专业的优秀科技人才,为开展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提供科技储备和科技支撑。

2.5依托复旦大学学科优势,借势发展2011年,中心与复旦大学教育部/卫生部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了传染病诊治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双方在临床资源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方面各有特色,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提升学科与人才建设,满足医疗市场需求,引领未来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及生物医学的发展。中心聘请复旦大学专家作为中心的客座教授,协助中心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另外,复旦大学将定期对中心科研技术人员和有志投入临床科研的医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培训,包括复旦大学开设的研究生理论和实验课程等。复旦大学每年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和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心也优先派员参加;在同等情况下复旦大学优先招收中心人员在职攻读硕、博学位,优先考虑中心人员作为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3思考

3.1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以人为本”理念,真正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必须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1]。科学有效的考核是人才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必备的激励措施,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考核奖优罚劣,并形成淘汰机制。对于考核合格人员,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培养层次;对于考核不合格人员,则需要沟通谈话,找到问题的原因,连续两次不合格则淘汰,退出其相应的人才培养层次,直至退出人才建设工程[2]。加强培养期间及期末的考核力度,完善科学量化考核标准,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人才梯队建设的质量,确保后备人才的储备。

3.2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而更是高科技的科学,它亦具有生产性与效益性。只有搞好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搞好医院科学管理,才能使医院各系统功能放大,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才能给医院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使医院的正常经营与发展得到保障[3]。之前,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观念上,对医院管理人员常是“非专业人员”;培养上,缺乏计划性、目标性,“以干代培”;人事制度上,未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同等待遇,技术职称评定缺乏专门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产生了轻视医院管理、不安心医院管理的现象,影响了医院管理人才的正常培养。

医院应进一步探索管理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荐合适人选参加包括党校培训、医院管理课程培训、挂职锻炼等综合性的培训。组织职能科室工作人员素质拓展培训,每年选拔管理人员参加管理课程的学习。通过多途径、多模块的系统培训,培养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现代管理理念和掌握科学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医院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罗涛,孙凯洁,张建.从战略角度谈医院人才建设规划[J].中国医院,2010,14(12):60.

人体科学研究篇4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广告学;本科;课程体系;三亚学院

中图分类号:J5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8-0011-02

融媒时代,广告业所处的行业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营销与传播思想动态革新、知识与技能迅速更新等特征明显。201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的《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目前广告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服务技能有待提高,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规模梯次,尤其是高端人才匮乏[1]。”这对高校广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民办高校,“十三五”时期,三亚学院正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号召,朝着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而奋勇前行。2016年开始,学校着力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绘制课程地图,让学生从入校一开始就能清晰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走向。为此,该校广告学专业开始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其首要任务便是开展行业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召开行业座谈研讨与专家论证会、开展深度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等工作。调研涉及的内容包括: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行业用人标准与能力(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国内大型招聘网站岗位需求情况;用人单位集中反映的问题和对高校的建议;国内相关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亚学院2013-2015届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走向。在此基础上,他们确立了新形势下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定位以及课程体系等。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对于目前国内高校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现状,《人民日报》曾有过相关新闻报道:“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本以上的大学,不少是研究型高校;二本、三本院校盲目效仿,一窝蜂往综合性大学这条路上挤;应用型高校缺乏发展空间,高水平应用人才严重短缺……求大求全、定位不准、缺乏特色、千校一面,是高校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2]。”

通过对国内众多高校广告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后发现,现在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凭借传统优势,他们的广告学专业多以培养理论基础深厚的高级专门研究型人才为主,其毕业生中有较多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出国或是报考公务员。用人单位集中反映这些学生的理论功底相对较强,但动手能力偏弱。而一些地方“二本”、“三本”院校为了差异化生存的发展需要,开始将其广告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瞄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上,他们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对这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大多持肯定的态度,但与优秀高校毕业生相比,其理论基础偏弱,职业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著名广告教育专家丁俊杰教授在其《新时代的广告产业新格局》中指出,“广告这个概念当中让我们关注的是新媒体的技术、新媒体的渠道、新媒体的终端、新媒体的互动,这四个层面是我们当下广告业要注重的[3]。”此次行业调研让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其发展一定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因此,该专业形成环境响应力,借助海南旅游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集中广告、公关、新媒体等多方研究与实践力量,重点培养适应新媒体不断涌现和广告传播环境不断变化的,“以与旅游产业链相关的广告创意、文案、策划见长,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目前该专业进一步明晰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建设需要,系统掌握广告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与媒介素养,同时具备广告(公关)创意、文案、策划、设计制作以及新媒体推广的能力,能在各级广告(公关)公司、传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营销与宣传推广部门从事广告策划推广、设计相关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健康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人才培养标准

通过行业调研,结合三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该校广告学专业进一步细化了人才培养标准。标准主要包括专业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又可以分解为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具体如下:

1.基本素养。共同素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人文情怀和生存智慧;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身意识。专业素养:良好的人文通识素养、媒介素养、广告写作素养、基本设计素养。

2.核心能力。一般能力:广告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广告软件使用能力、广告文案写作能力、广告创意能力、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广告经营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岗位能力:广告策划文案专员:具备品牌策划能力、新媒体营销策划能力、旅游广告(公关)推广能力;广告设计专员:具备包装设计能力、平面广告设计能力、企业Vi形象设计能力、影视后期制作能力。

3.学制:4年。

4.毕业学分、学位授予要求:所学课程全部合格,修满相应学分方能毕业,按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

按照三亚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广告学专业以“用得着、带得走、接得上”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简要来说,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搭建主要根据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来构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性课程,进一步打破原有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从能力出发进行课程的选择,专业方向课体现岗位(学生就业)方向,以模块课程形成。各模块课程设置、模块名称与培养目标中提出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相对应。专业方向课中岗位方向的确定根据专业行业调研的结果而确定(如表1所示)。

在此,本文特别对该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课程进行具体说明。学科专业基礎课程包括:专业入门指导、广告学概论、设计素描、传播学概论、广告创意、中外广告史、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文案写作基础、广告媒体、Coreldraw软件设计、illustrator软件设计、字体与版面设计、公关理论与实务、口语表达与沟通艺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广告策划、广告提案软件设计、网络广告、广告摄影与摄像、平面广告设计、新媒体文案写作、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广告经典作品赏析、广告创业与经营、广告职业伦理教育等。

专业方向课程分为“策划文案模块”和“广告设计模块”。

“策划文案模块”课程包括:品牌战略、旅游广告实务、旅游公关策划、旅游新媒体营销、中外艺术史。

“广告设计模块”课程包括:pop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影视广告制作技术、联合创作。

综合实践课程包括:认识实习(广告作品赏析)、专业实习1(广告行业调查)、专业实习2(广告效果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四、目前专业的建设成效

目前,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2016级开始执行。他们正力图以通识核心课程为基础支持,以专业课程地图建设为中心平台,以建设混合式慕课教学为技术突破口,以小班化教学推广为路径,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坚持在教学环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积极组建实战型教学团队,并积极将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创新竞赛活动(如大广赛、学院奖、金犊奖等)纳入课程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命题企业要求组队进行实战创作,“以赛促学”、“以赛验学”,切实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已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广告专业学科竞赛,共获得包括一等奖(金奖)在内的各级、各类奖项超过200个,较好地彰显了专业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成果,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一些学生在积累众多学科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敏锐地意识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广告策划、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众多需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了广告公司,并成功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对外独立开展品牌(活动)策划、广告设计服务等业务。

人体科学研究篇5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整体优化对策,以促进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专业。由于多种原因,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在整个专业的建设上交流很少,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通过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在借鉴其他院校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等曾对我国12所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偏低,外语、计算机、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2.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3.必修技术课不够重视。

4毕业实习的学期和周数安排不够合理。

二、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及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由思想政治理论、交流与表达、健康与体育和国防教育、计算机技术四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平台按六大板块构建。总共50学分,904学时,与原培养方案比(43学分,758学时)加大了理论学时的比例,同时,也增加了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基础教学的内涵,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共61学分,其中,选修课学分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3左右,总学时为1098学时,共26门课程。比原培养方案(67学分,1206学时,22门课程)虽然在总时数上有所减少,但课程门类增多了,增加了内科学基础和外科学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概论等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1098,共61学分,加大了选修课比例,提供专业辅修平台,增设了如细胞生物学、体能训练法、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新的培养方案还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与技能培养模块。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共16周。能够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而且,可以有效地与毕业求职挂钩,并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三、加强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的对策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⑴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推迟学生转入专业方向学习的时间和是在学分的配置上加以控制。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减轻专业学习分化过早、基础薄弱的不良影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加强。⑵课程结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必修课以确保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以便为学生知识能力的组合提供多种可能性,开阔学生眼界与思路,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⑶对于外语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给予充分的重视。

2.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建立与理论课相协调、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完善运动人体科学教材体系。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借用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材,而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却由于多种原因而相对滞后。由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课时的限制,对学生在医学知识方面的要求较医学院校有所不同,教材在借用过程中,难免造成了课程的不连贯,影响教学质量。当前,专业教材建设问题已成为所有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我院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编写出适应本专业特点的精品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还应适当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组织编写“双语”教材,以掌握国外相关专业的动态,介绍国外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并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转贴于

参考文献

[1]姚鸿恩:《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体育学刊》,2006.1。

人体科学研究篇6

关键词:人文学科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措施

1.背景

尼采为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写下一部格言体著作《人性的,太人性的》,在书中,尼采肯定人性指值得肯定的方面,希望充分挖掘人的潜力,使得人类变得更优秀,精神更自由;但他也精锐地批评和讽刺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斯泰因的文章是针对大学培养人给出自己的判断,其认为大学有责任招收更多人文专业的学生,一些科学类专业也必须给大学生提供更多人文学科的教育,大学不开人文学科的教育就像偏废人性的恶与善一样,也对学生人性的全面发展造成偏废。大学缺失人文学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是“完整的人”,而是残缺之人。

人文学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传统的人文学科,其主干可以现成地用人们常说的“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指称,或者再加上艺术。较广义的“人文学科”则可以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考古学,乃至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虽然社会学科在现在的高校是一种热门专业,但是人文学科教育应该在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专业性强的大学如南京体育学院在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培养方案不难发现人文学科和通识教育的内容所占比例很低。

大学是否重视人文学科,重要的是看大学是否把人文学科的知识融入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而不是因为学生所学专业限制人文学科在整个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占比例。用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跟学生选择的专业没有太大关系,责任在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在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强化的今天,大学能否培养一个“全面的人”跟专业的培养方案息息相关。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以培养能创造性解决新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搜索相关大学教改方面的文献资料,试图寻求到人文学科与体育专业教改的融合点。

2.2.2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调查及其参与该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2.3访谈法

在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请教了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专家,通过他们的论证对本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人文学科”在体育专业课堂教改中作用分析

3.1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需要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使得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要求就是让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走出高校后既会做人又会做事、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高校素质教育推广过程中,从专业知识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在高校素质教育执行过程中,由于传统思想和原有路径选择的影响,因此人的全面发展还没有完全得到推广。人文学科的缺失在南京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中很少得到重视,还是把专业技能和实用主义看成整个本科生培养和教育的中心工作,其指导的思想还没完全符合高校素质教育的精髓,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本科教育的价值理解还是以实用主义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离开学校的就业率。

人文学科在体育专业课堂教育中的缺失,对学生全面发展是一种阻碍,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结合才能使得体育专业的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不仅可以获得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上的认可,而且能在为人处世和个人涵养上得到他人的认同。

3.2培养合格的市场需求人才作用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毕业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从其人生发展阶段来说,“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检验一个大学能否向市场输送合格人才的检验。从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很多学生的认知,都以在校内的“考试分数”为主,“考试分数”被过分强调,大部分的学生社会实践处于“真空”地带。面对这种现象,高校培养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学科熏陶,使其能快速地在陌生集体中与人交流无障碍。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在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时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适应社会创造相应的素质条件。

人体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医学;专科教育;新医改;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农村与基层

医学教育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新一轮医改推动了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医学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一战略发展机遇,安徽医学专科教育如何在发展规划、培养模式、办学形式和专业建设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医改大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需要,办社会和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当前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全新命题。

一、新医改对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挑战

1.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的目标规定

2011年,卫生部颁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以2011年861.6万人为基数,2015年医疗卫生人员数要增加到953万人,比2011年增加91.4万人,2020年要达到1225万人,比2011年增加363.4万人。从构成和分布上看,增加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在基层,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比2011年增加49.5万人,2020年比2011年增加124.5万人。2015年和2020年,注册护士人数比2011年增加61.6万人和220.6万人,药师比2011年增加18.6万人和48.6万人。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卫生人员增加的部分主要在基层,在护理和药剂等专业。

2.安徽医学专科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安徽全省承担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有5所,专科学校3所,高职类的学校有10余所。从规模上看,从2007年到2011年,年招生数平均增长6.82%,年在校生平均增长9.89%。但从构成上看,2011年医学类共计招生49837人,本科生占的比例不到21%,专科占了35%左右,而中专(职)超过了44%。可以看出,专科以上的医学教育占的比重过低,仍难以满足全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从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上看,医学专科教育忽视或缺乏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向上与本科院校差异度不大。一些专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人才培养目标等大多也还滞留在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大医院上,每年招生的专业及其招生数量也尚未真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多主要依据自身教学资源和办学特色。学生毕业后,能否以所学专业进入医疗卫生机构从业,工作后是否适应岗位需要,学校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和追踪甚少。

3.安徽医疗卫生人才现状

尽管较之以往,安徽在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学教育规模、农村卫生人才素质提高等方面有明显进步,但现有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状况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卫生人才总量全国位次靠后。2010年,全省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0人,执业(助理)医师1.27人、注册护士1.13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技术人员4.37人、执业(助理)医师1.79人、注册护士1.52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在全国分别列倒数第二、倒数第二、倒数第五[1]。

(2)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不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高低主要体现在学历层次、职称层次以及执业资质等方面。以安庆市为例,2010年安庆市卫生人员总数为20476人(不含村卫生室),全市执业(助理)医师6736人,占32.9%,注册护士6080人占29.7%。副高及以上职称占5%;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占18.4%。而在村卫生室,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6%,其他及无学历者(在职培训合格者)585人,占26.7%。全市村卫生室有执业(助理)医师968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14%,注册护士54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0.8%。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3)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相当匮乏。2010年,在安徽全省每千人口中,卫生技术人员农村为2.23人,只占城市的42.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农村为0.97人,占城市的48.5%,注册护士农村为0.65人,占城市的28%。2011年全省常住人口5968万人,城镇化率为44.8%,但在广大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中,卫生人员只占全省的42.4%,卫生技术人员占31.6%,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占40.0%,注册护士占21.5%,药师(士)占31.7%,技师(士)占26.2%。而在村卫生室的从业人员中,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不到10%,注册护士只有775人,仅占1.26%[2]。

(4)医护比例不当,职称结构不合理。2011年,安徽全省执业(助理)医师84773人,注册护士84495人,注册护士人数虽增长幅度较大,但医护比仍不到1:1,与wHo推荐的医护比标准1:2相差甚远。2010年全省卫生技术人员高、中、初级比例极不合理,如安庆市为1:4.8:11.6,距离wHo推荐的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合理职称比例(1:3:1),尚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医学专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上述数据,导致目前卫生人才现状既有经济发展、财力投入等物质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导向、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宏观层面等诸多因素。为此,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新要求,我们就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层面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1.控制专科医学教育规模,调整医学专科教育的专业结构

(1)专科医学教育规模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尽管安徽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总量上与全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人才结构性缺口较大,但解决人才的缺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必须按照《规划》和《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遵循高等医学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卫生服务需求和区域卫生规划为引导,以教学正常运行的基本教学条件作保证,统筹规划各学科(专业)、各层次、各类型的医学教育,科学调控医学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招生规模。

调控医学教育规模应当做到“控制总量,提升层次”。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具有办学成本高、学制长、师生比高、实践性强等特点,短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办学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教学质量非常令人担忧[3]。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医学教育绝不能牺牲质量来谋求规模的快速扩张,政府财政必须确保医学教育的经费来源,彻底改变医学院校通过扩招来增加学校收入、开展基本建设的现状。在合理规划专科教育规模的同时,还必须压缩中专医学教育的规模,扩大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规模,多种形式开展医学继续教育,提升医药卫生人才的层次和素质,满足农村和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需要。

(2)要依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做好专业调整工作。尽管医学专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国家没有硬性规定,学校有较大的自由度,但医学专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请医疗单位参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在规模扩张的冲动基本平定后,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强化素质,提升能力,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着力于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纵观我省医学专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大多是药(药学)、护(护理学)和技(医学技术)三大专业群。但在人们日益增长和生活质量要求日渐提高的条件下,人们对医疗技术专业及其他医学相关类专业的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如康复治疗技术、口腔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专业等都是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最具前景的专业,学校必须要超前谋划,积累人才和经验,积极创造条件,探索新兴专业的发展道路,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护理、药学专业人才应用范围广、需要量大,被认为是今后医学专科学校承办的最主要专业之一。各学校要注重技能培养,造就大批高质量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学人才。

2.面向基层,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重新设计培养目标。医学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社会经济对医学专科学校毕业生需求的定位,必须与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相一致,即培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社区,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目标设计上,要求学生掌握有效的交流技巧、基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科学知识和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应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疗卫生知识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工作技能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注重过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医德修养,倡导礼仪文化,规范个人行为,培养审美情趣等已成为新时期在校医学生的必备素质。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学校必须审时度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方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要整合学校与医院、企业的资源,将产学结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根据专业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以理论素养和实训技能并举,知识摄取与知识创新并重,在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人文课程,提高人文素养,并将岗位技能培训列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3)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要通过对所设专业就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分析,结合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体系应针对岗位的特点,以服务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提升为主线,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课程体系改革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中心、以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以符合技术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3.加强工学结合,重新构建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

(1)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专业建设。为适应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加强与医院企业的广泛合作,通过“学校里建病房,医院内设课堂”的模式,实现教学与产业、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要建立学校与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为加强校企(院)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各专业均要有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来自行业的专家、技术骨干、行业能手和来自学校的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组成,每年反馈临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论证和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

(2)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深化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能提高高职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能型人才成长周期,能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可以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要突出以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设置课程和选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加强岗位综合能力的核心办学思路,淡化课程学科意识,将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以岗位素质要求为基准,组织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4]。

(3)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多方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专业课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医院和企业作为教学场所,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实行“教、学、做”情境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结合合作单位的环境采取“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及“案例教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和技能培养;同时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要主动与劳动、人事以及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作,关注新领域职业标准的制定,实现教学计划和职业标准的有机结合。

(4)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办学让学生直接接受医疗单位熏陶。学生在工学结合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医疗机构文化和管理的教育,培养了学生敬业爱岗的意识,激发学生学做人、学技能的主动性,适应了医院、企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学生进入医疗机构学习,一方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接触到大量课堂上和书本里所学不到的新技术、新方法,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实践经验,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与医院、企业间差距,全面提升了学生的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ystem/2012/02/26/004793297.shtml.

[3]厉岩,文历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办学规模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321-328.

人体科学研究篇8

1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1不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工作

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教育人员都重视理论基础,对实践操作非常轻视,同时也就没有很好的利用科学实验教学,让其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有些教育人员还认为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体系下,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实践中科学实验教学在确实是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单独的教学系统和内容,导致教学质量非常差。除此之外,理论课程和科学实验课程的时间比例非常不协调,而且长时间没有改善的倾向,这一现象也进一步助长了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科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依旧没有明显改变,这种教学也正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边缘化,对高素质复合型的体育人才培养非常不利。

1.2实验考核工作不正规

因为对科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因此也没有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检查指标体系,同时也没有合理的衡量方法,也就是在大多数的体育院校中,科学实验教学的考核都非常单一,无非是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没有具体的考核项目和指标,因此在这方面的考核工作中,很多人员都处于盲目性,考核人员不加以重视,体育学院没有准备的目标,在锻炼练习上也不会重点分析,总体而言科学实验考核缺乏合理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不仅考核结果反映出的内容意义不大,而且根本没有把考核目标落实到学生学习中,科学实验考核工作非常不正规。

1.3科学实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落后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还是以教师演示,实践验证理论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基础实验占有主导地位,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以机械和被动的方式接受教学,只要按照实验指导机械的方式就能达到很好的成绩,完全没有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些还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单调的问题,每一个科学教学都是相互独立,因此不仅形成不了一个系统和整体,同时各个教学内容之间缺乏联系。

2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分析

2.1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工作

无论是科学实验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不可能是互相独立存在的,其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又有相互依存的作用,它们是同一个教学体系中的两个方面,互相有不同的重点和作用,只有二者相互配合,在教学成果上才会相得益彰。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时候,一定要改变科学实验教学低于基础理论教学的观念,教师员工要清楚二者不同的作用和地位,树立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观念。摒弃传统的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结合实验教学的特有规律,科学化和整体化的对实验教学日后的工作内容进行设计,对实验内容做好统筹安排,把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都建设好,为我国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全能型体育人才。

2.2建立完备的考核系统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而且有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同时和理论教学也有一定的联系,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对学员的学习和锻炼有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必须建立一个完备的考核系统。结合实验教学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应该把考核指标放在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可以使用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理论考试相互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考核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确立独立的考核指标,同时提前把考核指标下发到学生中,让其在日常练习中有学习的重点,从而在考核中有备而无患,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3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培养高素质全能型的体育人才,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有关人士必须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结合运动人体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具体分析社会的需求后,对这些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建立自己的运动人体机能实验学课程,除此之外,还应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保证培养的体育人才的水平。综合性、实用性、设计性是指导改革的原则,在教学中要减少过多的验证试验内容,把一些很有价值的综合性试验按照方法、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人体试验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生物学的体系按照不同模块进行教学,内容安排要考虑到教学的主体计划,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把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到繁依次合理安排,也就是基本理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在这种体系中的一系列教学中,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逐渐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人体实验教学中,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自己的主观意识、创新思维和人体实验教学的信心。

3总结

人体科学研究篇9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人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剧增的兴盛的局面,但又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混沌”状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走出这一“矛盾”阶段,对进一步深人理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内涵,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策。

1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的解读

1.1学科门类的交叉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各门学科通过加强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诸如:哲学与历史学与文化学与政治学*体育史学与奥林匹克学、教育学与教学论与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与竞技教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与管理学与行政学体育管理学等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互补,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然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门学科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叠”的现状,缺乏学科体系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如《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与《体育教育学》等学科课程,都包涵着体育过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等内容。甚至在性质不同、名称不详的体育社会学科中存在内容体系雷同的问题。如:《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内容都有相当比例的“重叠”。再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学科名称既相似又有区别,但就所涉及的内容同样存在“重叠”现象。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

1.2学科研究的引领性

作者查阅并粗略统计了2005—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社会科学”、“奥运”、“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为题名的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文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属于宏观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瞻远瞩的、整体性的、战略性的、规划性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体育学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宏观研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事,学校只能进行微观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形成比较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某一理论与实践的微观研究,最多只能上升到中观研究的空间,客观上反映出忽视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的倾向,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与突出,有待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内容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3研究质量的波动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数量剧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的研究成果的估价,用的都是数量语言叫。就高校而言,申报体育类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学科、各级研究基地等都应有核心期刊代表作、学术专著与各级科研项目数量上的要求。就个人而言,国内各高校对体育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也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要求虽然反映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语言,“但这并未根本改变语言的数量特征”,更不能全面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属于一般描述性、简单整合的研究“文体”占有相当比例。能够运用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文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从深层次与不同视角分析与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十分匾乏。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其结果只能是数量越多,质量越低,产生伪劣作品多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人才队伍

“研究质量是人才质量的标志和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单从数量上看,应该说是比较庞大的,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但也应看到“精英”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制度不完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不多,许多具有“知名”头衔的“高级”人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国内影响力不大;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机制的问题间接导致优秀体育研究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等等。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函待提升的现实。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质量的提升,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

2.2实践研究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是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了解情况,收集一些事实资料而已。所谓体育实践研究,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图让别人填写调查表”等等。上述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否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涵盖上述实践活动,但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内容、组织、方法与手段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上述研究体育的实践活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还未受到重视,“距离”主体的人甚远,只是在体育书本或相邻学科的教科书中寻找体育实践的“答案”,造成很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与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3智慧层次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必须依靠学者个体的哲学智慧的功底与科学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研究过程的“优化”,更加精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比较注重体育经验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综合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体育知识的“接受”与“整合”,因而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出现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体育十某某学”二“体育某某学”、“某某学十体育”二“某某体育学”,不断地重复进行己经确定了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由体育“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或“思想”。以至出现许多“形而上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二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对立的关系”等等,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缺少哲学智慧的引导,习惯用知识范畴下的“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容易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干扰。

2.4利益追求

所谓“利益追求”,反映到体育学术界,也就是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各种生存活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职称评聘、人事分配、成果评奖、晋升导师、学科建设、学位评审、项目申报、工作调动、年终评优等,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体育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对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师都有科研业绩要求,普遍实行数目量化管理。规定不同职称的论文篇数,发表“层次”,并将篇数“赋值”,发表篇数越多,论著字数越多,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越高,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不同,“赋值”不同,得分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学术界盛行的个人“利益”与本位“利益”的作用,助长了盲目追求数量与速度,轻视质量与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体育界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与社会的整个学风和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个体在社会环境所处的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对体育学术成果价值评价导向的功利性超越了实用性、教育性与社会性,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所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追求功利的少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学术个体与群体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为了个人利益、小群体利益、本位利益,不惜败坏体育学风与学术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体育学术环境。

2.5学术环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期望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需要营造有利于学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优化体育学术环境对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努力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会积极的意义。然而,缺乏健康学风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体育学术“垄断”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各级体育课题申报中“行政”干扰所产生负作用的辐射,使得体育学术“行政化”的倾向占领上风。这种“行政化”的体育学术氛围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体育学术规范体制功能的逐渐削弱,不利于优良“文风”与“学风”的塑造,长期下去,便容易产生体育学术腐败的土壤。再如体育学术评价中的非理性化倾向,“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再如学术霸权现象,“就几个人搞学术统治,他们的研究左右着整个学术领域,使其他人没有发展空间”。这种学术“垄断”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严重挫伤了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具体方略

3.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

3.1.1拓展体育社会科学实践领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与其它的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的意义是实践”,通过设计、调查、模拟、体验、运动、测量、实验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各种体育研究素材,并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深人发展,避免学科之间和个体学科内容的过多交叉与重复,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独立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如:国际体育、奥运经济、区域体育经济、体育文学、老龄社会体育、农村体育发展等。通过体育学科系统理论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学科理论的“生成”与创新,保持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独立性的特质。

3.1.2倡导体育社会科学实证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所蕴含的无法得到解释的问题。现实中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实践标准进行解释,很容易产生于体育事实本身相背离的或者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研究由于主观意识性较强,人为的因素较多,其研究结果大都缺乏说服力。因此,需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域,通过脚踏实际的努力,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对描述体育事实的真实性与精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中各门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要主动获得符合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信息与技术,探索与促进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3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交互、微缩与传真设备、录像与电视,建立具有文献复制、数据分析、体育技术、体育语言等功能的实验室。通过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把文字、声像、信息、数据处理成图形化、数据化,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精确的和比较全面的结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师资队伍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促进实践研究的深化,把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3.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

3.2.1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批判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应该重视对各门学科自身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批判,因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价值取向并非都是具有中立性的,容易受到人为的、主观的、利益的与权力的制约,容易受到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教育、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的约束。开展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他批判”与“自批判”,一方面有利于分辩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真伪,阐明其本位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批判的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创新。

3.2.2定位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理论导向

体育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应以实践理论为导向,要用发展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分析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渗透,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形成语言层面的实践理论与指导现实过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动态系统。确立以体育社会科学实践为视角的认识观,阐明体育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个人与社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宏观研究的导向作用与微观研究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理论基础。

3.2.3挖掘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

开发与利用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资本扩张与智慧教育,为更有效地进行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指导性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系统的、超越的、能动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科整合、体系构建、理论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智慧进化与智慧更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指导,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从微观人手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功能,正确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3.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

3.3.1坚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精神与民族精神。从学风建设上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约束,展现个体与群体行为示范,鼓励体育学术创新。

3.3.2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和别人不相同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主体出发有个体研究、小群体研究、团队研究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特点。必须依靠自身的体育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优势,敢于探索别人未涉足研究的领域,生产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学术精品,凸现体育精品的学术地位,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向高层次方向转变。

3.3.3打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精品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学术精品意识,通过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打造一批精品,占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学科优势。“学术创新,可以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又可以推动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精品的“灵魂”,要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潜心钻研,推陈出新,敢于超越,提出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只要把学术创新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就可以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奥林匹克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3.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

3.4.1制定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规划

体育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就必须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各级体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机构要把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数量、培养层次、培养梯队、培养机制、培养评价等。

3.4.2优化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

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通过体育社会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体育社会学研究基地建设、体育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学术梯队,通过培养体育重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术带头人、后备体育学术带头人、体育学术骨于、青年体育学术优秀人员,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梯队结构。注重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档案建设。

3.4.3营造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环境

人体科学研究篇10

?w育人文社会学是近20年以来新兴的学科,在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中,学科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二级学科。并且受到素质教育的驱动,体育人文社会学在新时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长远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长远发展扫清障碍。

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现状

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且研究者结合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极大促进了学科建设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学者们借助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仅保证了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在研究深度方面也进行了有效的深化,大量研究成果在刊物上发表,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在丰富研究理论的支持下,借助实践探索,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雏形已经形成,并且学科配套教育系统的建设也愈加完善,具备了较为健全的实践模式支持,在应用于各级学校教育实践后,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性影响。此外,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在体育实践领域也得到了适当的发展,在推动体育实践教育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科交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可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效。

2.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且在实践应用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学科建设更为完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极大限制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首先,学科研究领域相对较为广泛和全面,并且研究深度也较好,但是却存在学科界限不够清晰的情况。研究者没有明确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应该将人的体育活动以及这些体育活动组织开展所能够引起的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等进行分析,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对研究领域进行不断延伸,不仅增加了研究难度,也对研究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需要注意对研究范围进行有效界定[1]。其次,尚未形成独立的研究科学方法、理论基础不够完善。虽然当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过程中一直对科学的实践方法进行分析,并引入多元理论辅助研究工作,但实质上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在这方面并未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理论基础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对学科建设效果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最后,研究的整合程度不高。虽然研究者从多角度对体育人文社会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大量研究文献在刊物上发表。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还没有研究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分析,研究理论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所以要想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还应该注意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分析,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

3.新时期优化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过程存在的各项问题,研究者在研究实践中要想切实推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为素质教育思想的践行提供良好的支持,也应该注意从多角度探索建设发展措施,增强建设实效,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优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3.1对体育学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合理划分学科界限。现阶段由于缺乏对学科界限划分工作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研究者在研究实践中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研究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并且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导致研究工作超出学科限定范畴,对研究理论的适用性产生不良影响[2]。所以在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工作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在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前应该注意对体育学科体系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划分标准,并按照划分标准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界限进行合理限定,保证能够将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他相关二级学科进行有效区分,保证研究方向的正确性,促进研究工作的良好发展。

3.2重视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规划,深化理论研究。新时期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理论基础方面仍然有所不足,所以新时期在探索研究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学科发展理论规划研究工作的重视,借助系统的理论研究为实践工作做出正确的指引,在深化研究理论的同时,真正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3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促进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在深化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研究人员还应该积极学习其他学科研究的方法,并结合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研究方法进行调整,增强研究方法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契合性,进而保证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3]。这样在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科学性的基础上,就能够为学科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实践成效的获取。